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外国航空运输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审批管理办法
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相关法规

《公司法》第十一章外国公司的分支机构第一百九十一条本法所称外国公司是指依照外国法律在中国境外设立的公司。
第一百九十二条外国公司在中国境内设立分支机构,必须向中国主管机关提出申请,并提交其公司章程、所属国的公司登记证书等有关文件,经批准后,向公司登记机关依法办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
外国公司分支机构的审批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第一百九十三条外国公司在中国境内设立分支机构,必须在中国境内指定负责该分支机构的代表人或者代理人,并向该分支机构拨付与其所从事的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资金。
对外国公司分支机构的经营资金需要规定最低限额的,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第一百九十四条外国公司的分支机构应当在其名称中标明该外国公司的国籍及责任形式。
外国公司的分支机构应当在本机构中置备该外国公司章程。
第一百九十五条外国公司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分支机构不具有中国法人资格。
外国公司对其分支机构在中国境内进行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百九十六条经批准设立的外国公司分支机构,在中国境内从事业务活动,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不得损害中国的社会公共利益,其合法权益受中国法律保护。
第一百九十七条外国公司撤销其在中国境内的分支机构时,必须依法清偿债务,依照本法有关公司清算程序的规定进行清算。
未清偿债务之前,不得将其分支机构的财产移至中国境外。
【发布部门】对外贸易与经济合作部(含原对【发文字号】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令[一九九【发布日期】1995.02.13 【实施日期】1995.02.13【类别】外国企业驻华机构管理【文件代码】11514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令(一九九五年第3号)(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1篇地方法规4篇)现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审批和管理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部长吴仪一九九五年二月十三日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审批和管理外国企业在华常驻代表机构的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促进国际间经济技术合作,加强对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常驻代表机构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80年10月30日发布的《关于管理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暂行规定》,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登记管理条例(2013修订)

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登记管理条例(2013修订)【法规类别】外国企业驻华机构管理【发文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38号【修改依据】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2018)【发布部门】国务院【发布日期】2013.07.18【实施日期】2013.07.18【时效性】已被修改【效力级别】行政法规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登记管理条例(2010年11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84号公布根据2013年7月1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设立及其业务活动,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以下简称代表机构),是指外国企业依照本条例规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从事与该外国企业业务有关的非营利性活动的办事机构。
代表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
第三条代表机构应当遵守中国法律,不得损害中国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第四条代表机构设立、变更、终止,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办理登记。
外国企业申请办理代表机构登记,应当对申请文件、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五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代表机构的登记和管理机关(以下简称登记机关)。
登记机关应当与其他有关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相互提供有关代表机构的信息。
第六条代表机构应当于每年3月1日至6月30日向登记机关提交年度报告。
年度报告的内容包括外国企业的合法存续情况、代表机构的业务活动开展情况及其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费用收支情况等相关情况。
第七条代表机构应当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真实记载外国企业经费拨付和代表机构费用收支情况,并置于代表机构驻在场所。
代表机构不得使用其他企业、组织或者个人的账户。
第八条外国企业委派的首席代表、代表以及代表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关于出入境、居留、就业、纳税、外汇登记等规定;违反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二章登记事项第九条代表机构的登记事项包括:代表机构名称、首席代表姓名、业务范围、驻在场所、驻在期限、外国企业名称及其住所。
设立外国(地区)企业在华常驻代表机构(代表处)

设立外国(地区)企业在华常驻代表机构(代表处)一、代表处经营范围:外国企业代表处,又称外国企业在华常驻代表机构。
代表处的经营范围最初应当在向登记机关提交的文件中写明,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确认后(特殊行业需审批),该经营范围将被规定在常驻代表机构登记证上。
外国企业的驻华常驻代表机构只能在其登记证规定的范围内从事活动。
一般的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只能在中国境内从事非直接经营活动,代表外国企业进行外国企业的业务范围内的联络、产品推广、市场调研、技术交流等业务活动。
但是,如果中国和该外国企业所在国政府签订有双边条约,该双边条约明确规定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可以在华从事直接经营活动的,则应当按照这些规定办理。
二、代表处设立程序:根据《关于部分外国(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实行直接登记的通知》,自2004年7月1日起,除特殊行业企业外,外国企业在华设立代表处实行直接工商登记。
设立外国企业代表处的申办程序如下:1、工商登记:工商行政管理局2、公安局备案、刻制公章3、企业代码登记4、统计登记:5、外汇许可证6、银行开户7、国税登记:国税局涉外税务分局8、地税登记:地税局涉外税务分局9、海关备案登记三、注册代表处所需文件:1. 外国企业设立常驻代表机构申请书(原件)该申请应该简要介绍该外国企业的情况及其在中国境内的经营活动。
申请书应当简明扼要,必须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 该外国企业的情况及其在中国境内的经营活动;(2) 常驻代表机构的名称;(3) 常驻代表机构的目的;(4) 从事的业务范围;(5) 首席代表及代表的姓名;(6) 常驻代表机构的驻在期限;(7) 常驻代表机构的注册地址。
