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第2课《撬棍的学问》4 | 冀教版 (共18张)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8 古诗两首小儿垂钓_冀教版 (共18张PPT)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8 古诗两首小儿垂钓_冀教版 (共18张PPT)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课件PPT
课文详解
凭借情境,品读古诗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课文详解
(1)仔细看小孩是什么样 子的? (2)你还看到了什么?指名 说。
拓展提升
课件PPT
今天我们一起读了一首这么有趣的 诗,还认识了一个聪明的孩子。其 实古代有不少诗人把小朋友生活中 的趣事写入诗里,你知道这样的诗 吗?
心灵感悟
课件PPT
这首诗将小儿垂钓的神情动作描 写得活灵活现,富有情趣,突出小 孩子钓鱼的专心致志,给人留下深 刻的印象。
课堂练习
课件PPT
你想做哪道题呢?请选择自己喜欢的一 项完成。 (1)训:把这首古诗吟诵给爸爸妈妈听。 (2)编:把诗歌编成小故事,讲给好朋友 听。 (3)演:根据诗句内容同学合作表演。
课件PPT
28、古诗两首●小儿钓鱼
l 资料宝袋
作者简介二
课件PPT
胡令能,唐代诗人,隐居圃田(河南中
牟县)。唐贞元和时期人。家贫,年轻 时以修补锅碗盆缸为生,人称“胡钉铰 ”。他的诗语言浅显而构思精巧,生活 情趣很浓,现仅存七绝4首。诗四首, 皆写得十分生动传神、精妙超凡,不愧 是仙家所赠之诗作。
课件PPT
课文详解课件PPT来自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 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儿,不敢 回应过路人。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课文详解
课件PPT
哎——小孩,
请问渔光村怎
么走啊?

(五下)科学PPT课件 斜坡的学问 冀教版 (28张)

(五下)科学PPT课件 斜坡的学问 冀教版 (28张)


3.散文阅读中,重点要注意引导学生 树立几 种意识 :首先 是整体 意识, 要尽可 能地细 读全文 ,充分 感知全 文,了 解文本 的内容 和情感 基调, 把握文 章主旨 ;其次 是题干 意识, 要明确 题目问 的是什 么,是 怎么问 的,也 即命题 指向哪 里

4.有人把散文阅读的基本步骤归纳为 八句话 :先读 原文晓 大意, 再审题 目作标 记,文 题对照 定范围 ,抓住 关键再 提取, 提取之 后需整 合,经 过验证 再确立 ,语言 转换不 可少, 答案简 洁又明 晰。
2、提出假设: 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
3、实验验证: 搭建不同坡度的斜面。 4、整理数据: 5、得出结论: 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
斜坡都能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 越大越不省力。
盘山公路
螺丝钉 是一种变形的斜面
选择:同样长短、粗 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 旋进木头时( )。
如果我想把摩托车 停放在这个车棚里。 你会建议我从那边上 去?为什么?
1、提出问题: 用斜面提升重物比直接提升重物省力吗? 2、提出假设: 用斜面提升重物比直接提升重物省力 3、实验验证: 4、整理数据: 5:得出结论: 用斜面提升重物比直接提升重物省力
斜面可以省力。
后山
前山
1、提出问题:斜面坡度大小对用力情况有影响吗?
A.越省力 B.越费力 C.不省力也不费力
螺纹密 螺纹稀
人行天桥
盘山公路
南 京 长 江 大 桥
上层的公路桥全长4589米,其中江面 上的正桥长1577米,其余为引桥。引桥是 桥总长的三分之二。
菜刀
螺丝钉
下列工具或设备,运用斜面省力原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22年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2022年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13.撬重物的窍门1.用来撬动重物的装置叫作杠杆,它包括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硬棒。

2.省力杠杆的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如开罐头的螺丝刀、修剪花枝的剪刀、拔钉子的羊角锤、压水井等。

3.费力杠杆的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如扫帚、理发剪刀、镊子、筷子、食品夹子等。

