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动物细菌真菌和病毒的比较

合集下载

病毒、细菌和真菌的异同

病毒、细菌和真菌的异同
许多真菌对人类都是有益的,但有些真菌会使人或其他生物患病(如手癣和足癣等)
属于异养生物,营寄生生活或腐生生活。以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
大多数细菌是有益的,有些细菌会给人类带来危害(如结核杆菌、痢疾杆菌等)
真菌
少数个体微小,多数形体较大,形态各异
酵母菌等少数真菌属于单细胞个体,霉菌、蘑菇等大多数真菌是由菌丝构成的多细胞个体。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构成
属于异养生物,主要营腐生生活,有的营寄生生活。大部分真菌主要依靠产生孢子进行繁殖
列表比较病毒、细菌和真菌的异同。
形态
结构
生命活动
与人类的关系
病毒
形体极其微小,主要有球形、杆形、蝌蚪形等
无细胞结构,一般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属于异养生物,营寄生生活。以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繁殖
多数有害(使生物致病),少数有益(如、杆形和螺旋形等
单细胞个体。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构成,但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的细菌还有鞭毛、荚膜等特殊结构

区分四大类微生物的方法

区分四大类微生物的方法

区分四大类微生物的方法微生物是一种微小的生物体,可以只能通过显微镜观察到。

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各个角落,包括土壤、水、空气、动植物体内等。

根据其形态、生态和生理特征,可以将微生物分为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

本文将对这四大类微生物的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细菌: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形态各异,可以是球形、杆状、螺旋形等。

它们广泛存在于土壤、水、空气、动植物体内等环境中。

区分细菌的方法主要包括:形态观察和染色;生长特性观察;代谢特性检测;分子生物学方法。

1.形态观察和染色: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形态特征,如球菌的球形、链球菌的成串排列、杆菌的杆状等。

同时可以使用染色方法,如革兰氏染色和抗酸染色,以区分细菌的壁和膜结构。

2.生长特性观察:通过培养细菌在不同培养基和条件下的生长特性,如菌落形状、颜色等来识别细菌的种类。

3.代谢特性检测:通过检测细菌的代谢产物,如酶的产生、底物利用等,可以判断细菌的代谢特性,并进一步鉴定其种属。

4.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扩增、16SrRNA测序等,可以直接检测细菌的遗传物质,进行细菌种属的快速鉴定。

二、真菌:真菌是一类多细胞微生物,主要由菌丝组成,营养吸收方式独特。

区分真菌的方法包括:菌丝结构观察;菌落形态观察;孢子特征观察;分子生物学方法。

1.菌丝结构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真菌的菌丝形态特征,如菌丝的直径、分支情况、颜色等,来初步判断真菌的种类。

2.菌落形态观察:通过培养真菌在琼脂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形态特征,如菌落的形状、边缘、颜色等,可以进一步确定真菌的种属。

3.孢子特征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真菌的孢子形态特征,包括孢子的大小、形状、颜色等,可以鉴定真菌的亚属和种属。

4.分子生物学方法:如ITS序列测定、18SrDNA测定等,可以通过检测真菌的遗传物质,进行真菌种属的快速鉴定。

三、病毒:病毒是一类非细胞的微生物,需要寄生于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

区分病毒的方法包括:电镜观察;培养宿主细胞;生物化学方法;核酸检测。

教你区分作物真菌类、细菌类、病毒类、生理性病害

教你区分作物真菌类、细菌类、病毒类、生理性病害

植物生理性病害和传染性病害的简易区别一、生理性病害具有“三性一无”特点:1、突发性:病害在发生发展上,发病时间多数较为一致,往往有突然发生的现象。

病斑的形状、大小、色泽较为固定;2、普遍性:通常是成片、成块普遍发生,常与温度、湿度、光照、土质、水、肥、废气、废液等特殊条件有关,因此,无发病中心,相邻植株的病情差异不大,甚至附近某些不同的作物或杂草也会表现类似的症状;3、散发性:多数是整个植株呈现病状,且在不同植株上的分布比较有规律,若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变环境条件,植株一般可以恢复健康;4、无病征:生理性病害只有病状,没有病征。

