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的特点和规律

合集下载

历史学科的特点

历史学科的特点

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学科的特点是由它的内容和社会功能决定的。

历史课的内容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即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和历史概念,以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

社会功能是“借鉴历史、资治育人”,“服务现实,创造明天”。

具体说来,有如下特点。

(一)史和论的高度统一性史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部门。

它是很早就出现了的。

自古以来,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出现过许多著名的历史学家。

他们记载了他们认为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著作,积累了丰富的历史资料,也表述了各种史学思想、观点以及治史的方法。

这些从不同角度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所作的记录,都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

直至马克思、恩格思的时候,才第一次提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阐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从而提示了各种社会经济形态循序渐进的一般过程。

因此,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去观察、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所得出的结论是科学的。

论和史是高度一致的。

(二)一度性(过去性)历史课讲授的内容都是过去的事物,具有一度性,不可能再现、重演。

历史本身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过程,研究它,只能凭借历史遗迹、遗物、文物资料和文字记载,因此研究历史应尽可能多地搜集掌握史料。

以接近客观实际,求得历史的真实。

这种研究的间接性,就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它又为我们的历史教学带来别的学科所不可能具有的优点,例如它对我们培养和发展学生们的想象力来说,就是极为有益的。

(因为在进行对历史现象的想象时,这种想象要尽量符合历史的真实,与文学艺术创作中的想象是不同的。

)(三)具体性历史上出现的事件、人物和现象都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没有完全相同的事件人物和现象,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我们认识事物就是从认识事物的个性或特殊性开始。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谈谈初中历史历史教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谈谈初中历史历史教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初中历史历史教学的基本特点最新调查显示,学生喜欢历史,但是不喜欢历史课,那么如何使得学生不觉得历史课无趣?那么老师就应该了解或者掌握历史教学的几个基本特点:我认为要从两大方面来看,其一就是要注意历史课堂的起承转合。

(1)课前导入应注意的问题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新课导入环节至关重要,课堂上的重点是什么,在导入当中应该有所体现,一个好的导入可以提示明确本堂课的内容,起到承上启下即揭示上下节课间的联系,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老师在选取导入素材方式的时候要遵循实在性原则,要贴近学生实际,简明扼要,不为了浮于新颖的形式而脱离主题。

(2)内容过渡的必要性过渡就像是润滑剂,自然过渡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导学生注意力转移到下一环节,少点摩擦,多点顺畅。

(3)课堂讨论的深入随着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学习等模式的推广,越来越多的老师注重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问题探讨,但是很多都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充分地为教学服务。

组织讨论要注意下面三点:一要选取真正值得讨论的问题;二要保证学生对于讨论的问题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三讨论不一定最后非要有一个固定的结论。

如果讨论结果仅仅是教师的问题预设,没有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也就失去了讨论的真正意义。

(4)课堂小结的作用课堂小结是对一节课知识的高度概括,也是对课本内容的升华。

课堂小结可以将知识梳理和情感升华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学生能对知识点更为清晰,同时也对学生在情感上有一个很好的培养感化。

第二大方面就是要注意历史课堂的血肉灵魂。

(1)重视历史情节的讲授讲授在历史课中是很必要的,但是所谓讲授不是要求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而是讲一些重要的历史情节由教师用一些有效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来讲授,满足学生的兴趣、情感、情绪、愿望等,使学生在心灵上受到启迪,师生之间也可以在心灵上互动交流,就能够推动其他教学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对教学的参与。

(2精心选用历史细节历史细节的运用和处理得当能很好地为教学实际服务,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时候能很直观的引出教学内容,增强历史的味道。

