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农业病害分类培训讲学
农业生产中的常见病虫害
![农业生产中的常见病虫害](https://img.taocdn.com/s3/m/51931d4a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83.png)
农业生产中的常见病虫害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食物需求的不断增加,农业生产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常见病虫害给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本文将探讨农业生产中常见的病虫害,并介绍一些有效的防治方法。
一、水稻生产中的病虫害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它也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
其中最常见的是水稻白叶枯病、稻瘟病和稻飞虱。
1. 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白叶枯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由气温、湿度和水稻品种的抗病性等因素影响。
白叶枯病会导致叶片倒伏、减产甚至死亡。
为了防治白叶枯病,农民可以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同时合理施用化学农药。
2. 稻瘟病稻瘟病是一种由霉菌引起的病害,主要通过水和气候传播。
叶片上出现黄褐色斑点,并且逐渐扩散,导致叶片枯黄和凋落。
为了防治稻瘟病,农民可以采取轮作、间断灌水和适量的化学农药喷洒等综合措施。
3. 稻飞虱稻飞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会导致植株出现黄化、凋丧和减产。
农民可以采用植被覆盖、轮作和引入天敌等方法来控制稻飞虱的繁殖。
二、果树生产中的病虫害果树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经济作物,但常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果树病虫害和相应的防治方法:1. 蘋果黑星病蘋果黑星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会导致果实上出现黑色斑点,并最终腐烂。
适时修剪和喷洒杀菌剂可以有效控制黑星病的发生。
2. 柑橘黄龙病柑橘黄龙病是由细菌引起的病害,它会导致叶片萎缩、果实变形和减产。
在防治柑橘黄龙病时,及早发现并清除已感染的植株,同时进行杀虫和施肥等综合措施。
3. 葡萄蚜虫葡萄蚜虫是葡萄栽培中常见的害虫,会导致叶片变黄、卷曲和减产。
合理施用杀虫剂、引入天敌和及时修剪都是控制葡萄蚜虫繁殖的有效方法。
三、蔬菜种植中的病虫害蔬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蔬菜来源,但它们也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威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蔬菜病虫害和相应的防治方法:1. 茄子细菌性斑点病茄子细菌性斑点病是由细菌引起的病害,会导致茄子果实上出现黄褐色斑点。
病虫害培训资料
![病虫害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fbdbf74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ef.png)
病虫害培训资料病虫害培训资料(一)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较大。
为了提高农民对病虫害的认识和防控能力,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控方法。
一、病害防控1.水稻稻瘟病水稻稻瘟病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之一。
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水浸状小斑点,随着病情的加重,斑点逐渐扩展并融合,形成大片黄褐色或黑色斑点。
防控措施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施肥、水田间作物间隙透气等。
2.苹果黑星病苹果黑星病是苹果栽培中常见的真菌病害之一。
出现病斑后,叶片上会出现黑色小斑点,并逐渐扩大。
严重的情况下,果实也会被感染形成圆形黑斑。
预防苹果黑星病的方法主要包括定期修剪树冠、及时清除病残叶、合理施肥等。
3.番茄白粉病番茄白粉病是番茄栽培中常见的真菌病害,主要通过空气传播。
病叶上出现白色粉状菌丝和孢子,对番茄植株的生长发育和果实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加强通风透光、提供充足的营养等。
4.黄瓜炭疽病黄瓜炭疽病是黄瓜栽培中常见的真菌病害,主要通过空气和种子传播。
初期病斑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呈浅褐色,以后颜色加深,并逐渐扩大。
防治措施包括合理轮作、适时灌溉、定期清除病残叶等。
以上介绍了一些常见的病害及其防控方法,希望能对农民朋友们有所帮助。
病虫害培训资料(二)二、虫害防控1.棉铃虫棉铃虫是棉花生产中的重要害虫之一,主要危害棉花的铃蒂和幼铃。
棉铃虫具有较强的繁殖力和食草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虫品种、适时灌溉、合理施肥等。
2.蚜虫蚜虫是农作物中常见的害虫,主要通过口器吸取植物汁液而危害作物。
蚜虫繁殖速度快,数量多,严重时可以导致植株萎蔫、叶片畸形等问题。
蚜虫的防治方法包括使用生物防治剂、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等。
3.稻飞虱稻飞虱是水稻产量损失最严重的害虫之一,又称白叶枯。
