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山中访友教案
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教案参考(7篇)
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教案参考(7篇)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教案1班级:七(4)班授课时间:20__.10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想象文中的意境,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3、学习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通过语言文字,感悟作者充满诗意的画面。
4、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习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最近忙吗?想轻松轻松吗?今天老师要到大山中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顺便去拜访我的几个老朋友,你们想跟着我去吗?出发之前,你们有没有什么想问我的?(引导学生第一次质疑)我先不告诉你,随我到了那儿你就知道了。
二、师生互动:1、现在就请同学们走进大山,去会一会我的朋友吧!并用你手中的笔跟他们打个招呼吧!(请学生快速读课文,并且把这些朋友一一找出来,作上记号)2、现在请你说一说你都见到了我的哪几位朋友?(师相机板书)3、请同学们在用心的与这些朋友交流一下,看一看你最喜欢哪个?(找一个或几个知心朋友)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他?(先自己思考,再小组交流)4、想必同学们和你的知心朋友交流好了吧。
现在就把你的知心朋友介绍给大家吧!(同学们一一介绍)5、同学们,今天我们与这些朋友进行了心与心的交流,你们觉得这些“朋友”可爱吗?为什么?那我们与这么多“可爱的朋友”欢聚一堂,你们高兴吗?(让学生谈感受、体会)三、课后拓展:1、师述:同学们,你们别只顾着自己玩了,可别忘了我们的客人!我想坐在旁边的老师们一定也想想我们一样到山中去玩一玩,去领略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你们说了?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来充当某一处景物,老师们到山中游玩,当游客来到你们面前时,你们就用心向他们做自我介绍,看谁把游客牢牢的吸引住。
(事先准备几个写有景物名称的卡片,如古桥、瀑布、小溪、菊花……还准备几个空白卡片,让学生自选景物)2、小组长选卡片——景物。
六年级上册语文《山中访友》教案【优秀5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山中访友》教案【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六年级上册语文《山中访友》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六年级上语文《山中访友》教案
课题:《山中访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以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人教版》为基础,选择了第三单元《山中访友》的课文进行教学。
通过本课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阅读、理解课文《山中访友》的内容,掌握课文中的生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文字积累。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2.难点:学生合作完成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教师以石头为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石头有哪些特点?为什么有人要在山中收集石头呢?2.预习导学(10分钟)教师分小组让学生对课文标题进行预测,并让学生展示他们的预测结果,通过展示进行讨论。
3.阅读课文(20分钟)教师安排学生轮流读课文,并进行师生讨论,解答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含义和主题。
4.小组讨论(15分钟)按照小组划分,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讨论,回答以下问题:(1)为什么王老汉喜欢收集石头?(2)整个过程中王老汉有遇到哪些困难?(3)为什么小故事的最后会出现“共同的朋友”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物?每组派出一位代表进行汇报。
5.合作写作(20分钟)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及理由。
6.展示分享(10分钟)每组派出一位代表介绍小组讨论的结果,并由学生讨论哪种表达方式更好。
7.课后延伸教师要求学生回家后,写出自己对于“共同的朋友”最喜欢的部分,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课文《山中访友》的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增强了对文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并通过合作讨论和写作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文字积累。
但是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有时候会过于依赖抄写材料,对于自己的思考和创新能力较弱,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培养。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精选7篇)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精选7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以下是小编为大伙儿找到的《山中访友》教学设计【精选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篇一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山中访友》是一篇词美、句美、景美、情美的佳作。
因此教学时以“审美”为切入口,按照美的规律从审美角度进行阅读设计,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创设审美的阅读情境,唤起学生的美感情趣,使学生获得美感体验。
在具体的教学中以课文为本,以紧扣品读字句为前提,领着学生在诵读中发现美的朋友,品味美的情感,抒发美的心声,以此培养学生的审美想像、审美情感、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把握作者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所传达的思想感情;揣摩欣赏精彩语段,领会文章第二人称的妙用、拟人手法的运用。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鉴赏本文新奇浪漫的想象美。
3、情感目标:体味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欣赏品味文章的语言,在欣赏和品味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三、教学难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章写景状物的技巧(细心观察、用心领悟、≮≮细腻的描写),学习运用。
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导读法、点拨法五、教学步骤一、走近山中:1、导入新课:有人说,没有朋友的人生是一片荒漠。
