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0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题模拟:
1.(2018·江苏高考模拟二·1)分封制是西周宗法制度的主要内容 之一。秦汉以后尽管郡县制成为国家的一项基本行政区划,但封 国制度一直不同程度的以不同方式被历朝历代所保留。如西汉初 年的郡国并行制和明朝初年的封国制。分封制存在反映了( ) A.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顺应当时统治需要 D.统治阶级的个人喜好 【解析】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分封的主要依据是父系血 缘关系,西汉初年的郡国并行制和明朝初年的封国制均保留了分封 制,反映了统治者的宗法观念根深蒂固,故A项正确;分封制削弱 了中央集权,不利于国家的统一,故B项错误;分封制不利于国家 统一,是贵族政治的表现,不能顺应当时统治的需要,故C项错误; 分封制存在并不能反映统治阶级的个人喜好,故D项错误。 【答案】A
参考答案:
宰相
权力来源 职 责 任 免
内阁首辅
制度赋予 参与决策者 经皇帝及 大臣商议 制约皇权
皇帝个人信任 侍从咨询 直接由皇帝 意愿决定 君主专制 强化的产物
对皇权影响
结论: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 作用。
阅读教材思考:
1.清初中央的权力结构有哪些?皇权如何? 2.康熙时中央的权力机构有哪些?皇权如何? 3.雍正时期为什么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的职 责是什么?军机处的影响是什么?
特点:简(机构简单、人员精 干);速(办事效率高);密 (地处内廷)。
(2)设立军机处:
设置原因:直接原因:办理西北军务;根本目的:加强
君主专制。
军机处的职能:跪授笔录,承旨办事 军机处的特点:简、速、密 军机处设立的影响:
①提高了行政效率; ②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 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③皇帝政务繁多,负担加重。
百僚未起朕先起, 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 日高丈五犹拥被。 ——朱元璋
2、设立内阁:
(1)原因:
废宰相后,政务繁多,皇帝力不从心。 朕代天理物,日总万机,岂能一一周遍。人主 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 ——朱元璋
(2)内阁的创立与发展:
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奠定基础 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正式确立 明宣宗:内阁大学士(票拟权)——发展 明神宗:内阁首辅(张居正权倾六部)——全盛
明万历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我朝阁臣,只备 论思顾问,原非宰相!” ——《神宗实录》
思考:为什么说内阁首辅并非宰相?
国家并未正式与阁臣以大权,阁臣之弄权者,皆 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此乃“权臣”,非“大 臣”。故虽如张居正之循名责实,起衰振弊,为 明代有数能臣,而不能逃众议。 ──钱穆《国史大纲》
吏 部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行省
布政使司 (行政) 都指挥使司 (军事) 按察使司 (监察)
地 方
(3)影响:
①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 步加强; ②易造成宦官专权;
明代自永乐帝后,宦官权势开始增强。皇帝为强化 权力,而通过宦官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 控制。明代的特务机构,有部分是由宦官控制的; 宦官还控制着一些经济部分;宦官通过充任监军等。 刘瑾、魏忠贤等都是权倾朝野的大宦官。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程标准: 了解明朝废宰相及设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 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1、宰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
①丞相胡惟庸骄恣擅权(直接原因) ②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根本原因) ③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历史原因)
元氏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 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 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 恣。 ——《明太祖实录》
清初
康熙
议政王大 臣会议 内阁、六部 南书房 集权于皇帝
雍正
设军机处 跪受笔录 承旨遵办 君主专制 顶峰
议政王大臣 会议 内阁、六部 皇权受限
体验高考:(2017·天津高考·1)“早在明末清初,诸先贤就曾将传统时
代一切政治体制的弊病悉归之于‘一家一姓’的君主专制……但若认定传统政治 制度仅仅是因君主‘私天下’而造就一切,君主制能维持两千余年就成为不可理 解的‘哑谜’。事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 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这段论述意在强调( ) A.君主专制存在诸多弊病 B.君主专制制度根深蒂固 C.君主制长期存在的原因无法解释 D.君主制的存在有其特定历史条件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制度 【解析】从材料“但若认定传统政治制度仅仅是因君主‘私天下’而造就一切, 君主制能维持两千余年就成为不可理解的‘哑谜’”,可知材料不是在强调君主 专制的弊端,故A项错误;材料内容虽提到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存在了上千年, 但没有强调君主专制制度仍然影响深远,“根深蒂固”与材料内容不符,故B项 错误;从材料“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 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可知材料并非无法解释君主制长期存在的原因,而 是没有把论述君主制存在的原因作为主旨,故C项错误;综观材料可知论述的是, 君主专制能在中国长久存在是有一定的社会环境,是适应特定社会需要的,对封 建时期的政治制度不完全是消极影响,故D项正确。 【答案】D
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 后期,消极作用逐渐增大。
中国古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度的措施: ①加强君权; ②加强思想控制; ③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 ④注重选拔官吏和任免官吏; ⑤加强监察机制。
本课小结:
自秦统一中国开始,每一个朝代都有它的建立与灭亡, 即“初”与“末”。但是,如果我们进一步去读历史,就 会发现,在中国历史上有三个朝代,不仅有“末”,还有 一个时段被定义为“晚”, 这三个时段即晚唐、晚明和 晚清,都尚有数十年时间的延续。一般被称为’‘晚”的 时代,虽然出现颓势,但是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却十分 繁荣,一般都具有社会变迁的特点。 ——摘编自商传《晚明社会转型的历史思考》
职能:跪授笔录,承旨办事
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思考3:结合材料、教材,分析军机处的特点?
