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同步练习 有答案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选择题1.唐朝时期与那一地区的交往最为频繁()A.朝鲜半岛B.非洲C.阿拉伯半岛D.印度半岛2.下列对隋唐历史特征的概括准确的是()A.文明初露的曙光B.分裂奔向统一C.繁荣与开放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3.我们想要了解7世纪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的历史状况,可以阅读()A.《道德经》B.《大唐西域记》C.《徐霞客游记》D.《史记》4.某班本月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设定的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往”,并围绕主题准备出版以下四个内容,请你帮他们指出哪一项内容不符合主题()A.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B.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C.玄奘西游天竺取经D.日本遣唐使来华5.唐太宗时期,哪位高僧西游天竺()A.班超B.玄奘C.鉴真D.张骞6.唐朝中外交往中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7.日本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是( )A.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B.传播日本先进文化C.加强两国友谊D.求取佛经教义8.在古代,中日曾经友好交往。
下列关于古代日本吸收中国先进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有()①日本派遣留学生到中国(隋、唐)学习②日本派遣唐使到中国友好交往③中国佛教高僧东渡日本讲学,传播中国先进文化④日本照搬中国的政治制度,实行中央集权管理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9.鉴真东渡发生在哪个朝代的哪个皇帝时期()A.隋朝——隋文帝B.秦朝——汉武帝C.唐朝——唐玄宗D.宋朝——赵匡胤10.“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度出海,终抵东瀛。
”上述对联高度赞扬了鉴真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精神。
文中提到的“东瀛”是指()A.朝鲜B.日本C.天竺D.越南二非选择题1.遣唐使( 1 )背景:____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
( 2 )含义:为了学习中国的_____,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习题 4(含答案)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选择1.下列史实能够反映唐朝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①鉴真东渡②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③玄奘西行④遣唐使来华⑤陕西西安出土的唐代大食旅行者陶俑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2.(2016·成都)唐朝,中日僧人为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过突出的贡献。
其中,借鉴汉字草书,创造了日本“平假名”的高僧是()A.空海B.鉴真C.玄奘D.阿倍仲麻吕3.“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备受后人称颂,其最根本的原因是()A.不畏艰难的精神B.有高深的佛教学识C.研究和弘扬佛学的执著追求D.促进中外文化交流4.七年级一班的黑板报设计选定的主题是“唐朝的中外交往”并拟定了四个标题,请你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A.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成亲B.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C.玄奘西游天竺取经D.日本遣唐使来华5.玄奘西行是古代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见证,他游学、研习内容主要涉及的宗教是( )A.基督教B.伊斯兰教C.道教D.佛教6.唐朝时期,应日本邀请,六次东渡日本的唐朝高僧是( )A.玄奘B.鉴真C.晁衡D.崔致远7.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中国唐朝人某些风尚的国家是()。
A.印度B.朝鲜C.韩国D.日本8.《西游记》中关于“唐僧取经”的故事广泛流传,它取材于唐初著名僧人玄奘西游天竺取经的史实。
当时的天竺指今天( )A.日本B.印度一带C.伊朗D.阿拉伯地区9.如果你想研究唐朝时印度的历史,最好的参考书籍是()A.《史记》B.《资治通鉴》C.《西游记》D.《大唐西域记》10.下列关如玄奘和鉴真相同之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唐朝著名的高僧B.为完成使命而出生入死,历尽艰辛C.求取佛经精义D.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的贡献11.唐朝时期的天竺是指今天的()A.伊朗 B.伊拉克 C.印度 D.沙特阿拉伯12.下列对唐都长安的叙述不准确的是()A.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荣的城市之一B.其中的皇城是皇帝及皇族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C.规划严整、宫殿雄伟、市容壮观、功能完备D.是一个开放性的国际大都会13.居住在唐都长安的刘守仁款待远道而来的朋友他可以办到的事有几项()①清晨,去慈恩寺观看佛事活动②夜里,上街逛夜市,品尝风味小吃③下午观看马球比赛④上午,去东市选购茶叶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14.对中印经济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唐代名僧是() A.阿倍仲麻侣 B.鉴真C.晁衡 D.玄奘15.被日本人民称为天平之甍的是()A.唐太宗 B.怀素和尚 C.鉴真和尚 D.玄奘16.曾先后10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国学习交流的是()A.日本B.韩国C.印度D.泰国二材料阅读。
人教部编七下历史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同步练习题 (有答案)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练习题1.唐朝中外交往中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 )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2.日本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是( A )A.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B.传播日本先进文化C.加强两国友谊D.求取佛经教义3.在古代,中日曾经友好交往。
