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登楼赋

合集下载

引经据典意蕴绵绵——王粲《登楼赋》用典赏析

引经据典意蕴绵绵——王粲《登楼赋》用典赏析

引经据典意蕴绵绵——王粲《登楼赋》用典赏析
摘要:
1.简介王粲及其作品《登楼赋》
2.分析《登楼赋》中的用典及其意蕴
3.阐述《登楼赋》典故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4.总结王粲《登楼赋》的文学价值
正文:
王粲,字仲宣,东汉末年文学家,生于山阳高平(今山东省邹县)。

其作品《登楼赋》被誉为“魏晋赋首”,流传千古。

本文将分析《登楼赋》中的典故及其意蕴,并探讨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登楼赋》以作者登楼远眺为背景,通过描绘楼外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在文中,王粲巧妙地运用了多个典故,使得作品意蕴丰富,令人回味无穷。

首先,王粲在文中提及“挟清漳之通浦,倚曲沮之长洲”,暗喻自己身处异地,思念家乡。

这里,“清漳”和“曲沮”分别指代两条河流,寓意着作者思念家乡的泪水。

这一典故既展示了作者的地理背景,又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

其次,王粲在文中提到“背坟衍之广陆,临皋隰之沃流”,描述了故乡的富饶景象。

这里,“坟衍”和“皋隰”象征着故乡的沃土和丰饶。

通过这一典故,王粲展示了故乡的美丽富饶,进一步强化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此外,王粲在《登楼赋》中还提到“北弥陶牧,西接昭邱”。

这里的“陶牧”和“昭邱”分别指代两位先贤陶渊明和昭君。

王粲通过这一典故表达了自
己对先贤的景仰,同时也展示了自己胸怀壮志的抱负。

王粲的《登楼赋》以其丰富的意蕴、优美的文字和巧妙的典故运用,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佳作。

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深远,许多文人墨客纷纷效仿,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典故文学作品。

总之,王粲的《登楼赋》是一部具有高度文学价值的作品。

王粲《登楼赋》简析

王粲《登楼赋》简析

登楼赋一、作者介绍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西南)人。

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

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因董卓劫持汉室君臣迁都,王粲随父由洛阳西至长安。

西京扰乱,遂南下投奔荆州牧刘表,未被重用,羁留荆州达十五年之久。

后归曹操,辟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

官至侍中。

王粲少有才名,身遭乱离,其诗辞气慷慨,部分诗作反映了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现实性比较强烈。

其小赋抒情真挚,风格清丽。

在“建安七子”中成就最高,与曹植并称“曹王”。

后人辑有《王侍中集》。

二、作品理解《登楼赋》是王粲滞留荆州、依附刘表所作,抒发了作者因战乱而漂泊异乡,对故土的浓重思念之情,倾吐了怀才不遇、宏图难展的苦闷。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自开篇至“曾何足以少留”,写登楼的缘起及眼中所见。

作者寄人篱下,百无聊赖,为“销忧”而登楼散心,结果事与愿违,眼前辽阔美丽的原野,非但没有使他获得清凉的慰藉,反而生出“虽信美而非吾土”的感慨,心中之“忧”随即而出,也奠定抒情基调,成为笼罩全文的文眼。

第二部分自“遭纷浊而迁逝兮”至“岂穷达而异心”,极写思乡怀旧之情。

前二句回忆往事,以一个“漫”字尽显作者去国怀乡、度日如年的心境。

结尾几句连用孔子厄陈叹归、钟仪囚晋仍奏楚音、庄舄显于楚而不忘越吟三个典故,说明思乡之情无论穷达,自古皆同。

第三部分自“惟日月之逾迈兮”至最后一句,感叹日月流逝,惧匏瓜之徒悬,冀王道一平,自己能够“假高衢而骋力”,但纷乱的现实击碎了他建功立业的梦想。

萧瑟秋风,惨惨天光之中,作者徘徊踯躅,满怀悲愤,夜半难寐,从中可以窥见建安时代民不聊生的社会景象。

本赋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通过写景以抒情,情景交融。

在写法上,有时虚实相间,如第一段中实写秋野景色;有时则由实转虚,如以“陶牧”、“昭丘”的古人故事暗示未遇明君的现实处境;有时明暗相映,如第一段的明朗之景与第三段中昏暗暮景,对感情的启动有感发之效;有时主客相兼,如第一、三段所写之景偏于客观描绘,而第二段中凭栏遥望所见,则属主观虚撰。

