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饵料培养学》实验讲义
生物饵料培养学
生物饵料培养学一、引言生物饵料是指用于培养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其质量和配比直接影响着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因此,研究和优化生物饵料的培养方法和配方对于微生物的工业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生物饵料培养学的基本原理、常用培养方法和优化策略。
二、基本原理生物饵料培养学是研究微生物培养所需的营养物质种类、含量和比例,以及培养条件对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影响的学科。
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需要一定的碳源、氮源、无机盐和其他微量元素,这些物质通常以培养基的形式提供给微生物进行培养。
三、常用培养方法1. 固体培养法:将培养基中的饵料溶液与固化剂混合,加热融化后倒入培养皿中,使其凝固成固体培养基。
这种方法适用于微生物的分离和筛选,以及纯培养和菌株保存。
2. 液体培养法:将培养基中的饵料溶液倒入液体培养瓶中,通常使用摇床或培养槽进行培养。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规模培养和产物提取等工业应用。
3. 发酵培养法:将培养基中的饵料溶液加入发酵罐中,通过控制温度、pH值、搅拌速度和通气等参数,使微生物进行发酵。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和工业发酵。
四、优化策略1. 饵料配方优化:根据微生物的需求和代谢特点,优化饵料配方,使其提供充足的碳源、氮源和其他必需营养物质,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2. 培养条件优化:通过调整培养温度、pH值、搅拌速度和通气量等参数,优化培养条件,提高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和产物产量。
3. 添加促进剂:添加一些促进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物质,如维生素、酵母提取物等,可以提高培养效果。
4.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微生物,使其能够利用更广泛的碳源和氮源,提高对饵料的利用效率。
五、结论生物饵料培养学是微生物学和发酵工程学的重要分支,研究和优化生物饵料的培养方法和配方对于微生物的工业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优化饵料配方和培养条件,可以提高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和产物产量,为微生物工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内容能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生物饵料培养实验指导教学版
实验一光合细菌、单胞藻的形态观察及计数一、实验目的观察光合细菌和单胞藻的形态,同时掌握用血球计数板法测光合细菌和单细胞藻密度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1 观察光合细菌、单胞藻的形态;2 用血球计数板法测定光合细菌和单细胞藻密度。
三、实验材料单胞藻,光合细菌四、实验仪器、设备光学显微镜,血球计数板,载玻片,血盖片,盖玻片,擦镜纸,纱布,计数器,胶头滴管。
五、试剂鲁哥氏碘液。
六、实验原理血球计数板构造血球计数板是用一块比普通载玻片厚的载玻片特制而成。
板的中部有两个被凹沟包围的近方形平面,再向外左右各有一个处于凹沟之中的狭长的长方形平面,前者比后者低0.1mm。
在近方形平面的中央划线为一具准确面积的大小方格,在其中可以分为九个大方格,每一大方格的面积是1mm2。
在四角及中央的大格又可分为16个中格。
在中央的大格每一中格又分为25个小格,共400个格(也有一种计数板是25中格×16小格的,总数也是400格)。
当加盖玻片后,每一大格即形成体积为0.1mm3的空间。
血球计数板构造图七、实验步骤㈠光合细菌和单胞藻形态观察:取1滴藻液或菌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其形态。
由于光合细菌个体较小,必须在油镜下观察。
㈡计数:1准备工作容器准备定量前先清洗一个容积为30-100ml的容器,例如50ml烧杯取样。
由于光合细菌和藻类细胞在培养液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尤其是具有运动能力的种类更明显。
所以在取样前必须进行摇动,摇动后,立即取样。
样品固定如果样品细胞具有运动能力,必须加1-2滴碘液杀死后才能计数。
样品稀释如果细胞的浓度太大,计数困难,则必须把样品稀释到适宜的浓度。
取已知体积的样品加入到已知体积的过滤海水中,从而达到一定的稀释倍数。
例如取1ml藻液,加入到9ml海水中,藻密度就稀释到10倍。
如果所测样品细胞具运动能力,可在稀释海水中事先加入鲁哥氏液,从而在稀释的同时完成固定。
2藻密度的测定取清洁血球计数板,平放在实验台上,然后盖上清洁血盖片。
现代生物饵料培养学
绪论第一节生物饵料培养学的基本概念一、生物饵料培养学的定义饲料:饲养动物(禽、畜等)的食物.饵料:鱼、虾、贝等水产动物的食物。
饵料生物:是指在海洋、江河、湖泊等水域中生活的各种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水生动、植物(微藻microalgae、轮虫rotifer、卤虫brine shrimp、桡足类copepod等)。
