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形弹簧检验标准

合集下载

碟形弹簧垫圈标准

碟形弹簧垫圈标准

碟形弹簧垫圈标准一、定义碟形弹簧垫圈是一种机械零件,形状呈圆盘状,由金属材料制成。

其作用是在连接部件的两端产生预紧力,以保持连接的紧固性。

二、类型碟形弹簧垫圈根据其形状和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波形弹簧垫圈:形状呈波浪状,适用于承受较大的载荷和振动的环境。

2. 活塞环形弹簧垫圈:形状呈圆环状,适用于汽车发动机等高压环境下的连接。

3. 弯曲弹簧垫圈:形状呈弯曲状,适用于承受较小载荷的连接。

4. 沉积弹簧垫圈:由沉积技术制成,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三、尺寸和材料要求1. 外径(OD):以外环边缘最长直径为准,应符合设计要求。

2. 内径(ID):以内环边缘最短直径为准,应符合设计要求。

3. 厚度(TH):以弹簧垫圈在未受力状态下的厚度为准,应符合设计要求。

4. 斜率:波形垫圈的波浪形状应符合标准,波峰和波谷之间的距离应满足设计要求。

5. 材料:碟形弹簧垫圈的材料应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和疲劳寿命,常用的材料包括钢、不锈钢、合金钢等。

四、加工和检测要求1. 加工:弹簧垫圈应采用精密冲压或数控加工工艺,确保尺寸和形状的准确性。

2. 表面处理:弹簧垫圈的表面应经过除锈和防腐处理,以防止氧化和腐蚀。

3. 检测:弹簧垫圈的尺寸和形状应进行严格的检测,以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量具测量、光学测量和三维扫描等。

五、应用领域碟形弹簧垫圈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特别是机械制造、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

其主要作用是在连接部件的紧固过程中提供弹性预紧力,以保持连接的稳定性和密封性。

六、维护保养1. 检查弹簧垫圈的使用状态:定期检查弹簧垫圈的外观和尺寸,如有变形、裂纹或磨损等情况,应及时更换。

2. 清洁:定期清洁弹簧垫圈表面的杂物和油污,保持其正常工作状态。

3. 防止过载:避免发生过载情况,以免导致弹簧垫圈变形或损坏。

4. 存放注意事项:储存弹簧垫圈时,应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避免受到潮湿和腐蚀性介质的侵蚀。

碟形弹簧型号及标准

碟形弹簧型号及标准

碟形弹簧型号及标准碟形弹簧是通过弹性变化实现传动控制和能量储存的一种装置。

它具有工作变形快、弹性衰减小、工作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设计精确等优点,在汽车、机器、仪器仪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碟形弹簧多用于种类繁多的产品,在选型时需遵照GB/T 1232-1989《弹簧外形尺寸和表面形状的规定》标准进行,可按外径、螺距、螺纹牙数和极性等进行必要的参数计算分析,以确定准确的型号。

碟形弹簧的类型很多,无论是结构形式还是尺寸尺寸,都有若干种类,可分为圆弧形弹簧、波纹形弹簧、绞线形弹簧等几类,每种型号的碟形弹簧都有一定的尺寸和材料要求。

圆弧形:A型碟形弹簧、B型碟形弹簧、特殊型碟形弹簧;波纹形:X型碟形弹簧、Y型碟形弹簧;绞线形:U型碟形弹簧、V型碟形弹簧。

若将碟形弹簧的尺寸分类,则分为直径系列与螺距系列,直径系列:根据不同的有效压缩量,分为外径Φ1〜20mm的直径系列及外径Φ20.6〜120mm的直径系列;螺距系列:根据不同的有效压缩量,分为螺距P17.5〜32mm的螺距系列和螺距P34〜60mm的螺距系列。

碟形弹簧的其它尺寸及特性参数也有划分,如垫圈系数、中心圆高、垫圈宽度、弯曲半径等,这些参数都需要根据使用条件而定,进而选定合适的型号。

主要的材质有紧固钢、不锈钢、铝合金、钛合金、铜合金等。

此外,根据结构形式的不同,碟形弹簧还有双圈组、弯头组、变针梢组、调节型组等型号,这些组合分为无垫圈、单垫圈、双垫圈、离合器垫圈等。

此外,德国贝尔斯-福特公司(Belesis-Foerth)也提出了一种新型碟形弹簧,它根据使用环境而按荷载特性进行了衍生,具有之前碟形弹簧所不具备的以下特性:一是可在搁板激烈振动的情况下仍能保持稳定的工作表现;二是使用环境的温度变化不影响弹簧的弹性;三是特殊形状的梯度衍生,弹性寿命均勻分布而且延长。

具体型号及标准需根据个人使用情况,综合把握其弹性系数、断裂负载、垫圈尺寸及垫圈系数等参数进行选用,以确保正确的使用和有效的结果。

碟形弹簧标准

碟形弹簧标准

碟形弹簧标准简介碟形弹簧是一种弹性元件,由多个薄碟形金属片组成,呈堆叠状。

碟形弹簧具有较大的弹性变形能力和恢复力,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电子等领域。

碟形弹簧标准用于规范碟形弹簧的设计、制造和使用。

开发背景在碟形弹簧的应用过程中,由于设计、制造和使用方面的不一致性,不同厂家生产的碟形弹簧在尺寸、材质、弹性特性等方面存在差异。

为了确保碟形弹簧的互换性和可靠性,需要制定一套标准来统一碟形弹簧的规格和性能。

标准制定碟形弹簧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尺寸规范碟形弹簧的尺寸规范是制定碟形弹簧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

尺寸规范包括弹簧的直径、外径、内径、高度等参数的限制和容差要求,以确保碟形弹簧在不同的应用中能够正常工作。

材料要求碟形弹簧的材料选择对其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碟形弹簧标准需要规定适用的弹簧材料及其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要求,以保证碟形弹簧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弹性特性碟形弹簧的弹性特性是其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