费力杠杆虽然在使用时比较费力,但是能节省距离,更方便。

4.天平的支点到用力点和阻力点的距离相等,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跷跷板的用力点和阻力点都是可以移动的,是一种灵活的杠杆。

5.小杆秤称重物利用了杠杆的原理,根据被称物体的轻重,使秤砣在秤杆上移动以保持平衡,根据平衡时秤砣所对应的秤星读出重物的质量。

6.公元前3世纪,阿基米德提出了杠杆原理,并据此完成了一系列发明创造。

为了说明杠杆原理的威力,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推动地球。

”判断题1.杠杆的支点一定在用力点和阻力点之间。

( × )2.杠杆是否省力与杠杆的长度有关。

( × )选择题1.如果想把一块很大很重的石头挪动一下,应选择的合适机械是(B)。

A.剪刀B.撬棍C.锤子2.剪刀是一种常见的杠杆类工具,下列剪刀中最省力的是(A)。

A.园艺剪刀B.理发剪刀C.裁布剪刀小科和爸爸在玩跷跷板,看图回答3~5题。

3.跷跷板可以看作一种杠杆,如果把爸爸的位置看成是阻力点,那么小科的位置是(B)。

A.支点B.用力点C.阻力点4.从小科的角度看这是一个(A)杠杆。

A.省力B.费C.不省力也不费力5.小科想把爸爸翘起来,应该(C)。

A.让爸爸离支点更远一些B.让自己离支点更近-一些C.让爸爸离支点更近一些基础知识梳理1.像螺丝刀、汽车方向盘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轮转动时轴也跟着转动的装置叫作轮轴。

2.轮轴的轴心可看作杠杆的支点,则轮半径为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轴半径为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因此轮轴是杠杆的一种变形,属于杠杆类机械。

五年级下册科学试题-复习题冀教版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科学试题-复习题冀教版含答案

一、怎样才能省力1、杠杆、斜面、滑轮、轮轴等都是简单的机械。

2、动物身上那些器官或结构具有省力的作用?(1)啄木鸟的喙相当于镊子和凿,属于简单机械中的杠杆和斜面,取食更省力(2)蜘蛛和蚂蚁的长腿相当于杠杆,使它们爬行更省力(3)老虎的齿和利爪属于斜面,可使捕食等活动更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二、撬棍的学问1、杠杆包括动力点、支点、阻力点三个点2、省力杠杆:支点离动力点远,离阻力点近。

省距离杠杆:支点离动力点近,离阻力点远。

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不省力也不费力。

3、天平是一种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天平是根据杠杆平衡的原理工作的。

我们常用的天平可以分成托盘天平和挂盘天平。

4、要称的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右盘。

5、杠杆尺平衡的规律是::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钩码数=动力点到之点的距离×钩码数三、轮子的妙用1、一个边缘有槽的轮,叫做滑轮。

2、定滑轮优点是:能改变用力方向,缺点是不能省力。

3、动滑轮优点是:能省力,缺点是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4、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5、在轴粗细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6、齿轮属于传动机械,可以改变运动速度和改变用力方向四、斜坡的科学1、斜面具有省力的作用2、在高度相同时,斜面越长越省力。

