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案cxz

合集下载

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学设计

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学设计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1.课程标准: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2.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块内容:义和团运动、抗击八国联军、《辛丑条约》的签订。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的概况;2. 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基本史实;3.掌握《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1.教学重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基本史实;《辛丑条约》内容。

2.教学难点:《辛丑条约》签订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及准备1.教学方法:案例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2.教学准备:准备八国联军侵华相关史料。

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活动】邓小平说: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20世纪的。

回顾19世纪末的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史实,引出新课。

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义和团运动【教师活动】结合材料一介绍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学生活动】根据《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找出义和团运动的爆发原因、斗争方式、斗争对象和口号等内容。

【教师活动】提问:怎样正确看待义和团的口号和斗争方式?【学生活动】回答:义和团主张正面对抗帝国主义侵略,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

但从揭帖中可以看出,他们没有判别出帝国主义侵略与清政府反动统治之间的关系,没有把帝国主义侵略与西方先进文明成果区别开来,同时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

【教师活动】介绍清政府对义和团以“招抚”代替“剿灭”的过程。

【学生活动】总结义和团运动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目标导学二:抗击八国联军【教师活动】简述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把八国联军侵华过程中主要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

【教师活动】简述义和团运动失败的过程及意义。

【教师活动】结合图片资料,简述八国联军的暴行。

目标导学三:《辛丑条约》的签订【教师活动】简述《辛丑条约》的签订过程。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学设计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学设计

第 单元 第 课时 总第 课时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课程标准 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素养目标 时空观念:学生通过理清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抗击八国联军史实的时间线索通过观察战争形势图,学会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历史事件进行观察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史料实证:能够区分史料的类型,在解答历史问题时,能够尝试从多角度获取与该问题相关的史料,理解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培养论从史出的实证意识唯物史观:通过分析扶清灭洋“口号的进步性与局眼性,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历史解释:通过对史料的排析,尝试分析义和团扶清灭洋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辛丑条约》各条款对中国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的影响。

家围情怀:通过了解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抗击八国联军的史实,体会中国人民不屈不拔的斗争精神,增强对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的最后一课。

主要强调的是民族危机的全面加深。

近代化的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是互相交叉的,贯穿了整个中国近代史。

本课的《辛丑条约》实际上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也就是说中国的半殖民地化是一个演变的过程,通过条约不断加深,直到《辛丑条约》的签订完成。

为了能够体现出半殖民地化的演变过程,需要把《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进行对比,感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历史学习之后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了一定的了解。

能够大概叙述出半殖民地化的过程。

能够说出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几个关键条约。

而本课的《辛丑条约》所造成的影响是最后一步。

本课需要让学生知道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

通过几个不平等的条约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辛丑条约》给中国带来严重的民族危机,民族危机则是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教学设计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教学设计

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本课是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课,中国的主权和国家尊严再一次遭到破坏。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陷入苦难的深渊。

但处于弱势的中国人民是不畏强暴的,义和团英勇抗击八国联军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体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不屈的抗争精神。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等历史事件,知道了历史事件包括的基本要素,为学习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义和团运动是一场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这点学生很好理解,但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对义和团运动该怎样评价?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三、教学目标1.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2.理解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口号的反帝斗争性和落后性;通过学习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史实,认识理解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前仆后继、反抗外辱的优良传统。

(唯物史观、家国情怀)3.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认识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史料实证、家国情怀、唯物史观)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

难点:《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课前采访:自鸦片战争后,顽强的中华儿女为救亡图存进行了哪些不懈的抗争与探索呢?(参考答案: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入中国与《辛丑条约》教案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入中国与《辛丑条约》教案

第7课八国联军侵入中国与《辛丑条约》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八国联军侵入中国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2. 理解《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3. 分析对中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

二、教学内容:
1. 八国联军侵入中国的起因和过程;
2. 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后果;
3. 《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三、教学流程:
1. 导入(5分钟):
介绍八国联军侵入中国的背景,引发学生对该事件的兴趣。

