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网膜的正常解剖及病变影像表现

合集下载

大网膜转移癌的影像表现

大网膜转移癌的影像表现

女,50岁,卵巢癌术后
卵巢癌网膜转移:钙化结节
71-year-old woman who underwent CT angiography for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CT scan reveals
calcifications(arow)sin
expected position of greater omentum. At surgery extensive ovarian carcinomatosis with small ovarian primary tumor was found. Ascites was not seen on CT scan and was not found on surgery.
(网膜转移瘤)恶性上皮性肿瘤,结合镜下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符合肝癌转移,伴查见脉管内癌栓。
55-year-old woman with
diffuse abdominal discomfort. CT scan shows hypervascular
masses(arow)within
omentum. Surgery revealed extensive ovarian carcinoma primarily limited to Omentum with little fluid and little evidence of tumor elsewhere.
女性,22岁,反复腹泻2月,发热1月余
鉴别诊断—弥漫型恶性腹膜间皮瘤
➢ 起源于腹膜间皮及间皮下层细胞的罕见肿瘤 ➢ 中老年人多见 ➢ 腹膜、肠系膜、网膜广泛性不规则增厚,边
缘凹凸不平 ➢ 常伴大量腹腔积液、增强后增厚的腹膜明显
强化 ➢ 淋巴结肿大或远处转移灶少见

大网膜和小网膜的正常解剖及病变 – 影像PPT

大网膜和小网膜的正常解剖及病变 – 影像PPT

大网膜和小网膜的正常解剖及病变–影像PPT腹膜是人体内最大的浆液性膜,也是结构最复杂的膜。

网膜是连接胃与邻近器官的双层腹膜的延伸。

腹膜折叠形成大网膜和小网膜,腹膜内液体的自然流动性决定了进入腹膜腔内的液体的蔓延路线,也决定了腹腔内疾病的扩散路线。

网膜既是限制疾病蔓延的分界线,又是疾病扩散的通道,它常被感染、炎症、肿瘤、血管性病变及外伤等疾病所侵犯。

CT是评估网膜疾病的主要诊断方法,这些疾病大部分都表现为非特意性临床特征。

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方法为准确检查腹腔内复杂的解剖结构提供了可能性,对腹腔内解剖结构的认识是理解大网膜和小网膜病理过程的关键。

一、引言CT是一种评价网膜病变(尤其是表现为非特异性临床症状的病变)的主要诊断工具。

大网膜和小网膜是可以用CT充分评价的解剖结构复杂的区域。

同样,网膜病理改变可以表现为从液体聚积到弥漫性网膜渗透等多种不同的非特异性结果。

网膜不但是限制某些疾病蔓延的分界线,而且是疾病扩散的通道。

因此,网膜可以被多种疾病侵犯,这包括感染、炎症、肿瘤、外伤及梗死等病变。

高分辨多排CT多平面重建有助于网膜解剖结果的显示和网膜病理改变的发现。

对网膜解剖结构、侵犯网膜的疾病种类以及病变特异性CT表现的熟知是正确诊疗疾病所必须的。

本文主要回顾网膜的正常解剖、常见的网膜疾病进程及其特异性CT表现,讨论多排CT多平面重建技术用于评价网膜病变时的重要性。

二、CT扫描方案和重建技术大部分网膜病变都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和体征。

这样,疾病诊断建立在CT表现的基础上,这对患者的治疗非常重要。

CT是能够证明网膜疾病及其病因存在的最佳成像方法。

而且,冠状位和矢状位CT重建图像可以帮助描绘网膜病变的确切位置、起源及其扩散方式,同时也可以详细阐明网膜复杂的解剖结构。

CT检查使用16排CT扫描仪完成(Somatom Sensation 16;Siemens Medical Solutions, Erlangen, Germany)。