王粲登楼赋赏析

王粲登楼赋赏析

二、王粲〈登樓賦〉賞析(一)原文登茲樓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銷憂。

覽斯宇之所處兮,實顯敞而寡仇。

挾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長洲。

背墳衍之廣陸兮,臨隰之沃流。

北彌陶牧,西接昭丘。

華實蔽野,黍稷盈疇。

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遭紛濁而遷逝兮,漫踰紀以迄今。

情眷眷而懷歸兮,孰憂思之可任!憑軒檻以遙望兮,向北風而開襟。

平原遠而極目兮,蔽荊山之高岑。

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濟深。

悲舊鄉之壅隔兮,涕橫墜而弗禁。

昔尼父之在陳兮,有歸歟之歎音;鍾儀幽而楚奏兮,莊舄顯而越吟;人情同於懷土兮,豈窮達而異心!惟日月之逾遇兮,俟河清其未極。

冀王道之一平兮。

假高衢而騁力。

懼匏瓜之徒懸兮,畏井渫之莫食。

步棲遲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將匿。

風蕭瑟而並興兮,天慘慘而無色。

獸狂顧以求群兮,鳥相鳴而舉翼。

原野闃其無人兮,征夫行而未息。

心悽愴以感發兮,意忉怛而憯惻。

循階除而下降兮,氣交憤於胸臆。

夜參半而不寐兮,帳盤桓以反側。

(二)王粲生平與文學成就建安時期,曹操三父子以其政治地位和藝術實踐,總領文苑。

繞其周圍的作家,最著名的當屬「建安七子」,而王粲即七子中文學成就最顯著者。

以下即從其生命歷程與文學成就兩方面來分析1.生命歷程(1)居故鄉、徙長安、流寓荊州王粲為山陽高平人,其地約在今山東鄒縣西南。

出生於名門族之家。

曾祖王龔,東漢順帝時官居太尉,祖父王暢,東漢靈帝時任司空,父王謙任大將軍何進長史。

後董卓廢少帝,立獻帝,並於初平元年(一九○)挾獻帝西遷長安,王謙、王粲父子亦隨同西遷,時粲十四歲。

(十四歲前居故鄉)抵長安,粲盡露頭角。

名儒蔡邕不僅「倒屣迎之」,甚至想把「吾家書籍文章,盡當與之」其間,粲曾為司徒所辟召,又詔授為黃門侍郎,粲均辭而不就,旋與好友孫萌聯袂南下,投奔荊州,依附刺史劉表。

