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练习:第四单元 13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巩固提升案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练习:第四单元 13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巩固提升案 Word版含答案

一、基础考查1.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圮:毁坏,坍塌B.远吞山光,平挹.江濑挹:汲取C.幽阒辽敻,不可具状.状:形状D.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葺:修理解析:选C。

状:描绘。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①比屋皆然.②子声丁丁然.B.①以.其价廉而工省也②吾以.至道乙未岁C.①若属皆且为所.虏②吾所.不取D.①皆竹楼之.所助也②庶斯楼之.不朽也解析:选D。

A.这样/……的声音;B.因/在;C.与“为”构成被动句,译为“被”/用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词组;D.都作结构助词,无意义。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用代陶瓦,比.屋皆然A.与天地兮比.寿B.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比.行C.比.比皆是D.比.至南郡,而琮已降解析:选B。

例句和B项都是并列的意思。

A项,动词,表比较。

C项,到处。

D项,等到。

4.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皆竹楼之所助也B.丁酉,又入西掖C.灭六国者六国也D.非骚人之事解析:选B。

A、C、D三项都是判断句,B项是省略句。

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尚书屯田外郎赠兵部员外郎钱君墓表欧阳修君讳冶,字良范,姓钱氏。

明道..二年六月十一日,以疾卒于家,享年五十有二。

君少好学能为文辞家贫其母贤尝躬织以资其学问每夜读书母为灭烛止之君阳卧母且睡辄复起读。

州举进士第一,试礼部..高第,遂中甲科。

为吏长于决狱,历六县,皆有能政。

潮州自五代时,刘氏暴残其民,君为海阳经年,民归业者千余户,由是海阳升为大县。

潮之大姓某氏火,迹其来自某家,吏捕讯之,某家号冤不服。

太守刁湛曰:“狱非钱君不可。

”君问大姓,得火所发床足,验之,疑里仇家物。

因率吏入仇家,取床,折足合之,皆是。

仇人即服曰:“火自我出,然故遗其迹某家者,欲自免也。

某家诚冤。

”君即日出某家狱,致仇人以法,举州称为神明。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第一次质量监测考试语文学科试卷出题人:王风华审题人:赵珊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 本试卷分第Ⅰ卷、第Ⅱ卷和答题卡,共3页。

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卷交回,试题卷自己保存。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考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4.保持答题卷清洁、完整,严禁使用涂改液和修正带。

一、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2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9分)姚文然,字弱侯,江南桐城人。

明崇祯十六年进士,改庶吉士。

顺治三年,以安庆巡抚李犹龙荐,授国史院庶吉士。

五年,改礼科给事中。

六年,疏请“敕抚、按、道恩诏清理刑狱,勿任有司稽.玩。

条赦之外,有可矜疑原宥者,许专疏上陈”。

又请重定会试..下第举人选用例,以广任使。

又请敕各省督抚勿滥委私人署.州县官。

诸疏皆下部议行。

寻转工科。

八年,世祖亲政,疏请令都察院甄别各省巡按,下部院会议,以六等考核,黜陟..有差。

是岁,江南、浙江被水,文然请灾地漕米改折,视灾重轻定折多寡。

既,又言:“折漕例新定,民未周知。

官吏或折外重征耗银,或先已征米而又收折,或折重运轻,其弊不一。

请敕漕臣密察严劾。

”上并采纳。

十年,疏言大臣得罪不当锁禁,得旨允行。

迁兵科都给事中,乞归养...。

康熙五年,起补户科给事中。

九年,考满内升,命以正四品顶带食俸任事。

故事,给事中内升,还籍候补。

留任自文然始。

文然与魏象枢皆以给事中敢言负.清望,号“姚魏”。

十年,两江总督麻勒吉坐事逮诣京师,仍用锁系.例。

文然复上疏论之,上谕:“自后命官赴质,概免锁系,著为令。

”寻迁副都御史,再迁刑部侍郎。

十二年,调兵部督捕侍郎。

京口副都统张所养劾将军柯永蓁徇私纵恣,令文然往按,永蓁坐罢。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77年前发生在时为中国首都南京的一场人间惨剧,至今犹如楔子..般嵌在中国人心中,泣血不止。

自1937年12月13日起,长达6周的时间里,在这座被战火蹂躏成残垣断壁的六朝古都中,30多万中国军民惨遭日本军队杀害。

77年后的12月13日,中国将迎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这是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用立法形式确定的三个国家级纪念日之一,另两个分别是9月3日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30日的中国烈士纪念日。

与后两者不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纪念的是放下武器的罹难..被俘军人、手无寸铁的惨死无辜平民。

他们的境遇更能让人直视文明与野蛮的较量、国家贫弱与家园沦落的联系、集体无意识顺从的悲哀、战争的残酷以及和平的可贵。

时至今日,国际社会仍无法彻底阻止战争行为,但通过举国公祭大屠杀死难者这一国家仪式,将真相昭示..天下,旨在唤醒人类内心良知,防止类似悲剧再次上演。

人类文明的守护需要全世界共同而不懈地努力,但毁坏却只要一念善恶的转变、一面制度性防备之墙的倒塌。

不幸的是,当今世界上仍有个别国家在向着战争的危险边缘滑去。

日本,这个南京大屠杀的责任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起国之一,不仅未能深刻反省战争罪责,反而逆历史潮流而动,在国内纵容右翼势力,在国际上美化战争恶行,甚至搅动地区不安定因素、制造紧张局势。

