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与教学的关系优秀课件
第五章 学前游戏教育实施的基本原则
二、主体性原则
从幼儿的立场上考虑,幼儿园游戏实施应遵循主体性原 则。
首先,组织实施游戏时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身 心发展水平,根据不同年龄班的幼儿身体和心理发展状 况,选择合适的游戏内容,其难度应适中。(属于主体 性原则)(选择题)
游戏教育的主体是幼儿。
幼儿 园游 戏实 施的 基本 原则
教育性 主体性
小天使幼儿园给小朋友布置课后学做家 务,并在课上表演,让小朋友懂得妈妈
的辛苦,慢慢学会生活自理。
幼儿园要求小朋友自己跟妈妈学做简 单的家务,并能把自己学会的做的家 务表演出来。
——如何贯彻游戏教育实施教育性原 则?(0901/简答;0910、1101/论述)
游戏与教学是现代学前实践的两种重要手段,它们之间 有着密切联系。教学和游戏是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相 互区别的概念。
1、教学和游戏是有内在联系的,表明这两者不是截然 对立的,它们作为一种教育方式而存在;
2、教学与游戏又是各自独立的,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方 式与途径,不能将二者等同起来,亦不能混为一谈。
比如表演游戏中表现不太好的孩子,有时可能是因为对 作品内容还不熟悉,只为了凑热闹去表演,教师应引导 幼儿多次复习,帮助其领会、掌握作品
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游戏与教学的关系,正确的描述 是( ) A.是现代学前教育实践的两种重要手段, 两者有密切的联系
B.游戏的功能可以由教学来替代 C.教学的功能可以由游戏来替代 D.游戏与教学相互独立,没有任何联系
比如小朋友都喜欢扮演老师而不喜欢扮演司机,老师就 让孩子们玩扮演老师游戏
比如一节语文课上小朋友提出玩老鹰抓小鸡游戏,幼儿 园老师听取了他们的意见,组织小朋友开展游戏
幼儿园游戏教育活动策划方案PPT
2
案例二
《春天的花园》主题活动中,老师们组 织幼儿进行“种植小植物”、“制作花 园景观”、“春天的音乐会”等活动, 让幼儿在亲身实践中感受春天的美好, 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
案例三
《小小消防员》主题活动中,老师们通 过模拟演练、观看消防安全教育视频等 形式,帮助幼儿了解消防安全知识,提 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同时, 组织幼儿进行“制作消防车”、“设计 消防服”等活动,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 加深对消防安全的认知。
观察孩子的行为
通过观察孩子的动作、表情和社交互 动,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需求 和心达
提出开放性问题
使用开放性问题可以激发 孩子的思考,鼓励他们表 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引导式提问
通过引导式提问,教师可 以帮助孩子梳理思路,深 入探索问题本质。
鼓励孩子提问
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培养 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
01
明确教育目标
根据主题,制定具体的教育目标 ,如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创造力等。
02
03
注重活动层次性
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差异,设 计不同难度的活动,确保每个幼 儿都能参与并获得成就感。
04
案例分析:成功游戏教育活动分享
1
案例一
《森林动物园》主题活动中,老师们设 计了“动物面具制作”、“动物角色扮 演”、“动物习性探索”等一系列活动 ,让幼儿在动手制作和角色扮演中了解 动物的特点和习性,培养了他们的观察 力和创造力。
06
游戏教育活动效果评估及持续改进 计划
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法设计
评估指标
参与度、兴趣度、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
评估方法
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测试法、作品分析法
浅谈游戏与教学的关系-精品文档
浅谈游戏与教学的关系游戏是一种能够使幼儿感到开心、好玩、有趣味,并使幼儿以此为目的、主动投入、积极从事的活动。
是幼儿自己将已学到的知识、技能以及情绪,通过有趣的活动表现出来。
教学是教师将外在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幼儿,目的是使幼儿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
游戏无外在目的,追求活动的价值,强调“兴趣”、“表现”,是幼儿自发的活动。
教学更多地强调“目的”、“计划”、是教师指导下的活动。
因此说:游戏和教学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