因劉表和王粲屬同鄉,又曾受學於粲之祖父暢,故粲流遷即奔赴荊州。

王粲居長安為十四至十七歲。

粲流寓荊州達十五年之久。

劉表幕府中文學之士,當無人能與王粲相抗衡。

故建安三年(一九八)長沙太守張羨起兵背叛劉表時,劉表即邀粲寫〈三輔論〉,申明「去暴舉順」之大義。

登楼赋王粲原文翻译

登楼赋王粲原文翻译

登楼赋王粲原文翻译
登楼赋
【原文】
望楼殿门,望飞檐台。

深寒冰雪,沉穆孤城。

高朝芳官,恩祚甚明。

翻身揖让,端庄入衢。

光辉盛夏,锦葫日出。

金鸡起舞,红雀护城。

苍翠之色,笔洗令衣。

池影湖面,柳垂天涯。

秋夕幽香,消失若影。

月明窗前,粲情弹竹。

【译文】
俯瞰楼宇大门,望着飞檐台,寒冰雪融融,宁静孤寂的城市。

皇宫高贵的官员,恩祚明显,翻身恭敬地拱起,端庄入城衢中。

盛夏光辉灿烂,日出把锦葫落地,金鸡舞动起来,红雀护持坚固的城墙。

苍翠的颜色,笔洗令衣,池影湖面,柳垂至天涯。

秋夕幽香,渐渐消失如影,月亮明亮中,粲情弹着竹箫。

王粲《登楼赋》文本精析

王粲《登楼赋》文本精析

兹 楼 在 何 处
从范蠡到陶朱公——进可兴国
退可富家
• 范蠡,楚人,约生于南阳一带。与文种投奔勾践, 受重用。 • 《国语·越语》:灭吴后,“反至五湖,范蠡辞 于王曰:‘君王勉之,臣不复入越国矣。’„„ 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终极。” •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 夫(文)种书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 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huì ),可与共患 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 壅隔:阻隔。
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 昔:从前。 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 幽:囚禁。显:达。 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土:故土。
人情怀土
穷达不易
昔尼父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
《史记·孔子世家》:
• 孔子居陈三岁,会晋楚争强,更伐陈。及吴侵陈,陈
常被寇。
《七哀诗》(其一)
写 作 背 景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渭然伤心肝。
仲宣霸岸之篇
伤时忧己→栖迟徙倚→夜半不寐
(入声职韵) 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惟:念。极:至。 忧时伤世 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冀:希望。假:借。 时不我待 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渫:除去井中污浊。 步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徙倚:徘徊。匿:藏。 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兴:起。 昏暗暮景 兽狂顾以求群兮,鸟相鸣而举翼。顾:回望。 思归之情 原野阒其无人兮,征夫行而未息。阒qù :静。息:止。 心凄怆以感发兮,意忉怛而憯恻。忉怛:悲痛。 夜半不寐 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循:顺着。 辗转反侧 夜参半而不寐兮,怅盘桓以反侧。参:分。

王粲及其《登楼赋》

王粲及其《登楼赋》
在《登楼赋》的第三段亦即末段中,王粲抒发了自己不被重用、无从舒展抱负的痛苦:
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步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兽狂顾以求群兮,鸟相鸣而举翼。原野阗其无人兮,征夫行而未息。心凄怆以感发兮,意忉怛而憯恻。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夜参半而不寐兮,怅盘桓以反侧。
王粲及其《登楼赋》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背坟衍之广陆兮,临臬隰之沃流。北弥陶牧,西接昭丘;华实蔽野,黍稷盈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这是王粲所作《登楼赋》中的第一段。在建安时代林林总总的辞赋中,有三篇赋最为著名。一篇是祢衡的《鹦鹉赋》,一篇是曹植的《洛神赋》,另一篇就是王粲的《登楼赋》。有人甚至认为在建安时代的赋作中,以此赋为第一,如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即在其《楚辞后语》中引用“苏门四学士”之一晁补之的话说:“粲诗有古风。《登楼》之作,去楚辞远,又不及汉,然犹过曹植、潘岳、陆机《愁咏》、《闲居》、《怀旧》众作,盖魏之赋极此矣。”姑不论魏赋是否极于此,因题材不同难于比较,但若说古今游览、登临一类辞赋中以此赋为第一,大概是不会有什么异议的。 像鹦鹉洲因《鹦鹉赋》而著称一样,王粲作此赋所登之楼也因此以“仲宣楼”而闻名,杜甫《短歌行赠王郎司直》中即有“仲宣楼头春色深”之言。然而,这仲宣楼究竟在荆州何处,后人的意见不尽一致。盛宏之《荆州记》、郦道元《水经注》等认为是当阳城楼,《文选》五臣注说是江陵城楼,周绍稷《楚乘》则断之为襄阳城楼,以至于到明人王世贞作《仲宣楼记》时,在江陵、襄阳、当阳三处都有一城楼被命名为“仲宣楼”。从《登楼赋》所描写的地理环境“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北弥陶牧,西接昭丘”来看,王粲所登者当为当阳东南隅的城楼,因为在那儿能望见江陵西的陶朱公冢及当阳东南的楚昭王墓,那两处当即为赋中所谓之“陶牧”、“昭丘”。然而王世贞则认为刘表始终据襄阳未离,仲宣依刘表,为幕下参佐,不应去襄阳而登他郡之城楼,故说仲宣楼宜“在襄阳,去赋事辞稍远,而于理为近”。王世贞的说法虽然不无道理,但襄阳滨临襄江、汉水,与赋中述及的漳水、沮水又隔得太远,尽管辞赋允许夸张、想像,也很难解释王粲何必舍近就远,所以一般仍认定真正的仲宣楼应在当阳。

