关于养护精气神_平常道_新浪博客
养生第一步,养好精气神(精满不思淫、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

养生第一步,养好精气神(精满不思淫、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养生的要诀在于养好精气神。
精气神能全方位地看出去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以及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
养好精气神的第一步就是着重调理好最消耗精神的五个地方。
一般来讲,就有五个,第一,眼睛,第二,耳朵,第三,舌头,第四,鼻子,第五,就是大脑妄想。
精、气、神为“内三宝”,耳、目、口为“外三宝”。
而内三宝为生命之根,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
只有养足了精气神,人体才会健康长寿,少生疾病。
可是我们毕竟是凡人,生命不过数载,不可能做到无欲无求。
要是真学鹿龟鹤,那岂不是人人都成了苦行僧?凡人自有凡人的办法,该吃吃,该睡睡,然后学点中医养足精气神,永葆青春美貌,这才是我们多数人的追求嘛。
《黄帝内经》上记载:“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意思是人的精神要保持恬淡虚无的状态。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如果我们的精神状态安守祥和,我们的健康状态就会相应的健康。
如果我们的精神飘渺,时时飘忽。
我们的身体机能也随之失衡。
现代人非常着重营养,其实人体本需要的能量是不多的,但90%的能量就是心生妄念消耗掉。
精神内守中,守好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是很重要的。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
如果每天留恋花花绿绿,精神就会消耗掉。
比如我们在看花,眼睛就会聚精会神集中在花身上,精神就流失了。
现代人严重依赖手机,把精神都消耗在手机。
中医上学名叫肾精。
比如一天都在看电视,身体的肾精慢慢地耗,但是一点感觉都没有。
但会感觉非常累,因为肾精消耗严重。
眼睛东张西望地留恋,看到了欢喜,心生贪恋。
这都是耗精神。
虚云老和尚,从来都在定中,他的照片眼睛都是下垂的。
所以他到一百多岁,精神好,视力也好,甚至能写小楷字。
眼睛是通肝木,耳朵是通肾水。
现代人听音乐,喇叭开得很大,这些音都是物理音,对人的精神都是损伤的。
寺院里讲究环境清净,声音要安静。
人要多听自己身体的声音。
而不是拉伸耳朵去听,消耗自己的肾精。
第三个舌头,口味要清淡。
养生的根本大法:养足“精气神”

养生的根本大法:养足“精气神”养生的根本大法:养足“精气神”古人认为人有三宝“精气神”。
养生,主要养的就是人的“精气神”。
“精”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神”是生命活动的最高统帅。
固守“精气神”,是健康长寿的根本大法。
什么是“精”?“精”包括精、血、津液。
一般所说的精,是指人体的“真阴”(又称“元阴”)。
阴精充盈,可以保持身体机能正常运作,更能提高抗病能力。
精有先天、后天之分,中医说:先天之精受之父母,是“生命之根”。
但先天之精,需要后天之精的充养,才能使其发挥最大的功能。
后天之精,完全来自饮食中的营养物质,又称“水谷精微”,有了这些营养物质的补充,人才能正常生活。
肾藏先、后天之精,精属阴,所以称阴精,气属阳,所以称阳气。
侠义上,肾精特指肾所藏生殖之精。
骨骼的生长、发育、修复,均依赖肾精的滋养。
如果肾精充足,骨骼便充实健壮,肢体活动轻劲有力;反之,肾精不足,就会引起骨骼发育不良,骨软无力。
老年人肾气渐衰,骨骼失去滋养,所以骨质脆弱,易于骨折,而且骨折后也不易愈合,这个时候可适当补充营养,促进愈合。
肾虚是每个年龄段的人都容易有的症状:疲劳困倦、感冒不断、畏寒怕冷、爱喝水、四肢不温、又口干舌燥、比较容易口腔溃疡;夜尿多、腰痛、关节等骨头经常痛;怕热、腰酸、口舌生疮、小便黄热、烦躁无力、坐立不安。
以上症状如果不注意的话,发展下去就是高血压、肾炎、肾下垂、膀胱炎、糖尿病、阳痿、妇科病。
什么是“气”?气既是维持人的生命活力的物质,又是人体各脏腑器官活动的能力。
既是物质,又是功能,是能量也是一种信息。
气的运行通道就是经络。
气有三大作用:一是推动作用,可以推动经气、血液的循行。
二是气化作用,气化是物质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气作为新陈代谢的动力,可以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维持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并调节人体的正常体温。
三是防御作用,气具有抵御邪气的作用。
气既可以护卫肌表,防止外邪入侵,又可以与病气斗争,将之驱除出去。
养生保养人的三宝“精气神”很重要。——中医原理

养生保养人的三宝“精气神”很重要。
——中医原理人身三宝“精气神”如何保养?什么是精。
对于人类来说,能够生育后代的物质叫精。
男性的生殖物质叫精液。
实际上女性的生殖物质同样叫精。
古代都被统称为生殖之精。
一个人的生成起源于父精和母精的结合。
中医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
”我们常说精生髓。
有时干脆说精髓。
最重要的核心的东西称为精髓。
中医学讲的髓还包括骨髓。
整个人体生命最基本功能的地基就是精髓。
什么是神呢。
神就是生命显现出来的迹象。
一切我们用五官感觉得到的生命迹象,都属于神。
说话、眨眼睛、呼吸、心跳、排便的都是神。
中医认为,父母之间结合的一刹那,神就出现了。
所以中医有句话叫“两精相搏,谓之神。
”所以说这个精髓是形成神的基础。
什么是气精是怎么转化为神的?中间的介质便是气。
气是微小的,有很强的动能的物质。
精必须先转化为气,也就是精气,才能发挥它的效应,而气的效应便是神。
我们无法看见气,但可以看见气的效应,说话、眨眼、呼吸心跳都是气的作用的体现。
这都是神。
精气神是人体的三宝,中医可以通过研究神来推测一个人的精气是否充足。
明白了精气神的含义和关系。
如何保养精气神。
就是要使人的神旺,而要神健全,必须精气足。
黄帝内经说,“积精全神”。
意思是积蓄精,精足后,神就可以健全。
保护精髓就是保障神的物质基础,神就可以长寿。
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保精有三个途径。
一是守神,二是惜精,三是补精。
先说守神。
名医孙思邈提出了十2少即少思少念,少笑、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
说要少。
就是省着点儿用你那宝贵的精。
守神就是守住神并不是无神,而是控制。
要有节制。
再说惜精。
吝惜的惜。
人体的脑髓、脊髓、骨髓、生殖的精液是精。
除此以外,口腔里的唾液、生殖道和关腔关节腔里的润滑液甚至汗液。
都是精化生的。
中医说的惜精首先要节欲,大家都懂,这里不解释了。
另外,有些女性长期患有慢性生殖系统方面的炎症,会产生许多白带,这同样是耗精。
养生之根本——精气神!(二)