碟形弹簧标准应明确弹簧的刚度、载荷变形曲线、变形量等性能要求,以确保碟形弹簧在设计荷载下能够正常工作,并具有所需的弹性特性。

额定载荷碟形弹簧的额定载荷是指碟形弹簧在设计条件下能够承受的最大载荷。

碟形弹簧标准应规定不同尺寸和型号的碟形弹簧的额定载荷范围,以指导设计、选择和使用过程。

表面处理碟形弹簧在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其耐腐蚀性和表面质量。

碟形弹簧标准应明确表面处理的要求,包括表面清洁度、表面粗糙度、防腐蚀性能等。

应用范围碟形弹簧标准适用于以下领域的碟形弹簧设计、制造和使用:•机械工程:包括机械设备、仪器仪表等领域。

•汽车工程:包括汽车底盘、悬挂系统、制动系统等领域。

•电子工程:包括电子设备、通信设备等领域。

结论碟形弹簧标准的制定对于统一碟形弹簧的规格和性能,提高碟形弹簧的互换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应围绕尺寸规范、材料要求、弹性特性、额定载荷和表面处理等方面进行规定,以确保碟形弹簧能够在不同应用中正常工作,并具有所需的性能。

碟形弹簧标准

碟形弹簧标准

碟形弹簧标准一、外径(Outer Diameter)碟形弹簧的外径是指弹簧的最大直径,通常用D表示。

外径是碟形弹簧的重要参数之一,直接影响着弹簧的刚度和承载能力。

在标准中,外径的值是根据载荷和厚度计算得出的。

二、内径(Inner Diameter)碟形弹簧的内径是指弹簧的最小直径,通常用d表示。

内径的大小取决于所需安装尺寸和材料的强度。

在标准中,内径的值是根据安装尺寸和厚度计算得出的。

三、厚度(Thickness)碟形弹簧的厚度是指弹簧的直径差值,通常用t表示。

厚度是碟形弹簧的重要参数之一,直接影响着弹簧的刚度和疲劳寿命。

在标准中,厚度的值是根据载荷和外径计算得出的。

四、材料(Material)碟形弹簧的材料直接影响着其性能和使用寿命。

常用的材料有不锈钢、碳钢、合金钢等。

在标准中,应根据载荷、工作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材料。

五、载荷(Load)碟形弹簧的载荷是指弹簧所承受的力的大小。

在标准中,载荷的值是根据使用要求和设计计算得出的。

载荷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弹簧的刚度和承载能力。

六、刚度(Stiffness)碟形弹簧的刚度是指弹簧的抗变形能力。

在标准中,刚度的值是根据载荷和厚度计算得出的。

刚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弹簧的精度和使用效果。

七、疲劳寿命(Fatigue Life)碟形弹簧的疲劳寿命是指弹簧在交变载荷作用下能够维持一定性能的循环次数。

在标准中,疲劳寿命的值是根据实验测试得出的。

疲劳寿命的长短直接影响着弹簧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八、安装尺寸(Installation Size)碟形弹簧的安装尺寸是指弹簧在安装过程中所需的尺寸。

在标准中,安装尺寸的值是根据实际需求和设计计算得出的。

安装尺寸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弹簧的安装和使用效果。

碟形弹簧标准

碟形弹簧标准

碟形弹簧标准碟形弹簧是一种常见的机械弹簧,其形状类似于圆盘或圆环,通常用于各种机械装置中起到弹簧作用。

碟形弹簧标准是对碟形弹簧的规格、材料、制造工艺等方面进行规范和标准化的文件,它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证碟形弹簧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碟形弹簧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包括标准的制定依据、主要内容和相关应用等方面。

碟形弹簧标准的制定依据主要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国家标准是由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并颁布的,是对碟形弹簧产品质量、性能、安全等方面的统一规定,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

行业标准是由行业协会或组织制定的,是对碟形弹簧在特定行业领域的规范要求,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企业标准是由企业自行制定的,是对企业内部生产管理和产品质量的规范要求,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在制定碟形弹簧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以上各种标准的要求,并结合碟形弹簧的特点和实际应用需求,制定合理、科学的标准内容。

碟形弹簧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碟形弹簧的基本参数和规格、材料要求、制造工艺、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志标识等。

其中,碟形弹簧的基本参数和规格包括外径、内径、厚度、圈数、变形量、弹性系数等,这些参数是衡量碟形弹簧性能的重要指标,也是制定碟形弹簧标准的基础。

材料要求是指碟形弹簧所采用的材料种类、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方面的要求,不同的材料对碟形弹簧的性能影响很大,因此在标准中需要对材料进行明确规定。

制造工艺是指碟形弹簧的加工工艺、热处理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等方面的要求,这些工艺对于保证碟形弹簧的质量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质量检验方法是指对碟形弹簧进行检验和测试的方法和要求,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力学性能测试等,这些检验方法是保证碟形弹簧质量的重要手段。

标志标识是指在碟形弹簧上标注的标准编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质量等级等信息,这些标志标识是对碟形弹簧进行追溯和管理的重要依据。

碟形弹簧标准的执行对于保证碟形弹簧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标准化生产可以提高碟形弹簧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可靠。

碟形弹簧标准

碟形弹簧标准

碟形弹簧标准碟形弹簧是一种常见的机械弹簧,它具有较大的变形量和较小的刚度,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为了确保碟形弹簧的质量和性能,国际上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其中包括弹簧的材料、制造工艺、尺寸公差、性能要求等方面的标准。

本文将对碟形弹簧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对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首先,碟形弹簧的材料是制定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

弹簧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弹性和疲劳强度,以确保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断裂或变形。