另一方面,由于幼儿的生理、心理等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的教学活动不能“小学化”,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富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在游戏中渗透学习的因素,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游戏的方法,会使幼儿园的活动在无意中达到教学目的。
因此说:游戏与教学又有内在的联系。
本文就游戏与教学的区别与联系,以及怎样处理好游戏与教学的关系,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1游戏与教学的区别游戏与教学区别之一:两种活动的发生情况不同。
游戏是自然发生的,是幼儿在外在条件刺激下,由内在动机引起的自主、自愿的活动。
如玩“医院”的游戏,教师事先准备了医院里必备的“医疗器械”和一些替代物,当幼儿走近这个环境时,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想当一回医生的愿望。
而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教师规定了活动内容和方法,幼儿要按老师的要求来进行活动。
例如观察“植物”的活动,即使有些幼儿不喜欢植物,但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必须要求每个幼儿参与“观察植物”的活动。
游戏与教学的区别之二:两种活动的目标测重点不同。
游戏的目标不是很精确,注重发展幼儿的个性和社会性,幼儿凭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游戏。
例如玩“医院”的游戏,不强调“器械”的正确性和“医生”的医术如何,只要求幼儿根据自己的个性和能力进行愉快的游戏。
而教学则以发展智力、增长知识为主要目标。
如常识课中认识“医院”,其中有教幼儿认识常见的医疗器械,问幼儿:医生打针用什么?幼儿回答:用针筒(标准的针筒)。
知识性、正确性突出。
《幼儿游戏》PPT课件pptx
幼儿游戏的资源开 发与利用
游戏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原则
安全性原则:确保 游戏资源的安全性, 避免对幼儿造成伤 害。
教育性原则:游戏 资源应具有教育意 义,促进幼儿的全 面发展。
适宜性原则:根据 幼儿年龄、性格、 兴趣等因素,选择 适宜的游戏资源。
创新性原则:结合 时代发展,创新游 戏资源,提高幼儿 的学习兴趣。
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
促进幼儿的身体发育
增强幼儿的协调能力
培养幼儿的体育意识
游戏对幼儿智力发展的作用
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增强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促进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游戏对幼儿情感发展的价值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促进幼儿积极情感的发展 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和交流能力 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和感受
特点:幼儿在游戏中自主发挥,创造各种角色和情节,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实例:幼儿在角色扮演游戏中扮演医生、警察、老师等角色,在表演游戏中模仿动画片、音 乐舞蹈等表演形式,在建构游戏中用积木、纸箱等材料搭建各种建筑。
规则性游戏
定义:规则性游戏是指由儿童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游戏 目的:培养儿童的规则意识和合作精神 分类:体育游戏、音乐游戏、智力游戏等 特点:有一定的规则和限制,需要儿童遵守规则并努力完成任务
目的性:游戏应服务于教学,有利于教 学目标的实现
教育性:游戏应具有教育意义,有利于 幼儿的发展
趣味性:游戏应有趣味性,吸引幼儿参 与其中
安全性:游戏应保证幼儿的安全,避免 意外伤害的发生
适宜性:游戏应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兴趣和能力水平,符合教育目标的要求
互动性:游戏应鼓励幼儿之间的互动与 合作,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幼儿园课程中的游戏与教学
幼儿园课程中的游戏与教学Ξ杨晓晓,李 宏(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成县742500)摘 要: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幼儿园游戏教学是将游戏的机制引入教学活动,不是游戏与教学的简单相加,而是将游戏与学习有机统一起来。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教学;游戏;结合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3325(2009)0420089202作者简介:杨晓晓(19812),女,甘肃徽县人,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系教师。
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一、对于游戏活动的认识游戏是幼年生命本质的体现,是幼稚心理的表现,游戏与儿童身心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儿童确实在游戏中获得了知识,提高了动作技能,锻炼了身体,学会了分辨事物的差异,开发了智力,体验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会了交往和协调。
