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成语使用错误的解决方法
成语学习的通识性错误及教学对策
成语学习的通识性错误及教学对策
一、成语学习的通识性错误:
1. 以易错成语学习为主,忽视成语的基本用法和基本义项;
2. 机械地背诵成语,忽略成语的深层含义;
3. 缺乏实践应用,只是停留在语文课堂上学习成语,不能真正达到运用成语的目的;
4. 将成语开发为谚语、俗语,忽略了成语所具备的文化内涵。
二、教学对策:
1. 通过解释成语的基本用法和基本义项,使学生掌握成语的基本内涵及用法;
2. 在成语教学中,注重对成语的历史和背景的讲解,使学生通过了解成语的来源,掌握更深层次的含义;
3. 在成语教学中注重实际应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将成语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4. 在成语教学中强调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成语及其内涵,拓宽视野。
5.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引导学生对成语的运用进行创新,鼓励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灵活地运用成语,提高成语教学的实效性。
成语误用规律探寻课件
形近字误用
总结词
混淆形状类似的成语
详细描述
例如,将“金榜题名”(指科举考试中获得考中进士的喜事)误用为“金榜提名 ”,或将“自怨自艾”(指悔恨自己的错误并自己改正)误用为“自怨自唉”。
语义误解误用
总结词
误解成语的真正含义
详细描述
例如,将“明日黄花”(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误用为“昨日黄花”,或将“登峰造极”(比喻成绩到达最 高境域)误用为“登峰造极”(比喻做坏事猖狂到了极点)。
字形比较法
总结词
通过比较字形差异来纠正成语误用。
VS
详细描述
在字形方面,需要注意字与字之间的差异 ,通过比较字形的不同,可以帮助我们纠 正成语的误用。例如,“相形见绌”和“ 望尘莫及”中的字形有明显区分,如果写 错了就可能造成误用。
语义理解法
总结词
通过理解成语语义来纠正成语误用。
详细描述
在语义方面,需要理解成语的基本含义和引 申意义,通过深入理解成语的含义,可以帮 助我们纠正成语的误用。例如,“登峰造极 ”原意是比喻成绩到达最高境域,后比喻做 坏事猖狂到了极点,如果将它的引申意义用 于形容好的事情,就可能造成误用。
掌握规范用法
学习规范用法
通过学习规范用法,掌握正确的成语使用方法。可以参考权威的词典和语法书,了解成语 的正确用法。
注意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分
成语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有差异,要注意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分。在口语中可以使用一些比 较通俗易懂的成语,而在书面语中则要使用更为规范和严谨的表达方式。
避免生搬硬套
不要生搬硬套成语的用法,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有些成语可以灵活搭配,但也要注 意不要随便改变其基本结构和含义。
• 文化因素: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的人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存在差异,容易产生 混淆和误解。例如,“画蛇添足”在某些地方被理解为“多此一举”,而在其 他地方则被理解为“弄巧成拙”。
成语使用常见错误类型及对策
成语使用常见错误类型及对策展开全文我们都知道,成语弄错用途会让大家在作文中闹出笑话。
尽管成语是一个非常好用的知识点,但当你掌握不了一个成语的准确意思的时候,有时还不如直接用通俗的话代替。
这里为大家整理出成语使用过程中的常见错误类型,大家可以对照一下。
(一)误解词语,望文生义对策一:吃透词义,多识记多积累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许多源自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
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有些成语的理解能够利用“先分析后综合”的方法进行,如“巧夺天工”,主谓结构,“夺”,胜过,“天工”,天然的精巧,那么“巧”必然不能是天然的了。
例题:1、有的同学学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阅读这样的文章,真叫人头疼。
(╳)【解析】“文不加点”常被错误理解为写文章不加标点符号,其实它的真实含义是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2、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几乎万人空巷,街上静悄悄的。
(╳)【解析】“万人空巷”是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不能按照字面意思理解为家家户户都在屋内,巷子里空了。
(二)用错对象,张冠李戴对策二:平时注意成语的使用对象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
例题:1、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解析】“美轮美奂” “轮”是“高大”的意思“奂”是“众多”的意思,适用的对象应是高大的建筑物而非人物形象。
2、宽敞明亮的教室里,72名同学济济一堂,畅谈着美好的理想。
【解析】“济济一堂”特指人才。
(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备注」:“感同身受”指替蒙受恩惠的人向施恩者表示答谢,不用于受恩惠者本人。
“相濡以沫”用于患难中,不用于平时。
“炙手可热”用于人有权势,而不用于物。
成语使用常见错误举例
成语使用常见错误举例【范文1】大家好,我是一名学生,今天我们来谈谈成语使用常见错误举例。
首先,常见错误一:不知道成语用法很多同学可能背过很多成语,但并不知道它们的用法,就随意使用。
比如,“鸟语花香”这个成语,应该表示环境优美、自然静谧,但很多同学却把它用在了描述语言和气味等方面,显然不对。
