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文字
弟子规第十三集文字版
![弟子规第十三集文字版](https://img.taocdn.com/s3/m/4ccb807d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ba.png)
弟子规第十三集文字版《弟子规第十三集文字版》“哎呀,妈妈,我不想起床嘛!”早上,我懒懒地躺在床上,耍赖着不想起来。
妈妈笑着走过来,拍拍我的被子说:“小懒虫,快起床啦,太阳都晒屁股咯!”我揉揉眼睛,看着妈妈,撒娇道:“再让我睡一会儿嘛,就一会儿。
”妈妈无奈地摇摇头:“不行哦,你不是说今天要和小伙伴们一起去公园玩吗?再不起床就来不及啦。
”我一听,立马从床上蹦起来:“哎呀,我差点忘了!”我迅速穿好衣服,洗漱完毕,然后风风火火地准备出门。
到了公园,我看到小伙伴们都已经在那了。
“嘿,你们来这么早呀!”我兴奋地跑过去。
“就等你啦!”小伙伴们笑着说。
我们在公园里尽情地玩耍,跑啊,跳啊,别提多开心了。
玩累了,我们就坐在草坪上休息。
这时,我看到旁边有个小弟弟在哭,我走过去问:“小弟弟,你怎么啦?为什么哭呀?”小弟弟抽泣着说:“我找不到妈妈了。
”我连忙安慰他:“别着急,小弟弟,我们帮你找妈妈。
”小伙伴们也都围过来,大家一起想办法。
突然,我想到了弟子规里说的“泛爱众”,我们应该关爱每一个人呀。
“我们去问问那边的叔叔阿姨有没有看到小弟弟的妈妈吧。
”我提议道。
“好呀好呀。
”小伙伴们纷纷点头。
于是,我们开始四处去询问,终于找到了小弟弟的妈妈。
小弟弟看到妈妈,一下子扑进妈妈的怀里,开心地笑了。
小弟弟的妈妈感激地对我们说:“谢谢你们,小朋友们。
”我们摆摆手,笑着说:“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在回家的路上,我心里美滋滋的。
我想,弟子规真的教会了我们好多道理呀,就像今天,我们帮助了小弟弟,自己也觉得特别快乐。
这难道不就像那温暖的阳光照亮了别人也照亮了自己吗?以后,我一定要多做这样有意义的事情,把弟子规里的道理都好好践行。
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弟子规,圣人训。.._《弟子规》_原文_注释_翻译_解读
![弟子规,圣人训。.._《弟子规》_原文_注释_翻译_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cf0c96bdb84ae45c3b358ce8.png)
弟子规,圣人训。
【出处】本句出自《弟子规》第一章总叙【原文】弟子①规②,圣人③训④。
【注释】①弟子:孩子、学生。
②规:据东汉著名文字学家许慎撰写的《说文解字》中所言:“规,有法度也。
从矢,从见,会意。
”其本义为画圆的工具器械,今指圆规。
这里的“规”采用的是其引申义,指的是一种文体名字,这种文体唐代就有了,如《五规》:《出规》《处规》《戏规》《心规》以及《时规》。
这类的文体通常都被用来劝勉规正、教化警示后人。
③圣人:传统意义上指的是才能卓越、品行高洁的人,但由于《弟子规》的内容源自于《论语·学而篇》,因此,这里的圣人普遍被理解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古时候的大教育家孔子。
④训:教诲、训蒙。
【翻译】《弟子规》是学生要学习的训示规范,它是根据孔圣人关于学生言行方面的教诲编撰而成的。
【解释】《弟子规》开宗明义,寥寥几字提纲挈领地说明了这本书的作用对象、体裁、来源及作用,强调了全书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相关训诫撰写而成。
全书结构的设置则是参照《论语·学而篇》第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全面讲述学生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以及学习与生活中应当遵循的言行规范。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作者是清朝的一位秀才,叫李毓秀。
李毓秀考进士未中,于是回乡创办私塾以教书为生。
后来,他结合自己多年的教书经验以及对儒家典籍的研究,编写出了一本专门用来作为孩子启蒙的书,也就是《训蒙文》。
不过,这本书能够广为流传则得益于另一位清朝的学者——贾存仁,他擅长书法和韵律,为《弟子规》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训蒙文》经过贾存仁的修订,被更名为《弟子规》,并开始在许多私塾学堂中流传,它的影响力也就随之扩大,直至成为如今的国学经典之一。
历经三百年的时间检验,《弟子规》依旧鲜活地承担着训蒙、诫行的教育功能,这充分体现了这本书的重要意义,也充分说明了书中所述的规范教诲拥有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值得我们潜心品读。
弟子规全篇文字版
![弟子规全篇文字版](https://img.taocdn.com/s3/m/808d806a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f8.png)
弟子规全篇文字版《弟子规》全篇文字版如下:总叙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
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
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
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
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
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
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
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
号泣随,挞无怨。
亲有疾,药先尝。
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
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