下列关于古代日本吸收中国先进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有(B )①日本派遣留学生到中国(隋、唐)学习②日本派遣唐使到中国友好交往③中国佛教高僧东渡日本讲学,传播中国先进文化④日本照搬中国的政治制度,实行中央集权管理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4.鉴真东渡发生在哪个朝代的哪个皇帝时期(C )A.隋朝——隋文帝 B.秦朝——汉武帝C.唐朝——唐玄宗 D.宋朝——赵匡胤5.“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度出海,终抵东瀛。
”上述对联高度赞扬了鉴真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精神。
文中提到的“东瀛”是指(B )A.朝鲜B.日本C.天竺D.越南6.下列文化不是在隋唐时期传入日本的是 (D )A.儒家思想 B.建筑艺术 C.佛学经典 D.活字印刷7.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有一个以“遣唐使”为中心的展区。
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错误的是(A )A.玄奘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B.日本按照唐朝模式进行政治改革C.唐朝时期日本派遣十几批遣唐使来华D.中日两国交往频繁8.唐朝时期被称为“天竺”的是 (D )A.朝鲜 B.阿拉伯半岛 C.中南半岛 D.印度半岛9.《西游记》中的唐僧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艺术原型就是唐朝时期远足天竺、寻求佛教经书的高僧(C )A.鉴真B.法显C.玄奘D.阿倍仲麻吕10.唐太宗时期,哪位高僧西游天竺 (B )A.班超 B.玄奘 C.鉴真 D.张骞11.某班本月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设定的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往”,并围绕主题准备出版以下四个内容,请你帮他们指出哪一项内容不符合主题(A )A.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B.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C.玄奘西游天竺取经D.日本遣唐使来华12.我们想要了解7世纪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的历史状况,可以阅读(B )A.《道德经》 B.《大唐西域记》 C.《徐霞客游记》 D.《史记》13.下列对隋唐历史特征的概括准确的是(C )A.文明初露的曙光B.分裂奔向统一C.繁荣与开放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14.下列内容属于鉴真与玄奘的共同之处的是(A )①都是唐朝僧人②都在唐朝对外交往中有重要贡献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经艰辛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15.唐朝时期与那一地区的交往最为频繁(A )A.朝鲜半岛 B.非洲C.阿拉伯半岛 D.印度半岛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部编版:七下历史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材习题解答
部编版:七下历史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材习题解
答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1、P21问题思考: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都经历了千辛万苦,他们是如何面对重重困难?
鉴真东渡,前后6次,用了12年,困难重重,但他百折不饶,矢志不渝,终于成功。
玄奘西行路途遥远,他不畏艰险,历尽磨难,为追求真理,坚韧不拔,意志坚定。
2、P22日本文字分为“平假名”和“片假名”。
它们的创制,与汉字有直接关系。
请查找相关材料,加以说明。
8世纪以前,日本使用汉字作为表达记述的工具。
唐朝时,随遣唐使来华的留学生吉备真备和学问僧空海和尚,在日本人民利用中国汉字标音表意的基础上,创造了日文假名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大大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
同时,日文的词汇和文法也受到汉语的影响。
3、P22下列文物出土于唐朝墓葬。
议一议,这些文物反映出了什么?
大食人俑、东罗马金币、非洲黑人俑等文物反映出了唐朝与阿拉伯、欧洲和非洲都有交往。
4、P22尝试查阅资料,看看同一时期的欧洲、非洲和美洲,处在怎样的发展水平。
中国的唐朝约在公元7世纪——9世纪。
此时,欧洲与中国一样,同处于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农业和手工业发展水平与中国基本相当,但社会稳定性、和谐程度远不如中国。
非洲和美洲都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后精练含答案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后精练含答案【单项选择】1.唐朝时,日本天皇先后十几次派出遣唐使团到中国,有时还亲自到海边为他们送行。
当时日本人乘遣唐使船到中国来是为了什么?()A. 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B. 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C. 加深两国之间的友谊D. 求取佛教经典经义2.“贞元二十年,遣使来朝,留学生橘逸势、学问僧空海。
”从《旧唐书》中可以看出,唐朝派遣来唐学习的人不包括()A.使节B. 橘逸势C.鉴真D.空海3.遣唐使回到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能够证明这一点的史实有()①根据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建立中央官制。
②唐朝的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传到了日本。
③日本都城平城京(今奈良)的城市规划完全参照唐长安城。
④日本人仿照汉字创制了片假名和平假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4.图示是在中国出土仿唐“开元通宝”的银币。
它是哪个国家铸造的?()A.唐朝 B. 日本 C. 天竺 D. 大秦5.宋代一位名士为各高僧作传,其中一位“才出洋,遇恶风涛”历尽艰辛到达日本,“其国王欢喜迎入城大寺安止”,并专门为他修筑了唐招提寺。
这位高僧是()A.空海B.玄奘C.鉴真D.晁衡6.图示僧人为唐朝和日本的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这位僧人是在何时到达日本?()A.西汉 B.唐 C.宋 D.明7. 公元8世纪中期,鉴真辛苦过劳导致双目失明后,终于成功到达了日本。
他那矢志不渝的精神让人感动。
鉴真经过几次失败最终成功?()A.6次 B.5次 C.4次 D.7次8.朝鲜半岛上的新罗,一直和中原来往频繁。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新罗强盛以后,派遣大量使节和留学生来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B.新罗仿照唐朝建立了自己的政治制度,还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
