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山西农业史

合集下载

清代山西主要农田水利活动

清代山西主要农田水利活动

清代山西主要农田水利活动引言清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经济、文化和社会转型期,也是一个农业生产发展迅猛的时期。

山西是中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地区,特别是在清代,山西的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山西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本文将对清代山西主要农田水利活动进行探讨和总结。

农田水利基本情况清代山西的农田水利建设主要集中在晋南和山西中部的榆次平原、太原盆地和山西北部的吕梁山区等地。

山西的水利特征是河流多,但河谷狭窄,水量不足。

清代山西的农田水利建设主要是以引河入区和修设水利工程为主要方式,以解决灌溉和排水问题,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农田水利活动山西的引河入区山西的引河入区是清代山西农田水利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

在引河入区方面,山西有数条引水工程,如兴山渠、洪洞渠和浆水渠等,它们都是由一条主渠引水进入该区域,然后再根据需要进行分配,解决该区域的灌溉和排水问题。

其中,人工开挖兴山渠是山西引河入区的代表性工程,其建设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清代经过了多次修建和扩建。

农田水利工程在农田水利工程方面,山西的成果也非常显著。

近代山西修建的水利工程主要有引进式水闸、泄洪切川、水车和照壁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引进式水闸,它是西方现代引进的一项水利工程技术,主要是用于控制河道水位,防止洪水灾害和干旱。

山西的引进式水闸主要分布在太原地区的晋阳、大东、柳川和欣都四个地方。

这些引进式水闸的建设,不仅提高了山西的农田水利设施的水平,而且也对当时河北、河南等周边省区的农田水利建设起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农田水利活动的影响清代山西的农田水利活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促进了经济社会的繁荣。

清代中期,山西的粮食产量已经超过了1亿石,成为全国的产粮大省之一。

而且,山西的面积较小,由于水利设施的完备,土地产出大,这对于人口密集的山西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由此,可以看出清代山西的农田水利活动对山西的农业与经济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对今日社会的经济和农业发展有着深刻的启示。

清代运城盐商的社会担当

清代运城盐商的社会担当

在古代,中国的盐产地主要集中于沿海地区和内陆的盐湖。

其中,山西运城的盐池是最著名的盐产地之一,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古代盐业实行专卖制度,只有得到政府发放的盐引的商人才能从事产盐贩盐。

运城地区的盐主要供应北方地区。

运城盐商依靠本地的资源优势发展壮大,形成了著名的四大坐商。

运城盐商发家致富之后,广行善举,反哺社会,为运城的各项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自然灾害来袭后,他们积极承担起恢复当地经济发展的责任。

除了秉承“仁”“义”的营商理念回报乡里外,他们也表现出对提升社会地位的渴求。

清代运城盐商概况自古以来,运城盐池资源丰富。

河东盐商历经多代的经营,在清朝发展到了顶峰。

清代初年,清政府下令废除河东盐生产官营制,颁布了“畦归商种”的政策。

所谓“畦归商种”,即将盐田的生产权交由盐商,准其世代相袭。

政府向拥有畦地清代运城盐商的社会担当◇ 任佳琦的商人征收盐税。

这项政策使得河东商业资本进入生产领域,标志着食盐生产首次由国家垄断变为商人出资的民营资本参与活动。

这些盐商后来分化出了从事生产的坐商与负责运销的运商两种。

其中,部分规模大、较为独立的盐商,兼生产、运销两者。

清代中叶,运城盐池地区的盐商高达420多家。

运城盐业的繁荣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士农工商”的传统思想,致使当地百姓不问农事,大半“为商所在”。

四大盐商家族分别是槐泉王氏、南高刘氏、运城姚氏和运城杜氏。

运城盐商代表有临猗人阎天杰,孜孜不倦经营盐业数载,回乡报效故里恩情。

王氏家族王世泰,平时不多言语,但在家乡旱灾严重之时,他带头倡议赈灾,捐银千两,远购粮食储存于义仓中,谢绝乡邻为他树碑立传的一番美意。

盐商大户周宗贤,是运城盐池拥有两号盐畦的12锭大坐商之一。

留存至今的周家大院风格古朴典雅,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盐商家族的文化底蕴。

坐商专门从事产盐。

推行“畦归商种”期间,因后期资金困难,坐商聘请当地大富入股经营,聘任本地人为掌柜,商贾坐收利润,是为坐商的最初形态。

明清时期山西市镇的布局与类型

明清时期山西市镇的布局与类型

捞史地涅第十二辑_…・・,~■ii一■一•—明清时期山西市镇的布局与类型马玉山历史地理学的科学研究发展到今天,区域性的研究不仅成为可能,也是各地区经济开发、改革的需要。

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各地区市.镇建置不断增加,就更需要从各方面科学研究领域中,为市镇建设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实证。

如果用巧史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分析某一地区市镇的兴衰过程及其原因,为今天的市喷布局、规划和发展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对各地区的经济建设将会有所裨益。

近年束,国内外对江南地区、运河沿线市镇的兴衰展开了研究,从而揭示了历史时期,特别是明清时期这些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经济发展的地理特征。

但是,或许因为在封建社会后期,北方的市镇经济相对落后,因而,关于北方市镇发展演变的研究甚至还没有屡开,更谈不上按照现在的省区划分,来硏究各个省区市镇兴衰的过程。

事实上,尽管市镇的兴衰决定于商貼经济的繁荣和衰退,但因各地区地理条件不同,这种兴衰过程也是有差别的。

只有从各地区地理条件的演变着手,研究历史时期市镇发展的过程,才能从时间和空间上把握市镇建设上的一些规律,使各省区的市镇布局更加趋于合理,市镇经济发展久盛不衰。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木文打算对明清时期山西市镇的布局与类型及其兴衰过程作亠概括性的分析。

明清的市镇,是在宋元甫镇的基础上兴起和发展的。

根据《宋会要辑稿》及《元丰九域志》的记载,当时河东一路的市镇约有40几个,诸如祁县的团柏镇,清徐县的徐沟镇.冀氏县的和川镇,沿续至今。

按照宋朝的创度,民聚而不为县,有课税者则为镇。

所以,《辑稿》与《九域志》中,往往在所列市镇下注出:“酒”、“榷”、“监”、“税”、"场”、"务”、俾、“盐”等字样,来说明某一市镇的经决职罷以及课税的主要对象。

