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实验08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
宁夏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操作系统》实验指导《OPERATING SYSTEM》2013.08前言计算机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其实践性、应用性很强。
实践教学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实验目的是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加深对操作系统基本方法的理解,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Linux环境下调用一些常用的函数编写功能较简单的程序来实现操作系统的基本方法、并在实践应用方面打下一定基础。
要求学生在实验指导教师的帮助下自行完成各个操作环节,并能实现且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完成一个实验解决一类问题。
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所学内容,并能够用其分析、设计和解答类似问题;对此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并且能够进行简单分析和判断;能够熟练使用Linux用户界面;掌握操作系统中进程的概念和控制方法;了解进程的并发,进程之间的通信方式,了解虚拟存储管理的基本思想。
同时培养学生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完成实验分析、实验方法、实验操作与测试、实验过程的观察、理解和归纳能力。
为了收到良好的实验效果,编写了这本实验指导书。
在指导书中,每一个实验均按照该课程实验大纲的要求编写,力求紧扣理论知识点、突出设计方法、明确设计思路,通过多种形式完成实验任务,最终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完成实验任务,得出实验结果。
任课教师在实验前对实验任务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讲解,要求学生按照每一个实验的具体要求提前完成准备工作,如:查找资料、设计程序、完成程序、写出预习报告等,做到有准备地上机。
进行实验时,指导教师应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对调试过程给予积极指导。
实验完毕后,学生应根据实验数据及结果,完成实验报告,由学习委员统一收齐后交指导教师审阅评定。
目录操作系统实验大纲 (1)第一部分实验环境及所用系统函数介绍 (3)1.1 Linux操作系统简介 (3)1.2 Linux的使用 (3)第二部分实验内容 (7)实验一熟悉LINUX基本命令及编程环境 (7)实验二进程管理 (10)实验三进程调度 (14)实验四进程间通信 (19)实验五存储管理实验 (22)操作系统实验大纲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操作系统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专业课,操作系统实验是该课程的辅助课程。
操作系统第8章 操作系统实验
8.5.3 实验准备
1. Linux模块概述 2. 设备驱动程序的设计 3. 参考程序的分析
8.6 文件系统实验
8.6.1 实验内容
以root身份登录系统后,练习常用Linux文件操作命令以及 学习文件系统的装卸。
第8章 操作系统实验
内容提要
本教材以Linux操作系统为平台,通过它提供的键盘控制命令 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通过它提供的系统调用命令实现进程 (线程)的同步与互斥、进程的通信、设备的管理等操作,从 而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
本实验平台使用Red Hat Linux 9.0,并且使用文本操作界面。 实验内容包括Linux系统基本操作、进程通信、进程同步与互斥、 生产者与消费者、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系统等实验。本 教材提供的实验同样适用于其他版本的Linux。
8.3 进程的同步与互斥实验
8.3.1 实验内容
1. 利用POSIX标准的pthread线程库创建五个线程,实现这 五个线程之间的互斥地访问数组N。这五个线程分别标识为0、 1、2、3、4,线程i的工作可描述如下: (1) 线程i休息一段时间,i可以是五个线程之一。 (2) 使N[i]加1,N[i]记录线程i进入临界区的次数。 (3) 使N[5]加1,记录这五个线程的进入临界区的总次数。 (4) 转(1)。 2. 利用POSIX标准的pthread线程库创建两个线程,实现这 两个线程之间的同步共享变量buffer(相当于一个缓冲区)。其 中一个线程产生一个随机数保存的变量buffer中,另一个线程将 该随机数打印出来。
第8章 操作系统实验
教学目标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掌握进程 (线程)的同步与互斥、进程的通信、设备的管理、文 件系统的实现原理,从而掌握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原理。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报告................................................................................................................................................................................................................1、增强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系统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算法的理解;2、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每人至少选作1 题,多做不限;2、每人单独完成,可以讨论,但每人的设计内容不得彻底相同,抄袭或者有2 人/多人设计彻底一样者,不能通过;3、设计完成后,应上交课程设计文档,文档格式应是学校课程设计的标准格式,所有学生的封面大小、格式也必须一样;4、同时上交设计的软盘(或者以班刻录光盘)。
调度算法的摹拟:摹拟各种调度算法,并进行调度性能分析。
摹拟了一个作业调度算法,其中用到了先来先服务算法(FCFS)、短作业优先算法(SJF)、最高响应比优先算法(HRN)三种算法。
如下,分别为三种算法的程序流程图。
图1 - 开始界面图 2 –输入作业的信息(名字、提交时间、运行时间) 图3 –选择算法(FCFS 、SJF、HRN)图4、5 –选择FCFS 算法后输出结果图6、7 –选择SJF 算法后输出结果图8、9 –选择HRN 算法后输出结果能体现公平性;一旦一个较长的作业进入系统后就会长期的占用系统的资源,这样如果有优先级较高的短作业需要执行的话需要等待很长期。
比前者改善了平均周转时间和平均带权周转时间,缩短作业的等待时间,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对长作业非常不利,可能长期得不到执行,未能一句作业的紧迫程度来划分执行的优先级,难以准确估计作业的执行时间,从而影响调度性能。
这种算法是对FCFS 方式和SJF 方式的一种综合平衡。
《操作系统》课内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课内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操作系统》课内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深入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掌握常见操作系统命令的使用,提高对操作系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使用的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 和Linux(Ubuntu 发行版)。
