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燃油使用管理制度
公务车辆辆油耗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加强公务车辆管理,提高燃油使用效率,降低公务车辆运行成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公务用车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公务车辆,包括公务用车、特种车辆等。
三、组织机构1.成立公务车辆油耗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监督和实施公务车辆油耗管理制度。
2.公务车辆油耗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公务车辆油耗管理工作。
3.各科室、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公务车辆油耗管理工作。
四、管理原则1.节约原则:公务车辆燃油使用应遵循节约原则,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燃油消耗。
2.效益原则:公务车辆燃油使用应提高使用效益,降低运行成本。
3.责任原则:公务车辆燃油使用实行责任到人,明确各岗位职责。
4.监督原则:加强公务车辆燃油使用监督,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五、公务车辆油耗管理内容1.公务车辆油耗统计(1)公务车辆油耗统计实行月报制度,各科室、部门每月汇总公务车辆油耗情况,报办公室。
(2)办公室负责对公务车辆油耗进行汇总、分析,定期向公务车辆油耗管理领导小组报告。
2.公务车辆燃油采购(1)公务车辆燃油采购实行集中采购制度,由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
(2)燃油采购应选择信誉良好、价格合理的供应商。
3.公务车辆加油管理(1)公务车辆加油实行实名制,驾驶员在加油时需出示本人身份证。
(2)加油站点应具备合法经营资质,确保燃油质量。
(3)加油后,驾驶员应在加油机上打印加油凭证,并将凭证交予办公室。
4.公务车辆油耗考核(1)公务车辆油耗考核以月为单位,办公室负责对公务车辆油耗进行考核。
(2)考核内容包括公务车辆油耗、行驶里程等。
(3)考核结果作为公务车辆使用、维护和报废的重要依据。
5.公务车辆油耗信息公开(1)办公室负责将公务车辆油耗情况定期公示,接受监督。
(2)公务车辆油耗信息公开渠道包括单位内部网站、公告栏等。
六、奖惩措施1.对公务车辆油耗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科室、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公司车辆燃油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公司车辆燃油管理,提高燃油使用效率,降低燃油成本,保障公司车辆正常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车辆,包括公司自购车辆、租赁车辆及借用车辆。
三、燃油管理职责1. 财务部负责制定燃油管理制度,监督、检查燃油使用情况,确保燃油管理制度的执行。
2. 综合部负责车辆调度、车辆保养及车辆燃油费用的核算。
3. 驾驶员负责车辆燃油的合理使用,及时上报燃油消耗情况。
四、燃油管理制度1. 燃油采购与管理(1)公司燃油采购由财务部负责,根据公司实际需求,选择信誉良好、价格合理的供应商。
(2)财务部与供应商签订燃油采购合同,明确供应品种、价格、数量及付款方式。
(3)燃油入库后,由综合部负责验收,确保燃油质量。
2. 燃油消耗管理(1)驾驶员应按照车辆实际行驶里程及路况,合理使用燃油,避免浪费。
(2)驾驶员每日行驶结束后,应填写《车辆燃油消耗记录表》,记录行驶里程、燃油消耗量等信息。
(3)综合部每月汇总各车辆燃油消耗情况,报财务部审核。
3. 燃油费用核算(1)综合部根据《车辆燃油消耗记录表》,计算各车辆每月燃油费用。
(2)财务部负责审核各车辆燃油费用,按月将燃油费用计入相关成本。
4. 燃油费用控制(1)财务部定期对燃油费用进行分析,找出不合理因素,制定改进措施。
(2)综合部加强对驾驶员的培训,提高燃油使用效率。
(3)公司鼓励驾驶员采用节能驾驶方式,降低燃油消耗。
五、燃油管理制度执行与监督1. 财务部负责监督燃油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各车辆燃油使用情况。
2. 综合部负责协助财务部检查燃油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处理。
3. 驾驶员应自觉遵守燃油管理制度,合理使用燃油,如有违反,将按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六、附则1. 本制度由财务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实施本制度,公司将有效降低燃油成本,提高燃油使用效率,保障公司车辆正常运行,为公司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公司用车燃油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车辆燃油管理,提高燃油使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确保车辆安全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公务车辆和公司自用车辆。
第三条公司燃油管理应遵循节约、高效、安全、环保的原则。
第二章燃油采购与供应第四条公司燃油采购由行政部负责,按照市场行情和公司实际需求,选择优质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
第五条燃油采购合同应明确供应商的供应责任、质量标准、价格、付款方式等内容。
第六条行政部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确保燃油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第七条燃油入库前,由行政部负责验收,确认数量、质量无误后入库。
第三章燃油使用与消耗第八条公司车辆燃油使用由专职司机负责,司机应按照规定程序领用燃油。
第九条司机领用燃油时,需填写《燃油领用单》,注明车辆编号、领用日期、领用数量等信息。
第十条行政部根据车辆行驶里程和油耗标准,定期审核司机的燃油领用情况。
第十一条司机应合理规划行驶路线,避免不必要的油耗。
第十二条车辆维修保养时,由维修部门负责检查燃油系统,确保燃油供应正常。
第四章燃油费用管理与核算第十三条公司设立燃油费用专户,专款专用。
第十四条行政部负责燃油费用的报销审核工作,确保报销手续齐全、真实、合法。
第十五条燃油费用核算按照以下标准进行:(一)根据车辆行驶里程和油耗标准,计算每月燃油消耗量;(二)根据实际领用数量和油价,计算燃油费用;(三)将燃油费用计入车辆运行成本。
第五章监督与考核第十六条公司设立燃油管理监督小组,负责对燃油采购、使用、核算等环节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七条行政部定期对司机进行燃油使用培训,提高司机的燃油管理意识。
第十八条对违反本制度规定的行为,公司将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解除劳动合同等处罚。
第六章附则第十九条本制度由公司行政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通过以上燃油管理制度,公司可以确保燃油采购、使用、核算等环节的规范化、制度化,提高燃油使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公司车辆燃油管理制度