养生之根本——精气神!(二)
如何养足精气神
精充、气足、神全,是健康的保证;精亏、气虚、神耗,是衰老的原因。
内家拳中的动静功法,就是通过自我调节,控制心身,是养足人体精气神的极好手段。
它要求思想高度集中,静心宁神,摒除杂念,放松全身,使大脑皮层处于一种保护性抑制状态,能收到保养精气神的功效。
精足,气旺,神全,则精神焕发、行动矫健,老年人能鹤发童颜,延年益寿,青年人可长葆青春,推迟衰老。
一般来说,筑基补漏初级阶段完成方能精足不思淫,不思淫才能炼精化炁;炼精化炁完成方能炁足不思食,不思食方能炼炁化神;炼炁化神完成方能神足不思睡,不思睡方能炼神还虚。
中医告诉我们:“气不耗归于肝为血,血不耗归于肾为精,精不耗归于骨为髓。
”
如果一个人,气血充满,不漏掉,而能把精化气,气化神,神化光,这样100天,就能“精满不思淫,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眠”——,这个时候,他就出现了'精气神'三丰,真气自动运转,真气护体,会怎样呢?骨髓充满了,冬天穿单衣也不冷,夏天穿棉衣也不热——身体冬暖夏凉,自身调节达到最高点。
而且,精气神充足,就是三阳开泰,好运气也会跟着来。
100天不漏,保持的精气神的不泄,年青人这样攒上3个月不得了。
拳谱上讲,丹田养就长命宝,万两黄金不与人!。
精气神是防病三宝 告你养神好方法

精气神是防病三宝告你养神好方法
中医养生理论认为,精气神是人身三宝,是祛病延年的内在因素。
其中,神居于三宝之首,唯有神在,才能有人的一切生命活动。
因此说养生要先养神。
那么养神有哪些好的方法呢?
方法一:闭目养神
微微闭上双眼,设想一种轻松舒心的情景,排除外界的各种干扰,只要长期坚持,就可以促进心脑神经和细胞功能的活化,有助于解除疲惫感,达到养神目的。
方法二:睡眠养神
休眠多指睡觉,通过休眠使大脑处于休息状态,同时减少了身体各部位的负荷,积蓄精力,恢复体质。
如果气候和环境条件复杂或者劳作过重,往往会造成过度疲劳及某些器官的失调,因此,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
一般情况下,老年人一天睡6-8小时,就可以保证一天的正常活动,达到养神目的。
方法三:糊涂养神
糊涂养神,并不是指真的“老糊涂”了,而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不斤斤计较于鸡毛蒜皮的小事,不作无谓的争执和较真,让脑筋和心情都放松下来,达到养神目的。
方法四:安心养神
心情清静安闲,排除杂念,能够使真气顺畅,精神守于内,疾病无从生,形体虽然劳作但是不至于过度疲劳,从而防止疾病侵入,还能养神。
方法五:忍气养神
适时节制感情、忍怒宽容是修养高雅的表现,也是重要的养生之道,达到养神目的。
此外,生活中忍气养神的另外—层含义是以心治神,心病还需心药医。
方法六:娱乐养神
娱乐养神是指老年人要发展个人兴趣,多与人交流,比如可以下下棋、钓钓鱼、跳跳舞等。
调动某些不常运作的神经代替操劳疲惫的神经工作,充分调节各路神经的积极性,达到养神目的。
人身三宝——精气神,养精就是养命

⼈⾝三宝——精⽓神,养精就是养命中医养⽣有⼀句俗话,精满不思欲,⽓满不思⾷,神满不思睡。
⼈⾝三宝精⽓神。
精是最基本的物质,维系我们⼀辈⼦的⽣⽼病死。
精⾜才会⽓⾜,⽓⾜才会神⾜。
打个⽐⽅,精就好⽐煤油,⽓就好⽐⽕苗,神就好⽐煤油灯发出来的光芒。
所以养精就是养命。
对应到⼈体,精藏在哪⾥?五脏都有所主,⼼主⾎,肺主⽓,脾主运化,肝主疏泄,肾主藏精。
精藏在肾⾥。
藏在肾⾥⾯的精有三部分,⼀部分是先天之精,来⾃⽗精母⾎,⼀部分是⽔⾕之精,⼀部分是呼吸之精。
(这⾥课本上说的肾精只包含两种,即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但是肾也有纳⽓的作⽤,肾为⽣⽓之根,所以也有认为还有呼吸之精。
)所以说,养肾就是养⼈的根本,肾为百病之源,肾精亏虚会导致百病丛⽣。
精亏导致的症状⽐较多,我们从头到脚慢慢来捋⼀下:1.精亏会导致⽩发、脱发。
肾,其华在发。
根据五⾊⼊五脏学说,⿊⾊⼊肾,只有肾精⾜了,头发才会乌⿊透亮。
肾精不⾜就会导致⽩发。
肾精亏虚进⼀步会导致肾⽓不固,连头发都⽆法固摄。
2 精亏会导致头晕。
肾精能上达与脑,肾精不⾜,⽆法滋养⼤脑,头就会晕。
3 精亏会导致记忆⼒下降,会导致⽼年痴呆,会导致⼩脑萎缩。
肾主志,这个志,就是记忆的意思。
肾精不⾜,记忆⼒会下降。
肾精不⾜,精⽆法化成脑髓,慢慢就会导致⼩脑萎缩甚⾄⽼年痴呆。
精亏会导致阴虚⽣风,⾎虚⽣风,风在⾝体⾥乱窜就会出现肢体颤抖,这是帕⾦森症状表现之⼀。
⾝体有风,就容易中风。
就像⼲枯的树枝最容易被风吹断⼀样。
4 精亏会导致视⼒下降,瞳孔发黄,会导致很多眼睛的疾病。
⼩孩⼦的眼睛乌溜溜的,是精⾜的表现。
⼈⽼珠黄,是精亏衰落的表现。
虽然说肝开窍于⽬,眼睛的问题与肝⾎有关,但是别忘记了,肝肾同源,肾⽔⽣肝⽊,肝⾎的来源就是肾精。
很多眼睛的疾病⽐如眼花,飞蚊症、近视眼、⽩内障、⼲眼症都是精亏的表现。
5 精亏会导致⽿鸣⽿聋。
肾开窍于⽿,⽿朵需要肾精的滋养。
肾精不⾜,肾阴亏虚,阴不制阳,阴虚⽕旺,这个虚⽕就⽼往上⾯⾛,⾛到⽿朵就是⽿鸣。
人有三宝“精气神”,怎样保养少生病?