从这里,我们可以推测,北宋的市镇,基本上是设置在矿产、橋场、监卖以及手工业较发达的地方。

当吋文路、府、州、县所在地虽然也开设草市,但这些城市的主要职能还在政治方面,而不亢经济方面。

清代农村社会与农业生产方式

清代农村社会与农业生产方式

清代农村社会与农业生产方式清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一个关于农村社会和农业生产方式变迁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农村社会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发展。

本文将通过几个方面来探讨清代农村社会与农业生产方式的关系和发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清代农村社会的基本特征。

在清代,农村社会的最基本单位是家庭。

大多数农民都生活在传统的农村社区中,家庭经营着自己的土地,生产和生活都在家庭内部完成。

农村社会也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以及封建主义的家族观念和道德规范。

其次,清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发展是农村社会变迁的重要方面。

在清代早期,农村社会主要依靠传统的农耕生产方式,这是一种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生产方式。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进步,农业生产方式逐渐发生了变化。

清代中期,随着火药武器的发明和农业机械的引入,农村社会开始出现新的生产方式,如水稻直播和水冲田法。

这些新的生产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使得农民能够生产更多的粮食。

此外,清代的农村社会还面临着人口增长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土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土地纠纷和土地流转成为农村社会面临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清代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土地整顿和土地流转制度。

这些政策试图平衡农民的权益和土地的利用,促进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发展。

最后,清代农村社会还面临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的转型。

在清代晚期,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对华贸易的不平等条件对中国的农村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为了适应新的经济格局,农村社会开始转向农业产业化,发展新的农产品和农业加工业。

这些变化不仅改变了农村社会的生产方式,也改变了农村社会的社会结构和经济格局。

综上所述,清代农村社会与农业生产方式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和相互影响。

清代农村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变迁是农村社会变迁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研究清代农村社会与农业生产方式的关系,不仅可以深入了解清代社会和农业发展的历史,也可以对今天的农村社会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有所启示和借鉴。

清代山西农业史

清代山西农业史

清代山西农业史清代山西农业史山西省地处华北平原以西(太行山之西)、黄河中下游之东、王屋山和砥柱山(在今河南三门峡市内)以北、蒙古的丰镇厅和清水河之南。

平均海拔800~1500米,称山西高原,为黄土高原的一部分,总面积为2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1024万多(按乾隆二十七年统计)。

其自然地理条件,从整体上看不算优越:境内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普遍气温较低,并且北寒南暖,全年南北气温平均相差10℃多。

地表水资源不足,尤其是晋北一带这些特点表现得更为突出。

而且降雨量不多,旱多涝少(且雨量分布不均),不良的自然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并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地的租佃关系。

土地总面积为700.8万余顷,荒山荒地众多,约为654万顷,森林覆盖率不高,只有2万多顷的山地林,耕地面积也仅有53万余顷[1],农业生产空间欠广。

农田以旱地为主,水田很少,仅占总耕地面积的5%。

境内北中部产玉米、谷子、高粱、莜麦、荞麦等杂粮,其中太原县还可利用晋水育稻。

晋南以产小麦为主,兼种棉花及少量水稻。

一、生产条件与耕作习惯省内北部地区,人稀地多,农田面积稍广,中部人地比例较为适中,而南部则显得人多地狭,不足耕种。

但北部耕种条件不好,土地贫瘠,水资源短缺,且山地坡地居多,水土流失严重。

中部地区,虽然平地、二阴地居多,但水肥资源仍然不够,制约着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

南部一带,相对而言,土地肥沃,水利条件好。

综观全省,农业经济呈现不平衡的发展状态:晋南地方,农业生产搞得较好,晋中地区稍差些,北路农业则最为落后。

具体地讲,晋南的平阳府、蒲州府、绛州、解州一带,稼禾两年三熟,夏季收了春麦后,种一茬荞麦,或种冬麦,或歇休。

如种棉花,则一般为一年一熟。

故麦茬地可种花,或于花茬地种麦。

再如濒临黄河的临晋、芮城、永济等县,种麦之外,又往往中稻,收获颇佳。

割稻后立即翻耕,撒种菜籽,入冬可收油菜、芥菜等。

平、蒲地方,人口人口密度大,农户经营农田面积相对要小些,一般为30亩左右[2]。

山西历史文化简介

山西历史文化简介

山西历史文化简介山西省自古就有人类活动的迹象,并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根据中国最早的史书《禹贡》记载,山西地区最早为冀州之域,后为并州、以及司隶校尉部之西北境。

早期人类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

在这片土地上,10万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西侯度文明和丁村文明遗址标明,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有了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之久,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美称。

下川遗址、西侯度文化和丁村文化遗址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有了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炎帝都曾把山西作为活动的主要地区。

中国史前三大伟人尧、舜、禹,都曾在山西境内建都立业。

山西古代又称并州古属冀州之域,虞舜以冀州南北太远,分置并州。

应邵曰:“地在两谷之间,故曰并州。

”夏仍为冀州地,周曰并州。

《周礼·职方》:“正北曰并州,其山镇曰恒山,薮曰昭余祁,川曰滹沱、呕夷;浸曰涞、易。

”据《舆地广记》载,周并州包括今山西全境和河北、内蒙部分地区。

古代时期周朝时,山西是唐国的领地。

后来唐叔虞的儿子燮父因唐国临晋水,改国号为晋。

春秋时,山西是五霸之一的晋国。

战国时,瓜分了晋国的韩、赵、魏三国,与秦、楚、齐、燕并称为战国七雄。

秦始皇一致中国后,在山西设有太原、上党、河东、雁门、代郡等五郡。

到隋时,太原是黄河流域仅次于长安和洛阳的第三大城市。

隋末,李渊父子起兵于太原,建都长安后,把太原尊为“北都”,意即“别都”。

五代时期,后唐、后晋、后汉和北汉都是以山西为依据地起家。

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山西的位置举足轻重,而且由于其特殊的天文地位,越是乱世越是显得重要,谁拥有了山西,谁就可以称雄天下。

所以,清人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指出:天下情势,必有取于山西。

金元时期,山西的经济、文明在中国北部居抢先位置。

明代时,设山西行中书省于太原,后改为承宣布政使司,统管山西五府三州。

清代,开端称为山西。

山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拥有丰厚的历史文明遗产。

清朝的农业改革与粮食生产

清朝的农业改革与粮食生产

清朝的农业改革与粮食生产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最后一个朝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朝代之一。