稻飞虱以种子和幼苗为食,喜欢稻田中密栽的水稻。
发病初期,稻叶呈现白色小点,后期叶片干枯。
农作物病害分类
![农作物病害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faf5c60f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29.png)
农作物病害分类农业生产中,病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病害的发生会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甚至会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对农作物病害的分类和认识,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十分重要。
一、病害的分类1. 真菌病害真菌病害是农作物中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它们通过孢子传播,感染植物体内并在植物内部生长。
真菌病害的症状包括叶片萎缩、变黄、变褐、变黑等,甚至会导致植株死亡。
常见的真菌病害包括白粉病、黑斑病、锈病、炭疽病等。
2. 细菌病害细菌病害是由细菌感染植物引起的病害,它们通过植物的伤口或气孔进入植物体内。
细菌病害的症状包括叶片出现水渍状斑点、腐烂、变色等,甚至会导致植株死亡。
常见的细菌病害包括黑腐病、炭疽病、晚疫病等。
3. 病毒病害病毒病害是由病毒感染植物引起的病害,它们通过昆虫传播或接触感染植物。
病毒病害的症状包括叶片弯曲、变形、变色、出现斑点等,甚至会导致植株畸形、凋零。
常见的病毒病害包括花叶病毒、黄化病毒、卷叶病毒等。
4. 真菌细菌混合病害真菌细菌混合病害是由真菌和细菌共同感染植物引起的病害,它们通过伤口或气孔进入植物体内。
真菌细菌混合病害的症状包括叶片出现水渍状斑点、腐烂、变色等,甚至会导致植株死亡。
常见的真菌细菌混合病害包括软腐病、炭疽病、腐霉病等。
5. 昆虫害昆虫害是由各种昆虫危害植物引起的病害,它们通过啃食、吸食植物汁液、繁殖等方式危害植物。
昆虫害的症状包括叶片出现斑点、变形、变色、凋零等,甚至会导致植株死亡。
常见的昆虫害包括蚜虫、螨虫、飞虱、白蚁等。
二、病害的防治针对不同的病害,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1. 真菌病害的防治真菌病害的防治可以通过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施肥、药剂喷洒等方式进行。
同时,及时清除病株和病叶,减少病害的传播也是很重要的。
2. 细菌病害的防治细菌病害的防治可以通过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施肥、药剂喷洒等方式进行。
同时,及时清除病株和病叶,减少病害的传播也是很重要的。
3. 病毒病害的防治病毒病害的防治可以通过选择抗病品种、使用无污染的种子、防止昆虫传播等方式进行。
农业生产中常见的病虫害分类
![农业生产中常见的病虫害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63e90e7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74.png)
农业生产中常见的病虫害分类农业生产是一个综合性的体系,不仅包括土地的准备和耕作,还涉及到农作物的生长和保护。
然而,农作物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给农民的收成带来严重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控制和预防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我们需要了解和研究不同类型的病虫害,以便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以下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病虫害分类。
一、农作物病害分类1.细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是由细菌引起的农作物疾病,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严重的危害。
常见的细菌性病害包括晚疫病、番茄斑点病等。
2.真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是由真菌引起的农作物疾病,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
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包括白粉病、锈病等。
3.病毒性病害病毒性病害是由病毒引起的农作物疾病,在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
常见的病毒性病害包括花叶病毒、黄翅马传毒病毒等。
4.线虫性病害线虫性病害是由线虫引起的农作物疾病,广泛分布于土壤中。
常见的线虫性病害包括根结线虫病、薯蓣线虫病等。
二、农作物虫害分类1.鳞翅目鳞翅目是农业生产中最常见的一类害虫,包括蝴蝶、飞蛾等。
常见的鳞翅目害虫有甜菜夜蛾、亚洲玉米螟等。
2.鞘翅目鞘翅目是一类以甲虫为主的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严重。
常见的鞘翅目害虫有稻飞虱、水稻黑斑甲等。
3.直翅目直翅目是一类以蝗虫为主的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很大。
常见的直翅目害虫有蝗虫、稻纵卷叶蝉等。
4.半翅目半翅目是一类以跳蚤为主的害虫,喜欢寄生在农作物上。
常见的半翅目害虫有蚜虫、青虫等。
总结:农业生产中的病虫害主要包括农作物病害和农作物虫害。
农作物病害主要包括细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和线虫性病害。
农作物虫害主要包括鳞翅目、鞘翅目、直翅目和半翅目。