(注:申请书应当使用提出申请的外国企业的信头纸。
)2. 外国企业的银行资信证明(原件)该资信证明是一封简短的信函,应由外国企业的开户银行签发,简要介绍该外国企业的资信情况,以及对于该外国公司的资信情况的简要评价。
3. 首席代表及代表的任命书(原件)该任命书应当简明扼要,主要内容为提出申请的外国企业任命何人为常驻代表机构的首席代表及代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运输工具监管办法(2018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运输工具监管办法(2018修改)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公布日期】2018.05.29•【文号】海关总署令第240号•【施行日期】2018.07.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运输工具监管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运输工具监管办法(2010年11月1日海关总署令第196号发布根据2018年5月29日海关总署令第240号《海关总署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修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海关对进出境运输工具的监管,保障进出境运输工具负责人和进出境运输工具服务企业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进出境运输工具是指用于载运人员、货物、物品进出境的各种船舶、航空器、铁路列车、公路车辆和驮畜。
第三条海关对经营性进出境运输工具的监管适用本办法,对非经营性进出境运输工具的监管比照本办法管理。
第四条除经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机关批准外,进出境运输工具应当通过设立海关的地点进境或者出境,在海关监管场所停靠、装卸货物、物品和上下人员。
由于不可抗力原因,进出境运输工具被迫在未设立海关的地点或者在非海关监管场所停靠、降落或者抛掷、起卸货物、物品以及上下人员的,进出境运输工具负责人应当立即报告附近海关。
附近海关应当对运输工具及其所载的货物、物品实施监管。
第五条进境运输工具在进境以后向海关申报以前,出境运输工具在办结海关手续以后出境以前,应当按照交通运输主管机关规定的路线行进;交通运输主管机关没有规定的,由海关指定。
进境运输工具在进境申报以后出境以前,应当按照海关认可的路线行进。
第六条进出境运输工具到达或者驶离设立海关的地点时,进出境运输工具负责人应当采用申报单形式向海关申报。
第七条进境的境外运输工具和出境的境内运输工具,未向海关办理手续并缴纳关税,不得转让或者移作他用。
运输工具作为货物以租赁或其他贸易方式进出口的,除按照本办法办理进出境运输工具进境或者出境手续外,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办理进出境运输工具进出口报关手续。
民航规章CCAR目录

民航规章 CCAR目录序号名称部号文号有效性1民用航空飞翔签派员执照料理规则CCAR-65FS-R2民航局第197 命令有效2中公民用航空应急管理规定CCAR-397民航局第196 命令有效3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转合格判定规则CCAR-121-R4中公民用航空局令有效第 195 号4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CCAR-396-R2民航局令第194 号有效5公共航空游客运输飞翔中安全捍卫规则CCAR-332民航局第193 命令有效6外国航空运输公司航线经营允许规定(附英文译CCAR-287民航局第192 命令有效稿)7国际航班载运人员信息预告实行方法公安部,民航总局有效第 99 命令8民用机场运转安全管理规定CCAR-140民航总局第191 号有效令9对于订正《中公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的决CCAR-93TM-R4民航总局第190 号有效定令10《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的增补规定(三)CCAR-201LR-R3民航总局第189 号有效令11一般运转和飞翔规则CCAR-91-R2民航总局第188 号有效令12中公民用航空总局职能部门规范性文件拟订程序CCAR-12LR-R1民航总局第187 号有效规定令13中公民用航空总局对于取消部分民用航空规章和CCAR-19-II民航总局第186 号有效规章 ...令14中公民用航空总局规章拟订程序规定CCAR-11LR-R2民航总局第185 号有效令15航空安全员合格判定规则CCAR-69民航总局第184 号有效令16航空器型号和适航合格判定噪声规定CCAR-36-R1民航总局第182 号有效令17载人自由气球适航规定CCAR-31民航总局第181 号有效18民航专业工程质量督查管理规定CCAR-165民航总局第178 号有效令19一般运转和飞翔规则CCAR-91-R1民航总局第177 号无效令20通用航空经营允许管理规定CCAR-135TR-R3民航总局第176 号有效令21民用航空电信人员执照料理规则CCAR-65TM-I-R民航总局第175 号有效2令22《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的增补规定(二)CCAR-201LR-R2民航总局第174 号有效令23中公民用航空总局对于订正<民用航空器驾驶员、民航总局第173 号有效飞翔 ...令24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则CCAR-331SB-R1民航总局第170 号有效令25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束员执照料理规则CCAR-66TMΙ-民航总局第168 号有效-R3令26外国航空运输公司不按期飞翔经营允许细则CCAR-119TR-R1民航总局第167 号有效令27外国航空运输公司常驻代表机构审批管理方法CCAR-212民航总局第165 号有效令28国内航空运输承运人赔偿责任限额规定民航总局第164 号有效令29民用航空行政检查工作规则CCAR-13民航总局第163 号有效令30民航总局行政复议方法CCAR-19民航总局第162 号有效令31民用航空行政允许工作规则CCAR-15民航总局第161 号有效令32中公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允许规定CCAR-289TR-R1民航总局第160 号有效令33维修和改装一般规则CCAR-43民航总局第159 号有效34民用航空气象探测环境管理方法CCAR-116民航总局第158 号有效令35民航行政机关行政赔偿方法CCAR-17民航总局第157 号有效令36民用机场使用允许规定CCAR-139CA-R1民航总局第156 号有效令37民用航空器飞翔事故应急反响和家眷救助规定CCAR-399民航总局第155 号有效令38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机构合格判定规定CCAR-147民航总局第154 号有效令39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料理规则CCAR-66-R1民航总局第153 号有效令40民用航空器维修单位合格判定规定CCAR-145-R3民航总局第152 号有效令41民用机场专用设施使用管理规定CCAR-137CA-R2民航总局第150 号有效令42民用航空公司机场结合重组改制管理规定CCAR-229民航总局第149 号有效令43国内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试行)CCAR-209民航总局第148 号有效令44中公民用航空总局对于取消部分民用航空规章和CCAR-19-I民航总局第147 号有效规章 ...令45中公民用航空气象工作规则CCAR-117-R1民航总局第146 号有效令46民用航空油料适航规定CCAR-55民航总局第145 号有效令47中公民用航空督查员规定CCAR-18R2民航总局第144 号有效令48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CCAR-396民航总局第143 号有效令49民用航空财经信息收集方法CCAR-243民航总局第142 号有效50民航总局第 141 号飞翔模拟设施的判定和使用规则CCAR-60有效令51民航总局第 140 号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转合格判定规则CCAR-121-R2无效令52民航总局第 139 号《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的增补规定CCAR-201LR-R1有效令53民航总局第 138 号公共航空运输公司经营允许规定CCAR-201有效令54中公民用航空总局对于订正《民用航空器驾驶员、民航总局第 137 号飞...CCAR-61-R2有效令55民航总局第 136 号民用航空签派员执照料理规则CCAR-65FS-R1有效令56民航总局第 135 号民用航空器驾驶员学校合格判定规则CCAR-141有效令57民航总局第 134 号中公民用航空统计管理方法CCAR-241-R1有效令58民航总局第 133 号通用航空经营允许管理规定CCAR-135TR-R2无效令59民航总局第 132 号正常类、适用类、特技类和通勤类飞机适航规定CCAR-23-R3有效令60民航总局第 131 号民用航空用化学产品适航规定CCAR-53有效令61民航总局第 130 号非经营性通用航空登记管理规定CCAR-285有效令62民航总局第 129 号民用机场建设管理规定CCAR-158有效令63民航总局第 128 号飞翔训练中心合格判定规则CCAR-142有效令64民航总局第 127 号外国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转合格判定规则CCAR-129有效令65 民用航空运输凭据印制管理规定CCAR-312-R1 民航总局第126 号 有效66中公民用航空总局对于订正〈中公民用航空人员医CCAR-67FS-R1民航总局第125 号有效学...