C.新罗物产居于唐朝进口首位,但是新罗人无法在唐朝获得官职。
D.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不仅在宫廷演出,而且广泛流行于民间。
9.“四大皆空修道义,六根清净解禅缘。
万里崎岖不辞苦,求取真经为人间。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练习题(含答案)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1.唐朝时期,中日两国交流频繁。
日本多次派遣使节来华的主要目的是()A.学习中国先进文化B.传播日本先进文化C.侵略中国沿海地区D.学习唐朝书法艺术2.下列关于新罗与唐朝关系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B.新罗仿照唐朝,实行科举制C.新罗引入中国的医学等科技成就D.中国音乐传入朝鲜半岛,广泛流传3.右图所示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是()A.东渡日本弘扬佛法B.西行天竺求取佛经C.将唐典章引入日本D.将朝鲜半岛的音乐引入中国4.七年级(1)班本月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选定的主题是“唐朝的中外交往”,并拟订了如下四个标题,请你帮他们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A.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B.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C.玄奘西行天竺取经D.新罗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5.唐朝时,新科进士们在长安大雁塔上题写自己的姓名以作长久的纪念,此举被称为“雁塔题名”。
产生这些“新科进士”的选官制度是()A.世袭制 B.九品中正制 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6.宋代诗人汪洙《四喜》曰:“久早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下列与“金榜题名”最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 B.行省制 C.科举制 D.分封制7.下列哪一成语的来历与古代科举制无关?()A.金榜题名 B.连中三元 C.名落孙山 D.卧薪尝胆8.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
它所造成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
“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9.古代的日本、朝鲜等国仿照我国的科举制度选任官员,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产生也借鉴了我国科举制度的一些办法。
这些主要说明()A.朝鲜、日本的政治制度落后 B.科举制度有利于人才的选拔C.隋唐时期中国领先于全世界 D.科举制度优于西方三权分立10.“日本前后共任命19次遣唐使节团,成行15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练习(解析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选择题1.据考古发现,唐都长安的西市有胡商开设的店铺、酒馆,还发现了东罗马的金币等。
上述发现说明了A.手工业生产发展B.对外贸易活跃C.经济重心南移D.商业经济繁荣2.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有一个以“遣唐使”为中心的展区。
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错误的是()A.玄奘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B.两国之间有贸易往来C.唐朝时期有十几批遣唐使来华D.日本按唐朝模式进行政治改革3.“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
下列诗句能够补证唐朝中外交往的是A.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B.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D.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4.郭沫若曾赋诗:“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诗中的“道艺”可能包括()①儒家思想②建筑艺术③佛学经典④活字印刷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5.“玄奘西行”、“鉴真东渡”传播的宗教是()A.儒教B.道教C.佛教D.基督教6.它既是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它”是()A.长安B.开封C.余杭D.涿郡7.比较唐“开元通宝”与日本“和同开弥”铜钱,以下不能得出的结论的是A.始铸铜钱的时间日本晚于唐朝B.日本铜钱由遣唐使带入日本并在日本流通C.日本铜钱是仿唐朝的铜钱铸造的D.是日本吸取唐朝文化的表现之一8.有人说:“中华民族既有为人类文化发展作贡献的能力,又有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精华的魄力。
”以下能够说明中华民族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精华魄力的史实是A.日本派遣唐使来华学习B.新罗商人来长安经商C.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法D.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9.日本朝廷选拔的使臣大多为通晓经史、才干出众而且汉学水平较高、熟悉唐朝情况的一流人才。
日本政府精选这些人组成遣唐使团主要是为了( )A.传播日本的先进文化B.增进两国间的友好往来C.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D.加强两国间的经贸往来10.《西游记》讲述了唐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试卷(含解析)