了解这些常见的病虫害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保护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农业知识科普了解农作物的常见病害
![农业知识科普了解农作物的常见病害](https://img.taocdn.com/s3/m/f26c8a0f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ed.png)
农业知识科普了解农作物的常见病害农作物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它们常常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袭。
了解农作物的常见病害对于农民和农业研究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农作物病害,并提供预防和治理的方法。
一、水稻病害1. 白叶枯病白叶枯病是水稻上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由细菌引起。
叶片出现轻度黄化或白化,严重时整片叶子呈枯黄色。
预防方法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和病害监测。
2. 稻瘟病稻瘟病是由水稻瘟病菌引起的真菌病害,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
叶片上出现灰绿色的小斑点,之后逐渐扩大。
预防措施包括病害监测、合理灌溉和病害防治剂的使用。
二、小麦病害1. 赤霉病赤霉病是小麦上常见的真菌病害,对小麦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威胁。
植株叶片出现红褐色、深褐色或黑色的霉斑,严重时植株死亡。
预防措施包括早期田间病害监测、合理施肥和清除病害源。
2. 稻瘟病稻瘟病也可以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与水稻瘟病相似。
小麦感染瘟病后,叶片出现褐色或黑色的病斑,预防措施包括选择抗病品种、间隔种植和病害防治剂的使用。
三、玉米病害1. 玉米锈病玉米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玉米病害,会给玉米产量带来严重的损失。
病叶上出现大量橙色或棕色的孢子粉,叶片逐渐变黄并枯死。
预防方法包括选择抗病品种、灌溉管理和病害监测。
2. 玉米秧苗倒伏病玉米秧苗倒伏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会导致玉米苗木倒伏。
叶片上出现深绿色或褐色的水渍状斑点,并伴有腐烂。
预防措施包括合理施肥、增强土壤通风和消毒苗木。
四、蔬菜病害1. 番茄疫病番茄疫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会导致番茄植株叶片和果实出现褐色斑点,严重时果实腐烂。
预防措施包括适时喷洒杀菌剂、间隔种植和清除病害垃圾。
2. 黄瓜霉病黄瓜霉病是由霉菌引起的病害,会导致黄瓜叶片和果实出现褐色斑点和白色霉层。
预防方法包括及时除去病残体、加强通风和选用健康种子。
以上仅是常见的农作物病害的简要介绍,农作物病害的类型众多,相关防治方法也各有差异。
(完整版)主要农作物病害识别课件
![(完整版)主要农作物病害识别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3513e879ec3d5bbfd0a7493.png)
• 黄瓜
甜瓜
• (4)菌核病:幼苗茎基部呈水渍状腐烂,可引起猝倒。成株受害多在近地面的茎部、叶柄和叶片上发
生水渍状淡褐色病斑,边缘不明显,常引起叶球或茎基部腐烂。在高湿条件下,茎秆、种荚和病叶表面密生白色 棉絮状菌丝体和黑色鼠粪状菌核硬块,病斑发朽、变粘。
• (5)霜霉病:病从幼苗到收获各阶段均可发生,以成株受害较重。主要
• 畸形:表现为病叶增厚、变小或呈蕨叶状,叶面皱缩.植株节间缩短,
矮化,枝叶丝生呈丛簇状。病果呈现深绿与浅绿相间的花斑,或黄 绿相间的花斑,病果畸形,果面凸凹不平。病果易脱落。
4.线虫类病害
• 粒线虫属:雌虫和雄虫均为蠕虫型,虫体肥大,较长。
• 茎线虫属:虫体纤细,为害地上部的茎、叶和地下的根、鳞茎和 块根等。使植株组织坏死,有的可在根上形成肿瘤。
• 番茄
黄瓜
• 枯萎病:包括严重的点斑、凋萎或叶、花、果、茎或整株植物的 死亡。
• 西葫芦
辣椒
• 西葫芦
3.病毒类病害
• 花叶病毒:花叶病毒是由蚜虫传播的一种在植物上寄生的病毒花叶病毒病,最初表现
为叶片部分或整体萎蔫,呈黄白色斑驳的花叶状,出现皱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黄瓜
豇豆
烟草
• 矮化病毒:典型症状为节间缩短、叶片变小、褪绿、畸形;
• 菜豆锈病
• (2)黑粉病:俗称灰包、乌霉。为害植株地上部的茎、叶、雌穗、雄穗、腋芽等幼嫩组织。受害组织
受病原菌刺激肿大成瘤。病瘤未成熟时,外披白色或淡红色具光泽的柔嫩组织,以后变为灰白或灰黑色,最后外 膜破裂,放出黑粉即病菌厚垣孢子。
• 小麦黑粉病
玉米黑粉病
• (3)白粉病:主要为害小麦叶片,也为害茎和穗子。在叶片上开始产生黄色小点,而后扩大发展成圆形或 椭圆形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粉状霉层。一般情况下部叶片比上部叶片多,叶片背面比正面多。
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
![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ee75c037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a8.png)
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是一项旨在提升农业生产者及相关技术人员对病虫害识别、预防、控制及治理能力的教育活动。
这种培训对于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以吓是对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内容的详细阐述:一、培训目标1.增强病虫害识别能力:使学员能够准确识别各种农作物病虫害的症状。
