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5U首发】黑龙江省哈三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三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
高二学年第一模块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1、D。

(“根本原因”的表述与文意不符,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2、C。

(原文是“继承传统,就诗歌形式这一个方面而言,就要继承传统诗歌与汉语的特点密切结合这一优点”,C项的表述遗漏了重要信息“就诗歌形式这一个方面而言”)
3、D。

(原文是“我相信
...,通过大家的努力,会找到一条道路,把诗歌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只是“呼唤”伟大诗人,“期待”伟大诗歌的出现。

D选项表述过于绝对)
4.A(率:大概)
5.D(①②句主要表现蒋季庄、王茂刚的“隐”;)
6.A(“从来不与外人交往”意思与原文不符。


7.(1)读书人加强自身修养,专心治学,只求完善k%s5$u自我,不要求被别人知道(或理解),别人也不能知道他们。

(“笃”“善”各1分,“不求知于人”句式1分,句意2分。


(2)天明起床,等卖菜的经过家门,问了菜价多少钱,随他所说的付给菜钱。

其它饮食布帛的购买也是如此。

(“俟”“直”“然”各1分,句意2分。


8.①景物描写上由远及近,由远处的彩虹、万山,到近处的短亭、丹枫、酒旗,层次分明。

②色彩上绚烂明丽,词人选取了彩虹、紫中带翠的山岭、青旗(酒旗色青,亦称青旆)、红枫等意象,织就了一幅灿烂美丽的画面。

(写出一点2分,写出两点满分。

每点都要结合内容解析。

) k%s5$u
9.①词的下阕抒写了羁旅愁思、孤独寂寞和思乡思亲之感。

(2分)前两句,谓词人旅途奔波,一事无成,“浮生”一词意为漂泊不定的经历,表示了对羁旅漂泊的厌倦;“事逐孤鸿去”,意为往事不可追寻,不能再返。

(1分)结尾两句更透出了羁旅夜晚、黄昏来临、空屋寒灯的凄凉及由此产生的思乡之情。

一个“又”字,尤其能说明词人漂泊的漫长,尝尽了千愁万苦。

(1分)
10. 略
11.
(1) 答D给3分, B给2分,A给1分,答 C、E不给分
( A项,“详细描写”的表述不正确,前者属于略写。

C项,“小说以夸张漫画式手法”错,尽管作者写的是奇人,但是手法还是简单的平铺直叙。

E项,小说结尾处,兄弟俩的动作不是表现他们没有读懂画意的愧疚,而是读懂之后的感恩!)
(2)这两次都是对人物的动作描写。

(2分)第一次,是在为官者几次登门,重金相求画作,穆三爷却没有给他们,此时捻髯是对自己拒画行为的肯定,(2分)第二次,是在寒门双子考上大学,穆三爷亲自来送画,展开画作,捻髯是对自己画作的满意。

(2分)
(3) ①画艺精湛,他的画让众人惊叹,让“达官显贵、商贾名人,趋之若鹜”
②行事特别,拒绝重金求画的为官者,却无偿赠与寒门李家佳作,并赠款两万。

③目光长远,用所绘《鲤鱼归龙门》为李氏兄弟指明了出路。

(每点2分)
12. D(锱铢必较:锱、铢:都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

形容极小的差别也不放过,在极其细微的差别中决出胜负。

很少的钱也要计较。

形容非常小气。

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

A 凤毛麟角: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

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感情
色彩有误。

B形影相吊:吊:慰问。

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

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此处误用为“形影不离”。

C涸辙之鲋:涸:干;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鲋:鲫鱼。

水干了的车沟里的小鱼。

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

不合语境。


13. B (A偷换主语,最后一个分句加主语“爱丽丝·门罗”。

C句式杂糅,去掉“根据”或“显示”。

D 语序不当,后两个分句内容互换。


14.C 15. C 16. B 17. B 18. B
19. B (都是困厄,处境艰难之意。

A 前者是“迫近”,后者是“少”。

C前者为“此”,后者为“到”。

D 前者表被动,后者为“我”。


21.略
k%s5$u
【参考译文】
读书人加强修养专心治学,只求完善自我,不要求别人知道,别人也不能知道他们,这样的人物间或有之,我时常痛惜他们的事迹没能流传。

近见《上虞李孟传》记载有四件事,因此恭谨地抄录下来。

其一说,慈溪人蒋季庄,正当徽宗宣和年间,鄙视王安石的学问,不参加科举考试,闭门考究经书,不随便和人往来。

高抑崇居住在明州城中,大概每年都要四五次到他家去造访他。

蒋季庄听说高抑崇到了,一定急忙出去迎接,二人相对坐在小屋里,尽情地谈论,从白天到晚上,几乎忘记睡觉吃饭。

高抑崇告辞离开时,季庄都要送他到数里之外。

有人间高抑崇说:“蒋季庄不多与人来往,却只有和你交情深厚,你也对他情真意切,希望听听其中的缘故。

”高抑崇回答说:“我终年读书,凡是有疑问而不能决断时,以及自己所缺少而不知道的,每次累积数十条,只要一去造访蒋君,没有不迎刃而解的。

”但是蒋季庄的长处,其他人未必能够了解。

世上所称道的知己不就是这样的吗?
其二说,王茂刚,居住在明州的林村,在山涧深处。

他有个弟弟不喜欢读书,王茂刚就让他经商来生活,他自己却潜心研读,从不轻易出门,尤其对《周易》一书的造诣深邃。

沈焕任通判州事时,曾经造访过他。

说他的见识旨趣绝对超过专门作传注的人,气质严谨持重,看他所获得的知识,应该是个在学问上永无止境的人了。

其三说,顾主簿,不知道是哪里人,高宗建国之后他南渡寓居在慈溪。

他保持廉洁的操行,安于贫贱,不祈求别人知道他。

至于他经历过的事情,即使是小事也不马虎。

天明起床,等卖菜的经过家门,问了菜价多少钱,随他所说的付给菜钱。

其它饮食布帛的购买也是如此。

时间一长,人们都信服他了,不忍心欺骗他。

假如东西够一天用了,他就专心研读典籍,不喜欢交游。

k%s5$u
其四说,周日章是信州永丰县人。

操行耿直廉洁,被县里的人尊敬。

他开门教授徒弟时,收人只求自给,不义之财一文不取。

他家境很穷,经常一整天断粮,邻里有时便用微薄的东西相馈送,家中时常上顿不接下顿,他宁愿和妻子忍饥挨饿,最终也不求别人。

隆冬寒天披着纸一样的薄裘,有客人来访,也高兴地迎请接纳。

观察他的容颜,聆听他的论议,无不使人尊敬。

县尉谢生把一套袭衣送给他,说:“先生未曾有求于我,是我自己想要表示的一片敬意,接受它没有什么妨害。

”周日章笑着回答说:“一套衣服和万钟粮食一样,如果无理由地接受它,就是不能分辨礼义啊!”最终还是推辞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