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形成发展及其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形成、发展及其启示
陈万灵唐曦宁
2012-7-28 17:41:12 来源:《南方金融》2011年12期内容摘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高度开放、透明的经济体制和公平、自由的竞争市场环境。本文回顾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历程,总结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主要经验,提出中国内地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对策建议,包括提高金融市场的自由度和透明度、实施对金融业的适度监管、充分利用经济腹地因素、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拓展国际市场等。
关键词:国际金融金融中心香港
作者简介:陈万灵(1964-),男,四川武胜人,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教授;
唐曦宁(1986-),女,广东清远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
香港现代金融业的发展起步于香港开埠。二战后,香港金融业先后经历了多次内外部冲击。通过不断摸索和完善,香港建立了一套自由、透明并受国际标准规管的成熟金融体系。而得益于有竞争性的金融制度、经济体系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香港受到国际资本、机构以及客户的青睐,逐步成长为全球最重要的国际金融市场之一,奠定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香港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成功经验为内地发展金融业和建立国际金融中心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
一、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
(一)香港金融业的起步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外资银行相继进入香港;同时保险业开始出现,并于19世纪末成立了首个证券交易市场。在二战期间香港金融业遭到了破坏。战后,香港经济经历了恢复、发展和转型,对外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催生了对融资和结算等与贸易相关的金融业务的需求。这一时期,港英政府采取的自由放任主义政策,推动香港金融业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香港的商业银行由29家增加至73家。
20世纪60年代,港府冻结新银行牌照发放和规管银行股本、核数和流动资产数额的措施,为外资银行的进入和发展设置了障碍。60年代末,港府不愿放弃15%的外币存款利息税而丧失了在香港建立亚洲美元市场的机会。这两项措施减缓了香港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速度。然而,香港政府允许外资银行收购当地银行或建立全资、非全资拥有的存款接受存款公司进入香港市场。而当时成为亚洲美元市场的新加坡,因为经济规模过小而未能发挥其作用,不少跨国企业开始将资金转往香港,为香港建立国际金融中心提出了契机。
(二)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香港为了应对激烈的贸易竞争、促进产业升级,开始谋求向多元化经济体系转型,通过金融自由化措施促进香港金融业的发展。这一时期,香港先后取消外汇管制、解除黄金进出口管制并实施港元浮动、解除冻结银行新牌照的颁发、取消外币存款利息税和其他所有形式的利息税,推动香港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和银行业迅速发展,强化了香港作为自由经济体的地位,并奠定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截至1984年末,香港已有银行140家,其中外资银行占101家,银行分支机构1407家,外国银行代表办事处122家,财务公司343家①。同年,证券市场主板的全年成交金额达到488亿港元,占当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的18.7%②;金融和保险业所创造的本地生产总值为155.2亿港元,占当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的6.4%③。至此,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已经初步形成。其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进一步稳固和提升。根据Jao(1997)的测算,1995年至1996年,香港已经成为亚太区第二大国际金融中心,而在世界排名中保持在第七和第六位。
(三)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现状
1996年,香港金融服务业就业人数不足15万人,经过亚洲金融风暴期间的起伏后,在2003年起稳定增加至2008年的20.67万人(见图1),占香港总就业人数的百分比由4.9%增长至5.9%(见图2)。而金融服务业的增加值在1996年为1209亿港元,亚洲金融风暴期间出现下滑后,2001年开始稳定增长,于2007
年增长至3020亿港元,但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金融服务业的增加值在2008年急速下滑至2518亿港元,但仍然是仅次于贸易与物流业的香港第二大支
柱产业(见图3)。而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的百分比由1996年的10.3%增加至2008年的16.2%,期间的峰值为2007年的19.5%(见图4)。
图1 1996-2008年香港金融服务业从业人数
数据来源:香港统计处
图2 1996-2008年金融服务业占香港总就业人数的比重
数据来源:香港统计处
图3 1996-2008年香港金融服务业增加值(以当时价格计算)
数据来源:香港统计处
图4 1996-2008年香港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
数据来源:香港统计处
在银行机构数日方面,香港是国际银行中心,在港设立的银行机构数目在全球位列前茅。至1996年1月末,香港有持牌银行186家,其中在香港境外注册的银行有155家;有限制牌照银行有63家,其中在香港境外注册的有26家;接受存款公司有132家,其中在香港境外注册的有3家;而香港代表办事处有155家。经过亚洲金融风暴、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12月末香港所有认可银行机构数目缩减为199家,有70家为全球100家最大型的银行。其中,持牌银行有145家、有限制牌照银行26家、接受存款公司28家,在香港境外注册的共有134家,合共经营1293家本地分行。在这199家认可机构中,有180家由来自29个国家的机构实际拥有;而香港代表办事处则有71家(见表1)。虽然银行数目有所减少,但相对于香港较小的土地面积来说,香港仍然是银行机构数目较多、金融密度较高的国际银行中心。而在保险业方面,截至2010年2月末,香港获授权保险人数目共有170家,其中在香港注册成立的有89家,在香港境外注册成立的有81家,其中在百慕大、英国和美国注册的最多,分别为14家、13家和13家。由此可见,香港是金融密集度较高的国际化金融中心。
表1 香港认可的银行机构及在港代表处数目
数据来源:香港金融管理局金融数据月报
在公司驻港地区总部和驻港地区办事处的数目方面,两者都呈现增加趋势(见图5)。驻港地区总部数目由1991年末的602家增加至2009年的1252家,驻港地区办事处数目由1991年278家增加近10倍至2009年末的2328家。这些机构中有一半其母公司所有国家分布在美国、日本和英国。地区总部和地区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