医学影像-腹膜的正常解剖及病变影像表现

医学影像-腹膜的正常解剖及病变影像表现

Ao = 主动脉 C = 结肠 K = 肾脏 P = 胰腺 Sp = 脾脏 1 = 镰状韧带, 2 = 肝胃韧带 3 = 胃脾韧带
系膜
o 肠系膜:将空回肠固定于腹后壁的双层腹膜 结构
o 横结肠系膜:将横结肠固定于腹后壁的横位 腹膜结构
o 乙状结肠系膜:将乙状结肠固定于盆壁的腹 膜结构
o 阑尾系膜:将阑尾连于肠系膜下端的双层腹 膜结构
转移癌
o 原发病史:源于卵巢、胃、胰腺的恶性肿瘤 o 腹膜不规则增厚 o 多发结节状及团块状软组织肿块 o 不均匀强化 o 腹水
M.68,胆囊癌腹膜转移
男,60,362491B,胃癌术后9年,腹痛1周。 腹膜后及腹系膜淋巴结广泛转移(2013-12-2)
2013-5-9胸椎MRI片(同前病例) 延迟诊断了7个月。
448767,女,74岁, 右下腹疼痛2月,
冻后及冻余石蜡报告:(大网膜结 节)恶性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谢 谢!
结核性腹膜炎:腹膜增厚,网膜浸润
胆囊窝结核瘤,周围腹膜强化
腹膜囊性肿瘤
p 单纯囊肿:多种起源 p 淋巴管瘤 p 畸胎瘤 p 假性粘液瘤 p 胰腺假性囊肿
腹膜后单纯囊肿 F.57岁
405546,女,22岁,体检发现左上腹 肿物10天。小网膜囊淋巴管瘤
肠系膜囊肿
畸胎瘤:肿块内见脂肪成分.M.63
腹膜的正常解剖及病变影像表现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浆膜 o 脏层、壁层腹膜 o 大小网膜、韧带及系膜
大网膜
o 自胃大弯下垂至脐平面,反折至横结肠 o 左至胃脾韧带,右至十二指肠上部 o 4层腹膜 o 胃结肠韧带
大网膜
o 脂肪组织、血管、淋巴管、神经、间皮组织 o 供血:胃网膜左、右动脉--胃网膜动脉弓 o 活动性大 o 吞噬细菌异物、限制疾病蔓延、分泌液体

脑池的正常解剖

脑池的正常解剖

脑池的正常解剖蛛网膜下腔在脑的沟、裂等处扩大,形成蛛网膜下池,亦称脑池。

其形状大小的变化在影像学上有重要意义。

脑池间没有明显界限,彼此交通,个体差异较大,所以数目不定,命名不一。

重要的脑池有:1. 小脑延髓池(枕大池):最大的脑池,位于颅后窝后下部,小脑和枕骨大孔上方的延髓之间,被小脑镰分为左右两部分,向前通第四脑室,向下和脊髓的蛛网膜下腔交通。

2. 桥池(桥前池):脑桥腹侧面和枕骨斜坡之间,扁而宽阔,其内有基底动脉,桥池向上通脚间池,向后通小脑延髓池。

3. 脑桥小脑三角池:其前外侧为颞骨岩部内侧面,后界为小脑中脑脚和小脑半球,内侧界为脑基底部下部和延髓上外侧部,池内有面神经、前庭蜗神经、迷路动脉走行。

4. 脚间池(基底池):位于两中脑大脑脚之间的脚间窝处,池内有动眼神经和大脑动脉环后部。

5. 环池:包绕中脑大脑脚的外侧面。

6. 四叠体池:位于中脑四叠体(分上丘、下丘各一对)背面、下丘后方及两侧,小脑蚓上部前缘之间。

7. 交叉池:位于视交叉周围,池内有视交叉。

8. 鞍上池:是影像学名词,位于蝶鞍上方,由解剖学中的交叉池、脚间池、桥前池前部构成。

鞍上池前界为额叶直回,后界为脚间窝或脑桥基底部,两侧界为海马旁回钩,池内有视交叉、垂体柄、乳头体、大脑动脉环(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后交通动脉)等,因体位不同,可呈五角形、六角形、四角形等。