明确学科特点 把握教学规律 提升历史教学质量

明确学科特点 把握教学规律 提升历史教学质量

剑 ”,不可 替代传统 的课 堂教 学,要避 免多媒 体辅 助历史
教 学 的 种 种 误 区 ,要 扬 长避 短 ,使 多 媒 体 技 术 真 正 为 提 高 历史教学质量服务 。
基 本功 ,提升现 代教 育技术 素养和 能力 ,充 分发挥 多媒 体
技术 的功 效,不 能让 多媒体辅 助教 学成为 空谈 。现 在 的文
盲 不 再 是 不 识 字 的人 ,而 是 不 会 使 用 电脑 的人 。拓 展 开 来 , 那 对 教 师 来 说 , 不 具 备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素 养 , 不 会 多 媒 体 辅 助 教 学 ,那 就 不 是 一 一位 真 正 意 义 上 的 现 代 优 秀 教 师 , 历 史 教 师 也 如 此 。现 在 ,多 媒体 计 算 机 深 入 教 学 课 堂 ,实 现 “ 班
初 中历 史学科有 其特殊 性,仪通 过历 史课 本 E 呈 现 的
有 限 的 文 字 史 料 和 图 片 来 感 悟 历 史 、 理 解 历 史 , 让 学 生 感 受理 解 已 经 发 生 过 的 人 类 社 会 实 践 活 动 ,是 困 难 的一一 历 史
是过 去时,它不 能重 演,也无 法像物 理或 化学 等 自然 学科
主。总之 ,初 中历 史教师要 合理选 用背 景音乐 ,为历史 课 堂教学添加作料 ,增添亮点 。
班通 ”的硬件 基础 条件 ;网络 上免费 的海量 历 史教 学软件 资源 ,足够 中学历史教师挖掘 、筛选 、加 工、组合、应 用。 历史 教师 面对这样 齐全 的软硬 件资源 ,是不 是应该 有一种 危机 感,是 不是应 该加强 学 习,掌握现代 化 的教 育技术手
l 患息 每 文 学
1 0 . 3 9 6 9 / j

历史学科特点

历史学科特点

历史学科特点、新课改理念及评课关注点——顾志跃等编著《如何评课》读书摘记一一、历史学科特点1、历史学科课程定位历史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历史学是研究这一过程的科学。

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学的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中学历史课程是帮助学生认识人类文明发展历程,培育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2、历史学科的特点(1)存在形式的过去性。

历史是已经过去了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它不能重演,也无法实验,人们只能通过文字、实物、图片、电影等直观教具,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概括的东西具体化,用语言的记述将历史知识转化为生活的画面,让学生间接认识或感知历史。

正是由于这样,历史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有很大的创造空间。

(2)认知结构的多样性。

社会发展过程中主观与客观、内因与外因、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

因此,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认知途径灵活多变,不应从单一的角度去认识历史事件,而应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认识和思考。

认知结构的多样性表现为整体性、因果性和发展性。

A、整体性。

历史是人类在特定时空环境中留下的“足迹”,因此学习历史要从时间、空间、人物三方面去整体把握。

人类活动具有世界性,每个国家都不能独立于世界之外,因此学习历史要扩大视野,把历史事件放到世界背景中去考察、定位,形成对历史发展过程的立体的、整体的认识。

B、因果性。

社会中的每一种变化都是特定原因作用的结果。

历史事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发生有着特定的背景和条件,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互为因果的关系。

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主题之一,是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和理解历史的能力的手段之一。

C、发展性。

历史是一个连续不断、继往开来的过程,后一个过程总是在前一个过程基础之上的开拓创新;从认识论上看,人们的认识处于发展与深化之中。

历史课堂教学要具有前瞻性,培养学生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去总结历史,认识历史的规律,使之服务于现实和未来。

中学历史教学

中学历史教学

中学历史教学一、历史学科概述历史学科的诞生可追溯至古代,但其研究范围与方法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历史学科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人类活动与事件、重要历史人物、重要历史事件等。

历史学科是研究人类文明史的基础学科,其研究结果对于深入了解人类社会、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中学历史教材与教学特点中学历史教育主要教授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基本知识,包括历史事实、史实描述、历史发展规律等。

历史学科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未来,并培养学生的思考与分析能力。

中学历史教育的主要特点如下:1.教学内容以重大历史事件为主,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全面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与规律;2.历史教学强调记叙性和叙述性,需要学生熟记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原因,培养学生丰富的叙述能力;3.历史教学涉及的文化、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非常广泛,需要学生持续积累知识,不断拓展视野;4.历史学科需要学生具备分析、解读、推理等能力,要求学生能够识别历史事件的影响和意义。

三、中学历史教育的教学目标中学历史教育以对学生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历史知识教育为目标,促进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现代化的思维方式,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塑造新时代中国公民的基本文化和思维习惯。

历史教育的基本目标如下:1.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历史文化和历史人物的认识和理解能力;2.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考与分析能力;3.提高学生对现代历史事件和国际形势的理解和认识,扩宽视野;4.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

四、中学历史教材的内容要点中学历史教育包含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两个部分的学习。

