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地方史复习提纲
2019-2020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地方史考点汇总
2019-2020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地方史考点汇总一、山西古代史1、丁村人遗址是山西境内的远古人类遗址,属早期智人,位于今临汾市襄汾县。
2、传说中通过禅让制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上古三位帝王尧、舜、禹都曾在山西南部建立都城。
尧都在平阳(今临汾市);舜都在蒲坂(今永济市);禹都在安邑(今夏县西北)。
3、山西简称“晋”,源自春秋战国时的诸侯国晋国,晋是周初分封的主要诸侯国之一,都城位于今山西翼城。
晋国国君晋文公曾为春秋五霸之一,成就其霸业的战役是城濮之战,相关成语:“退避三舍”。
晋文公有一贤臣名叫介子推,晋中介休(介子推休于此)是为纪念他而得名,清明节的来源也与他有关。
4、山西被称为“三晋”与源自战国时期赵、魏、韩三家分晋的史实。
5、战国时期规模最大最残酷的长平之战发生在今山西省高平市西北,交战双方为秦国和赵国,与长平之战相关的成语是“纸上谈兵”,涉及历史人物是白起、赵括。
6、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为抗击匈奴,御驾亲征,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史称白登之围,白登位于今山西大同。
7、东汉末年以来,匈奴、羯、羌等少数民族陆续内迁(五胡内迁)至山西、陕西、河南、甘肃等地,到西晋初年,人口达到几百万。
8、北魏政权在山西的建立,使魏晋以来的民族大融合达到高潮。
因其都城在平城(大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又叫平城改革。
改革后,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9、山西云岗石窟(北魏最先开凿)是中原北方地区开凿最早的石窟,是东西方民族文化交融的杰作。
10、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在山西晋阳起义,于618年在长安建立唐朝;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也是山西人。
11、北宋著名军事家族杨家将的故事发生在今山西忻州、朔州一带。
13、宋元时期,我国已有套色印刷技术。
山西应县木塔内发现了辽代的红、黄、蓝三色佛像版画,这是目前发现的我国最早的雕版彩色套印印刷品。
12、金与南宋对立时期,山西隶属于金政权。
元朝时,山西隶属中书省管辖。
13、山西的五台山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悬空寺是儒佛道三大文化体系汇合之处。
科目四《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大纲(山西)
科目四《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大纲(山西)第一章山西地理、历史、文化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考查考生对山西自然地理与行政区划、人口构成与经济发展、山西历史发展概要、古代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对山西地理、历史、文化的识记、欣赏和讲解能力。
考试内容:一、自然地理与行政区划了解山西植被形态与动物种类,山西的建置沿革,山西工业、农业、交通等发展情况。
熟悉山西山脉走向与河流分布,山西的地质结构、代表性的山川地貌,山西人口数量的历史变动,山西不同历史阶段交通的发展情况。
掌握山西地理位置与地域形势、地貌类型与气候特征,山西居于全国首位的矿产资源,山西的行政区划,山西的人口结构及分布,人口的民族构成,山西在全国规模最大的代表性企业。
二、历史发展概要了解山西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尧、舜、禹时期的传说故事。
熟悉夏、商、西周时期的文化遗存,汉武帝反击匈奴战争中涌现的山西将领,两晋十六国时期的政权更迭,隋末农民起义和李渊起兵太原,五代时期政权的建立过程,宋辽对峙时期的抗辽事件,元明清时期对山西的统治,阎锡山地方统治的确立,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掌握晋国霸业的建立、三晋称雄的过程和三晋法家文化的发展,明代初期山西的大移民,山西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战役。
三、古代文学艺术了解山西古代文学艺术、书法、绘画的产生、发展和艺术特征。
熟悉山西地方戏曲的主要剧种及特征。
掌握山西不同历史时期的古代文学、书法、绘画、音乐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山西代表性的曲作家和代表作品。
四、宗教信仰了解伊斯兰教、基督教在山西的发展过程。
熟悉不同历史阶段佛教、道教在山西的发展过程。
掌握佛教、道教在山西的代表人物及影响。
第二章山西古代建筑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考查考生对山西祠庙与墓葬、楼阁古塔与壁画、佛寺道观与石窟、衙署关隘与民居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考生对山西底蕴深厚的古代建筑的认知和导游宣讲水平。
考试内容:一、祠庙与墓葬熟悉山西古代祠庙的建筑布局,山西上古传说中的帝王陵墓。
山西会考历史知识点
山西会考历史知识点山西会考历史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1)社会经济的变化:①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兴起和发展。
②资本主义农业出现“圈地运动”,使农民成为雇佣人,资本主义农牧场出现和发展。
③开拓海外贸易,新航路开辟后。
英国成为大西洋航运的中心,都铎王朝鼓励发展丁商业和海外掠夺。
④资本原始积累加速。
海外贸易、海外掠夺和田地运动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资本。
⑤都铎王朝采取措施竭力削弱旧贵族的势力,加强专制统治,鼓励工商业和海外掠夺,增强英国的实力,打败西班牙,建立海上霸权,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经济基础)。
(2)阶级关系的变化:银行家、大商人和手工工场主形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牧场主和农场主有的兼顾经营工业和商业成为新贵族,他们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阶级(阶级基础)。