特征及发生规律。
2.学握防治技术:教授学员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
3.提高安全意识:强调在防治过程中注意个人安全及环境保护,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促进知识更新:为学员提供最新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和研究成果,促进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
二、培训内容1.病虫害基础知识●病害分类: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寄生虫性病害等。
●虫害分类:昆虫、螨类、线虫等害虫及其对植物的危害。
●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初侵染、扩展高峰和衰退等阶段。
2.病害识别与监测●症状观察:通过叶片花果、茎部等部位的异常变化识别病虫害。
●病原体鉴定:利用显微镜分子生物学技术等工具进行精确诊断。
●监测技术:性诱剂、食诱剂、灯光诱捕等,以及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实时监测。
3.防治方法与技术●物理防治:修剪、隔离、人工捕捉等物理手段减少病虫害。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农药等生物手段进行防治。
●化学防治:合理选择和使用化学农药,注意农药的安全使用、轮换使用和交替使用,避免病虫害产生抗药。
4.绿色防控技术●强调绿色、环保的防治理念,推广使用有机农药、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
●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5.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选取典型病虫害防治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组织实践操作环节,让学员亲手操作防治I具和设备,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三、培训方式1.理论讲授:通过讲座形式向学员传授病虫害防治的基础知识和理论。
2.实地考察:组织学员到田间地头进行实地考察,观察病虫害发生情况,学习防治技术。
病虫害培训资料
![病虫害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b88adae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45.png)
病虫害培训资料病虫害对植物生长发育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威胁,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防止和控制病虫害,农民需要具备相关的培训知识。
本文将介绍病虫害的常见类型、防治方法和实用的培训资料,帮助农民提高识别、防治病虫害的能力。
一、病虫害的常见类型病虫害主要包括病害和虫害两大类。
病害常见的有霜霉病、炭疽病、立枯病等。
虫害主要包括蚜虫、螨虫、白蚁等。
这些病虫害都会对植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导致植物生长受阻、减产甚至死亡。
二、病虫害的防治方法1. 病害的防治方法(1)合理选用耐病品种:不同植物品种对病害的抵抗力不同,选用抗病品种可以降低发生病害的风险。
(2)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增强植物的免疫力,提高其抵抗病害的能力。
注意通风、灌水和施肥,避免水分积聚和养分缺乏引发病害。
(3)进行疫病判别:及时发现感染病害的植株,做好隔离和消毒工作,避免病害的扩散。
2. 虫害的防治方法(1)保持清洁环境:清除废弃的植株、病虫害及时处理,避免虫害滋生。
(2)生物防治:引入天敌来捕食害虫,或者利用微生物杀虫剂来控制害虫的繁殖,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3)物理防治:使用黄板、粘虫板、纱网等物理措施来阻断害虫的入侵或捕捉害虫。
三、病虫害防治的培训资料针对农民的病虫害防治培训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病虫害的鉴别:培训资料应该提供详细的病虫害鉴别方法,包括病害和虫害的外部表现、植物受害症状等。
农民通过学习这些知识,能够更好地识别和判断植物是否受到病虫害的侵害。
2. 病虫害的生命周期:培训资料应该包含病虫害的生命周期和繁殖方式的详细介绍,帮助农民了解病虫害的发展规律,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3. 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培训资料需要提供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包括使用化学农药、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不同的防治手段,并介绍它们的适用条件和注意事项。
农民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
4. 防治技术的示范和实践:培训资料应该提供具体的技术示范和实践方式,通过实地的实践演练,帮助农民掌握防治技术的操作方法,提高防治的效果。
农业生产中的常见病害与虫害
![农业生产中的常见病害与虫害](https://img.taocdn.com/s3/m/5ab56245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d2.png)
细菌性病害
总结词
由细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症状包括坏死、腐烂、萎蔫和畸形等。
详细描述