因此,幼儿园中幼儿的游戏应当受到重视。
我国在1996年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明确规定了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地位。
2001年9月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重申幼儿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不仅要把游戏的权利交给幼儿,还应通过游戏去实现教育目的。
然而,幼儿园在开展各类幼儿游戏活动时,却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游戏形式化。
不少教师在观念上仍有重上课轻游戏的倾向,有的教师嫌玩游戏麻烦,平时不玩游戏,只是在有人参观检查时才让幼儿游戏,因而游戏不能得到正常的开展。
二是游戏自由化。
有的教师把游戏等同于自由活动,把玩具一撒,便不闻不问,让幼儿随意地玩。
没有教师参与,没有教师指导,游戏就成了一种无目的、无计划的活动。
因此,笔者认为广大的幼儿教师首先应在理论层面上搞清楚游戏与教学的关系,这是在实践中把游戏和教学很好结合起来的前提。
二、正确处理游戏和教学的关系(一)要把游戏与教学区别开来游戏与教学是幼儿园中两类不同的活动,二者存在本质的区别,但承认区别并不等于否认二者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结合。
幼儿游戏理论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游戏治疗理论
总结词
游戏治疗理论关注游戏对幼儿心理健康的积 极影响,认为游戏可以帮助幼儿释放压力、 宣泄情感,促进心理平衡和情绪稳定。
详细描述
游戏治疗理论认为游戏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 疗方法,可以帮助幼儿应对焦虑、抑郁等心 理问题。通过游戏中的自由表达和想象,幼 儿可以释放内心的压力和情绪,同时游戏中 获得的成功体验也可以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此外,游戏中的互动和交流也有助于提高
特点
幼儿游戏具有趣味性、虚构性、社会性、具体性等特点。趣味性是游戏本身固有的特征,虚构性是幼儿游戏的根 本特征,社会性是幼儿游戏的本质特征,具体性是幼儿游戏的主要特征。
幼儿游戏的重要性
促进幼儿认知发展
游戏能够促进幼儿的感知觉、 注意、记忆、想象等认知能力
的发展。
培养幼儿社会性行为
游戏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合 作、分享、谦让等社会性行为 。
幼儿游戏理论课件
目 录
• 幼儿游戏概述 • 幼儿游戏理论 • 幼儿游戏设计 • 幼儿游戏实践与指导 • 幼儿游戏与教育融合 • 幼儿游戏研究与发展趋势
01
CATALOGUE
幼儿游戏概述
幼儿游戏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幼儿游戏是幼儿在一定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 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天性自由表现,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 发挥和人格构建的过程。
观察幼儿游戏行为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 ,包括语言、动作、情绪 等,了解其发展水平和需 求。
适时介入指导
在幼儿需要帮助或引导时 ,适时介入游戏过程,给 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幼儿园游戏活动》PPT课件 (2)
游戏活动的版权保护与知识产权
版权保护
确保游戏活动的原创性和知识产权,防止侵 权和盗版行为。
授权使用
对他人使用游戏活动进行授权,规范使用范 围和权限。
尊重知识产权
鼓励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促进游戏活动的 良性发展。
合法维权
在发现侵权行为时,采取合法手段维权,保 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THANKS FOR WATCHING
通过示范和引导,激发 幼儿的游戏兴趣,帮助 他们掌握游戏技巧和方
法。
观察与调整
观察幼儿的游戏表现, 及时调整游戏策略和方 法,以满足幼儿的发展
需要。
游戏活动的评价与反思
观察记录
详细观察和记录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 ,包括语言、行为、情绪等方面。
反馈与指导
根据观察记录,给予幼儿及时的反馈 和指导,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改进。
游戏活动的创新与开发
传统游戏的创新
对传统游戏进行改编,加入新的元素和玩法,使 其更符合现代幼儿的需求和兴趣。
游戏与科技的结合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技 术,开发具有科技含量的游戏活动。
ABCD
新游戏的开发
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和教育目标,设计和开发新 的游戏活动。