在其统治下,清朝进行了一系列的农业改革,以促进粮食生产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的繁荣。

本文将重点探讨清朝的农业改革和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一、清朝农业改革的背景清朝建立后,继承了明朝的一些政策和制度。

然而,由于清朝统治者是外族,对中国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理解比较有限,清朝初期的农业生产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清朝进行了一系列的农业改革。

二、土地制度改革与土地整理清朝开始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将土地私有制与封建土地所有权相结合。

清朝推行的“一亩三十五分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的地位,农民可以拥有自己的土地,并享受相应的产权。

土地整理是清朝农业改革的重要一环。

清朝通过土地整理,对土地进行合理规划和分配,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清朝皇帝頒布了《康熙寶鑑土法令》,明确了土地归属、负责与权益的划分,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三、农田水利与灌溉体系的建设清朝高度重视农田水利与灌溉体系的建设,通过修筑水利工程、开辟水源,改善农田的排灌条件,提高了农田的水资源利用率和抗旱能力。

清朝还在一些地区建设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如长江流域的护江堤和南京江南水利等。

这些水利工程的建设为农田提供了足够的水源,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四、农业技术的改进与推广为了促进农业生产的提高,清朝推进了农业技术的改进与推广。

清朝鼓励农民采用新的农业工具和生产方式,引进了新的农作物种类和种植技术。

在农业技术方面,清朝广泛推广水稻和小麦等耐旱农作物的种植。

清朝还鼓励农民使用高效农具,如犁具、农机等,提高了耕作效率。

五、农业税收制度的改革清朝的农业改革还涉及到农业税收制度的改革。

清朝调整了农业税收政策,降低了农民的赋税负担,促进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清朝通过减轻农民的税负,改善了农村的经济环境,农民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业生产中,提高了粮食产量。

六、农业改革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清朝的农业改革对粮食生产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清朝农学和农业技术

清朝农学和农业技术

清朝农学和农业技术清代的农业生产和明代比较,基本上没有多少变化。

只是植棉区比明代有所扩大和增多,到清末,大致形成了江浙沿海、两湖、皖赣沿江和华北平原四个重要产棉区。

整个农业生产力发展比较缓慢,技术上有些局部的改进和提高。

第一节农具和农田水利农具农具方面,出现了“深耕犁”。

《马首农言》称:“然也有特用深犁者,地力不齐也。

”清代深耕到何程度,《知本提纲》中提到“有浅耕数寸者,有深耕尺余者,有甚深至二尺者。

”又记:“用犁大小,因土之刚柔,刚土宜大,柔土宜小”;开垦荒地则用“坚重大犁,或二牛,或三牛以开之”。

说明当时的犁有大犁、小犁和坚重犁之别。

深耕犁的发展,反映了耕作技术的提高。

小型农具在清代进一步完善,如稻田整地灭茬的农具辊轴,大约由■■发展而来,作用是把田间杂草和秧苗同时滚压入泥,过宿之后,秧苗长出,而草则不能起。

《致富纪实》一书中谈到种植双季稻时使用的一种农具,在早稻收割后,“不再犁田,铺石灰一道,用匍蓘将禾兜打落,便可插秧”。

道光年间(1821—1850),贵州遵义一带出现一种名为“秧马”的农具,其形制和作用,与宋元时记述的“秧马”不同,而类似辊轴,用以掩杀绿肥和杂草。

以上农具在双季稻地区作用尤为明显。

塍铲、塍刀是清代南方丘陵地区水田作业的两种农具,用以整治田埂。

这种农具灵巧轻便,能提高作业速度和质量,《梭山农谱》记有其形制。

《梭山农谱》还记述了一种水稻除虫工具:“田家奋臂举梳行,累累就毙矣。

虫当梳者,血肉俱糜梳齿上”。

《农言著实》著录一种适应于北方旱作地区的中耕除草工具:“漏锄”。

这种锄的特点是锄地不翻土,锄过之后土地平整,有利于保墒,而且使用轻便①。

漏锄至今在关中地区仍然普遍使用。

农田水利太湖地区的水利工程,在明、清两代都是以水道疏浚为主。

1570 年,经海瑞主持的一次水利工程后,吴淞江下游基本形成今天的流向。

清时,黄浦江“夺溜代吴”,吴淞江等水道退居次要地位,为便于节制,又在黄浦江口建大闸一座。

山西的历史文化简介

山西的历史文化简介

山西的历史文化简介
山西简称“晋”,因其地处黄河中游而得名,又称河东、山西。

古称“晋、魏”,春秋时为晋国故地,战国时为魏地。

秦汉
以后,山西地域的行政区划和管理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东汉至隋初为郡,唐宋两代为路,明清时期为省。

山西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就有人类居住,已有5000年的文明史。

商代末年至西周初年是商文
化和周文化的形成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晋国、魏国和赵国等诸侯国。

战国时期的魏、赵、韩三家分晋后形成了新的三晋——赵国、魏国和韩国。

战国后期到秦代是秦文化的形成时期,秦统一中国后实行了“郡县制”和“郡国并行制”,使山西地区
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从秦代至清代山西地区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从秦至清,山西地区先后出现了
12个王朝和政权,即秦、西汉、东汉、西晋、北魏、北周、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

这期间中原地区发生了多次大规模的战争,给山西地区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 1 —1 —。