公司车辆燃油管理制度一、目的和原则本制度旨在规范公司车辆的燃油使用和管理,确保燃油经济性与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所有车辆使用人员必须遵守本制度的规定,坚持公正、客观的原则,严格执行各项管理措施。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车辆,包括但不限于公务车、运输车、工程车等各类使用公司燃油的车辆。
三、管理职责1. 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和修订车辆燃油管理制度,监督执行情况。
2. 财务部门负责审核燃油费用报销,定期进行成本分析。
3. 车辆管理员负责具体车辆的燃油管理,包括加油、记录和维护。
4. 驾驶员负责合理使用燃油,遵守节油驾驶规则。
四、加油管理1. 所有车辆必须在指定的加油站加油,严禁私加非公司指定油品。
2. 加油时需出示加油卡,并由车辆管理员或指定人员进行监督。
3. 加油后,驾驶员需及时填写加油记录表,包括加油时间、地点、数量等信息。
五、油耗监控1. 每辆车应有详细的油耗记录,定期进行分析比较。
2. 行政部门应定期检查油耗情况,对异常情况及时调查处理。
3. 鼓励驾驶员采取节油措施,对节油效果显著的驾驶员给予奖励。
六、费用报销1. 燃油费用报销需提供完整的加油记录和发票。
2. 财务部门应对报销单据进行审核,确保费用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3. 未经批准的额外燃油费用,公司不予报销。
七、违规处理违反本制度规定的员工,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或其他纪律处分。
八、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如有变更,按照公司相关程序进行修订。
通过上述制度的实施,公司可以有效控制车辆燃油成本,提高车辆使用效率,同时也能够提升员工的节能意识,共同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单位汽车油耗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单位车辆管理,提高燃油使用效率,降低运行成本,保障车辆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目标1. 降低单位车辆油耗,提高燃油使用效率。
2. 优化车辆运行管理,减少能源浪费。
3. 增强驾驶员节能意识,促进绿色出行。
三、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单位所有车辆,包括公务车、租赁车等。
四、管理措施1. 加油管理(1)为每辆车办理一张加油IC卡,由加油站控制加油数量。
(2)与加油站签订合约,明确加油数量、价格等事项。
(3)发现驾驶员和加油工人弄虚作假,按合约规定给予所加汽油3倍的处罚。
2. 车辆运行管理(1)根据车辆类型,确定每百公里油耗标准。
手动档车辆固定每百公里10个油,自动档车辆根据实际油耗每百公里放宽2个油耗。
(2)驾驶员应按照规定路线行驶,避免绕行、空驶等浪费行为。
(3)驾驶员应定期对车辆进行检查、保养,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状态。
3. 节能奖励(1)节约下来的油耗,按年终时间计算,总共节约的油耗的10%以上给予适当的奖励。
(2)奖励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物质奖励、荣誉称号等。
五、监督检查1. 单位设立专门的油耗管理小组,负责监督、检查车辆油耗管理制度的实施。
2. 油耗管理小组定期对车辆油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鼓励广大员工对油耗浪费行为进行举报,对举报属实者给予奖励。
六、附则1. 本制度由单位行政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通过实施本制度,旨在提高单位车辆燃油使用效率,降低运行成本,为我国节能减排事业贡献力量。
希望全体驾驶员共同遵守,共同维护良好的车辆运行秩序。
燃油使用安全管理制度

燃油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燃油使用行为,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燃油使用效率,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单位和个人使用燃油的场所和操作环境。
第三条燃油使用安全是每个单位和个人的责任,全体员工须遵守本制度,不得有违规行为。
第四条燃油使用单位应设立专门管理机构,负责燃油的采购、存储、加油、使用等工作。
第二章燃油采购管理第五条燃油采购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不得购买假冒劣质燃油。
第六条燃油采购单位应认真审核供应商的资质和产品质量,确保供应商具备合法合规的资质。
第七条燃油采购单位应对每批次进货的燃油进行严格监控和检测,确保燃油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第八条燃油采购单位应建立完善的燃油采购档案,记录每一次采购的时间、数量、品质等信息。
第三章燃油存储管理第九条燃油存储单位应建立专门的燃油存储仓库,对燃油进行分类、标识、储存。
第十条燃油存储仓库应具备防火、防爆、通风等必备设施,并定期检查、维护。
第十一条燃油存储单位应设立专门管理人员,负责燃油的存储、出入库等工作。
第十二条燃油存储仓库应保持干燥、通风、无尘等环境,确保燃油质量不受影响。
第四章燃油加油管理第十三条燃油加油单位应建立专门的燃油加油站,确保加油环境安全、规范。
第十四条燃油加油站应设有专职加油员,持证上岗,操作规范,确保加油质量。
第十五条加油员应熟悉加油操作流程,不得擅自加油、乱操作,确保加油过程安全。
第十六条车辆驾驶员应遵守加油规定,保持车辆干净,不得在非指定地点加油。
第五章燃油使用管理第十七条燃油使用单位应建立完善的燃油使用记录,记录每一次燃油使用的时间、地点、数量等信息。
第十八条燃油使用单位应定期对燃油使用情况进行抽查和检测,确保燃油使用过程合规。
第十九条燃油使用单位应建立节能减排机制,提高燃油使用效率,降低能源浪费。
第二十条燃油使用单位应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安全生产。
第六章处罚和奖励第二十一条对违反本管理制度的单位和个人,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包括警告、罚款、停业整顿等。
车辆用油管理制度(3篇)

车辆用油管理制度是指对企事业单位的车辆使用油料进行管理的一套制度。
该制度旨在合理控制车辆用油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油料消耗,并促进企事业单位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车辆用油管理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配备专人负责:企事业单位应该配备专门的用油管理人员,负责统筹组织车辆的加油、油料消耗统计、用油环节的监督等相关工作。
2. 油料消耗统计记录:应建立油料消耗的统计记录表,对每辆车辆的油料消耗进行记录,及时发现用油量异常的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
3. 加油控制:对加油的时间、地点、数量等进行控制和管理。
可以采取加油卡或者其他加油记录方式,确保车辆的加油行为规范,避免浪费和滥用。