二、传染性病害具有“三性一有”特点:1、循序性:病害在发生发展上有轻、中、重的变化过程,病斑在初、中、后期其形状、大小、色泽会发生变化,因此,在田间可同时见到各个时期的病斑;2、局限性:田块里有一个发病中心,即一块田中先有零星病株或病叶,然后向四周扩展蔓延,病健株会交错出现,离发病中心较远的植株病情有减轻现象,相邻病株间的病情也会存在着差异;3、点发性:除病毒、线虫及少数真菌、细菌病害外,同一植株上,病斑在各部位的分布没有规律性,其病斑的发生是随机的;4、有病征:除病毒和类菌原体病害外,其它传染性病害都有病征。

如细菌性病害在病部有脓状物,真菌性病害在病部有锈状物、粉状物、霉状物、棉絮状物等。

当然,不管是生理性病害还是传染性病害,在进行诊断鉴定时,为了更加准确,在上述诊断的基础上,还要结合实验室鉴定,才能更进一步取得较准确的鉴定结果。

一、各类病害的主要特征(一)真菌性病害:1、会产生不同形状的病斑。

2、病斑上会产生不同颜色的霉状物或粉状物,无臭味。

(二)细菌性病害:1、叶片上病斑无霉状物或粉状物,而且病斑处很薄易破裂或串孔。

2、根茎叶易腐烂、有臭味。

3、果实上有疮痂,在果实表面有小突起。

4、根部尖端维管束易变褐色。

(三)病毒性病害:病症主要表现在嫩叶上,种类虽少,但危害大,易得难治。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细胞比较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细胞比较

和保护作用。 、C 细胞、核
(3[).若E甲取]_自__叶植__绿物__体绿__色。部分,则细胞具有绿色部分的结构是
(传4)物C质结是构内含D有NA遗。传 物质,是遗传信息库。其中的主要的遗
4、细胞的生活靠的是细胞各种结构的 分工协作。请你将细胞中下列结构名 词与相应的功能用线连接起来。
细胞膜
遗传信息库
叶绿体
动力车间
线粒体
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核
使光能变成化学能
归纳比较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动物细胞 有
无 有 有无 无
植物细胞 有
有 有 有有 有
细 菌有
有 有 无无 无
真菌



有有

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构成,没有细胞结构。
知识巩固∶
1.下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属于植物细胞的是___甲____图,属于动物细胞的是 乙 图,
图中B的主要作用是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2D).动植细物胞细质胞。都具有的结构是B 细胞膜
初中生物 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四章第三节真菌
---初中生物学四类生物细胞结构比较
• 人教版初中生物学介绍了生物圈中存在的五类生物:植物、动物、
细菌、真菌和病毒。在此从细胞层次对植物、动物、细菌、真菌 进行比较。
一、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保护和支持 保护并控制物 质的进出 进行光合作用
内含遗传物质 内含细胞液 新陈代谢的场所
列表比较细菌和真菌的异同
区别
大小
细胞核 繁殖方式
细菌 真菌
共同点:
微小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五章巩固强化复习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五章巩固强化复习