人有三宝“精气神”,怎样保养少生病?俗话说: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
在中医的养生理念中,“精气神”一直以来都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
神生于气,气生于精,精化气,气化神,三者协调统一,任何一个失调都会影响其它二者,只有养足了精、气、神,让它们处于和谐稳定的状态时,人体才会健康成长,少生疾病。
养精一、何谓精?中医学的精,泛指人体内一些有用的液态精华物质,有先天与后天之分。
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藏寓于肾,起到“生命之根”的作用,后天之精来源于食物化生的营养物质。
“人始生,先成精”,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要素,主宰人体的整个生长、发育、生殖、衰老的过程,可以说精是人的形体和精神生成的源头,也是生命繁衍之本,因此保养好生命之精至关重要!二、如何养精?减少先天之精的损耗。
肾为先天之本,先天之精构成了肾精的主体部分,肾精又是生命的基石,就像水库有水才能源源不断地滋养农田一样,如果肾精丧失,肾“生髓主骨”的作用也会受到损伤。
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先天之精的损耗,就要避免过度的房事,以及过度思虑和过度劳累,使生活劳逸结合。
保养后天之本——脾胃。
脾胃通过运化将五谷等食物化生为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这就是所谓的后天之精。
经过脾胃运化的这些精华物质,不仅可以满足人体生长的需要,同时还可以起到充养先天之精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脾胃不好的人,往往总是给人一种蔫蔫的感觉,这就是脾胃运化水谷营养物质的能力太弱,导致整体精不足的状态。
保养脾胃,平时可以多做一些有利于提升脾胃之气的锻炼,例如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五禽戏等,饮食方面少食冷寒凉,以及过于辛辣油腻的食物。
养气一、何谓气?“人活一口气”,是我们经常能听到的一句话。
在中医学里面,气指的是人一身之气,包括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它是具有推动和调控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代谢的极精微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
气的运动,推动和调控着各脏腑和形体官窍的生理功能。
道家养生的重要手段是“保全精气神”,达到延年益寿的功效。

道家养生的重要手段是“保全精气神”,达到延年益寿的功效。
古人言:“人身有三宝,即精、气、神。
精充、气足、神全则形体安康;精衰、气少、神散则形体衰败。
所以说养生的重要手段是保全精气神,达到延年益寿。
一个人每天操劳的事情极多,如家务琐事、各种应酬,不胜枚举,整天疲于奔命,正常的生活规律被打乱,各种疑问得不到解决,于是放纵自己,恣意而行,不知道保养五脏六腑的精气以滋养形体,也不知道七情六欲应当节制,从而避免损伤。
如果以为自己年轻体壮,一意孤行,必然会短命或早衰。
这时再企求用药物来保命全身,怎么可能呢?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言谈举止,喜怒哀乐,行住坐卧,应有节度。
若能做到这一点,则身体自然就会健康,精气神也会日渐充足。
此时若想寿比彭祖、年追嵩乔,谁又能说不可能呢?下面我摘录了一些经书上的内容,告诉大家应保护自己的身心,希望对大家有些帮助。
”《素问玄珠》说:“生活无规律,用力过度就会损伤人体脉络。
阳经受伤则衄血,阴经受伤则会下血。
”《庄子》说:“有的人害怕自己的影子和脚印,于是尽力逃避。
哪知道走得越快脚印就会越多,而影子片刻不离。
于是自认为走得还不够快而拼命加快脚步,最后导致精力衰竭而死亡。
然而他却不知道,要消除影子,只需站在阴暗的地方,静立不动则自然就不会留下脚印。
这种人不是太愚蠢了吗?”古书讲:“对于身外之事,处理时采取过于刚强的方式会损伤身体,若采取中庸之道则有益于身心。
久行会伤筋而导致肝伤,久立会伤骨而导致肾伤,所以走路应不快不慢,站立以不疲惫为原则。
有大雾的时候不宜长途跋涉,应先饮一杯酒再外出。
久坐伤肉,久卧伤气。
坐着的时候不要在太阳照不到的地方,不要背对着风口。
睡觉的时候应紧闭双唇,使人的元气不致从口中泄露,邪气也不能从口鼻侵入体内。
”庚桑子说:“要善于保全自己的身体,保养自己的性命,不要整天胡思乱想。
不过度疲劳,保持精神舒畅,如此则形充、气足、神全,可以益寿延年。
”《灵枢经》说:“忧伤或愤怒过度,会使气机上逆,经络不通畅,血液凝聚不散,津液渗漏,精神恍惚不定,四肢活动不能自如。
保养精气神是健康、长寿的秘诀

保养精气神是健康、长寿的秘诀古人认为人有三宝“精气神”。
养生,主要养的就是人的“精气神”。
古代养生家遵循正确的修炼方法,往往能够获得健康和高寿。
中医有“精脱者死”、“气脱者死”、“失神者亦死”的说法,可见“精气神”三者,是人体生命存亡的关键所在。
只要人能保持精满、气足、神全,自然会祛病延年。
《灵枢·本藏篇》云:“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养生而周於性命者也。
”(人体血气精神的相互为用,是奉养形体,维护生命的根本。
)可见古人对这三方面的调护、摄养极为重视。
那么,精气神到底是什么呢?“精”就是食物的精华,说明养生首要在于良好的饮食,充沛的营养;“气”可以当做是外在之气,如“地气”、“清气”等,代表了人们生存的外在环境,气还可以当做是人体的元气;而神则代表了人的思想、心灵、精神和灵魂及其表现。
精气神,构成中国传统养生和生命学说的重要部分。
那么,我们如何来养护我们的精气神呢?可以说方法有很多种,而食补则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所谓“食补”,就是根据身体的需要,调整膳食结构,科学配餐。
注重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维生素、水、膳食纤维等营养素的比例,粮食、果蔬和动物性食物的合理搭配。
“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五畜适为益,过则害非浅,五菜常为充,新鲜绿黄红,五果当为助,力求少而数,气味合则服,尤当忌偏独,饮食贵有节,切切勿使过。
”这是中华民族对传统膳食结构的精辟论述。
此外,膳食应结合四时气候、环境等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
比如,夏季暑热兼湿,肌腠开泄,出汗亦多,因此,炎暑之季,宜食甘寒、利湿清暑、少油之品,如西瓜、冬瓜、白兰瓜等,常饮绿豆汤,并以灯芯、竹叶、石膏、酸梅、冰糖煎水代茶饮,取其清热、解暑利湿、养阴益气之功。
盛夏季节,平素为阳虚体质,常服人参、鹿茸、附子等温补之品的人,也应减少服用或暂停服用。
还有,人到中年后感觉人生却好像进入了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健康的退化使得中年人心情处于郁闷,感到灰色,更影响了健康。
活得好要养精气神