实验所使用的计算机配置为:Intel Core i5 处理器,8GB 内存,500GB 硬盘。
三、实验内容1、进程管理在 Windows 系统中,通过任务管理器观察进程的状态、优先级、CPU 使用率等信息,并进行进程的结束和优先级调整操作。
在 Linux 系统中,使用命令行工具(如 ps、kill 等)实现相同的功能。
2、内存管理使用 Windows 系统的性能监视器和资源监视器,查看内存的使用情况,包括物理内存、虚拟内存的占用和分配情况。
在 Linux 系统中,通过命令(如 free、vmstat 等)获取类似的内存信息,并分析内存的使用效率。
3、文件系统管理在 Windows 系统中,对文件和文件夹进行创建、复制、移动、删除等操作,了解文件的属性设置和权限管理。
在 Linux 系统中,使用命令(如 mkdir、cp、mv、rm 等)完成相同的任务,并熟悉文件的所有者、所属组和权限设置。
4、设备管理在 Windows 系统中,查看设备管理器中的硬件设备信息,安装和卸载设备驱动程序。
在 Linux 系统中,使用命令(如 lspci、lsusb 等)查看硬件设备,并通过安装内核模块来支持特定设备。
四、实验步骤1、进程管理实验(1)打开 Windows 系统的任务管理器,切换到“进程”选项卡,可以看到当前系统中正在运行的进程列表。
(2)选择一个进程,右键点击可以查看其属性,包括进程 ID、CPU 使用率、内存使用情况等。
(3)通过“结束任务”按钮可以结束指定的进程,但要注意不要随意结束系统关键进程,以免导致系统不稳定。
操作系统实验
操作系统实验一、实验背景操作系统实验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实践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操作系统原理的理解,并且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本文将介绍我在操作系统实验中所进行的一项实验内容和实验结果。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模拟操作系统的一些核心功能和概念,加深对操作系统内部工作原理的理解,掌握操作系统的调度算法、程序设计和系统优化等技能。
三、实验步骤1. 实验环境准备为了进行本次实验,首先需要搭建相应的实验环境。
我选择使用Linux操作系统作为实验环境,并确保已经安装了必要的工具和软件,如gcc编译器和相关的调试工具。
2. 实验代码编写在实验开始之前,我阅读了相关的文档和教材,理解了实验的要求和任务。
然后,我按照要求开始编写实验所需的代码。
在代码编写过程中,我需要对操作系统内核进行修改和扩展,并且针对具体的实验要求,实现相关的功能和算法。
3. 实验测试与调试完成代码编写后,我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和调试工作。
通过编写测试用例,模拟各种场景和输入情况,验证代码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如果发现错误或问题,我会使用调试工具进行定位和修复。
4. 实验结果分析在完成测试和调试后,我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通过比较和统计实验数据,我得出了一些结论,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评估和总结。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成功完成了操作系统实验的任务,并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实验结果。
在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难,但通过不断努力和学习,最终克服了这些困难,并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五、实验心得体会通过参与操作系统实验,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实验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新的知识和技能,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与同学们一起合作完成实验任务,互相学习和交流,共同进步。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操作系统实验,我对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相关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操作系统lab8
HUNAN UNIVERSITY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题目:LAB8目录一、实验目的 (3)二、实验内容 (3)三、练习题 (3)练习0 (3)练习1 (4)练习2 (10)四、实验结果 (13)一、实验目的通过完成本次实验,希望能达到以下目标了解基本的文件系统系统调用的实现方法;了解一个基于索引节点组织方式的Simple FS文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了解文件系统抽象层-VFS的设计与实现;二、实验内容实验七完成了在内核中的同步互斥实验。
本次实验涉及的是文件系统,通过分析了解ucore 文件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完善读写文件操作,从新实现基于文件系统的执行程序机制(即改写do_execve),从而可以完成执行存储在磁盘上的文件和实现文件读写等功能三、练习练习0:填写已有实验本实验依赖实验1/2/3/4/5/6/7。
请把你做的实验1/2/3/4/5/6/7的代码填入本实验中代码中有“LAB1”/“LAB2”/“LAB3”/“LAB4”/“LAB5”/“LAB6”/“LAB7”的注释相应部分。
并确保编译通过。
注意:为了能够正确执行lab8的测试应用程序,可能需对已完成的实验1/2/3/4/5/6/7的代码进行进一步改进将其与lab7文件对比,得到缺失文件如下:proc.cdefault_pmm.cpmm.cswap_fifo.cvmm.ctrap.csche.cmonitor.check_sync.c补全后不需要在7的基础上改了练习1: 完成读文件操作的实现(需要编码)首先了解打开文件的处理流程,然后参考本实验后续的文件读写操作的过程分析,编写在sfs_inode.c中sfs_io_nolock读文件中数据的实现代码。
请在实验报告中给出设计实现”UNIX的PIPE机制“的概要设方案,鼓励给出详细设计方案要求是首先了解打开文件的处理流程,然后参考本实验后续的文件读写操作的过程分析,编写在sfs_inode.c中sfs_io_nolock读文件中数据的实现代码。
《操作系统》课程实验内容和实验要求
实验内容和实验要求实验1:安装Linux系统(4学时)目的:1.学会在操作系统安装之前,根据硬件配置情况,制订安装计划。
2.学会在安装多操作系统前,利用硬盘分区工具(如PQMagic)为Linux准备分区。
3.学会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步骤和简单配置方法。
4.学会Linux系统的启动、关闭步骤,初步熟悉Linux系统的用户界面。
内容:1.安装并使用硬盘分区工具(如PQMagic),为Linux准备好分区。
2.安装Linux系统(如红旗Linux桌面版)。
3.配置Linux系统运行环境。
4.正确地启动、关闭系统。
5.对图形界面进行一般操作。
要求:1.制订安装计划。
2.如果在机器上已安装了Windows系统,而且没有给Linux预备硬盘分区,则安装硬盘分区工具(如PQMagic),运行它,为Linux划分出一块“未分配”分区。
3.在光驱中放入Linux系统安装盘,启动系统。
按照屏幕提示,选择/输入相关参数,启动安装过程。
4.安装成功后,退出系统,取出安装盘。
重新开机,登录Linux系统。
5.对Linux系统进行配置,如显示设备、打印机等。
6.利用鼠标对图形界面进行操作。
说明:1.本实验应在教师的授权和指导下进行,不可擅自操作,否则可能造成原有系统被破坏。
2.如条件不允许每个学生亲自安装,可采用分组进行安装或课堂演示安装的方式。
实验2:Linux 应用及shell编程(4学时)目的:1.掌握Linux一般命令格式和常用命令。