王粲登楼赋赏析

王粲登楼赋赏析

二、王粲〈登樓賦〉賞析(一)原文登茲樓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銷憂。

覽斯宇之所處兮,實顯敞而寡仇。

挾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長洲。

背墳衍之廣陸兮,臨隰之沃流。

北彌陶牧,西接昭丘。

華實蔽野,黍稷盈疇。

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遭紛濁而遷逝兮,漫踰紀以迄今。

情眷眷而懷歸兮,孰憂思之可任!憑軒檻以遙望兮,向北風而開襟。

平原遠而極目兮,蔽荊山之高岑。

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濟深。

悲舊鄉之壅隔兮,涕橫墜而弗禁。

昔尼父之在陳兮,有歸歟之歎音;鍾儀幽而楚奏兮,莊舄顯而越吟;人情同於懷土兮,豈窮達而異心!惟日月之逾遇兮,俟河清其未極。

冀王道之一平兮。

假高衢而騁力。

懼匏瓜之徒懸兮,畏井渫之莫食。

步棲遲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將匿。

風蕭瑟而並興兮,天慘慘而無色。

獸狂顧以求群兮,鳥相鳴而舉翼。

原野闃其無人兮,征夫行而未息。

心悽愴以感發兮,意忉怛而憯惻。

循階除而下降兮,氣交憤於胸臆。

夜參半而不寐兮,帳盤桓以反側。

(二)王粲生平與文學成就建安時期,曹操三父子以其政治地位和藝術實踐,總領文苑。

繞其周圍的作家,最著名的當屬「建安七子」,而王粲即七子中文學成就最顯著者。

以下即從其生命歷程與文學成就兩方面來分析1.生命歷程(1)居故鄉、徙長安、流寓荊州王粲為山陽高平人,其地約在今山東鄒縣西南。

出生於名門族之家。

曾祖王龔,東漢順帝時官居太尉,祖父王暢,東漢靈帝時任司空,父王謙任大將軍何進長史。

後董卓廢少帝,立獻帝,並於初平元年(一九○)挾獻帝西遷長安,王謙、王粲父子亦隨同西遷,時粲十四歲。

(十四歲前居故鄉)抵長安,粲盡露頭角。

名儒蔡邕不僅「倒屣迎之」,甚至想把「吾家書籍文章,盡當與之」其間,粲曾為司徒所辟召,又詔授為黃門侍郎,粲均辭而不就,旋與好友孫萌聯袂南下,投奔荊州,依附刺史劉表。

因劉表和王粲屬同鄉,又曾受學於粲之祖父暢,故粲流遷即奔赴荊州。

王粲居長安為十四至十七歲。

粲流寓荊州達十五年之久。

劉表幕府中文學之士,當無人能與王粲相抗衡。

故建安三年(一九八)長沙太守張羨起兵背叛劉表時,劉表即邀粲寫〈三輔論〉,申明「去暴舉順」之大義。

登楼赋原文及赏析

登楼赋原文及赏析

登楼赋原文及赏析原文: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

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

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

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

北弥陶牧,西接昭邱。

华实蔽野,黍稷盈畴。

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

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

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

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

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

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

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

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

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

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

步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

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

兽狂顾以求群兮,鸟相鸣而举翼,原野阒其无人兮,征夫行而未息。

心凄怆以感发兮,意忉怛而惨恻。

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

夜参半而不寐兮,怅盘桓以反侧。

译文登上这座楼来眺望四周,暂且在闲暇的时光消解忧愁。

(我)看这座楼宇所处的地方,实在是明亮宽敞少有匹敌。

携带着清澈的漳水的浦口,倚临着弯曲的沮水的长长的水中陆地。

背靠着高而平的广大的陆地,俯临水边高高低低的地面上可以灌溉的河流,北边的终点是陶朱公放牧的原野,西边连接着楚昭王的陵墓。

花果遮蔽原野,谷物布满田地。

但即使(这里)的确很美却不是我的乡土,又怎么能够值得我在此逗留?(我因为)逢上纷乱混浊的乱世而迁移流亡(到这里),到现在已经超过漫长的十二年。

心中思念故乡希望归去,谁能忍受这种(思乡的)忧思啊!凭靠着楼上的栏杆来(向远方)遥望,面对着北风(我)敞开衣襟。

(北方的)平原(是那么)遥远,(我)纵目远望,(视线)被荆山的高峰所遮蔽。

道路弯弯曲曲又长又远,河水浩大无边深不可测。

悲叹故乡被阻隔,眼泪横流情不能禁。

昔日孔子在陈国的时候,发出过“归欤”的叹息。

钟仪被囚禁(在晋国)而演奏楚国的地方乐曲,庄舄(在楚国)做了大官但仍说家乡越国的方言。

王粲《登楼赋》原文、注释及解析

王粲《登楼赋》原文、注释及解析

王粲《登楼赋》原文、注释及解析〔原文〕登楼赋[汉] 王粲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②。

