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课件】8.1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二)
2024年版最新最全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课件

2024年版最新最全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第一章:物质的世界第一节:物体的运动第二节:力的作用第二章:力的运动第三节:牛顿第一定律第四节:摩擦力第三章:简单机械第五节:杠杆原理第六节:滑轮与轮轴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掌握力的作用及效果。
2. 使学生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理解摩擦力的产生及其影响。
3. 培养学生运用简单机械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 力的运动规律的掌握。
2. 摩擦力的计算。
3. 简单机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
2. 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3. 杠杆原理与滑轮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小车、滑轮、杠杆等)。
2. 学具:物理实验报告册、计算器、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物体运动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
2. 新课导入:讲解第一章物体的运动、力的作用;第二章牛顿第一定律、摩擦力;第三章杠杆原理、滑轮与轮轴等内容。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典型例题,分析解题思路。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探究摩擦力的产生及影响。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提纲: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难点与重点、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
2. 板书细节:用图示、公式、关键词等形式展示教学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题: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两个力,其中一个力为10N,方向向东,另一个力为15N,方向向北,求物体的合力。
论述题:简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实践题:观察家中或学校的简单机械,说明其原理及作用。
答案:1. 合力为约18.03N,方向为东北方向。
2. 略。
3. 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物体运动、力的作用、简单机械等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最新最全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课件

最新最全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1. 力与运动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常见力的特点和计算牛顿第一定律2. 液体与大气压液体的性质和特点大气压的概念和测量大气压的应用3. 声音与光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声音和光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力与运动、液体与大气压、声音与光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与运动的关系大气压和光的折射现象声音和光的传播规律2.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和作用液体和大气压的性质声音和光的传播原理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力计、斜面、滑轮、液体、气压计、声音发生器、光具等2. 学具:练习本、笔、尺子、实验器材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与力、液体、大气压、声音、光相关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力与运动、液体与大气压、声音与光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详细讲解力的计算、大气压和光的折射现象、声音和光的传播规律。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操作:安排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验证力的作用、大气压的存在、声音和光的传播现象。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作业题目。
六、板书设计1. 力与运动: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牛顿第一定律2. 液体与大气压:液体的性质和特点大气压的概念和测量3. 声音与光: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力的合成与分解(2)填空题:液体和大气压的性质(3)选择题:声音和光的传播规律2. 答案:(1)力的合成与分解: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出合力和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2)液体和大气压的性质:如密度、表面张力、压强等。
2024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完整课件

2024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1. 章节一:机械运动与力1.1 速度与速率1.2 力的概念及其作用效果1.3 重力与质量2. 章节二:牛顿运动定律2.1 牛顿第一定律2.2 牛顿第二定律2.3 牛顿第三定律3. 章节三:能量与能源3.1 动能与势能3.2 机械能守恒定律3.3 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运动、力、能量等基本概念,理解物理现象背后的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对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基本概念的掌握、物理规律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滑轮、小车、砝码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机械运动、力、能量等概念。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教材章节内容,结合实验进行演示。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布置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复习巩固。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 板书内容:各章节、重要概念、定律、公式、典型例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机械运动的速度与速率的计算。
(2)力的作用效果及其计算。
(3)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4)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2. 答案:见课后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物理科学的发展,了解前沿科技动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的实施5. 作业设计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1. 知识点的连贯性:确保各章节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晰,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实践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引入生活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PPT课件

2.性质:物体运动不需要力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 原因。
3.惯性是指一切物体总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
4.生活中有不少利用惯性和防止惯性造成伤害的例子;我们 要能够解释。
问题质疑:
你有什么问题或疑问吗?
巩固练习:
我 们 一 起 完 成 习 题
感 受 解 题 的 乐 趣 吧 !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27
惯性
1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2
温故求知:
1 .力有哪些作用效果?
答: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设疑猜想:
请观察课本的图例和视频例子提出猜想:
设疑猜想:
请观察课本的图例和视频例子提出猜想: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运动要靠力来维持 伽利略却认为: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你认为谁对呢?(小组讨论,并说出你的理由!)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26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
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你从定律中得到什么启示吗?
物体运动要靠力来维持。 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哪个结论对呢?