2.学会使用vi编辑器建立、编辑文本文件。
3.了解shell的作用和主要分类。
4.学会bash脚本的建立和执行方式。
5.理解bash的基本语法。
6.学会编写简单的shell脚本。
内容:1.正确地登录和退出系统。
2.熟悉使用date,cal等常用命令。
3.进入和退出vi。
利用文本插入方式建立一个文件。
4.学会用gcc编译器编译C程序。
5.建立shell脚本并执行它。
6.学会使用shell变量和位置参数、环境变量。
操作系统实验全(五个)
操作系统试验指导—. 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操作系统在整个计算机系统软件中占有中心地位。
其作用是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统一的调度和管理,提供各种强有力的系统服务,为用户创造既灵活又方便的使用环境。
本课程是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和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及实施技术,具有分析操作系统和设计、实现、开发实际操作系统的能力。
二. 实验的意义和目的操作系统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操作系统质量对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和用户对计算机的使用有重大的影响。
一个优良的操作系统能极大地扩充计算机系统的功能,充分发挥系统中各种设备的使用效率,提高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由于操作系统涉及计算机系统中各种软硬件资源的管理,内容比较繁琐,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要学好这门课程,必须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培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系统程序设计能力,是操作系统课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操作系统上机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编制清晰、合理、可读性好的系统程序的能力,加深对操作系统课程的理解。
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功能,具有分析实际操作系统、设计、构造和开发现代操作系统的基本能力。
三.实验运行环境及上机前的准备实验运行环境: C语言编程环境上机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按实验指导书要求事先编好程序;●准备好需要输入的中间数据;●估计可能出现的问题;●预计可能得到的运行结果。
四. 实验内容及安排实验内容包括进程调度、银行家算法、页式地址重定位模拟,LRU算法模拟和先来先服务算法五个实验。
每个实验介绍了实习的目的要求、内容和方法。
实验一、进程调度试验[目的要求]用高级语言编写和调试一个进程调度程序,以加深对进程的概念及进程调度算法的理解.[准备知识]一、基本概念1、进程的概念;2、进程的状态和进程控制块;3、进程调度算法;二、进程调度1、进程的状态2、进程的结构——PCB进程都是由一系列操作(动作)所组成,通过这些操作来完成其任务。
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精品模板
《操作系统原理》实验指导书羊四清编写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系2008年8 月前言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核心和灵魂.操作系统软件的设计对整个计算机的功能和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此门课也是必不可少的,是面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等大多数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计算机专业课程。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操作系统》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必修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现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设计方法及实现技术,具有分析现行操作系统和设计、开发实际操作系统的基本能力。
操作系统实验是操作系统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学科基础实验范畴。
作为与相关教学内容配合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应在操作系统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开设。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操作系统实验的作用是:理解操作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思路,掌握典型算法。
基本要求是:理解进程的概念,理解死锁,掌握银行家算法;掌握请求页式存储管理的实现原理及页面置换算法。
学生应具有高级语言编程能力、具有数据结构等基础知识。
说明:本实验指导书所提供的源程序均已在VC6.0下调试运行过.目录实验一进程创建模拟 (1)实验二进程撤销模拟 (9)实验三P、V 原语的模拟实现 (10)实验四带优先级的时间片轮换的进程调度算法的实现 (16)实验五银行家算法模拟 (26)实验六连续动态内存管理模拟实现 (29)实验七请求页式存储管理中常用页面置换算法模拟 (31)实验八SCAN 磁盘调度模拟实现 (36)实验九UNIX基本操作 (37)实验一进程创建模拟实验学时:2实验类型:验证实验要求:必修一、实验目的1)理解进程创建相关理论;2)掌握进程创建方法;3)掌握进程相关数据结构。
二、实验内容本实验针对操作系统中进程创建相关理论进行实验.要求实验者输入实验指导书提供的代码并进行测试。
代码简化了进程创建的多个步骤和内容。
《操作系统》课程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课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操作系统》课程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深入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核心概念,并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和分析方法。
二、实验环境1、操作系统:Windows 10 专业版2、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 Code3、编程语言:C/C++三、实验内容(一)进程管理实验1、进程创建与终止通过编程实现创建新进程,并观察进程的创建过程和资源分配情况。
同时,实现进程的正常终止和异常终止,并分析其对系统的影响。
2、进程同步与互斥使用信号量、互斥锁等机制实现进程之间的同步与互斥。
通过模拟多个进程对共享资源的访问,观察并解决可能出现的竞争条件和死锁问题。
(二)内存管理实验1、内存分配与回收实现不同的内存分配算法,如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和最坏适应算法。
观察在不同的内存请求序列下,内存的分配和回收情况,并分析算法的性能和优缺点。
2、虚拟内存管理研究虚拟内存的工作原理,通过设置页面大小、页表结构等参数,观察页面的换入换出过程,以及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三)文件系统实验1、文件操作实现文件的创建、打开、读取、写入、关闭等基本操作。
观察文件在磁盘上的存储方式和文件系统的目录结构。
