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季新版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学期5.2、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8
2017年秋季新版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学期5.2、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课件32PPT共21页

32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Fra bibliotek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北师大版 数学八年级上册 5.2 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案

适用学科 初中数学适用年级初二适用区域 北师版区域课时时长(分钟)知识点 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2 课时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目标 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和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含义. 2、了解代入法的概念,掌握代入法的基本步骤. 3、了解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 4、掌握用代入法、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重点 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难点 在解题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消元”思想和“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 【教学建议】二元一次方程组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注意从已有知识引导并理解 掌握,对于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重点在划二元为一元,要注重理解 过程从而更好的掌握求解.【知识导图】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一望无际呼伦贝尔大草原上,一头老牛和一匹小马驮着包裹吃力地 行走着,老牛喘着气吃力地说:“累死我了”,小马说:“你还累,第1页/共13页这么大的个,才比我多驮 2 个”老牛气不过地说:“哼,我从你背 上拿来一个,我的包裹就是你的 2 倍!”,小马天真而不信地说: “真的?!”同学们,你们能否用数学知识帮助小马解决问题呢?二、知识讲解上面的问题由于涉及到老牛和小马的驮包裹的两个未知数,我们设老牛驮 x 个包裹,小马驮 y 个包裹,老牛的包裹数比小马多 2 个,由此得方程 x-y=2,若老牛从小马背上拿来 1 个包裹,这时老牛的包裹是小马的 2 倍, 得方程:x+1=2(y-1)师:同学们能用方程的方法来发现、解决问题这很好,上面所列方程有几个未知数?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多少? (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项的次数是 1)师: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未知数项的次数都是 1 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注意:这个定义有两个地方要注意①、含有两个未知数,②、含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练习:下列方程有哪些是二元一次方程1 +2y=1xxy+x=13x- y =52x2 2 3xxy=1 2x(y+1)=c 2x-y=1x+y=0议一议、师:上面的方程中 x-y=2,x+1=2(y-1)的 x 含义相同吗?y 呢?(两个方程中 x 的表示老牛驮的包裹数,y 表示小马的包裹数,x、y第2页/共13页的含义分别相同。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2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

1 / 7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加减消元法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二)能力训练要求1.会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根据不同方程的特点,进一步体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消元.(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进一步体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消元思想,在化“未知为已知”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2.根据方程组的特点,培养学生学习教学的创新、开拓的意识.二、教学重点1.掌握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原理及一般步骤.2.能熟练地运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三、教学难点1.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消元即化“二元”为“一元”的思想.四、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回顾复习[师]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什么?[生]消元[师]用代入法解下列方程组并检验所得结果是否正确。
[生1]解:把②变形,得x=2115 y ③1 / 7把③代入①,得3×2115-y +5y=21, 解得y=-3.把y=3代入②,得x=2.所以方程组的解为⎩⎨⎧=-=3,2y x [生2]解:由②得5y=2x+11 ③把5y 当做整体将③代入①,得3x+(2x+11)=21解得x=2把x=2代入③,得5y=2×2+11y=3所以原方程的解为⎩⎨⎧==32y x [师]我们可以发现第二种解法比第一种解法简单.有没有更好的解法呢?也就是说,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用代入的方法可以消元,从而使“二元”变为“一元”.那么有没有别的消元办法也可以使“二元”变为“一元”.[生]我发现了方程①和②中的5y 和-5y 互为相反数,根据互为相反数的和为零,如果能将方程①和②的左右两边相加,根据等式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含有x 的等式,即一元一次方程,而5y+(-5y)=0消去了y .[师]很好.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中的第二种方法——加减消元法.第二阶段、讲授新课[师]下面我们就用刚才这位同学的方法解上面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由①+②,得1 / 7(3x+5y)+(2x -5y)=21+(-11),即3x+2x=10,x=2,把x=2代入②中,得y=3.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3,2y x 一个方程组我们用了三种方法,从中可以发现,恰当地选择解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回忆上一节的练习和习题,看哪些题用代入消元法解起来比较简单?哪些题我们用加减消元法简单?我们分组讨论,并派一个代表阐述自己的意见.第三阶段、自主学习1.用加减消元法求解下面的方程组:257(1)231(2)x y x y -=⎧⎨+=-⎩[师]什么是加减消元法,并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它。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2.1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代入消元法教学设计

4.各小组展示解题成果,分享代入消元法的应用经验。其他小组认真倾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出示几道不同难度的课堂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
2.学生认真审题,运用代入消元法解答习题,教师巡回检查学生的解题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个别辅导。
5.合作交流,拓展思维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和技巧。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
6.总结反馈,查漏补缺
在课堂尾声,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同时,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及时解答,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7.课后作业,巩固提高
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作业难度要适中,既能巩固基础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展示,组织学生共同分析解题思路和答案的正确性。
4.针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进行总结,强调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代入消元法的概念、原理、操作步骤和应用技巧。
2.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代入消元法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提出疑问,教师及时解答。
3.讲解示范,突破难点
针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代入消元法的适用条件和计算方法。同时,强调注意事项,降低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错误率。
4.练习巩固,提高能力
设计不同难度的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代入消元法,提高解题能力。
2.作业难度分层,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5.2.2求解二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点
1.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掌握代入法、消元法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能够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并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几何意义,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直观思维能力。
(二)教学难点
1.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方法,尤其是消元法的掌握。
1.强化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组概念的理解,通过典型例题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
2.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让学生在掌握代入法、消元法的基础上,学会灵活运用。
3.针对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不足,教学中应多设计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环节,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五、作业布置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特布置以下作业:
1.必做题:
(1)根据课堂上讲解的代入法、消元法,求解以下二元一次方程组:
① 2x + 3y = 8,x - y = 1
② 5x - 4y = 3,3x + 2y = 19
③ 4x + 7y = 25,6x - 5y = 1
(2)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某商店举行促销活动,购买A商品可享受8折优惠,购买B商品满100元减20元。若小明购买A商品3件和B商品2件,总共花费360元,请问A商品和B商品的原价分别是多少?
