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术作品欣赏 论文
西方美术鉴赏
西方美术鉴赏西方美术鉴赏是一门独特而深奥的艺术学科,它帮助我们了解欣赏西方文化中的艺术作品。
本文将带您深入探索西方美术鉴赏的重要概念、流派和技巧,以便您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些伟大的艺术作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西方美术鉴赏的一些关键概念。
其中之一是艺术品的形式和内容。
形式指的是艺术作品的物质特性,如颜色、线条、纹理和形状等。
内容则是指作品所描绘的主题、情感和意义。
理解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将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探索艺术家的意图和创作动机。
在西方美术鉴赏中,我们还需要熟悉一些重要的艺术流派。
例如,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艺术家们追求达芬奇和拉斐尔等大师的完美理想。
巴洛克时期则注重表现力和戏剧性,艺术家们将宗教和神话主题融入到作品中。
印象派则通过对光线、颜色和纹理的捕捉来展现瞬间的感觉和氛围。
了解不同流派的风格和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作品并对其进行评价。
此外,西方美术鉴赏还需要借助一些关键技巧。
其中之一是观察力。
我们需要仔细观察作品的细节、颜色和构图等元素,以发现艺术家隐藏的细微之处。
通过观察,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并揭示其独特之处。
另外,了解艺术家的背景和时代背景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并将其放入更广阔的背景中进行评价。
在西方美术鉴赏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培养自己的判断力和批评眼光。
这需要深入研究艺术史、艺术理论以及相关的评论和研究。
通过学习和探索,我们能够形成自己的独立观点,并在欣赏时提供有深度、全面且有指导性的评论。
最后,西方美术鉴赏并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和技巧的运用,更是一种享受和体验艺术之美的心灵旅程。
在欣赏作品时,我们需要抛开先入之见,用开放的心态去感受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和情感共鸣。
只有在这种欣赏的方式下,我们才能深入骨髓地理解和欣赏西方美术作品的真正价值。
综上所述,西方美术鉴赏是一门令人着迷的学科,它要求我们理解形式与内容、熟悉各个流派、运用观察力和培养判断力。
西方风景美术作品赏析
西方风景美术作品赏析西方风景美术作品是西方艺术的重要部分,它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巧吸引着无数观众。
这些作品描绘了自然风光的壮丽和美丽,展现了艺术家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几幅西方风景美术作品进行赏析,探索其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首先,我们来欣赏约翰·康斯特布尔的《哈德良城墙》。
这幅作品描绘了意大利罗马的哈德良城墙,画面中城墙沉稳而壮丽,远处的山峦和树木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宁静而美丽。
康斯特布尔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精湛的色彩运用,将自然风光的壮丽和历史建筑的古朴融为一体。
观赏这幅作品,不仅能感受到艺术家对自然景观的热爱,还能领略到他对历史文化的敬畏和珍视。
接下来,让我们转向克劳德·莫奈的《印象·日出》。
这幅作品是印象主义艺术的代表之一,它以光影和色彩的变化来表现自然风景的美丽和变幻。
在这幅作品中,莫奈运用了大量的色彩层叠和斑斓的笔触,勾勒出了日出时分的湖泊和远山。
画面中的光影变化和色彩斑斓,让人仿佛置身于自然之中,感受到了清晨的宁静和美好。
莫奈通过这幅作品,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独特理解和对光影色彩的敏感把握,同时也传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除了康斯特布尔和莫奈,还有许多西方艺术家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技巧,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风景美术作品。
例如,威廉·特纳的《雨、蒸汽和速度》、弗朗西斯科·戈雅的《第三五十年代》、弗朗西斯·贝肯斯的《科罗拉多峡谷》等作品都展现了艺术家们对自然风光的独特理解和对艺术表现形式的探索。
在欣赏西方风景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自然风光的壮丽和美丽,还能领略到艺术家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观众,成为了西方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的来说,西方风景美术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巧吸引着无数观众。
