饵料生物之轮虫的营养价值及培养技术要点共24页

合集下载

鱼苗池中的“天饵”--轮虫

鱼苗池中的“天饵”--轮虫
养殖与饲料 2018 年第 2 期
饲料营养 窑29窑
鱼苗池中的“天饵”— ——轮虫
刘汝莲
吉林省畜牧业学校,吉林白城 137000
摘要 本文主要从轮虫的生物学特性、轮虫与鱼苗的关系介绍了鱼苗时期的最佳饵料— ——轮虫,并提出鱼 苗池中轮虫的增殖方法,包括生石灰排水清塘、施有机肥、注水、轮虫生长检查、控制敌害、翻动底泥、鱼池轮养。 充分发挥水体的生产潜力,提高鱼池的生产效能。
3)隐生。轮虫有隐生的特性,环境条件恶化,如 水体干涸,温度不适宜时,某些种类可以停止活动,代
谢几乎无法测量,当环境适宜时又复苏,称为隐生。 4)生活方式。轮虫的基本生活方式有 2 类,一
类是营浮游或兼性浮游生活,另一类是营底栖,附 着或固着生活。
5)食性。轮虫大多数种类是滤食性,其食物为 浮游藻类、细菌和腐屑等;还有一些种类如晶囊轮 虫 、疣 毛 轮 虫 、多 肢 轮 虫 等 是 捕 食 性 ,捕 食 其 他 轮 虫、小形枝角类和较大形的鞭毛藻类等。
收稿日期:2017-12-05 刘汝莲,女,1964 年生,副高。
·30· 饲料营养
养殖与饲料 2018 年第 2 期
多数经济水生动物幼体的开口饵料,在渔业生产上 颇有应用价值。鱼苗培育是养鱼生产的重要环节, 鱼苗池中的轮虫是鱼苗的天然饵料。
1)轮虫是鱼苗的最佳饵料。轮虫的营养丰富, 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平衡,且易被鱼苗消化吸收, 是最符合鱼苗营养要求的天然饵料及人工饵料,这 已被生产实践所证实。且轮虫的大小与刚下塘鱼苗 的口径大小相一致,适口性好,所以生产上常以轮 虫作为鱼苗的开口饵料。鱼苗若有充足的轮虫做饵 料,其成活率就高,生长就快,且规格整齐。
2)施有机肥。首先,基肥要施足,目的是使池中 水的轮虫繁殖起来。有机肥用发酵好的猪粪或牛 粪,尤其是牛粪更宜于轮虫的繁生,其用量为 500

饵料生物之轮虫的营养价值及培养技术要点

饵料生物之轮虫的营养价值及培养技术要点

四、褶皱臂尾轮虫的生态条件 1、温度 不同的品系,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差别较大, 不同的品系,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差别较大,5℃ 是轮虫生活的最低温度,10℃ 是轮虫繁殖的临界低温, 是轮虫生活的最低温度, 是轮虫繁殖的临界低温, 是轮虫生活和繁殖的临界高温。 40℃ 是轮虫生活和繁殖的临界高温。 2、盐度 褶皱臂尾轮虫为广盐性生物,能在0.2~ 5.0%的盐 褶皱臂尾轮虫为广盐性生物,能在 的盐 度范围内生长繁殖,其最适盐度范围,不同品系不同, 度范围内生长繁殖,其最适盐度范围,不同品系不同, 也依原生活环境盐度的不同而略有差别, 也依原生活环境盐度的不同而略有差别,但对盐度的 突然变化耐力较低( 0.38%突变到1.8%水环境中 突变到1.8%水环境中, 突然变化耐力较低(从0.38%突变到1.8%水环境中,1 天后全部死亡)。 天后全部死亡)。
裂足轮虫
二、生殖习性 褶皱臂尾轮虫的生殖方式有单性生殖和两性生 殖两种方式, 殖两种方式,两种生殖方式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 换。 1、单性生殖 单性生殖又称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 单性生殖又称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 非混交生殖( reproduction)。 非混交生殖(Amictic reproduction)。 孤雌生殖首先由休眠卵发育成双倍体的雌性轮 称为不混交雌体( female), 虫,称为不混交雌体(Amictic female),然后不混 交雌体经有丝分裂产生双倍体的非混交卵( 交雌体经有丝分裂产生双倍体的非混交卵(Amictic egg),最后非混交卵成熟后不需受精就能迅速发育 egg), 成双倍体的雌性轮虫,此后, 成双倍体的雌性轮虫,此后,雌性轮虫又经有丝分 裂产生双倍体的非混交卵, 裂产生双倍体的非混交卵,这样一代接一代进行孤 雌生殖循环。 雌生殖循环。

