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什么阶段传染性最强
肝炎传播途径
肝炎是如何传播的?(一)传染源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是急性患者和隐性患者。
病毒主要通过粪便排出体外,自发病前2周至发病后2~4周内的粪便具有传染性,而以发病前5天至发病后1周最强,潜伏后期及发病早期的血液中亦存在病毒。
唾液,胆汁及十指肠液亦均有传染性。
乙型肝炎的传染源是急、慢性患者的病毒携带者。
病毒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及各种体液(汗、唾液、泪乳汁、羊水、阴道分泌物、精液等)中。
急性患者自发病前2~3个月即开始具有传染性,并持续于整个急性期。
HBsAg(+)的慢性患者和无症状携带者中凡伴有HBeAg(+),或抗-HbcIgM(+),或DNA聚合酶活性升高或血清中HBVDNA(+)者均具有传染性。
丙型肝炎的传染源是急、慢性患者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
病毒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及体液中。
丁型肝炎的传染源是急、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
HBsAg携带者是HDV的保毒宿主和主要传染源。
戊型肝炎的传染源是急性及亚临床型患者。
以潜伏末期和发病初期粪便的传染性最高。
(二)传播途径甲型肝炎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
粪便中排出的病毒通过污染的手,水苍蝇和食物等经口感染,以日常生活接触为主要方式,通常引起散发性发病,如水源被污染或生食污染的水产品(贝类动物),可导致局部地区暴发流行。
通过注射或输血传播的机会很少。
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包括:①输血及血制品以及使用污染的注射器或针刺等;②母婴垂直传播(主要通过分娩时吸入羊水,产道血液,哺乳及密切接触,通过胎盘感染者约5%);③生活上的密切接触;⑷性接触传播。
此外,尚有经吸血昆虫(蚊,臭虫,虱等)叮咬传播的可能性。
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与乙型肝炎相同而以输血及血制品传播为主,且母婴传播不如乙型肝多见。
丁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与乙型肝炎相同。
戊型肝炎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水源或食物被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也可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人类对各型肝炎普遍易感,各种年龄均可发病。
甲型肝炎感染后机体可产生较稳固的免疫力,在本病的高发地区,成年人血中普遍存在甲型肝炎抗体,发病者以儿童居多。
中医执业医师《传染病》知识点:病毒性肝炎
中医执业医师《传染病》知识点:病毒性肝炎中医执业医师《传染病》知识点: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由几种不同的嗜肝病毒(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好久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感染性疾病,是法定乙类传染病,具有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高等特点。
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医执业医师《传染病》知识点: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最重点是什么?各型肝炎病毒特点各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急性肝炎及重型肝炎的诊断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
按病原学分类,目前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
一、病原学:各型肝炎病毒特点甲型肝炎病毒(HAV)RNA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和1个抗原抗体系统IgM抗体存3~6个月,有现症感染意义。
IgG抗体,存在多年,有保护力。
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病毒亦称Dane颗粒有3个抗原抗体系统。
包膜含HBsAg,核心有HBcAg、HBeAg、HBV-DNA以及DNA聚合酶。
基因组为双股环状DNA,有4个开放读码框架,分别编码HBsAg、HBeAg、HBcAg、HBxAg和DNA聚合酶。
丙型肝炎病毒(HCV)RNA病毒抗HCV为非保护性抗体,而是感染指标。
丁型肝炎病毒(HDV)RNA病毒仅有一个血清型,是一种缺陷病毒,必须借助HBsAg包裹才能成为感染性病毒颗粒戊型肝炎病毒(HEV)RNA病毒2个基因型乙肝五项:HBV-DNA和HBeAg为病毒复制指标。
而HBV-DNA为最敏感的病毒复制和传染指标。
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各型肝炎传染源及传染期各型肝炎传染源传染期甲型肝炎患者及亚临床感染者无病毒携带状态起病前2周到血清ALT高峰后1周,少数可延至起病后30日。
传染性最强阶段是黄疸前期。
乙型肝炎急、慢性患者及携带者急性患者:起病前数周,持续整个急性期。
慢性患者和携带者传染性与e抗原、HBVDNA及DNAP是否阳性有关。
丙型肝炎急、慢性患者及携带者丁型肝炎急、慢性患者及携带者戊型肝炎患者起病前9日到病后8日(二)传播途径各型肝炎传播途径甲型肝炎粪一口乙型肝炎母婴传播血液、体液传播,经破损皮肤和粘膜进入机体丙型肝炎输血及血制品戊型肝炎粪一口习题甲型肝炎病程中,传染性最强的阶段是 BA.潜伏期B.黄疸前期C.黄疸期D.恢复期E.慢性期近年来输血后肝炎主要由哪种病毒引起 CA.甲型肝炎病毒B.乙型肝炎病毒C.丙型肝炎病毒D.戊型肝炎病毒E.丁型肝炎病毒(三)人群易感性各型肝炎易感人群甲型肝炎普遍易感,多在幼儿、儿童及青少年时获感染,隐性感染为主。
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练习及答案解析