7.跟踪辅导,关注个体差异
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辅导,关注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这一阶段,我将通过一个生活情境的引入,激发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兴趣。我会讲述一个关于两个好朋友小明和小红去购物的问题:他们一起去商场,小明看中了一件衣服,小红看中了一个玩具。他们决定用自己的零花钱合买,但总共只有一定数量的钱。如果衣服的价格是x元,玩具的价格是y元,他们总共带了z元,那么如何找出x和y的值,使得他们正好用完所有的钱?
八年级数学上册 5.2.2 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5.2.2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学习目标:1.会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进一步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消元”思想,初步体会数学研究中“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3.通过对具体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观察、分析,选择恰当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4.通过学生比较两种解法的差别与联系,体会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这一认识方法.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难点:在解题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消元”思想和“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教法及学法指导: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的分组讨论、合作交流为主展开教学.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第一种解法——代入消元法,其主要步骤是哪些?生:第一步:在已知方程组的两个方程中选择一个适当的方程,将它的某个未知数用含有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出来.第二步:把此代数式代入没有变形的另一个方程中,可得一个一元一次方程.第三步: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得到一个未知数的值.第四步:把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回到原方程组中的任意一个方程或变形后的方程(一般代入变形后的方程),求得另一个未知数的值.第五步:把方程组的解表示出来.第六步:检验(口算或笔算在草稿纸上进行),即把求得的解代入每一个方程看是否成立. 师:现在我们一起解一个方程组(选两名学生板演在黑板上,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教师巡视、引导、解疑,并进行评析.)师:大家是把②变形,得:, ③把③代入①,得:,解得:.把代入②,得:.所以方程组的解为.这是我们已经熟悉的代入消元法了,除了这个方法你还有别的方法吗?生:小组交流后,选代表做题.生甲:解:由②得, ③把当做整体将③代入①,得:,解得:.把代入③,得:.所以方程组的解为.生乙:解: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方程①+方程②得:(3x+5y)+(2x-5y)=21+(-11),,解得:,把代入①,解得:,所以方程组的解为.师:通过上面的练习发现,同学们对代入消元法都掌握得很好了,基本上都能够按要求解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如方案1),可是也有同学发现(方案2)的解法比(方案1)的解法简单,他是将5y作为一个整体代入消元,依然体现了代入法的核心是代入“消元”,通过“消元”,使“二元”转化为“一元”,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那么(方案3)的解法又如何?它达到“消元”的目的了吗?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中的第二种方法——加减消元法.设计意图:回顾旧知,通过学生练习、对比、讨论,既巩固了已学的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知识,又在此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得出我们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即新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加减消元法.二、小组合作,共同探索(留些时间给学生观察,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方程中某一未知数的系数,如x的系数或y的系数)师:在方程组中,我们看方程①和②中的5y和-5y互为相反数,根据相反数的和为零(方案3)将方程①和②的左右两边相加,然后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消去了未知数y,得到了一个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从而实现了化“二元”为“一元”的目的.师:下面我们就用刚才的方法解下面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例1 解下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师规范表达解答过程,为学生作出示范)解:②-①,得:,解得:,把代入①,得:,解得:,所以方程组的解为.(解答完本题后,口算检验,让学生养成进行检验的习惯.)师:在做题过程中要注意:(1)注意解此题的易错点是②-①时是(2x+3y)-(2x-5y)=-1-7,方程左边去括号时注意符号.另外解题时,①-②或②-①都可以消去未知数x,不过在①-②得到的方程中,y的系数是负数,所以在上面的解法中选择②-①;(2)把y=-1代入①或②,最后结果是一样的,但我们通常的作法是将所求出的一个未知数的值代入系数较简单的方程中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归纳加减消元法概念:在方程组的两个方程中,若某个未知数的系数是相反数,则可直接把这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消去这个未知数;若某个未知数的系数相等,可直接把这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减,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从而求出它的解,这种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的学习,加深学生对加减消元法的认识.并归纳加减消元法概念,通过比较体会在某些条件下使用加减法的优越性.三、学以致用,解决问题例2 解下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先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观察此方程组,让学生说明自己观察到方程有什么特点,能不能自己解决此方程组,用什么方法解决?)生:对于用加减消元法解,x、y的系数既不相同也不是相反数,没有办法用加减消元法. 师:它直接不能用加减消元法,那就没有别的途径了?生:将方程组中的方程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将这个方程组中的x或y的系数化成相等(或互为相反数)的情形,可以用加减消元法.师: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那么大家现在动手做一做.(学生板演,师纠错.)解:①×3,得:,③②×2,得:,④③-④,得:.将代入①,得:.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设计意图:通过两个例题来帮助学生规范书写,同时明确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议一议:根据上面几个方程组的解法,请同学们思考下面两个问题:(1)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什么?(2)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主要步骤有哪些?生:分组讨论、总结并请学生代表发言.师生共同归纳:(1)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仍然是“消元”.(2)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是:①变形----找出两个方程中同一个未知数系数的绝对值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分别在两个方程的两边乘以适当的数,使所找的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②加减消元,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③解一元一次方程.