3、变形的斜面叫螺旋,螺旋省力、省空间。

4、斜面虽然省力,但却费了距离。

5、为什么螺纹细的螺丝钉比螺纹粗的螺丝钉更省力因为斜面高度相同时,斜面越长,坡度越小,越省力。

螺纹细表面斜面长,所以螺纹细的螺丝钉更省力。

五、自行车1、大部分机器都是由动力部分、传动部分、工作部分、控制部分组成的2、自行车是一种以人力为动力的代步机器。

因此省力、能加快速度、控制灵活是对自行车设计的基本要求。

3、自行车的四个组成部分是什么?动力部分:车镫子;传动部分:链条齿轮;工作部分:车轮;控制部分:车把、车闸4、自行车包含哪些简单机械杠杆:车闸、车铃;轮轴:车把、轮盘、车镫子;斜面:螺丝钉六、小鸟和小猫1、动物的生殖方式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2、生物产生新个体的过程叫生殖。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8单元探索乐园-冀教版(共25张PPT)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8单元探索乐园-冀教版(共25张PPT)
由此得出: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8单元 探探索索乐乐园园-冀-冀教教版版(共(共252张5张PPPTP)T)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8单元 探探索索乐乐园园-冀-冀教教版版(共(共252张5张PPPTP)T)
规范解答
18+10-8=20(名)。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8单元 探探索索乐乐园园-冀-冀教教版版(共(共252张5张PPPTP)T)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8单元 探探索索乐乐园园-冀-冀教教版版(共(共252张5张PPPTP)T)
比赛场次。
2010年女子足球亚洲杯在中国成都举办。中国队所在的B组共有4支
球队,分别是:中国、韩国、澳大利亚和越南。每2支球队之间都要进行一 场比赛。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8单元 探探索索乐乐园园-冀-冀教教版版(共(共252张5张PPPTP)T)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8单元 探探索索乐乐园园-冀-冀教教版版(共(共252张5张PPPTP)T)
在学校春季运动会上,五(1)班学生参加了两项比赛。有 18名学生参加田径比赛,10名学生参加篮球比赛,其中有8名 学生既参加了田径比赛又参加了篮球比赛。五(1)班共有多 少名学生参加比赛?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8单元 探探索索乐乐园园-冀-冀教教版版(共(共252张5张PPPTP)T)
五年级数学·下 新课标[冀教] 第8单元
1 探索解决包含与排除问 题的方法 (教材P90~91)
新课导入
罗素悖论
一天,萨维尔村理发师挂出了一块招牌:“村里所有不自己理发的 男人都由我给他们理发,我也只给这些人理发。”于是有人问他:“您 的头发由谁理呢?”理发师顿时哑口无言。
因为,如果他给自己理发,那么他就属于自己给自己理发的那类 人。但是,招牌上说明他不给这类人理发,因此他不能自己理。

冀人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巧妙的用力 2 撬棍的学问》教案_23

冀人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巧妙的用力  2 撬棍的学问》教案_23

课题:撬棍的学问----怎样使杠杆保持平衡设计理念:本文是对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课《撬棍的学问》第二个知识点:“怎样使杠杆保持平衡”的探究,科学课强调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提倡在实践动手基础的上进行感悟和发现,在探究的情境中构建知识体系。

本着这样的原则,我采用了先利用生活中有关杠杆的视频引入,然后引出学生探究实验,层层深入,让学生亲历实验的整个过程,体会发现科学知识的成功感,再通过教师杠杆演示器和生活中的杠杆将学生得到的杠杆知识再次得到升华提高。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生为本”,抓住每个机会,适时引导,使课堂活起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对杠杆的三点进一步理解,并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后面又及时利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原来就是杠杆。

教材分析:在第一课时认识杠杆的基础上,首先用实验的方法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利用杠杆尺进行研究,教材展示了一个杠杆尺的装置,并叙述了具体的探究过程,同时教材上的表格是为了提示学生将找到的方法及时记录,结合教材上的讨论问题,实验完成后进行分析总结,找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这一部分我设计成一个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让学生体验各实验环节,提高探究能力。

然后将教材内容提升高度,用自制教具杠杆演示器将杠杆进一步分为三类,在结合生活中常用工具也应用了杠杆原理,进一步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和杠杆的三种分类。

学情分析:杠杆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是不陌生的,但孩子很少对其进行理性分析。

有些孩子可能在其他书籍或电视上对杠杆有所理解,但是这种理解并不清晰,他们所建立的更多的是感性的生活经验而不是科学知识。

本课的教学在学生认识杠杆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亲自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认识杠杆类简单机械可按省力情况分成三类: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

杠杆是否省力是由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不同的杠杆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条件下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杠杆。

14.《拧螺丝钉的学问》(教案)五年级下册科学苏教版

14.《拧螺丝钉的学问》(教案)五年级下册科学苏教版

14.《拧螺丝钉的学问》【教材分析】《拧螺丝的学问》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4单元《简单机械》的第二课时。