其中,中国历史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古代史,包括中国古代典章制度、文化艺术、政治和经济发展等内容;2.近代史,主要包括清朝的兴衰和中华民族的近现代历史,其中有清朝的改革与新政、辛亥革命、国共合作、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新中国的建立和经济社会建设等方面的内容;3.现代史,主要包括新中国建立后的发展历程,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初中历史的学科特点与教学方法探析

初中历史的学科特点与教学方法探析

初中历史的学科特点与教学方法探析历史作为一门人文科学,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从一定意义上讲,初中历史教学不仅仅是使学生了解人类发展历史,而且能够产生资治育人的目的,使学生学会用全面、辩证、客观、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特别注意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现有水平和教学内容选择最恰当的历史教学方法,力图使学生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逐渐掌握开启历史之门的金钥匙。

1 历史学科的特点与其他学科相比,历史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

就初中历史而言,所学内容主要分为中国史和世界史两大部分,包括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历史线索以及历史概念等等。

历史发展都有其必然性,有些事物看似偶然,实则有其深层次的原因,任何事物的出现或发展都有其历史必然性。

人类历史发展往往既有客观合乎规律性的一面,又有主观合乎目的性的一面。

这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点,也是研究史实的重要依据。

比如,戊戌变法之所以会失败,不仅仅是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顽固势力的强大,归根结底是由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低下决定的,在当时的中国社会背景下,戊戌变法失败有其必然性。

具体说来,历史学科的特点有:第一,综合性。

从内容上来看,历史学科涉及到的范围比较广泛,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等等各个方面都囊括在内,这些不同的内容又通过时间点联系在一起,因此,历史学科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历史教学也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

历史教学不仅仅是总结经验教训,更重要的是以史为鉴,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层次思考。

第二,史与论的高度统一性。

史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部门,在历史进程中,出现了无数个历史学家,对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进行详细的记录,丰富了历史资料,同时提出了各自的史学观念,这些都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

因此,史与论的高度统一性是历史学科独有的特点[1]。

2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析很多初中生学习历史感到吃力,总是理顺不清错综复杂的史实关系,这是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历史学习方法。

历史教学的特点和规律

历史教学的特点和规律

引言概述历史教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旨在通过教授历史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帮助他们理解和分析过去的事件,从而更好地认识和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本文将从历史教学的特点和规律的角度来探讨其内涵和方法,以使教师和学生们对历史教学有更深入的理解。

正文内容一、历史教学的特点1.传承性:历史教学作为一门学科,负责传承和传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文化遗产。

同时,历史教学也需要提醒学生们珍视历史文化,并通过历史事件的教学来启迪他们的思想。

2.多样性:历史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因此,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有选择地呈现历史事件和人物,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对历史知识进行深入理解。

3.重视文献资料:历史教学需要依赖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包括书籍、图片、文字、音视频等。

教师需要融合不同类型的资料,使教学内容更加全面和生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多学科交叉性:历史教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需要将历史与地理、政治、经济等学科进行有机结合,以帮助学生建立跨学科的综合思维能力。

5.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教学不仅仅是传授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结果,培养他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历史的视角来观察和理解现实社会。

二、历史教学的规律1.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历史教学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逐渐提升教学内容的复杂性。

从简单的历史事件开始,逐步引导学生将不同事件连接起来,并形成整体的历史概念。

2.情感导入,引发兴趣:历史教学需要有效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历史的情感和热爱。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历史故事、演绎历史人物等方式,将学生带入历史情境,使他们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影响。

3.知识与方法并重:历史教学需要既注重历史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初中历史教学的特殊性和方法

初中历史教学的特殊性和方法

初中历史教学的特殊性和方法作为一门深厚的学科,历史教学在初中阶段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方法。

历史不仅是一门知识,更是一门人文科学,它深刻地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和人类思想的演变。

本文将探讨初中历史教学的特殊性和对应的教学方法。

一.初中历史教学的特殊性1.历史教学的内容广泛从古代到现代,从中国到世界,历史教学的内容非常广泛。

历史知识的庞杂性,让初中教育者在教学时更加注重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有效传达,并且通过历史教学,让学生形成全球化的思维。

2.历史教学的复杂性历史的复杂性在于它是人类活动和思想的连续过程,几乎每一个重要历史事件都牵涉到不同文明,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不同德性之间存在的冲突,是领域之间的交叉所致。

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育者需要带领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历史事件,并从不同角度综合和分析历史事件的过程和产生的原因。

3.历史教学的普适性历史是人类经验的总结,具有普适性。

通过历史教学,初中生能够从过去的历史事件中学习到普适的道理和教训,而这些道理和教训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当前的社会。