事死者,如事生。
出则悌兄道友,弟道恭。
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
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
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
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
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
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
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
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
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
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
事诸兄,如事兄。
谨朝起早,夜眠迟。
老易至,惜此时。
晨必盥,兼漱口。
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
袜与履,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
勿乱顿,致污秽。
衣贵洁,不贵华。
上循分,下称家。
对饮食,勿拣择。
食适可,勿过则。
年方少,勿饮酒。
饮酒醉,最为丑。
步从容,立端正。
揖深圆,拜恭敬。
勿践阈,勿跛倚。
勿箕踞,勿摇髀。
缓揭帘,勿有声。
宽转弯,勿触棱。
执虚器,如执盈。
入虚室,如有人。
事勿忙,忙多错。
勿畏难,勿轻略。
斗闹场,绝勿近。
邪僻事,绝勿问。
将入门,问孰存。
将上堂,声必扬。
人问谁,对以名。
吾与我,不分明。
用人物,须明求。
傥不问,即为偷。
借人物,及时还。
人借物,有勿悭。
信凡出言,信为先。
诈与妄,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
惟其是,勿佞巧。
奸巧语,秽污词。
市井气,切戒之。
见未真,勿轻言。
知未的,勿轻传。
事非宜,勿轻诺。
苟轻诺,进退错。
《弟子规》全文及详解
![《弟子规》全文及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392e7e2fb4daa58da0114a08.png)
弟子规概述:《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
是人们的生活规范,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
“弟子”是指一切圣贤人的弟子,“规”“夫见”意思是大丈夫的见解。
所以是每个人,每一个学习圣贤经典,效仿圣贤的人都应该学的。
《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人性的基础。
《弟子规》没做到,学习别的经典就很难得到真实慧。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
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
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废经废伦,治安败坏根由。
贪瞋痴慢,人心堕落原因,欲致天下太平,须从根本着手。
图挽犯罪狂澜,唯有明伦教孝。
误根本为枝末,认枝末为根本。
为求解决问题,反倒制造问题。
君子唯有务本,本务邦国自宁。
俗云:「教儿初孩,教妇初来」,儿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及其长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心,须在幼小时培养;凡为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时,即当教以读诵经典,以培养其根本智慧及定力;更晓以因果报应之理,敦伦尽分之道;若幼小时不教,待其长大,则习性已成,无能为力矣!三字经曰:「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教之道,贵以专。
」,而非博与杂;故一部经典,宜读诵百至千遍,苏东坡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现在教学,坏在博与杂,且不重因果道德及学生读经、定力之培养,至有今日之苦果。
企盼贤明父母师长,深体斯旨;此乃中华文化之命脉所系,中华子孙能否长享太平之关键,有慧眼者,当见于此。
《弟子规》的普适性为文支持《弟子规》应该成为学童道德补助读物的人,可能是对现存的蒙学读本没有进行广泛的收集和比较。
弟子规全文精华
![弟子规全文精华](https://img.taocdn.com/s3/m/3100cf26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21.png)
弟子规全文精华弟子规,是中国传统教育中的经典著作之一,由清代儒学家李毓秀所著。
这本书以简洁明快的文字,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儿童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下面是弟子规全文的精华部分。
希望通过阅读这些精华内容,我们能够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深邃道德智慧。
第一章凡事勉力为之,不盖不成者勉力为之,是指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全力以赴,努力去做,不怕失败。
只有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才能不断成长和进步。
第二章有过必改,积小善成大德在我们做事的过程中,难免会犯错。
但是重要的是,我们要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同时,积累一些小的善行,在日常生活中不断造福他人,这样才能逐渐培养出伟大的品德。
