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合集下载

9《桃花源记》原创同步练习(含解析)

9《桃花源记》原创同步练习(含解析)

《桃花源记》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对“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A.既然出来了,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原来的路的方向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B.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扶着树枝向着道路的方向走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C.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原来的路回去,每一处都记着它。

D.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原来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解答:D解析:解析:“既”是已经的意思;“向路”指“原来的路”;“志”是“做标记”。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

2.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便舍船shè屋舍俨然shěB.为外人道wèi捕鱼为业wéiC.男女衣着zhuó便要还家yàoD.与外人间隔jiàn此中人语云yǔ解答:B解析:解析:A项“舍”前边应读三声,后边应读四声;C、“要”后边应读一声;D语,后边应读四声。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字音的掌握情况。

3.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武陵人/捕鱼为业B.问/今是何世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后遂无问/津者解答:D解析:解析:D项应为:后遂/无问津者。

故解答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4.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遂与外人间隔.(隔断,隔绝) B.阡陌交通..(互相通达)C.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竟然)D.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解答:B解析:解析:B项“交通”意思是“交错相通”。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词语的翻译。

5.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都是同一样式,很相像。

)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代,更不必说魏朝晋朝了。

)C.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桃花源记》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桃花源记》同步练习单选题1. 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屋舍(shè)间隔(jiān)便要还家(yāo)豁然(huò)B. 阡陌(mò)平旷(kuàng)垂髫(tiáo)俨然(yǎn)C. 叹惋(wǎn)缤纷(bīn)怡然(yǐ)及郡下(jùn)D. 刘子骥(jì)邑人(yì)诣太守(yí)问津(jīn)2. 对下面语句中加下滑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遂与外人间隔(隔断,隔绝)B. 阡陌交通(交错相通)C.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没有出路的困境)D.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儿女)3. 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缘:沿着,顺着。

)B. 芳草鲜美(鲜美:新鲜美好。

)C. 仿佛若有光(仿佛:好像。

)D. 寻病终(寻:随即,不久。

)4. 下列文段中划线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 具答之具:详细地。

B. 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

C. 不复出焉焉:从这里。

D. 率妻子邑人妻子:男子的配偶。

5.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本文第一段着眼于“异”字,为下文描写更令人惊异的桃花源作了铺垫。

B. 文中真实地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人人劳作、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现实社会。

C.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一句中的“此人”指的是渔人。

D. “黄发垂髻”,是用借代的写法,指桃花源中的老老少少。

6.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 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他们发出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光易逝。

C. 桃源人希望渔人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给外界,目的是希望远离战乱和苦难,永不受打扰,继续享受这宁静祥和的生活。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 9 课《桃花源记 》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 9 课《桃花源记 》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 9 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乃大惊乃不知有汉B.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C.便舍船屋舍俨然D.不复出焉不复得路2.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武陵人/捕鱼为业B.问/今是何世C.忽逢/桃花林D.后遂无问/津者3.下列各句中的划线词,不能用“都”解释的是()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C.问所从来,具答之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便舍船屋舍俨然B.寻向所志寻病终C.屋舍俨然并怡然自乐D.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5.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忘路之远近B.渔人甚异之C.具答之D.闻之,欣然规往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人民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他们感叹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光易逝。

C.桃源人希望渔人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给外界,目的是希望远离战乱和苦难,永不受打扰,继续享受这宁静祥和的生活。

D.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问生活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似无、寻觅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7.按要求填空。

①《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句子是:,,,。

②《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8.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词。

①渔人甚异之②欲穷其林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④余人各复延至其家⑤此中人语云⑥便扶向路⑦欣然规往9.解释下列划线字词的古今异义。

①缘溪行古义:;今义:。

②咸来问讯古义:;今义:。

③遂与外人间隔古义:;今义:。

④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古义:;今义:。

⑤说如此古义:;今义:。

二、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第9课《桃花源记》 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9课《桃花源记》 同步练习(含答案)

