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查小区快速汇总(过录)表

合集下载

人口普查表基本填写方法

人口普查表基本填写方法
• 境外人员普查表,也以户为单位填写,每张境 外人员普查表可填写4人。
• 死亡人口调查表以普查小区为单位填写,每张 死亡人口调查表可填写9人。
(四)填写方式
圈填项 填写项
在标准答案的序号上圈填
填数字 填文字
在相应横线上填写(现场登 记)
横线或指定空白处填写文字
汉字框内填写文字
• 圈填项
--有标准答案的项目,根据实际情况每个问题圈 填一个标准答案。不可打“√”
建议:关于调查示卡
• 主要是为了规范 普查员的登记语 言和解决部分被 调查人不便于回 答提问的问题。 示卡由普查员出 示给被调查人, 由被调查人根据 问题和答案进行 选择。
调查表中的“户编号、共几张、 第几张”,怎么填写,是不是只有 一张就不用填写了?
• 答:每一张都要填写,即使本户只有一 张调查表也要填写。
• 填写要求:
– 填写简体字,严禁使用繁体,要求书写工整,避 免草书
– 汉字大小适中,避免过小或者过大,在汉字框内 填写时严禁写出框外
– 一定要认真填写,尽量减少填写错误
• 文字填写分为三种情况 :
a.姓名:






现场登记时直接填写在汉子框 内,每个方框填写一个字,严 格按先姓后名的顺序从上到下 顶格顺序填写书写,确保姓氏 从首格开始书写 。
(二)填表顺序 可以拿份短表对照一下 第一步 填写本户地址;
第二步 填写户记录;
第三步 填写人记录,人记录应先填写户主;
第四步 认真核对填报项目并签字。 注意: 填写普查表时必须按申报人的回答逐项填写。
第一步 填写本户地址 第二步 填写户记录

第四步
表 审

三农普主要农作物摸底表普查小区汇总表(乡码+村码+小区码) (2)

三农普主要农作物摸底表普查小区汇总表(乡码+村码+小区码)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人口普查快速汇总简易操作手册

人口普查快速汇总简易操作手册

快速汇总工作流程居委会(普查区)“户数据过录”工作流程1、导入地址码文件。

2、选择处理地:选择本乡镇为当前处理地级别。

3、清空数据库:初次使用时本程序,且程序中无有效数据,可使用本模块清空程序中的试验数据,若已式录入数据,请慎重使用该模块。

4、录入户信息数据。

5、通过【数据管理】模块浏览系统自动生成的小区数据,检查小区数据是否正确,若有错误,进入【户数据过录修改】修改,直到数据无误为止。

6、数据上报。

通过【快速汇总模块】→【数据交换】→【数据导出】,导出本级上报数据。

7、高校、部队独立的普查小区直接在本系统中录入户信息数据,由系统自动生成本小区数据,【数据导出】后上报给居委会(普查区),居委会再【数据导入】;非独立普查小区必须将报表交由居委会(普查区)合并录入。

街道镇工作流程1、导入地址码文件:是否需要导入地址码文件应按上级人普办的要求执行。

2、选择处理地:选择本乡镇为当前处理地级别。

3、清空数据库:初次使用本程序时,可使用本模块清空程序中的试验数据。

4、通过【快速汇总模块】→【数据交换】→【数据导入】,导入各居委会上报数据。

5、浏览检查普查区数据:【快速汇总模块】→【数据管理】6、数据计算:只要数据有变化,在数据审核、数据汇总前必须执行此操作7、数据审核:系统自动生成审核清单,存放在“C:\第六次人口普查\人普快速汇总及摸底审核结果”文件夹下,根据错误清单,通知居委核实修改后,重新上报数据(街道选择覆盖导入),直到无“必要性审核”为止。

8、数据上报:将审核无误的数据导出生成上报文件,按照要求的方式报送给区人普办。

简易操作手册程序默认安装后,自动在C盘建立“第六次人口普查”文件夹,下有3个子文件夹:人普备份数据库、人普快速汇总及摸底导出文件及人普快速汇总及摸底审核结果。

单击【开始】菜单的程序组中的快捷方式“人普快速汇总及摸底程序”,即可进入程序主界面。

一、准备阶段(一)选择处理地首次使用时,录入修改时处理地必须选择乡镇级别。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表短表(非标准自用版)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表短表(非标准自用版)

省(区、市) 地(市)
1. 没有离开户口 登记地→R10
2. 不满半年 3半年以上不满一年 一年以上不满二年 二年以上不满三年 三年以上不满四年 四年以上不满五年 五年以上不满十年 十年以上
县(市、区)
1.本村(居)委会 2.本乡(镇)其他村(居)委会 3.本县(市、区)其他乡(镇) 4.其他县(区),请填写下面地址 5.户口待定→R11
工作就业 学习培训 随同离开投亲 靠拆友迁搬家 寄挂户口 婚姻嫁娶 照料孙子女 为子女就学 养老,康养 其他
3周岁及以上(2017年11月 以前出生)的人填报
R11.是否 识字
1. 是 2. 否
R12.15岁以 上填写受教
育程度
1.未上过学 2.学期教育 3.小学 4.初中 5.高中 6.大学专科 7.大学本科 8硕士研究生 9.博士研究 生
1.本普查小区 2.本村(居)委会其他普查小区 3.本乡(镇)其他村(居)委会 4.本县(市、区)其他乡(镇) 5.其他县(区),请填写下面地址 6.港澳台或国外
1.本村(居)委会 2.本乡(镇)其他村(居)委会 3.本县(市、区)其他乡(镇) 4.其他县(区),请填写下面地址 5.户口待定→R11
省(区、市) 地(市)
县(市、区)
1. 没有离开户口 登记地→R10
2. 半年以下 3. 半年至一年 4. 一年至二年 5. 二年至三年 6. 三年至四年 7. 四年至五年 8. 五年至六年 9. 六年以上
工作就业 学习培训 随同离开投亲 靠拆友迁搬家 寄挂户口 婚姻嫁娶 照料孙子女 为子女就学 养老,康养 其他
2. 半年以下 3. 半年至一年 4. 一年至二年 5. 二年至三年 6. 三年至四年 7. 四年至五年 8. 五年至六年 9. 六年以上