在春光明媚,草长莺飞,百花争艳的时节出去踏青访友,更有一番好心情,有时还会留下一个好记忆。
因此,我特地为大家请来一位导游,他是李汉荣作家。
(课件显示作者姓名)今天,李导满怀好心情带我们到“山中访友”。
(课件显示课题)2、播放课件《山中访友》,学生观看。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走进文中所描绘的画面中,初步感受作者的情感,为下环节与文本交流打下基础。
六年级上册语文《山中访友》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山中访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增强词汇积累。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表达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学会从文中提炼有用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
(3)学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提高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增强词汇积累。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表达手法。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某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课文中作者情感的表达和体会。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引导学生进入文中描绘的山中世界。
2.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山中风景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教师辅导生字词。
3.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教师点拨。
4. 分析课文: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教师指导学生了解作者的表达手法。
5. 讨论与分享: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文中描绘的山中世界的感受。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爱的山中景色的短文。
3. 家长签字确认作业完成情况。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评估:检查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短文写作评估:评估学生对课后作业中短文写作的思路、语言表达和文采。
人教版六年级《山中访友》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山中访友》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山中访友》教案1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山中访友》这散文幅短小而叙事简略,构思新奇,想象丰富,充满童心童趣,富有浪漫色彩。
文章记述了作者独自到山野林间的一天游历,带着动情的眼光,所见之景都有许多新奇的色彩。
如果用你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透过语言文字,看看那充满诗意的画面,你就回进入作者所描绘的“童话般的世界”。
2、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语言,进行口语训练,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味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品味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课堂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难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章的写作技巧。
4、课时安排:本文属于自主阅读课文,用一课时完成。
5、媒体设计:本文是一美文,可向学生创设欣赏的氛围,让学生在相应的意境中得到熏陶,可借用音响媒体,欣赏优美图片。
如果有条件,可利用多媒体设备,提供美轮美奂的画面。
二、说教法、学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采用“谈——读——赏——练”,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课堂口语交际能力。
让学生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交际水平。
学生反复读,才能形成自己的想法;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出理由。
这既是思维的训练,又是说话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
三、说教学程序:(一)、欣赏图片,畅谈感想在优美的背景音乐中,大屏幕上展示几幅山中的美景图。
请学生欣赏,谈谈所见所想。
随之老师导入新课:让我们跟随李汉荣先生一起走进《山中访友》,走进山林,走进山涧,去感受作者的心,去感受童话般的世界。
背景音乐的使用为学生营造了一个优雅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快速进入课文情景。
让学生面对此情此景,有利于熏陶感染,激发阅读的兴趣,激起学生说话的欲望。
六年级上册第一课山中访友的教案
六年级上册第一课山中访友的教案《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
“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六班级上册第一课山中访友的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六班级上册第一课山中访友的教案1教材简析:《山中访友》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六班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文质兼美、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生动展现大自然美景的散文。
本单元主要内容为“感受自然”。
本课的特殊之处在于以他独特的观察视角,采纳联想和想象,给予山中万物以人的情感。
文章字字玑珠,句句含情,读来朗朗上口,情真意切,给人美的享受。
“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 ——古桥、树林、山泉……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使读者顿生身临其境之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对六班级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学生实际及单元重点,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14个词语。
(知识目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品味优美的语言,感受所描绘的如诗如画的世界,培育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妙情感。