生物饵料(live food): 是经过筛选的优质饵料生物,进行人工培养后投喂给养殖对象食用的活的饵料.微粒饲料(microdiet):将不同营养物质加工,配合,制成相应生物饵料大小的颗粒饲料产品,称微粒饲料。
生物饵料培养学:是研究生物饵料的筛选、培养及其营养价值评价的一门应用性科学。
主要任务:筛选优良生物饵料品种。
提高生物饵料培养水平.研究和评价生物饵料的营养价值。
二、生物饵料培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一)生物饵料的筛选筛选原则:1.大小适口:应选择能够满足和适应不同养殖对象及同一养殖对象不同发育阶段摄食所需的生物饵料。
不同的动物及同种动物的不同发育阶段对饵料大小的要求不同。
扇贝幼虫的早期阶段:等鞭金藻等个体小、游动缓慢的种类。
扇贝幼虫的后期阶段:扁藻、塔胞藻等个体较大,游动活泼的种类。
2.方便养殖动物摄食:生物饵料在水中的运动速度与在水层中的分布情况,应便于养殖动物摄食。
微藻、轮虫:运动能力较弱-—开口饵料卤虫无节幼体、枝角类、桡足类:游动较快扇贝幼虫:浮游生活,选用浮游生物饵料。
鲍鱼苗(稚鲍):底栖生活,选用底栖生物饵料。
3.营养丰富容易被养殖动物消化吸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使养殖动物生长迅速。
营养价值:(1)测定营养成分:蛋白质(protein ),脂肪( lipid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维生素(vitamins)脂肪酸(fatty acid),特别是高度不饱和脂肪酸 High unsaturated fatty acid(HUFA)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测脂肪酸傅立叶变换红外显微镜(FT-IR spectroscopy —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可测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的相对含量(2)投喂效果实验:体长、体重增加的快慢等。
饵料生物培养实验
饵料生物培养实验
实验一、细胞膜的渗透性
1. 实验目的 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及各类物质进入细胞
的速度 。
饵料生物培养实验
2.实验原理
将红细胞放入数种等渗溶液中,由于红细胞对 各种溶质的透性不同,有的溶质可以渗入,有溶质 不能渗入,渗入的溶质能够提高红细胞的渗透压, 所以促使水分进入细胞,引起溶血。由于溶质透入 速度互不相同,因此溶血时间也不相同
饵料生物培养实验
6.作业与思考题
➢
计算以上三种情况下,活细胞在总细胞
中的比例,并分析原因。
饵料生物培养实验
实验三、细胞骨架的观察
1. 实验目的 了解细胞骨架的结构特征及其制备技术 。
饵料生物培养实验
2.实验原理
➢ 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丝组成的复杂网状结构, 根据其组成成分和形态结构可分为微管、微丝和中 间纤维。它们对细胞形态的维持,细胞的生长、运 动、分裂、分化,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 基因表达等起到重要作用。当用适当浓度的 TritonX-100处理细胞时,可将细胞质膜中和细胞 质中的蛋白质和全部脂质被溶解抽提,但细胞骨架 系统的蛋白质不受破坏而被保存,经用戊二醛固定, 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后,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 由微丝组成的微丝束为网状结构(图3-3),就是 细胞骨架。
生物饵料课件 生物饵料培养绪论0822
一、微藻培养发展及在水产养殖方面的应用
• 1.1910年,首先由Allen和Nelson利用单种硅藻饲养
各种无脊椎动物;1938年Parke分离获得球等鞭金藻 的单种培养,证实等鞭金藻是双壳类的优良饵料; 1942年,朱树屏在我国首次发表“培养液的无机成份 对浮游藻类生长的影响”;1962年,Guillard和 Ryther发明“F”配方。
二、生物饵料培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 (二)生物饵料的规模化或大量培养技术研究 • 研究特定培养条件下种群的生理生态特征、生
殖性能(生殖力)和抗逆性能(盐度、温度、 饥饿等变化)。研究大量培养的技术指标,如 合理的培养条件(水质条件、食物条件、生态 结构)和合理的培养密度等。
二、生物饵料培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体摄食;
• 5.一般培育的水产动物幼体均喜欢摄食
生物饵料,而且容易被消化吸收。
蓝细菌
紫色细菌
一、生物饵料培养学的定义
饵料生物:是指在海洋、湖泊等水域中自然生活的各种 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水生动物。 微粒饲料:为满足水产动物幼体的发需要,将不同的 营养物质加工、配合,制成相应生物饵料大小的颗粒 饲料产品,称为微粒饲料(MD)。微粒饲料的作用 与生物饵料相同,但它不是生物饵料。 生物饵料培养学:主要是研究生物饵料的筛选,培养
• 轮虫的利用历史:日本学者Ito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
发现和开发了褶皱臂尾轮虫作为海水鱼幼体的生物饵 料;1967年Hirata&Mori利用面包酵母大量培养轮虫, 奠定褶皱臂尾轮虫作为鱼虾蟹饵料的重要地位。
• 轮虫的应用:已报道轮虫可作为60种海水鱼苗和18种
甲壳动物的生物饵料。
• 研究方向:筛选能抗高环境胁迫品系,筛选出超大和
• 枝角类:俗称鱼虫或红虫,是金鱼和淡水鱼类夏花
《饵料生物培养学》教学大纲
《饵料生物培养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海水养殖专业课。