人口普查通知

人口普查通知

港府发【2010】25号关于配合做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通知各村委会、各乡直单位:全国人口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及宜春市人民政府有关文件(会议)精神,结合我乡具体情况,现就做好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的具体分工及职责通知如下:一、每村设责任领导一名,责任领导负责监督管理该村所有普查小区负责人、普查指导员、普查员,确保人口普查工作进度及质量(名单及责任村划分见附表)。

二、各办公室抽调一名工作人员任普查区短表负责人,主要负责监督普查员按时保质完成短表登记工作(名单及责任村划分见附表)。

三、各村委会抽调若干村干部担任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普查指导员负责长表抽样,普查员负责短表登记,人员名单及具体工作任务见附表。

港口乡人民政府2010年9月14日关键词:人口普查分工通知报送:统计局印发机关:港口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印15份附表二时间安排•9月16号前完成乡普查员培训工作•10月22号完成小区摸底工作,22—25号完成长表抽样,户主姓名底册的汇总•10月25号将摸底数据报县人普办•11月1号上户登记,1—10号完成普查登记工作,10—15号完成复查登记工作,•11月15—22号乡镇进行非专项编码,11月22日将普查表上报县人普办。

附表三普查指导员职责•辅助普查员画好普查小区图•把普查文件、普查表、包装材料等普查用品分发给普查员•明确普查区的边界,普查小区的边界,带普查员沿边界走一遍•辅助普查员登记底册画小区图•辅助普查员底册汇总•长表抽样•登记长表,过录汇总长表•整理长表,上报给当地的普查办附表四普查员工作职责一、认真参加普查员培训,掌握普查的各项工作技能。

二、普查登记前,认真做好摸底工作,包括熟悉普查小区边界、绘制《普查小区图》、编制《户主姓名底册》、安排普查登记的时间和顺序;做好对群众的宣传工作。

三、普查登记期间,按照普查对象的标准和《普查表填写说明》的规定,认真填写普查表,做到不漏、不错。

农村普查区住户摸底表

农村普查区住户摸底表
14.备注:可以列门牌号、访问时间,注明一些需要加以注意的信息。备注栏也可以进行扩展,以便加注一些有利于正式登记时搞准数据的重要信息,如村里记录的各户宅基地面积、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人数、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人数、村集体经济分红金额,本户外出从业人数等等。
★注意:
1.全家外出的本地户,普查时居住在城镇地域,但在本普查区还经营农业,既要作为全家外出户进行调查,填写到《全家外出情况过录表》中,又要登记住户普查表(户1表和户2表)。
一些有特殊情况的住户应在备注栏进行说明,如本户在本普查区的其他某个普查小区有住宅、本户已将土地出租给其他户等等,以便与其他普查小区协调,防止重登和漏登。
每完成一个户的摸底调查,应将该户与户籍名录进行对照,将已完成摸底的本地户在户籍名录中做好记录,表明这些户已列入摸底表,方便找到全家外出的户。
摸底完成离开住户前,普查员还应尽量与住户约定访问登记时间。
第二、检查是否有住户在不同的普查小区被重复记录在摸底表中,如单独居住的父母可能在一个普查小区记录为一个住户,而在另一个普查小区被记录为其子女的住户成员;在同一普查区的不同普查小区内有住宅的住户可能被重复记录;住在集体宿舍区内、但在本普查区还有其他住处的人可能会记录在集体户中。有上述情况出现时,普查指导员必须指定一个普查小区对相关住户进行摸底。
第三、检查普查员识别的登记对象是否准确。
第四、将农村地域普查小区住户摸底表中发现的全家外出户的人口情况过录到《本地户全家外出情况手工过录表》中。
第五、统计住户数和人口数,在此基础上确定需要的住户类普查表数量。要注意超过7个人的住户需要2张以上的户1表。
(7)填报《普查小区住户清查摸底结果统计表》
对《住户摸底表》进行汇总,将结果填入《普查小区住户清查摸底结果统计表》。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快速汇总细则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快速汇总细则

过录项目
R6=1
(1)
(2) 3 3
(3) 2 1
合计 001
11 5
002
003
6
1
4
2
2
1

逻辑 检查
地址: 临渭 县(市、区)
站南
乡(镇、街道) 铁路鑫苑 普查区
001 普查小区 短/长 表
02
一.普查时 点居住 户编号 人口
005
004
001
√1
1.户口登记 2.户口登记在 3.户口登记 4.户口待定 在本村(居) 本乡镇街道其 在其他乡镇 其中:(1) (2)离开 其中:户 离开户口登 户口登记 口登记地 委会 他村(居)委 街道 记地不满半 地半年以 在省外人 会 年 上 数
(一) 普查小区过录汇总方法
• 第三步:计算合计数 计算出该普查小区各项指标的合计数,填写在过 录表的“合计”处。清点填写总户数。
• 第四步:填写其他项 填写小区地址、地址码;注明长、短表 (下方打 “√”) (短表编码为1、长表编码为2) • 第五步:检查 普查员进行复查和逻辑检查,普查指导员进行复 审。
R7=4且 (R6=1或2) R6=1且( R6=1且( R6=1且( 地址填写 R7=3或4)且 R7=3或4) 其他省、 R6=1且R7=5 R7=3或4) R8=2 且R8≥3 市、自治 区
过录项目
R6=1
R6=1且R7=1
R6=1且R7=2
(1)
(2)
(3)
(4)
(5)
(6)
(7)
(8)
合计 001
过录项 目
H3_2
R7=1且 R6=2
R7=1且 R6=3
R7=1且 (R6=4 或5)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长表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长表