人教统编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遣唐使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来华目的是为了学习中国的军事技术B. 指的是日本派遣到中国的使节C. 当时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D. 遣唐使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唐代鉴真6次东渡弘扬佛法,终于成功,他东渡的国家是()A. 天竺B. 波斯C. 新罗D. 日本3.玄奘西行是古代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见证,他游学、研习内容主要涉及的宗教是( )A. 基督教B. 伊斯兰教C. 道教D. 佛教4.“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 )A. 对外开放B. 经济繁荣C. 政治清明D. 交通发达5.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 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B. 唐朝经济文化领先世界C. 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D. 唐朝对外交通发达6.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玄奘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B. 两国之间有贸易往来C. 唐朝时期有十多批遣唐使来华D. 日本按唐朝模式进行政治改革7.下列古迹中,能体现鉴真向日本传播佛教文化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A. 那烂陀寺B. 白马寺C. 敦煌莫高窟D. 唐招提寺8.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这位“伟大僧人”是( )A. 阿倍仲麻吕B. 鉴真C. 玄奘D. 李白9.某班级准备通过课本剧形式来体现唐朝的对外活动,下列哪一幕不应该出现在此剧中( )A. 日本遣唐使向皇帝呈交礼品B. 鉴真在唐招提寺讲经C. 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求婚使者D. 玄奘回国后与皇帝讲述路上的见闻10.鉴真和玄奘有很多的相同点,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②都在唐朝的中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④都去过日本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③④D. ①②④二、非选择题11.识读如图,回答问题:(1)图中人物是谁?他曾几次东渡日本?结果如何?(2)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哪些贡献?12.观察下列图片:请回答:(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的身份是什么?他主要的贡献是什么?(2)图二中的人物是谁?请写出他的主要事迹和记载其西行过程的著作。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练习(含答案)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练习1.隋唐时期的日本民族是一个好学的民族,下列日本到唐朝的人员中是政府委派的()A.遺唐使 B.留学生 C.留学僧D.商人2.日本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是()A.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B.传播日本先进文化C.加强两国友谊D.求取佛经教义3.2019年5月,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中国,中印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
追溯到唐朝,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的人物是()A.张骞 B.鉴真 C.玄奘D.班禅4.玄奘西行是古代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见证,他游学、研习内容主要涉及的宗教是()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道教D.佛教5.《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该故事发生在 ( )第 2 页第 3 页中外交往的过程。
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张骞出使西域②文成公主入藏③鉴真东渡日本④孝文帝迁都洛阳A.①④②③B.①④③②C.①③②④D.①②④③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材料二:“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1)材料一中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和佛学密不可分,他求知的最高学府和为后世留下的佛学经典著作分别是什么?(2)材料二中描述的中日民间交往事件是什么?鉴真的贡献有哪些?练习答案:第 4 页1.A2.A3.C4.D5.B6.B7.B8.A9.A.10.(1)玄奘。
那烂陀寺;《大唐西域记》。
(2)鉴真东渡。
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绘画,还主持修建了唐招提寺,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第 5 页。
人教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同步训练习题 (含答案)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练习1.在古代,中日曾经友好交往。
下列关于古代日本吸收中国先进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有:()①日本派遣留学生到中国(隋.唐)学习②日本派遣唐使到中国友好交往③中国佛教高僧东渡日本讲学,传播中国先进文化④日本照搬中国的政治制度,实行中央集权管理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2.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有一个以“遣唐使”为中心的展区。
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错误的是()A、玄奘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B、日本按照唐朝模式进行政治改革C、唐朝时期日本派遣十几批遣唐使来华D、中日两国交往频繁3.唐朝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程度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A、玄奘西行B、开凿大运河C、文成公主入藏D、遣唐使来华4.“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这段文字出自《日本书纪》一书。
为了实现文中所说的“常须达”,日本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是()A.派倭寇侵略我国沿海地区B.派商人与唐朝通商C.派僧人到唐朝传播佛教D.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5.“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
”上述对联高度赞扬了鉴真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的精神。
文中的“东瀛”指的是()A.天竺B.朝鲜C.日本D.印度6.某班本月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设定的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往”,并围绕主题准备出版以下四个内容,请你帮他们指出哪一项内容不符合主题( )A.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B.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C.玄奘西游天竺取经D.日本遣唐使来华7.“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备受后人称颂,其最根本的原因是()A.不畏艰难的精神B.有高深的佛教学识C.研究和弘扬佛学的执著追求D.促进中外文化交流8.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多民族融合和中外交往的过程。