2. 研究活动(30分钟):
a.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小组讨论八国联军侵入中国的原因和过程,并记录下来。

b.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c. 教师讲解《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3. 拓展活动(15分钟):
a. 学生个人思考:请学生思考《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影响,并写下自己的观点。

b. 分享讨论:学生之间交换意见,讨论《辛丑条约》对中国的深远影响。

4. 总结(10分钟):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观点进行总结,并强调《辛丑条约》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四、教学资源:
1. 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历史资料;
2. 《辛丑条约》的文本材料;
3. 教学投影设备。

五、教学评估:
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课堂活动中的参与情况;
2. 学生表现:评估学生对《辛丑条约》内容和影响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延伸:
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其他涉及中国近代史的事件,加深对中国
历史的理解。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案3.通过补充史料,点拨两大问题。

(1)清政府对义和团运动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结论:①态度变化:以招抚代替剿灭,并承认其合法地位。

②变化原因:利用义和团(抵抗洋人)。

(2)如何正确评价义和团提出的“扶清灭洋”口号?①“扶清灭洋”:表明了当时民族矛盾已经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体现了朴素的爱国主义意识。

②“扶清”:反映出义和团民对清政府抱有幻想,有利于争取官军,却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③“灭洋”: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却带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4.拓展: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审视义和团的“热血”?结论:理性,让爱国更有深度!理性爱国,从我做起!板块二八国联军侵华1.通过图片史料等,进行拓展,让学生认识到义和团运动给外国侵略势力带来的打击。

(1)图片展示:(2)讲解:在朝廷的鼓励下,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进行的轰轰烈烈。

1900年夏天,义和团的势力已经发展到京津地区。

京津地区作为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势力的统治核心地带,义和团运动引起了外国侵略者的密切关注。

2.展示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和概况:3.请同学们把八国联军侵华过程中主要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

①②③④⑤⑥⑦4.展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形势图,引导学生归纳抗击八国联军的相关知识及义和团运动的最终结局。

5.展示八国联军在北京的暴行,组织学生观看圆明园相关视频,认识到列强的残暴本质。

6.组织学生分析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结论:①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②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7.分析义和团运动的影响?结论: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板块三《辛丑条约》的签订1.展示《辛丑条约》签订的概况。

结论:1901年,清政府(李鸿章,庆亲王奕劻)同11个国家(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另外还有比利时、西班牙、荷兰)签订《辛丑条约》。

第七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学案

第七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学案

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一、义和团运动材料一:“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义和团成员头戴红巾)。

”山东帝国主义侵略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

迅速发展义和团的主要成员是贫苦农民,也有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

义和团战士多头裹红巾、腰扎红带,手执大刀长矛。

材料二:“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

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义和团反对帝国主义国家。

反帝爱国运动口号——扶清灭洋进步性: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局限性:对清政府认识不清,抱有幻想。

排斥一切洋人、洋物件,盲目排外。

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政策:镇压--招抚(义和团运动的发展:1900年夏,义和团已经控制了京津地区)--镇压二、八国联军侵华1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有人认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纯粹是由义和团运动引起的。

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为什么?不同意;八国联军侵华的根本原因是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镇压义和团运动是其侵华的诱因。

2过程:1900年5月底英俄等国调遣军队300余人,进驻北京使馆。

西摩尔率2000兵力进攻天津义和团在廊坊阻击八国联军大沽口守军在抗击联军舰队的进攻八国联军攻占天津1900年8月慈禧太后挟光绪仓皇出逃,途中下令剿杀义和团,并请求八国联军助剿材料: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

——瓦德西在天津保卫战中,清军直隶提督聂士成壮烈殉国。

材料:著名学者牟安世先生说:义和团运动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的迷梦,使中国没有从半殖民地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直接统治的殖民地地位。

材料:“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根据这两则材料说明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影响: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3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报复性屠杀,劫掠,暴露了侵略者凶恶本质。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1901年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德、俄、英、法等十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部编八上历史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例》签订教案

部编八上历史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例》签订教案

部编八上历史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例》签订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背景和原因。