(情感目标)4.学习运用比方、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能力目标)教学重点难点: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把欣赏文章画面美,感受美妙情怀,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品味文章清新优美的语言,感受对“山中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表达情感的方法作为教学重点。
难点:学习表达感情的方法。
【说学生】六班级学生虽然已经接触了一些散文,但对散文的特点还不能深化理解。
不过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可以通过朗读感受文章语言的魅力,入情入境,理解表达的感情。
同时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善于仿照,通过阅读体验可以和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
【说教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山中访友教案(10篇)
山中访友教案(10篇)山中访友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本事】解决生字,理解并掌握“陡峭、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等生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学习作者描述大自然风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自然环境的优美,体会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品位优美语言,学习描述大自然的方法。
【难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过程(一)谈话设疑,导入新课由题入文,提问学生是否有自我在山中游玩的经历,山上有哪些景物是令自我难忘的,让大家互相交流、谈论。
(板书标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字典查清字词,同桌之间能够互相正音。
2.教师示范读,让学生跟读并且体会情感基调。
3.学生默读课文同时给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明确:第一部分(1―2自然段):访友时间、环境、心境。
第二部分(3―7自然段):访友情境,对“朋友”感情。
第三部分(8自然段):告别“朋友”。
(三)抓住重点,深入研读1.抓重点词句,体会感情①“满怀的好心境”明确:作者直抒胸臆,表达了在大自然之中寻访的心境十分好,包含着对大自然的热爱。
②“情深”明确:道出了作者对大自然感情的深刻。
③“这山中的一切,哪一个不是“我”的好朋友”明确: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草一木都是有生命。
它们像我们的朋友一样能够和我们沟通交流。
作者进山看景,自然就成了“山中访友”,体现了在作者心目中,人类和大自然是应当并且能够和谐相处的。
2.小组学习①理解题目含义明确:在作者的眼中,自然界的万物都能够和人类和谐相处,山中的一切景物都是自我的朋友,作者对他们是尊重的,所以山中去探访也就变成了“山中访友”。
②赏析修辞手法(小组合作找出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并且共同探讨运用修辞的好处)例如:高大的树木,你撑着一把巨伞,是让我停留脚步休憩吗(比拟)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
六年级上册语文山中访友教案(优秀5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山中访友教案(优秀5篇)六年级山中访友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积累字词,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2、品味精美的语言,揣摩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思路,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欣赏品位文章的语言,在欣赏和品位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扫清文字障碍:⑴你能读准下列红字的读音吗?⑴根据所给的解释说出词语。
2、听朗读录音,思考问题:⑴作者在山中都访问了哪些朋友?⑴(按照顺序找)他是怎样称呼这些朋友的?三、探究1、赏析交流:⑴静心默读,大胆想象。
你最喜欢山中的哪位朋友?⑴交流:①请你饱含感情地朗读。
②然后说说你喜欢这位朋友的原因或在朋友身上感悟到什么,得到怎样的启示。
2、探索活动:(小组讨论)⑴作者为什么要把进山看风景称为“山中访友”呢?⑴这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体验反思:寻找美、体验美与作者心灵对话。
四、拓展延伸放飞心灵,为您的自然朋友写几句赠言。
五、总结六年级山中访友优秀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通过拓展联想,理解“德高望重、津津乐道”。
2、通过联想感悟、句式拓展、反复吟诵等方式,体会文章以拟人化的写法描写风景的方法,感受诗一样的景,诗一样的文,诗一样的情,并通过感情朗读表达出来。
3、在感悟与品赏、朗读与表达的过程中,体会作者赞美自然、热爱自然、物我两忘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通过联想感悟、句式拓展、反复吟诵等方式,体会文章以拟人化的写法描写风景的方法,感受诗一样的景,诗一样的文,诗一样的情,并通过感情朗读表达出来。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初识那些“老友”1、出示课题,读,说读后有什么想说的。
2、请学生带着问题,读文章。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范本:《山中访友》教案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范本:《山中访友》教案。
一、知识目标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是:1、通过学习文中情节和人物描写,了解“坚毅”、“聪慧”、“善良”等品质的重要性;2、通过学习文中的生词,掌握识字和拼音的技巧;3、通过学习文中的句子结构,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能力目标本节课的能力目标是:1、能够熟练朗读课文;2、能够理解课文内容;3、能够运用课文所学的知识,进行写作表达。
三、情感目标本节课的情感目标是:1、培养学生坚毅、聪慧、善良等品质;2、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3、使学生体会到友谊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1、理解文章中的情节和人物描写;2、掌握生词的拼音和识字技巧;3、学习文中的句子结构,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内容1、朗读课文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朗读全文,借助影响保持,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口齿清晰,感情真挚地朗读课文。
老师可以插话引导学生理解难点。
2、文本探究学生根据理解到的情节写下自己的理解,对他或他人描写的感受认真体会。
老师可以适时分析问题,推敲感受,深入挖掘情感内涵。
3、语用和互动通过以上教学活动,让学生理解文本中的语用技巧、掌握表达方式。
进一步的,提醒他们文中人物的情感特点,如此就能够加强与课文内容的熟练程度。
4、词语表达和拼写掌握生词的识别技巧和拼写规则,比如,部分难读难写的字汇,要以教师及同伴协助的方式,熟记。
同时,老师可以针对部分需要记忆的部分,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语音联系,以背诵方式进行练习。