2、文件系统性能优化研究文件系统的缓存机制、磁盘调度算法等,通过对大量文件的读写操作,评估不同优化策略对文件系统性能的提升效果。
四、实验步骤(一)进程管理实验步骤1、进程创建与终止(1)使用 C/C++语言编写程序,调用系统函数创建新进程。
(2)在子进程中执行特定的任务,父进程等待子进程结束,并获取子进程的返回值。
(3)通过设置异常情况,模拟子进程的异常终止,观察父进程的处理方式。
2、进程同步与互斥(1)定义共享资源和相关的信号量或互斥锁。
(2)创建多个进程,模拟对共享资源的并发访问。
(3)在访问共享资源的关键代码段使用同步机制,确保进程之间的正确协作。
(4)观察并分析在不同的并发情况下,系统的运行结果和资源竞争情况。
实验8 外部IO中断控制T1定时
实验8 外部IO中断控制T1定时【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实验者熟悉CC2530芯片的定时器1定时的配置及使用方法。
【实验内容】编写IAR程序,实现使用定时器T1的中断控制LED灯闪烁(每秒一次),外部IO(P1.2)中断控制定时器的定时启停。
具体控制为:初始LED3灯亮,表示定时器秒表处于开始计时状态;点按SW1键,则计时开始,LED3灭,T1开始计时(LED1开始闪烁),秒表处于运行状态;再次点按SW1键,T1停止计时(LED1不闪),秒表处于停止状态;再次点按SW1键,LED3灯亮,秒表还回到开始状态。
【实验原理】定时器1要每秒闪烁一次,则其定时长为0.5秒,定时需要设置比较缓存器T1CC0H:T1CC0L的值。
有多种设置可以满足定时长为0.5秒的要求,本实验采用正计数/倒计数器工作模式,希望一个正计数/倒计数过程(从0x0000~T1CC0,再从T1CC0~0x0000)的时长为0.5s,那么正计数时长和倒计数时长都应为0.25s,通过计算可知,以下为本实验采用的设置为:工作在正计数/倒计数模式下,在定时器1开始工作后从0x0000开始做加1计算直到T1CC0,再从T1CC0倒计数到0x0000时,发生中断溢出并将T1STAT.OVFIF(D5位)置1。
此时定时器将发出一个溢出中断请求并将IRCON.T1IF (D1位)置1。
此后自动重新正计数/倒计数,再次从0x0000正计数到T1CC0,再从T1CC0倒计数到0x0000,如此反复计数。
【实验步骤】1.建立一个新项目参照实验1操作步骤,在指定路径建立一个新的工作空间“Test08”,在该空间下新建一个IAR项目“timerPrj3.ewp” 并保存。
2.添加或新建程序文件参照实验1的操作步骤, 往项目中添加或者新建程序文件timer2.c。
【实验相关代码】/*************************************************************** *****/#include "ioCC2530.h" // 引用头文件,包含对CC2530的寄存器、中断向量等的定义/*************************************************************** *****///定义led灯端口:p1.3, p1.4:#define LED1 P1_0 // P1_0定义为P1.0#define LED2 P1_1 // P1_1定义为P1.1#define LED3 P1_3 // P1_3定义为P1.3#define LED4 P1_4 // P1_4定义为P1.4#define SW1 P1_2 // P1_2定义为SW1/* 定义枚举类型 *//*************************************************************** *****/enum STATE{START_STATE,RUN_STATE,STOP_STATE}; // 定义秒表的状态enum STATE state = START_STATE; // 初始化应用状态为开始/*************************************************************** ******* 函数名称:delay* 功能:软件延时* 入口参数:无* 出口参数:无* 返回值:无******************************************************************** /void delay(unsigned int time){ unsigned int i;unsigned char j;for(i = 0; i < time; i++){ for(j = 0; j < 240; j++){ asm("NOP"); // asm是内嵌汇编,nop是空操作,执行一个指令周期asm("NOP");asm("NOP");}}}/*************************************************************** ******* 函数名称:init* 功能:初始化系统IO,定时器T1控制状态寄存器* 入口参数:无* 出口参数:无* 返回值:无******************************************************************** /void init(void){ P1SEL &= ~0x0D; // 设置LED1、SW1为普通IO口P1DIR |= 0x09 ; // 设置LED1为输出P1DIR &= ~0X04; //Sw1按键在 P1.2,设定为输入LED1 = 0; //灭 LEDLED3 = 1; //亮 LEDPICTL &= ~0x02; //配置P1口的中断边沿为上升沿产生中断P1IEN |= 0x04; //使能P1.2中断IEN2 |= 0x10; //使能P1口中断/* 配置定时器1的16位计数器的计数频率由於采用正计数/倒计数器工作模式,希望一个正计数/倒计数过程 (从0x0000~T1CC0,再从T1CC0~0x0000)的时长为0.5s,那么正计数时长和倒计数时长都应为0.25s,通过计算可知,有多种设置可以满足,以下为本实验采用的设置:Timer Tick 分频定时器1的计数频率 T1CC0的值一个正计数时长或一个倒计数时长32MHz /128 250KHz 625000.25s */CLKCONCMD &= 0x80; //时钟速度设置为32MHzT1CC0L =62500 & 0xFF; // 把62500的低8位写入T1CC0LT1CC0H = ((62500 & 0xFF00) >> 8); // 把62500的高8位写入T1CC0HEA = 1; //使能全局中断}/*************************************************************** ******* 函数名称:EINT_ISR* 功能:外部中断服务函数* 入口参数:无* 出口参数:无* 返回值:无******************************************************************** /#pragma vector=P1INT_VECTOR__interrupt void EINT_ISR(void){EA = 0; // 关闭全局中断/* 若是P1.2产生的中断 */if(P1IFG & 0x04){/* 等待用户释放按键,并消抖 */while(SW1 == 0); //低电平有效delay(10);while(SW1 == 0);/* 若当前状态为"开始"状体,则进入"运行"状态*/if(state == START_STATE){state = RUN_STATE; // 更新应用状态标志变量T1STAT &= ~0x20; // 清零溢出标志 (T1STAT.OVFIF)/* 此处添加设置TIMIF.OVFIM位(定时器1中断屏蔽)为1的代码本实验采用上电复位后默认的设置,即TIMIF.OVFIM=1因此无需对TIMIF.OVFIM位再进行设置。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报告答案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专业年级:姓名:学号:提交日期:实验一:操作系统环境1.1 Windows 2000 系统管理(实验估计时间:60分钟)实验内容与步骤1、计算机管理2、事件查看器3、性能监视4、服务5、数据库(ODBC)为了帮助用户管理和监视系统,Windows 2000提供了多种系统管理工具,其中最主要的有计算机管理、事件查看器和性能监视等。
步骤1:登录进入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步骤2:在“开始”菜单中单击“设置”-“控制面板”命令,双击“管理工具”图标。
在本地计算机“管理工具”组中,有哪些系统管理工具,基本功能是什么:1) 本地安全策略:查看和修改本地安全策略,如用户权限和审核策略。
2) 服务:启动和停止服务。
3) 计算机管理器:管理磁盘以及使用其他系统工具来管理本地或远程的计算机。