好题必练 练真题
【点拨】酿酒需要酵母菌和霉菌,其中霉菌主要 起到糖化的作用,把米中的淀粉转化成葡萄糖; 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再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 和二氧化碳。
好题必练 练真题
6.[中考·烟台]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同生活在一起形成的, 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供给藻类水 和无机盐。有关地衣中真菌和藻类的描述正确的是( B ) A.真菌和藻类的细胞都有叶绿体 B.真菌和藻类的细胞都有细胞壁 C.真菌和藻类是寄生关系 D.真菌和藻类的营养方式都是异养
3.[中考·保定]为研究饮水机中细菌的生存条件,有人将同一桶 纯净水每隔3天,分别从冷水口和热水口接等量的饮用水, 测定细菌数量,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测定时间 冷水口细菌数 热水口细菌数
第1天 34 15
第4天 560 3
第7天 935 25
第10天 1 220
46
A. 若用饮水机只喝冷水,应尽快将整桶水喝完 B.使用饮水机喝热水比喝冷水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C.本实验只能探究时间对饮水机中细菌生存的影响 D.冷水口接的饮用水中细菌数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多
同学们下课啦
授课老师:xxx
好题必练 练真题
5.[中考·青岛]下列有关日常生活中生物技术的叙述,不正 确的是( B ) A.冷藏条件下食物不易变质是由于低温抑制了细菌和 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B.白酒酿造过程首先要靠酵母菌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C.制作酸奶时,将牛奶煮沸是为了杀死其中的杂菌 D.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目的是防止外界的空气 进入坛内,从而造成坛内缺氧的环境
核心必知 知考点
真题链接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C 2A 6B 7D
3C 8B
答案呈现

2024版图解细菌、真菌和病毒区别

2024版图解细菌、真菌和病毒区别

变异能力强
由于病毒基因组较小且缺乏修复 机制,因此容易发生突变和重组, 产生新的病毒株。这使得病毒具
有较高的适应性和变异性。
05
对人类影响及防治策略
细菌对人类影响及防治方法
影响 引起各种感染症状,如肺炎、脑膜炎、腹泻等。
食品和水源污染,导致食物中毒和肠道疾病。
细菌对人类影响及防治方法
个人卫生
01
共生与寄生现象探讨
细菌
与动植物共生时,可提供维生素 等有益物质;寄生时则可能引起
疾病。
真菌
与动植物共生时,可参与物质循环 和分解有机物;寄生时则可能引起 真菌感染。
病毒
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通 过复制自身遗传物质并利用宿主细 胞资源进行繁殖,对宿主细胞造成 损害甚至导致细胞死亡。
04
繁殖方式及周期对比
细菌繁殖方式与周期
二分裂法
细菌通过细胞质分裂为两个子细胞, 实现增殖。
繁殖周期
细菌的繁殖周期相对较短,通常包括潜 伏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在适宜条件下,细菌可迅速繁殖,数量 呈指数增长。
真菌繁殖方式与周期
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
真菌可以通过有性生殖(如接合、子囊孢子等)和无性生殖(如芽生、裂殖等) 进行繁殖。
病毒
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 生存,广泛存在于动植物、 微生物及人类中。
不同环境下适应性分析
细菌
能在高温、低温、高盐、 高酸等极端环境下生存, 通过产生芽孢等方式抵抗 不良环境。
真菌
能在干燥、潮湿、酸性、 碱性等环境下生存,通过 产生孢子等方式进行繁殖 和传播。
病毒
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弱,但 在适宜的宿主和环境下能 快速繁殖并引起感染。
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手,避免与感染源接触。

细菌性和真菌性、病毒性病害的区分

细菌性和真菌性、病毒性病害的区分

细菌和真菌的区别湖北省恩施清江外国语学校彭邦凤细菌和真菌的名称中均有一个“菌”字,同属微生物,但两者在生物类型、结构、大小、增殖方式和名称上却有着诸多不同。

比较如下:一、生物类型一是就有无成形的细胞核来看:细菌没有核膜包围形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真菌有核膜包围形成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二是就组成生物的细胞数目来看:细菌全部是由单个细胞构成,为单细胞型生物;真菌既有由单个细胞构成的单细胞型生物(如酵母菌),也有由多个细胞构成的多细胞型生物(如食用菌、霉菌等)。

二、细胞结构细菌和真菌都具有细胞结构,属于细胞型生物,在它们的细胞结构中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但却存在诸多不同,具体表现在:一是细胞壁的成分不同: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而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

二是细胞质中的细胞器组成不同:细菌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而真菌除具有核糖体外,还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中心体等多种细胞器。

三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真菌具有。

四是细菌没有染色体,其DNA分子单独存在;真菌细胞核中的DNA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染色体(染色质)。