6、写作落地在课堂进行写作,学生可以同样借用情节及人物特点,也可以提出专题写作,或利用影响,把自己的想法写到纸上化。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思考能力的锻炼,也是老师鼓励和引导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以此增加学生写作乐趣,练习习惯和提高写作水平。
七、教学方法通过形式多样、互动性强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互动。
如问答、演示、情景模拟、任务式训练等。
八、教学适应性针对不同程度、性别、语言方言差异等社会心理因素的不同学生个体差异,采用各种不同未必的教学方法,不推论学生的学术能力,并需要采用不同手段打造多元化的教学环境,便于找到教育方法定位,比较好的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山中访友》优秀教案(优秀6篇)
《山中访友》优秀教案(优秀6篇)课文《山中访友》教案设计篇一【设计简说】《山中访友》是一篇适宜学生自主阅读的写景美文。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本设计将课文设计成三个层面处理:以课文为范例,感受美、体验美;以课文作靶子,发现美、积累美;将课文作引子,思考美、延伸美。
一步步导引学生步入文学的殿堂。
【教学过程】一、感受美、体验美。
导入:《山中访友》把大自然人格化,用“访友”的形式,使司空见惯的景物,成了呼之欲出的带着特定意蕴的活生生的个体。
文本视角独特、想象奇特、笔调轻松、富有诗情画意,引起读者的无限遐想。
这种出神入化的风格,开拓了新的审美视野。
(一)认读。
感悟意蕴美1.本设计着力让学生自主感悟、探究,让“学生”唱主角,让“读”唱主角,将有形的文字变成有声的“音符”,使学生进入作品的意境,体悟自然的灵性。
2.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各自解读课文的意蕴。
为了拓展解读的深度,可设计如下问题组,引导学生讨论:①作者写的上“山中访友”,访的友是谁?②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带有特定意蕴的景物的?③文章中景中含而未露的文旨是什么?点拨之一:原来作者要访的朋友是自然界的景与物,依次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阵雨—老柏树—蚂蚁—归鸟。
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点拨之二:德高望重的古桥,写得敦厚。
它始终“躬着腰,俯身吻着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在凝重的画面中充满神韵。
这多么像“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形象啊!但这德高望重的老桥,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岁月是一去不返的逝川,惟有你坚持着,你那从不改变的姿态,让我看到了一种民族的性格,一种古老而坚韧的灵魂。
这分明是民族文化底蕴的写照——意与境相谐。
恰如知己的树木,写得也分外醉人。
“每一株树都是我的知己,向我打着青翠的手势。
有许多鸟唤我的名字,有许多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以树的眼睛看周围的树,我发现每一株树都在看我。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5篇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篇5教学目标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清爽、吟诵、唱和、陡峭、挺拔、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文中的情境,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难点:学习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感悟作者充满诗意的画面。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并熟读;搜集古桥的图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有风声、雨声、鸟叫声、溪流声等声响。
教学工具多媒体工具教学过程一、预习探究(一)谈话导入。
1.导语: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江南之春如诗如画,扣动过多少人的心弦;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的冬天》又是那么美好可爱、温暖如春,真是个理想的境界。
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李汉荣先生的《山中访友》又怎样呢?古人有梅妻鹤子之高雅,今人有草木为友之境界。
那是一个神奇而美妙的童话世界!物随心变、景随情迁,让我们带着好心情走进去吧!去领略一下作者那寄情山水,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并质疑。
(二)预习探究1.作者去山中拜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自由轻声读课文。
(用笔做上记号)2.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看了一路美丽的风景,可作者为什么却说成“山中访友”?这样行文有什么好处?二、合作交流1.交流生字词的读法,汇报好词,集体品读。
清爽、吟诵、唱和、陡峭、挺拔、精致、蕴含、奥秘、侠客、瀑布、身躯、邀请、俯身、凝望、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2.李汉荣老先生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了“山中访友”?在山中都拜访了哪些“朋友”?3.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组织交流。
三、品读体验请同学们再一次跟随作者去探访他的那些特殊的朋友。
《山中访友》教案
《山中访友》教案《山中访友》教案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山中访友》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山中访友》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鉴赏文章新奇丰富的想象美,学习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并能从中悟出生活哲理:只要有一颗真、善、美的心,就会发现生活处处都是美的。
【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一、检复导入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读题:山中访友。
2、作者拜访了哪些朋友呢?一句话,就是──山中的一切。
3、下面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用心去读课文,想想从哪些语句中可以感受出“我”和“山中朋友”的深厚感情?用笔划一划,在旁边写一写你的感触。
设计意图:以这样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导入,直截了当,具体可操作,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就有目标性了。
二、细读品悟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2、划一划,写一写,和同桌交流交流。
3、集体交流:从哪些地方感受出了“我”和“山中朋友”的深厚感情?相机出示: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位朋友。
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