2. 掌握《辛丑条例》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八国联军侵华的过程和结果。

2. 《辛丑条例》对中国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1. 八国联军侵华的背景和原因- 八国联军的组成和目的- 中国内外的政治局势- 外国列强对华利益的争夺2. 八国联军侵华的过程和结果- 八国联军的进攻行动- 北洋政府的无力抵抗- 八国联军的胜利和签订《辛丑条例》3. 《辛丑条例》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条例的内容要点- 条例对中国的损害- 条例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复原历史情景来让学生深入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过程。

2.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辛丑条例》对中国的影响。

3.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来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八国联军侵华的图片,激发学生对该事件的兴趣,并提出以下问题引导思考:- 你知道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吗?- 八国联军侵华的结果对中国有什么影响?2. 研究活动:- 情景教学:通过模拟八国联军进攻的情景,让学生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过程。

-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辛丑条例》对中国的影响,并展示他们的结论。

- 多媒体辅助:使用多媒体素材展示《辛丑条例》的内容要点和图片,深化学生对条例的理解。

3. 总结归纳:师生共同总结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例》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并强调学生需要保护国家的利益,珍惜和平环境。

4. 练作业:- 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分析《辛丑条例》对中国的损害和中国政府应对的措施。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关课外阅读,扩展对历史事件的了解。

六、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情景教学中的参与度,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以及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反应。

2. 成果性评价:评阅学生写的短文,评估学生对《辛丑条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的签订。

教材通过介绍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和精神,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灾难,认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中华民族的苦难。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既有文字描述,也有数据统计,便于学生全面了解事件的全貌。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认识可能还比较片面。

学生对于战争和条约的影响可能更多地停留在表面,对于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还需进一步引导和探讨。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战争中的具体战役和条约中的具体条款了解不多,需要在教学中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掌握《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和精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中华民族的苦难,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奋发图强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和精神。

2.难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国际形势,以及《辛丑条约》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战争和条约的基本情况。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战争和条约的具体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案例分析:分析战争中的具体战役和条约中的具体条款,深入理解事件的影响。

4.情感教育:通过讲述战争和条约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准备八年级历史(上)教材,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参考。

2.课件:制作课件,包括战争和条约的图片、数据和地图等,用于直观展示和讲解。

3.视频:准备相关的历史视频资料,用于导入和情境再现。

4.讲义:准备战争和条约的详细讲义,用于学生分组讨论和案例分析。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一课,主要讲述了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发生以及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的过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理解《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影响,从而加深对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近代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具体内容,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史料分析,深入了解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掌握《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分析,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以及《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

2.难点:《辛丑条约》的签订过程及其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史料教学法:通过史料引导学生了解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史料准备:收集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相关的史料,如文字、图片、视频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3.学生活动准备:分组讨论、展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事件的发生。

同时,提出问题:“为什么八国联军会侵华?”,激发学生的思考。

2.呈现(15分钟)介绍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以及《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述了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教材从历史背景、战争过程和条约内容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让学生了解近代中国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屈辱历史,认识《辛丑条约》对中国的严重危害,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近代史的了解也有一定的深度。

但对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具体内容,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历史资料和图片,深入了解战争和条约的来龙去脉,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史实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近代中国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屈辱历史,增强爱国主义情感,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过程和《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2.难点:《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危害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战争背景、过程和条约内容。

2.讨论法:分组讨论战争和条约的影响,分享讨论成果。

3.案例分析法: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具体危害。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2.资料: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相关图片、文献资料。

3.课件:制作战争和条约的课件,用于课堂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战争对中国的危害,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呈现(10分钟)讲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过程,让学生了解战争的来龙去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战争的影响,分享讨论成果,加深对战争的了解。

4.巩固(5分钟)讲解《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掌握条约的基本信息。

5.拓展(10分钟)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危害和影响,引导学生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第7课 八国联军侵犯中华与《辛丑条约》教案

第7课 八国联军侵犯中华与《辛丑条约》教案

第7课八国联军侵犯中华与《辛丑条约》教案一、引言本教案旨在介绍八国联军侵犯中华及《辛丑条约》的历史背景、原因、影响和教学内容。

二、历史背景1. 时间背景:该事件发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

2. 地理背景:由英、美、法、德、日、俄、奥、意八个国家组成的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三、事件原因1. 国际問題:八国联军的入侵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政策和欲望有关。