二.初中历史教学的方法1.讲述历史故事讲述历史故事是历史教学的一个主要方法,通过生动的语言、图像和故事的情节,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历史知识。

历史教育者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对象的不同,选择适合的历史故事来引导学生进入历史的世界,从而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2.建立历史时空概念历史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因此,历史教学需要引导学生建立基于时空概念的历史观。

教育者通过讲述历史背景,解释历史事件的时间发生和地理位置,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的情景和环境。

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的影响和相互联系,建立历史时空概念。

3.多角度的历史分析历史事件往往不是单一因素所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历史教学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历史事件,例如对历史事件的社会背景、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经济因素等进行多角度的历史分析。

初中历史史料教学的原则及注意问题

初中历史史料教学的原则及注意问题

初中历史史料教学的原则及注意问题初中历史是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阶段,历史史料教学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史料教学,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历史、发展独立思考能力,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和对未来有更好的规划。

本文将就初中历史史料教学的原则及注意问题进行探讨。

一、教学原则及特点1.引导性原则初中历史课史料教学具有很强的引导性,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史料中的重要信息,帮助他们进行正确的解读和分析。

本着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历史学习积极性。

2.启发性原则史料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启发式的教学,在史料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逻辑思维、与平常生活的联系,使他们能够通过古代史料认识当时的社会生活、政治形势、经济状况等,使历史知识更加深入人心。

4.实践性原则史料教学重视实践性,突破传统的以教科书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和感受进行历史史料的分析、研究,尝试进行历史史料的复述、讨论等,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历史感知和认知。

二、教学注意问题1.历史史料的选择历史史料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模式等选择合适的历史史料进行教学。

历史史料的选取应该多样化,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历史事件,让学生能够多方位地了解历史。

2.史料教学的方式史料教学方式要多样化,既可以采用课堂讨论、小组分析,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等方式进行历史史料教学。

多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史料教学的目的史料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要求学生能够从历史史料中获取信息,并能够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解读。

史料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4.史料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史料教学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能够将古代史料与当今生活进行联系,增强学生的历史感知和认知。

让学生能够通过历史了解过去,从而更好地指导未来。

古代历史教育的特点

古代历史教育的特点

古代历史教育的特点古代历史教育的特点具有下列特点1、产生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古代社会的学校已开始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能和独立的社会过程;脑力劳动者也逐渐从体力劳动者中分离出来,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

据文献记载中国古代最早的官方教育机构是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2、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在古代社会,学校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在选择和传承文化的同时,承担着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和教化或愚弄百姓的双重任务,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等级性。

古代社会分为两个社会形态,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与原始社会人人平等的状态相比,奴隶社会最大的特点就是出现了阶级性。

奴隶主的子女不用再下地劳动,他们只用学习如何去统治奴隶,这就是所谓的“劳心者”;而被压迫的奴隶则承包了所有的生产的劳动,成为所谓的“劳力者”。

所以“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主要体现的是教育的阶级性。

3、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分离和对立,学校与社会生产劳动相脱离,主要传递一些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军事、道德或宗教知识,人文学科在学校中占据主要位置。

古代学校提倡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考取功名,才是功成名就。

4、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古代社会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强迫体罚、棍棒纪律。

虽然通过丰富的教育实践,古代社会在教育方法上不乏创新之举,但总的来说,教学方法简单,体罚盛行,教学水平还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5、官学、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古代社会,随着人们对教育需求的增加,既有国家和统治者建立的学校教育系统,私人办学也逐渐兴起,教育体制呈现官、私并行的特点。

除此之外中国古代教育还具有很强的专制性。

一国之君控制着百姓的思想文化,要求百姓的思想与君王的思想相同,要忠君爱君,规定百姓可以学习的内容。

比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清朝的文字狱都是教育思想专制的产物。

都是为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人才。

中学历史教学法的性质与特点

中学历史教学法的性质与特点

中学历史教学法的性质与特点一、启发性强:中学历史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通过提问、讨论、实践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历史知识和问题,达到启发性教学的效果。

二、组织性强:中学历史教学法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合理组织教学活动,包括设计教学目标、选取教学内容、制定教学方法和组织教学环节等。

教师需要合理调整教学顺序,将内容由简到难,由易到繁,使学生逐步建立起对历史的整体性认识。

三、实践性强:中学历史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实地考察、实验操作、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事件和场景,增加学生对历史的感知和理解。

