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及反思
北师大版2024秋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快乐的午餐)(教学反思)
快乐的午餐教学反思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北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本课教学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一一对应”的思想,并能够比较物体的多少,理解“多”、“少”和“一样多”的概念。
一、教学目标完成情况①、教学目标概述在《快乐的午餐》这一课时中,我们的教学目标主要围绕“生活中的数”这一主题展开,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认识数字6、7、8、9,了解它们的大小顺序,并初步掌握这些数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午餐情境,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②、教学目标完成情况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们对数字6、7、8、9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能够准确地说出这些数字的大小顺序。
同时,学生们也能够在午餐情境中,运用这些数字进行简单的计数和比较,体现了这些数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③. 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午餐情境,鼓励他们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通过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活动,学生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观察能力,还学会了如何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们在解决午餐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他们发现,数学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种体验让学生们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他们进一步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教学收获1. 情境导入的有效性:通过“快乐的午餐”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参与讨论和活动中,能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
2.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我采用了故事讲解、观察实物、动手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参与下,更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
《快乐的午餐》教案
《快乐的午餐》参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在数一数、比一比的活动中,初步体验对应思想。
2.能判断生活中具体物体之间的多少。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物体比较的方法和结果。
二、教学重点在数一数、比一比的活动中,初步体验对应思想。
三、教学难点在数一数、比一比的活动中,初步体验对应思想。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今天是小松鼠丁丁的生日,他邀请了几名好朋友到动物餐厅一起吃午餐,看,他们已经准备好了。
(出示主题图。
)同学们,你都看到什么了?(盘子、杯子、勺子。
)对了,小松鼠们用餐的时候每人都需要准备一套自己的餐具。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主动探究1.感受同样多粗心的服务员给小松鼠们准备了这些餐具,这些餐具够不够用吗?到底谁多谁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多少”。
(板书。
)餐具的种类比较多,咱们一样一样的来比一比吧。
首先,咱们看看盘子够不够,好吗?老师也给每个同学准备了和图中一样的小图片,如果你是服务员,你会怎么给这些松鼠发盘子?请同学们从学具袋中拿出盘子图片,动手摆一摆。
(生上台摆,边摆边说。
)师引导:1只松鼠摆1个盘子,没有多余的松鼠也没有多余的盘子,也就是松树和盘子的数量同样多。
(板书。
)谁还能把这个发现和大家说一说?(找学生说一说。
)现在请同学们把这个发现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同桌交流。
)2.初步感受多和少同学们刚才的表现真了不起,你们都是非常出色的餐厅服务员,请同学们把盘子收起来放在一边,接下来同学们看看勺子够用吗?请你从学具袋中拿出勺子图片,利用松鼠和勺子的图片动手摆一摆。
(找一个学生上台,边摆边像刚才那样说一说。
)预设:少一个勺子。
师:你是怎么知道勺子少1个的呢?师引导:1只松鼠对着1个勺子,最后1只松鼠没有勺子,也就是说,勺子比松鼠少1个。
(板书。
)刚才我们比过了盘子和勺子,还剩下什么了?(杯子。
)接下来同学们把勺子收起来,和盘子放在一起,从学具袋中拿出杯子图片,再动手摆一摆。
边摆边说你发现了什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学习目标:1、在数一数,比一比,画一画的活动中,直观的认识两个数量(10以内)间的相等与不相等的关系。
2、结合动手操作活动,能够清楚地表达出谁和谁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积累一一对应的活动经验。
重点难点:1、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培养操作,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准备:课件,松鼠图,盘子图,勺子图以及杯子图。
课前让学生准备相应的图示。
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是小松鼠的生日,他和他的朋友们正在进行一顿快乐的午餐。
板书课题:快乐的午餐师:仔细观察这幅图,你从中观察到了什么数学问题呢?学生们回答各种物体自己物体的数量,老师一边贴图示一边在图示下面写上相应的图示的数量多少。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说的真棒。
粗心的服务员给他们上的这些餐具够用吗?(生:不够)那么我们首先先来比一比松鼠和盘子的数量,看看盘子够不够用,好吗?谁来告诉我有几只小松鼠?(生:6只)那我先在黑板上贴上六只小松鼠,让他们排排坐。
老师在黑板上贴上6只小松鼠的图示。
师:那服务员给他们上了几个盘子呢?(生:6个)在小松鼠下面,一个对着一个贴上盘子的图示。
师:刚才老师给小松鼠发盘子的时候,谁注意到老师是怎么发的呢?(生:一只松鼠一个盘子,一个对着一个贴的)。
老师找同学重复。
渗透一一对应。
师:那么现在我想知道盘子和松鼠谁多谁少呢?(生:一样多)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1:数数的方法。
生2:一个对着一个。
)师:有的同学说一个对着一个,一个对着一个比较,最后,没有多余的松鼠,也没有多余的盘子,我们就说松鼠和盘子的数量一样多。
教师板书:松鼠和盘子一样多。
找学生重复这段话。
师:那盘子够用吗?(生:够用)知道了盘子够用,现在咱们比较勺子够不够,拿出你们提前准备好的小松鼠和勺子的卡片。
动手和老师一起摆一摆。