我们在应用成语时应该先了解它的本意,不能一听到某个词或场合就乱用。
第二,常见错误二:成语用法错误即便是知道成语的本义,但是用法错误也是很常见的一种问题。
比如,“日新月异”应该表示事物不断更新、进步,而不是形容日子的变化快或月亮的变化多。
我们使用成语时,应该确保它符合语境,并且准确表达我们要表达的意思。
第三,常见错误三:成语搭配不当其实这种错误更难避免,在汉语中成语的搭配是非常灵活的,一个成语常常有多种搭配方式,而且有时候修改一字或加一个字的变化都能带来不同的意义。
但是成语搭配错误也有比较明显的几种情况,比如“买椟还珠”和“班门弄斧”分别表示错看错拿和弄巧成拙,却不能混用。
我们需要多读多练,掌握不同成语的最常用搭配方式,这样才能避免犯错。
以上就是成语使用常见错误的举例和分析,我们更应该注重学习成语的用法和搭配方法,才能够更好地运用它们,提升我们的语言水平。
【重点分析】本文的写作重点是阐述成语使用常见错误举例,并分析其原因和应对方法。
用词方面,除了基础的汉语词汇之外,还涉及到成语的用法和搭配,这增加了文章的专业性和深度。
【范文2】大家好,我是一名学生,今天我们来谈谈成语使用常见错误举例。
首先,常见错误一:过于追求成语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的文章过于平庸,想要炫耀一下自己的汉语水平,就会过度使用成语,导致文章难以理解,看起来非常拗口。
比如一篇小学生写的“我的周末”,却用了“望穿秋水”、“人山人海”等高难度成语,这样反而会让老师不知所云,也未必能拿高分。
我们要学会灵活运用语言,根据文章的人物、场景、情境等不同要求来选择恰当的语言表达方式。
成语使用的误区及应对的方法
成语使用的误区及应对的方法作者:姜凤贵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8年第02期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中璀璨的明珠,是极具表现力的固定短语。
近几年的中高考中始终有成语运用题,并且成语使用的考查多触及学生运用成语的盲点和误区。
运用成语的误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望文生义在意义上,成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表示一个确定的意思。
望文生义,以今训古,是成语误用中最常见的。
二、张冠李戴每个成语都有确定的适用对象,若扩大或缩小其范围,或者对形似的成语不注意其细微的差异,都很可能导致误用。
三、褒贬不当成语大都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或褒或贬,或爱或憎。
使用成语要审慎区别褒贬,否则会误用。
四、不合语境成语在具体的语境中,与限制性、修饰性词的意思矛盾或重复或不能搭配,常致误用。
上述这些误用现象较为集中地反映了社会语言实际中成语使用的不规范之处,往往被高考命题人看中,所以,有必要引起高度重视。
那么,针对成语运用的误区,在复习和应试中我们该采取怎样的对策呢?一、高度重视积累首先是抓住课文出现的成语,尤其是各册教材附录中“现代汉语词语表”的成语及课文注解中的成语。
做到读得准确,写得无误,用得自如。
其次,把平时学习及复习中用错的成语进行梳理归纳,每隔一段时间分批分类反复,并通过一定量的练习达到识记准确的程度。
再次,一定不要中止向课外扩展的活动,注意收集成语,注意积累报刊杂志及其他课外读物中一些正确使用成语的例句或成语使用不规范的病句。
二、确切掌握意义对成语意义的正确理解是运用成语的基础,确切了解成语的意义,首先弄清成语的字面意义和整体意义。
成语中有一部分字面意义与整体意义一致,这类成语可根据字面直接解说。
但是大部分成语字面意义与整体意义并不一致,它们的意义并不是所有字义简单的相加,而往往是通过引申或用本义作比喻而形成的整体意义。
其次要注意成语某些字的古义。
成语,多数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了解成语的出处有助于成语的理解。
成语主要来自神话寓言、历史故事、诗文名句和口头俗语。
成语使用错误课件
望文生义
用法不当
音形类似
方言影响
文化差异
指仅从字面上理解成语 的含义,而忽略了其真 正的文化内涵。例如, “明日黄花”被误解为 “未来的事情不可预测 ”,实际上是指“过时 的事物不值得重视”。
包括语法错误、搭配不 当、修辞不当等。例如 ,“美轮美奂”通常用 来形容房屋、建筑等的 美观程度,但有人将其 用来形容人的外貌,显 然不合适。
避免褒贬不分
有些成语有褒义和贬义之 分,使用时需要根据语境 选择合适的含义。
强化语法知识
掌握语法规则
语法是正确使用成语的基础,需 要掌握语法规则,避免出现语法
错误。
注意搭配对象
成语的搭配对象往往有特定的要求 ,需要了解并遵循这些要求,避免 搭配不当。
避免成分赘余
成语的含义往往很精炼,使用时要 注意避免重复或赘余,保持表达简 洁明了。
03
正确用法:在使用成语时,要注意其适用的语境和场合,避免在不适当的语境 中使用。
07
成语使用错误自测与纠正方法
成语使用错误自测方法
01
02
03
04
语境判断法
根据成语的常用语境,判断是 否使用恰当。
词义对照法
对照成语的多个义项,选择最 合适的含义。
结构分析法
分析成语的结构和语义关系, 确保使用时语义清楚、逻辑公
感谢观看
学习成语含义
成语的含义往往不是字面 意思,需要学习其比喻义 和引申义,避免望文生义 。
掌握成语用法
需要了解成语的适用范围 和搭配对象,避免使用不 当。
增强语境意识
注意上下文
在写作或说话时,要注意 上下文关系,理解语境, 避免使用不合适的成语。
理解情感色彩
正确使用成语
正确使用成语成语是汉语中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凝练了丰富的寓意和情感,能够生动地形容事物和表达观点。
然而,由于成语的广泛运用和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有时会误用或滥用成语,造成误解或让人感到突兀。
因此,正确使用成语尤为重要。
本文将着重探讨正确使用成语的方法和技巧。
一、了解成语的意义和来源要正确使用成语,首先要了解成语的意义和来源。
成语通常具有含蓄和隐晦的特点,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只有真正理解了成语的实际含义,才能避免在不适当的场合误用或滥用成语。
二、注意成语的语境成语的使用要结合语境进行,只有在恰当的语境下使用才能发挥出它们的表达效果。
不同的场合需要使用不同的成语,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另外,要注意成语的时态和语气,适当调整它们的用法和形式。
三、避免滥用成语虽然成语可以起到形象生动的表达作用,但滥用成语可能会造成矫揉造作、过于庞大或煞风景的感觉。