常见的碟形弹簧材料包括优质碳素钢、合金钢、不锈钢等,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指标和适用范围。

标准中通常会对弹簧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热处理工艺等进行详细规定,以保证碟形弹簧的材料质量。

其次,制造工艺是影响碟形弹簧质量的重要因素。

标准中通常会对弹簧的生产工艺进行规范,包括原材料的选取、热处理工艺、成型工艺、表面处理等方面。

例如,对于碟形弹簧的成型工艺,标准会规定成型设备的要求、成型工艺参数、成型后的尺寸公差等内容,以确保弹簧的成型质量符合要求。

此外,尺寸公差是衡量碟形弹簧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标准中通常会对碟形弹簧的尺寸公差进行严格规定,以确保弹簧在装配时能够达到预期的功能要求。

尺寸公差包括弹簧的外径、内径、厚度、圈数等方面,标准中通常会规定不同工作条件下的尺寸公差范围,以满足不同需求。

最后,性能要求是衡量碟形弹簧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

标准中通常会对碟形弹簧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要求进行详细规定,包括弹簧的载荷-变形特性、疲劳寿命、表面状态、耐腐蚀性能等方面。

这些性能要求是确保碟形弹簧在实际使用中能够可靠工作的重要保障。

综上所述,碟形弹簧标准涉及到弹簧材料、制造工艺、尺寸公差、性能要求等多个方面,对于保证碟形弹簧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遵循标准制定的要求,能够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确保用户的安全和可靠性。

因此,对于从事碟形弹簧生产和应用的相关行业人员来说,熟悉并遵循碟形弹簧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希望本文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碟形弹簧标准

碟形弹簧标准

碟形弹簧标准碟形弹簧是一种常见的机械零件,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设备、家电等领域。

作为一种重要的弹簧元件,其标准化生产对于产品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就碟形弹簧的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包括标准的制定背景、标准的内容要点以及标准的应用意义。

首先,碟形弹簧的标准制定背景是什么?碟形弹簧作为一种机械弹簧元件,其标准化生产对于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为了规范碟形弹簧的生产制造,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保障使用安全,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碟形弹簧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了碟形弹簧的材料、尺寸、公差、表面处理、试验方法等内容,以确保碟形弹簧的生产制造符合统一的要求。

其次,碟形弹簧标准的内容要点是什么?一般来说,碟形弹簧的标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材料要求、尺寸和公差、表面处理、试验方法等。

对于碟形弹簧的材料要求,一般要求符合国家或行业的相关标准,以保证弹簧的弹性和耐久性。

在尺寸和公差方面,标准会规定碟形弹簧的外径、内径、厚度、圈数等尺寸参数,以及相应的公差要求,以确保碟形弹簧的尺寸精度和一致性。

此外,标准还会对碟形弹簧的表面处理进行规定,以保护弹簧表面不受腐蚀和磨损。

最后,标准还会规定碟形弹簧的试验方法,包括弹簧的拉伸试验、弹簧的扭转试验、弹簧的疲劳试验等,以保证碟形弹簧的性能符合要求。

最后,碟形弹簧标准的应用意义是什么?碟形弹簧标准的制定和应用对于产品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标准化生产可以提高碟形弹簧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其次,标准化生产可以保证碟形弹簧的质量和性能稳定,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最后,标准化生产可以促进国内外碟形弹簧产品的贸易和交流,提升国内碟形弹簧产品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碟形弹簧标准的制定和应用对于产品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遵循碟形弹簧标准,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保证产品的安全可靠,促进产品的贸易和交流。

因此,各生产企业应严格遵循碟形弹簧标准,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以满足市场需求,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碟形弹簧型号及标准

碟形弹簧型号及标准

碟形弹簧型号及标准
碟形弹簧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高强度弹簧,它的特点是在高温和恶劣环境下仍然能够保持高强度,因此受到了众多行业的青睐。

碟形弹簧的型号及标准是这种弹簧使用的关键,它们能够确保弹簧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碟形弹簧的型号及标准有很多,它们的型号分为外径(O.D),内径(I.D)和厚度(T),这三个参数是碟形弹簧的基本参数,在定义和设计这种弹簧的时候,这三个参数是必不可少的。

而在质量标准方面,碟形弹簧的材料一般采用高强度耐腐蚀的不锈钢、碳钢、铝合金等,在施加负荷时,能够保证弹簧的强度和韧性,确保弹簧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此外,还有一些碟形弹簧的特殊标准,比如有些行业会要求碟形弹簧的表面处理,以及屈服应力、张力、弹性模量、塑性变形程度等,这些特殊标准一般是按照行业的需要而定的,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行业确定。

碟形弹簧的型号及标准是设计和使用这种弹簧的关键,它们能够确保弹簧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除了上述基本参数和材料质量标准外,还可以根据不同行业的需要,定制一些特殊的标准,以确保碟形弹簧的高效使用和安全性。

碟形弹簧检验标准

碟形弹簧检验标准

碟形弹簧外径、内径(D、d)的极限偏差表
H12
H13
H14
0.10
0.14
0.25
0.12
0.18
0.30
0.15
0.22
0.36
0.18
0.27
0.43
0.21
0.33
0.52
0.25
0.39
0.62
0.30
0.46
0.74
0.35
0.54
0.87
0.40
0.63
1.00
0.46
0.72
1.15
0.52
碟簧特性的极限偏差 单片碟簧
碟簧在H0一0.75h0高度时负荷的极限偏差按表7的规定。
表面粗糙度 碟簧表面粗糙度按表8的规定。
3/3
类别
t的极限偏差 t
一、二级精度
+0.02 0.2~0.6
-0.05 1
+0.03 >0.6~<1.25
-0.09
+0.04 1.25~3.8
-0.12 2
+0.05 >3.8~6
-0.15
3
>6~16
±0.10
注:在保证特性要求的条件下,厚度极限偏差在制造中作适当调整,但其公差带不得超出本表规定的范围。
0.02mm的游标深度尺测量。圆周
范围内至少3点,取最大值。
试验机/用不小于两倍的 f≈ 碟簧经强压处理
0.75 h0 时的负荷压缩碟簧,持续 后,自由高度尺寸 时间不少于 12h 或短时压缩,压 应稳定,在规定的
缩次数不少于 5 次。。
试验条件下,其自
由高度应在表 5 规
定的极限偏差范围