老师摆一个,你们摆一个。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快乐的午餐》教案含教学反思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快乐的午餐》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数数或分享食物的情况?”比如,和朋友们一起吃午餐时,如何公平地分配食物?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数字和加减法的奥秘。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数字1-10的基本概念、加减法运算的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数概念和运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快乐的午餐》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数字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他们通过午餐场景的实践活动,积极参与数数和分享食物的模拟操作,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不过,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导入新课的时候,我尝试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效果还不错。大多数学生能够联系到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起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数和分享食物的情况。这种贴近生活的引入方式,让学生们感到学习内容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数字1-10的基本概念。数字是表示数量的符号,它们有特定的顺序和大小关系。我们通过数字来计数和比较,它们在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
快乐的午餐反思
《快乐的午餐》教学反思《快乐的午餐》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五课时。
在教学本课时,我通过数一数、摆一摆、比一比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习掌握比较物体的多少,重点学会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讲,比多少并不难,在入学前对此概念已有初步的认识,但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凭直觉或数一数的办法来比较,并不一定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多少。
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生动的故事情境,松鼠家吃饭,有六只松鼠,需要一些什么餐具,让学生说出,每只松鼠都要有盘子、杯子和勺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在摆餐具中都有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我还安排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它们,悟出“多”“少”“同样多”“最多”“最少”的理性认识。
本节课学生对动手操作兴趣浓厚,在上黑板贴图片的过程中很好地感知了“一一对应”,并能很快比较出两个物体数量的多少,深刻体验了“一一对应”这种比较方法的特点。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个人反思还有需要改进的几个地方:一、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时从整体到局部,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观察时间。
二、在摆一摆的过程中,我发现个别学生虽然一只松鼠对一个盘子,但松鼠和盘子是摞在一起,还有的学生盘子、松鼠一一对应但摆的不整齐,这些摆法都不能一眼看出多少。
因及时让学生和黑板上的进行比较,体会一一对应的好处。
在今后操作中还应引导学生有序去摆,一一对应摆整齐。
三、在教完知识点后,还可以让学生在杯子、勺子、盘子三种物体任选两种进行比较并说一说,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个别学生不仔细听老师的提问,出现答非所问。
所以,今后要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五、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
《快乐的午餐》(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快乐的午餐(教案)
课程目标
1.学生能够掌握最基本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学生能够通过自主运算完成简单的加减法题目。
3.学生能够将加减法运算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内容
前置知识
无
新知内容
本堂课将教授简单的加法与减法运算。
教学过程
导入
1.老师可以问学生,他们喜欢吃什么午餐。
2.老师可以给学生出示几张图片,例如三明治、汉堡包、披萨等,然后让他们猜一猜这些午餐需要多少元。
观察
1.让学生观察一个简单的午餐菜单。
2.让他们数一数菜单上有多少种午餐。
操作
1.让学生自主计算菜单上午饭的价格。
2.老师可以让学生分别使用加法和减法计算午饭的价格。
对话
1.老师可以问学生,如果他们现在有一些钱,他们可以买哪些午餐。
2.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加减法计算他们可以购买的午餐。
3.老师可以问学生,如果他们想买一些饮料或甜点,他们需要多少钱。
总结
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几个简单的口诀,并提醒学生要注意不同的场景下使用不同的运算方法。
拓展
1.老师可以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午餐菜单,并编写加减法题目。
2.老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一起完成一些简单的问题。
3.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思考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总结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简单的加减法运算,知道了在实际问题中如何应用加减法。
下次请大家带来自己设计的午餐菜单和问题,让我们共同学习成长!。
一年级数学上册《快乐的午餐》教案、教学设计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表达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3.教师强调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珍惜粮食,热爱生活。
4.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学以致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重点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粮食的情感,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设想