因此,在使用成语时要注意适度,避免在不适合的场合频繁使用成语。
四、注重成语的形象表达正确使用成语需要注重其形象表达的效果。
成语通常采取了一种隐喻或象征的方式,能够更加形象地描绘事物。
因此,在使用成语时要注意选择具有明确形象的成语,并且在表达时要尽量贴近成语的意义和形象。
五、积累丰富的成语搭配正确使用成语需要积累丰富的成语搭配,掌握它们在实际语境中的用法。
通过广泛阅读和实际运用中积累搭配,能够更好地把握成语的使用方法,避免误用或滥用成语。
六、注意成语的变化和演变成语是语言的产物,它们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
有些成语在现代语境中的使用可能与原来的含义有所出入,因此要注意对成语的了解和掌握,以避免发生因过时或错误理解而产生的误用。
七、避免直译成语有些成语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表达方式,直译成语可能会造成语义上的歧义或不通顺的表达。
因此,要避免在跨文化交流或翻译中直译成语,而是选择合适的翻译或替换。
八、注重成语的适用性虽然成语已经成为中文表达中常用的固定搭配,但并不是所有的场合都适合使用成语。
成语使用错误常见解决方法 - 修改名词
成语使用错误常见解决方法 - 修改名词问题描述在写作或口语中,我们常常使用成语来表达特定的含义。
然而,由于成语的特殊性,很容易出现成语使用错误的情况。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成语使用错误,并提出针对名词的修改方法,以帮助读者避免这些错误。
错误一:名词不搭配有时候,我们在使用成语时将其搭配的名词使用错误,导致表达不准确甚至误导读者。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成语使用错误及其修改建议:错误1.1:抱佛脚→ 抱怨脚说明: "抱佛脚" 成语中的 "佛脚" 应该是修行人低头顶礼时所抱住的佛像基座。
但是,有时会出现将 "佛脚" 替换为 "怨脚"的错误。
"抱佛脚" 成语中的 "佛脚" 应该是修行人低头顶礼时所抱住的佛像基座。
但是,有时会出现将"佛脚" 替换为"怨脚" 的错误。
修改建议:使用正确的成语表达 "求助于他人,寻求帮助"。
使用正确的成语表达 "求助于他人,寻求帮助"。
错误1.2:一针见血→ 一百见血说明:"一针见血" 成语中的"一针" 意为精确而深刻的判断。
有时会错误地将 "一针" 替换为 "一百"。
"一针见血" 成语中的 "一针" 意为精确而深刻的判断。
有时会错误地将 "一针" 替换为 "一百"。
修改建议:使用正确的成语表达 "言辞直接击中要害,直截了当"。
使用正确的成语表达 "言辞直接击中要害,直截了当"。
错误1.3:画蛇添足→ 画蛇蹑足说明: "画蛇添足" 成语中的 "添足" 意为在本已完善的事物上做无谓的增添。
成语误用的主要类型及解决方法
成语误用的主要类型及解决方法一、成语误用的主要类型1、望文生义成语的含义不是构成它的单个语系的简单叠加组合,其含义是在构成成分提供的事件基础上,在丰富的人文背景下,通过引申、比喻等抽象概括出来的,且不可望文生义。
如:在写作在中,文不加点,只能使意思变得模糊,并可能使正确的意思变得不正确。
“文不加点”出自汉代祢衡《鹦鹉赋序》:“衡因为赋,笔不停辍,文不加点。
”“点”是涂上一点,表示删去的意思。
“文不加点”形容才思敏捷,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作者显然望文生义,将“文不加点”的“点”理解成了“标点”。
2、褒贬不分成语和其他词语一样,也有褒义、中性和贬义之分,含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并随着语言环境的不同而变化。
如果对一些成语褒贬不辨,就会出现成语使用错误。
如:一个人打了草稿,大家来评价和修正,即使后来剩不下多少文字,始作俑者仍然功不可没。
“始作俑者”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佣”是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
“始作俑者”指开始制作佣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是一个贬义成语。
例句是称赞打草稿的人为后来的评价和修改做了积极贡献,不能称其为“始作俑者”。
3、弄错对象成语词语有所侧重,适用对象范围也就不同。
有的指个体,有的指群体;有的指人,有的指物;有的指女的,有的指男的等等。
如果对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或范围缺乏了解就会使陈述和被陈述对象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如: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汗牛充栋”出自唐代柳宗元《陆文通墓表》:“其成书,处则称栋字,出则称牛马。
”“汗牛”是指牛拉装书的车累的出汗,“充栋”是指书堆满了屋子。
“汗牛充栋”专门用来形容书籍很多,只能指物,不能指人。
句中用“汗牛充栋”形容古代刻苦学习的楷模,使用不当。
4、前后矛盾在成语的使用中,如果对成语的词义、色彩、轻重等把握不准,尤其是两个成语连用时,很容易造成前后自相矛盾。
成语运用中常犯的错误(最终版)
成语运用中常犯的错误(最终版)第一篇:成语运用中常犯的错误(最终版)成语运用八种常见错误一、感情色彩误用。
1、(2002年题)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雨后春笋”比喻新生事物大量出现。
褒义词。
而本句讲的是“造假者”非法大量建立“垃圾食品厂”,显然语境是贬义,该用贬义词,却用了褒义词。
2、夫妻俩惨淡经营着这爿小店,生意一直很红火。
“惨淡经营”原指用浅淡的颜色勾勒轮廓,苦心构思,精心布局。
后用以形容苦心谋划并从事某项事业。
褒义词。
“惨淡经营”等同于“苦心经营”,表示为某事非常劳苦,该题运用正确。
3、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1995年全国高考题)4、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1998年全国高考题)“半斤八两”含有蔑视味道,是贬义词;“处心积虑”指千方百计地算计、谋害别人,也是贬义词;有些成语褒贬鲜明。
如“胸无城府”“叹为观止”“同心同德”“虚怀若谷”“大有作为”等都是褒义。
