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版地理必修二作业17高考调研精讲精练
新课标版地理必修二作业2高考调研精讲精练

课时作业(二)一、选择题联合国历年发布的“人类发展程度指标(HDI)”,是以“预期寿命、教育水准和生活质量”三项基础变量按照一定计算方法组成的综合指标,用来衡量各国的发展水平。
下表为四个国家2010年的统计资料,阅读分析表格,完成1、2题。
长阶段”的国家是()A.甲、乙B.甲、丁C.乙、丙D.丙、丁2.关于四个国家发展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国人口数量最多B.乙国老年人口数量比甲国多C.丙国目前劳动力过剩D.丁国最易出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答案 1.D 2.D解析丙、丁两国人口老龄化严重,同时人口平均寿命高,说明是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人口可能已进入低增长阶段。
丁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人口密度最小,属于典型的地广人稀国家,最易出现劳动力不足。
下图是某国1960~2010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图,读图回答3、4题。
3.该国人口数量减少的时间大约是()A.1963~1972年B.1975~1986年C.1984~1990年D.2000~2010年4.目前,该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A.人口就业压力大B.城市人口比重大C.国内人口迁移量大D.人口老龄化严重答案 3.C 4.D解析当出生率低于死亡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不考虑人口迁移因素,此阶段内人口数量必然减少。
图中显示该国人口目前增长情况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属于人口增长模式的现代型,一般会出现的人口问题是老龄化严重。
读我国2000年(灰色)和2050年(白色)人口年龄性别构成图,回答5、6题。
5.若要绘制如上图所示的人口统计图,则须具备的数据资料是() A.出生人口数量、各年龄段人口数量B.死亡人口数量、各年龄段人口数量C.出生人口数量、死亡人口数量D.各年龄段男性人口数量、各年龄段女性人口数量6.据图判断,到2050年我国人口状况的突出特点是()A.劳动力比重增大B.性别比例平衡C.老龄化趋势严重D.独生子女减少答案 5.D 6.C解析该图为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图,若要绘制该图,必须具备的资料就是年龄段比率和各年龄段性别比率。
新课标版数学必修二(新高考 新课程)作业17高考调研精讲精练