无论是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量,还是基于维护世界和平的大国责任,中国都不会坐视“恶之花”在东洋的滋长,世界也不该短视于一时之利益交换而一味绥靖..。

对于日本右翼祭奠靖国神社战犯、否认“慰安妇”、修改“和平宪法”的种种行为,埋骨于南京城下的30多万冤魂不答应,被卷入战争的亚洲各国不答应,珍视和平、存有良知的世界人民亦不会答应。

历史犹如一面镜子,让当今中国人照见当年战争初期国家的积贫积弱....,意识到国家只有富强统一才能抵御外侮强敌,民众只有爱国血性方能团结保家。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作业与测评:1.2.1 诗两首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作业与测评:1.2.1 诗两首 Word版含解析

课时优案11.读准字音①彷徨()②篱墙()③榆阴()④颓圮() ⑤漫溯() ⑥长篙()⑦青荇() ⑧斑斓() ⑨笙箫()答案①pánɡ huánɡ②lí③yīn④tuí pǐ⑤sù⑥ɡāo⑦xìnɡ⑧bān lán⑨shēnɡ2.词语辨用(1)寂寥·寂寞老人独自生活在这座巨大而的空房子里,内心无比。

(2)彷徨·徜徉书籍不仅是我寂寞时的良伴、苦闷时的挚友,而且是我无助时的灯塔,它让我在知识的大道上。

(3)沉淀·积淀就像在杯子里只有下茶叶才能使茶水有滋味一样,你只有经验,充实人生,才能成为有修养的人。

(4)斑斓·灿烂徐志摩为中国现代新诗留下了的一页,如同的玛瑙,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答案(1)寂寥寂寞(2)彷徨徜徉(3)沉淀积淀(4)灿烂斑斓解析(1)“寂寥”和“寂寞”的适用对象不同。

寂寥:寂静空旷,没有声音;多指周围环境。

寂寞:冷清孤单,清静;又形容孤独无助。

多指人心里感觉。

(2)“彷徨”和“徜徉”都有“走”的意思,不同的是走的心态不同。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哪个方向去。

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3)“沉淀”和“积淀”都有“沉下来,积聚”的意思,但二者的意义和适用范围不同。

沉淀:①溶液中难溶解的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②从溶液中析出的难溶解的固体物质;③比喻凝聚,积累。

“沉淀”可用于抽象事物,也可用于具体事物。

积淀:①积累沉淀;②所积累下来的事物。

“积淀”多形容文化、知识、经验、素质等抽象事物。

(4)二者都有“非常好看”的意思,但强调的侧重点不同。

“斑斓”指灿烂多彩,专指色彩。

“灿烂”指明亮华丽的样子,也形容文辞华美或事业辉煌、美好。

3.成语辨析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的正误,并说明理由。

(1)纵观TPP成员国,如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都与中国有着数额巨大的国际贸易,TPP有可能使中国原本富有竞争力的外贸产品黯然神伤。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信息技术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信息技术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信息技术试题含答案第一部分信息科技基础一、选择题(每题2分)1.”一传十,十传百,成为全国皆知的秘密”,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

A.时效性和稳定性 B. 依附性和时效性C. 传载性和共享性D. 共享性和依附性2.如果在某个进制下等式7*7=41 成立,那么在该进制下等式12*12=()也成立。

A.100B.144C.164D.1963.已知字符"S"的ASCII码转化为十六进制数为53H,则可知字符"P"的ASCII码为()。

A .1010000B .1010001C .01010001D .010100004.二维码在编码上使用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 二维码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可以存储信息。

已知该二维码点阵图规模为32×32,通过黑、白像素进行逐行编码,每个点用1个二进制位表示,如果用“0”表示白点,用“1”表示黑点,则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存储该二维码码需要1024个字节B.第一行的第一个字节和第二个字节编码相同C.第一行的第一个字节和最后一个字节的编码不同D.第二行的第一个字节和最后一个字节的编码相同5.关于信息压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彩色图像中的颜色数较多,不能使用有损压缩B.考试试卷的电子稿只能使用无损压缩C.高考听力的声音质量要求较高,不能使用有损压缩D.参加摄影比赛的照片只能使用无损压缩6.关于计算机的指令、程序和软件,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

A.为解决某问题组织起来的有序的指令集合称为程序B.计算机软件包括程序和与该程序相关的文档资料C.给计算机发出一条指令就是运行一个程序D.计算机指令由操作码和操作数两部分组成7.一台64位的计算机CPU一次能处理的字节数为()。

A.64个B.32个C.16个D.8个8.小林有一台计算机,配置为:Intel P4 2.0G 1M/DDR2 1GB/SATA 250GB,为制作3D动画又重新配置了一台计算机:Inter Core 2 Quad Q8300 2.5G 4M/DDR3 8GB/SATA Ⅱ 1TB。

河南省南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语文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河南省南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语文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南阳市2019年秋期高中一年级期终质量评估参考答案1.B(A项中“诞生于帝王之都”“汉民族文化”不合原文;C项中“各朝代都出现了不少秦腔理论著作”不合原文;D项原文表述为“陕西各阶层人民群众”。

)2.C(文章没有使用抒情的表达方式。

)3.B(能证明其成熟的是康海亲手绘制的131幅彩色脸谱。

)4.C(“所以我国特色小镇中旅游发展型小镇发展得最好”错误,选项中的表述是原因之一,但关键还是这些小镇能利用自身的文化特色发展自我。

)5.C(“要在园区内修建酒店”曲解文意,从材料来看,主题公园想要赢利,重点是要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有没有修建酒店并不是重点。