它主要研究各类饵料生物的生物学特点、营养成分及其培养技术。
生物饵料具有营养丰富、大小适口、摄食方便、易于消化、保护水质等优点,故被广泛应用于海水养殖,尤其是各类苗种的繁育中。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内容:1.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2.了解各类饵料生物的特点和培养方法;3.了解这一学科目前的发展状况、生产中使用的设备和设施;4.扎实掌握各类饵料的培养技术;5.强自学能力、创造性能力和系统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具备一定的开发新饵料品种和新培养技术的能力。
二、课程的内容与基本要求(一)理论课程内容1、绪论(1)掌握饵料的基本概念。
(2)了解海产动物养殖饵料来源的途径。
(3)了解饵料生物学的发展史、趋势及今后的任务。
2、光合细菌的培养(1)了解光合细菌概述及在水产中的应用。
(2)了解光合细菌生物学。
(3)掌握光合细菌的菌种分离和菌种保藏技术。
(4)掌握光合细菌的培养。
3、单细胞藻类的培养(1)了解培养种类及其生物学。
(2)掌握单细胞藻类的培养方式、方法和设备。
(3)了解单细胞藻类在一次培养中生长繁殖的特征。
(4)掌握单细胞藻类的培养液的配制。
(5)掌握藻种的分离、培养和保藏方法。
(6)掌握敌害生物的防治4、褶皱臂尾轮虫的培养(1)了解褶皱臂尾轮虫种类及其生物学。
(2)掌握褶皱臂尾轮虫的培养。
5、卤虫的培养(1)了解卤虫的种类及其生物学。
(2)掌握卤虫的培养。
6、桡足类的培养(1)了解桡足类种类及其生物学。
(2)掌握桡足类的培养。
7、糠虾的培养(1)了解糠虾的种类及其生物学。
(2)掌握糠虾的培养。
(二)课程应达到的基本要求a、要求学生掌握理论课程中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b、要求有较强的基本动手能力。
c、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了解饵料生物培养知识应用的基本现状。
d、要求具有一定的运用饵料生物培养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时分配理论教学内容学时绪论 2光合细菌的培养8单胞藻的培养10褶皱臂尾轮虫的培养10卤虫的培养12桡足类的培养 2枝角类的培养 2糠虾的培养 2水生环节动物的培养 6饵料生物的营养与评价10合计66实验教学内容学时实验一:光合细菌培养 2实验二:微藻的分离培养 2实验三:卤虫的孵化 2合计 6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说明1、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2)课堂讨论,(3)创造性思维的培养,(4)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动手能力,(5)以闭卷考试与开卷报告检查学习效果。
生物饵料培养实验指导书
《生物饵料培养》实验指导书覃志彪编写广西大学2004年7月一、课程简介:生物饵料培养主要介绍海淡水饵料微生物、植物性饵料生物、动物性饵料生物的主要类群的生物学、种群生态学、实验生态学的基本理论,重点介绍光合细菌、单细胞藻类、轮虫、卤虫,以及枝角类、桡足类、糠虾类、颤蚓和摇蚊幼虫培养的营养特性和生产技术,作为本门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水产动物饵料生物的研究方法和应用技术,从而为合理开发利用水产资源,研究经济水产动物的生态特性和养殖规律打下基础。
二、课程实验目的与要求: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饵料生物培养的基本操作技能,如简易培养系统的安装方法、生物培养环境控制调节技术、质量监督方法、采收方法等常用基本技能。
通过典型饵料生物种类的培养观察,掌握当前主要生产种类光合细菌、单细胞藻类、轮虫、卤虫,以及枝角类等采集、培养、采收方法,为甲壳动物养殖学、贝类养殖学、鱼类增养殖学、水产动物疾病学等课程教学与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求学生能独立操作、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文明的实验作风。
三、注意事项1、实验前应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目的、要求,了解实验内容和方法,熟悉操作环节,以提高实验效果。
2、实验前仔细清点实验用具、材料。
实验后须经指导教师检查无误,方可离开实验室。
如有损坏,应及时报告指导老师,认真填写好损坏的物品登记。
3、实验时应按照指定方法观察、操作,培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4、认真记录实验结果,按时完成实验报告。
作业力求简明扼要,清晰正确,不得草率和照抄。
实验报告不合要求者,教师有权要求重做。
5、爱护实验仪器及用具,要特别注意显微镜和解剖镜的正确使用和保护。
遇有故障或损坏时,应立即报告指导老师。
6、爱护实验材料,不得浪费和随意丢弃。
珍惜实验标本。
节约药品。
实验材料、用具等,用后要及时清整,物归原处,由值日生统一归整交还老师。
7、遵守实验秩序,保持室内安静,有事先报告,未经指导老师允许,不得擅自提前离开实验室。
生物饵料培养学实验教学大纲.doc
《生物饵料培养》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生物饵料培养是水产养殖专业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是一门以水生生物学、微生物学、水化学、生理学和生态学等课程为理论基础,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