4) 事件查看器:显示来自于 Windows 和其他程序的监视与排错消息。
5) 数据源:添加、删除、以及配置 ODBC 数据源和驱动程序。
6) 性能:显示系统性能图表以及配置数据日志和警报。
7) 组件服务:配置和管理 COM+ 应用程序。
1. 计算机管理使用“计算机管理”可通过一个合并的桌面工具来管理本地或远程计算机,它将几个Windows 2000管理实用程序合并到一个控制台目录树中,使管理员可以轻松地访问特定计算机的管理属性和工具。
步骤3:在“管理工具”窗口中,双击“计算机管理”图标。
“计算机管理”使用的窗口与“Windows资源管理器”相似。
在用于导航和工具选择的控制台目录树中有“系统工具”、“存储”及“服务和应用程序”等节点,窗口右侧“名称”窗格中显示了工具的名称、类型或可用的子工具等。
它们是:1)系统工具,填入表2-3中。
表2-3 实验记录2) 存储,填入表2-4中。
3) 服务和应用程序,填入表2-5中。
2. 事件查看器事件查看器不但可以记录各种应用程序错误、损坏的文件、丢失的数据以及其他问题,而且还可以把系统和网络的问题作为事件记录下来。
操作系统实验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一)Linux基本操作与编程(验证性 2学时)1、实验目(de):1)熟悉Linux操作系统(de)环境和使用.2)了解LINUX系统(de)安装过程.(注:表示可选择)3)掌握Linux环境下(de)命令操作.2、实验内容:(1)完成LINUX系统(de)登录,启动终端.进行下列操作并记录结果(要求:结果以屏幕截图表示).1)运行pwd命令,确定你当前(de)工作目录.2)利用以下命令显示当前工作目录(de)内容: ls –l3)运行以下命令: ls –al4)使用mkdir命令建立一个子目录subdir.5)使用cd命令,将工作目录改到根目录(/)上.6)使用ls-l命令列出/dev(de)内容.7)使用不带参数(de)命令cd改变目录,然后用pwd命令确定你当前(de)工作目录是哪里8)使用命令cd ../..,你将工作目录移到什么地方(2)在LINUX下查看你(de)文件.1)利用cd命令,将工作目录改到你(de)主目录上.2)将工作目录改到你(de)子目录subdir,然后运行命令: date > file1 将当前日期和时间存放到新建文件file1中.3)使用cat命令查看file1文件(de)内容.4)利用man命令显示date命令(de)用法: man date5)将date命令(de)用法附加到文件file1(de)后面:man date >> file16)利用cat命令显示文件file1(de)内容.7)利用ls -l file1命令列出文件file1(de)较详细(de)信息.运行ls -l/bin 命令显示目录(de)内容.8)利用ls -l/bin|more命令行分屏显示/bin目录(de)内容.9)利用cp file1 fa命令生成文件file1(de)副本.然后利用ls -l命令查看工作目录(de)内容.10)用cd命令返回你(de)主目录,输入命令ls –l后,解释屏幕显示(de)第一列内容(de)含义.(3)编写能输出“Hello world”问候语(de)C程序,并在终端中编译、执行.要求记录所使用(de)命令及结果.操作步骤:1)在文本编辑器中,编写C程序如下:include ""main(){ printf("hello"); }2) 在终端中,用gcc命令进行编译,生成可执行文件a.gcc –o a3) 在终端中执行a (de)命令如下:./a(4)编写一个程序:显示信息“Time for Play”,并能在后台运行一段时间(自定义)后,弹出信息提醒用户.要求记录所使用(de)命令及结果.(提示:使用sleep(s)函数)3、实验结果分析:(对上述实验内容中(de)各题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1)进程包括哪些特征间断性, 失去封闭性, 不可再现性, 动态性, 并发性, 独立性(2)在Linux中,如何设置前、后台命令和程序(de)执行命令后直接加 & ,这个命令就在后台执行;正在运行(de)命令,使用Ctrl+z ,就挂起; jobs命令,可以现实后台,包括挂起(de)命令;使用 bg %作业号就可以把挂起(de)命令在后台执行;使用 fg %作业号就可以把后台命令调到前台(3)你所使用(de)Linux系统(de)内核版本是多少用什么命令查看内核版本目前你所了解(de)各发行版本(de)情况如何Linux version (gcc version (Red Hat (GCC) ) 1 SMP Tue Jan 2911:48:01 EST 2013(4)你对Linux系统有什么认识linux是一款开放性(de)操作系统,也可以说成是开放(de)源代码系统,这些代码可以完全自由(de)修改可以再任何(de)计算机上去运行它,也就是“可移植性”,其次大家都知道,linux是由UNIX(de)概念所开发出来(de),所以它也继承了UNIX(de)稳定和效率(de)特点4、总结:你对本次实验有什么体会或看法.操作系统实验报告(二)文件访问权限设置与输入输出重定向(2学时)一、实验目(de)1、掌握linux(de)文件访问权限设置.2、熟悉输入输出重定向和管道操作.二、实验内容1、启动进入红帽linux系统2、设置文件权限:在用户主目录下创建目录test,进入test目录,用vi 创建文件file1,并输入任意(de)文字内容.用ls -l显示文件信息,注意文件(de)权限和所属用户和组.对文件file1设置权限,使其他用户可以对此文件进行写操作:chmod o+w file1.用ls -l查看设置结果.取消同组用户对此文件(de)读取权限:chmod g-r file1.查看设置结果.用数字形式来为文件file1设置权限,所有者可读、可写、可执行;其他用户和所属组用户只有读和执行(de)权限:chmod 755 file1.设置完成后查看设置结果.3、输入、输出重定向和管道(1) 输出重定向用ls命令显示当前目录中(de)文件列表:ls –l.使用输出重定向,把ls命令在终端上显示(de)当前目录中(de)文件列表重定向到文件list中:ls –l > list.查看文件list中(de)内容,注意在列表中会多出一个文件list,其长度为0. 这说明shell是首先创建了一个空文件,然后再运行ls命令:cat list.再次使用输出重定向,把ls命令在终端上显示(de)当前目录中(de)文件列表重定向到文件list中.这次使用追加符号>>进行重定向:ls –l >> list.查看文件list(de)内容,可以看到用>>进行重定向是把新(de)输出内容附加在文件(de)末尾,注意其中两行list文件(de)信息中文件大小(de)区别:cat list.重复命令ls –l > list.再次查看文件list中(de)内容,和前两次(de)结果相比较,注意list文件大小和创建时间(de)区别.(2) 管道who |grep root命令(de)结果是命令ls –l |wc –l结果是4、退出linux系统操作步骤:在主菜单上选择“注销” ->关闭计算机.三、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 文件(de)权限如下:-rw-r—r-- 1 root root 19274 Jul 14 11:00回答:-rw-r—r-- (de)含义是什么答:是LINUX/FTP(de)简易权限表示法:对应于本用户-所在组-其他人(de)权限,每一个用执行(x)-读取(r)-写入(w)如本题若是说自己可以读取写入不可以执行,所在组和其他人只能读取.2、文件(de)所有者添加执行权限(de)命令是答:chmod u+x 、赋予所有用户读和写文件权限(de)命令是四、答:chmod a+w,a+r 个人体会(你对本次实验有什么体会或看法)操作系统实验报告(三)文件和目录管理一、实验目(de)1) 掌握在Linux系统下(de)文件和文件系统(de)概念及命令;2) 掌握Linux系统下(de)目录操作.二、实验内容1. 进入linux终端后,用命令(de)操作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vi(de)三种工作模式是其中不能进行直接转换(de)是什么模式到什么模式命令模式、文本输入模式、末行模式命令模式不能直接到末行模式2)在vi中退出时,保存并退出(de)操作步骤是Ese:wq3)用vi 创建myfile1文件,并在其中输入任意文字一行,创建myfile2文件,任意输入文字3行.