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大学生宿舍关系调查报告(通用4篇)

大学生宿舍关系调查报告(通用4篇)大学生宿舍关系调查报告篇1一、调查研究背景1.高校“班级”地位的削弱寝室地位的上升我国高校的“班级”作为最小群体单位已逐渐为寝室所取代。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深化,招生人数不断增加,各种成人教育与自学考试教育方式的逐渐兴起和发展。
高校的教室已普遍不能满足一室一班的教学需求,因而多实行流动教室制度,传统意义上“一室一班”的班级空间观念被打破。
同时,高校本科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分制与第二专业的开设,全校性选修课不断增加,均使得原来传统“班”的地位日益削弱。
以班级形式出现的场合与次数大大减少,班级的涵义发生了变化,而新建的各种选修课班、第二专业班,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系科、不同专业,班级也只是一个临时的组织,行政班级逐渐被课程班级所代替,班级的群体被淡化。
而相对比较固定的寝室就成了最小的群体单位。
寝室是大学生一天中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
据统计,我国高校学生每人每天平均在寝室停留的时间达到13-14个小时,扣除睡眠时间,每天有5-6个小时在寝室度过。
寝室不仅是大学生生活和休息的场所也是他们学习的园地,信息获取的窗口,思想交流的渠道,娱乐的天地。
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寝室氛围的影响,学生中的事端也往往发生在这里。
寝室虽小,少则三、四人,多则七、八人,但它是大学生最直接参与人际关系的场所。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何处理好寝室人际关系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那么,了解目前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现状,展开对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调查研究就成了一个日益重要的课题。
2.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在高校寝室中出现的各种恶性事件给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亮出了“红灯”。
20xx年云南大学“2.23”马加爵杀人案的直接导火索就是马加爵与寝室成员之间发生了激烈冲突,寝室人际关系恶化。
上海《文汇报》报道:20xx年上海高校自杀事件中,人际关系紧张的占27.8%,以恋爱为诱因的比列为22%,健康原因的5.6%,精神疾病的11.1%,其他占5.6%,人际关系紧张已取代恋爱失败成为上海高校自杀事件的最主要因素。
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类型和影响因素研究

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类型和影响因素研究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宿舍已经成为了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学生宿舍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学业成就、个人成长和身心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类型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 友谊导向型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的特点是重视朋友关系,愿意主动结交室友和楼层的同学,通常善于沟通和交流。
2. 集体合作型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的特点是强调团队合作,室友之间互相帮助、关心和支持,共同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问题。
3. 独立隔离型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的特点是室友之间缺乏互动和沟通,生活和学习互相独立,相对孤独。
4. 竞争对抗型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的特点是室友之间存在竞争和对抗,互相攀比和角逐,不愿意展现弱点和依赖他人。
以上四种人际关系类型并非固定不变,它们之间也并不是互相独立的,通常同一个宿舍中的人可能会存在不同类型的人际关系。
1. 个体因素:个体的性格特点、人际沟通能力和社交技巧对人际关系类型产生重要的影响。
具有开放性格和良好沟通能力的学生通常更容易发展友谊导向型人际关系和集体合作型人际关系,而相对内向和社交能力差的学生则更容易形成独立隔离型人际关系或竞争对抗型人际关系。
2. 环境因素:大学生宿舍的物理环境、文化氛围和宿舍管理方式都对人际关系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布局合理、通风透光、设施齐全的宿舍有利于提高室友之间的交往频率和质量;文化氛围的影响则主要表现在对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塑造;宿舍管理方式则决定了室友之间是否更容易进行沟通和协调,以及解决宿舍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 社会文化因素:大学生宿舍的人际关系也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家庭背景、地域差异、文化心理差异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类型的形成。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宿舍的人际关系类型和影响因素有着复杂的关系,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宿舍中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大学生宿舍是大学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宿舍里的人际关系问题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
人际关系问题是大学生宿舍中常见的难题,如何有效地处理这些问题成为了学校管理者、辅导员和学生自身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从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两个方面探讨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
一、影响因素1.性格差异每个大学生的性格都是不同的,有的室友可能性格开朗、外向,善于交往,而有的室友可能内向、害羞、不善表达。
由于性格差异可能会导致室友之间的交流不畅,甚至产生矛盾。
2.生活习惯在宿舍生活中,生活习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比如有的室友可能习惯晚睡晚起,而有的室友可能早睡早起;有的室友可能喜欢整洁,而有的室友可能不太讲究卫生。
这些生活习惯的差异可能会引发室友之间的矛盾。
3.经济条件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经济条件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有的室友可能家境优渥,经济宽裕,而有的室友可能家庭经济一般。
经济条件的差异可能会导致室友之间产生嫉妒、不平等心理。
4.社交圈子大学时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交圈子和朋友圈,有的室友可能交际广阔,朋友众多,而有的室友可能比较宅,交际较少。
这种社交圈子的差异可能会导致室友之间的交流不畅,产生矛盾。
二、应对策略1.加强沟通面对不同性格的室友,大家要学会通过沟通化解矛盾。
要多花时间和室友交流,了解彼此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价值观念等,逐渐找到相互之间的共同语言和相处之道。
2.建立相互尊重的意识在宿舍生活中,要建立相互尊重的意识,尊重室友的隐私、个人空间和生活习惯。
不要干涉室友的生活,要尊重每个人的选择。
3.学会包容在面对室友的差异时,我们要学会包容。
在生活中,难免会有不同声音,相互包容对彼此来说是很重要的。
尊重和包容对待室友的差异,建立一种和谐的相处氛围。