)6.(1)尊重市场规律,考虑自身实际,科学规划建设。

(2)立足本地文化资源,拥有独特的文化创意和内涵。

(3)加强特色小镇的管理与运营,不断创新,巧妙拓展,使小镇永葆活力。

(每点2分,共6分。

意对即可)7.B(拐杖不是本文的线索。

)8.(1)性格倔强,顽固守旧。

认为好男儿要当兵,只有报考军校才能报效国家,孙子报了外交学院就气出病来,并拒绝孙子的看望、问候等;(2)素质过硬,带兵严厉,爱惜将士。

枪法百发百中,带兵表情严肃,赞扬话少,不但要将士完成任务还强调要将士活着回来;(3)炙热的爱国情怀。

看到让自己气恼的孙子解救人质成功,维护了国家尊严时,气恼之情马上烟消云散,兴奋的为孙子点赞并嘱咐孙子好好干。

(有概括有分析,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6分。

如果答关爱孙子、爱憎分明等并分析有理可适当给分。

)9.(1)交代将军的气恼之因,使情节合理严谨。

将军曾经可以指挥千军万马,如今却连自己的孙子都管不了,使将军之愤不显得突兀;(2)突出将军的人物形象。

插入将军参军时与带兵时的情节,展示了将军英勇及军事素质过硬的军人形象;(3)突显“将军赞”的主题。

插叙部分是给将军的赞歌,并以“听不到他的赞扬话”为后文给晓龙的点赞作衬托,深化主旨。

(共6 分,每点2分。

意思对即可。

)10.A 11.C(不是《论语》,是《乐经》。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惟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第1课太史公自序练习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蚜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惟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第1课太史公自序练习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蚜

太史公自序<时间:30分钟分值:35分>一、积累运用<25分>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A.而子迁适使反B.无忘吾所欲论著矣C.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D.辅拂股肱之臣配焉解析:选C。

A项,"反"同"返";B项,"无"同"毋";D项,"拂"同"弼"。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3分>A.于是惠王使错将伐蜀B.南略邛、笮、XXC.孔子修旧起废D.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解析:选D。

A项,"将",名词活用为动词,率领军队;B项,"南",名词活用为状语,向南;C 项,"旧""废",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过去被废弃、破坏的礼乐。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序:顺序B.守经.事而不知其宜经:经过C.被.之空言而不敢辞被:表被动D.海外殊俗,重译款.塞款:叩解析:选D。

A项,序:理,主管。

B项,经:常,通常。

C项,被:蒙受,遭受。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错误!B.错误!C.错误!D.错误!解析:选A。

A项,均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项,表祈使语气/代词,他们;C项,目的连词,用来/介词,把;D项,表修饰/表顺承。

5.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司马迁的感叹表明他对自己在汉武帝面前为李陵辩护一事深感后悔。

B."身毁不用"的叹息表明,司马迁在遭祸前,还有著述以外的志向。

C.贤圣发愤著述的故事,给了司马迁巨大的精神动力。

2019-2020学年河南省商丘市李庄乡正兴文武学校高一英语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学年河南省商丘市李庄乡正兴文武学校高一英语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学年河南省商丘市李庄乡正兴文武学校高一英语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1. —_____I return the dictionary within 3 days?—No, you_____. You ______keep it for 5 days.A.May, needn’t, will B.Can, mustn’t, wouldC.Must, don’t have to, can D.Shall, can’t, should参考答案:C2. 28.You can’t have this football back _________you promise not to kick at my cat again.A.because B.until C.when D.since参考答案:B略3. I don’t like the coffee. There is ____sugar in it.A, too much B, much too C, too many D, very much参考答案:A4. My sister doesn’t believe _____ Father Christmas any more.A. onB. inC. atD. to参考答案:B5. .You’d better get up early. The early tr ain is ________to leave at five in the morning.A.possible B.probable C.likely D.perhaps参考答案:c略6. ---_________?---With pleasure. What is it?A. May I ask a favor of youB. Can I do something for youC. How do you find itD. Are you satisfied with a job参考答案:A略43. The thieves ran away as soon as the alarm ________.A. gave offB. put offC. showedoff D. went off参考答案:D略8. The manager recommended he _________ a plane in order to get there in time for the meeting.A. takeB. takingC. to takeD. would take参考答案:A9. ----- Are you sure you won’t come for a drink with us?----- ___, if you insist.A. Not at allB. It dependsC. All right thenD. I don’t care参考答案:C10. —Take this medicine three times a day,Tom.—Do I have to take it?It ________ so terrible.A.is tasting B.is tastedC.tastes D.has tasted参考答案:C[taste在此作连系动词,后接形容词作表语;再由语境可知此处应用一般现在时,故选C 项。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学案:17 《红旗谱》——朱老巩护钟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学案:17 《红旗谱》——朱老巩护钟 Word版含答案

17 《红旗谱》——朱老巩护钟◎课文导读梁斌的《红旗谱》讲述了冀中平原两家农民三代人和一家地主两代人斗争的故事。

作品以冀中地区的“反割头税斗争”“保定二师学潮”为中心,反映了从清朝末年到1932年冀中人民的血泪生活史和可歌可泣的斗争史,展现了民主革命时期我国北方农民斗争的波澜壮阔的史诗般的画面。