1.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午餐时间为背景,设计一系列与午餐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通过情境教学,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年级数学上册《快乐的午餐》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数技能,能够熟练地点数10以内的数字,并能够理解数字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对物体进行数量和形状的认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简单的算术运算,如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注重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数学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升。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给予鼓励和支持,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5.创新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评价手段,如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关注学生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午餐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午餐的基本组成,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
2. 学会合理搭配午餐,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习惯。
3. 培养学生良好的餐桌礼仪,学会珍惜粮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午餐的重要性,学会合理搭配午餐。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克服挑食、偏食的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午餐食物图片、午餐搭配表、餐桌礼仪视频。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各种美味的午餐图片,引发学生对午餐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午餐的基本组成,让学生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
3. 活动一: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午餐搭配,并说明原因。
4. 活动二:观看餐桌礼仪视频,学习良好的餐桌行为。
5. 活动三:动手实践,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份营养均衡的午餐搭配。
6. 总结:强调午餐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六、板书设计1. 《快乐的午餐》2. 画出午餐的基本组成,如主食、蔬菜、肉类等。
3. 列出午餐搭配的原则,如营养均衡、多样化等。
4. 强调良好的餐桌礼仪,如不挑食、不偏食、珍惜粮食等。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设计一份营养均衡的午餐搭配。
2. 写一篇关于午餐的短文,描述自己喜欢的午餐及原因。
八、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对午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通过小组讨论和动手实践,学生学会了合理搭配午餐,培养了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品质。
3. 课后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了教育的实效性。
4.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关注学生的饮食习惯,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餐桌礼仪,为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5《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5《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快乐的午餐》这一节内容主要讲述了在午餐时间,小动物们分享食物的场景。
通过这个场景,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即两个数量合并成一个总数的运算。
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分享、关爱他人的品质。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数学,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但他们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够理解分享的概念。
此外,学生对动物形象较为喜爱,因此,通过小动物分享食物的场景来引入加法运算,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掌握加法运算的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分享美好的品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加法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难点:理解加法运算的实际应用,能够将加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小动物分享食物的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加法运算。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PPT、教学卡片、小动物手偶等。
2.学具:练习本、笔、小动物贴纸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小动物们分享食物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大家看,这些小动物在干什么呢?”学生回答:“他们在分享食物。
”教师总结:“分享是一种美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分享的知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两组相同数量的小动物手偶,让学生观察并提问:“如果把这些小动物分成两组,每组有多少只呢?”学生回答:“每组有5只。
”教师继续提问:“如果再把这两组小动物合在一起,一共有多少只呢?”学生回答:“一共有10只。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快乐的午餐》教案及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快乐的午餐》教案及反思教学内容:快乐的午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大小)。