细菌性病害也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病害类型之一,其症状与真菌性病害相似,但 可以通过细菌培养和显微镜检查等方法进行诊断。防治方法包括农业防治、化学 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措施,如加强田间管理、合理使用农药等。
病毒性病害
总结词
由病毒引起的植物病害,症状包括花叶、黄化、坏死和畸形等。
螨类
螨类是一种微小的虫害,通常寄生于植物体内,以吸取植 物汁液为生。它们体型小,形态多样,繁殖速度快。
线虫
线虫是一种细长的虫害,通常寄生于植物根部,导致植物 生长缓慢、黄化、萎蔫等症状。它们对土壤环境敏感,容 易受到土壤消毒和轮作等措施的影响。
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作物减产
虫害会导致作物叶片、茎秆和根 部受损,影响光合作用、养分吸 收和水分运输等生理过程,从而
刺吸式害虫
刺吸式害虫是指以刺吸植物汁液为生的害虫。常见的刺吸 式害虫包括蚜虫、红蜘蛛、粉虱等。
防治刺吸式害虫的方法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 治。农业防治可以通过修剪、清园等措施减少虫源;生物 防治可以引入天敌进行控制;化学防治可以使用杀虫剂进 行喷雾防治。
蛀干性害虫
蛀干性害虫是指以植物枝干为食的害 虫。常见的蛀干性害虫包括天牛、吉 丁虫、木蠹蛾等。
VS
防治蛀干性害虫的方法包括人工捕杀 、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人工捕杀适 用于少量发生的情况;生物防治可以 引入天敌进行控制;化学防治可以使 用杀虫剂进行喷雾或涂干防治。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防治病害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 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
的协调发展。02常Fra bibliotek病害识别与防治
农作物主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讲课文档
![农作物主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讲课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0a794934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95.png)
农作物主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讲课文档农作物是人类的主要粮食来源,但是在其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给农民的产量和收益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确保农民的收成,农作物主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一、病虫害的种类与鉴别病虫害的种类繁多,下面我们分别进行介绍,并给出相应的鉴别方法。
1. 病害(1)霉变病:主要受到湿度、温度和通风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通常会出现发黑、软烂、棉絮丝状物等症状。
(2)细菌性病害:主要由细菌引起,常由病原菌通过空气、土壤或种子传播。
鉴别时可以观察到叶片上的小水渍、溃疡或叶片腐烂等症状。
(3)真菌性病害:主要由真菌引起,常通过空气传播。
常见的有白粉病、黑斑病等。
鉴别时可以观察到叶片上出现的不规则形状的斑点或粉末状物质。
(4)病毒性病害:主要由病毒引起,常由昆虫媒介传播。
鉴别时可以观察到叶片出现黄化、弯曲等异常变化。
2. 害虫(1)蛀食类害虫:主要以农作物的叶片、茎干等为食物,如蚜虫、螟虫等。
鉴别时可以观察到叶片上的小孔或叶缘被蛀食的现象。
(2)吸食类害虫:主要以农作物的汁液为食物,如蚜虫、蝽虫等。
鉴别时可以观察到叶片出现弯曲、萎缩等现象。
(3)啃食类害虫:主要以农作物的茎干、根系等为食物,如地老虎、蚜虫等。
鉴别时可以观察到农作物的茎干或根部被啃食而造成的断裂或腐烂。
二、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为了保护农作物免受病虫害的侵袭,农民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下面我们列举几种常见的防治方法。
1. 病害防治(1)合理种植: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的品种,避免种植密度过大,保证适当的通风和采光。
(2)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农田周围的杂草,并定期进行病害巡视,如发现病害,及时清除患病植株,以免病害扩散。
(3)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或寄生菌等生物控制病害的发生,如利用虫克威来防治杂草,或使用拮抗细菌来防治霉变病。
(4)化学防治:合理使用农药,按照标签说明进行使用,并注意剂量和喷雾时间的控制,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培训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e9468d21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ef.png)
选用高效低毒农药,按照推荐剂量和用药时期进行喷雾防治。
22
操作演示及学员实践
操作演示
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农药配制、喷雾器使用等操作演示,确保学员 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学员实践
学员在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包括农药配制、喷雾器使用、安全防 护等,培养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问题解答