通过实践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开放性强:中学历史教学法倡导多元化教学,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和发展。

教师应该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五、启发性强:中学历史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能力,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和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鼓励学生发问、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能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

六、趣味性强:中学历史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喜爱程度。

通过故事讲述、历史剧表演等方式,将历史知识生动化,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记忆度。

中学历史教学法的性质与特点决定了通过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运用中学历史教学法,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历史老师的特点

历史老师的特点

历史老师的特点历史老师是教授历史学科的专业教师,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来解释历史老师的特点,并进行适当的扩展描述。

一、深厚的学术功底历史老师通常具有扎实的历史学知识和研究能力。

他们熟悉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文化背景,能够对历史事实进行准确的解读和分析。

他们会不断深入研究历史领域的最新成果,保持自己的学术素养和研究水平。

二、丰富的教学经验历史老师通常具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有着深刻的理解。

他们能够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设计出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历史老师还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学术能力。

三、生动的教学风格历史老师通常具有生动活泼的教学风格,能够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案例,将抽象的历史知识具象化,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他们可能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软件等工具,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老师还会讲述一些历史故事和趣闻轶事,使历史学科更加生动有趣。

四、关注历史价值观和人文精神历史老师通常不仅关注历史事实的记忆和了解,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价值观和人文精神。

他们会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背后的道德和伦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历史老师还会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历史发展,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五、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新能力历史老师通常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历史研究和学术探索。

他们会指导学生进行历史文献查阅和资料搜集,培养学生的研究方法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历史老师还可能组织学生参加历史竞赛、研究项目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和创新能力。

六、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能力历史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能力。

他们会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历史事件和问题,了解历史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历史老师还会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授学生如何进行历史评价和判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

初中历史学科特点(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学科特点(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学科特点历史学科是中学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以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演变过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

初中历史学科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学科内容的阶段性初中历史学科的内容主要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人类社会历史,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可以将学科内容大致分为古代史、近现代史和当代史三个阶段。

古代史主要涉及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近现代史主要涉及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当代史主要涉及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和各国社会的发展。

二、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初中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从学科的整体结构来看,历史知识按照时间顺序编排,使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

从具体的知识点来看,历史知识涉及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地理、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使学生能够全面地认识历史。

同时,历史知识还注重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够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

三、学科方法的多样性初中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田野调查法等。

这些研究方法在历史学科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学科目标的实践性初中历史学科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

通过历史学科的学习,学生能够学会运用历史观点分析问题,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为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奠定基础。

五、学科教育的价值导向初中历史学科的教育价值在于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人类的文明进步,感悟历史的伟大成就,认识历史中的优秀人物和崇高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同时,历史学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历史传承者的使命,激发学生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浅谈历史学科的特点与教学方法——历史学科思想认识

浅谈历史学科的特点与教学方法——历史学科思想认识

浅谈历史学科的特点与教学方法——历史学科思想认识以往,中学历史教育的三大任务是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历史能力和进行政治思想教育。

新课程标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和规定了高中历史教育的基本目标。

其突出特点在于,把知识与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明确提出,同时把政治思想教育拓宽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要求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这样,历史教育目标得到了明显拓宽和完善,为全面发挥历史教育功能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

一、历史学科的特点1.主客观的统一性。

历史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人类过去发生的事实;二是指对发生过的事实的记录和研究。

历史上发生过的事实是客观的不容假设,而对事实的记录与研究则往往加上了作者的主观选择与认识。

我们现在所面对的历史大部分是经过历史学家主观选择出来的,显而易见历史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2.科学性与文学性相结合。

作为一门严肃的艺术,历史与其他的学科一样遵循共同的规范或准则,如:信守事实、言之有据,努力探索事实与因果解释的真等。

但史学又与文学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共同渗透着深刻的人文主义关怀。

从文本的可读性出发,史学家往往在自己的记叙中运用了许多文学家惯用的手法,如生动的细节,包括人物富有感染力的言行、轶闻趣事等。

3.过去性与当代性、前瞻性的统一。

历史课讲授的是过去发生的事实,具有一度性,不能再现和重演,但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不仅同认识主体的主观价值观不同而不同,而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史书、史料只是丧失精神生命的一堆死材料,必须经过人们的思考、反省、重新体验,才能够赋予史料新的生命,才能影响人们的精神和生活。

