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期末复习提纲) 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知识体系构建】
【重难点知识梳理】
比较项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古代希腊
自然状况非洲东北部,
尼罗河流域,
干旱少雨
西亚两河
流域,干旱
少雨
南亚次大陆,印
度河和恒河流
域,温暖湿润
东亚,长江、
黄河流域,温
暖湿润
欧洲东南部,
层叠山峦,三
面环海,温和
多雨
文明发展兴起:公元前
3500年左右;
初步统一:公
元前3100年左

产生:公元
前3500年
左右;基本
统一:约公
元前1800

出现:公元前3
千纪;形成国
家:公元前6世

形成国家:约
公元前2070

公元前2千
纪,克里特文
明和迈锡尼
文明诞生;公
元前8—前6
世纪,城邦逐
渐发展起来
政治统治法老制度汉谟拉比
推行君主
专制制度,
颁布法典
种姓制度
王位世袭制;
宗法制、分封

公民政治
文字象形文字(莎楔形文字梵文甲骨文(龟甲希腊字母、拉
二、古印度文明的象征——种姓制度
1.产生: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2.内容:
三、雅典民主政治
1.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之上
(1)从政治机构的设置来看,有公民大公、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杈、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

这体现了人民主权这一特征。

(2)从运作方式来看,通过差额选举制、任期制、比例代表制等方式保证了每一个成年男性公民都有行使城邦最高权力的机会,即轮番而治。

(3)从五百人议事会负责监督行政官员、陶片放逐法等方面看,体现了权力制约的特征。

(4)从设立陪审法庭、实施陶片放逐法等来看体现了法律至上的特点。

2.评价:
进步性:
(1)民主的创举。

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了民主运作的新方式,对近代西方资产
阶级民主政治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

(2)多数人参政。

集体决策、选举和群众监督,开创了诸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

(3)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

民主制重视全体公民的个体自由和责任感,铸就了雅典人民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从而促进了雅典政治、经济、文化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希腊文化的繁荣,使古希腊在文化领域取得众多辉煌成就。

局限性:
(1)民主性质的原始性:雅典民主仅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形式,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2)民主范围的狭隘性:它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是奴隶主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广大的奴隶、外邦移民和妇女根本没有民主权利。

(3)民主运作方式的随意性: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意味着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很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四、亚历山大东征的评价:
1.积极作用:
(1)亚历山大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2)大量工商业者随军队流动,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3)亚历山大在帝国境内建造了几十座新城,这些城市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

2.消极作用:
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五、古代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纽带
1.秦汉王朝与罗马帝国的交流公元前后,秦汉王朝和罗马帝国分别兴起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两大强国相互之间乏官方直接交往,但通过丝绸之路,双方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

2.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交流的重要商路
(1)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北方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

张骞出使西域后,开辟了丝绸之路。

它的开通,是划时代的重大事件。

(2)通过丝绸之路,中国同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

(3)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

(4)两汉之际,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也传入中国
3.海上丝绸之路方便了世界文明的交流
(1)汉武帝以后,开辟子与南海诸国及印度半岛等地的水上交通线。

海上丝绸之路从东沿
海港口出发,向西沿海岸线、印度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出马六甲海峡,到孟加拉湾沿岸诸国,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部。

(2)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加强了中国和东亚、南亚各国的关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交圈之间的联系
六、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
1.内因
(1)奴隶制经济导致了帝国经济的崩溃。

帝国后期,奴隶制生产关系日益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3世纪的危机使罗马农业萎缩,工商业萧条,城市衰落,财政枯竭。

而封建制因素的增长和大地产经济的发展又日益瓦解着日益腐朽的奴隶制度。

(2)政治混乱,行省离心倾向严重。

帝国后期,皇位变更频仍,中央集权的帝国政府陷于瘫痪,导致政局动荡。

(3)各地人民起义严重削弱了罗马统治的基础。

帝国后期。

受到沉重削弱、处境不断恶化的奴隶和贫民纷纷起来反抗。

2.外因:日耳曼人的入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