通过二年级下册第4单元《打开工具箱》的学习,学生已经使用过螺丝刀,因此拧螺丝对学生来讲是一种非常熟悉的工具,但是学生并不了解螺丝刀是轮轴的一个模型。

本课带领学生认识轮轴的结构特点及其省力的原理。

本课前一课学习了杠杆,而轮轴从杠杆转化而来,内容的研究从剪刀、螺丝刀、跷跷板变成了用钥匙拧开的门锁、可转动的门把手、提水的辘轳、拧螺丝的扳手,具有了别样的形态和使用方法。

本课将轮轴最为一种简单机械,指导学生从四个部分来认识它、了解它。

第一部分,介绍轮轴的结构。

教材先选择生活中最常见的螺丝刀和方向盘,引导认识轮轴的结构,说明轮轴的存在,。

在此基础上,通过具体事例辨析轮轴的两个部分,让学生寻找削笔器、门把手、水龙头哪部分是轮,哪部分是轴,将学生的视角从物体导向具体部位。

第二部分,研究轮轴在什么情况下更省力。

引导学生分两个步骤进行实验,即:在轴上钩码不变的情况下,在轮上挂几个钩码可以使轮轴能够保持平衡;换更大的轮后,所挂钩码的个数是否有变化,使学生懂得在轮上用力省力,还是在轴上用力省力。

第三部分,认识各种各样的轮轴。

观察多种轮轴及其使用的相关图片,分析其使用原理,懂得如何使用这些轮轴。

第四部分,了解科学史。

阅读介绍《天工开物》中关于轮轴的记载资料,了解使用轮轴工具的历史由来已久,且有些目前还在运用,说明这些发明创造推动了技术和社会的发展。

【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五年级的小学生对未知原理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

通过二年级下科学四单元《打开工具箱》的学习,在二年级时他们运用工具,拧过螺丝、做过小板凳,但对属于简单机械的这些工具省力的原理认识不足,尤其对生活现象背后的原因缺少认知和思考能力。

【设计理念】新课标明确指出,科学是一门活动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验探究为核心。

冀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及实验

冀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及实验

第1课《怎样才能省力》常规掌握:1.使用简单机械可以(省力或省距离)。

2.常见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斜面)(滑轮)(轮轴)。

3.生活中使用的(钳子)(辘轳)(改锥)(菜刀)(羊角锤)等都属于简单机械。

拓展知识:1.啄木鸟的喙相当于镊子和凿,属于简单机械中的杠杆和斜面。

2.虎的齿和爪相当于凿,属于简单机械中的斜面。

第2课《撬棍的学问》常规掌握:1.棍子作为一种简单机械,能绕一个支点旋转就成为(杠杆)。

2.天平是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工作的,我们常用的天平可以分成(托盘)天平和(挂盘)天平两种。

3.根据生活实例(P7)分析杠杆的三种类型:费力杠杆、省力杠杆、等臂杠杠。

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是费力杠杆(省距离);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是省力杠杆(费距离);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注:阻力点可以叫做“重点”,动力点可以叫做“力点”。

实验操作:1.杠杆平衡实验(P6)。

杠杆尺平衡规律: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钩码数=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钩码数2.天平的使用方法(P8).第3课《轮子的妙用》常规掌握:1.像方向盘一样由一个(圆轮)和(轴)组成的机械,叫做轮轴。

把圆轮的外缘部分做成小齿状,这个圆轮就成了(齿轮)。

一个边缘有槽的轮,叫做(滑轮)。

2.滑轮的作用:滑轮有定滑轮和动滑轮两种。

定滑轮的优点是可以改变用力方向,缺点是不省力也不费力;动滑轮的优点是省力,缺点是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3.轮轴的作用:传递力、改变力的方向、改变力的大小。

注:能比较轮轴的大小与省力多少的关系。

4.齿轮的作用:齿轮属于(传动)机械,齿轮传动的主要作用是将动力机的(动力)传递给工作机,在传递的过程中传动机械可以改变运动的速度或改变运动的方向。

实验操作:1.研究滑轮的作用(P11)。

2.测力计的使用。

五年级上册品德课件--第2课-《丰盛的民族饮食》∣-冀教版-(共18张PPT)