经国务院批准进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登记的标准时间为:2010年11月1日零时普查的原始资料不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仅供汇总使用公民应履行如实申报普查项目的义务0.户主1. 配偶 1.男出生于: 1.农 业1. 家庭户 2.子女2. 集体户3.父母 ______年 2.非农业4.岳父母 2.女 或公婆 ______月3.户口 _________号_________人 _________人5.祖父母 待定6.媳婿 →R127.孙子女 族8.兄弟姐妹9.其他出生人口死亡人口1. 生活住房1. 平房2. 兼生产经营用房 2. 6层以下楼房 1. 配偶 1.男出生于: 1.农 业男 人男 人3. 无住房(结束)3. 6-9层楼房 2.子女女 人女 人4. 10层以上楼房3.父母 ______年 2.非农业4.岳父母 2.女 或公婆 ______月3.户口5.祖父母 待定6.媳婿 →R127.孙子女 族8.兄弟姐妹9.其他1. 钢及钢筋混凝土结构 (不包括厨房、 1. 是2. 混合结构 过道、厅):2. 否3. 砖木结构 2.子女 1.男出生于: 1.农 业4. 其他结构_______平方米_____间3.父母4.岳父母 ______年 2.非农业 或公婆 2.女5.祖父母 ______月3.户口6.媳婿 待定7.孙子女 →R128.兄弟姐妹 族9.其他1. 是 1. 燃气 1.本户独立使用 1.独立使用抽水式 1.统一供热水2. 电 2.本户与其他户合用 2.邻居合用抽水式 2.家庭自装 2. 子女 1.男出生于: 1.农 业2. 否3. 煤炭 3.无3.独立使用其他式样 热水器 3. 父母4. 柴草 4.邻居合用其他式样 3.其他 4. 岳父母 ______年 2.非农业5. 其他5.无4.无或公婆 2.女5. 祖父母 ______月3.户口6. 媳婿 待定7. 孙子女 →R128. 兄弟姐妹 族9. 其他1. 自建住房 1. 5万元以下 1. 100元以下 1. 物业服务企业管理 1. 普通住房2. 购买商品房2. 5-10万元 2. 100-200元 2. 单位自管 2. 公寓3. 购买经济适用房 3. 10-20万元 3. 200-500元 3. 房管部门直管 3. 别墅 2. 子女 1.男出生于: 1.农 业4. 购买原公有住房 4. 20-30万元 4. 500-1000元 4. 自行管理 4. 其他3. 父母5. 租赁公有住房 5. 30-50万元 5.1000-1500元 5. 其他4. 岳父母 ______年 2.非农业 →H186. 50-100万元 6.1500-2000元 或公婆 2.女6. 租赁商品住房7. 100-150万元7. 2000-3000元 5. 祖父母 ______月3.户口 →H188. 150万元以上8. 3000元以上6. 媳婿 待定7. 其他→H197. 孙子女 →R128. 兄弟姐妹 族9. 其他地址码:R1.姓名R2.与户主关系R3.性别本户地址: 县(市、区) 乡(镇、街道) 普查区 普查小区R4.出生年月R5.民族R6.户口 性质H1.户编号H2.户 别H3.本户应登记人数2010年10月31日晚居住本户的人数:户口在本户,2010年10月31日晚未居住本户的人数:H4.2009.11.1-2010.10.31H5.住房用途H6.建筑层数H7.承重类型H8.本户住房 建筑面积H9.本户住房间数H10.是否合住 H15.住房内有无洗澡设施H11.是否饮 用自来水H12.主要炊 事燃料H13.住房内有 无厨房H14.住房内 有无厕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长表 (征求H20.住房 类型H16. 住房 来源H17.购建住 房费用H18. 月租房 费用H19.房屋管 理方式2表 号: 文 号:五周岁及以上的人填报1.本普查小区1.本普查小区1.没有离开户0.务工经商 1.乡1.本县市区2005年11月1日 1.未上过学→R172.本乡(镇、街道) 2.本乡(镇、街道) 口登地→R12 1.工作调动 2.本省外县市区常住地: 1.是2.小学 其他普查小区 其他普查小区 2.半年以下 2.学习培训 2.镇的居委会3.省外:3. 初中3.本县(市、区) 3.本县(市、区)3.半年至一年 3.随迁家属 1.省内4. 高中其他乡(镇、街道) 其他乡(镇、街道) 4.一年至二年 4.投亲靠友 3.镇的村委会 省2.否5. 大学专科4.其他县(市、区) 4.其他县(市、区) 5.二年至三年 5.出差2.省外:6. 大学本科 ____省(区、市) ____省(区、市) 6.三年至四年 6.拆迁搬家 4.街道7. 研究生_____市(地)_____市(地)7.四年至五年7.寄挂户口 省1. 是 _____县(市、区)_____县(市、区)8.五年至六年8.婚姻嫁娶 2. 否5.港澳台或国外9.六年以上9.其他1.本普查小区1.本普查小区1.没有离开户0.务工经商 1.乡1.本县市区2005年11月1日 1.未上过学→R172.本乡(镇、街道) 2.本乡(镇、街道) 口登地→R12 1.工作调动 2.本省外县市区常住地: 1.是2.小学 其他普查小区 其他普查小区 2.半年以下 2.学习培训 2.镇的居委会3.省外: 3. 初中3.本县(市、区) 3.本县(市、区)3.半年至一年 3.随迁家属 1.省内4. 高中其他乡(镇、街道) 其他乡(镇、街道) 4.一年至二年 4.投亲靠友 3.镇的村委会 省2.否5. 大学专科4.其他县(市、区) 4.其他县(市、区) 5.二年至三年 5.出差2.省外:6. 大学本科 ____省(区、市) ____省(区、市) 6.三年至四年 6.拆迁搬家 4.街道7. 