碟形弹簧压缩变形试验方法

碟形弹簧压缩变形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截面为矩形的碟形弹簧(以下简称碟簧)的结构型式、尺寸系列、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设计计算。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矩形截面碟簧
本标准不适用于梯形截面碟簧、开槽形碟簧和膜片碟簧。

强压处理方法:
1、碟簧应进行强压处理,处理方法为:用不小于两倍的f≈0.75ho时的负荷压缩碟簧,持续时间不少于12 h或短时压缩,压缩次数不少于5次。

2、碟簧经强压处理后,自由高度尺寸应稳定,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其自由高度应在规定的极限偏差范围内。

其*变形量小于自由高度的0.3%。

性能检测:
对于碟簧主要检测压缩变形、负荷强度、压缩刚度、耐久疲劳、压缩寿命、耐压强度等性能的检测。

*变形试验方法:
碟簧的*变形在ZCDY-S/W碟簧压力试验机上用两倍的f≈0.75ho时的负荷将成品碟簧压缩3次,测量第2次和第3次压缩后的自由高度,其差值即为*变形量。

*变形检验后碟簧的自由高度应符合规定的极限偏差范围内。

疲劳寿命试验方法:
单片碟簧在ZCPL弹簧疲劳试验机上用等幅正弦波负荷进行试验。

试验可以单片进行,也可以由小于或等于10片的样本对合成一组进行。

组合试验必须使用符合规定要求的工装。

试验前必须加预压,其单片变形量应符合要求规定。

碟形弹簧检验标准

碟形弹簧检验标准

A
A
4
1/3
邱永全
附录: 直径D/d 碟簧内、外径的极限偏差按表4的规定,具体的偏差见下表。
碟形弹簧外径、内径(D、d)的极限偏差表
范围 公差带
≤3 >3~6 >6~10 >10~18 >18~30 >30~50 >50~80 >80~120 >120~180 >180~250 >250~315 >315~400 >400~500 >500~630 一0.75h0高度时负荷的极限偏差按表7的规定。
表面粗糙度 碟簧表面粗糙度按表8的规定。
3/3
无支承面 图1
检验项目/内容
序号 项目 内 容 检测工具/方法 标准 表面不允许有害的 毛刺、裂纹、伤痕 等缺陷 按表 8 的规定 缺陷分类 C 边缘倒圆角,表面不允许有 目测 毛刺、 裂纹、 斑疤痕等缺陷。 1 外观 表面粗糙度 外径 D 内径 d 粗糙度比较样块
C B B
游标卡尺 / 碟簧的直径用分度值 按表 4 的规定 小于 0.02mm 的游标卡尺测量, 圆 按表 4 的规定 周范围内至少测量 3 点,外径取 最大值,内径取最小值。 千分尺/碟簧的厚度用千分尺在 按表 5 的规定 碟簧中心处沿圆周测量至少3点, 取最大值。 深度尺/碟簧的自由高度在二级 精度平台上,用分度值小于 0.02mm的游标深度尺测量。圆周 范围内至少3点,取最大值。 试验机/用不小于两倍的 f≈ 0.75 h0 时的负荷压缩碟簧,持续 时间不少于 12h 或短时压缩,压 缩次数不少于 5 次。。 按表 6 的规定
H14 0.25 0.30 0.36 0.43 0.52 0.62 0.74 0.87 1.00 1.15 1.30 1.40 1.55 1.75 2.00
H15 0.40 0.48 0.58 0.70 0.84 1.00 1.20 1.40 1.60 1.85 2.10 2.30 2.50 2.80 3.20

碟形弹簧

碟形弹簧
本文主要是对碟形弹簧作一简要的说明,以便大家对它有一定的认识。
碟形弹簧简称碟簧,它主要用金属弹簧材料(钢带、钢板或锻造坯料)加工成的截锥形弹簧。根据其截面和形状的不同可分为普通碟簧、梯形截面碟簧、锥状梯形截面碟簧、开槽形碟簧、膜片弹簧、圆板形碟簧。
普通碟簧的结构(GB/T1972-2005)
类别
碟簧厚度
1.231
1.242
1.253
1.264
1.378
1.397
1.416
1.435
1.453
3.00
3.05
3.10
3.15
3.20
0.788
0.790
0.791
0.792
0.793
1.426
1.435
1.445
1.454
1.463
1.738
1.755
1.772
1.789
1.806
4.00
4.05
4.10
静载荷是指作用的载荷不变或在长时间内偶有变化,在规定寿命内变化次数小于1× 次。如安全阀用碟簧、轴承予紧用碟簧等只受静载荷。为了保证碟簧的自由高度的稳定性,取压平时的 接近材料的屈服极限,对于60 和 A制的碟簧,可取 1400~1600MPa。
(2)变载荷作用下碟簧许用应力
变载荷是指作用的载荷(应力)在初加载荷与工作载荷之间循环变化,在规定寿命内变化次数大于 次。在无限寿命时可以承受大于等于 次加载变化而不破坏,而在有限寿命时可以承受 ~ 次的加载变化直至破坏。普通碟簧的一般工作情况是从初压位置﹤变形量f=(0.15~0.20)ho﹥时最小变形与应力开始到f=0.75ho时的最大变形与应力之间变动。因此碟簧都是在交变应力工况下工作,其主要失效形式为弹力衰减和疲劳断裂。碟簧的疲劳源都是在碟簧下表面爱拉应力的内圆周Ⅱ点和外圆周Ⅲ点处。虽然以上两点并不是最大的应力点,但是由反复变化的拉应力产生的疲劳裂纹是发展性的,因此在应力大小达到一定的值,应力循环交次数达到一定的值时簧片将断裂。为了保证变载荷下碟簧的强度,必须核验簧片的下表面拉应力是否小于疲劳极限应力。