课时作业(十七)1.(2016·浙江)已知互相垂直的平面α,β交于直线l,若直线m,n满足m∥α,n⊥β,则()A.m∥l B.m∥nC.n⊥l D.m⊥n答案 C解析因为α∩β=l,所以l⊂β,又n⊥β,所以n⊥l.故选C.2.设a,b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A.若a⊥α,b∥α,则a⊥b B.若a⊥α,b∥a,b⊂β,则α⊥βC.若a⊥α,b⊥β,α∥β,则a∥b D.若a∥α,a∥β,则α∥β答案 D解析由题意可知A,B,C选项显然正确,对于选项D,当α,β相交,且a与α,β的交线平行时,有a∥α,a∥β,但此时α与β不平行.故选D.3.设l,m,n为三条不同的直线,α,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若l⊥α,m∥β,α⊥β,则l⊥m;②若m⊂α,n⊂α,l⊥m,l⊥n,则l⊥α;③若l∥m,m∥n,l⊥α,则n⊥α;④若l∥m,m⊥α,n⊥β,α∥β,则l∥n.A.1 B.2C.3 D.4答案 B解析对于①,直线l,m可能互相平行,①不正确;对于②,直线m,n可能是平行线,此时不能得知l⊥α,②不正确;对于③,由定理“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与“若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得知,③正确;对于④,由l∥m,m⊥α,得l⊥α,由n⊥β,α∥β,得n⊥α,因此有l∥n,④正确.综上所述,其中命题正确的是个数是2.故选B.4.(2017·长春十一期中)空间四边形ABCD中,M,N分别是AB和CD的中点,AD=BC =6,MN=32,则AD和BC所成的角是()A.120°B.90°C.60°D.30°答案 B解析 如图,取AC 的中点H ,连接MH ,NH , 则MH 綊12BC =3,HN 綊12AD =3.又MN =32, ∴MN 2+HN 2=MN 2, ∴MH ⊥HN.∴∠MHN =90°,即AD 和BC 所成的角为90°.5.如图,四边形ABCD 中,AD ∥BC ,AD =AB ,∠BCD =45°,∠BAD =90°.将△ADB 沿BD 折起,使平面ABD ⊥平面BCD ,构成三棱锥A-BCD ,则在三棱锥ABCD 中,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平面ADC ⊥平面ABCB .平面ADC ⊥平面BDC C .平面ABC ⊥平面BDCD .平面ABD ⊥平面ABC答案 A解析 易知CD ⊥BD ,又平面ABD ⊥平面BCD , 且平面ABD ∩平面BCD =BD , ∴CD ⊥平面ABD ,又BA ⊂平面ABD , ∴CD ⊥BA.又BA ⊥AD ,且AD ∩CD =D , ∴BA ⊥平面ADC ,又BA ⊂平面ABC , ∴平面ADC ⊥平面ABC.6.(2017·天水市一中期中)如图所示,ABCD-A 1B 1C 1D 1是长方体,AA 1=a ,∠BAB 1=∠B 1A 1C 1=30°,则AB 与A 1C 1所成的角为________,AA 1与B 1C 所成的角为________.答案 30° 45°解析 AB 与A 1C 1所成的角即为A 1B 1与A 1C 1所成的角,即∠B 1A 1C 1=30°,∵AA 1=a ,∠BAB 1=30°,∴AB =3a. ∴B 1C 1=A 1B 1tan30°=3a ·33=a ,即B 1C 1=B 1B =A 1A =a ,∴四边形BB 1C 1C 是正方形,∴BB 1与B 1C 所成的角为45°,即AA 1与B 1C 所成的角为45°.7.设平面α∥平面β,A ,C ∈α,B ,D ∈β,直线AB 与CD 交于点S ,且点S 位于平面α,β之间,AS =8,BS =6,CS =12,则DS =________. 答案 9解析 因为直线AB 与CD 交于点S ,所以A ,B ,C ,D 四点共面.又平面α∥平面β,所以BD ∥AC ,△ACS 与△BDS 相似,所以AS BS =CS DS ,即86=12DS ,所以DS =9.8.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 中,底面ABCD 为平行四边形,∠ADC =45°,AD =AC =1,O 为AC 的中点,PO ⊥平面ABCD ,PO =2,M 为PD 的中点.(1)证明:PB ∥平面ACM ; (2)证明:AD ⊥平面PAC ;(3)求直线AM 与平面ABCD 所成角的正切值.解析 (1)证明:连接BD ,MO ,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因为O 为AC 的中点,所以O 为BD 的中点.又M 为PD 的中点,所以PB ∥MO.因为PB ⊄平面ACM ,MO ⊂平面ACM ,所以PB ∥平面ACM. (2)证明:因为∠ADC =45°,且AD =AC =1, 所以∠DAC =90°,即AD ⊥AC.又PO ⊥平面ABCD ,AD ⊂平面ABCD , 所以PO ⊥AD.而AC ∩PO =O ,所以AD ⊥平面PAC. (3)取DO 中点N ,连接MN ,AN. 因为M 为PD 的中点,所以MN ∥PO , 且MN =12PO =1.又由PO ⊥平面ABCD ,得MN ⊥平面ABCD , 所以∠MAN 是直线AM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在Rt △DAO 中,AD =1,AO=12,所以DO =52.从而AN =12DO =54.在Rt △ANM 中,tan ∠MAN =MN AN =154=455,即直线AM 与平面ABCD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455. 9.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底面ABCD 是矩形,AD ⊥PD ,BC =1,PC =23,PD =CD =2.(1)求异面直线PA 与BC 所成角的正切值; (2)证明:平面PDC ⊥平面ABCD ;(3)求直线PB 与平面ABCD 所成角的正弦值.解析 (1)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因为底面ABCD 是矩形,所以AD =BC 且AD ∥BC. 故∠PAD 为异面直线PA 与BC 所成的角.又因为AD ⊥PD ,在Rt △PDA 中,tan ∠PAD =PDAD =2.所以异面直线PA 与BC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2.(2)证明:由于底面ABCD 是矩形,故AD ⊥CD ,又由于AD ⊥PD ,CD ∩PD =D ,因此AD ⊥平面PDC ,而AD ⊂平面ABCD ,所以平面PDC ⊥平面ABCD. (3)在平面PDC 内,过点P 作PE ⊥CD 交直线CD 于点E ,连接EB.由于平面PDC ⊥平面ABCD ,而直线CD 是平面PDC 与平面ABCD 的交线. 故PE ⊥平面ABCD ,由此得∠PBE 为直线PB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 在△PDC 中,由于PD =CD =2,PC =23,可得∠PCD =30°. 在Rt △PEC 中,PE =PCsin30°= 3.由AD ∥BC ,AD ⊥平面PDC ,得BC ⊥平面PDC. 又PC ⊂平面PDC ,因此BC ⊥PC.在Rt△PCB中,PB=PC2+BC2=13.在Rt△PEB中,sin∠PBE=PEPB =3913.所以直线PB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3913.10.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DAB=60°,AB=2AD,PD ⊥底面ABCD.(1)证明:PA⊥BD;(2)设PD=AD=1,求棱锥D-PBC的高.解析(1)证明:因为∠DAB=60°,AB=2AD,由余弦定理,得BD=3AD.所以BD2+AD2=AB2,故BD⊥AD.又PD⊥底面ABCD,BD⊂底面ABCD,所以BD⊥PD.所以BD⊥平面PAD,又PA⊂平面PAD,故PA⊥BD.(2)如图,作DE⊥PB,垂足为E.已知PD⊥底面ABCD,BC⊂底面ABCD,故PD⊥BC.由(1)知BD⊥AD,因为BC∥AD,所以BC⊥BD,又PD∩BD=D,所以BC⊥平面PBD,而DE⊂平面PBD,所以BC⊥DE.又PB∩BC=B,则DE⊥平面PBC,即DE为棱锥D-PBC的高.由PD=AD=1知BD=3,PB=2.由DE·PB=PD·BD,得DE=32.所以棱锥D-PBC的高为32.11.(2016·北京)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C⊥平面ABCD,AB∥DC,DC⊥AC.(1)求证:DC⊥平面PAC;(2)求证:平面PAB⊥平面PAC;(3)设点E为AB的中点,在棱PB上是否存在点F,使得PA∥平面CEF?说明理由.解析(1)证明:因为PC⊥平面ABCD,DC⊂平面ABCD,所以PC⊥DC.又因为DC⊥AC,PC∩AC=C,所以DC⊥平面PAC.(2)证明:因为AB∥DC,DC⊥AC,所以AB⊥AC.因为PC⊥平面ABCD,AB⊂平面ABCD,所以PC⊥AB,又AC∩PC=A,所以AB⊥平面PAC.又因为AB⊂平面PAB,所以平面PAB⊥平面PAC.(3)棱PB上存在点F,使得PA∥平面CEF.证明如下:取PB的中点F,连接EF,CE,CF.因为E为AB的中点,所以EF∥PA.又因为PA⊄平面CEF,EF⊂平面CEF,所以PA∥平面CEF.1.如图所示,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沿对角线AC折起,使得平面ADC⊥平面ABC,在折起后形成的三棱锥D-ABC中,给出下列三个命题:①△DBC是等边三角形;②AC⊥BD;③三棱锥DABC的体积是2 6.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答案①②解析取AC的中点O,连接OD,OB.则AC⊥OD,AC⊥OB,∴∠BOD=90°,∴BD=1,故①正确;易知AC⊥面BOD,∴AC⊥BD,故②正确;V DABC=13×12×1×1×22=212,故③不正确.2.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矩形,PA⊥平面ABCD,M,N分别是AB,PC的中点.(1)求证:MN⊥AB;(2)若PA=AD,求证:MN⊥平面PCD.解析(1)证明:取PD的中点H,连接AH,NH.又由N为PC中点,∴HN∥CD且HN=12CD.∵M为AB中点,∴AM∥CD且AM=12CD.∴AM綊HN,∴四边形AMNH为平行四边形.∴AH∥MN.∵四边形ABCD为矩形,∴AB⊥AD,又∵PA⊥面ABCD,∴AB⊥面PAD.又∵AH⊂面PAD,∴AB⊥AH,∴AB⊥MN.(2)由(1)可知,AH⊥AB,又AB∥CD,∴AH⊥CD.∵PA=AD,∴AH⊥PD,又PD∩CD=D,∴AH⊥面PCD,∴MN⊥面PCD.3.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平面PAD⊥平面ABCD,AB=AD,∠BAD=60°,E,F分别是AP,AD的中点.求证:(1)直线EF∥平面PCD;(2)平面BEF⊥平面PAD.证明(1)在△PAD中,因为E,F分别为AP,AD的中点,所以EF∥PD.又因为EF⊄平面PCD,PD⊂平面PCD,所以直线EF∥平面PCD.(2)连接BD.因为AB=AD,∠BAD=60°,所以△ABD为正三角形.因为F是AD的中点,所以BF⊥AD.因为平面PAD⊥平面ABCD,BF⊂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所以BF⊥平面PAD.又因为BF⊂平面BEF,所以平面BEF⊥平面PAD.。
新课标版地理必修二作业19高考调研精讲精练