研究生_____市(地)_____市(地)7.四年至五年7.寄挂户口 省1. 是 _____县(市、区)_____县(市、区)8.五年至六年8.婚姻嫁娶 2. 否5.港澳台或国外9.六年以上9.其他1.本普查小区1.本普查小区1.没有离开户0.务工经商 1.乡1.本县市区2005年11月1日 1.未上过学→R172.本乡(镇、街道) 2.本乡(镇、街道) 口登地→R12 1.工作调动 2.本省外县市区常住地: 1.是2.小学 其他普查小区 其他普查小区 2.半年以下 2.学习培训 2.镇的居委会3.省外: 3. 初中3.本县(市、区) 3.本县(市、区)3.半年至一年 3.随迁家属 1.省内4. 高中其他乡(镇、街道) 其他乡(镇、街道) 4.一年至二年 4.投亲靠友 3.镇的村委会 省2.否5. 大学专科4.其他县(市、区) 4.其他县(市、区) 5.二年至三年 5.出差2.省外:6. 大学本科 ____省(区、市) ____省(区、市) 6.三年至四年 6.拆迁搬家 4.街道7. 研究生_____市(地)_____市(地)7.四年至五年7.寄挂户口 省1. 是 _____县(市、区)_____县(市、区)8.五年至六年8.婚姻嫁娶 2. 否5.港澳台或国外9.六年以上9.其他1.本普查小区1.本普查小区1.没有离开户0.务工经商 1.乡1.本县市区2005年11月1日 1.未上过学→R172.本乡(镇、街道) 2.本乡(镇、街道) 口登地→R12 1.工作调动 2.本省外县市区常住地: 1.是2.小学 其他普查小区 其他普查小区 2.半年以下 2.学习培训 2.镇的居委会3.省外: 3. 初中3.本县(市、区) 3.本县(市、区)3.半年至一年 3.随迁家属 1.省内4. 高中其他乡(镇、街道) 其他乡(镇、街道) 4.一年至二年 4.投亲靠友 3.镇的村委会 省2.否5. 大学专科4.其他县(市、区) 4.其他县(市、区) 5.二年至三年 5.出差2.省外:6. 大学本科 ____省(区、市) ____省(区、市) 6.三年至四年 6.拆迁搬家 4.街道7. 研究生_____市(地)_____市(地)7.四年至五年7.寄挂户口 省1. 是 _____县(市、区)_____县(市、区)8.五年至六年8.婚姻嫁娶 2. 否5.港澳台或国外9.六年以上9.其他1.本普查小区1.本普查小区1.没有离开户0.务工经商 1.乡1.本县市区2005年11月1日 1.未上过学→R172.本乡(镇、街道) 2.本乡(镇、街道) 口登地→R12 1.工作调动 2.本省外县市区常住地: 1.是2.小学 其他普查小区 其他普查小区 2.半年以下 2.学习培训 2.镇的居委会3.省外: 3. 初中3.本县(市、区) 3.本县(市、区)3.半年至一年 3.随迁家属 1.省内4. 高中其他乡(镇、街道) 其他乡(镇、街道) 4.一年至二年 4.投亲靠友 3.镇的村委会 省2.否5. 大学专科4.其他县(市、区) 4.其他县(市、区) 5.二年至三年 5.出差2.省外:6. 大学本科 ____省(区、市) ____省(区、市) 6.三年至四年 6.拆迁搬家 4.街道7. 研究生_____市(地)_____市(地)7.四年至五年7.寄挂户口 省1. 是 _____县(市、区)_____县(市、区)8.五年至六年8.婚姻嫁娶 2. 否5.港澳台或国外9.六年以上9.其他是否成人学历教育是否成人学历教育制表机关:是否成人学历教育6周岁及以上(2004年11月1日生)的人填报R8.调查时点居住地R7.户口登记地R9.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R10.离开户口登记地原因R11.户口登记地类型R12.出生地R13.五年前 常住地R14.是否识字R15.受教育程度是否成人学历教育是否成人学历教育征求意见稿)每 个 人 都 填 报 表 国 家 统 计 局 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国统字( )号户编号:1.在校学生→R25 1.在职业介绍机构求职失业1.在校2.丧失工作能力→R24 2.委托亲友找工作保险2.毕业3.离退休 3.参加招聘会3.肄业4.料理家务 4.应答或刊登广告 1.参加1.参加4.辍学 1.是5.毕业后未工作5.为自己经营作准备 1.能5.其他上周工作时间 小时 6.因单位原因失去工作 6.其他连续未工作时间:2.未参加 2.未参加元7.因本人原因失去工作7.未找过工作个月8.承包土地被征用9.其他2.不能3.其他原因未工作 →R211.在校学生→R25 1.在职业介绍机构求职失业1.在校2.丧失工作能力→R24 2.委托亲友找工作保险2.毕业3.离退休 3.参加招聘会3.肄业4.料理家务 4.应答或刊登广告 1.参加1.参加4.辍学 1.是5.毕业后未工作5.为自己经营作准备 1.能5.其他上周工作时间 小时 6.因单位原因失去工作 6.其他连续未工作时间:2.未参加 2.未参加元7.因本人原因失去工作7.未找过工作个月8.承包土地被征用9.其他2.不能3.其他原因未工作 →R211.在校学生→R25 1.在职业介绍机构求职失业1.在校2.丧失工作能力→R24 2.委托亲友找工作保险2.毕业3.离退休 3.参加招聘会3.肄业4.料理家务 4.应答或刊登广告 1.参加1.参加4.辍学 1.是5.毕业后未工作5.为自己经营作准备 1.能5.其他上周工作时间 小时 6.因单位原因失去工作 6.其他连续未工作时间:2.未参加 2.未参加元7.因本人原因失去工作7.未找过工作个月8.承包土地被征用9.其他2.不能3.其他原因未工作 →R211.在校学生→R25 1.在职业介绍机构求职失业1.在校2.丧失工作能力→R24 2.委托亲友找工作保险2.毕业3.离退休 3.参加招聘会3.肄业4.料理家务 4.应答或刊登广告 1.参加1.参加4.辍学 1.是5.毕业后未工作5.