令67中公民用航空总局对于订正〈中公民用航空游客、CCAR-271TR-R2民航总局第124 号有效行...令68平行跑道同时仪表运转管理规定CCAR-98TM 民航总局第123 号有效令69民用航空使用空域方法CCAR-71民航总局第122 号有效令70中公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CCAR-276民航总局第121 号有效令71一般运转和飞翔规则CCAR-91FS 民航总局第120 号无效令72中公民用航空总局对于订正《航空器机场运转最低CCAR-97FS-R2民航总局第119 号有效标...令73民用航空航行情报员执照料理规则CCAR-65TM-III民航总局第118 号无效-R2令74中公民用航空总局对于取消部分民用航空规章和CCAR-19民航总局第117 号有效规章 ...令75民用航空行政处分实行方法CCAR-14-R1民航总局第116 号有效令76民用航空器驾驶员、飞翔教员和地面教员合格判定CCAR-61-R1民航总局第115 号有效规则令77中公民用航空督查员规定CCAR-18-R1民航总局第114 号无效令78运输类旋翼航空器适航规定CCAR-29-R1民航总局第113 号有效令79正常类旋翼航空器适航规定CCAR-27-R1民航总局第112 号有效令80民用航空空中交统统讯导航监督设施使用允许管CCAR-87民航总局第111 号有效理方法令81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CCAR-201LR民航总局第110 号有效82中公民用航空总局对于订正《航空发动机适航标CCAR-33-R1民航总局第109 号有效准》 ...令83涡轮发动机飞机燃油排泄和排气排出物规定CCAR-34民航总局第108 号有效令84航空器型号和适航合格判定噪声规定CCAR-36民航总局第107 号有效令85民用航空航行情报人员岗位培训管理规定CCAR-65TM-TV 民航总局第106 号有效令86民用航空器维修单位合格判定规定CCAR-145-R2民航总局第104 号无效令87民用航空物质设施招标招标管理规定CCAR-206-R1民航总局第103 号无效令88中公民用航空人员医学标准和体检合格证管理规CCAR-67FS民航总局第101 号有效则令89中公民用航空总局对于第三次订正《运输类飞机适CCAR-25-R3民航总局第100 号有效航...令90中公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CCAR-93TM-R3民航总局第99 号有效令91航空器机场运转最低标准的拟订与实行规定CCAR-97FS-R1民航总局第98 号有效令92民用机场不断航施工管理规定CCAR-163民航总局第97 号无效令93民用航空飞翔标准任命代表和任命单位代表管理CCAR-183FS民航总局第94 号有效规定令94民用航空器飞翔事故检查规定CCAR-395民航总局第93 号无效令95中公民用航空货物国际运输规则CCAR-274民航总局第91 号有效令96民用运输机场应抢营救规则CCAR-139-II 民航总局第90 号有效令97中华人民共和公民用航空器权益登记条例实行办CCAR-49民航总局第87 号有效法令98中公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CCAR-93TM-R2民航总局第86 号有效令99中公民用航空安全检查规则CCAR-139SB 民航总局第85 号有效令100中公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束员执照料理规则CCAR-66TM-I-R民航总局第82 号无效2令101民用机场使用允许规定CCAR-139CA 民航总局第81 号无效令102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零件合格判定规定CCAR-21-R2民航总局第80 号有效令103中公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束岗位培训管理规则CCAR-70TM 民航总局第79 号有效令104中公民用航空标准化管理规定CCAR-375SE 民航总局第78 号有效令105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规定CCAR-45-R1民航总局第76 号有效令106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道路交通管理规则CCAR-331SB 民航总局第75 号无效令107中公民用航空快递业管理规定CCAR-291LR 民航总局第73 号无效令108航空安全员管理规定CCAR-68SB 民航总局第72 号无效令109民用机场和民用航空器内严禁抽烟的规定CCAR-252FS 民航总局第71 号有效令110中公民用航空游客、行李国际运输规则CCAR-272TR-R1民航总局第70 号有效令111民用直升机海上平台运转规定CCAR-94FS-Ⅲ民航总局第67 号无效令112中公民用航空总局科学技术奖赏方法CCAR-359SE-I-民航总局第66 号有效R1令113民用航空科学技术成就判定方法CCAR-359SE民航总局第65 号有效114 中公民用航空计量技术任命代表和任命单位代表民航总局第 64 号CCAR-183SE有效规定令115 民航总局第 63 号民用航空维修技术人员学校合格判定规定CCAR-147SE无效令116 民航总局第 62 号民用航空公司规范化基础管理规定CCAR-313LR无效令117民航总局第 60 号对于订正和取消部分民用航空规章的决定CCAR-20LR有效令118 民航总局第 59 号中公民用航空国内航线和航班经营管理规定CCAR-289TR无效令119 民航总局第 58 号经营空中旅行项目审批方法CCAR-283LR无效令120 民航总局第 57 号中公民用航空仪表着陆系统Ⅱ类运转规定CCAR-91FS-Ⅱ有效令121 民航总局第 56 号中公民用航空部门计量检定规程管理方法CCAR-381SE有效令122 民航总局第 55 号中公民用航空计量管理规定CCAR-379SE有效令123 民航总局第 54 号中公民用航空内部审计工作规定CCAR-227AU-R1无效令124民用航空器领航员、飞翔机械员、飞翔通讯员合格民航总局第 52 号审...CCAR-63FS有效令125民航总局第 50 号中公民用航空货物国内运输规则CCAR-275TR-R1有效令126 民航总局第 49 号中公民用航空游客、行李国内运输规则CCAR-271TR-R1有效令127 民航总局第 47 号遏止民用航空运输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定CCAR-303LR无效令128 民航总局第 45 号中公民用航空总局规章拟订程序规定CCAR-11LR-R1无效令129 民用机场工程建设监理规定 CCAR-168CA-R1 民航总局第 44 号 无效130民用机场工程施工允许证管理规定CCAR-167CA-R1民航总局第43 号无效令131民用机场工程设计管理规定CCAR-166CA-I-民航总局第42 号无效R1令132民用航空运输销售代理业管理规定民航总局第37 号无效令133按期国际航空运输管理规定CCAR-277TR 民航总局第36 号有效令134民用机场营运管理暂行方法CCAR-152CA 民航总局第34 号无效令135聘用外籍飞翔人员从事公共航空运输飞翔的暂行CCAR-60FS-R1民航总局第33 号无效规定令136全民全部制民航公司变换经营体制实行方法CCAR-279LR 民航总局第32 号无效令137湿租外公民用航空器从事商业运输的暂行规定CCAR-293TR-R1民航总局第30 号无效令138中华人民共和国找寻援救民用航空器规定民航总局第29 号有效令139民用航空器适航任命代表和任命单位代表的规定CCAR-183AA 民航总局第28 号有效令140民用航空资料、零零件和机载设施技术标准规定CCAR-37AA 民航总局第24 号有效令141民航特种车辆、地面专用设施生产允许证管理暂行CCAR-137CA-R1民航总局第19 号无效规定令142中公民用航空机场生产统计实行方法CCAR-163PL 民航总局第16 号无效令143外公民用航空运输不按期飞翔管理细则CCAR-119TR 民航总局第14 号无效令144对于航空运输服务方面罚款的暂行规定CCAR-187TR-R1民航总局第12 号无效令145民用机场泊车场建设和管理暂行规定CCAR-162SB-R1民航总局第11 号无效146单方经营中国大陆与台湾间民用航空运输赔偿费CCAR-311FI民航总局第10 号无效的规定令147民用航空器适航指令规定CCAR-39AA民航总局第8 命令有效148中公民用航空无线电管理规定CCAR-118TM民航总局第7 命令有效149中公民用航空气象工作规则CCAR-117TM民航总局第 6 命令无效150中公民用航空通讯导航雷达工作规则CCAR-115TM民航总局第 5 命令有效151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CCAR-25-R2民航总局有效。