4.建立规则宿舍生活是集体生活,建立一些规则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和室友一起制定一些基本的宿舍规定,比如卫生、作息时间、用电等方面的约定,充分考虑每个人的需求和习惯,以便大家都能够舒适地生活。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问题研究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问题研究摘要:寝室是大学生活的重要载体,良好的寝室关系有助于学生正常学习、生活,有利于推动学生不断完善自我,更有利于班级乃至校园的安定与和谐。
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寝室关系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并较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原因;对策寝室是学生共同生活的归宿地,是我们接触最多的地方,也是最容易引发矛盾的地方。
寝室对每个成员的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寝室是同学进行思想沟通与交流、的重要场所,大学寝室的人际关系的好坏,是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水平的直接反映,也会对同学的身心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大学生寝室关系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一)自身存在性格缺陷。
学生自身的性格是造成寝室人际关系问题紧张的重要原因。
现在很多大学生是90后,个性比较强,喜欢计较个人得失,比较自私;喜欢单打独斗,合作协同能力比较弱;环境适应能力不好、性格孤僻冷漠;非常好面子,易受他人影响,任性,不够独立性,喜欢依赖他人,心理脆弱等等。
所以很容易有一些小事激发矛盾并扩大化。
(二)生活习惯不好。
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学子齐聚大学寝室中,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地域特色,不同的成长环境,造就了寝室中每位学生的不同的生活习惯。
因为缘分,来自五湖四海的我们来到了同一所大学,同一个寝室,但每个同学都是独立的,由于从小生长得环境不同,家庭背景也存在差异,因而养成了不同的生活习惯。
有的同学认为早睡早起是一种好习惯,而有的同学却爱熬夜是典型的夜猫子,有的同学喜欢把寝室收拾得井井有条,有些同学却喜欢凌乱美。
不同生活习惯容易造成同学间互相冲撞,针尖对麦芒,从而引爆寝室战争。
(三)存在利益冲突。
其实大学校园就是复杂社会的一个微小缩影。
在大学中,同学间一些利益的冲突开始显现如参选学生会干部、评选奖学金、入党名额等,愈演愈烈并得到激化。
这种利益的竞争在朝夕相处的寝室中更加严重。
一些利益的相关方容易在寝室暗暗较劲,个别同学十分在乎自己的得失,容易点燃其潜在的嫉妒心,他们更有甚者可能会采用卑鄙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久而久之,容易导致寝室人机关系颇为紧张,各自为政,互不搭理,冷战等等。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调查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调查显明当代大学生承受的精神压力及心理疾病隐患越来越严重。
而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宿舍的人际关系问题。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调查研究文章内容。
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调查研究在对大学生的心理挫折原因调查中发现:(1)理想与现实冲突;(2)学习困难;(3)人际交往障碍;为当代大学生心理挫折的三个主要原因,其中,“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往”成为了当代大学生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休息的主要场所宿舍是大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最活跃、最宽松的场所,也是信息沟通最不手拘束的渠道,大学生在宿舍的表现可以说是大学生思想、情感的情雨表。
宿舍人际关系成为大学生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据有关资料显示,大学生除去睡眠时间,每天仍有4.95小时在宿舍中度过,其时间在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中居于首位。
宿舍作为大学生活的基本单元,不仅是大学生住宿的场所,也是学习、娱乐、交流、交往的重要场所。
由于宿舍成员相对固定,朝夕相处,相互之间频繁接触,宿舍成员之间的行为品质、兴趣爱好得到充分暴露,很多私密袒露其间,室友之间产生不愉快甚至冲突在所难免,这些鸡毛蒜皮的小矛盾在不知不觉间影响着宿舍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如果得不到及时化解,日积月累,就会导致室友间产生误会,直至爆发“战争”,严重的还会诱发心理疾病近年来,由于宿舍关系不和谐造成的如马家爵惨案,高校学生跳楼事件,使宿舍人际关系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那麽,目前大学生宿舍关系到底如何?又有那些因素影响宿舍人际关系?影响的程度如何?因此我们以文化小镇为研究典型,采用网络问卷法和访谈法,对大一至大四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进行调查。
1.问题的提出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必须面对的问题。
对于首次背井离乡的大学生来说,宿舍的意义不仅仅是个安身之所,更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宿舍关系需要用心经营,尤其是注重交流方式与内容的选择。
地方高校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调查研究

地方高校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调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地方高校是我国教育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发展,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社交关系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寝室是大学生最为常驻的地方,寝室人际关系的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在这个“小社会”中,大学生们会面临各种人际交往和冲突问题,因此对寝室人际关系进行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地方高校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家庭背景,他们之间的文化差异、性格差异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寝室人际关系的构建和维护。
而目前对于地方高校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研究还比较匮乏,尚未形成系统和完整的研究框架。
有必要对地方高校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为提升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寝室人际关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改善寝室人际关系提供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地方高校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影响寝室人际关系的因素,并探讨如何改善和管理寝室人际关系。
通过深入研究寝室人际关系的心理健康影响,以期为提升大学生寝室环境和人际交往质量提供有效的建议和管理策略。