单细胞藻,轮虫培养技术要点

单细胞藻,轮虫培养技术要点

单细胞藻,轮虫培养技术要点福建饵料动物培育技术讲班讲稿单细胞藻和轮虫是饵料浮游动物中最重要的基础性生物饵料。

在水产养殖中,单细胞藻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不仅为鱼、虾、贝类等水产经济动物提供饵料,还可以作为鱼虾配合饲料的重要添加物,起到营养平衡与强化效果,有利于培育健壮的苗种。

同时,单细胞藻作为培养轮虫的优质饵料,可以提高轮虫的营养价值。

以下是单细胞藻和轮虫培养的实用技术要点:1、单细胞藻培养实用技术要点1.1 选用适当的单细胞藻种类。

不同的水产动物需要不同种类的单细胞藻,如养鱼池水中以适量绿藻为宜,养虾池水中以适量硅藻为宜,而贝类幼体在浮游期以金藻和绿藻为宜,在匍匐期则以底栖硅藻为宜。

1.2 清洁培养器具。

在培养单细胞藻前,必须清洁培养器具,以避免污染和细菌感染。

1.3 分级培养小球藻。

小球藻是最常用的单细胞藻之一,分级培养可以提高单细胞藻的品质和数量。

1.4 营养和接种。

单细胞藻的营养和接种非常重要,充足的养分和适当的接种量可以促进单细胞藻的生长和繁殖。

1.5 管理工作要点。

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管理工作,如控制温度、光照、通风等。

1.6 PVC透明塑袋培养。

PVC透明塑袋培养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单细胞藻培养方法,适用于小规模生产。

1.7 敌害生物防控。

在单细胞藻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敌害生物的防控,如藻类寄生虫、藻类食草动物等。

1.8 防治措施。

对于已经感染病菌的单细胞藻,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加入抗生素等。

1.9 单细胞藻的浓缩和冷藏。

单细胞藻的浓缩和冷藏可以延长其保存时间,方便后续使用。

2、轮虫培养实用技术要点2.1 轮虫个体的大小。

不同种类的轮虫个体大小不同,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轮虫。

2.2 生态性。

轮虫的生态性对其培养有很大的影响,需要了解轮虫的生态性和生长规律。

2.3 繁殖特点。

轮虫的繁殖特点也需要了解,以便控制轮虫的数量和质量。

2.4 食性和食料。

轮虫的食性和食料也是轮虫培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需要选择适当的饵料。

轮虫培育方法

轮虫培育方法
(二)杖型:砧基和槌柄都很长,呈拐杖 形,一对砧枝呈现三角形。砧基下瑞伸到 下咽喉,当咀嚼器肌肉收缩时好似活塞把 食物吸进口到咀嚼腔中。这种咀嚼器除了 吸取植物细胞的汁液和小型动物的体液外, 尚有咬、啃、研磨食 种类(如疣毛轮虫等),攫取浮游生物、 附着生物和有机碎片为食。
绝大部分种类的雌雄形 态差别极大。雄体体长只有 同种雌体的1/8-1/3,雄体没 有消化系统或只留痕迹,或 有咀嚼器和胃,但没有口和 肛门,它们不吃食。雄性生 殖系统占据假体腔的大部分。 一个膨大的梨形或球形精巢, 下接输精管通至阴茎(交配 器),没有阴茎的种类在交 配时输精管通过体壁有纤毛 的小孔向外翻出。雄体的头 冠皆向前方,长满纤毛,游 泳十分迅速,从不固着,特 别当有雌体存在时更为活跃, 直到与其中一个交配为止。 交配和精子的传递通过雌体 的泄殖腔孔或体壁
轮虫广泛分布于湖泊、池塘、江河、近海等各类淡、
咸水水体中。甚至潮湿土址和苔藓丛中也有它们的踪迹 。轮虫因其极快的繁殖速率,生产量很高,在生态系结 构、功能和生物生产力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轮虫是 大多数经济水生动物幼体的开口饵料。在渔业生产上有 颇大的应用价值。轮虫也是一类指示生物,在环境监测 和生态毒理研究中被普遍采用。
固着生活。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一)槌型:各咀嚼板都比较粗壮而坚实, 砧板内侧有沟痕但无齿。用于横向磨碎浮 游生物和有机啐片。具这种咀嚼器的轮虫 常为水轮虫型头冠,适应沉食取食方法 (如臂尾轮虫等)。营浮游或底栖生活。 底栖种类(如腔轮科)在沉水植物茎、叶 或其它底层物体上吸取微小的生物和有机 碎片。这种咀嚼器捕捉能力很弱。
轮虫培育方法
一、轮虫的主要特征: 1. 轮虫的头部前端扩大成盘状,其上方有一由

轮虫培养(生物饵料培养课件)

轮虫培养(生物饵料培养课件)