针对学员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及时解答和指 导。
19
04
注意农药的储存和保管 ,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存放,远离火源和儿童 触及范围。
现场操作演示与实
05
习
2024/1/26
20
现场勘查与诊断方法
观察法
通过直接观察作物的生长状况、 叶片颜色、病斑形状等,判断病
虫害种类和发生程度。
调查法
向农户或农业技术人员了解作物 生长情况、施肥用药历史等,为
诊断提供依据。
分类
根据病原性质,农作物病虫害可分为病害、虫害和草害。其中,病害包括真菌 病、细菌病、病毒病等;虫害包括咀嚼式口器害虫、刺吸式口器害虫等;草害 则指与农作物竞争养分、水分和阳光的杂草。
2024/1/26
4
危害程度及影响因素
2024/1/26
危害程度
农作物病虫害可导致作物减产甚 至绝收,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经 济效益和农民的收入。
设立投诉渠道和监督机制,确保防治 工作的公开、透明和有效。
2024/1/26
建立考核机制,对队伍人员的工作绩 效进行定期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 行奖惩。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建设,可以打造 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农作物病虫害 防治队伍,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
10
病虫害防治技术与
03
农业知识科普掌握农作物的病害防治方法
![农业知识科普掌握农作物的病害防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cfd78e8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26.png)
农业知识科普掌握农作物的病害防治方法农业知识科普:掌握农作物的病害防治方法农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而病害是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因素之一。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农作物的病害,农民们需要掌握科学的防治方法。
本文将从病害的分类、防治技术以及病害监测与预测等方面,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一些实用的知识。
1. 病害的分类农作物的病害可以分为真菌性、细菌性、病毒性和环境因素引起的病害。
真菌性病害包括叶斑病、锈病、霜霉等;细菌性病害有细菌性溃疡病、细菌性斑点病等;病毒性病害包括黄化病、花叶病毒等;环境因素引起的病害主要是倒伏、干旱等。
了解病害的分类有助于我们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2. 病害的预防与防治技术(1)选择抗病品种:选用具有抗病性的品种是一种重要的防治措施。
通过育种技术,培育出抗病强、适应性好的新品种,能够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
(2)合理施肥:适度施肥能够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使其生长健壮。
同时,需要避免过量施肥,因为过量肥料可能导致植物养分失调,从而增加病害发生的风险。
(3)病害监测与防病药剂的使用:定期巡视农田,及时监测病害的发生情况。
一旦发现病害,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如使用合适的防病药剂进行病害防治。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药剂时要按照产品说明书上的指导进行,遵守农药使用的安全规范。
(4)调整种植结构与轮作休耕:合理的种植结构能够减少病害的传播和发生。
通过轮作休耕,能够有效减少一些顽固性病害的发生,保持土壤的肥力和健康。
3. 病害监测与预测病害的监测与预测是科学防治病害的重要手段。
农民可以通过观察植株的外部症状,如叶子变黄、凋谢、枯萎等来判断是否存在病害。
同时,可以借助现代农业技术,使用红外测温仪、遥感影像等设备,及时获取病害发生的信息,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4. 农业科普与培训农业科普与培训是提高农民防治病害能力的有效途径。
政府可以组织相关的培训班,向农民普及有关病害防治的知识和技术,提高农民的科学素养和防治病害的能力。
中级农艺工培训讲义-农作物病害基本知识
![中级农艺工培训讲义-农作物病害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d41d4e0676a20029bc642d75.png)
1、农药的分类: (1)杀虫剂 (2)杀菌剂 (3)除草剂 (4)生长调节剂。
二、为了环境和安全禁止使用的农药
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 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 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铅类, 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 氟乙酸钠,毒鼠硅。
心,及时进行喷药控制。如果病叶率达到 5%,严重度在10%以下,每亩用15%粉锈宁 可湿性粉剂50克或20%粉锈宁乳油每亩40毫 升,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每亩30克,或 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每亩用药15~30克, 对水 50~70公斤喷雾,或对水10~15公斤进