本研究的目的是希望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特点与问题,为未来的大学生生活管理和心理健康保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地方高校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调查研究,探讨解决当前问题的有效途径,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1.3 研究意义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地方高校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意义在于帮助了解当前大学生寝室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寝室的生活环境和人际交往方式也在发生变化,研究可以揭示地方高校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现状,有助于发现寝室生活中的矛盾和难题。
研究寝室人际关系可以为改善大学生的生活质量提供重要参考。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实证研究

高说 明满 意度越 高 。( ) 响 宿舍 人 际 关 系 的 因 2影 素 、 因 、 响 因素 对个 体 的重要 程 度 , 用五 级 归 影 采
评分 。( ) 3 应对 方 式调 查 , 括 八 种 应对 方 式 : 包 忍
对 大学 生 的心理 普 查 结 果 显示 , i 4的大 约 /
在 所搜 集资 料基 础 上 , 过对 当前 大 学 生 宿 通
学 生存 在心 理 问题 和 心理 障碍 , 1 ‰ 的有 严 约 —3 重 心 理障碍 和精 神病 发生 。 当前 大量研 究结 果亦
表明 , 大学生 在 校期 间 的人 际关 系 问题 是 对其 身 心影 响较大 的心 理 问题 之一 , 际关 系 紧 张 给学 人 生 的心理 和精神 带来 不安 和压抑 。宿舍 作 为学校 的细胞 , 宿舍 人 际关 系状 况 必然 影 响 整 个 校 园 的 和谐 。宿舍 是学 生 生 活 与 交 流 的场 所 , 舍人 际 宿 关 系好 坏 , 是测量 大学 生人 际交 往能力 、 理健康 心 水平 、 为人处 世态 度 的最佳标 尺 。不能 以友 好 、 合 作 、 合 的 心 态 在 宿 舍 生 活 的大 学 生 , 出 现敏 融 常
之策。
关 键词 :大 学生 ; 宿舍 人 际关 系; 干预 策略 中图分 类号 G6 1 4 文献 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7 6 4—5 3 ( 0 2 0 —0 5 —0 3 7 2 1 )1 0 6 4 归 因态 度及 应对方 式 。
( 研 究 对 象、 二) 方法
一
、
问题 提 出
5 6
囹 心 理 与交 往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适应问题的实证研究以厦门地区部分高校为例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适应问题的实证研究以厦门地区部分高校为例一、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适应问题日益凸显,成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
宿舍作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不仅是休息和学习的空间,更是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场所。
研究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适应问题,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培养和谐的人际交往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以厦门地区部分高校为例,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深入探究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适应的现状、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通过文献综述,梳理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适应的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依据。
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收集厦门地区部分高校大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适应数据,分析宿舍人际关系适应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接着,从个体、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维度出发,探讨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适应的因素,揭示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促进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适应的对策建议,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实践指导。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研究,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宿舍生活,促进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同时,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适应问题的深入研究。
1. 研究背景:阐述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适应问题的重要性,以及该问题在厦门地区高校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宿舍已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交流的重要场所。
宿舍人际关系作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绩及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适应问题日益突出,成为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宿舍人际关系适应问题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归属感、自尊心和幸福感,减少心理压力和孤独感。
反之,宿舍人际关系适应不良会导致学生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为调查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和影响因素,采用自编问卷对云南师范大学865名本科生进行实证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总体较好;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因素主要有年级、性别、学科、独生子女与否、成长区域以及月消费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心理辅导视角的建议与对策。
标签: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影响因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社会、学校等关注的焦点,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的来源中,有来自社会方面的:高校扩招、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更多的还是与学生个体的心理素质直接相关,如人际交往能力、应对方式、个性等。
人际关系既是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是心理问题的外在表现和后果,有调查显示,某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大学生咨询的问题有70%是人际问题,其中35%涉及宿舍生活。
