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梅龄伤寒症候分类纲目
《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变证(续二)
边红 , 咽红 干痛 , 下斑疹 隐 隐。 皮
3 .风 热 内扰 于肺 , 犯及气 分 , 表未解 : 患者此
可喘促 而 咳声 粗重 , 出而体表无 大热 , 汗 且上述 的 分风热 现症 尚未尽 除 ; 喘促胸满 而身 热甚 。 或
时邪 温病 初起 的 风 温表 证 , 即风 热表 证 , 非 “ 为 无 温
热 之渐 ” 已。 而
今 日作 者 之 所 以 将 本 节 名 称 命 名 为 “ 温 表 风 证 ” 而不 命 名 为 “ 热 表 证 ” , 因有 二 : 一 . , 风 者 原 第 《 伤寒论 》 6条 中就有 “ 第 温病 ” “ 和 风温 ” 的名 称 ; 第 二 .伤 寒与 温病 均是 基 于 中 医基 础 理 论 的 , 者 既 二
其命名为“ 风温犯表” 。 根据 《 寒论 》 6条 “ 阳病 , 热 而渴 不 恶 伤 第 太 发 寒者 , 为温病” 柯 韵伯悟出“ 经各具六气 ” 即太 , 六 ,
阳病 不仅 有风 寒证 , 同样 也 有风 温证 。不 过 , 阳主 太
或现症 : 风热表证的临床常见症状 , 除了上述主
【 原文词解】 形 作伤 寒 : 外貌 很像 太 阳伤寒 , 指 即症现 发热脉
浮, 甚至 微恶 风 ; 进 一 步细 辨 脉 症 , 并 非 太 阳 伤 若 却 寒 。故 称其 为 “ 作 伤寒 ” 形
【 临床现症】
主 症 : 热而 渴 , 发 不恶 寒 , 浮不 紧 。 脉
阳风热表 证对 伤 寒温 病 进 行 初 步 的沟 通 , 有 意将 故
可融通 , 两类 著作 亦应 合编 , 融通 与合 编 的难点 在 而 于对 表 证 以及 对 营 卫 的认 识 方 面 同 中有 异 , 作 者 故 虽受 篇 幅之 限不 能全 面讨 论 这 方 面 问题 , 仍 借 太 但
《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
《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在临床上,外感病中的“刚痉”与“柔痉”均较常见。
痉病的临床表现,以项背强急、角弓反张、抽搐口噤为特征,刚痉与柔痉亦不例外。
张仲景依据痉病的不同兼症,以及不同的病因属性,将痉病分类成“刚痉”和“柔痉”。
按照《金匮·痉湿暍病篇》开首所说的:“一.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二.太阳病,发热汗出,不恶寒者,名曰柔痉。
”即将处于表证阶段的痉病分类成了刚、柔两类,并列举出二者的主症及二者的鉴别要点;同时,从其现症亦可分析出二者的病因异同。
从刚痉症现“发热无汗,反恶寒”可知其病因属犯表之风寒,此点笔者在上一节已作分析,不再赘述。
从柔痉症现“发热汗出,不恶寒”则可知,其病因属犯表之风热(之所以判断其病因属风热,笔者在下面【病因病机】中尚会进一步论证)。
张仲景在临床观察中发现,引起痉病的病因有伤寒、中风、风热等多种:因伤寒所致者如“刚痉”;因中风所致或与中风相关者,如“五.夫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金匮·痉湿暍病篇》),即使风寒所致的“刚痉”及风热所致的“柔痉”,其病因亦常兼挟风邪,其痉症与风邪亦不无关系;因风热所致者如“柔痉”等等。
同时张仲景观察到,痉病的形成机理与太阳表证发汗太过而伤津助热、经脉失养关系较大,所以他在治疗痉病时,常常采用升津或生津的葛根与栝篓根(即天花粉)为君药。
我们应注意的是,在张仲景所处的时代,对辛凉解表法治疗风热表证的认识尚很模糊,更无在临床上成熟有效的辛凉解表方剂。
所以,仲景虽明知柔痉多为风热所致,但仍选用辛温的桂枝汤以疏其风,然后加用甘寒的天花粉为君,一则制桂枝汤之温,二则生津、濡养经脉以祛强急。
处在我们当今的时代,则有更多更好的方剂可供选择,为了提高临床的实际疗效,故笔者在【治疗方法】中,选用后世《温病条辨》中的银翘散加栝蒌根,作为治疗处于表证阶段的柔痉的主方。
【相关原文】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江西姚氏】伤寒论体系
江西姚氏】伤寒论体系
姚氏伤寒论体系,是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帮助,算得上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宝贵宝藏。
姚氏伤寒论体系是在汉朝时代江西地区的姚秦绍所著,是我国最早的临床诊断学理论体系,是我国古代急症学的集大成者。
它以春秋经伤寒症证证候论和伤寒症论治技法两部分组成,为中国伤病治疗奠定了基础。
姚氏伤寒论体系创新地把症状分为四种,并以病变病态分类,为我国伤病诊断治疗奠定了
基础。
它把诊治的思想开拓为观察征候、比较诊断以及病变性质的依据,使得中国古代医
学科学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它所提出的临床分型思想,使临床诊断更精准,治疗更有效。
同时,它也让治疗技术更加灵活,使治病效率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此外,姚氏伤寒论体系还以原料配搭药物调治病机而著称,它强调根据病因病理及部位、
四诊以及伤寒病法调治病机。
它把药物使用安排的更加规范,使得治疗的过程更加严谨,
更能够有效的缓解病症。
总之,姚氏伤寒论体系是中国古代伤寒治疗的重要体系,它为中医药处方给予了极大贡献,在当今社会仍然极具参考意义。
六经辨证解温病,也可以卫气营血解伤寒(当代医家姚梅龄教授对此颇有研究
六经辨证解温病,也可以卫气营血解伤寒(当代医家姚梅龄教
授对此颇有研究
胡老提出了辨证论治的大致顺序,先辨六经、再辨八纲(可细化至气血津液、脏腑经络)、后辨方证。
但在实际运用中,作为辨证论治的三条路径“六经、八纲、方证”,从哪条路径进入辨证之门均可,不必拘泥于先后顺序。
但无论从哪条路径入门,均要对三条路径全部考虑,互参互校,才能使得辨证尽可能精准无误。
在中医学派中,六经辨证伤寒派、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温病派、脏腑标本易水派、病机气宜河间派等,均为独立而完整的辨证体系。
这就意味着,既可以
六经辨证解温病,也可以卫气营血解伤寒(当代医家姚梅龄教授对此颇有研究),还可以脏腑标本与病机气宜互解互释(伤寒大家陈慎吾对此有所专论)。
本书即是伤寒大家胡希恕先生以“六经辨证(六经—八纲—方证)”解读《温病条辨》的力作。
本书主要采用“按语(即胡希恕按)”方式评说,另有胡希恕自序、附录胡希恕“药物的医疗应用”及胡希恕“《温病条辨》约言录”。