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
⑴谈谈你读了这段话后的感受。
⑵当你读到“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的感受是什么?(古老)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⑶当你读到“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各种各样的人从桥上走过。
)⑷是啊,这是一座古老的桥,这是一座度过许多人的桥,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
在你的凝望里,人影──,在你的凝望里,鱼影──,在你的凝望里,月影──,(指着句子: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谁来带着感受读一读。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山中访友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山中访友》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山中访友》,让学生理解作者通过对山中景物的描绘,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感悟能力,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3.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学会如何观察和描绘自然景物。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 学会生字词,提高朗读和感悟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会观察和描绘自然景物。
2. 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写作练习。
教学准备:1. 课文《山中访友》全文。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板书课题《山中访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访友?为什么要去山中访友?2. 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
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 教师辅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答疑问。
3.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韵律美。
三、学习生字词(10分钟)1.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解释词义。
2. 学生举例运用生字词造句。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
2.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美好意境。
二、深入学习课文(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2. 学生讨论:课文中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的?三、写作练习(10分钟)1. 教师布置写作任务:以“我心中的大自然”为主题,写一段话,要求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
2.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写作能力的培养。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课文中的美好情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山中访友》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山中访友》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学生能够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方法与过程: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韵律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对大自然的真挚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韵律美。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对大自然的真挚感情。
三、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大自然的图片和资料;准备《山林小曲》等优美的乐曲。
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大自然的图片和资料;准备山中景物的图片或小物品。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将带领大家走进大自然,去拜访一位朋友。
他既是一位智慧的长者,也是我们的知心朋友。
让我们一起走进《山中访友》,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秘。
2.检查预习:首先,请同学们看屏幕,认读这些词语。
请个别同学朗读,全班齐读。
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注释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然后听老师范读课文,看看有哪些词语是你不理解的,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1)作者去山中访问了哪些朋友?(2)这些朋友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4.精读课文,深入体验:(1)请同学们跟随作者拜访一下他的第一个朋友——古桥。
请同学们轻声朗读第三自然段,并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2)从“德高望重”这个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3)作者把古桥当作了朋友,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4)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次朗读本段。
5.品读课文,抒发情感: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四到第七自然段,思考下面问题:(1)从这些段落中,你感受到了作者与山里的朋友之间有着怎样的深厚感情?(2)把你认为精彩的语句或词语画下来,并谈谈你的理解。
六年级语文上册《山中访友》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山中访友》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增强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课文《山中访友》是一篇描绘大自然美景的散文。
文章通过作者在山中的访问,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2.2 生字词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有:访、友、山、林、鸟、云等。