宿舍关系是大学生全部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宿舍作为大学生休息、学习、娱乐的重要场所,大学生在宿舍停留的时间较长,有调查表明,近90%的大学生平均每天呆在宿舍的时间(包括睡觉时间,但周末除外)在8小时以上,其中,以8~12小时居多,占62.8%;另一方面,在学分制和选课制下,行政班级的概念逐步淡化,行政班级被课程班级所替代,由于课程班人员不固定,流动性大且相互交流少,人际情感和交往不如集体宿舍广泛:成员相对固定,相处时间长,交往频繁,互动较多,相互影响较大,因此,宿舍关系对于大学生生活的意义更重大,宿舍关系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的情绪状态、生活满意度及主观幸福感。
据此,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研究十分必要且对学生身心健康、高校学生管理都有重要意义。
关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目前的调查结果大多趋向于普遍良好,但也有部分学生满意度很低;影响因素的探讨有不同的结论;研究工具上缺乏标准化的问卷和量表,大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自编问卷予以研究。
从发表的文章整体上分析,描述性文章多于实证研究类文献,与描述性文章的经验概括、描述、探讨相比,实证调查研究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更具有科学参照意义,因此,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调查分析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为建立在“学校——学院——班级——宿舍——个人”的五级心理危机预防机制上,针对宿舍层面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提供依据和借鉴。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研究

2、生活习惯与沟通方式对人际 关系的影响
生活习惯和沟通方式是影响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在生活习惯方面,调 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能够尊重彼此的生活习惯,但仍有部分学生存在一些矛 盾和冲突。在沟通方式方面,大学生普遍能够积极沟通,但也有部分学生存在沟 通不畅的情况。
3、性别差异对宿舍人际关系的 影响
四、结论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是影响学生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通过 理解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的因素,我们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善和提 高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质量。这需要学生个体、学校和家庭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功。
参考内容
一、引言
大学生活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阶段,其中宿舍生活占据了他们日常生活 中的重要部分。宿舍不仅是他们休息的地方,也是他们学习、社交和娱乐的重要 场所。因此,了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本次调查旨在深入 探讨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1、加强沟通:大学生应该学会积极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理解他 人的需求和困扰。同时,辅导员和班主任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沟通和引导。
2、尊重彼此的生活习惯:大学生应该尊重彼此的生活习惯,尽量避免冲突 和矛盾。如果有问题,应该及时沟通并寻求解决方案。
3、建立良好的宿舍文化: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活动来促进宿舍内部的交流和 合作,例如宿舍文化节、宿舍趣味运动会等。这样可以增强宿舍内部的凝聚力和 归属感。
三、提高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 量的建议
1、加强学生个体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学生应该通过参加心理教育和自 我管理教育等活动,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
2、促进有效的沟通:学生们应该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理解他人的感受, 并通过有效的沟通来解决矛盾和问题。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调查及干预研究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调查及干预研究一、本文概述明确本研究的目的,即了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探索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的干预策略。
1、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普及化,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已成为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
在这一背景下,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其影响因素和干预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宿舍这一特定的生活空间内,学生们需要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如生活习惯、学习资源分配、人际关系处理等。
这些问题的解决方式直接影响到宿舍成员之间的相处关系,从而进一步影响到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学业发展。
当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存在诸多问题。
由于家庭背景、性格特征、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宿舍成员之间容易发生矛盾和冲突。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可能会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引发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因此,如何有效干预和改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已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
针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干预研究尚显不足。
虽然已有一些研究关注到了这一问题,但多数研究仍停留在理论探讨和现象描述层面,缺乏深入的实证研究和有效的干预策略。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调查,深入了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和问题,探索其影响因素和干预策略,以期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建议。
2、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从理论层面来看,本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发展人际关系理论,特别是在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中的应用。
通过系统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宿舍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学习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机制,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实证支持。