《朱老巩护钟》一文通过记叙清末民初冀中锁井镇农民朱老巩挺身护钟的故事,揭露了土豪恶霸自私、丑恶的嘴脸,赞扬了朱老巩、严老祥等老一代农民的觉醒和敢于抗争的精神,揭示了农民与地主阶级矛盾冲突的尖锐,也反映了农民自发的个人斗争失败的不可避免。

◎思路梳理朱老巩护钟⎩⎪⎪⎨⎪⎪⎧第一部分(1)—开端—冯兰池砸古钟,护钟开始第二部分(2~24)—发展—朱老巩与严老祥商量护钟第三部分(25~57)—高潮—冯兰池砸钟,朱老巩、严老祥护钟第四部分(58~70)—结局—古钟被砸,朱老巩含恨而死[国学知识诵读区]◎背名句1.《逍遥游》中“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两句,写出了大鹏徙于南冥时气势磅礴、高飞而起的壮观图景。

2.《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但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是:“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3.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两句表达了游子的思乡情深。

◎读经典经典: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七节》翻译:君子对于飞禽走兽,见到它们活着,便不忍心见到它们死去;听到它们哀叫,便不忍心吃它们的肉。

所以,君子要把厨房安在离自己较远的地方。

赏析:所谓“君子远庖厨”,说的不过是一种不忍杀生的心理状态罢了。

也就是齐宣王“以羊易牛”的心理,因为他亲眼看到了牛即将被杀的样子而没有亲眼看到羊即将被杀的样子。

“眼不见为净”,所以君子远离宰鸡杀鸭的厨房。

后世有不少人曲解了“君子远庖厨”这句话里的合理内涵,也就是那种“不忍”之心,而片面轻率地说君子应该远离厨房,以此作为自己偷懒不下厨房的借口。

河南省郑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2019-2020学年下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卷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类善待野生动物的理念和实践在我国有着漫长的历史,到了宋代又有了新的表现和探索,这较好地体现在诗和词这两种当时最为流行的艺术形式之中。

在宋代诗词中,一方面有围绕人类善待野生动物的方式方法进行的细致描写,另一方面还贯穿着一些具有强烈人文意识的独到理念。

宋代诗词细致描写了对待野生动物的各种场景和操作环节。

其中以和善仁爱的方式对待野生动物的活动也有不少记载,由于场合和条件不同,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握。

一是在日常生活之中尽量以善心XXX对待野生动物。

XXX的《放鱼》说:“捉鱼浅水中,投置最深处。

当暑脱煎熬,翛然泳而去。

岂无良庖者,可使供七箸。

物我皆畏苦,舍之宁啖茹。

”这是XXX所记自己救鱼食素的一次生活经历。

XXX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说:“钩帘归乳燕,穴纸出痴蝇。

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

”这都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能碰到的事,举手之劳可以为动物放一条生路。

虽然XXX的说法有一定宗教背景,但对普通人也有启示意义。

二是尽可能人性地看待捕捉的野生动物。

人类在和野生动物的“交往”中肯定会捉取大量野生动物。

除大部分被杀掉之外,人类还有较为“友善”地看待它们的方式办法。

宋代有大量的放糊口动,这在诗词中有很多描写。

XXX《驯鹿》讲到本人想放掉一只被网捉住的鹿,“XXX动XXX,吾欲纵尔山之傍”“饮泉啮草当远去,山后山前射生户”,他不仅但愿这头驯鹿回到适宜本人生存的山野之中,而且奉劝它避开猎户。

不过,当时墨客们关于放出产生了意见分歧。

XXX《长命洲》写道:“狐狸口腹应潜饱,就死多于日放生。

第八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网络学习段考试题三含解析

第八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网络学习段考试题三含解析
本题中例句句式是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以孝悌之义申之,意思是,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老百姓听。
A项,宾语前置句,“胡”是疑问词,放在“为”的前面,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B项,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以桑树之.与例句句式相同。
C项,省略句,“以”后省略“之",译为: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凭借它)经常吃到肉食了。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D. 自其逝也/虽过莫彰/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欤
8。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子洗马,是太子属官.即东宫官,主要负责教导太子言行,给予太子指导。
B。 公,是表示对别人尊敬的称呼。“秦孝公”和文中的“郑国公”都是这个意思。
C. 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把握文言句式的能力。要抓住各种特殊句式的构成特点,结合翻译来判断。古代汉语中的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特殊句式)、固定结构等几类。判断句、被动句要从结构特征上去掌握,省略句则要联系上下文去推求省略的部分,倒装句要掌握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状语后置的规律,固定句式要记住它们的习惯用法。

江苏省沭阳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江苏省沭阳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调研测试高一语文参考答案1.(3分)B(“排除外来文化的影响”错,文中说“吸收外来”。

)2.(3分)D(没有类比论证方法)3.(3分)D(“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属于“文化使命”。

)4.(3分)C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本题中,C项,“不提倡竞争性”说法错误,原文是“弱化了竞技的竞争性”。

故选C。

5. (3分)A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本题中,A项,“目前我国的书法教育尚属空白”说法属于无中生有,原文没有相关信息。

故选A。

6. ①家长要改变教育观念,注重孩子的综合素质;②学校要探索科学的书法教学模式;③国家要完善评价体系并培养更多的书法教师。

(每点 2 分,共6分)7.(3分)D(A“如描写小男孩时运用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