4. 优化车辆调度:合理调度车辆行驶路线和顺序,避免车辆空驶、重复行驶等情况,以减少油料的消耗。
可以利用车辆定位系统等技术手段进行优化管理。
5. 定期维护保养:合理制定车辆维护保养计划,按时对车辆进行维修和保养,确保车辆的性能和燃油利用率。
可以在维护保养过程中进行燃油效率测试和调整。
6. 培训与宣传:对车辆驾驶员进行用油节能知识培训,增强他们的用油节能意识,提高他们的用油行为规范和节能意识。
7. 监督和考核机制:建立监督和考核机制,对用油管理人员、车辆驾驶员和相关部门进行定期考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改进。
综上所述,车辆用油管理制度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能够有效地管理和控制车辆的用油行为,并最大限度地节约和利用油料资源,实现企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车辆用油管理制度(2)1、以实际行车里程和用油量计算出的百公里耗油量为考核依据。
百公里耗油量根据国家按各种车型规定的用油标准及实际车况来计算各种车型的用油数据。
2、严格加强油料管理,实行指定油站加油,采取一车一卡制。
驾驶员在出长途车前必须将油加满,尽量杜绝外加油现象发生。
每次加完油,驾驶员要核实好数据,在油卡上签字确认。
3、对耗油量过高,确实存在问题的驾驶员,要采取批评教育、车队通报、经济处罚,直至停车待岗等方式进行处____车辆维修制度1、严格履行车辆维修审批手续,实行日常定点维修。
公司车辆燃油管理规章制度

公司车辆燃油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车辆的燃油使用和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拥有或者使用的车辆,包括但不限于机动车、摩托车等。
第三条公司车辆燃油管理遵循“合理使用、节约用能、绿色出行、安全第一”的原则。
第四条公司车辆燃油管理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保障车辆燃油使用的合法合规。
第五条车辆管理部门是公司车辆燃油管理的主体,负责具体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燃油采购管理第六条车辆管理部门应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燃油采购计划。
第七条燃油采购应选择正规的加油站或供应商,确保燃油的质量和来源安全可靠。
第八条加油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加油操作,确保加油量准确,防止浪费和事故的发生。
第九条公司应加强燃油采购的监督和审核,确保采购过程的透明和合规。
第十条车辆使用单位应及时向车辆管理部门报备燃油使用情况,车辆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燃油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
第三章燃油节约管理第十一条公司车辆应根据不同类型和用途,合理制定车辆行驶路线和车速,降低燃油消耗。
第十二条车辆管理部门应对车辆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车辆的正常工作状态,降低燃油消耗。
第十三条公司应加强驾驶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驾驶员的驾驶技能,降低燃油的浪费。
第十四条车辆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车辆燃油的消耗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十五条公司应鼓励员工采取环保出行方式,鼓励绿色出行,节约资源。
第四章燃油安全管理第十六条公司应建立燃油管理制度并定期组织燃油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第十七条车辆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车辆的安全检查,确保车辆的安全性能符合要求。
第十八条员工应遵守公司车辆燃油管理规定,不得私自挪用燃油或违规加油。
第十九条加油站或供应商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证件,确保燃油的质量和合规性。
第二十条公司应建立燃油使用记录,进行定期检查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五章燃油管理制度的执行和监督第二十一条车辆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完善公司车辆燃油管理制度,指导和监督执行。
车辆燃油安全管理制度

车辆燃油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车辆燃油安全管理,做好车辆燃油的使用、储存、运输和管理工作,确保车辆燃油安全和防止火灾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单位、个人使用、储存、运输和管理机动车辆的燃油行为。
第三条车辆燃油安全管理原则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第四条本制度由车辆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和单位配合执行。
第二章燃油使用管理第五条车辆使用燃油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不得使用假冒伪劣燃油。
第六条使用燃油的车辆必须具有相应的许可证,每日交班交接时,要检查车辆油箱是否加满,确保行车安全。
第七条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应按规定进行加油,加油时要停止发动机,避免引起火灾事故。
第八条车辆加油时,应使用专用加油枪,不得使用易导致静电火灾的金属容器输送燃油。
第九条禁止使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与燃油混合使用。
第十条禁止在车辆加油站周围吸烟,防止引燃油气。
第十一条使用过程中,车辆应定期保养,维护油路系统,确保燃油的正常使用和安全。
第十二条车辆在停放过程中,应保持油箱密闭,不得存在损坏或漏油现象。
第十三条车辆加油站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加油操作人员要接受专业培训,保证加油流程的安全顺畅。
第十四条车辆加油站要配备灭火器、消防器材和应急设施,确保将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十五条车辆使用燃油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第三章燃油储存管理第十六条车辆单位应建立燃油储存台账,定期统计燃油数量,检查储存设施是否完好。
第十七条车辆燃油储存设施应符合国家规定,要求储存场所通风、无明火,安全可靠。
第十八条燃油储存设施应定期检查、维护和清洁,防止发生泄漏、挥发等问题。
第十九条燃油储存设施周围应设置防火设施,如排烟通风系统、灭火器等,预防火灾事故。
第二十条燃油库房应设置安全警示标识,禁止外人入内,避免引发事故。
第二十一条燃油储存设施应实行24小时监控,并定期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单位车辆燃油管理制度