(3)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国王詹姆士一世和继承人查理一世宣扬“君权神授”、厉行专制,经常触犯资产阶级的利益;又实行宗教专制、迫害“清教徒”,造成了政治上的紧张局面。
(4)议会中反对派的形成:议会中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对国王的各项政策和专横行为不断进行指责,开始在议会形成反对派。
(5)根本原因:封建主义的上层建筑与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矛盾尖锐。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⑴导火线:1638年苏格兰人民为反抗查理一世的宗教迫害,举行起义。
⑵革命开始:1640年11月新议会的召开,企图征税讨伐苏格兰人;反对派不仅拒绝征税,而且要求限制王权,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⑶内战:查理一世讨伐议会,1642年挑起内战。
克伦威尔指挥议会军在纳西比和马斯顿荒原等战役中打败王党军队,结束了内战。
经议会审判,以叛国罪于1649年1月在伦敦处死查理一世。
⑷共和国时期:共和国成立后克伦威尔等人掌握大权以武力维护统治。
发展工商业,厉行清教法规;征服了爱尔兰和苏格兰,并竭力维护英国,维护海外贸易。
1653年底克伦威尔宣布为“护国主”,多次解散议会,成为军事独裁者。
山西历史复习专题
山西历史复习专题山西历史概述山西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厚的历史遗产。
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炎帝曾活动于今山西长治一带,中国史前三大伟人尧、舜、禹,都曾在山西境内建都立业,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政权夏朝也建立在山西南部。
在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山西曾涌现出许多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
最著名的有春秋时期的霸主之一晋文公重耳,有抗击匈奴而名垂青史的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有创立"制图六体"的西晋地图学家裴秀;有中国唯一的女皇帝、唐代杰出的政治家武则天,以及唐朝名相狄人杰、裴度;有中国的"武圣"、三国时期的名将关羽,有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作者、宋代著名史学家司马光,有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有唐代著名诗人王勃、王之涣、王维、白居易,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政治改革家柳宗元,有金朝文学家、诗人元好问;有元曲四大家中的三位著名戏曲家关汉卿、白朴、郑光祖,有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文学家、医学家、书画家傅山;清末维新派扬泽秀以及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弟等。
可以说,山西是人杰地灵,代不乏人。
而其中晋商的足迹更是踏遍华夏、享誉全球。
山西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中国第一个王朝——夏,其地域就在晋南、豫西一带兴起。
周代,山西的国号为晋。
春秋时期,国君晋文公为五霸之一。
战国时期被韩、赵、魏三国瓜分,此后山西别称「三晋」。
秦代,秦始皇于山西设太原、上党、河东、雁北及代郡五郡。
南北朝时期,北曾以平城(今大同)为都,及后的东魏、北齐也曾以晋阳(今太原)为「别都」、「陪都」。
隋代,太原、长安、洛阳成为黄河流域上的三大城市。
隋末,李渊、李世民父子由山西起兵夺取天下,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并尊称太原为「北京」,纪念这块创朝立国之地。
辽、金代,大同又作为辽、金陪都达二百年之久。
元代,山西与山东、河北省共称元朝之「腹地」,大同、平阳(今临汾)、太原三城,则是黄河流域的蓍名都会。
地方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整理
地方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整理
地方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是一项考察地方历史知识和学术能力的考试。
下面整理了地方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知识点,以供参考。
一、中国古代历史
1.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2.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和思想流派
3.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内外原因及其改革成就
4. 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演变和社会变革
5. 唐宋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社会特点
二、中国近现代史
1. 辛亥革命和中国近代化进程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建设成就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实践和经验
4. 中国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三、地方历史
1. 地方的历史沿革和发展
2. 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的特点和演变
3. 地方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4. 地方与国家历史的关联和相互影响
四、历史文献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
1. 历史文献的分类、鉴别和利用
2. 历史研究的方法和手段
3. 历史论文的写作技巧和要求
请注意,以上只是地方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一部分知识点,具体考试内容可能会有所变化。
在备考过程中,建议参考教材、历年真题和相关参考书籍来进行复。
祝您考试顺利!。
山西中考历史复习
历史基础复习(1)
考点要求
• 1)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 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 2)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 3)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与史