“信口雌黄”“有恃无恐”“无所不为”“肆无忌惮”“处心积虑、火中取栗、趋之若骛、炙手可热、无所不为” 颐指气使” “好整以暇”、“始作俑者等,“蠢蠢欲动”,“洗心革面”“过江之鲫”、“夸夸其谈”、“弹冠相庆”、“无独有偶”、“煊赫一时”、“无所事事”、“兴师动众”、“投其所好”等常用贬义场合,否则就是误用。
有些成语或贬义或中性,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辨析。
如“标新立异”——(中)独创新意,立论与人不同;(贬)为了显示自己,故意另搞一套。
“闭门造车”——(中)原指只要按照统一规格,即使关起门来造的车,也符合标准;现多作贬义,比喻凭主观想像处理问题。
“登峰造极”——(贬)比喻达到极点,多用于坏人;(中)有时比喻成就达到最高境地,是中性词,也恰当。
使用成语常见错误教案
使用成语常见错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使用成语的方法3. 培养学生识别和纠正成语使用错误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正确使用成语的方法3. 识别和纠正成语使用错误三、教学准备1. 成语资料卡片2. 成语错误例句3. 教学PPT四、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成语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对成语产生兴趣2. 新课内容:讲解正确使用成语的方法,如成语的意思、用法、搭配等3. 实例分析:分析成语错误例句,引导学生识别和纠正错误4. 练习环节:学生分组练习使用成语,教师巡回指导5. 总结环节: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成语的正确使用五、课后作业1. 收集五个成语,了解其意思、用法和搭配2. 运用所学的成语,写一篇小短文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2. 学生能在适当的语境中正确运用成语。
3. 学生能够识别并纠正常见的成语使用错误。
七、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错误例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正确使用成语的重要性。
2. 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判断力。
3. 实践性教学法:通过小组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成语的知识点。
八、教学内容1. 成语的起源和演变:介绍成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成语的构成和特点:分析成语的词义、结构、修辞等特点。
3. 成语的正确使用:讲解成语的语境、对象、感情色彩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4. 成语错误类型:列举常见的成语使用错误,如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等。
九、教学活动设计1. 成语接龙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成语的记忆和运用能力。
2. 成语辨析竞赛:通过竞赛形式,训练学生快速识别正确与错误成语的能力。
3. 成语情景剧: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将成语融入到生活场景中,加深对成语用法的理解。
十、教学反思1. 课后收集学生对成语学习的反馈,了解教学效果。
如何解决成语误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招进风来”表示事出有 因。也许是将其 中的 , “ 理解成了“ 空” 凭空”忽略 了“ 的存在 , , 穴” 也
许 是将 “ 穴 ” 解 成 了 “ 洞 ” 现 实 生 活 中 空 理 空 ,
误用, 要及 时纠正, 防止 以讹传 讹; 因词义 对
例1 用的是古义 , 2 的是新义 , 例 用 这两 种用法都是正确的。
2误 用 虽 较 普 遍 但 并 未 被 国 家 标 准 认 .
可, 今后如何演变也未可知的成语, 应依据典
籍 , 清本 义 , 范使 用 。 弄 规
在例句中被当成“ 贫瘠荒凉” 之义误用 了。
我们 在语 文 学 习 中 , 通 过 勤 查 词 典 来 要
20 年第 l 期 08 1
5
如』 解 威 谬 何 语
高 宏 军
( 天津市蓟县 白塔子 中学 , 1 5 3 9 ) 0 0
随着生活的变化 , 成语在使 用传承 中也
会发 生 变化 。成 语 意义 变 化 的原 因很 多 , 误
去, 日 明 黄花蝶也愁 。原指重 阳节过后 , ’ 菊花 即将枯萎 , 便再没有什么好 玩赏的了。后来
用流传 , 从众从俗是重要原 因之一 。但并不 是所有的误用都能“ 合法化 ”许多毫无根据 、 , 错误荒唐 的误用 , 理应坚决纠正。我们可 以
将成 语误 用分 成 三类处 理 。 1不 合本 义 但 使 用 广 泛 , 已被 权 威 辞 . 且 书认 可的成 语 , 了解 古义 的 同时接 受新 义。 在 如“ 空穴来 风 ”它 的本 义 是“ 孔洞 就会 , 有
用‘ 明日黄花 ’ 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 的报道或
成语使用错误常见解决方法 - 修改名词
成语使用错误常见解决方法 - 修改名词成语在汉语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使用正确的成语可以增强文章的语言魅力和表达能力。
然而,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在使用成语时犯错误。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成语使用错误,并提供修改名词的方法。
1. 名词搭配错误有些成语中的名词搭配可能不准确,导致整个成语的使用错误。
在修改名词时,可以考虑以下方法:- 替换名词:将原本不准确的名词替换为与成语含义相符的名词,使整个成语表达更准确。
- 重新构思:重新思考句子的表达方式,找到合适的成语或词组来替代原本错误的成语。
2. 含义错误有时候我们使用的成语在含义上存在错误,这会导致读者对文章的理解产生混淆。
修改含义时,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研究成语的本义:了解成语的本义,以确保使用成语时的含义正确无误。
- 调整上下文:通过调整上下文来解释成语的含义,使整个句子更易理解。
