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bd25b8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f5.png)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能流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题•能感受课文情感,体会课文意境教学重点•掌握课文内容,理解关键句子•流畅朗读课文,感知语言的美妙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情感,体会课文意蕴教学准备•课文教材:《语文园地二》第一篇•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1.热身(5分钟)–利用图片激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猜测和讨论2.课文导入(10分钟)–通过问题导入,引出课文背景和主题3.课文学习(20分钟)–学生跟读课文,讲解生字词的意义–分角色朗读,加深理解课文情节4.情感体验(15分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课文的感受和理解–通过诗词赏析感受课文的意蕴5.课堂小结(5分钟)–对课文的主题和情感进行总结,强化对课文的理解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能够通过课文理解如何保护环境•通过课文学习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的环保意义•理解关键句子,把握课文主旨教学难点•感知课文对环境保护的呼吁教学准备•课文教材:《语文园地二》第二篇•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1.热身(5分钟)–播放关于环保的视频,引发学生对环保的思考2.课文导入(10分钟)–通过问题导入,引出课文中关于环保的内容3.课文学习(20分钟)–学生朗读课文,讲解生字词的意义–讨论课文中关于环保的描述,理解作者的用意4.环保实践活动(15分钟)–分组进行环保主题小活动,如手工制作废品利用物品5.课堂小结(5分钟)–通过活动总结课文意义,引导学生实践环保第三课时教学目标•了解古诗文《静夜思》的背景和内容•感受古诗文中的意境与情感教学重点•学习古诗文《静夜思》的背景和内容•体会古诗文对大自然的颂扬教学难点•理解古诗文的意境与情感教学准备•课文教材:《语文园地二》第三篇•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1.热身(5分钟)–播放《静夜思》诗词朗诵视频,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2.课文导入(10分钟)–介绍《静夜思》的背景和作者李白,引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3.课文学习(20分钟)–听老师讲解《静夜思》的内容和意义–学生朗读,《静夜思》,感受诗歌的美感4.诗词分享(15分钟)–学生自由发挥,创作属于自己的“静夜思”,并进行分享5.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古诗文的特点和意义,引导学生欣赏古典文学的魅力课后反思通过三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语文园地二》中的不同篇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会。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https://img.taocdn.com/s3/m/dd080bb8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7e.png)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二》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的第二单元,本单元以“家乡”为主题,通过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家乡的风土人情,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本课主要通过一首诗歌《二月二》和一篇散文《乡下人家》来展示家乡的美丽和特色。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家乡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在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上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家乡的美丽和特色。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感受家乡的美好,增强对家乡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交际和表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家乡的美丽和特色。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提高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
3.示范教学法:教师进行示范,引导学生正确朗读和表达。
六. 教学准备1.课文《二月二》和《乡下人家》的文本。
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录音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家乡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二月二》,让学生感受家乡的节日气氛。
然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乡下人家》,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生活环境。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模仿课文中的语音语调,体会家乡的语言特色。
教师选取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让学生进行模仿表达,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家乡的美丽和特色。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64e4817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ac.png)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1.文化自信:梳理、总结遇到不懂的问题时解决问题的方法。
2.语言运用:理解一些词语的新含义,并能积累一些具有新含义的词语。
3.思维能力:能够运用作比较的方法,介绍一种事物。
4.审美创造:朗读、背诵《江畔独步寻花》,了解诗意,体会诗人赏花的愉悦心情。
教学目标:1.梳理、总结遇到不懂的问题时解决问题的方法。
2.认识“宾、吉”等12个生字,能辨析两组形近字的区别。
3.理解一些词语的新含义,并能积累一些具有新含义的词语。
4.能够运用作比较的方法,介绍一种事物。
5.朗读、背诵《江畔独步寻花》,了解诗意,体会诗人赏花的愉悦心情。
教学重点:词句段运用(运用作比较的方法写一个事物,仿照例段写片段)教学难点:理解并积累一些具有新含义的词汇。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梳理、总结遇到不懂的问题时解决问题的方法。
2.认识“宾、吉”等12个生字,能辨析两组形近字的区别。
3.理解一些词语的新含义,并能积累一些具有新含义的词语。
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的教学(一)板书课题:语文园地(二)梳理收获,总结方法。
1.引导: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学贵有疑,在本单元的语文学习中你提出了哪些不懂的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2.学生交流。
3.读一读“交流平台”中学习伙伴的话,梳理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吧!4.出示交流平台内容,画出要点: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经验;查资料;请教别人。
总结:你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了吗?(三)追问:你还有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呢?(四)思辨:一遇到问题,就马上上网搜索,行不行?(五)小结:面对问题。
不要绕道走,因为问题是绕不过去的,总是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遇到问题请先深入思考,自己解决不了再到网上搜。