请问执行命令:cat <myfile1 >myfile2 后,myfile2中还有几行内容该命令(de)作用是用命令操作验证你(de)回答.myfile2中还有1行内容该命令(de)作用是替换myfile(de)内容4)请用至少两种不同(de)命令创建一个文本文件(),在其中写入“我是2014级学生,我正在使用Linux系统.”,记录命令及执行结果.1、Vi创建2、5)用___pwd________命令可查看所创建文件(de)绝对路径,写出它(de)绝对路径__/root_________;用___ls -l________命令查看该文件(de)类型及访问权限,其访问权限(数字和字母)分别是多少__-rw- r- - r- - 6 4 4______________.6)若将该文件(de)访问权限修改为:所有者有读写权限;其他用户只读;同组用户可读写,请写出命令,并记录结果.7)查找my开头(de)所有文件,可___find my_________命令,写出命令并记录结果8)在/home下创建子目录user,并在其中创建2个文件,名为file1和file2,file1(de)内容是/root目录(de)详细信息;file2(de)内容任意,最后将这两个文件合并为file3文件,请先写出命令序列,并在终端中验证,记录结果.2. 文件及目录操作,写出操作所使用(de)命令,并记录结果.在终端中完成下列命令操作,并记录结果在root用户主目录下创建一个mydir子目录和一个myfile文件,再在mydir下建立d1和d2两个子目录.查看mydir和myfile(de)默认权限查看当前myfile和mydir(de)权限值是多少将myfile文件分别复制到root 和dd1(de)主目录中将root主目录中(de)myfile改为yourfile通过从键盘产生一个新文件并输入I am a student查找文件是否包含student字符串三、实验结果与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能够创建文件(de)命令有哪些vi 和cat>name2、能够查看当前目录(de)绝对路径(de)命令是pwd3、Linux中按用户属性将用户分成哪些类型根据文件(de)访问权限,用户又被分成哪些类型能够查看文件访问权限(de)命令是用户同组其他可读可写可执行 cat f1四、小结(本次实验(de)体会或小结)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四)作业调度算法模拟(验证性2学时)1、实验目(de):1)掌握作业调度(de)主要功能及算法.2)通过模拟作业调度算法(de)设计加深对作业管理基本原理(de)理解.3)熟悉Linux环境下应用程序(de)编程方法.2、实验内容:(1)作业调度算法(FCFS)编程模拟:编制一段程序,对所输入(de)若干作业,输入、输出数据样例如下表所示.按FCFS算法模拟调度,观察、记录并分析调度(de)输出结果情况.输入输出样例1:FCFS算法include <>include <>define SIZE 5struct Job_type{char no[2]; o,&job[i].tb,&job[i].tr);printf("输入作业顺序:\n");for(i=0;i<SIZE;i++)printf("\t%s\t%d\t%d\n",job[i].no,job[i].tb,job[i].tr);}void fcfs(){ int i,j,t=0,tw=0,tt=0;for(i=0;i<SIZE-1;i++)for(j=i+1;j<SIZE;j++)if(job[i].tb>job[j].tb){x=job[i];job[i]=job[j];job[j]=x;}printf("FCFS调度结果:\n");printf("开始时间作业号到达时间运行时间完成时间等待时间周转时间\n");for(i=0;i<SIZE;i++){printf(" %d",t);t=t+job[i].tr;tw=t-job[i].tb-job[i].tr; b; o,job[i].tb,job[i].tr,t,tw,tt);}}void main(){load();fcfs();}(2)作业调度算法(SJF)编程模拟:编程实现由短作业优先算法,分别用下面两组输入、输出数据样例进行模拟,观察分析运行结果.输入输出样例2:SJF算法输入输出A 0 4B 0 3C 0 5D 0 2E 0 1A 0 6 10 10B 0 3 6 6C 0 10 15 15D 0 1 3 3E 0 0 1 1include <>include <>define SIZE 5struct Job_type{char no[2]; o,&job[i].tb,&job[i].tr);printf("输入作业顺序:\n");for(i=0;i<SIZE;i++)printf("\t%s\t%d\t%d\n",job[i].no,job[i].tb,job[i].tr);}void sjf()n=i; pl[i].pfn=ERR;}for(i=1;i<total;i++){ pfc[i-1].next=&pfc[i];pfc[i-1].pfn=i-1;}pfc[total-1].next=NULL;pfc[total-1].pfn=total-1;freepf_head=&pfc[0];}void FIFO(int total){ int i,j;pfc_type p,t;initialize(total);busypf_head=busypf_tail=NULL;for(i=0;i<page_len;i++){if(pl[page[i]].pfn==ERR){ diseffect+=1;if(freepf_head==NULL){p=busypf_head->next;pl[busypf_head->pn].pfn=ERR; freepf_head=busypf_head;freepf_head->next=NULL;busypf_head=p;}p=freepf_head->next;freepf_head->next=NULL;freepf_head->pn=page[i];pl[page[i]].pfn=freepf_head->pfn;if(busypf_tail==NULL)busypf_head=busypf_tail=freepf_head; else{ busypf_tail->next=freepf_head;busypf_tail=freepf_head;}freepf_head=p;}}printf("FIFO:%d",diseffect);}main(){ int i; int k;printf(“请输入页(de)引用序列:\n”); for(k=0;k<page_len;k++)scanf("%d",&page[k]);for(i=4;i<=7;i++){printf("%2d page frames ",i);FIFO(i);}参考程序LRU算法,略三、实验结果分析:(对上述实验各题所使用(de)原始数据、调试数据与状态(包括出错)及最终结果进行记录并分析.)随着块数(de)增加,缺页数目也减少,4个实验中3个实验(de)块数增加到了5以后,即使块数再增加,缺页数目也是保持不变.只有实验4,块数增加到7以后,缺页数目又再次减少了四、总结:你对本次实验有什么体会或看法.。
《操作系统》实验教学大纲
《操作系统》实验教学大纲实验名称:操作系统实验实验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实验学时:24学时(12次课程实验)实验目的:1.通过操作系统实验,学生将深入了解操作系统的原理和设计。
2.学生将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技术。
3.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实验内容:1.实验一:操作系统基本概念-实验介绍: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功能。
-实验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文献或参考书籍,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实验过程:学生通过讨论或小组讨论的方式,给出操作系统的定义和基本功能列表。
2.实验二:进程管理-实验介绍:通过实验来学习进程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算法。
-实验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编写程序,实现进程的创建、销毁和调度。
-实验过程:学生根据给定的问题,设计进程模型并实现相应的程序。
3.实验三:内存管理-实验介绍:了解内存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算法,学习虚拟内存技术的原理。
-实验要求:学生通过编写程序,实现内存分配和回收的算法。
-实验过程:学生通过模拟内存分配和回收的过程,理解内存管理的基本原理。
4.实验四:文件系统-实验介绍:了解文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算法,学习文件管理的基本原理。