其任务是向学生介绍水产养殖尤其是水产苗种生产过程中各种生物饵料的生物学特性、人工培养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技能、实验研究操作等。
使学生掌握各种生物饵料的培养和应用。
二、教学要求和方法本课程在教学中要求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1)介绍水产苗种生产过程中主要生物饵料的生物学特性;2)重点讲授生物饵料主要培养种类(单胞藻、光合细菌、轮虫和卤虫)的室内外人工培养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技能:3)讲授生物饵料纯种的分离和保存技术;4)引导学生根据苗种生产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因地制宜开展生物饵料的规模化培养。
本课程采用理论授课和学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三、教学目的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选修该课程的学生,能够了解水产苗种生产过程中常用生物饵料的生物学特性,掌握生物饵料人工培养的基础理论和一般方法技能,并能在生产实践中灵活运用。
四、考核方式及办法本课程的考核通过闭卷笔试和实验报告两部分完成。
理论考核采用闭卷笔试,占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占40%;平时成绩中,实验技能考核采用写实验报告,占80%, 作业和考勤占20% o五、实验项目序号实验内容学时实验类型实验类别实验要求每组人数1 单细胞藻类主要培养种类形态观察2 研究型专业基础必选 32 生物饵料个体大小测量 2 研究型专业基础必选 33 单细胞藻类藻种的分离和培养 2 综合型专业基础必选 34 卤虫卵孵化率的测定及卤虫幼体发育观察2 研究型专业基础必选3实验一常用单细胞藻类的形态观察一、实验目的:观察并识别作为饵料生物的代表性单细胞藻类的种类,为后继单细胞藻类的分离和培养做准备。
二、实验器材:1、藻种:小球藻,盐藻,亚心形扁藻,三角褐指藻,中肋骨条藻,牟氏角毛藻,钝顶螺旋藻2、实验器材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胶头滴管,鲁哥氏碘液,甲醛溶液,滴瓶,无菌水,擦镜纸,吸水纸三、操作步骤及要求: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培养的各种藻类样品,滴到载玻片上,用显微镜(低倍和高倍)观察细胞的形态大小,色素分布,运动方式,然后用碘液或甲醛固定样品,观察细胞的鞭毛着生情况(长度、数量),细胞的内部结构。
生物饵料培养学1.绪论
四、生物饵料培养的发展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
生物饵料规模化、稳定性培养技术,饵料的 营养强化,新型生物饵料的筛选(主要通过生物 技术手段,筛选优良品系) 。
生物饵料培养终极目标
完全取代微粒饲料
苗种的饵料问 题已成为水产 苗种规模化和 产业化的一个 主要制约因素。
16
生物饵料在育苗仍占主导
海水鱼幼体 培育过程被 MD完全代 替几乎不可 能
1.筛选 2.规模化或大量培养技术研究 3.营养价值评价
Selection criteria for larval food sources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culturist and the cultured larva
(FAO)
二、优良生物饵料条件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易于大量培养。
植物性生物饵料 生物饵料
动物性生物饵料
植物性生物饵料
光合细菌
微藻 微藻 酵母
动物性生物饵料
轮虫
卤虫
桡足类
Hale Waihona Puke 枝角类糠虾沙蚕
丝蚯蚓
• 饵料生物 与 生物饵料的关系
生物饵料
冰鲜饵料 Refrigerated food
饵料生物
冰冻处理的 饵料生物
10
生物饵料培养学
主要任务
主要是研究生物饵料的筛选、培养及其 营养价值评价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绪论-生物饵料简介
绪论
生物饵料培养发展趋势
01
章节
Part
基本概念及辨析
辨析
•饵料 live feed •饲料 feed
饵料生物是指生 活在海洋、江河、 湖泊等水域中, 可供水产动物食 用的各种水生微 生物、动、植物。
饵料生物培养技术实验讲义
四、实验报告:
1. 写明你所用的显微镜号码,高,低倍镜的放大倍数及在高、低倍镜下目测 微尺每格长度的计算。
2.量出 4 种生物饵料样品的长,宽,每种测量 3 个细胞。 3.测量 200 目、120 目、100 目和 80 目四种筛网的孔径大小。
1、 器材 光学显微镜,目测微尺,台测微尺,载玻片,盖玻片,胶头滴管,
鲁哥氏碘液,擦镜纸,水,吸水纸 2、 样品
各种规格的筛网小片,扁藻,三角褐指藻,小球藻,卤虫休眠卵, 褶皱臂尾轮虫
三、 方法与步骤
(一)、目测微尺的校正 目测微尺也称目微尺,为一圆形光学玻璃片,可被安装到光学显微镜
的目镜中。玻片中央刻有一条线段,此线段被等分成共 100 格。由于显微 镜物镜下的物体经过放大,而目镜中的目测微尺没有被放大,因此,当以 目测微尺为参照物,目测微尺的每一格刻度线的测量长度因显微镜物镜的 放大倍数的不同而不同。故必须用台测微尺进行校正,以求得在特定的放 大倍数下,目测微尺每一格线所代表的真实长度。
扩大后的培养液镜检为单种时,分离成功。 注意: 1、培养液配方根据待分离藻种的不同选择,一般用 F/2 配方。 2、此微吸管所形成的小滴以显微镜低倍镜一个视野能全看到为宜。 但又不能太小,以免很快干掉。
四、报告与讨论
1、在分离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怎样才能熟练掌握分离技术?