代表处的设立

外国企业常驻代表处,简称为“代表处”。
是指外国企业依照中国法律,在中国大陆设立的从事非直接经营活动的代表处,其主要业务是为外国企业在中国大陆联系客户,获取商业信息和市场调查,技术交流等业务活动。
属于外国法人,其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代表处不具有中国法人资格,同时,外国公司要对其代表处在中国境内进行的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
一、如何设立代表处根据国务院《关于管理外国企业常驻代表处的暂行规定》、《关于审批和管理外国企业在华常驻代表处的实施细则》等规定,外国企业需要在中国设立代表处,必须提出申请,取得批准,未取得批准的不得开展常驻业务活动。
批准后取得‘批准证书’。
外国企业凭批准文件,向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注册登记,即工商登记。
按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外国企业常驻代表处的登记管理办法》规定,外国企业须提供登记注册的文件,经审批确认后,正式注册登记取得‘登记证’有效期限一年,每年要重新换证。
代表处的合法设立时间从工商局签发的‘登记证’时间开始计算。
设立代表处,要求外国企业必须正在该国或地区合法商业登记一年以上,同时注册资本金至少相当于人民币壹拾万元。
设立代表处必须有独立的登记注册地址(俗称“经营场所”),同时提供注册登记的负责人,即首席代表。
而人事聘请必须通过外国企业服务公司或劳动局的劳务公司办理聘用和登记手续。
但代表处毋须提供注册资本。
审批机关:1. 贸易商、制造厂商、货运代理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局批准2. 金融也、保险业,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3. 海运业、海运代理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批准4. 航空运输商,由中辨民用航空总局批准5. 其他行业,按照业务性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主管委、部、局批准。
代表处的注册登记,除了政府审批和工商登记外,还必须办理“税务登记”、“外汇登记或备案”、“组织机构代码登记”、“劳务用工登记”和“银行基本账户登记”如果需要进口办公设备的,还需要办理“海关登记”二、业务范围有严格规定根据《关于审批和管理外国企业在华常驻代表处的实施细则》的规定,代表处可以在中国境内从事非直接经营性活动,代表该企业进行其经营范围内的业务联络、产品介绍、市场调研、技术交流等业务活动。
代表处经营范围

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代表处)的经营范围必须明确写在代表处的登记证上,需由工商局审批确认,并符合代表处经营范围的相关规定或要求。
一般来说,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只能在中国境内从事非直接经营活上海宏途注册公司代办注册上海各类公司工商税务登记、自贸区公司注册、医疗器公司注册、企业年检、变更、代理记账咨询热线021.54191116 上海宏途0919产品推广、市场调研、技术交流等业务活动。
但是,如果中国和该外国企业所在国政府签订有双边条约,该双边条约明确规定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可以在华从事直接经营活动的,则应当按照这些规定办理。
虽然法律不允许代表处从事直接经营活动,但并不意味着代表处不得从事任何经济活动。
代表处有权从事维持其运营所必须的经济活动,签订维持代表处运营所必须的经济合同。
特殊行业审批事项属于未取消审批的行业,如金融业、保险业、海运业、海运代理商、航空运、运输业等,申请人应当向审批机关提交文件申请批准证书,然后才能向工商局申请登记,其中金融、保险业外国(地区)企业申请设立时还应提交资负和损益年报、组织章程、董事会与我国未建交国家的企业在华设立常驻代表机构,应当持商务部的批准文件或证件。
1.交通部外国海运企业、船舶代理企业、多式联运企业以及其它与航运相关的企业和组织,从事公路运输业的外国企业和外国船舶检验机构,在中国设立办事处应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批准。
2.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外国航空运输企业在华设立办事处,应当经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批准。
3.司法部外国律师事务所在华设立办事处,应经中国司法部批准。
4.中国人民银行外国金融机构在中国境内设立办事处,应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
外国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在中国境外注册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商人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外汇经纪人公司、信用卡公司、融资性租赁公司等。
5.中国保险监督委员会外国保险机构在中国境内设立办事处,应由中国保险监督委员会批准。
外国保险机构在中国境内设立常驻代表机构,应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管理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暂行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管理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暂行规定【发文字号】国发〔1980〕272号【发布部门】国务院【公布日期】1980.10.30【实施日期】1980.10.30【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管理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暂行规定(国发[1980]272号一九八0年十月三十日发布)第一条为了有利于发展国际经济贸易交往,管理外国公司、企业和其它经济组织(以下简称外国企业) 常驻中国的代表机构,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外国企业确有需要在中国设立常驻代表机构的,必须提出申请,经过批准,办理登记手续。
未经批准、登记的,不得开展常驻业务活动。
第三条外国企业申请在中国设立常驻代表机构时,应当提交以下证件和材料:一、由该企业董事长或者总经理签署的申请书,内容包括常驻代表机构名称、负责人员、业务范围、驻在期限、驻在地点等;二、由该企业所在国或者所在地区的有关当局出具的开业合法证书;三、由同该企业有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出具的资本信用证明书;四、该企业委任常驻代表机构人员的授权书和各该人员的简历。
金融业、保险业申请设立常驻代表机构,除应当按照前款第一、二、四项规定提交证件和材料外,还应当同时提交该总公司的资负和损益年报、组织章程、董事会董事名单。
第四条外国企业设立常驻代表机构的申请,分别由下列机关批准:一、贸易商、制造厂商、货运代理商,报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部批准;二、金融业、保险业,报请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三、海运业、海运代理商,报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批准;四、航空运输业,报请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批准;五、其它行业,按照业务性质,报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主管委、部、局批准。
第五条外国企业设立常驻代表机构的申请获得批准后,应当在批准之日起的三十天内,持批准证件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办理登记手续,填写登记表,缴纳登记费,领取登记证。
逾期没有办理登记手续的,应当缴回原批准证件。
法律、行政法规、决定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民航局)