行低容量喷雾。在病害流行年如果病叶率在 25%以上,严重度超过10%,就要加大用药 量,视病情严重程度,用以上药量的2-4倍 浓度喷雾。
药剂防治 : 1、播种期拌种:在秋苗发病较重的地区,可采用粉锈宁拌种进行防治,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03%,用药量切忌 过大,否则会影响出苗。
2、春季喷药防治:苗期常用药剂有:15%三唑酮、20%三唑酮、12.5%烯唑醇等。一般喷洒一次即可基本控制白粉病危害。 其他杀菌剂如25%敌力脱(氧环宁、丙环唑)、50%硫磺、40%多-硫、十三吗啉、庆丰霉素、70%甲基硫菌灵、50%退菌特 等对小麦白粉病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这些药剂残效期较短,一般需要喷洒2~3次。
三、植物病害防治方法及原则
防治方法:植物检疫、农业防治、抗 病性利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 学防治。
防治的原则:(1)非侵染性病害 (2) 植物侵染性病害
植物检疫
1、加强植物检疫 2、培育和种植抗虫品种,调节作物生
育期躲避害虫为害盛期;
3、改善农田生态系,恶化害虫的生活 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农业病害分类常见农业病害分类农作物病害分类在农作物浸染性病害中,主要有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和线虫病害等。
其中真菌性病害约占病害的80%左右。
1、真菌性病害1.1根肿菌属和粉痂菌属。
多引发细胞膨大分裂,使受害部位呈根肿或者瘿瘤。
1.2霜霉属和盘梗霉属真菌。
多引发霜霉病,腐生和弱寄生菌,使作物的花、果实、块根和块茎等储藏器官的组织坏死。
1.3子囊菌亚门真菌中的白粉病。
在寄主的叶片下面呈白色或者灰色的霉层,布满整个叶片,后期散生黑色小点。
1.4担子菌亚门中的黑粉菌和锈菌。
可诱发黑粉病和锈病。
1.5半知菌亚门的真菌。
引发寄主发生性的组织坏死,其中无孢子目病原真菌,主要浸害根部和茎基部,造成根腐和茎基腐。
1.6芽孢纲病原真菌。
以浸害作物的疏导组织为主,造成全株系统发病,如枯萎病和黄萎病等。
1.7肛孢菌纲的黑盘孢属。
起表现症状为常见的炭疽病,病斑为同心轮纹排列的小黑点,有的还分泌粉红色或者白色的黏液。
1.8球壳菌目的真菌。
引起的病状类型很多:斑点型的,主要危害叶片;溃疡型的,主要危害茎、枝条;腐烂型的,被害部位多形成干腐或者湿腐。
由于真菌性病害的类型和种类繁多,引起的病害症状也千变万化。
但是,凡属于真菌性病害,无论发生在什么部位,症状表现如何,在潮湿的条件小都有菌丝和孢子产生。
这是判断真菌性病害的主要依据。
2、细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的主要表现为:坏死与腐烂,萎蔫与畸形。
坏死、腐烂与畸形,都是由于细菌浸染破坏薄细胞和细胞壁组织所导致的后果。
在网状叶脉的叶片上,病斑呈多角斑,病斑周围有黄色的晕环。
在肥厚的组织或者果实上的病斑,多为圆形。
在柔嫩肉、多汁的组织上,组织死亡易生腐烂。
有的部位被害后发生促进性病变,形成肿瘤,这种现象多发生在根或茎上。
萎蔫是细胞浸染维管束的结果,可局部或者全部发生。
维管束细胞被破坏后,水分、营养物质不能正常输送,回造成植株萎蔫死亡。
细菌性病害没有菌丝、孢子,病斑表面没有霉状物,但是有菌脓溢出(除根瘤、根癌病菌外),病斑表面光滑。
这是诊断细菌性病害的主要依据。
3、病毒病植物病毒病在多数情况下以系统浸染的方式浸害农作物,并使受害植株发生系统症状,产生矮化、丛枝、畸形溃疡等特殊症状。
病毒病害的传播、浸染和致害过程与细菌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的表现有很大的区别,在防治上对病毒病仅仅依靠单一的技术手段往往很不奏效,所以要实行综合措施为主进行防治。
4线虫病害线虫又称蠕虫,是一种较低等的动物,大量存活于土壤和水中,也有寄生在动物上如常见的蛔虫和钩虫等。
寄生在植物上并引发植物发生病害的线虫,称为植物寄生线虫,广泛寄生在植物的根、茎、叶、花、芽、种子和果实上,使植物发生各种线虫病害。
植物线虫特点:主动侵袭寄主,自动转移危害,吸收植物营养,破坏植物组织,造成机械损伤,分泌有害物质,加重病害发生。
常见农业病害分类表(专利品)农业病虫害症简易诊断专利知识产权表中国植物营养学博士秋景深(秋实)(编号:五五五五五医院——55555)常见农业病害防治办法(专利品)作物药害有什么症状?(1)斑点斑点药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有时也在茎秆或果实表皮上。
常见的有褐斑、黄斑、枯斑、网斑等。
药斑与生理性病害的斑点不同,药斑在植株上分布没有规律性,整个地块发生有轻有重。
病斑通常发生普遍,植株出现症状的部位较一致。
药斑与真菌性病害的斑点也不一样,药斑大小,形状变化大,病斑具有发病中心、斑点形状较一致。
(2)黄化黄化可发生在植株茎叶部位,以叶片黄化发生较多。
引起黄化的主要原因是农药阻碍了叶绿素的正常光合作用。
轻度发生表现为叶片发黄,重度发生表现为全株发黄。
叶片黄化又有心叶发黄和基叶发黄之分。
药害引起的黄化与营养元素缺乏引起的黄化有所区别,前者常常由黄叶变成枯叶,晴天多,黄化产生快,阴雨天多,黄化产生慢。
后者常与土壤肥力有关,全地块黄苗表现一致。
与病毒引起的黄化相比,后者黄叶常有碎绿状表现,且病株表现系统性症状,在田间病株与健株混生。
(3)畸形由药害引起的畸形可发生于作物茎叶和根部,常见的有卷叶、丛生、肿根、畸形穗、畸形果等。
药害畸形与病毒病害畸形不同,前者发生普遍,植株上表现局部症状,后者往往零星发生,表现系统性症状,常在叶片混有碎绿明脉,皱叶等症状。
(4)枯萎药害枯萎往往整株表现症状,大多由除草剂引起。
药害引起的枯萎与植株染病后引起的枯萎症状不同,前者没有发病中心,且大多发生过程较迟缓,先黄化,后死苗,根茎输导组织无褐变;而后者多是根茎输导组织堵塞,当阳光照射,蒸发量大时,先萎蔫,后失绿死苗,根基导管常有褐变。
(5)生长停滞这类药害是抑制了作物的正常生长,使植株生长缓慢,除草剂药害一般均有此现象,只是多少不同而已。
药害引起的缓长与生理病害的发僵和缺素症比较,前者往往伴有药触或其他药害症状,而后者中毒发僵表现为根系生长差,缺素症发僵则表现为叶色发黄或暗绿。
(6)不孕不孕症是作物生殖生长期用药不当而引起的一种药害反映。