蛋白质*(ng/个) 蛋白质**(ng/个) 蛋白质/脂肪* 蛋白质/脂肪** ng/个(干重)
富含DHA的强化剂短时强化 163±13 100 2.3 1.4 331±13
蛋白质强化剂短时强化 238±44 165 2.6 1.8 502±33
*蛋白质按N×6.25计算;**蛋白质按氨基酸总和计算。
广布于淡水、河口等半咸水水体,但不出现在 酸性水体 。
是淡水湖泊、池塘的主要轮虫种群之一,也是 淡水池塘主要培养种类之一 。
褶皱臂尾轮虫
雌性个体大,被甲长平均238m,宽 171µm,前沿背面有棘刺6个,而腹面仅4 个。轮虫有一个尾,其内有粘液分泌于趾, 可粘于池壁等物体上作休息。雄性个体小, 结构简单,仅有纤毛环和精巢,也不摄食, 专为有性生殖交配。
在良好环境下:冬卵 (非混交)雌性→夏
卵(无需受精,挂在足 基部)→雌性小个体。 褶皱臂尾轮虫大约4h产卵1次,21个卵/雌, 持续时间6.7d。
非混交雌体、非混交卵
非混交雌体是指通过非混交生殖 的方式繁殖子代的雌性轮虫。
非混交雌体经过有丝分裂产生双 倍体的卵称为非混交卵。
轮虫的休眠卵在适宜条件下孵化 后,发育成双倍体的雌性轮虫, 此轮虫为非混交雌体 。
轮虫概述 一、轮虫
生物饵料应用概述
二、动物性生物饵料必须具备的条件
必需小型:作为鱼类的开口饵料; 形状简单,容易被破碎; 富有营养,容易消化; 不使水质恶化; 容易制备(培养); 能适应养殖幼体的摄食生态条件。
常见种类 牡蛎担轮幼虫:受精卵 担轮幼虫:大约饵用13-14小时;
藤壶无节幼虫Ⅰ、Ⅱ期:大约饵用3-4小时;
通常称为L-型轮虫 是海水培养的主要种类, 在鱼虾蟹的育苗中应用最广泛。

轮虫培养技术探讨

轮虫培养技术探讨

的相 对密度 范围内 ,轮 虫都能繁殖 ,培
养 轮 虫 的 适 宜 相 对 密 度 在 1 0一 . 5 . 0 1 1 0 0 之 间 ; 对 密度 在 1 2 相 . 0以上 时 ,相 对 0
密度越高 ,轮虫的增殖量越少 。
高 盐 对 轮 虫 增 殖 不 利 , 如 果 仅
或添 加一定 量的单胞 藻与 酵母共 同培 育
轮虫 ,可提 高轮 虫培育成功率 。
起消毒 ,按水体 量加入 药物 杀死 敌害
生物 ,池 水没有 浸泡到池 壁 ,则用 清池
药 液 泼 洒 消 毒 。药 效 消 失 后 , 可 进 水 。 即 灌 入 池 中 的 海 水 ,必 须 通 过 2 0目 5 或 3 0目的 密 筛 绢 网过 滤 , 以 清 除 敌 害 0
个 / 升 ;如果 接 种量 小于 l} / 毫 (个 毫
升 则 偏 低 ,大 于 5 o个 / 升 则 偏 高 。 毫
如果 用酵母 培养 ,则接种 密度需要 大~
些 ,一般 2 一 o个 / 升为好 。因为酵 O5 毫
母 (面 包酵 母 ) 中 3h的以半咸 水种类一 褶皱臂尾 轮虫
口 文/ 江恒 兴 南 方 海 洋科 技 有 限 公 司 李静 红 李 色 东 赵 光 凤 刘 丽 波 王 吴 湛
轮 虫 (o ie )是 一 群 微 小 的 多 Rtfr
饵料 ,接种 密度大 小对用单胞 藻培 育轮 虫 的影响不 大 ,但作 为生产性 培养 ,密 度 不宜过 高 , 也不 宜过 低 ,一 般 1— 0 0 3
3培 养管理
大 量培养 轮虫 的成功条件 必须 是培 养环 境与轮 虫的 生理要求 完全一致 ,否 则轮 虫将会增 殖不 良或逐渐 死亡 。为了 稳定 培养 并供应 优质 的轮 虫 , 应从 以下 几个方面加强管理 。