课时作业(十九)一、选择题读几种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特征比较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交通运输方式搭配合理的是()A.甲—水运B.乙—公路C.丙—铁路D.丁—铁路2.关于图中运输方式科学的理解是()A.甲适宜长距离运输B.集成电路由北京运到拉萨选择乙运输方式最好C.丙受水文影响最大D.丁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答案 1.C 2.B解析图示中乙运输速度最快,而且运量最小,应为航空运输;丁运输方式运量最大,运输速度最慢,应为水运;甲运量较小,运输速度较慢,应为公路运输;丙运量较大,运输速度较快,应为铁路运输。
公路运输不适宜长距离运输;集成电路属于微电子产品,由北京运到拉萨距离较远适宜乙航空运输;受水文因素影响大的应是丁水运;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是丙铁路运输。
(2019·课标全国Ⅰ)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
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
据此完成3~5题。
3.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A.等高线分布B.河谷分布C.山脊线分布D.山麓分布4.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A.原木B.农产品C.工业品D.石材5.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A.设施陈旧B.运速太慢C.线路过密D.运输需求太小答案 3.B 4.A 5.D解析第3题,据图示河流、山峰等信息可知,该区域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地势中部高、四周低,等高线应与河谷走向垂直,三条铁路线主要沿着三条河谷修建,A项错误,B项正确;山脊线不会沿着河谷地带分布,C项错误;山麓海拔较低,而图示铁路线在海拔较高的河流源头地区也有分布,D项错误。
第4题,根据经纬度等信息可知,图示区域位于我国东北东部长白山区,是我国最大的林区之一,但该区域工业和商品农业不发达,所以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向外运输原木,A项正确,B、C两项错误;河谷两岸地区到处是石材,开挖、运输石材没有必要将铁路线修到海拔较高的河流源头地区,D 项错误。
2017全国2卷地理试题及答案(高清重绘精校)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试题(新课标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
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
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图1)。
据此完成1~3题。
图1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河道一致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2. 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C.互相联系的促进作用 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3. 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 B.技术 C.资金D.交通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
芬兰伊瓦洛(位置见图2)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
据此完成4~5题。
图24. 推测该地轮胎测试场供轮胎测试的路面是A.冰雪路面 B.湿滑路面 C.松软路面 D.干燥路面5. 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A.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B. 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C.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 D.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时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
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
据此完成6~8题。
6.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
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A. 用水便利B. 土壤肥沃C. 地势平坦D. 植被缺失7.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A. 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B. 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C.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D.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8.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
新课标版地理必修二作业1高考调研精讲精练

课时作业(一)一、选择题下图是我国人口相关数据统计图。
出生人口性别比为每出生100名女婴相对应的出生男婴数。
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时期,我国人口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A.医疗卫生条件下降B.粮食供应缺口增大C.老龄人口比重增大D.生态环境急剧恶化2.图示时期,我国()A.人口总数先增加后减少B.每年新增人口中男性多于女性C.2010年与2011年新增人口数相同D.2010年与2011年出生率相同答案 1.C 2.B解析图示时期为2006~2011年,而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老龄人口增多会导致死亡率在一定程度上上升。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在图中显示都大于0,因此虽然增长速度在减慢,但是人口总数一直在上升。
2010年与2011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相同,但是人口基数不同,所以新增的人口数肯定是不同的。
出生率等于自然增长率加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相同,但死亡率不同,所以出生率肯定不同。
图中出生人口性别比一直都是102.5以上,说明每年新增人口都是男性多于女性。
2015年7月,新华网发布了《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总报告》的文章,文章指出,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态势迅猛,预计2012~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由1.94亿增长到4.83亿,老龄化水平由14.3%提高到34.1%,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发达国家长时期、分阶段出现的老龄问题将在我国压缩到短期内同步呈现,集中爆发。
读2010~205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图,完成3、4题。
注:高龄化是指年龄在80岁以上的老人群体占全体老人(大于60岁或65岁)的比例趋于上升的过程。
3.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老龄化的特点有()①老年人口绝对规模大②老龄化发展速度快③老年人口高龄化显著④老年人口比重高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我国的老龄问题被压缩到短期内同步呈现、集中爆发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展速度快B.大量国外移民迁入C.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D.环境人口容量下降答案 3.A 4.C解析读图可知,目前我国80岁以上的老人群体占全体老人的比例相对较低,高龄化并不是很显著;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的时间较长,因此目前我国的老年人口比重较大部分发达国家低;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老年人口绝对规模大,老年人口数量就已超过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人口总量;读图,结合材料信息可知,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上升速度快,说明老龄化发展速度快;故第3题应选A项。
新课标版地理必修二作业12高考调研精讲精练