第三章无恒志,无难事恒志是指对于自己的目标和理想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和追求。
只要我们有恒心和毅力,就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完成的。
面对困难时,我们要坚信自己的能力,相信只要付出努力,一切都可以克服。
第四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不能因为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恶习而去犯错误,同样,我们也不能因为一些琐碎的小善行而轻视它们。
无论是善是恶,我们都应该对待他们持一种严肃的态度,因为每个小的行为都会积累形成我们的性格和品德。
第五章朝闻道,夕死可矣朝闻道,夕死可矣,这意味着我们要时刻保持对道德和真理的探索和学习的态度。
这是一种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表现。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六章少小闲,老大难少年时光宝贵而短暂,如果没有好好利用,就会成为老年时的遗憾。
少年时期的精力旺盛,我们应该正确规划时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充实自己的生活,为将来的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七章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我们应该做每一个善行,不应该因为它微不足道而放弃。
同样,我们也不能因为小恶行的诱惑而去做。
无论大小,每一个行为都会产生影响,我们应该做到严守道德准则,坚守善良品质。
第八章故事教诲通过故事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弟子规全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弟子规全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https://img.taocdn.com/s3/m/155fb80a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6f.png)
弟子规全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弟子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经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郑玄所撰写的。
它以简洁的文字,描述了人们应该如何修身齐家治国,以达到社会和谐的目标。
以下是弟子规全文,包括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修身篇人生而有七情六欲,修身的第一步则是要控制自己的欲望,以实现内心的纯净。
弟子规要求弟子要“爱人如己”、“诚心诚意”地对待他人,提醒我们要“勇往直前”,不断追求进步。
“爱人如己”不仅仅是对亲人好,更要关心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同时,弟子规强调了节制的重要性,在用餐、睡觉等日常生活中,都要有适度的节制,追求内外的和谐。
第二、齐家篇齐家是人们修身之后的下一个步骤,它要求个人在家庭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弟子规告诉我们要尊敬父母、孝顺长辈,保持亲人之间的和睦关系。
在处理家庭事务时,我们要勤劳、节俭,不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以便更好地为家庭做出贡献。
第三、治国篇治国是整个社会运转的核心,它要求人们在社会中担当责任,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做出贡献。
弟子规教导我们要正直公正,不贪污贿赂,坚守原则。
同时,我们要尊重上级,服从领导,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为国家的建设贡献力量。
另外,法律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弟子规告诫我们要遵守法律,不做违法之事。
第四、平天下篇平天下即追求社会公平正义,弟子规要求我们要宽容包容,积极维护社会和谐。
在与人交往中,我们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不轻易冲突,努力维护社会的稳定。
同时,我们也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促进社会公平。
弟子规强调了谦虚谨慎的品质,提醒我们要保持低调,不要自大自满。
弟子规全文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和人生智慧,它不仅仅是一本修身齐家治国的经典著作,更是我们在塑造美好社会中应该秉持的行为准则。
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可以逐步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为社会的繁荣做出重要贡献。
让我们共同学习弟子规中的智慧,积极践行其中的规范,共同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
弟子规全文带完整版友爱互助成为团结友善的小伙伴
![弟子规全文带完整版友爱互助成为团结友善的小伙伴](https://img.taocdn.com/s3/m/2706ed72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bb.png)
弟子规全文带完整版友爱互助成为团结友善的小伙伴弟子规,是中国古代儿童教育的经典之作,它以简洁而精准的文字,教导儿童如何自律、尊敬师长、友爱互助。