④把求出的未知数的解代入原方程组中的任一方程,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从而得方程组的解.注意:对于较复杂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应先化简(去分母,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等).通常要把每个方程整理成含未知数的项在方程的左边,常数项在方程右边的形式,再作如上加减消元的考虑.设计意图:通过“议一议”让学生进一步归纳出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为今后做题找到做题依据.随堂练习:用加减消元法解下列二元一次方程组:(选四名学生板演在黑板上,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教师巡视、引导、解疑,并进行评析.)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地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并能在练习中摸索运算技巧,培养能力.四、回顾课堂,盘点收获1.关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种解法: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比较这两种解法我们发现其实质都是消元,即通过消去一个未知数,化“二元”为“一元”.2. 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的条件:某一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相等.3. 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①变形,使某个未知数的系数绝对值相等.②加减消元.③解一元一次方程.④求另一个未知数的值,得方程组的解.设计意图: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并通过自己的归纳总结,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五、快乐套餐,深化提高一、认真选择:(1)用代入法解方程组的最佳策略是()A.消y,由②得y= (23-9x)B.消x,由①得x= (5y+2)C.消x,由②得x= (23-2y)D.消y,由①得y= (3x-2)(2)解以下两个方程组,较为简便的是()①②A.①②均用代入法B.①②均用加减法C.①用代入法②用加减法D.①用加减法②用代入法二、看谁做得又对又快:(1) (2)设计意图:练习注意了问题的梯度,由浅入深,一步步引导学生利用不同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经过实践归纳出不同的题目,选择什么方法解答更好,在做题中教师给予点评,对回答问题暂时有困难的同学,教师应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六、布置作业,课堂延伸必做题:课本第228页习题7.3 第1题.拓广题:课本第228页习题7.3 第4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会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进一步了解“消元”的思想.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与代入法相同,仍是“消元”化归思想,通过代入法、加减法这些手段,使二元方程转化为一元方程,从而使“消元”化归这一转化思想得以实现.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己比较、分析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在巩固议练活动中,加深学生对“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的理解.特别是如何由代入消元法到加减消元法,过渡自然.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注重化归意识的点拨与渗透,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体会理解这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教学后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一开始给出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先让学生用代入法求解,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引出了新课题,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通过学生的观察、发现,理解加减消元法的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明确使用加减法的条件,体会在一定条件下使用加减法的优越性.之后,通过两个例题来帮助学生规范书写,同时明确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接下来,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来巩固加减消元法的应用,并在练习中摸索运算技巧,培养能力,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有个别同学在运算上比较容易出错,运用的灵活性掌握得不太好,解答起来速度较慢,我想只要多加练习,一定会又快又准确的.。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5.2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Βιβλιοθήκη 中理解和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方法。
2.引导学生运用代入法、消元法等不同的方法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培养学生的解题策略和技巧。
3.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与讲解,让学生掌握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提高解题效率。
5.总结反馈,巩固提高
在教学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梳理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和步骤。同时,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积极评价,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6.个性化指导,关注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耐心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自信心;对于优秀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拓展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课堂练习阶段,教师设计具有梯度、涵盖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包括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学生完成练习题的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解题方法、步骤和速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指导。此外,教师鼓励学生相互检查,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7.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良好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表达能力等良好品质。通过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感状态下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阶段,教师可以从一个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出发,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例如:“小华和小明一起去书店买书,小华买了3本科技书和2本小说,共花费45元;小明买了2本科技书和4本小说,共花费46元。请问:科技书和小说的单价分别是多少?”