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练习及答案解析一、Al1、慢性乙型肝炎的关键治疗是A、休息B、保肝C、降酶D、抗病毒E、调节免疫2、不属于丙型肝炎传播途径的是A、粪-口途径B、静脉注射C、密切接触D、母婴传播E、输血或血液制品3、丙型肝炎病毒易发生变异的是A、编码区B、核蛋白区C、包膜蛋白区D、非结构区E、变异区4、有关乙型肝炎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重叠感染HDV易演变为重型肝炎B、对慢性患者的治疗应以抗病毒为主C、乙型肝炎是肝细胞癌的重要病因D、婴幼儿感染HBV易演变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E、家庭聚集现象不明显5、有关病毒性肝炎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甲型肝炎多呈急性经过B、乙型肝炎可演变为慢性C、丁型肝炎一般不演变为慢性D、丙型肝炎易演变为慢性E、戊型肝炎多呈急性经过6、预防HBeAg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HBV感染最有效的措施是A、丙种球蛋白B、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C、乙肝疫苗D、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加乙肝疫苗E、乙肝疫苗加丙种球蛋白7、诊断病毒性肝炎最可靠的根据是A、发病季节B、起病方式C、症状及体征D、接触史E、病原学检查8、有关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抗-HCV阳性为HeV既往感染B、抗-HAVIgM阳性可诊断为急性HAV感染C、HBsAg阳性是感染HBV后最早出现的血清学标志D、慢性HBV感染抗-HBcIgM也可阳性E、抗-HBS是保护性抗体9、对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最有意义的依据是A、病程的长短B、病情的轻重C、血清转氨酶检查D、病原学检查E、肝穿刺活检10、有关急性重型肝炎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肝脏体积明显缩小B、肝细胞呈现一次性坏死C、汇管区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D、坏死面积大于2/3者多不能存活E、如发现肝细胞变性及功能障碍,则恢复无望11、T型肝炎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A、隔离患者B、搞好“三管一灭”C、注射甲肝疫苗D、注射丙种球蛋白E、流行期间服用板蓝根12、感染HBV后最早出现的血清学标志是A、HBsAgB、HBeAgC、抗-HBSD、抗-HBeE、抗-HBC13、戊型肝炎主要传播途径是A、输血B、性交C、粪・口途径D、蚊虫叮咬E、母婴传播14、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日常生活接触B、粪-口途径C、性接触D、输血及血制品E、母婴传播15、急性肝炎出现黄疸最早见于A、口腔黏膜B、巩膜C、四肢皮肤D、面部皮肤E、手掌脚掌皮肤16、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出血倾向最主要的原因是A、维生素K吸收障碍B、凝血因子合成障碍C、凝血因子消耗增加D、血小板减少E、毛细血管脆性增加17、对诊断重型病毒性肝炎最有意义的指标是A、A/G比值倒置B、酶胆分离C、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D、血清转肽酶活性明显升高E、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18、急性病毒性肝炎早期患者的饮食应是A、高糖B、高蛋白C、高脂肪D、清淡易消化E、尽量多食19、在急性肝炎早期的治疗过程中,最主要的是A、休息B、降酶C、保肝D、抗病毒E、调节免疫20、婴幼儿期HBV感染的自然史一般可人为地划分为4个期,无A、免疫耐受期B、免疫清除期C、非活动或低(非)复制期D、发病期E、再活动期二、BI N A.杯状病毒B.嗜肝DNA病毒C.缺陷病毒D.黄病毒E.微小RNA病毒<1>、乙肝病毒属于A、B、C、D、E、<2>、丙肝病毒属于A、B、C、D、E、2、A.病程超过2周B.病程超过1月C.病程超过2月D.病程超过半年E.病程超过1年<1>、慢性肝炎A、B、C、D、E、<2>、慢性菌痢A、B、C、D、E、3、A.HBsAgB.抗-HBSC.HBcAgD.抗-HBCE.抗-HBe<1>、感染HBV后,最早出现的抗体为A、B、C、D、E、<2>、不游离存在于血液中的标志物为A、B、C、D、E、4、A.HBsAgB.抗-HBSC.HBeAgD.抗-HBeE.抗・HBc<1>、乙肝疫苗的主要成分A、B、C、D、E、<2>、病毒复制活跃的标志A、B、C、D、E、答案部分一、Al1、【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关键治疗,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乙肝两对半检查标准(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
乙肝两对半检查标准(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乙肝5项(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正常值为阴性,不同的阳性结果组合有不同的意义,需结合临床由医师分析。
具体参照如下:HBsA g HBsAbHbeAgHBeAbHBcAb临床意义1 +-+-+俗称“大三阳”1.乙肝病毒不断复制,有较强感染性;2.急慢性乙型肝炎,或病毒携带者。
2 +---+ 1.急性乙型病毒性感染;2.慢性HbsAg携带者;3.病毒复制基本停止,传染性弱。
3 +--++俗称“小三阳“,1.急性乙肝感染趋向恢复;2.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3.病毒复制基本停止或一定程度复制,传染性小。
4 -----过去现在都末感染过乙肝病毒。
5 +---- 1.急性乙肝感染期;2.慢性HBsAg携带者。
6 -+--- 1.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已康复;2.注射乙肝疫苗,获得免疫。
7 -+--+既往感染乙肝病毒仍有免疫力。
8 -+-++ 1.急性乙肝病毒感染后康复;2.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无传染性。
9 ----+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
1 0 ---++ 1.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2.急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恢复期;3.少数病例仍有传染性。
1 1 +--+- 1.慢性HBsAg携带者,易转阴,易发生基因整合;2.急性乙肝感染趋向恢复。
1 2 +-+--乙型肝炎早期感染或慢性携带者,传染性强。
1 3 +-+++ 1.急性乙肝感染趋向恢复;2.慢性携带者。
1 4 ++--- 1.亚临床型乙肝感染早期;2.不同亚型乙肝病毒二次感染。
15++--+同1416---+-急慢性乙肝感染趋向恢复。
17-++--非典型性或亚临床型乙肝病毒感染。
18-++-+同17。
19-+-+-乙肝病毒感染已恢复。
2--+++急性乙肝感染中期。
21++--+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感染。
22++-++同21。
来源:考试。
大三阳严重怎么办呢?