(教材第14~15页)教学目标: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一样多”“谁比谁多或少”。
2. 初步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进而深入理解“多”“少”的相对性。
教学重点:理解“一样多”“谁比谁多或少”。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快看,今天的小松鼠家多热闹啊!你看到了什么?出示课件。
(教材第14页情境图)学生可能会回答:小松鼠家要准备吃饭了,已经摆好了盘子、勺子和杯子。
有6只小松鼠在准备吃饭。
桌子上摆着7个杯子、5个勺子和6个盘子。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细致,发现了不少信息。
可是你们发现了吗,这些小松鼠准备的餐具合适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快乐的午餐。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由小松鼠家热闹的午餐场景引入新课,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情境图,发现其中的数学信息,接着教师提出问题“这些小松鼠准备的餐具够吗”,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好奇心一起探究新知识,投入课堂教学。
二、探究新知1. 认识“一样多”。
出示课件。
(教材第14页小松鼠与盘子的比较图)师:同学们看看,老师把餐桌上的盘子分给了小松鼠,快来比一比,你们发现了什么?生:小松鼠和盘子一样多,盘子够了。
师:你们仔细想想,老师是怎样分的?生:每只小松鼠一个盘子。
师:像老师这样一只小松鼠对应一个盘子,然后再作比较的方法,有什么好处?(学生如果答不出“一一对应容易比出谁多谁少”,教师要指出图中的一一对应关系,然后告诉学生;如果学生能说出这样容易看出谁多谁少,教师就可以适当告诉学生这样一一对应地作比较,可避免重复数或漏数。
)设计意图:给学生初步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2. 认识“谁比谁多(少)”。
出示课件。
(教材第14页小松鼠与勺子、杯子的比较图。
)师:看!同学们,老师把餐桌上的勺子和小松鼠也像刚才一样,一个对应一个地摆了一下,你们发现了什么?够吗?生:勺子少了1个,不够了。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5《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5《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快乐的午餐》这一节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实际操作,掌握数的组成和数数的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有趣的故事情节,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到数学,对数的组成和数数的方法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同时,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需要大量的实践操作和反复练习,才能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理解数的组成和数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数的组成和数数的方法。
2.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2.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数的组成和数数的方法。
3.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图片、动画、故事情节等,用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具:小卡片、小玩具等,用于学生的实践操作。
3.课堂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情节,引出今天的课题《快乐的午餐》。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物品。
引导学生发现图片中的物品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分类,从而引出数的组成和数数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些小卡片和小玩具。
让学生按照数的组成和数数的方法,将这些物品进行分类和数数。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可以包括数的组成、数数的方法等。
完成后,教师进行讲解和点评。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我们还会在哪些情况下用到数的组成和数数的方法?让学生举例说明,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
《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
《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数出数量在 6 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学生能够理解“一样多”“多”“少”的含义,并能用相应的语言描述物体的数量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经历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数量的过程,初步体会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一样多”“多”“少”的含义,并能用语言描述物体的数量关系。
掌握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
2、教学难点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各种食物图片、小棒等)五、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午餐的视频,展示小朋友们在学校食堂快乐用餐的场景。
提问:同学们,你们看他们的午餐多丰富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快乐的午餐》。
2、探索新知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图中有哪些餐具和食物?它们分别有多少?让学生数一数,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比较餐具和食物的数量教师拿出 3 个勺子和 5 个碗的图片,贴在黑板上。
提问:勺子和碗哪个多?哪个少?学生通过观察和数数,回答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将勺子和碗一个一个地对应摆放,剩下的就是多出来的。
同样的方法比较其他餐具和食物的数量。
理解“一样多”“多”“少”教师指着一一对应的图片,讲解“一样多”“多”“少”的概念。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什么是“一样多”“多”“少”。
3、巩固练习完成教材中的“练一练”。
让学生拿出学具,自己摆一摆,比一比,说一说。
4、课堂小结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一样多”“多”“少”的含义和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