43
中国民航局
商业非运输运营人、私用大型航空器运营人、航空器代管人运行合格证核发
民航地区管理局
《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
《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交通运输部令2018年第40号)
44
中国民航局
在我国境内国际国内定期和不定期飞行计划审批
22
中国民航局
空勤人员和空中交通管制员体检合格认定
民航地区管理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
23
中国民航局
民用航空器驾驶员学校审定
中国民航局、民航地区管理局
《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
24
中国民航局
飞行训练中心合格认定
中国民航局、民航地区管理局
《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
民航地区管理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
《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
10
中国民航局
民用航空产品零部件设计认可
中国民航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
《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
11
中国民航局
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
中国民航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
12
中国民航局
民用航空器适航审批
33
中国民航局
民用机场不停航施工审批
民航地区管理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机场管理条例》
《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
34
中国民航局
民航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使用许可
中国民航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
法治民航宣讲之民航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体系[优质PPT]
![法治民航宣讲之民航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体系[优质PPT]](https://img.taocdn.com/s3/m/7182dfadd15abe23482f4d72.png)
中国民航规章体系
民用机场专用设备管理规定 CCAR-137CA-R3 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规定 CCAR-139CA-R1 民用运输机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管理规则 CCAR-139-
II-R1
学校、非航空人员及其他单位的合格审定 及运行(140-149部)
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 CCAR-140 民用航空器驾驶员学校合格审定规则 CCAR-141 飞行训练中心合格审定规则 CCAR-142 民用航空器维修单位合格审定规定 CCAR-145-R3
平行跑道同时仪表运行管理规定 CCAR-98TM
民用航空企业合格审定及运输(121-139部)
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 CCAR-121-R4
外国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 CCAR-129 小型航空器商业运输运营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 CCAR-
135
15
CCAR-37AA
8
中国民航规章体系
民用航空器适航指令规定CCAR-39AA 维修和改装一般规则CCAR-43 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规定CCAR-45-R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权利登记条例实施办法
CCAR-49 民用航空用化学产品适航规定CCAR-53 民用航空油料适航规定CCAR-55
22
中国民航规章体系
科技和计量标准(356-390部)
民用航空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 CCAR-359SE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科学技术奖励办法 CCAR-359SE-I-
R1 民用航空标准化管理规定 CCAR-375SE-R2 中国民用航空计量管理规定 CCAR-379SE 中国民用航空部门计量检定规程管理办法 CCAR-
24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现行有效规章目录

64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关于修订《民用航空器驾驶员、飞行教员和地面教员合格审定规则》的决定
137
61-R2
2004年12月16日
2005年1月15日
已被173号令修订
65
公共航空运输企业经营许可规定
138
201
2004年12月16日
2005年1月15日
66
《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的补充规定
1990年6月13日
1990年6月13日
4
民用航空材料、零部件和机载设备技术标准规定
24
37AA
1992年4月1日
1992年4月1日
5
民用航空器适航委任代表及委任单位代表的规定
28
183AA
1992年12月11日
1993年1月1日
已被60号令修改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搜寻援救民用航空器规定
29
1992年12月28日
1998年6月10日
23
中国民用航空标准化管理规定
78
375SE
1998年7月20日
1998年7月20日
24
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岗位培训管理规则
79
70TM
1998年8月1日
1998年8月1日
25
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规定
80
21-R2
1998年8月20日
1999年3月1日
已被183号令修订
100
25-R3
2001年5月14日
2001年5月14日
36
中国民用航空人员医学标准和体检合格证管理规则
101
67FS
2001年8月31日
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登记管理条例(2018年修订)

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登记管理条例(2018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8.09.18•【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03号•【施行日期】2018.09.18•【效力等级】行政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司、企业和经济组织登记注册管理正文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登记管理条例(2010年11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84号公布根据2013年7月1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18年9月18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设立及其业务活动,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以下简称代表机构),是指外国企业依照本条例规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从事与该外国企业业务有关的非营利性活动的办事机构。
代表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
第三条代表机构应当遵守中国法律,不得损害中国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第四条代表机构设立、变更、终止,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办理登记。