大三阳严重怎么办呢?肝病是生活中非常流行的一种疾病,尤其是乙肝的流行率非常高,在我国能够达到十分之一的感染率。
可见乙肝的传染性有多强!乙肝分为几种状态,大、小三阳以及携带病毒状态。
其中,大三阳是最严重的状态,对身体的影响最大,也是传染性最强的阶段,因此,这造成了不少大三阳患者在生活中备受歧视,工作生活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其实,大三阳并不可怕,只要控制得当很正常人没有两样,下面就来看看大三阳严重怎么办的讲解吧。
★一、乙肝大三阳患者要多饮水:天气干燥易缺水,多喝水可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多喝水还可以促进腺体,尤其是消化腺和胰液、胆汁的分泌,以利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除,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二、乙肝大三阳患者要饮食平衡:不要暴饮暴食或常饥饿,这种饥、饱不匀的饮食习惯,会引起消化液分泌异常,导致肝脏功能的失调。
所以,饮食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同时还要保持五味不偏;尽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
★三、乙肝大三阳患者要少饮酒:少量饮酒有利于通经、活血、化淤和肝脏阳气之升发。
但不能贪杯过量,要知道肝脏代谢酒精的能量是有限的,多饮酒会伤肝。
据医学研究表明,体重60公斤的健康人,每天只能代谢60克酒精,若超过限量,就会影响肝脏健康,甚至造成酒精中毒,危及生命。
★四、乙肝大三阳患者要心情舒畅:乐观使人健康。
由于肝喜舒恶郁,故生气发怒易导致肝脏气血淤滞不畅而成疾。
要想肝脏强健,首先学会制怒,即使生气也不要超过3分钟,要尽力做到心平气和、乐观开朗、无忧无虑,从而使肝火熄灭,肝气正常生发,顺调。
如果违反这一自然规律,就会伤及肝气,久之,易导致肝病。
乙肝五项各指标的变化与临床意义
乙肝五项各指标的变化与临床意义引言乙肝病毒感染是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的一种病毒性肝炎疾病。
乙肝五项指的是血清中的五个关键指标,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和乙肝核心抗体(HBcAb)。
这些指标的变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不同阶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乙肝五项指标的解析1. 乙肝表面抗原(HBsAg)HBsAg是乙肝病毒感染者体内最早出现的抗原之一,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
它的检测可以用于乙肝病毒感染的筛查和诊断。
乙肝病毒感染者如果长期持续阳性,说明病毒仍在体内大量复制,可能存在活动性乙肝病毒感染。
而如果HBsAg转阴,则说明病毒复制减少或停止,表示病情有所好转。
2. 乙肝表面抗体(HBsAb)HBsAb是乙肝表面抗原的抗体,通常在乙肝病毒感染过程中,与HBsAg同时存在。
当HBsAg消失,体内产生HBsAb,表示机体对乙肝病毒产生了免疫反应,具有抗体防御功能,也被认为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恢复期标志。
3. 乙肝e抗原(HBeAg)HBeAg是乙肝病毒感染早期出现的抗原,它表示乙肝病毒复制活跃,并且有传染性。
当HBeAg阳性时,说明乙肝病毒具有高传染性,易于通过血液、性接触、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播。
当HBeAg转阴,即HBeAg消失,转为HBeAb阳性时,表示乙肝病毒复制减少或停止,传染性降低,病情好转。
4. 乙肝e抗体(HBeAb)HBeAb是针对乙肝e抗原产生的抗体,出现在HBeAg消失之后,通常与HBeAg不能同时存在。
HBeAb阳性时,表示机体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反应发生转变,病情好转。
HBeAb的出现也意味着病毒的复制能力下降,传染性较低。
5. 乙肝核心抗体(HBcAb)HBcAb是乙肝病毒的核心抗体,对乙肝病毒感染的早期和慢性感染有重要意义。
乙肝病毒感染者一般都会产生HBcAb,而且可以持续存在。
HBcAb可进一步分为IgM型和IgG型。
乙肝两对半检查
乙肝两对半检查项目包括HBsAg(乙肝表面抗原)、抗-HBs(乙肝表面抗体)、HBeAg(E抗原)、抗-HBe(E抗体)以及抗-HBc(核心抗体)。
1、乙肝表面抗原是判断是否感染乙肝病毒的依据。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即表示感染了乙肝病毒。
2、乙肝表面抗体是判断机体有无特异性免疫力的依据。
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表示对乙肝病毒的感染具有保护性免疫作用。
单项阳性一般出现在接种乙肝疫苗后或感染乙肝病毒痊愈后。
3、乙肝e抗原可作为乙肝病毒传染性强弱的初步判断依据。
乙肝e抗原阳性说明传染性强。
4、乙肝e抗体可作为乙肝病毒传染性强弱的初步判断依据。
乙肝e抗体阳性说明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弱,但并不能断定为没有传染性。
5、乙肝核心抗体乙肝核心抗体阳性说明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
也可出现在接种过乙肝疫苗或者隐性感染者身上。
序号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1 + - + - +2 + - - - +3 + - - + +4 - + - - +5 - - - + +6 - - - - +7 - + - - -8 - + - + +9 + - - - -10 + - - + -11 + - + - -12 + - + + +1、俗称乙肝大三阳说明患者是慢性肝炎,有传染性。
2、急性乙肝感染阶段或者是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传染性弱些。
3、俗称乙肝小三阳,病毒复制减弱,传染性弱,长时间持续此种态可转变为肝癌。
4、既往感染过乙肝,现在仍有免疫力,属于不典型恢复期,也可能为急性乙肝感染期。
5、既往有乙肝感染,属于急性感染恢复期,也少数人仍有传染性。
6、过去有乙肝感染或现在正处于急性感染。
7、以前打过乙肝疫苗或以前感染过乙肝。
8、急性乙肝恢复期,以前感染过乙肝。
9、急性感染早期或者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传染性弱。
10、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易转阴或者是急性感染趋向恢复。
11、早期乙肝感染或者慢性携带者,传染性强。
12、急性乙肝感染趋向恢复或者为慢性携带者。
最新护理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传染性疾病部分 (4)
最新护理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传染性疾病部分姓名分数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50分)1、抗生素治疗霍乱、副霍乱的作用主要是A.减轻毒血症B.缩短抗菌时间,减少带菌现象C.改变肠毒素所致的病理过程D.缩短病程E.减少腹泻答案:B2、乙脑的传播途径是:A.空气传播B.虫媒传播C.接触传播D.母婴传播E.水和食物传播答案:B3、疟疾病人发生黑尿热时,错误的措施是A.立即停用奎宁、伯氨喹等可能诱发溶血反应的药物B.保证每日液体人量3000—4000mlC.应用碳酸氢钠溶液口服或静脉滴注D.禁用糖皮质激素E.少量多次输新鲜全血答案:D4、下列哪组血清学检查结果提示乙型肝炎有较大的传染性:A.抗-HBs阳性B.HBsAg阳性、HBeAg阳性C.HBsAg阳性,抗-HBe阴性D.HBsAg阳性,HBeAg阴性,抗-HBc阳性E.抗一HBc阳性答案:B5、下这除哪项外,均系艾滋病的易感者A.男性同性恋者B.有多个性伴侣者C.静脉吸毒者D.血友病人E.病毒性肝炎病人答案:E6、中毒性痢疾采用山度著碱转疗的主要作用是:A.控制抽搐B.兴奋呼吸中枢C.解除肠道痉挛D.抑制频繁的腹泻E.解除微血管痉挛答案:E7、在甲型肝炎病程中哪期传染性最强:A.慢性期B.恢复期C.黄疸期D.黄疸前期E.潜伏期答案:D8、女性,22岁,突起高热,上腹不适,恶心,食欲减退,体温38.5℃,出现黄疸,皮肤瘙痒,肝肋下1.5cm,腹水阴性,血ALT1200U,初步诊断为甲型病毒性肝炎,此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是A.呼吸道传播B.消化道传播C.性传播D.母乳传播E.血液传播答案:B9、高女士,19岁“上呼吸道感染”已2天,今起寒战高热,体温39℃,伴头痛、呕吐。