9《桃花源记》同步练习基础锤炼1.给加点字注音。

便舍.船()俨.然()豁.然开朗()衣着.()垂髫.()邑.人()间.隔()诣.太守()此中人语.云()骥.()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鸡犬相闻./村中闻.有此人()()(2)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3)寻向所志./处处志.之()()(4)不复出.焉/皆出.酒食()()(5)遂.与外人间隔/遂.迷()()3.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1)芳草鲜美..古义:今义:(2)阡陌..交通古义:今义:(3)妻子..邑人古义:今义:(4)无论..魏晋古义:今义:(5)来此绝境..古义:今义:4.理解性默写。

(1)《桃花源记》中综合视觉和听觉,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句子是:,。

(2)《桃花源记》中,通过选取两个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来表现桃花源中人们生活安乐自在的句子是:,。

(3)《桃花源记》中写桃花源中人们热情款待渔人的句子是:,。

5.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创办这家吉他厂的“80后”老板赵山,正是一位返乡创业者白手起家。

(删去“白手起家”)B.《山海情》通过深挖角色的多面性和生活经历,讲述了这片戈壁上宏大且温情的脱贫攻坚。

(在句尾加上“故事”)C.范仲淹在苏州开创了宋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地方官办学府,为苏州的文运昌盛奠定了基础。

(把“开创”改为“创办”)D.由于核心原创力的缺乏,使不少乡村盲目跟风照搬市面大火的文旅模板,模仿不适宜乡村的城市建筑。

(将“适宜”改为“适应”)6.请用规范字将右图中的诗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加上标点符号。

7.文学常识填空。

陶渊明,(时期)著名诗人。

又名潜,字元亮,自号先生,除了《桃花源记》以外,代表作品有《归园田居》《饮酒》。

课内精读阅读《桃花源记》,回答问题。

8.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缘.溪行()(2)欲穷.其林()(3)才.通人()(4)悉.如外人()(5)具.答之()(6)余人各复延.至其家()(7)诣.太守()(8)后遂无问津.者()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9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9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9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满分:70分时间:40分钟)一、基础达标(36分)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0分)(1)问今是何世,_________________,无论魏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3)《桃花源记》中描绘出桃花林绝美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宁静、安详的社会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桃花源记》中充分展现老有所养、幼有所长的和乐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桃花源记》中与陆游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9分)(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8分)(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2)初极狭,才.通人(3)后遂无问津..者(4)及.郡下,诣太守(5)便要.还家(6)屋舍.俨然(7)寻.病终(8)余人各复延.至其家4.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便舍.船屋舍.俨然B.复.前行不复.出焉C.寻.向所志寻.病终D.乃.大惊乃.不知有汉5.下面几句话,停顿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复/行数十/步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C.忘/路之远近。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同步练习(解析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同步练习(解析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同步练习(解析版)第9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解析版)一、积累与运用:1.文学常识填空:《桃花源记》选自《》。

作者,字,又名潜,世称。

浔阳柴桑人。

末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答案】陶渊明集陶渊明元亮靖节先生东晋【解析】学生应该识记重要的作家作品等常识,对其身世及写作特点的了解,有利于理解作品,也能感受其情怀,对提高文学素养大有帮助。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huò()然开朗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黄发垂髫.()便要.还家()诣太守()【答案】豁yǎn qiānmò tiáo yāo yì【解析】要准确掌握重要词语的书写及读音,尤其注意通假字的读音。

3.下列各句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B.中无/杂树,芳草/鲜美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答案】B【解析】中/无杂树,芳草/鲜美4.下列各句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D.寻向所志,遂迷。

【答案】 C【解析】“要”同“邀”,邀请。

5.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A.芳草鲜美..:古义:。

今义:。

B.仿佛..若有光:古义:。

今义:。

C.率妻子..邑人:古义:。

今义:。

D.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

今义:。

【答案】A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菜肴、瓜果等)滋味好。

B.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今义:似乎,好像。

C.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D. 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充足。