三晋地区明清时期的农具

三晋地区明清时期的农具
布 2 . 万 匹,在全 国各 司府 中位列 第 3位 。 《 首农 言 ・ 91 一 弓 织 事》 篇 中有 明万 历十九 年 ( 元 19 年) 寿 阳知县兰 尚质 公 51
从 陕西 引进棉花 ,并教 民纺织 的记述 。清初 ,山西棉花 生产
随着社会经 济的需要进一 步发 展 ,植棉 区已由晋南发展 到晋
产量高 、用 途广 ,很快就在 山西各地传播 开来。甘薯 ,原产
拉 丁美 洲 ,明万历年 间 ( 公元 17 5 3年 一 6 8年)传 人我 国, 11
具 近百种 ,几乎囊括 了山西地 区当时所能看到 的一 切农业必
称作番薯、朱薯、玉枕薯和红山药,清乾隆二十一年从河南 备用具 。
传 人 山西 。此外 ,相 继传 人 山西 的还有 花 生 、马铃 薯 、甜 菜 、烟草等 ,这些新 品种农作 物的引进 ,大大地繁荣 了山西
《 马首农言 ・ 器》 篇所记载 的农 具 ,种类 繁多 ,分类明 农 晰。除大量 的农具 ,如犁 、耒耜 ( 耙) 犁 、碌碡 、耧车 、镢 、
随着资本 主义 的萌芽 ,中国对外 开放 、交流 日益频 繁 , 栽 培作物 的交流 、引进也逐 渐多 了起来 。公元 1 6世纪 ,山 西棉花 生产和手工业纺织 就有相 当的基 础。明万历六年 ( 公 元 17 5 8年) ,官府 向农 民征收 的棉 花数额达 615万 ,棉 .2
当时全 国及 后世 的经济 、文化 的发展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进
想。 “ 坐贾行商 ,不如开荒 ,湿耕泽 锄 ,不如归去 ,耕 而不
入清朝 时期 , 业生产在经过 短暂 的凋 敝后 渐渐复苏 ,这 主 农 要 与政 府采 取一 系列 的鼓励 垦荒 、兴修 水利 等农 业措 施有

山西史名词解释

山西史名词解释

山西史名词解释一、山西古代史(一)山西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1、最早在180万年以前在今天的芮县西侯渡村已有人类生息。

2、山西襄汾县丁村人是山西境内的远古人类,距今约14万年。

3、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西阴人(今山西夏县)早在6000年前已经养蚕取丝了。

4、传说中黄帝的妻子嫘祖(山西夏县人)发明缫丝技术和织布方法,后世称其为“先蚕神”5、传说中的后羿射日(山西屯留县三嵕山)、女娲补天、嫦娥奔月都发生在山西。

6、传说中的尧舜禹都曾在山西南部建立都城即:尧都平阳(今临汾)、舜都蒲板(今永济)、禹都安邑(今夏县城西北)。

(二)夏商周时期1、中国第一个王朝,夏,其地域就在晋南、豫西一带兴起。

2、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城市遗址是陶寺城墙。

陶寺文明也是夏代存在的证明之一、3、“晋”的由来:公元前1046年,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桐叶封地”),后人为纪念叔虞在晋水之源,建唐叔虞祠(今晋祠),叔虞死后,其子即位,改国号为晋(三)春秋战国时期,国君晋文公为五霸之一、1、春秋时期,城濮之战(今山东),“退避三舍”,晋文公打败楚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2、“寒食节”:春秋时期,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将绵山改称“介山”。

清明前一两天吃冷食以寄哀思。

3、春秋末期,赵简子家臣董安于:①晋阳城最早由他主持建造②先祖是晋国大史董狐因秉笔直书“赵盾弑其君”,被孔子誉为“古之良史”。

4、春秋晚期,晋国赵卿(赵简子)墓位于太原市金胜村西北,是迄今为止等级最高、规模最大、随葬品最丰富、资料最完整的晋国墓葬。

5、春秋时期晋国音乐大师师旷有“乐圣”之称。

5、战国时期被韩、赵、魏三国瓜分,此后山西别称“三晋”6、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军事-使北方出现影响深远的民族融合。

7、战国时期规模最大最残酷的战争是-秦赵两国的长平之战(今山西高平),“白起坑赵”“纸上谈兵”8、战国时期起于三晋的法家是:李悝《法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封建法典、吴起、商鞅、申不害、荀子、韩非子。

2020_2021学年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2020_2021学年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原因: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2.表现( 1 )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大片土地得到开垦,许多荒山旷野改造成农田,边远地区也得到了开发。

( 2 )在兴修水利方面,对、淮河等大河以及大运河进行治理,还组织人力修建了许多堤坝、渠堰、海塘。

( 3 )在庄稼种植方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等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 4 )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品种增加,棉花、甘蔗、烟草、茶叶、药材,以及花卉、水果等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3.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知识点2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4.手工业的发展( 1 )丝织、棉织、印染、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 2 )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

5.商业的繁荣( 1 )商业网: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 2 )商帮: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

例如,山西商人组成的晋商和江南徽州府商人组成的。

知识点3人口的增长6.原因: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

7.表现:到时,全国人口总数达到1.5亿。

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8.问题( 1 )有些地方,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地矛盾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下降。

( 2 )庞大的人口也造成,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课堂基础达标知识点1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康熙统治时期,组织民工修浚永定河,开挖了一条200多里长的新河道,使“往年永定河冲决之处”,“斥卤变为膏腴,不下数百十顷”由此可以看出,康熙皇帝重视()A.开垦荒地B.兴修水利C.改进种植技术D.发展商业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清朝山西行政区划

清朝山西行政区划

看看,清朝时山西的行政区划∙收藏∙回复吧友218.94.30.*山西省:沿明制,为省。

省治太原府。

--------------------------------------------------------------------------------山西巡抚:顺治元年(1644)设,驻太原府;雍正十二年(1734)兼提督事务。

山西布政司:初沿明制,设山西布政司左、右布政使,驻太原府;康熙六年(16 67)只设布政使。

山西按察司:初沿明制,设山西按察司,驻太原府;宣统二年(1910)改设山西提法司。

--------------------------------------------------------------------------------冀宁道:沿明制置冀宁道,驻太原府,领太原府、泽州/泽州府、辽州、沁州;康熙四年(1665)裁冀南道,以汾州府、潞安府来属;雍正二年(1724)增领平定州。

河东盐法道:沿明制置河东道,驻蒲州/蒲州府,领平阳府;雍正二年(1724)增领蒲州/蒲州府、解州、绛州、隰州、吉州;乾隆三十七年(1773)增领霍州,而吉州降;嘉庆十二年(1807)移驻安邑县运城①,以盐法道兼。

雁平道:初沿明制置,驻大同府,领大同府;康熙四年(1664)裁;十年(1671)置,驻代州,领大同府;雍正二年(1724)增领代州、忻州、保德州;三年(1725)增领朔平府、宁武府。

归绥道:乾隆六年(1741)置,驻归化城,领归化城厅、绥远城厅、归化城通判;二十五年(1760)增领萨拉齐厅、清水河厅、托克托厅、和林格尔厅,裁归化城通判;二十七年(1762)移驻绥远城;光绪十年(1884)增领丰镇厅、宁远厅;光绪二十九(1903)年增领兴和厅、陶林厅、武川厅、五原厅;光绪三十二(1905)年增领东胜直隶厅。