二、“识字加油站”的教学(一)引导:读一读这些字词,你发现了什么?1.出示:滨—宾(宾馆)洁—吉(吉利)减—咸(咸菜)挑—兆(预兆)挺—廷(宫廷)预—予(赠予)中—肿(肿胀)介—阶(台阶)止—趾(脚趾)凡—巩(巩固)正—政(政府)刘—浏(浏览)2.学生认读,交流。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b2b7a3e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ea.png)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二》是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主要通过一首诗歌和一篇散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同时,通过课文学习,提高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诗歌和散文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朗读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发音不准确、停顿不当等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他们正确朗读,提高朗读水平。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朗读教学法:引导学生正确朗读,注意语音、语调、停顿等,提高朗读水平。
3.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图片、音乐等。
2.课文:准备课文文本,方便学生朗读和阅读。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音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注意朗读的语音、语调、停顿等。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不准确、停顿不当等问题。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
4.巩固(5分钟)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03d2a2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d4.png)
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初步理解诗词《赋得古原草送别》的意境。
2.能够读懂诗词《赋得古原草送别》的文字。
3.能够正确书写生字词汇,包括“明媚”,“潋滟”,“草”等。
4.能够运用平仄、声音、意象等方法对诗词进行感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诗词意境,读懂诗词文字,正确书写生字词汇。
•教学难点:运用平仄、声音、意象方法对诗词进行感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宝贝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一首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你们有没有听过这首诗呢?2. 学习诗词1.让学生跟读诗词《赋得古原草送别》,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2.讲解生字词汇,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
3. 诗词感悟1.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词所描绘的场景。
2.分组讨论,让学生用平仄、声音、意象等方法对诗词进行感悟和理解。
4. 课文赏析1.分析诗词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2.让学生理解诗词的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5. 书写练习1.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词汇。
2.帮助学生进行诗词的整体书写练习。
四、教学反思本次课堂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读懂古诗的文字,并且能够正确书写生字词汇。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
同时,也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诗歌感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五、作业布置1.背诵诗词《赋得古原草送别》。
2.完成相关的生字词汇书写练习。
3.感悟诗歌内容,写一段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古诗词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审美水平。
希望大家在完成作业的同时,继续保持对文学的热爱和探索!。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精美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精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0151b4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c.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精美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主要内容包括:词语盘点、读读记记、日积月累、阅读短文及练习五部分。
具体章节为:《语文园地二》的全部内容。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语,并能熟练运用。
2. 通过阅读短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积累优美句段的习惯,提高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词语盘点、读读记记、日积月累三部分的内容。
难点:阅读短文的理解及练习题的解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词语盘点(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单元的生字、词语。
(2)学生自主完成词语盘点表。
3. 读读记记(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词语盘点中的优美句子,指导学生进行记忆。
(2)学生自主朗读,进行记忆。
4. 日积月累(5分钟)教师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引导学生进行积累。
5. 阅读短文及练习(10分钟)(1)学生自主阅读短文,理解短文内容。
(2)教师讲解短文,解答学生疑问。
(3)学生完成练习题。
6.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出示随堂练习题,学生完成练习。
六、板书设计1. 词语盘点2. 读读记记3. 日积月累4. 阅读短文及练习七、作业设计1. 抄写本节课的生字、词语,每个写5遍。
2. 背诵读读记记中的优美句子。
(1)短文主要写了什么?(2)你从短文中学到了什么?答案:1. 见学生作业。
2. 见学生作业。
3.(1)短文主要写了作者在公园里散步时的所见所闻。
(2)从短文中,我们学到了要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精品优质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精品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c42fa5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1b.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精品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1. 诗歌:《春天故事》分析诗歌结构和韵律体会诗歌中描绘春天景象2. 语文天地:《语文大观园》学习多义词、多义词用法分析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诗歌《春天故事》。
2. 掌握多义词、多义词用法,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3. 学会分析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提升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多义词、多义词用法。