这些作品展现了艺术家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同时也传达了他们对历史文化的敬畏和对美的追求。
西方美术赏析
论古希腊雕刻的题材与形式内容提要:希腊艺术的形成、发展与其社会历史、民族特点、自然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
希腊神话是希腊艺术的土壤,希腊神话包含着人们对自然奥秘的理性思索,它孕育着历史和哲学观念的萌芽。
希腊神话中“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使神只具有人的面貌和情感,成为促使艺术与生活息息相通的有利因素。
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运动员裸体竞技为艺术家提供了塑造健美人体的条件,使他们对于人体美有较早的领悟和表现。
希腊艺术家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创造出古代世界最杰出的艺术,给人类宝库留下了最珍贵的遗产。
关键词:神话、运动、裸体、雕刻艺术一、古希腊雕刻的题材(一)希腊神话对古希腊雕刻的影响古希腊悠久的神话传说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源泉,是希腊人对自然与社会的美丽幻想,他们相信神与人具有同样的形体与性格。
大政治家伯里克利斯说:“我们是爱美的人。
”希腊民族是爱美、创造美的民族。
希腊人在民主自由和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不仅发现、孕育和创造了美,而且也创造了神,在希腊人的心目中最完美的人就是神,因此希腊人尊重人,把人提高到神的高度加以肯定,神和人是同形同性,希腊人把强健的身体看成是一切善与美的本原,而把希腊神话视为艺术的精神本源,正如马克斯所指出的:“希腊神话不仅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
所以希腊艺术主要成就表现在神与人合一的雕刻和神庙建筑。
希腊美术的主要特点是无所不包的和谐与规律性,还有庄严与静穆。
它的主要标志是人体美,希腊人为人类贡献了高不可及的艺术典范之作。
究其原因,古希腊雕刻所体现的非凡艺术成就当时的哲学、自然科学、神话传说、社会生活等特定的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文化的普及和发达,给希腊雕刻艺术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哲学的光芒给希腊美学思想增加了飞跃的双翼。
希腊人不仅对人类开始美的探索,而且丰富了美学理论;神话传说使雕刻艺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美学思想也随之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希腊神话中的神并不是完美的,有的甚至可以说是滑稽的,龌龊的。
浅析西方美术作品中的“优美”和“崇高”
浅析西方美术作品中的“优美”和“崇高”西方美术作品中常常运用“优美”和“崇高”这两个词来描述作品的特点和艺术风格。
虽然这两个词都有积极的意义,但它们在西方美术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我们来谈谈“优美”这个词。
在西方美术中,“优美”通常用来形容作品的审美特点,指的是艺术作品表达出的美感和形式上的完美。
在视觉上,这种完美可以体现为线条的流畅、比例的和谐、色彩的新鲜和融洽的构图等。
古希腊雕塑《米洛的维纳斯》就展现了一种经典的优美,女性形象以完美的比例和光滑的线条展示出来,给人一种和谐、平衡的美感。
我们来探讨一下“崇高”这个词在西方美术作品中的意义。
在西方美术中,“崇高”往往指的是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或主题的深刻和庄严。
崇高的作品常常通过表现宏大、庄重的场景、强烈的情绪和引发人们深思熟虑的主题来体现。
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作品《达维德》展示了对英雄形象的崇尚和尊敬,强烈的力量感和庄严的姿态让人们感受到一种崇高和壮丽的气势。
我们也要注意到“优美”和“崇高”这两个词在西方美术中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可以同时存在和表现的。
很多优美的作品中也表达了崇高的主题和情感,反之亦然。
达芬奇的绘画作品《蒙娜丽莎》不仅体现了女性形象的优美和典雅,同时也通过深邃的目光和微笑表达了一种内敛和神秘的崇高感。
西方美术作品中的“优美”和“崇高”既可以是审美的标准和形式上的完美,也可以是对思想、情感和主题的深刻表达。
它们不仅反映了艺术家们对美的追求和创作的高度,同时也带给观者们一种审美和情感的享受。
对于艺术爱好者来说,能够感受和欣赏到这些优美和崇高的作品,也是一种视觉和心灵的愉悦和满足。
浅谈绘画艺术赏析鉴赏论文
浅谈绘画艺术赏析鉴赏论文现代绘画艺术以其产生之时的狂热激情、原创的魅力给现代美术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并对其后的艺术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绘画艺术赏析论文,供大家参考。