【解析】要善于积累古今异义的词语,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6.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用法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①武陵人捕鱼为.业。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

B.①便舍.船,从口入。

②屋舍.俨然。

C.①寻.向所志。

②寻.病终。

《桃花源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桃花源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桃花源记》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豁然开朗(huò) 屋舍俨然(yǎn)B.黄发垂髫(tiáo) 便要还家(yào)C.阡陌交通(qiān mò) 刘子骥(yì )D.诣太守(yì ) 无人问津(jīng)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论魏晋(不管)B.未果,寻病终(没有实现)C.寻病终(不久)D.后遂无问津者(探访)3.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遂与外人间隔(隔断,隔绝)B.阡陌交通(互相通达)C.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竟然)D.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4.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武陵人/捕鱼为业B.问/今是何世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后遂无问/津者5.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A.悉如外人并怡然自乐B.缘溪行便扶向路C.便要还家余人各复延至其家D.鸡犬相闻闻有此人6.对“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A.既然出来了,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原来的路的方向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B.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扶着树枝向着道路的方向走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C.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原来的路回去,每一处都记着它。

D.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原来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二、句子默写7.根据课文内容默写。

(1)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桃花源记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同步练习题及答案桃花源记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一、阅读《桃花源记》片段,回答12——15题。

(共7分)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分)属:要:14.在文中找出表现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写在下面。

(2分)15.作者在文中勾画了自己的理想社会,请你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3分)二、阅读《桃花源记》片段,回答下列问题:(17分)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9.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4分)10.用原文语句作答:(3分)(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11.文中哪些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3分)12.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陶渊明《桃花源记》节选)【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5.理解文言文词义,常常借助工具书。

下框中的文字出自《古代汉语词典》。

文中“屋舍俨然”中的“俨”字应选择的正确义项是【】(填序号)(2分)俨yǎn ①庄重。

《诗经•陈风•泽陂》:“有美一人,硕大且~。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桃花源记》同步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桃花源记》同步训练(含答案)

桃花源记一、基础演练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俨.然(yǎn) 黄发垂髫.(tiáo) 便要.还家(yāo)间.隔(jiàn) 语.云(yù) 诣.太守(yì)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缘.溪行缘:沿着,顺着(2)落英缤纷..缤纷:繁多的样子(3)欲穷.其林穷:尽(4)仿佛..若有光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5)才.通人才:仅仅、只(6)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类(7)阡陌..交通阡陌:田间小路(8)鸡犬相闻..相闻:可以互相听到(9)具.答之具:详细(10)咸.来问讯咸:全,都(11)遂.与外人间隔..遂:于是,就间隔:隔绝、不通音讯(12)皆叹惋..叹惋:感叹(1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14)此中人语.云语:告诉(15)便扶向..路扶:沿着、顺着向:先前的(16)及.郡下及:到(17)诣.太守诣:拜访(18)欣然规.往规:打算,计划(19)后遂无问津..者问津:访求,探求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4.请写出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芳草鲜美..古义:新鲜美好今义:味道好(2)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业的总称(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无出路的境地(5)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6)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不值得,不必今义:(数目)不满5.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1)渔人甚异.之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2)复前.行前: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3)欲穷.其林穷:形容词作动词,穷尽、走到尽头(4)处处志.之志:名词作动词,做记号6.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舍①便舍.船,从口入(舍弃)②屋舍.俨然(居住的房子)(2)为①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②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③一一为.具言所闻(对、向)(3)寻①寻.向所志(寻找)②未果,寻.病终(随即,不久)(4)志①处处志.之(名词作动词,做记号)②寻向所志.(名词,记号)(5)乃①见渔人,乃.大惊(于是,就)②乃.不知有汉(竟然,居然)7.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第9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含解析)

第9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含解析)