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张骞出使西域②文成公主入藏③鉴真东渡日本④孝文帝迁都洛阳A.①④②③B.①④③②C.①③②④D.①②④③9.唐朝时,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主要是因为()A.唐朝时很多中国人到外国去B.唐朝时中国人以“唐人”自称C.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D.唐朝与世界很多国家都有贸易往来10.唐朝中外交往中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11.材料一:见下图:玄奘西行材料二: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2023年春部编版七下历史: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同步训练(含答案解析)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训练1.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是()A.文明初露曙光B.从分裂走向统一C.繁荣与开放D.从暴政到鼎盛2.唐朝人充满自信和活力,他们以博大的胸怀学习和吸收着各种外来文化。
下列体现这一时代特征的是()A.鉴真受邀到日本传授佛法B.玄奘游学天竺带回佛经C.白居易的诗关注人民疾苦D.文成公主入藏带去技术和书籍3.“唐政府在中央设有鸿肺寺,负责接待各国使节和宾客……长安的太学里有为数众多的外国留学生,在唐朝政府机构中也有不少的外国人供职。
”这反映了()A.唐朝完善合理的政治制度B.唐政府大力招揽外国人才C.唐朝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D.唐政府十分注重教育发展4.下列情形可能在唐朝发生的是()A.兵部接到金国入侵的消息B.商人用交子到扬州购买丝绸C.儒生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D.瓦舍正在讲岳飞等英雄故事5.“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3月20日在成都举行,通报了三星堆遗址重大考古新发现了6座三星堆文化。
“祭祀坑”现已出土重要文物500余件,为揭下古蜀文明神秘面纱提供了珍贵材料。
出现了产自于大食、波斯、东罗马帝国时期的金币以及唐朝的开元通宝,这些金币的同时出现能够说明唐朝()A.人们喜欢收集钱币B.随葬文物品种多样C.中外铸币技术高超D.中外经贸交流频繁6.“千百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是大诗人白居易对唐朝都城长安布局的描写,从此诗句中我们可以提炼的有效信息是①长安人口众多①长安城内分为市和坊①长安街道整齐划一①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7.由玄奘口述,弟子撰文的《大唐西域记》记述了玄奘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的概况,包含疆域、气候、山川、风土、人情、语言、宗教、佛寺以及大量的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等。
这说明了《大唐西域记》()A.主要记载了佛学经典B.是中印友好交往的见证C.有利于文明交流的研究D.是佛教中国化的史料依据8.据史料记载,日本官方曾派出遣唐使十余次,其目的是()A.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B.加强中日之间的友谊C.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D.求取佛经9.把握阶段历史特征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方法。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后精练含答案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后精练含答案【单项选择】1.唐朝时,日本天皇先后十几次派出遣唐使团到中国,有时还亲自到海边为他们送行。
当时日本人乘遣唐使船到中国来是为了什么?()A. 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B. 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C. 加深两国之间的友谊D. 求取佛教经典经义2.“贞元二十年,遣使来朝,留学生橘逸势、学问僧空海。
”从《旧唐书》中可以看出,唐朝派遣来唐学习的人不包括()A.使节B. 橘逸势C.鉴真D.空海3.遣唐使回到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能够证明这一点的史实有()①根据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建立中央官制。
②唐朝的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传到了日本。
③日本都城平城京(今奈良)的城市规划完全参照唐长安城。
④日本人仿照汉字创制了片假名和平假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4.图示是在中国出土仿唐“开元通宝”的银币。
它是哪个国家铸造的?()A.唐朝 B. 日本 C. 天竺 D. 大秦5.宋代一位名士为各高僧作传,其中一位“才出洋,遇恶风涛”历尽艰辛到达日本,“其国王欢喜迎入城大寺安止”,并专门为他修筑了唐招提寺。
这位高僧是()A.空海B.玄奘C.鉴真D.晁衡6.图示僧人为唐朝和日本的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这位僧人是在何时到达日本?()A.西汉 B.唐 C.宋 D.明7. 公元8世纪中期,鉴真辛苦过劳导致双目失明后,终于成功到达了日本。
他那矢志不渝的精神让人感动。
鉴真经过几次失败最终成功?()A.6次 B.5次 C.4次 D.7次8.朝鲜半岛上的新罗,一直和中原来往频繁。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新罗强盛以后,派遣大量使节和留学生来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B.新罗仿照唐朝建立了自己的政治制度,还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
C.新罗物产居于唐朝进口首位,但是新罗人无法在唐朝获得官职。
D.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不仅在宫廷演出,而且广泛流行于民间。
9.“四大皆空修道义,六根清净解禅缘。
万里崎岖不辞苦,求取真经为人间。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练习题(含答案)
材料二 印度学者这样评价下图人物:在中国以外没有这么伟大的翻译家,在全人类文化史中,只能说他 是第一个伟大的翻译家。
(2)图中人物是谁?其主要贡献是什么? (3)由以上两位历史人物的对外活动,反映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什么特点?