单位车辆燃油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单位车辆的燃油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保护环境,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单位所有使用燃油车辆的管理部门、车辆驾驶员。
第三条各单位应当加强对车辆的燃油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第四条各单位应当建立配套的车辆燃油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加强对燃油的监管。
第五条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燃油使用记录,加强对燃油的领用、消耗和监督。
第二章燃油采购管理第六条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燃油采购管理制度,确保采购的燃油质量过硼符合国家标准。
第七条燃油采购应严格按照管理规定进行,不得擅自将车辆燃油用于其他用途。
第八条燃油采购应当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并签订合同保证燃油的质量和数量,并及时结清货款。
第九条负责采购燃油的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监督燃油的质量和数量,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第十条对燃油采购的支出应当及时核对,确保支出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第三章燃油使用管理第十一条各单位应当建立燃油使用管理台账,及时记录车辆的燃油领用和使用情况。
第十二条车辆驾驶员应当严格按照规定使用燃油,不得超量使用或浪费资源。
第十三条对车辆的燃油使用情况应当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燃油的合理使用。
第十四条对车辆发生燃油损耗或者浪费的情况,应当及时进行处理和追责。
第十五条对车辆使用燃油的记录应当进行备案和存档,作为后续管理的依据。
第四章燃油消耗管理第十六条对单位车辆的燃油消耗量应当定期进行统计和分析,制定相应的节能措施和管理办法。
第十七条对车辆的燃油消耗情况应当建立健全的监督和督查制度,确保燃油的有效利用。
第十八条对车辆的燃油消耗情况应当及时进行汇总和分析,为下一步的燃油使用提供依据。
第十九条对车辆的燃油消耗情况应当进行年度总结和汇报,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第五章燃油监管第二十条对车辆的燃油使用情况应当建立健全的监督和检查机制,确保燃油的合理使用。
第二十一条对车辆的燃油使用情况应当进行定期核查和复核,发现问题应当及时进行处理。
公司车辆燃油使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公司车辆燃油管理,规范燃油使用流程,降低燃油成本,提高燃油使用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车辆及其燃油的使用和管理。
三、主要职责1. 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燃油管理制度,监督燃油使用情况,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2. 车辆使用部门:负责车辆的使用和保养,按照规定使用燃油,并及时向综合管理部门报告燃油消耗情况。
3. 驾驶员:负责车辆的安全驾驶,合理使用燃油,节约燃油消耗,并如实记录燃油使用情况。
四、燃油管理流程1. 油卡管理(1)公司统一购买加油卡,每辆车配有一张加油卡,专车专用。
(2)加油卡由驾驶员保管,加油时出示加油卡,不得转借他人使用。
(3)加油卡使用后,驾驶员应及时填写《燃油使用登记表》,记录加油时间、地点、加油量等信息。
2. 加油流程(1)驾驶员在加油前需向综合管理部门申请加油,填写《燃油使用申请单》。
(2)综合管理部门审批后,驾驶员方可前往加油站加油。
(3)加油后,驾驶员将加油卡、加油发票和《燃油使用登记表》交回综合管理部门。
3. 燃油消耗统计(1)综合管理部门每月对车辆燃油消耗情况进行统计,包括加油次数、加油量、加油地点等。
(2)综合管理部门将燃油消耗情况通报给车辆使用部门和驾驶员,督促节约燃油。
4. 燃油费用结算(1)综合管理部门每月根据车辆燃油消耗情况,核算燃油费用。
(2)燃油费用按照实际消耗量分摊到各部门,由各部门承担。
五、燃油使用要求1. 驾驶员应按照规定路线行驶,避免不必要的绕行,降低燃油消耗。
2. 驾驶员应合理控制车速,避免急加速、急刹车等不良驾驶习惯,减少燃油消耗。
3. 驾驶员应定期对车辆进行保养,确保车辆性能良好,降低燃油消耗。
4. 驾驶员不得擅自使用公车进行私人事务,不得浪费燃油。
六、违规处罚1. 驾驶员未按规定使用燃油,浪费燃油的,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等处罚。
2. 驾驶员将加油卡转借他人使用的,一经发现,立即收回加油卡,并给予警告、罚款等处罚。
车辆用油管理制度范文(4篇)

车辆用油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车辆用油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障车辆正常运行,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车辆使用。
第三条所有使用单位和人员必须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第四条车辆用油管理制度的制定、修改、解释由本单位负责。
第五条本制度实施后,各部门应自觉遵守,定期检查使用情况,并定期向上级部门汇报。
第二章角色与职责第六条本单位的车辆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车辆用油管理制度,制定并完善规章制度。
第七条本单位的车辆使用人员必须遵守本制度的规定,合理使用汽油,并及时向车辆管理部门报告用油情况。
第八条车辆管理部门应当通过定期检查、巡视等方式,加强对车辆使用情况的监督和检查。
第九条车辆使用人员应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不得超速行驶、酒后驾车等违规行为。
第十条车辆管理部门对用油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动态管理,并及时报告上级管理部门。
第三章用油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车辆使用人员在使用车辆的时候,必须妥善保存并合理使用卡号和密码,不得私自泄露。
第十二条车辆使用人员在加油时,应及时在油卡上签名,确保加油信息的真实有效。
第十三条所有加油记录必须保存,并按要求报备给车辆管理部门。
第十四条车辆管理部门应定期检查油卡的使用情况,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第十五条车辆使用人员必须按照油品加油区域的要求,将油枪放置在正确的位置,并保持油品加注到位。
第十六条发现异常情况时,车辆使用人员应立即报告车辆管理部门,并采取适当措施处理。
第四章惩罚与奖励第十七条车辆使用人员违反本制度的规定,经查证属实的,将按照规定进行相应的扣分、处罚等。
第十八条奖励是一种激励措施,对于使用油卡规范的车辆使用人员可以给予相应的奖励。
第十九条车辆使用人员的违规行为将留下相应的记录,作为参考依据进行奖罚。
第五章其他事项第二十条本制度起效后,各部门应积极配合,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第二十一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本单位车辆管理部门所有。