实的区别
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 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物最多的国家, 代表性的有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 A.炎帝陵 • B.黄帝陵 • C.始皇陵 • D.中山陵
练习Ⅲ
• 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社会。我国境内的人类活动至少出 现在( B )
• A.三,四百万年前 • B.170万年前 • C.70~20万年前 • D.公元前21世纪
练习Ⅳ
•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农业出现后,远 古人类开始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下图(干栏式房 屋)是下列哪一个远古人类的房屋样式(C )
• 3)禅让制:相传,部落联盟首领尧年老的时候,大家推 举了有才德的舜,经过长期考察,尧就把部落联盟首领的 位置让给了禹。后来,舜年老的时候,又采用同样的方法 把位置让给了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方 法,历史上叫作“禅让”
练习Ⅰ
• 2008年11月至2009年1月,“至尊国礼”(即世界各国领 导人馈赠给我国领导人的珍贵礼品)在西安半坡博物馆隆 重展出。下列关于该博物馆的说法,正确的是(B )
炎帝 黄帝 尧 舜 禹
• 1)华夏族的形成:距今约四五千年,我国黄河流域和长 江流域活动着许多部落。黄帝是大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 的部落联盟首领。他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打败东方 的蚩尤部落。黄帝,炎帝部落结成联盟,在黄河流域经过 长期的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炎帝 黄帝 尧 舜 禹
山西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必修1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分封制和宗法的基本内容(1)分封制目的:为加强和巩固周朝统治,“封建诸侯,以蕃屏周”。
内容:①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建立诸候国。
②诸候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等。
评价:积极性: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局限性:造成了周后期诸侯割据争霸,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社会动荡。
(2)宗法制内容:继承和分配制度,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系政治联系的制度。
特点:①以嫡长子继承制(最大特点)为核心②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③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相结合,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影响深远。
(3)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的体现,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体现了西周政治制度层层封授、等级森严、政治与血缘结合的特点。
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1.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1、秦的统一时间:前230—前221年过程:①灭六国②北击匈奴,修直道、长城③修灵渠,平定岭南——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④开辟“五尺道”,设官“西南夷”——进入中原政权版图的开始。
意义:①结束诸侯割据的局面,进入“大一统”的政治时代,有利于社会进步、人民生活安定,方便各民族间交往②加强对周边地区政治控制,扩大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2、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郡县制(地方政治制度)产生发展:始见于春秋战国,秦始皇推广到全国;特点: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意义:①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②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山西中考历史知识点
⼭西中考历史知识点 在⼭西的同学们就要中考了,那么,同学们的历史知识复习的怎么样呢?不⽤担⼼,下⾯由店铺为⼤家整理的⼭西中考历史知识点,希望对⼤家有帮助! ⼭西中考历史知识点⼀ 我国古代国家的统⼀和民族关系 ⼀、国家的分裂和统⼀ 1、国家的三个分裂时期: (1)春秋战国。
(2)三国东晋南北朝。
(3)五代、辽、宋、夏、⾦、蒙古的并⽴。
2、统⼀的⼏个主要王朝: (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个统⼀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2)汉朝是中国统⼀的多民族国家巩固时期。
(3)西晋的短期统⼀。
(4)隋唐时期,统⼀的多民族国家趋向繁荣和安定。
(5)元明清(前期)时期是统⼀的多民族国家进⼀步巩固的时期。
3、认识: (1)从分裂⾛向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统⼀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历史的主流。
分裂局⾯出现的时间远远短于统⼀时期的时间,⽽且即使在分裂时期,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化交流和融合并没有间断,分裂中孕育着统⼀的因素。
(2)国家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产⼒发展的客观需要,这是不以少数⼈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3)历史上统⼀的实现对我们今天最终实现国家的统⼀仍有⼀定的借鉴意义: 发展经济实⼒,为统⼀奠定坚实的基础;争取政治优势,为统⼀创造有利的社会和国际条件;增强军事实⼒,为统⼀提供可靠的保证。