药害不孕与气候因素引起的不孕二者不同,前者为全株不孕,有时虽部分结实,但混有其它药害症状;而气候引起的不孕无其他症状,也极少出现全株性不孕现象。
(7)脱落这种药害大多表现在果树及部分双子叶植物上,有落叶、落花、落果等症状。
注意药害引起的落叶、落花、落果与大气或栽培因素引起的落叶、落花、落果不同,前者常伴有其他药害症状,如产生黄化、枯焦后,再落叶。
而后者常与灾害性天气有关,在大风、暴雨、高温时常会出现。
栽培因素住要是缺肥或生长过多而引起落花、落果。
(8)劣果此类药害表现在植物的果实上,使果实体积变小,果表异常,品质变劣,影响食用价值。
药害引起的劣果与病害造成的劣果不同,前者只有病状,无病征,有时还伴有其他药害症状;后者有病状,也多有病征,有些病毒性病害则表现出系统性症状,或不表现其他症状。
作物重茬病害特征及防治办法近年来,随着全球沙漠化、荒漠化形势的日益严峻,可耕土地越来越少,而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提高复种指数(重茬耕作)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
但是随之而来的土传病害等重茬病造成作物大面积减产、绝产。
重茬病成为农业专家和广大农民研究和关注的重点课题,但长时间一直没有重大的突破性进展。
一、重茬病的主要病原和表现特征:重茬病是由土传性病害中多种病原微生物和微量元素缺乏及作物自毒引起的综合性病害,发病严重且十分难以防治,发生时会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常见病害有枯萎病、青枯病、立枯病、根腐病、基腐病、黄萎病、茎腐病、瘟病以及缺素怔等。
泰宝抗茬宁针对这些情况采用高活力多种有益微生物来消灭这些病菌,并补充因重茬被作物带走的微量元素,就能够很好地防治因连作造成的病害。
一般发病率在10~30%,植株常常枯死,造成缺苗断垄,严重可达80~90%,甚至全园死亡,造成绝收,是一种毁灭性病害。
二、传统防治:选育耐重茬品种,土壤清毒(包括药剂清毒,高消毒等)、大田换土、嫁接换根、药剂灌根、药土垫底等。
传统方法投资多,强度大,收效甚微,并且不利于环保。
三、重大突破—泰宝抗茬宁:“泰宝抗茬宁”(原名“克劳帕CCROPA”)是三位博士研究人员经过七年的艰苦努力研究成功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作物连作动力剂(continuouscroppingpoweragent-ccropa)。
“泰宝抗茬宁”为健康土壤微生物联合处理剂,其中的微生物是筛选自土壤中对大多数病原菌都具有拮抗作用而它们自身具有互惠共生关系,因此,不仅其定殖能力强,而且微生物间又可以相互促进,并分泌对植物具有多种促生长作用的因子,所以,在克服作物重茬的同时,对作物健康生长和丰收有着显著的影响。
“泰宝抗茬宁”含多达55亿/克有益微生物,用以占领作物根际生态位。
一方面,有益微生物排除有害病菌与作物接触,并杀死部分致病菌,同时分泌一些有益于植物的化学物质促进植物健康生长;另一方面,作物根部分泌的化学物质和部分脱落死亡的细胞对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和定殖有重要地促进作用,有益微生物与作物之间的这种互惠共生关系是克服重茬连作的动力所在。
“泰宝抗茬宁”增产幅度在20-50%,对所有土传病害防治效果突出,是目前我国唯一国际领先的高效微生物土壤处理剂。
四、泰宝抗茬宁的显著特点:1、抑菌抗病泰宝抗茬宁(CCROPA)渗入土壤,迅速组团阻断有害菌群与作物接触,形成防护墙,并吞食有害菌,净化土壤,避免土传病害的发生机率。
2、激活肥效科学证明氮、磷、钾的吸收率只有30%左右,氮最易流失,而磷、钾不易吸收。
泰宝抗茬宁(CCROPA)其超强的运动功能能激活磷、钾,并包围“氮“,提高肥效30%以上。
3、松土促根“土好根好庄稼好,根深叶茂抗茬宁”。
“CCROPA”在土壤的超强活性打破土壤板结,起到通透作用,促进根系生长。
4、提质增产泰宝抗茬宁(CCROPA)在繁殖过程中分泌细胞素,吲哚乙酸,赤霉素等植物生长活性物质,补充农作物生长中缺乏的微量元素,促根壮苗,提质增产,一般增幅30%—50%。
作物病害识别和农药配方注重事项植物病害大多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由于病原微生物不能肉眼辨别,我们往往只能通过其病状和病症加以辨别,而辨别的准确与否,关系到我们的能否准确配药。
因此,在植物病害的化学防治过程中,对作物病害的准确辨别是基础,药剂的选择是要害。
一、如何辨别病害我们知道,作物病害按照其病原体分类,可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线虫性病害和一些寄生性植物引起的病害。
而寄生性植物引起的病害我们可以肉眼识别其寄生植物。
其它病害是这样识别的。
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的区分这两种病害都表现其特有的病状和病症,而最根本区别是病症。
(一)病症的区别一般来讲,菌脓是细菌性病害所固有的病症,大部分伴随臭味;而真菌性病害的病症则在其病状四周或发病部位表现如下:①霉状物如霜霉病在叶子背面附有黑色或白色霉层,叶霉病则在叶背长出灰紫色至黑褐色霉层。
②点状物③锈状物④粉状物⑤菌核如菌核病,白绢病等。
1、病症的区别①萎蔫状况,如出现黄萎或枯萎情况多为真菌引起的病害;而植株迅速死亡而叶片仍为绿色是青枯病,为细菌性病害。
②腐烂程度腐烂处伴有菌脓并恶臭味多为细菌引起。
其实,细菌病害和真菌病害的区别往往是结合其病症和病状加以识别。
2、病毒类病害包括由类菌原体、病毒、类病毒引起的病害,其病状表现出黄化(如柑桔黄龙病)、厥叶或花叶(如黄瓜花叶病毒病)为主,少数沿茎杆或果实成条斑状(如番茄病毒性条斑病)。
但不表现病症。
(二)通过气候条件加以识别(1)病毒病一般是高温干旱条件下发生为多。
(2)而细菌病害大多是在大风大雨过后发生(因其病原主要是从伤口侵入)。
(3)真菌性病害的不同类型的真菌病原体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发生。
(三)可通过植株的发病部位加以识别有些病害只发生在叶片,如叶霉病、叶斑病等;有些只发生在茎杆或茎基部上,如番茄青枯病发病部位是茎基部往上的茎杆上,而茎基腐病只发生于茎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