学生通过查字典、组词、造句等方式,掌握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思维能力。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思考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4.2 朗读与理解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学生通过讨论,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题。
4.3 生字词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通过查字典、组词、造句等方式掌握生字词。
教师进行讲解和反馈,帮助学生巩固生字词。
第五章:作业与评价5.1 作业学生回家后,要求朗读课文给家长听,家长签字确认。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2 评价教师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测验成绩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
对学生的努力和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描述的自然景物和生物。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或实物,分析课文中的描写,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6.2 创作练习学生模仿课文的写作风格,创作一篇以自然为题材的小短文。
最新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山中访友教案(精品)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山中访友教案一、导入新课1、在小学,我们学过这样一首诗(出示课件),请大家齐读。
《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请说一说这首诗讲了什么?学生回答:(诗人去山中寻找一位隐者朋友,向童子打听隐者到哪里去,童子告诉诗人,隐者去采药了。
童子只知道隐者在山中云雾深处,不知到底在什么地方,最后没找到。
)3、假如你进山拜访朋友而朋友不在,你会空手而归吗?4、你喜欢在山里做些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分别给以评价、鼓励)5、如果同学们进了山,收获一定很大。
有位作家李汉荣也到山中拜访朋友,带回了好心情,好记忆,他拜访了怎样的朋友?就请我们来共同欣赏李汉荣的《山中访友》。
(出示课件标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1、请同学们出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且依照作者传达出的情感来读。
学生读课文。
(读课文时标出把握不准的词语)2、出示一些词语,要求学生读准。
3、作者进山拜访了哪些朋友?生:古桥、大树、山泉、瀑布、溪流、白云、悬崖、老柏树。
还有云雀、小花、石头。
还有雷阵雨、蚂蚁、归鸟。
4、这些“朋友”各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德高望重的)古桥(青翠的)树林(洁白的)白云(雄浑的)瀑布(明镜般的)的山泉(小诗般的)溪流(玄奥的)悬崖(清纯的)云雀(慈祥的)老柏5、作者在拜访朋友时心情如何?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生:非常高兴。
他带着愉快的心情拜访朋友。
他热爱大自然。
三、细读品味:那么如何更深入细致的体会作者的心情,真正走进作者的心灵?要静心默读。
一边读一边想象文中动人的画面,并且给画面配上色彩和声音,让画面在脑中动起来;也可以联想生活中或者书中,影视作品中相似的情形。
要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透过语言文字看看那诗情画意的画面,好,请进入角色。
1、生默读。
2、请同学们说一说,刚才在读课文的时候,哪一幅画面你最钟情?或者哪位朋友你最喜欢?(师生、生生交流,课堂互动)(学生尽情地畅所欲言,教师不时地进行评论,同样给以鼓励)3、刚才同学们谈得很精彩,老师和大家有同感,大自然是一位高明的画家,她为人类画出了美丽的图画;大自然又是一位哲人,她带给我们许多珍贵的启迪。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山中访友》教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山中访友》教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山中访友》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山中访友》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山中访友》教案1:《山中访友》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
是一篇文质兼美、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生动展现大自然美景的散文。
本单元主要内容为“感受自然〞,学生要通过四篇文章的学习,感受作者描绘的自然美景,感受人与自然亲密和谐的关系,从而产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本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古桥、树林、山泉……经过作者动情的表达,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们也仿佛走到了每一位读者的心中,使读者顿生身临其境之感。
:六年级学生虽然已经接触了一些散文,但对散文的特点还不能深入理解。
不过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可以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语言的魅力,入情入境,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
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善于模仿,通过阅读体验可以和作者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
但是他们的阅历少、生活经验不丰富,无法更深层次的理解作者的情感,揣摩文章精彩的句段、词语也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通过反复朗读,感知课文内容,整体把握整篇文章。
朗读时,结合多媒体创制情境气氛,使学生如临其境,在情境中体验。
从文眼〔课题:山中访友〕展开,结合课后的思考练习题,链接起导读本文的线索: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逐一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揣摩欣赏文章精彩的句段、词语。
带着学生走进文本,和作者对话。
结合学生自身的经历或阅读经验,让学生在自我生活找到“文章〞的内容,深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人生哲理。
利用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珍视我们自然界的朋友引起学生的反思,得出:“我们应该保护自然、保护环境,共同维护我们的家园,让人和自然协调开展,形成和谐的朋友关系〞这样的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山中访友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教学难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章写景状物的技巧(细心观察、用心领悟、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学习运用。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导语:同学们,春风夏雨,秋霜冬雪;青松迎客,寒梅报春。