跨领域游戏
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融入游戏中,促进幼儿 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游戏活动》 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6
目 录
• 幼儿园游戏活动概述 •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分类 •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实施 • 游戏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 • 游戏活动的设计与开发
CHAPTER 01
幼儿园游戏活动概述
游戏活动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游戏活动是幼儿教育中的一种重 要形式,通过游戏激发幼儿的兴 趣和创造力,促进其身心发展。
幼儿园课堂游戏教案ppt
学生参与游戏
幼儿作为游戏的主体参与游戏, 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游戏操作, 遵守游戏规则,积极参与游戏活 动。
03
游戏过程
游戏规则介绍
规则简述
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游戏规 则,确保幼儿能够理解。
规则展示
针对不足之处,探讨改进的方向和方法,为优化教案提供思路。
改进教案设计
调整游戏环节
根据反思和分析的结果,对游 戏环节进行必要的调整,使其 更加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
和心理特点。
优化时间安排
合理安排游戏环节的时间,确 保游戏过程紧凑有序,同时给 予幼儿充分的探索和思考时间 。
增强趣味性
通过增加互动环节、使用教具 和多媒体资源等方式,增强游 戏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提高幼 儿参与度。
及时处理意外情况
一旦发生意外情况,教师需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幼儿安全,并 及时向家长和上级汇报。
游戏教案反思与改
06
进
反思教案实施情况
总结课堂效果
评估游戏教案在课堂上的实际效果,包括幼儿的参与度、兴趣激 发、教学目标达成等方面。
观察幼儿表现
观察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和接受程 度,以及他们在游戏中的发展状况。
幼儿园课堂游戏教案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7
contents
目录
• 游戏导入 • 游戏准备 • 游戏过程 • 游戏总结与评价 • 游戏安全注意事项 • 游戏教案反思与改进
游戏导入
01
游戏目的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游戏,让幼儿在互动中学会合作,增强 团队意识。
第五章 学前游戏教育实施的基本原则
贯彻主体性原则应充分尊重幼儿的积极主动性。幼儿游 戏不是为了获得别人赞赏、表扬,更不是为了获得奖励、 报酬,而是乐在其中,为了游戏而游戏,游戏活动本身 就是目的,是行为的动机和强化因素。(说明游戏应坚 持主体性原则)
幼儿园游戏实施的基本原则可 以通过串联关键词来记忆:
比如表演游戏中表现不太好的孩子,有时可能是因为对 作品内容还不熟悉,只为了凑热闹去表演,教师应引导 幼儿多次复习,帮助其领会、掌握作品
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游戏与教学的关系,正确的描述 是( ) A.是现代学前教育实践的两种重要手段, 两者有密切的联系
B.游戏的功能可以由教学来替代 C.教学的功能可以由游戏来替代 D.游戏与教学相互独立,没有任何联系
C.综合的
D.互补的
A.完全不同
6.学前教育实施游戏的两条途径:游戏的教育 化和( )5-127
A.教育的游戏化 B.游戏为基础活动
C.完美的游戏生活 D.自发游戏
A.教育的游戏化
7.小班幼儿的思维水平处于感知运动性向直 觉形象性的( )5-134
A.平行发展
B.过渡阶段
项目
内容
举例说明
都是作为教育方式而存在 教育通过课堂传授知识技能,游戏
联
是“寓教于乐”。
系 教育目标都是促进幼儿全 教育可以让孩子心理健康,游戏可
面和谐发展
以让孩子身体健康。
教 教育是外部知识内化到幼
育 儿的认知结构体系中
方
式 游戏是以现在的知识经验
区
为基础,将已知外化。
别 强 教育强调“目的”、“计
有关游戏和教学活动常见概念的辨析
有关游戏和教学活动常见概念的辨析作者:刘华来源:《早期教育(教师版)》2016年第03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以来,尤其是近两年,区域、区域活动、自发自主游戏成了热门的词。
其实,从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区域及区域活动并不是这些年才出现的。
上个世纪初的蒙台梭利课程就强调了区域,所谓有准备的学习环境,指的就是各种功能的区域。
当然,蒙台梭利课程中的区域活动与我们今天所讲的区域活动含义有相当大的不同,但蒙台梭利课程关于区域的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理解区域及区域活动是有参考意义的。
台湾地区的幼儿园大约是从20世纪的六十年代开始有区域和区域活动的,最初是受“发现学习”的影响,一些幼儿园在教室设立“发现角”,提供一些材料,让幼儿发现一些事物,再引导他们进行一些探索。
