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食物过敏诊治建议(2011版)

合集下载

中国儿童严重过敏反应诊断与治疗建议重点内容

中国儿童严重过敏反应诊断与治疗建议重点内容

中国儿童严重过敏反应诊断与治疗建议重点内容摘要和关键词摘要儿童严重过敏反应发病率逐年升高,我国对儿童严重过敏反应尚存在认识和诊疗不足的问题。

为进一步规范诊治儿童严重过敏反应,现基于国内外诊治实践参数及循证指南,对儿童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病机制、诱因和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了中国儿童严重过敏反应的诊断与治疗建议,旨在提高儿科医师对严重过敏反应的规范化管理水平,为未来制定中国儿童严重过敏反应诊疗指南奠定基础。

关键词严重过敏反应;食物过敏;儿童;肾上腺素严重过敏反应(anaphylaxis)是一种主要由IgE介导的,临床表现为速发、危及生命、可累及全身多系统的超敏反应,多伴有皮肤黏膜系统表现,少数可仅表现为单一呼吸系统或心血管系统症状、体征,如严重的上气道梗阻、气道痉挛及低血压等,过敏性休克为危重症表现[1-21肌注肾上腺素为一线治疗。

严重过敏反应的终身患病率为0∙05%-2.00%[3J s约1/4的严重过敏反应发生在<18岁的儿童和青少年[41近年来儿童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低龄儿童[5-71近10余年来,国内外临床建立了严重过敏反应诊断标准、诊治实践参数和循证指南等[8-11],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对严重过敏反应的认识,但在我国仍存在对儿童严重过敏反应治疗不足的问题[12L为进一步规范诊治儿童严重过敏反应,我国儿科呼吸和过敏相关学术团体组织专家组广泛参阅相关文献,依据国内外相关防治指南及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制定了《中国儿童严重过敏反应诊断与治疗建议》,旨在提高儿科临床医师对中国儿童严重过敏反应的规范化管理水平,为未来制定中国儿童严重过敏反应诊疗指南奠定基础。

1儿童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病机制严重过敏反应主要由IgE介导,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EOS)等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引起的全身反应,分为致敏阶段和效应阶段,具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致敏阶段:变应原诱导特异性IgE产生是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的先决条件。

CMPA的建议

CMPA的建议

NO.1
NO.2 NO.3
Egg (2.9%)
Egg (4.4%)
Egg (4.2%)
Cow’s milk (0.83%)
Egg ( 3.0%)
Cow’s milk (2.8%)
Cow’s milk Cow’s milk (1.6%) (3.5%) Fish(0.03%) -
Fish(0.21%) Fish(0.71%)
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的诊治循证建议(2011
版)
讨论……
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的诊治循证建议 (2011版)
制订过 程
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的诊治循证建议 (2011版)
• 2010.3 启动会
成立工作组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5个学组:免疫 学组、儿童保健学组、呼吸学组、消化学
组、皮肤性病学组
循证医学专家
Pediatr Allergy Immuno.2011;22:356 Chin J Pediatr,2012;50(1):5-9 Pediatr Int.2010;52:820-824
World Allergy Organization(WAO) Diagnosis and Rationale for Action against Cow’s Milk Allergy(DRACMA) Guidelines World Allergy Organization Journal.2010;3(4):5 7-161
•体内试验,须在有 急救设施的医院内 进行!
试剂
新鲜食物
皮肤点刺试验
• 结果判断
有效性 标准
血清牛奶特异性IgE检测
• 食物特异性IgE检测(SIgE): – 筛查性试验 – 体外测定血清中SIgE水平 – ≥0.35KU/L为阳性界值点 – 阴性结果不能排除过敏 – 可进一步进行激发试验确诊 – 成本较高

幼儿园饮食过敏管理与应对

幼儿园饮食过敏管理与应对

幼儿园饮食过敏管理与应对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场所,饮食管理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一些患有食物过敏的孩子来说,这个话题更是格外值得重视。

作为家长和幼儿园工作人员,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这一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孩子们的健康与安全。

了解食物过敏基础知识食物过敏是指人体对某些食物成分产生异常免疫反应,常见的过敏原包括牛奶、鸡蛋、花生、树坚果等。

过敏症状可能出现皮疹、呕吐、腹泻、呼吸困难等。

及时识别过敏征兆、采取正确处置,对预防意外事故至关重要。

制定周密的过敏管理计划幼儿园应建立健全的过敏管理机制,要求家长提供孩子的过敏史和应急措施,并定期更新信息。

同时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抢救药品和设备,确保工作人员掌握急救知识和操作技能。

建立沟通机制,密切配合家长和幼儿园必须密切配合,建立良好沟通渠道。

家长要如实告知孩子的过敏情况,并提供相关医嘱。

幼儿园则要主动与家长沟通,做好宣传教育,确保全员了解并落实各项预防措施。

营造安全就餐环境幼儿园应严格管控食材来源和烹饪过程,确保无交叉污染。

同时在就餐区域设置醒目标识,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过敏儿童就餐安全。

工作人员也要时刻保持警惕,密切观察孩子的饮食反应。

重视应急处置培训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及时施救至关重要。

幼儿园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确保所有工作人员熟悉应急预案,掌握正确的救护措施。

同时定期邀请医疗专家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指导。

幼儿园食品过敏管理需要家长、幼儿园和医疗机构的通力合作。

只有建立完善的预防和应急机制,切实保护好孩子的生命安全,才能让每一个孩子在幼儿园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国内外指南解读——更好地识别、诊断和治疗

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国内外指南解读——更好地识别、诊断和治疗

doi:10.3969/j.issn.1000-3606.2018.10.019·继续医学教育·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国内外指南解读——更好地识别、诊断和治疗陈同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海 200127)近年来,食物过敏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

自2010年来,世界上很多学术团体发布了关于食物过敏,特别是牛奶蛋白过敏(cow's milk protein allergy,CMPA)的指南、共识或建议。

包括2010年世界过敏组织(World Allergy Organization,WAO)发布的《牛奶蛋白过敏诊断和理论依据》[1],2012年8月欧洲儿科肠胃病学、肝病和营养学会(European Society for Pa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 Hepatology, and Nutrition,ESPGHAN)发布的《婴幼儿和儿童牛奶蛋白过敏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2],中华医学会2013年发布的《中国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诊治循证建议》[3]和2017年发布的《食物过敏相关消化道疾病诊断与管理专家共识》[4],2017年英国牵头发布的《国际MAP 指南(international MAP Milk Allergy in Primary Care guideline)》,以下简称《iMAP指南》[5]。