劲有抵抗,Kemig征阳性,胸部见数枚瘀斑。
为尽快确诊,首选的检查是A.血液一般检查(血常规)B.血培养C.脑脊液检查D.皮肤瘀斑病原学检查E.血清免疫学检查答案:C10、典型急性菌痢病人的粪便呈A.米泔水样便B.柏油样黑便C.少量黏液脓血便D.果酱样腥臭便E.灰陶土样便答案:C11、猩红热患者高热时,应采取下述护理措施,但除外:A.头部冷敷B.温水擦浴C.冷盐水灌肠‘D.乙醇擦浴E.口服退热剂答案:D12、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必须具备哪三个基本环节:A.病原体、环境、易感人群B.病原体、环境、传染源C.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D.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E.传染源、传播途径、环境答案:C13、有关麻疹保持皮肤粘膜清洁卫生的护理措施中,哪项错误:A.保持床褥干燥、清洁,内衣柔软宽适并勤换洗B.每日常规用温水或朵贝液彻底清洁口腔2-3次C.每日常规进行臀部及阴部护理1次D.出疹期若有高热不退的情况,应及时降温至正常E.出疹期及退疹后常有皮肤痛痒,应防止抓伤皮肤答案:D14、黄女士,40岁,发热、咳嗽、气促伴吞咽疼痛1周。
5种病毒性肝炎的流行过程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传染性疾病病毒分型正式命名的5种肝炎己肝病毒(HFV):现已被否定庚肝病毒(HGV/GBV-C),TT病毒和SEN病毒:不属于肝炎病毒根据传播途径的不同分类粪口途径甲型和戊型肝炎季节性,可引起暴发或流行,无慢性肝炎肠道外传播即输血注射及母婴传播乙、丙和丁型肝炎,多为散发,无季节性,有慢性化倾向,部分病例可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危害世界范围流行,我国是高发区,尤其甲肝和乙肝一、甲肝流行过程1.传染源甲型肝炎的潜伏期为15~45天,平均为30天,其传染源主要是急性期患者和亚临床感染者,无HAV慢性病毒携带者。
急性期患者:人感染HAV后2~4周甲肝病毒即随粪便排出,持续约3周,排毒高峰在潜伏期末、临床症状初期及黄疸出现后的1~2天。
甲肝病毒临床感染包括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和重型肝炎。
亚临床感染者:指感染HAV后,即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也无肝功能损害,但从粪便中排出病毒且具有免疫学反应者。
2.传播途径:粪-口途径经食物传播经食用受污染的贝壳类水产品经产、供、销环节污染的食物经水传播卫生条件差的国家和地区特点:发病者多饮用同一水源,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日常生活接触传播3.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再次感染极为罕见婴幼儿期甲肝的易感性最高(尤其8月~2岁)人群易感性是影响甲肝流行的关键因素如果人群中抗-HAV水平低于40%时,一旦输入甲肝传染源并存在传播条件,即可发生甲肝流行;当人群抗体达到80%左右时,则可以形成免疫屏障,即使存在传染源与传播因素,流行也会被终止。
接种甲肝疫苗降低人群易感性的重要措施二、乙肝流行过程1.传染源乙肝患者和HBsAg携带者是主要传染源,其中慢性乙肝患者和HBsAg携带者的意义较大乙肝病人: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患者乙肝的潜伏期一般为50~150天,平均60~90天,极少数也可短至2周或长达9个月,潜伏期的长短取决于病毒感染量、感染途径和机体状态。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一、总论1、感染过程出现的表现:清除病原体、隐性感染(最常见)、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病原携带状态(重要传染源)、潜伏性感染。
(即五种表现)隐性感染---又称为临床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的感染,其表现约超过显性感染的10倍以上。
2、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侵袭力、毒力、数量、变异性3、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包括传染源、传染途径、人群易感性(即三个条件)传染源---指病原体已经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易感者---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他们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
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而又有传染源和传染途径时,则容易发生该传染病的流行。
4、传染病的基本特征: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
(即四个特点)5、再燃与复发再燃---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
复发---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
6、传染病的预防:包括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法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包括:鼠疫和霍乱。
要求城镇发现后2小时内上报,农村不少过6小时。
二、病毒性肝炎1、乙肝的抗原抗体系统:A.HbsAg(表面抗原)和抗HBs:表面抗原是HBV感染后首先出现的抗原,该抗原只有免疫性,无传染性。
抗HBs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在其抗原转阴一段时间后开始出现,其阳性表示对HBV有免疫力,见于乙肝恢复期、过去感染及疫苗接种后。
B、HBcAg(核心抗原)和抗HBc:核心抗原因存在于Dane颗粒中,在肝脏,主要存在于受感染的肝细胞核内,出现较晚于HBcAg,其存在表示病毒复制活跃且有较强传染性。
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乙肝五项检验结果分析
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乙肝五项检验结果分析作者:裴玲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年第21期【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乙肝患者的乙肝五项临床检验结果,对乙肝五项进行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前来我院进行检查的68例乙肝患者的一般资料,对上述乙肝患者乙肝五项(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进行检验。
结果乙肝患者中乙肝五项中有不同标志呈现阳性,其中HBsAg的阳性发生率最高。
按照年龄段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乙肝五项;乙肝;检验【中图分类号】R57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1..02乙肝是非常常见的临床传染性疾病,乙型肝炎病毒是导致乙肝的主要原因。
乙肝可以通过母婴、血液、性接触等途径进行传播,而且症状具有多样性,会由急性向慢性发展和恶化,导致肝硬化和肝癌,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和健康。