从实践层面来看,本研究对于改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促进校园和谐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干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有效的干预措施和方法,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减少人际冲突和矛盾,提高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
关于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调查报告标题: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调查报告一、引言寝室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社交的主要场所。
寝室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影响巨大。
本报告通过对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调查,旨在深入了解当前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优化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某大学大一至大四的学生,个别访谈则选取了部分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为访谈对象。
三、调查结果1.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整体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对寝室人际关系持肯定态度,认为寝室成员之间的关系比较融洽。
然而,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对寝室人际关系不太满意,认为寝室成员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
2.影响寝室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影响寝室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包括生活习惯、性格爱好、沟通方式、利益冲突等方面。
其中,生活习惯和性格爱好的不同是影响寝室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
四、问题分析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当前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存在以下问题:1.生活习惯和性格爱好的不同导致摩擦和冲突。
2.沟通不畅,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
3.缺乏解决矛盾和冲突的有效机制。
五、对策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增强包容和理解。
学生们应该尊重彼此的生活习惯和性格爱好,尽量避免因为一些小事情而产生摩擦和冲突。
同时,大家应该相互理解,学会换位思考,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
2.提高沟通技巧。
沟通是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关键。
学生们应该学会有效的沟通技巧,比如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避免主观臆断和情绪化的表达方式。
同时,要注意沟通的时间和地点,尽量避免在他人不方便或者不舒适的时候进行沟通。
3.建立解决矛盾和冲突的有效机制。
寝室成员之间应该建立起解决问题的有效机制,比如定期开寝室会议,大家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制定一些寝室规定,明确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避免因为一些小事情而产生大的矛盾。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表 1 19 9 9年 ~2 0 0 6年 ,中 国 期 刊 网 中用 篇 名 查 到 的 文 章 数 ②
根据 表 1可 以发 现 ,19 9 9年 到 2 0 0 6年 发表 的 文 章 总数呈 逐年增 长 趋势 。但是 关 于大学 生人 际关
系 的研究 文 章却 非 常 少 ,仅 占文 章 总 数 的0 3 9 .1 %
( 核心 期刊 比例 为 0 3 2 ,而关 于 大学 生 寝 室人 . 1 %)
[ 稿 日期 ]2 0 — 00 收 0 71—9 [ 者 简 介 ]王甫 勤 (91) 作 18 一,男 .安徽 庐 江人 ,复 旦大 学社 会学 系博士 生 ,主要从 事社 会分 层 与流 动 、社会 变 迁研 究 。
的 占 1 .% . 19
维普资讯
王甫勤 : 大学 生 寝 室 人 际 关 系 影 响 因 素 的实 证 研 究
8 5
际关 系研究 的文章 则是 屈指 可数 。 因此 ,加强 对大 学 生寝 室人 际关 系 的研 究 十分必要 。
生子 女 的共性 特点 决 定 了他 们 缺 乏交 往 技 巧 , 易 不 融合 ( 卫 平 ,0 5 。但 是 , 据 许 传 新 的 研 究 结 张 20 ) 根
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类型和影响因素研究

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类型和影响因素研究【摘要】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类型和影响因素研究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宿舍人际关系,揭示了性格特点、互动方式、宿舍环境和社会背景这四个影响因素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我们发现,性格特点对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互动方式和宿舍环境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我们总结了研究结果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一些启示。
这项研究对于了解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规律和特点,以及促进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类型、影响因素、性格特点、互动方式、宿舍环境、社会背景、总结分析、展望未来、研究启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类型和影响因素研究引言随着高校教育的普及和规模的扩大,大学生宿舍已经成为大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生活的重要场所。
宿舍生活不仅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影响学生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在宿舍中,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如同室同学、楼层邻居、社团成员等,这些人际关系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种类繁多,包括友谊关系、亲情关系、恋爱关系等。
不同类型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不同的影响。
研究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类型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提升学习效果和拓展人际交往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类型和影响因素,为提高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类型和影响因素,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大学生在宿舍生活中的互动和交往方式。