实验五 单细胞藻的分离(二)平板分离纯化技术
将台测微尺置于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先用低倍镜观察,调节调焦旋钮 和光栅,直至看清楚台测微尺的刻度线。旋转目镜,使目测微尺与台测微 尺平行。移动载物台的推进器,先使两尺重叠,再使两尺在视野的左方某 一刻度完全重合。然后从左到右寻找第二个完全重合的刻度。并计数两重 合线段之间目测微尺和台测微尺的格数。由于台测微尺的刻度是镜台上的
(生物饵料培养课件)第六章其他生物饵料的培养
红藻
如紫菜、石花菜等,富含 天然色素,可用于食品和 化妆品。
绿藻
如小球藻、衣藻等,分布 广泛,对环境适应性强。
藻类培养的方法
开放式培养
利用天然水体进行大规模 培养,如池塘、湖泊等。
封闭式培养
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 培养,如使用培养基和光 照等设备。
半封闭式培养
结合开放式和封闭式培养 的方法,既利用天然水体, 又进行人工控制。
第六章 其他生物饵料的培 养
目录
• 引言 • 藻类的培养 • 轮虫的培养 • 枝角类的培养 • 其他生物饵料的培养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研究目的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对生物饵料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培养其他生物饵料旨在解决饵料来源问题,促进 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背景
传统的饵料来源已无法满足现代水产养殖的需求。同时,野生饵料的过度捕捞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因此,寻找新的饵料来源成为了迫切的任务。
生物饵料的重要性
养殖业发展
01
生物饵料是水产养殖业的基础,为鱼类、虾类等水生动物提供
必要的营养。
经济效益
02
通过大规模培养生物饵料,可以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环境保护
03
合理利用生物饵料可以减少对野生资源的依赖,降低对环境的
破坏和污染。
02
藻类的培养
藻类种类
01
02
03Biblioteka 蓝藻包括颤藻、念珠藻等,是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藻类。
桡足类的培养
桡足类的生物学特性
桡足类是一种小型水生动物,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繁 殖力高等优点,是水产养殖中的重要生物饵料。
桡足类的培养条件
(生物饵料培养学)实验资料
【注意事项】
1.用加热法消毒培养用水时,三角瓶内的水量不能超过瓶子的 2/3,瓶外面不能有水珠,瓶口用纸盖住,不要绑紧。
2.洗液在瓶子内转动时,注意瓶口不能对着自己,也不能对着 他人。
3.干热灭菌过程中,实验者不能离开,严防恒温调节的自动控 制失灵而造成安全事故。
4.烘箱内的温度需冷却至60℃以下,才能打开烘箱门取出工具、 容器。
【注意事项】
1.血球计数板计数时,藻液不能溢出盖玻片上方,若有溢出,需冲 洗干净,重新取样,注意控制藻液流入量,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 应充满计数板的部分,不能有气泡。 2.应注意摇匀后,再取样进行测定或计数。 3.如果藻细胞浓度太大,应稀释后才计数,计数结果应乘以稀释倍 数。 4.运动的藻类,应杀死后才能计数。(建议:稀释液中含有固定液)
YOUR SITE HERE
【实验用品】
一、实验器材
电子天平、电炉、容量瓶、烧杯、搅拌棒、试剂瓶、100ml量筒、吸管、10ml 移液管、耳球、微量注射器。 二、药品 NaNO3、(NH2)2CO、KH2PO4、FeSO4.7H2O、MnSO4、 EDTA-Na2、VB1、VB12、Na2SiO3 。
量。
【作业与思考】
1.单细胞藻类培养液配制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2.单细胞藻类的全培养液配方应包含哪些成分? 3.试述该配方中的N、P比是多少?
YOUR SITE HERE
Thank you!
YOUR SITE HERE
实验四 单细胞藻一级培养
【实验目的】
掌握单细胞藻一级培养的基本操作与管理,从而有可能做到有计划地培 养足够数量的符合质量的单细胞藻。
1ml水体的藻类细胞数目=计数平均值×稀释倍数×10000个(简记:万个 /ml)
生物饵料培养学 备课讲义1
生物饵料培养学备课讲义(一)第一章绪论一、课程性质、考试形式及成绩评定简介1、课程性质:水产养殖学科体系中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一门应用性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水产养殖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其任务是介绍水产养殖特别是苗种培育过程中所需的各种生物饵料的生物学特性、理论基础、培养方法和实验研究操作方法及营养价值评价等,使学生掌握生物饵料的一般培养方法和技能。
生物饵料培养技术是水产养殖应用学科的核心技术之一(养鱼8字经:水、种、饵、混、密、轮、防、管),是水产养殖专业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鉴于课程的性质,对于立志开展水产养殖的同学,这是一门重要的课程。
2、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考试前有一次集中答疑,但考前没有划重点一说。