第9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含解析) 《桃花源记》同步练习单选题1. 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屋舍(shè)间隔(jiān)便要还家(yāo)豁然(huò)B. 阡陌(mò)平旷(kuàng)垂髫(tiáo)俨然(yǎn)C. 叹惋(wǎn)缤纷(bīn)怡然(yǐ)及郡下(jùn)D. 刘子骥(jì)邑人(yì)诣太守(yí)问津(jīn)2. 对下面语句中加下滑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遂与外人间隔(隔断,隔绝)B. 阡陌交通(交错相通)C.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没有出路的困境)D.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儿女)3. 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 武陵人/捕鱼为业B. 问/今是何世C.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 后遂无问/津者4. 下面不是出自《桃花源记》的成语一项是()A. 世外桃源B. 豁然开朗C. 无人问津D. 心旷神怡5. 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比喻的基本类型有明喻、暗喻、借喻三种。

“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

”这一句属于暗喻。

B. 随着“双减”政策的正式发布,一场前所未有的“双减”之战正在席卷全国。

本句没有语病。

C. 古人交往中有谦辞和敬辞的区别,“惠顾”“赐教”“垂爱”就是敬辞,“见谅”“小女”“奉陪”“斧正”就是谦辞。

D. 名词,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的名称。

“农夫”“镰刀”“精神”“里头”都是名词。

6. 下面有关《桃花源记》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唐朝诗人陶渊明.B. 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平铺直叙.C. 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但这样的理想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D. 文章结尾写南阳刘子骥探访桃花源未果病终,只是为了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二、填空题7. 解释下面加粗字的意思。

完整版桃花源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完整版桃花源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桃花源记》同步练习一、积累与运用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阡陌(豁然()俨然(....()太守()垂髫邑人()诣... 2、按拼音填汉字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

A、xián()来问讯B、便yāo()还家)病终、xún()溪行C、yuán( DE、欣然guī()往F、后suì()无问津者、给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加点并写出其古义及今义。

3 、阡陌交通A 古义今义..今义古义 B、率妻子邑人..今义 C、来此绝境古义..、诣太守,说如此古义今义D..今义古义E、无论魏晋..今义F、芳草鲜美古义.. 4、填空。

朝。

文章,生活在战乱频繁的,名,字①本文的作者是著名诗人的世外桃源,描绘了一幅的生活图景,反映了广大人民虚构了一个的愿望。

桃为线索,②《桃花源记》以按照桃源,桃源,源的顺序来叙述了渔人的所见所闻,层次清晰。

;文中突③文中突出“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是:;文中突出“桃源”人和出社会生活平静的句子是:平劳动、幸福生活的句子是:。

”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5 用“/ A、问所从来 B、后遂无问津者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解释下列字的意思6. 处处志之())见渔人,乃大惊(2)乃(1()志)寻向所志(乃不知有汉()页6 共页1 第初二语文.寻向所志()武陵人捕鱼为业()(3)寻(4)为寻病终()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舍船()(5)其(6)舍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屋舍俨然()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列各文段,完成6---12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桃花源记同步练习含包括答案.docx

桃花源记同步练习含包括答案.docx

一、积累与运用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豁然()俨然()..邑人()诣太守()..2、按拼音填汉字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

A、 xi án()来问讯B C、 yuán()溪行DE、欣然 guī()往F《桃花源记》同步练习阡陌()()..垂髫().、便 yāo()还家、xún()病终、后 su ì()无问津者3、给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加点并写出其古义及今义。

A、阡陌交通古义今义..B、率妻子邑人古义今义..C、来此绝境古义今义..D、诣太守,说如此古义今义..E、无论魏晋古义今义..F、芳草鲜美古义今义..4、填空。

①本文的作者是著名诗人,名,字,生活在战乱频繁的朝。

文章虚构了一个的世外桃源,描绘了一幅的生活图景,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

②《桃花源记》以为线索,按照桃源,桃源,桃源的顺序来叙述了渔人的所见所闻,层次清晰。

③文中突出“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是:;文中突出社会生活平静的句子是:;文中突出“桃源”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句子是:。