绘画艺术赏析论文篇一:《浅谈中世纪宗教绘画艺术赏析》摘要:中世纪绘画没用继承希腊罗马客观写实、典雅肃穆的艺术创作风格,而是围绕格列高尼大主教所倡导的原则,即以宣传教义为第一原则,用艺术来表达对上帝的无限崇敬。
本文从中世纪绘画特征入手,结合中世纪宗教背景,继而分析中世纪宗教绘画特征。
以中世纪宗教绘画《善良的牧羊人》《面包和鱼的奇迹》《基督为使徒洗足》《圣马太像》为例,浅谈对中世纪绘画艺术的赏析。
关键词:宗教;希腊罗马风格;宣传教义;绘画作用一、中世纪绘画特征欧洲中世纪是一个政教合一的时代,因此,其绘画艺术亦与宗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众所周知,欧洲____之神学观念对人本主义和现实生活采取一种否定的态度,从而使本应反映人和现实生活的一切艺术都成为了基督____神学的奴仆,因此,艺术为基督____是欧洲中世纪艺术的重要特征,绘画艺术亦然。
其次,基督____是欧洲中世纪人民生活以及灵魂寄托的场所,从而使得教堂建筑成为了这个时期艺术发展的重心,在这个时代,雕塑、绘画、工艺美术一般从属于建筑艺术,亦因此成为了建筑艺术的从属品。
这个时期的绘画形式,多以壁画、镶嵌画和彩色玻璃窗画为主。
总之,其艺术风格重在表现,也就是去反映____徒对教义和宗教故事的虔诚态度。
可见,欧洲中世纪的绘画艺术特征多表现为不注重真实空间的描绘以及真实的色彩关系,而更多地强调色彩的象征性,喜欢运用寓意象征的手法来表现人们对宗教的虔诚。
此特征也反映了其不同于由古希腊罗马奠定的西方绘画写实的传统,亦可以说,此写实传统于中世纪遭到了破坏,同时从中世纪绘画题材上讲,其题材十分单一,表现的主要为宗教题材之绘画。
至于欧洲中世纪如西班牙等一些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由于伊斯兰教严禁偶像崇拜,因此,这些国家的画家们就将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伊斯兰教的宗教建筑――清真寺的各类植物及几何图案装饰上面了。
中西方绘画对比论文
1.介绍绘画绘画是视觉艺术.绘画在艺术层面上,是一个以表面作为支撑面,再在其之上加上颜色的行为,那些表面的例子有纸张、油画布、木材、玻璃、漆器或混凝土等。
在艺术用语的层面上,绘画的意义亦包含利用此艺术行为再加上图形、构图及其他美学方法去达到表现出从事者希望表达的概念及意思。
(painting is avisual art.Painting is the practice of applying paint, pigment, color orother medium[1] to a surface (support bas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edium is commonly applied to the base with abrush but other objects may be used. In art the term describes both the act and the result which is calleda painting.Paintings may have for their support such surfaces as walls, paper, canvas, wood, glass, lacquer, clay,copper orconcrete, and may incorporate multiple other materials including sand, clay, paper, gold leaf as well as objects.)它是一种在二维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临摹自然的艺术,在中世纪的欧洲,常把绘画称作“猴子的艺术”,因为如同猴子喜欢模仿人类活动一样,绘画也是模仿场景的一种手法。
绘画的种类:绘画按工具材料和技法的不同,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等主要画种。
中国画又按照技术和素材上分为了很多种。
浅析西方美术作品中的“优美”和“崇高”
浅析西方美术作品中的“优美”和“崇高”西方美术作品中的“优美”和“崇高”是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在美学领域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这两个概念虽然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一、“优美”“优美”是指一种美的感受,它与美的主观感受以及艺术作品本身的表现形式密切相关。
在西方美术史中,最早提出“优美”这一概念的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他认为,优美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是由于它具有对称、比例、节奏等美学元素的合理组合所产生的。
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艺术家们开始追求“优美”的艺术表现形式,主张将艺术作品的细节、线条和色彩处理得尽可能完美、和谐,这通常与人体的构造和比例有关。