2017年秋季新版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学期5.2、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导学案17

第五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第2节 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1课时【学习目标】1. 会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了解 “消元”思想,初步体会数学研究中“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学习重难点】重点: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难点:在解题过程中体会“消元”思想和“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学习过程】模块一 预习反馈一、学习准备1、含有 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 的整式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2、适合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组 ,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3、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两个一次方程所组成的 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4、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 ,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5、阅读教材:第二节《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二、教材精读6、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例1 解下列方程组:(1) ⎩⎨⎧+==+②y x ①y x ;3,1423 (2)⎩⎨⎧=+=+②y x ①y x .134,1632解:(1)将②代入①,得:_________________.解得:___=y .把____=y 代入②,得:_____=x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______,y x(2)由②,得:______=x . ③将③代入①,得:_________.解得:___=y .把____=y 代入③,得:_____=x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______,y x归纳:(1)代入消元法是通过________ __消去方程组中的一个未知数,化二元为_______,从而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_____,然后再求出被消去的未知数的______,从而得到方程组的解的方法。
(2)、代入消元法的步骤:第一步:在已知方程组的两个方程中选择一个适当的方程,将它的某个未知数用含有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出来.第二步:把此代数式代入没有变形的另一个方程中,可得一个一元一次方程.第三步: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得到一个未知数的值.第四步:把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回到原方程组中的任意一个方程或变形后的方程(一般代入变形后的方程),求得另一个未知数的值.第五步:把方程组的解表示出来.第六步:检验(口算或笔算在草稿纸上进行),即把求得的解代入每一个方程看是否成立.(3)、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尽量选取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是1的方程进行变形;若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都不是1,则选取系数的绝对值较小的方程变形.(4)、代入消元法解方程组的关键是适当_______,灵活代入,有时”整体代入”能使解题过程更简捷。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2.2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及组成部分,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表示方法。
2.学会运用代入法、消元法等方法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并能熟练运用。
3.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的需求,构建二元一次方程组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4.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性质和规律,如:唯一解、无解、无数解等情况。
(二)讲授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会首先明确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解释其组成部分,如两个方程、两个未知数等。然后,我会详细讲解代入法、消元法等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1.代入法:我会选择一个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逐步展示如何通过代入法求解。在讲解过程中,强调代入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消元法:接着,我会讲解消元法,包括加减消元和乘除消元。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消元的过程和原理。
在讲授过程中,我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适时提问,确保他们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这一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6人。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实际问题,让他们合作构建二元一次方程组,并用所学方法求解。我会巡回指导,观察学生的讨论过程,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答案,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反馈。
2.新课内容: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方法。
3.课堂练习:设计具有代表性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5.总结反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巩固知识点,查漏补缺。
6.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精品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精品教案(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精品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会用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初步体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消元”。
3.通过对方程组中的未知数特点的观察和分析,明确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主要思路是“消元”,从而促成由未知向已知转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体会化归思想:4.通过用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训练,及选用合理、简捷的方法解方程组,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了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消元思想,初步体现数学研究中“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从而“变陌生为熟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利用小组合作探讨学习,使学生领会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2.经历具体实例的抽象概括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重点:用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基本方法是消元化二元为一元难点: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化归——化陌生为熟悉。
教学流程:一、课前回顾1.复习上节课所学二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问题1: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问题2: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由两个一次方程组成,并且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组。
问题3: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使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的值都相 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即两个方程的公解)。