五年级上册品德课件--第2课-《丰盛的民族饮食》∣-冀教版-(共18张PPT)
形 式 多 样 的 民 族 饭
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生 产与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的饮 食习惯,各民族有不同的饮 食特点。
同学们在日常生 活中接触过哪些民族 饮食呢?
我们开个民族 大餐品尝会,大家 一起来欣赏民族饮 食。下面开始上菜 喽!
羊肉串
你知道羊肉串是 哪个民族的传统食品 吗? 为什么它能得到 人们的广泛喜爱?
傣族菠萝饭
傣族香竹饭
傣族人喜欢吃糯食,因此, 用糯米做的黄米饭、年糕、米 干、米线等食品,都颇有特色。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香竹饭。
香竹饭是用西双版纳一 种 本身会散发香味、像青笋一样 粗细的竹子做的。
藏族 糌粑 酥油茶
糌粑是藏族的主食。藏 族人一日三餐都有糌粑。糌 粑,名子听起来新鲜,实际 上就是青稞炒面。糌粑的制 作方法是,将青稞(属大麦 类,有白色、紫黑色二种) 晒干炒熟、磨细、不过筛, 这样制成的炒面便是可以食 用的糌粑了。
蒙古族同胞从不食狗肉,因为狗是蒙古 牧民最好的朋友,是他们日常生产生活 的好帮手。
彼此尊重 亲如一家
1、字体安装与设置
2、替换模板
如果您对PPT模板中的字体风格不满意,可进行批量替换,一次性更改各页面字体。 1. 在“开始”选项卡中,点击“替换”按钮右侧箭头,选择“替换字体”。(如下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模板中的图片展示页面,您可以根据需要
你还知道哪些少 数民族传统美食? 和大家一起来交流 吧!
满族 萨其玛(沙琪玛)
维吾尔族 烤馕
壮族 五色糯米饭
蒙古族 奶豆腐
维吾尔族 羊肉手抓饭
尝 尝 我 们 的 手 抓 饭 吧!
(小故事 大道理)
尊重民族风俗
回族人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和 骡肉,不吃未经杀而自死的动物。

2022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含目录)平铺式

2022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含目录)平铺式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第四单元简单机械13.撬重物的窍门【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实验操作、体验、设计等活动,落实《小学科学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了解科学技术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

科学探究: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制定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初步具备实验设计的能力和控制变量的意识,并能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

科学态度: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阻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深深影响着社会发展。

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技术与工程领域”高年段要求。

3.知道重大的发明和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变化。

知道完成某些任务需要特定的工具。

知道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是常见的简单机械。

使用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撬重物的窍门》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4单元《简单机械》第一课时。

二年级时学习过运用工具,拧过螺丝、做过小板凳,但对属于简单机械的这些工具省力的原理认识不足,尤其对生活现象背后的原因缺少认知和思考能力。

本课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应用及蕴含的科学原理。

本课围绕撬动重物为导引,递进式地安排了五个部分的学习内容。

第一部分,认识杠杆的结构特点。

从比较搬动重物的不同方法中,发现用用支撑物垫着的木棍容易撬动重物,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杠杆。

然后,教材采用描述性的语言“像这种……叫作杠杆”“它包括……”来介绍杠杆特点,让学生获得直观的认识。

第二部分,用平衡尺研究杠杆的秘密。

用平衡尺来代表生活中常用的杠杆,通过研究平衡尺在什么情况下能够保持平衡,发现支点的位置对所需用力大小的影响。

第三部分,应用研究成果。

此部分包括两个主要活动:一是解释现象和解决问题。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6.5 总复习:图形与几何(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共18张PPT)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6.5 总复习:图形与几何(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共18张PPT)