2. 教学重点:诗歌背诵、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春天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美好,激发学习兴趣。
详细过程:(1)展示春天图片,让学生描述图片中景象。
(2)引导学生用词语描绘春天特点。
2. 新课内容学习详细过程:(1)学习诗歌《春天故事》,分析诗歌结构和韵律,体会诗歌中美好意境。
(2)学习语文天地《语文大观园》,分析多义词、多义词用法,举例说明。
3. 实践情景引入详细过程:(1)让学生用多义词、多义词造句,展示在黑板上。
(2)分析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选出最佳句子。
4. 例题讲解详细过程:(1)出示例题,分析题目要求。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例题。
5. 随堂练习详细过程:(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2)选取部分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分析、评价。
六、板书设计1. 诗歌《春天故事》结构:起承转合韵律:押韵2. 语文天地《语文大观园》多义词、多义词:例句句子结构:主谓宾、定状补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诗歌《春天故事》。
(2)用多义词、多义词造句,至少5个。
春天阳光洒在大地上,万物复苏。
2. 答案:(1)略(2)略(3)句子结构:主谓宾;修辞手法:拟人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多义词、多义词运用较为熟练,但对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分析还有待提高。
微课堂_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课堂笔记+知识点+图文解读+每课一练
![微课堂_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课堂笔记+知识点+图文解读+每课一练](https://img.taocdn.com/s3/m/b21f5ad2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a4.png)
交流平台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解决:1.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有时候我们单独看一句话,很难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如果我们联系上下文的内容,往往就可以理解作者这样说的意思了。
2.结合生活经验来理解。
课文中有些句子的含义比较深刻,如果仅从字面上去理解,很难把握句子的准确含义,这时候我们可以结合生活经验来理解。
3.查资料帮助理解。
有些句子,我们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写作背景等方式来理解。
4.请教他人。
遇到非常困难、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还可以向老师、家长或有经验的人请教,请他们帮助解答。
识字加油站滨—宾(宾馆) 洁—吉(吉利) 减—咸(咸菜)挑—兆(预兆) 挺—廷(宫廷) 预—予(赠予)中—肿(肿胀) 介—阶(台阶) 止—趾(脚趾)凡—巩(巩固) 正—政(政府) 刘—浏(浏览)我发现:前两排的汉字去掉偏旁就变成另外一个字;后两排的汉字加上一个偏旁也变成另一个字。
增加或者去掉偏旁,使汉字变异成其他字,这是汉字构字的基本原理之一。
我们平时也可以通过这种加偏旁或减偏旁的方法来识记。
词句段运用1、下面这些词语,有的是近几十年出现的,有的是在原有含义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含义。
选一两个你知道的,和同学交流。
多媒体:可用计算机处理的多种信息载体的统称,包括文本、声音、图形、动画、图像、视频等。
云技术:是指在广域网或局域网内将硬件、软件、网络等系列资源统一起来,实现数据的计算、储存、处理和共享的一种托管技术。
互联网:指由若干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网络。
克隆:①生物体通过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复制出遗传性状完全相同的生命物质或生命体。
②指复制(强调跟原来的一模一样)。
我发现:上面这些词语都是近几十年出现的科技名词。
我发现:下面的词语都有它们本来的意思,但是现在它们又有了新的含义。
桌面:①桌子上用来放东西的平面。
②进入计算机的视窗操作系统平台时,显示器上显示的背景叫作桌面。
桌面上可以设置代表不同文件或功能的图标,以方便使用。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 》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41e845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c7.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二》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综合性语文学习内容。
本园地以“家乡”为主题,通过一篇篇富有乡土气息的课文,让学生了解和感悟家乡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和民间故事,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本园地内容丰富,包括课文学习、语文素养训练、课外阅读推荐等多个方面,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能够独立阅读短文,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
但是,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深层次的情感,还需要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的语文素养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家乡的美丽和独特。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语文素养的提高。
2.难点:对课文深层次情感的理解,家乡情怀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故事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3.读写结合法:通过阅读和写作的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
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音乐、视频等资料。
3.学生作业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音乐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美丽和独特。
例如,展示家乡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图片,让学生谈谈对家乡的印象。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在朗读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课文中的语言和情感。
教师选取一些重点句子,让学生进行仿说或翻译,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完整课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完整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09a209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94.png)
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形
特点
说明的角度
态
有些两足奔跑
各 异
有些四足行走
生活习性上
的 庞
有些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 有些身材小巧,体重只有几千克
身体形态上
大
家
有些凶猛异常,茹毛饮血
性情上
族 有些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
通过这份表格,你知道了什么? 我知道了恐龙的生活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形体特征等。
第4自然段,思考:陆地的恐龙演化 成天空中的鸟类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在本单元的学习 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不懂的问题,是怎样 解决的?