检测弹簧的标准

检测弹簧的标准

其时我们弹簧厂好多做的是非标弹簧,根本用不上国标,客户需要什么弹簧你按客户要求来做,建议你去888弹簧网上去了解.弹簧处理工艺:整定处理:又称“立定处理”。

将热处理后的压缩弹簧压缩到工作极限载荷下的高度或压并高度(拉伸弹簧拉伸到工作极限载荷下的长度,扭转弹簧扭转到工作极限扭转角),一次或多次短暂压缩(拉伸、扭转)以达到稳定弹簧几何尺寸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工艺方法。

加温整定处理:又称“加温立定处理”。

在高于弹簧工作温度条件下的立定处理。

强压处理:将压缩弹簧压缩至弹簧材料表层产生有益的与工作应力反向的残余应力,以达到提高弹簧承载能力和稳定几何尺寸的一种工艺方法。

(另一种是加温强压处理,这类弹簧主要适用在温控器及过载保护器中)强拉处理:将拉伸弹簧拉伸至弹簧材料表面产生有益的与工作应力反向的残余应力,以提高弹簧承载能力和稳定其几何尺寸的一种工艺方法。

弹簧常用符号和单位:A——弹簧材料截面面积(mm²);当量弯曲刚度(N/mm);系数a——距形截面材料垂直于弹簧轴线的边长(mm);系数B——平板的弯曲刚度(N/mm);系数b——高径比;距形截面材料平行于弹簧轴线的边长(mm);系数C——螺旋弹簧旋绕比;碟簧直径比;系数D——弹簧中径(mm)D1——弹簧内径(mm)D2——弹簧外径(mm)d——弹簧材料直径(mm)E——弹簧模量(MPa)F——弹簧的载荷(N)F'——弹簧的刚度Fj——弹簧的工作极限载荷(N)Fo——圆柱拉伸弹簧的初拉力(N)Fr——弹簧的径向载荷(N)F'r——弹簧的径向刚度(N/mm)Fs——弹簧的试验载荷(N)f——弹簧的变形量(mm)fj——工作极限载荷Fj下的变形量(mm)fr——弹簧的静变形量(mm)fs——试验载荷Fs下弹簧的变形量(mm);线性静变形量(mm)fo——拉伸弹簧对应于处拉力Fo的假设变形量(mm);膜片的中心变形量(mm)G——材料的切变模量(MPa)g——重力加速度,g=9800mm/s²H——弹簧的工作高(长)度(mm)Ho——弹簧的自由高(长)度(mm)Hs——弹簧试验载荷下的高(长)度(mm)h——碟形弹簧的内载锥高度(mm)I——惯性矩(mm4)Ip——极惯性矩(mm4)K——曲度系数;系数Kt——温度修正系数ρ——材料的密度(kg/mm³)σ——弹簧工作时的正应力(Mpa)σb——材料抗拉强度(Mpa)σj——材料的工作极限应力(Mpa)σs——材料的抗拉屈服点(Mpa)τ——弹簧工作时的切应力(Mpa)k——系数L——弹簧材料的展开长度(mm)l——弹簧材料有效工作圈展开长度(mm);板弹簧的自由弦长(mm)M——弯曲力矩(N•mm)m——作用于弹簧上物体的质量(kg)ms——弹簧的质量(kg)N——变载荷循环次数n——弹簧的工作圈数nz——弹簧的支承圈数n1——弹簧的总圈数pˊ——弹簧单圈的刚度(N/mm)R——弹簧圈的中半径(mm)R1——弹簧圈的内半径(mm)R2——弹簧圈的外半径(mm)r——阻尼系数S——安全系数T——扭矩;转矩(N•mm)Tˊ——扭转刚度(N•mm /(º))t——弹簧的节矩tc——钢索节距(mm)U——变形能(N•mm);(N•mm•rad)V——弹簧的体积(mm³)v——冲击体的速度(mm/s)Zm——抗弯截面系数(mm³)Zt——抗扭截面系数(mm³)α——螺旋角(º);系数β——钢索拧角(º);圆锥半角(º);系数δ——弹簧圈的轴向间隙(mm)δr——组合弹簧圈的径向间隙(mm)ζ——系数η——系数θ——扭杆单位长度的扭转角(rad)κ——系数μ——泊松比;长度系数ν——弹簧的自振频率(Hz)Vr——弹簧所受变载荷的激励频率(Hz)τb——材料的抗剪强度(Mpa)τj——弹簧的工作极限切应力(Mpa)τo——材料的脉动扭转疲劳极限(Mpa)τs——材料的抗扭屈服点(Mpa)τ-1——材料的对称循环扭转疲劳极限(Mpa)φ——扭转变形角(º);(rad)常用线材的基础知道及常识: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碰到一些常用线材,但是,因为工艺或客户的特殊要求,我们常常会使用不同国家制造的线材,但是因为各国的语言不同,所以对标识形成了困难,于是国际社会统一了一个标识方法,那就是用分子式表示:就像碳用C表示一样。