底 ×高
梯形的面积
= (上底+下底)× 高 ÷2
πr r
谢谢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3/152021/3/15Monday, March 15, 2021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3/152021/3/152021/3/153/15/2021 1:08:07 P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3/152021/3/152021/3/15Mar-2115-Mar-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3/152021/3/152021/3/15Monday, March 15, 2021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3/152021/3/152021/3/152021/3/153/15/2021
(3)同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一定相等。( √ )
(4)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他们的面积一
定相等。( × )
(5)底和高都是0.2厘米的三角形的面积是0.2平方
厘米。( × ) (6)平行四边形的底越长,它的面积就越大。( × ) (7)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 (8)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 ×)
•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1/3/152021/3/15March 15, 2021

THE END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2021/3/152021/3/152021/3/152021/3/15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汇总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汇总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探究杠杆省力的秘密(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题:1、怎样抬高讲台实验器材:带有刻度的木尺、若干同样的铁圈、火柴盒、牙签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课题:5、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实验器材:两个大小不同的齿轮(可用胶带把瓦楞纸条固定在圆盖上自制)、链条圈(瓦楞纸条圈)、记号笔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器材:齿轮组及支架(也可用胶带把瓦楞纸条固定在圆盖上自制两个大小不同的齿轮)、记号笔、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器材:A4纸1张、小纸盒1个、钩码若干、木块2个实验类型:演示实验、学生操作实验内容:观察岩石标本(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1、认识常见岩石实验器材:岩石标本若干、放大镜、稀盐酸(也可用醋代替)、烧杯、滴管、镊子、白纸、小木锤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名称:杠杆平衡实验班级:实验时间:杠杆平衡实验实验器材:杠杆尺、铁架台、钩码我的猜想: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钩码数=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钩码数我这样做:1.组装杠杆尺,并把杠杆尺调成平衡状态2.确定杠杆尺一侧的点为阻力点,挂一定数量的钩码3.在另一侧确定动力点的位置,看看在不同位置上需要挂多少钩码才能使杠杆尺保持平衡,并记录结果4.改变阻力点的位置,重复第二步,做三次实验5.收拾桌面,整理实验器材,把实验器材放回原处观察到得现象或测量结果: 1.当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省力 2.当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费力3.当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本次实验的得与失:注意不要把钩码乱丢乱放,不要砸伤。

实验名称:杠杆和轮轴实验器材:螺丝刀每组一把、扳手每组一把。

我的猜想:杠杆和轮轴都能省力我这样做:1.选几名力气小的同学握螺丝刀的刀柄旋转,力气大得同学握住螺丝刀的刀杆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看谁能取得胜利。

2 让全班力量悬殊的学生进行游戏,再让同桌的学生试一试,让大家都当一回“大力士”。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2 撬棍的学问|冀教版 (共19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2 撬棍的学问|冀教版  (共19张PPT)

动力点
阻力点
动力点
点。 动力点:人通过其他装置对杠杆用力的那个点叫 做动力点。 阻力点:杠杆承受重物的那个点叫阻力点。
能用较小的力把重的物体抬高的杠杆叫省力 的杠杆(支点离动力点远,离阻力点近)。
能通过将杠杆一端移动很小距离而把杠杆另
一端的重物提得很高的杠杆叫省距离的杠杆
跷跷板 动力点
支点
等臂杠杆
支点 阻力点
蒜夹压汁器 省力杠杆
支点 动力点 阻力点
夹子 费力杠杆
下图中哪些地方用到了以上的哪种杠杆?
动力点 支点
阻力点
动力点 支点 阻力点
支点 动力点
阻力点2
阻力点
支点在中间, 支点在船舷 当用刀尖剪物体 上,船桨的柄部
完全挥动起来 的时候,支点严格 意义来说应该是人
时,近似为等臂 长于桨部,因此, 的肩膀,动力点为
用自己做的简单机械试一试: 1 怎样做才能在抬高重物时最省力? 2 如果物体很轻,怎样才能很容易地将它抬高? 3 实验中自己发现了什么规律?
把实验的结果画在下面。
省力的杠杆
省距离的杠杆
(能用较小的力把较重的 (能拉动很短的一段绳子,
物体抬高)
把重物抬得很高)
①在抬高重物时,支点到我们用力的 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物的距离时省力。
杠杆尺的记录表
阻力点
动力点
阻力点到支点的 距离(格)
钩码(个)
动力点到支点的 距离(格)
钩码(个)
方法1
方法2
方法3
方法4
方法5
方法6
分析自己小组的记录表,能发现杠杆尺平衡的规律吗?
动力×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2 撬棍的学问|冀教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2 撬棍的学问|冀教版