5、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数一数家里的水果、玩具等物品的数量,并用“一样多”“多”“少”描述它们的数量关系。
《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
《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3课《快乐的午餐》。
课文主要讲述了小动物们一起分享午餐的愉快场景,通过描绘小动物们互相帮助、互相尊重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分享和友爱的快乐。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课文的理解和朗读。
难点:理解分享和友爱的意义,学会在生活中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文课件、生字词卡片、午餐食物图片。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展示午餐食物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午餐食物,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课文朗读: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生字词和长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组内互相练习,巩固记忆。
4. 课文讲解:教师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小动物们分享午餐的愉快场景,让学生体会分享和友爱的意义。
5.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扮演小动物,模拟分享午餐的情景,体会分享和友爱的快乐。
6.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快乐的午餐小动物们分享友爱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画出小动物们分享午餐的场景。
3. 写一篇关于分享和友爱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朗读都比较顺利,生字词的学习也得到了巩固。
在实践环节,学生分组扮演小动物,积极参与分享午餐的情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分享和友爱的意义,并在生活中实践。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在家中与家人分享食物,体会分享的快乐。
或者组织一次班级午餐分享活动,让同学们互相分享食物,增进友谊。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快乐的午餐》这篇课文通过具体的情境描绘了小动物们在森林里聚餐的愉快场景。
二年级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
二年级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餐桌礼仪2.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3. 提高学生对食物的认识和理解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5. 增强学生对健康饮食的意识和重视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餐桌礼仪难点: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三、教学准备1. 各种食材和食物模型,如水果、蔬菜、肉类等2. 干净的餐具和餐桌布置3. 教学用具:投影仪、PPT等4. 教师提前准备好的午餐菜谱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他们通常在午餐时吃些什么,以及吃饭时应该注意的行为规范。
2. 学习食物分类与重要食物的介绍(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食物模型和图片,向学生介绍各类食物的特点和重要性。
同时,引导学生了解到吃水果、蔬菜、肉类等对健康的重要性。
3. 分组讨论午餐菜单(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每个小组设计出一份健康又美味的午餐菜单。
鼓励学生在讨论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并解释为什么选择这些食物。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问题,帮助学生了解每种食材的营养价值。
4. 分组实践制作午餐(30分钟)每个小组根据自己设计的菜单,共同合作选择食材、准备材料,并利用教室内的设备进行简单的烹饪和装盘。
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但鼓励学生自主完成。
5. 餐桌礼仪与用餐时间(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在用餐时应该注意的礼仪和规定的用餐时间。
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餐桌礼仪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在实际操作中落实。
6. 合作品尝午餐成果(10分钟)每个小组将自己制作的午餐菜品摆放在餐桌上,学生们一起品尝,并互相交流味道和感受。
教师在品尝过程中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7.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午餐教学设计过程,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与感悟。
同时,教师可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快乐的午餐》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快乐购物》的一节实践活动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购物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和简单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实际生活中的购物环节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购物的过程,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购物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购物过程,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购物过程。
2.游戏教学法:通过模拟购物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进行购物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购物场景图、商品图片、计算器、购物清单等。
2.学具: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套购物清单和计算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购物场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中的物品名称。
提问:“你们知道图中的物品价格吗?如果我们要买这些物品,应该如何计算总价呢?”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商品图片和购物清单,让学生分组进行购物活动。