外国企业申请办理代表机构登记,应当对申请文件、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五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是代表机构的登记和管理机关(以下简称登记机关)。
登记机关应当与其他有关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相互提供有关代表机构的信息。
第六条代表机构应当于每年3月1日至6月30日向登记机关提交年度报告。
年度报告的内容包括外国企业的合法存续情况、代表机构的业务活动开展情况及其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费用收支情况等相关情况。
第七条代表机构应当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真实记载外国企业经费拨付和代表机构费用收支情况,并置于代表机构驻在场所。
代表机构不得使用其他企业、组织或者个人的账户。
第八条外国企业委派的首席代表、代表以及代表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关于出入境、居留、就业、纳税、外汇登记等规定;违反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运输工具舱单管理办法(2018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运输工具舱单管理办法(2018修正)【法规类别】进出境货物监管【发文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第240号令【发布部门】海关总署【发布日期】2018.05.29【实施日期】2018.07.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运输工具舱单管理办法(二○○八年三月二十八日海关总署令第172号发布根据2017年12月20日海关总署令第235号公布的《海关总署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8年5月29日海关总署第240号令《海关总署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海关对进出境运输工具舱单的管理,促进国际贸易便利,保障国际贸易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下简称《海关法》)以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进出境运输工具舱单(以下简称舱单)是指反映进出境运输工具所载货物、物品及旅客信息的载体,包括原始舱单、预配舱单、装(乘)载舱单。
进出境运输工具载有货物、物品的,舱单内容应当包括总提(运)单及其项下的分提(运)单信息。
第三条海关对进出境船舶、航空器、铁路列车以及公路车辆舱单的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进出境运输工具负责人、无船承运业务经营人、货运代理企业、船舶代理企业、邮政企业以及快件经营人等舱单电子数据传输义务人(以下统称“舱单传输人”)应当按照海关备案的范围在规定时限向海关传输舱单电子数据。
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经营人、理货部门、出口货物发货人等舱单相关电子数据传输义务人应当在规定时限向海关传输舱单相关电子数据。
对未按照本办法规定传输舱单及相关电子数据的,海关可以暂不予办理运输工具进出境申报手续。
因计算机故障等特殊情况无法向海关传输舱单及相关电子数据的,经海关同意,可以采用纸质形式在规定时限向海关递交有关单证。
第五条海关以接受原始舱单主要数据传输的时间为进口舱单电子数据传输时间;海关以接受预配舱单主要数据传输的时间为出口舱单电子数据传输的时间。
海关总署公告2018年第30号――关于启动实施TIR公约试点有关事项的公告

海关总署公告2018年第30号――关于启动实施TIR公约试
点有关事项的公告
【法规类别】海关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海关总署公告2018年第30号
【发布部门】海关总署
【发布日期】2018.04.16
【实施日期】2018.05.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海关总署公告
(2018年第30号)
关于启动实施TIR公约试点有关事项的公告
为推动《国际公路运输公约》(《TIR公约》)落地实施,推进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提升进出口陆路运输货物通关效率,海关总署决定启动TIR运输试点,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TIR运输是指持有由《TIR公约》缔约国担保、发证机构发放的TIR证的运输工具负责人(以下称TIR证持证人),根据《TIR公约》规定的TIR运输程序,将TIR证列明的
货物从启运地海关运至目的地海关的行为。
二、从事TIR运输的车辆(以下称TIR运输车辆)应当取得TIR运输车辆批准证明书,并悬挂TIR标识牌。
TIR运输期间,TIR运输车辆批准证明书应当在其列明的有效期内。
三、我国TIR运输的担保、发证机构为中国道路运输协会(以下简称中国道协)。
我国TIR运输车辆批准证明书发证机构为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汽车运输研究中心。
四、我国TIR运输试点口岸为霍尔果斯口岸、伊尔克什坦口岸、二连浩特公路口岸、满洲里公路口岸、绥芬河口岸。
五、TIR证持证人开始TIR运输前,应当通过TIR电子预申报系统,向海关申报TIR证电子数据,并在收到海关接受的反馈信息后,按照《TIR证使用手册》(详见附件)有关要求填制TIR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8年第3号——民用航空安全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8年第3号——民用航空安全管理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18.02.13•【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8年第3号•【施行日期】2018.03.16•【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航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8年第3号《民用航空安全管理规定》已于2018年2月11日经第2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8年3月16日起施行。
部长李小鹏2018年2月13日民用航空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实施系统、有效的民用航空安全管理,保证民用航空安全、正常运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民用航空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管理。
第三条民用航空安全管理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
第四条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对全国民用航空安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中国民用航空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民航地区管理局)对辖区内的民用航空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民航局和民航地区管理局,以下统称民航行政机关。
第二章安全管理要求第一节安全管理体系第五条民航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并运行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
相关规定中未明确要求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应当建立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
第六条安全管理体系应当至少包括以下四个组成部分共计十二项要素:(一)安全政策和目标,包括:1.安全管理承诺与责任;2.安全问责制;3.任命关键的安全人员;4.应急预案的协调;5.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二)安全风险管理,包括:1.危险源识别;2.安全风险评估与缓解措施。
(三)安全保证,包括:1.安全绩效监测与评估;2.变更管理;3.持续改进。
(四)安全促进,包括:1.培训与教育;2.安全交流。