交流平台
• 我通常会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经验 来解决问题。
• 查资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懂的问题。 • 我是请教别人后知道的。
读了三位同学的发言,你有什么收获?
你在阅读时,遇到不懂的问题,还有什 么妙招吗?
多思考,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与同学 讨论……
1966年以来,在我国辽西及其周边地区, 发现了一种叫作“中华龙鸟”的小型肉食性 恐龙化石。我国科学家发现,这一恐龙身体 上覆盖着一层“毛”状皮肤衍生物。这是历 史上第一次在非鸟类的动物身体上发现羽毛, 这一发现为“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提供 了强有力的证据。
读着读着,你有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欣喜若狂。
• 窗口:原义是窗户。现在也指计算机操 作系统中的窗口应用程序,包括文档窗 口和对话框。
• 潜水:原义指在水面以下活动。现在也 指上网时在他人不知情的情况下,隐秘 地观看共享信息或留言,而不主动表露 自己身份、发布信息和回复他人信息的 单独个体或行为。
• 文件夹:原指用来保存文件的夹子。现 在指在计算机系统中指存放在一起的一 组文件的目录。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93de95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9a.png)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教学内容:《语文园地二》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二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诗歌、散文、寓言、科普等多种文学形式,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诗歌《春夜喜雨》和《游园不值》;2. 散文《绿》、《白鹅》和《爬山虎的脚》;3. 寓言《守株待兔》;4. 科普文章《蜜蜂》。
教学目标:1. 学习生字、生词,掌握词语的正确用法;2. 理解诗歌、散文、寓言、科普文章的文学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情趣,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4.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5.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分享和交流。
教学难点:1. 诗歌的韵律和意境的理解;2. 散文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3. 寓言的寓意和现实意义的把握;4. 科普文章的科学知识和逻辑思维。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用PPT展示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2. 学生用课本和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音乐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单元的学习;2. 新课导入:介绍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对诗歌、散文、寓言、科普文章有初步的了解;3. 诗歌教学:通过朗读、解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诗歌的韵律、意境和情感表达;4. 散文教学:通过朗读、解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散文的写作手法、情感表达和审美价值;5. 寓言教学:通过朗读、解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寓言的寓意、现实意义和道德观念;6. 科普教学:通过朗读、解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科普文章的科学知识、逻辑思维和实用价值;7. 总结与反思: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进行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1. 《语文园地二》2. 目录:诗歌、散文、寓言、科普3. 内容:各文学作品的题目、作者、主要内容、特点和教学目标。
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诗歌《春夜喜雨》和《游园不值》;2. 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散文《绿》、《白鹅》和《爬山虎的脚》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3. 写一篇关于寓言《守株待兔》的寓意和现实意义的短文;4. 总结科普文章《蜜蜂》的科学知识和实用价值。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精品课件(共69张PPT)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精品课件(共6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146491458f5f61fb6366685.png)
潜水:原含义是指在水面以下活动。新含义是指天天在论坛里呆 着,但是不发帖,只看帖子、而且注意论坛日常事务的行为。
练一练,学运用。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句子中的横线上。 桌面 窗口 文件夹 潜水
(1)你把电脑上的 桌面 清理干净,上面太乱了。
二、识字加油站
例:丘— 卜— 下 木— 末
乒 (乒乓球) ( 下去) 响— 晌 ( 期末) 木— 未
(晌午) ( 未来)
例:轮— 仑 ( 昆仑 ) 洁— 吉 (吉祥) 减— 咸 (咸菜)
挺— 廷 (宫廷) 挑— 兆 (先兆)
例:则— 侧 ( 侧面 ) 凡— 巩 ( 巩固) 介— 阶 刘— 浏 (浏览 ) 正— 政
( 台阶) (政府)
三、词句段运用 1.新词大秀场。
(1)根据给出的意思选择新词。(填字母)
A.VR B.正能量 C.5G D.佛系
①指看淡一切,按自己的生活方式来生活,也指不思进取。
(D )
②一种虚拟现实技术,用计算机模拟虚拟环境从而给人一种
环境沉浸感。
( )A
③指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
三个方面的关系来说明5G时代将会改变我们的生活。
附:听力材料 5G时代将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
2018年,我国多地开展5G试点。以高速率、高可靠、低 时延、超大数量终端网络为特点的5G,正在走入我们的生活。
5G+上网,超快网速需设备升级。每秒传输10GB,相当 于1秒钟能下载一部高清电影,速度是4G网络的100倍……4G 到5G的升级,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意味着用户上网体验的大
练一练,学运用。
选择正确的汉字,填在横线上。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a9322c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2f.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语文园地二》的内容和主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语文园地二》的内容和主题。
2.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子。
三、教学内容
1.课文朗读
2.讨论课文内容
3.组织小组讨论,归纳出课文的中心思想
4.指导学生进行课文内容的复述
5.带领学生分组进行课文内容的再现
四、教学步骤
1.热身: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学生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
2.导入课题:通过引入一幅相关的图片或通过短片播放引入课文主题。
3.课堂教学:结合课文内容和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
4.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展开讨论,共同拟定出新的故事情节。
5.课堂讲解:教师进行课文内容的逐句讲解,引导学生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子。
6.课堂操练:学生根据课文进行课文朗读和课文内容复述。
五、教学评价
1.在课堂中通过观察学生的回答情况,听取学生合作讨论的结果,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2.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评价和鼓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六、教学反思