”错,没有“心理描写”。

B“因为‘我’能帮他们的也只有这么多”错,我联系了医院,让朋友开车接母子二人去治眼疾,面对他们的道谢“我”羞愧,真正原因是“她捞起的并非只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美好愿望,更有一个旁观之人的迷途之心”,实际上是她让我明白了“这世间还有那么多更加珍贵的事物”,“我”应该感谢她。

C“这样的母子让‘我’‘恐惧’”错,让“我”恐惧的是“远处传来了窸窸窣窣的声音”,是“种种灵异传说”。

)8.①深爱儿子。

含辛茹苦,拼命攒钱为儿子治眼病。

她给儿子捞月亮,让儿子感受生活的美好。

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上册期末试卷1、命题范围:语文版必修32、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

3、第Ⅰ卷(阅读题70分);第Ⅱ卷(表达题80分)。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国学”教育不妨从成语开始“国学教育”兴起,让国人颇有几分欣慰。

早就有人痛心疾首地说国家早该这样了,现在的孩子都数典忘祖了。

然而,亡羊补牢,犹未为晚;爱国不分先后,入市不分早晚。

只要是认识到了过失,随时想起来改正都是可喜的,及时的。

下一个问题又出来了,啥叫“国学”?中国的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大海捞针肯定是不行的。

于是乎,有经典说法:从“四书”“五经”开始。

然而,从“五四”以来,孔孟之道已经被批了几次,以“五四”和“文革”最为代表,以“文革”为甚。

经书的权威性被动摇不说,让孩子们读四书五经,就算是白话文翻译版本也令人担忧,这种学法能否持久和见效?换句话说,“国学”精神太庞杂,几乎包罗万象,甚至可以相互矛盾,或者各取所需。

比如“出世”还是“入世”。

再换句话说,文化传统柳暗花明,轨迹迂回迥异,也让人无所适从。

比如,春秋时期的侠客精神,比如荆轲和田横五百士,还有高山流水之类的故事,恐怕离时下的主流价值观渐行渐远。

剑拔弩张、侠肝义胆那一套跑到日本变成武士道了,中国人已经变得唯唯诺诺。

话说起来太长,这里想说的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历史系的学生是一种学法,平民百姓和孩子又是一种学法。

比如,最能反映中华民族智慧精华的东西,就是成语典故。

一半以上的成语故事来自春秋时期,可见,那个时期的民族智慧是多么辉煌啊!“成语”往往被认为是儿童读物,其实,就其故事的浅显性而言适合儿童,而其中的哲理却属于成人读物。

成语确实是中华民族智慧的活化石,或者说,子孙后代的处世哲学在成语中早已高瞻远瞩了。

比如“指鹿为马”,如今的下属在领导面前,几乎时刻都要指鹿为马,看领导脸色行事,唯领导马首是瞻。

最经典的两个中国成语如今却最容易被国人所忽略:一个是“井底之蛙”,一个是“五十步笑百步”。

(审核版)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 (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122套).doc

(审核版)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 (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122套).doc

鹤岗一中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一、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3题。

(9分)买意外险需看清保险公司的免责条款据各大保险公司反映,韩亚空难之后,近期前来咨询和购买航空意外险、交通意外险等险种的客户明显增多。

一般意义上的航意险,是指乘客在保险期限内因飞机意外事故遭到人身伤害导致身故或残疾时,由保险公司按照保险条款所注明的保险金额给付身故保险金,或按身体残疾所对应的给付比例给付残疾保险金。

这是大部分人乘坐飞机时习惯购买的,也是保险公司为航空旅客专门设计的一种针对性很强的商业险种,这类航空意外险基本只保障单次航班,每次花费20元,保障额度20万到40万。

当然,并不是购买了航意险就意味着在空中遇到的一切意外都在保障范畴内,不少意外事件都在责任免除范围内,其中就包括在核爆炸、核辐射或核污染,战争、军事行动、暴动或武装叛乱期间发生意外,保险公司是不给予赔付的。

20元买一份保额为40万的航意险,从保额、保费、保障范围来说,都不太划算。

乘客可根据自己出行情况,综合考虑保障期限、范围和保费等各方面来选择航意险。

对于“空中飞人”来说,可购买一年期的航意险,可保一年内的航空意外,不限乘坐飞机的次数,而且一年期航意险的保费一般在40元到60元之间,保额介于45万至50万元之间。

此外,经常出差、探亲的旅客可以选择交通工具综合意外险。

除航空意外,还涵盖了轮船、汽车、火车等其他交通工具的意外保障。

一年期的价格一般是50到300元,保额为20万到100万。

此外,部分保险公司的寿险和养老型保险产品,可以附加意外险保障,而且针对不同的交通工具,赔付比例相差也较大,一般附加的航空意外伤害,可以获得10至40倍于基本保额的保险保障。

就像航意险有许多种保险公司不予赔偿的情况,意外险中也有许多免责条款需要关注。

比如旅游意外险,如果在行程中有登山、攀岩、滑翔等高危项目,一定要注意这些活动是否在保险公司责任免除条款中列明。

2019-2020年初三语文期末试卷答案及解析

2019-2020年初三语文期末试卷答案及解析

2019-2020年初三语文期末试卷答案及解析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6小题,其中1-5题每题2分,第6题8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B )A.汲.(xí)水古刹.(shā)跌宕.(dànɡ)明眸.(móu)善睐B.涸.(hé)辙殷.红(yān)开辟.(pì)揠.(yà)苗助长C.惬.(jiá)意惺忪.(sōnɡ)地壳.(ké)探骊.(lì)得珠D.拮据.(jù)婆娑.(suī)螳.(tānɡ)水鄙夷不屑.(xiāo)【解析】A项汲(jí),刹(chà);C项惬(qiè),壳(qiào);D项据(jū),屑(xiè)。