而且,近年来乙肝患者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尤为引起人们对于乙肝的关注和重视。
乙肝五项检查是乙肝患者进行定期检查比较常见的项目之一,乙肝患者定期检查乙肝五项对病情了解非常有利,乙肝常规检查能够及时发现病情是否恶化,是否需要治疗,那么乙肝五项检查结果应该如何分析呢?临床上乙肝五项检查一共包括了5项指标,即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e抗原(HBeAg)、e抗体(抗HBe或HBeAb)、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
当前,对于乙肝患者主要的检测途径是通过乙肝五项进行诊断。
选取来我院进行检查的68例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乙肝五项进行分析,现将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前来我院进行检查的68例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过医学诊断,均确诊为乙肝患者。
其中男37例,年龄18~73岁,平均年龄(38.7±5.8)岁;女31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35.7±6.5)岁。
传染病学复习题(大专临床)
传染病学复习题(大专临床)选择题1、在局部地区在短时间内(数日内)集中发生大量同一病种传染病患者时称为:A 散发B 爆发C 大流行D 流行E 复发2、从起病至症状明显期之前的一段时间称为:A 潜伏期B前驱期C症状明显期D 缓解期E快复期3、传染病的治疗最关键的措施是:A 一般支持疗法B 病原治疗C 心理治疗D 免疫治疗E 对症治疗4、发现伤寒病人时城镇医生及时报告的时间为:A 6小时内B 36小时内C 12小时内D 48小时内E 24小时内5、用煮沸法消毒灭菌乙肝病毒的时间至少煮沸:A 5分钟B 10分钟C 15分钟D 20分钟E 25分钟6、提示体内对乙肝病毒具有抵抗力的题:A HbsAg(+)B 抗–HBsC HbeAg(+)D 抗–HbeE 抗–HBc7、关于病毒性肝炎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 甲肝没慢性病原携带者B 乙肝没有季节性,甲肝多见于秋冬季C 戊型肝炎多见于雨季、洪水后D 甲肝幼儿、学龄前儿童发病最多E 甲肝易转成慢性或肝硬化8、关于脊髓灰质炎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传染源为病人及携带者B 好发于10-15岁儿童C 病毒获持久免疫D 可通过手、用具、水、食物传播E 病变主要在脊髓、其次为脑干9、下列哪项不是脊髓灰质炎瘫痪的特点:A 分布不对称为单侧下肢多见B 呈弛缓性瘫C 伴感觉障碍D 从近端肢体向远端发展E 可有尿潴留、尿失禁10、关于流感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乙、丙三型B 甲型最易发生变异C 一般以5-20岁多发D 病后可获持久性免疫E 四季可发、冬春多见11、关于禽流感哪一项是错误的:A 鸡等家禽为主要传染源B 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接触传播C 潜伏期1-3日D 起病急热度高半数出现肺部炎症E 血细胞总数明显升高12、关于非典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病原体为新冠状病毒B SARS病人为主要传染源C 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D 主要导致肺水肿、肺间质、实质炎症及纤维化E 血WBC正常13、下列哪项不是非典临床特点:A 发热B 脓痰C 呼吸困难D 肺部体征不明显E X线肺部阴影14、关于订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好发于冬春季B 多见于儿童C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D 病后可获持久免疫E 出疹5天后传染性仍强15、下列哪项不是麻疹临床特点:A 高热B 上呼吸道症状C 皮肤荨麻疹D 结膜炎E 口腔粘膜斑16、下列哪项不是麻疹的并发症:A 支气管肺炎B 喉炎C 心肌炎D 脑炎E化脓性全脑炎17、下列哪项不是水痘的特点:A 发热头痛病后数h-2天内出皮疹B 疲疹为多形性损害水泡单囊性C 痊愈后留有浅疤痕D 躯干多,四肢头面少E 该病可自限18、下列哪项是水痘最常见的并发症:A 继发感染B 水痘肺炎C 水痘脑炎D 出血倾向E 关节炎19、关于水痘哪项是错误的:A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传染性强B 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C 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D 治疗早期宜用糖皮质激素治疗E 孕妇早期患水痘可导致胎儿畸形20、下列流行性腮腺炎的特点哪项除外:A 高热、头痛、畏寒、全身酸痛B 腮腺两侧肿痛C 腮腺呈化脓性炎症D 可并发颌下腺炎、舌下腺炎症E WBC总数不高21、男性儿童患腮腺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A 神经系统并发症B 鼻内炎C 卵巢炎D 胰腺炎E 心肌炎22、关于乙脑下列哪项错误:A 病人及院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B 好发于夏秋季C 10岁以下好发D 病后可获持久免疫E 蚊子叮咬传播23、乙脑的临床特征哪项除外:A 持续高热B 意识障碍C 惊厥抽搐D 呼吸衰竭E 循环衰竭24、乙脑与中毒型疾病支持后者的是:A 发病季节B 意识障碍程度C 有否循环衰竭D 大便检查E 脑脊液的改变25、乙脑惊厥或抽搐的处理哪项除外:A 脑水肿所致则脱水+肾上腺皮质激素B 通畅呼吸道C 降温D 镇静剂E 应用中枢呼吸兴奋剂26、乙脑预防的关键环节是:A 加强家畜、家禽管理B 早期发现隔离治疗病人C 灭蚊、防蚊D 预防接种E 药物预防27、肾综合征出血热传播途径下列哪项除外:A 呼吸道传播B 消化道传播C 接触传播D 血液、体液传播E 母婴传播28、肾综合征出血热主要表现哪项除外:A 发热B 休克C 出血D 呼吸衰竭E 急性肾衰29、关于肾综合征出血热错误的是:A为自然疫源性疾病 B 人是主要传染源C 每年有两个流行高峰D 临床经历五个阶段E 防鼠灭鼠为预防的关键30、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哪项除外:A 性接触传播B 注射途径C 母婴传播D 人工受精E 共同进餐31、艾滋病病人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是:A 卡代肺囊虫性肺炎B 病毒性肺炎C 结核性肺炎D B型虫肺炎E 军团菌性肺炎32、关于伤寒的临床特点哪一项除外:A 热续高热B 相对缓脉C 消化道症状D 玫瑰疹E 白细胞总数升高33、伤寒的并发症下列哪项除外:A 肠出血B 肠穿孔C 中毒性肝炎D 中毒性心肌炎E 肠梗阻34、伤寒最常用的确诊依据是:A 血培养B 骨髓培养C 粪便培养D 肥大氏反应E 脂多糖—被动血凝试验35、伤寒并发肠出血一般多发生在病程第几周:A 2-3WB 1-2WC 3-4WD 4-5WE 5-6W36、目前治疗伤寒首选药物为:A 氯霉素B 氟喹诺酮类C 头孢菌素类D 磺胺类E 大环内脂类37、关于菌痢下列哪项错误:A 痢疾杆菌可为4群,我国以B群为主B 病人及带菌者为主要传染源C 好发于夏秋季D 学龄前儿童发病率最高E 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38、中毒型痢疾的特点,下列哪项除外:A 好发2-7岁儿童B 起病急、进展快C 迅速出现循环、呼吸衰竭D 肠道症状较明显E 粪培养有助确诊39、关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我国流脑以A群菌多见B 好发于冬春季C 6月-2岁发病率最高D 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E 治疗首选氯霉素40、咽白喉的临床特征哪一项除外:A 全身中毒症状,轻B 咽部充血,肿胀C 扁桃体上有假膜形成D 重者出现喉梗阻E 白细胞总数明显升高41、病原体侵入人体,病理损伤轻.无临床表现及体征,通过免疫检查方能发现,称为:A、病原携带状态B、显性感染C、隐性感染D、潜伏性感染E、病原体在体内被清除42、常见的传播途径下列哪一项除外:A.