2. 內憂外患:此时的清朝政府腐败不堪,国力衰退且进行了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引起了民众的强烈反抗。

四、事件经过1. 起因:义和团的崛起和活动激发了八国联军的入侵行动。

2. 战争过程:八国联军先后攻陷了天津、北京等城市,迫使清朝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

3. 条约内容:《辛丑条约》迫使清朝政府无条件割让领土,并进行了赔款和开放通商口岸等不平等要求。

五、事件影响1. 领土割让:《辛丑条约》导致了中国领土的丧失,加剧了国家的弱势地位。

2. 民族觉醒:八国联军的侵略激起了中国民众的爱国情感,引发了更强烈的民族觉醒。

3. 文化思潮:辛亥革命的推动,激发了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和革命思潮。

六、教学内容1. 课件展示:通过多媒体展示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历史照片和地图。

2. 主题讲解:详细介绍八国联军的侵略行为,辛丑条约的签订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3. 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就该事件对中国的影响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4. 案例分析:由学生分组进行个别研究,分析该事件对当时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深远影响。

七、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了解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历史背景、原因、经过和影响。

2. 思维目标: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

3. 情感目标:唤起学生的民族觉醒和爱国情感。

八、教学评估1. 课堂测试:通过小测验测试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该事件影响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九、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历史照片和地图等教学资源。

2. 课堂讨论材料:准备与辛丑条约相关的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优秀教案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优秀教案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学目标】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八国联军侵华的经过;理解义和团运动中的口号——“扶清灭洋”;理解《辛丑条约》签订的内容和影响。

【教学重点】义和团运动和“扶清灭洋”;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教学难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结局是签订《马关条约》而告终。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不仅支付了巨额的赔款,丧失了大片领土,更重要的是,大片领土的割让,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在19世纪晚期,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西方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关头。

中国社会各个阶层都起来进行救亡图存,我们今天将要学到的义和团运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抗击八国联军。

二、新课讲授(1)目标导学一:义和团运动1.教师讲述:西方列强在侵略中国时,主要用了三种手段:鸦片、枪炮、十字架。

自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欧美的天主教、耶稣教和沙俄的东正教,依靠不平等条约和大炮的保护,先后向中国派遣传教士,到19世纪末已达三千三百多人。

他们在中国建立教堂,网罗教徒,收集情报,干涉词讼,挑拨民族关系,进行文化侵略,并为本国政府出谋划策,掠夺中国利权,起到了侵略者的大炮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中国人民对此极其痛恨,不断进行反抗。

作为较早被传教的山东遭到了外来文化宗教侵略更为严重,因此,山东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榨下,首先爆发了义和团运动。

2.教师提问:义和团是由哪些组织发展起来的?最初的斗争矛头是谁?学生回答: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

斗5.教师指出:面对帝国主义的不断侵略,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政策有哪些改变?有何作用?学生回答:以“招抚”代替“剿灭”,并承认其合法地位。

义和团开始涌进京师,大肆捣毁教堂、拆电线等。

7.《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的签订》教学设计

7.《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的签订》教学设计
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
时间:1900年6月。
八国联军参与国: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问题5:北京沦陷后,清朝统治者是如何应对的?义和团运动的结果如何?
慈禧太后西逃,下令剿杀义和团,并请求八国联军“助剿”。
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设联军司令部,对北京实行各国分区占领,军队甚至公开抢劫三天。八国联军在北京犯下了滔天罪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八国联军侵华的时间、参与国,说出侵华的过程,列举《辛丑条约》的内容,分析其对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
过程方法分析义和团运动的口来自及其进步与局限性,培养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认识到帝国主义侵华的罪行,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理解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教学重点
列举《辛丑条约》的内容,分析其对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
斗争:
粘贴文告,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
捣毁教堂、拆毁铁路、砍断电线,表达对外国侵略者的愤怒。
成就:到1900年,义和团控制了京津地区。
问题3:阅读教材,说出义和团运动的口号及其进步与局限性。
口号是扶清灭洋。
扶清:反映了义和团是爱国性,但是也说明了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
灭洋:鲜明的表达了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具有盲目的排外性。
7.《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的签订》教学设计
课题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的签订》
年级
八年级
备课人
授课人
授课班级
教材分析
各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激起了人民的反抗,义和团反帝运动兴起。由于义和团运动威胁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在华利益,八国联军于1900年春发动侵华战争,最终侵入北京城,进行烧杀抢掠。昏庸无能的清政府战后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作为学生的你们,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努力学习,为自己、为祖国努力。