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人际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在宿舍中的行为特点和交流模式,从而为改善宿舍环境和促进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研究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因素,可以帮助学校和社会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特点,为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提供有益建议。
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类型和影响因素研究

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类型和影响因素研究近年来,大学宿舍人际关系的研究备受关注。
学生宿舍作为大学校园重要的社交场所,其人际关系状况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业成绩、心理健康以及未来发展。
本文旨在探究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类型和影响因素。
1. 同侪关系:同侪关系是宿舍人际关系的最常见类型。
同住一个宿舍的学生往往年龄相仿、兴趣相似、生活习惯接近,具有更多共性和相互了解的机会。
同侪关系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成长都有重要影响,例如可以互帮互助、相互借鉴,同时也有时会发生互相攀比、关系疏远等情况。
2. 恋爱关系:在大学宿舍中,有不少学生会出现恋爱关系。
这类关系下,学生往往会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维护自己和伴侣之间的关系,容易形成小圈子,与其他宿舍成员之间疏远互不理解,影响学习和生活上的交流和沟通。
3. 师生关系:在大学宿舍中,学生与辅导员、研究生导师以及教授等教职工之间也会形成一定的关系。
学生在交流中可以从已经走过的大学路上获得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1. 人口结构因素:人口结构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例如,宿舍内的学生年龄、性别、地域、文化背景等因素往往会对人际交往产生明显的影响。
2. 宿舍环境因素:宿舍环境也是影响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包括宿舍面积、隔离程度、共用厨房洗浴等公共设施的使用等。
这些因素可能增加或减少宿舍成员相互交流的机会和频率。
同时,宿舍还有营养餐厅、学生组织、宿舍卫生等方面的服务项目,在交互中也可能会对人际关系产生不同的影响。
3. 个体因素:学生的性格、兴趣、态度、价值观等个体因素也会影响宿舍内的人际关系。
例如,个性开朗、善于沟通的学生往往容易和同学们打成一片,而过于内向孤僻的学生则可能被宿舍成员忽略或疏远。
总之,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类型和影响因素是多样的,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学生成长成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生们应该在宿舍中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氛围,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共同促进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类型和影响因素研究

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类型和影响因素研究一、引言作为当代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宿舍生活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宿舍是学生们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场所,同时也是学生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平台。
在宿舍中,学生们不仅学习自律和自立,更是在这里建立了友谊、认识了异性、解决了冲突等等。
而宿舍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类型和影响因素一直是学生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对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类型和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
二、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类型1. 友谊关系友谊关系是宿舍中最为普遍和稳定的一种人际关系类型。
在宿舍中生活在一起的同学们在共同的生活、学习和娱乐中形成了深厚的友情。
他们互相依赖,互相关心,在生活中形成了一种相互尊重、信任和支持的关系。
这种友谊关系在宿舍中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够给大学生带来情感上的支持,还可以在学习和生活上互相帮助和鼓励。
2. 恋爱关系大学生宿舍中还存在着一部分恋爱关系。
在大学宿舍中,学生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形成了感情关系,他们在一起谈心、共同学习、共同生活,逐渐产生了对彼此的依恋和爱意。
这种恋爱关系在宿舍中是比较隐蔽的,因为一些大学对宿舍恋爱有一定的规定和限制。
这种关系在宿舍中依然存在,它对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3. 敌对关系1. 人格因素每个人的性格和人格特点都不同,这直接影响到了宿舍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个性开朗、乐观、谦虚、大方的学生与人相处会更加融洽,形成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而性格内向、孤僻、自私的学生会造成宿舍关系的紧张和矛盾。
2. 生活习惯生活习惯是影响宿舍人际关系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一个人的生活习惯直接影响到和他人相处的效果,细心、整洁的学生可以提高宿舍的品质,而懒散、脏乱的学生会影响到宿舍的整体氛围,甚至导致宿舍人际关系的紧张。
3. 沟通能力在宿舍生活中,学生们需要不断地进行沟通和交流。
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加强宿舍成员之间的联系,促进人际关系的良好发展;而沟通能力较差的学生会导致宿舍人际关系的疏远和紧张。
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类型和影响因素研究

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类型和影响因素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类型和影响因素。
通过对学生个体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和文化因素的分析,发现了宿舍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个体因素如性格特点和社交能力对宿舍人际关系有着重要影响;外部环境如宿舍布局和共同生活经历也会影响人际关系的发展;文化因素则在跨文化背景下起到重要作用。
综合分析影响因素后,我们提出了一些启示,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宿舍环境等措施可以改善人际关系。
未来的研究可深入探讨宿舍关系的发展与变化,为提升大学生宿舍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本研究对于理解和改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影响因素、学生个体、外部环境、文化因素、综合分析、启示、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现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主力军,其宿舍人际关系问题日益凸显。