--------------------------------------------------------------------------------太原府:冲繁难,首府。

三晋地区的犁铧与犁壁

三晋地区的犁铧与犁壁
期就 已基本定型。 由于开垦荒地 、犁耕熟地 和开沟等不同的 功用及土壤条件的不 同,犁铧 的结构有 细微 的变化。这就是
铧、 。 镌
址出土的铜铃和犁形石器 ,说明山西先 民在金属 的认识 和使
用上也领先全国一步。农业生产从原始 的石器 、骨器 、蚌 器
和木质工具 ,逐步过渡到金属工具 的使用 ,这无 疑是 一场伟
叠 圜田 ! 坚

三晋地 区的犁 铧与犁壁
口 胡泽 学

三 晋地 区 ,是 中国历史 上最 重要 的地 区之一 ,历 史悠 久 ,文化绵长 ,科 技发达 ,是研究 中国农业史不可 或缺的地 方 。三晋地 区 的犁铧 与犁壁有 相 当的特 点 ,特别 是 阳城 犁
之一 。宋 元 以后 ,虽 然中 国的农业 重心 向南方转移 ,但是 , 山西 以其先进 的农业生产技术 和先进 的农 耕文明 ,直接或 间 接地影 响着其他地 区的农业 发展 ,同时 ,山西地 区也 吸收南
镜 ,闻名天下 ,是 中国犁镜 百花 园中的一朵奇葩。
旧石器时代的三晋地 区,有非常 多的重大发现。到了新 石器 时代 ,这里 发展 更为迅 速 ,特别 是农业 生产 技术 的发 展 ,更是如此 。仰韶文化 时期 ,晋南地区已成为我 国远古 时
方地 区的农业生产技术 ,并 对本地农具形制进行改进 ,如使
最重要的 ,而便 于翻地播 种 ,深耕翻土则相对次要些 。具体

新时期下发展 农机专业 合作 组织 的思考
口赵 鑫 马 惠
摘 要 分析 了农机 专业合作组织发展 中面临的 问题 ,阐述 了新 时期 下发展 农机专业合作 组织新思 想和 思路 。
提 出 了发 展 的意 见 和 建 议 。 关键词 发展 农机 合作社 思考 ¥ 3 . 文 献标 志码 A 2 39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
(2)一些农村地区发 展为工商业市镇
前门街市图(局部)
(3)大城市工商业非常繁荣 (4)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
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
①代表:晋商和徽商
②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盛 世 滋 生 图
晋商
晋商俗称“山西帮”, 亦称“西商”“山贾”。在漫 长的历史中,晋商以山西富有 的盐、铁、麦、棉、皮、毛、 木材、旱烟等特产,进行长途 贩运,设号销售,套换江南的 丝、绸、茶、米,又转销西北、蒙、俄等地,其贩运销售活动 遍及全国范围,形成了成为能与南方徽帮相抗衡的最有经营实 力的北方晋帮集团。晋商真正崛起于明代,至清乾隆、嘉庆、 道光时期已发展到鼎盛。特别是到清朝中叶,山西商人逐步适 应金融业汇兑业务的需要,由经营商业向金融业发展,咸同时 期山西票号几乎独占全国的汇兑业务,成为执全国金融牛耳的 强大商业金融资本集团。
徽商
徽商与晋商齐名,徽商又 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或“徽 帮”。它是旧徽州府籍商人或 商人集团之总称。徽人经商, 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就有新 安商人活动的记载,以后代有 发展,明成化、弘治年间形成 商帮集团。一代代的徽州人靠贩运盐、茶、山货,经营文房四宝, 走出一条日后教科书上才有的贸易路线:东进苏杭无锡常,抢滩 芜湖商道,掌控长淮水运口,南达湘、蜀、云、贵、川,往来京、 晋、冀、鲁、豫间,远涉西北、东三省。最后,西进赣、湘,沿 东南达闽、粤两省,直至扬帆入海与日本进行贸易。此时的徽商 达到鼎盛时期,“无徽不成商”开始叫遍天下。
【点拨】根据题干材料中“苏州等地”“工商业成为民 众生计的主要来源和国家赋税的重要来源”可知明清时 期江南地区工商业发达,C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与江南 地区农业生产水平无关,排除A;题干材料只说苏州等 地工商业发达,没有说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排除B;题 干材料未涉及南北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对比,排除D。 【答案】C

清代山西主要农田水利活动

清代山西主要农田水利活动

清代山西主要农田水利活动清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时期,也是我国农业水利发展历程中一个较为重要的时期。

在清代,山西地区的农田水利活动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和成就。

以下将对清代山西主要农田水利活动进行简要介绍。

一、大规模开发流干河流域清代,流干河流域是山西地区的主要流域之一。

自18世纪中叶以来,由于流干河流域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一些富有的地主商人开始大规模开发流干河流域的农田水利。

他们利用自己的资金和劳力,在流干河流域修建水利工程,加大种田面积,并逐渐形成了以水田为主的农业经济。

在水利工程方面,山西流干河流域的地主商人主要采用了挖井、筑堤筑坝、疏浚水道等方式。

其中,挖井是最主要的工程之一。

这些井通常是由几个地主和商人联合出资修建,每个井能灌溉几百到几千亩田地。

此外,他们还修筑各种大小的坝、沟、渠、塘等,以收集雨水或蓄积水源,为种植水稻、豆类、棉花等提供水源。

二、水旱灾害防御建设清代,山西地区经常发生洪涝、旱灾等自然灾害,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因此,山西农民和地主商人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防御水旱灾害。

在防御洪涝和保护农田的方面,当地的地主商人主要采用了两种方式。

首先是加强堤防、筑坝、开渠等工程建设,控制水流,防止洪水泛滥。

其次是选择适宜的土地,在地形较高的地区种植作物,如小麦、油菜、高粱等,这些作物具有较强的耐旱能力,可以在灾害发生时保证一定的收成。

三、山塘工程的兴建山西地区的山沟丘陵地带地势复杂,水资源较为匮乏,因此在清代,当地的地主商人开始大力推广山塘工程。

这种工程主要是在靠山种田,通过修建山塘来积蓄天然降雨水和山间溪流水,为种植水稻、豆类和蔬菜等提供水源。

在山塘工程的兴建过程中,当地地主商人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他们需要在高山峡谷之间修建大型水坝,凿削山体,采石、扛石、搬石,这些工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但他们坚持不懈,最终在山西地区修建了一大批山塘水利工程。