◆ 活动探究题
12、(10 分)中日两国关系源远流长,友好往来是两国关系的主流,唐朝对日本影响深远。阅读下列图 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其中反映了中外交往的诗句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5假如你要了解7世纪中亚印度半岛的历史及地理情况最适合的参考资料是大唐西域记6日本派出的遣唐使留学生和留学僧通过在唐朝的学习传回日本的有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贞观之治8唐代与亚洲各国友好往来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其根本原因是对外交往交通便利9唐朝的时代特征是繁荣与开放下列史实能够体现这一特征的有鉴真东渡开通大运河文成公主入藏金刚经的印制11唐朝的对外交往史上留下了许多千古佳话
①先进的制度 ②天文历法 ③文字、典籍 ④书法艺术 ⑤建筑技术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7、唐朝之所以强盛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对外开放;使国家有机会吸收外来的经验。下列举例能证明这个观
点的是
A. 文成公主入藏
B. 鉴真东渡
C. 玄奘西行
D. 贞观之治
8、唐代与亚洲各国友好往来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其根本原因是()
9
度过五十多个春秋,深得唐玄宗的宠爱并赐其中国名晁衡,且出仕唐朝,官至从三品。当年他以唐朝使 者身份学成归国时,不幸在海上遭遇大风,李白以为他遇难,还为他作悼诗《哭晁卿衡》一首:“日本 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其它三项都不是反映中外交往的。故选 B。 5. 本题考查玄奘西游的相关知识。贞观初年,玄奘西游天竺取经。他在天竺遍访佛教名寺,并在佛学最 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贞观后期,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他专心翻译佛 经,还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成为研究 7 世纪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 和佛学的重要典籍。故选 D。 6. 本题考查的是日本遣唐使、留学生和留学僧学习唐朝的相关知识。唐朝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 的遣唐使有十多批,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等。遣唐使回国后,传播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和立 法、文字和典籍、书法艺术以及建筑技术等,这些文化影响了日本很长时间,故 D 符合题意;ABC 表述不 全面,故不符合题意。故选 D。 7. 本题主要考查玄奘西行的知识。玄奘是唐代高僧、旅行家、翻译家。俗名陈袆。贞观元年,他自长安 出发去天竺游学,前后停留 19 年。玄奘在印度期间,在当时的佛教中心的那烂陀寺向戒贤学习,成为了 著名的佛学家,以其在佛学的学识上受人钦佩。贞观十九年(645 年),玄奘由天竺回到长安。贞观二十 年,玄奘将自己的游历所见所闻写成了《大唐西域记》,是研究 7 世纪中亚和南亚各国,特别是研究印度 历史地理的珍贵文献。玄奘共翻译佛经 75 部、1335 卷,并受命酱《老子》翻译成梵文,为古代中印文化 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所以 C 是吸收外来的文化;选项 AD 是唐太宗统治时期的措施;选项 B 是唐朝对外 传播文化。所以排除 ABD,故选 C。 8.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唐朝与亚非欧各国友好往来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的根本原因。本题四个选项中, 对外交流非常便利是因为对外交通的便利,这是中外交往频繁的必要条件;开明的对外政策则是重要的 客观前提,制度先进,疆域广大为中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只有便利的交通、先进的制度和开放 的对外政策,都是不可能出现对外交往盛况的,这一切都是以繁荣的经济、昌盛的文化作为基础的,故 ACD 都不是根本原因,应排除。故选 A。 9. 本题考查学生对唐朝时鉴真东渡、文成公主入藏、《金刚经》的印制等基础知识的识记。唐朝时,很 多中国人为中日两国人民的交流作出了贡献。他们当中,最突出的是高僧鉴真。他不畏艰险,东渡日 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 中日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 交往的基础,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时期印制的《金刚经》;所以①③④ 符合题意,为巩固隋朝在全国的统治,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隋炀帝下令开凿了大运 河,因此②开通大运河不符合题意。故选 A。 10. 略 11. (1)本题考查鉴真东渡日本的相关知识。依据“东海”“奈良城”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鉴真盲 目航东海”是指鉴真六次东渡日本。鉴真所建唐招提寺成为日本的大总寺。设计唐招提寺是鉴真“传道 艺”的一个事例。 (2)本题考查玄奘西游天竺的史实。结合所学知识,玄奘在取经回国后翻译出《大唐西域记》;印度学 者这样评价玄奘:“在中国以外没有这么伟大的翻译家,在全人类文化史中,只能说玄奘是第一个伟大
历史七下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练习及答案人教版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练习一、填空题1、唐朝时日本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派人到中国学习,他们被称为。
跟随使节来华的,还有很多和等。
2.唐朝时中日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他先后次东渡,主持修建的以及其塑像,被日本政府定为一级国宝。
3.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和隋唐往来频繁,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4.唐朝时期,称古印度为,年间,高僧西行,前往此地取经。
其出发点是曾在佛学最高学府游学,其代表作。
二、选择题1.李庆新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写到:“唐朝与海外发生官方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70余个”。
由此可见,唐代对外交往比较活跃。
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③经济繁荣、文化辉煌④对外交通发达。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2、《唐摭[zhí]言》中记载,(唐太宗)见新进士鱼贯而出,说:“天下英雄入吾毂中(喻圈套)矣。
”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反映的是()A.禅让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3、下列史实能够反映唐朝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①鉴真东渡②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③玄奘西行④遣唐使来华⑤陕西西安出土的唐代大食旅行者陶俑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4、下列关于鉴真和玄奘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唐朝的僧人②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做出重大贡献③西行求取佛法④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5、唐朝诗人元稹在他的诗歌《法曲》中写道“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