例如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就被认为是一个“优美”的经典之作。
在这幅画中,画家通过精致的线条和明亮的色彩,呈现了一位高贵典雅、优美感人的女性形象。
这种追求“优美”的艺术风格在欧洲艺术史中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并且在现代艺术中也有很大的影响。
二、“崇高”“崇高”是指在超越人类自然感官和理智能力的领域内所产生的美的感受。
德国哲学家康德是第一个将“崇高”这一概念系统地阐述出来的人。
他认为,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除了感受到“优美”的美感外,还能体验到一种“崇高”的美感。
这种美感超越了人类自身的感官和理性能力,它是来自于人们对超然、圣洁、威严等抽象概念的思考和感受。
在西方美术史中,有很多作品引起了人们的“崇高”感。
例如,著名画家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创世纪》就被认为是具有“崇高”美感的经典之作。
在这幅画中,画家通过极富雕刻感的线条和场景的宏伟气势,将上帝与人类的关系呈现出来,表现出了一种超然、神圣和崇高的氛围。
三、总结“优美”和“崇高”是西方美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都与艺术作品的求美性质有关。
在很多情况下,这两个概念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系。
例如,一幅艺术作品既体现了“优美”的线条和色彩处理,又具有“崇高”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这种作品既能让人们感受到美的享受,又能让人们在思考和反思中感受到一种超越感。
西方美术作品鉴赏
一、古希腊美术(1)特点:写实美与理想美的完美结合(2)代表作品:《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希腊)(大理石雕刻,高202厘米,约作于公元前150年,巴黎卢浮宫藏)古希腊雕刻的美名,莫过于这座《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
这一作品因为1820年发现于爱琴海中的米洛斯岛而得名。
它是用两块大理石合雕而成的,接缝处在裸露的躯干与衣服的交界处。
端庄的身体,丰腴的肌肤,典雅的脸庞,娟美的笑容,微微扭转的站势,这一切构成一个十分和谐而优美的姿态。
尽管雕像的双臂残缺,但由于年代久远,人们欣赏的心理已产生积淀,断臂反而诱发出人们美好的想象,从而增强了人们的欣赏趣味,使人们愈加觉得它非同凡响。
从艺术风格上看,它融合了希腊雕刻中的崇高与优美的两种风格。
它那阔大而简洁的手法,使人联想起菲狄亚斯在帕特农神庙上创造的庄严崇高的雕刻;它那端庄优美的身姿和容貌,又使人联想起普拉克西特列斯塑造的优美而抒情的女性人体雕刻。
无怪乎19世纪法国的雕塑大师罗丹要称这一雕像为“古代的神品”。
这座古希腊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雕像,造型匀称和谐,体态婀娜自然.仪态万方而又庄重典雅,集中体现出女性美丽和青春永恒的魅力,由于其外在形体美和内在精神美的高度和谐统一而具有不朽的审美价值.《掷铁饼者》米隆历史背景公元前449年到公元前334年是希腊雕塑艺术的全盛时期,艺术史上称为“古典时期”,大量优秀的雕塑作品出自这个时期,《掷铁饼者》就是现存流传最广的艺术杰作之一,也是古希腊著名雕塑家米隆的代表作。
这个作品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里程碑,显示出希腊雕刻艺术已经完全成熟。
雕塑赞美了人体的美和运动所饱含的生命力,表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
虽然原作已经失传,但我们仍能从复制品中感受到那生命力爆发的强烈震撼,也是我们研究古希腊雕刻的重要资料。
艺术价值《掷铁饼者》取材于希腊的现实生活中的体育竞技活动,刻画的是一名强健的男子在掷铁饼过程中最具有表现力的瞬间。
西方艺术史论文《蒙娜丽莎的微笑》
一幅画所引起的谜团摘要:《蒙娜丽莎的微笑》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著名画家达·芬奇的肖像画代表作品之一。
现存于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可谓是镇馆之宝。
而因它所引起的谜团也有很多!本文简单的阐述了这些谜团以及研究者的猜想,并表达了一些我自己的想法。
关键字:神秘性作品主题研究与探索在西方美术史中,有许多伟大的艺术大师,他们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杰作,他们的作品似乎有着永恒的魔力,吸引着无数欣赏者为之探究,并做出猜想!而有一件作品引起广泛的影响,甚至至今都是迷雾萦绕!作者简介: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名人,和米开朗琪罗,桑迪.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罕见的全才。
他不仅是天才的画家、雕塑家、建筑师、诗人、哲学家和音乐家,而且是位很有成就的解剖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和工程师等等。