活得好要养精气神作者:来源:《家庭医学·新健康》2009年第09期养虚就是养人身三宝“精气神”清代名医林珮琴说:“一身所宝,惟精气神、神生于气,气生于精”,精、气、神,从古至今一直都被视为“人身三宝”。
所以实际上养生就是养精气神,只有养好精气神,我们才能不生病,活得有滋有味。
希望每个人都能通过这样的方法早日摆脱病痛的折磨。
时常有人会这样问我:“大夫,我不懂什么五脏六腑、十二经络、三百六十个穴位,你就说简单点,告诉我普通人该怎么把身体养好吧?”这的确是我多年行医之余最关心的问题,我也一直尝试用最通俗的语言把中医的养生之道告诉我的父母、家人和朋友们。
中医常说“人身三宝——精气神”,而我们看到健康的老人也会说“多有精气神儿啊”,事实上,“精气神”三个字,就足以把高深的中医养生之道全部概括进去。
说个我自己的故事: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刚从医校毕业当了大夫,年迈的母亲非常自豪,似乎家里有了医生就万事不愁。
但其实我心里清楚,就在这两年,母亲的神色日渐憔悴,到医院一检查,原来已经得了老年人都容易患上的糖尿病。
眼看着母亲操劳一生却遭受疾病的折磨,我遍翻古今中外的医书,一直在苦苦地思索,如何才能给母亲找出一个标本兼治的方案呢?我首先为母亲开出治病的汤药,每周根据母亲的脉症变化,调整一次方子。
我总要亲手为母亲熬好药,亲眼看着母亲喝下去。
喝了几个月的汤药后,母亲的心慌气短、头晕耳鸣等很多症状有所减轻。
我又给她制定了一个食补的方案,也是每周调整一次,莲子粥、乌鸡人参汤、当归生姜羊肉汤等变换着花样进补。
母亲的身体开始日渐好转。
但是,我还是忧心忡忡,因为老人操劳一生,身体已经不是单纯的气虚、血虚、血淤、风湿、寒湿……而是很多病因相互纠缠,就像是一个彻底搞乱了的线团,从哪里入手都有可能顾此失彼,按下葫芦浮起瓢。
所以,我试图找到一种根本的养生大法来为母亲调养,让她的心肝脾肺肾都得到全面保养,这样,才能让母亲的精气神一直好下去。
中医养生:关键养的是“精气神”

[标签:标题]
养精从肾入手
中医认为精、气、神是人体三宝,是生命之根本。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精分两部分,一是受之于父母,遗传而来的先天之精,二是靠脾胃等脏腑汲取饮食精华的后天之精,不管是先天还是后天的精,主要都藏在肾里,即肾精。
人处于健康状态时,能表现出肾精充足。
比如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走路步伐有力,腰背挺拔,皮肤光滑、红润,这就是肾精足的体现。
如果肾虚,首先表现是腰膝酸软、腰驼背屈,也就是肾主骨的功能差了。
他表示,肾精不足还会影响其他脏腑功能,如肺主皮毛,肾虚导致肺不纳气,皮肤就没光泽,面色灰暗。
这样,整个人看上去就会没精神。
保护肾就是保护五脏之母
除了精之外,气和神也十分重要。
气的根本也藏在五脏之母肾中,称之为元气。
肾气足的人,说话有力,思维敏捷,能胜任社会工作和家务劳动,而肾虚的人往往爱叹气,觉得疲惫,对很多事没兴趣,白天没精神,晚上睡觉失眠、多梦、夜尿多。
如果这时能从补肾元入手,就可以四两拨千斤。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给大家介绍的中医养生:关键养精气神,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这里也仅是提供一个参考,祝您身体健康。
修、精、气、神_天心自然_天涯博客

修、精、气、神_天心自然_天涯博客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三者,精气神,精阴神阳气合,物质,灵识,能量。
三者互相或单一组合构成万物。
经络上的穴位,是各段的结点和枢纽,与先天气脉相连,是神化精气后输出给全身各部的末端仓库,精气在此储存,缓慢向自己所管区域输送,保证个体机能。
平常之人,穴位各自为营,受精气供送运化身体,若受外邪成功入侵,即仓库正常运行打乱,将出现精气变质,输送进出受阻,耗散严重和输送紊乱等,表现出机体局部不适,但也因其各自为营,开始也限于局部,可其与先天气脉相连,严重的(冲破势垒,修行逆行也要)会寻迹而上入于里,再进而五行相生,阴阳相辅遍布于身(病入膏肓),同理邪入于里,一般会快速反映在外,因其顺先天气脉而出。
治精气神类外邪,宗旨是和阴阳,顺五行,理精气,正识神。
正因先天气脉和穴位的存在,修行才可出现,但穴位各自为营,若要联通必需一股正气,而个体自身原有之气各有其职,只能由识神去从练精化气或由神化气或后天气转化等而来。
修行第一乃精要足,否则气从何而来,反而要补精而把气消耗了,从而扰神补精气,这也是人没能活到应该有的寿命的原因,虽然有用外物补精气神的,但就我们现世的药物,又能补多少,补了能吸收多少,吸收了又能留存多少,大多是跟不上流失的,少数多有的也因无丹田而散去,再说是药三分毒,所能提供的药性和毒性各异,个人的吸收体制各异,造成现实是吸收的远不够个体一天的活动所需,所以要神转化出来(识神反馈),神时刻都可转化只要识神反馈过来,而神转化量是有总限度,即时限度和阶段限度的。
超过限度是危险的,有害的,严重的会谇死,所以个体要有或长或短的睡眠时间,睡眠还有另外一点,子时阳生(若需要,其他时辰深入睡眠也可即识神不扰神),真神从识神反馈整理总结明天的可能用量和个体保持体征的量,阳生就是神判断个体现有体征的用量充入百骸,滋润全身,一般所生量超过昨天说明身体在长,少于昨天在衰,不变则平稳(长用思导劳消惰疲伤散病耗静平定引慧结悟成),身体一天天都在变化,所以养生注重保精正气养神。
养生必须养“精气神