这些指南、共识或建议为食物过敏,特别是CMPA的诊治提供了证据性指导,而且为临床医师,特别是基层医务工作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临床诊治方案。

本文就上述指南性文献,特别是《iMAP指南》进行解读。

1 流行病学近年来,食物过敏(food hypersensitivity/allergy,FH/FA)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研究关注热点。

中国重庆的2项横断面研究[6],随机抽取401名婴幼儿(0~24个月),评估1999年至2009年食物过敏的发生率,结果显示食物过敏的发生率从3.5%增加到7.7%(P=0.017);美国1997—2007年10年间18岁以下人群FH患病率上升了18.0%[7]。

婴幼儿食物过敏

婴幼儿食物过敏
人乳喂养的牛奶蛋白过敏婴儿 继续人乳喂养,但母亲应回避含牛奶及
其制品2~4周; 明显改善逐渐恢复原饮食;如再现继续
回避; 必要时(回避无效/断母乳后)给予深度
水解蛋白配方或氨基酸配方奶粉替代。
《中华儿科杂志》,2013,3:183-186
配方奶喂养发生牛奶蛋白过敏婴儿
≤2岁患儿应完全回避含有牛奶蛋白食物 及配方,并以低过敏原性配方替代;
大多食物过敏性胃肠疾病属于非IgE型或 混合型食物过敏,因此,皮肤试验或特 异性IgE测定对食物过敏性胃肠疾病诊断 价值非常有限。
4.食物回避试验
食物回避试验:一般每次严格回避一种 食物2周(IgE介导)~4周(非IgE介导), 若过敏症状改善或消失,提示该食物即 为变应原,否则说明过敏物仍未排除。 此法仅用于其他方法失败但高度怀疑为 食物过敏时。
过敏性鼻结膜炎
支气管哮喘 特应性皮炎
二、常见食物过敏原与高危因素
婴幼儿时期,90%的 食物过敏与牛奶、鸡 蛋、大豆、小麦、花 生、鱼、虾、坚果类 等8种食物有关。
花生、坚果类过敏可 持续数年,甚至成年 后。
容易引起食物过敏的食物
牛奶
鸡蛋
花生
坚果
Wheat
Soya bean
Shellfish
Fish
严重过敏反应:症状进展迅速、累及两个以上 器官系统,尤其是心血管系统,出现如血压下 降及心律失常等表现,甚至过敏性休克。
四、诊断注意事宜
诊断流程 病史及体检 皮肤点刺试验(SPT) 食物特异性IgE检测(sIgE) 食物激发试验 其他
1. 诊断流程
2.病史及体检
某些症状出现是否与某种食物摄入有关; 可疑食物的摄入量; 摄入可疑食物到出现症状的时间; 其他时间进食相同食物是否出现相同症状; 最近一次出现症状的时间; 症状出现的频率; 有无其他因素影响,如运动; 诊治情况,如曾诊断为何疾病,治疗效果如何; 有无食物污染的可能性等。

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

1995年欧洲(the European Academy of Allergy and Immunology, EAACI)分类
食物过敏的发生率
• 食物过敏确切的患病率很难确定。 • 欧洲及美国的一些调查资料显示3岁以
内婴幼儿食物过敏的患病率大约为6~ 8%。 • 生后一岁为发病高峰,以后逐渐下降, 学龄期以后稳定在1~2%之间。
• 儿童中最常见的食物过敏原。 • 最常见会引发湿疹的食物。 • 65%的孩子5岁后过敏会消失。 • 一般不会引起生命危险。
大豆
• 儿童中常见的食物过敏原。 • 经常引发湿疹。 • 一般不会引起生命危险。
面粉
• 儿童中常见的食物过敏原。 • 经常引发湿疹。 • 一般不会引起生命危险。
食物过敏交叉反应
食物过敏:由免疫机制介导的对食物的不 良反应。
EAACI Food Allergy and Anaphylaxis Guidelines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food allergy 2014 Jun 9 欧洲变应性反应与临床免疫学会(EAACI)发布了食物过敏的诊断和管理指南
• 同类食物交叉反应
对牛奶过敏,对羊奶、马奶也可能过敏; 对鸡蛋过敏,对鸭蛋、鹅蛋也可能过敏。
• 不同类食物交叉过敏
对牛奶过敏,40%会对豆蛋白过敏。
• 因此,当婴儿发生食物过敏时,食物替代 是不安全的。
内容
• 食物过敏的定义 • 食物过敏的表现 • 食物过敏的原因 • 常见的过敏食物 • 食物过敏的诊断 • 食物过敏的预防 • 食物过敏的治疗
免疫机制
非免疫机制
食物过敏和乳糜泻 (food allergy and celiac disease

幼儿园食物过敏管理与健康护航方案

幼儿园食物过敏管理与健康护航方案

幼儿园食物过敏管理与健康护航方案幼儿园食物过敏管理与健康护航方案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的饮食健康对于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然而,有些孩子会因为食物过敏而面临健康问题,这给幼儿园的食物管理和健康护航带来了挑战。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就幼儿园食物过敏管理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及提供相应的健康护航方案。

一、了解食物过敏的定义及风险因素食物过敏是指在摄入某种特定食物后,引起免疫反应的一种疾病。

其中,鱼类、虾、蟹、牛奶、蛋类、花生、果仁以及小麦等食物是常见的过敏原。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食物过敏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免疫系统还未完全发育成熟,更容易受到食物过敏的影响。

针对食物过敏的风险因素,我们需要加强对食物过敏的了解,以及提高幼儿园工作人员和家长们的食物过敏意识,从而有效管理食物过敏相关的问题,保障孩子的健康。

二、幼儿园食物过敏管理的挑战与应对之策1. 食物过敏预防与识别要做好食物过敏管理,预防和识别是关键。

幼儿园应该对孩子的过敏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并要求家长在入园报名时填写孩子的过敏史。

食堂工作人员在制作食物时应该避免过敏原污染,避免食物相互交叉污染。

2. 家长与幼儿园合作家长在孩子有食物过敏的情况下,需要与幼儿园积极合作,提供必要的医学证明和治疗方案。

也要与幼儿园教师、保育员进行及时的沟通,共同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保障孩子在幼儿园期间的饮食安全。