第二十二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需要进行修订的,应及时向上级部门提出。
车辆用油管理制度(4篇)

车辆用油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合理规范车辆的用油行为,提高油料的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确保车辆正常运行,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单位拥有的车辆,包括公务车辆、运输车辆等。
第三条本制度的目标是合理用油,精细管理,提高油料的利用率,降低各项支出。
第四条用油管理的原则是公正、公平、透明、节约和合法。
第二章用油管理的职责与程序第五条用油审批程序1. 车辆用油需提前向用油管理部门提出申请。
2. 用油申请须包括车辆信息、用途和预计用油量等内容。
3. 用油管理部门审查后,根据实际情况审核决定是否批准用油申请。
4. 批准用油申请后,用油管理部门将油料分发给相关车辆。
第六条油料的分配与保管1. 油料分配由用油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2. 相关车辆负责人领取油料后必须妥善保管,确保不出现损耗和浪费。
3. 油料的领用必须按照登记制度进行,确保用油量和录入数据一致。
第七条用油行为的监督与检查1. 用油管理部门有权对相关车辆的用油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用油合理。
2. 监督和检查可以采用现场检查、随机抽查、登记查核等方式进行。
3. 用油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检查情况,对不合理用油行为进行警告、处罚等处理。
第三章用油管理的责任与义务第八条用油管理部门的责任与义务1. 组织制定和完善用油管理制度,确保制度的执行和落实。
2. 进行用油申请的审核和分配工作。
3. 对用油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理行为。
4. 定期开展用油管理的培训和宣传工作,提高相关人员的用油意识和管理水平。
第九条相关车辆负责人的责任与义务1. 积极配合用油管理部门的工作,按照规定流程进行用油申请。
2. 使用油料后要妥善保管,确保不出现浪费和损耗。
3. 遵守用油管理制度,不得私自挪用油料和滥用油料。
4. 积极参与用油管理的培训和宣传工作,提高自身的用油意识和管理水平。
第四章制度的监督与评估第十条用油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制度的监督与评估机制,对制度进行定期的监督和评估。
公司车辆燃油使用管理制度

公司车辆燃油使用管理制度一、目的与原则本制度旨在规范公司车辆的燃油使用,确保车辆运行效率,减少能源浪费,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响应环保政策,减少碳排放。
制度遵循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适用于公司所有车辆及使用人员。
二、管理机构公司应设立专门的车辆管理部门或指定专人负责车辆燃油管理工作,包括燃油采购、分配、统计和监督等。
三、燃油采购1. 燃油采购应由指定供应商进行,确保油品质量和供应稳定性。
2. 采购过程中应进行市场调研,选择性价比高的燃油产品。
3. 建立燃油采购台账,记录每次采购的详细信息。
四、燃油分配1. 根据车辆类型、用途和使用频率合理分配燃油。
2. 设立燃油分配记录,详细记录每辆车的燃油领取情况。
3. 对于超出正常用量的情况,需进行原因分析和额外审批。
五、使用监控1. 所有车辆应安装油耗监测设备,实时记录油耗数据。
2. 定期对车辆进行维护,保证发动机性能,避免不必要的燃油浪费。
3. 对驾驶员进行节油驾驶培训,提高驾驶技能和节油意识。
六、费用核算1. 将燃油费用纳入部门预算管理,实行定额管理。
2. 对于节油效果显著的部门或个人给予奖励。
3. 定期对燃油使用情况进行审计,防止浪费和滥用现象。
七、违规处理1. 对于未经批准私自使用公司燃油的行为,将视情节轻重进行处理。
2. 对于故意浪费燃油的行为,将进行严肃查处,并追究相关责任。
八、持续改进1. 定期评估燃油使用管理制度的有效性,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优化。
2. 鼓励员工提出节油建议和措施,不断探索新的节能方法。
通过上述制度的实施,公司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燃油成本,还能够提升企业形象,展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同时,这也有助于提高员工的节能意识,共同为创建绿色、低碳的工作环境而努力。
公司车辆油耗管理制度(精选6篇)

公司车辆油耗管理制度公司车辆油耗管理制度公司车辆油耗管理制度(精选6篇)在当下社会,制度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多,制度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拟定制度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公司车辆油耗管理制度(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公司车辆油耗管理制度1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了统一管理公司的所有车辆,有效使用各种车辆,确保行车安全,提高办事效率,减少经费支出,特制订本制度。
第2条本制度所说公司车辆是指公司的专车、及公务用车辆。
专车系指公司为部分特定人员或部门特配车辆。
公务车系指除上述专车以外的所有车辆。
所有车辆由行政部统一负责管理。
第二章车辆管理第3条行政部负责所有车辆管理工作,包括车辆调派,维修保养,费用预算、核准、车辆年检及证照管理,投保、续保与出险索赔及司机管理。
第4条公司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及其它特定原因对认定人员根据协议配备工作用专车,实行月费用包干,额度内凭票据报销,超过部分个人自理。
公司认定特配部门使用的专车费用由公司稽核报销。
第5条其他部门及人员原则上均不配置专用车辆,确需配置,须由其部门主管或个人以书面报告形式报公司行政部,由公司总经理审批,经批准同意后方可配置,并严格执行费用预算,超出预算的费用需经总经理审批后方可报销。
第6条公司所有车辆原则上必须由公司专职司机(含专车使用人)驾驶,公司其它持有驾照人员驾驶公司车辆公出或私用必须按规定填写《车辆使用申请单》(附件1),经批准后方可使用。
无驾照人员严禁驾驶公司车辆。
专职司机应每周定期对公司车辆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行车安全。
第7条车辆行驶证,属专车的日常由专车使用人负责保管,如专车使用人出差或休假,需将专车车辆行驶证及车辆钥匙交由行政部保管;保险单由行政部统一保管,按车建立资料、费用档案。
第8条每车设置《车辆行驶记录表》(附件3),当班司机使用前应核对车辆里程表与记录表是否相符,与前一次用车记录是否相符,使用后应记载行驶里程、时间、地点、用途、费用明细等,对发生的票据编号整理,以备报销时核对。
公司车辆燃油耗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车辆燃油的使用,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车辆使用效率,保障公司车辆安全、环保、经济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车辆,包括公司专车、公务用车等。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公平、合理、节约、高效的原则。