10多年来,人们一谈起人类的文化进步,就会提及其中灿烂辉煌的一页——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就要联想到达·芬奇的那些丰功伟绩。
!(附图一达芬奇画像)作品介绍:《蒙娜丽莎的微笑》创作于16世纪初文艺复兴盛期,当时的社会基本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中世纪教会和宗教思想的控制,强调人本主义的思想。
达芬奇在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着力表现人的感情。
在构图上,达芬奇改变了以往画肖像画时采用侧面半身或截至胸部的习惯,代之以正面的胸像构图,透视点略微上升,使构图呈金字塔形,蒙娜·丽莎就显得更加端庄、稳重。
画中的主人公是当时的新贵乔孔多的年轻的妻子蒙娜·丽莎,这幅画历时4年完成。
那时,蒙娜丽莎的幼子刚刚夭折,她一直处于哀痛之中,闷闷不乐。
为了让女主人高兴起来,达芬奇在作画时请来音乐家和喜剧演员,想尽办法让蒙娜丽莎高兴起来。
这幅画完成后,端庄美丽的蒙娜丽莎脸上那神秘的微笑使无数人为之倾倒。
而随后人们即以“蒙娜丽莎的微笑”喻指迷人的微笑或神秘莫测的微笑。
浅析西方美术作品中的“优美”和“崇高”
浅析西方美术作品中的“优美”和“崇高”【摘要】西方美术作品中的“优美”和“崇高”一直是艺术界讨论的焦点。
在典型西方美术作品中,“优美”通常体现在精致的细节和流畅的线条,而“崇高”则通过宏伟的场景和庄严的氛围来表现。
这两种审美概念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但又有着明显区别。
影响“优美”和“崇高”表现的因素包括艺术家的个人风格、时代背景和文化传统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西方美术作品中也出现了更多新颖的“优美”和“崇高”表现。
这些审美概念不仅在艺术创作中扮演重要角色,也深刻影响着观众的审美体验。
展望未来,西方美术作品中“优美”和“崇高”表现的可能性仍然广阔,值得我们期待和关注。
通过对这些审美概念的深入探讨,也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西方美术作品所蕴含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西方美术作品、优美、崇高、典型表现、区别、联系、影响因素、现代作品、艺术创作、观众审美体验、未来可能性。
1. 引言1.1 概述西方美术作品中的“优美”和“崇高”西方美术作品中的“优美”和“崇高”是两种重要的审美概念,在艺术创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优美一词源自拉丁语“Pulcher”,在美学领域被视作是一种美好、和谐、令人愉悦的审美品质。
而崇高则来自希腊哲学家长期之间的讨论,指的是一种庄严、超越尘世的美感。
这两种审美概念在西方美术作品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不同艺术时期和风格中得以体现。
对于艺术家来说,追求“优美”和“崇高”可以帮助他们表达内心的情感和追求更高境界的意义。
对于观众来说,欣赏“优美”和“崇高”作品可以带来审美的愉悦和情感上的共鸣,进一步丰富他们的视野和感受。
在探讨西方美术作品中的“优美”和“崇高”时,我们需要关注这两种审美概念的特点、表现形式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的内容就在于此。
2. 正文2.1 典型西方美术作品中的“优美”表现典型西方美术作品中的“优美”表现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观察和分析。
西方美术作品中的“优美”表现在构图和色彩运用上常常展现出精湛的技艺和高超的审美水平。
美术鉴赏论文1500字
美术鉴赏论文1500字姓名:专业:班级:学号:世上最年轻的的画家——毕加索毕加索(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是西班牙画家、雕塑家、剧作家、诗人,法国共产党党员,是现代艺术(抽象派)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
他自幼有非凡的艺术才能,他的父亲是个美术教师,又曾在美术学院接受过比较严格的绘画训练,具有坚实的造型能力。
毕加索绘画的主要趋势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
他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分为这样几个时期:“蓝色时期”,“玫瑰红时期”,“黑人时期”,“立体主义时期”(分成分解和综合两种形式),“古典主义时期”,“超现实主义时期”,最后是“抽象主义时期”。
毕加索一生是个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选为自己的风格。
他的才能在于,他的各种变异风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而且在各种手法的使用中,都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
他有过登峰造极的境界,他的作品不论是陶瓷、版画、雕刻都如童稚般的游戏。
在他一生中,从来没有特定的老师,也没有特定的子弟,但凡是在二十世纪活跃的画家,没有一个人能将毕加索打开的前进道路完全迂回而进。
他说过:“当我们以忘我的精神去工作时,有时我们所作的事会自动地倾向我们。