教师可根据本节课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以上为教案内容,希术母们的使用课堂教学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 二》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 二》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3d4916c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37.png)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二》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本册教材中的《语文园地二》这一课对于四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提升作用。
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我们着重考虑了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参与讨论、表达观点等方面,以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全面提高。
二、优质课教案1. 教学目标•能理解课文内容,流畅朗读;•能正确使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够进行造句;•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材料,进行表演或即兴演说。
2.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通过引入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与课文内容的联系。
第二步:整体阅读让学生整体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大意,抓住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整体理解能力。
第三步:逐段解读逐段解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细节信息,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用词和结构,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3. 教学活动•配合课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语言的运用;•设计生字词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掌握词语及其用法;•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
4. 课堂作业•背诵课文段落;•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创作简短小故事,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材料。
三、教学效果评估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课堂观察、学生表现,以及课后作业情况,我们发现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明显提升。
他们在课文理解和语言运用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表现出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综上所述,通过《语文园地二》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了这一课程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继续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https://img.taocdn.com/s3/m/878bbd61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6e.png)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二》是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主要通过一系列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提高语文素养。
教材内容包括诗歌默写、词语接龙、句子仿写等,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对于诗歌、词语、句子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默写指定的诗歌,能够进行词语接龙和句子仿写。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诗歌默写、词语接龙、句子仿写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诗歌默写、词语接龙、句子仿写等实践活动的操作。
2.教学难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语文知识的运用和创造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富有情境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合作,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应的课件,展示诗歌、词语、句子等内容。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相关的诗歌、词语、句子等素材,用于实践活动。
3.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诗歌、词语、句子等方面。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首诗歌,要求学生默写。
同时,展示一些词语,进行词语接龙游戏。
接着,给出一个句子,要求学生仿写。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择一种形式进行操练,如诗歌默写、词语接龙、句子仿写等。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指导。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精美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精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d7ee70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11.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精美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内容包括口语交际、习作、阅读和实践活动四大板块。
具体章节为:《语文园地二》中的口语交际《春天里的发现》、习作《我的乐园》、阅读《古诗两首》(《村居》、《咏柳》)、实践活动《寻找春天的足迹》。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口语交际,分享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习作,运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的乐园,培养写作兴趣和创作能力。
3.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古诗《村居》和《咏柳》,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春天的美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口语交际中的观察与表达;习作中的具体描绘与情感抒发。
重点: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口语交际记录本、习作本、阅读书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春天的美好,激发学习兴趣。
2. 口语交际:学生分享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教师点评并指导表达技巧。
3. 习作: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自己的乐园,进行创作。
4. 阅读:学习古诗《村居》和《咏柳》,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5. 实践活动:分组寻找春天的足迹,记录观察到的美好事物。
六、板书设计1. 口语交际:《春天里的发现》2. 习作:《我的乐园》3. 阅读:《古诗两首》(《村居》、《咏柳》)4. 实践活动:寻找春天的足迹七、作业设计1. 口语交际:以《春天里的发现》为主题,记录自己在春天的美好瞬间,与同学分享。
答案:略。
2. 习作:以《我的乐园》为题,写一篇描绘自己乐园的作文。