……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诗中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对外交往活跃 B.文化繁荣 C.经济发展 D.民族交融6、.《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该故事发生在 ( )A.唐高祖时期B.唐太宗时期C.武则天时期D.唐玄宗时期三、思考题1.通过本课学习,归纳唐朝对外交流的特点。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时练习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时练习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高僧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的共同作用是()A.开凿了丝绸之路B.加强了边疆管理C.扩大了唐朝疆域D.传播了中国文化2.李庆新在《海为上丝绸之路》中写到:“唐朝与海外发生官方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70余个”。
由此可见,唐代对外交往比较活跃。
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③经济繁荣、文化辉煌④对外交通网络发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如图中的历史人物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被日本人民誉为“文化之父”和“律宗之祖”。
下列关于他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他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顺利东渡日本②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③他是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④他只潜心研究佛经而不过问其他领域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4.2016年4月,由黄晓明主演的电影《大唐玄奘》在全国各大院线上映。
关于玄奘西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玄奘西游的目的地是日本B.玄奘西游发生在唐玄宗时期C.玄奘西游回国后,其亲身经历被记载在《大唐西域记》D.玄奘西游反映了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5.观察如图唐朝墓葬出土的文物,这些出土文物说明()A.唐代没有统一的货币B.中国唐代墓葬出土的文物多样C.唐代中外贸易十分繁盛D.证明唐代与欧洲、阿拉伯交往密切6.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日本向湖北捐赠物资的包装箱外,附上了一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寓意中日两国的友好交流。
这句诗来源于哪一历史事件()A.玄奘西行天竺B.鉴真东渡C.张骞出使西域D.郑和下西洋7.如图是七年级(9)班为开展一次研究性学习收集的资料,由此判断此主题是()A.西汉丝绸之路的开辟B.唐朝民族交往频繁C.唐朝商业贸易的繁荣D.唐朝中外文化交流8.谢同学正在收集“唐朝中外文化交流”专题学习资料,并整理出“奈良唐招提寺”“佛教”“六次东渡”等关键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练习(解析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选择题1.据考古发现,唐都长安的西市有胡商开设的店铺、酒馆,还发现了东罗马的金币等。
上述发现说明了A.手工业生产发展B.对外贸易活跃C.经济重心南移D.商业经济繁荣2.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有一个以“遣唐使”为中心的展区。
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错误的是()A.玄奘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B.两国之间有贸易往来C.唐朝时期有十几批遣唐使来华D.日本按唐朝模式进行政治改革3.“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
下列诗句能够补证唐朝中外交往的是A.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B.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D.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4.郭沫若曾赋诗:“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诗中的“道艺”可能包括()①儒家思想②建筑艺术③佛学经典④活字印刷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5.“玄奘西行”、“鉴真东渡”传播的宗教是()A.儒教B.道教C.佛教D.基督教6.它既是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它”是()A.长安B.开封C.余杭D.涿郡7.比较唐“开元通宝”与日本“和同开弥”铜钱,以下不能得出的结论的是A.始铸铜钱的时间日本晚于唐朝B.日本铜钱由遣唐使带入日本并在日本流通C.日本铜钱是仿唐朝的铜钱铸造的D.是日本吸取唐朝文化的表现之一8.有人说:“中华民族既有为人类文化发展作贡献的能力,又有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精华的魄力。
”以下能够说明中华民族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精华魄力的史实是C.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法D.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9.日本朝廷选拔的使臣大多为通晓经史、才干出众而且汉学水平较高、熟悉唐朝情况的一流人才。
日本政府精选这些人组成遣唐使团主要是为了( )A.传播日本的先进文化B.增进两国间的友好往来C.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D.加强两国间的经贸往来10.《西游记》讲述了唐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
2022年部编版历史七下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练习 3(含答案)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练习一、选择题1、唐朝时期,与亚洲各国友好交往到达前所未有的盛况,根本原因是〔〕A、对外交通兴旺B、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制度先进,文化兴盛C、采取对外开放政策D、疆域辽阔,国力强盛2、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有一个以“遣唐使〞为中心的展区。
以下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玄奘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B、日本按照唐朝模式进行政治改革C、唐朝时期日本派遣十几批遣唐使来华D、中日两国交往频繁3、“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度出海,终抵东瀛。
〞上述对联高度赞扬了鉴真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精神。
文中提到的“东瀛〞是指〔〕A、朝鲜B、日本C、天竺D、越南4、《西游记》中唐僧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艺术原型就是唐朝时期远足印度、寻求佛教经书的高僧〔〕A、鉴真B、法显C、玄奘D、阿倍仲麻吕5、2021年5月,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中国,中印关系得到进一步开展。
追溯到唐朝,为中印文化作出突出奉献的人物是〔〕A、鉴真B、张骞C、玄奘D、班超6、唐朝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程度有关,以下最能说明中国人学习外国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A、玄奘西行B、开凿大运河C、文成公主入藏D、遣唐使来华7、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开展,经历了多民族融合和中外交往的过程。
以下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①张骞出使西域②文成公主入藏③鉴真东渡日本④孝文帝迁都洛阳A.①④②③B.①④③②C.①③②④D.①②④③8、1998年,唐招提寺作为“古都奈良的文化财产〞的重要局部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中。