第二章车辆燃油管理第四条车辆燃油使用实行统一管理,由公司行政部门负责具体实施。
第五条车辆燃油消耗量按照车辆行驶里程、车型、载重等因素进行合理测算,并制定相应的燃油消耗标准。
第六条公司车辆燃油消耗量纳入年度考核,对超耗部分进行责任追究。
第七条车辆燃油采购实行集中采购,选择信誉良好、价格合理的供应商。
第八条车辆燃油使用实行加油卡管理,每辆车配备一张加油卡,专车专用。
第九条车辆加油时,司机应携带加油卡,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加油。
第十条车辆加油后,司机应填写加油记录单,包括加油时间、加油量、加油地点等信息。
第三章车辆燃油消耗控制第十一条公司鼓励驾驶员采取以下措施降低燃油消耗:(一)合理规划行驶路线,避免拥堵和绕行;(二)保持车辆良好状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三)合理控制车速,避免急加速、急刹车;(四)提高驾驶技能,减少油耗。
第十二条公司对车辆燃油消耗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对存在不合理消耗情况的车辆,责令相关部门进行整改。
第十三条车辆加油费用按照实际消耗计算,超出标准部分由驾驶员自行承担。
第四章奖惩措施第十四条对车辆燃油消耗控制在标准范围内的驾驶员,给予一定的奖励。
第十五条对车辆燃油消耗超过标准的驾驶员,按照以下规定进行处罚:(一)警告:超过标准5%以内(含5%)的,给予警告;(二)罚款:超过标准5%以上10%以内(含10%)的,罚款100元;(三)停驾:超过标准10%以上的,停驾3天。
第五章附则第十六条本制度由公司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本制度的实施,公司期望能够有效降低车辆燃油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公司车辆管理制度及油耗细则(三篇)

公司车辆管理制度及油耗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车辆的使用管理,提高车辆使用效率,降低油耗成本,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拥有的所有车辆,包括公务车辆和员工私家车辆。
第三条公司车辆的管理目的是确保车辆的安全、合理使用,并追求节约能源,减少油耗。
第四条公司车辆的使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出差、运送货物、接待客户等。
第二章车辆使用管理第五条公司车辆的使用必须按照公司规定的流程进行申请,并经过批准方可使用。
第六条公司车辆使用期限为一天,如需连续使用需提前申请,并附上使用车辆的详细行程。
第七条公司车辆的使用人员必须持有有效的驾驶证,并具备良好的驾驶技能。
第八条公司车辆的使用人员需熟知相关道路交通法规,并严格遵守。
第九条公司车辆的使用人员应当妥善保管车辆钥匙及行车证件,并注意车辆的安全性能。
第十条公司车辆使用人员在使用车辆时,应当注意保持车辆的整洁,并及时清除垃圾。
第十一条公司车辆在出发前和归来后,应当进行车辆的外部和内部检查,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
第十二条如需进行长途驾驶,驾驶人员应该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疲劳驾驶。
第十三条公司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生事故、故障等情况,应及时报告相关人员,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十四条严禁使用公司车辆进行私人目的的活动,如需私人事务需自行解决。
第三章油耗细则第十五条公司车辆的油耗细则是针对车辆使用过程中的油耗进行的管理和控制。
第十六条全体车辆使用人员应该遵守公司制定的油耗细则。
第十七条全体车辆使用人员应该采取节能驾驶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减速行驶、合理换挡、避免急刹车等。
第十八条全体车辆使用人员应当及时检查和维护车辆,如发现故障或者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
第十九条公司提供的油卡只能用于公司车辆的加油,严禁私自使用。
第二十条每辆公司车辆对应一个油卡,必须由车辆使用人员填写并提交相关的加油记录。
第二十一条加油记录应当包括加油日期、加油地点、加油量、油耗等,作为油耗分析和管理的依据。
公司车辆燃油费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车辆燃油费管理,规范燃油费支出,提高车辆使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使用燃油的车辆,包括公务车、租赁车、员工自用车辆等。
第三条公司车辆燃油费管理遵循节约使用、合理开支、规范流程、责任到人的原则。
第二章燃油费预算与审批第四条公司每年根据业务需求、车辆数量、预计行驶里程等因素,编制车辆燃油费预算,并报公司领导审批。
第五条预算审批后,财务部门根据预算额度,对车辆燃油费进行统筹安排。
第六条预算执行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需要调整预算,需经相关部门负责人审核,报公司领导审批后方可调整。
第三章燃油费报销与支付第七条公司车辆燃油费报销实行定额管理,根据车辆类型、行驶里程等因素,制定燃油费定额标准。
第八条驾驶员每月根据实际行驶里程,按照定额标准计算燃油费,填写《车辆燃油费报销单》。
第九条《车辆燃油费报销单》需经部门负责人审核、财务部门复核后,报公司领导审批。
第十条经审批后的《车辆燃油费报销单》由财务部门办理报销手续,并支付燃油费。
第十一条燃油费支付方式分为现金支付和银行转账支付,具体支付方式由财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四章燃油费使用与监督第十二条驾驶员在使用车辆燃油时,应严格按照规定使用,不得私自购买或使用非规定品牌、型号的燃油。
第十三条驾驶员每月领取的燃油费定额,应全部用于车辆燃油支出,不得挪作他用。
第十四条驾驶员每月应如实填写《车辆燃油使用登记表》,记录车辆行驶里程、燃油消耗等信息。
第十五条财务部门每月对驾驶员提交的《车辆燃油使用登记表》进行审核,确保燃油费使用真实、合规。
第十六条公司设立燃油费监督小组,负责对车辆燃油费管理进行监督,确保燃油费使用规范、合理。
第五章罚则第十七条驾驶员有以下行为之一的,一经发现,将给予警告或解除劳动合同:(一)私自购买或使用非规定品牌、型号的燃油;(二)挪用燃油费;(三)虚报行驶里程,骗取燃油费;(四)其他违反本制度的行为。
车辆燃油使用管理制度

车辆燃油使用管理制度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车辆燃油使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燃油消耗和排放,制定并实施车辆燃油使用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本制度旨在规范车辆使用和加油行为,并对燃油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和统计,以便进一步优化车辆运营成本和资源利用。
一、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本单位拥有或租用的车辆,包括公务车辆、出租车辆、物流运输车辆等。
二、管理责任1. 管理部门应负责制定、修改和完善车辆燃油使用管理制度,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2. 车辆使用部门应遵守本制度,合理安排车辆使用,确保车辆燃油使用符合规定。