刹、壳、据是多音字误读,汲、惬、屑是形声字误读。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D )A.褒贬取谛绮丽无精打采B.峻工纷纭荡漾不记其数C.峰峦茏罩玲珑一愁莫展D.恣睢和煦柔曼销声匿迹【解析】A项“谛”应“缔”;B项“峻”应为“竣”,“记”应为“计”;C项“茏”应为“笼”,“愁”应为“筹”。

3.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B )A.毕业后,我的同座王立志随父母去了外地,从此我俩分道扬镳....,没有再见过面。

B.暴雨、山洪、泥石流纷至沓来....,使地震灾区雪上加霜。

C.大家在公共场所要讲文明,不要高声喧哗,要销声匿迹....,自觉维护公共秩序。

D.现在的电讯诈骗手段常常别出心裁....,花样翻新,大家要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解析】A项“分道扬镳”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用来表示同学分别是错用对象。

C项“销声匿迹”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

用来形容在公共场所讲文明,不在公共场所喧哗,错在望文生义。

D项“别出心裁”指想出的办法或思想独创一格,与众不同,用来形容诈骗手段是褒作贬用,词语色彩不当。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芒山镇联合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语文测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芒山镇联合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语文测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芒山镇联合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语文测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福山路3号:沈从文先生故居(1)我上午就要离开青岛,我必须去一趟。

于是早晨6 点多钟出门,打车来到小鱼山,寻找沈从文故居。

(2)洁净的沥青路面,坡地延伸,两旁欧式的老建筑,随处长着自由的花草树木,仿佛置身在欧洲小城。

那些早起的人们,匆匆地催促孩子上学去。

卖早点的摊子,也摆在了门口。

我见一个年轻女人走过,便上前问她:“请问沈从文故居在哪?她默想一会,用手指了指,不确定地说,恐怕在上面吧,你再问问别人。

(3)又往前走,见到一个老人。

我对他说,请问沈从文故居在哪?老人似乎耳背了,他说,什么丸?我大声对他耳朵说,沈从文!老人沉默了一会,他很想帮助我,可终于无奈地摇了摇头。

(4)我心下决定:再也不去问人,我一定能自己找到。

在走过几条路——鱼山路、恒山路和芝罘路——之后,我终于见到福山路。

我大步向上走去,拐过几个路口,终于见到了那个门牌:福山路3号;对,还有那一块黑底金字铭牌:沈从文故居。

(5)一座斑驳的铁门半掩着,半边有青藤披纷下来。

迎门一堵石墙,同样被青藤所覆。

无人,院子里静静的。

我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悄声说:沈先生,我来看您了!一踅身,进门横折一溜石阶,屑步拾阶而上。

(6)这是一座花园,树木扶苏,可是并不热闹,似乎还有那么一点冷清。

一棵大的紫薇开满了缎子一样粉红的碎花。

一幢两层的老楼掩映在这些树木花草之中。

几棵椿树,几棵常青树,两棵柿子树,结着青咯哒的小柿子。

前院还有一处种了玉米,枝叶全枯,仍挺立着。

走到后院,一棵枫树倚着高坡。

南瓜藤铺张着,爬得到处都是,开着大大的黄花,结着大大的南瓜。

登楼的石阶是弧形的,那石阶的扶手上,也摆了几盆花:一盆蟹爪莲,几盆雏菊。

还有几盆苦瓜低垂着,有的已经腐烂,仍垂在那里。

还有一盆竟是辣椒,上头结了许多朝天椒!(7)这是一座花园么?是一座破败的废园?它还是一畦菜园?它仿佛很有点人间烟火味,又似乎有那么一点典雅浪漫,可是显然很久没有人收拾过它了,有那么一点荒凉。

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语文四年级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卷(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语文四年级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卷(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民权县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卷四年级语文说明:本张试卷共四页,满分100分。

请同学们仔细审题,认真作答!一、我会根据音节写出正确、规范的汉字。

(20分)hū xiào jiè shào ɡōnɡ jìnɡɡē bo dù juān()()()()()càn làn pì rú jǐnɡ jiè ménɡ lónɡ jí bìnɡ()()()()()二、我能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字词练习。

(11分)1.先选词填空,再说出两个词语有什么不同。

(3分)严肃严重(1)感染新冠肺炎疫情的人病情很()。

(2)老师神情()地说:“孩子们,不努力学习就是在浪费生命。

”2.按要求写出恰当的词语。

(4分)(1)表现人的心情:焦躁不安()()(2)指一毛不拔、非常吝啬的人();比喻有突出才能的人()3.照样子,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2分)例:胤恭勤不倦。

(疲倦)家贫不常得油()太白感其意,还卒业()4.读一读下面的成语,选一个成语写出它的故事和含义。

(2分)程门立雪凿壁偷光孟母三迁三、我能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8分)1.我会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8分)(1)我用自己的话写出“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的意思。