养生必须养“精气神(一)养精,应保肾精有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之精,藏于肾。
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之本。
《灵枢·决气篇》:“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
”《灵枢·经脉篇》:“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肾是藏精的器官。
它来源于先天,又赖于后天水谷之精的滋养和补充。
水谷之精输布到五脏六腑等组织器官,称为五脏六腑之精。
气、血、汗、精、津、液等,这些都是水谷之精微所化生,是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
《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肢,气归于权衡.……以决生死。
”《尊生八笺》:“人可宝者命也……最重要者精。
肝精不固,目眩无光:肺精不交,肌肉消瘦:肾精不固,神气减少……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随生,死亡随至。
”由此想之、悟之,精不可伤、不可损、不可少、不可缺,更不可无。
可知养精、存精、保精、护精是非常重要的。
故精者肾之根,肾者精之本也。
人到30岁左右气血方刚,肾之精气旺盛,虽然如此亦不可妄动损精,精易损而恢复则难也。
50岁左右肾气衰,精气不足,发枯齿落,精不可伤,伤者更难恢复,应注重固肾保精。
70岁左右,肾之精气绝,发白,筋骨疏松,身体沉重,行动迟缓,但有些人不知精气之重要,仍以性欲为常,吞服强肾壮阳之类的药物强行性欲以为乐。
犹如掘枯井而抽水,水未抽出而伤肾,致肾气败绝而鸣呼!养精应保肾,保肾应节制性欲:性欲过度伤耗精液,损者容易而恢复者难也。
精者属阴,阴精耗伤过多而损及肾阳,形成肾阴肾阳俱伤,造成形体衰退,形寒肢冷,精神不振,阳痿不举等。
因此应少思寡欲,节制房事是保精的要法。
所以说肾之精不可丧失,一旦丧失后患无穷。
保护生命必须以保护肾之阴精为主,但也必须保护肾。
人体内70%的有害物质均是通过肾脏过滤的作用,而排出体外。
如果肾功能损伤,造成肾功能衰竭,身体内的毒素不能排出体外则疾病丛生。
精、气、神日常简易保养法

精、气、神日常简易保养法一、日常保精方法1、什么叫精“精”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先天从父母那里遗传下来的;另一个是食品化生的营养物质,属于后天之精。
先天之精需要营养物质增补才能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此外,还有呼吸大自然的精气,与营养物质共同组成了后天之精。
2、养精的方法养精方法很多,最主要的有如下三个方面:第一,节欲保精。
太多泄精,会泄掉人的精气。
为追求健康长寿一定要把精气蓄积在肾里,作为生命的基石。
肾有“生髓主骨”的作用,主管养育大脑、骨骼,肾精丧失了,骨头、大脑也就受到损伤。
所以人假如房事无节制,那就像一把斧子一样,是在砍伐我们自己的身体。
有人做了统计,中国历代皇帝加起来有402位,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30多岁,这里面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皇帝的嫔妃太多了。
第二、推拿保精。
即经常推拿丹田,丹田在肚脐下1.5寸。
以两手交叠,用手掌心的劳宫穴按揉丹田,顺时针推拿60次,逆时针推拿60次,连续几遍,就会感到丹田温暖、发热。
同时,还要按揉命门穴。
命门穴在人体的后背上与肚脐相对的正后方,方法同按揉丹田一样。
命门就是生命的大门,大家一定要把这个门给它守住了。
第三、营养补精。
全面均衡营养的饮食,是保精的重要手段。
食物中养精的有:如动物肾脏、黑芝麻、黑豆、山药、核桃、芡实、莲子,地黄。
平常多吃这些食品不仅有利于延年益寿、强身健体,而且有助于治疗遗精、早泄。
二、日常养气方法什么是气。
气是能量也是一种信息。
气的运行通道就是经络。
气有三大作用:一是推动经气、血液的循行。
二是气化,将物质和能量转化。
气作为新陈代谢的动力,可以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维持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并调节人体的正常体温。
三是防御作用。
气既可以护卫肌表,防止外邪入侵,又可以与病气斗争,将之驱除出去。
人体的气有四种第一种气叫元气。
它从父母那里继承来,是生命的原发性的“气”。
元气也叫做真气,来源于肾脏,由于肾脏藏精,精又可以化成气。
第二种气叫宗气。
宗气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呼吸,是呼吸之气。
人的健康状况其实在于养好精气神。

人的健康状况其实在于养好精气神。
养生的要诀在于养好精气神。
精气神能全方位地看出去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以及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
养好精气神的第一步就是着重调理好最消耗精神的五个地方。
一般来讲,就有五个,第一,眼睛,第二,耳朵,第三,舌头,第四,鼻子,第五,就是大脑妄想。
精、气、神为“内三宝”,耳、目、口为“外三宝”。
而内三宝为生命之根,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
只有养足了精气神,人体才会健康长寿,少生疾病。
可是我们毕竟是凡人,生命不过数载,不可能做到无欲无求。
要是真学鹿龟鹤,那岂不是人人都成了苦行僧?凡人自有凡人的办法,该吃吃,该睡睡,然后学点中医养足精气神,永葆青春美貌,这才是我们多数人的追求嘛。
《黄帝内经》上记载:“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意思是人的精神要保持恬淡虚无的状态。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如果我们的精神状态安守祥和,我们的健康状态就会相应的健康。
如果我们的精神飘渺,时时飘忽。
我们的身体机能也随之失衡。
现代人非常着重营养,其实人体本需要的能量是不多的,但90%的能量就是心生妄念消耗掉。
精神内守中,守好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是很重要的。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
如果每天留恋花花绿绿,精神就会消耗掉。
比如我们在看花,眼睛就会聚精会神集中在花身上,精神就流失了。
手机对于现代人身心健康的危害。
现代人严重依赖手机,把精神都消耗在手机。
中医上学名叫肾精。
比如一天都在看电视,身体的肾精慢慢地耗,但是一点感觉都没有。
但会感觉非常累,因为肾精消耗严眼睛东张西望地留恋,看到了欢喜,心生贪恋。
这都是耗精神。
虚云老和尚,从来都在定中,他的照片眼睛都是下垂的。
所以他到一百多岁,精神好,视力也好,甚至能写小楷字。
眼睛是通肝木,耳朵是通肾水。
现代人听音乐,喇叭开得很大,这些音都是物理音,对人的精神都是损伤的。
寺院里讲究环境清净,声音要安静。
人要多听自己身体的声音。
而不是拉伸耳朵去听,消耗自己的肾精。
第三个舌头,口味要清淡。
保养精气神的方法