三、细胞大小原核细胞一般较小,直径一般为1μm~10μm;真核细胞较大,直径一般为10μm~100μm。

四、增殖方式细菌是原核生物,为单细胞型生物,通过细胞分裂而增殖,具有原核生物增殖的特有方式——二分裂;真菌为真核生物,细胞的增殖主要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因真菌种类的不同其个体增殖方式主要有出芽生殖(如酵母菌)和孢子生殖(食用菌)等方式。

五、名称组成尽管在细菌和真菌的名称中都有一个菌字,但细菌的名称中一般含有:球、杆、弧、螺旋等描述细菌形态的字眼,只有乳酸菌例外(实为乳酸杆菌);而真菌名称中则不含有。

细菌性病害主要表现为:坏死与腐烂,萎蔫与畸形。

坏死、腐烂与畸形,都是细菌破了薄细胞壁细胞组织所导致的后果。

在其网状叶脉的叶片上,病斑呈多角斑,病斑周围有黄色的晕环。

植物细菌病、真菌病、病毒病的特点及判断方法

植物细菌病、真菌病、病毒病的特点及判断方法

·27·在种植农作物时难免会遇到疾病的困扰,导致植物生病的原因主要可分为三种,一种是细菌性疾病,一种是真菌性疾病,还有一种是病毒性疾病,这三种类型的疾病表现方式不同,治疗的方法也不同,种植户必须学会辨识方法,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三者的特点及判断方法。

首先是看症状类型通常我们把生病植物变化分成5大类型,就是腐烂、坏死、变色、萎蔫、畸形。

真菌性病害:由于真菌的种类很多,不同真菌能够造以上5类病状,其中最常见的是坏死和腐烂,如玉米大小斑病、小麦叶枯病、大白菜黑斑病等各种形状的叶斑病,坏死发生在根部或茎杆上就形成枯萎病、根腐病;细菌性病害:细菌通常破坏细胞壁,让细胞内的物质外渗或阻塞水和营养物质在植物体内运输,所以主要造成腐烂、萎蔫症状;病毒性病害:病毒侵入植物一般不会立刻杀死植物,主要是改变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引起植株颜色或形状的改变,我们叫它变色和畸形。

真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是目前已知病害中种类最多的病害,约占病害种类的80%-90%,各类病害中以真菌性病害的症状类型最多,可以出现在植物的各个部位。

真菌性病害的症状特点是在受害部位出现真菌的繁殖器官,真菌在植物上形成的特征成为病症,说诊断病害是否属于真菌病害的主要依据。

常见症状如下:白粉类:在花、果、叶及嫩枝上覆盖白色粉状物,后期在白粉物上出现散生状针头大的颗粒,颗粒由白变黄,最后变黑。

这类病害通称白粉病,是子囊菌中白粉菌引起。

如油麦菜白粉病。

煤污:在叶、枝、果实表面覆盖一层煤烟状物,很易用手擦去。

常称煤污病。

这种病害发生通常与蚜虫、木虱、蚧虫密切相关,病菌大多属于子囊菌中的小煤菌目和煤菌目,半知菌中的多种病菌。

如大叶黄杨煤污病。

锈粉:叶、果、枝、干上出现疣状、条状、毛状或毡状突起,后期常破裂,散出淡黄色、枯黄色、锈褐色或黑色粉状物,是病菌不同阶段的孢子,常称为锈病。

病菌属于担子菌中的锈菌目。

如梨锈病。

霜霉:可为害叶、果、嫩枝,以叶片最为明显,在叶片背面形成灰白色霜状物吗,霜状或稀或密,叶片正面往往黄色,无明显边缘,常称为霜霉病,病菌属霜霉属。

植物细菌性、病毒病、真菌性病害的区别

植物细菌性、病毒病、真菌性病害的区别

谈谈植物细菌性、病毒病、真菌性病害的区别细菌性病害与其他病害的区别,一是植株病变部位无明显附属物(如菌丝、霉、毛、粉等);二是发病后期病变部位往往有菌脓出现,而真菌病害则有霉状物(菌丝、孢子等)。