课时作业(十二)一、选择题读中南半岛局部区域图,完成1~3题。
1.该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为()A.商品谷物农业B.季风水田农业C.热带雨林迁移农业D.混合农业2.该地区发展该种农业突出的区位优势是()①全年高温,降水较多的热带季风气候②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③生产历史悠久,有精耕细作的传统经验④大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关于该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发展方向叙述正确的是()①调整农业生产方式与结构,实现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②农产品商品率低,农业结构单一③农业生产从自给农业向商品农业转变④加大科技投入,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⑤加大机械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生产规模A.①②⑤B.②③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答案 1.B 2.D 3.C解析该地区地处中南半岛湄南河平原,为季风水田农业;优越的气候条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精耕细作的传统经验和人们的饮食习惯是该地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农产品商品率低,农业结构单一”是其生产特点。
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
农业以种植业为主,水稻被称为“亚洲的粮食”。
据此回答4、5题。
4.水稻种植可缓解某些地区人口对土地的压力的根本原因是() A.水稻的地区适应性强B.水稻种植技术简单C.水稻种植很适合小农经营D.水稻单位面积的产量高5.“杂交水稻”的推广说明了我国农业发展必须坚持()A.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B.不断增加国家对农业的投入C.贯彻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D.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答案 4.D 5.A解析水稻单位面积的产量高可以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
杂交水稻的推广说明我国农业发展必须增加科技投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
读三角坐标图,回答6、7题。
6.如果a、b、c分别表示农业生产社会经济投入中的劳动力投入、生产资料投入、科技投入,下列各点中最能代表亚洲水稻种植业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 C解析亚洲水稻种植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农业,如果a、b、c分别表示农业生产社会经济投入中的劳动力投入、生产资料投入、科技投入,则a值比较大的丙点应是亚洲水稻种植业,故应选C项。
1718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校本作业上学期练习17

练习十七下图为2019年5月1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1〜2题。
1. 该日,下列地区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A. 江苏大部分地区遭受冻害B.重庆发生滑坡泥石流C.青海大部分地区普降暴雨D.浙江沿海受台风袭击2. 图中锋面系统过境前后,江苏天气变化与下列图示相符的是( )(2019 •新课标H, 4〜5)2019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下图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3〜4题。
3. 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 )A. 16 时〜17时B.17 时〜18时C.18时〜19时D.19 时〜20时4. 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A. 气温水平差异减小B. 水平气压梯度增大C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D .大气逆辐射减弱(2019 •北京文综,9〜10)下图示意2019年3月9日〜22日气旋“帕姆”的移动路径。
读图,回答5〜6题。
5. “帕姆”()A. 生成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B .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C. 移动路径受控于西北漂流D. 自东向西穿过日界线6. 该气旋( )A. 标志当地进入台风多发季节B. 引发滑坡、赤潮等次生灾害C. 造成的灾情可以用GPS监测D. 对瓦努阿图的危害最大(2019 •天津文综,1〜2)读2019年5月某日12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下图,单位:百帕), 回答7〜8题。
7. 此时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的地点是( )A.aB.bC.cD.d8. 此时最可能出现灾害性海浪的是( )A. 黄海沿岸B. 台湾海峡C.海南岛周围海域D.菲律宾附近海域(2019 •重庆文综,1)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
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
据此回答第9题。
9. “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
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 )A. 蒙古高压B. 印度低压C.阿留申低压D.夏威夷高压10. (2019 •浙江文综,37)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高考调研精讲精练新课标版区域地理作业17

课时作业(十七)一、选择题2017年6月28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关于促进市域(郊)铁路发展的指导意见》。
该文件列出了“市域(郊)铁路”第一批11个试点项目表,其中浙江省的项目包括诸暨至杭州东、宁波至余姚、温州S1线一期工程。
完成1、2题。
1.城际轨道交通与高速公路运输相比()①占用土地少②客运量大③速度快④投资少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市域(郊)铁路的建设,将()A.带动中小城市,缩短通勤时间B.缩小城市规模,减缓城市化速度C.扩大城市规模,加重“城市病”D.加速逆城市化,减轻“城市病”解析第1题,城际轨道交通与高速公路运输可以从运行速度、运量和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城际轨道运输速度快,使用专门的运输工具,运量大,但是占用土地面积比较大,投资也比较大。
第2题,市域(郊)铁路的建设,就是为了满足都市圈范围内中心城区与周边卫星城区的交通,尤其是通勤交通的需要,能够增加大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缩短通勤时间;域际之间交通更加便利,有利于城市规模的扩大,利于城市化的发展;满足都市圈范围内中心城区与周边卫星城区的交通需求,能够缓解城市规模的无限扩大,减缓“城市病”的发生;能够促进郊区城市化的发展。
答案 1.C 2.A下图示意我国部分铁路的分布情况。
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①④铁路沿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④沿线经过温带森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B.①~②沿线所属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温和湿润,多内流河C.②~③沿线跨越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其高新技术产业发达D.③~④沿线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是热量4.⑤⑥铁路沿线的车站,使用的新能源最可能是()A.风能B.地热能C.太阳能D.水能解析第3题,①~②沿线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属于外流区;②~③沿线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不发达;③~④沿线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是水源,排除B、C、D三项。
新课标版地理必修二作业10高考调研精讲精练

课时作业(十)一、选择题读下面地理漫画图,回答1、2题。
1.漫画反映的城市问题是()A.建筑物密集,绿地面积小B.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C.热岛效应显著,城区温度较高D.土地面积小,用地紧张2.解决漫画所示城市问题的合理措施有()A.建设新城区,扩大城市规模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削弱城市热岛效应C.研制新型制冷设备,减少氟氯烃化合物排放D.建设卫星城,分担城市职能答案 1.B 2.D解析图中小鸟满身灰尘与油渍,说明城市大气等污染严重。
城市主要污染源来自工业生产与居民生活,因此应分散生活、生产造成的影响。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下图是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图片。
完成3、4题。
3.四幅图中的城市道路绿化带,最能体现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是()A.图a B.图bC.图c D.图d4.“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正确的有()①调节地表径流②调节水汽输送③增加大气降水④增加地表下渗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3.A 4.B解析第3题,图a中既有绿化带又有排水设施,下雨时能及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最能体现“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
第4题,“海绵城市”增加了下渗,减少地表径流,但对水汽输送和大气降水环节影响不大。
下图为我国几个城市近年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状况,据此回答5、6题。
5.三城市近郊地区人口增长迅速地主要原因是()①城市中心地区环境质量差②近郊现代农业的兴起③近郊大型工业的飞速发展④城市交通的迅速发展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6.以下有关三个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三城市出现了人口老龄化趋势②甲市近郊区人口增长率高于其他两个城市③缓解了城市中心地区的人口压力④近郊区和远郊区基础设施的改善是促使该变化产生的重要因素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 5.D 6.B解析近郊地区人口增长的原因有中心区的环境污染严重、交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等。
新课标版地理必修二作业7高考调研精讲精练