轮虫培养

轮虫培养

轮虫培养第一节轮虫的生物学轮虫(Rotifer)是一群微小的多细胞动物,种类繁多,广泛分布于淡水、半咸水和海水水域,是淡水浮游动物的主要组成部分。

目前在水产养殖中广泛应用的是半咸水种类——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

褶皱臂尾轮虫是鱼类、甲壳类育苗的优良饵料。

具有生活力强、繁殖迅速、营养丰富、大小适宜和容易培养的特点。

非需精卵(夏卵、非混交卵):卵形,长径:56-130μm,短径:48-96μm。

卵壳薄而光滑,成熟后无需受精,就能迅速发育成二倍体非混交雌体。

一个雌虫产卵的频度和一生所能产夏卵的数目因种类和环境条件而有很大差异。

褶皱臂尾轮虫:初孵化的非混交雌体在最适条件下,大约4h可产卵一次,每尾雌体平均产21个卵。

随着日数的增加,产卵的间隔也延长,最终变成完全不产卵。

繁殖持续时间为6.7d.需精卵(未受精冬卵,混交卵):当外界环境恶劣不适宜轮虫生存时,如温度突变、种群密度过高、pH和DO剧变、食物的种类改变、食物不足等,种群开始出现混交雌体.混交雌体经减数分裂产生单倍体需精卵(混交卵),个体较小,只有夏卵一半大,透明,数目多。

休眠卵(冬卵):混交卵与精子结合成二倍体的受精卵,受精卵再形成厚壳的休眠卵(冬卵)。

褶皱臂尾轮虫的休眠卵长130 μm,宽88 μm,约为雌体成体体积的60%,卵壳厚,卵的一端卵黄和卵壳之间有较大的空隙。

休眠卵可抵御外界的不良环境。

待外界环境条件适合时,休眠卵萌发成新的非混交雌体,进入新一轮单性生殖。

轮虫的发育轮虫的发育可分为4个阶段:胚胎发育期:即卵的发育时期,指卵的产出到幼体的孵出所经历的时间。

生殖前期:又称幼体阶段或胚后发育,指幼体孵出到其产出第一个卵所经历的时间。

生殖期:指第一个卵产出到最后一个卵产出所经历的时间。

生殖后期:又称衰老期,指从轮虫最后一个卵产出到其死亡所经历的时间。

褶皱臂尾轮虫的雌体,生长至背甲长达140 μm时,即开始产卵繁殖,即生物学最小型。

轮虫的培养技术

轮虫的培养技术

轮虫的培养技术养殖技术(轮虫的培养技术)轮虫是一群微小的多细胞动物,种类多,广泛分布于淡水、半咸水和海水中。

其对环境适应性强、繁殖快、营养丰富、大小适中、易培养,是鱼、虾、蟹幼体理想的动物性饵料,目前广泛应用于生产性培养的是褶皱臂尾轮虫。

一、轮虫概况1、饵用特点1)生活力强:易培养,喜欢有机质较丰富的水体。

2)繁殖快:环境条件适宜时,日生长率达30%。

3)营养丰富: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57%、脂肪20%、钙1.8%、磷15%。

4)大小适宜:约150×250μ,为大多数有鳍鱼类的开口饵料。

2、研究发展史1)1960年日本伊藤发现轮虫作为仔鱼的饵料,1964年日本开始大量培养轮虫。

2)1965年,Hirata 和Mori首先利用面包酵母培养轮虫。

70年代就大量利用面包酵母,但发现酵母轮虫造成鱼苗大量死亡,原因为酵母轮虫缺乏鱼类必需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20个碳以上),随后研究酵母轮虫的营养强化技术。

3)我国从60年代开始研究,70年代后期研究培养轮虫,80年代中期开始利用面包酵母培养轮虫,90年代研究轮虫品系的选育,如小轮虫(<100μ)、大轮虫(500-1000μ)、低温轮虫等。

3、存在问题1)探明轮虫两性繁殖的机制。

2)开发高密度培养轮虫的装置。

3)选育和引进优良的轮虫品系。

4)探讨室外土池稳定生产轮虫的技术措施。

5)进一步探讨轮虫培养过程中增殖率突然下降的原因和机制。

二、轮虫的生物学集美大学水产学院陈学豪教授番禺梅山马利酵母有限公司(联合编写)1、形态特征1)、轮虫为雌雄异体,雄性个体小,结构简单,仅有纤毛环和精巢,也不摄食,专为有性生殖交配。