细菌病害的病症主要有:1、斑点型和叶枯型细菌性病害的发病部位,先出现局部坏死的水渍状半透明病斑,在气候潮湿时,从叶片的气孔、水孔、皮孔及伤口上有大量的细菌溢出粘状物——细菌脓。

2、青枯型和叶枯型细菌病害的确诊依据,用刀切断病茎,观察茎部断面维管束有否变化,并用手挤压,即在导管上流出乳白色粘稠液——细菌脓。

利用细菌脓有无可与真菌引起的枯萎病相区别。

鉴别茄子青枯病和枯萎病就可用此法区别。

3、腐烂型细菌病害的共同特点是,病部软腐、粘滑,无残留纤维,并有硫化氢的臭气。

而真菌引起的腐烂则有纤维残体,无臭气。

如鉴别白菜软腐病和菌核病常用此法。

4、镜检:细菌病害,除少数(如苹果根癌病)外,绝大多数能在受害部位的维管束或薄壁细胞组织中产生大量的细菌,并且吸水后形成菌溢,因此,镜检病组织中有无细菌的大量存在(菌溢的出现)是诊断细菌病害简单易行的方法。

遇到细菌病害发生初期,还未出现典型的症状时,需要在低倍显微镜下进行检查,其方法是,切取小块新鲜病组织于载玻片上,滴点水,盖上玻片,轻压,即能看到大量的细菌从植物组织中涌出云雾状菌泉涌出。

早期确诊水稻白叶枯病常采用此法。

由细菌引起的蔬菜病害,主要有斑点、条斑、溃疡、萎蔫及腐烂等类型.病斑多表现为急性型的坏死斑.病斑初期呈半透明的水浸状,边缘常有油浸头及褪绿的黄色浑环,在潮湿的条件下,病部溢出菌脓,形成显著的病症.化学防治该病,一般选择72%的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和铜制剂。

蔬菜细菌性病害主要有茄科蔬菜青枯病、白菜类软腐病、萝卜黑腐病、西瓜细菌性褐斑病、黄瓜角斑病等真菌性病害:1.根肿菌属和粉痂菌属。

多引发细胞膨大分裂,使受害部位呈根肿或瘿瘤。

2.霜霉属和盘梗霉属真菌。

多引发霜霉病,腐生和弱寄生菌,使作物的花、果实、块根、块茎等储藏器官的组织坏死。

图解细菌、真菌和病毒区别

图解细菌、真菌和病毒区别

图解细菌、真菌和病毒区别细菌有杆状、球状、螺旋状等不同形态。

有些细菌相互连接成团或长链,但每个细菌也是独立生活的。

真菌种类多、数量大、繁殖快、分布广,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

现在已经发现了七万多种真菌。

包括单细胞的酵母菌,多细胞的霉菌和蘑菇。

真菌已经有了真正的细胞核。

病毒连细胞结构都没有,所以称为非细胞生物。

它是微生物中最小的生命实体,它的组成简单。

病毒粒体中仅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及蛋白质。

它们具有专性寄生性,必须在活细胞中才能增殖。

细菌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区等部分构成真菌有许多菌丝组成的。

有些菌丝在营养物质的表面并向上生长,叫做直立菌丝。

直立菌丝顶端生有不同颜色的孢子囊或孢子;有些菌丝蔓延到营养物质的内部,叫做营养菌丝。

有些细菌生有能够摆动的鞭毛,可以在水中游动;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有一层荚膜,荚膜对细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细菌与真菌的区别细菌和真菌的名称中均有一个“菌”字,同属微生物,但两者在生物类型、结构、大小、增殖方式和名称上却有着诸多不同。