每一章内容结束后会把本章的重点内容进行概述。
学会记笔记很重要。
3、课程成绩的评定方法:课程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期末笔试成绩60%;实验成绩40%;平时出勤、回答问题等成绩6分。
4、主要参考书:1)陈明耀主编。
生物饵料培养。
1995。
中国农业出版社2)过世东主编。
水产饲料生产学。
2004。
中国农业出版社。
二、优良生物饵料所应具备的条件1、基本概念:饲料:特指饲养陆生动物(家畜、家禽等)的食物。
饵料指鱼、虾、蟹、贝等水产动物的食物,水产上应用的所谓配合饲料严格称为配合饵料或人工饵料。
饵料生物和生物饵料饵料生物(prey food )是指生活在海洋、江河、湖泊等水域中,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各种水生微生物、动、植物,如:细菌、酵母、单细胞藻类,轮虫,卤虫、等。
生物饵料(living food)特指经过人工筛选的、可进行人工培养的、适合养殖对象食用的优质的饵料生物。
生物饵料可分为植物性生物饵料(光合细菌及单细胞藻类)和动物性生物饵料(轮虫、卤虫、枝角类等)两类。
生物饵料培养学(live food cultivatology):主要研究生物饵料的筛选、培养及其营养价值评价的一门应用学科。
主要内容和任务:1)生物饵料的筛选;2)生物饵料规模化或大量培养技术研究;3)生物饵料的营养价值评价。
生物饵料培养实验指导教学版
实验一光合细菌、单胞藻的形态观察及计数一、实验目的观察光合细菌和单胞藻的形态,同时掌握用血球计数板法测光合细菌和单细胞藻密度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1 观察光合细菌、单胞藻的形态;2 用血球计数板法测定光合细菌和单细胞藻密度。
三、实验材料单胞藻,光合细菌四、实验仪器、设备光学显微镜,血球计数板,载玻片,血盖片,盖玻片,擦镜纸,纱布,计数器,胶头滴管。
五、试剂鲁哥氏碘液。
六、实验原理血球计数板构造血球计数板是用一块比普通载玻片厚的载玻片特制而成。
板的中部有两个被凹沟包围的近方形平面,再向外左右各有一个处于凹沟之中的狭长的长方形平面,前者比后者低0.1mm。
在近方形平面的中央划线为一具准确面积的大小方格,在其中可以分为九个大方格,每一大方格的面积是1mm2。
在四角及中央的大格又可分为16个中格。
在中央的大格每一中格又分为25个小格,共400个格(也有一种计数板是25中格×16小格的,总数也是400格)。
当加盖玻片后,每一大格即形成体积为0.1mm3的空间。
血球计数板构造图七、实验步骤㈠光合细菌和单胞藻形态观察:取1滴藻液或菌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其形态。
由于光合细菌个体较小,必须在油镜下观察。
㈡计数:1准备工作容器准备定量前先清洗一个容积为30-100ml的容器,例如50ml烧杯取样。
由于光合细菌和藻类细胞在培养液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尤其是具有运动能力的种类更明显。
所以在取样前必须进行摇动,摇动后,立即取样。
样品固定如果样品细胞具有运动能力,必须加1-2滴碘液杀死后才能计数。
样品稀释如果细胞的浓度太大,计数困难,则必须把样品稀释到适宜的浓度。
取已知体积的样品加入到已知体积的过滤海水中,从而达到一定的稀释倍数。
例如取1ml藻液,加入到9ml海水中,藻密度就稀释到10倍。
如果所测样品细胞具运动能力,可在稀释海水中事先加入鲁哥氏液,从而在稀释的同时完成固定。
2藻密度的测定取清洁血球计数板,平放在实验台上,然后盖上清洁血盖片。
《生物饵料培养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饵料培养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是与《生物饵料培养》相配套的实验实践课程。
课程通过设计常见生物饵料种类—藻类、轮虫、卤虫、枝角类、桡足类的观察、分离筛选、保藏、小型培养及营养强化等的基本实验技术,从而深入理解常见生物饵料的基本结构、分类、功能与用途、分离与保藏、和培养流程等技术,进一步加深理解所学理论课的内容。
同时,通过了生物饵料培养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增加了训练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综合性实验,同时可引导学生树立投身水产学科研究和技术创新的理想,激发学生对水产事业的热爱和投身水产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四、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对应关系1. 每个实验项目的学时数和类型如表3所示:填表说明:(1)“实验类别”项请填写:①基础;②专业;③专业基础;(2)“实验类型”项请填写:①验证性;②综合性;③设计研究;④其他;(3)“要求”项请填写:①必做;②选做;2. 每个设计项目的教学内容、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关系、教学方法如表4所示:表4 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对应关系“教学方法”包括:案例教学、实验指导、查阅文献、阅读报告、小组研讨、理论讲授、自学、视频学习等五、课程学生成绩评定方法1.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方法本课程为考查课,学生成绩采用百分制评定,由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占50%,实验成绩占50%。