⼆、古代民族关系 1、秦汉——统⼀的多民族国家的建⽴和巩固时期 秦:(1)北⽅:反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修筑万⾥长城,抵御匈奴进攻。
(2)南⽅:派兵统⼀东南、岭南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3)意义:我国历史上第⼀个统⼀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汉:(1)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解和交往。
(2)西汉设置西域教护,新疆归属中央管辖。
(3)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开通。
2、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融合时期 北魏孝⽂帝改⾰:迁都洛阳,推⾏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融合。
山西成人高考复习题史地
山西成人高考复习题史地一、中国古代史部分1. 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及其影响。
2. 论述秦朝的统一措施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 描述汉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4. 简述唐朝的“贞观之治”及其特点。
5. 分析宋朝的科举制度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6. 论述明清两代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二、中国近现代史部分1. 简述鸦片战争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2. 论述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及其失败的原因。
3. 描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
4. 分析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
5. 论述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国民族精神的提振作用。
6. 简述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三、世界史部分1. 简述古埃及文明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论述古希腊文化对西方文明的贡献。
3. 描述罗马帝国的兴衰及其对欧洲历史的影响。
4. 分析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5. 论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6. 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及其对世界格局的重塑。
四、中国地理部分1. 描述中国地形的总体特征及其对气候、水文的影响。
2. 论述黄河、长江的地理特征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
3. 分析中国北方与南方的地理差异及其对经济、文化的影响。
4. 简述青藏高原的地理特征及其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5. 论述中国沿海地区的地理优势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6. 描述中国西部地区的地理特点及其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五、世界地理部分1. 简述世界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及其特点。
2. 论述世界四大洋的地理特征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3. 描述北极和南极地区的地理环境及其对全球生态的影响。
4. 分析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重要性。
5. 简述欧洲的地理特征及其对欧洲文明发展的影响。
6. 论述美洲大陆的地理特点及其对美洲文明的影响。
结束语:通过以上复习题的学习和掌握,考生可以对中国史地和世界史地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认识,为成人高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太原高一历史会考知识点
太原高一历史会考知识点一、中国古代历史概述中国古代历史可以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四个阶段。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最初阶段,奴隶社会是劳动者分为奴隶和奴隶主的社会形态,封建社会是农业文明的发展阶段,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则是近代中国社会的特征。
二、夏、商、周三代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历史记载的王朝,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周朝又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西周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建立的,而东周时期则发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割据混战。
三、战国时代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这个时期七雄争霸,诸侯相争,最终秦国崛起并统一中国。
四、秦汉时代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始皇帝统一六国后建立秦朝,并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汉朝则是中国历史上最长久的王朝之一,建立了丞相制度,创立了科举制度,并进行了对外的丝绸之路交通。