本书谨遵油印本文字,个别地方编者以“()”顺畅文字,或者用“编者按”的方式加以说明。
姚梅龄:解读伤寒论“阳微结”
姚梅龄:解读伤寒论“阳微结”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
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
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
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解读头汗出,微恶寒:寒邪郁热。
手足冷:太阳病,很难出现独手足冷,在阳明病如果寒邪郁热,实邪郁热也很难出现手足冷。
只有一个经在阳经,可以出现手足冷,指头寒,就是少阳经。
为什么呢?少阳经是转枢之经。
有几个因素促进它形成转枢之经。
第一,一个少阳为一阳生发之气,由阴出阳的第一经厥阴为阴尽之经。
少阳,一阳初生之气,一阳之气升到目外眦,目就打开。
第二,手少阳三焦,三焦是半表半里,三焦是原气之别使,三焦是气血津液的通道,阳气的通道。
三焦是转枢内外,内外出入,上下升降,包括在脏腑之外,躯体之内的一个最大脏器。
升降出入跟三焦关系很大,所以它是转枢之府。
少阳升发之气在胆经,在少阳经,手少阳三焦经,三焦府的性质又决定了它阳气的转枢。
一旦郁遏了焦膜的阳气,或者少阳的胆气,阳气就很难由里出表,运送到四肢之末、筋膜的末端。
所以少阳可以出现郁热。
所以临床上,大家要懂中医的发病机理及生理病理。
比如一个小孩手足冷,呕吐,波及到少阳,有经验的儿科医师会知道他快惊厥了。
因为少阳厥阴相表里,少阳阳气郁,慢慢手足一凉,就会陷到厥阴经,就是表邪引动肝风,波及到了厥阴经。
“厥阴之上,风气主之。
”其实这也是表证,就不需要用羚羊角、紫雪丹一类,就用薄荷、钩藤这些药,就会好,解表。
心下满:满是持续性的,所以小柴胡汤方后为什么接着讲“血弱气尽,腠理开”,或者“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也。
”因为小柴胡汤是焦膜病,不是胆经的病,焦膜所以他苦满。
这里的满是中焦焦膜有点寒湿在里。
大便硬:有寒湿为什么大便硬?因为阳气微郁,有化热的趋势。
姚梅龄中医内科鉴别诊断要点
姚梅龄中医内科鉴别诊断要点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主要研究人体内脏器官的病理变化及其诊断与治疗方法。
姚梅龄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内科学家,他在中医内科鉴别诊断方面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要点,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因,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下面将结合姚梅龄的观点,介绍中医内科鉴别诊断的要点。
一、四诊合参中医内科鉴别诊断的核心是四诊合参,即望、闻、问、切四个方面的综合分析。
望诊主要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质、舌苔等,以判断病情的寒热虚实等特点;闻诊主要通过听诊患者的声音、呼吸等,了解病情的声音、气味等特点;问诊主要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等,了解病情的起因、发展等情况;切诊主要通过脉搏的触诊,判断病情的脉象特点。
四诊合参能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为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二、寒热虚实辨证根据中医理论,疾病的性质可分为寒热虚实四个方面。
寒症以畏寒、阳痿、喜温等为特点;热症以发热、口渴、大便秘结等为特点;虚症以乏力、气短、面色苍白等为特点;实症以疼痛、红肿、痰多等为特点。
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四诊合参,可以准确判断疾病的性质,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三、辨别寒热虚实的方法在鉴别诊断中,姚梅龄提出了一些辨别寒热虚实的方法。
寒症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苍白、舌质淡白、脉象沉缓等特点来判断;热症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红赤、舌质红绛、脉象滑数等特点来判断;虚症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苍白、舌质淡白、脉象弱缓等特点来判断;实症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红赤、舌质红绛、脉象滑数等特点来判断。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初步判断疾病的性质,为进一步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四、辨别病因的方法在中医内科鉴别诊断中,病因的辨别也是非常重要的。
姚梅龄提出了一些辨别病因的方法。
根据患者的病史、起病缓急、发病原因等,可以初步判断疾病的病因。
例如,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可能是因为风寒入侵所致;饮食不洁引起的腹泻、呕吐、腹痛等症状,可能是因为饮食不当所致。
《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中风表虚证
本文链接:/Periodical_jxzyy201002002.aspx
语——整理者注)——秦艽10 g、炒白芍10 g、炙甘
草10 g。整理者遵姚老此方法用于临床,屡用屡效。
(收稿日期:2010-01-20责任编辑:蒋力生)
r……………………………………一飞! ;
新专栏征稿
{
{
i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双月刊)已全面改版,以下重点栏目面向全国征稿: ●理论研究对中医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专题论述。讨论专题有:中医水理论研究、火理论研究、体;
浮于表与寒邪相争则热势复高;同时,也就造成患者