5、用“ / ”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A、问所从来B、后遂无问津者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6.解释下列字的意思处处志之()见渔人,乃大惊()( 1)志(2)乃寻向所志()乃不知有汉()寻向所志()武陵人捕鱼为业()( 3)寻(4)为寻病终()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舍船()( 5)其(6)舍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屋舍俨然()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列各文段,完成6---12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花源记》同步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豁.然()俨.然()阡陌..()()邑.人()诣.太守()垂髫.()2、按拼音填汉字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

A、xián()来问讯B、便yāo()还家C、yuán()溪行D、xún()病终E、欣然guī()往F、后suì()无问津者3、给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加点并写出其古义及今义。

A、阡陌交通..古义今义B、率妻子..邑人古义今义C、来此绝境..古义今义D、诣太守,说如此..古义今义E、无论..魏晋古义今义F、芳草鲜美..古义今义4、填空。

①本文的作者是著名诗人,名,字,生活在战乱频繁的朝。

文章虚构了一个的世外桃源,描绘了一幅的生活图景,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

②《桃花源记》以为线索,按照桃源,桃源,桃源的顺序来叙述了渔人的所见所闻,层次清晰。

③文中突出“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是:;文中突出社会生活平静的句子是:;文中突出“桃源”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句子是:。

5、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A、问所从来B、后遂无问津者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6.解释下列字的意思处处志之()见渔人,乃大惊()(1)志(2)乃寻向所志()乃不知有汉()寻向所志()武陵人捕鱼为业()(3)寻(4)为寻病终()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舍船()(5)其(6)舍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屋舍俨然()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列各文段,完成6---12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俨然:属:阡陌:垂髫:要:绝境:遂:惋:8、将“渔人”、“村人”两词语准确填入文中括号内。

9、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其古义和今义。

(至少三个)答:10、用语段中的原句回答。

①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

②村人见渔人后,“大惊”“问所从来”是因为他们。

③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是:。

④“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

⑤“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是:。

11、从上面语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用简洁的文字填入方框中。

12、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回答其叹惋的原因是()A.为渔人费了这么多的周折才找到自己而叹惋。

B、为自己住在这里消息闭塞,竟不知道外界有这么大的变化而叹惋。

C、为外界社会的动乱、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叹惋。

D、没有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都已经是晋朝了。

13、作者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

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为什么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样评价写一段话表明你的看法。

(二) 阅读下列各文段,完成13----17题。

相命肆农耕①,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②。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③。

路荒暖交通④,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⑤,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歌行,斑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和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注:①肆:致力。

②艺:种植。

③靡:没有。

④暖:遮蔽。

⑤俎豆:祭器。

14、给下列各字注音。

稷()靡()吠()俎()孺()怡()15、解释下列各字在句中的意义。

憩()荫()纵()斑白()16、翻译下列两句诗。

①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译文:②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译文:17、这些诗句和《桃花源记》中的哪些句子表达的意思相一致答:18、节录的诗句描绘了怎样的社会情景结合注释疏通诗句,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答:(三)阅读下列各文段,完成18----21题。

世传桃源事,多过其实。

考渊明所记,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则渔人所见,似是其子孙,非秦人不死者也。

又云杀鸡作食,岂有仙而杀者乎……旧说南阳有菊水,水甘而芳,居民三十余家,饮其水皆寿,或至百二三十岁。

蜀青城山老人村,有五世孙者。

道极险远,生不识盐醢(xī醋),而溪中多枸杞,根如龙蛇,饮其水,故寿。

近岁道稍通,渐能致五味,而寿益衰,盖其比也。

使武陵太守得至焉,则已化为争夺之场久矣。

常意天地间若此者甚众,不独桃源。

(苏轼《和桃源诗序》)19、文中“考渊明所记”中的“渊明所记”是指他所写的《》。

20、解释下列各句加点的字。

①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

()②饮其水皆寿.。

()③或.至百二三十岁。

()④使武陵太守得至焉.。

()21、历代附会《桃花源记》的情况很多,其中有把桃源说成是神仙居住的境地。

苏轼在《和桃源诗序》中认为这种说法是(用选文中的原句回答)。

22、在这段文字中,作者举了“青城菊水”的事例,是为了说明。

三、写作32、《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令人神往,可是“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桃花源到底是否存在为何找不到呢请展开想像的翅膀,给读者一个答复或解释,可围绕“桃花源如何消失”这一范围去组织材料,写一篇小短文。