3. 儿童食物过敏应急处理在幼儿园工作人员需要参加相关的急救培训,掌握儿童食物过敏的应急处理技能,一旦出现食物过敏反应,能够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加重症状。

三、幼儿园食物过敏管理的健康护航方案1. 制定食物过敏管理规范幼儿园应当制定针对食物过敏管理的规范,包括食材采购、食物制作、食物储存等各个环节,确保食物过敏孩子的饮食安全。

2. 宣传教育,提高食物过敏意识幼儿园需要通过家长会、宣传栏等多种方式对食物过敏问题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家长和工作人员对食物过敏的认识和了解。

中国儿童食物过敏循证指南解读

中国儿童食物过敏循证指南解读

中国儿童食物过敏循证指南解读我国儿童食物过敏循证指南解读1. 背景我国儿童食物过敏在近年来逐渐增多,给孩子的健康带来了挑战。

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儿科学会制定了《我国儿童食物过敏循证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和患儿家庭提供科学、规范和系统的诊疗建议,帮助儿童尽早识别和管理食物过敏,减少并发症发生。

2. 概述食物过敏是儿童常见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皮肤症状、呼吸道症状、胃肠道症状等。

《我国儿童食物过敏循证指南》通过对大量临床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提出了临床诊疗指南,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膳食控制等方面的建议,旨在提高医生对食物过敏的认识和诊断水平,同时为患儿提供更加科学、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3. 深入探讨在深入探讨《我国儿童食物过敏循证指南》时,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我们需要了解食物过敏的定义和分类,以及它在儿童中的发病机制和流行病学特点。

我们需要探讨食物过敏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包括皮肤刺激试验、特异IgE抗体检测和口服食物试验等内容。

我们需要关注《指南》中关于食物过敏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包括膳食控制、药物治疗和过敏原免疫治疗等方面的建议。

4. 个人观点在阅读和理解《我国儿童食物过敏循证指南》时,我深切认识到食物过敏对儿童健康的影响,以及临床医生在指导患儿家庭时的责任之重。

指南的出台不仅为临床工作提供了标准参照,也为儿科医生提供了规范化的临床实践指导。

指南的制定也提醒我们,食物过敏并非简单的过敏反应,更需全面评估患儿的过敏原暴露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生活指导。

5. 总结通过对《我国儿童食物过敏循证指南》的深入解读,我们了解了对儿童食物过敏进行全面评估的重要性,以及指南中提出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我们也明白了在实践应用中,临床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儿的个体差异和家庭情况,制定更加贴心有效的治疗方案。

我们对食物过敏这一话题也有了更加深刻和灵活的认识。

在撰写本篇文章时,我从简到繁地对《我国儿童食物过敏循证指南》进行了解读和解析。

幼儿园管理食物过敏儿童的新方案

幼儿园管理食物过敏儿童的新方案

幼儿园管理食物过敏儿童的新方案幼儿园管理食物过敏儿童的新方案在幼儿园管理中,对于食物过敏儿童的关注和照顾尤为重要。

食物过敏不仅可能导致患儿身体不适,还可能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设计一种科学、负责任的方案,以管理这些食物过敏儿童的饮食安全,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探讨幼儿园管理食物过敏儿童的新方案。

介绍了该方案的背景和意义,提出了几项关键措施,并总结了需要关注的一些重要问题。

一、背景和意义在现今社会,食物过敏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是在儿童群体中更加普遍。

对于幼儿园来说,管理食物过敏儿童的饮食安全不仅是一项法律责任,更是为了保障每个儿童的健康和安全。

因而,制定一套有效的管理方案,对于幼儿园来说至关重要。

二、关键措施1.全面调查和记录:幼儿园需要对所有儿童进行食物过敏的调查,并建立相关的记录。

这包括了解年轻儿童对各种食物的过敏情况,从而及时了解不同儿童的食物喜好和过敏信息。

2.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幼儿园应与每个食物过敏儿童的家长进行密切合作,详细了解孩子的过敏情况,并获取医疗专业人士提供的相关建议和方案。

通过与家长的紧密联系,能够更好地了解食物过敏儿童的饮食偏好和过敏症状,以便采取及时预防和救治措施。

3.制定特殊饮食计划:针对食物过敏儿童,幼儿园应制定特殊的饮食计划。

这包括根据每个儿童的过敏情况,提供特殊的食物替代品,确保每个儿童在食物选择上的安全和多样性。

幼儿园需要与专业的营养师合作,为食物过敏儿童提供均衡营养的饮食。

4.严格的食物管理:幼儿园应制定严格的食物管理制度,确保食物过敏儿童不会接触到他们过敏的食物。

这包括通过清晰的标记和分区,避免食物交叉污染的发生。

幼儿园也应设立过敏儿童专用的餐桌和餐具,以及教育其他儿童不与过敏儿童共用食物。

5.培训和意识提高:幼儿园工作人员应接受有关食物过敏的培训,了解如何应对过敏反应和紧急情况。

幼儿园还应组织相关的活动,提高儿童和家长对食物过敏的认知和意识,以建立一个共同的安全环境。

婴幼儿食物过敏及牛奶蛋白过敏的诊治手册

婴幼儿食物过敏及牛奶蛋白过敏的诊治手册

婴幼儿食物过敏及牛奶蛋白过敏的诊治手册
一、食物过敏与牛奶蛋白过敏的定义
食物过敏是指婴幼儿在摄入某种食物时,机体对其产生过度的免疫反应,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的出现。

牛奶蛋白过敏是食物过敏中的一种,主要是由于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对牛奶中的蛋白质产生过敏反应。

二、食物过敏与牛奶蛋白过敏的临床表现
食物过敏的临床表现通常在摄入过敏食物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出现,包括皮肤瘙痒、荨麻疹、呼吸急促、喉咙肿胀等。

牛奶蛋白过敏的典型症状包括皮肤红疹、胃肠道不适(如腹泻、呕吐)、呼吸问题以及生长迟缓等。

三、诊断方法
诊断食物过敏和牛奶蛋白过敏的主要方法是排除法和皮肤点刺试验。

排除法是通过逐一排除可疑过敏食物,观察症状是否缓解来确定过敏源。

皮肤点刺试验则是将少量过敏原注入婴幼儿皮肤,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

四、治疗与管理
对于食物过敏和牛奶蛋白过敏的治疗,首先应避免过敏食物的摄入。

对于牛奶蛋白过敏,需要将婴幼儿配方奶改为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或者氨基酸配方奶。