总之,清代山西在农田水利发展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较为重要的成就。

清代《晋政辑要》中关于山西各地义学的经费来源梳理-中国古代史论文-历史论文

清代《晋政辑要》中关于山西各地义学的经费来源梳理-中国古代史论文-历史论文

清代《晋政辑要》中关于山西各地义学的经费来源梳理-中国古代史论文-历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义学又称义塾,是中国古代社会为贫寒子弟设立的免费初等教育机构,是古代初等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清代义学由国家提倡,地方政府负责。

康熙五十二年,各省府州县,令多立义学,延请名师,聚集孤寒生童,励志读书,表明政府对义学的重视。

至雍正元年定各州、县设立社学、义学之例。

在政府的倡导下,山西义学逐渐发展起来。

关于地方义学的管理及其经费,《清会典》记载:各省由府州县董理,酌给膏火。

由此可见,地方政府对当地义学及其经费负责管理。

据光绪朝《晋政辑要》记载,当时山西义学共三百三十三所,各州县均设有义学。

本文通过《晋政辑要》中关于山西各地义学的记载,对其经费来源进行梳理。

从总体来看,山西义学的经费来源,主要可以分为官府出资和民间捐资两大途径。

一、官府出资官府出资是指义学办学的各项经费来源于地方政府资助。

山西义学中官府出资经费依据各地的具体情况,主要有:从政府收入中拨款、给义学划拨学田、从书院中抽取部分收入三种形式。

(一)官府拨款官府拨款主要指地方政府官员动用地方财政收入或将部分收入所生利息划拨给义学充作经费,构成义学经费的重要来源。

1.直接拨款。

地方政府从各项收入中抽出一部分作为义学经费,保证其正常运转。

其中,一些州县义学经费由清徭局款项内拨出,如《安邑县志》记载,知县万启钧光绪十二年禀称:该县义学每岁提清徭局余款钱四百八十千以资修缮。

汾州府、赵城县义学经费也由清徭局款项内动支。

另外,季规银也是政府拨款渠道之一,如光绪九年,徐沟县知县将当商岁交县署季规银三百七十两捐作经费;凤台县城关义学每年在当商季规内拨给钱二百二十千,以资修缮。

除此之外,政府的其他收入也是义学经费部分来源,如《黎城县志》记载,义学经费由知县从骡柜节省项下岁提;《潞安府志》载,长治县义学由知县每年在考棚节省筹款项下动支钱二百千以资修缮;保德州义学部分经费来源于政府从各庙船筏布施内岁提钱十千获得。

浑源发展历程

浑源发展历程

浑源发展历程浑源是山西省位于山西南部的一个县级市,地处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优势。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浑源的发展历程。

浑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这里原为晋国的封地,后来经历了秦、汉、隋、唐等多个朝代的统治。

南朝宋时期,浑源正式划归到河东郡,成为一个独立的县。

在隋唐时期,浑源地区成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人口逐渐增多,城市规模也迅速扩大。

到了明清时期,浑源逐渐成为军事要地,多次成为金、蒙古、明、清等朝代争夺的焦点。

从那时起,浑源开始变得更加重要,威名赫赫。

尽管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兴衰,但浑源始终是山西省的重要区域之一。

进入20世纪以后,浑源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特别是2003年,浑源市正式宣布成立,实现了从县级地方到地级市的质变。

这一举措为浑源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动力和机遇。

在浑源的发展历程中,农业一直是经济的支柱产业。

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农业发展面临着很多困难。

然而,在不懈努力下,浑源的农民们通过引进现代农业技术和改良传统种植方式,使得农业产量大幅增加。

如今,浑源已经成为山西省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除了农业,浑源还注重发展工业,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特别是在能源、化工、建材和机械制造等领域,浑源的企业取得了良好的发展。

同时,浑源还大力发展旅游业,利用现有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度假。

这为浑源的经济发展增加了新的动力。

近年来,浑源在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市政府先后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改造,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

此外,浑源还成功引进了一批知名的商业品牌,为居民提供了更多优质的商品和服务。

现在的浑源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发展的地方,还是一个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地方。

随着经济的发展,浑源人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交通、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也得到了有力的保障。

浑源的发展历程证明了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创新的重要性。

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浑源逐渐找到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史学纵横】清朝新作物的引进和推广

【史学纵横】清朝新作物的引进和推广

清朝新作物的引进和推广
自明朝开始的海外农作物的引进,到清朝又有新的发展。

顺治年间,玉米种植还不普遍,山区种者稍多。

玉米适应性强、产量高的优点,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人们在山区和平原地区大量种植玉米。

19世纪后,玉米成为重要的粮食作物。

明朝时,甘薯从外国传到福建和广东。

清初开始,甘薯种植逐步在浙江及长江流域发展起来。

自乾隆初年起,甘薯在北方的河南、陕西、直隶等省份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展。

甘薯成为清朝中后期农民的重要口粮之一。

康熙年间,花生在福建、广东、浙江、湖南及台湾等地已有种植。

北方种植花生的时间晚于长江流域,但在乾隆年间也得到较大普及。

19世纪后期,传教士从美国带来大粒花生品种,并在胶东半岛落地安家。

花生在清朝成为重要油料作物。

烟草传入中国后,到18世纪末叶,种植遍及全国。

福建浦城、浙江塘西、湖南衡州、山东济宁等地成为著名的烟草产地。

顺治七年(1650年),马铃薯最先传入台湾。

17世纪后期,云南、贵州、四川、陕西、湖北、山西等地广泛栽培马铃薯。

马铃薯以生长期短、适应性强、耐贫瘠等优点,受到农民的欢迎。

贫困农民往往把它当作主食。

甘薯、玉米等抗旱、耐贫瘠、适应性强、产量高的农作物的推广,成为清朝前期人口快速增长的重要物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代山西农业史清代山西农业史山西省地处华北平原以西(太行山之西)、黄河中下游之东、王屋山和砥柱山(在今河南三门峡市内)以北、蒙古的丰镇厅和清水河之南。

平均海拔800~1500米,称山西高原,为黄土高原的一部分,总面积为2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1024万多(按乾隆二十七年统计)。