20世纪七十年代“开放教育”理念兴起,幼儿园普遍在教室中设置各种学习区域,幼儿有了自由探索的空间,从而改变了原来教室里排排坐的格局。
20世纪八十年代之前,甚至到了九十年代后期,集体教学(集体课)一直是我国大陆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虽然有游戏,并且在时间上也有一定的保证,但那时的游戏大都是在教师的安排组织下进行的,基本上还没有区域以及区域活动的概念。
20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南京师范大学的学者在南京鼓楼幼儿园开始尝试在幼儿园教室中设置区域,试图用区域活动改变长期以来我国幼儿园中以集中活动、集体教学为主的状况,区域活动才逐渐开始在一些幼儿园中推行。
到了2000年左右,尤其是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以后,一些地方的幼儿园发生了变化,区域活动有了幼儿自由选择的内容。
当然虽然是自由选择,但大部分活动还是任务性的,只有少部分区域可以让幼儿自由决定做什么。
直到2012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区域活动才被真正赋予自由选择的性质,才真正有了自发自主游戏的可能。
在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和许多相关培训中,区域活动是与幼儿的游戏,尤其是与幼儿自发游戏联系在一起的。
幼儿园游戏课教案(通用)ppt
主题应具有教育意义,能够促进 幼儿的发展,如培养幼儿的观察 力、思考力、动手能力等。
游戏情节设计
游戏情节应简单易懂,符合幼儿的思 维方式和理解能力,避免过于复杂或 抽象的情节。
游戏情节应有趣味性和吸引力,能够 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积 极参与其中。
游戏角色分配
根据幼儿的特点和游戏的需要,合理分配游戏角色,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游戏中找 到适合自己的角色。
引导幼儿总结游戏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 ,提升幼儿的认知水平。
步骤
组织幼儿回顾游戏过程,分享游戏体验 和感受。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4
游戏评价与反馈
幼儿参与度评价
幼儿参与度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估 他们的参与程度,如是否积极参 与、是否主动与其他幼儿互动等
。
兴趣点与专注力 注意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和专注力, 了解他们对游戏环节的喜好和关注 点,以便调整游戏内容。
情绪变化
关注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判断游戏内容是否符合他们的心 理需求,以及是否能够调节他们的 情绪。
游戏效果评价
教学目标达成度
根据游戏的教学目标,评估幼儿 在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的收 获,判断游戏是否有效地促进了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3
游戏实施过程
游戏导入
步骤
目的: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 兴趣,引导幼儿进入游戏情
境。
01
02
03
介绍游戏名称、规则和玩法 。
通过故事、儿歌或谜语等形
式导入游戏,使幼儿对游戏
《幼儿园幼儿游戏》PPT课件
趣味性原则
丰富多样的游戏形式
创设游戏情境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 计多种形式的游戏,如角色扮演、拼 图、积木搭建等,使幼儿在游戏中体 验不同的乐趣。
通过创设生动逼真的游戏情境,让幼 儿身临其境地参与到游戏中,增强游 戏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生动有趣的游戏内容
游戏内容应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能 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参 与热情,让他们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 和满足。
激发兴趣
游戏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和探索欲望,使学习变得 有趣且有效。
全面发展
游戏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 展,包括知识、技能、情 感、态度和价值观。
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
心理健康
游戏能帮助幼儿处理情感问题, 通过虚拟情境宣泄情感,促进心
理健康。
自我意识
游戏中的角色扮演有助于幼儿认识 自我,形成自我意识。
未来幼儿园游戏的发展趋势
游戏与科技融合
未来幼儿园游戏将更加注重科技的应用,如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 技术将与游戏结合,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游戏体验。
个性化游戏的发展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未来幼儿园游戏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发展,满 足不同幼儿的兴趣和需求。