所以历史解释、思考具有当代性,他是当代人们的思考,是为了解决当代人们所关心的问题。

学习历史的真正意义是从历史中获得一种思维观念与方法,即历史意识。

有了历史意识,才能理解历史的演进,懂得历史的经验与教训,根据历史的启示和历史的发展规律来认识服务现实,展望未来。

历史教学工作计划的特点

历史教学工作计划的特点

一、全面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应涵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

全面性要求教师在制定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保计划内容的完整性。

二、针对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应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和个性差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教学计划具有针对性。

三、前瞻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应具有前瞻性,教师要在计划中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历史学科的发展动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教学计划与时俱进。

四、灵活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要具有灵活性,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计划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五、创新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要体现创新性,教师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在计划中,教师可以尝试采用多媒体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新型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实践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要具有实践性,教师应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计划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历史剧表演、辩论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历史。

七、层次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要体现层次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将教学内容分为基础知识和拓展知识。

在计划中,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确保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拓展知识面。

八、科学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要具有科学性,教师应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在计划中,教师要遵循历史学科的逻辑体系,使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

九、可持续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要具有可持续性,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长期发展,使教学计划能够适应学生的成长需求。

在计划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十、合作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要体现合作性,教师应与其他教师、家长和社会各界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历史学科知识的特点(两篇)2024

历史学科知识的特点(两篇)2024

引言概述:历史学科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通过研究和分析过去的事件、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变迁和发展,以了解人类社会的演进和发展规律。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历史学科知识的特点,包括学科的广度与深度、客观性与主观性、连贯性与多样性、相对性与绝对性、以及面向未来与珍视历史。

正文内容:1.学科的广度与深度:历史学科研究的对象非常广泛,包括国家、民族、个人等各个层面的历史事件和现象。

同时,历史学科也要求深入研究历史问题的背景、原因、结果等各个方面,以形成全面的认识。

2.客观性与主观性:历史学科注重客观性,力求基于事实和证据进行研究和分析。

同时,历史学科也无法完全摆脱主观性,因为研究者的观点和立场会对研究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3.连贯性与多样性:历史学科追求事件和现象之间的连贯性,通过研究历史的连续性和相关性,揭示历史的发展逻辑。

历史学科也体现了多样性,不同的历史事件和现象呈现出多样的特点和变化趋势。

4.相对性与绝对性:历史学科强调相对性,认为历史评价和解释都是相对的,受当时的背景和观点的影响。

同时,历史学科也存在一些绝对性的知识,如历史真相和历史事件的事实性。

5.面向未来与珍视历史:历史学科不仅对过去进行研究,也具有面向未来的意义,通过了解历史,可以为未来的决策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同时,历史学科也强调珍视历史,通过保存历史文物和传承历史文化,保持对历史的尊重和关注。

总结:历史学科知识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学科的广度与深度、客观性与主观性、连贯性与多样性、相对性与绝对性、以及面向未来与珍视历史等方面。

历史学科的研究对象极为广泛,要求深入研究历史问题的方方面面;同时,历史学科注重客观性,但也无法完全摆脱主观性的影响;历史学科追求连贯性和多样性,揭示事件和现象之间的关系;历史学科评价和解释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两个方面;历史学科不仅面向过去,也具有关注未来和珍视历史的意义。

历史学科知识的特点引言:历史学科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事件、人物、文化等方面的学科。

历史教学的特点和规律word资料3页

历史教学的特点和规律word资料3页

历史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新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十几年,但什么是课改课,什么是传统课仍然在争论不休。

我认为一节好的课改课要具备两个特点:既要反映学科特点,又要体现新课程理念。

就历史课而言,新课改既要有历史学科的特点,又要反映新课程理念,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模式)。

一、历史教学的特点和规律1、史料教学是历史教学的本质特点。

因为史料教学反映了历史学科的特点。

(1)历史学最突出的特点是存在形式的过去性。

历史是已经过去了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它不能重演,也无法实验,无法还原,人们只能通过文字、实物、图片、电影等直观教具,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概括的东西具体化,用语言的记述将历史知识转化为生活的画面,让学生间接认识或感知历史。

正是由于这样,历史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有很大的创造空间。

历史无法还原,而历史教学又要尽可能去还原历史,这就必须借助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史料。

(2)中考历史的需要。

(3)培养学生史证意识的需要。

史证意识就是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有多少论据说多少话,没有论据不说话,一切结论要来源于史料。

史料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对史料要进行甄别。

历史教学讲究的是求真,真实的史料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虚假的史料,只能将学生引入歧途,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求真意识。