如有必要,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

同时,营养师和儿童保健医生应定期监测婴幼儿的生长和发育情况,确保其获得充足的营养。

五、预防措施
预防食物过敏和牛奶蛋白过敏的关键是了解婴幼儿的过敏史,避免摄入过敏食物。

对于有过敏家族史的婴幼儿,家长应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早期筛查和干预。

此外,逐步引入新食物也是预防食物过敏的有效方法。

幼儿园过敏儿童护理方案 幼儿园护理

幼儿园过敏儿童护理方案 幼儿园护理

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阶段,但对于过敏儿童来说,幼儿园可能会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难题。

在幼儿园过敏儿童的护理方案中,我们需要考虑到孩子们的健康和安全,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

以下是针对幼儿园过敏儿童护理方案的一些建议:1. 了解过敏情况在幼儿园里,每位孩子都应该进行过敏测试,以便了解他们对各种过敏原的反应。

家长需要向幼儿园提供孩子的过敏史和相关医疗文件,幼儿园护理人员需要对每位过敏儿童的过敏情况有充分的了解。

2. 制定过敏应急预案幼儿园应该制定过敏儿童的应急预案,包括过敏反应的处理流程、紧急联系人的信息、过敏药物的储备等。

幼儿园工作人员需要接受相关的过敏应急培训,能够在发生过敏反应时迅速做出正确的应对措施。

3. 过敏原管理幼儿园要尽量避免过敏儿童接触到他们的过敏原。

对花粉过敏的孩子可以在花粉飞扬的季节避免户外活动,对食物过敏的孩子要避免与过敏源食物接触。

在幼儿园食堂,应该对过敏食物进行管理和分餐。

4. 环境清洁幼儿园的环境要保持清洁,尽量减少过敏源的接触。

定期对幼儿园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特别是对孩子们经常接触到的物品和场所,如玩具、桌椅、地面等。

5. 合理安排课外活动对于过敏儿童,特别是对花粉、尘螨等过敏原较为敏感的孩子,幼儿园要合理安排户外活动的时间,尽量避免在过敏原浓度较高的时段和场所进行户外活动。

6. 感染预防过敏儿童由于免疫系统较为脆弱,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幼儿园要加强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做好孩子们的个人卫生和日常清洁工作。

7. 家校沟通幼儿园要与过敏儿童的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过敏状况和治疗进展。

家长对孩子的过敏状况有充分的了解和配合,能够更好地保护孩子的健康。

8. 过敏教育幼儿园需要开展过敏教育活动,向所有的孩子和家长宣传过敏知识,让他们了解过敏儿童的特殊情况,增强过敏防护意识。

通过以上护理方案和措施的落实,可以为幼儿园过敏儿童的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让他们在幼儿园里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儿童过敏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完整版)

儿童过敏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完整版)

儿童过敏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完整版)摘要过敏性疾病包括食物过敏、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等,已成为21世纪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

由于我国儿科过敏专科医生相对缺少,临床上存在对过敏性疾病诊断及治疗标准不统一、漏诊、误诊、处理不当或诊断过度并存的情况。

经多个学组多学科专家共同讨论后撰写本共识,以期为儿科全科医生长期综合管理过敏性疾病患儿提供帮助。

过敏性疾病包括食物过敏、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等。

随着疾病谱的转变,过敏性疾病已成为21世纪常见疾病之一,影响了全球约25%的人群,不仅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并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1]。

近年来中国儿童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逐渐接近西方国家,如重庆地区2岁以内儿童食物过敏检出率为3.5%~7.7%[2,3];其他过敏性疾病呈上升趋势,如国内1~7岁儿童特应性皮炎患病率由2002年的3.07%升高到2015年的12.94%[4,5];2010年我国14岁以下城市儿童平均累积哮喘患病率已达到3.02%,2年现患率为2.38%,较10年、20年前分别上升了43.4%,147.9%[6]。

中国大陆地区人口中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亦高达4%~38%[7]。

此外,同一患儿可能共患多种过敏性疾病,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我国儿科过敏专科医生相对缺少,患过敏性疾病的儿童多分散于皮肤科、呼吸科、消化科、耳鼻咽喉科及儿童保健科等诊治。

因此,存在诊治标准不统一、漏诊、误诊、处理不当或诊断过度并存的情况。

此外,各科临床医生对过敏性疾病诊治规范可能存在认知不足和使用不当等问题。

为此,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与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再一次组织免疫、呼吸、皮肤、消化、耳鼻咽喉、儿童保健等多个学组多学科专家共同讨论、撰写"儿童过敏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以期为儿科全科医生长期综合管理过敏性疾病患儿提供帮助。

术语1.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与过敏(allergy):机体受到生理剂量的过敏原刺激后,出现异于常人的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的反应称为超敏反应,可由免疫和非免疫机制介导,免疫机制介导的超敏反应称为过敏。

幼儿园对食物过敏的幼儿管理制度

幼儿园对食物过敏的幼儿管理制度

幼儿园对食物过敏的幼儿管理制度食物过敏不仅对幼儿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还间接的影响幼儿情绪。

幼儿食物过敏是由于进食了某种食物或食品添加剂等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从而引起幼儿各种各样的功能障碍或组织损伤。

这种对某些食物的特殊反应只出现在较少的“过敏体质”的幼儿身上,而这些平日中普遍的食物对其他幼儿是无害的。

针对幼儿园中的过敏幼儿,一定要把好饮食这一关,既保证了过敏幼儿的安全,又可以让过敏幼儿同其他小朋友一样享受幼儿园美食带来的幸福感,这就需要幼儿园做好过敏幼儿的照护工作。

1幼儿园对食物过敏幼儿的照护现状笔者分别在A与B两所幼儿园进行过实践观摩,两所幼儿园针对食物过敏幼儿的照护现状如下。

1.1A园对食物过敏幼儿的照护现状该园在取餐厨房挂有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幼儿的过敏食物记录表,班级内的教师对班级中过敏幼儿的情况了如指掌。