课时作业(七)一、选择题图1是某大城市外缘甲、乙两个规划区;图2示意MN之间的地价分布。
读图回答1、2题。
1.该城市主城区位于O地()A.东面B.西面C.南面D.北面2.甲、乙两个规划区分别是()A.住宅区和工业区B.住宅区和商业区C.工业区和商业区D.工业区和住宅区答案 1.D 2.A解析由MN之间的地价分布图可知,地价北部最高,表明市中心位于规划区(O点)以北。
住宅区应靠近市中心,工业区应远离市中心。
读南亚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
3.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正确的是()A.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B.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C.住宅区工业区旅游区D.住宅区绿化区工业区4.关于该城市的规划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①处建中心商务区——交通便利B.②处建大型仓库——地价较低C.③处建绿化带——减少污染D.④处建食品加工厂——靠近水源答案 3.B 4.C解析南亚为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冬季盛行东北季风;据图分析可知,甲功能区的用地面积最小,应为商业区;乙功能区的用地面积最大,应为住宅区;丙位于垂直风向的郊外,为工业区。
据图分析可知,①为风景区,不是中心商务区,②处建大型仓库,原因是交通便利,④处建食品加工厂,主要原因是靠近消费市场。
(2018·北京)城市某区域土地利用强度,可以用建设用地面积占该区城土地面积的比值表示。
读下图回答5、6题。
5.该城市()A.Ⅰ区高档写字楼密度大B.Ⅱ区适宜建垃圾填埋场C.Ⅲ区商业网点最为密集D.Ⅳ区城市热岛效应最强6.甲处土地利用强度增大,最可能的原因是()A.建设民俗博物馆B.划定耕地保护区C.增加种植业投入D.扩大卫星城规模答案 5.A 6.D解析第5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Ⅰ区位于市中心,土地利用强度大,应为中心商务区,地价较高,建筑物高大稠密,高档商务办公楼分布于此,Ⅱ区离市中心较近,地租水平较高,垃圾填埋场需要占用大面积土地,且易对环境造成污染,这里不适宜建垃圾填埋场,Ⅳ区位于郊区,远离市中心,城市热岛效应较弱。
新课标版地理必修二作业18高考调研精讲精练

课时作业(十八)一、选择题读“甲、乙两新工业区分布图”,完成1、2题。
1.下列有关甲、乙两新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新工业区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形成的高新技术工业区B.新工业区的共同特点之一是知识密集C.新工业区的共同特点之一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D.新工业区的工业都以轻工业为主2.乙图新工业区发展条件与我国武汉“光谷”相比较,最大的不同是()A.地理位置优越B.环境优美、气候宜人C.有高等院校,便捷的交通D.军事订货答案 1.C 2.D解析第1题,新工业区有两种类型,一是以意大利普拉托为代表的新工业区,这类工业区以轻工业为主,对从业人员的科技水平要求不高,所以A、B两项错误。
另一类是以美国“硅谷”为代表的高技术工业区,这类工业区主要生产生产资料,不是轻工业产品,所以D 项错误。
而这两类工业区中的企业多以中小型为主。
第2题,军事订货是美国“硅谷”区别于其他高新技术产业区所特有的条件。
图1为“美国‘硅谷’地区图”,图2为“鲁尔区图”。
读图,完成3、4题。
图1图23.两地区工业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A.劳动力丰富B.交通便捷C.气候宜人D.水源充足4.两工业地域形成与发展的共同特点是()A.因生产联系而集聚B.经历了衰落、重振过程C.新增企业以中小型为主D.工业布局趋向原料产地答案 3.B 4.C解析美国“硅谷”工业区是以微电子工业为核心,而德国鲁尔区是以传统工业为主,都是依赖便捷的交通运输,且新增企业都以中小型为主。
读欧洲部分区域简图,回答5、6题。
5.甲为新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相比,该区()A.资本集中程度高B.以大中型企业为主C.生产过程较分散D.以高技术工业为主6.与图中乙处经济作物密切相关的工业部门是()A.家具制造业B.葡萄酒酿造业C.服装工业D.制糖工业答案 5.C 6.B解析由图可知:甲为意大利新工业区,是以轻工业、中小企业为主和分散经营为模式的工业区。
乙为法国地中海沿岸的亚热带水果种植区,尤其是葡萄种植为法国葡萄酒酿造业提供了优质原料。
新课标版地理选修六作业17高考调研精讲精练

课时作业(十七)综合题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支持下,2012年3月安哥拉、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赞比亚五国共同协商,成立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卡万戈赞比西跨界自然保护区”。
(1)说出该自然保护区可能面临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卡万戈赞比西自然保护区设立的有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草原退化,物种减少,偷猎、盗猎现象严重,人地矛盾突出,协调管理难度大。
(2)区域面积大,物种多样;有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支持;五国共同协商。
解析第(1)题,结合图例中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物种可以判断出,该自然保护区存在物种减少、草原退化等问题;结合保护区的面积和人口可知保护区内人地关系紧张;保护区地跨五国,管理难度大。
第(2)题,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支持、五国共同协商、世界上面积最大等,都是保护区设立的有利条件。
2.全球环境问题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群,下图中A、B、C代表的环境问题在整个环境问题群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因而被认为是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全球三大环境问题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2017年,中国环境日的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该主题体现了________的环境观。
简述恢复“绿水青山”的可行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图说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合作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必要性和合作的途径。
新课标版地理必修二作业13高考调研精讲精练