每组选定一种商品,根据商品价格和数量计算总价。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如有问题,可以请教组内其他成员或教师。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购物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在购物过程中,需要运用加减法计算商品总价。
教师观察学生的计算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竞赛,比一比哪个小组购物计算得更快、更准确。
《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
1.5 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描述:通过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意义。
2.学习内容分析:这节内容是在学生对数的含义有了初步的感知,并且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之后进行学习的,这一内容的学习也是为下一节学习数的大小的比较打基础的。
本节内容由三个情境问题构成,首先根据情境图中呈现的6只松鼠到饭店就餐,有6个盘子、5 把勺子等信息,提出“盘子够吗”这一问题,紧接着提出勺子够吗?水杯够吗?这样的两个问题,出示两组情境图,主要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通过小松鼠与勺子、杯子的比较活动,发现数量不一样多,体会多与少的含义。
最后,在“说一说,哪个最多?哪个最少?”环节中,主要是三个数量的比较,在数一数、比一比的基础上,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得出比较结果,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最多、最少。
整个过程让学生充分经历“一一对应”的活动过程,帮助学生直观认识两个数量之间的相等和不相等的关系,为后续学习解决“比较两个数量间多与少”的问题解决积累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学生通过数一数、摆一摆、比一比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习并掌握比较物体的多少,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体验具体的比较方法。
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同时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学会用一一对应得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难点:结合动手操作活动,积累一一对应的活动经验。
三、教学过程师:能说说为什么要把它对的这么整齐?学生自由说说:这样才能一眼看出盘子够不够……师:像这样一个对着一个地摆,叫做一一对应。
观察摆的结果,盘子够吗?学生:一样多,够了。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学生:每只松鼠都有一个盘子,松鼠没有了,盘子也没有多余的了,所以说盘子刚刚好。
师:一一对应地摆,松鼠和盘子都没有了,这样说明松鼠的数量和盘子的数量同样多。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材、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对数的含义有了初步的感知,并且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这一内容的学习也是为后一节课学习比较数的大小做准备。
教学中利用教材情景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注意力和专注力较弱。
他们的生活语言较丰富,但准确无误的数学语言有所欠缺。
因此,应该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和重难点:1.知识与技能:在数一数、比一比、玩一玩的活动中,直观认识两个数量(10以内)间的相等与不等关系。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仔细观察、清楚地表达以及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会“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理解“一样多”“-比-多”“-比-少”“最多”“最少”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培养学生认真倾听,有序操作,大胆表达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理解“多”“少”“一样多”“最多”“最少”的含义。
准确描述比较的结果。
教学难点:能动手操作,用“一一对应”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法与学法:教法:1.讲解法。
多媒体课件和精美的教具辅助教学,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
2.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学习。
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3.指导练习法。
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法:1.采用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意识和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2.通过有趣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动物餐厅开业了,有一群小客人和咱们同学一样,马上也要吃午餐了,你们看看谁来了?生:小松鼠。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时《快乐的午餐》教案(含反思)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第五课时快乐的午餐【教学内容】快乐的午餐(比多少)【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数一数、比一比、画一画的活动中,直观认识两个数量(10以内)间的相等与不等关系。
2、能力目标:结合动手操作活动,能够清楚地表达出谁和谁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积累一一对应的活动经验。
3、情感目标:继续学习并养成认真倾听,有序操作,大胆表达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出示主题图:一群小松鼠高高兴兴地来到了动物餐厅,准备美餐一顿,爱动脑筋的小松鼠发现了好多数学问题,我们一起去看看。
板书:快乐的午餐二、操作感知,感悟“一一对应”1、让学生动手操作,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
①盘子够吗?学生说出后,你是怎么知道的?6和6一样多。
要比较物体的多少可以数数;也可以一个对一个的进行比较。
老师这里有松鼠和盘子图,我们一起来摆一摆,看看盘子到底够吗?一只松鼠要发一个盘子,那我们就把一个盘子对着一只松鼠摆,一个对着一个。
②勺子够吗?餐厅里的勺子够吗?我们一起来摆一摆。
指名学生摆一摆。
③杯子够吗?有了盘子勺子,还要给每只小松鼠准备杯子,餐厅里的杯子够吗?出示情境图,让学生先读一读小动物说的话,然后小组演一演,借助学具摆一摆,最后全班交流。
2、看图让学生说一说哪个最多、那个最少。
理解“多少、同样多、最多、最少”的含义。