览斯宇之所处兮③,实显敞而寡仇④。

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⑤。

背坟衍之广陆兮⑥,临皋隰之沃流⑦。

北弥陶牧⑧,西接昭丘⑨。

华实蔽野⑩,黍稷盈畴(11)。

虽信美而非吾土兮(12),曾何足以少留(13)?遭纷浊而迁逝兮(14),漫逾纪以迄今(15)。

情眷眷而怀归兮(16),孰忧思之可任(17)?凭轩槛以遥望兮(18),向北风而开襟(19)。

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20)。

路逶迤而修迥兮(21),川既漾而济深(22)。

悲旧乡之壅隔兮(23),涕横坠而弗禁(24)。

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25)。

钟仪幽而楚奏兮(26),庄舄显而越吟(27)。

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28)!惟日月之逾迈兮(29),俟河清其未极(30)。

冀王道之一平兮(31),假高衢而骋力(32)。

惧匏瓜之徒悬兮(33),畏井渫之莫食(34)。

步栖迟以徒倚兮(35),白日忽其将匿(36)。

风萧瑟而并兴兮(37),天惨惨而无色。

兽狂顾以求群兮,鸟相鸣而举翼。

原野阒其无人兮(38),征夫行而未息。

心凄怆以感发兮(39),意忉怛而憯恻(40)。

循阶除而下降兮(41),气交愤于胸臆。

夜参半而不寐兮(42),怅盘桓以反侧(43)。

〔注释〕①本篇选自《文选》。

是王粲在荆州依刘表时登城楼所作。

主要抒发作者因才能无从施展而引发的思乡情怀。

所登之楼,究在何处,迄未定说,按文意在漳、沮两水会合处,则似是麦城(故址今湖北当阳东南)城楼。

②聊暇日句,姑且假借此日来消除忧愁。

暇,同“假”。

③斯宇,此楼。

④显敞,明亮宽敞。

寡仇,少有匹敌。

仇,匹敌。

⑤“挟清漳”二句,写城楼的地理位置,东临漳水,西倚沮水,好像倚水中长洲而立。

挟,带。

漳,水名,漳水清澈故称清漳。

浦,小水汇人大水处。

沮,水名,水流曲折故曰曲沮。

长洲,水边长形的陆地。

⑥背,背对着。

坟衍,地势高起为坟,广平为衍。

《登楼赋》全文注释、赏析

《登楼赋》全文注释、赏析

登楼赋王粲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

少时即有才名,曾受到蔡邕赏识,以文才而闻名天下。

与曹植合称“曹王”,“建安七子”之一,为“七子之冠冕”。

先依刘表,未被重用,后为曹操幕僚,备受曹操重用,官拜侍中,赐爵关内侯,在兴革制度、谋划军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后随曹操征吴,病死途中。