3. 语境不当成语的使用需要考虑到语境,如果没有恰当地将成语放在正确的语境中,可能会显得不自然或不合适。
修改语境时,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调整句子结构:重构句子结构,使成语与其他词语更好地配合,更符合语境。
- 寻找合适的语境:在不改变文章主题的情况下,寻找一个更适合使用成语的语境。
在修改成语使用错误时,需要灵活运用以上方法,考虑到文章整体的流畅度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通过修正成语使用错误,可以提高文章的质量和可读性。
总结:- 名词搭配错误时,可以替换名词或重新构思句子表达方式。
- 含义错误时,要研究成语的本义或调整上下文来解释正确的含义。
- 语境不当时,可以调整句子结构或寻找适合的语境。
以上是修改名词的成语使用错误常见解决方法,希望对你的写作有所帮助。
成语的误用剖析课件
总结词
了解成语的起源和演变过程,探 究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语言特点 。
详细描述
通过对成语的语言类型、字面意 思、比喻意义和文化内涵进行分 析,揭示其误用的根本原因。
语义与语法分析
总结词明确成ຫໍສະໝຸດ 的语义和语法特点,注意其 特殊用法和固定搭配。
详细描述
分析成语的语义是褒义、贬义还是中 性,以及其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和特 殊用法。
修辞手法与表达方式分析
总结词
理解成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关注其语境和语体特点。
详细描述
探究成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夸张等,以及其表达 方式是书面语还是口语,以更好地理解其使用情境。
纠正方法与建议
总结词
掌握纠正成语误用的方法,提出公道化 建议。
VS
详细描述
通过以上分析,总结出常见的成语误用类 型,提出针对性的纠正方法和建议,以帮 助使用者正确使用成语。
文化素养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 文字的发展历程,有助于 提高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能力。
交流与表达
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准确、生动地使用成语 ,增强语言表现力。
THANKS 感谢观看
掌握正确的语法与修辞手法
总结词
掌握语法规则,了解修辞手法。
详细描述
学习语法规则和修辞手法,理解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 避免因语法错误或修辞不当而引起的误用。
多读多写,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总结词
多读、多写、多练习。
详细描述
通过阅读、写作等方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减 少因表达不当而造成的误用。
成语的误用剖析课件
• 成语误用概述 • 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 • 成语误用的分析与纠正 • 成语误用的案例分析
滥用成语的方法和建议
滥用成语的方法和建议滥用成语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现象,很多人在日常交流中一时口快就会滥用成语,有时甚至连成语的本意和用法都不知道。
因此,如何避免滥用成语既可以提高个人语言水平,又可以避免通讯误解。
以下是一些方法和建议。
第一步,了解成语的本意和用法。
成语是汉语中独特的一种语言形式,是由一组汉字组成,具有固定的词序和丰富的内涵,表示一定的含义和情感色彩。
因此,在日常交流中,我们应该对每个成语都进行深入的学习,了解其中的本意和用法。
只有这样,在使用成语时才能避免滥用。
第二步,谨慎选择成语。
在使用成语时,我们不能为了让自己听起来高大上就滥用成语,要根据具体语境和需要选择恰当的成语。
比如,如果我们要形容一个人非常优秀,可以使用“出类拔萃”和“超凡脱俗”等成语,但如果我们要表达的含义是“干预别人的事情”,就不能使用这些成语了。
第三步,避免误用成语。
很多时候,我们在说话或写作时难免会出现一些误用成语的情况,这时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来避免误用:一是通过网络或书籍来查证成语用法;二是询问懂得该成语用法的人士;三是避免使用概念模糊的成语。
第四步,积极学习成语。
成语是汉语中的文化瑰宝,一个人的语言水平和文化素养很大程度上可以由其成语的使用水平来体现。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尽力去学习和掌握成语。
可以通过阅读古典名著、现代文学作品、新闻报刊等来学习成语,也可以参加相关培训课程来提高自己的成语水平。
总之,避免滥用成语需要我们在平时的语言交流中多加注意和练习。
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和文化素养,才能避免因滥用成语而引发的各种问题。
【寒假讲义】第五讲 常见易错成语( 张冠李戴)
第五讲常见易错成语(张冠李戴)方法点拨:张冠李戴:姓张的人的帽子戴到姓李的人的头上,认错了对象。
有的成语只能用于某一对象,若不加以区别也会造成误用。
如:翘首西望,洱海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似镜,真是巧夺天工。
(×)“巧夺天工”指的是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巧妙。
而原句中的苍山洱海,都是自然的造化,并非人工所为。
使用对象错误。
成语积累:信手拈来:随手拿来。
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
凤毛麟角:指凤凰身上的羽毛,麒麟头上的犄角,比喻珍贵、稀少的人或事物。
特立独行:形容人的志行高洁,不同流俗。
只能用来形容人。
巧夺天工:人工的胜过天然。
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豆蔻年华:比喻少女十三四岁。
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写字、写文章、画画非常快。
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