2.复习如何将二元一次方程化为x 或y 的代数式 已知二元一次方程 2x+4y=8用含x的式子表示y 用含y的式子表示x为 x=4-2y二、 情境引入探究1:还记得下面这一问题吗?昨天,有8个人去红山公园玩,他们买门票共花了34元.每张成人票5元,每张儿童票3元.那么他们到底去了几个成人、几个儿童呢?设他们中有x 个成年人,有y 个儿童我们可以找到的等量关系为:成人人数+儿童人数=8,成人票款+儿童票款=34.由此我们可以得到方程x+y=85x+3y=34我们怎么获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呢?2xy=2-想想以前学习过的一元一次方程,能不能解决这一问题? 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解:设去了x 个成人,则去了(8-x )个儿童,根据题意,得:解得:x =5 将x =5代入 8-x =8-5 =3.去了5个成人, 3个儿童. 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 解:设去了x 个成人,去了y 个儿童, 根据题意,得:观察: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列一元一次方程设未知数有何不同两者又有何联系对你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有何启示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解:设去了x 个成人,去了y 个儿童,得:由①得:y = 8-x. ③ 将③代入②得:5x +3(8-x )=34 (二元化为一元啦!) 解得:x = 5把x = 5代入③得:y = 3.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3,5y x (将解代入原方程组,就知道你解得对不对啦!)().34835=-+x x ⎩⎨⎧=+=+.3435,8y x yx ⎩⎨⎧=+=+②y x ①y x .3435,8归纳:前面解方程组的方法取个什么名字好◆得出结论:将其中一个方程的某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出来,并代入另一个方程中,从而消去一个未知数,化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一元一次方程.这种解方程组的方法称为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消元,把“二元”变为“一元”.解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什么?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第一步:在已知方程组的两个方程中选择一个适当的方程,将它的某个未知数用含有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出来.第二步:把此代数式代入没有变形的另一个方程中,可得一个一元一次方程.第三步: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得到一个未知数的值.第四步:回代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第五步:把方程组的解表示出来.第六步:检验(口算或在草稿纸上进行笔算),即把求得的解代入每一个方程看是否成立.三、合作探究探究2:根据等式性质填空: <1>若a=b,那么a±c= b±c <2>若a=b,那么ac= bc 思考:若a=b,c=d,那么a+c=b+d 吗?提问:怎样解下面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呢?引导学生逐步得出更简单的方法:方法一:把②变形得2115-=y x 代入①不就消去x 了(代入消元法)方法二:把②变形得5y=2x+1,可以直接代入①呀! 方法三:5y 与-5y 互为相反数(提示学生:相反数相加为0) 分析:(3x + 5y )+(2x - 5y )= 21 + (-11)① 左边 + ② 左边 = ① 右边 + ②右边3X+5y +2x -5y=105x+0y =105x=10解:由①+②得: 5x=10x=2把x =2代入①,得y=3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想一想:参考以上思路,怎样解下面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呢?⎩⎨⎧=-=+11-52125y 3x y x ⎩⎨⎧=+=-1-3275y 2x y x分析:观察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未知数x 的系数相等,都是2.把这两个方程两边分别相减,就可以消去未知数x ,同样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解:把 ②-①得:8y =-8y =-1 把 y =-1代入①,得 2x -5 ╳(-1)=7解得:x =1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1y 1x归纳:前面解方程组的方法取个什么名字好得出结论:对某些二元一次方程组可通过方程两边分相加(减)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从而求出它的解,这种解方程组的方法称为加减消元法。
(秋)八年级数学上册 5.2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2 (新版)北师大版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能根据方程组的特点,适当选用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初步体验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的多样性和选择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经历把“二元”转化为“一元”的过程,从而体会消元的思想,以及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化归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教学重点会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难点将较复杂的方程组转化为两个方程中的某一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相等的方程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情境怎样解下面的方程组⎩⎨⎧-=-=+11522153y x y x 小彬:把②变形得x=(5y-11)/2。
代入①,不就消元了!小明:把②变形得5y=2x+11,可以直接代入①呀!小丽:5y 和-5y 互为相反数……按小丽思路,你能消去一个未知数吗?我们已学过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什么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什么?(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例3 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组⎩⎨⎧-=+=-②①.132.752y x y x 解:由②-①,得 8y=-8y=-1把 y=-1 代入①,得 2x+5=7x=1做一做 用代入消元法解此方程组,并交流解法.回忆 等式的基本性质是什么?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探索 (1)观察此方程组的未知数的系数有何特点?你发现有其它解法吗?(2)此方程组可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哪一条“消元”?由此将“二元”转化为“一元”.(等式的基本性质1)(3) 试一试:讨论、合作、交流.比一比 上述两种方法哪一种更简便?解方程组⎩⎨⎧=+=+②①.1743.1232y x y x 解:由①×3,得 6x+9y=36 ........③②×2,得 6x+8y=34 ........ ④ ,③-④得 y=2把 y=2 代入 ①,得 x=3 讨论、交流 怎样解此方程组比较简便?试写出解题过程.想一想 能否用代入消元法解此方程组?能否运用类似于上例的第二种解题方法? 议一议要运用类似于上例的解题方法,则需要将此方程组作怎样的变形,可使未知数的系数发生变化?根据是什么?(等式的基本性质2)归纳 上述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叫加减消元法,你能概括吗? 把方程组的两个方程(或先作适当变形)相加或相减,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把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解一元一次方程,这种解方程组的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5.2.1求解二元一次方程优秀教学案例

4.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认识到数学对于解决问题和发展思维的重要性。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会在教学中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情景。例如,可以通过设计一个购物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两种商品的总价和找零,从而引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通过这样的情景创设,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意义,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小组,并给他们分配具体的问题或题目,要求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合作。
例如,我可以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具体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要求他们通过讨论和合作,找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邀请学生代表分享他们小组讨论的结果和经验。我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和解说解题思路和方法,并鼓励其他学生进行提问和补充。
(五)作业小结
在作业小结环节,我会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进行练习和思考。
作业可以包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线性规划、几何问题等,也可以是一些练习题,要求学生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进行解答。通过这样的作业,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同时,我会在下一节课的开始时,进行作业小结,让学生分享和展示自己的作业成果,互相学习和借鉴。通过这样的作业小结,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对方程组的理解和解题能力。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5.2.1求解二元一次方程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5.2.1“求解二元一次方程”是学生在掌握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后,进一步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的重要内容。这一部分内容是学生初中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八年级数学上册5.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第1课时代入法教学设计 (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5.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第1课时代入法教学设计(新版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八年级数学上册5.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方法——代入法。
通过代入法,让学生能够求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教材中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并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对于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特别是代入法的运用,还处于初级阶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去发现、总结代入法的步骤,并在练习中熟练运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方法——代入法。