五、唐宋元明清时代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被誉为“开元盛世”。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开创了宋代文化的独特之处。
元朝是由成吉思汗建立的,标志着中国进入元代的封建社会。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朝代,也是明代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以明成祖朱棣建立的明太祖体系为代表。
六、近代史近代史是指从鸦片战争起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中国遭受了列强的入侵和割地,出现了辛亥革命,中国进入了资本主义并半殖民地化。
七、近现代史近现代史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至今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多次政治运动和重大社会变革,如毛泽东时代的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还有改革开放等。
八、中国共产党的党史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政党之一,它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的党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创建初期、抗日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
九、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人物,其中包括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等。
新高考会考历史知识点山西
新高考会考历史知识点山西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会考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历史作为会考科目之一,是学生们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之一。
而山西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知识点对于山西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新高考会考历史知识点,聚焦于山西的历史文化。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山西的历史文化背景。
山西作为一个重要的古代文明发源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从远古时代的夏、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晋国,再到后来的北魏、北宋等朝代,山西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些丰富的历史资源为学生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材料,也为他们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提供了实践基础。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新高考会考的历史知识点。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选修课程标准,历史会考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古代史、近现代史、中国历史地理、世界历史地理。
对于山西学生来说,他们需要重点关注山西在这些历史知识点中的地位和影响。
例如,在古代史中,山西作为晋国的发源地,学生们需要了解晋文化的发展和山西所扮演的角色。
在近现代史中,山西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一部分,学生们需要了解山西在那个时期的重要地位。
另外,了解山西的地理环境对于理解山西历史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我们需要探讨新高考会考历史知识点在教学中的应用。
由于历史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学生们对于历史的学习和理解常常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学习。
比如,通过参观博物馆、阅读历史文献、进行历史实践等方式,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课堂辩论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历史认知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最后,我们需要关注新高考会考历史知识点在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中的作用。
历史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重要的是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们可以从中汲取勇敢、坚持、诚实等品质,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文化素养,拓宽他们的思维范围。
新高一山西历史会考知识点
新高一山西历史会考知识点一、山西历史会考概述山西历史会考是指山西省高中生在毕业前所参加的历史考试。
该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对山西历史、文化的了解以及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的综合发展。
下面将详细介绍新高一山西历史会考的知识点。
二、夏商周时期夏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文明时代。
山西作为文明发源地之一,在夏代有许多重要的遗址,如晋阳遗址、贾村遗址等。
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王朝,在山西北部有发现许多商代遗址,如金家庄遗址、刘家峪遗址等。
学生需要了解商代的社会结构、经济、文字、陶器等方面的内容。
周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封建王朝,被分为西周和东周。
山西是周朝的核心地区之一,周康王迁都至岚县(今山西省朔州市岚县),成为东周的政治中心。