美轮美奂: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
现在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
连篇累牍:指采用过多的篇幅叙述一件事。
形容篇幅多,文辞冗长。
春秋鼎盛:多指年轻有力,精力旺盛。
形容人。
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
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
含贬义。
练习1.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大家唇枪舌剑....地发表着各自的意见。
B.同学们蠢蠢欲动....,决心在运动会上为班级争光。
C.青青的山,绿绿的水,这里的景色真是栩栩如生....,令人陶醉。
D.经过老师的反复讲解,大家若有所悟....地点点头,表示听懂了。
2.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街上的车辆比往日少多了,平常司空见惯....的堵车现象今日踪影全无。
B.明智的人善于见微知著....,从而做出科学的论断,于是便成了所谓的未卜先知。
C.泰山山势峻拔,雄伟壮丽,巧夺天工....,令游客赞叹不已。
D.此事已是残灯末庙....,大势难回,不必再苛责自己。
3.下列加点词语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入公众场所佩戴口罩,对每个小学生来说,早已司空见惯....。
成语使用错误常见原因 - 修改名词
成语使用错误常见原因 - 修改名词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殊的语法结构。
然而,由于成语的复杂性和多义性,人们在使用成语时常常会出现错误。
本文将探讨成语使用错误的常见原因,并提出修改名词的建议,以帮助读者正确使用成语。
常见的成语使用错误原因包括:1. 词义理解错误:成语多有多义,如果理解错误可能导致用词不当。
修改名词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例如,将“杞人忧天”中的“杞人”替换为“他人”或“某人”,可以更准确地表达忧虑的对象。
2. 主题不明确:有时成语本身并不能完整地表达主题,使用者需要提供具体的背景信息来解释成语的含义。
在这种情况下,适当修改名词可以使成语与主题更加一致。
例如,将“画蛇添足”中的“画蛇”替换为具体的事物,如“画眉”或“画虎”,可以更好地强调过多冗余的行为。
3. 上下文不合适:成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用法,如果使用者未能正确理解使用场景,容易出现错误。
修改名词可以根据具体的上下文来纠正这种错误。
例如,在正式的场合中,将“天方夜谭”中的“夜谭”替换为“讲述”或“议论”可以更贴切地描述不切实际的话题。
4. 文化背景不同:成语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导致使用者对成语的理解有差异。
在这种情况下,修改名词可以帮助更好地适应不同的文化环境。
例如,在国外使用成语“一箭双雕”,可以将“箭”替换为类似的动作,如“一石二鸟”,以避免文化差异带来的误解。
总之,成语使用错误的常见原因包括词义理解错误、主题不明确、上下文不合适和文化背景不同。
通过修改名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含义和使用场景,避免使用错误的成语。
在使用成语时要注意细节,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以充分发挥成语的表达功能。
成语使用正误辨识题中的误例分析
成语使用正误辨识题中的误例分析
成语的正确使用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也是一门艺术,可以揭示人们在文化范围内的思维和想象力。
然而,很多人在使用成语时并不能遵循正确的该项规则,导致出现了许多误例。
所以,对成语正误辨别在考试中变得尤为重要,以免出现严重的误结果。
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成语使用正误辨识题中的误例,来探讨如何正确使用成语,并且在考试中准确地回答这类题目。
首先,需要清楚的是,成语的用法及意义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对于该成语的真正含义和用法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考试中准确回答成语题目,应先明确其实际含义和用法,而不是使用自己的主观理解来影响答案。
其次,成语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有不同的解释,所以当成语出现在考试中时,要留意其所指的文化背景,因为有些成语可能只适用于某个特定的文化圈子中,而不适用于其他文化圈子。
所以,当处理此类题目时,要充分研究其所涉及的文化背景,才能准确的回答。
此外,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成语时,应先读懂其原文,了解其意义,然后根据其准确的含义和使用规范,才能正确的回答此类题目。
最后,考生在解答此类题目时,应慎重考虑每个成语的准确含义,不要单凭自己的经验和主观理解,以免出现误结果。
综上所述,成语使用正误辨识题中的误例分析,必须从明确该成语的实际含义和用法,研究其所涉及的文化背景,以及读懂其原文准确的含义和使用规范出发。
考生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应该重视成语的
准确含义,不要因为主观因素而出现误判,才能得到准确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讲:成语使用错误的解决方法教学园地03-31 0740:第五讲:成语使用错误的解决方法一、成语使用的背景知识(一)短语类型的辨析1、并列短语的辨析方法(1)含义:构成短语的词与词之间是平行和并列的。
(2)例举:经验教训调查研究多快好省我和他一遍又一遍(3)方法1构成并列短语的词的词性必须相同。
2语序颠倒,语意不变。
3某一词类构成的并列短语,当作这类词语使用。
2、主谓短语的辨析方法:(1)含义:构成短语的后一个词陈述了前一个词(2)例举:觉悟提高空气清新气氛热烈举止大方性格开朗天气晴朗参观结束(3)方法:1用“怎么样”对短语的前一个词发问,后一个词能回答这个发问,一般说来就构成了主谓短语。
2主谓短语中前一个词一般是名词和代词,后一个词是动词或形容词。