2.培养学生运用代入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代入法的步骤及运用。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代入法,并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实例引导: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去发现、总结代入法的步骤。
2.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3.练习巩固:通过大量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代入法的运用。
4.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用于引导学生发现代入法。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准备黑板,用于板书解题步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例如,给出方程组:让学生尝试解决,并提出问题:“有没有简单的方法可以快速解决这个方程组呢?”2.呈现(10分钟)呈现代入法的步骤,并通过动画或讲解,让学生理解每一步的含义。
例如,对于上面的方程组,我们可以选择先解出x,然后代入另一个方程中求解y。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方程组,运用代入法求解。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52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

《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材分析《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第五章第二节内容,本节是学生在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代入法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用代入消元法解方程组,让学生体会化归的思想。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不仅用到了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是对过去所学知识的一个回顾和提高,同时,又为初二学习一次函数打下牢固的基础。
因此本节知识不但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在中学数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消元”思想,体会学习数学中的“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的化归思想.2.了解代入法的概念,掌握代入法的基本步骤.3.会用代入法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4.体会加减消元法形成的思路.5.了解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6.掌握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探索代入法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归纳的能力,积累数学探究活动的经验.2、经历二元一次方程组一般解法的探究过程,理解加减消元法在解方程组中的作用,学会通过观察,结合方程特点选择合理的思考方向进行新知识探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探索代入法,并进一步探究二元一次方程组一般解法的过程,感受数学活动充满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加减消元法形成的思路,初步形成用便捷的消元法来解题,体验“化归”的思想. 【教学重点】1.了解代入法的一般步骤,会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了解加减消元法的一般步骤,会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难点】1.理解代入消元法解方程组的过程.2.辨别使用哪种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更方便.1. 一、情境引入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回忆上一节课讨论的“买门票”问题,想一想当时是怎么获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设他们中有x 个成人,y 个儿童,我们得到了方程组⎩⎨⎧=+=+.3435,8y x y x 成人和儿童到底去了多少人呢?在上一节课的“做一做”中,我们通过检验⎩⎨⎧==3,5y x 是不是方程8x y +=和方程5334x y +=的解,从而得知这个解既是8x y +=的解,也是5334x y +=的解,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定义,得出⎩⎨⎧==3,5y x 是方程组⎩⎨⎧=+=+3435,8y x y x 的解.所以成人和儿童分别去了5人和3人. ◆ 教学过程◆ 教学重难点提出问题:每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都有无数多个,而方程组的解是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公共解,前面的方法中我们找到了这个公共解,但如果数据不巧,这可没那么容易,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获得任意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呢?目的:“温故而知新”,培养学生养成时时回顾已有知识的习惯,并在回顾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和质疑,通过质疑,自然地引出我们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设计效果: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回顾和思考,学生知识获得既感到自然又倍添新奇,有跃跃欲试的心情.二、探索新知内容:回顾七年级第一学期学习的一元一次方程,是不是也曾碰到过类似的问题,能否利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该问题? (由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教师注意指导学生规范表达)解:设去了x 个成人,则去了(8)x -个儿童,根据题意,得:()53834x x +-=解得:5x =将5x =代入8x -,解得:8-5=3.答:去了5个成人, 3个儿童. 在学生解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列一元一次方程设未知数有何不同?列出的方程和方程组又有何联系?对你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有何启示?(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学生充分思考的前提下,进行小组讨论,在此基础上由学生代表回答,老师适时地引导与补充,力求通过学生观察、思考与讨论后能得出以下的一些要点.)1.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设有两个未知数:x 个成人,y 个儿童.列一元一次方程只设了一个未知数:x 个成人,儿童去的个数等于去的总人数与去的成人数之差,得出(8)x -个.因此y 应该等于(8)x -.而由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个方程8x y +=,根据等式的性质可以推出8y x =-.2.发现一元一次方程中53(8)34x x +-=与方程组中的第二个方程5334x y+=相类似,只需把5334x y +=中的“y”用“()8x -”代替就转化成了一元一次方程.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便可寻求到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即将新知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旧知识(一元一次方程)便可.(由学生来回答)上一节课我们就已知道方程组中相同的字母表示的是同一个未知量.所以将8,5334.x y x y +=⎧⎨+=⎩①②中的①变形,得8y x =-③,我们把8y x =-代入方程②,即将②中的y 用()8x -代替,这样就有()53834x x +-=.“二元”化成“一元”.教师总结:同学们很善于思考.这就是我们在数学研究中经常用到的“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通过它使问题得到完美解决.下面我们完整地解一下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师把解答的详细过程板书在黑板上,并要求学生一起来完成)解:8,5334.x y x y +=⎧⎨+=⎩①②由 得:8y x =-. ③将③代入②得:()53834x x +-=.解得:5x =. 把5x =代入③得:3y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3,5y x(提醒学生进行检验,即把求出的解代入原方程组,必然使原方程组中的每个方程都同时成立,如不成立,则可知解有误)下面我们试着用这种方法来解答上一节的“谁的包裹多”的问题.(放手让学生用已经获取的经验去解决新的问题,由学生自己完成,让两个学生在黑板上规范的板书,教师巡视: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适时的加以辅导,以期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领会“代入消元法”的真实含义和“化归”的数学思想.)目的:通过学生自己对比、思考、发现,让学生惊喜的发现“温故而知新”,将新知融入旧知,体会“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的神奇,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设计效果: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比较、总结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从中体会到解方程组中“消元”的本质.巩固新知内容:1.例:解下列方程组:(1) ⎩⎨⎧+==+;3,1423y x y x (2)⎩⎨⎧=+=+.134,1632y x y x (根据学生的情况可以选择学生自己完成或教师指导完成)(1)解:将②代入①,得:()14233=++y y .解得:1=y .把1y =代入②,得:4=x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1,4y x (2)由②,得:y x 413-=. ③将③代入①,得:()1634132=+-y y .解得:2=y .将y=2代入③,得:5=x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2,5y x (⑵题需先进行恒等变形,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交流获得求解,在求解过程中学生消元的具体方法可能不同,所以教学中不必强求解答过程的统一,但要提出如何选择将哪个方程恒等变形、消去哪个未知数能使运算较为简单.让学生在解题中进行思考)(教师在解完后要引导学生再次就解出的结果进行思考,判断它们是否是原方程组的解.