一时自汗出,一时又欲汗出而不得汗出,即所谓自汗 出而不彻的症象;毛窍开合不利,鼻亦难独任呼吸,
壅塞不通而或鼻鸣;肌肉受邪,影响脾胃升降失常而
干呕。邪正相争于表,卫阳较强,故脉浮;营阴偏弱, 稍按又觉驰缓无力,故脉又现缓弱之象;邪犯通体之 卫气,营血因之阻滞,故而身体四肢及腰疫疼。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证与太阳伤寒表证在 病因病机方面主要有三点明显区别:第一.本证的病 因是挟有寒邪的风邪,与伤寒表证的病因是挟有风 邪的寒邪相较,主因有偏风与偏寒的不同;第二.导 致本证的风邪,其性主动,主疏泄,所以即使是挟寒 的风邪,也没有寒邪凝闭压抑卫气的作用强,故本证 与太阳伤寒表证无汗不同,时而能自汗;第三.正因 为本证无寒闭卫气较甚的机理,故卫气奋起与邪争 之力亦不强,卫气盛实的程度亦较表寒证稍逊,加之 本证尚具营弱之机,则相对表寒的麻黄汤证而言,常 被伤寒注家称为表虚证,然就其实质而言,本证乃属 以寒风之邪偏盛为主,卫营不足为次的偏实证候。
【病案举例】
胡某某,女,32岁,1983年6月2日初诊。(伍 炳彩经治) 患者发热5天,体温波动在38~38.5℃之间, 伴头痛,身体疼痛,口不渴,用西药治疗发热不退,乃 请我出诊。就诊时患者发热有汗,问其恶风否?矢
姚梅龄伤寒症候分类纲目
【第一篇太阳病】太阳病,是指人体太阳经的病变。
太阳经,包括两经两腑。
两经即足太阳膀胱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两腑即膀胱腑与小肠腑。
太阳经经脉禀天之阳气最足,应天之巨阳而为人身巨阳,故太阳经脉为三阳之经,亦即太阳经具“标阳”之性。
膀胱为人体州都之官,为寒水之府,故其性寒,加之其秉承先天之本肾脏的寒水之气,故其生理寒性甚强;小肠为传化物之腑,其秉心火之余气,性亦属火,而能传化物,泌别清浊。
两腑之气相较,膀胱之气强于小肠之气;“两经一气”合化的结果,是火从水化,热从寒化,最终形成的太阳本气为“寒气”,故内经会说:“太阳之上,寒气主之”(《素问·天元纪大论》)。
由此可见,太阳经的“两经一气”为足经司令。
综上所述,太阳经的生理性质,是本寒而标阳。
“阳者,卫外而为固也”(《素问·生气通天论》)。
太阳经为人身巨阳,自然肩负卫外之功,若要卫外,则又必具统营卫之力,始能固护人身肌肤之表,而太阳经正具此力,故又云太阳统营卫,主皮毛,为人身藩篱而主表。
外邪伤人,多首伤太阳,原因即缘于此。
《伤寒论》是为讨论外寒伤人所致各种病变的专书。
外寒为阴邪,最易伤阳;加之外寒伤人,必从表入,故伤寒之为病,多首伤太阳经形成太阳病变,故张仲景云:“伤寒一日,太阳受之”(第4条),且将“太阳病”列于《伤寒论》之首。
太阳既主表,外邪伤人既多首伤太阳,而外邪又有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别,故太阳病中理应包括六淫伤太阳的六大类病证。
事实亦复如此,临床确有六淫分别引起的太阳病,为此,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分别载述了除“燥证”以外的风(太阳中风)、寒(太阳伤寒)、暑(太阳中暍)、湿(太阳风湿)、“火”(太阳风温)的太阳病。
然因《伤寒论》系专论外寒致病者,故其只详论太阳伤寒与中风,其余三种太阳病只简单列叙或列为附篇,主要用作与太阳伤寒及太阳中风相鉴别。
第一章太阳主证“太阳之上,寒气主之”。
寒气既为太阳经的生理主气,而外寒伤人又多首犯太阳经,故外寒伤人易产生“同气相求”的效应,促使太阳经寒化太过形成太阳经的寒邪,导致太阳伤寒证。
《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变证-中暍-伤暑
《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变证-中暍-伤暑所谓“中暍”,即伤暑,属夏令暑气外感所致之病,故属时病。
《素问·热论篇》云:“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系言一年时令节气到“夏至”之时,天气渐热,其后又为“小暑”、“大暑”节气,若此时暑气太过而伤人,常使人发为“伤暑”之疾,此乃为“至而太过”(《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篇》)的暑邪致病之常。
另外,尚有暑邪致病之变,例如暑热之气“有未至而至”(同上),即节气未到“夏至”甚至未到“立夏”,就已出现异常闷热的气候,可使暑病早发;又如暑热之气“有至而不去”(同上),即节气已过“大暑”甚至已逾立秋旬日,天气依旧异常闷热,亦可使暑病晚发;若节气已过“处暑”而秋凉晚发者,则属后世所谓“伏暑”。
所以,伤暑虽为夏季时病,但仍有常有变,夏季前后亦可见暑证,不过该时所发之暑病,致病原因除暑邪之外,往往兼挟它气。
清代喻嘉言则进一步扩展了暑证的发生节气时令。
他指出,一年当中,“春分”之后至“秋分”之前,实为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三气合行其令,火湿合化而成暑气;在此段时节中,若暑气太甚,均可致暑病。
就本身性质而言,正常暑气为火湿合化之气,异常暑邪为火湿二邪合化之邪。
就暑邪致病的客观情况而言,有相对单纯的暑邪致病,亦有暑邪与它气(如风、寒等)相兼挟致病。
在临床上,暑邪与其它外感六淫之气相兼挟致病的发病经过,亦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暑邪与它淫同时感人致病,如风邪与暑邪相挟致病初起形成风暑表证,甚至初起即发为“暑风”或“暑痉(如西医所谓病毒性乙型脑炎)”等病的表里相兼证,即属其例;另一类是它淫触发而成暑病,如本文所叙的寒邪触发暑病即属其例。
寒邪等它淫触发暑病亦可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患者有暑邪内伏,因感淫邪(如秋凉或冬寒)而发,即后世所谓“伏暑”为病;另一种是患者体内本无暑邪,而是只有“天人相应”的正常暑热之气,但由于夏季人体为了使体内的暑热之气不会因过度而转化成暑热之邪,身体表里出入的功能会自然保持体表处于不断出汗的状态,即内经所说的“暑当与汗皆出,勿止”,若此时内有暑热之气的身体过受早寒、凉风、雾露、冷气、冷水等外寒,即可形成表寒闭汗、体内暑气不得外泄而反盛、成为暑邪,终致寒邪触发暑病。
《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中风表虚证
酪、 臭恶等物。 ……………………………… (1 ) 2
4 .太 阳病 , 痛发 热 , 出恶 风 , 枝汤 主之 。 头 汗 桂
… … … … … … … … … … … … … … … … …
2 . 阳病 , 日已去 , 0太 十 脉浮细而嗜卧者 , 已解 外
也 … …。… …… …… …… …… ……… …… … (3 ) 7
.