其自然地理条件,从整体上看不算优越:境内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普遍气温较低,并且北寒南暖,全年南北气温平均相差10℃多。

地表水资源不足,尤其是晋北一带这些特点表现得更为突出。

而且降雨量不多,旱多涝少(且雨量分布不均),不良的自然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并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地的租佃关系。

土地总面积为700.8万余顷,荒山荒地众多,约为654万顷,森林覆盖率不高,只有2万多顷的山地林,耕地面积也仅有53万余顷[1],农业生产空间欠广。

农田以旱地为主,水田很少,仅占总耕地面积的5%。

境内北中部产玉米、谷子、高粱、莜麦、荞麦等杂粮,其中太原县还可利用晋水育稻。

晋南以产小麦为主,兼种棉花及少量水稻。

一、生产条件与耕作习惯省内北部地区,人稀地多,农田面积稍广,中部人地比例较为适中,而南部则显得人多地狭,不足耕种。

但北部耕种条件不好,土地贫瘠,水资源短缺,且山地坡地居多,水土流失严重。

中部地区,虽然平地、二阴地居多,但水肥资源仍然不够,制约着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

南部一带,相对而言,土地肥沃,水利条件好。

综观全省,农业经济呈现不平衡的发展状态:晋南地方,农业生产搞得较好,晋中地区稍差些,北路农业则最为落后。

具体地讲,晋南的平阳府、蒲州府、绛州、解州一带,稼禾两年三熟,夏季收了春麦后,种一茬荞麦,或种冬麦,或歇休。

如种棉花,则一般为一年一熟。

故麦茬地可种花,或于花茬地种麦。

再如濒临黄河的临晋、芮城、永济等县,种麦之外,又往往中稻,收获颇佳。

割稻后立即翻耕,撒种菜籽,入冬可收油菜、芥菜等。

平、蒲地方,人口人口密度大,农户经营农田面积相对要小些,一般为30亩左右[2]。

乡民辛勤劳动,精耕细作,往往取得较好的收成。

上述南路的河东地区农民,在进行农业劳动时,比较注重生产技术。

通常在夏收或秋收后,要用木犁深翻田土,整理农地。

其目的是将稼茬翻入深处,沤烂残技败叶,既可除草,又可得肥源培田。

同时,用耱耙打碎土块,熟化土壤,为下年开播做前期预备工作。

继之,到春种季节,老农事先翻地,再次熟耰,碎土保墒。

对过于干旱的土壤,进行空灌,调节商情。

在下种前,或用草木灰水浸种,或用砒霜拌种,防止作物的黑穗病和虫害发生。

此种传统办法,行之有效,故当地百姓长期坚持。

民间注重水肥作用,在保墒的基础上,又多加底肥,以畜肥和土灰为主。

即一般以牛羊粪做底肥,以猪粪做追肥。

其时在江南地方有“种田不养猪,秀才不读书,必无成功”的农谚,而在山西河东地区以至平阳、霍州一带,也同样有种田须养猪积肥的说法。

山西农书曾记到:“豕不放于街衢,亦不可常在牢中,宜于在牢地掘地为坎,令其自能上下,或由牢而入坎,或由坎而入牢,坎内泼水添土,久之自成粪也。

”[3]这是晋南晋中地方改散养为圈养,以利积肥壅田的一大进步。

锄禾拔草也较为认真。

河东地区和晋中一带的农民有一种旱锄的经验,即选择晴天锄地,既利除草,也可松土,“阴雨天入地无利有害”[4]。

在庄稼成长期间,通常要锄禾三至五次,一次比一次浅,一次比一次精心。

初锄讲究深入,有松土之意,可越往后庄稼长得越高,根浦浅层,就越忌讳深锄了。

锄草或锄田,主要是在豆禾、棉花、蔬菜地里进行,麦禾因密植之故,一般不下锄,只是在旱日(晴天)入地徒手拔草,以免伤其根。

按其农作习惯,在植物生长期间,要应时施肥、浇水,及时防治虫害。

人们有时把烟草茎杆剪成小段,约三寸长,搜入田土里,以其毒性杀虫。

或用浸泡过烟草的水,喷洒到棉花或小麦的茎部和根部,以治虫害。

乾隆年间,山西地方,特别是晋南、晋中一带农民从实践中摸索灭蝗技术,进而掌握了一套有效的消灭蝗虫办法——除蝻术。

时人声称:“捕蝗不如除蝻,除蝻不如灭种。

”一些地方官在境内提倡于水涸草草枯之时,焚烧丛秽之区;或于春暖土松之时,集民于生蝗处掘地取卵种。

平阳、蒲州、绛州各地积极响应。

乾隆十七年(1752年),言官周焘曾将这种经验奏报给朝廷,引起了统治进的重视[5]。

平阳、蒲州、解州、绛州地方种植棉花,一般采取穴种,壅肥较厚,采用摘头(打天心)、整枝等一系列技术。

并严格控制棉株高度、棉田水分和棉株密度,强调稀科、通风,对田间管理精细。

这一套棉生产技术,是明代从邻省陕西引进的,在晋南运用确当,甚至有所发展。

康、乾之际,棉花的播种和管理方法又流传到晋中,在平遥、介休效果良好,收获颇佳。

晋南地方,在清代不仅认真培育传统的粮食品种,而且于康、乾之际,开发新的农作物品种,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

最早出产于美洲墨西哥、秘鲁的玉米和出产于墨西哥、哥伦比亚的蕃薯,曾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分别传入我国,先后在江苏、山东等地种植。

康熙十一年(1672年),玉米种子引入晋南,试种成功,产量较高。

其生产方法逐步向晋中、晋北推进。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境内陈云、陈燮兄弟俩将蕃薯从河南朱仙镇引入三晋河东,先在解州试种成功,逐步向北推广其栽培技术,使晋中、晋南地方百姓喜获丰收。