作为团结友善的小伙伴,我们应该学习并践行这些教诲,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优秀品质。
第一章:弟子规全文1.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
篇中起,见中行,笃是敬,而信毋疑。
背后言,罪前戒,施于事,成于礼。
虽有威,复以言,善而言,恶而弃。
2.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言必信,行必果,背信弃义,不可容于人。
违规逆理,虽远必诛。
3. 说是语亲,听是非人。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4. 事虽小,勿擅为;事虽难,勿怠慢。
面有躁,色不展,听有过,辨不彰。
出有度,反有章,官有类,财有差。
奉父母,尊师长,友如兄,弟如童。
老则安,幼则荣,上能细,下能强。
5. 事不密,不行;言不信,不立。
忿冲冲,简单亲。
行有恒,无废时。
事虽小,勿擅为;群虽君,勿加亲。
陪则简,俭则伦。
倨傲否,谨自咎。
议不言,高不成;犯颜色,拂常情。
有所亲,勿近乡;有所异,勿近墙。
有所迩,勿轻车;有所远,勿减主。
6. 身有伤,贻致殃;德有伤,贻致殃。
言有伤,及君臣;行有伤,及家族。
道有伤,及贫贱;人物有伤,反成贤。
所患忍,所不忍;忍与言,乃至深。
语既过,事可矫;过不可,不可再。
悔吝何及,争伤志。
眼见多,手勿挠;事已过,心勿悔。
7. 莫言富,莫言贵;莫言敏,莫言利。
莫言好,莫言恶;莫言顺,莫言逆。
口是禍,是非由;身是禍,祸由口。
所慎独,勿与人。
道虽迩,不行;事虽小,不可。
言语蹇,意难追;简过易,繁难破。
第二章:友爱互助,成为团结友善的小伙伴作为一个团结友善的小伙伴,友爱互助是我们互相帮助和关心他人的核心价值观。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践友爱互助:1. 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友爱的首要体现在对待他人时的友善和善意。
弟子规带全文拼音及解释
![弟子规带全文拼音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7b7de20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f0.png)
弟子规带全文拼音及解释《弟子规》全书以通俗的文字、三字韵的形式阐述了学习的重要、做人的道理以及待人接物的礼貌常识等等,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影响深远,在清代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核心思想是儒家的孝悌仁爱。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弟子规带全文拼音及解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弟子规》全文带拼音zǒng xù总叙dì zǐ guīshèng rén xùn弟子规,圣人训。
shǒu xiào tì cì jǐn xìn首孝悌,次谨信。
fà nài zhng ér qīn rén泛爱众,而亲仁。
yǒu yú lì zé xué wén有余力,则学文。
rù zé xiào入则孝fù mǔ hū yìng wù huǎn父母呼,应勿缓。
fù mǔ mìng xíng wù lǎn父母命,行勿懒。
fù mǔ jiào xū jìng tīng父母教,须敬听。
fù mǔ zé xū shùn chéng父母责,须顺承。
dōng zé wēn xià zé qìng冬则温,夏则凊。
chén zé xǐng hūn zé dìng 晨则省,昏则定。
chū bì gào fǎn bì miàn出必告,反必面。
jū yǒu cháng yè wú biàn 居有常,业无变。
shì suī xiǎo wù shàn wéi 事虽小,勿擅为。
蔡礼旭老师细讲弟子规文字版
![蔡礼旭老师细讲弟子规文字版](https://img.taocdn.com/s3/m/1e007363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0a.png)
蔡礼旭老师讲《弟子规》开篇即提纲挈领地讲“有余力,则学文”,这便是做学问的态度和目标——当用有限的生命,在有生之年多学圣贤教诲。
《弟子规》第一篇“入则孝”中的“父母呼,应勿缓”,即讲在家中长辈叫唤时,应一听到就回答,不要过久。
“事虽小,勿擅为”,即讲任何事情,纵然很小,也不要自己擅自主张,而必须先向父母请教。
“亲所好,力为具”即讲对父母所喜好的东西,应尽力去准备。
蔡礼旭老师又从生活细节处举例说明如何落实“入则孝”。
《弟子规》第二篇“出则弟”中的“兄道友,弟道恭”,讲做兄长的要友爱弟妹,做弟妹的要恭敬兄长。
这里包含着古人对和睦兄弟关系的重视。
蔡礼旭老师又从日常的称呼和请教问题处,讲如何落实“出则弟”。
蔡礼旭老师在讲《弟子规》时特别重视实践,讲求落实。
例如他讲“事勿忙,忙多错”时便举出自己孩子的例子,说明在做事匆忙时便容易出错,因此做事情不能不假思索地匆忙完成。
蔡礼旭老师在讲《弟子规》时还特别重视礼仪教育。
例如他讲“步从容,立端正”时便举例说,一个人走路时步履从容,就会显得很有威仪;一个人站立时能保持端正的姿势,就会显得很有精神。
以上是蔡礼旭老师讲解《弟子规》的部分内容。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内容,可以阅读相关书籍或观看视频。
二年级弟子规诵读内容及解释
![二年级弟子规诵读内容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60526376137ee06eff918fe.png)
二年级《弟子规》诵读内容(一)3月:《入则孝》第一周: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解释】父母呼唤,应及时应答,不要拖延迟缓;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第二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解释】父母的教诲,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受到父母的教育和责备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
