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期的大司马与外戚专权_读_汉书_札记_田旭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1年2月第31卷 第1期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 nal of N o rthw est U niv ersity(So cial Science) Feb.,2001V ol.31 N o.1

收稿日期:2000-01-15

作者简介:田旭东(1954-),女,四川渠县人,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先秦、秦汉思想文化

研究和教学工作。

【中国古代史】

西汉时期的大司马与外戚专权

——读《汉书》札记

田旭东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陕西西安 710069)

摘 要:通过对西汉一代大司马之职的考察,认为西汉大司马一职多为外戚所把

持,是皇帝个人专权机关“内朝”的骨干。大司马之职是否专有军权与统治阶级内部尤其是皇帝与外戚的权力之争有着密切的关系,外戚地位的上升是西汉中晚期一个值得注意的政治现象。

关键词:《汉书》;大司马;外戚

中图分类号:K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01)01-0093-04

大司马之职,见于《周礼·夏官》,其曰:“大司马之职,掌建邦国之九法,以佐王平邦国。”所谓“掌建邦国”、“平邦国”就是辅佐周王以纠察诸侯使之成正也,可知从一开始它就是掌军事之官,其作用举足轻重。

西汉时期的大司马一职,原为秦朝“三公”之一的太尉。作为一个掌管武事之官,其权力与地位曾有过一系列的变化。

《汉书·百官表》记载曰:“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武帝建元二年省。元狩四年初置大司马,以冠将军之号。宣帝地节三年置大司马,不冠将军,亦无印绶官属,禄比丞相,去将军。哀帝建平二年复去大司马印绶,置官属,去将军,位在司徒上。有长史,秩千石。”

以下对这段文字逐句阐述并做简单考证。

班固将太尉与大司马同列,认为二者职位相同,仅称法不同。秦朝与西汉初年称太尉,此后称为大司马。到东汉初建武二十七年(51年)光武帝刘秀又改称大司马为太尉。所谓“金印紫绶”为万石之公,其地位与丞相、御史大夫相同。然而所谓“掌武事”,实际上只是皇帝身边的军事顾问,并不拥有发兵、领兵之权。西汉初年至武帝改置大司马之前,太尉之职不固定常设,任此职者先后有卢绾、周勃、灌婴、周亚夫、田玢,他们也仅仅是在平定诸吕、吴楚七国之乱等事件中因表现突出而活跃一时。

西汉一代开始置大司马之官是在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首任者即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去病。《通典》卷二九云:“初,武帝以卫青数征伐有功,以为大将军,欲尊宠

之,故置大司马官号以冠之。”《汉书·霍去病传》云:“乃置大司马位,大将军、骠骑将军,皆为大司马定令,令骠骑将军秩禄与大将军同。”由此可见,加封大司马之号,是为了同一般的将军相区别,以表示汉武帝对二人征伐匈奴所取功绩的肯定而给予的恩宠地位。此时的卫青、霍去病虽得恩宠,武帝的亲信也无人可与之相比,但并不参与朝政。元封六年(公元前106年)卫青死,此后大司马之职一度空虚。

大司马权力的加重,地位的显赫是在武帝晚年时开始的。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汉武帝临死前召霍去病之异母兄弟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昭帝、宣帝之世,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兼领尚书事”之职专权西汉王朝,其实际权力已在宰相之上。大司马权力的日益加重与汉武帝时中外朝的形成有很大关系,《汉书》中多次提到“中朝”,《刘辅传》曰:“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大将军、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秦时和西汉初年,丞相辅佐皇帝,总揽政务,在文武百官之中地位最尊,权力最大,百官对其恭谨从命,即使皇帝也对其优礼相待。如此,皇权与丞相的权势必发生矛盾,汉武帝为了削夺丞相的权力,加强皇权,开始重用身边的文武侍从之臣,从而形成中朝与外朝之分。大司马(或称大将军)是最高最大的武官,他在中朝之中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故此后大司马的实际地位与权力均在丞相之上。

汉宣帝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车骑将军光禄勋张安世被封为大司马车骑将军兼领尚书事。数月之后,车骑将军之号被罢去,更为卫将军,统领两宫卫尉与城门北军之兵,此后从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至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的60年间大司马之职缺载,但据《汉书》各传所记载,实际上在此期间任大司马之官者先后有10人:霍禹、韩增、许延寿、史高、王接、许嘉、王凤、王音、王商、王根。

汉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王氏一族中的王根由大司马骠骑将军更替为大司马,开始给予金印紫绶,未置官属,其奉禄与丞相同为万石。王根与当时的丞相翟方进、御史大夫何武同称三公。可知在此之前大司马做为中朝的主要官职无金印紫绶,亦未置官属,其奉禄亦比较薄。王根所得到的一切,看似恩宠,实际是大司马之职此后不再兼任将军之职,即不再握有军权。同年11月,中骑都尉光禄大夫王莽任大司马,然而不久又失去此官职,次年由左将军师丹继任。

哀帝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哀帝刘欣之母丁太后之兄丁明就任大司马,此时印绶与官属又被废去,却再次冠予以往的将军之号。与张安世、王商相同,丁明兼有“卫将军”之号,而与以韩增开始到许嘉任此职时皆冠以“车骑将军”之号不同。不过据《秦汉官制史稿》的考证,车骑将军与卫将军之职务与地位相同,《通典》卷二九记:“卫将军,位亚三司”,可知其位在大将军与骠骑将军之下。之后哀帝傅皇后之父傅晏曾任过短短11天的大司马,继傅晏而任大司马的韦贤也仅仅就任7天就去世了。

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十二月,侍中骑马都尉董贤任大司马卫将军,次年五月改任大司马,同时丞相孔光改任大司徒,御史大夫彭宣改任大司空,所谓“三公”之职正式设立。而董贤作为汉哀帝的宠臣,所任大司马之职居于大司徒孔光之上,在“三公”之中地位最高。哀帝刘欣死后任大司马之职的王莽继承了这个制度。《汉书·百官表》中所列王莽为大司马之职的最后一人,实际上据《汉书·王莽传》看,王莽之后任此职的尚有10人,即王舜、甄邯、孔永、逯并、苗沂、陈茂、严尤、董忠、王邑、陈遵,他们都作为王莽的心腹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