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组解的含义以及学会检验方程组解的方法.)2.思考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相互补充与评价,并提出下面的问题)⑴给这种解方程组的方法取个什么名字好?⑵上面解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什么?⑶主要步骤有哪些?⑷我们观察例题的解法会发现,我们在解方程组之前,首先要观察方程组中未知数的特点,尽可能地选择变形后的方程较简单和代入后化简比较容易的方程变形,这是关键的一步.你认为选择未知数有何特点的方程变形好呢?(由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深入参与到学生讨论中,发现学生在自主探索、讨论过程中的独特想法,请学生小组的代表回答或学生举手回答,其余学生可以补充,力求让学生能够回答出以下的要点,教师要板书要点,在学生回答时注意进行积极评价)1.在解上面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我们都是将其中的一个方程变形,即用含其中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然后代入另一个未变形的方程,从而由“二元”转化为“一元”,达到消元的目的.我们将这种方法叫代入消元法.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消元,把“二元”变为“一元”.3.解上述方程组的步骤:第一步:在已知方程组的两个方程中选择一个适当的方程,将它的某个未知数用含有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出来.第二步:把此代数式代入没有变形的另一个方程中,可得一个一元一次方程.第三步: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得到一个未知数的值.第四步:把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回到原方程组中的任意一个方程或变形后的方程(一般代入变形后的方程),求得另一个未知数的值.第五步:把方程组的解表示出来.第六步:检验(口算或笔算在草稿纸上进行),即把求得的解代入每一个方程看是否成立.4.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尽量选取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是1的方程进行变形;若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都不是1,则选取系数的绝对值较小的方程变形.目的:进一步熟悉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熟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步骤和过程,并能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进行检验.设计效果:通过本环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独立地运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练习提高内容:1.教材随堂练习(在随堂练习中,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交流,各个学生消元的具体方法可能不同,可以不必强调解答过程统一.可能会出现整体代换的思想,若有条件可以提出,为下一课做点铺垫也可以)2.补充练习:用代入消元法解下列方程组:(1)⎩⎨⎧=-=+;32,42y x y x (2)⎩⎨⎧=+=-;32,1943y x y x ⑶⎪⎩⎪⎨⎧=-+=-.023,723y x y x(注:[2]题可以用整体代入法来解,把第二个方程变为23y x =-,再将它代入第一个方程,得()32319x x --=;[3]题分数线有括号功能。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 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教学设计------------加减消元法选自八年级上册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组》一、教材分析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的等式的性质、一元一次方程、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进行的。
它的学习又会为以后学习三元一次方程组、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关系式及应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对于学生理解并掌握消元、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在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法则,能熟练的进行简单的整式的加、减法运算整式的运算,知道方程的解的意义,能熟练的求解一元一次方程,了解了二元一次方程以及解的意义、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的意义,能通过代人消元法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列整式、列一元一次方程并求解,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了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感受到了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和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获得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基本经验和基本技能;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三、教学任务分析教科书基于学生对前面解一元一次方程和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基础之上,提出了本课的具体学习任务:会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了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消元”思想,初步体现数学研究中“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加减消元法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方法之一,它要求两个方程中必须有某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相等(或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乘以一个适当的不为0的数或式,使两个方程中某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相等),然后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相加或相减消元. 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会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进一步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消元”思想,初步体会数学研究中“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3) 选择恰当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数学学习中,数学的思想与方法才是数学的精髓,是联系各类数学知识的纽带,所以我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确定如下:重点: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会用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 初步体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消元”。
3. 通过对方程组中的未知数特点的观察和分析,明确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主要思路是
“消元”,从而促成由未知向已知转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体会化归思想: 4. 通过用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训练,及选用合理、简捷的方
法解方程组,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了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消元思想,初步体现数学研究中“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
思想,从而“变陌生为熟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利用小组合作探讨学习,使学生领会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 经历具体实例的抽象概括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 重点:
用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基本方法是消元化二元为一元 ● 难点:
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化归——化陌生为熟悉。
● 教学流程: 一、 课前回顾
1.复习上节课所学二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 问题1: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
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问题2: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由两个一次方程组成,并且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组。
问题3: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使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的值都相 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即两个方程的公解)。
2.复习如何将二元一次方程化为x 或y 的代数式 已知二元一次方程 2x+4y=8
用含x的式子表示y
2
x
y=2-
用含y的式子表示x为 x=4-2y
二、 情境引入
探究1:还记得下面这一问题吗?
昨天,有8个人去红山公园玩,他们买门票共花了34元.每张成人票5元,每张儿童票3元.那么他们到底去了几个成人、几个儿童呢?
设他们中有x 个成年人,有y 个儿童
我们可以找到的等量关系为:成人人数+儿童人数=8,成人票款+儿童票款=34.由此我们可以得到方程
x+y=8
5x+3y=34
我们怎么获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呢?
想想以前学习过的一元一次方程,能不能解决这一问题? 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
解:设去了x 个成人,则去了(8-x )个儿童,根据题意,得:
解得:x =5 将x =5代入 8-x =8-5 =3.