第三周: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解释】冬天寒冷时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酷热时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晚上伺候父母就寝后,才能入睡。
(此处引用古代“二十四孝“中的黄香的典故)第四周: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解释】出门时告诉父母去向,返家后,面告父母报平安;起居作息,要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二年级《弟子规》诵读内容(二)4月:《入则孝》第一周: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解释】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擅自行动造成错误,让父母担忧,有失做子女的本分;第二周: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解释】公物虽小,也不要私自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公物,缺失品德,就会让父母伤心;第三周: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解释】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全力去做;父母厌恶的事情,要小心谨慎不要去做(包括自己的坏习惯);第四周: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解释】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父母就会忧虑;做出伤风败德的事,父母亲就会蒙受羞辱;二年级《弟子规》诵读内容(三)5月:《入则孝》第一周: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解释】父母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不是困难的事情;父母不喜欢我们或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孝顺父母才是难能可贵;第二周: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解释】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要和颜悦色、态度诚恳;第三周: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解释】如果父母不高兴时不听规劝,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继续规劝;父母不听恳劝,我们虽难过的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铸成大错;第四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解释】父母亲生病时,要替父母先尝药的冷热和安全;要昼夜服侍,一时不离开父母床前;二年级《弟子规》诵读内容(四)6月:《入则孝》第一周: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解释】父母去世之后,守孝三年,经常追思、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生活起居,戒酒戒肉;第二周: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解释】办理父母的丧事要合乎礼节,不可铺张浪费;祭奠父母要诚心诚意;对待去世的父母,要像生前一样恭敬。
国学经典《弟子规》原文及译文参考
![国学经典《弟子规》原文及译文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2d74ee16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89.png)
国学经典《弟子规》原文及译文参考《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导而改编成德同学的生活规范,它规定了同学主修的六门课何辅修的一门课。
那么你知道《弟子规》译文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国学经典)《弟子规》原文及译文,假如喜爱可以共享给身边的伴侣喔!国学经典《弟子规》原文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__巧语,__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过能改,归于无,倘揜饰,增一辜。
国学经典《弟子规》译文开口说话,诚信为先;哄骗和胡言乱语,不行使用;话多不如话少;说话事实求是,不要妄言取巧;不要讲奸邪取巧的话语、下流肮脏的词语;势利市井之气,千万都要戒之。
没有得知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不知道真相的传言,不行轻信而再次传播。
对不合理的要求,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轻易答应许诺;假如轻易答应,就会使自己进退两难。
50、说话时吐字清晰,语速缓慢;说话不要太快、吐字模糊不清。
不要当面说别人的特长,背后说别人的短处;不关自己的是非,不要无事生非。
观察他人的善举,要马上学习看齐;纵然力量相差很远,也要努力去做,渐渐赶上。
观察别人的缺点或不良行为,要反省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以警惕。
只有品德学识才能技艺不如别人,应当自我激励,自我磨砺,自我提高。
假如是穿着饮食不如他人,不要攀比忧愁。
假如听到别人的批判就生气,听到别人的赞扬就高兴,坏伴侣就会来找你,良朋益友就会离你而去。