9. 大脑大静脉池:位于胼胝体压部后下方,池内有大脑大静脉走行。

10.大脑外侧裂池:为额叶、顶叶、颞叶与岛叶之间的大脑外侧沟处的蛛网膜下池,内有大脑中动脉及其分支,年轻人可以不明显,老年人常较清晰,脑萎缩者明显增宽。

11.小脑上池:位于小脑幕下方与小脑之间的蛛网膜下池。

形态宽扁,矢状面显示较佳。

12.小脑池(小脑溪):位于两侧小脑扁桃体之间的蛛网膜下池部分,其前部经第四脑室后正中孔通第四脑室,后连枕大池。

磁共振室:张广才2013.12.03。

腹膜病变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腹膜病变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 本例是男性病人,腹膜包涵囊肿罕见于男性 。
8、结核病
• 慢性结核杆菌弥漫性腹膜感染,常继发于肺、肠 等结核病。
• 有腹胀、腹痛及结核中毒症状,腹部触诊有揉面 感。
• 常产生大量腹水,分隔包裹在腹腔内,因此,影 像学表现类似于囊性病变。
• 观察回肠末端有无异常,周围有无异常肿大的淋 巴结(主要表现为内有低密度的干酪坏死灶)。
• 大约有10%类癌患者会因血管紧张素分泌过多发 展为类癌综合征,临床表现为皮肤发红、腹泻、 支气管狭窄。
• 类癌转移到肠系膜时容易与小肠原发肿瘤混淆, 鉴别点为邻近肠壁因促纤维增生性反应而明显增 厚、回缩。
• CT表现为中央钙化的肠系膜肿块,通常合并肝脏 的转移,周围肠壁因促纤维增生性反应而增厚。
胃肠道外间质瘤
• CT表现:类似于恶性GIST
• EGIST体积常较大 • 以圆形或卵圆形为主,分叶少见 • 多呈不均匀性强化,边界清晰,瘤内无气-液平面 • 转移和播散:
肝脏和腹膜转移为主 腹水和淋巴结转移少见
病例1
• 男,56岁,恶性GIST(乙状结肠系膜)
病例2
• 病灶内出血和坏死常见,而且面积较大,CT多 表现为混杂密度,增强后明显强化。
以囊、实性为主的病变鉴别
• 以囊性为主: • 病史长短
• 病变形态、囊壁厚度 及间隔、强化特征
• 脏器表面压迹
• 结节、腹膜网膜及系 膜增厚、腹水等伴发 表现
• 是否有原发病灶
• 以实性为主:
• 鉴别较难,依据肿块 本身表现及伴发征象
• 同时结合病史及临床 资料
以腹水为主病变的鉴别
• 首先鉴别良、恶性腹 • 其次具体病变的鉴别
病例1
• 肝脏表现的显著的扇贝状压迹,脾脏基 本全部被吞噬。

培训_大网膜和小网膜的正常解剖及病变

培训_大网膜和小网膜的正常解剖及病变
LOGO
大网膜和小网膜的 正常解剖及病变
医学影像科 学习园地 汇报人:王燕华
LOGO
概念
腹膜(peritoneum): 是人体内最大的浆液性膜,也是结构最复杂的膜。
由间皮及少量结缔组织构成,薄而光滑,呈半透明 状。
LOGO
*壁腹膜( parietal peritoneum): 衬于腹、盆腔壁内表面的腹膜 *脏腹膜(visceral peritoneum): 覆盖腹、盆脏器表面的部分 *脏腹膜与壁腹膜互相延续、移行, 共同围成不规则的潜在性腔隙,称 为腹膜腔( peritoneal cavity)
Interperitoneal viscera
Retroperitoneal viscera
(一)腹膜内位器官
LOGO
*指器官表面几乎完全被腹膜覆盖的器官
*胃、十二指肠上部、空肠、回肠、盲肠、阑尾、横 结肠、乙状结肠、直肠上部、 卵巢、 输卵管和脾 等
*这类器官活动性较大
(二)腹膜间位器官
LOGO
LOGO
*淋巴结转移 女,46岁,肿瘤标记物水平升高。CT扫描示小网膜内小结节病灶 (箭头示)。影像诊断为淋巴结转移瘤。胃镜发现早期胃癌,术中证实胃周淋巴结 转移
LOGO
*该区域的继发性肿瘤较原发肿瘤更常见。侵犯小网 膜的肿瘤通常来源于邻近结构,比如胃、肝或胰腺。 小网膜的原发肿瘤非常罕见,包括良性肿瘤(淋巴 管瘤、神经源性肿瘤和畸胎瘤)和恶性肿瘤(脂肪 肉瘤和恶性胃肠道间质瘤) *尽管几乎所有肿瘤有各种各样的非特异性CT表现, 但也有些表现具有特征性。比如,淋巴管瘤CT扫描 时表现为多房性低密度团块,壁薄而光滑
LOGO
*网膜囊积血 男,40岁,腹部钝伤,急性腹痛1天。CT增强扫描示网膜囊巨大急性 血肿位于胃和胰腺之间。紧急剖腹探查术中完成血肿清除和出血点结扎

医学影像学重点中枢神经系统总结

医学影像学重点中枢神经系统总结

一、颅脑正常影像解剖1.头颅CT、MR的正常解剖大脑半球(额叶、顶叶、颞叶、枕叶) 分界:大脑镰、中央沟、外侧沟、顶枕沟小脑(小脑半球、蚓部、小脑扁桃体) 小脑与大脑间:小脑幕脑干(中脑、桥脑、延脑)脑室系统:侧脑室(额角、枕角、颞角、体部、三角区) 、第三脑室、第四脑室脑膜(硬脑膜、蛛网膜、软脑膜)硬脑膜下腔、蛛网膜下腔、硬脑膜窦脑池、脑脊液循环脑脊液循环:各脑室脉络丛产生(主要是侧脑室,其次是第四脑室,第三脑室很少)-----侧脑室-----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水管------第四脑室------正中孔和两个外侧孔-----蛛网膜下腔-----蛛网膜粒渗入-----上矢状窦------血液循环大脑镰:硬脑膜内层自颅顶正中线折叠并伸入两大脑半球间形成。