由于他亲历战乱,感受较深,部分作品感情深沉,慷慨悲壮,现实性较强。

有《王侍中集》。

登兹楼以四望兮①,聊暇日以销忧②。

览斯宇之所处兮③,实显敞而寡仇④。

挟清漳之通浦兮⑤,倚曲沮之长洲⑥。

背坟衍之广陆兮⑦,临皋隰之沃流⑧。

北弥陶牧⑨,西接昭丘⑩。

华实蔽野⑪,黍稷盈畴⑫。

虽信美而非吾土兮⑬,曾何足以少留⑭!遭纷浊而迁逝兮⑮,漫逾纪以迄今⑯。

情眷眷而怀归兮⑰,孰忧思之可任⑱?凭轩槛以遥望兮⑲,向北风而开襟。

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⑳。

路逶迤而修迥兮㉑,川既漾而济深㉒。

悲旧乡之壅隔兮㉓,涕横坠而弗禁㉔。

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㉕。

钟仪幽而楚奏兮㉖,庄舄显而越吟㉗。

人情同于怀土兮㉘,岂穷达而异心㉙!惟日月之逾迈兮㉚,俟河清其未极㉛。

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㉜。

惧匏瓜之徒悬兮㉝,畏井渫之莫食㉞。

步栖迟以徙倚兮㉟,白日忽其将匿㊱。

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

兽狂顾以求群兮㊲,鸟相鸣而举翼,原野阒其无人兮㊳,征夫行而未息。

心凄怆以感发兮,意忉怛而惨恻㊴。

循阶除而下降兮㊵,气交愤于胸臆。

夜参半而不寐兮,怅盘桓以反侧㊶。

【作品注释】①兹:此。

②聊:姑且,暂且。

暇日:假借此日。

暇:通“假”,借。

③斯:这。

④寡:少。

仇:匹敌。

⑤挟:带。

清漳:指漳水,发源于湖北南漳,流经阳,经江陵注入长江。

浦:河流注入江海的地方。

⑥倚:靠。

沮:沮水,发源于湖北保康,流经阳,与漳水会合后注入长江。

⑦坟:高地。

衍:低平之地。

⑧皋:水旁边。

隰:低湿之地。

⑨弥:终,极尽。

陶牧: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弃官来到陶,自称陶朱公。

牧:郊外。

【辞赋精选】登楼赋 原文及赏析

【辞赋精选】登楼赋 原文及赏析

【辞赋精选】登楼赋原文及赏析朝代:两汉作者:王粲原文: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

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

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

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

北弥陶牧,西接昭邱。

华实蔽野,黍稷盈畴。

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

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

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

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

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

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

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

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

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

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

步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

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

兽狂顾以求群兮,鸟相鸣而举翼,原野阒其无人兮,征夫行而未息。

心凄怆以感发兮,意忉怛而惨恻。

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

夜参半而不寐兮,怅盘桓以反侧。

鉴赏这篇赋见于《文选》卷十一。

王粲才华卓越,却不被刘表重用,寓流荆州十五年。

公元205年(东汉建安九年)秋,王粲在荆州登上麦城(在今湖北当阳东南)城楼,纵目四望,写下了这篇传诵不衰的名赋。

全文以铺叙手法,由登楼极目四望而生忧时伤事之慨,并把眷恋故乡、怀才不遇之情巧妙地结合起来,而各层自有重点,深挚的感情,徐徐道来,感人至深,真不愧名家手笔。

这篇赋主要抒写作者生逢乱世、长期客居他乡、才能不能得以施展而产生思乡、怀国之情和怀才不遇之忧,表现了作者对动乱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和平统一的希望,也倾吐了自己渴望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心情。

全篇抒情意味很浓,“忧”字贯穿全篇,风格沉郁悲凉,语言流畅自然,是建安时代抒情小赋的代表性作品。

此赋有如下特点:结构严谨。

第一段写景中透露出“忧思”,“望”“忧” 两字,奠定了全文的抒情基调。

第二段集中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沉重忧思。

开头四句承上文“非吾土”抒发怀乡之情,“凭轩槛以遥望兮”中的“望”字,化景物为情思。

登楼赋文言文翻译

登楼赋文言文翻译

登楼赋文言文翻译登楼赋两汉:王粲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

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

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

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

北弥陶牧,西接昭邱。

华实蔽野,黍稷盈畴。

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

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

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

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

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

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

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

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

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

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

步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

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

兽狂顾以求群兮,鸟相鸣而举翼,原野阒其无人兮,征夫行而未息。

心凄怆以感发兮,意忉怛而惨恻。

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

夜参半而不寐兮,怅盘桓以反侧。

译文登上这座楼来眺望四周,暂且在闲暇的时光消解忧愁。

(我)看这座楼宇所处的地方,实在是明亮宽敞少有匹敌。

携带着清澈的漳水的浦口,倚临着弯曲的沮水的长长的水中陆地。

背靠着高而平的广大的陆地,俯临水边高高低低的地面上可以灌溉的河流,北边的重点是陶朱公放牧的原野,西边连接着楚昭王的陵墓。

花果遮蔽原野,谷物布满田地。

但即使(这里)的确很美却不是我的乡土,又怎么能够值得我在此逗留?(我因为)逢上纷乱混浊的乱世而迁移流亡(到这里),到现在已经超过漫长的十二年。

心中思念故乡希望归去,谁能忍受这种(思乡的)忧思啊!凭靠着楼上的.栏杆来(向远方)遥望,面对着北风(我)敞开衣襟。

(北方的)平原(是那么)遥远,(我)纵目远望,(视线)被荆山的高峰所遮蔽。

道路弯弯曲曲又长又远,河水浩大无边深不可测。

悲叹故乡被阻隔,眼泪横流情不能禁。

昔日孔子在陈国的时候,发出过“归欤”的叹息。

钟仪被囚禁(在晋国)而演奏楚国的地方乐曲,庄舄(在楚国)做了大官但仍说家乡越国的方言。

王粲《登楼赋》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王粲《登楼赋》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王粲《登楼赋》原文,注释,译文,赏析王粲:登楼赋王粲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