在大学生活中,宿舍是学生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宿舍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生活。
在当代社会,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类型多样,不同的人在相同的宿舍环境中会展现出不同的社交模式,这种差异性给人际交往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对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类型和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对于促进大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增进宿舍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类型和影响因素,为提高大学生宿舍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类型和影响因素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宿舍是大学生活中最为密切的社交空间之一,宿舍人际关系的良好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通过深入研究宿舍人际关系类型和影响因素,可以帮助了解当代大学生宿舍中存在的人际问题和矛盾,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促进宿舍内部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
研究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类型和影响因素还可以为学校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类型和影响因素研究

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类型和影响因素研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大学生宿舍已经成为了大学生存在的重要场所之一,来自不同地域、文化背景和家庭教育的大学生们在宿舍里相互生活、相互交往。
因此,探究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类型和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友谊、爱情和敌对三种类型。
友谊是在宿舍里最常见的一种人际关系类型,它是建立在互相喜欢、支持、关心和理解的基础上的,可以带给大学生情感上的安慰和扶持;爱情是在大学生宿舍里也很普遍的一种人际关系类型,它是基于双方之间产生了浓厚的情感而形成的,可以给大学生带来幸福感和满足感;敌对是一种负面的人际关系类型,在大学生宿舍中也时有发生,主要是因为双方存在利益、观念、态度等方面的不同而引起的不和和冲突,容易导致大学生心理上的不适和痛苦感。
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性别、文化背景、个性特点和家庭教育等方面。
性别因素会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产生很大的影响,男生之间的关系常常较为简单粗暴,女生之间的关系则更为细腻和复杂;文化背景也会产生影响,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宗教背景的大学生之间,由于文化的差异而产生交流和理解的障碍;个性特点方面,内向、外向、满足需求、无法满足需求等不同个性特点的大学生,在宿舍人际关系中表现会有很大不同;家庭教育方面,家庭教育良好、基础稳定的大学生更容易建立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
为了促进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发展和增进其社交能力,学校和宿舍管理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一是创造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围,加强宿舍集体活动和交流活动;二是完善宿舍建设设施,加强宿舍的舒适性、安全性和便利性;三是建立良好的宿舍管理制度,加强对宿舍生活的管理和规范,以维护各种人际关系的和谐稳定。
总之,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涉及到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因此,应该重视宿舍人际关系的研究和管理,以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和提高其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作者:王甫勤来源:《大学教育科学》2008年第01期[摘要]寝室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中最普遍、最直接、最重要的一种人际关系。
寝室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寝室成员的心理健康状况。
美国东密西根大学管理学教授特布斯(Stewart L. Tubbs)提出的小群体互动理论认为,影响小群体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包括群体成员的相关背景因素以及该群体的内在结构因素等。
大学生寝室群体是典型的初级小群体。
研究发现,寝室人际关系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条件、学科、年级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大学生对于寝室的价值定位、和室友聊天的时间以及参与寝室公共活动的多少等。
这项研究发现与小群体理论的结论十分吻合。
[关键词]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小群体互动;有序logistic回归[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717(2008)01-0084-06一、研究背景大学生寝室生活是大学生活中的基本单位之一,也是最有特色的生活单位。
寝室不仅是休息的场所,也是学习、娱乐的重要场所,绝大多数学生都将在寝室度过大部分时间在本次调查中:有平均每天在寝室呆8小时及以下的同学占11.2%,呆8~10小时的占34.4%,10~15小时的占42.5%,15小时及以上的占11.9%.。
因此,寝室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成了大学生人际关系中最普遍、最直接、最重要的一种人际关系,寝室人际关系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每一位寝室成员的心理健康。
总体上,我国大学生寝室人际气氛良好,对人际关系的满意度较高(毛小玲等,2005;许传新,2005)。
但是部分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紧张确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
例如,杨荣2004年对池州师专432名学生的调查发现,对寝室人际关系“很不满意”、“不满意”、“有些不满意”的累积比例约为31.9%,“有些满意”、“满意”、“很满意”的累积比例约为55.3%,“无所谓”的比例是12.7%(杨荣,2005)。
包钅钅自从1999年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以来,有关大学生研究的文章越来越多。
笔者运用“大学生”、“人际关系”、“寝室或宿舍”作为篇名从中国期刊网进行检索,结果如表1所示:01根据表1可以发现,1999年到2006年发表的文章总数呈逐年增长趋势。
但是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研究文章却非常少,仅占文章总数的.(核心期刊比例为0.312%),而关于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研究的文章则是屈指可数。
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研究十分必要。
二、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与小群体互动理论1.大学生寝室群体的特点及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综述从群体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大学寝室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寝室群体是一个典型的小群体,其成员人数一般在2~4人之间,成员之间面对面互动的机会和频率较大。