土壤.疫水B.血液.体液.血制品C.空气.飞沫.尘埃D.水.食物.苍蝇E.地理.气候.植物43、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哪项除外:A、有传染性B、有病原体C、有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D、有免疫性E、临床表现的一致性44、我国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A、三大类25种B、三大类35种C、二大类25种D、二大类35种E、三大类30种45、从起病到症状明显期之间的一段时间称为:A、潜伏期B、前驱期C、极期D、缓解期E、恢复期46、发现乙类传染病乡村及时报告的时间为:A、6小时内B、12小时内C、24小时内D、36小时内E、48小时内47、护士对传染病病人进行护理评估,以下资料哪项除外A、流行病学特征B、主要临床表现C、心理社会状况D、辅助检查E、疾病传播途径特点48、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的传播途径除外:A、输血及血制品传播B、肌肉注射C、粪-口传播D、母婴传播E、生活密切接触49、乙型肺炎传染性最强的标志是:A、HBsAg(+),HBcAg(+),抗-HBc(+)B、HBsAg(+),抗-HBs(+),肮--HBc(+)C、HBsAg(-),抗-HBs(+),抗-HBe(+)D、HBsAg(-),抗-HBc(+),抗-HBs(+)E、抗-HBc(+),HBsAg(-),抗-HBe(-)50、关于肝炎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甲型肝炎无慢性病原携带者B、主要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C、肝炎的临床表现轻重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反应D、黄疸为肝细胞性黄疸E、急性重型肝炎有假小叶形成51、下列哪项不是重型肝炎的临床特点:A、病情于10天内加重并出现肝性脑病表现B、肝脏迅速缩小C、黄疸加深、出血倾向D、腹水增多肝脏损害E、视力模糊52、病毒性肝炎治疗总则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卧床休息B、营养为主C、多种保肝药物D、避免饮酒及损肝药物53、关于细菌性痢疾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患者及带菌者为主要传染源B、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C、病理损害主要在直肠乙壮结肠D、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E、隔离至症状消失并粪便培养2次(-)为止54、下列哪项不是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A、起病急,发热、腹痛B、为粘液脓血便C、有里急后重D、大便以在量红细胞为主E、重型可出现休克、呼吸衰竭55、对急性菌痢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是A、乙壮肠镜检并活检B、骨髓检查C、大便培养D、钡灌肠X线检查E、荧光抗体检查56、关于伤寒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传染源为患者及带菌者B、病后2-4周传染性最强C、四季可发、冬春多见D、主要通过水、食物经粪-口传播E、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57、发热18天的疑似伤寒病人哪茂实验室检查确认率最高A、肥达氏反应B、骨髓培养C、血液培养D、胆汁培养E、大便培养58、预防伤寒应采取综合措施,应以哪茂为重要:A、控制传染源、隔离传染源B、搞好饮水、食物、粪便管理灭蝇C、疫苗注射D、注射免疫球蛋白E、定期体检59、伤寒的主要病理特点是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生,表现最突出的单位是:A、回肠末端淋巴组织B、肝脏C、脾脏D、骨髓E、外周淋巴结60下列哪项不是伤寒的临床表现A持续发热B相对缓脉C肝脾肿大D皮肤淤斑E伤寒面容61、伤寒的最常见的并发A、肠出血B、肠穿孔C、中毒性心肌炎D、中毒性肝炎E、急性胆囊炎62、伤寒病人粪便培养阳性率最高的时间是:A、1-2周B、2-3周C、3-4周D、4-5周63、疟疾典型发作的机理是A、大量裂殖子由红细胞入血流B、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在量繁殖C、疟原虫在肝细胞内在量繁殖D、红细胞破裂、大量裂殖子、疟色素和代谢产物进入血流E、大量孢子体繁殖64、疟疾贫血程度与哪项无关:A、感染的程度B、感染的种类C、感染时限的长短D、年龄大小E、治疗是否及时65、耐药疟疾治疗首选A、磺胺药B、乙胺嘧啶C、青霉素D、四环素E、奎宁66、输血后疟疾的特点是:A、原虫多、症状重B、无复发C、不易根治D、易发生脑型疟E、贫血严重67、根治疟疾最常用的方案是A 乙胺嘧啶+奎宁B 氯喹+伯氨喹C 乙胺嘧啶+伯氨喹D 奎宁+氯喹E 青蒿素+氯喹68、关于流行性出血热错误的是A、鼠类是主要的传染源B其病毒为汉坦病毒属C、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毛细血管广泛必损害D主通过消化道传播E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69、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特点是:A高热休克出血尿少B高热出血肾损害C高热期,低血压期,少尿,多尿及恢复期D高热主、出血、少尿、多尿E高热、出血、尿中膜状物70、流行性出血热原发性休克属于:A、感染性休克B、中毒性、失血性、低血容量性休克C、心源性休克D、大出血休克E、多尿低血容量休克71、预防流行性出血热最重要的的是:A、防鼠、灭鼠B、防螨、灭螨C、注射丙种球蛋白D、注射恢复期病人血清E、防止皮肤被感染72、流行性出血热少尿的主要机理是A、肾素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B、低血压休克C、肾小管受压尿不能排出D、肾小球广泛血管内凝血E、醛固酮增多73、流行性出血热出血原因哪项除外:A、小血管及毛细血管避损伤B、血小板功能及数量减少C、肝素类物质增多D、DIC形成E、凝血因子减少74、流行性出血热治疗原则除外:A、早诊断、早休息、早治疗B、及时转院C、早期应用抗病毒药D、就近治疗E、根据病理生理改变、对休克、肾衰、出血进行预防性综合治疗75、关于艾滋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HIV为RNA逆转录病毒B、HIV在外界环境抵抗力较低C、一般潜伏期为2-10年D、病毒主要破坏人体的CD+4细胞E、初筛试验(+)可确认76、AIDS传播途径哪项除外:A、经性接触传播B、经血液传播C、消化延传播D、母-婴传播E、经注射针头传播A2型题77、男、28岁、农民,10月30日突然高热,头痛,腰痛,呕吐,腹泻,发热4天,衄血一次,用朴热息痛后退热,但出现头晕,尿少。
乙肝的传播途径
4、其他方式乙肝也可父婴传播 母婴传播是婴儿感染乙肝病毒的主要途径,但调查显示, 父婴传播也可以引起婴儿乙肝,只是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研 究表明,乙肝患者的精子中确实带有乙肝病毒,HBV-DNA 可存在于精子头部的细胞浆中,通过受精,就可以在子代细 胞中继续复制,发生子代细胞感染,引起乙肝的父婴传播。 父婴传播的发生都是在生命的早期,有调查显示,当父 亲表面抗原、e抗原双阳性者,其所生婴儿的感染几率可达80 %以上;当父亲e抗体阳性时,其后代的感染几率为20%左右。 乙肝病毒的父婴传播的几率比母婴传播还要大,而且更容易 造成终身携带。从孕前开始阻断乙肝病毒的父婴传播,如果 患者是慢性乙肝并伴有肝功能异常,可用抗病毒治疗,在病 人传染性降低后,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有针对性的保肝 药,维持一段时间后,可以怀孕。
⑴不建议接吻了。表达爱的方式有很多种,表 达激情也并不一定需要接吻。呵呵。 ⑵接吻不一定能传染。乙肝在夫妻间传染的几 率竟然很小。为什么,现在人们解释趋向于:由于 一方小“剂量”的长期传染,使对方获得了免疫效 果产生抗体。
⑶性生活尽量带安全套。当对方变小三阳时可 考虑不用。如此坚持个两三年下来,你就会由于不 经意的小感染而获得免疫。 ⑷病人的经血有较强的传染性,注意!