雌性个体大,被甲长196-250μ,宽150-202μ,前沿背面有棘刺6个,而腹面仅4个。

轮虫有一个尾足,其内有粘液分泌于足趾,可粘于池壁等物体上作休息。

2)、轮虫三大特征a、轮盘:由纤毛环、棒状突和触毛组成,具运动和摄食作用。

b、咀嚼器:接口后端,将食物磨碎。

饵料生物之轮虫的营养价值及培养技术要点

饵料生物之轮虫的营养价值及培养技术要点

三、培养方式 (一)依培养条件的人为控制和分:粗养、 精养 1 、粗养:室外大型水泥池 ≥ 50m3 或土地 600~1500m2 2、精养:室内一般0.5~1m3 (二)依培养和收获的特点分: 1、一次性培养 2、半连续培养 3、连续培养
四、一次性培养 (一)培养容器、培养池 (二)培养用水 300目滤除敌害生物,消毒,盐度1.5~2.0% (三)培养单细胞饵料 小球藻或微绿球藻1000~3000万个细胞/ml,亚心 形扁藻为20~30万个细胞/ml,即可接种。 (四)接种 单纯藻饵,接种量0.1~0.5个/ml,经7~10d培养 面包酵母饵,25℃ 接种量14~70个/ml
3、两种生殖方式结果的比较
轮虫进行单性生殖时,在适宜的条件下,每尾 雌体平均产21个卵,繁殖持续时间为6~7天,经10 天培养,可由原来1个/ml增殖到1500~2000个/ml。
轮虫进行两性生殖时,产生休眠卵,休眠卵必 须经过7~12天的休眠,在条件适宜时才能孵化。 思考: 1、轮虫的那一种生殖方式对鱼类的生产更有利? 2、两性生殖对轮虫有何意义?
三、褶皱臂尾轮虫的变异
轮虫是形态变异极大的动物,就是同一品系 也有大小和形状的变化,即多型性,经研究人们 发现,水温变化、饵料的质和量、增殖密度等环 境条件是引起轮虫大小变化的主要的外在因素。
四、褶皱臂尾轮虫的生态条件
1、温度 不同的品系,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差别较大,5℃ 是轮虫生活的最低温度,10℃ 是轮虫繁殖的临界低温, 40℃ 是轮虫生活和繁殖的临界高温。
第二节 轮虫的分离和培养 一、轮虫种的分离 水温升高至15℃以上,用120μm左右的浮游生物网在 水质较肥的水体中捞取(清晨日出之前效果更佳), 去掉其他杂物。 1 、先用 300 μm 尼龙网滤去小鱼,杂物等,再集中容 器中放置数小时。 2、利用轮虫对缺氧或恶劣环境抵抗力强的特性,不 充气数小时,待桡足类及其他浮游动物等都死亡沉于 水底,再用沙布或滤纸平放水面使浮在水上层的轮虫 黏附其上,取出沙布把轮虫冲洗入另备容器中,即可 得较纯轮虫,按此方法再经2~3次分离后,可得到纯 种轮虫。 3 、也可把采集的水样放在显微镜下用微吸管将目标 吸出。

养鱼轮虫防治实用技术

养鱼轮虫防治实用技术

实用轮虫防治技术轮虫广泛分布于湖泊、池塘、江河水体中。

轮虫多为孤雌生殖,繁殖速度极快,几小时就能繁殖一代。

轮虫是大多数水生动物的开口饵料,具有极大的营养价值。

但是在水产养殖中有时轮虫的大量爆发也往往对水生动物产生巨大危害,尤其是在北京、天津、唐山一些养殖区域,轮虫也成为养殖户一个很头疼的问题。

二、轮虫的危害及诊断危害1 造成鱼类缺氧,轮虫大量爆发消耗水中大量氧气,导致鱼类缺氧浮头甚至死亡,每年因为轮虫翻糖的也不在少数。

2 养殖动物吃食不好,甚至出现暗浮、爬边长期以来体质下降容易感染其它疾病。

3 理化指标超标轮虫代谢产生大量有机物导致水中氨氨,亚盐升高对水产动物有毒害作用。

4 对藻类的破坏轮虫大量爆发,大量摄食水中的藻类,使水体偏瘦光合作用减弱。

诊断1 肉眼观察取水样儿放在干净的玻璃试管中发现一些小白点儿来回游动。

2 镜检取水样显微镜下观察就可以看到,多数是4倍物镜。

3 吃食情况轮虫多的池塘一般鱼早晨吃食不是太好,中午和下午吃食一般还可以。

三、轮虫大量繁殖的原因1、池塘常年不清淤,底质有机物过多,为轮虫爆发提供天然条件。

2、水中小型藻类过多为轮虫提供天然饵料。

3、轮虫药的滥用。

现在市面上多数杀虫药都是代森铵类的,这种药前期使用效果还可以,但是中后期轮虫产生抗药性,不荣易杀死。

被列为国家禁用药物。

4、可以产生休眠卵。

轮虫在受到外界刺激下会产生休眠卵,一些药物很难杀死,这种卵在环境合适时又会大量爆发这也是轮虫屡杀不止的原因。

5、孤雌生殖繁殖速度过快,几小时就能繁殖一代,往往一夜之间轮虫就会大面积爆发。

四、轮虫的防治1、有条件的每年进行彻底清淤,但一般成本会很高。

所以在养殖过程中定期改底,氧化分解底层有机物提高氧化还原电位,抑制底层有害菌繁殖同时对轮虫卵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养殖过程中建议10-15天改一次底。