听到他人赞扬自己,生怕过誉;听到别人批判自己,欣然接受,良师益友就会慢慢和你亲近;不是故意有意做错的,称为过错;若是明知故犯的,便是罪恶。
二年级下册《弟子规》
![二年级下册《弟子规》](https://img.taocdn.com/s3/m/9fb7384d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02.png)
二年级下册《弟子规》
《弟子规》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之一。
它是中国明代朱熹所编撰,用于教导儿童礼仪、道德和行为规范的短篇章。
全书共分为十篇,共一百二十多条。
二年级下册的《弟子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篇:入则孝
这篇主要教导孩子们要懂得孝敬父母,关心亲人。
要尊敬父母、帮助家里的众人、与亲人和睦相处。
第二篇:出则弟
这篇教导孩子们要懂得尊敬兄长姐长等长辈,要对待他们友善、尊敬,有礼貌。
第三篇:容则质
这篇教导孩子们要懂得容忍,不要轻易发脾气,要保持内心的平和,不与人争吵、争斗。
第四篇:言则信
这篇教导孩子们说话要讲信用,要说到做到,不要说谎话。
第五篇:工则简
这篇教导孩子们要努力学习和工作,要专心、用心、不偷懒、不拖延。
第六篇:事则义
这篇教导孩子们要明辨是非,要做正确的事情,要有正义感。
第七篇:宜则勉
这篇教导孩子们要有志气、有毅力,要勇敢面对困难,努力奋斗。
第八篇:凡事要问
这篇教导孩子们要勇敢地提问,要求真理,不要对事情不明不了解就草率判断。
第九篇:理得宜
这篇教导孩子们要知道时间的分配,合理利用时间,努力提高效率。
第十篇:宴必敬
这篇教导孩子们在参加宴会时要懂得尊重主人,礼貌待人。
《弟子规》通过简短的文字,深入浅出地教导孩子们正确的行为和道德准则,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经典之一。
古诗弟子规全文翻译赏析
![古诗弟子规全文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79a187c9b89680203d8259b.png)
古诗弟子规全文翻译赏析《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弟子规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弟子规全文记录了孔子的108项言行,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弟子规全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
《弟子规》根据《论语》等经典编写而成,集孔孟等圣贤的道德教育之大成,提传统道德教育著作之纲领,是接受伦理道德教育的、养成有德有才之人的最佳读物。
弟子规全文以《论语·学而》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开篇,以三字韵语的文字形式,对儿童言语行动提出要求,教以应该怎样待人处世,通常的核心思想是孝弟仁爱。
《弟子规》浅显易懂,押韵顺口,文风朴实,说理透彻,可谓谆谆教诲,循循善诱,在我国清代教育史上有一定的影响。
清代后期成为广为流传的儿童读本和童蒙读物,弟子规全文以浅近通俗的文字、三字韵的形式阐述了学习的重要、做人的道理以及待人接物的礼貌常识等等,几乎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有同等影响。
弟子规对后世影响颇大,对于提升文化orG修养的人最需要读的是古今中外特别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书籍。
领导者特别谈到:“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
从这个角度看,认为各级人士应该读读《弟子规》。
弟子规全文1080个字,本是童蒙养正宝典,看似一本不显眼的小书,实际上里面蕴含着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大智慧。
总之,学好《弟子规》,对于“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辨善恶,培养健全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十年“文革”浩劫中,作为孔孟思想的重要内容,《弟子规》遭到无理批判。
今天我们应该重新谈谈《弟子规》的积极一面了。
最新弟子规 文字版
![最新弟子规 文字版](https://img.taocdn.com/s3/m/879d4a7d05087632311212d8.png)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中华传统教育必读弟子规天天落实多多收益《弟子规》概说:《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五个部分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
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编成1080个字的《弟子规》。
清中叶以后,此书最为流行,一度成为私塾的必读课本,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弟子规》的 6 个中心部分1:入则孝 ------〈感恩〉2:出则悌 ------〈友爱〉3:谨 ------〈规范〉4:信 ------〈诚信〉5:泛爱众 ------〈善待〉6:余力学文------〈勤奋〉⊙总叙1、 dì zǐguī shèng rén xùn弟子规,圣人训。
shǒu xiào tì cì jǐn xìn首孝弟,次谨信。
fàn ài zhòng ér qīn rén泛爱众,而亲仁。
yǒu yú lì zé xué wén有余力,则学文。
易解: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
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弟子规》中的“弟子”所指的就是学生,也就是父母的子弟;再广泛来讲,“弟子”可以说是每一个人。
人“活到老,学到老”,可以说一辈子都在学习。