答案:略。
3. 阅读:背诵《村居》和《咏柳》两首古诗,并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画面。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组织课外活动,如春游等,让学生亲近大自然,感受生活的美好。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精美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精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c44477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83.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精美教案一、教学内容1. 词语盘点:第二、三单元的生词和四字词语;2. 读读写写:选自《黄山奇石》和《记金华的双龙洞》两篇文章;3. 日积月累:名言警句、诗歌和趣味语文;4. 拓展阅读:选自《宝葫芦的秘密》;5. 口语交际:学会赞美他人。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单元的生词和四字词语,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培养口语表达能力;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学会运用词语和句型进行表达;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学会赞美他人,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词语的运用、句型的掌握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2. 教学重点:生词和四字词语的学习、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的指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黄山奇石和双龙洞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2. 词语盘点: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找出第二、三单元的生词和四字词语,并进行讲解;3. 读读写写:学生阅读《黄山奇石》和《记金华的双龙洞》,分析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进行仿写;4. 日积月累:学习名言警句、诗歌和趣味语文,积累语文素养;5. 拓展阅读:学生阅读《宝葫芦的秘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6. 口语交际:学生分组进行口语练习,学会赞美他人;8. 随堂练习: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中心词:语文园地二2. 副词语盘点、读读写写、日积月累、拓展阅读、口语交际3. 内容:生词和四字词语;《黄山奇石》和《记金华的双龙洞》;名言警句、诗歌和趣味语文;《宝葫芦的秘密》;口语交际:学会赞美他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本节课的生词和四字词语;仿写《黄山奇石》或《记金华的双龙洞》;摘录名言警句、诗歌和趣味语文;写一篇关于赞美他人的短文。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9c7470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c3.png)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二》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不同事物的描述,让学生掌握不同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他们能够运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思想。
但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事物,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不同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观察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不同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事物,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体验写作的乐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共同完成写作任务。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
2.写作素材和参考资料。
3.学生分组信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或黑板报展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主题和写作方法。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事物,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练习。
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互相学习和借鉴。
然后,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进一步改进自己的写作。
部编人教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反思)
![部编人教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d8fd8695f0e7cd185253619.png)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反思)[教学目标]1.学会找到遇到不懂的问题时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
2.了解新出现的词语及其含义,并能灵活运用熟知的事物解释陌生领域的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了解新出现的词语及其含义,学会用比较熟知的事物解释陌生领域的事物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学习的课文和遇到不懂的问题时的解决方法。
预设:(1)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2)查资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懂的问题;(3)请教他人。
2.追问:你还知道哪些解决不懂问题的方法?预设:当遇到有些无法解决的难题时,可以和同桌交流思路、想法。
3.让学生默读“交流平台”,结合交流成果,师生共同梳理解决不懂的问题的方法。
二、识字加油站1.自由读一读识字加油站中的两组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组生字的识字方法为熟字减偏旁;第二组生字的识字方法为熟字加偏旁。
)2.结合发现的规律,试着从生字表中找出范例来识记。
3.拓展:你还知道哪些识记生字的方法?(换偏旁、编故事、编顺口溜、猜字谜、图解识字等)三、词句段运用(一)新出现的词语和词语的新含义。
1.学生自由朗读课本上的两组词语,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组词语是新出现的;第二组是在原有词义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含义)2.小组讨论两组词语的含义。
教师出示课件明确这些词语的含义。
3.小组讨论两组词语的内在联系,以及这些词语出现或产生新的含义的原因。
明确:第一组词语是在信息时代下为适应新事物的出现而产生的新词。
第二组词语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原有含义的基础上衍生了新的含义。
4.思考并交流:生活中还有哪些新词,以及这些新词的含义及其出现的原因。
如“给力”一词,一般表示有帮助、有作用、给面子的含义。
它是随着国内外、大陆内地与港澳台地区文化交流的增多而出现的新词汇。
“菜鸟”一词,一是指新手,二是指在某方面应用水平较低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认识“岳、湘”等8个生字。
2.能够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3.积累描写自然风光的对联,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第二单元主要学习的是什么?(自然的奥秘、科技的精彩)
2.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本单元的4篇课文,想一想:每篇课文讲了什么内容?(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
二、学习“交流平台”。
1.自评式的学习中,你有没有遇到不懂的问题呢?