游戏的社会化
未来幼儿园游戏将更加注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 合作、沟通和社交能力。
01
通过模拟生活场景的游戏,如过家家、做饭等,培养仪的整合
02
通过角色扮演、互动游戏等,培养幼儿的社交礼仪和人际关系
处理能力。
游戏与安全教育的整合
03
通过模拟危险情境的游戏,如消防演习、地震逃生等,提高幼
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游戏与节日活动的整合
游戏与传统节日的整合
探讨幼儿故事表演游戏和教学关系
中外 许 多教育家对 游戏 的地 位和 作用进 行过 精辟 的论
述 ,从 中可 见游 戏与 教学 的关 系 。其 中 ,古希 腊哲学 家柏
幼 儿的 学习活 动 ,也就 是引导 幼儿 明 白 “ 坚 持游戏 活动 的 目的和 意 义 ” 。因 此 ,游 戏 与 教 学是 有着 内在 联 系 的 。
融合态 ”,提倡 1 . “ 分 离态 ”。幼 儿 园游戏 与教 学 无关 ,教学 主要 在 致 出现 以上三 种不同状态 。我们主 张呈现 “ “ 教学 中的游 戏 ”和 “ 游戏 中的教 学”。为其实施,在实践
系 表现 为 “ 教 为 中心 ,学 依从 于教 ” 。主 张把游 戏排斥 在 活动过程 中,教学与游戏应 该有 良好的有机 融合度 。但 是这 “ 教学 ”范 围之外 ,认为游 戏仅 仅是 儿童 在学 习之后 的一 个度是很 难把握的 ,而这只 能靠我们在 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摸 种 放松 和调剂 ,它 可 以满 足幼 儿 自 发 活动 的需要 ,因此可 索 、总结,将游戏与教 学很好 的融合。关键是我们应把握幼 用作 “ 奖励 ”的方式 ,以鼓励幼 儿 的表现 和学 习 持 这种 联 系 ,视二者 为平行 的关 系 ,没有 交汇 的可 能。 儿园中的游 戏有着双重 目标 ,对作 为游戏 主体的儿童来说 , 说 ,游 戏是 儿童发展 的手段 。游戏 能在多大程度上与教育和 状 态 的人只看 到游 戏与教 学 的区别 ,没 有看到他 们之 间 的 游 戏的 目标是 内在 的,不 能为游戏 而游戏,而对于教育者来
兴趣 ” “ 表现 ” “ 过程 ”,强调幼 优 良老师 。他 从游 戏 中 认 识环 境 , 了解 物 性 ,他 从 游 戏 活动:游戏更 多地 强调 “ 中 强 健 身体 ,活泼 动 作 ,他 从 游 戏 中锻 炼 思 想 ,学 习 做 儿 自主的活动 。两者 的规范不一样 ,本质的规定性 方面 也不
浅析幼儿教师如何把握“游戏”与“教学”的关系
浅析幼儿教师如何把握“游戏”与“教学”的关系作者:吴冬梅来源:《师道·教研》2017年第11期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游戏与教学都有其本质特征。
游戏是幼儿主动的、自发的、满足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活动。
它不受外力约束,没有社会功利性目的,强调顺应幼儿的自然发展。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游戏的本质在于,它是幼儿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的自我表现活动,即将内部已有经验自发活动外化出来,以已知去同化外部现象,它注重幼儿的兴趣、表现过程以及愉悦情绪的体验,具有鲜明的个体差异性。
一、及时更新观念,坚定教育信念教育的本质不是单纯的灌输,而是让人发现自身的价值和潜能,找到生命和存在的意义,鼓励和激发人的灵魂和心智。
学前教育的本质更是顺应幼儿的天性,让幼儿热爱生活,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健康快乐成长。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首先必须坚定自己的教育信念,明确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做?还可以怎样做会更好?游戏与教学不是矛盾对立面,是相互依存、互相补充、和谐统一的整体。
幼儿教师不应盲目去追求标准答案,要有自己的思考与专业判断,更不能非此即彼,因噎废食,盲目地追求低结构教学而否定高结构教学。
学前教育应以游戏为主,这是大家已取得的共识。
但是如果盲目追求幼儿单方面的自发游戏,办幼儿园就成了把一群孩子圈在一个固定的场所,让他们自发生成游戏,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顺应天性自然发展。
幼儿教师既要充分认识游戏的重要性,不轻易干预儿童的游戏,同时不能全盘否定国情现状下的集体教学的价值,更不能否定教师的作用,让自己退化成简单的程序员。
二、理清游戏与教学的关系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游戏与教学不同程度上的结合,并非全然的“教”或“不教”,往往只是表现在幼儿游戏与教师教学的比例不同,实现幼儿游戏与教师教学优化整合之道在于“一切由时间、地点和条件所决定”。
正如裴雷格勒斯认为幼儿游戏并非极端地分为“游戏或非游戏”,而是“更多的游戏和更少的游戏”。
浅谈幼儿园游戏与课程和教学之间的关系-精品文档
浅谈幼儿园游戏与课程和教学之间的关系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