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

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

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

北弥陶牧,西接昭丘。

华实蔽野,黍稷盈畴。

虽信美而非吾士兮,曾何足以少留!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

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

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

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

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

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

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

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

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

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

步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

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

兽狂顾以求群兮,鸟相鸣而举翼。

原野阒其无人兮,征夫行而未息。

心凄怆以感发兮,意忉怛而憯恻。

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

夜参半而不寐兮,怅盘桓以反侧。

这是王粲流寓荆州时所写的一篇登楼感怀之作。

据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当写于建安十一年(206)。

王粲出身名门,才高志大,但生逢汉末乱世,司徒征召他不应,任为黄门侍郎他不就,而决意前往荆州依刘表。

写此赋时,他已来荆州十四年,却仍然未得到重用。

登高临远,触景兴悲,千感万慨,齐集心头,于是写下了这篇“声激而悲”(林纾语),传诵千古的名作。

全文329个字,悲慨淋漓地抒发了他登楼远望时所兴发的故园之思、乱离之感,倾吐了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

文章开首即唱叹有情地写道:“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

”“销忧”二字,既道出了登楼的目的,也为全篇定下了感情的基调,同时,作者郁积胸中的忧怨已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感染。

起笔一石三鸟,可谓先声夺人,故刘勰称“仲宣靡密,发端必遒”(《文心雕龙·诠赋》)。

继之,写城楼所处的自然环境,实即登楼所见。

这里地势宽敞显豁,楼筑在清澈的漳水之滨,沮水也在附近蜿蜒流过。

【辞赋精选】登楼赋名句赏析

【辞赋精选】登楼赋名句赏析

【辞赋精选】登楼赋名句赏析《登楼赋》是东汉文学家“建安七子”--王粲的作品。

这篇赋主要抒写作者生逢乱世、长期客居他乡、才能不能得以施展而产生思乡、怀国之情和怀才不遇之忧,表现了作者对动乱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和平统一的希望,也倾吐了自己渴望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心情。

作品结构完整,语言平易隽永,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用事感怀自然浑成,从容柔曼,一往情深,是建安时期抒情小赋的代表性作品。

登楼赋朝代:两汉作者:王粲原文: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

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

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

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

北弥陶牧,西接昭邱。

华实蔽野,黍稷盈畴。

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

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

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

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

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

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

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

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

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

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

步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

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

兽狂顾以求群兮,鸟相鸣而举翼,原野阒其无人兮,征夫行而未息。

心凄怆以感发兮,意忉怛而惨恻。

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

夜参半而不寐兮,怅盘桓以反侧。

赏析这篇赋见于《文选》卷十一。

王粲才华卓越,却不被刘表重用,寓流荆州十五年。

公元205年(东汉建安九年)秋,王粲在荆州登上麦城(在今湖北当阳东南)城楼,纵目四望,写下了这篇传诵不衰的名赋。

全文以铺叙手法,由登楼极目四望而生忧时伤事之慨,并把眷恋故乡、怀才不遇之情巧妙地结合起来,而各层自有重点,深挚的感情,徐徐道来,感人至深,真不愧名家手笔。

这篇赋主要抒写作者生逢乱世、长期客居他乡、才能不能得以施展而产生思乡、怀国之情和怀才不遇之忧,表现了作者对动乱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和平统一的希望,也倾吐了自己渴望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心情。

【辞赋精选】辞赋精选之登楼赋原文及翻译

【辞赋精选】辞赋精选之登楼赋原文及翻译

【辞赋精选】辞赋精选之登楼赋原文及翻译朝代:两汉作者:王粲原文: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