蝶形弹簧标准

蝶形弹簧标准

蝶形弹簧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材料:蝶形弹簧的标准要求使用高强度材料。

一般来说,普通的蝶形弹簧使用钢线或钢带制成,弹性较强的蝶形弹簧使用不锈钢或高弹性材料制成。

2.尺寸:蝶形弹簧的尺寸取决于应用的负载大小。

如果负载较小,可以使用小尺寸的蝶形弹簧;如果负载较大,则需要使用大尺寸的蝶形弹簧,以达到足够的强度和弹性。

3.形状:蝶形弹簧的形状根据应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蝶形弹簧形状标准要求它们的外形应该是圆形,中心连接点应该是圆形,它们的直径应该一致,且不应该有任何弯曲、倾斜或偏移。

4.表面处理:蝶形弹簧的表面处理也有所不同。

它们的表面处理标准要求它们应该有一定的光滑度,不应有任何不良物质,并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5.弹性:蝶形弹簧的弹性是指它们在受到负载时,能够反弹的力量。

一般来说,蝶形弹簧的弹性标准要求它们在受到负载时,能够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并能持续地反弹,以达到有效的支撑作用。

总的来说,蝶形弹簧的标准主要包括材料、尺寸、形状、表面处理和弹性等几个方面。

这些标准确保了蝶形弹簧的高强度、可靠性和耐久性。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蝶形弹簧的标准,建议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或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693f碟簧标准

693f碟簧标准

693f碟簧标准
碟簧是具有弯曲弹性,外形像圆盘的弹性元件。

它由单片碟形弹簧板组成,端面带有垂直于弹簧平面的导向槽。

碟簧具有承受大的载荷、刚度大、耐高温、自润滑、摩擦磨损小、寿命长、稳定性高等特点。

693f碟簧标准
一、材料
1. 碟形弹簧材料应采用优质合金钢,如60Si2MnA、50CrVA等。

2. 碟形弹簧材料的抗拉强度极限应不低于1960MPa,屈服极限应不低于1860MPa,压缩极限应不低于2000MPa。

二、形状与精度
1. 碟形弹簧应具有光滑的表面和均匀的厚度,不应有明显的刮痕、气泡和杂质等缺陷。

2. 碟形弹簧的精度等级应符合相关标准,如GB/T 1972-2005《碟形弹簧》等。

三、性能要求
1. 碟形弹簧在额定载荷下的挠度不应大于额定载荷下总高度的1/100。

2. 碟形弹簧在额定载荷下的残余变形量不应大于额定载荷下总高度的1/50。

3. 碟形弹簧在额定载荷下的疲劳寿命应不低于5×106次循环。

4. 碟形弹簧的刚度应满足使用要求,且在额定载荷下的弹性模量不应低于1.96GPa。

5. 碟形弹簧在高温下的热稳定性应满足使用要求,且在高温下的弹性模量不应低于室温下弹性模量的80%。

四、检验与试验
1. 碟形弹簧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验和试验,如GB/T 1972-2005《碟形弹簧》等。

2. 检验和试验的项目应包括材料、形状与精度、性能要求等。

3. 检验和试验的方法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如采用拉伸试验、弯曲试验、疲劳试验等。

4. 检验和试验的结果应满足上述材料、形状与精度、性能要求等标准。

开槽碟形弹簧标准

开槽碟形弹簧标准

开槽碟形弹簧标准一、术语和定义1.开槽碟形弹簧:一种在截面上具有开槽的碟形弹簧,通常用于机械工程、汽车制造、电子设备等领域。

2.基本单元:组成开槽碟形弹簧的单个元素,包括弹簧钢带、开槽、卷曲等部分。

3.自由高度:开槽碟形弹簧在无外加负荷时的总高度。

4.负荷高度:开槽碟形弹簧在承受负荷后的高度。

5.变形量:开槽碟形弹簧在承受负荷后产生的位移量。

二、材料和制造1.开槽碟形弹簧应采用优质弹簧钢带制造,其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2.制造过程中,应确保弹簧钢带表面光滑、无锈蚀、无裂纹等现象。

3.开槽部分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加工,不得有夹杂物、毛刺等缺陷。

4.卷曲部分应保证圆弧过渡顺畅,防止出现局部应力集中现象。

三、尺寸和公差1.开槽碟形弹簧的尺寸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公差范围应参照相关标准执行。

2.自由高度、负荷高度、变形量等关键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公差值应合理控制。

3.开槽部分的深度、宽度、间距等尺寸应精确控制,以保证弹簧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四、试验方法1.外观检查:观察弹簧钢带表面是否光滑、有无锈蚀、裂纹等缺陷。

2.尺寸检测:测量自由高度、负荷高度、变形量等关键尺寸,检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弹性性能测试:通过专用试验机对开槽碟形弹簧进行加载和卸载试验,测量其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最大承载能力等指标。

4.疲劳性能测试:在模拟实际工况条件下,对开槽碟形弹簧进行疲劳性能测试,检测其承受交变载荷的能力。

5.耐久性测试:通过长时间运行或模拟实际使用环境的方法,对开槽碟形弹簧进行耐久性测试,检测其使用寿命。

五、检验规则1.每批开槽碟形弹簧应进行100%外观检查和尺寸检测,确保产品符合设计要求。

2.每批开槽碟形弹簧应抽样进行弹性性能测试、疲劳性能测试和耐久性测试,检测其性能指标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对于关键尺寸和性能指标,应定期进行统计分析和趋势预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4.对不合格产品应进行返修或报废处理,不得将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碟簧性能检验报告

碟簧性能检验报告

碟簧性能检验报告1. 简介碟簧是一种机械弹簧,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装置中,如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等。