1、母婴传播 一般认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中约有1/3(约3千万)来源于母婴 传播。由于感染早,90%以上发展为慢性感染。261医院李丁主任指出:研 究表明,6岁以前的儿童感染后慢性化的危险性为30%左右,而成人期获得 性感染者中仅5%慢性化。 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尤其HBsAg与HBeAg(乙型肝炎e 抗原)双阳性的母亲传染性强。病毒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1)宫内传播。 主要通过胎盘传染。对于HBsAg和HBeAg双阳性孕妇,在怀孕后期(7、8、 9三个月),每月注射1次高效价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能中和孕妇体内 的乙肝病毒,减少胎儿宫内感染的发生。(2)宫腔内感染。指分娩过程中 新生儿吸入含有乙肝病毒的母血、羊水和阴道分泌物而被感染;同时亦可 能通过新生儿破损的皮肤或粘膜感染。新生儿出生后用乙肝疫苗联合乙型 肝炎免疫球蛋白注射,即可得到有效预防。(3)产后感染。新生儿与母亲 的密切接触也可能被传染。对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及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联合接种,能有效阻断这种传染。
临床医学综合:传染病、性传播疾病必看考点三
临床医学综合:传染病、性传播疾病必看考点三1、单选下列哪项不是暴发型休克型流脑的典型表现()A.高热,中毒症状重B.迅速扩大的全身淤点、淤斑C.脑脊液"米汤样",糖、氯化物减少D.脑膜刺激征可阴性E.血培养(江南博哥)脑膜炎双球菌阳性正确答案:C2、单选艾滋病的窗口期为多长()A.1周B.6 ~8周C.2~6周D.3个月E.6个月正确答案:C3、单选肝硬化病人,近2天发热38℃,伴腹痛,腹泻,腹胀,查体:肝肋下未及,脾界大,肋下3cm,腹水征(+),下腹部有压痛及反跳痛,首先应做何项检查()A.血常规B.肝功能化验C.血常规,腹水常规D.凝血酶原时间E.便培养正确答案:C4、单选不属于中毒性细菌性痢疾临床特征的是()A.起病时肠道症状可不明显B.迅速发生休克与呼吸衰竭C.均有脑膜刺激征D.多见于2~7岁儿童E.急起高热,反复惊厥正确答案:C5、单选脑膜炎双球菌分群的依据是下列哪种抗原()A.主要外膜蛋白B.荚膜多糖抗原C.寡聚糖D.菌毛抗原E.鞭毛抗原正确答案:B6、单选58岁男患,慢性起病,病程3个月,腹痛,腹泻数次,伴里急后重,为黏液脓血便,病人消瘦明显,诊断为细菌性痢疾,需与哪种疾病鉴别()A.结肠癌B.伤寒C.霍乱D.病毒性肠炎E.血吸虫病正确答案:A7、单选男性40岁,梅毒病史5年。
当时采用阿奇霉素驱梅治疗一周。
本次就诊梅毒血清学试验RPR阳性(1:128),伴有视力异常。
临床考虑是否患有神经梅毒,应做下列哪项检查()A.脑脊液检查B.头部CTC.眼底镜检查D.HIV分离E.CD4/CD8比值,CD4计数正确答案:A8、单选关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疑似病例的诊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春秋季节发病B.1周内有流脑病人的密切接触史C.当地有流脑的发生或流行D.既往未接种过流脑疫苗E.临床表现及脑脊液检查符合化脓性脑膜炎表现正确答案:A9、配伍题神经梅毒初始治疗宜先选用()青霉素试敏阳性的先天梅毒患者,宜选用()青霉素试敏阴性一期梅毒患者,宜首选()A.米诺环素B.红霉素C.庆大霉素D.水剂青霉素E.苄星青霉素正确答案:D,B,E10、单选35岁女患,既往无肝病史,丈夫为乙肝携带者,新婚3个月后,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乏力,尿黄如浓茶色,并于病程第7天出现烦躁不安,计算力差,化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865 U/L,胆红素126μmol/L,抗-HBs(+),抗-HBcIgM(+),抗-HAV(-),抗-HEV(-),抗-HCV(-),凝血酶原活动度32%,诊断首先应考虑为()A.病毒性肝炎乙型急性黄疸型B.病毒性肝炎乙型急性肝衰竭C.病毒性肝炎乙型亚急性肝衰竭D.急性肝衰竭原因不明E.亚急性肝衰竭原因不明正确答案:B11、单选甲型肝炎病程中,传染性最强的阶段是()A.潜伏期B.黄疸前期C.黄疸期D.恢复期E.后期正确答案:B12、单选30岁男患,体检抗-HAV IgG阳性,肝功正常,既往无患甲型肝炎病史,也未曾注射甲肝疫苗,考虑是()A.继发感染B.隐性感染C.显性感染D.潜伏性感染E.病原携带状态正确答案:B13 、单选患者男,25岁。
乙肝病毒生活中会通过什么传播
乙肝病毒生活中会通过什么传播?乙肝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很多人会担心某个不经意间的接触会被传染,其实这大可不必担忧,下面就针对乙肝病毒生活中会通过什么传播展开详细介绍。
乙肝病毒生活中会通过什么传播(1)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性较强,代表免疫清除期之前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这类人群的免疫系统无法清除病毒,造成与病毒和平共处的情况,如果肝脏细胞的伤害比较轻微,肝功能没有出现异常,肝脏穿刺作组织学检查也没有明显的改变。
但是这类人群体内乙肝病毒复制比较活跃,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随着病历的进展,当肝脏的损害达到一定程度,即使肝功能正常也可以诊断为慢性乙肝患者。
所以这类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应严密的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旦进入免疫清除期就要把握时机积极治疗。
(2)非活动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传染性弱,代表免疫清除期之后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此类乙肝病毒携带者机体已经通过免疫清除作用(包括药物的治疗作用),清除掉了血液中的病毒,肝脏的炎症病变已恢复,肝功能没有出现异常,而且没有明显的肝脏纤维化改变。
此时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转阴或e抗体转为阳性,乙肝病毒DNA为阴性,因此此类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性小或无传染性。
但是患者肝细胞核中仍可以有乙肝病毒存在,只是停止复制,不再向血液中释放病毒,也就是病毒和病变都不活动而已。
此类非活动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病情较为稳定,注意生活细节,可以不予治疗,平时的生活要有规律,多吃有营养的食品,多吃青菜,少吃过油腻的食品,一定要禁酒。
针对乙肝治疗,解放军261医院是通过DC-CIK细胞免疫疗法进行治疗。
DC-CIK细胞免疫肝炎治疗技术的核心在于增强人体对肝炎病毒的免疫效应,用患者自己的细胞治自己的病,不会有排斥反应,对正常的肝细胞不造成损伤,治疗效果迅速彻底。
迄今为止,在解放军261医院生物诊疗中心已经有数千例患者接受了这项治疗,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反馈。
携带乙肝病毒会传染人吗
携带乙肝病毒会传染人吗
乙肝病毒是一种引起乙肝的病原体,乙肝是一种严重的肝炎疾病,可能导致肝
硬化和肝癌。
许多人担心携带乙肝病毒会传染他人,因此在如何预防传染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乙肝病毒传播途径
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
常见的传播途径包括:
•血液传播:包括输血、注射毒品、使用未消毒注射器等。
•性传播:不安全的性行为,如无保护的性交。
•母婴传播:孕妇感染乙肝病毒,可以通过胎盘、分娩、母乳传给新生儿。
•密切接触传播:每天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如共用剃须刀、牙刷等。
携带乙肝病毒会传染他人吗?