从这些都可以看出游戏在幼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但是“游戏在儿童教育领域中运用的历史表明,游戏一旦进入儿童教育领域,就不再是一种纯粹的自然活动,它受到教育价值的规范,被打上了教育影响的烙印而成为教育活动”那么游戏进入教育领域该和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秉承着什么样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和谐全面发展呢?在查阅了近些年有关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教学关系的文献资料,综合自己的理解,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要更好地把游戏与课程、教学有机融合起来,首先必须厘清三者之间的本质区别以及彼此的不可替代性.(一)游戏概念的界定很多研究者都发现,由于游戏涉及到的现象错综复杂,因此要给游戏下定义是很困难的.福禄培尔在其著作《人的教育》中认为:游戏即各种自发的表现和练习。
他把游戏看作是这一时期人的发展的最高阶段,因为它是内在本质的自我表现。
他强调“游戏是出于其本身的必要性和需要的外在表现,是这一阶段最纯洁的精神产物,它给人以欢乐、自由、满足,内部和外部的平静,同周围世界的和平相处,一切善的根源在于它、来自它、产生于它”。
1、从功能上来说,游戏没有明确的结果和外在的目标.游戏是一种重过程、轻结果的活动.2、从过程来看,游戏是一种动态行为。
游戏要求游戏者主动地参与活动,这就使游戏与幻想、懒散和无目的的闲荡区别开来了。
3、从游戏者对游戏活动的评价来看,游戏活动是有机体放松愉悦的活动。
4、从游戏活动结构来看,游戏活动是松散的、没有固定形式的一种活动。
游戏者加入游戏和退出游戏都是随意、松散的,游戏的延续时间也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是,游戏不同于打发时间.游戏者在游戏的过程中往往是全神贯注、对时间毫无觉察的。
(二)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是课程编制者为幼儿园的教师和工作人员实施教育和教学所制定的教育目标,以及教师指导下的儿童学习、游戏日常生活等各种正规和非正规活动的内容、方法、环境等,以促进儿童身体、认知、社会性、情感等全面和谐发展的完整、有序的教育计划或教育教学蓝图.这是广义的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课程的一个基本问题:游戏与教学的关系 -完整获奖版
如果要探究幼儿园课程与中小学课程有何不同,那么可以说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幼儿园课程中有游戏的成分,而不只是教学。
因为幼儿园课程中既有游戏也有教学,游戏与教学就会产生关系,所以处理好游戏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就成了编制幼儿园课程以及设计和实施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要点和难点。
幼儿园课程的价值考量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
幼儿园教育既要顺应幼儿的自然发展,又要有效地将幼儿的发展纳入社会、文化所要求的轨道,两者缺一不可。
在幼儿园课程中,“顺应幼儿的自然发展”主要通过游戏得以实现,而“将幼儿的发展纳入社会、文化所要求的轨道”则主要通过教学得以实现。
在不同的社会运行状态、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的条件和情景下,人们对于幼儿园课程的价值会有不同的考量和权衡,于是人们对于游戏与教学的侧重也会不同,导致幼儿园教育或者偏重于顺应幼儿的自然发展,或者偏重于将幼儿培养成为适应社会、文化所需要的人。
有所偏重是可以的,但走极端是不对的。
换言之,只有游戏或只有教学的幼儿园课程都是走极端的,在教育实践中是会产生问题的。
由于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文化在变迁,人们的价值取向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于是人们对于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也会因时、因地、因人而产生相应的变化。
这样的变化反映在幼儿园课程的编制和实施上,必然导致对幼儿园游戏和教学的重新考量和权衡。
如果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上述话语的意义,那就是幼儿园课程的编制者和实施者一直处于游戏(玩)与教学(教)的两难之中,一百年以后还会是这样。
如果用一句挑战自我的话来概括上述话语的意义,那就是幼儿园课程的编制者和实施者应该在处理游戏(玩)与教学(教)的两难之中求得进步,求得发展,一百年以后还会是这样。
曾几何时,幼儿园课程的研究者们带着梦想,或者肩负着社会重任,根据自己对幼儿园教育的理解,带着满腔热忱,千辛万苦地将自己所信奉的理念演绎为幼儿园教育实践,试图在游戏(玩)与教学(教)之间找到平衡点。
游戏论(精讲)
1.大约19世纪中期级以后,游戏开始真正成为理论研究的对象,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游戏理论2、德国的福禄贝尔是教育史上系统研究游戏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第一教育家3.美国杜威认为游戏是儿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4.纽曼的游戏特征三内说内部动机、内部控制、内部真实。