材料三 军机处“直(值)庐初仅板屋 数间…… (属员)直舍仅屋一间半”。 ——引自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材料四 军机处有廷寄谕旨,凡机事泄 露不便发抄者,则军机大臣面承后撰拟 进呈;发出即封入纸函,用办理军机处 银印钤之,交兵部加封,发驿驰 递。……自有廷寄之例,始密且速矣。 ——引自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体验高考:(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7)明初朱元璋严禁
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 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代中后期宦官专权 【解析】明初,为防止宦官专权乱政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明 中后期皇帝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使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 并导致太监的权力越来越大,成为事实上的宰相,甚至是事实上的 皇帝,故A项正确;明朝废除丞相,由皇帝直接管理国家政事,使 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故B项错误;皇帝重用宦官参政是为 了牵制内阁,说明内阁议政功能没有丧失,故C项错误;明中期以 后的太监乱政,其因在废宰相,过分集权于皇帝,故D项错误。 【答案】A
(3)职权与特点:
①内阁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不是中 央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 ②阁臣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 定,票拟是否被采纳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 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 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 ——《皇明大政》
2.(2018·河南郑州三模·24)古代中国有两个典型的中央建制: 一个是汉武帝为分割外朝权力而由身边亲信组成的“内朝”(官 职有中书令、尚书令、门下侍郎等)长期演变而来;另一个被称 为“名不师古,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阙后军国大计,罔不总 揽。”材料中提到的两个中央建制的相同点是( ) A.都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和管理B.都是中央设置的行政处置机构 C.都体现了分化事权制度安排 D.都提高了中央政府的办事效率 【解析】从材料可知两个设置的行政机构分别是汉代的中朝,清代 军机处,二者都是中央机构,没有体现出对地方统治和管理故A项 错误;二者都是辅助皇帝的中央机构,但军机处没有决策权,不是 行政处置机构,故B项错误;军机处是跪受笔录,完全听从皇帝的 命令,没有体现“分化事权”的制度,故C项错误;汉代中朝和清 代军机处都辅助皇帝处理政事,有利于提高中央政府的办事效率, 故D项正确。 【答案】D
军机处
——赵翼《檐曝杂记》
思考1:清朝设立 直接原因:办理西北军务 军机处的原因是什 根本目的:加强君主专制 么?
思考2:结合材料和教材分析清朝军机处的职能是 什么?
材料二 机务及用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也。 ——摘自《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设南书房,参与机要事务,起草谕旨。削弱了内 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
2、措施: (1)设立南书房:
南书房
三足鼎立 互相制约 议政王大 臣会议 内阁
影响:集权于皇帝。
材料一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 门外,直(连日值班)者多虑漏泄军机,始设军需 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 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 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3.(2017·湖北宜昌县域优质高中合作体高二第二学期期末·7)清 朝军机处最初设置了三位大臣,即怡亲王允祥、大学士张廷玉、 蒋廷锡,后来逐渐增加,最多时达十一人。他们之间没有隶属关 系,各自办理皇帝交办的机要事务。这反映了清朝( ) A.中枢机构职责不断健全 B.分化事权以获集权 C.大力构建权力制衡机制 D.封建制度由盛转衰 【解析】材料仅体现出了军机处人员的增多,无法体现中枢机构职 责不断健全,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清朝军机处人员增多, 他们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各自办理皇帝交办的机要事务,体现了皇 帝分化事权以获集权,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各机构之间的相对 独立,无法体现其制衡机制,故C项错误;材料与封建制度由盛转 衰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B
清初的中枢机构: 仿明制,设内阁、置六部; 保留祖制——议政王大臣会议。
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皆以满臣 充之。凡军国重务不由内阁票发者,皆交 议政大臣会议。 ……每五日集朝一次, 协议国政,军国大事,均于此决之……军 国机要,主之议政处…… ──昭梿《啸亭杂录》
议政王代善
议政王大臣会议:掌管军国机要,所作出的决定连皇帝都 无法更改,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
顶峰
建立 秦朝
发 展 汉—元
强 化 明朝
清朝
合作探究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给中国社 会造成了什么影响(积极、消 极)?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影响:
①有利于中央对地方有效管辖,防止分裂割据,抵御外 来侵略,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 ②有利于维护国家政局稳定,为经济文化发展创造一个 相对稳定和平环境。 ③有利于政府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经济文 化建设。 ④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 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如生产工 具和农作物品种的推广。
16
二、清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1、背景: 议政王大臣会议 使皇权受到很大 限制。
皇太极
康熙帝的措施:
康熙十六年十月癸亥,谕大学士等曰:“朕不时观书写 字,近侍内无博学善书者,以致讲论不能应对。今欲于 翰林内选择二员,常侍左右,讲究文义。但伊等各供厥 职,且住外城,不时宣召,难以即至。著于城内拨给闲 房,停其升转,在内侍从数年之后,酌量优用。” ──《清圣祖实录》
材料说明了明太祖认为元朝灭亡的原因是 什么? 历史原因:吸取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 不稳的教训;
(2)经过:
①1380年,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
②裁撤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 责; ③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朱 元 璋 加 强 中 央 集 权 的 措 施
皇帝
中书省
中 央
刑 部 工 部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①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发展,阻碍了商品 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②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 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 打击。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 ③思想文化上,思想上独尊一家,箝制了思想。 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 和文化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