3、动宾短语的辨析方法:(1)含义:构成短语中的前一个词支配了后一个词。
(2)例举:提高觉悟发展生产解决问题结束访问延长时间学习他们(3)方法:1用“什么”(谁)对短语中的前一个词进行发问,后一个词能回答这一发问,一般说来就构成了动宾短语。
2短语中的前一个词一定是动词。
4、偏正短语的辨析方法:(1)含义:构成短语的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是前偏后正,即:前边的词是次要的,后边的词是主要的。
偏的次要的词叫修饰词,正的主要的词叫中心词。
(2)例举:蓝色的天空(很辽阔)——名词性偏正短语(我买了)新鲜的蔬菜——名词性偏正短语(李老师)慢慢地走——动词性偏正短语(他的同学)十分高兴——形容词性偏正短语(3)辨析方法:1偏正短语的性质是由其中心词决定的,可分为名词性偏正短语、动词性偏正短语、形容词性偏正短语。
2名词性偏正短语的修饰词在句中作定语,动词、形容词性偏正短语的修饰词在句中作状语。
5、补充短语的辨析方法(1)含义:构成短语的词语之间的关系是前正后偏,即:前边的词是主要的,后边的词是次要的。
偏的次要的词叫补充词,正的主要的词叫中心词。
(2)例举:(我)讲清楚洗干净激动万分高兴极了热闹得很说明白吓跑了(3)方法:1补充短语的性质是由其中心词决定的,可分为动词性补充短语和形容词性补充短语。
2补充短语的补充词在句子中充当补语。
6、同位短语(复指短语)的辨析方法:(1)含义:构成短语的两部分指同一个对象。
(2)例举:(指人)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邓小平同志他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指物)钢都鞍山首都北京冰城哈尔滨(3)方法:1构成同位短语的词语的词性相同,由名词加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构成,个别的由名词加代词构成。
2在句子中一般作主语和宾语及定语。
7、“的”字短语的辨析方法(1)含义:1动词、形容词或动词、形容词性短语加结构助词“的”构成。
2在句子中只能作主语、宾语。
(2)例举:(先进)的人(带动)(落后)的人·参观的(来了)·旅游的 (走了)打篮球的(离开了学校)·卖保险的(又去了他的办公室)(3)方法:1“的”字短语用在名词前时,作这个名词的修饰语的是“的”字之前的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短语,“的”只是一个结构助词。
2“的”字短语的含义有时不很清晰,需要结合语境才能更好地把握其含义。
8、介宾短语的辨析方法(1)含义:1介词加名词、代词或(一般)名词性短语构成。
2合起来充当句子的定语、状语、补语。
(2)例举:例1、(我)在教室(学习)。
例2、(王刚同学奔)向大海。
例3、(我正在解决)关于这间房子(的问题)。
对他(3)方法:1介宾短语在句中不能作主语、谓语和宾语。
2介宾短语的介词一般不能单独使用(“被”字除外)。
9、方位短语的辨析方法(1)含义:1词或短语加方位名词构成。
2在句中充当主语和状语。
(2)例举:千山里教室外马路旁院子西头车站旁边寂静的校园南绵绵的春雨中(3)方法:1方位短语作主语其条件:A、谓语是形容词。
例:礼堂里静悄悄。
B、谓语是判断动词。
例:小河旁是一条幽僻的小路。
C、谓语是表“存在”、“出现”一类的动词。
例:高高的五佛顶上有一个人。
2方位短语作状语其情况:除用形容词、判断动词和表“存在”、“出现”类的动词以外的词作谓语。
例:礼堂里正在讨论一个重要的问题。
10 、固定短语的辨析方法(熟语)(1)含义:1短语一经组合就不能随意改变。
2包括成语以及其它熟语。
(2)例举:1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使用的、简洁精辟的形式固定的短语形式。
大多由4字组成。
例:滥竽充数叶公好龙邯郸学步望洋兴叹上行下效2谚语(俗语):长期流传下来的寓意丰富、文词固定的简练通俗的短语。
形式多样。
例:六月六,看谷秀春雨贵如油二月二,龙抬头五九六九,隔河看柳春打六九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3惯用语(习惯用语):一种多用比喻和引申的口语色彩和感情色彩都十分浓厚具有抽象的深层次的整体意义的而定型化短语。
多为3字组成。
例:抬轿子窝里斗敲竹杠演双簧打秋风回老家老油条烂摊子顶梁柱拍马屁财神爷寄生虫白开水抓辫子小心眼红眼病戴高帽耍贫嘴眼中钉4歇后语:用歇后法构成的一种短语。
一般两部分构成。
前部分是比喻性语言,后部分是解释性语言,而且多用谐音双关的方法构成。
后部分常省略以使语言含蓄。
例: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酒壶里翻跟头—胡(壶)闹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竹篮子打水—一场空阎王爷出告示—鬼话连篇5格言:含有劝诫和教育意义较为精炼而书面语较浓的语言。
例:满招损,谦受益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狭路相逢勇者胜无私才能无畏知识就是力量事实胜于雄辩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3)方法:1成语的掌握是难点,应当用最大的力量去学习。
2其它熟语的学习重在会用。
应尽早熟读熟语列表。
3此外,还有“连动短语”和“兼语短语”等,需要我们掌握,具体内容我们在单句的学习中再研究。
附:特殊的动词性短语:11、连动式短语的辨析方法:(1)含义:1由连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动词、动词性短语构成。
2动作是同一个主语发出的。
3动作之间有承接(有先后的顺序)以及目的或因果关系。
(2)例举:例1、参观鸟巢的同学们启程去天安门广场。
1 2例2、这位因汶川大地震而困在龙门山中的矿工搜集了一些干树枝烧水喝。
1 2 3例3、由于长期的超负荷工作,李老师最终生病住院了。
1 2(3)辨析方法:1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之间不能互作句子成分。
2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之间不能有逗号。
3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之间不能是并列、偏正和动宾关系。
例1、在鞍山一中的运动会上,参加检阅的我们班的同学就是唱着这首歌曲走进运动场的。
例2、刘校长有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找王林同学。