唐招提寺是〔〕友好交往的见证A、唐朝与阿拉伯B、唐朝与朝鲜C、唐朝与天竺D、唐朝与日本9、玄奘西行是古代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见证。
他游学、研习内容主要涉及的宗教是〔〕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10、《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该故事发生在 ( )二、阅读题11.阅读以下材料:〔10分〕材料一:见以下图:玄奘西行材料二: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2024年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D.扩大了唐朝疆域
8 9 10 11 12 13 14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13.贞观年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高僧为求取佛经西行4年,游历了100多个国家和地
区,最终到达天竺。后来,他的弟子根据其口述,记载了他游历过
的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此书是( A )
A.《大唐西域记》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5.小丽对某个朝代的知识内容进行了梳理,部分内容如下。由此判 断,该朝代是( D )
政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经济——曲辕犁、筒车、唐三彩 对外——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A.商朝
B.秦朝
C.西晋
D.唐朝
123456 7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B.《资治通鉴》
C.《西游记》
D.《牡丹亭》
8 9 10 11 12 13 14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14.盛唐诗人王维曾写到:“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诗句主要描绘了唐朝的( C )
A.政治制度
B.经济状况
C.对外关系
D.社会风气
8 9 10 11 12 13 14
15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材料二 唐朝时,日本留学生吉备真备和留学僧空海来到中国。吉 备真备把中国的科学技术新成就介绍到日本;空海从中国带回大批 的佛教经典,建立了日本的真言宗;他们还与其他学者共同努力, 在 汉字标音表意的基础上创造了日文假名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成为中外文化交流重要时期的原因。 唐朝政府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促成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空前频 繁;外国使节、留学生把中华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扩大了中华文 化圈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遣唐使
( 1 )背景: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
( 2 )含义: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
( 3 )影响: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鉴真东渡
( 1 )概况:高僧鉴真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前5次都没有成功,辛劳过度而双目失明。
但鉴真仍矢志不渝,继续进行第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
( 2 )贡献: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知识点2 唐与新罗的关系
3.概况: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和隋唐往来频繁。
新罗强盛以后,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朝鲜半岛的音乐也传入中国,不仅在唐朝宫廷演出,而且广泛流行于民间。
知识点3 玄奘西行
4.时间:贞观初年。
5.概况
( 1 )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
( 2 )他遍访天竺的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6.贡献
( 1 )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 2 )根据玄奘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某班历史老师以“唐朝对外关系”为主题,让学生搜集材料,李媛搜集到下面两幅图中的古钱币,从中得出的结论,存在史实性错误的是( C )
A.二者都是圆形方孔钱
B.唐文化对日本影响巨大
C.日本曾经隶属于唐朝
D.钱币上都有汉字
知识点2 唐与新罗的关系
2.唐朝时期,对外贸易繁荣,其中居唐朝进口首位的是( D )
A.日本物产
B.天竺物产
C.大食物产
D.新罗物产
知识点3 玄奘西行
3.它是玄奘西行旅途中的见闻回忆录,它是研究古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佛教的典籍。
它是
( B )
A.《论语》
B.《大唐西域记》
C.《西游记》
D.《史记》
4.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
( 1 )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以上图片中两位唐朝高僧分别是谁。
简述这两位高僧的主要事迹。
图1:鉴真。
图2:玄奘。
事迹: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传播大唐文化;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
( 2 )这两位高僧的身上具有哪些共同的精神?
他们都有远大的理想,并且为了实现理想,不辞辛劳,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等。
课后巩固提升
1.小明同学制作了一张知识总结卡片,在卡片的横线处应当填写的内容是( B )
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②唐朝对外交通便利③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④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⑤唐朝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解析】卡片反映的是中外交流,③⑤与中外交流无关,排除。
2.“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这首诗反映了唐朝文化( A )
A.对日本的影响
B.对新罗的影响
C.对天竺的影响
D.对波斯的影响
3.古代朝鲜半岛上的新罗仿唐制,采用的选拔官吏的制度是( C )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民主选举制
4.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
下图反映的史实是( A )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文成公主入藏
D.王昭君出塞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据记载,当时有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唐朝有外交关系和友好往来。
唐朝的都城侨居着大量外国客商、往来使节、僧侣、学者、留学生等,最多时达万人以上,仅日本的遣唐使就达十多批。
( 1 )写出材料一所示图中A地点的名称。
长安。
( 2 )根据材料一、二,归纳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
对外交往活跃,交往国家众多,往来人数众多,交往频繁,人员身份多样,水路、陆路并进。
( 3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
唐朝的对外交往对文化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原因:政局稳定,经济文化繁荣,国力强盛,交通便利,统治者重视等。
影响:丰富了唐朝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