《撬棍的学问》教学设计杨官庄小学王国玲教材分析:本课是<<巧妙的用力>>单元的第二课,侧重研究杠杆.课文从古代传说阿基米德抬地球的假说开始,对学生提出问题,接着设计“将重物抬起来、怎样使杠杆保持平衡、寻找生活中的杠杆”三个实验探究活动,在此基础上教材又设计了帮阿基米德抬起地球的拓展活动,组织学生回答“阿基米德能撬动地球吗?”这个从理论上可以成立但实际上却无法实施的问题。

本课最后安排“科学在线”栏目,帮助学生认识天平,学习天平的规范使用程序和方法。

为了紧抠大纲及教材,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成容“观察、猜想、实验、操作、调查、讨论”为一体的教学过程,以助于理解教材,激发兴趣,促进学习。

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目标:1、能够说出杠杆由哪三部分构成。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杠杆的含义。

3、能用自己的话描述杠杆尺的平衡规律。

4、能解释为什么日常生活中还要应用“费力”杠杆。

(二)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常见物体设计简单机械。

2、能用实验研究的方法找出使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

3、能找出日常生活中应用了杠杆原理的工具。

4、能在具体的工具中找出杠杆的三个要素点的具体位置5、能够应用杠杆原理制作一个小模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在研究问题时能主动的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2、能大胆想象并设计撬起地球的装置。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能举例说出在哪些工具中应用了杠杆原理。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认识杠杆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研究杠杆的作用,即“学问”。

教学准备:简单机械实验盒钩码多种实物平衡尺天平教学课件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本课的导入及活动1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的教学;第三课时完成活动3及科学在线的教学。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将重物抬起来一、激趣导入教师讲述古希腊著名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抬起地球的假说,问:要帮助阿基米德实现他的设想,我们要提供哪些最基本的条件?他真的能撬动地球吗?(创设矛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文
2020年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第2课《撬棍的学问》
1/ 17
4 |冀教版(共18张PPT) 巧妙的用力 2.撬棍的学问
阿基米德撬动地球除了需要一个支点还需要什么了?还需要一根很长很长的棍子
3/ 17
杠杆的定义能绕一个支点旋转的棍子就成为杠杆。

杠杆三要素 ? 支点 ? 长棍 ? 用力点
长棍、用力点支点棍子用力点
5/ 17
长棍、用力点
长棍、用力点棍子支点棍子用力点
7/ 17
长棍、用力点用力点棍子支点
长棍、用力点棍子支点用力点
9/ 17
长棍、用力点用力点支点棍子
1.怎样做才能在抬高重物时最省力?
2.如果物体很轻,怎样才能容易地将它抬高?
3.实验中自己发现了什么规律?
11/ 17
阻力点动力点支点
省力的杠杆省距离的杠杆(能用较小的力把较(能拉动很短的一段绳重的物体抬高)子,把重物抬得很高)阻力点支点动力点阻力点支点动力点
13/ 17
杠杆保持平衡 1.确定杠杆尺一侧的一个点为阻力点,挂一定数量的钩码。

2.在另一侧确定动力点的位置,看看在不同位置上需要挂多少钩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将实验结果记录在书中表格。

3.改变阻力点的位置,重复第二步。

阻力点动力点阻力点到支点钩码动力点到支点钩码的距离(格)(个)的距离(格)(个)方法1 方法2 方法3 方法4 方法5 方法6 方法7 方法8
15/ 17
比较下面两件工具它们是省力杠杆还是省距离杠杆?重点用力点理发剪支点省距离重点支点用力点铁皮剪省力
通过对力点、重点、支点的分析,我们知道理发剪是不省力杠杆,铁皮剪是省力杠杆。

重点支点重点支点力点理发剪力点铁皮剪
17/ 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