CT:正中部前后走行线状高密度区MRI:中等信号影小脑幕:水平位于大脑半球与小脑之间。

信号与大脑镰相似。

硬脑膜:增强时明显强化。

蛛网膜:正常时不强化,在脑膜炎或有肿瘤浸润时则可强化。

硬脑膜下腔:蛛网膜和硬脑膜之间的潜在性腔隙。

蛛网膜下腔: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的较大腔隙,充满脑脊液。

CT:水样密度MRI:T1低信号,T2高信号2、大脑大脑半球被覆皮质,深部为髓质和神经核团;CT:皮质密度略高于髓质T1WI上,皮质为灰黑信号,髓质为灰白信号T2WI上,皮质为灰白信号,髓质为灰黑信号基底节,丘脑,内、外囊CT:基底节和丘脑为皮质密度,内、外囊为髓质密度MRI:T1WI:基底节和丘脑为灰黑信号,内、外囊为灰白信号T2WI:基底节和丘脑为灰白信号,内、外囊为灰黑信号脑干由中脑、脑桥与延髓构成CT表现:脑干,其周围脑池为低密度MRI表现:T1WI:神经核团为灰黑信号,白质纤维为灰白信号T2WI:神经核团为灰白信号,白质纤维为灰黑信号小脑(天幕分界)CT表现:双侧小脑半球可分皮质髓质、小脑蚓部和小脑扁桃体密度较高MRI表现:小脑皮、髓质和神经核团的信号与大脑信号相似3. 重要的几个区:基底节区(内囊、外囊、屏状核、脑岛) 放射冠及半卵圆中心、鞍上池、桥小脑角。

大网膜和小网膜的正常解剖及病变

大网膜和小网膜的正常解剖及病变

大网膜和小网膜的正常解剖及病变腹膜是人体内最大的浆液性膜,也是结构最复杂的膜。

网膜是连接胃与邻近器官的双层腹膜的延伸。

腹膜折叠形成大网膜和小网膜,腹膜内液体的自然流动性决定了进入腹膜腔内的液体的蔓延路线,也决定了腹腔内疾病的扩散路线。

网膜既是限制疾病蔓延的分界线,又是疾病扩散的通道,它常被感染、炎症、肿瘤、血管性病变及外伤等疾病所侵犯。

CT是评估网膜疾病的主要诊断方法,这些疾病大部分都表现为非特意性临床特征。

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方法为准确检查腹腔内复杂的解剖结构提供了可能性,对腹腔内解剖结构的认识是理解大网膜和小网膜病理过程的关键。

一、引言CT是一种评价网膜病变(尤其是表现为非特异性临床症状的病变)的主要诊断工具。

大网膜和小网膜是可以用CT充分评价的解剖结构复杂的区域。

同样,网膜病理改变可以表现为从液体聚积到弥漫性网膜渗透等多种不同的非特异性结果。

网膜不但是限制某些疾病蔓延的分界线,而且是疾病扩散的通道。

因此,网膜可以被多种疾病侵犯,这包括感染、炎症、肿瘤、外伤及梗死等病变。

高分辨多排CT多平面重建有助于网膜解剖结果的显示和网膜病理改变的发现。

对网膜解剖结构、侵犯网膜的疾病种类以及病变特异性CT表现的熟知是正确诊疗疾病所必须的。

本文主要回顾网膜的正常解剖、常见的网膜疾病进程及其特异性CT表现,讨论多排CT多平面重建技术用于评价网膜病变时的重要性。

二、CT扫描方案和重建技术大部分网膜病变都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和体征。

这样,疾病诊断建立在CT表现的基础上,这对患者的治疗非常重要。

CT是能够证明网膜疾病及其病因存在的最佳成像方法。

而且,冠状位和矢状位CT重建图像可以帮助描绘网膜病变的确切位置、起源及其扩散方式,同时也可以详细阐明网膜复杂的解剖结构。

CT检查使用16排CT扫描仪完成(Somatom Sensation 16;Siemens Medical Solutions, Erlangen, Germany)。