2.你是怎样解决那些不懂的问题的?
3.读课本第31页“交流平台”的内容,归纳解决问题的方法。
(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查资料、请教别人)
4.小结:在以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一定要积极思考,想办法解决。
三、学习“识字加油站”。
1.看课本中的图片。
这是什么?(一张汇款单)
2.请你仔细观察,你有什么疑问?(汇款单上的金额为什么要大写?)
3.学生讨论解决问题。
(为了防止金额被篡改。
)
4.出示大写数字,指名认读。
(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
5.同桌合作。
一个说数,另一个用大写数字写出来。
四、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第一题。
1.由于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很多新的东西,他们的名称有的是新出现的,有的是在原有含义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含义。
2.出示词语:云技术、多媒体、克隆、互联网,桌面、窗口、潜水、文件夹。
3.读一读词语,说说这两组词语分别属于哪一类。
4.小组交流这些词语的意思。
(二)第二题。
1.在本单元的课文中,作者是怎样介绍事物的?读一读课本中的句子,指出说明方法。
(作比较)
2.作比较有什么好处?(将我们熟悉的事物与不熟悉的事物相比较,能更好地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说明的效果。
)
3.请你在学过的课文中找出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的句子,并与同学们交流,说说这样表达的好处。
4.拓展练习:请你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的事物。
五、学习“日积月累”。
1.学生齐读“日积月累”中的句子,注意读准“塞”“锁”的读音。
2.学生交流句子的意思,明白这些句子都是描写自然风光的诗句。
(1)“白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
”这是出自徐悲鸿的一副对联。
此段用南北方景色的不同,道出了地域文化的差异。
(2)“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这是一副回文对联,就是上下联从最后一个字往前倒着念和顺着读是一样的。
回文要做到“似倒而顺,似顺而倒”,这有赖于巧妙的艺术构思和艺术匠心。
(3)“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这是苏州沧浪亭的对联。
上联出自欧阳修的诗歌《沧浪亭》,“清风明月”指的是自然界的景物,它们没有主人,人人可得而享之,所以说原本是无价的。
下联出自苏舜钦的诗歌《过苏州》,写苏州景物美好宜人,山水亦似有情,真不愧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4)“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这是济南大明湖的一副七言对联,语言精练,对仗工整。
上下联巧用两组数词,仅用了“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几个最具特色的景观,就极其生动逼真地概括了济南古城风貌的秀美景色。
这不仅是对大明湖绮丽风光的精彩描绘,也是对风景如画的济南城的由衷赞美。
3.你还积累了哪些描写自然风光的对联?请全班交流。
(有雨云生石,无风叶满山。
雨过山头绿,云来地上阴。
万色云霞花四照,一潭水月镜双清……)
4.读了这些对联,你有什么感受?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认识了数字的大写,学习了新生词汇,能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来介绍事物的特点,积累了描写自然风光的对联。
同学们在生活中要多观察,发现自然的美丽和奥秘,体会科技发展带来的好处。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通过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能针对问题运用多种方法解决。
2.在学习中,能够通过朗读品味、体会句子的表达方式,并且能够运用学过的方法来介绍事物。
学以致用,才能不断提高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