学生需要掌握周朝的统治制度、等级制度等重要知识。
三、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分水岭时期,山西作为其中的重要一部分,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
例如晋国的崛起和灭亡、韩、赵、魏、燕等国的建立,学生需要了解这些国家的历史背景、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内容。
四、秦汉时期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王朝,统一六国后的第一个年号是山阳。
山西是秦朝的核心地区之一,帝都咸阳距今的地理位置属于山西省。
学生需要掌握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政治、法律、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一统王朝,核心地区南迁至河南洛阳,但山西仍是重要的辅助地区。
学生需要了解汉朝的政治制度、科举制度、丝绸之路等重要知识。
五、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频繁的时期,山西省作为北方的重要地区,发生了许多政权更迭和历史事件。
学生需要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佛教等方面的内容。
六、隋唐时期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三个大一统王朝,统一了南北朝的混乱局面。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王朝之一,被誉为"开元盛世"。
山西省在隋唐时期是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山西省临汾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专题复习知识清单
七年级下册期末高频考点总结主题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1.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军事上,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经常调换军队将领;政治上,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在地方,派文臣任州县的长官;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经济上,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2.元朝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
(在中央设立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内容:把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书省管辖;其他地区,除了吐蕃、畏兀儿地区之外,设置了10个行省。
在行省之下,设置路、府、州、县。
影响: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
3.明朝朱元璋加强皇权的措施在中央:废除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把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立“三司”;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监视官民。
4.清朝雍正设立军机处。
影响: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5.综上所述,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皇权不断加强主题二:对外交往/中外交往/中外交流1.唐朝:(1)玄奘西行的目的和影响目的:为了到天竺取经;玄奘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口述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2)鉴真东渡的影响:鉴真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
(3)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交往范围广;国家多;双向交流:交往渠道众多2.宋元:(1)宋元时期交通发达的表现:宋朝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中亚、西亚及东欧等地区。
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海上丝绸之路进人鼎盛时期。
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
(2)影响: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3.明:(1)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影响目的: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影响: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精品文档】山西初三中考历史知识要点-范文模板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山西初三中考历史知识要点历史中考复习最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考生要扎扎实实地复习,一步一步地前进,将学过的知识点一个一个巩固好。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三中考历史知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中考历史必背知识血肉筑长城记忆口诀:抗战首捷“平型关”,“台儿庄”战歼敌顽,“三光政策”要粉碎,“百团大战”捷报传。
中共召开“七大”会,光明前途作准备。
8月15日投降,抗战胜利振中华。
一、平型关大捷1、时间:1937年9月2、经过: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东侧伏击,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
3、意义:这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二、台儿庄战役1、时间:1938年春2、经过:当时。