颅脑影像诊断学

颅脑影像诊断学
临床表现 内分泌症状 1.cushing病表现----促肾上腺激素腺瘤 2.巨人症,肢端肥大症---生长激素腺瘤 3.闭经、泌乳---泌乳素腺瘤 肿瘤压迫症状:头痛、视力减退等
垂体腺瘤(pituitary adenoma)
CT表现 1.垂体微腺瘤: 直接征象:平扫为低密度灶或不显示
增强早期为低密度,延迟扫描为等密度 或高密度 间接征象:①垂体高度>8mm ②垂体上缘膨隆 ③垂体柄偏移 ④鞍底骨质变薄、凹陷或侵蚀、倾斜 ⑤血管丛征(tuft征):动态增强扫 描,毛细血管网受压、移位
2. 实性多在幕上,T2WI呈明显高信号,T1WI呈略低 信号,少数无信号(灰白质界限消失)。
3. 囊变多在后颅凹(小脑),囊内结合水T1轻度缩短 (略高于脑脊液),T2轻度缩短(略低于脑脊液)。
4. 水肿轻,占位效应轻。 5. 钙化呈双低信号,出血少见。 6. Gd-DTPA后,病变一般不强化。
I级
脊液或血管流空。 4. 可发生囊变、出血、钙化。 5. 瘤广基底与颅内板、大脑镰、小脑幕相连。 6. Gd-DTPA后,病变明显强化,脑膜尾征。
T1 T2
Tra
Gd-DTPA
正常垂体
垂体腺瘤(pituitary adenoma)
仅次于胶质瘤和脑膜瘤,约占颅内肿瘤的 10% 属脑外肿瘤,有完整包膜,呈圆形或分叶状, 边界清晰.肿瘤向上可穿破鞍隔,侵入鞍上 池和突入第三脑室,向下侵入蝶窦,出血、 坏死或囊变常见,钙化少见
T1 T2
Cor
T1 T2
Cor
听神经瘤(acoustic neurinoma)
最常见桥小脑角区肿瘤(约占85%)。起源 于神经鞘膜
早期位于内听道内,以后长入桥小脑角池 包膜完整,易出血、囊变、坏死

临床颅脑CT常用窗、常见伪影、正常解剖、急诊影像示例等影像学检查正常和异常影像特征表现

临床颅脑CT常用窗、常见伪影、正常解剖、急诊影像示例等影像学检查正常和异常影像特征表现

临床颅脑CT常用窗、常见伪影、正常解剖、急诊影像示例等影像学检查正常和异常影像特征表现颅脑CT窗人体各组织结构不同,对X线衰减各异,形成不同CT值,可利用不同CT值来鉴别组织性质。