去了5个成人, 3个儿童. 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
解:设去了x 个成人,去了y 个儿童, 根据题意,得:
观察: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列一元一次方程设未知数有何不同?两者又有何联系?对你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有何启示?
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
解:设去了x 个成人,去了y 个儿童,得:
由①得:y = 8-x. ③
()
.
34835=-+x
x ⎩⎨
⎧=+=+.
3435,
8y x y x ⎩⎨
⎧=+=+②y x ①
y x .3435,8
将③代入②得:
5x +3(8-x )=34 (二元化为一元啦!) 解得:x = 5
把x = 5代入③得:y = 3.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
3,
5y x (将解代入原方程组,就知道你解得对不对啦!)
归纳:前面解方程组的方法取个什么名字好? ◆ 得出结论:
将其中一个方程的某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出来,并代入另一个方程中,从而消去一个未知数,化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一元一次方程.这种解方程组的方法称为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消元,把“二元”变为“一元”. 解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第一步:在已知方程组的两个方程中选择一个适当的方程,将它的某个未知数用含有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出来.
第二步:把此代数式代入没有变形的另一个方程中,可得一个一元一次方程. 第三步: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得到一个未知数的值. 第四步:回代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 第五步:把方程组的解表示出来.
第六步:检验(口算或在草稿纸上进行笔算),即把求得的解代入每一个方程看是否成立.
三、合作探究
探究2:根据等式性质填空: <1>若a=b,那么a±c= b±c <2>若a=b,那么ac= bc 思考:若a=b,c=d,那么a+c=b+d 吗?
提问:怎样解下面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呢?
引导学生逐步得出更简单的方法: 方法一:把②变形得2
11
5-=
y x
代入①不就消去x 了(代入消元法)
方法二:把②变形得5y=2x+1,可以直接代入①呀!
方法三:5y 与-5y 互为相反数(提示学生:相反数相加为0) 分析:(3x + 5y )+(2x - 5y )= 21 + (-11)
① 左边 + ② 左边 = ① 右边 + ②右边
3X+5y +2x -5y=10
5x+0y =10
5x=10
解:由①+②得: 5x=10
x=2
把x =2代入①,得
y=3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
想一想:参考以上思路,怎样解下面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呢?
分析:观察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未知数x 的系数相等,都是2.把这两个方程两边分别相减,就可以消去未知数x ,同样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
⎩⎨
⎧=-=+11
-52125y 3x y x ⎩⎨
⎧=+=-1
-3275y 2x y x
解:把 ②-①得:8y =-8 y =-1 把 y =-1代入①,得 2x -5 ╳(-1)=7
解得:x =1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
⎧==-1
y 1x
归纳:前面解方程组的方法取个什么名字好?
得出结论:
对某些二元一次方程组可通过方程两边分相加(减)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从而求出它的解,这种解方程组的方法称为加减消元法。
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观察求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是否相同, (1)若互为相反数就用加,
(2)若相同,就用减,达到消元目的。
四、自主思考
解法比较:解方程组24,
2 5.x y x y +=+=⎧⎨⎩
解法一:
由①得y =4-2x .③ 将③代入②得x +2(4-2x )=4 解这个方程得x =1. 将x =1代入③得y =2.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 1
2x y ==⎧⎨⎩
解法二:
②×2,得2x+4y=10.③ ③-①,得3y=6.
解这个方程得y=2. 将y=2代入①,得x=1.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 1
2
x y ==⎧⎨
⎩
想一想:比较以上两种解法
第一种解法是代入消元法,第二种解法是加减消元法,其目的都是“消元”,化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一元一次方程.
▲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消元” ▲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 ①代人消元法; ②加减消元法.
▲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观察方程的结构特征,符合特定条件时,可采用整体代人或整体加减消元.
五、达标测评
1.用代入消元法解下列方程组
⎩⎨⎧=-=+;32,42y x y x ⑴ ⎩⎨⎧=+=-;32,1943y x y x ⑵ ⎪
⎩⎪
⎨⎧=-+=-.02
3,
723y x y x ⑶
2,1.x y =⎧⎨=⎩
5,1.x y =⎧⎨=-⎩ 5,4.x y =⎧⎨=⎩
2.用加减消元法解下列方程组
六、应用提高 在解方程组⎩⎨
⎧-=-=+2
by 4x 15
5y ax 时,由于粗心,甲看错了方程组中的a ,而得解为 ⎩⎨
⎧-=-=1
y 3x ,
乙看错了方程中的b ,而得解为⎩⎨
⎧==4
y 5x . 求正确方程的解
解:由题意得 ⎩⎨
⎧-=-=1
y 3x 是 4x -b y = -2的一个解
12+b =-2.
b =10.
⎩
⎨⎧==4y 5x 是 ax+5y=15 的一个解 5a+20=15 a=-1. 解方程组 515
4102x y x y -+=⎧⎨-=-⎩ ,得 14,5.8.x y =⎧⎨=⎩
七、体验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1. 什么是代入消元法 2. 什么是加减消元法
3. 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的区别
4. 解二元一次方程 七、布置作业
教材114页习题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