比较如1、生物类型:一是就有无成形的细胞核来看:细菌没有核膜包围形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真菌有核膜包围形成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二是就组成生物的细胞数目来看:细菌全部是由单个细胞构成,为单细胞型生物;真菌既有由单个细胞构成的单细胞型生物(如酵母菌),也有由多个细胞构成的多细胞型生物(如食用菌、霉菌等)。

2、细胞结构:细菌和真菌都具有细胞结构,属于细胞型生物,在它们的细胞结构中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但却存在诸多不同,具体表现在:一是细胞壁的成分不同: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而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

二是细胞质中的细胞器组成不同:细菌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而真菌除具有核糖体外,还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中心体等多种细胞器。

三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真菌具有。

四是细菌没有染色体,其DNA 分子单独存在;真菌细胞核中的DNA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染色体(染色质)。

真菌,细菌与病毒区别

真菌,细菌与病毒区别

真菌,细菌与病毒区别1 百科名片真菌(Fungus)是一种真核生物。

最常见的真菌是各类蕈类,另外真菌也包括霉菌和酵母。

现在已经发现了七万多种真菌,估计只是所有存在的一小半。

大多真菌原先被分入动物或植物,现在成为自己的界,分为四门。

2 简介真菌(Fungus)一词的“拉丁文”Fungus 原意是蘑菇。

真菌是生物界中很大的一个类群,世界上已被描述的真菌约有1万属12万余种(属与种都是单位,且属大于种),真菌学家戴芳澜教授估计中国大约有4万种(种为单位)。

按照林奈(Linneaus)的两界分类系统,人们通常将真菌门,分为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

其中,担子菌亚门是一群多种多样的高等真菌,多数种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如银耳、金针菇、竹荪、牛肝菌、灵芝等,但也有豹斑毒伞、马鞍、鬼笔蕈等有毒种。

另外,半知菌亚门中约有300属是农作物和森林病害的病原菌,还有些属是能引起人类和一些动物皮肤病的病原菌,如稻瘟病菌,可以引起苗瘟、节瘟和谷里瘟等。

(fungus;eumycetes)是具有细胞核和细胞壁的异养生物。

种属很多,已报道的属达1万以上,种超过10万个。

其营养体除少数低等类型为单细胞外,大多是由纤细管状菌丝构成的菌丝体。

低等真菌的菌丝无隔膜,高等真菌的菌丝都有隔膜,前者称为无隔菌丝(coenocytic hypha),后者称有隔菌丝(septate hypha)。

在多数真菌的细胞壁中最具特征性的是含有甲壳质(chitin),其次是纤维素。

常见的真菌细胞器有:线粒体,微体,核糖体,液泡,溶酶体,泡囊,内质网,微管,鞭毛等;常见的内含物有肝糖,晶体,脂体等。

在历史上,真菌曾被认为和植物的关系相近,甚至曾被植物学家认为就是一类植物,但真菌其实是单鞭毛生物,而植物却是双鞭毛生物。

不同于有胚植物和藻类,真菌不进行光合作用,而是属于腐生生物——经由腐化并吸收周围物质来获取食物。

大多数真菌是由被称为菌丝的微型构造所构成的,这些菌丝或许不被视为细胞,但却有着真核生物的细胞核。

细菌、真菌、病毒的区别

细菌、真菌、病毒的区别

细菌、真菌和病毒有什么区别?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区别在于它们的结构病毒:无完整细胞结构,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型;病毒寄生在活细胞中,掠夺别人的营养生存,危害大,如爱滋病毒,生存在人体免疫细胞,破坏人体自身保护。

细菌:是属于原核型细胞的一种单胞生物,形体微小,结构简单,无成形细胞核、也无核仁和核膜,除核蛋白体外无其他细胞器;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和水中,或者与其他生物共生。