空气对X线吸收为0,空气CT值为-1000;骨组织X线衰减是水2-4倍,CT值为+1000;水CT值为0。

颅脑CT常用的三个窗(图A-C):图A:骨窗(the bone window)。

图B:脑窗(the brain window)。

图C:血窗(the blood window)。

图A:骨窗;主要用于明确骨折、窦腔病变、颅内积气。

图B:脑窗;可清晰显示灰白质,可发现中风的早期征象或其他导致脑水肿等表现的病变。

图C:血窗;更利于显示硬膜下或颅内出血。

本例表现:骨窗示:右顶骨骨折;三个窗均示:软组织水肿并皮下积气;血窗:少量硬膜下血肿。

常见伪影射线硬化伪影BEAM-HARDENING ARTEFACT 常见于颅脑基底部及后颅窝。

容积平均伪影VOLUME-AVERAGING ARTIFACT层厚较大时,可导致血液密度表现,在脑基底部较典型,易发生在眼眶上方额叶。

本例表现:四脑室囊性病变导致梗阻性脑积水。

颅脑断层常用基线Reid基线(REL):为外耳道中点至眶下缘的连线。

头部横断层标本的制作多以此线为准,冠状断层标本的制作基线与此线垂直。

眶耳线(OML)或眦耳线(CML):为外耳道中点与外眦的连线。

颅脑轴位扫描(横断层扫描)多以此线为基线。

上眶耳线(SML):为外耳道中点与眶上缘中点的连线,经该线的平面约与颅底平面一致,有利于显示颅后窝结构及减少颅骨伪影。

正常解剖颅底层面眦耳线层面颅前窝底部:眼眶,眼球,筛窦,蝶窦,前床突等。

颅中窝:前界——蝶骨;后界——颞骨岩部(岩骨);内缘——海绵窦及垂体窝;外缘——颞骨,窝内为颞叶,其内侧为海马回。

颅后窝:前缘——岩骨;后缘——枕骨;鞍背后方——脑桥前池,向两侧延伸为脑桥小脑角池。

第四脑室:位于颅后窝中线上,后面紧邻小脑蚓部,其两侧为小脑扁桃体。

培训大网膜和小网膜的正常解剖及病变PPT课件

培训大网膜和小网膜的正常解剖及病变PPT课件

.
24
*网膜囊积血 男,40岁,腹部钝伤,急性腹痛1天。CT增强扫描示网膜囊巨大 急性血肿位于胃和胰腺之间。紧急剖腹探查术中完成血肿清除和出血点结扎
.
25
*胰腺假性囊肿 男,31岁,3周前患急性胰腺炎。轴位(a)和冠状位( b)CT 扫描示网膜囊(箭头示)和左侧膈下间隙内多发囊性病变。符合胰腺假性囊 肿的表现
*腹膜由腹盆壁内面移行于脏器表面或由一个脏器移
行至另一个脏器表面的过程中,形成网膜、系膜和 韧带
.
9
网膜
网膜:是连接胃与邻近器官的双层腹 膜的延伸。腹膜折叠形成大网膜和小 网膜,腹膜内液体的自然流动性决定 了进入腹膜腔内的液体的蔓延路线, 也决定了腹腔内疾病的扩散路线
.
10
1、小网膜(lesser omentum)
.
6
(二)腹膜间位器官
*指器官表面大部分或三面被腹膜覆盖的器官
*如升结肠、降结肠、肝、胆囊、膀胱、子宫等 *这类器官活动度较小
.
7
(三)腹膜外位器官
*指器官表面仅有一面被腹膜覆盖的器官
*如十二指肠降部和水平部、胰、肾、输尿管及肾上 腺、直肠下部等 *这类器官位置固定、不能活动
.
8
腹膜形成的各种结构
大网膜和小网膜的 正常解剖及病变
医学影像科 学习园地 汇报人:王燕华
.
1
概 念 腹膜(peritoneum):
是人体内最大的浆液性膜,也是结构最复杂的膜 。由间皮及少量结缔组织构成,薄而光滑,呈半透
明状。
.
2
*壁腹膜( parietal peritoneum):衬
于腹、盆腔壁内表面的腹膜
*脏腹膜(visceral peritoneum):覆 盖腹、盆脏器表面的部分

肠系膜解剖及病变的影像表现

肠系膜解剖及病变的影像表现

44y,女,
腹痛 1周,既往子宫肌瘤次全切除术史4年。
谢谢
疫相关如IgG4相关的硬 化病 • CT:境界清楚或模糊、 可钙化、强化方式多样
• 排他性诊断
子宫内膜异位症
• 无症状,或盆腔疼痛、 痛经、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性交疼 痛
• 长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 宫内膜异位植入可能纤维化、 引起毗邻肠管的瘢痕粘连,可 导致肠梗阻。
• 肠道浆膜面结节状或毛刺状软 组织
• 不同成分的肠系膜软组织肿物,边界清或不清,密度增高, 推移邻近肠管并包绕肠系膜血管
• 肠系膜脂膜炎 • 特点:肠系膜的纤维脂性
肿块,可见“假包膜”, 包绕肠系膜血管,血管周 围保留脂肪环。
• 炎症和脂肪坏死>纤维化
• mist mensentery
51y女性,反复下腹部绞痛1周
• 卷缩性肠系膜炎 • 纤维化和卷缩>炎症和
脂肪坏死 • 脂肪环征及假包膜征消
失,可见钙化
• 常见部分管腔狭窄
• 89y男性,主诉左下腹痛6个月,降结肠-乙状结肠粘膜慢性炎症伴不典型增生
血管性病变
• 急性肠系膜缺血 • 门静脉高压 • 肠系膜上动脉夹层 • 肠系膜静脉内气体 • 动脉瘤
急性肠系膜缺血
• 病因:肠系膜动脉栓塞、肠系膜动静脉血栓形成和心衰、 休克等肠壁低灌注状态
男 81岁
动脉瘤伴血栓
男,42岁
,上腹部疼痛1个月 肠系膜上动脉中上段真性动脉瘤伴血栓形成
外伤性病变
• 肠系膜损伤在腹部钝伤中 较常见。
• 一般肠系膜损伤合并肠管 的损伤。
• 表现为:肠系膜周围的脂肪 呈现雾状线条状的变化; 三 角形的液体积聚于小肠系 膜内。
女 49岁 外伤5小时

蛛网膜硬脑膜大脑镰及小脑幕等解剖结构影像学表现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肿诊断和鉴别诊断

蛛网膜硬脑膜大脑镰及小脑幕等解剖结构影像学表现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肿诊断和鉴别诊断

蛛网膜、硬脑膜、大脑镰及小脑幕等解剖结构、影像学表现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肿诊断和鉴别诊断大脑镰和小脑幕硬膜下血肿为较特殊部位硬膜下血肿,临床少见,认识不足,易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大脑镰钙化等,国内报道甚少。

蛛网膜下腔出血1蛛网膜下腔出血(1)颅骨与脑间有三层膜,由外向内为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三层膜合称脑膜,如下图所示:(2)蛛网膜下腔是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的解剖结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软脑膜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原发性)或脑实质内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穿破脑室、实质,流入蛛网膜下腔(继发性)。