为自己经营作准备 1.能5.其他上周工作时间 小时 6.因单位原因失去工作 6.其他连续未工作时间:2.未参加 2.未参加元7.因本人原因失去工作7.未找过工作个月8.承包土地被征用9.其他2.不能3.其他原因未工作 →R211.在校学生→R25 1.在职业介绍机构求职失业1.在校2.丧失工作能力→R24 2.委托亲友找工作保险2.毕业3.离退休 3.参加招聘会3.肄业4.料理家务 4.应答或刊登广告 1.参加1.参加4.辍学 1.是5.毕业后未工作5.为自己经营作准备 1.能5.其他上周工作时间 小时 6.因单位原因失去工作 6.其他连续未工作时间:2.未参加 2.未参加元7.因本人原因失去工作7.未找过工作个月8.承包土地被征用9.其他2.不能3.其他原因未工作 →R21主要产品或业务范围:主要产品或业务范围:填写单位全称:R19.职业做什么具体工作:填写单位全称:主要产品或业务范围:做什么具体工作:主要产品或业务范围:填写单位全称:做什么具体工作:月1日以前出报15周岁及以上(1995年11月1日前出生)的人填报R24.参加社会保险情R18.行业R16.学业完成情况10月25-31日是否为取得收入而从事过一小时及以上的劳动如果有工作机会能否在两周内开始工作基本养老保险R23.能否工作2.在职休假、学习、临时停工或季节性歇业未工作上个月或按年收入折算的月收入是:R17.上周工 作情况R20.收入 情况R21.上周未工作原因R22.三个月内是 否找过工作10月25-31日是否为取得收入而从事过一小时及以上的劳动上个月或按年收入折算的月收入是:如果有工作机会能否在两周内开始工作基本养老保险填写单位全称:基本养老保险主要产品或业务范围:填写单位全称:做什么具体工作:上个月或按年收入折算的月收入是:如果有工作机会能否在两周内开始工作做什么具体工作:10月25-31日是否为取得收入而从事过一小时及以上的劳动2.在职休假、学习、临时停工或季节性歇业未工作10月25-31日是否为取得收入而从事过一小时及以上的劳动申报人(签字)上个月或按年收入折算的月收入是:2.在职休假、学习、临时停工或季节性歇业未工作如果有工作机会能否在两周内开始工作基本养老保险2.在职休假、学习、临时停工或季节性歇业未工作上个月或按年收入折算的月收入是:如果有工作机会能否在两周内开始工作基本养老保险本户共 张 ,本张是第 张2.在职休假、学习、临时停工或季节性歇业未工作10月25-31日是否为取得收入而从事过一小时及以上的劳动1.劳动收入1.未婚生育过(活产):存活: 1. 未生育(结束)(12月以内生育两个2.离退休金、养老金 2.初婚 2. 有生育 以上孩子 的第二个3.失业保险金有配偶男____人男____人孩子状况)1.参加 4.最低生活保障金3.再婚 _____年生育时间是:生育时间是:5.下岗生活费有配偶女____人 女____人____月 ____月2.未参加 6.内退生活费4.离婚 ______月7.财产性收入5.丧偶婴儿性别是: 婴儿性别是:8.家庭其他成员供养 1. 男 1. 男9.其他2. 女2. 女1.劳动收入1.未婚生育过(活产):存活: 1. 未生育(结束)(12月以内生育两个2.离退休金、养老金 2.初婚 2. 有生育 以上孩子 的第二个3.失业保险金有配偶男____人男____人孩子状况)1.参加 4.最低生活保障金3.再婚 _____年生育时间是:生育时间是:5.下岗生活费有配偶女____人 女____人____月 ____月2.未参加 6.内退生活费4.离婚 ______月7.财产性收入5.丧偶婴儿性别是: 婴儿性别是:8.家庭其他成员供养 1. 男 1. 男9.其他2. 女2. 女1.劳动收入1.未婚生育过(活产):存活: 1. 未生育(结束)(12月以内生育两个2.离退休金、养老金 2.初婚 2. 有生育 以上孩子 的第二个3.失业保险金有配偶男____人男____人孩子状况)1.参加 4.最低生活保障金3.再婚 _____年生育时间是:生育时间是:5.下岗生活费有配偶女____人 女____人____月 ____月2.未参加 6.内退生活费4.离婚 ______月7.财产性收入5.丧偶婴儿性别是: 婴儿性别是:8.家庭其他成员供养 1. 男 1. 男9.其他2. 女2. 女1.劳动收入1.未婚生育过(活产):存活: 1. 未生育(结束)(12月以内生育两个2.离退休金、养老金 2.初婚有 2. 有生育 以上孩子 的第二个3.失业保险金3.再婚又男____人男____人孩子状况)1.参加 4.最低生活保障金4.离婚 _____年生育时间是:生育时间是:5.下岗生活费5.丧偶女____人 女____人____月 ____月2.未参加 6.内退生活费______月7.财产性收入婴儿性别是: 婴儿性别是:8.家庭其他成员供养 1. 男 1. 男9.其他2. 女2. 女1.劳动收入1.未婚生育过(活产):存活: 1. 未生育(结束)(12月以内生育两个2.离退休金、养老金 2.初婚 2. 有生育 以上孩子 的第二个3.失业保险金有配偶男____人男____人孩子状况)1.参加 4.最低生活保障金3.再婚 _____年生育时间是:生育时间是:5.下岗生活费有配偶女____人 女____人____月 ____月2.未参加 6.内退生活费4.离婚 ______月7.财产性收入5.丧偶婴儿性别是: 婴儿性别是:8.家庭其他成员供养 1. 男 1. 男9.其他2. 女2. 女15至64周岁(1946年10月31日-1995年11月1日)出生的妇女填报15至50周岁(1960年10月31日-1995年11月1日)的妇女填报R26.婚姻状况R27.初婚年月保险情况R25.主要生活来源R30.2009.11.1-2010.10.31的生育状况基本医疗保险R28.生育 子女数R29.存活 子女数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