人体身上也带有相当多的细菌。

据估计,人体内及表皮上的细菌细胞总数约是人体细胞总数的十倍;细菌的营养方式有自营及异营,其中异营的腐生细菌是生态系中重要的分解者,使碳循环能顺利进行。

部分细菌会进行固氮作用,使氮元素得以转换为生物能利用的形式。

真菌:是具有真核和细胞壁的生物;真菌像细菌和微生物一样都是分解者,就是一些分解死亡生物的有机物的生物。

真菌将生物分解为各类无机物,使土地肥力增强。

还有的真菌用于食物加工,例如酵母菌用于面包等加工,酿酒也需要真菌。

在农业、林业和畜牧业中,真菌又有有害的一面。

真菌能引起植物多种病害,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异同点,满意回答比较病毒,细菌,真菌(无法画表,请见谅)比较项目:1.生物类型2.结构3.细胞特点4.营养方式5.生殖方式6.与人类关系A.有害B.有利7.在自然界中的作用8.实例病毒:1.原生微生物2.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的核心3.无细胞结构4.异养,细胞内寄生5.在寄主细胞内复制繁殖6.A.传染疾病(人体的流感,SARS,肝炎,艾滋病等;动物的鸡瘟,狂犬病, 疯牛病等;植物的烟草花叶病,小麦丛矮病等)B.利用噬菌体治疗细菌性疾病,利用动物病毒防治植物害虫.8.流感,SARS,肝炎,艾滋病病毒等细菌:1.原核微生物单细胞生物2.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3.一般为异养,腐生或寄生4.分裂生殖6.A.传染疾病(痢疾,肺炎等),使食物腐败B.工业:制醋,制味精,制酸奶,泡菜等农业:制沼气7.腐生细菌促进动植物遗体的分解,有利于物质循环8.大肠杆菌,乳酸菌,醋酸杆菌,痢疾杆菌真菌:1.真核微生物2.单细胞生物或多细胞生物3.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4.异养,腐生或寄生5.孢子生殖或出芽生殖6.A.使人畜患病(脚癣,皮炎等);食品,纺织品霉变农作物患病:小麦锈病,水稻瘟病B.根瘤菌固氮;食用;酿酒,做面包等;制药7.腐生真菌分解动植物遗体,促进自然界物质循环8.酵母菌,青霉,曲霉,蘑菇等病毒、细菌、真菌的异同点(从形态、结构、营养方式、生殖方式四方面进行比较)满意回答形态:病毒-微小细菌-小真菌-较大一般可认为三者体积是十倍的关系结构:病毒-极简单,只有蛋白质和核酸,有的只有核酸细菌-较简单,没有完整细胞核,细胞器较少真菌-复杂,有各种细胞器,如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羧酶体等营养方式:病毒-寄生细菌-多样,少数寄生(蛭弧菌)真菌-多样,既可自养也可异养生殖方式:病毒-宿主体内复制装配释放细菌-以裂殖为主,也能产有形或无性孢子真菌-多样,裂殖、芽殖、产孢子赞同22| 评论。

比较不同生物的生长速度

比较不同生物的生长速度

比较不同生物的生长速度生物界的多样性是令人惊叹的,每个生物都有其独特的生长速度。

本文将比较不同生物的生长速度,并探讨其中的原因。

首先,我们来看植物的生长速度。

植物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生物之一,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和土壤中的养分来生长。

一些植物,例如多肉植物,生长速度相对较慢。

它们适应于干旱环境,因此在寻找水分和养分方面更为谨慎。

与之相反,一些大型植物,例如巨大的红杉,生长速度很快。

它们拥有广阔的叶片和较深的根系,能够更有效地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养分,这就解释了它们为什么能够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接下来,我们转向动物界。

动物的生长速度往往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例如,小型哺乳动物如老鼠通常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

它们的代谢率很高,需要大量的能量来维持其活动和生长。

在有充足食物的情况下,它们可以迅速达到成年并繁殖后代。

相比之下,大型哺乳动物如大象的生长速度相对较慢。

它们的体型庞大,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能量来发育成熟。

此外,大型哺乳动物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也更容易受到竞争的影响,因此它们的生长速度较慢。

不仅动物和植物,微生物的生长速度也是多样的。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细菌的生长速度通常很快,因为它们繁殖的方式相对简单,可以快速分裂。