既然都在学习,理所当然就是学生。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圣贤人的学生。
“规”就是规范、道理,做人应尽的道理,做人应尽的规范。
我们从这三个字,就可以了解这本书的用意就是: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三字经弟子规全文
![三字经弟子规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0f67ccf1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ce.png)
三字经弟子规全文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
青赤黄,及黑白。
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
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
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
丝与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
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
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当师叙,勿违背。
斩齐衰,大小功。
至缌麻,五服终。
礼乐射,御书数。
古六艺,今不具。
惟书学,人共遵。
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
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
但略说,能知原。
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
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
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
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
号六经,当讲求。
有连山,有归藏。
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
有誓命,书之奥。
我周公,作周礼。
著六官,存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
述圣言,礼乐备。
曰国风,曰雅颂。
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
寓褒贬,别善恶。
弟子规谨原文翻译
![弟子规谨原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66a4b628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d0.png)
弟子规谨原文翻译弟子规谨原文翻译《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前期山西新绛秀才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后改名为《弟子规》。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弟子规谨带拼音解释,喜欢的过来一起分享吧。
原文:《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翻译:早上应该早起,晚上不应该过早睡;因为人生易老,所以应该珍惜时光。
早晨起床,务必洗脸梳妆、刷牙漱口;大小便回来,应该洗手。
穿戴仪容整洁,扣好衣服纽扣;袜子穿平整,鞋带应系紧。
放置衣服时,应该固定位置;衣物不要乱放乱扔,以免使家中脏乱差。
服装穿着重在整洁,不在多么华丽;一方面应该考虑自己的身份地位,另一方面应该根据家庭实力量力而行。
对待饮食,不要挑挑拣拣,嫌这嫌那;饮食吃饱吃好就行,不要过分追求美食,三餐只需吃个八分饱即可,避免过量,危害健康。
少年未成,不可饮酒;酒醉之态,最为丑陋。
走路步伐从容稳重,站立要端正;上门拜访他人时,拱手鞠躬,真诚恭敬。
不要踩在门槛上,站立不要歪斜,不要依靠在墙上;坐的时候不可以伸出两腿,腿不可乱抖动。
进出房间揭帘子、开关门的时候,应该动作轻缓,不要故意发出声响;拐弯的时候,应该绕大点圈,不要直楞楞的贴着墙角或者直角拐,这样就不会撞到物品的棱角,以致受伤,也不会因为有人在拐角处突然出现而撞在一起。
拿空器具的时候,应该像拿着里面装满东西的器具一样,端端正正,不要甩来甩去,不然会显得很轻浮;进入无人的房间,也应该像进入有人的房间一样,不可以随便。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d788e6d77232f60ddcca148.png)
《弟子规》关于此书《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
《弟子规》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全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
学《弟子规》,一般的人听到"弟子",他会有错误的认知,觉得是谁学的?小孩学的。
其实这个“弟子”不是指小孩,弟子是指圣贤人的学生都叫弟子。
北京弟子规教育培训中心邓卫东老师指出,“弟子”的意思也应该与时俱进:在家指孩子;在学校指学生;在公司指员工;在单位指下一级;在社会中,指公民。
“规”也是会意字,左边一个“夫”,右边一个“见”,叫大丈夫的见解。
当然大丈夫的见解一定是随顺圣贤教诲,也就是人生的真理,来做事、来处事待人。
此书以浅近通俗的文字、三字韵的形式阐述了学习的重要、做人的道理以及待人接物的礼貌常识等等。
《弟子规》总叙中说:“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这里面有七个科目,即孝,弟,谨,信,爱众,亲仁,学文,前六项属于德育修养,后一项,即学文,属于智育修养。