(2分)(2)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4分),只留清气满乾坤。

月黑雁飞高,。

寒雨连江夜入吴,。

,溪头卧剥莲蓬。

(3)选择恰当的名言警句填空。

(只填序号)(2分)A 一日读书一日功 B不怨天 C 死于安乐 D 只要迈步总不迟①(),不尤人。

②学习不怕根底浅,()。

③生于忧患而()。

④(),一日不读十日空。

2.我会按要求写句子。

(10分)(1)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句子。

七月的天山,盛开着鲜艳的花朵和动听的歌曲,我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

(2)照样子,改写下面的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丘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3、必修4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就书法而言,性情是书者作品所显示的一种精神面貌、气韵意境,它是书法家性格和情感的表露。

书法把蕴藏在个人身心的思想感情,化作了一种有形有色、有声有歌、有节奏、有韵律、有神采、艺术震撼力和浓重感情的结晶体。

几千年来,历代书法家,他们在书法创作过程中,都在不经意地宣泄和抒发他们的情感,流露和张扬他们的性格;都在自然而然地把书法的基本规律与自身的性情融为一体,使书法的造型风貌和精神内涵达到美的升华,进而成为书法艺术美的精湛之作和艺术之花。

晋代王羲之的《兰亭序》就是在兰亭雅集的过程中,群贤毕至,情绪高昂、酒过微醺的特定情境中创作出来,一气呵成,性情使然,不可而再。

唐代颜真卿的《祭侄季明文稿》也是在怀念亲人的悲痛情绪中,虽涂抹更改但浑然天成。

更有颠张(张旭)醉素(怀素),处于醉酒或癫狂的状态下,任情挥洒,真正如“惊蛇入草,乱鸟出林”般合自然之象,把自我狂放不羁的性情表露在书写的过程之中,令作者和观者皆痛快淋漓。

而八大山人(朱耷)和弘一法师,都乃皈依佛门之人,深修佛学,洗涤心灵,我们从其作品中则可观其心,会其性情。

不激不厉,温和空灵的精神内涵尽收眼底。

还有无数的古贤书家的诗文信札,或庄重或洒脱,或从容或疾速,或劲健或秀雅,毫无拘束,自由自在,都是作者内心感情的自由抒发,当时情绪的自然流露。

历代书法家无不重视书法艺术的情感表现。

汉蔡邕《笔论》中提出:“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

”唐孙过庭《书谱》中指出:“达其性情,形其哀乐。

”元陈绎《翰林要诀》中强调:“情之喜怒哀乐,各有分数。

喜则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

情有轻重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

”当代陈振濂《书法美学》中更是直白:“真正的书法,是包含着作者抒情、泄意、在形式中融入有个性的审美意念的一种绝对强调主体精神的艺术……”由此可见书法作品充满性情成分。

如毛泽东的字大气磅礴,周恩来的字儒雅含蓄,郭沫若的字才气横溢,齐白石的字质朴倔强,吴昌硕的字浑厚老辣,于右任的字圆融端穆,李叔同的字淡定出尘,张大千的字豪迈奇险,皆是作者性格、性情、气质、学问、修养、胸怀的自然外化,毫无矫饰,所以纷呈异彩,各具魅力。

古人云:“学我者死,似我者俗。

”其精神就是书法者要用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感受来写,而不是永远跟着古人走。

就像一个舞蹈家,既能善舞,又要善表情,一举一动都得有情感才有神韵,才能感动观众。

孙过庭在《书谱》中提出“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性情,草以点画为性情,使转为形质,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真亏点画,犹可记文”。

可见真正的书法都是以情意为本。

想起一位书家一句很朴实的话:“在你写书法的过程中,你因为写书法而感受着痛苦,即使写得好看也不能算一件优秀的作品;若在写的过程中你体会了情绪的宣泄,心情享受了愉悦,即使是别人认为有点丑的作品也应该是一幅成功的作品”没有情意,便没有艺术的活力和神采;没有情意,白纸黑字安能成为艺术?(选自陈相国《没有情意,书法安能成为艺术?》)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许多古贤书家的诗文信札,风格各异,都自由抒发了作者内心感情,流露了当时的情绪。

B.书法家都重视书法艺术的情感表现,如蔡邕《笔论》等都强调书法作品离不开性情因素。

C.所有的书法作品都是书者性格、性情、气质、学问、修养、胸怀的自然外化,各具魅力。

D.书法创作应以情意为本,用自己的情感、感受来写,借此宣泄内在情绪,愉悦自己的心情。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段先点明了“性情”与书法作品、书者之间的关系,明确了文章的观点。

B.文章论证方法灵活多样,既有举例论证,也有引证分析;既有概述也有具体事例。

C.文章先提出总论点,然后从事实和理论两个方面分析,最后深化论证,层次清晰。

D.文章最后一段先引用古语强化观点,然后举出舞蹈家的例子直接证明,说服力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纵览历代书法作品就会发现:书法作品的精神面貌、气韵意境,无一不是书法家的性格和情感的表露。

B.在书法创作中,书家都有意将书法的基本规律与自身性情融为一体,使书法造型和内涵达到美的升华。

C.书法艺术也是生活的反映,例如八大山人和弘一法师从佛教中获得灵感,其作品不激不厉,温和空灵。

D.真书由使转表达感情,由点画表现情态;草书由点画表现情态,由使转表达感情,违反使转便不为汉字。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了人类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使信息成为一种全球共享的资源,但同时也正显著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存方式,乃至于对伦理道德观念和法律环境产生了极大的挑战。

网络伦理是人们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进行社会交往时表现出来的道德关系,研究对象包括在网络使用和运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网络与社会其他现象相关联而出现的交叉问题和由网络道德而引起的深层次的理论问题。