日军从山东分两路南下。
进攻徐州。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将日军一路阻止在山东临析,另一路组织在山东台儿庄。
双发在台儿庄展开激战。
八路军歼敌一万多人。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3、意义:抗战以来国民政府正面战场上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三、百团大战1、时间:1940年8月至12月2、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到敌人的后方,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打击日本侵略者。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击日本侵略的中流砥柱。
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3、目的:为了粉碎日军实行的“囚笼”政策和“三光”政策4、攻击目标: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5、经过:彭德怀率领八路军投入一百多个团朝着摧毁日伪军据点和交通线的攻击目标,开展百团大战。
在三个半月的战役时间内,共计战斗1800多次,毙伤俘日伪军数4万多人,破坏交通线201X多千米,拔掉据点近3000个。
6、历史意义: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7、百团大战的战法:交通破袭战8、百团大战的劣势:暴露了八路军的据点,使后来三年的抗战变得艰难(1941至1944年是抗战最艰难的三年)四、中共七大1、时间:1945年4月2、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前夕3、内容: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地方历史复习资料1、山西的由来:山西意为大山之西,即地处太行山之西。
山西,古称河东,意为大河之东,即地处黄河之东。
山西简称晋,因为西周、春秋时期为晋国之地。
山西又别称三晋,是战国初期发生了以山西为中心的韩、赵、魏三分晋国(公元前376年)。
明初设山西行中书省;清代设置山西省。
至此,“山西”才成为正式的行政区名称。
2、位置:山西省处于沿海向内陆的过渡地带,地处中部经济带。
占全国面积的1.63%,在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居第19位。
山西省有11个省辖市,共119个县(县级市、市辖区)。
省会太原(简称“并”)。
3、“黄河文明的源头”:早在180万年以前,在山西的芮城县西侯渡村已有人类生息。
山西临汾市襄汾县的丁村遗址,在10万年前左右,存在着一个包括旧石器时代初期、中期、晚期的人类文化遗存。
目前山西已经发现了200余处旧石器时代遗址,数量居全国之首。
4、五帝之一的尧帝部落陶唐氏的活动区域在山西南部。
襄汾县陶寺村的陶寺遗址距今4500--3900年。
陶寺文化就是唐尧部落文化的文化遗存。
传说女娲补天是从太行、太岳等大山捡五色石。
炎帝带领人民最终来到山西的上党大地,葬于今山西高平市东南羊头山脚下。
传说后裔在今山西屯留县三嵕(zong)山(今名老爷山)的北峰射日。
黄帝的妻子嫘祖是山西夏县人。
5、尧帝定都平阳(今临汾西南)。
舜帝都城蒲坂位于今山西省永济市,去世后葬于今运城市区以北鸣条岗上。
大禹古都(安邑)遗址,位于今夏县县城西北7.5公里。
禹王城中有夏王朝殿,当地人称为“金殿”。
6、山西因其特殊的山川地形和地理特点,自古以来就是兵家逐鹿的大舞台。
当中央王权强盛统一的时候,山西就成为安国抚民的战略要地;一旦中原政权衰落崩溃,手握重兵的将领们又以山西作为窥视中原政权的制高点,乘机称王称霸,割据一方。
难怪清初著名地理学家顾祖禹感叹说:“天下之形势,必有取于山西”。
7、“天下之形势,必有取于山西”:公元前262年长平之战(今高平市附近)。
公元304年,匈奴人刘渊在山西左国城(今离石)起兵,成立汉国,拉开了我国历史上十六国割据混战的序幕。
316年灭西晋。
公元438年,鲜卑拓跋部在山西建立的北魏政权同意了中原地区。
五代十国军阀混战,从山西崛起的帝王有后堂李存勖(xù)、后晋石敬瑭、后汉刘知远、北汉刘崇。
于是有了“山西是个出皇帝的地方”之说。
(1)“一代帝王出晋阳”:李渊在太原起兵,建立唐朝。
武则天是山西文水县南徐村人,“六宫粉黛无颜色,万国衣冠拜冕旒”。
(2)“晋阳古城的毁灭”:公元前497年赵国建城,唐朝时,太原成为中国当时仅次于长安、洛阳的第三座大城市。
为统一天下,979年,宋太宗赵光义攻克晋阳后,怕晋阳再出“真龙天子”,引汾水灌城,历经1500年的古城被毁。
982年新建太原城。
8、“北方民族融合的基地”:一部民族融合史。
五胡中匈奴、鲜卑、羯三个民族主要活动在山西。
北魏孝文帝在平城(今大同)进行“平城改革”。
恒山悬空寺寺庙最高处的三教殿内,老子、孔子、释迦牟尼并排而坐,体现了三教合流。
9、背井离乡走四方:(1)明代迁徙:明初大规模移民垦荒。
50年间先后从山西移民18次。
洪洞定为移民的主要集散地(“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问我老家在哪里?山西洪洞老鸹窝”)。
(2)“走西口”:“口”泛指山西边界出长城的各隘口。
“走西口”,就是到北方和西北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寻求生活出路。
明末清初,北方各地平民自发向长城以北地区垦荒移民的现象。
尤其是晋西北地区的平民。
客观上也是山西人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的一种体现。
(3)晋商走遍四方:明末清初,山西商人资本雄厚,“平阳(临汾市尧都区)、泽、潞(潞安府,今长治市)富豪大贾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
有太原、平阳、蒲州(今永济市西)三座工商业城市。
山西商人足迹遍天下,谚语:东北有“先有曹家号,后有朝阳县”;内蒙古有“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西北有“先有晋益老(晋商老字号),后有西宁城”等。
(4)东晋法显(山西平阳人)周游列国,是我国第一个留学天竺的僧人。
10、①农业、冶炼业、盐业基地(运城盐湖);明朝潞州丝绸“南松江,北潞安,衣天下”;②宋金时期,全国逐渐形成了四个雕版印刷中心,北方中心在山西平阳。
金代平阳雕版印刷的书籍书写工整,雕版精致,人称“平水版”。
山西赵城县(今属洪洞)广胜寺发现了一部《赵城金藏》,这是我国仅存的一部金代孤本佛经,也是世界上仅有的一部。
③唐朝诗人王勃、王维、王之涣、白居易等;著名的书画家有宋朝的米芾(fú)、清朝的傅山;史学家司马光;文学大师罗贯中等。
11、近代晋商的兴衰:中国第一家票号诞生于1823年,平遥西大街的商人雷履泰创办了一家叫“日升昌”的特殊商号。
渐渐地山西票号汇通天下,山西票号内部也形成了平遥、祁县、太谷三大帮。
太平天国起义后,清政府依靠票号进行公款汇兑,开始了官款与私商的正式交往。
1901年慈禧西逃时命令全国各省将上缴的银两统一电汇到山西票号的老庄。