出示课件。
(教材第14页最下面的图)同学们,现在老师把餐桌上的餐具都摆在了一起,你们仔细看看,能正好配成套吗?哪个最多?哪个最少?三、练习反馈,强化思维1、拍手游戏,前后呼应。
如:师拍3下,你和我一样多。
生相应拍手3下。
师拍4下,你比我多。
生相应拍手5下。
(指名说)师拍4下,你比我少。
生相应拍手3下。
(指名说)2、画一画。
完成教材“练一练”的第1题。
引导学生先读每道题的要求,再按要求画。
画完后,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3、完成教材“练一练”第2、3题。
四、课堂小结今天同学们知道了“一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我们主要是通过“一一对应”来比较物体多少的,今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会运用这样的方法解决很多问题。
快乐的午餐教学反思
快乐的午餐教学反思午餐时间是孩子们一天中最为放松的时刻之一,也是进行教育和培养良好习惯的绝佳时机。
在一次午餐教学活动中,我尝试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旨在让孩子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够学习到一些生活技能和社交礼仪。
以下是我对这次教学活动的反思。
首先,我注意到孩子们在午餐时的交流往往比较随意,缺乏一定的秩序和礼貌。
为了改善这一点,我设计了一系列的餐桌礼仪教学活动。
在活动开始前,我向孩子们介绍了一些基本的餐桌礼仪,比如等待所有人坐下后再开始用餐,使用正确的餐具,以及在用餐时保持安静等。
通过这些教学,孩子们开始意识到在公共场合中保持礼貌的重要性。
其次,我鼓励孩子们在用餐时进行积极的交流。
我注意到,当孩子们在餐桌上分享他们的食物时,他们之间的友谊和团队精神得到了加强。
因此,我设计了“分享餐盘”的活动,让孩子们轮流分享他们的食物,并讲述食物的来源和制作过程。
这不仅让孩子们了解到食物的多样性,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挑战。
例如,有些孩子对于分享食物感到不自在,或者在交流时显得害羞。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采取了小组讨论的形式,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在小组内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再将小组的讨论结果分享给全班。
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们感到更加自在,也更愿意参与到活动中来。
此外,我还发现孩子们对于健康饮食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为了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我引入了“营养小知识”环节,向孩子们介绍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以及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通过这些教学,孩子们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饮食习惯,也学会了如何选择健康的食物。
在这次午餐教学活动中,我也意识到了作为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创新。
为了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我尝试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比如播放食物的制作过程视频,或者使用互动软件让孩子们参与到营养配餐的设计中。
这些新颖的教学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最后,我认为这次午餐教学活动是成功的。
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基本的餐桌礼仪,还提高了他们的社交技能和健康意识。
《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及反思
《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一篇:《快乐的午餐》教学设计及反思《快乐的午餐》教学目标:1、在数一数、比一比、画一画的活动中,直观认识两个数量(10以内)间的相等与不等关系。
2、结合动手操作活动,能够清楚地表达出谁和谁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积累一一对应的活动经验。
3、继续学习并养成认真倾听,有序操作,大胆表达的习惯。
教学重点: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大小。
教学难点:清楚地表达出比较的结果教学准备:课件,图片,教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小朋友们,秋天到了,漫山遍野的松果都成熟了,小松鼠们采摘到课好多好多的松果。
今天中午,它们决定好好地庆祝一下,享受一个丰盛的、快乐的午餐。
揭示课题:快乐的午餐(并板书)。
师:请仔细观察主题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松鼠,盘子,勺子,桌子…(6只松鼠…)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活动一:摆盘子师:要开始吃午饭了,可是餐具还没有摆好,谁可以帮小松鼠摆放餐具?从图中我们知道有几只松鼠,几个盘子?生:有6只松鼠,6个盘子。
学生上台摆餐具。
摆完后,请学生说一说他是怎么摆的。
(一个对着一个地摆)引导学生说1只松鼠对1个盘子。
师:这位小朋友摆的真棒,每个人都有一个盘子,现在也请全班一起来摆一摆,用圆片代表松鼠,用三角形代表盘子,请先拿出它们各自相对应的数量,再动手摆一摆。
师:盘子够吗?你们怎么知道?引导学生完整清楚地表达:松鼠的数量和盘子的数量一样多。
小结:一一对应地摆,松鼠和盘子都没有多余的,这样说明松鼠的数量和盘子的数量一样多。
(板书:一样多)活动二:摆勺子和杯子师:盘子够了。
那么勺子和杯子够用吗?先数数勺子有几把,然后用刚才的方法摆一摆,看一看,勺子够吗?引导学生完整清楚地表达:勺子的数量比松鼠的数量少1个;松鼠的数量比勺子的数量多1个。
(板书:少)师:勺子不够怎么办?生:加上一个勺子就一样多。
师:再来数数杯子有几个?摆一摆,结果是什么?引导学生完整清楚地表达:杯子的数量比松鼠的数量多1个;松鼠的数量比杯子的数量少1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乐的午餐》
教学目标:
1、在数一数、比一比、画一画的活动中,直观认识两个数量(10以内)间的相等与不等关系。
2、结合动手操作活动,能够清楚地表达出谁和谁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积累一一对应的活动经验。
3、继续学习并养成认真倾听,有序操作,大胆表达的习惯。
教学重点: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大小。
教学难点:清楚地表达出比较的结果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教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秋天到了,漫山遍野的松果都成熟了,小松鼠们采摘到课好多好多的松果。
今天中午,它们决定好好地庆祝一下,享受一个丰盛的、快乐的午餐。
揭示课题:快乐的午餐(并板书)。
师:请仔细观察主题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松鼠,盘子,勺子,桌子…(6只松鼠…)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活动一:摆盘子
师:要开始吃午饭了,可是餐具还没有摆好,谁可以帮小松鼠摆放餐具?从图中我们知道有几只松鼠,几个盘子?