它的作用是吸收和释放能量,提供稳定的弹性支撑。

为了确保碟簧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需要进行性能检验。

本报告将介绍碟簧性能检验的方法和结果。

2. 检验方法2.1 外观检验外观检验是对碟簧表面进行检查,判断是否存在表面缺陷、裂纹或变形等问题。

检验员将通过目视检查的方法,对每个碟簧进行检测。

如果发现有异常情况,将记录并做相应处理。

2.2 尺寸检验尺寸检验是对碟簧的几何尺寸进行测量,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常见的尺寸检验包括碟簧的直径、厚度和孔径等尺寸的测量。

检验员将使用测量工具,如卡尺、游标卡尺等,对碟簧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2.3 负载试验负载试验是对碟簧进行负荷测试,以验证其承载能力和弹性特性。

检验员将使用专用设备,如负载机或压力机,施加逐渐增加的负荷至碟簧上,并记录在不同负荷下的变形量和受力情况。

通过分析试验数据,可以评估碟簧的负载特性。

2.4 疲劳试验疲劳试验是对碟簧进行长周期反复加载,以模拟碟簧在实际使用中的工况。

检验员将使用疲劳试验机对碟簧进行加载和卸载,并记录碟簧在不同循环次数下的变形情况。

通过疲劳试验可以评估碟簧的寿命和耐久性。

3. 检验结果3.1 外观检验结果经过外观检验,没有发现任何表面缺陷、裂纹或变形等问题。

所有碟簧外观均符合要求。

3.2 尺寸检验结果尺寸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碟簧编号直径(mm)厚度(mm)孔径(mm)1 100 5 202 110 6 223 105 5.5 21根据设计要求,所有碟簧的尺寸均符合规定范围。

3.3 负载试验结果负载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碟簧编号负荷(N)变形量(mm)受力情况1 500 2.5 正常2 600 3.0 正常3 550 2.7 正常根据试验结果分析,所有碟簧在不同负荷下都能正常工作,符合负载要求。

3.4 疲劳试验结果疲劳试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碟簧编号循环次数变形量(mm)1 1000 0.52 2000 0.93 1500 0.7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碟簧的变形量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但变形量的增加速度相对较慢。

碟形弹簧力值公差范围

碟形弹簧力值公差范围

碟形弹簧力值公差范围摘要:1.碟形弹簧的概念和特点2.碟形弹簧力值公差的定义和意义3.碟形弹簧力值公差的范围和影响因素4.碟形弹簧力值公差的应用和检测方法5.碟形弹簧力值公差对产品质量的重要性正文:一、碟形弹簧的概念和特点碟形弹簧,又称为碟簧,是一种特殊的弹簧结构,主要用于承受轴向和径向载荷。

与普通弹簧相比,碟形弹簧具有以下特点:1.结构紧凑,体积小,便于安装和布局;2.弹性模量大,承载能力较强;3.抗疲劳性能好,使用寿命较长;4.适应性广,可应用于各种工程机械、仪器仪表等领域。

二、碟形弹簧力值公差的定义和意义碟形弹簧力值公差是指在特定的温度和载荷条件下,碟形弹簧的实际工作力与公称工作力之间的差值。

力值公差的存在是由于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误差和弹簧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的外部因素影响。

力值公差的定义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弹簧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合理的力值公差范围可以确保弹簧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

三、碟形弹簧力值公差的范围和影响因素碟形弹簧力值公差的范围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1.材料:弹簧材料的弹性模量、抗拉强度和抗疲劳性能等性能指标直接影响力值公差的范围;2.制造工艺:弹簧的制造工艺,包括热处理、冷镦、拉伸等过程,对力值公差范围产生重要影响;3.温度:工作温度对弹簧的材料性能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力值公差范围;4.载荷:弹簧在不同载荷下的工作状态和应力分布对力值公差范围产生影响。

四、碟形弹簧力值公差的应用和检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碟形弹簧的工作环境和使用要求,需要对其力值公差进行合理控制。

通常采用以下方法来检测和保证力值公差范围:1.生产过程控制:通过严格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检测,保证弹簧在生产过程中的力值公差符合要求;2.出厂检验:对成品弹簧进行力值公差检测,确保产品质量;3.在线检测:在弹簧使用过程中进行定期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力值公差异常情况。

弹簧检测标准有哪些弹簧检测专业第三方检测机构

弹簧检测标准有哪些弹簧检测专业第三方检测机构

弹簧检测标准有哪些弹簧检测专业第三方检测机构弹簧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

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

亦作“ 弹簧”。

一般用弹簧钢制成。

弹簧的种类复杂多样,按形状分,主要有螺旋弹簧、涡卷弹簧、板弹簧、异型弹簧等。

在控制弹簧品质的时候需要进行多项目检测时,应当先进行静态检测(弹簧表面质量检测-弹簧立定和变形检测-弹簧几何尺寸检测-弹簧试验和变形检测-弹簧硬度以及金相检测)。

检测橡塑材料检测实验室可弹簧检测服务。

作为第三方检测中心,机构拥有CMA、CNAS检测资质,检测设备齐全、数据科学可靠。

弹簧检测范围(部分)气弹簧,压缩弹簧,弹簧垫圈,空气弹簧,汽车弹簧,弹簧减震器,膜片弹簧,轻质弹簧,悬架偏心弹簧,钢板弹簧,气门弹簧,地弹簧,弹簧床垫,螺旋弹簧,不锈钢弹簧,波形弹簧,扭力弹簧,安全阀弹簧,压紧弹簧,蝶形弹簧,扭矩弹簧,碳素弹簧,橡胶弹簧,合金弹簧、短弹簧、弹簧钢、涡卷弹簧、板弹簧、阻尼弹簧、线性弹簧、异型弹簧、碟形弹簧、扭转弹簧、拉伸弹簧、压缩弹簧、减震弹簧、模具弹簧、渐进型弹簧、气弹簧、发条弹簧等。