思。风性善行数变 , 从外侵犯人身时 , 如矢石 中人 , 所以论名为中风 , 其实 即后世所谓 “ 伤风” 的一种 , 与《 金匮》 所载的“ 中风” 属于卒 中经络脏腑及“ 中 类 风” 的属 于肝 风 内动者不 同。
欲者 汤…… 救,。… (雾 邪宜 ……9 风枝……6 桂 )
1. 阳病 , 3太 下之 后 , 气 上 冲者 , 其 可与 桂 枝 汤 ,
方用前法 ; 若不上冲者 , 不可与之。………… (1 ) 5 1. 4 桂枝本为解肌 , 若其人脉浮紧, 发热 , 汗不 出
者 , 可与 也 。当须识 此 , 令误 也 。 …… … (7 不 勿 1) 1. 酒 客病 , 可与桂 枝汤 , 5若 不 得汤 则呕 , 以酒 客
本证属《 伤寒论》 中的“ 太阳中风” 为太阳病表 , 证 中的一种病证 ; 同时, 中风” 伤寒论》 “ 为《 中以病
因命 名 的一 个病 名 。 中, 去声 , 为 “ ” 中伤 的意 读 众 ,
支・外………汗宜 6 … 未脉…以4 5 病…,弱当解 l 汤 … 解浮,・) . , ………( 昆 。 … … 者…, 太 证 … 阳 ・ 2
(9 ) 3 3
5
一
【 相关原文 】
1 .太 阳之为病 , 浮 , 项强 痛而 恶寒 。 …… 脉 头
《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变证(续三)
【 相关原文】 1 病 常 自汗 出者 , 为 营气 和 , . 此 营气 和者 , 不 外
谐 , 卫气不共 营气 和 谐 故尔 , 营行 脉 中 , 行 脉 以 以 卫 外, 复发其 汗 , 营卫 和 , 愈 , 则 宜桂枝 汤 。 … … (2 5)
2 病人 脏无 他病 , . 时发 热 自汗 出而 不愈 者 , 卫 此
和“ 营偏 虚 ” 类 , 临床表 现亦 又 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有 异 。 两 其
1 营卫 不 和卫 偏 虚 : 上述 营 卫 自身 失 的 共 有 . 除
临床 特征 之外 , 患者 经 常 自汗 出 , 恶风 , 不发 热 , 舌 唇 较淡 , 浮弱 ; 脉 或脉 浮虚 ; 或偶 微 热而患 者难 以 自觉 。 2 营卫 不 和 营偏 虚 : . 除营 卫 自身失 和 的共 有 临
存在 , 但前 二者 是 以实 性 的寒 邪 与 风邪 犯 表 为瘕 的实证 , 本证却 不 因实 邪 为瘢 结 , 是 以营 卫偏 而 营卫 不共 和谐 为瘕 结 的虚证 。 因本 证 的营卫 不和 不是 因风寒 之邪 犯表 直接 致, 故患 者近期 内并 无感 受外感 风 寒 的生 活史 ; 本 为营卫 不足 而又 失 和 , 营 卫一 日不 充 , 日不 若 一
其意应有两层 : 第一. 邪气伤人 , 损伤人体正气 , 必定 所 以, 即使 是实 证 , 或 多 或少 有 正虚 的机 理 存 在 ; 亦
第 二 . 气 之所 以能 伤人 , 邪 往往 是 以正 虚不能 御邪 为 前 提条 件 , 且正 虚 即 易招 致 邪 气 伤 人 , 以 , 所 即使 是 虚证 , 或多 或少 有实 邪 因素存 在 。总而 言之 , 临 亦 在
邪气 盛实 为 瘕 结 , 气 虚 损 不 严 重 不 显 著 , 为 正 则 证; 反之 , 若疾 病 的性 质 以正 气虚 损 为 瘢 结 , 邪气
姚梅龄:少阳伤寒表证
姚梅龄:少阳伤寒表证【概说】 1、少阳病概说(1)无论从《伤寒论》对少阳病重点描述以及多数伤寒注家的观点来看,还是从临床事实来看,少阳病的性质多属火邪为病,正所谓“少阳之上,相火主之”(《素问﹒天元纪大论》)。
为此,部分伤寒注家和姚荷生教授认为,火邪所导致的少阳证候,属少阳主证,而包括少阳伤寒证在内的其它病因所致的少阳证,即为少阳“变证”。
(2)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凡属单一病因,作用于单一病所(位),病机亦较单纯的证候,在理论上和临床上均应视为“常证”甚至“主证”。
因为,认识性质相对单纯的证候,是认识性质复杂的证候的基础,所有的多种病因相挟、多层次病机杂合以及多个病所相兼的复杂证候,在理论上均可视为多种单纯证候的有机组合;在临床上,我们在复杂证候中均可发现各种单纯证候的身影。
比如,我们在“小柴胡汤证”中,就可发现少阳寒风表证与少阳水饮郁火里证两种性质相对单纯证候的身影,这也就是《伤寒论》15 条(坊本)所说的“此为半在里,半在表也”(现在简称为“半表半里”)的含义。
所以,不了解少阳表证和少阳里证,也就不可能准确认识和清晰理解少阳半表半里证!(3)基于少阳三焦腑是包裹在脏腑之外,位居体表组织之里的姚梅龄“少阳伤寒表证” 第 2 页共 25 页“半表半里”的解剖位置,同时又基于其属人体表里之气出入地带的基本生理功用特性,所以决定了临床上少阳病以“半表半里证”居多。
但是,这并不等于临床上就没有单独的少阳表证或里证,实际上它们在临床上还是比较常见的,若我们不掌握它们,就不能很有效地救治这部分病人,这就是我讲此堂课的目的。
(4)在临床上的少阳表证,既有风火证和风湿证,又有伤寒证和中风证,更有数气相挟的风湿热证、风火挟湿证、风寒湿证、风湿浊瘀热毒证等等。
本次,我只介绍并和大家一起讨论“少阳伤寒表证”。
2、少阳伤寒表证概说(1)定义:寒邪直接作用于少阳经之表所形成的疾病过程,称作“少阳伤寒表证”。
(2)释义:①寒邪:定义中所谓的“寒邪”,是指“直接病因”的表寒之邪。
《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变证续三
关键词!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变证"营卫不和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
此证属营卫自身不和’ 而非卒中风寒所致 ( 太阳中 风表证) 与( 太阳伤寒表证 ) ’ 亦非直接由风寒表证 所致的营卫不和*此种营卫不和’以营或卫自身的偏 虚%或营卫不相和谐为( 原发病变) & 从 # 伤寒论 $ 原 文叙症来看’*& 条 *" 条列出的症状各有侧重’ 似提 示两条的病机存在差异’但处方却又同用桂枝汤’所 以不易理解& 因此’本节不得不详加分析& + 相关原文, +’ 病常自汗出者’ 此为营气和’ 营气和者’ 外不 谐’以卫气不共营气和谐故尔’ 以营行脉中’ 卫行脉 外’复发其汗’营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 ! *& " &’ 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 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主之& !! !!!!!!!!!!!!!!!!! ! *" " + 参考条文, +’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 此为营弱卫强’ 故使汗 出 !!!!!!!!!!!!!!!!!! ! ($ " &’ --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 自出 !!!!!!!!!!!!!!!!! ! +& " "’ 病人烦热-- 脉浮虚者’ 宜发汗 -- 宜桂枝 汤& !!!!!!!!!!!!!!!! ! &,# " + 原文词解, +’ # 伤 寒 论 $ 第 +& 条 的 ( 阳 浮 而 阴 弱 ) ’ 原 义 ( 阳) 是指脉浮取’( 阴) 指脉沉取*进一步分析’导致 脉浮取明显’沉取不足的机理’是卫浮于体表与风寒 相争’相对显强’ 营弱于内 ! 脉 中 " ’ 故 沉 取 相 对 显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实用手册姚梅龄医学全集