生:有6只松鼠,6个盘子。
学生上台摆餐具。
摆完后,请学生说一说他是怎么摆的。
(一个对着一个地摆)引导学生说1只松鼠对1个盘子。
师:这位小朋友摆的真棒,每个人都有一个盘子,现在也请全班一起来摆一摆,用圆片代表松鼠,用三角形代表盘子,请先拿出它们各自相对应的数量,再动手摆一摆。
师:盘子够吗?你们怎么知道?
引导学生完整清楚地表达:松鼠的数量和盘子的数量一样多。
小结:一一对应地摆,松鼠和盘子都没有多余的,这样说明松鼠的数量和盘子的数量一样多。
(板书:一样多)
活动二:摆勺子和杯子
师:盘子够了。
那么勺子和杯子够用吗?先数数勺子有几把,然后用刚才的方法摆一摆,看一看,勺子够吗?
引导学生完整清楚地表达:勺子的数量比松鼠的数量少1个;松鼠的数量比勺子的数量多1个。
(板书:少)
师:勺子不够怎么办?
生:加上一个勺子就一样多。
师:再来数数杯子有几个?摆一摆,结果是什么?
引导学生完整清楚地表达:杯子的数量比松鼠的数量多1个;松鼠的数量比杯子的数量少1个。
(板书:多)
师:怎么做杯子和松鼠一样多?
生:去掉一个杯子。
3、谁最多,谁最少?
小结:“最”是指两个以上物品进行比较时居首位的。
从图中可知杯子最多、勺子最少。
(板书:最)
4、总结:我们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板书副标题:比多少)并能够用清楚地表达出谁和谁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完成练一练第1题,引导学生读懂题目要求,再进行解答。
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游戏:摆学具。
(1)圆片和三角形摆得一样多。
(2)圆片摆得多,三角形摆得少。
2、画一画
完成练一练第1题,引导学生读懂题目要求,再进行解答。
3、比一比
完成练一练第3题,引导学生读懂题意,再解答。
四、课堂总结
谈收获: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作业:
练一练15页1,2,3,4题
板书:
快乐的午餐(比多少)
松鼠图片
一样多
盘子图片
勺子图片最少
杯子图片最多
《快乐的午餐》教学反思
《快乐的午餐》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一课内容。
在教学本课时,教师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画一画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习掌握比较物体的多少,重点学会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讲,比多少比并不难,在入学前对此概念已有初步的认识,但大部分的学生的都是凭直觉或的办法来比较,并不一定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多少。
,创设生动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在摆餐具中都有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
我还安排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它们,悟出“一样多”“多”“少”“最多”“最少”的理性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个人反思还有需要改进的几个地方:
1、整节课的表扬性语言较少,特别是对于个别上课表现突出的同学没有及时进行表扬,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数学源于生活,在摆学具前,如果让6个学生扮演松鼠,并请其他同学根据图中所给信息现场分发餐具,初步感受一个对着一个,这个环节既能令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又能为接下来摆学具环节做好铺垫。
3、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对学生进行足够的引导,发现部分学生不会摆,个别学生虽然是一只对应着一只,但是挤在一起,或者摆放的不整齐,这些摆法都不能一眼看出多少。
对于摆放正确的学生也未利用多媒体将其展示给全班看。
如果及时将这些摆法和黑板的摆法做对比,将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一一对应方法。
在操作中应该引导学生有序去摆,一一对应摆放整齐。
4、一年级学生还处于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初始阶段,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差,注意力持续时间比较短,所以需要教师不断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及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组织好教学,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5、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本节课要求学生能够清楚的语言表达,学生说清楚一定能想清楚。
要求学生边看边说,对学生的说要正确引导,加强师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