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

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

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

北弥陶牧,西接昭邱。

华实蔽野,黍稷盈畴。

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

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

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

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

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

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

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

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

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

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

步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

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

兽狂顾以求群兮,鸟相鸣而举翼,原野阒其无人兮,征夫行而未息。

心凄怆以感发兮,意忉怛而惨恻。

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

夜参半而不寐兮,怅盘桓以反侧。

译文登上这座楼来眺望四周,暂且在闲暇的时光消解忧愁。

(我)看这座楼宇所处的地方,实在是明亮宽敞少有匹敌。

携带着清澈的漳水的浦口,倚临着弯曲的沮水的长长的水中陆地。

背靠着高而平的广大的陆地,俯临水边高高低低的地面上可以灌溉的河流,北边的重点是陶朱公放牧的原野,西边连接着楚昭王的陵墓。

花果遮蔽原野,谷物布满田地。

但即使(这里)的确很美却不是我的乡土,又怎么能够值得我在此逗留?(我因为)逢上纷乱混浊的乱世而迁移流亡(到这里),到现在已经超过漫长的十二年。

心中思念故乡希望归去,谁能忍受这种(思乡的)忧思啊!凭靠着楼上的栏杆来(向远方)遥望,面对着北风(我)敞开衣襟。

(北方的)平原(是那么)遥远,(我)纵目远望,(视线)被荆山的高峰所遮蔽。

道路弯弯曲曲又长又远,河水浩大无边深不可测。

悲叹故乡被阻隔,眼泪横流情不能禁。

昔日孔子在陈国的时候,发出过“归欤”的叹息。

钟仪被囚禁(在晋国)而演奏楚国的地方乐曲,庄舄(在楚国)做了大官但仍说家乡越国的方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粲字仲宣;曾依附荆州牧刘表;建安十三年归事曹操,为丞相掾;“建安七子”之首;与曹植并称“曹王”;《七哀诗》。

内容提要
这是作者寄寓荆州时的一篇登临抒怀之作,以情景交融称誉后世。

全文分为三层;“望”是景物变换的枢纽,“忧”是感情发展的基调。

作者写登楼“销忧”,由“近望(白日景色)”而“遥望(北方故乡)”,最后又回到“近望(黄昏景色)”。

在景色的变化中,作者的去国思乡和怀才不遇之愁,便由浅入深,由隐而显,愈来愈厚重,获得了淋漓尽致的成功表现。

因此,“王粲登楼”四字在古代常用来代指思乡与不遇。

本文是汉末抒情小赋的代表作品,虽用
铺陈而不作连类繁举,在表现方法上对汉大赋的
传统有所突破,有诗化的倾向。

作者采取了直接
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的手法,间接抒情多用景
物烘托和典故暗示,而写景则虚实相间,注重借
景抒情和因情设景。

《登楼赋》的创作时间
据曹植《王仲宣诔》所记,王粲卒于建安二十二年(217)正月南征东吴途中;《三国志》本传称其“时年四十一”,所以,一般定其生年为公元177年。

《登楼赋》写作时间的下限为建安十三年(208)九月,即刘琮以荆州向曹操投降之前。

据《三国志》本传“年十七……乃之荆州依刘表”等语,知其上限在献帝初平四年(193)。

上下限之间相距约十五六年。

赋中第二层说到“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而迄今”,一“纪”十二年,由此可见,《登楼赋》应该作于靠近下限的几年,也即建安十至十三年间。

学术界虽有种种推测,如缪钺《王粲行年考》称“建安十一二年间作”等,但均缺乏确凿的材料,还不能成为定论。

关于楼址所在
一、传统三说
《登楼赋》中作者所登之城楼,历来说法不一,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当阳城说。

当阳,在今湖北省当阳县东。

(二)江陵城说。

江陵,即今湖北省荆州市。

(三)麦城说。

麦城,在今湖北省当阳县西南。

二、其他说法
王粲作《登楼赋》时在荆州刘表幕中,因为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是东汉末年荆州刺史及荆州牧的治所。

所以又有襄阳城说。

讲析提纲
一、赋分三层(唐佚名撰《赋谱》)
“古赋,段或多或少,若《登楼》三段(按:王粲《登楼赋》)、《天台》四段(按:孙绰《游天台山赋》)之类是也。

”(录自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校考》,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二、分析板书
(1)王粲是什么时代的人(单项)
A.西汉末年
B.东汉末年
C.三国末
期 D.魏晋时期
(2)王粲《登楼赋》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哪一篇作品比较接近(单项)
A.《咏史诗》
B.《从军行》
C.《七哀
诗》 D.《杂诗》
(3)“曹王”连称,是指谁与王粲(单项)
A.曹操
B.曹丕
C.曹
植 D.曹彰
(4)下列作家中哪些在“建安七子”之列(多项)
A.孔融
B.陈琳
C.曹
植 D.弥衡 E.王粲
(5)《登楼赋》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多项)
A.渴求贤才
B.怀才不遇
C.立志隐
退 D.惜别友人 E.去国思乡
(1)从赋体形式看,王粲《登楼赋》属于
(2)王粲《登楼赋》历来被誉为是汉末
(3)在文学史上,有建安“七子之冠冕”之称的文人是
(4)《登楼赋》作于王粲寓居这是作者一生中感到失意的时候。

(5)王粲《登楼赋》中“人情同于怀土兮,
烈的乡思之情。

(1)骚
(2)抒情小
(3)王粲
(4)荆州
(5)岂穷达而异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