第七条安全管理体系、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至少应当具备以下功能:(一)查明危险源及评估相关风险;(二)制定并实施必要的预防和纠正措施以保持可接受的安全绩效水平;(三)持续监测与定期评估安全管理活动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外国航空运输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审批管理规定

外国航空运输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审批管理规定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外国航空运输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审批管理办法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令第165 号《外国航空运输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审批管理办法》已经2006 年3 月31 日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5月3日起施行。
局长:杨元元二○○六年四月三日外国航空运输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审批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对外国航空运输企业常驻代表机构(以下简称代表机构)及人员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管理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暂行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代表机构,是指外国航空运输企业在中国境内获准设立并从事经营性活动的代表处。
本办法所称首席代表,是指代表处的主要负责人;本办法所称代表,是指代表处的其他主要工作人员。
第三条外国航空运输企业申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代表机构,必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总局(以下简称民航总局)批准,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或其授权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以下简称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手续。
第四条外国航空运输企业未经批准和登记不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代表机构,不得开展与航空运输业务有关的各项业务活动。
第五条代表机构及其成员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和民航规章,不得损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代表机构及其人员的合法权益受中国法律保护。
第六条民航总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国务院授权,在本部门权限范围内对代表机构履行管理职责。
第二章代表机构的设立、延期、变更和终止第七条外国航空运输企业设立代表机构,应当符合下列基本条件:(一)根据该外国航空运输企业所在国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签署的航空运输协定或有关协议,该外国航空运输企业获得从事两国间航空运输服务的指定资格;未获得从事两国间航空运输服务指定资格的外国航空运输企业设立代表机构,须经过民航总局的特别批准;(二)该外国航空运输企业必须按照本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批准手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航空运输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审批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对外国航空运输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管理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暂行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外国航空运输企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常驻代表机构(以下简称代表机构)的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代表机构是指外国航空运输企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并从事经营性活动的代表处。
本办法所称代表机构首席代表,是指代表机构的主要负责人;本办法所称代表机构代表,是指代表机构的其他主要工作人员。
第四条外国航空运输企业申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代表机构,应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简称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手续,并经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批准。
第五条民航局受理代表机构设立、延期、变更、撤销的申请或者备案,并作出相应决定。
中国民用航空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地区管理局)负责本辖区内代表机构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外国航空运输企业未经登记和批准不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代表机构。
第七条代表机构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和涉及民航管理的规章,不得损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代表机构的合法权益受中国法律保护。
第八条对代表机构的批准实行互惠对等的原则,外国政府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运输企业根据政府间航空运输协定或者有关协议申请设立常驻代表机构进行不合理限制的,民航局可以采取对等措施。
第二章代表机构的设立、延期、变更和终止第九条外国航空运输企业设立代表机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根据该外国航空运输企业所在国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签署的航空运输协定或者有关协议,该外国航空运输企业获得从事两国间航空运输服务的指定资格(以下简称指定的外国航空运输企业)。
(二)获得民航局颁发的经营许可或者批准文件。
(三)首席代表和代表的资格和数量应当符合该外国航空运输企业所在国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签署的航空运输协定或者有关协议的相关规定。
其中代表机构应当指定一名首席代表。
外国航空运输企业聘请中国公民(不含在境外已经获得外国长期居住资格的中国公民)担任其代表机构的首席代表或者代表的,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和法规办理。
未获得从事两国间航空运输服务指定资格的外国航空运输企业(以下简称非指定的外国航空运输企业)设立代表机构,应当经过民航局的特别批准。
第十条申请设立代表机构的外国航空运输企业(以下简称申请人),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向民航局提交申请材料:(一)指定的外国航空运输企业应当提交下列材料:1.法定代表人或者授权签字人签署的申请书原件,内容包括:设立代表机构的目的、代表机构的名称、首席代表和代表、业务范围、办公地址、联系方式等;2.民航局颁发的经营许可复印件或者其他形式的批准文件复印件;3.代表机构工商登记证复印件;4.法定代表人或者授权签字人签署的代表机构首席代表和代表的任命书原件或者经公证的复印件;5.首席代表和代表的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6.首席代表和代表填写并经本人确认签字的《外国航空运输企业常驻代表机构代表登记表》(附件1)。