结论探究:你从定律中得到什么启示吗?
问题猜想:
我们先做个小实验!
最新第八章第二节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八年级物理科教版)课件PPT

从中生而成,此即金匮所谓“肺中冷”之类。
24.12.2020
中医内科学
41
二、病机
(一)发病机理为肺虚,津气亏损,肺叶干萎
❖ 本病发病机理,总缘肺脏虚损,津津有味气严重耗伤,以致肺叶枯萎。因津伤
则燥,燥盛则干,肺叶弱面不用则痿。清●喻嘉言在《医门法律●肺痿肺痈门》 说:“肺痿者,肺气萎而不振也。”“总由胃中津液不输于肺,肺失所养,转 枯转燥……”“于是肺火日炽,肺热日深,肺中小管日窒。”指出肺脏虚损、 津液亡失,则肺叶枯萎而不用。
第八章第二节牛顿第一定律和 惯性(八年级物理科教版)
你观察并思 考过下列现 象吗?
1、对静止的木箱施加一个水平 方向的推力,木箱沿着水平方向运 动。撤去推力后,木箱停了下来。
推木箱
2、关闭了发动机的火车,虽然继 续运行,但是最后它也将停下来。
火车进站
一、牛顿第一定律
实验中让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 让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二)肺气虚冷
8.1惯性知识点解析

8.1 牛顿第一定律(二)
一、惯性:
定义:一切物体都有保持不变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也就是的物体有保持静止的特性,运动的物体有。
对惯性的三点认识:
改变它的运动状态就比较困难
3、惯性与牛顿定律的区别
惯性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与其他条件无关,无论是否受力,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二、惯性现象
1、有力的惯性要加以利用
例如:,
“旋蛋实验”可以判定一个鸡蛋生鸡蛋还是熟鸡蛋,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快速旋转该鸡蛋,用手制动后又立即释放,如果鸡蛋又“自动旋转起来,那么这个鸡蛋一定是鸡蛋,这是因为。
2、有害惯性的防止
例如:汽车上的、等
①确定研究对象②确认研究对象原来处于什么运动状态
③其中一个物体(或者物体的哪一部分)受外力运动状态发生何种改变
④另一个物体(或物体的某一部分)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⑤发生了何种改变(或造成了何种结果)
典型问答题:
1、跳远运动员在起跳前为什么先助跑?
2、洗完手后,由于没有手巾,通常会用力向下甩,为什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 8.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2课时)(共44张PPT)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 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物体原来的状态 受力情况 保持的状态
静止的物体 运动的物体
不受力
静止
作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第一定律,不可能用实验直接验证,是一种 理想情况。但经得实践的检验,是力学基本定律 之一。
?
1.牛顿第一定律是
A.由斜面小车实验直接得到结论 B.由理论分析得到结论 C.在事实和实验的基础上,经过合
小车运动的距 离(最长、较 长、短
短
小车速度减 小(最慢、 较慢、快)
快
棉布
较大
较长
较慢
木板
小
最长
最慢
实验结论:
水平表面越光滑 ,小车运动时受
到的阻力 越小 ,通过的距离 越长 , 运动时间 越长 ,速度减小得越慢 。
推理:
①阻力很小很小,运动距离 很长很长 ,速 度改变 很慢很慢 。 ②阻力为0(水平方向不受力作用),运动速 度 不改变 。 ③小车不受外力的时候除了能保持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还能处于什么状态? 静止
加速时,人的上半身还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于 是向后仰
❖当行驶中 紧急刹车
的汽车遇
到前面有
情况时要
突然刹车,
坐在车里
的人会怎
样?
减速时,由于惯性人向前倾
减速时,人的上半身还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于
是向后仰
解释惯性现象的方法:
1、交待研究对象原状态。 2、物理过程(突然发生的情况) 3、研究对象由于惯性要保持原状态
VS
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
猜想: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或者说物
体不受力也能一直运动。 验证猜想的难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为弹体离开飞机的时候,由于 讨论:要想击中地上的目标, 惯性还要保持着与飞机一样的速 飞机应当飞到目标上空再投弹, 度在前进,所以要提前投弹。 还是提前一段距离?为什么?