2、加水之前要严格检查防止外源水加入轮虫。

3、定期肥水,平衡藻相。

4、微生本物制剂谨慎使用。

用菌之前一定要先检测水质,如果本身水中就有大量轮虫再用微生物制剂,轮虫更会大面积爆发。

生物饵料课件 第三章轮虫的培养01012

生物饵料课件 第三章轮虫的培养01012

一、轮虫种的分离
• 1、采样:用网目为120 μm浮游生物网采样。 • 2、去除较大个体浮游生物:用300 μm筛网
去除较大动物与杂质。
• 3、静止:使轮虫浮游水面,用纱布或滤纸
吸取。
• 4、解剖镜下分离:在解剖镜下用吸管吸取。
二、休眠卵的孵化
(一)休眠卵的萌发形式 零星萌发形式:指轮虫的休眠卵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
围内,轮虫都能正常繁殖,适宜光照范围88-200 μmol/(m2·s)。萼花臂尾轮虫光照强度在2-240 μmol/(m2·s)范围内,对轮虫生长的影响不显著。因 此,光照强度对轮虫种群增长影响效果与种的属性 有关。
七、轮虫的生态条件(续)
• 4、pH:褶皱臂尾轮虫在pH5-10的范围内,均能正
• pH:萼花臂尾轮虫和角突臂尾轮虫休眠卵在pH4.5-
11.5的范围内可以萌发。pH8时休眠卵孵化时间最短。
• 溶氧:萼花臂尾轮虫和角突臂尾轮虫休眠卵正常萌
发的临界氧量0.3mg/L.
3、休眠卵形成时的食物与环境状况及其对萌 发率的影响
• 休眠卵形成时的母体的生理状况、环境条件对轮
第三章 轮虫的培养
• 第一节轮虫的生物学 • 第二节轮虫的分离和培养 • 第三节轮虫保种和休眠卵的保存
轮虫的研究与开发利用历史
• 1960年,日本Ito发现褶皱臂尾轮虫( Brachionus
plicatilis )作为仔鱼饵料的价值,并进行大量培 养技术的探索。1967年,Hirata和Mori发展面包 酵母是轮虫的适合饵料,至70年代在轮虫培养占 面包酵母被广泛使用。
食物、盐度和pH值等
五、轮虫的发育
• 轮虫的个体发育划分为4个阶段:即胚胎发育期、生
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

鱼苗池中的“天饵”———轮虫

鱼苗池中的“天饵”———轮虫

养殖与饲料2018年第2期摘要本文主要从轮虫的生物学特性、轮虫与鱼苗的关系介绍了鱼苗时期的最佳饵料———轮虫,并提出鱼苗池中轮虫的增殖方法,包括生石灰排水清塘、施有机肥、注水、轮虫生长检查、控制敌害、翻动底泥、鱼池轮养。

充分发挥水体的生产潜力,提高鱼池的生产效能。

关键词鱼苗;轮虫;增殖收稿日期:2017-12-05刘汝莲,女,1964年生,副高。

1轮虫的主要生物学特性1)形态。

轮虫是一种很小的多细胞动物,体长一般为100~500μm ,体形变化大,全身为一层乳白色或淡黄色的表皮所包裹。

其主要特征为体前端具有纤毛的头冠;咽喉部有咀嚼囊,其内有咀嚼器;体腔两侧有一对原肾管,其末端有焰茎球。

多数轮虫身体由头、躯干、足3个部分组成(有的无足)。

2)生活周期。

轮虫在1年的大多时间里是由雌体进行孤雌生殖,雌虫产夏卵(即非需精卵)。

1个雌体一生所产的夏卵数一般为10~20个,卵产出后1~3d 即孵出,几天后达性成熟并继续进行孤雌生殖,这种雌体称为不混交雌体。

当环境恶化或剧烈变化时,就出现另一种只产冬卵(即需精卵)的雌体,称为混交雌体。

冬卵若未经受精则孵出雄虫(体小而退化),不吃任何食物,行动非常迅速,遇到雌虫便进行交配,之后马上死亡,若找不到雌体则只生存2~3d ;若经过受精则分泌一层比较厚的卵壳,形成休眠卵。