1.本文的行文线索是。

2.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句子是:。

3.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是:。

4.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文中描写桃源人精神状态的语句是:;描写桃花源生活环境的语句是:;描写桃源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是:。

5.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说明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的句子是:。

6.文中写桃源人“见渔人,乃大惊”,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7.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8分别概括文章二,三段的段意,并给第二段分层。

9.文中“不足为外人道也”表达了桃园人怎样的意愿10、作者描绘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美好的社会,意图是什么11、联系全文思考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12文章结尾写“处处志之、寻向所志”,后来却又为何“遂迷,不复得路”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13、文章既然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最后又交待了“南阳刘子骥”,是否多于为什么14、翻译下列语句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2)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4)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同步练习参考答案1、huò、yǎn、qiān mò、yì、tiáo2、A.咸全、都 B.要同“邀”邀请 C.缘沿着 D.寻不久E.规计划F.遂于是,就ě舍弃shè屋舍ó衣着 zháo着急ān房间 jiàn间隔ài率领 lǜ圆周率ǔ语言 yù不以语人3、A.交通交错相通“交通运输”B.妻子妻子和儿女专指男子的配偶C.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境地山穷水尽的地步,没有出路的境地D.如此像这样这样E.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不管”F.鲜美(指色彩)鲜艳美丽指食物味道好、浓4、①陶渊明潜元亮东晋安乐宁静的,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自由安乐彼此和睦相处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乱②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发现访问离开③土地平旷,房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5、 A.问/所从来B.后遂/无/问津者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6.略7.俨然:整齐的样子属:类阡陌:田间小路垂髫:指小孩要:同“邀”邀请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遂:于是、就惋:惊讶、惊奇8.村人渔人渔人村人渔人村人村人村人村人村人渔人渔人9.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语,“不管”。

10.(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2)来此绝境,不复出焉(3)咸来问讯(4)先世避秦时乱(5)与外人间隔11.发现桃源访问桃源离开桃源13.桃花源是一个作者虚构的、和当时生活现实相对立的理想社会,这里的生活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中的社会生活,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同时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社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它只是一种幻想,在阶级社会里是不可能实现的。

14.jì mǐ fèizǔ rú yí15.憩:休息荫:遮蔽纵:纵情斑白:指老人16.(1)春天养的蚕吐出长长的丝,秋天庄稼成熟收割而没有国家的赋税。

(2)孩子们纵情地放声歌唱,老人们欢快地到处游玩。

17.与课文中“土地平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表达了一致的意思。

18.这些诗句描绘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没有阶级,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自食其力,和平宁静,古朴自然,怡然自乐的社会情景。

19.桃花源记20.①只②长寿③有的人④这里21.多过其实22.桃花源并非仙境,只是它与世隔绝,民风淳朴,水甘食简,人皆长寿。

阅读练习答案1.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

2.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4.甚异之;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与外人间隔。

6.为了显示桃花源与世隔绝之久远7.为陶渊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

为桃源外的人痛苦生活而叹惋。

8 (二)渔人进入桃花源及见到的景象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1)继续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 2)继续桃源人的幸福美好生活(三)渔人在桃花源的生活经历9不希望受到外人的骚扰或侵袭,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

10、一是表达自己对黑暗社会的不满,二世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生活在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和乐富足、宁静纯朴的理想社会,三同时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

11、生活在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和乐富足、宁静纯朴的理想社会12、暗示桃花源是找不到的13、不多余,这样写是为桃花源的令人向往和不可寻觅作渲染,增强表达效果14.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