-实验要求:学生通过编写程序,实现文件的创建、删除和查找。
-实验过程:学生通过模拟文件的创建、删除和查找的过程,理解文件管理的基本原理。
5.实验五:设备管理-实验介绍:通过实验学习设备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算法,了解设备驱动程序的实现原理。
-实验要求:学生通过编写程序,模拟设备的控制和管理。
-实验过程:学生通过模拟设备的请求、分配和释放的过程,理解设备管理的基本原理。
6.实验六:作业调度-实验介绍:通过实验学习作业调度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算法。
-实验要求:学生通过编写程序,实现作业的调度。
-实验过程:学生通过输入作业和作业调度算法,模拟作业调度的过程。
实验评定:-实验报告:60%-实验成果:20%-实验操作:20%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Linux、Windows实验要求:-学生需认真完成实验任务,编写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操作系统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深入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机制,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以及设备管理等方面。
同时,培养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对操作系统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水平。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 和 Linux(Ubuntu 2004 LTS),实验所使用的编程工具包括 Visual Studio Code、gcc 编译器等。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一)进程管理实验1、进程创建与终止在 Windows 系统中,使用 C++语言编写程序,通过调用系统 API函数创建新的进程,并观察进程的创建和终止过程。
在 Linux 系统中,使用 C 语言编写程序,通过 fork()系统调用创建子进程,并通过 wait()函数等待子进程的终止。
2、进程调度观察Windows 和Linux 系统中进程的调度策略,包括时间片轮转、优先级调度等。
通过编写程序模拟进程的执行,设置不同的优先级和执行时间,观察系统的调度效果。
(二)内存管理实验1、内存分配与释放在 Windows 系统中,使用 C++语言的 new 和 delete 操作符进行内存的动态分配和释放,并观察内存使用情况。
在 Linux 系统中,使用 C 语言的 malloc()和 free()函数进行内存的分配和释放,通过查看系统的内存使用信息来验证内存管理的效果。
2、虚拟内存管理研究 Windows 和 Linux 系统中的虚拟内存机制,包括页表、地址转换等。
通过编写程序访问虚拟内存地址,观察系统的处理方式和内存映射情况。
(三)文件系统实验1、文件操作在 Windows 和 Linux 系统中,使用编程语言对文件进行创建、读取、写入、删除等操作。
观察文件的属性、权限设置以及文件在磁盘上的存储方式。
2、目录操作实现对目录的创建、删除、遍历等操作。
研究目录结构和文件路径的表示方法。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本次实验是关于操作系统的,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操作系统的相关知识和操作。
本篇文章将着重介绍本次操作系统实验的内容和实验过程中的收获。
一、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内容主要涉及操作系统的进程、线程和进程同步三部分。
具体内容包括:1. 进程的创建和管理2. 线程的创建和管理3. 进程同步的实现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将分别使用C语言和Linux操作系统实现上述功能。
二、实验过程1. 进程的创建和管理在这一部分实验中,我们要创建多个进程,实现进程的调度和管理功能。
我们采用了Linux系统下的fork()函数,用于创建子进程。
在程序运行时,首先创建一个父进程,然后使用fork()函数创建四个子进程,每个子进程都有自己的进程号(pid),并在屏幕上输出该进程号以示区分。
为了实现进程的调度功能,我们在代码中加入了sleep()函数,用于将进程挂起一段时间,然后再轮流执行其他进程。
2. 线程的创建和管理在这一部分实验中,我们使用了C语言的POSIX线程库pthread.h,实现多线程的功能。
同样地,我们采用了Linux系统下的fork()函数来创建线程。
在代码运行时,我们创建了两个线程,并在屏幕上输出线程号(tid)以示区分。
为了实现线程的调度和管理功能,我们在代码中加入了pthread_join()函数,用于等待线程的执行完成。
3. 进程同步的实现在这一部分实验中,我们使用了Linux系统下的进程同步工具——信号量(semaphore)。
在代码中,我们使用sem_init()函数创建信号量,使用sem_wait()函数阻塞进程或线程,使用sem_post()函数释放进程或线程。
为了更好地理解信号量的工作原理,我们将代码分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两部分,其中生产者用于向缓冲区添加数据,消费者则用于删除数据。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使用信号量控制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避免出现生产过多或消费过多的情况。
操作实验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操作实验系统实验日期:2023年3月15日实验地点:XX大学计算机实验室实验目的:1. 熟悉实验系统的基本操作流程。
2. 掌握实验系统的基本功能使用方法。
3.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实验原理:实验系统是一种模拟真实工作环境的软件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完成各种实验任务。
本实验系统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采用C#语言开发,具有图形界面和丰富的功能模块。
实验内容:1. 系统启动与关闭2. 系统界面熟悉3. 功能模块使用4. 实验任务完成实验步骤:一、系统启动与关闭1. 打开实验系统所在的文件夹,找到实验系统可执行文件。
2. 双击可执行文件,系统开始加载,出现启动界面。
3. 系统加载完成后,进入主界面。
4. 完成实验任务后,点击“退出”按钮,系统开始关闭。
二、系统界面熟悉1. 观察主界面,了解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的布局。
2. 点击各个功能模块,了解其功能及使用方法。
3. 查看系统帮助文档,了解系统功能和使用技巧。
三、功能模块使用1. 数据管理模块:(1)创建数据表:点击“创建数据表”按钮,输入数据表名称,选择数据类型,点击“确定”按钮。
(2)添加数据:选择数据表,点击“添加数据”按钮,输入数据,点击“保存”按钮。
(3)查询数据:选择数据表,点击“查询数据”按钮,输入查询条件,点击“查询”按钮。
2. 图形处理模块:(1)打开图片:点击“打开图片”按钮,选择要处理的图片。
(2)图片编辑:对图片进行缩放、裁剪、旋转等操作。
(3)保存图片:点击“保存图片”按钮,选择保存路径和文件名,点击“保存”按钮。
3. 文本处理模块:(1)打开文本文件:点击“打开文本文件”按钮,选择要处理的文本文件。
(2)文本编辑:对文本进行复制、粘贴、删除等操作。
(3)保存文本:点击“保存文本”按钮,选择保存路径和文件名,点击“保存”按钮。
四、实验任务完成1.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功能模块。
2. 完成实验任务,记录实验数据。
操作系统实验
操作系统实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编写操作系统的一些实验,深入了解操作系统的运行原理和常用功能。
实验内容1. 实验一:进程管理1.实现一个简单的进程管理系统,包括创建进程、终止进程和进程切换。