5.游戏的本质概括为儿童的主体活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1.强调了儿童在游戏内部的主观体验2.充分的肯定了儿童在游戏中的能动性3、揭示了儿童在游戏中儿童主体性发挥和游戏的价值4、充分肯定了儿童自身作为游戏的主体的兴趣、需要、能力的在游戏中的地位和作用6.游戏的表情特征:愤怒、哭、厌烦无聊、茫然发呆、专注认真、平和轻松、微笑、嬉笑、夸张变形、放声大笑《兴奋度依次增强》10.游戏性体验:兴趣性体验、自主性体验、胜任感体验、幽默感、驱力愉快。
游戏性体验是游戏活动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心理成分和构成因素。
P38 11、游戏的外部条件因素:1.儿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与可能 2.活动的方式方法由儿童自行决定3.活动难度与儿童能力相匹配4、儿童不担忧游戏以外的奖惩14、美国比勒把儿童在游戏中的体验形式分为:机能游戏、想象游戏、接受游戏、制作游戏15、根据游戏的关键特性对学前游戏的分类:1.创造性游戏〔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2.有规则游戏〔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16、从游戏与教学的关系的角度对游戏的分类:本体性游戏〔儿童的游戏:生活、游戏、教学、户外活动〕、工具性游戏〔教师的游戏〕17学前儿童游戏的典型发展—象征性水平:发展轨迹是一条倒置的V 型曲线状18、象征性游戏的发展的基本构成因素:情景转变、以物代物、以人代人19、学前儿童末期的游戏新发展---规则性水平:象征性学前儿童最典型的发展在幼儿末期出现了新的趋势。
20、以社会性为主线的游戏发展的不同阶段:单独游戏阶段、平行游戏阶段、联合游戏阶段、合作游戏阶段。
合作游戏是社会性程度最高的游戏21、游戏主题是指反映游戏内容范围的中心议题,常表现为游戏的题目。
把教学融进游戏里———《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教学及点评
———《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教学及点评【教学目标】1.会认读“葫”“芦”“藤”“啊”等生字,会写“棵”“谢”两个生字。
2.在“猜葫芦”“送葫芦”“挂葫芦”“摘葫芦”等游戏中识字学文,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
3.初步理解事物之间是有相互联系的。
【教学流程】一、“猜葫芦”游戏,提出主要问题师:初次见面,我们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怎么样?(老师出示一个葫芦图片)。
师:猜猜这是什么,你在哪里见到过?生:这是葫芦。
我在奶奶的菜园里看到过。
生:我在饭桌上见到过,妈妈用葫芦放汤喝。
师:看来你们对“葫芦”非常熟悉。
(把图片贴左边,又拿出一张整棵葫芦植株图片)再来猜一猜,还认识吗?生:这是葫芦藤吧。
生:这应该是葫芦架。
师:孩子们刚才说的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它的整体还是称为“葫芦”。
看老师写“葫芦”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板书生字“葫芦”)生:我发现“葫芦”两个字都是草字头。
生:都是上下结构。
生:“葫”字上面一个草字头,下面是一个“胡”字。
“芦”字上面草字头,下面是一个“户”字。
两个都是形声字。
师:你可真了不起,连形声字都发现了。
再看看读音,同学们还有什么发现吗?生:我发现“葫芦”中的“芦”字,单独一个字的时候,是读第二声的,在这个词里要读轻声。
(老师引导读好轻声)师:(指着黑板上的两幅图画,故作发愁状)哎呀,这可怎么办呀?这个是葫芦,这个也是葫芦,怎么区别呢?生:我觉得一个是一个个的果实,一个是有架子的。
师:这样说有点复杂呢。
生:左边的可以吃的,右边的不能吃。
生:左边的是葫芦果,右边的是葫芦架。
师:都不是区别得很明白。
老师倒有一个好办法,我们可以通过加量词的方法来区别。
可以填什么量词呢?[添加板书:一()葫芦]生:一个葫芦。
师:(再指着右边植株的图片)你们看,这里又填什么量词呢?生:一棵葫芦。
师:哇,厉害了!(板书“棵”字)还有不同的填法吗?生:一株葫芦。
师:真了不起。
(板书“株”字)看,我们刚才玩了“猜葫芦”的游戏(出示“猜葫芦”界面),又通过加量词的方法,区别了植物的果实和整棵植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自主游戏?
自主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自主开展、 自由结合的积极主动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以自己的方式 来解决游戏的主题、情节、内容等,获得的是轻松、自然、 愉快的感受。游戏材料是幼儿在自主性游戏中表现游戏、发 展游戏的重要物质支柱,它不仅能丰富幼儿游戏的内容和形 式,还能有效激发幼儿的游戏动机和游戏构思,引起幼儿的 游戏联想和游戏行为。
二、对幼儿行为的分析 1.幼儿的行为表现出哪些特质? 2.玩伴间的行为说明什么?
即面对幼儿游戏提出三点:
我看到了什么?(分享游戏故事) 我看懂了什么?(分析行为与发展的关系) 我该做什么?(建立游戏与教学的关系)
如何使幼儿园游戏为基本活动:
两种观点 1.分清游戏与教学的界限: 两者并列,相对独立。 2.模糊教学与游戏的界限: 两者融合,互为生成。
游戏与教学融合的关链:
游戏与教学互为生成 1.教学生成的游戏 2.游戏生成的教学
影像 游戏
拷贝 不走样
叠叠高
分析与思考:
一、对材料的分析 1.教师投放这个材料的意图是什么? 2.幼儿对这些材料已有的经验是什么? 3.幼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