笔者所在幼儿园班级中有一名幼儿过敏较为严重,每次保育员老师对待该幼儿的饮食都格外慎重,如果当天食堂菜谱里有过敏幼儿不能吃的食物,取餐回来后先给该幼儿单独盛好,并亲自端到幼儿面前嘱咐该幼儿;主班教师在幼儿进餐前也对过敏幼几进行二次叮嘱,双重保障该幼儿的饮食安全。

笔者实践期间的一天中午照看孩子们吃午饭,恰巧当天食堂的菜肴中该班的过敏幼儿只能吃一种食物,而其他幼儿吃得既丰盛又快乐,边吃边有幼儿兴高采烈地称赞当日的菜肴的美味。

这位食物过敏的幼儿在进餐时的沮丧情绪,看着其他小伙伴进餐甚欢,而自己的餐盘里只有单调的食物,那种伤感和难过被笔者尽收眼底。

该班主班老师和保育员老师也非常的同情孩子,但却无能为力。

1.2B园对食物过敏幼儿的照护现状据笔者了解到,该园在幼儿入园前会通过填写表格的形式向家长了解幼儿食物过敏的情况,每个班级内会挂有幼儿过敏食物统计表。

但有时幼儿教师工作的性质与复杂程度,零散琐碎的工作难免使教师应接不暇,照顾不周,就会出现忽视了过敏幼儿的情况,导致幼儿误食了过敏的食物。

在该幼儿园中就发生过一次幼儿误食了过敏食物的事件,该班教师对过敏幼儿也足够重视,但由于该班教师的一次疏忽,导致该班对牛奶过敏的幼儿误食了牛奶,恰巧被提前来接该幼儿的家长撞见,给家长留下了不良的印象。

《中国儿童食物过敏循证指南》

《中国儿童食物过敏循证指南》

《中国儿童食物过敏循证指南》《中国儿童食物过敏循证指南》之一嘿,亲爱的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特别重要的事儿,那就是《中国儿童食物过敏循证指南》。

你知道吗,小朋友们的身体就像一个个小城堡,有时候会被食物这个“小怪兽”攻击,然后就出现过敏啦。

这可真让人头疼!比如说,有些宝宝可能吃了鸡蛋就浑身痒痒,有的吃了牛奶就开始长小红疹子。

这可把家长们急坏啦!那这个指南呢,就像是给家长们的一本“秘籍”。

它告诉咱们怎么发现宝宝是不是食物过敏。

比如说,如果宝宝吃完东西后老是拉肚子、呕吐,或者身上起了奇怪的东西,那可就得小心啦。

而且哦,指南还教我们怎么去预防。

比如说,添加辅食的时候不要太着急,一种一种慢慢加,看看宝宝的反应。

还有啊,如果宝宝真的过敏了,咱们也别慌。

按照指南上说的,该去看医生就去看医生,该注意饮食就注意饮食。

呢,这个指南就是为了让咱们的宝宝能吃得健康,快快乐乐地长大。

家长们可得好好研究研究,为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哟!《中国儿童食物过敏循证指南》之二亲人们呀,今天咱们接着唠唠《中国儿童食物过敏循证指南》。

想象一下,小宝贝因为吃错了东西难受得直哭,咱们心里得多着急呀!所以这个指南真的太重要啦!它可详细啦,不仅告诉咱们哪些食物容易让宝宝过敏,像海鲜、坚果之类的,还教咱们怎么判断过敏的严重程度。

要是只是有点痒痒,那可能还好;但要是宝宝呼吸都不顺畅了,那可就是大问题,得赶紧往医院跑!而且呀,指南里还提到了,就算宝宝过敏了,也不是一辈子都不能吃那些东西。

等宝宝长大一点,身体强壮了,说不定还能再试试呢。

还有哦,咱们平时给宝宝准备食物的时候,一定要把食材弄得干干净净的,别让一些杂质混进去,引发过敏。

家长们可别觉得麻烦,为了宝宝的健康,咱们多上点心,按照指南来,宝宝就能少受点罪,咱们也能更放心不是?好啦,今天就跟大家唠到这儿,希望每个宝宝都能吃得开心,健康成长!。

1-非IgE介导食物过敏的诊断与治疗

1-非IgE介导食物过敏的诊断与治疗

• 非IgE介导的食物过敏:包括IgG介导型、IgM介 导型、免疫复合物型及T细胞介导型等。
Sabra A, Bel lanti JA, Rais JM, et al . IgE and non_IgE food allergy.
2021A/6n/2n0Al lergy Asthma Immunol , 2003, 90: 71- 76.
4
非IgE介导食物过敏诊断困难
• 缺乏足够的认识,尤其对危重病例的小婴儿缺乏 认识
• 缺乏公认的诊断标准 • 缺乏特异性的检测方法 • 胃肠组织活检开展受限
2021/6/20
5
特点
• 迟发型,摄入食物后数小时或数天后发生 ;
• 临床表现各异,累及多系统多脏器,常见 为消化道症状,也表现为皮肤及呼吸道症 状;
• 无特异性,易漏诊、误诊; • 针对IgE的检查往往呈阴性。
2021/6/20
6
病例一
• 男,26天,因反复呕吐疑胃肠梗阻入院 • 出生后给予配方乳,呕吐咖啡渣样物,胎便排出
正常,但腹胀,造影剂示胃膨胀,不能通过幽门 ,超声幽门肌层3mm(正常<2mm),请外科会 诊后示幽门肥厚?因腹胀加重,腹平片示小肠梗 阻,即行外科剖腹探查,结果为胃窦前臂穿孔。 病理检查:胃壁粘膜、粘膜下及肌层嗜酸性粒细 胞浸润 • 回避过敏原食物症状消失(AAF)
2021/6/20
11
食物过敏
临床表现特点
胃肠道症状
•双盲安慰剂对照食物激发 试验 •接触皮炎斑片实验 •特应性斑片试验 •皮内试验 •食物特异性IgG实验 •淋巴细胞活化实验
全身症状:皮肤、呼 吸、胃肠道症状
• 双盲安慰剂对照食物 激发实验
• 过敏原皮肤点刺实验 • 血清食物特异性IgE筛