例3、人大常委会今天讨论并通过了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启动内需的议案。
例4、我们班级的同学都比较喜欢打羽毛球。
12、兼语式短语的辨析方法:(1)含义:1谓语由连用的两部分构成。
2前一个动词的宾语,又成为后一个谓语的主语。
(2)例举:例1、全校的师生一致推选这位在《萌芽杯》作文大赛上获奖的同学担任校学生会主席。
1 2例2、我有一个亲戚的孩子今年考上清华大学了。
1 2(3)辨析方法:1构成兼语式短语的第一个谓语动词只能有两种情况:A、使令性动词:使·令·命令·派·叫·让·请·请求·要求·……B、动词“有”:2连动式短语和兼语式短语有时出现在同一个句子中,从而使得句子更加复杂。
而我们则必须能够正确的分析这样的句子才能达到要求。
A、学校的领导派这个人去北京开语文教学研讨会。
1 兼语短语2 连动3短语B、公司的董事长立刻打电话叫三位经理去市政府商量事情。
1 2 3 4连动兼语连动C、这位厂长允许那些工人离开企业从事第三产业。
13双宾短语的辨析方法(1)含义:1同一个谓语动词带两个宾语。
2前一个(近宾语·间接宾语)指人、后一个指(远宾语·直接宾语)事或物。
(2)例举:例1:妈妈教我一支歌。
人事·物例2:知识给了我无穷无尽的力量。
例3:这时,那个后进来坐在椅子上的的人才告诉我他是受省委指派到鞍山调查教育局腐败案件的检察官。
例4:(3)辨析方法:1前一个宾语叫近宾语或间接宾语,后一个宾语叫远宾语或直接宾语。
重点在后一个宾语。
2双宾短语的谓语动词只能由表示“交付”这类动词构成。
14、能愿短语的辨析(1)含义:能愿动词加上主要动词构成。
(2)例举:例:会跳舞能完成任务(3)辨析方法:1能愿短语在句中充当谓语部分。
其中能愿动词作状语,主要动词作谓语。
2常见的能愿动词有:(见动词:(能、能够、可、可以、可能、会、敢、肯、要、愿、愿意……)15、趋向短语的辨析(1)含义:主要动词加上趋向动词构成。
(2)例举:例:唱起来走过去跑进来(3)辨析方法:1趋向短语在句子中充当谓语部分。
其中趋向动词作补语,主要动词作谓语。
2常见的趋向动词有:(见:动词:上来、下来、进来、进去、出去、起来、过来、回去、回来)(二)复杂短语的类型及分析方法我们家隔壁的老张师傅在经过一夜的思想斗争后今天终于同意了法庭的调解1、复杂短语的含义:由在构成简单短语的词语前或后加修饰语、补充语组成。
2、复杂短语的作用:(1)语文学习中由短语的学习向单句的分析过渡的一种重要的知识和能力。
(2)对我们学习和研究语文基础主观试题、现代文阅读乃至作文能力的提高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对于成语的语意的把握和成语正确的书写也有极大的帮助。
3、复杂短语的分析方法和步骤:(1)在正确理解复杂短语语意的前提下,找出复杂短语的最长的语音停顿处(即复杂短语的词语间关系最不密切的地方)。
(2)如果出现偏正短语和补充短语,我们只需分析它的中心词即可,不必考虑其修饰语和补充语。
(3)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分别分析最长停顿处之前、之后的两部分内容,找出它们各自较大的语音停顿处(即前部分或后部分内部的词语间关系较不密切的地方)。
(4)在短语分析中如果遇到并列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等,可以把它们作为一项来分析。
(5)在短语分析中,还应注意要瞻前顾后(不只要考虑眼前这一步分析,还要考虑下一步的分析是否合理)。
4、复杂短语的分析:(1)复杂并列短语的分析:例1、经验│教训——丰富的经验 / 深刻的教训例2、调查│研究——深入而细致地//调查/ 认真而全面地//研究(2)复杂主谓短语的分析:例1、歌声│嘹亮——雄壮而有力的歌声确实十分嘹亮例2、黄叶│飘落——几株梧桐的黄叶缓慢而无声地飘落例3、几株梧桐的稀疏的黄叶正在缓慢而无声地飘落例4、校园中的几株梧桐的稀疏的黄叶正在一片片地缓慢而无声地飘落停顿位置不同,说明对短语结构的理解不同;只有对短语结构有更好的把握,才能对短语进行准确地切分。
(3)复杂动宾短语的分析:例1、建设│祖国——正在努力地建设十分繁荣富强的祖国例2、正在很努力地建设十分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祖国例3、全都正在很努力地建设十分繁荣富强的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4)复杂偏正短语的分析:例1、一次│事件——一次 / 十分严重的 / 外交事件例2、一次/造成了十分严重后果的/外交礼仪上的//事件例3、一次不应当发生的造成了十分严重后果的极其罕见的外交礼仪上的事件例4、、一篮│蔬菜——一篮/ 已经摘好/ 的十分新鲜// 的蔬菜例5、一篮已经摘好的十分新鲜的很有营养的蔬菜例6、一篮很早以前就已经摘好的十分新鲜的很有营养的家常蔬菜例7、轻轻地│唱歌例8、带着一种// 十分轻松/// 的心情/ 不间断 //地轻轻地唱歌例9、带着一种十分轻松自然的心态不间断地轻轻地缓缓地唱歌(5)复杂介宾短语的分析:例1、对于│工作——对于/ 这份/ 重要而光荣/ 的外交工作例2、对于这份你希望得到的十分重要而光荣的外交工作例3、对于/这份/你和别人都希望得到的/能带给你责任感的/十分重要而光荣/的外交工作例4、关于│学习——关于一中领导班子的业务学习例5、关于一中校级领导班子的显得更重要的业务学习例6、关于一中校级班子和中级领导的显得一天比一天更重要的集体业务学习(6)复杂补充短语的分析:例1、洗得│干净——洗得 /都 //十分干净例2、(用香皂和水把这些脏衣服)洗得都很干净例3、(用那块进口的香皂和山中的清澈的泉水把这些穿了很久的脏衣服)洗得全都很干净例4、泻│在花上例5、(轻轻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例6、轻轻地、毫无声息地泻在这一片田田的叶子和散发着香气的花上例7、轻轻地、毫无声息地泻在这一片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美妙情感的田田的叶子和散发着香气的花上(三)复杂短语分析中注意事项:1、如果复杂短语分析中出现两种都可讲得通而又看不出侧重的的短语类型时,应按照如下顺序确定其类型:并列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补充短语例1、我们班的同学┆批评了┃他们——(主谓短语·动宾短语)例2、带着歉意│告别┆我的母校——(偏正短语·动宾短语)例3、把教室┆打扫│得十分整洁——(偏正短语·补充短语)2、如果复杂短语分析中出现两种虽然都可讲得通但语意有所侧重的的短语类型时,应按照所侧重的短语类型来确定整个复杂短语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