保养精气神的方法
保养精气神,那可是一门大学问呀!这就好比是给我们的生命之车做保养,让它能跑得又稳又快。
你想想看,我们每天忙忙碌碌,精气神就像是我们身体这部机器的动力源泉。
要是它不足了,我们就会觉得疲惫不堪,干啥都没劲儿。
那怎么保养呢?首先得有个好的作息呀!晚上别熬夜,就像手机需要充电一样,我们也得让身体好好休息,第二天才能元气满满。
这不是很简单的道理吗?
还有饮食也超级重要啊!别老是吃那些油腻的、没营养的东西。
多吃些新鲜的蔬菜水果,那可都是满满的维生素和能量呀!这就好像给汽车加优质的汽油,才能让它跑得更顺畅。
运动更是不能少!去跑跑步、打打球,出一身汗,你会感觉整个人都焕然一新了。
运动能让我们的气血通畅,就如同给河流清淤,让水流畅快地流动。
心态也不能忽视呀!每天开开心心的,别老是愁眉苦脸。
遇到困难就想办法解决,别让压力把自己压垮了。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不就像是给我们的心灵注入阳光吗?
再说说社交吧,多和朋友们聚聚,聊聊天,分享一下快乐和烦恼。
这就像给我们的生活加点调料,让它更有滋味。
我们的精气神就是我们的宝贝呀,我们得好好呵护它。
别等到它快耗尽了才想起保养。
你难道不想每天都精神抖擞地去面对生活吗?不想活力四射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吗?那就行动起来吧!从现在开始,好好保养自己的精气神,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精彩!保养精气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长期坚持。
就像盖房子,一砖一瓦地积累,才能建成坚固的大厦。
我们保养精气神也是如此,每天做一点,时间长了就会有大变化。
让我们都成为精气神满满的人,去拥抱美好的生活吧!。
道家养精气神的方法

道家养精气神的方法道家养精气神的方法有很多,这些方法主要是通过修炼身心、调整生活方式以及修行道德等方面来达到养精气神的目的。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些道家养精气神的方法。
首先,道家强调调养身心,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身体状态。
在道家修炼中,心态的平稳与身体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练习呼吸法可以帮助调整呼吸节律,缓解紧张情绪,提高身体的氧气摄入量,促进身心的放松和平衡。
此外,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作息规律也是养精气神的关键。
道家推崇节制饮食,尤其是忌口过多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以免引起体内脾胃的失调。
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可以帮助身体积蓄足够的精力。
其次,道家修行注重心性的培养与修炼。
道家提倡自我修养,倡导内省反思,培养超脱世俗的心性。
修行者可以通过坐禅、打坐等冥想方式来沉淀心境,提高专注力和内心平静的能力。
默念道德经等经典文献,可以帮助修行者修复心灵,增强智慧和悟性。
此外,养成行善积德的习惯,对他人多一份关心和理解,可以提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善意,从而帮助修行者培养宽容、善良的道德心。
再次,道家养精气神的方法离不开身体锻炼和运动。
道家注重保持身体的活动性和柔软性,以达到身心的协调和平衡。
拳术、太极拳、气功等都被认为是非常有效且受欢迎的道家体育活动。
这些运动形式涉及到呼吸、动作、心理意象等多个方面,通过特定的方式和节奏来强化身心之间的联系,达到调整身体能量和气场的效果。
此外,自然散步、静坐等运动方式也是养精气神的好方法,它有助于增强身体的耐力和灵敏度,提高身体的能量水平。
最后,道家还倡导与自然界保持联系,感受自然的力量和魅力。
在自然环境中行走、呼吸新鲜空气、观景听音等都是道家修行者常常从事的活动。
除此之外,阅读有关自然的书籍、观看自然纪录片、种植花草等都是帮助修行者与自然界相亲近的方法。
这样的互动可以使修行者充盈精神,并赋予他们智慧和灵感。
综上所述,道家养精气神的方法主要包括调养身心、修行心性、身体锻炼和与自然保持联系。
说说精气神的保养

说说精气神的保养作者:吴长欣来源:《老友》2011年第11期人的生命起源于“精”,维持生命的动力是“气”,而生命的体现便是“神”的活动。
因而,精、气、神三者相互依存转化,不可分割孤立。
从临床实际来看,90%的老年病皆因精、气、神三者衰退,而加速躯体的衰老所致。
可见,精、气、神于人体健康状况何等重要。
我们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大,大多气血衰弱,脏腑功能减退,加上不少人吸烟嗜酒、精神负担、缺乏运动保健或滥用药物等不良之举,致使精、气、神亏损加甚。
一般来说,气不足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精不足可引发高脂血症、糖尿病、慢性肝胆胃肠疾病、慢性肾炎、贫血,男子性功能障碍等;神不足则表现为更年期综合征、失眠健忘,甚至老年性痴呆。
如能养足精、气、神。
便可减少许多老年病的发生。
下面分别介绍精、气、神三者保养的最佳时间和方法。
补气:最好是辰时(上午7~9点)。
人体出现衰老首先表现为气虚。
表气虚多表现为自汗、容易感冒,以玉屏风散防治最佳;中气虚多见食少便溏、少气懒怠、内脏下垂,当用补中益气汤治疗为上。
在此二方基础上对症加味可取确切疗效。
一般的气虚多为疲乏无力、胸闷气短、头晕目眩、纳食不佳,免疫力低下,对疾病缺乏抵抗能力。
在辨证治疗的同时,还可选用“仙芪茶”调养,即生黄芪10克,仙鹤草20克,加水500毫升,浸泡1小时,煮开20分钟后取汁,于辰时1次服完。
值得注意的是,此方中10克量的黄芪有升血压的作用,若血压不稳或高血压患者则应慎用。
为何宜在辰时服用,是辰时的胃经气血充沛,对药的吸收更好,更能促进胃气发挥功效。
填精:最好在酉时(下午5~7点)。
精气不足主要表现为午后困倦乏力、畏寒思睡、流口水等。
这是因为人的精气不足或有阴阳之偏所致,应当根据“冬至阳生,夏至阴生”的理论来填补。
若偏阳不足则表现为畏寒、肢凉、便溏为主,宜于冬至开始的每天酉时服用附桂八味丸或右归丸等益精药。
偏阴不足则再现出阴虚火旺、易上火、舌干红、便结,应当于夏至开始的每天酉时服用六味地黄丸或左归丸等益精药。
养生固守精气神