课时作业(十三)一、选择题下图为“美国本土小麦区和玉米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有关图示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劳动力充足,精耕细作B.小农经营,市场适应性差C.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D.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答案 D解析图示为美国中部的商品谷物农业,该种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2.与②小麦区相比,①小麦区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因素是() A.地形B.热量C.科技D.市场答案 B解析图中的①地和②地都是小麦区,但①地的纬度较高,其热量条件不如②地,以种植春小麦为主。
下图为某国某农场一年中工作历,读图,回答3、4题。
3.该农场位于()A.荷兰西欧平原B.阿根廷潘帕斯草原C.泰国湄公河平原D.加拿大中部平原4.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不利因素为() A.热量不足B.水源不足C.劳动力不足D.土壤贫瘠答案 3.D 4.A解析从图中资料中可以看出,该地区以农场为生产单位,种植小麦为主,且机械化程度高,应是商品谷物农业。
比较四个选择项,只有加拿大中部平原地区是商品谷物农业。
该地在五月份播种,在九月份收割,一年一熟,应主要是热量不足所致。
(2018·浙江)20世纪中叶,美国乙地区出现新的棉花种植区。
下图为美国部分农业专门化地区分布图。
完成5、6题。
5.甲地农业地域类型属于()A.乳畜业B.混合型农业C.商品谷物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6.乙地棉花种植区与原棉花带相比,单产高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充足B.降水丰富C.技术先进D.市场广阔答案 5.C 6.A解析第5题,仔细读图可知,甲地为美国的玉米带。
美国的玉米带和小麦带,从农业地域类型上看,属于商品谷物农业。
故选C项。
第6题,仔细读图可知,乙地位于美国西南部,从地理位置(经纬度和海陆位置)上看,乙地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较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而原棉花带主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光照较乙地少,所以乙地的棉花较原棉花带单产高,A项正确,B项错误;技术先进与否会影响单产,但是对于美国的乙地和原棉花带来说,技术的差异很小,C项错误;市场状况与单产关系很小,D项错误。
新课标版地理必修二作业23高考调研精讲精练

课时作业(二十三)一、选择题(2018·浙江)下图为2016年我国农户生活用能结构图,其中电力构成中火电占78%。
完成1、2题。
1.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最高的是()A.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D.东北地区2.根据我国农户生活用能状况,判断正确的是()①东部地区薪柴使用比例最低,利于保护植被②中部地区煤炭使用比例最低,煤炭资源缺乏③西部地区电力使用比例最高,工业化水平高④东北地区新能源使用比例低,常规能源丰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 1.D 2.B解析第1题,能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两大类。
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温差能、地热能等,是相对于非可再生能源的一种能源。
图中薪柴(属于生物质能)和太阳能、沼气属于可再生能源,结合材料中信息,电力构成中火电占78%,可知东北地区的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最高。
故选D项。
第2题,东部地区薪柴使用比例最低,利于保护植被,①正确;中部地区煤炭使用比例最低,跟工业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有关,山西省的煤炭资源非常丰富,②错误;而西部地区的工业化水平低,③错误;仔细读图可知,东北地区新能源,如太阳能、沼气使用比例低,东北地区的煤、石油等常规能源丰富,④正确。
故选B项。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
对比分析回答3、4题。
3.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A.过度开垦B.过度放牧C.过度围垦D.过度养殖4.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答案 3.A 4.D解析第3题,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分析地形结构与农业用地结构的关系。
由左图可知,该地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对应的农业用地应为林果业,但右图中显示此地种植业比重过大,林业、牧业比重偏小,即存在过度开垦的现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校本作业上学期练习17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校本作业上学期练习17以下图为2021年5月1日14时亚洲局部地域海平面气压情势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日,以下地域能够出现的自然灾祸是( )A.江苏大局部地域遭受冻害B.重庆发作滑坡泥石流C.青海大局部地域普降暴雨D.浙江沿海受台风袭击2.图中锋面系统过境前后,江苏天气变化与以下图示相符的是( )(2021·新课标Ⅱ,4~5)2021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以下图表示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3~4题。
3.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 )A.16时~17时B.17时~18时C.18时~19时D.19时~20时4.与正常状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C.空中吸收太阳辐射增多D.大气逆辐射削弱(2021·北京文综,9~10)以下图表示2021年3月9日~22日气旋〝帕姆〞的移动途径。
读图,回答5~6题。
5.〝帕姆〞( )A.生成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B.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C.移动途径受控于西北漂流D.自东向西穿过日界限6.该气旋( )A.标志外地进入台风多发时节B.引发滑坡、赤潮等次生灾祸C.形成的灾情可以用GPS监测D.对瓦努阿图的危害最大(2021·天津文综,1~2)读2021年5月某日l2时海平面等压线散布图(以下图,单位:百帕),回答7~8题。
7.此时出现微风、降温、雨雪天气的地点是( )A.aB.bC.cD.d8.此时最能够出现灾祸性海浪的是( )A.黄海沿岸B.台湾海峡C.海南岛周围海域D.菲律宾附远洋域(2021·重庆文综,1)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明之一。
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
据此回答第9题。
9.〝露气冰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
可惹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 )A.蒙古高压B.印度高压C.阿留申高压D.夏威夷高压10.(2021·浙江文综,37)依据以下资料,完成下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校本作业 下学期下17