3. 驾驶员是车辆燃油使用的直接执行者,应严格按照本制度要求操作和使用车辆。
三、加油管理1. 驾驶员在加油前应查看车辆油表和加油记录,确保加油量与消耗量一致,并将加油记录填写在指定表格或系统中。
2. 加油时应选择正规加油站进行加油,确保所购买的燃油符合质量标准,并保留相关发票或收据作为凭证。
3. 加油站提供的加油服务应符合规范,确保加油安全和消防设施完备。
四、车辆使用管理1. 驾驶员应按照交通规则和道路安全要求行驶车辆,不得超速、闯红灯等违规行为,以避免燃油浪费和事故发生。
2. 车辆使用部门应对车辆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车辆性能良好,减少燃油消耗。
3. 长途行驶时,尽量采用经济性驾驶方式,如合理控制车速、避免急加急减速、选择较长的等待信号停车时间等。
五、数据收集与统计1. 按照不同的车辆类别和用途,建立统一的数据收集和统计标准,包括车辆型号、车牌号、里程数、油耗等。
2. 定期对车辆使用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制定优化方案,提高燃油使用效率。
六、奖惩措施1. 对于燃油使用率较低、能源利用效率高的车辆和驾驶员,可以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于超过燃油使用限额或有其他违规行为的车辆和驾驶员,应给予相应的处罚并记录在案。
七、制度宣传1. 通过内部会议、通知、电子屏幕等方式,对本制度进行全面宣传,确保所有相关人员了解并遵守制度要求。
油耗管理规章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车辆油耗管理,提高燃油使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确保公司经济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车辆及其驾驶人员。
第三条油耗管理应遵循节约能源、合理使用、责任到人的原则。
第二章油耗监控第四条公司设立油耗监控部门,负责车辆油耗的统计、分析和监督。
第五条每辆车辆应配备油耗计量器,确保油耗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六条驾驶人员应定期记录车辆加油、加油地点、加油量等信息,并签字确认。
第七条油耗监控部门应定期收集、整理和分析油耗数据,对异常油耗进行核查。
第三章油耗考核第八条公司对车辆油耗实行绩效考核制度,将油耗指标纳入驾驶员和部门的绩效考核体系。
第九条考核指标包括但不限于:1. 平均油耗:计算车辆在一定运行里程内的平均油耗。
2. 单次行程油耗:计算单次行程的油耗,以考核驾驶习惯。
3. 燃油消耗异常率:考核车辆燃油消耗异常的频率。
第十条对油耗表现优秀的驾驶员和部门给予奖励,对油耗超标者进行处罚。
第四章油耗控制措施第十一条驾驶人员应遵守以下油耗控制措施:1. 优化行驶路线,避免不必要的绕行和空驶。
2. 合理控制车速,避免急加速和急刹车,保持匀速行驶。
3. 避免长时间怠速,及时熄火停车。
4. 定期维护车辆,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状态。
第十二条公司应定期对车辆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燃油效率,如更换低油耗轮胎、优化发动机等。
第五章油耗管理制度第十三条公司应建立油耗管理制度,包括油耗监控、考核、控制措施等。
第十四条公司应定期对油耗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修订,确保其适应性和有效性。
第十五条驾驶人员应接受油耗管理的培训,提高节能意识。
第六章违规处理第十六条驾驶人员违反本规章制度的,公司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停职等处罚。
第十七条对违反本规章制度的驾驶员,公司将记录在案,作为考核和奖惩的依据。
第七章附则第十八条本规章制度由公司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备注:本规章制度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实际情况进行适时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物流有限公司文件名称:【车辆燃油使用管理制度】文件编号:版本号: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制度概况目录第一章目的 (1)第二章使用范围 (1)第三章定义 (1)第四章权责 (1)4.1 运力保障中心车辆管理组 (1)4.2 各级车辆管理组 (1)4.3 财务总部 (2)4.4 地区财务部 (2)第五章规程 (2)5.1 驾驶员加油操作规程 (2)5.2 燃油供应商管理(轻柴油和汽油) (3)5.3 车辆燃油申请审批节点流转说明 (4)5.4 车辆加油卡使用管理 (5)5.5 车辆加油卡充值管理 (6)5.6 车辆加油异常管理 (8)第六章解释 (9)第一章目的1.1规范车辆燃油使用管理;1.2及时、准确统计车辆油料费用,监控车辆合理的使用成本;1.3缩短对油料异常消耗行为的反应时效,规避车辆异常消耗风险。
第二章使用范围2.1顺安捷全网车辆管理。
第三章定义3.1加油卡(主副卡):加油主卡指的是公司与加油站进行对账的油卡,副卡指的是每台车一张用于加油时出示的油卡;3.2圈存:是指把加油主卡的资金分配到相应副卡的操作。
第四章权责4.1运力保障中心车辆管理组4.1.1负责全网络车辆燃油供应商选取标准及选取原则的制定;4.1.2负责全网络车辆燃油的监控和管理;4.1.3规范全网络车辆加油卡(主副卡)的使用管理;4.1.4指导地区加强车辆燃油异常消耗的监管和预防;4.1.5指导地区规范车辆燃油的使用管理;4.1.6协助地区发现车辆燃油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督促整改完善。
4.2各级车辆管理组4.2.1负责本区车辆燃油使用的管理;4.2.2负责月度车辆油料费用的申请、分配、核销,现金加油审核等工作;4.2.3负责地区车辆油卡(主卡)的办理、管理;4.2.4负责地区车辆油卡(副卡)的办理、充值与管理;4.2.5负责车辆加油卡(主副卡)的信息、密码及其权限的管理;4.2.6根据车辆使用需求制定《车辆油费预付分配明细表》,提供车辆加油费用预付分配清单;4.2.7负责每月1次的加油卡(副卡)圈存金额审核、油费使用台帐管理等工作;4.2.8负责向财务部门提供主卡充值、分配及余额信息;4.2.9提供主卡对账单(加油IC额度帐综合信息表)、加油清单(加油IC卡台帐对账单)及余额清单(加油IC卡持卡清单)、充值附件《加油IC卡充值三联单》;4.2.10负责油卡积分的管理,核对并登记赠送、兑换、失效等信息;4.2.11负责统筹实施燃油优惠争取工作及其燃油优惠费用的管理。
4.3财务总部4.3.1及时知会财务部引导地区规范车辆燃油资金安全的管理;4.3.2规范全网络车辆燃油费用统计、核对口径及核销流程。
4.4地区财务部4.4.1负责本区车辆油料费用的账务处理;4.4.2负责审核本区车辆油费预付款、费用报销单据,并完成款项支付及报销工作;4.4.3负责复核月度油料对账单是否存在异常,负责财务总账账面油费预付款余额与供应商提供的油料对账单上主副卡余额合计金额的核对;4.4.4负责监督地区车辆的油卡积分管理、积分兑换工作;4.4.5负责车辆燃油优惠费用的监督和账务处理;4.4.6协助地区营运部对合同结算条款的审核;4.4.7协助地区营运部进行燃油供应商评估。