随手向车外抛出的物体对地面上的路人 来说速度很大,容易造成伤害事故,因此高 速列车的车厢均采用全封闭的结构。
我们乘坐在高速行驶的汽车或火车上时,必须 遵守社会公德,不要向窗外乱扔杂物。
甲图:静止的小车和木块 突然受到拉力时,小车和 木块的底部一起向前运动, 木块上部由于惯性仍保持 静止状态,所以会向后倾 倒。
乙图:运动的小车和木块遇到障碍物,小车和木块 底部突然停止,木块上部由于惯性仍然保持运动, 所以小木块会向前倾倒。
请用惯性知识解释:
向右拉动小车, 当小车受阻碍而停 止运动时,车上的 木块为什么会向右 倾倒? 向右拉动小车,木块随小车一起向右运动。 当小车受到阻碍突然停止运动,木块由于惯性 仍然要向右运动,但因木块下部受到小车的摩 擦而静止,于是木块会向右倾倒。
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和联系
惯性 区别
物体的一种性质 不需要任何条件
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
运动规律 不受力的条件下
联系
因为物体有惯性,在不受力时才 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巩固练习
1、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物体受力才会运动 B.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C.停止用力,运动的物体就会停止 D.力是使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原因 2、(多选)下列哪些现象是利用惯性的( ACD ) A、拍打衣服时,灰尘脱离衣服 B、司机和前排的乘客要系安全带 C、洗完手后,用力甩掉手的水滴 D、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尽力助跑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理解: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得出 的,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 “一切物体”,包括静止的物体和运动的物体 “不受外力”,即是没有外力作用或者物体受到 外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了(受到平衡的力作用) △“或”,是指物体在不受外力时:原来静止的, 仍然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则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几点注意:
小结
(1)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事实分析,再进一步 概括、推理得出的,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 △(2)牛顿第一定律阐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①当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
②当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因此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③当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会发生改 变,因此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惯性是物体自身的属性,它与物体是否受力, 是否运动,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等均无关。
课本习题解答
1、设想你坐在沿直线平稳行驶且速度不变的火车上, 在车内向上抛一块石子,这块石子会落到车厢后部吗? 车内放几只蝴蝶或小鸟,它们会因为列车前进,而飞撞 在列车后面的挡板上吗?请利用惯性知识进行解释。
答:不会。因为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都要保持原 来的运动状态,所以石头不会落到车厢后部,蝴蝶或 小鸟也就不会撞到挡板了。 2、子弹离开枪口后已失去了向前的推力,但它仍能继 续向前飞行,为什么? 答:子弹在枪膛中受到火药爆炸产生的推力,出枪膛 后推力消失,但由于惯性,子弹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 状态继续前进。
【例题1】小明为了研究惯性现象,在行驶的车厢中用 细线悬吊一小球,用来观察车厢的运动情况。 (1)若小球在竖直线下保持静止, 则车厢在做 匀速直线 运动; (2)若小球突然向正后方摆动, 则车厢在做 加速 运动; (3)若小球突然向正前方摆动, 减速 则车厢在做 运动; (4)若小球突然向右方摆动, 左转弯 则车厢在做 运动; (5)若小球突然向左方摆动, 则车厢在做 右转弯 运动。 ( 3)若小球突然向正前方摆动,说明小球的速度大于车 解析:( 1)小球在竖直悬线下保持静止,说明小球相对 ( 5)若小球突然向左摆动,说明车厢在右转弯,则车厢 厢的速度,则车厢在做减速运动; 于车厢是静止的,故车厢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在做向右转弯运动. (4 2)若小球突然向右摆动,说明车厢在左转弯,则车厢 )若小球突然向正后方摆动,说明车厢的速度大于小 在做向左转弯运动; 球的速度,则车厢在做加速运动;
5. 当用小棒猛击塑料板 时,看到什么现象? 答:在塑料板飞出后,鸡蛋由于 惯性继续保持在原来的位置,由 于重力作用而落入杯中. 6. 木块随小车一起向右运动, 当小车被挡板挡住时,有什么现 象? 答:当小车被挡板挡住时,小车受 到阻力作用停止了运动,木块由于 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所以木块继续向右运动而倒下.