食物过敏(1)-课件

食物过敏(1)-课件
• 对多种食物过敏的幼儿,可选用低敏饮食 配方,如谷类、羊肉、黄瓜、梨、香蕉、 菜籽油等。
七、预后
• 1、母亲妊娠及哺乳期干预 • 控制母亲妊娠期、哺乳期饮食可预防婴儿
过敏性疾病,如花生过敏和特应性皮炎; • 也有研究,此种饮食干预对减少儿童期过
敏没有帮助,为避免母亲、胎儿或婴儿的 营养不良,目前不推荐控制母亲妊娠期、 哺乳期的饮食
儿童食物过敏
定义
• 食物过敏:免疫机制介导的食物不良反应, 即食物蛋白引起的异常或过强的免疫反应, 可由IgE或非IgE介导。表现为一疾病群, 症状可累及皮肤、呼吸、消化、心血管等 系统。
• 《中华儿科杂志》婴幼儿食物过敏诊治建 议
现状
过敏性疾病累及约25%的儿童; 发达国家儿童食物过敏的儿童患病率约3-6% 美国近十年食物过敏的儿童患病率上升18% 重庆(0-24个月婴幼儿的食物过敏检出率) 1999年:3.5%-5.1% 2009年:7.0%-9.2%
• 症状反复出现或常规治疗无效时(如反复 不明原因腹泻时)应考虑排除食物过敏。
牛奶过敏的临床表现
• 1、轻~中度牛奶过敏:具有1种或多种下述 症状者
• 胃肠道:反复反流、呕吐腹泻、便秘(伴或不伴 肛周皮疹)、便血、缺铁性贫血
• 皮肤:特异性皮炎、唇或眼睑肿胀、血管性水肿、 非感染性荨麻疹
• 呼吸系统:非感染性流涕、慢性咳嗽及喘息。 • 一般情况:持续肠痉挛(每天3h,每周3次,持
同时选用可保证婴儿生长发育的其他食物 • 为避免长期回避造成的儿童营养不良或过
早接触致敏食物,建议每3-6个月重新评估。 • 对有过敏性休克、坚果或海产品过敏、曾
发生严重过敏症状的儿童,饮食回避的时 间应适当延长
• (2)食物替代品 • 人奶喂养的牛奶过敏婴儿,建议继续人乳喂养,

儿童食物过敏

儿童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预防与治疗手段综述及更新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 志 2018-12-11 WAO网站 WAO Food Allergy Information Sheet
食物过敏如何诊断检查 ➢病史(进食后相关症状) ➢体格检查 ➢食物剔除试验 ➢皮试(食物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 ➢血检(食物特异性IgE) ➢经口食物激发试验
食物过敏进程 ➢随着儿童消化道和免疫系统发育完善 ➢部分食物过敏到一定年龄会自发缓解消失 ➢牛奶过敏:到5~10岁会有50%以上缓解率 ➢鸡蛋过敏:到2~9岁约有50%缓解率 ➢小麦过敏:到7岁有50%缓解率 ➢大豆过敏:到6岁有45%缓解率 ➢但其他一些食物过敏缓解率较低或持续存在 ➢花生过敏:到4岁约20%缓解率 ➢坚果过敏:约10%缓解率
➢中国重庆的2项横断面研究,评估1999年至2009年食物 过敏的发生率,结果显示食物过敏的发生率从3.5%增加 到7.7%;
• 食物过敏相关消化道疾病
IgE介导
非 IgE介导
IgE介导和非 IgE介导 共同介导
严重过敏反应 食物蛋白诱导性肠病 口腔过敏综合征 食物蛋白诱导的小肠结肠炎
食物蛋白诱导的直肠结肠炎
食物过敏相关消化道疾病诊断与管理专家共识中华儿科杂志2017年7月第55卷第7期487
➢正常情况下,进食后免疫系统会识别食物性抗原,形成免疫 耐受,不出现病理过程。
➢而食物过敏的发生通常认为是过敏体质者无法形成免疫耐受。 ➢导致各种食物过敏的共同机制是对摄入食物的免疫和临床耐
受被打破,导致IgE介导的反应,或非IgE介导的疾病。 ➢食物过敏原致敏可发生在胃肠道或皮肤,少见发生于呼吸道,
嗜酸细胞性食管炎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 在儿童时期,90%以上的食物过敏与鸡蛋、牛奶、花生、 大豆、小麦、鱼、虾、坚果有关

中国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诊治循证建议

中国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诊治循证建议

中国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诊治循证建议2010年3月中华医学会《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免疫学组、儿童保健学组、消化学组,以及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儿童皮肤病学组、呼吸专业、循证医学专业等多专业专家组酝酿“中国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诊治循证建议”(简称为循证建议)的撰写工作。

历经两年余的文献检索、证据分级、初稿撰写及专家组多次讨论,反复修改,在逐条评估检索的近千条文献证据等级的基础上,形成本循证建议。

循证建议主要为临床医师诊治儿童牛奶蛋白过敏提供参考,内容主要涉及牛奶蛋白过敏的诊断、饮食管理及治疗、预防等临床相关内容。

一、前言食物过敏是由免疫机制介导的食物不良反应,其中牛奶蛋白过敏(COW,smilkproteinallergy,CMPA)多见于婴幼儿,为牛奶蛋白引起的异常或过强的免疫反应,可由工gE介导、非工gE介导或两者混合介导⑶。

因诊断方法及流行病学调查设计不同,CMPA 患病率报道不一,约为2%〜7.5%。

中国部分城市的研究显示,0〜3岁婴幼儿CMPA患病率约为0.83%〜3.5%闭。

CMPA症状无特异性,常可累及多器官系统,如皮肤、胃肠道及呼吸系统等,甚至可发生严重过敏反应。

多数CMPA患儿预后较好,约85%〜90%的CMPA患儿在3岁左右出现临床耐受。

然而从过敏性疾病的自然病程研究中发现,过敏症状可能在不同时期表现在不同器官系统,因而对这部分患儿值得重点关注。

CMPA早期诊断及正确地治疗有利于减轻疾病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二、方法学1.文献查询:检索了截至2011年5月PUbmed,Cochra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刊登的相关文献。