2.使用C语言编写代码,并使用相应的系统调用来实现进程的创建和切换。
2. 实验二:内存管理1.学习内存管理的基本概念,如内存地址空间、分段和分页。
2.实现一个简单的内存管理系统,包括内存的分配和释放。
3.使用C语言编写代码,并使用相应的系统调用来实现内存的分配和释放。
3. 实验三:文件系统1.学习文件系统的基本概念,如文件、目录和文件权限。
2.实现一个简单的文件系统,包括文件的创建、读写和删除。
3.使用C语言编写代码,并使用相应的系统调用来实现文件系统的功能。
4. 实验四:设备管理1.学习设备管理的基本概念,如设备驱动程序和设备控制器。
2.实现一个简单的设备管理系统,包括设备的初始化、打开和关闭。
3.使用C语言编写代码,并使用相应的系统调用来实现设备管理的功能。
实验步骤1.阅读相关的教材和文档,了解实验内容和要求。
2.设置实验环境,安装相应的编程工具和模拟器。
3.开始编写代码,首先实现基本的功能,然后逐步完善。
4.运行代码,测试功能是否正确。
5.对代码进行优化和调试,确保程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6.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等。
7.提交实验报告,并进行实验演示。
实验成果通过完成本次实验,你将深入了解操作系统的运行原理和常用功能。
你将学习到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和设备管理等重要知识,并通过实践掌握相关的编程技巧。
你将能够正确使用系统调用和相应的库函数来实现操作系统的各种功能,并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和测试。
总结本次实验是对操作系统的一次深入实践,通过编写相关的代码,你将更加熟悉操作系统的各个模块和功能。
你将学会如何使用系统调用和相关的库函数来实现各种操作系统的功能,从而提高对操作系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操作系统实验
操作系统实验第一篇:操作系统实验操作系统实验实验一Linux常用命令实验一.目的和要求本实验的目的是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命令接口、图形接口和程序接口;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启动过程;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目录结构;用vi编辑器编写简单的C语言程序,并用gcc编译器编译、运行。
二.实验内容1、实现开机、登录、退出与关机:(1)如果以root用户登录,则命令窗口的提示符为#;如果以普通用户登录,则命令窗口的提示符为$;登陆用户名:user 密码:123456(2)修改口令(修改口令操作不做):成功进入系统后,在命令提示符后输入“passwd”并键入回车键(3)退出帐号:命令方式下:logout(4)关机或重启:命令方式下:halt或reboot 窗口方式下:“桌面”->“注销”2、掌握的基本常用命令列表(1)关于目录的操作命令:cd、ls、mkdir、rmdir、pwd等;(2)关于文件的操作命令:cat、find、man/help、vi/vim、cp、rm、mv、dd、du、df、chmod、ln等;(3)关于进程管理的操作命令:ps、kill、top、free 等;(4)关于系统管理的操作命令:whoami、passwd、adduser/useradd、addgroup、userdel、groupdel、su、who、Ctrl+Alt+Fn(n=1、2、3、4、5、6)(在X-Window界面下切换到字符界面,重新登录,Ctrl+Alt+F7返回图形界面)、Alt+Fn(n=1、2、3、4、5、6)(在6个虚拟终端之间切换)等;(5)安装和卸载文件系统:mount、umount等;(6)显示有关计算机系统信息的命令:uname(显示操作系统的名称)、uname –n(显示系统域名)、uname –p(显示系统的CPU名称)(7)其它命令:time、date、cal 等。
3、阅读/etc/inittab 文本文件,思考问题:如果要求启动Linux 系统之后进入字符 1操作系统实验界面,应如何修改/etc/inittab文件?用户应具有什么权限?4、切换到不同的虚拟终端,登录到Linux系统5、vi 编辑器的使用(1)进入和退出vi(2)利用文本插入方式建立一个文件(3)在新建的文本文件上移动光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8 缺页统计
实验目的
学习虚拟内存的基本原理和Linux虚拟内存管理技术;深入理解、掌握Linux的按需调页过程。
复习巩固Linux内核模块和虚拟文件系统的知识和运用能力。
实验原理
由于每发生一次缺页都要进入缺页中断服务函数do_page_fault一次,所以可以认为执行该函数的次数就是系统发生缺页的次数。
通过定义一个全局变量pfcount作为计数变量,每次执行do_page_fault时,该变量值加1,从而得到一段时间内的缺页次数。
至于经历的时间则可以利用系统原有的变量jiffies。
这是一个系统的计时器,在内核加载完以后开始计时,以10ms(缺省)为计时单位。
借助内核模块技术通过/proc虚拟文件系统来读出上述两个变量的值。
在/proc文件系统下建立目录pf以及在该目录下的只读文件pfcount和jiffies。
实验内容
完成《边干边学》第7.3.1节的“系统缺页次数”实验。
1.修改现有的内核代码,在系统中添加一个全局变量pfcount。
配置、编译、安装新
的内核,并重新启动,使用新的内核。
2.编辑、编译、安装新的内核模块pf,在/proc虚拟文件系统中创建目录pf以及只
读文件pfcount和jiffies。
3.编写用户程序,引发足够的缺页中断;观察一定时间内的缺页状况。
4.选做:学习《边干边学》第7章,阅读相关的内核源代码,分析Linux系统中缺页
的处理过程。
实验步骤
一、修改现有内核代码,添加缺页计数器pfcount
1.以root帐号登录,解包内核源码,并转入内核源码目录
cd /usr/src
tar zxvf linux-2.4.18.tar.gz
cd linux
2.修改include/linux/mm.h文件
添加变量pfcount的声明
即添加extern unsigned long volatile pfcount;一行
3.修改arch/i386/mm/fault.c文件
●添加变量pfcount的定义
即添加unsigned long volatile pfcount;一行
●在函数do_page_fault()的入口位置,添加pfcount++;语句
4.修改kernel/ksyms.c文件
●添加对pfcount的符号输出定义
即添加EXPORT_SYMBOL(pfcount);一行
5.配置、编译、安装新的内核,并重新启动,使用新的内核。
●具体操作步骤参阅“实验4 编译内核”中的描述,不再重复。
二、编写、编译并装入变量pfcount的读取模块
1.以stu帐号登录
cp .kernel/lab7/pf.c pf.c
2.编辑模块程序vi pf.c
●修改一行:
extern unsigned long volatile jiffies, pfcount;
●在源程序最后增加一行:MODULE_LICENSE("GPL");
3.编译gcc –D__KERNEL__ –I/usr/src/linux/include–c pf.c
4.在另一个登录窗口中,以root登录,并装入pf.o模块
●使用insmod –f pf.o命令 (insmod –f ~stu/pf.o)
●具体操作步骤可参阅“实验6 内核模块”中的描述,不再重复。
5.以stu或root身份,确认/proc文件系统中的两个虚拟文件已经存在,并(多次)查看它们的内容。
●使用cat /proc/pf/pfcount命令。
●在一定时间内,设法造成一定的缺页。
(参见第三步)
●多次观察和记录运行结果,想一想为什么。
三、编写能引发足够缺页中断的用户程序
为了更有效地引发缺页中断,可以编写并运行以下程序。
1.输入以下程序big_program.c
2.编辑连接gcc –o big_program big_program.c
3.使用虚拟文件系统下的系统统计文件观察缺页次数
●cat /proc/pf/pfcount
●cat /proc/pf/jiffies
●注意记录下当前缺页次数和系统时间
4.运行./big_program
5.重新观察缺页次数(和系统时间)
提示:
●可以多次重复运行上述4,5两步。
●可以改变数组a的大小,观察有什么影响。
数组a可选择物理内存的大小作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