目录分析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实用手册姚梅龄医学全集》目录分析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实用手册姚梅龄医学全集》是一本全面介绍中医症状鉴别 诊断的实用手册,由姚梅龄教授亲自整理并撰写。这本书的内容涵盖了中医症 状鉴别诊断的各个方面,对于中医从业者以及爱好者来说,是一本极具参考价 值的书籍。
从目录结构来看,这本书的内容组织得非常清晰。全书分为七大类别,包括通 身汗、局部汗出、无汗、其他种类异常汗出、异常汗质、异常汗色、汗气(嗅) 异常。每一类别下又细分为具体的病症和症状,如自汗、常自汗出、大汗、微 汗出、濈然汗解、汗出不彻、但头汗出、额上汗出、汗出剂腰而还、四肢不得 汗出、无汗、盗汗、先烦汗解、战汗解、郁冒汗出、目合则汗、
“中医养生注重饮食调理、运动锻炼和情志调节。饮食上要保持清淡、营养均 衡;运动上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坚持锻炼;情志上要保持心情愉悦、 避免过度劳累。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和卫生习惯。”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实用手册姚梅龄医学全集》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中医学习手 册,通过阅读本书可以深入了解中医理论和实践技巧。希望以上精彩摘录能够 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应用中医知识。
精彩摘录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实用手册姚梅龄医学全集》精彩摘录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实用手册姚梅龄医学全集》是一本深入浅出、实用易懂的 中医学习手册,深受广大中医爱好者和专业人士的喜爱。下面就为大家摘录一 些精彩的段落和内容,供大家参考。
本书首先介绍了中医与西医的区别,以及如何将两者结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 医疗服务。其中一段精彩摘录如下:
“对于发热症状,我们要根据患者的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判断是外 感发热还是内伤发热。外感发热多由风寒、风热等外邪侵袭所致,表现为恶寒、 发热、头痛等症状;内伤发热多由气虚、血虚、阴虚等内伤所致,表现为低热、 乏力、盗汗等症状。在治疗上,外感发热以解表为主;内伤发热以调理脏腑功 能为主。”
《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变证
枟伤寒论枠证候分类纲目———★ 姚荷生 原撰★ 整理:伍炳彩 姚梅龄 (关键词: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变证中图分类号:R222.29 文献标识码:A “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枟素问·天元正纪大论枠),所以,与太阳主气寒气相一致的寒邪或寒风之邪,以及寒水(因为水之气亦为寒)所致太阳证,即为太阳主证。
除此以外,当视为太阳变证。
太阳变证,其产生的原因有二:一、太阳经因寒邪以及寒风之邪以外的其它邪气所伤,形成了太阳寒证及寒风证之外的其他证(例如太阳风温证、太阳风湿证、太阳中暍、热结膀胱等);二为太阳伤寒证与中风证的病因发生了变化(如寒化热),或风寒兼挟了它种病因(如寒闭热),亦可形成太阳经的变证。
邪犯太阳之表的变证,为太阳变证表证;邪犯太阳之里的变证,为太阳变证里证;除此以外,还有太阳表里相兼的变证。
一、表证-寒风闭热太阳风寒表证,因被寒邪郁遏的卫阳与风寒之邪相争,才导致发热一症出现。
若卫阳郁遏过甚或太久,则郁阳可以化热,成为热邪;若化热后太阳之表的风寒仍未解,则可导致太阳寒邪闭热或寒风闭热的证候。
从临床上看,太阳寒风闭热证是一类非常常见的病变。
在枟伤寒论枠中,对于风寒之邪伤太阳之表是如何形成太阳寒风闭热证的,有较多的临床客观记载;对于寒风闭热程度的轻重不同以及各种不同的具体情况,亦有较细微的描述,并分别制定了治疗护理方法。
虽然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寒风闭热的重证———大青龙汤证是表里同病,不是单纯的太阳表第三、“太阳之气出入于心胸”,大青龙汤的内热属于郁闭于心胸地带之热,仍未脱离太阳经气表里出入的地带。
第四、与大青龙汤证同属太阳表寒闭热的其他病变,有的属热邪闭遏于经脉之中者,亦未脱离“表热”范畴,故一并列于“太阳变证表证”讨论。
【相关原文】1.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大青龙汤方: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炙甘草二两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石膏如鸡子大(研碎)。
《医学纲目》四时伤寒不同
《医学纲目》四时伤寒不同四时伤寒不同冬为伤寒,春为温病,夏为暑病,秋为疟。
一岁长幼病相似,为温疫。
多眠、多汗、脉浮,为风温。
一身尽痛,为湿。
身反张,为。
阴阳大论曰∶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冽,此四时正气之序也。
冬时严寒,万类深藏,若能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
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惟伤寒为毒者,以其最为杀厉之气也。
中而即病者为伤寒,不即病者为寒毒,藏于肌肤中,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
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
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
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
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
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
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
其病与温病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者,要在辨其病原寒、热、温三者之异,则用药冷热之品味判然矣。
其冬有非节之暖者,名冬温。
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
冬温复有先后,更相重沓,亦有轻重,治亦不同。
(冬温应常纪者有三∶岁少阴司天之政,五之气;阳明司天之政,终之气;厥阴司天之政,终之气。
皆病冬温。
其不应常纪而反常者,则不可候之,而随时变易也。
)气候亦有应至而不至者,或有未应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过者,皆成病气也。