(摘编自陆航、畅国杰《构建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网络伦理》)材料二:网络为保持本国的政治独立带来困难并导致民族文化的衰落。

过去,由于自然屏障的存在,恶意的政治制度信息多数不能侵入他国民众,网络的出现大大减少了不同国家、民族和信仰的人们进行交流的限制。

网络日益成为政客们善用的政治工具。

此外,信息网络的国际化趋势,导致民族文化的萎缩,形成文化霸权主义。

英语是计算机网络应用发展中的最主要的语言,这样,以英语为语言载体的全球网络文化随着信息网络的延伸而扩大,而网络文化中所携带的西方价值观、意识形态观点冲击着非英语国家和民族的人们原有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素养,逐渐为人们所接受,逐渐征服当地文化,最终形成一种以西方文化为主的全球网络文化。

网络使人际关系淡漠、情感疏远,造成人类退化危机。

网络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越来越少,群体纽带越来越松弛,最终导致群体意识淡薄和各种群体结构松散。

同时,网络的发展使人进化朝反方向发展:人类由于工作和生活对电脑的依赖,将会使身体出现退化;由于不同国家、民族、地域之间的交往都越来越多地依靠信息传播媒介,从事间接交往,不同人种的混杂现象来越少,人类将进入永久的隔离状态。

这将导致人类人种质量退化,最终可能出现人类危机。

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的不平等使世界性贫富分化加剧。

“信息十经营=财富”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公认的一个经验公式。

但是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实施,是建立在各国经济实力基础上的;最终,新的世界性贫富两极分化将形成,强的更强,弱的更弱。

(摘编自王志萍《网络伦理:虚拟与现实》)材料三:网络治理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网络并非法外之地”,网络治理的更高原则是“网络是人们平等分享技术进步和顺利获得社会交往乐趣的空间”,后者需要引入网络伦理。

网络伦理的一个功能就是调解。

它通过舆论评价和个人反省自检,唤起人们主动对照网络伦理规范的要求,确认当下行为的对错,找出其间的差距。

网络伦理的另一个功能就是教化规约。

离开了道德教化,社会就是一盘散沙。

网络伦理的再一个功能就是激励引导。

道德给出了理想性的要求,这些要求都是符合值得追求的善的目标的,是我们应该做到的但实际上又没有做到的,因此,在追求更加道德、至善的路上没有终点。

总之,网络伦理褒善抑恶诉诸的是人的理性和良知,让人生起荣誉感和羞耻心,这是其他任何社会制裁手段所不具备的。

(摘编自李萍《推进网络伦理建设》)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现代信息技术超越时空的特点,使一个国家保持政治的独立变得困难重重。

B.网络让交流更便捷,但也使人与人间的直接交往减少,会造成人类退化危机。

C.不同国家对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的不平等,造成了新的世界性贫富两极分化。

D.对照网络伦理规范、确认行为对错、找出不足,这都体现了网络伦理的调解功能。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构建良好的网络伦理,既可以让全球人类共享网络资源,又可以促使网络道德对人类形成行为规范。

B.网络负面作用较多,会导致社会家庭观念淡薄,邻里关系疏远,同事关系简单,人的社会性本质退化。

C.依靠法律,网络可以成为人们平等分享技术进步和顺利获得社交乐趣的空间,这是网络治理的原则。

D.网络伦理褒善抑恶,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人生起荣誉感和羞耻心,追求更加道德、至善的境界。

6.根据上述材料,你觉得网络伦理的建设可以从哪些方面实施?(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美人鱼侯发山乌苏里江美其名曰江,其实是一条河,属于黑龙江的支流,是中俄边境上的界河。

那一年夏天,我去那里旅游。

之前,我还不止听一个人说过,乌苏里江有美人鱼。

美人鱼的古老传说,跨越了文化、地域和世纪,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

美人鱼的故事不仅出现在安徒生的童话里,出现在博物学家普利尼的《自然史》中,还出现在现实当中,如当年哥伦布航海途中,就发现了美人鱼。

即便是在今天,在世界一些遥远的地区,还不时传来发现美人鱼的报道。

因此,我对乌苏里江里有美人鱼的传说倒有几分相信。

美人鱼什么模样?美人的上身,鱼的尾巴,这我知道。

具体到细节,如眼睛的大小,如头发的长短,如脸蛋的形状,我想象不出来。

我赶到的时候,天色已晚。

当晚借宿在江边的一个村子。

那户人家只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大爷。

从跟老人的攀谈中,我知道老人这辈子没有子女,老伴五年前走了。

当下我心里咯噔一下,心说这样的孤寡老人怎么生活啊?我四下瞅瞅,发觉家里收拾得干净清爽,一点也不乱。

难道请保姆或钟点工?不像。

我说,大爷,您身体还行啊。

老了,啥也干不动喽。

老人摇了摇手。

我以为老人谦虚,说您还真行,家里拾掇得这么齐整。

老人笑了笑,说我哪行,都是美人鱼干的。

美人鱼?我吓了一跳,以为老人脑子不灵醒,说胡话哩,我也只好顺着他的话茬往下走,说美人鱼什么时间来?老人说,美人鱼天天来,这不,桶里的鱼就是她送来的。

你来之前她刚走。

顺着老人的眼光,我看到屋角有个水桶,里面扑腾着几条鱼。

我淡淡一笑,老人的一番话更像传说中狐仙变成美丽女孩的故事。

这下,我更加认为老人是真的糊涂了,糊涂得还不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