与之相比,真菌的生长速度较慢。

真菌通常需要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才能生长,并且它们的生命周期比较长。

病毒的生长速度则完全依赖于寄生于宿主细胞内。

病毒能够迅速在宿主体内复制,但它们需要宿主细胞提供所需的营养和资源。

生物的生长速度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环境、资源和竞争等。

遗传因素对生物的生长速度起着重要作用,不同物种和个体之间的基因差异会导致生长速度的差异。

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和光照等,也会对生物的生长速度产生影响。

资源的可用性是另一个重要因素,生物在有限的资源下会有更慢的生长速度。

此外,个体之间的竞争也会影响生物的生长速度,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生物的生长速度可能会受到抑制。

总结起来,不同生物的生长速度具有很大的差异,这是由于遗传、环境、资源和竞争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微生物的形状及特点

微生物的形状及特点

微生物的形状及特点微生物是一类极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等。

它们的形状和特点各不相同,下面将分别介绍。

1. 细菌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微生物,它们的形状多样,包括球形、杆状、螺旋形等。

细菌的特点是体积微小,一般只有几微米到几十微米,但数量庞大,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细菌的细胞结构相对简单,没有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器。

细菌可以通过分裂繁殖,繁殖速度非常快,有些细菌甚至可以在短短几分钟内繁殖成百上千个个体。

细菌可以利用光能、化学能和有机物质等多种方式进行能量代谢,有些细菌还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细菌不具备真核生物的复杂功能,但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些细菌可以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有些细菌可以分解有机物质,有些细菌还可以产生抗生素等。

2. 真菌真菌是一类多细胞的微生物,它们的形状多样,包括菌丝状、酵母状等。

真菌的特点是细胞壁含有纤维素,细胞内有细胞核和细胞器。

真菌的细胞结构相对复杂,有些真菌还有分化出的菌盖、菌褶和伞柄等结构。

真菌以分解有机物质为主要方式获取能量和养分,它们可以分泌酶来分解环境中的有机物质,然后吸收分解产物。

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包括土壤、水体、空气中等。

有些真菌对人类和其他生物有害,例如引起疾病、腐败食物等,但也有些真菌对人类有益,例如用于发酵食品、制药等。

3. 病毒病毒是一类非细胞的微生物,它们的形状多样,包括球形、棒状、多面体等。

病毒的特点是体积非常小,一般只有几十纳米到几百纳米。

病毒的结构相对简单,主要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壳组成,有些病毒还有包裹在壳外的脂质膜。

病毒不能自主进行新陈代谢,只能寄生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

病毒可以感染动物、植物和细菌等各种生物,引起各种疾病。

病毒的繁殖速度非常快,一旦感染宿主细胞,就能在短时间内大量复制,继而传播给其他细胞或其他宿主。

4. 原生动物原生动物是一类单细胞的微生物,它们的形状多样,包括球形、杯形、椭圆形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孢子生殖
增殖
身体构成
单细胞或多细胞
单细胞或多细胞
单细胞
单细胞或多细胞
无细胞结构
注:
1、单细胞动物眼虫细胞内含有叶绿体;
2、成熟的红细胞和血小板没有细胞核;
3、少数细菌是进行自养的(如硫化细菌、硝化细菌及绿硫细菌、红硫细菌和红螺细菌等);
4、酵母菌为单细胞真菌,牛肝菌、蘑菇、木耳为大型真菌,根瘤菌、乳酸菌是细菌,杆菌(如痢疾杆菌、醋酸杆菌、枯草杆菌、棒状杆菌)、球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双球菌、四链球菌)和螺旋菌为细菌。
植物、动物、细菌、真菌和病毒的比较
类别 种类
植物
动物
细菌
真菌
病毒
细胞结构
细胞壁





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细胞膜





细胞质

有有Βιβλιοθήκη 有无细胞质中的叶绿体





细胞核


无(未成形)


营养方式
自养
异养
大多为异养
异养
异养
(寄生)
生殖方式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分裂生殖
多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