(二)非指定的外国航空运输企业应当提交下列材料:1.法定代表人或者授权签字人签署的申请书原件,内容包括:企业简况、设立代表机构的目的、代表机构的名称、首席代表和代表、业务范围、办公地址、联系方式等;2.所在国的有关当局与民航局达成的有关协议复印件;3.代表机构工商登记证复印件;4.所在国的有关当局颁发的注册证明和航空运营人许可证复印件;5.法定代表人或者授权签字人签署的代表机构首席代表和代表的任命书原件或者经公证的复印件;6.首席代表和代表的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7.首席代表和代表填写并经本人确认签字的《外国航空运输企业常驻代表机构代表登记表》。
第十一条民航局对申请人提出的申请,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一)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二)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当场或者在五日内出具材料补正通知书,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未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三)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予以受理。
第十二条民航局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设立代表机构的决定。
二十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民航局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
民航局作出批准设立代表机构决定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颁发代表机构批准证书(附件2);对不予批准设立代表机构的,应当出具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并说明不予批准的理由。
第十三条指定的外国航空运输企业代表机构批准证书有效期限应当与民航局向其颁发的经营许可有效期一致。
非指定的外国航空运输企业代表机构批准证书有效期不超过三年。
代表机构批准证书有效期自民航局颁发该批准证书之日起计算。
第十四条申请代表机构批准证书延期的,代表机构应当在该批准证书有效期满四十五日前提出延期申请,并根据不同情况提交申请材料:(一)指定的外国航空运输企业应当提交下列材料:1.法定代表人或者授权签字人签署的延期申请书原件;2.民航局颁发的经营许可复印件或者其他形式的批准文件复印件;3.代表机构批准证书原件;4.代表机构工商登记证复印件。
(二)指定的外国航空运输企业在暂停或者终止航线经营后,需继续保留代表机构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1.法定代表人或者授权签字人签署的延期申请书原件,并对保留代表机构的理由予以充分说明;2.代表机构批准证书原件;3.代表机构工商登记证复印件。
(三)非指定的外国航空运输企业应当提交下列材料:1.法定代表人或者授权签字人签署的延期申请书原件;2.所在国的有关当局与民航局达成的有关协议复印件;3.代表机构批准证书原件;4.代表机构工商登记证复印件。
第十五条民航局按照本办法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的程序办理延期,在该批准证书有效期届满前作出是否准予延期的决定。
第十六条指定的外国航空运输企业代表机构批准证书的有效延展期应当与民航局向其颁发的经营许可的有效延展期一致。
非指定的外国航空运输企业代表机构批准证书的有效延展期为三年。
指定的外国航空运输企业在暂停或者终止航线经营后,需继续保留代表机构的,代表机构批准证书的有效延展期由民航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十七条外国航空运输企业变更代表机构的名称、首席代表或者代表、代表机构办公地址,应当向民航局申请变更登记。
(一)申请变更代表机构名称应当提交下列材料:1.法定代表人或者授权签字人签署的申请书原件;2.民航局颁发的经营许可复印件或者其他形式的批准文件复印件;3.代表机构批准证书原件;4.代表机构工商登记证复印件。
(二)申请变更代表机构首席代表或者代表应当提交下列材料:1.法定代表人或者授权签字人签署的申请书原件;2.法定代表人或者授权签字人签署的首席代表或者代表的任命书原件或者经公证的复印件;3.拟任人填写并经本人确认签字的《外国航空运输企业常驻代表机构代表登记表》;4.拟任人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5.代表机构批准证书原件;6.代表机构工商登记证复印件。
(三)申请变更代表机构办公地址应当提交下列材料:1.法定代表人或者授权签字人签署的申请书原件,在同一城市变更代表机构办公地址的申请书可由代表机构首席代表签署并加盖代表机构公章;2.新办公地址房屋租赁合同或者相关证明材料;3.代表机构批准证书原件;4.代表机构工商登记证复印件。
第十八条民航局按照本办法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的程序办理变更。
第十九条外国航空运输企业在其代表机构批准证书有效期满前未提出延期申请的,原批准证书有效期满后失效。
民航局依法予以注销。
外国航空运输企业在其代表机构批准证书有效期满前撤销其代表机构的,应当在撤销的三十日前由该航空运输企业法定代表人签署撤销代表机构通知书,并提供代表机构批准证书原件报民航局备案。
民航局依法予以注销。
第二十条代表机构的名称应当与其工商登记证名称一致。
第二十一条代表机构设立、延期、变更和撤销的申请书或者通知书应当用中文书写;如用其他文字书写,应当附中文译本。
其他申请材料如用中文以外的文字书写,应当附中文译本。
申请材料是复印件的,应当经申请人核对无误。
第三章监督管理第二十二条民航局和地区管理局(以下统称民航行政机关)会同有关部门对代表机构的业务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检查。
第二十三条民航行政机关实施监督检查可以采取查阅文件或者要求代表机构报送材料的方式,也可以进行现场检查。
第二十四条被检查单位应当对民航行政机关实施的监督检查积极配合,如实提供所需文件和材料。
第二十五条外国航空运输企业对其设立的代表机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业务活动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第四章法律责任第二十六条外国航空运输企业未取得代表机构批准证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代表机构的,由民航行政机关责令改正,处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七条代表机构未按照本办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办理代表机构的名称、首席代表或者代表、办公地址变更的,由民航行政机关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八条外国航空运输企业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代表机构批准证书的,民航行政机关不予受理或者不予批准,并给予警告。
第二十九条外国航空运输企业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代表机构批准证书的,民航行政机关应当撤销该批准证书,给予警告,并处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条代表机构涂改、倒卖、出租、出借代表机构批准证书,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代表机构批准证书的,由民航行政机关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构成犯罪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代表机构所在地公安机关移送。
第三十一条代表机构拒绝、阻碍民航行政机关实施监督检查的,由民航行政机关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章附则第三十二条对代表机构的撤销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处理措施及其执行情况记入守法信用信息记录,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公示。
第三十三条本办法规定的期限以工作日计算,不含法定节假日。
第三十四条本办法自2018年9月1日起施行。
原民航总局于2006年4月3日公布的《外国航空运输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审批管理办法》(民航总局令第165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