养生固守精气神展开全文“人过四十, 阴气自半。
”人过了四十岁以后,生命已经过了最强盛的时期, 开始由盛转衰,精气神都开始日渐减少和衰弱。
这时候养生的重点就是如何保住你的精气神。
固守精气神,是健康长寿的秘诀什么是精气神?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神是生命活动的最高统帅。
固守精气神,是健康长寿的秘诀。
守精饮食八字诀——定时、定量、不偏、不嗜精包括精、血、津液。
一般所说的精是指人体的真阴又称元阴。
精之充盈不仅可以保持身体机能正常运转, 更能提高抗病能力。
精有先天和后天之分, 中医上讲,先天之精受之父母,是“生命之根”,但先天之精需要后天之精的充养, 才能使其发挥最大的功能。
后天之精完全来自饮食中的营养物质,又称“水谷精微” ,有了营养物质的补充, 人才能正常生活。
“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
” , 人脾胃功能的强健,是保养精气的关键, 《黄帝内经》强调:“得谷者昌,失谷者亡。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必须要吃主食。
“高年之人,真气耗竭,五脏衰弱,全赖饮食以滋气血。
”老年人,一方面阴气仅半,本来就有亏虚,再加上脾胃功能衰退,后天之精补充起来比年轻人难, 因此,更要注意通过饮食来补充后天之精。
定时, 是指一日三餐必须固定,不可以缺,也不可以没有规律,平时晚饭晚点吃,有时候甚至更晚, 对脾胃伤害很大。
另外,一些身体衰弱或者患病的老年人,脾胃吸收功能差,可以考虑少量多餐,每天吃早餐或者晚餐同样也需要定时。
早餐不可省,晚餐不可晚。
早餐是一天活动的基础能量来源,可以吃一些能量稍高的食物,睡前的三四个小时最好不要吃东西。
定量,是指每天摄入的食物热量要基本一致,也就是我们说的饭量。
老年人肠胃功能本来就弱,如果再不定量的话,肯定会出问题。
平时每顿饭吃一碗米饭,碰到口味差的时候不要一点都不吃,尽可能吃点,遇到改善伙食或者胃口好的时候,不能没节制地大吃大喝。
吃饭只吃八分饱,不要有“撑”的感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长,大小宇宙之间的通道都是通过本体的吧?也就是内外景间的通道吧?
青衣江:
不是,大小宇宙都是由本体【道】支撑着运转。大小宇宙都是体道而生的。修炼精气神,是培补生理、了解宇宙和生命的结构排列,消除疑惑,以至于入道。
内景和外景都是道在支撑运转,所以任何阶段、任何位置回头都是道。大小宇宙、内景外景,都是道用。之间的结构是规律的联系。不能说道是这些的联系通道。
青道长 能具体谈谈 精气神 他们的联系和区别吗
青衣江:
一般可以这样做初步理解,神的基础是气,气的基础是精。所以有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的步骤。
专心的人,不化精而精自化气,不化气而气自化神。基本不需要那些步骤----看列子
道派修行方法,通达和谐,无为法、清静、、、等都没有用内丹的方法。那么多人习惯内丹的路,所以只有说:3600种方法都能够修行,都可以通道,但是都不是道的本身,而是方法和途径。
新云:
道长,大小宇宙之间的通道都是通过本体的吧?也就是内外景间的通道吧?
青衣江:
不是,大小宇宙都是由本体【道】支撑着运转。大小宇宙都是体道而生的。修炼精气神,是培补生理、了解宇宙和生命的结构排列,消除疑惑,以至于入道。
内景和外景都是道在支撑运转,所以任何阶段、任何位置回头都是道。大小宇宙、内景外景,都是道用。之间的结构是规律的联系。不能说道是这些的联系通道。
活着的稻草人:
青道长,请问除了发呆法、冷水浴、心死神活以外我们还能做什么?
青衣江:
你还想做什么你----还有什么值得你去做?
你一去做,就掉入了有形有象的时空,找个位置,罢自己固定在那个位置,在需要用的时候,就罢那个位置做用。不用的时候,就活在本体里面。。。此外再没有别的
三二一:
青衣江:
修行中如果固得不好,精走失会产生没有精神的反应、气走失、真走失也都一样。你这是神走失。就是耗神的意思。引起的原因没有办法知道。不故意养神、不故意修炼、不故意调节,是现在最好的调节方法。
自然清静:
修炼中的信号调整命体,最好不要当病看
青衣江:
看情况,根据个人不同的情况、方法、进展做分析。一般来说,如果没有偏差,出现的内景或者生理反映都是正常的。
关于养护精气神_平常道_新浪博客
博客首页登录注册新!看电影发影评 发博文 博文 平常观妙有,清心自圆融。
/junyueshuhua [订阅][手机订阅]首页 博文目录 图片 关于我个人资料
平常道
播客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但斌
什么样的女人在床上最骚?
沂蒙星辰
向广大博友拜年(绝对原创)
王南方
郑渊洁:太阳能将成为游戏的颠
郑渊洁
如何发现年报里隐瞒的利润
赢在龙头
性感丰满,成熟诱惑【组图】
西交虫
心里有底嘛?
老何东
更多>>
推荐博文
出事表
李承鹏
道支撑万物运转。道为一切万有的体,一切万有是道的用。恒心:
发宏愿,修炼似乎效果特别好。
青衣江:
精气神里面,神可以排在第一。这个神,可以是你说的发宏愿 。
恒心:
道长, 如何能使精气神满呢?
青衣江:
这个问题最简单但是最难行。《道德经》说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又说知白守黑........又说闭其门、塞其兑......
新云:
道长,是否通过精气神可以用先天调动后天,从而内景调动外景呢?
青衣江:
精气神的调动是生理运转的手段,这个手段可以消除大小宇宙之间的障碍,从而知道支撑两个宇宙后面的那个本体。所以运转精气神是方法。精气神积累的过程中其实也一直在化气,并且一直自然和不自然地在返先天。这个过程实际上把心理的许多障碍也消除了。心理同外宇宙对应有多大,那么自己调动精气神的运转能力就有多大。在这个范围里面,可以左右外景的运转。内景在外宇宙展示的时候,就叫神通、功能、法术。
精气神的调动是生理运转的手段,这个手段可以消除大小宇宙之间的障碍,从而知道支撑两个宇宙后面的那个本体。所以运转精气神是方法。精气神积累的过程中其实也一直在化气,并且一直自然和不自然地在返先天。这个过程实际上把心理的许多障碍也消除了。心理同外宇宙对应有多大,那么自己调动精气神的运转能力就有多大。在这个范围里面,可以左右外景的运转。内景在外宇宙展示的时候,就叫神通、功能、法术。
不是那个精:因为是七情偶尔的流露才把先天之精化为后天的,那么满的时候,自己没有随景去转,所以不是那个精在作用。
宝音:
清静经图注里说,交感精转阳精,阳精转气,气转神,好像不是单纯的精虫上脑。
某人问:
那身体中的气随着修练会越来越多嘛?要是这样的话,那让它增加的来源是什么?
青衣江 :
道教的生命观:每个人生理天然就是圆满的,一切需求都可以不在外面寻求。
青衣江:
修行中如果固得不好,精走失会产生没有精神的反应、气走失、真走失也都一样。你这是神走失。就是耗神的意思。引起的原因没有办法知道。不故意养神、不故意修炼、不故意调节,是现在最好的调节方法。
自然清静:
修炼中的信号调整命体,最好不要当病看
青衣江:
看情况,根据个人不同的情况、方法、进展做分析。一般来说,如果没有偏差,出现的内景或者生理反映都是正常的。
劇
古天乐
美华裔晒生活成本,美国并不是
陈晚
这世界其实挺美好的,能让我心碎
柴静
孙正义认为日本应走IT立国之道
褚娟
新春快乐
当然
本山大叔成也“沈阳”败也“沈
夏安末
每一份祝福都弥足珍贵
怎么逆转呢?有3600种方法。
新云:
道长,先天的精因为情欲变成后天精后,是否还能把后天精变为有利修炼的物质,还是后天精只能漏掉呢?
青衣江:
既已是后天,哪就是一种耗泄,练不出什么来的。但是你要知道,七情偶尔发动,必然导致先天转入后天。所以后天的精常常的满的。这时候是可以知道“精满不思淫”。而满的精,也含有自己平常的真意真气,以为它的位置就在我们凝聚精气的位置上面,都是下田,男女都是。因此一般应该加固它。漏掉,会带走一段时间的气和神。
道支撑万物运转。道为一切万有的体,一切万有是道的用。恒心:
发宏愿,修炼似乎效果特别好。
青衣江:
精气神里面,神可以排在第一。这个神,可以是你说的发宏愿 。
恒心:
道长, 如何能使精气神满呢?
青衣江:
这个问题最简单但是最难行。《道德经》说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又说知白守黑........又说闭其门、塞其兑......
为什么我们需要空气、水、食物呢?
原来,我们离开母体之后因为有了外呼吸,先天的源头满足就断了,转化到后天的需要上面来【孙真人说:一声才出口,三寸已司命,就这个意思】。在外世界,七情既然,先天的精便转化到后天的耗泄。于是生命在耗泄中衰老死亡。
如果能够逆转这种现象,将后天返回先天,生命就可以自己掌握。这就是道教修行的道理。
青衣江:
精气神是生命里生理和心理能量的基础。是先天带来还没有化气的元素。修行人通过对精气神的修炼,可以通达宇宙的对应关系,从而找到宇宙和生命的支撑点,明白宇宙生命的本体。
精气神不分混沌和极化,两个方面都由精气神支撑着。严格说,生命在极化世界,精气神就已经掉到后天。如果没有掉到后天,就不可能产生生命。但是后天的生命却可以通过精气神修炼返到先天,所以有人说仙道是“修来”的,不是悟来的。
精气神中精神最易养、最易失,气可以不管,精需要固。从两个方面修炼:思想的除欲【仅指生理的欲】,外在的方法:除了冷水浴,下次再介绍别的方法。
神的培养,常常需要专注。可以从小事情开始:任何事情都善始善终地完成。
天雷无妄:
我觉得自己就是非常累,确实是累得都想死了。但偏偏我昨天入静确实又要比平时好。
某人问:
那当我们修练的时候,体内的原先的精已耗泄过,是通过从空气天空太阳月亮宇宙,吸取先天的精来充溢我们的先天之气嘛?
青衣江:
不是。那些耗泄仍然继续着,我们修炼,就是停止这种耗泄,生理会自然恢复先天的。
梦醒时分:
精一般指的是人体的元精、后天的精主要含精、津、液等一系列维系生命的东西,气就是动力之源,促进新陈代谢,消化等生命运行的力量,神一般指的是意识、精神、意念、又说是意、志、性
因为心理修行、也就是佛教自己之间也存在许多的对立矛盾排斥.
军师:
请教道长:精满,这个精与生殖之精雷同么?
青衣江:
这个问题太好了。等专门找时间来回答。女性的道友,对这些问题和道理的阐述,用在你们身上是一样的
是那个精也不是那个精。
是那个精:因为偶尔有情绪的时候,先天之精立即转化为后天之精。所以常常是满的。情绪不只代表俗欲,代表七情。
活着的稻草人:
青道长,请问除了发呆法、冷水浴、心死神活以外我们还能做什么?
青衣江:
你还想做什么你----还有什么值得你去做?
你一去做,就掉入了有形有象的时空,找个位置,罢自己固定在那个位置,在需要用的时候,就罢那个位置做用。不用的时候,就活在本体里面。。。此外再没有别的
三二一:
石述思
钱云会手表录像和肇事司机口供
董路
查看更多>>
谁看过这篇博文
加载中…
正文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关于养护精气神(2009-06-11 08:02:54)转载标签: 杂谈
新云:
道长,我不知道精气神是什么?从哪来得?不同生命的精气神是否相通呢? 精气神是否就是混沌状态带来的,是有生命的东西才有精气神?还是所有东西都有精气神呢?
新云:
道长,我不知道精气神是什么?从哪来得?不同生命的精气神是否相通呢? 精气神是否就是混沌状态带来的,是有生命的东西才有精气神?还是所有东西都有精气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