部编八上历史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公约》签订教案

部编八上历史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公约》签订教案

部编八上历史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公约》签订教案1. 教案概述:本教案是针对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公约》签订》的教学设计。

通过本课的研究,学生将了解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并深入了解《辛丑公约》的签订与后果。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原因和经过,掌握《辛丑公约》的主要内容。

-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和文献解读能力。

-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爱国主义的情感,增强学生对中国近代历史的认同感。

3. 教学重点:- 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背景和过程。

- 《辛丑公约》的签订与影响。

4. 教学内容和步骤:4.1 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研究动力。

4.2 研究核心知识(25分钟)-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原因和经过。

- 文献解读: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独立阅读的方式,深入解读《辛丑公约》的主要内容。

- 讨论与总结: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总结八国联军入侵和《辛丑公约》的影响。

4.3 拓展与延伸(15分钟)- 学生展示:学生自由发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介绍八国联军入侵和《辛丑公约》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 学生提问: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对答案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

4.4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提醒学生预下节课的内容。

5. 教学评价:-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文献解读和展示环节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 作业评价: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关于八国联军入侵和《辛丑公约》的研究心得。

- 测验评价:设计相关知识与理解题目,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6. 教学资源准备:- PowerPoint课件:包括相关图片、视频和文字资料。

- 《辛丑公约》文献稿件:提供给学生进行文献解读。

7. 教学反思:- 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了小组讨论、文献解读和学生展示等活动形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参与度。

部编八上历史第7课 八国联军侵犯中国与《辛丑条约》签订教案

部编八上历史第7课 八国联军侵犯中国与《辛丑条约》签订教案

部编八上历史第7课八国联军侵犯中国与《辛丑条约》签订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教授部编八上历史第7课的内容,主要涉及八国联军对中国进行侵略的背景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研究目标通过本课研究,学生将能够:1. 了解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原因和背景;2. 分析八国联军入侵的影响和后果;3. 理解《辛丑条约》的签订过程和内容。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 利用图片或贴图展示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八国联军入侵的了解和认识。

步骤二:研究1. 向学生介绍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原因,包括对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利益的渴望,以及对敝国民族主义的压制。

2. 分析八国联军入侵对中国的影响,如经济破坏、文化侵蚀和国家尊严受损等。

3. 研究《辛丑条约》的签订过程,包括谈判的背景和各方的主张。

4. 分析《辛丑条约》的内容,包括领土割让、赔款等条款,以及对中国主权的侵害。

步骤三:讨论1. 分组讨论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原因和影响。

2. 小组展示讨论结果,并与全班分享。

步骤四:拓展活动1. 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自学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其他事件和条约。

2. 引导学生写一篇关于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观点文章。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贴图展示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场景。

2. 相关历史资料、教材和参考书籍。

总结通过本课的研究,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背景和影响,以及《辛丑条约》的签订过程和内容。

同时,通过讨论和拓展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批判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 注意:本文档内容为示例教案,具体教学过程和资源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说课稿.doc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说课稿.doc

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说课稿尊敬的评委专家,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是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

下面我从“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三个方面进行说课:一、学什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讲述的是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止于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一段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程。

我今天所要说的第7课中义和团运动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

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从2022年版的历史课程标准中,可以得知这一课的内容要求是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史事,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这一课教材内容分三个子目:义和团运动、抗击八国联军、《辛丑条约》的签订。

根据课标和教材内容,我制定了如下学习目标:1.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八国联军侵华的经过。

2.理解义和团运动中的口号——“扶清灭洋”。

3.理解《辛丑条约》签订的内容和影响。

我们面对的是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七年级中国历史一年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学习历史的能力和方法。

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还是存在许多问题,如对历史的正确认识有所欠缺,学科核心素养有待提升等问题。