其头颅CT直接征象为脑沟、脑池密度增高,量大时出现铸型,间接征象脑室内出血等。

图2a-c常见蛛网膜下腔出血部位(图2a[2];图2b作者提供;图2c[3])备注:图2c中“鞍上池”:在垂体窝上方,位于两侧颅中窝之间,前界为颗叶直回,侧方为颗叶海马,呈五角星形或六角形形。

其前角连于纵裂池,量外侧角连于外侧裂池,两后外侧角延续于环池,第六个角位于后缘中间,是脚间池。

鞍上池边缘为大脑动脉环,池内前部常可见“Y”字型视交叉。

(3)典型大脑镰前部蛛网膜下腔出血:图3大脑镰前部蛛网膜下腔出血典型的大脑镰前部蛛网膜下腔出血,血肿边缘毛糙(红箭头)且抵达第三脑室前缘(黄箭头),这是与硬膜下血肿的重要鉴别点。

大脑纵裂和小脑幕高密度预示疾病1硬膜下血肿(I)硬脑膜伸入大脑纵裂形成大脑镰,伸入大脑半球与小脑间形成小脑幕,相应部位及形成大脑镰硬膜下间隙及小脑幕硬膜下间隙:(2)颅内出血血液积聚在大脑凸面的硬膜下间隙,形成常见的颅骨内板下新月形硬膜下血肿:图5头部CT示颅板下局限性凸透镜样高密度影,内缘清楚如出血积聚于大脑镰及小脑幕等特殊部位,即形成较少见的大脑镰或小脑幕硬膜下血肿:图6a大脑镰硬膜下血肿:中线右侧一粗绳索状告密度影,CT值约为68HU,近中线侧平直,外侧呈浅波浪状,其对应脑回受压远离中线,脑沟及纵裂池模糊或消失;图6b[7]小脑幕硬膜下血肿:右侧小脑幕扇形高密度影2肥厚性硬脑膜炎图7头部CT示大脑后纵裂、小脑幕高密度影,以右侧小脑幕为著图8头部核磁增强扫描示双侧小脑幕、右侧颗叶深部硬脑膜及双侧枕部大脑镰增粗并异常强化,冠状位可见“奔驰征”63岁男性,因头痛、痫样发作就诊,完善头部影像学检查如上,结合其他相关辅助检查,最终确诊为“肥厚性硬脑膜炎”。