检索关键词为CattIe/cowmilkhypersensitivity/allergy,cow('s)milkproteinallergy,diagnosis,skinpricktest,p atchtest,specificIgE,oralfoodchallenge,management,hypoallergenicformula,aminoacidfor mula,extensivehydrolyzedformula,partialhydrolyzedformula,soy-basedformula,symptom,clinicmanifestation,prevention,guideline,meta-analysis,systemicreview,randomizedclinicaltrials,infancy,childhood及相对应的中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婴幼儿食物过敏诊治建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近20年来儿科疾病谱发生改变,过敏性疾病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持续增加,其中过敏性疾病累及约25%的儿童。

发达国家儿童食物过敏患病率约为3-6%;美国近十年来食物过敏的儿童患病率上升了18%;近5年英国儿童花生过敏患病率增长了1倍。

我国目前尚无婴幼儿食物过敏的全国患病率资料。

1990年重庆地区报告0-24个月婴幼儿食物过敏的检出率为3.5-5.1;10年后(2009年)再次调查的结果显示婴幼儿食物过敏的检出率为7.0-9.2%,提示我国儿童食物过敏患病率可能亦呈上升趋势。

虽然多数食物过敏可随年龄增长而自愈,但研究显示婴幼儿期食物过敏可能会增加儿童后期其他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

为推动我国儿童食物过敏,特别是婴幼儿食物过敏的预防、诊断和治疗进展,2010年2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邀请儿童保健、免疫、消化、呼吸等专业专家,参照2009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免疫学组制定的“婴幼儿过敏性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经集体讨论后撰写本建议。

本建议仅就婴幼儿的食物过敏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未涉及食物过敏以外的过敏性疾病。

一、定义1.食物不良反应:由食物或食物添加剂引起的所有临床异常反应,包括食物过敏、食物不耐受和食物中毒,前两者合称食物的非毒性反应。

2.食物过敏:免疫机制介导的食物不良反应,即食物蛋白引起的异常或过强的免疫反应,可由IgE或非IgE介导。

表现为一疾病群,症状累及皮肤、呼吸、消化、心血管系统。

3.食物不耐受:非免疫介导的食物不良反应,包括机体本身代谢异常(如乳糖酶缺乏)或是机体对某些食物内含的药物成分(如久置奶酪中含的酪胺)的易感性增高等。

二、常见的食物过敏原婴幼儿时期,90%的食物过敏与牛奶、鸡蛋、大豆、小麦、花生、鱼、虾、坚果等8种食物有关。

花生、坚果类过敏可持续数年,甚至成年后。

三、危险因素1.遗传因素:与其他过敏性疾病相同,遗传因素仍然是食物过敏的易患因素。

父母或同胞患有花生过敏者,其患病的危险性将上升7倍;若同卵双生子之一患花生过敏,另一子患病风险较正常人群高10倍。

因此,特应性疾病(包括哮喘、变应性鼻炎、特应性皮炎、食物过敏)家族史阳性者(至少一位一级亲属患过敏性疾病)和曾发生食物或环境过敏原致敏的儿童视为高危儿。

2.环境因素:剖宫产、过早或过晚引入固体食物、过多摄入维生素制剂、烟草烟雾暴露等可能会增加食物过敏的发病风险。

四、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根据免疫机制的不同可将食物过敏分为:①IgE介导(速发型);②非IgE介导(迟发型);③IgE/非IgE介导(迟发型)3类(表1)。

1.轻--中度牛奶过敏:具有1种或多种下述症状者;①胃肠道:反复反流、呕吐腹泻、便秘(伴或不伴肛周皮疹)、便血、缺铁性贫血;②皮肤:特应性皮炎、唇或眼睑肿胀、血管性水肿、非感染性荨麻疹;③呼吸系统:非感染性流涕、慢性咳嗽及喘息;④一般情况:持续肠痉挛(每天3小时,每周3次,持续3周以上)。

2.重度牛奶过敏:具有1种或多种下述症状者;①胃肠道:由于腹泻、呕吐或反流造成的生长障碍、拒食、中到大量便血造成血红蛋白下降、蛋白丢失性肠病、内镜或组织学证实的肠病或溃疡性结肠炎;②皮肤:特应性皮炎伴有生长障碍、低蛋白性贫血或缺铁性贫血;③呼吸系统:伴有呼吸困难的急性喉头水肿或支气管阻塞;④严重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

五、诊断步骤目前确认的食物过敏诊断标准仍限于IgE介导的速发型反应,包括详细询问病史、体检、临床表现、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SPT)、血清食物特异性IgE检测筛查,以及食物回避试验与食物激发试验。

食物继发试验为确诊依据。

非IgE介导得食物过敏尚无标准的诊断方法,但仍由食物激发试验确诊。

诊断流程见图-1。

1.病史及体检:⑴病史询问:当疑诊食物过敏时,应特别详细询问、记录相关内容以发现症状与可疑食物的关系,包括:①某些症状(如眼肿、流泪、皮疹、腹泻等)出现是否与某种食物摄入有关;②可疑食物摄入量;③摄入可疑食物到出现症状的时间;④其他时间进食相同食物是否出现相同症状;⑤最近一次出现症状的时间;⑥症状出现的频率;⑦有无其他因素影响,如运动;⑧诊治情况,如曾诊断为何种疾病,治疗效果如何;⑨有无食物污染的可能性等。

家长若能提供2周的儿童饮食日记、相关症状及用药情况,将有助于医生发现可疑食物与症状之间的关系。

儿童饮食日记所获信息是前瞻性的、比较可靠。

可靠、详细的临床资料可为进一步诊断提供依据,但诊断价值仅为50%。

注:皮肤点刺、开放性食物激发试验均为体内试验,可能诱发出严重过敏反应,应慎重;当不具备诊断条件时,需转诊至相应专科或上级医疗单位,以明确诊断。

图-1 食物过敏诊断流程⑵体格检查:食物过敏的症状、体征常无特征性应注意食物过敏易累及的器官、系统,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的相关体征。

2.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SPT):为筛查试验。

多数研究表明SPT阳性预报正确率<50%,SPT阴性预报正确率在1岁后的幼儿>95%,故目前SPT仍被认为是排除IgE介导的食物过敏的较好方法。

进行SPT需设阳性对照(组胺液10mg/ml)及阴性对照(生理盐水)。

当阳性对照丘疹平均直径≥3mm,阴性对照丘疹平均直径<3mm时,食物抗原SPT反应的丘疹平均直径较阴性对照大3mm为阳性。

以0 --(++++)表示SPT结果为定性计分,不够客观,可靠性差已不再使用。

因SPT为体内试验,故在测试前必须准备急救药品,如苯海拉明、地塞米松、1%肾上腺素等。

对病史中曾有明确高度过敏症状发生者(如过敏性休克),可考虑进行体外检测(如食物特异性IgE测定)。

此外,因婴儿皮肤肥大细胞数量和体内IgE浓度低,SPT阴性预报正确率仅为80-85%。

因此,对病史提示食物过敏,SPT结果<3mm的婴幼儿(<18个月者),或有大的红晕而确诊<3mm尚不确定结果者,均应经激发试验确诊。

但SPT阳性、病史中有明确的对特定食物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患儿不易进行激发试验。