“滑板车”为什 么总会停下来?
打出去的排球 为什么会落下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知道惯性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通过活动体验,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牛顿第一定律
温故知新
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
惯性
物体有保持自身原有的静止状态或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人被绊倒后,为什么往前倒? 脚踩到西瓜皮后,为 什么往后倒?
因为人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来自态。惯性现象知识讲解惯性问题的解答方法:
1、指出被研究的物体“原来的状态”。 2、物理过程(突然发生的情况) 3、被研究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 原来的状态
【练习】图为小华拉着放有一盛水器具的小车在水平 桌面上运动的瞬间所发生的现象,对此现象下列判断 正确的是( D ) A.图甲、乙所示的现象都是在小车突然停止时发生 B.图甲、乙所示的现象都是在小车突然启动时发生 C.图甲所示的现象是在小车突然停止或在运动中突然 加速时发生 D.图乙所示的现象是在小车突然停止或在运动中突然 减速时发生
△(4)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5)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物 体的质量越大,其运动状态就越难改变,我们 就说它的惯性越大。 运动速度快的汽车难以刹车,是因为运动 速度越快,物体的运动状态就越难改变。可见 惯性大小与运动状态并无关系。 (6)把物体惯性的表现说成是物体受到“惯 性力”、“惯性的作用”或者说“物体受到了 惯性”,都是错误的。
提示:甲图中,水向后泼出,是小车由静止向前运动或加速运动时; 乙图中,水向前泼出,是小车由运动变为静止或突然减速时。
(3)惯性的危害与应用
列举惯性在交通中的危害及防护实例。
刹车后停不住
限速
开车时要系安全带
列举惯性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跳远等体育项目
铲煤进炉
套锤子柄
【例题2】惯性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利有弊,下面四 种现象有弊的是( B ) A.锤头松了,把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 紧的套在锤柄上 B.汽车刹车时,站在车内的人向前倾倒 C.往锅炉内添煤时,不用把铲子送进炉灶内,煤就 随着铲子运动的方向进入灶内 D.拍打衣服可以去掉衣服上的尘土 解析:A、锤头松了,把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由 C、往锅炉内添煤时,铲子突然停止运动,而煤由于惯 C ) 【练习】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下运动,从而锤头 性继续运动,煤沿着铲子运动的方向进入灶内,利用了 A.高速行驶的火车不容易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 就紧套在锤柄上,利用了惯性,在此现象中惯性有利, 惯性,在此现象中惯性有利,不符合题意; 惯性越大 不符合题意; D、拍打衣服时,衣服受力而运动,衣服上的尘土由于 B.跳高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B、汽车刹车时,人的身体下部随车而停止运动,而身 惯性保持原来的状态静止不动,从而尘土从衣服上掉下 C.羽毛球容易被扣杀是因为它的惯性小 体的上部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 来,在此现象中惯性有利,不符合题意。 D.宇宙飞船在太空中运行时没有惯性 从而人向前倾倒,容易造成伤害,在此现象中惯性有弊, 提示: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其运 符合题意; 动状态就越难改变,我们就说它的惯性越大。
3. 一氢气球吊着一重物以1米/秒的速度匀速竖 直上升,在上升过程中,吊物体的绳子突然断了,则 在绳子断开后物体( D ) A. 立即下落,且速度越来越快 B. 立即匀速下落 C. 由于惯性,物体以1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 D. 先上升一段距离再下落,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快 4. 公安部门要求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 须使用安全带。汽车安全带的作用是( D ) A.防止惯性的产生 B.防止汽车启动时把人从后面甩出去 C.防止汽车速度突然增大时人向前“冲去” D.急刹车时,对人体运动起到缓冲作用
请用惯性知识解释:
汽车刹车时
下图中,汽车做什么 运动? 汽车加速
当汽车刹车时,人 的脚底由于摩擦而随 之静止,人的身体上 部由于惯性,会保持 继续向前运动的状态, 所以刹车或减速时,人 会前倾。
当汽车加速时,人的 脚底由于摩擦而随之加速, 人的身体上部由于惯性, 仍保持原来慢速向前的运 动状态,所以加速时,人 会后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