第五章规程5.1驾驶员加油操作规程5.1.1驾驶员必须自觉遵守《车辆燃油使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车辆加油卡的使用要求;5.1.2驾驶员须妥善保管车辆加油卡(副卡),避免人为因素造成油卡的损坏或遗失;5.1.3原则上不允许现金加油,遇紧急特殊情况(例:油卡突然失效、加油紧张等)需向区部车管负责人报备,待批准后实施;5.1.4车辆加油时须即时在《派车单》中填写相关信息(加油量、加油时里程、油料单价等),每次加油后须提供当次加油小票;5.1.5燃油供应紧张时期,驾驶员须配合地区管理人员进行车辆加油工作;5.1.6车辆收车时须保证车辆油箱存油不少于油箱容积的1/2,以确保下次出车的时效;5.1.7及时完成所属车辆加油卡(副卡)费用圈存,保障加油卡(副卡)正常使用;5.1.8驾驶员应遵循车辆在月底或统计周期末加满油原则。
5.2燃油供应商管理(轻柴油和汽油)5.2.1定点燃料供应商的选定5.2.1.1选取标准5.2.1.1.1加油站提供24小时加油服务;5.2.1.1.2执行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不得以次充好、短斤少两;5.2.1.1.3严格执行“一车一卡(本)对号加油”的规定,不得弄虚作假;5.2.1.1.4每月能及时准确提供加油IC卡对账单等单据信息,对账单内容包括每笔加油的车号、时间、地点、品种、数量、金额、每次充值的金额以及每次加油后的余额。
5.2.1.2选取原则5.2.1.2.1质量原则:选取油品质量相对较好,全国服务网点网络相对健全的加油站,原则上选择中石化或中石油加油网点,如需选取其它加油站,须向总部车辆管理组报备;5.2.1.2.2距离原则:选取距离公司车辆集中地较近,符合质量原则的加油站;5.2.1.2.3摒弃原则:原则上摒弃选择私营的小型加油站;5.2.1.2.4合同原则:与合作燃料供应商要签订合同(一年一签),合同中需明确加油卡的申请、油卡管理、油卡设限、结算方式等条款,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
5.2.1.3加油站管理与评估5.2.1.3.1加油站的管理5.2.1.3.1.1严格执行一车一卡对应车号加油,不允许出现串卡加油现象;5.2.1.3.1.2严禁加油站工作人员作弊行为;5.2.1.3.1.3地区车辆管理组应对加油站适时进行检查或抽查,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情节严重的中止与加油点的合作并追究加油站责任。
5.2.1.3.2加油站的评估5.2.1.3.2.1加油站的评估工作由地区营运部统筹,组织财务部与人力资源部共同(监督)实施;5.2.1.3.2.2地区车辆管理组每隔1-2年须对定点加油网点进行一次评估;5.2.1.3.2.3评估加油站资质及服务质量,是否按油卡限制标准实施;5.2.1.3.2.4评估加油站销售油品质量是否符合国家计量标准(有无以次充好、短斤少两);5.2.1.3.2.5评估加油站在燃油紧张期间应急供应能力及支持范畴。
5.3车辆燃油申请审批节点流转说明5.3.1油料费用申请5.3.1.1由各地区车辆管理组向地区车管负责人提交月度油费申请;5.3.1.2地区车管负责人审核费用的准确性,审核无误后提交至地区营运部负责人审核;5.3.1.3地区营运部负责人审核费用的合理性,审核无误后提交至区财务部负责人审核;5.3.1.4区财务负责人审核费用增长是否合理,审核通过后提交到总经理;5.3.1.5经总经理最终审核通过之后下达到区财务对接人,完成主卡充值操作。
5.3.2加油卡申请5.3.2.1由各地区车辆管理组向地区车管负责人提交需求申请;5.3.2.2地区车管负责人审批需求数量后提交到区财务对接人;5.3.2.3区财务对接人审批加油卡办理费用后抄送至区营运部负责人、财务部负责人和总经理;5.3.2.4知会区营运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和总经理后,区财务对接人办理加油卡。
5.3.3车辆燃油申请审批节点流程图5.4.1.1 一个核算单位(公司牌照)对应一张车辆主卡,特殊情况除外;5.4.1.2车辆加油卡(主/副卡)只用于车辆的加油业务,任何其它用途车辆不得共用或借用车辆加油卡(主/副卡);5.4.1.3由地区营运部车辆管理组指定专人负责车辆加油卡的管理,主卡、副卡管理不得指定同一人。
如管理人员发生变更时,必须同时变更加油IC 卡信息及密码;5.4.1.4加油卡实行一车一卡,加油主卡所开通的副卡,必须对应所使用的车牌号(备用卡除外),不得对应个人姓名或其它信息;5.4.1.5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同车辆管理组及财务共同确定车辆主卡内安全留存资金,并同车辆管理组将相关额度报备给总部车辆管理处,定期同地区车管及财务共同审核该安全留存资金的合理性,及时调整;5.4.1.6地区至少保留1张备用卡,最多可保留(本区车辆数/100)张备用卡;5.4.1.7已转卖车辆的加油卡(副卡)须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销卡;5.4.1.8每张加油卡(副卡)必须按车型设定相应的限制,必须设定项目:加油密码、限制车牌号、限制每日加油金额(限额参考车辆油箱大小和车辆行驶路线);可选设定项目:限制油品、限制每日加油次数、限制加油站点、限制加油区域等。
5.4.2油卡使用管理5.4.2.1 所有车辆须在定点加油站点进行加油,禁止在非指定加油站加注燃油;5.4.2.2 加油卡(副卡)同区车辆管理组统一设定油卡与车辆的绑定关系,制定油卡—车牌号对应表;5.4.2.3 禁止将加油卡(副卡)用于卡号对应车牌以外的其它车辆;5.4.2.4各司机组长负责督促驾驶员完成所驾驶车辆的加油IC卡圈存,以保障加油IC卡(副卡)的正常使用;5.4.2.5各调度员负责本地区车辆加油卡的管理,对油卡消费动向进行监控,实时掌握卡内余额信息;5.4.2.6 驾驶员每次加油时必须打印加油小票,将小票粘贴于当日的派车单上,并在小票上注明加油时里程表计数、司机姓名等信息;5.4.2.7如因加油站原因无法打印小票的,须通知调度员,并在派车单上登记好加油数量及无小票原因,由调度员签名确认;5.4.2.8加油卡(副卡)须随证件一起交接,加油IC卡放置于车辆证件袋,需与车辆钥匙分开,以免损坏加油IC卡的晶片,驾驶员在出车或收车时,必须进行签名交接手续,并检查加油IC卡有无损坏;5.4.2.9当车辆因故障或其它原因停放时间在三天以上者,调度员必须及时将加油IC卡回收保管,并查询卡内余额是否正常。
5.5车辆加油卡充值管理5.5.1充值管理5.5.1.1本着减少资金积压的原则,地区须每月分次进行加油卡充值。
具体充值次数由地区车辆管理组和财务部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原则上月充值次数不得超过3次;5.5.1.2加油主卡只能用于油费存储、结算、对账、充值功能,禁止加油IC主卡开通加油功能;5.5.1.3由地区营运部车辆管理组根据车辆使用需求(本月车辆、线路增长、油价等情况),负责月度油料总费用申请;5.5.1.4由地区营运部车辆管理组指定专人负责车辆加油卡(副卡)的申请、分配和充值管理;5.5.1.5每次充值时,必须对所充值的卡内余额进行查询,每月统一查询所有车辆余额;5.5.1.6驾驶员应及时查看驾驶车辆的加油卡(副卡)的余额,加油卡余额不足时,提前知会车辆管理组,以便及时办理油卡充值业务,确保车辆的正常使用;5.5.1.7偏远分部的车辆加油卡充值,可由区营运部车辆管理组指定专人负责。
5.5.2台帐管理5.5.2.1由地区营运车辆管理组负责建立加油IC卡管理档案,负责电子和纸质档案的存档;5.5.2.2电子档案:《车辆油费预付分配明细表》、《车辆加油卡管理明细表》;5.5.2.3纸质档案:对账单(加油IC额度帐综合信息表)、加油清单(加油IC卡台帐对账单)、余额清单(加油IC卡持卡清单)《加油IC卡充值三联单》;5.5.2.4加油卡(副卡)更换、充值等须在发生后3个工作日内完成数据更新;5.5.2.5地区营运部车管须每月对主(副)卡台帐明细及每台车辆加油明细进行审核;当月如有使用现金加油时,必须在《车辆加油卡管理明细表》注明所使用的车牌号,新车填写车架号码;5.5.2.6财务部负责核对报表数据是否与外部提供账单一致,并核对是否存在重大异常(环比数据),对存在异常的数据必须要求车辆管理组给予解释并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