朝阳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快速汇总过录表使用手册范本

朝阳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快速汇总过录表使用手册范本

市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快速汇总过录表程序使用手册市区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数据处理组 2010年10月第一章准备工作一、下载网址程序、报表环境及升级包的网上下载位置是,区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网上下载”栏目。

网址如下,10.11.105.12/gb2312/rkpc6/程序、报表环境及升级包的文件均使用RAR文件压缩文件方式,下载后需要解压缩后才可以使用。

二、安装统计报表处理系统如果已经安装了统计报表处理系统,则可以跳过此部分容。

1、解压缩将文件下载到计算机的某个目录下,使用鼠标选中“安装程序”文件后,单击鼠标右键出现下图:点击上图中的“释放到这里”,生成名称为“安装程序”的文件夹。

2、安装程序在“安装程序”的文件夹中双击文件,出现下图。

单击上图中“下一步”按钮,选择程序安装路径,出现下图,不需修改使用默认路径即可。

单击上图中“下一步”按钮,完成安装前的设置工作,出现下图,等待安装完成即可。

单击上图中“完成”按钮,完成安装工作。

四、配置报表环境统计报表处理系统分为程序与统计报表运行环境两部分。

由于程序安装后应与描述快速汇总表过录表的报表、审核、查询、汇总表的环境建立关系后才能完成数据处理工作,所以必需进行配置工作。

1解压缩用鼠标选中“快速汇总单机版环境”文件后,单击鼠标右键出现下图:选择解压到计算机硬盘的某个位置,生成“快速汇总单机版环境”的文件夹。

2配置报表环境点击计算机中“开始”后点击”所有程序”后点击“统计报表处理系统”后出现下图。

这时第一次启动统计报表处理系统,使用用户名‘admin’密码是‘8888’登录系统。

系统会有一个警告提示,不必理会,单击警告提示框的“确定”按钮即可,出现下图(图1)单击上图中“系统设置”的“更换路径”完成配置报表环境工作,如下图。

(图2)第一步,指定工作路径,点击图2中第二行“工作路径”,点击按钮,找到上一步解压缩的“快速汇总单机版环境”目录,如下图,单击“确定”按钮即可,注意:“快速汇总单机版环境”目录是由“ACCOUNT”、“BAKUP”等文件夹组成,不要选错了环境。

第六次人口普查之长表试题_民族名称代码表_快速汇总表

第六次人口普查之长表试题_民族名称代码表_快速汇总表

普查表试填题入户登记时间:11月6日1、本户家住安徽省(34)、合肥市(01)、蜀山区(04)、井岗镇(100)、蜀山社居委(001)、001普查小区,建筑物编号是01,第1户。

2、申报人是张长远之子。

3、2010年10月31日晚住在本户的有4人,我爸爸、我妻子、女儿、保姆;户口在未住本户的有2个人,我妈妈和我弟弟。

我平时住在家里,11月1日去北京出差了。

我还有个妹妹,妹妹已经出去好几年了,且户口已迁出。

4、我家有4间住房,建筑面积有150平方米,我父母住1间,我们住1间,保姆住1间,1999年建的六层楼房,楼房是钢筋混凝土材料,屋里有厨房,有抽水式厕所,有自来水,主要煤气做饭,家装热水器。

1999年底购买的经济适用房。

5、我爸爸张长远是户主,1946年8月出生,今年65岁,汉族,户口在本户,非农业户口,出生在山东,50年代到这里定居。

识字,但没有上过学,退休前在市橡胶厂(生产橡胶制品)当工人,身体不错,现在给厂子看大门,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7天。

主要生活来源是退休金。

身体健康。

1972年1月与我妈妈结婚。

6、我妈妈,李春芳,1949年6月出生在本市肥西县。

汉族,户口在本户,2009年6月份去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给我妹妹看小孩,非农业户口,72年与我爸爸结婚后迁入本地。

初婚,没有上过学,不识字,在家做家务。

患有高血压,但基本健康。

未找过任何工作,也不想出去工作。

现在主要靠儿女和我爸爸供养。

有配偶,生过3个孩子,2男1女。

7、我叫张顺来,1973年12月出生,汉族,户口在单位,集体户口,单位在本市庐阳区四牌楼街道,非农业户口,出生在这里,1994年在北京海淀区当兵,武警,2007年7月转业回家,户口落到单位。

我的受教育程度是高中,毕业,目前在党校函授班大专学习,还没有拿到文凭,现在合肥市电视台作保卫工作,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小时。

主要生活来源是劳动收入。

2002年10月结婚,2005年7月离婚,与前妻有一个女孩,2008年2月再婚。

胜利村主要畜禽监测小区入户过录调查表(马山通用)

胜利村主要畜禽监测小区入户过录调查表(马山通用)

季内减少(只)
⑵出售肉禽情况
只数 毛重(公 斤) 金额 (元)
⑶死亡及其 他减少(只
禽蛋产量(公 斤) 鸡蛋 鸭蛋 (公斤) (公斤) 19 20
其中 合计 鸡 合计
其中 鸡
10
其中:肉鸡出售
只数 14 毛重 金额 合计 (公斤) (元) 15 16
17≥18
其中 鸡
18

6


1=3+5 2=4+6
单位负责人: 填报人(签字): 填报日期:2009年 月 日
其中 ⑴肉用(只) ⑵蛋用(只) 其中 其中 其中 合计 合计 鸡 鸡 鸡3≥Fra bibliotek 4 5≥6 6
季内减少(只)
其中 合计 鸡
合计

10
只数
毛重(公 斤)
其中 ⑵出售肉禽情况 其中:肉鸡出售
金额 (元) 只数 14
⑶死亡及其 他减少(只 其中
禽蛋产量(公 斤) 鸡蛋 鸭蛋 (公斤) (公斤) 19 20
毛重 金额 合计 (公斤) (元) 15 16
17≥18

18
1=3+5 2=4+6
7=9+11+17 8=10+14+18 9≥10
11≥14 12≥15 13≥16
19 陆恒辉 20 陆英寿 21 陆元胜 22 陆同高 23 陆日高 24 陆英龙 25 陆瑞高 26 陆英云 27 陆日初 28 陆方国 29 陆英俊 30 陆永杨 31 陆胜德 32 陆方孝 33 陆恒龙 34 陆先高 35 陆英雄 36 填报说明:1、本表由调查员按季入户调查填写本季家禽存栏、增加、减少和禽蛋产量情况。 2、本表要求每季25-28日开始入户调查,并于每季度月28日上报马山调查队。