凡四时伤寒,通宜补散。
故丹溪治伤寒,多用补中益气汤。
气虚者,四君子汤加发散剂。
血虚者,四物汤加发散剂。
东垣治风湿,用补中益气加羌活、防风、升麻、本、苍术。
海藏治风湿无汗者,用神术汤,有汗者,用白术汤;治刚,用神术汤加羌活、麻黄,治柔用白术汤加桂心、、术;治风湿用白术汤随证加药;治中脉弦细芤迟者,用黄汤。
此皆与仲景所谓辛苦之人,触冒之病伤寒同意也。
□〔丹〕仲景论伤寒而未及乎中寒,先哲治冒大寒昏中者,用附子理中汤,其议药则得之矣。
姚梅龄伤寒症候分类纲目
【第一篇太阳病】太阳病,是指人体太阳经的病变。
太阳经,包括两经两腑。
两经即足太阳膀胱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两腑即膀胱腑与小肠腑。
太阳经经脉禀天之阳气最足,应天之巨阳而为人身巨阳,故太阳经脉为三阳之经,亦即太阳经具“标阳”之性。
膀胱为人体州都之官,为寒水之府,故其性寒,加之其秉承先天之本肾脏的寒水之气,故其生理寒性甚强;小肠为传化物之腑,其秉心火之余气,性亦属火,而能传化物,泌别清浊。
两腑之气相较,膀胱之气强于小肠之气;“两经一气”合化的结果,是火从水化,热从寒化,最终形成的太阳本气为“寒气”,故内经会说:“太阳之上,寒气主之”(《素问·天元纪大论》)。
由此可见,太阳经的“两经一气”为足经司令。
综上所述,太阳经的生理性质,是本寒而标阳。
“阳者,卫外而为固也”(《素问·生气通天论》)。
太阳经为人身巨阳,自然肩负卫外之功,若要卫外,则又必具统营卫之力,始能固护人身肌肤之表,而太阳经正具此力,故又云太阳统营卫,主皮毛,为人身藩篱而主表。
外邪伤人,多首伤太阳,原因即缘于此。
《伤寒论》是为讨论外寒伤人所致各种病变的专书。
外寒为阴邪,最易伤阳;加之外寒伤人,必从表入,故伤寒之为病,多首伤太阳经形成太阳病变,故张仲景云:“伤寒一日,太阳受之”(第4条),且将“太阳病”列于《伤寒论》之首。
太阳既主表,外邪伤人既多首伤太阳,而外邪又有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别,故太阳病中理应包括六淫伤太阳的六大类病证。
事实亦复如此,临床确有六淫分别引起的太阳病,为此,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分别载述了除“燥证”以外的风(太阳中风)、寒(太阳伤寒)、暑(太阳中暍)、湿(太阳风湿)、“火”(太阳风温)的太阳病。
然因《伤寒论》系专论外寒致病者,故其只详论太阳伤寒与中风,其余三种太阳病只简单列叙或列为附篇,主要用作与太阳伤寒及太阳中风相鉴别。
第一章太阳主证“太阳之上,寒气主之”。
寒气既为太阳经的生理主气,而外寒伤人又多首犯太阳经,故外寒伤人易产生“同气相求”的效应,促使太阳经寒化太过形成太阳经的寒邪,导致太阳伤寒证。
《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伤寒表实证
《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伤寒表实证
姚荷生;姚梅龄;伍炳彩
【期刊名称】《江西中医药》
【年(卷),期】2010(041)001
【摘要】@@ 整理者按:本篇以及本年度将在每期连载的"姚荷生研究室专栏"的文章,均出自我们与其他十三位同道整理的姚荷生先生遗著--<<伤寒论>疾病分类纲目>--所形成的书稿(<〈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中的部分章节.本书虽然即将出版,但由于其理论价值及应用价值甚高,故将其中各论中的部分病证先行发表,以飧读者.【总页数】5页(P5-9)
【作者】姚荷生;姚梅龄;伍炳彩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22.29
【相关文献】
1.《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变证(续八) [J], 姚荷生;姚梅龄
2.《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变证(续九) [J], 姚荷生;姚梅龄;伍炳彩;肖德发
3.《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中风表虚证 [J], 姚荷生;伍炳彩;姚梅龄
4.《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表证寒风郁阳正邪相争 [J], 姚荷生;伍炳彩;邓必隆;姚梅龄
5.《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主证表里同病 [J], 姚荷生;姚梅龄;宋健平;伍炳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伤寒六经表证分类学习浅识参考姚荷生《伤寒论有关疾病分类学纲目》
伤寒六经表证分类学习浅识———参考姚荷生《伤寒论有关疾病分类学纲目》本文转载自luoyu5200《伤寒六经表证分类学习浅识———参考姚荷生《伤寒论有关疾病分类学纲目》》伤寒六经表证分类学习浅识———参考姚荷生《伤寒论有关疾病分类学纲目》《伤寒论》以六经六气结合八纲作为认识疾病的分类方法,是基于“六经皆有营卫”,风寒邪气入侵,营卫首当其冲,且营卫循行于十二经脉,周身内外上下,无处不到等理论,故六经皆有表证。
从而避免学习《伤寒论》容易产生只有太阳病才属于表证、太阳病只有表证而无里证、其它五经皆属于里证的三个误解。
1六经皆有表证太阳主表,外邪侵袭,卫气奋起抗邪,太阳表证较其它五经的表证更为典型易见,故容易产生六经只有表证的误解。
太阳表证的本证主要有太阳中风、太阳伤寒、表郁轻证三种证型,在太阳篇章作为主要部分论述。
六经营卫有强弱之别,六经感邪不可囿于一日太阳、二日阳明的机械传递。
其实尚有“直犯”、“直中”的感邪途径,势必影响六经营卫的调和,出现营卫失调的表证。
营卫除宣发于上焦外,卫濡养于中焦(脾胃),胃为卫之本,阳明胃主肌肉,故风寒邪气直犯(不经太阳经)阳明,形成阳明表证。
据其脉证不同,也有阳明表虚、表实证之分。
如“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原文234条),此条是阳明经感受外邪的表证。
恶寒是表证之主症,所以说“表未解也”,有表未解的恶寒症状,才“可发汗”。
阳明病本应有汗,“汗出多”是胃气抗拒外邪不断迫津外泄所致。
因汗出多影响脉势,故见脉迟,“脉迟”是对太阳表虚证的“浮缓”而言。
表证自汗,故宜桂枝汤。
若见“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原文235条)。
第234条是指敷布于肌肉的阳明表气受风寒所致,故自汗出;第235条的阳明表证是胸中阳明之表气受风寒抑郁,故见“无汗而喘”。
“脉浮”是表脉,当有恶寒发热的表证;表证无汗,故宜用麻黄汤发汗。
只不过此种情况临床见之极少,正所谓“恶寒一日必自罢”、“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反见阳明气分热者多。
伤寒论疾病分类学纲目
伤寒论疾病分类学纲目一、伤寒的定义和特征伤寒是一种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发热、头痛、咽痛、肌肉酸痛和消化道症状等。
二、按照发病机制分类1. 感染性伤寒:主要通过食物、水源或接触感染者传播,是最常见的伤寒类型。
2. 院内感染性伤寒:在医疗机构内感染的伤寒,通常由于不洁的医疗设备或操作不当引起。
3. 联合感染性伤寒:指伤寒与其他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共同感染的情况,如与肺炎球菌感染同时存在。