平时成绩的考核项目包括课程思政实践(5%)、实验出勤、课堂表现、实验规范与态度、实验报告和实验测试部分组成。
实验成绩的考核项目包括实验考试、小组答辩和实验小论文部分组成。
各部分的具体评价环节、关联课程目标、评价依据及方法和在总成绩中的占比,如表5所示。
表5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方法2. 各个考核项目的详细评分标准六、教学资源七、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在课程结束后,需要对每一个课程目标(含思政课程目标)进行达成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用以实现课程的持续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饵料培养学》实验讲义王珺冯永勤海南大学海洋学院2010年6月目录实验一单细胞藻浓度的测定 (1)实验二单细胞藻培养的容器、工具及用水的消毒 (3)实验三单细胞藻培养液--母液的配制 (5)实验四单细胞藻一级培养 (7)实验五轮虫的分离与培养 (9)实验一单细胞藻类浓度的测定【实验目的】1.掌握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单细胞藻类的方法。
2.掌握使用分光光度计进行单细胞藻类计数的原理、方法。
【实验原理】1. 制作工作曲线。
取一定量的单胞藻液,稀释成5个梯度,分别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O.D.),并用血球计数板测定相应藻液的藻细胞个体浓度,由于藻细胞浓度与吸光值的大小成正比关系,根据各组数据绘出吸光度-藻细胞浓度的相关曲线,即工作曲线。
1.1 血球计数板计数的原理血球计数板是一块比普通载玻片厚的载玻片特制而成的,板的中部有一“H”形的凹沟,在凹沟包围的上、下两块地方比凹沟外的两条高起的边低0.1mm,在此部的中央划线为一具有准确面积的大小方格,在其中分为九个方格,每一大方格的面积是1mm2,在四角的大格又分为16个中格,在中央的大格分为25个中格,每一中格分为16个小格,共400个小格;另外一种计数板的中央大格分为16个中格,每一中格分为25个小格,总数400个小格,加盖玻片后,每一大格即形成一个体积为0.1mm3的空间。
2.测定被测藻液的吸光度。
3.根据工作曲线查出藻液相应吸光度的藻细胞浓度。
【实验用品】一、实验器材分光光度计、显微镜、电子天平、干燥箱、血球计数板、计数器。
二、试剂鲁哥氏液。
三、实验材料25或50ml比色管(每组6支)、吸管、擦镜纸、单胞藻液500ml、待测藻液500ml、10ml 移液管(每组6支)、50ml试剂瓶、消毒海水500ml、蒸馏水。
【实验步骤】一、分光光度计计数法1. 制作工作曲线取单胞藻液20ml置于比色管中,并稀释成5个浓度梯度(建议第一浓度是第二浓度的2倍,依次类推),以培养液作为参比,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其吸光度(O.D.),并用血球计数板测定相应藻液的藻细胞个体浓度,由于藻细胞浓度与吸光值的大小成正比关系,根据5组数据绘出吸光度-藻细胞浓度的相关曲线,即工作曲线。
1.1 用培养液作为参比,分别测定相应的5个浓度梯度藻液的吸光度(绿色的藻类一般选择的波长为720-750nm;金藻门藻类、硅藻门藻类一般选择的波长为420nm)。
1.2 用血球计数板分别计数工作曲线用的藻细胞浓度。
1.2.1 把血球计数板及盖玻片擦洗清洁、平放在桌上、并盖好盖玻片。
1.2.2摇匀工作曲线用的藻液,用一支干净的平口微吸管吸取藻液,迅速把吸管放在计数板旁的盖玻片边缘处,轻压橡皮头,使藻液流入计数板内(如果样品是有运动能力的种类,则应加入碘液杀死,才能取样计数)。
1.2.3 稍停一分钟后,在低倍镜下(细胞太小需用40×10倍)计数中央大格(400个小格)和东北、西北、西南、东南等4个大格(16个中格),每个样品重复计数两次,然后取其平均值。
得:1ml水体的藻类细胞数目=计数平均值×稀释倍数×10000个(简记:万个/ml)2.测定被测藻液的吸光度。
3.根据工作曲线求出藻液相应吸光度的藻细胞浓度(或由公式:被测藻液的藻细胞浓度=工作曲线中总的藻细胞浓度/工作曲线中总的吸光度×被测藻液的藻细胞吸光度)。
【注意事项】1.血球计数板计数时,藻液不能溢出盖玻片上方,若有溢出,需冲洗干净,重新取样,注意控制藻液流入量,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应充满计数板的部分,不能有气泡。
2.应注意摇匀后,再取样进行测定或计数。
3.如果藻细胞浓度太大,应稀释后才计数,计数结果应乘以稀释倍数。
4.运动的藻类,应杀死后才能计数。
(建议:稀释液中含有固定液)【作业与思考】1.绘制工作曲线。
2.计算出你测定的单细胞藻的细胞密度。
3.你是如何减少计数所造成的误差?实验二单细胞藻培养的容器、工具与用水的消毒【实验目的】学习并掌握培养单细胞藻的容器工具及用水的消毒方法,为今后成功培养单细胞藻打基础。
【实验原理和基础知识】单细胞藻培养用的工具、容器及水都必须经过严格消毒,尽可能杀死一切生物,以免污染影响藻类生长和繁殖。
【实验用品】一、实验器材仪器设备:恒温干燥箱、电炉、电子天平、充气泵。
工具容器:250ml三角烧瓶(每人2只) 400ml烧杯30只3000ml三角烧瓶10只 (6人/组) 搅拌棒 20根移液管(5或10ml) 30支塑料桶 4个移液管(1ml) 30支乳胶管若干容量瓶(100ml) 30只量筒100ml 30只二、药品浓硫酸、重铬酸钾、漂白水或次氯酸钠溶液、硫代硫酸钠。
洗液的配制方法:称15g重铬酸钾至干燥的烧杯中,然后加入200ml粗硫酸,搅拌并加热至重铬酸钾溶解,即得洗液,冷却后将上清液倒入试剂瓶中备用。
三、实验材料海水200L、淀粉碘化钾试纸2包、充气管、充气石10粒。