二是史料的选择。

形式要多样,内容要剪短,文字要浅显,要根据不同学生选择不同的史料。

三是史料的使用。

要形成证据链,因为孤证不立,也就是要尽可能选择一组史料来说明一个问题。

要先有史料,引到学生分析史料,得出结论,形成认识,感悟历史,而不能先给出观点,然后拿史料去证明观点。

四是虚拟试料。

要符合当时、当地、当人的历史情境。

2、历史教学必须注重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认知结构的多样性是历史学的又一特点。

社会发展过程中主观与客观、内因与外因、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

因此,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认知途径灵活多变,不应从单一的角度去认识历史事件,而应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认识和思考。

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原则

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原则

d.历史教学中个性的形成与发展过 程
个性是一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 和,包括个性倾向性(兴趣、动机、 爱好等)和个性心理特征(能力、 气质、性格等)
3.历史教学教学中的诸矛盾因素
教学过程涉及到学生、教师、教学 内容和教学环境四个基本要素。
教学过程就是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 借助教材为媒体,通过教师的教和 学生的学,促使学生在认知、情意、 技能、个性诸方面全面得到和谐的 发展过程。
马克思说过:“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 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 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 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条 件下继续从事先辈的活动,另一方面又 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改变旧的条 件。”
“一切发展,不管其内容如何,都 可以看做一系列不同的发展阶段, 它们以一个否定另一个的方式彼此 联系着。”
鲁迅先生说过:“读史是查旧帐, 而查旧帐是为了照出现在,预示将 来”。
管子也说过:“疑今者,察之古, 不知来者,视过往;万事之生也, 异趣而同归,古今一也”。
列宁说过:“忘记了过去,就意味 着背叛”。
②具体性与规律性相结合
③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结合
④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结合
⑤发展性与阶段性相结合
历史教师应在教学中努力寻求学生历史 认知与体验的契合点,以达到晓之以理 与动之以情的有机结合和高度统一。
①有利于科学地确定历史教学目标
②有利于科学地选择历史教学方法
③有利于科学地组织历史教学过程
3.历史知识的特点 ①既往性和现实性相结合
马克思曾说:“历史实际是已经发 生的事变、过程,它一经发生,就 成了不可能更改的既定存在”。
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说过:“一切 历史都是当代史”。
李大钊先生曾说:“无限的过去都 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 在为渊源。”

历史教师教学特色

历史教师教学特色

历史教师教学特色
概述
本文档旨在探讨历史教师的教学特色,以期帮助教师们更好地
开展历史教学工作。

1. 深入研究
历史教师应该具备深入研究历史的能力。

不仅要了解历史的表
层内容,还要掌握历史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

通过广泛阅读和
研究,历史教师可以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历史知识,使学生对历史有
更深刻的理解。

2. 创设情境
历史教师应该擅于创设情境,将历史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
系起来。

通过真实案例、问题引导和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历史教
师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3. 启发思考
历史教师应该通过提问和讨论等方式,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历史事件和问题,并形成自己的见解。

4. 多媒体教学
历史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通过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历史教师可以生动有趣地呈现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5. 激发研究动力
历史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研究动力。

通过设置任务、组织小组讨论和进行竞赛等方式,历史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研究意愿,培养他们的研究惯和自主研究能力。

结论
历史教师的教学特色包括深入研究、创设情境、启发思考、多媒体教学和激发研究动力。

通过运用这些特色,历史教师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上是我对历史教师教学特色的一些思考,希望可以对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教学的特点和规律
新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十几年,但什么是课改课,什么是传
统课仍然在争论不休。

我认为一节好的课改课要具备两个特点:既要反映学科特点,又要体现新课程理念。

就历史课而言,新
课改既要有历史学科的特点,又要反映新课程理念,不管采用
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模式)。

一、历史教学的特点和规律
1、史料教学是历史教学的本质特点。

因为史料教学反映了历史学科的特点。

(1)历史学最突出的特点是存在形式的过去性。

历史是已经过去了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它不能重演,也
无法实验,无法还原,人们只能通过文字、实物、图片、电影
等直观教具,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概括的东西具体化,用语
言的记述将历史知识转化为生活的画面,让学生间接认识或感
知历史。

正是由于这样,历史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培养学生
的形象思维有很大的创造空间。

历史无法还原,而历史教学又
要尽可能去还原历史,这就必须借助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史料。

(2)中考历史的需要。

(3)培养学生史证意识的需要。

史证意识就是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有多少论据说多少话,没
有论据不说话,一切结论要来源于史料。