三、按照临床表现分类1. 典型伤寒:典型的伤寒病例,患者出现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如持续高热、相对缓解的寒战、相对缓解的头痛、相对缓解的咽痛和相对缓解的腹痛等。
2. 不典型伤寒: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可能不典型,如不出现典型的寒战、头痛、咽痛和腹痛等。
四、按照病程分类1. 急性伤寒:病程较短,通常在1-3周内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如高热、寒战、头痛等。
2. 亚急性伤寒:病程较长,通常在3-6周内会出现症状和体征,但相对较轻。
3. 慢性伤寒:病程长达数月或数年,症状和体征较轻,但持续存在。
五、按照病原体分类1. 伤寒杆菌感染引起的伤寒:由伤寒杆菌感染引起,是最常见的伤寒类型。
2. 副伤寒杆菌感染引起的伤寒:由副伤寒杆菌感染引起,症状和体征与典型伤寒相似,但一般较轻。
六、按照疾病阶段分类1. 前驱期:出现非特异性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等。
2. 高热期:出现持续高热、寒战、头痛等典型症状。
3. 消退期:症状逐渐缓解,体温恢复正常。
七、按照并发症分类1. 肠道出血:伤寒患者可出现肠道出血,表现为便血或黑便。
2. 肠穿孔:严重的伤寒病例可能导致肠穿孔,需要紧急手术治疗。
3. 肺炎:部分伤寒患者可合并肺炎,表现为咳嗽、胸闷等呼吸道症状。
伤寒可按照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病程、病原体、疾病阶段和并发症等进行分类。
了解这些分类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伤寒患者,提高治疗效果。
同时,公众也应该加强对伤寒的认识,尤其是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安全,以预防伤寒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太阳病】太阳病,是指人体太阳经的病变。
太阳经,包括两经两腑。
两经即足太阳膀胱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两腑即膀胱腑与小肠腑。
太阳经经脉禀天之阳气最足,应天之巨阳而为人身巨阳,故太阳经脉为三阳之经,亦即太阳经具“标阳”之性。
膀胱为人体州都之官,为寒水之府,故其性寒,加之其秉承先天之本肾脏的寒水之气,故其生理寒性甚强;小肠为传化物之腑,其秉心火之余气,性亦属火,而能传化物,泌别清浊。
两腑之气相较,膀胱之气强于小肠之气;“两经一气”合化的结果,是火从水化,热从寒化,最终形成的太阳本气为“寒气”,故内经会说:“太阳之上,寒气主之”(《素问·天元纪大论》)。
由此可见,太阳经的“两经一气”为足经司令。
综上所述,太阳经的生理性质,是本寒而标阳。
“阳者,卫外而为固也”(《素问·生气通天论》)。
太阳经为人身巨阳,自然肩负卫外之功,若要卫外,则又必具统营卫之力,始能固护人身肌肤之表,而太阳经正具此力,故又云太阳统营卫,主皮毛,为人身藩篱而主表。
外邪伤人,多首伤太阳,原因即缘于此。
《伤寒论》是为讨论外寒伤人所致各种病变的专书。
外寒为阴邪,最易伤阳;加之外寒伤人,必从表入,故伤寒之为病,多首伤太阳经形成太阳病变,故张仲景云:“伤寒一日,太阳受之”(第4条),且将“太阳病”列于《伤寒论》之首。
太阳既主表,外邪伤人既多首伤太阳,而外邪又有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别,故太阳病中理应包括六淫伤太阳的六大类病证。
事实亦复如此,临床确有六淫分别引起的太阳病,为此,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分别载述了除“燥证”以外的风(太阳中风)、寒(太阳伤寒)、暑(太阳中暍)、湿(太阳风湿)、“火”(太阳风温)的太阳病。
然因《伤寒论》系专论外寒致病者,故其只详论太阳伤寒与中风,其余三种太阳病只简单列叙或列为附篇,主要用作与太阳伤寒及太阳中风相鉴别。
第一章太阳主证“太阳之上,寒气主之”。
寒气既为太阳经的生理主气,而外寒伤人又多首犯太阳经,故外寒伤人易产生“同气相求”的效应,促使太阳经寒化太过形成太阳经的寒邪,导致太阳伤寒证。
由于太阳伤寒证的病因性质与太阳主气之寒气一致,故太阳伤寒证即为太阳之主证。
另外,“……风者,百病之始也”(《素问·生气通天论》),外寒伤人,多挟风邪,合而为风寒中人;加之仲景当年气候温度甚低,寒邪流行,即使是风邪伤人,亦多为挟寒之风,性属寒风,易形成寒风犯太阳之表的太阳中风证,故太阳中风证亦属太阳主证;水之气即为寒,故太阳寒水(饮)之证,亦为太阳主证。
有鉴于此,本章的太阳主证,包括太阳伤寒、太阳中风及太阳寒水(饮)三类证候。
而其它淫邪(包括风温和暑湿等)所致太阳病变,则列入太阳变证中讨论。
第一节太阳主证表证外感风寒之邪伤人,太阳经首当其冲,而太阳经本身亦有表里之分,然则风寒淫邪多先伤太阳之表还是太阳之里呢?从理论和临床事实来看,风寒外淫多先伤太阳之表。
所谓太阳之表,指的是属膀胱的足太阳经脉、属小肠的手太阳经脉、统属于手足太阳经标阳的体表营卫、以及由体表营卫营养和主司的皮毛(有时亦涉及肌肉);所谓太阳之里,指的是膀胱腑与小肠腑、以及运佈于其中的气血阴阳。
从理论上讲,外感风寒之邪属外淫,伤人必从表入,伤太阳经亦应首伤太阳之表,形成太阳表证,然后邪气才会“随经”(127条)入里,传为太阳里证,或循经传至其它经形成它经之证。
从临床来看,事实即是如此。
所以,《伤寒论》的第一条,即通过列叙太阳风寒表证的共同主症,开始讨论太阳病乃至伤寒病,本书亦首列太阳主证中的伤寒表证,以后才逐次展开太阳经的其它证候以及《伤寒论》中的各种病证的讨论。
(姚梅龄整理)一.伤寒(表实)【相关原文】1.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1)2.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3)3. 脉浮,宜以汗解……。
(119)4. 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
(49)5. 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51)6.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汤方: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微似汗,不须啜粥。
余如桂枝法将息。
(35)7. 久病,若发汗……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57)8. 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37)9. 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慄,汗出而解。
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 (95)10.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未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