普查表填表说明(短表、长表)

普查表填表说明(短表、长表)

• 两个约束条件: 跳填项 限填项(年龄、性别)
例:高中在校生、大学在校生多数漏填劳动力项目 男性填了生育项目
第一人
按人填报的项目 人 记 录
第二人
第三人
(三)填写单位
• 普查表短表和普查表长表以户为单位填写,每张表可
填写5人,超过5人的户可酌情增加普查表
• 增加的普查表只填写本户地址、户编号和按人填报的
二、标准时点
• 普查的标准时点 2010年11月1日零时
如何理解标准时点: 拍照点、冻结点;区别于登记时间 - 普查时点人口数 - 反映2010年11月1日0时普查小区内人 口的静止状态
- 无论普查员入户登记是哪一天,普查登记的人口及 其各种特征都是反映那个时间点上的情况 注意: • 2010年11月1日0时以后出生的人不登记
安徽 合 肥 蜀山 包河
注意!此汉字框不可填写
文字书写错误的修改方法(6)
广东
云南 广东
广 东
广 东
不可污染黑色定位块!
普查表修改符号一览
1.圈填错误 横线上数字书写错误 横线上或空白处文字书写错误
2.数字框内填写错误 3.汉字框内填写错误

注意:尽量减少错误,严格控制错误的数 量,否则影响数据录入的时间!
数字书写错误的修改方法
1981 1982 12
1981
1982
12
1
9
8 1
1 2 2
此操作应在非专项编码阶段进行
文字书写错误的修改方法(1)
中铁四局建筑公司
云南 广东
钢筋工
铁路施工 房屋建筑施工
文字书写错误的修改方法(2)
路 劲

陆 金
陆 金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表短表(非标准自用版)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表短表(非标准自用版)

出生人口
死亡人口
男 人女 人
男 人女 人
H5.本户住房 H6.本户住房
建筑面积
间数
_____平方米 _____间
R1.姓名
R2.与户主 R3. 关系 性别
0. 户主
1. 配偶
1. 男
2. 子女
3. 父母
4. 岳父母 2. 女
或公婆
5. 祖父母
6. 媳婿
7. 孙子女
8. 兄弟姐妹
9. 其他
R4.身份证号码 R5.民族 族
省(区、市) 地(市)
县(市、区)
1. 没有离开户口 登记地→R10
2. 半年以下 3. 半年至一年 4. 一年至二年 5. 二年至三年 6. 三年至四年 7. 四年至五年 8. 五年至六年 9. 六年以上
工作就业 学习培训 随同离开投亲 靠拆友迁搬家 寄挂户口 婚姻嫁娶 照料孙子女 为子女就学 养老,康养 其他
省(区、市) 地(市)
1. 没有离开户口 登记地→R10
2. 半年以下 3. 半年至一年 4. 一年至二年 5. 二年至三年 6. 三年至四年 7. 四年至五年 8. 五年至六年 9. 六年以上
县(市、区)
工作就业 学习培训 随同离开投亲 靠拆友迁搬家 寄挂户口 婚姻嫁娶 照料孙子女 为子女就学 养老,康养 其他
工作就业 学习培训 随同离开投亲 靠拆友迁搬家 寄挂户口 婚姻嫁娶 照料孙子女 为子女就学 养老,康养 其他
县(市、区)
1.本村(居)委会 2.本乡(镇)其他村(居)委会 3.本县(市、区)其他乡(镇) 4.其他县(区),请填写下面地址 5.户口待定→R11
省(区、市) 地(市)
1. 没有离开户口 登记地→R10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短表(标准版)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短表(标准版)

R7.户口登记地 1.本村(居)委会 2.本乡(镇)其他村(居)委会 3.本县(市、区)其他乡(镇) 4.其他县(区),请填写下面地址 5.户口待定→R11
R12.受教育 程度
1.未上过学 2.小学 3.初中 4.高中 5.大学专科 6.大学本科 7.研究生
出生于: ______年
2. 女 ______月 族
R9.离开户口 登记地原因
6周岁及以上(2004年11月 以前出生)的人填报 R10.户口 R11.是否 性质 识字 1.农 业 2.非农业 1. 是 2. 否
R1.姓名
R4.出生年月
R5.民族
R6.调查时点居住地 1.本普查小区 2.本村(居)委会其他普查小区 3.本乡(镇)其他村(居)委会 4.本县(市、区)其他乡(镇) 5.其他县(区),请填写下面地址 6.港澳台或国外
1.务工经商 2.工作调动 3.学习培训 4.随迁家属 5.投亲靠友 6.拆迁搬家 7.寄挂户口 8.婚姻嫁娶 9.其他
1.农 业 2.非农业
1. 是 2. 否
1.未上过学 2.小学 3.初中 4.高中 5.大学专科 6.大学本科 7.研究生
(超过五人的户,从第2张普查表起,户记录只填写“H1.户编号”)
省(区、市) 地(市) 县(市、区)
1. 没有离开户口 登记地→R10 2. 半年以下 3. 半年至一年 4. 一年至二年 5. 二年至三年 6. 三年至四年 7. 四年至五年 8. 五年至六年 9. 六年以上
1.务工经商 2.工作调动 3.学习培训 4.随迁家属 5.投亲靠友 6.拆迁搬家 7.寄挂户口 8.婚姻嫁娶 9.其他
2. 女 ______月 族
1.本普查小区 2.本村(居)委会其他普查小区 3.本乡(镇)其他村(居)委会 4.本县(市、区)其他乡(镇) 5.其他县(区),请填写下面地址 6.港澳台或国外