1.病毒载体:携带乙肝病毒的人被称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如果这些人
的血液或体液接触到他人的血液或黏膜,会有一定风险传播病毒。
2.传染性:乙肝病毒的传染性主要取决于病毒载量、感染阶段等因素。
慢性乙肝患者和激活期患者传染性较强。
3.防护措施:预防乙肝传播非常重要。
在性生活中使用安全套、不共
用个人物品、及时接种乙肝疫苗等都是预防措施。
总结
携带乙肝病毒的人很可能传播病毒给他人,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措施。
同时,及时接种乙肝疫苗也是保护自己和家人免受乙肝侵害的有效途径。
乙肝五项的解读
乙肝五项的解读(总结篇)一、每一项代表什么意思?1、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是否存在,阳性就是存在;2、乙肝表面抗体(抗-HBs),抗体是否存在,阳性就是存在;3、乙肝е抗原(HBeAg),是否已经感染了病毒及判断传染性强弱,阳性就是感染了病毒且传染性强;4、乙肝е抗体(抗-HBe),病毒复制是否受到抑制;5、乙肝核心抗体(抗-HBc),是否过往感染过乙肝病毒。
二、不同组合表示什么意思?▪1、——1、2、3、4、5项全阴:体内没乙肝抗体,也没有感染乙肝病毒,去打乙肝疫苗,避免后期感染乙肝▪2、——1、3、4、5项阴:2为阳性,体内有乙肝抗体,且没有感染乙肝病毒,这是打了疫苗应该出现的情况(补打,或者选择进口的再次补打)。
▪3、——1、3、5项阳性:大三阳,乙肝病毒超级活跃状态,类似活火山,随时喷发岩浆,此时乙肝病毒的复制能力超强,乙肝病毒传染性当然也是最强的时候,此时要注意病毒的传播;▪4、——1、4、5项阳性:传说中的小三阳,此时乙肝病毒复制能力相对已经较弱了,对应的传染性也就弱了;日常的生活接触不用过于担心,理论上来讲传染概率极低。
如果其他检查正常,患者定期复查就好,不用特别的关注。
▪5、——1、3、4、5项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暂时不需要治疗;也可能是急性乙肝感染,只是正在恢复中(急乙肝90%上可以自愈的,也是慢乙肝病友“羡慕”的对象);▪6、——1、5项为阳性:小二阳,曾经感染过乙肝或急性乙肝在减弱;▪7、——1项为阳性:正处于急性乙肝感染的初期;▪8、——2、4项为阳性或2、4、5项为阳性,说明你曾经感染乙肝,但是正在恢复中,体内已经产生抗体了;▪9、——4、5项为阳性,说明你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般这种情况是不需要治疗的,放松心情,留意观察就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肝病毒什么阶段传染性最强
---------------------------------------------------------------------------------------------------------------------- 编辑整理: 编辑:石建芳来源:武汉东方肝泰肝病医院
乙肝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传染性疾病,乙肝病毒不仅会对人体的肝脏造成损伤,还会给身边的朋友造成传染。
乙肝有几种不同的状态,在一定的时期乙肝病毒才会表现出较强的传染性不同时期的乙肝病毒也有强弱性之分,那么乙肝病毒什么阶段传染性最强呢?武汉东方肝泰肝病医院梅祥冬给大家做出了解释。
乙肝的传染性强弱与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复制情况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数量多,复制活跃,那么其传染性就相对较强。
如果乙肝e抗原、乙肝核心抗体-IgM 的滴度、DNA聚合酶、乙肝病毒DNA化验呈阳性,表明有传染性,阳性的强与弱和传染性的强与弱成正比。
另外,只有核心抗体为阳性,但核心抗体的免疫球蛋白为阳性,也说明具有传染性;乙肝两对半检查全部为阴性,但是肝功能异常,进一步检查乙肝病毒DNA或抗HBCIGM为阳性,也可说明乙肝病毒仍具传染性;假如血液乙肝病毒检查没有发现阳性指证,但及肝功持续异常,经肝组织活检,发现乙肝病毒E抗原或核心抗体为阳性,仍可说明乙肝有传染性,衡量乙肝是否传染的最重要指标是乙肝病毒DNA和E抗原,无论什么情况下,只要这两项呈阳性,就具有传染性。
除此之外,乙肝病毒传染性的强弱取决于病人体内的病毒含量和是否存在复制,如果乙肝患者检测乙肝病毒dna呈阳性,说明体内病毒存在大量复制,病毒含量高,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反之如果乙肝患者检测乙肝病毒dna呈阴性,说明病毒复制水平低,病毒含量少,传染性弱。
总之无论什么情况下乙肝病毒dna和E抗原呈阳性,就具有传染性,具体传染性强弱需要针对病情而定。
以上是对“乙肝病毒在什么时候传染性最强”的解答,乙肝患者一旦发现自己的病情要及早到医院进行治疗。
咨询专家:/8due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