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
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
麻黄汤主之。
(46)11. 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54)12.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燥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 (70)13. 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
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58)14.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未出者,不可与也,当须识此,勿令误也。
(17)15. 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 (44)16.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 (173)17.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其然,以营气不足、血少故也。
(50)18. 淋家,不可发汗 (85)19.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 (86)20. 衄家,不可发汗 (87)21. 亡血家,不可发汗 (88)22. 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84)23. ……欲自解者,必当先烦,乃有汗而解。
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也。
(119)24.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圊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
(23)25. 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47)26.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9)27.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
若欲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8)28.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发于阳者,7日愈……以阳数七……故也。
(7)29.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5)30.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也。
颇欲吐,若燥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4)【原文解释】1.“脉阴阳俱紧”(见上述【相关原文】2.所引《伤寒论》原文3条):此处脉阴阳分别指脉沉取和浮取。
意即此时紧脉不只现于浮部,即使按至沉部,仍然显紧脉。
2.“衄”(见上述【相关原文】11.所引《伤寒论》原文54条):此条“衄”指鼻衄,乃因寒闭太阳之表,卫阳被遏渐盛,化为一时性的火热与表寒相争,在热胜寒却之际,可因火热上炎伤及阳络而致鼻衄,且衄后火亦自除,故衄后太阳表寒证可自愈。
也正因于此,原文54条的“麻黄汤主之”数字应紧接于“不发汗”之后(汉代书籍常有倒置行文法),即在鼻衄之前就当投以麻黄汤,否则其病自愈后再服麻黄汤,于理于实均不符,更何况麻黄汤中的桂枝本身就有辛温动血之虞。
3.“尺中迟”(见上述【相关原文】17.所引《伤寒论》原文50条):指寸口脉一息不足四至,且兼尺部无力之象,多属营阴不足之征。
4.“圊便”(见上述【相关原文】24.所引《伤寒论》原文23条):如厕解大便之意。
5.“欲再经”(见上述【相关原文】27.所引《伤寒论》原文8条):指病变将传经于阳明。
6.“脉若静者”(见上述【相关原文】30.所引《伤寒论》原文4条):“脉静”是指脉既不数,且不弹指。
若脉略弹指,或脉数,甚至数疾者,即为“脉不静”。
若脉弹指明显,甚至鼓指,则脉不仅是“不静”,而应直接写明“脉弹指”或“脉鼓指”。
7.《伤寒论》原文之中,尚有大量有关太阳伤寒表证失治或误治之后变生他证(包括太阳经与他经的兼证,以及其他五经的证候)的条文,不能说与本证无关,但由于一则条文太多,二则变化之后的证候已不属本证或不属单纯的太阳伤寒表证,故此处均舍去未列。
此后各证的【相关原文】均仿此例。
【临床现症】患者在患病之前,往往有感受外风外寒的病史,且往往是感受外寒的第一二日即发病。
主症:恶风寒,发热,头痛,骨节疼痛,无汗,脉浮。
或现症:项强、身疼腰痛;不欲食、呕逆;咳喘,或胸满;或初病之日患者暂时未发热而仅恶寒(其实此时量体温多半有发热),半日后或第二日即感到发热而恶寒也;脉浮兼紧,或脉浮数,或但浮而不弱;舌质多正红,舌苔一般为薄白苔。
【病因病机】太阳经统营卫而主肌肤,主一身之表。
风寒之邪伤人,太阳必首当其冲。
而太阳经以寒为本气,即所谓“太阳之上,寒气主之”(《素问·天元纪大论》),风寒客邪复从外犯,以寒引寒,内外相引,导致太阳经本气寒化太过,形成太阳表寒,遂成太阳伤寒表证。
寒郁肌肤,卫阳被遏,故“必恶寒”,此为太阳伤寒表证必具之主症。
患者虽厚衣覆被,亦觉寒冷难忍。
寒邪闭表,营卫被郁,则卫阳必奋起以驱阴寒,以行营气,正邪相争,以致发热。
所谓“或未发热”,乃属初起恶寒显著,患者暂时没有感到发热,原因是寒风闭表,卫阳被压抑过甚,一时不得伸张而暂时无法与寒邪剧争所致,其实此时往往会现尺肤热,体温表亦可发现体温已升高。
但本证属邪实正盛,寒闭愈甚,则卫阳与之相争也就愈烈,因而,临床常表现为恶寒愈甚,发热愈甚。
发热,是机体抵抗疾病的应有现象。
太阳经脉从头下项,挟脊抵腰,行人身之表,寒邪凝闭,太阳经气郁阻,营气亦因之阻滞不行,不通则痛,故见“头痛”、“项强”、“身体疼痛”、“骨节疼痛”、“腰痛”;且因寒性收引凝敛,其疼痛的特点是多为紧束牵强感。
卫气闭遏,毛窍则阖而不开,故身虽有发热却无汗,甚至“不能得小汗出”(23条)。
寒邪在表,卫气起而抗争于表,其脉当浮;紧脉之形成,缘于寒邪外束有力,卫气与之抗争,而现左右弹指有力之象;症现发热,则可脉数,可表现为脉浮紧而躁动,当属躁动弹指之象。
本证正气尚实,故脉必不弱。
太阳主卫气、主皮毛,肺亦主卫气、主皮毛,肺司呼吸,寒邪闭表遏卫,既可使太阳经气失常,亦可致肺气失宣,进而壅阻失降,太阳经病变与肺之病变相互干扰也就不足为怪了,故太阳表寒证亦可见咳喘,甚至兼现轻度胸满。
呕逆是因表寒闭阻肌肤,而肌肉又为胃所主,肌表之气被闭可间接影响胃气不舒,失去正常受纳顺降之功,故可致不欲食而呕逆。
综上所述,本证属太阳主证表证,伤寒表实之证。
【鉴别诊断】1.诊断主要依据是恶寒发热同现、脉浮、头痛、项强、无汗。
2.确诊依据:(1)凡临床表现符合上述“诊断主要依据”者,即可确诊为本证。
(2)若发病的第一日,患者只觉恶寒而未觉发热,因第二日必发热故可视同发热恶寒同现;若无明显项强,只须具备身疼腰痛、骨节疼,亦可诊断本证;若仅微出汗,即属汗出不彻,亦属寒闭太阳之表;同时,“阳明少阳证不见者”(第5条)亦可助太阳表寒证的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