大网膜和小网膜的正常解剖及异常影像表现

大网膜和小网膜的正常解剖及异常影像表现
1 = falciform ligament, 2 = gastrohepatic ligament,
3 = gastrosplenic ligament.
Greater and Lesser Omenta: Normal Anatomy and Pathologic Processes1
Ao = aorta, C = colon, K = kidney, P = pancreas, Sp = spleen, 1 = falciform ligament, 2 = gastrohepatic ligament, 3 = gastrosplenic ligament.
3、细薄的网膜线。a thin omental line (fibrous wall covering the infiltrated omentum)
4、肿大淋巴结,中心为低密度(caseous necrosis),
5、多发钙化。
纤维粘连型结核性腹膜炎虽然比较少见,其特征为包裹腹腔积液呈多 房状改变。巨大网膜肿块和肠袢分离和固定。
Greater and Lesser Omenta: Normal Anatomy and Pathologic Processes
a. 肝硬化源性网膜水肿(infiltrative edema from liver cirrhosis)
合并门脉高压的肝硬化是弥漫性网膜性病变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肝硬 化患者在CT上常常可以显示网膜、肠系膜和后腹膜水肿。网膜水肿的
CT 表现多种多样: 从轻度的薄雾状到边界清楚的肿块范围内 的一系列改变,和其它网膜病变的表现并无异样。
b. 弥漫性腹膜肿瘤(diffuse பைடு நூலகம்eritoneal tumo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网膜
❖ 自肝门至胃小弯和十二指肠上部
❖ 左界肝胃韧带,右界肝十二指肠韧 带
❖ 2层腹膜
❖ 小网膜囊、网膜孔
Ao = 主动脉 C = 结肠 K = 肾脏 P = 胰腺 Sp = 脾脏
1 = 镰状韧带 2 = 肝胃韧带 3 = 胃脾韧带
Ao = 主动脉 C = 结肠 K = 肾脏 P = 胰腺 Sp = 脾脏
腹腔内多房囊样水样密 度肿块,增强边缘强化, 肝脾周见扇贝状压迹
腹膜实性肿瘤
转移癌 恶性间皮瘤 浆液性乳头状腺癌/交界性肿瘤 淋巴瘤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播散性腹膜平滑肌瘤病 孤立性纤维瘤 神经源性肿瘤
转移癌
❖ 原发病史:源于卵巢、胃、胰腺的恶性肿瘤 ❖ 腹膜不规则增厚 ❖ 多发结节状及团块状软组织肿块 ❖ 不均匀强化 ❖ 腹水
结核性腹膜炎
❖ 腹膜”污垢样“增厚:云絮状或蜂窝状改变 ❖ 网膜饼 ❖ 腹膜结节 ❖ 肠系膜淋巴结轻度肿大并环形强化 ❖ 肠壁增厚 ❖ 腹水
结核性腹膜炎:腹膜增厚,网膜 浸润
胆囊窝结核瘤,周围腹膜强化
腹膜囊性肿瘤
单纯囊肿:多种起源 淋巴管瘤 畸胎瘤 假性粘液瘤 胰腺假性囊肿
腹膜后单纯囊肿 F.57岁
M.68,胆囊癌腹膜转移
男,60,362491B,胃癌术后9年,腹痛1周。 腹膜后及腹系膜淋巴结广泛转移(2013-12-2)
2013-5-9胸椎MRI片(同前病例) 延迟诊断了7个月。
胰腺癌广泛侵犯
(腹腔壁结节)转移性或浸润性恶性上皮 性肿瘤
恶性黑色素瘤转移
腹膜恶性间皮瘤
❖ 占全身恶性间皮瘤的6%-10% ❖ 中年,40岁多见 ❖ 弥漫性、局灶性 ❖ 多为恶性,少数为良性 ❖ 可合并胸膜间皮瘤
1 = 镰状韧带 2 = 肝胃韧带 3 = 胃脾韧带
Ao = 主动脉 C = 结肠 K = 肾脏 P = 胰腺 Sp = 脾脏
1 = 镰状韧带, 2 = 肝胃韧带 3 = 胃脾韧带
系膜
❖ 肠系膜:将空回肠固定于腹后壁的双层腹膜 结构
❖ 横结肠系膜:将横结肠固定于腹后壁的横位 腹膜结构
❖ 乙状结肠系膜:将乙状结肠固定于盆壁的腹 膜结构
❖ 腹膜线状增厚,强化明显,一般无结节
❖ 网膜密度增高
❖ 炎性积液,部分积气
化脓性腹膜炎
腹膜增厚强化,肠壁增厚,肠系膜间隙模糊 渗出改变
424784,男,43岁,突发中上腹痛2天,急性重症胰腺炎
2013-1-2
2013-4-8
397395,男,40岁,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后
2013-10-31
弥漫性间皮瘤
❖ 腹膜不规则增厚 ❖ 广泛分布的腹膜结节、肿块 ❖ 增强明显强化 ❖ 大量腹腔积液
弥漫性间皮瘤
腹膜、大网膜不规 则增厚呈结节状、团 块状软组织肿块影 , 增强明显强化
局灶性间皮瘤
❖ 巨大囊实性肿块,囊性为主,囊壁厚薄不均, 见壁结节
❖ 实性成分明显强化
❖ 可侵犯临近器官
❖ 一般无远处转移或腹水
局灶性间皮 瘤
脂肪肉瘤
神经鞘瘤
M,35岁
(大网膜结节)恶性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448767,女,74岁, 右下腹疼痛2月,
冻后及冻余石蜡报告:(大网膜结 节)恶性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谢 谢!
腹膜
❖ 全身面积最大、配布最复杂的浆膜 ❖ 脏层、壁层腹膜 ❖ 大小网膜、韧带及系膜
大网膜
❖ 自胃大弯下垂至脐平面,反折至横结肠
❖ 左至胃脾韧带,右至十二指肠上部
❖ 4层腹膜 ❖ 胃结肠韧带
大网膜
❖ 脂肪组织、血管、淋巴管、神经、间皮组 织
❖ 供血:胃网膜左、右动脉--胃网膜动脉弓
❖ 活动性大
❖ 吞噬细菌异物、限制疾病蔓延、分泌液体
❖ 阑尾系膜:将阑尾连于肠系膜下端的双层腹 膜结构
网膜病变的检查方法
❖ 超声 ❖ CT ❖ MRI: ❖ 腹腔镜:金标准
腹膜病变
❖ 感染性病变 ❖ 肿瘤性病变:囊性、实性病变 ❖ 血管源性病变
感染性化脓性腹膜炎
❖ 多继发于腹内脏器病变,如胃肠道穿孔,胰 腺炎、胆囊炎
405546,女,22岁,体检发现左上腹 肿物10天。小网膜囊淋巴管瘤
肠系膜囊肿
畸胎瘤:肿块内见脂肪成 分.M.63
假性粘液瘤
粘液外分泌细胞腹膜种植造成 分叶状囊性肿块,多囊,囊壁厚度一致 密度均匀,类似水或略高 扇贝征:脏器表面形成扇贝状压迹 网膜、腹膜浸润征象 偶有钙化 边缘强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