在自然环境下,通常每年只有1~2个混交世代,而有20~40个不混交世代。

从休眠卵孵出的第一代一般都是不混交雌体,以后则不混交和混交雌体都可能出现。

轮虫的寿命(从孵出到死亡)变化较大,由几天到几周不等,如萼花臂尾轮虫6d ,矩形龟甲轮虫22d 等。

3)隐生。

轮虫有隐生的特性,环境条件恶化,如水体干涸,温度不适宜时,某些种类可以停止活动,代谢几乎无法测量,当环境适宜时又复苏,称为隐生。

4)生活方式。

轮虫的基本生活方式有2类,一类是营浮游或兼性浮游生活,另一类是营底栖,附着或固着生活。

5)食性。

轮虫大多数种类是滤食性,其食物为浮游藻类、细菌和腐屑等;还有一些种类如晶囊轮虫、疣毛轮虫、多肢轮虫等是捕食性,捕食其他轮虫、小形枝角类和较大形的鞭毛藻类等。

第三章轮虫的培养

第三章轮虫的培养

七、轮虫的生态条件(续)
• 4、pH:褶皱臂尾轮虫在pH5-10的范围内,
均能正常生长繁殖。 • 5、溶解氧:投喂饵料种类不同,要求溶解 氧量也不同。一般要求保持1.5ml/L以上。 • 6、非离子氨:非离子氨水平是影响褶皱臂 尾轮虫增长的限制因素。可容忍范围内610mg/L。
八、轮虫培养饵料
• 1、微藻:各种大小适宜的微藻,大多数都是
(四)休眠卵的生产及意义
• 1、诱发两性生殖因子 • (2)内源性因素 • 遗传因素:混交雌体的形成常因同种轮虫不同品系
• •
间的遗传差异而存在较大差异。如褶皱臂尾轮虫有 的品系无性生殖到第25代仍无混交个体产生,而 另一些品系则几乎每代都有混交雌体产生。 母体的年龄:母体的年龄与轮虫混交雌体的形成有 密切的关系。 轮虫孤雌生殖的累积世代数:轮虫孤雌生殖世代的 积累对轮虫混交雌体的形成具有诱导作用。
数叶。头冠基本构造可比拟为“漏斗”,漏斗底部为 口中,其边缘上生有两圈纤毛。 2、躯干部 头冠的下方即为躯干部,是身体最长最大的部分,一 般腹耐扁平或稍许凹入,背面隆起凸出的居多。 3、足 足位于身体的后端,大多成柄状,有时有假节,能自 由伸缩。有的种类无足。足的末端通常具有左右对称 的趾。
(二)内部构造
• 1、体壁:由一层表皮细胞和皮下肌肉及表皮细胞分泌的骨蛋白 • • •
稍许硬化形成的皮层组成。 2、假体腔:位于体壁下方,消化管及其他内部器官之间。 3、消化系统:包括口、咽头、咀嚼囊、食道、胃和肠。肠直通 泄殖腔,肛门开口于躯干部末端靠近足的基部。 4、排泄系统:位于身体两侧的具有焰茎球的原肾管和一个膀胱 组成。 5、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脑位于咀嚼器的背面,由一背神经团 节组成。轮虫具有相当发达的感觉器官和感觉细胞,主要集中在 前端的头寇部分。如触手、眼点等。 6、生殖系统:除双巢纲的种类外,雌性轮虫的生殖系统由单一 的卵巢、卵黄腺和输卵管构成。雄性生殖系统,单巢纲雄体的生 殖系统包括一个单独的精巢、输精管及可能与输精管相连接的交 配器。