陆 地 陆 地 海 洋 海 洋昼 昼 昼 昼 夜 夜 夜 夜 A B C D 练习十七1.在访问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莫斯科的日出方向为东偏北,日落方向为西偏北B .北极圈上出现极昼现象C .地球公转的速度在逐渐变快D .北京的夜长小于12小时,且在逐渐变长2.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程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A.天气状况 B.地面状况 C.昼夜长短 D.太阳高度角3.下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 )4.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A.地震波速度的变化B.地球内部温度的变化C.地球内部组成物质的变化D.地球内部压力的变化5.下图中纬度相同的四地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6.从天文含义看四季,冬季就是( ) A .气温最低的月份 B .黑夜最短的日子C .一年中白天较短、太阳高度较低的季节D .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下图是6月22日与1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
读图回答27~28题。
7.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A .甲、乙、丙、丁 B .乙、丙、丁、甲C .丙、丁、甲、乙D .丁、甲、乙、丙8.四地自北向南排列,依次是( ) A .甲、乙、丙、丁B .甲、丙、丁、乙C .丁、乙、丙、甲D .甲、丙、乙丁 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题。
9.关于图中a 、b 、c 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 .a 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B .a 、b 、c 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 <b <cC .b 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D .c 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10.朱开山一家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A.增强a辐射B.增强b辐射C.增强c辐射D.改变b的辐射方向二、综合题(共30分)S11.(7分)读上方光照图,回答:(1)A位于晨昏线上,A地的日出时刻是点钟,昼长小时。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二册课时分层作业17 人文地理社会调查 Word版含解析