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
我们这学期学习的第一组课文,将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
2. 揭题:今天,我们首先跟着一位作家,走进山林,去拜访他的朋友。
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
3. 看课题猜猜,作者拜访的会是怎样一位朋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读,看谁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
2. 读一读、认一认。
清爽、德高望重、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
身躯、津津乐道、精致、蕴含、奥秘、别有深意、侠客
3. 重点字词读正确并理解词语意思。
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声望卓著)津津乐道(形容饶有兴味地谈论)
幽径:隐蔽、僻静的小路。
波光明灭:水波忽明忽暗的样子。
唱和:一个人做了诗或词,别的人相应作答。
吟咏:“咏”的基本意思是指有节奏地诵读诗文。
“吟”往往跟“咏”连在一起,含义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古人有一说,动声叫吟,长言叫咏。
4. 交流找到哪些朋友。
依次是:古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石头-阵雨
5. 李汉荣先生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
学生讨论后明确: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默读读文,找出描写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感情的有关语句,读一读,组织交流。
老桥──“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树──“是我的知己”,“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山泉──“要我重新梳妆”;溪流──邀我“唱和”;瀑布──“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悬崖
──“挺拔的身躯”,“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白云──“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云雀──谈“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小结: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了有生命的人。
它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它们成了我们的朋友。
作者进山看景,自然便成了“山中访友”。
四、作业。
1. 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清爽、德高望重、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
身躯、津津乐道、精致、蕴含、奥秘、别有深意、侠客
二、研读与赏析
李汉荣先生是那么地热爱大自然,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和他一起会晤我们的好朋友。
请你快速浏览课文,去找找你最喜欢的山中朋友,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用“我喜欢,是因为”的句式说一句话。
(要求学生先将有关的段落有感情的读一遍,然后再回答问题。
)
结合学生的回答,逐一品读精彩句段,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精读段落:
1、古桥: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课件:课文插图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是怎样和他交流,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在书上画一画。
(抓住“德高望重”一词)
(默读画句,读后交流自己意见。
)
师:对古桥,作者在叙述时人称有无变化?如果有,请揣摩一下变化的原因,并思考变化时应注意的问题。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
师小结:在作者心中,古桥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作者把老桥当做人来写,由第三人称转为第二人称,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们。
我们在读课文时,要用心地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2、树林里:作者不仅把林中的一切当做自己的朋友,当他进入树林,看到一棵棵树的时候,他把自己也想象成了一棵树,生根长枝。
请同学们读一读有关的句子,体会当时作者是怎样的一种感受?
(生自由读句体会)(抓住:“知己”“人树相融”来理解)师小结:树为人友,人为树友,人和树已融为了一体。
这是多么美妙的一种情境啊!从这种奇特的想象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那种“知己”情谊。
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一起再来读一读。
3、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1)上面这句话中指的是哪些朋友呢?请熟读第五自然段。
(2)“哪个不是我的朋友”言外之意是什么?用具体的朋友替换掉“这山中的朋友”,可以怎么说?(这山中的山泉溪流就是我的朋友;这山中的瀑布、悬崖、溪流,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3)作者将山中的景物都联想成什么了?
通过朗读感受山泉的清明、溪流的欢快、瀑布的雄浑、悬崖的挺拔和巍峨、白云的洁白和宁静、云雀的欣喜和欢乐。
(播放磁带,通过声响带给学生最真切的感受,促进学生的朗读感悟。
)
(4)面对这我们热情的招呼,我们这些朋友可能会怎样回答呢?请选择一位
朋友,将他的回答写下来。
如: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山泉回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学习首尾,体会写法
(1)再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们又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清晨进山,到“带回一路月色”,从这儿看出他在山中整整一天,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那份亲密无间。
(2)体会写法: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前后两次写到“满怀的好心情”,突出“山中访友”之行充满了好心情。
(3)文中用了不少的修辞,找出相关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妙用.
四、课外延伸,强化体验
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山一水都成了有生命的人。
她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她们成了我们的朋友,难怪作者进山看景,变成了“山中访友”。
这种类体验,你们也有过吗?和同学交流交流。
五、背诵积累,提升感悟选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背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