第二,同质性和异质性同时存在。
同质性表现在寝室成员在性别、年龄、文化素质、专业或年级方面基本相同或相近,由于长期在一起生活,还会培养一些共同的兴趣爱好。
异质性主要表现在每个成员的文化背景、性格、生活习惯等方面。
第三,群体的稳定性和开放性。
稳定性是指在正常情况下,寝室成员将在一起共同生活、直至度过整个大学生活。
另外,寝室群体在学校层面也一直是作为一个单位(cell)存在的,很多学校的学生工作处或者学生生活园区通常都会以寝室作为单位来组织学生活动,如“文明寝室”评比、“寝室篮球赛”等等。
开放性是指寝室群并不是一个封闭性(closure)群体,它占据班级或年级寝室网络中的一个位置,经常跟其它寝室交往互动,如建立“联谊寝室”等。
寝室群体的上述特点决定寝室人际关系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国内部分学者有的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有的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分别指出下列因素对于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有显著影响(或无显著影响)。
(1)性别。
毛小玲等人的调查研究认为男生在人际冲突性和排他性两个因子上的总平均分高于女生,而女生则在人际和谐性和亲属性上高于男生,其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但杨荣的调查研究没有发现男女生对寝室人际关系的满意度有显著差异。
包钅钅钅2.小群体互动理论及其模型美国东密西根大学管理学教授特布斯(Stewart L. Tubbs)运用系统论方法对小群体进行专门研究,并提出小群体互动所谓小群体互动,指这样一个过程,群体的三个或三个以上成员交换言语的或非言语的信息,试图达到相互影响的目的(Tubbs,1988).的一般系统模型。
如图1。
模型包括三个部分,即相关背景因素(包括对应框内的六个方面)、内在影响(包括对应框内的十二个方面)和结果(包括对应框内的六个方面)。
特布斯将这个模型当作一个开放式系统,小群体互动就是这三个部分因素的相互影响。
背景因素先于群体存在,最先对群体互动产生影响。
内在影响因素的不同也会对群体互动产生影响。
结果对相关背景因素和内在影响因素产生反作用(Tubbs,1988)。
根据该理论模型,仅就人际关系(结果之一)而言,人格、性别、年龄、健康、态度和价值等背景因素以及具体互动形式会对人际关系产生差异性影响,如有效沟通、言语行为会促进小群体人际关系的改善,冲突则可能导致人际关系恶化。
根据特布斯的小群体互动理论,本研究认为影响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在于成员之间的互动情况,如沟通的时间、参与共同活动的多少以及是否发生冲突等。
如果寝室成员之间沟通时间越久、互动的形式越多、寝室成员之间越是相互了解,对于不同的生活习惯越是能够接纳,或者将习惯、性格等方面不一致的方面拿出来坦诚地讨论、解决,而不需要憋在心里,就能够把寝室矛盾消灭在初始状态,不至于累积。
而且,寝室成员之间进行的活动越多,越容易培养共同爱好,也可以增强友谊。
因此,良好的互动能够改善寝室人际关系。
相反,如果发生过矛盾,又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很可能会影响寝室人际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另外,寝室成员的相关背景因素也会影响寝室人际关系。
根据前述研究结果、小群体互动理论以及上述理论假设,本研究试图建立下列研究假设并加以验证:(1)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不同来源地、不同家庭经济条件、不同学科专业和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寝室人际关系有显著差异。
(2)对寝室的态度或价值定位不同的学生,其寝室人际关系有显著差异。
(3)跟室友沟通时间越长的学生对寝室人际关系越好。
(4)参与寝室公共活动越多对寝室人际关系越满意。
(5)跟室友发生人际冲突的学生比未发生冲突的学生,其寝室人际关系满意度要差。
因为大学寝室群体成员的年龄基本相仿,身体健康则都是入学体检合格的,因此这两方面对于人际关系的影响是可以忽略的。
至于寝室成员的人格、生活习惯以及心理状况,由于测量相对复杂,所以在本研究中没有涉及。
三、研究设计与资料收集1.调查对象及方法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
调查时间从2006年10月25日到10月30日。
调查对象为上海市某重点高校所有在学生生活园区入住的本科生(四个年级都包括)。
抽样方法:该校总共有60栋本科生宿舍楼,每栋楼都有5~7层不等。
抽样的初级单位是每一个楼层。
根据每一楼层的门牌号码按顺序排列从中随机抽取2个寝室,再从每个寝室随机抽取一个学生。
2.问卷设计(1)因变量。
寝室人际关系状况。
采用十分制满意度测量法,即给出1个10分制的等级量表,最不满意为1分,非常满意为10分,让被访者选择。
根据调查结果将其重新编码为“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较满意”和“非常满意”五个等级调查结果显示均值为8.26,中位值和重值都是8,标准差约为1.53.因此将6分及6分以下重新编码为“很不满意”(1)、“不满意”(2)、“一般”(3)、“满意”(4)、“非常满意”(5).来代表寝室人际关系的状况。
(2)自变量。
性别采用男女二分法测量,女生编码为0,男生为1;是否独生子女也采用二分法测量,是为1,否为0;来源地分为本地(上海)、外地大中城市、小城市或小城镇、农村四个类别,编码分别为1、2、3、4。
家庭经济条件用家庭平均月收入来测量,分为1000元以下,1000元~3000元,3000元~5000元及5000元以上四个类别,编码分别为1、2、3、4;学科分为文科、理科和医科四个类别,编码分别为1、2、3;年级包括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编码分别为1、2、3、4;对寝室的定位分为“家一样的地方”、“情感交流、寻求支持和帮助的地方”、“娱乐的地方”、“学习的地方”、“睡觉的地方”五个类别,编码分别为1、2、3、4、5;平均每天与室友聊天时间,分为1小时以上,30分钟~1小时,15分钟~30分钟及15分钟不到四个类别,编码分别为1、2、3、4;参与寝室公共活动多少,先列举大学寝室生活的常见活动(如一起吃饭、聊天、玩电脑、k歌,去图书馆、上自习、逛街、洗澡、体育锻炼、上下课、大扫除,其它等),然后根据选择情况转换为数值变量;人际冲突,测量自从入住生活园区以来是否和室友发生矛盾纠纷,是为1,否为0。
四、统计分析,模型与结果1.样本概况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779分,回收有效问卷737分,回收率为94.6%。
样本的基本情况如表2。
表2 样本基本情况(N=737)类别样本数比重(%)性别男31642.9女42157.1独生子女是13017.6否60782.4年级一年级13518.3二年级19025.8三年级22430.4四年级18825.5学科专业文科40555.0理科29640.2医科364.82.统计模型因为本研究因变量为人际关系满意度是有序多变量,所以本研究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
因变量的取值有5个等级,故可建立4个累加logit模型(或曰PLUM模型)和4个累加logit预测概率模型,分别如下:(1)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来源地、家庭经济状况、学科和年级对寝室人际关系满意度影响的显著性水平均大于0.05,因此这些因素与大学生对寝室人际关系满意度不存在显著差异。
(2)大学生对自己寝室的价值定位对于其人际关系满意度有显著差异,将寝室定位为“家一样的地方”和“情感交流、寻求支持和帮助的地方”的学生对人际关系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将寝室定位为“睡觉的地方”的学生(显著性水平都小于0.000),而将寝室定位为“娱乐的地方”和“学习的地方”的学生对寝室人际关系的满意度与将寝室定位为“睡觉的地方”的学生没有显著差异。
因此,可以认为对寝室价值定位的不同对其人际关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
(3)跟室友沟通时间越长对寝室人际关系的满意度越高。
沟通时间为1小时以上、0分钟到60分钟、15分钟到30分钟的学生的满意度分别是是沟通时间不足15分钟学生的4.69倍(e.倍)、2.34倍(e.倍)和2.14倍(倍),且显著性水平都小于0.05。
(5)发生寝室内部人际冲突对人际关系有负面影响,发生过人际冲突的学生对寝室人际关系的满意度仅为未发生人际冲突的学生的1/3强-,显著性水平小于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