【实验操作步骤】一、工具、容器消毒方法1.洗液消毒法所有待用三角瓶、烧杯、容量瓶等玻璃器皿均先用自来水(加去污粉)冲刷干净,然后倒入少许洗液,沿着内壁慢慢转动器皿,使其全部浸泡,放置10min后,将底部洗液回收(以备后用),然后用自来水冲净瓶子,把瓶口朝下晾干。
移液管应用洗耳球吸取洗液,使其浸泡内壁,10min后,用自来水冲净内、外壁。
2.烘箱干热消毒法将洗净、凉干的玻璃器皿(移液管、金属工具等应用报纸或牛皮纸包扎好),扎瓶口用的纸,棉塞均放入烘箱。
打开通气孔,接通电源,加热,待温度上升至120℃时关闭通气孔(在升温过程中,如果绿灯熄灭,红灯亮,表示箱内停止加热),恒温2h后,断电停止加热,然后待温度自然冷却至60℃以下,才能打开烘箱门取出容器、工具(实验室保种通常并用洗液消毒法和加热消毒法)。
3.煮沸消毒小型的容器、工具可放入锅中,加水煮沸消毒15-30min,可杀死细菌的营养体,如果在水中加入2%Na2CO3可促使芽孢死亡。
较大的三角烧瓶,可在瓶内加少量淡水,套上纸或放一只普通的玻璃漏斗,煮沸消毒15-30min,可使整个瓶壁消毒。
然后倒出淡水,盖上消毒的牛皮纸。
二、培养用水的消毒方法1.脱脂棉过滤法取一桶海水置于高处,接好过滤装置、然后控制夹子,慢慢滴水过滤2L。
2.加热煮沸消毒法将经脱脂棉过滤的海水,放至电炉烧开,冷却至室温(实验室保种通常并用脱脂棉过滤和加热煮沸法)。
3.漂白水消毒法每人取2L过滤海水加入漂白水(含有效氯10﹪)0.5ml,搅拌均匀后盖上以防氯气逸出。
静止放置16-24 h时消毒后再加入等量硫代硫酸钠中和,充气2 h,然后用淀粉碘化钾试纸测试是否有余氯(单胞藻二级培养、三级培养常用)。
试纸无变蓝表明无余氯存在,即可使用。
【注意事项】1.用加热法消毒培养用水时,三角瓶内的水量不能超过瓶子的2/3,瓶外面不能有水珠,瓶口用纸盖住,不要绑紧。
2.洗液在瓶子内转动时,注意瓶口不能对着自己,也不能对着他人。
3.干热灭菌过程中,实验者不能离开,严防恒温调节的自动控制失灵而造成安全事故。
4.烘箱内的温度需冷却至60℃以下,才能打开烘箱门取出工具、容器。
【作业与思考】1. 培养单细胞藻的工具、容器的消毒有哪几种方法?2. 单细胞藻培养用水的消毒有哪几种方法?3. 单细胞藻藻种应如何保藏?实验三单细胞藻培养液--母液的配制【实验目的】掌握培养液配制的原理、一般方法和步骤,为今后成功培养单细胞藻打基础。
【实验原理和基础知识】单细胞藻大量生长繁殖,必须从环境中吸收各种营养元素,包括氮、磷、铁和微量元素等单细胞藻在不同配方的培养液中生长效果不同,因此要根据各种单细胞藻的生理需求选择合适的培养液。
把营养元素根据培养液配方进行高浓度配合(而且稀释液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一般浓缩1000倍,配成母液。
目的是培养方便,母液不能直接用于培养单细胞藻类,必须稀释后才用。
一般每升消毒海水或淡水中加入1ml母液,即为培养液。
【实验用品】一、实验器材电子天平、电炉、容量瓶、烧杯、搅拌棒、试剂瓶、100ml量筒、吸管、10ml移液管、耳球、微量注射器。
二、药品NaNO3、(NH2)2CO、KH2PO4、FeSO4.7H2O、MnSO4、EDTA-Na2、V B1、V B12、Na2SiO3 。
三、实验材料蒸馏水【实验操作步骤】1.“宁波大学3号”培养液配方(母液)NaNO3 100g FeSO4.7H2O 2.5gKH2PO4 10g MnSO4 0.25gEDTA-Na2 20g V B1 60mgV B12 50µg蒸馏水 1000ml培养海水绿藻类、金藻类、硅藻类等使用。
在培养硅藻时在此基础上加入0.02g/L Na2SiO3,培养螺旋藻时应加2g/L的NaHCO3 。
2.配制步骤:(1)称量和溶解配制母液100ml。
按配方先称取NaNO3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加入约60ml蒸馏水,搅拌使NaNO3 完全溶化。
然后再依次称取其他各成分,逐一溶解,最后一起倒入100ml容量瓶,再用蒸馏水冲洗烧杯2-3次,并转移到容量瓶中,最后用蒸馏水加至刻度。
(在本配方中FeSO4、MnSO4应与EDTA-Na2一起加热溶解)(2)压紧容量瓶盖,将容量瓶上下颠倒n次,使其混合均匀,倒进经消毒的试剂瓶内,并贴上标签(母液名称、配制人、日期)。
(3)配制0.5% Na2SiO3称0.5g Na2SiO3置于干净的烧杯中,加入约60ml蒸馏水,搅拌溶解,倒进100ml容量瓶,用蒸馏水冲洗烧杯2-3次并转移至容量瓶中,定容100ml。
上下颠倒容量瓶n次,使其混合均匀,倒进经消毒的试剂瓶内,并贴上标签(贮液名称、浓度、配制人、日期)。
【配制母液应注意事项】1.各种营养盐应逐一称量、逐一溶解,倒进容量瓶定容,然后再倒入试剂瓶保存。
2.稀释液必须加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3.难溶解的物质必须与EDTA-Na2一起络合加热溶解。
4.待温度冷却至低于60℃时,才能加入维生素,以免失效。
5.注意加入烧杯中溶化营养盐的水量应少于所需要定容的水量。
【作业与思考】1.单细胞藻类培养液配制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2.单细胞藻类的全培养液配方应包含哪些成分?3.试述该配方中的N、P比是多少?实验四单细胞藻一级培养【实验目的】掌握单细胞藻一级培养的基本操作与管理,从而有可能做到有计划地培养足够数量的符合质量的单细胞藻。
【实验原理和基础知识】单细胞藻在适宜的生态条件下可以生长繁殖,在不同配方的培养液中生长效果不同,因此要根据各种单细胞藻的生理需求选择合适的生态环境和营养盐进行培养。
【实验用品】一、实验器材恒温干燥箱、250ml三角烧瓶、电炉、温度计、盐度计、3000m烧瓶、10m移液管、100ml 量筒、扎瓶口的牛皮纸、橡皮圈、长镊子、剪刀、标签纸、(配制培养液用:电子天平、电炉、烧杯、搅拌棒、容量瓶、试剂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