课时分层作业(十七)人文地理社会调查(建议用时:45分钟)下图为某地理考察小组所绘制的我国东部某城市的功能区平面图。
据此完成1~4题。
1.该考察小组在进行该地的实地调查前首先需要做的是( )A.选定定点B.选择交通方式C.选择考察路线D.设计调查方案2.该小组在该地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开展了路线考察和典型地段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路线考察有助于深入地认识该城市的土地利用状况B.典型地段调查有助于了解该城市各功能区的分布C.典型地段调查有助于了解该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D.路线考察可以实地观察沿途土地利用的分布与变化3.为了优化城市环境,在M处应布局()A.文化区B.绿化带C.高级住宅区D.商业区4.在考察结束后,该小组成员经过讨论发现该城市中功能区布局不合理。
布局不合理的功能区是( )A.化工产业区B.高新技术产业区C.轻纺工业区D.以上都不合理1.D 2。
D 3.B 4。
A [第1题,该地理考察小组的考察地点已经确定,在开展实地调查前应首先设计调查方案.选择交通方式和选择交通路线都是设计调查方案的组成部分.第2题,路线考察有助于了解地理事象的分布与变化、典型地段调查有助于较深入的认识被调查区域,如了解不同类型土地的利用和经营、管理状况.第3题,化工产业区有大气污染,与轻纺工业区之间应布局绿化带。
第4题,化工产业区有大气污染,不能位于该地冬季风的上风地带。
]下图为某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该城区有一条河流穿过,据此回答5~7题。
5.某地理兴趣小组为了对该城市城乡内部空间结构特征有清晰认识,最适宜采用的考察方法是()A.路线考察B.典型地段调查C.问卷法D.文献法6.若该城市各功能区布局合理,则f最有可能是()A.住宅区B.文化区C.工业区D.中心商务区7.若a、g均为住宅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g环境优于aB.a地价高于gC.g人口密度大于aD.影响a、g分化的主要原因是行政因素5.A 6。
高中地理 综合训练17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综合训练17 新人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2010年10月16日第30个世界粮食日主题是:团结起来,战胜饥饿。
结合世界粮农组织发布的世界各品种谷物产量图,回答以下2题。
1.图中显示2009年世界小麦产量下降,下列不属于小麦主要出口国的是( ) A.美国 B.加拿大 C.中国 D.澳大利亚2.在解决世界饥饿人口方面,惠及人口最多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C.混合农业 D.乳畜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年份(年)城市人口(亿人)农村人口(亿人)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人口(亿人)农村人口(亿人)城市人口比重(%)19201.1 5.6 16.4 1.5 10.7 12.319403.64.8 42.9 1.6 13.6 10.519604.8 6.1 44.0 3.6 15.6 18.8 197.9 4.4 64.26.2 25.9 19.380200011.1 4.4 71.6 20 24.4 45.03.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速度快于发达国家的时段是()①1920年—1940年②1940年-1960年③1960年-980年④1980年-2000年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4.有关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老城区环境污染严重B.新城区的地价不断上涨,吸引更多的居民到此居住C.交通运输条件的不断改善D.新城区环境优美,城市设施齐全读“我国长三角、环渤海、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三种货运方式占全国的比重(%)示意图”。
完成以下2题。
5.公路运输是西南地区最主要的货运方式,其主要原因是( )①地形②气候③植被④资源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6.长三角和环渤海都位于我国东部平原,长三角铁路货运比重明显低于环渤海,制约长三角铁路网络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土地价格昂贵B.劳动力工资水平高C.河网密集,多洼地D.降水丰富,洪涝灾害频繁京津城际铁路是中国率先建成的第一条最高时速可达350千米的城际铁路。
高中地理限时训练十七评讲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限时训练十七评讲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授课标题第十七周限时训练评讲三维目的重点难点课型□讲授□习题□温习□讨论□其它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设计因材施教右图为两类工业产品本钱构成表示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5~26 题。
25.甲类工业产品本钱构成中,比例最高的是A.运费B.原料C.科技投入 D.工资投入26.按影响本钱的主导要素划分,乙类工厂代表的工业区位类型是A.原料导向型 B.休息力导向型C.市场导向型 D.动力导向型俄罗斯的乌拉尔山区为世界重要的金属矿产地(铜、铁、铝土、锰等),炼铝工业为了降低运输本钱,常在铝土产地(乌拉尔山区)将铝土提炼成氧化铝后,将氧化铝运至煤炭和水能资源丰厚的贝加尔湖区,在此炼好铝锭后,再运销至莫斯科工业区,制成铝制品。
据此完成27~29题。
27.在乌拉尔山区将铝土提炼成氧化铝是由于A.外地休息力丰厚 B.原料运输本钱高C.外地动力丰厚 D.在提炼时污染物排放量大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设计因材施教放到湖中污染29.铝锭运销至莫斯科工业区制成铝制品是由于A.外地休息力丰厚B.外地技术力气强C.外地动力丰厚D.外地消费市场大右图是我国沿海某省某科技产业园规划表示图。
该科技产业园规划面积40 平方千米。
读图回答44~45题。
44.该科技产业园的区位优势有A. 接近原料产地B. 临近城区市场C. 生态环境优美D. 对外交通便捷45.该科技产业园对外地的影响主要有A. 促进产业晋级B.减轻交通压力C. 缓解用地紧张D. 添加失业时机以下图为我国某地域农业种养园区循环经济形式图。
读图回答48~49题。
48.图中①、②、③、④的含义契合该循环系统的是A.①为饲料加工B.②为肥料C.③为供暖D.④为废弃物49.该园区农业消费的特点是A.小农运营B.集约化水平高C.商品率高D.科技水平低教学后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十七)
一、选择题
读下图,完成1~3题。
1.图示工业区衰落最明显的工业部门是()
①机械工业②钢铁工业
③化学工业④煤炭工业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②③
2.导致图示区域20世纪50年代以后工业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①生产结构太复杂②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③煤炭的能源地位提高④世界性钢铁过剩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3.20世纪中叶,一些新兴企业不愿到该区落户,其主要原因是()
①该区工业企业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②该区公共设施不齐全,劳动力素质差
③该区用地紧张
④这里环境污染严重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1.B 2.D 3.C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鲁尔区衰落的相关知识。
由图可知,图中区域为鲁尔区。
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经济开始衰落,其中以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最为明显。
究其原因主要是: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和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新技术革命改变了传统的工业生产和组织方式,而鲁尔区工业企业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并且因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原因,新兴企业不愿到这里落户。
下图为鞍山市部分工业企业分布图。
回答4~6题。
4.50年代鞍山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基地。
其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高科技力量雄厚B.水陆交通便利
C.水资源丰富D.矿产资源丰富
5.图中各企业高度集聚的最主要原因是()
A.生产工序上的联系B.共用原料和基础设施
C.共用劳动力D.集中治理工业污染
6.不符合鞍钢未来发展方向的叙述是()
A.引进技术,改造传统企业
B.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治理污染,美化环境
D.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答案 4.D 5.A 6.B
解析鞍山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其中铁矿储量占全国25%,靠近煤炭基地,属于煤铁复合体工业布局。
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区的工业部门有炼钢厂、烧结厂、无缝钢管厂、机修总厂等,它们之间存在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因此高度集聚。
鞍钢属于传统工业区,科研基础和实力相对比较落后,不适合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下图为“美国铜矿资源开发布局导向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由图示可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熔炼厂——原料指向型工业
B.精炼厂——动力指向型工业
C.铜材加工厂——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D.选矿厂——技术指向型工业
8.大量铜材加工厂布局在精炼厂附近,有利于()
①降低劳动力成本②加强与精炼厂的生产协作
③扩大总体生产能力④共同利用基础设施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7.A8.D
解析熔炼厂布局在铜矿产地,为原料指向型工业。
铜材加工厂布局在精炼厂附近,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加强信息交流和协作;同时大量工厂集中布置可以扩大总体生产能力。
某地有大型黄铜矿和煤矿,计划在该地建①冶炼厂、②火电厂、③硫酸厂、④水泥厂,下图是其生产联系图。
读图回答9、10题。
9.右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工厂正确的是()
A.Ⅰ—①B.Ⅱ—②
C.Ⅲ—③D.Ⅳ—④
10.右图所示的工业生产过程中,最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酸雨
C.沙尘暴D.土地荒漠化
答案9.C10.B
解析根据图中箭头指向(即工序联系)确定工业部门,Ⅰ为火电厂,Ⅳ为(有色金属)冶炼厂,Ⅱ、Ⅲ则是利用废渣或废气建成的水泥厂或
者硫酸厂。
正确把握题目要求——“工业生产过程中”是解题的关键,即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有:废气(如硫氧化合物)和废渣,可能造成酸雨或者固体废弃物污染,故只能选B项。
二、综合题
11.某沿海城市附近有大型铁矿、煤矿和盐场,计划建立钢铁厂、纯碱厂、造船厂、汽车厂、重型机械厂、化工厂、煤化学工业基地,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上述各厂填入图中适当的方框内。
(2)从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来分析,重型机械厂、纯碱厂布局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火力发电厂排放大量的粉煤灰,从治理“三废”考虑,处理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煤化学工业;B—重型机械厂;C—化工厂;D—纯碱厂;E—造船厂(或汽车厂);F—汽车厂(或造船厂)
(2)原料、市场
(3)以粉煤灰为原料建设建材厂(如水泥厂、砖瓦厂等)
解析第(1)题,按照工序上的联系逐个分析、验证得到正确答案;第(2)题,重型机械和纯碱厂可以就近获得原料供应,同时图示区域有为其产品提供了一定的市场;第(3)题,主要是使学生树立从可持
续发展的角度,将其废弃物作为资源重新利用,以减轻环境污染的思想意识。
12.读美国东半部工业分布图和我国东北地区工业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和我国东北地区都有钢铁工业布局,影响两个地区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图中大庆是我国的________工业基地;美国南部工业区中的________也有该工业布局。
(3)图中美国的汽车工业基地是________;我国东北汽车工业基地是________;这两个地区布局汽车工业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比较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和我国东北工业区,简述两大工业区共同的区位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相同,我国东北工业区也面临传统工业衰落的问题。
试分析两工业区传统工业衰落的共同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靠近原料、燃料产区
(2)石油加工休斯敦
(3)底特律长春钢铁工业发达,制造业基础好,市场需求量大,协作条件好
(4)工业起步较早,技术力量雄厚;有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周围地区的农业基础好;水陆交通便利。
(5)煤、铁等矿产资源逐渐枯竭;生产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不能适应市场变化;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解析(1)两者都接近煤炭、铁矿基地。
(2)大庆和休斯敦都是在丰富的石油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石油加工工业中心。
(3)长春和底特律所在地区工业发展迅速,协作条件优越。
(4)两者共同的区位优势可以从经济基础、市场、交通、资源等方面考虑。
(5)竞争力下降、产业结构老化、资源枯竭往往是传统工业区衰落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