平遥、祁县、太谷票号的总号成为清政府户部的代理金库与总出纳。
1932年,“日升昌”票号改为钱庄。
经历了百余年的兴盛之后,山西票号就此衰落。
经晋商数百年的辉煌已成历史,但它所蕴涵的积极文化内涵,仍然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艰苦奋斗的开拓创业精神,诚实守信的经营价值观,同舟共济的协调思想。
12、山西近代化开始:①徐继畬(yú五台人)著有《瀛寰志略》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伟大先驱之一。
②1882年,山西巡抚张之洞在太原城东北建立了一个新药局,标志着山西近代工业的诞生。
1892年,山西最早的民用工业企业-----太原火柴局建立。
③山西历史上第一条铁路-----正太铁路。
④辛亥革命前,山西大学堂与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是全国仅有的三所国立高等教育学校,共同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纪元。
⑤辛亥革命中,山西是北方最早易帜的省份之一。
之后阎锡山被选举为都督,成立山西军政府。
⑥山西是北方较早建立中共党组织的地区。
1920年夏,在太原省立一中(太原五中前身)在高君宇(山西最早的共产党员)的帮助下成立。
13、民族的脊梁:八年抗战,山西始终是主战场。
国共合作抗战的典范----=忻口战役。
太原会战后,华北正面战场已无战事。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等抗日武装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以山西为主体建立起晋察冀、晋绥、晋冀豫等抗日根据地,成为华北抗日的中心。
八路军总部设在山西的武乡。
北方抗日游击战的战略支点:百团大战。
14、国民党争夺胜利果实时的上党战役(1945年8月);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的三打运城(1947年4月----12月)、华北战场最后一次大的战役----太原战役(1948年10月----1949年4月)等。
15、①新中国农业战线上的先进典型:西沟和大寨。
②改革开放以后,山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已经找到了一条综合治理、优化结构、科学发展的光明之路。
1996年,山西第一条高速公路-----太旧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万家寨引黄工程是山西省有史以来最大的水利建设项目。
③现代山西各条战线人才辈出:赵树理(“山药蛋派”的创始人,代表作有《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三里湾》等。
);吴吉昌(植棉农民科学家);赵雪芳(人民的好医生);李双良(全国劳模,太钢工人,治理渣山)等。
16、在山西,古老的寺庙、石窟、宝塔、城堡、楼台、民居比比皆是,享有“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之称,并以其年代久远、品位较高、保存完好而著称全国。
目前保存有辽、金以前的地面木构建筑106处,占全国同类建筑物数量的72.6%。
闻名全国的应县木塔建于辽代;晋祠的圣母殿及殿前的鱼沼飞梁建于宋代;五台山集历代古建文物之大成;平遥古城被誉为“明清建筑的百科全书”;解州关帝庙创建于隋代初年,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建筑技艺最精湛的武庙。
17、中国民居建筑,向来有“北在山西,南在安徽”之说。
在山西,元、明、清时期的民居现存尚有近1300处,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当数集中分布在晋中一带的晋商豪富大院。
祁县乔家大院为城堡式的建筑,整个大院结构呈“囍”字形;太谷曹家大院充满富贵气度,整体结构呈隶书的“寿”字形。
主体建筑“三多堂”,取多子、多福、多寿之意;榆次常家以儒商文化独树一帜,家族中既有进士、举人、秀才,又不乏书画名家,所以在宅第建筑上亦有自己非凡的独创之处,是晋中曹家、乔家、渠家等晋商宅院望尘莫及的。
附:中国历史朝代歌①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②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③原始人群氏族亲,夏商西周春战秦。
西汉东汉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又十国,辽宋金夏元明清。
一、山西古代史(一)山西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1、最早在180万年以前在今天的芮城县西侯渡村已有人类生息。
2、山西襄汾县丁村人是山西境内的远古人类,距今约14万年。
3、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西阴人(今山西夏县)早在6000年前已经养蚕取丝了。
4、传说中黄帝的妻子嫘祖(山西夏县人)发明缫丝技术和织布方法,后世称其为“先蚕神”。
5、传说中的后羿射日(山西屯留县三嵕zōng山)、女娲补天、嫦娥奔月都发生在山西。
6、传说中的尧舜禹都曾在山西南部建立都城即:尧都平阳(今临汾)、舜都蒲板(今永济)、禹都安邑(今夏县城西北)。
(二)夏商周时期1、中国第一个王朝-----夏,其地域就在晋南、豫西一带兴起。
2、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城市遗址是陶寺城墙。
陶寺文明也是夏代存在的证明之一。
3、“晋”的由来:公元前1046年,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桐叶封地”),后人为纪念叔虞在晋水之源,建唐叔虞祠(今晋祠),叔虞死后,其子即位,改国号为晋。
(三)春秋战国时期,国君晋文公为五霸之一1、春秋时期,城濮之战-----“退避三舍”,晋文公打败楚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2.“寒食节”:春秋时期,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将绵山改称“介山”。
清明前一两天吃冷食以寄哀思。
3、春秋末期,赵简子家臣董安于:①晋阳城最早由他主持建造②先祖是晋国大史董狐因秉笔直书“赵盾弑其君”,被孔子誉为“古之良史”。
4、春秋晚期,晋国赵卿(赵简子)墓位于太原市金胜村西北,是迄今为止等级最高、规模最大、随葬品最丰富、资料最完整的晋国墓葬。
5、春秋时期晋国音乐大师师旷有“乐圣”之称。
5、战国时期被韩、赵、魏三国瓜分,此后山西别称“三晋”。
6、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军事改革------使北方出现影响深远的民族融合。
7、战国时期规模最大最残酷的战争是---秦赵两国的长平之战(今山西高平)-----“白起坑赵”“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