[6] 晋南农民对农业的投入较多,水肥并进,精耕细作、精收细打,往往获得较为理想的产量。

通常年景,河东地方亩产小麦2石左右,亩产水稻3石,玉米2石多,棉花50~60斤(皮棉),农业生产水平较高[7]。

他们为了改良土壤,曾合理利用汾水和霍泉水浇灌稼禾。

其中在晋南平阳府,洪洞县和赵城县农民本着互利的原则,经过官方许可,采取自由联合的形式,互相协作,合力开发霍山南麓的霍泉水,浇溉两县的农田。

雍正年间(1723~1735年),霍泉上有引水溉田的渠道5条:南霍渠、小霍渠、副霍渠、清水渠、丽泽渠(现在称之为霍泉渠),灌溉洪洞县李卫、永宁、湾里等33村土地和赵城县各村土地4.5万亩;到道光五年(1825年),洪、赵两县疏引霍泉溉田面积扩大到7.5万亩,[8]创霍泉水溉田的历史之最。

霍泉流量比较稳定,当地人民积极利用,不断开发,使霍泉灌区常获丰收,成了洪、赵一带粮食生产的重心所在。

比较而言,晋中地方,耕地稍多,土壤的熟化程度较高,水利条件一般化。

农民的耕作技术比晋北好,但却逊于晋南。

生产高梁、玉米、黍子、谷子、水稻、莜麦、小麦等杂粮,两年三熟,少数作物如荞麦、蔬菜等可一年两收。

水地占15%,旱地占85%,水田亩产杂粮2石左右,旱地亩产杂粮7斗~1石[9]。

该地区的耕地主要集中于太原和忻、定两大盆地,地势平衍,气候适中,对农作物生长有利,属于山西普通的产粮区。

晋中的太原县、榆次县、清源县等处的农民,还积极引用汾水、晋水既田,增进地力,提高产量。

当地从康熙初年(1662年)开始兴筑汾水第一坝堰——广惠渠(堰)后,沿河各县相继效仿,又逐渐建起广济、广义、利义、天义、天顺、公议等大堤坝,号称“汾河十大堰”,是其时开发汾河资源的最为典型的灌溉工程。

这些水利工程的灌溉范围,包括晋中地方的太原、清徐、太谷、交城、文水、祁县、平遥、介休等县之190多个村庄的40多万亩土地[10]。

与“十大堰”配套使用的是引水沟渠,最为突出的工程举措是在太原县,清雍正以后至道光年间,太原县东之汾河上先后有用以溉田的引水渠27道。

其中长安渠、龙首渠、白马渠三渠总长355里[11],同时,晋中农民在潇河流域,建起了“上五道、中四道、中三道、下五道和另外十八道泥渠的灌溉系统,整个流域的灌溉面积达到二十万亩”[12],对晋中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中榆次县农民集中巨大的人力、物力在潇河(洞涡河)上修浚了31里长的官甲口渠,浩荡之水流向郭家堡、寇村、荣村、高村、韩村等处,溉田2.6万亩,成为县民世代所乐道的一个大型水利工程[13]。

这些水地每年收成都较为可观,平均产粮皆在2石以上。

晋北地区包括大同府、朔平府、宁武府、保德州一带。

人少地多,农业生产条件较差。

地势高,气温低,冬季酷冷,夏无炎暑,且春迟夏短冬来早。

就全省来说,当南路桃李花谢之时,该地区草木方萌。

史称:宁武、偏关、神池、五寨等县,“终岁多大风,惟五月后至中秋初则少杀,季春孟夏时尚雨雪旦日,晴霁郡国诸山岚气蒸吐,触之若瘴”[14]。

雁北之左云、右玉、各县,立春节后仍旧寒风大作,春风节后,东风开始解冻,农事方兴。

清明节后,草木甲拆,开始下种。

立夏节后,天气方为和暖,坚冰始消。

虽三伏盛暑,少穿葛纱。

“早晨夜暮不离棉衣,立秋节后,天已深凉”,“寒露节前百草皆枯,人皆衣裘”[15]。

在晋中、晋南,庄稼两年三熟,而晋北地方则因夏短冬早,地气寒冷之故,田禾一年仅有一熟。

因为温差大,一年四季早晚皆冷,不能栽桑养蚕、种棉种麻,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纺织业)的结合,在晋北则视为不可能。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晋北难以存在。

清代官府认为晋北妇女懒惰,不兴织业,实际是地势使然。

如(清)光绪《天镇县志?风土记》上讲:“独塞北诸郡,但知有耕,不知有织,天寒地冻,不能树桑养蚕,固其所耳。

而棉布亦以粟易。

”光绪《续修崞县志》也记到,原平一带,“地寒不产棉花,女不晓织纺”。

山阴、广灵、灵丘、大同、阳高、偏关、代州、繁峙各县皆是如此,甚至连靠近忻州、定襄的一些地区也是早燠迟不宜棉,农地多沙不宜麻枲,田碱不宜桑柘。

由于地理和习惯的缘故,织麻、纺棉、织丝都不流行,绝大多数的农户是用自产之粮来换取棉布,或直接买取袄、裤。

因地理和土质的关系,不仅难栽桑麻,就是水稻也不能种,种植旱稻也很少。

百姓仅就土宜,种植五谷杂粮,也栽培一些耐寒性的果蔬植物,如大麦、莜麦、稷、黍、糜、秫、籽麻、萆麻、大豆、小豆、莞豆、黄豆、绿豆、谷子、葡萄、西瓜、茄子、南瓜、芥、蔓菁、苤兰、白菜、萝卜、土豆、黄花、茴子白[16]。

其中,莜麦为主要食粮,适宜当地水土,耐寒耐旱,能相对保证产量。

鉴此,晋北的莜麦播种面积占到总耕地面积的80%——90%,无论贫富皆食之。

在静乐、岚县及宁武府各县,“每百亩之田种者(莜麦)十之八九”,左云县,除了莜之外,粟谷不过占20%。

即使是种植最少的神池县,“莜麦……种百亩者(指农户),即居其半”[17]。

意为50%的农民种植莜麦可以达到100亩。

当地人们认为莜麦是最为经济实惠的粮食,因为莜麦面耐消化,有终日食一餐者。

山西北部地方,土旷人人稀,百姓广种薄收。

大同府2 州8县,共有民田54249顷(每顷为100亩),而民户仅45220丁,每丁平均可种120亩土地。

朔平府的朔州、马邑、左云、右玉、平鲁5州县,官民屯田2.5万多顷,丁口2.06万,每丁平均耕地约为100亩[18]。

由于地阔民少,不忍弃耕,农民广泛经营土地之现象,十分普遍。

其中偏关县,田阔地多,民不胜耕,大抵“一夫犹有百壤(壤即垧,每垧地约为2亩多)可耕,尚足支终岁耳”[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