弹簧检测项目(部分)材质检测、成分检测、质量检测、脱碳层检测、盐雾测试、弹簧刚度检测、硬度检测、弹性极限检测、抗拉强度、金相分析、晶粒度检测、涂层厚度检测、性能检测、抗弯截面系数、荷重试验、安全系数、抗扭截面系数、疲劳试验、松弛率、抗腐蚀测试、松弛率等。

弹簧检测标准(部分)GB 1239-76 普通圆柱螺旋弹簧GB/T 39520-2023 弹簧残余应力的X射线衍射测试方法GB/T 33156-2023 气弹簧用精密焊接钢管GB/T 20914.4-2023 冲模氮气弹簧第4部分:等高强力氮气弹簧GB/T 24588-2023 不锈弹簧钢丝GB/T 19844-2023 钢板弹簧技术条件GB/T 1239.2-1989 冷卷圆柱螺旋压缩弹簧技术条件GB/T 1239.3-1989 冷卷圆柱螺旋扭转弹簧技术条件GB/T 1239.4-1989 热卷圆柱螺旋弹簧技术条件GB/T 1239.6-1989 圆柱螺旋弹簧设计计算GB/T 1973.1-1989 小型圆柱螺旋弹簧技术条件GB/T 13061-2023 商用车空气悬架用空气弹簧技术规范GB/T 18983-2023 淬火-回火弹簧钢丝弹簧的硬度检测弹簧通常都会经过淬火工艺处理,像文中的超级大弹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2mm的游标深度尺测量。圆周
范围内至少3点,取最大值。
试验机/用不小于两倍的 f≈ 碟簧经强压处理
0.75 h0 时的负荷压缩碟簧,持续 后,自由高度尺寸 时间不少于 12h 或短时压缩,压 应稳定,在规定的
缩次数不少于 5 次。。
试验条件下,其自
由高度应在表 5 规
定的极限偏差范围
内。其永久变形量
+.02 0.2~0.6
-0.05 1
+0.03 >0.6~<1.25
-0.09
+0.04 1.25~3.8
-0.12 2
+0.05 >3.8~6
-0.15
3
>6~16
±0.10
注:在保证特性要求的条件下,厚度极限偏差在制造中作适当调整,但其公差带不得超出本表规定的范围。
自由高度Ho
2/3
邱永全
0.63
0.97
1.55
0.70
1.10
1.75
0.80
1.25
2.00
H15 0.40 0.48 0.58 0.70 0.84 1.00 1.20 1.40 1.60 1.85 2.10 2.30 2.50 2.80 3.20
厚度t 碟簧厚度的极限偏差按表5的规定。
类别
t的极限偏差 t
一、二级精度
H12
H13
H14
0.10
0.14
0.25
0.12
0.18
0.30
0.15
0.22
0.36
0.18
0.27
0.43
0.21
0.33
0.52
0.25
0.39
0.62
0.30
0.46
0.74
0.35
0.54
0.87
0.40
0.63
1.00
0.46
0.72
1.15
0.52
0.81
1.30
0.57
0.89
1.40
邱永全
外购件检验标准
物料名称 普通碟形弹簧 规格 无支承面 图示:
a) 《质量手册》;
b) GB/T 1972-2005 碟形弹簧国
家标准
c)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

d) GB/T 230.1 金属洛氏硬度
检验依据
试验

e) GB/T 4340.1 金 属 维 氏 硬
F
度试验
杠杆臂
y
游标卡尺/碟簧的直径用分度值 按表 4 的规定
小于 0.02mm 的游标卡尺测量,圆 按表 4 的规定
周范围内至少测量 3 点,外径取
最大值,内径取最小值。
千分尺/碟簧的厚度用千分尺在 按表 5 的规定
碟簧中心处沿圆周测量至少3点,
取最大值。
深度尺/碟簧的自由高度在二级 按表 6 的规定
精度平台上,用分度值小于
碟簧自由高度的极限偏差按表6的规定。
类别
H0的极限偏差 t
一、二级精度
+0.10 <1.25
-0.05 1
+0.15 1.25~2
-0.08
+0.20 >2~3
-0.10 2
+0.30 >3~6
-0.15
3
>6~16
±0.30
注:在保证特性要求的条件下,厚度极限偏差在制造中作适当调整,但其公差带不得超出本表规定的范围。
碟簧特性的极限偏差 单片碟簧
碟簧在H0一0.75h0高度时负荷的极限偏差按表7的规定。
表面粗糙度 碟簧表面粗糙度按表8的规定。
3/3
小于自由高度的
0.3%
硬度计/厚度<1mm,在维氏(或表 碟 簧 硬 度 按 GB/T
面洛氏)硬度计上进行;厚度≥ 230.1 或 GB/T
1mm,在洛氏硬度计上进行。试验 4340.1 的规定。
压痕应在碟簧上表面的中心处。
每件打4点,第1点不考核,取后3
点的平均值。
缺陷分类 C C B B B B
A
A
1/3
邱永全
附录: 直径D/d
碟簧内、外径的极限偏差按表4的规定,具体的偏差见下表。
范围
公差带
≤3
>3~6
>6~10
>10~18
>18~30
>30~50
>50~80
>80~120
>120~180
>180~250
>250~315
>315~400
>400~500
>500~630
>630~800
碟形弹簧外径、内径(D、d)的极限偏差表
OM O
F
Ⅰ X

无支承面 图1
序号 1 2
3 4
检验项目/内容
项目
内容
检测工具/方法
边缘倒圆角,表面不允许有 目测
毛刺、裂纹、斑疤痕等缺陷。 外观
标准 表面不允许有害的 毛刺、裂纹、伤痕 等缺陷
表面粗糙度 外径 D 内径 d 厚度 t 尺寸 单个自由高度 Ho
压缩试验
性能 硬度值
粗糙度比较样块
按表 8 的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