快速汇总过录表Book2

快速汇总过录表Book2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快速汇总(过录)表总户数: 109 出生人口:0 死亡人口:0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快速汇总(过录)表总户数: 出生人口: 死亡人口:总户数: 出生人口: 死亡人口:051444052053333054222055222056②.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①.离开不满半年人数②.离开半年以上人数H3-1R6=1R7=1R6=1且R7=2R6=1且R7=3或4R6=1且R7=3或4且R8≥3R6=1且R7=5H3-2R7=1且R6=2R7=1 且R6=3R7=1且R6=4或5R7=1且R6=4或5且 R8=2R7=1且R6=4或5且 R8≥3R7=1且R6=6代号1234567891011121314合计606545405711105811105922206006122206211106333306422206522206633306721110684440694443.居住在其他乡镇街道1.居住在本村(居)委会其他普查小区二.户口在本户,未注本户人数3.户口登记在其他乡镇街道其中 4.户口待定其中4.居住港澳台或国外其中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快速汇总(过录)表小区代码(户编号)一、普查时点居住人数其中1.户口登记在本村(居)委会2.户口登记在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 2.居住在本乡镇街道其他村(居)委会3.户口登记在其他乡镇街道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快速汇总(过录)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快速汇总(过录)表。

住宅小区分类分级日常检查表、双随机、一公开检查表

住宅小区分类分级日常检查表、双随机、一公开检查表

住宅小区分类分级日常检查表
物业负责人: 时间:居委会:
时间:
检查人员:检查时间:
填表说明:
1A类高风险事项:新增违法搭建、破坏房屋外立面、破坏房屋承重结构、擅自拆改燃气管道、物业履行装修备案情况、物业履行管理职责情况;
2 .B类中风险事项:绿化管理、房屋租赁备案机制、小区垃圾管理、擅自挖掘小区内
道路场地;
3 .C类低风险事项:乱设摊、乱张贴、乱涂写、改变物业管理用房或公共建筑设施用
途、小区专项维修资金管理、电梯运行维护费用按期公示。

4 .低风险对象在同次检查中被发现有三项及以上A类违法行为的风险等级上调为高
风险;
5 .检查发现一次A类(较重)违法行为的风险等级上调一级;
6 .连续两次检查均发现有B类(较轻)违法行为的风险等级上调一级;
7 .连续两个检查周期没有发现违法行为的风险等级下调一级;
8 .高风险对象连续三个检查周期没有发现违法行为的风险等级下调为低风险。

住宅小区双随机、一公开检查表。

人口普查快速汇总(过录)表样表

人口普查快速汇总(过录)表样表
地址: 地址码:
县(市、区)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快速汇总(过录)表
乡(镇、街道)
普查区
普查小区 短/长 表
总户数
出生人口
死亡人口
户编号
一.普查时 点居住人数
1.户口登记 在本村(居)
委会
2.户口登记 在本乡镇街
道其他村 (居)委会
3.户口登记 在其他乡镇
街道
其中: (1)离开 户口登记地 不满半年
(2)离开 户口登记地
半年以上
4.户口待定
二.户口在 本户,未住 本户人数
1.居住在本 村(居)委会 其他普查小

2.居住在本 乡镇街道其 他村(居)
委会
3.居住在其 他乡镇街道
其中: (1)离开 不满半年人 数
(2)离开 半年以上人 数
4.居住在港 澳台或国外
过录项目
H3_1 (1)
R6=1且R7=1 R6=1且R7=2
(2)
(3)
R6=1且 (R7=3或
4)
(4)
R6=1且 R6=1且 (R7=3或 (R7=3或 R6=1且R7=5 4)且R8=2 4)且R8≥3
(5)(6)(7)源自H3_2 (8)R7=1且 R7=1且R6=2 R7=1且R6=3 (R6=4或
5)
(9)
(10)
(11)
R7=1且 R7=1且 (R6=4或 (R6=4或 R7=1且R6=6 5)且R8=2 5)且R8≥3
(12)
(13)
(14)
合计
注:1.逻辑关系:(1)=(2)+(3)+(4)+(7) (8)=(9)+(10)+(11)+(14) (4)=(5)+(6) (11)=(12)+(13) 2.此表既是汇总表,也是过录表。作为汇总表时,主栏开列到下一级单位;作为过录表时,主栏开列各户的“户编号”。 填表人(签名)_______ ___月___日 负责人(签名)_______ ___月___日

普查小区住户清查摸底结果统计表(精)

普查小区住户清查摸底结果统计表(精)

4(张五常、赵丽红、梁双、罗永强)
居住人数

7
其中:集体户户数

3(801、802、803户)
居住人数

38
2.不属于登记对象的户数

2(黄大雄、罗永强户)
不居住在本普查区,也不在本普查区经营农业

1(黄大雄户)
农业生产经营户,但居住在本普查区之外农村地域

1(罗永强户)
附件6
普查区单位清查摸底结果统计表
名称:______县(区、市)______乡(镇、街道)______普查区
编码:□□□□□□□□□□□□
个数
1.普查对象
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法人单位
农业产业活动单位
2.不属于普查对象
没有农业生产经营的单位
法人单位在本乡镇的多产业法人单位分支机构
附表3
本地户全家外出情况手工过录表
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县(区、市)_____________________乡(镇、街道)___________________普查区______________普查小区
(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人口合计
户户数合计
注:本表根据农村普查区住户摸底表过录
在摸
底表
中的
序号
全家
外出
人数
(人)
从村集
体承包
的耕地
面积
(亩)
从村集
体承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户数出生人口死亡人口
户籍人口
常住人口
总户数出生人口死亡人口
户籍人口
常住人口
总户数出生人口死亡人口
户籍人口
常住人口
总户数出生人口死亡人口
户籍人口
常住人口
总户数出生人口死亡人口
户籍人口
常住人口
总户数出生人口死亡人口
户籍人口
常住人口
总户数出生人口死亡人口
户籍人口
常住人口
总户数出生人口死亡人口
户籍人口
常住人口
总户数出生人口死亡人口
户籍人口
常住人口
总户数出生人口死亡人口
户籍人口
常住人口
地址: 普查区
普查小区短/长表
地址码:
总户数出生人口死亡人口
县(市、区)
乡(镇、街道)
户籍人口
常住人口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快速汇总(过录)表
第 1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