对病史中曾有明确高度过敏症状发生者(如过敏性休克),可考虑进行食物特异性IgE检测。

3.食物特异性IgE检测:IgE检测仍为筛查性试验,临床常以≥0.35kIU/L为阳性界值点。

研究显示,体外测定血清中sIgE水平可以提供更有效的阳性和阴性预报率;但sIgE<0.35kIU/L时,少数亦可出现过敏反应(即假阴性)。

因此,当临床疑诊食物过敏时,即使SPT 及sIgE结果阴性,仍应当进行食物激发试验。

4.食物激发试验:对于临床病史可疑、SPT或sIgE阳性、经可疑食物回避后症状改善者;病史以胃肠道症状为主,但SPT或sIgE阴性者可经激发试验确诊。

食物激发试验是诊断食物过敏的最可靠的方法。

包括开放性食物激发试验(OFC)、单盲食物激发试验(SBPCFC)和双盲安慰剂对照食物激发试验(DBPCFC),其中双盲安慰剂对照食物激发试验(DBPCFC)为诊断的“金标准”。

3岁以下儿童心理因素几乎不会对试验的结果造成影响,因此可用OFC确诊。

食物激发试验过程中可能诱发严重过敏反应,须在有抢救设备并并有诊断食物过敏试验经验的医院进行,仔细记录试验过程中儿童的生命体征变化。

OFC开始前,需停用一切可影响激发试验结果的药物(如组胺、激素等)1-2周,并回避所有可疑致敏食物2-4周。

将可疑致敏食物以不能引起症状的小量加入普通食物中,逐渐增量至常量。

每次加量前仔细观察相应的临床症状,监测生命体征。

一旦出现有关临床表现时应立即停止OFC。

院内观察2小时无特殊反应者,应指导家长离开医院后继续观察儿童表现,仔细记录症状。

可疑食物诱发出症状即为阳性,可确诊为食物过敏。

六、干预虽然食物过敏常会随年龄增长而出现耐受,但早期的治疗对于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通常治疗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通过回避致敏食物而阻止过敏症状的发生;二是通过药物使已出现的过敏症状得以缓解。

食物过敏治疗需要多专业协作,如儿科(监测生长发育等)、营养师、皮肤科、呼吸科、消化科医生参与。

若食物过敏症状严重,应立即转诊至相关科室,由专科医师进行治疗。

1.饮食治疗:⑴严格回避致敏食物:是目前治疗食物过敏唯一有效的方法。

所有引起过敏的食物应从饮食中完全排除,同时选用可保证婴幼儿正常生长发育的其他食物进行替代。

为避免长期回避造成儿童营养不良或过早接触致敏食物,建议没3-6个月重新评估以调整回避性饮食治疗时间。

对有过敏性休克家族史、坚果或海产品过敏、曾发生过严重过敏症状的儿童,饮食回避的时间应适当延长。

⑵食物替代品:牛奶是婴儿的营养必需品,对于患有牛奶过敏的婴幼儿,采用适当的食物替代非常重要。

母乳喂养的牛奶过敏的婴幼儿,建议继续母乳喂养,但母亲应回避含牛奶蛋白的食物。

由于牛奶回避可能影响母亲的营养素摄入,故哺乳期母亲也应定期进行营养评估。

非母乳喂养的牛奶过敏婴儿,可选用氨基酸配方或深度水解蛋白配方。

氨基酸配方不含肽段、完全由游离氨基酸按一定比例配成,是牛奶过敏患儿的理想食物替代品。

深度水解蛋白配方是将牛奶通过加热、超滤、水解等特殊工艺使其形成二肽、三肽和少量游离氨基酸的终产物,大大减少了过敏原独特型表位的空间构象和序列,从而显著降低抗原性。

因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口感较氨基酸配方好,且>90%的患儿可接受,故中度食物过敏考虑首选深度水解蛋白配方。

若患儿不能耐受深度水解蛋白配方或为重度牛奶过敏、或多种食物过敏时,应采用氨基酸配方进行治疗。

过敏症状严重、非IgE介导的食物蛋白肠病等伴生长障碍者建议首选氨基酸配方(要素饮食)。

由于大豆和牛奶存在交叉过敏反应和营养成分不足,一般不建议选用豆蛋白配方进行治疗;经济确有困难且无豆蛋白过敏的≥6月龄婴幼儿可选用豆蛋白配方进行替代治疗。

不建议采用羊奶或其他动物乳进行替代治疗。

单一的鸡蛋、大豆、花生、坚果及海产品过敏者,因其并非婴幼儿营养素的主要来源,营养成分可由其他食物提供,故回避不会影响婴幼儿营养状况。

对多种食物过敏的幼儿,可选用低过敏原饮食配方,如谷类、羊肉、黄瓜、菜花、梨、香蕉、菜籽油等仅以盐和糖作为调味品;同时应密切观察摄食后的反应,以减少罕见食物过敏的发生。

饮食回避治疗过程中应由儿科医生、营养师共同监测患儿的体格生长及营养状况,制定一组不含或含极少致敏原的饮食方案。

建议给儿童建立救助卡片,包括过敏食物、处理方法、联系人等信息,供发生紧急情况时使用。

教育家长阅读商品的饮食成分表,避免购买含致敏食物成分的食品。

2.药物治疗:发生过敏性休克时需立即按常规处理。

严重的过敏症状可短期采用药物缓解,如抗组胺药、肥大细胞稳定剂、糖皮质激素等(详见“婴儿过敏性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

七、预后80-85%的牛奶、鸡蛋过敏儿童3岁时可获得免疫耐受;花生、鱼、大豆、坚果过敏持续时间较长;多种食物过敏不易获得免疫耐受或获得耐受需要的时间延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