轮虫养殖技术要点说明

轮虫养殖技术要点说明

轮虫是一种在鱼、虾、蟹等人工育苗阶段被大量用作活饵料的小型浮游动物之一。

近几年来,随着虾、蟹育苗业及养殖业的发展,轮虫作为优质活饵料用量越来越大。

因此,培养轮虫能带来丰厚的利润,不少养殖户或育苗场家也把目光投到轮虫培养上来,但在轮虫培养过程中常遇到不仅养殖成本高且培养产量不够稳定的问题。

现介绍一些养殖经验。

一、前期准备工作1.池塘条件培养池应建在靠近育苗场、交通便利、水源(淡水或海水)方便、避风向阳之处。

最好是选择地势高一点的地方,以便施工和排水。

土池面积以2000平方米~3000平方米为宜,池深80厘米~120厘米,池形长方形,土质应为泥质或泥沙质,池底和池壁不渗漏。

土池数量一般3个~5个或更多,便于同时分池,分批进水培养,交替收获。

2.清池进水新开挖池可直接进水;若为旧池应将积水排出,并对剩余积水施用药物,杀死其中鱼类和甲壳动物。

可用清池药物有:(1)漂白粉使用前需检测含氯量,含氯量30%的漂白粉用量为25克/平方米~30克/平方米,一般药效3天~5天消失。

(2)“鱼藤精”用量2克/立方米。

清塘后即可进过滤后的海水,滤网用160目~200目筛绢,防止敌害生物混入。

初期进水40厘米~60厘米,调节盐度为10~20,并随之施肥,使水富营养化。

3.肥水常用肥类分有机肥和无机肥,施用量根据池水情况而定,应少量、勤施。

化肥用量一般过磷酸钙为3克/立方米、尿素为15克/立方米~20克/立方米、人尿用量为200克/立方米。

鸡、鸭粪类因其肥效大且持久性强,用量为200克/立方米,使用前应先发酵。

可在池边挖一小坑,把粪便倒人其中,经发酵后可于每天中午前后,泼入池中。

施肥后,在一般光温条件下,通常3天~5天后水色由清变淡绿或浅褐色。

为尽快肥水,也可从科研单位或其他场购买经过培养的复合藻液泼入池中,用量为3升/立方米~5升/立方米。

随着水色加深可适时添加水量。

二、接种轮虫当自然水温达到10℃左右,池水较肥时可适时接种轮虫,若土池上一年培养过轮虫可用铁链拉动底泥,把休眠卵搅起来即可。

水产养殖过程中轮虫培养方法

水产养殖过程中轮虫培养方法

水产养殖过程中轮虫培养方法轮虫土池培育(产量高,收获时间长,但注意别污染敌害):一、土池的建设培养轮虫土池建设位置必须选择在海水排灌方便的滩涂上,土池大小一般应按生产实际需要而定,土池面积以1~3亩为宜,过大不好控制,水深80~120厘米,排水端低于进水端10~20厘米,底质为泥质或泥沙质,池底平整,围堤坚固不渗漏。

二、土池的消毒消毒的目的是杀死池中轮虫的天然敌害生物,保证轮虫的正常生长繁殖。

常用每立方米60~100克的漂白粉消毒,3~5天后进水肥水,其不足之处是杀死敌害生物的同时也把池塘中的藻类杀死,也可用清塘净等药物清塘(这里,也可以用敌百虫来杀灭水里的敌害生物以及浮游动物,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藻类,相当于留下藻种。

由于各个厂家的敌百含量不一样,因此,需要大家自己在经过对照试验的情况下,可以测出最合理的杀灭浓度)。

三、施肥繁殖饵料生物清池药效消失后,即可进水施肥繁殖轮虫的饵料生物~浮游藻类,有条件的海水经蓄水库沉淀后用200目筛绢过滤注入培养池,水深保持在80~100厘米,盐度调节在15~25之间,即可开始施肥繁殖单细胞藻类,施肥量为氮肥10~15克/立方米、磷肥为1~2克/立方米,同时增施100~200克/立方米发酵后的鸡粪作为基肥(鸡粪一定要经过发酵,并且是堆在池塘四周,持久发挥肥效,也可使用肥水效果好的有机肥类),单细胞品种有扁藻、三角褐指藻、小球藻等。

施肥后,若温度、光照合适,水色就渐渐呈淡绿色或淡褐色,表明池内已有一定量的单胞藻,微生物或原生动物等正在繁殖,此时即可接种。

四、接种轮虫接种时一般在三四月份,此时外界水温较低,因而接种密度一般按每升水体接种轮虫200个左右为佳,这样轮虫繁殖速度快些。

当轮虫繁殖密度达1个/毫升以上时,应经常施肥追肥,间隔时间可根据水色和轮虫增殖情况加以掌握。

五、培养管理(一)浮游藻类的密度维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轮虫大量繁殖后,对生物饵料的需求量也大增,因此必须及时追肥,保证水体有一定的肥力,维持水体中浮游藻类在一合理的水平。

轮虫的应用及营养成分的分析

轮虫的应用及营养成分的分析

轮虫的应用及营养成分的分析
刘文娟;邹宁;孙东红
【期刊名称】《生命科学仪器》
【年(卷),期】2008(006)009
【摘要】轮虫作为一种重要的水生动物饵料,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培养,轮虫的饵料是轮虫生存和繁殖的基础物质.所以本课题通过研究轮虫摄食不同的微藻饵料后,轮虫体内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的变化,探究不同的微藻饵料对轮虫营养强化的效果,旨在选择出轮虫的最适饵料,并通过强化轮虫的营养,提高轮虫的营养价值.
【总页数】3页(P41-43)
【作者】刘文娟;邹宁;孙东红
【作者单位】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烟台,264025;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烟台,264025;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烟台,264025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在食品营养成分分析中的应用[J], 崔庆新;王方
2.宁夏玉米营养成分近红外分析模型建立与应用 [J], 陈海燕;杨俊华;谢荣国;刘维华;刘宁;杨奇
3.麦芽根营养成分分析及其应用前景 [J], 李静;佟恩杰;李慧;强婉丽;杨海莺;宫雪;张连慧;颜国政
4.微生物转化在瘦身降脂茶研发中的应用及营养成分分析 [J], 马莎;龚蕾;李桂香;姜国银;杨本寿
5.两种自制豆豉的营养成分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J], 乔鑫;杨军;眭红卫;张艳秋;王志川;马淏彬;彭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