史料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对史料要进行甄别。

历史
教学讲究的是求真,真实的史料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虚假的
史料,只能将学生引入歧途,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求真意识。

二是史料的选择。

形式要多样,内容要剪短,文字要浅显,要
根据不同学生选择不同的史料。

三是史料的使用。

要形成证据链,因为孤证不立,也就是要尽可能选择一组史料来说明一个
问题。

要先有史料,引到学生分析史料,得出结论,形成认识,感悟历史,而不能先给出观点,然后拿史料去证明观点。

四是
虚拟试料。

要符合当时、当地、当人的历史情境。

2、历史教学必须注重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认知结构的多样性是历史学的又一特点。

社会发展过程中主观与客观、
内因与外因、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

因此,在
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认知途径灵活多变,不应从单一的角
度去认识历史事件,而应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认识和思考。

社会中的每一种变化都是特定原因作用的结果。

历史事件
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发生有着特定的背景和条件,历史事件
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互为因果的关系。

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
内在联系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主题之一,是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历
史和理解历史的能力的手段之一。

求异思维是针对常规定向思
维而言的反向思维,是一种富有创见性的思维方式,它能够突
破思维定势,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创造出新
的思维成果。

这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形式,有利于拓展学生的
思路,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学生根据不同情况、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另外,注重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是中考命题的客观要求。

3、注重历史认识的升华。

历史学具有前瞻性,学习历史绝
不是仅仅增加点只是而已,而是要以史为鉴,服务现实,服务
学生,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培养合格的公民。

所以,历史
课堂教学要具有前瞻性,培养学生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去总
结历史,认识历史的规律,使之服务于现实和未来。

这既是历
史教学的本质要求,也是中考历史的要求。

4、注重时空观念的培养。

历史是人类在特定时空环境中留
下的“足迹”,因此学习历史要从时间、空间、人物三方面去
整体把握。

人类活动具有世界性,每个国家都不能独立于世界
之外,因此学习历史要扩大视野,把历史事件放到世界背景中
去考察、定位,形成对历史发展过程的立体的、整体的认识。

5、历史教学要有趣味性,揭示其复杂性。

6、加强问题教学。

一要和情景教学相联系,从情境中引出问题,从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要注意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学情出发,设置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问题链,便于学
生理解。

二、历史学科新课改理念
1、教学目标之比较。

传统历史教学目标强调传授知识、培
养基本能力和进行思想教育,其中知识传授是基础,能力培养
是核心,思想教育是灵魂。

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学目标,强
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整体设计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规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应达到
的知识、技能、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
的总体目标。

2、教学手段之比较。

传统的历史教学手段以粉笔、黑板、图表、插图、照片、模型等直观教具为主,教学信息大都是静
态的,且信息量少,信息渠道单一。

教学手段缺乏多媒体信息
技术的支撑。

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学手段,在对传统教学手
段继承、创新、发展的基础上,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重视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化历史教学结构、丰富历
史教学内容、改善历史教学效果。

3、学习方式之比较。

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过分强调被动接受式学习而忽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与探究,过分强调教师的“教”而轻视学生的“学”,过分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理解而忽略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过分突出课堂教学对学生学
习的影响而放弃社会实践活动,过分注重学习的量与结果而忽
视学生学习的质与过程。

新课程提倡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体验性、问题性、合作性,并将这些视为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的过程。

4、课程资源之比较。

传统的历史教学将教科书及少量的历史挂图等直观材料理解为课程资源的全部。

新课改明确提出了
历史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它分属家庭、学校、社区、社会四个层面,包括教参、课外读物、直观教具、视听材料、
多媒体资料库、互联网、图书馆、历史博物馆、历史展览馆、
历史遗址与遗物、当事人和亲历者的回忆等,新课改课程资源
较之传统教学课程资源丰富了不少。

5、学科能力之比较。

对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20世纪80
年代定位于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来分析
历史。

这一能力目标空泛,缺乏可操作的层次。

新课程标准
将历史学科能力分为一般学习能力和历史学科特殊能力。

一般
学习能力又分为搜集史料、提取信息、解决问题、交流成果四
项能力,这四项能力贯穿历史学习的始终。

历史学科特殊能力
又可根据递进关系,分为识记鉴别、领会诠释、分析综合、评价论证四项,并与具体的教学内容挂钩。

新课程的能力目标,较之传统目标更具科学性、逻辑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