因此,结合课标要求及学生学情,我把“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认识帝国主义凶恶的本质”定为本课的学习重点,把“《辛丑条约》的历史影响”定为学习难点。

二、怎么学新课教学活动一:图文义和团1.阅读教材P32-24内容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表时间地点背景口号性质清政府的态度结果(失败原因)2.结合“材料研读”和教材内容,分析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1.学生阅读教材P32-34内容,结合图文材料,自主完成表格内容的填写。

2.小组合作完成对义和团运动口号、性质和失败原因的分析。

1.自主学习,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体现了以学为中心的理念。

2.4《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学设计

2.4《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学设计
展示:《慈禧太后像》和“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上谕
讲述:揭露慈禧太后及清政府腐朽专制的本质。
学案:归纳补全任务单中“《辛丑条约》的签订”的结构板书
布置作业
同步练习
课堂总结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学设计
课题名
2.4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教学目标
1.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八国联军侵华的经过;
2.理解义和团运动中的口号——“扶清灭洋”;
3.结合《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分析其对中华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教学重点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展示:《义和团与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示意图
讲述:简介廊坊阻击战。评价义和团粉碎了八国联军进犯北京的计划。
展示:《义和团与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示意图
讲述:大沽口炮台失陷和北京城内交战情况。
展示:《义和团与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示意图
讲述:聂士成英勇殉国的史实,彰显爱国英雄事迹。
展示:《义和团与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示意图
讲述:简介北京遭受侵略史实。
展示:一组八国联军侵略北京的照片
讲述:八国联军的侵略暴行。
展示:《京师(北京)形势图》和京津地区流传歌谣
设问:结合之前的老照片、地图和歌谣材料,分类概括侵略者的暴行。
讲述:八国联军侵华期间,造成了各项暴行。
设问:回顾义和团运动兴衰及八国联军侵华始末,我们如何看待义和团运动?从清政府对义和团、对列强态度的变化中,你看到的清政府的本质又是什么?
设问:结合歌谣和图例,同学们找一找义和团早期主要活动地区、主要起义地点。(时空观念)
讲述:义和团兴起地区和发展。
设问:义和团运动为何如此急速发展壮大?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精品教案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精品教案

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课标要求《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教学目标1.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概况;通过分析“扶清灭洋”口号,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

2.通过识读图片,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相关史实。

3.通过阅读教材,了解《辛丑条约》的内容;结合其他不平等条约,认识《辛丑条约》的危害性。

4.感受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英勇抗敌的史实,体会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2.教学难点《辛丑条约》的影响及如何理解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

随堂练习1.“北地终招八国兵,金城坐被联军毁。

拳民思想一朝熄,又换奴颜事洋鬼”。

诗句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包括( D )①火烧圆明园②义和团运动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④《辛丑条约》的签订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2.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说,中国人含有无限蓬勃的生气和好斗精神,无论欧美日本各国,都无此脑力和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之1/4,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时任美国驻北京公使田贝也有类似看法。

上述材料不能说明( C )A.义和团运动使列强看到了中国人民的斗志B.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破产C.列强已经放弃了对中国的侵略D.列强需要扶植清政府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3.慈禧太后对列强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这实质上反映了( A ) A.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B.慈禧太后为了个人利益,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C.慈禧太后与列强在长期交往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D.中国地大物博,作为统治者慈禧太后慷慨大方4.《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

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的是( D )A.开放从沿海到内地的许多城市B.允许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C.巨额赔款给中国百姓带来了沉重负担D.清政府保证严禁民众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课堂小结布置作业义和团运动与之前的太平天国运动都发生在晚清时期,二者有何异同呢?请同学们相互讨论,对二者进行比较。

2.7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2.7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内容,强调教学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新课呈现结束后,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教学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练习题。
错题订正:
3. 历史书籍:推荐学生阅读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相关的历史书籍,如《中国近代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纪实》等,以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这一重要事件。
4. 纪录片:推荐学生观看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相关的纪录片,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等,以更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
(2)《辛丑条约》的签订背景、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解释:《辛丑条约》的签订背景是清政府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内容包括割地、赔款、驻军等。对中国的影响是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国家,国家主权受到严重损害。
(3)学生通过分析史料,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签订的历史意义。
举例:让学生分析《辛丑条约》的签订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如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国家,引发了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危机等。
五、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教案主备人:陈贤珍第二备课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结局是签订《马关条约》而告结束。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不仅支付了巨额的赔款,丧失了大片领土,更重要的是,大片领土的割让,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在19世纪晚期,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西方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关头。