《弟子规》明确强调了做人的各项准则,首先教育我们孝顺父母、恭敬兄长,继而教育我们把对父兄的孝敬扩大到社会,“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进而教育我们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通篇讲的是爱心。
父母对子女倾注了无私的爱,子女应该以无私的爱回报父母。
这是天经地义的。
《弟子规》我们来学才能把孩子教好,“教儿教女先教己”,要把儿女教好,首先要提升自己,自己先学好,这样才能够当好身教的工作。
作者简介李毓秀(1647-1729),字子潜,号采三。
山西省新绛县龙兴镇周庄村人,生于清代顺治年间,卒于雍正年间,享年83岁。
首孝悌,次谨信。.._《弟子规》_原文_注释_翻译_解读
![首孝悌,次谨信。.._《弟子规》_原文_注释_翻译_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196eb4c5866fb84ae45c8de8.png)
首孝悌,次谨信。
【出处】本句出自《弟子规》第一章总叙【原文】首①孝②悌③,次④谨⑤信⑥。
【注释】①首:象形文字,本义为头。
这里采用的是“首”的引申义,意思是首要、首先。
②孝:即孝顺,孝敬。
③悌:《说文解字》有云:“悌,善兄弟也。
”其本义是尊敬兄长、友爱弟妹,引申义为兄弟间和睦友好。
所谓“入则孝,出则悌”,也就是说在家中要孝顺父母,在外面要敬重兄长。
这里的“悌”采用的是其本义,即尊敬、听从兄长,善待、关爱幼弟。
④次:指的是地位上的紧随其后,意为第二、其次。
⑤谨:谨慎。
⑥信:诚信、可靠的意思。
【翻译】首要的就是孝顺、尊敬父母长辈,团结、关爱兄弟姐妹,其次就是谨慎规范言行举止,严格做到诚实守信。
【解释】《弟子规》脱胎于《论语》,它的中心理论自然是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
“首孝悌,次谨信”点出的是《弟子规》的主要内容,亦即它所要宣扬的主题思想:一是孝悌,二是谨信。
在“孝悌”方面,它探究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包括人要对父母孝、对兄弟悌、对国家忠,这种关系有着相对性和社会性的特点;而在“谨信”方面,它探究的是人与自己的关系,包括言行举止要谨慎有礼,为人处世要诚实守信,这种关系有着绝对性与内省性的特点。
《弟子规》的主要内容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文化与“信”文化的重要地位。
“孝”的基本要义概括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结构应遵守的秩序伦常,而“信”的丰富内涵则定义了社会群体之间沟通交流的原则准绳。
“百善孝为先”“人无信不立”等世代相传的名句无一不彰显了“孝”“信”文化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长河中始终根深蒂固的崇高地位。
对于古代的封建统治阶级来说,“孝”文化与“信”文化是其巩固政权的良好工具。
因为推广“孝”文化,教化风气,有利于促进家庭和谐,使得人人守孝忠君,进而维护社会的稳定。
譬如汉武帝刘彻提倡“以孝治国”,其目的主要还是为施行自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方略服务的。
而推广“信”文化,肃清秩序,则有利于加强道德建设,使得人人守信讲礼,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弟子规第一二段文字
![弟子规第一二段文字](https://img.taocdn.com/s3/m/509824a0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55.png)
弟子规第一二段文字《以〈弟子规〉第一二段为鉴的生活指南》“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这短短几句,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生活中许多美好的大门呢。
咱们先说这“首孝悌”。
孝是什么呀?就好比大树的根,深深扎在土里,要是根坏了,这树还能长得好吗?肯定不能啊。
咱家里的老人,那就是根。
你看,老人辛辛苦苦把咱拉扯大,咱要是不孝顺,这像话吗?就像小羊羔都知道跪乳,小乌鸦还懂得反哺呢。
你要是对父母爱答不理的,心里只想着自己,这连小动物都不如呀。
悌呢,就是兄弟姐妹之间要和睦。
兄弟姐妹那可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伴儿啊。
要是整天吵吵闹闹,就像一个乐队里每个乐手都各弹各的调,那奏出来的曲子能好听吗?肯定是乱糟糟的。
大家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家庭氛围才和谐,就像一条平静的河流,稳稳地流淌着幸福。
“次谨信”,谨就是做事谨慎。
你出门的时候,要是不检查一下自己的东西带齐了没,钥匙落家里了,那可就麻烦啦,就像打仗的时候士兵没带武器一样。
做事情之前多思考思考,别毛毛躁躁的。
信呢,就是诚信。
这诚信啊,就像一面镜子,要是镜子上有了污点,就照不出真实的样子了。
你答应别人的事情就得做到,要是总撒谎骗人,就像狼来了的那个小孩,最后没人相信他了,多可悲啊。
“泛爱众”,这就是说要广泛地爱众人。
人活在世界上,不能只想着自己。
大家都在同一个蓝天下,就像一群小鸟在同一片树林里生活。
你要是只关心自己的小窝,对别的小鸟有困难不管不顾,这树林还能充满生机吗?爱众人其实很简单,一个微笑,一句问候,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搭把手,这都是爱的表现啊。
“而亲仁”,亲近有仁德的人就像靠近温暖的火炉。
仁德的人就像一盏明灯,他们身上有很多闪光点。
你和他们在一起,就像花朵在阳光下生长,不知不觉就会受到好的影响。
要是总和那些整天游手好闲、品德不好的人在一起,就像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慢慢地自己也会沾上不好的气息。
“有余力,则学文”。
这就好比咱们先把生活中的基本道理、品德修养做好了,这是房子的地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
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