中国社会各个阶层都起来进行救亡图存,我们今天将要学到的义和团运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形势图
1.教师讲述:西方列强在侵略中国时,主要用了三种手段:鸦片、枪炮、十字架。

自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欧美的天主教、耶稣教和沙俄的东正教,依靠不平等条约和大炮的保护,先后向中国派遣传教士,到19世纪末已达三千三百多人。

他们在中国建立教堂,网罗教徒,收集情报,干涉词讼,挑拨民族关系,进行文化侵略,并为本国政府出谋划策,掠夺中国利权,起到了侵略者的大炮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中国人民对此极其痛恨,不断进行反抗。

作为较早被传教的山东遭到了外来文化宗教侵略更为严重,因此,山东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榨下,首先爆发了义和团运动。

2.教师提问:义和团是由哪些组织发展起来的?最初的斗争矛头是谁?
学生回答: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

斗争矛头是:腐败的清朝政府。

3.教师讲解: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的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义和团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

为此,义和团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

4.教师提问:谈谈你对“扶清灭洋”口号的认识?(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
口号进步性局限性
“扶清”对清政府认识不清,抱有幻想。

迷信色彩
“灭洋”鲜明地表达了中
国人民反对帝国
主义的斗争意志
排斥一切洋人、洋
物件,盲目排外
5.教师指出:面对帝国主义的不断侵略,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政策有哪些改变?有何作用?
学生回答:以“招抚”代替“剿灭”,并承认其合法地位。

义和团开始涌进京师,大肆捣毁教堂、拆电线等。

至1900年,义和团基本上控制了京津地区。

目标导学二:抗击八国联军
1.教师讲述:由于义和团势力的迅速发展,帝国主义担心他们的在华利益受到损害。

便于1900年6月组成八国联军,绞杀中国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就这样爆发了。

这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参与国家最多的一次侵华战争。

我们来看看,他们的直接目的是什么?根本目的又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教师总结:直接目的:镇压义和团运动;根本目的:进一步夺取和扩大在华的政治特权和经济利益。

2.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战争爆发的时间和八国联军的名字及率领人?
时间1900年6月
目的直接目的:镇压义和团运动;
根本目的:进一步夺取和扩大在华的
政治特权和经济利益。

国家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率领人西摩尔(英国海军司令)
3.教师提问:我们接着来看看,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中国的义和团战士和部分清军爱国官兵进行了哪些英勇抵抗?
学生回答:义和团的廊坊阻击战、老龙头火车站围歼战,英勇将士:聂世成。

4.教师展示图片:《八国联军杀害义和团民》、《美军抢劫的白银》
提问: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犯下了哪些罪行?
学生回答:八国联军侵略者采取了报复性的屠杀、抢劫,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恶本质。

5.教师提问: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仓皇逃西安,就在西逃的途中,她下令剿杀义和团。

这又是为什么?最后义和团运动的结果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就是要讨好帝国主义,以求得帝国主义列强对自己的“宽恕”。

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失败了。

目标导学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识记主干知识。

(时间、签订国、内容)
2.教师指出:《辛丑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有什么深远的影响?请同学们根据条约内容进行小组讨论。

学生讨论后回答:省略
教师总结:
内容影响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是列强对中国空前规模的勒索,西方列强完全控制着中国的经济命脉,人民生活更加贫苦。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束缚了中国人民的手脚,使清政府成为列强侵略中国的帮凶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使侵略者控制了京津地区和清政府,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使馆界”,实际上是一个“国中之国”,成为了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清政府完全处于列强的控制之下,成为“洋人的朝廷”
3.教师引导学习阅读教材,理解《辛丑条约》的综合性影响。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4.教师总结:同学们,我们讲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到《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今天我们所学习的《辛丑条约》的签订,即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三、课堂总结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参与国家最多的一次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