不必过分烦恼各种事情,因为它会很然或偶然地来到你身边,我想死也会相同吧!”《亚维农的少女》这幅画,可谓毕加索第一件立体主义的作品。
画面左边的三个裸女形象,显然是古典型人体的生硬变形;而右边两个裸女那粗野、异常的面容及体态,则充满了原始艺术的野性特质。
野兽派画家发现了非洲及大洋洲雕刻的原始魅力,并将它们介绍给毕加索。
然而用原始艺术来摧毁古典审美的,是毕加索,而不是野兽派画家。
在这幅画上,不仅是比例,就连人体有机的完整性和延续性,都遭到了否定。
因而这幅画(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述),“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
在这里,毕加索破坏了许多东西,可是,在这破坏的过程中他又获得了什么呢?当我们从第一眼见到此画的震惊中恢复过来,便开始发现,那种破坏却是相当地井井有条:所有的东西,无论是形象还是背景,都被分解为带角的几何块面。
美术鉴赏论文2000字(通用3篇)
美术鉴赏论文2000字(通用3篇)一、《蒙娜丽莎》——对达·芬奇绘画艺术的鉴赏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他的绘画作品具有深厚的艺术内涵和卓越的技巧。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就是《蒙娜丽莎》。
这幅画作是达·芬奇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西方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
首先,《蒙娜丽莎》以蒙娜丽莎的肖像为主题,展示了达·芬奇对于人物形象的精准把握和对情感表达的深入思考。
画面中的蒙娜丽莎微微一笑,眼神深邃而又神秘。
她身着华丽的衣饰,头上的小帽点缀着颜色丰富的珠宝。
蒙娜丽莎的形象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神秘感,引发观者的无尽想象。
其次,《蒙娜丽莎》的构图精妙而又复杂。
达·芬奇巧妙地运用了透视法和对比法,使得画面中的蒙娜丽莎形象显得栩栩如生,仿佛能从画布中走出来。
他将蒙娜丽莎放置在一座开阔的景观中,背景中的山川和河流仿佛随着时光的流转而变幻。
这种细腻的构图技巧使得整幅画作更加具有动感和立体感。
再者,《蒙娜丽莎》的色彩运用极富特色。
达·芬奇巧妙地运用了明暗对比和色调的渐变,在画面中形成了丰富而又和谐的色彩层次。
蒙娜丽莎的面容及若隐若现的微笑,通过轻柔的光线和柔和的色彩展现出来,使她的形象更加神秘而又诱人。
最后,《蒙娜丽莎》所传递出的艺术思想也是其深受赞誉的原因之一。
达·芬奇通过这幅作品表达了他对于人性和情感的思考。
蒙娜丽莎那微微一笑的面容中隐藏着无尽的秘密,仿佛在告诉观者们人性的复杂和多变。
这种思想层面的表达使得《蒙娜丽莎》成为了一幅永远不会被人们遗忘的杰作。
总之,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不仅是一幅绘画作品,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和情感的艺术篇章。
他精准的人物形象塑造、复杂的构图和精妙的色彩运用,打造出了一幅令人陶醉的经典之作。
这幅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内涵,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星夜》——梵高的色彩盛宴梵高是后印象主义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画作以其独特的色彩运用和个人表达风格而著名。
美术鉴赏学科论文——西方印象主义与中国山水画
美术鉴赏学科论文——西方印象主义与中国山水画摘要:美术,一门古老的学科,从那遥远的大地一步步走来,给予人类无限的精神享受与视觉盛宴。
而“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想要理解透彻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深意,必须用专业的眼光来看待,用全面的观点来论述一件美术作品。
19世纪60-70年代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的印象主义和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山水画在创作理念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们以独特的魅力吸引各个时代的艺术家,值得我们去欣赏、研究和学习。
关键字:美术鉴赏印象主义中国山水画美术按其形式可以分为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和工艺,美术的出现是人们追求真善美的体现,是展示人们创造性的一个平台,同时,美术还能够为人们提供愉悦。
宽泛意义上讲,欣赏美术作品时要从作品所处的时代入手,结合当时的艺术发展阶段、该艺术作品在美术史上的位置,以及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创造性、审美性、个性与技巧等方面来进行综合分析,而不能单纯的以一件美术作品“像不像,美不美,懂不懂”来评判其价值。
下面就西方印象主义美术与中国传统山水画谈一谈我对美术鉴赏的一些浅显的认识。
印象主义于19世纪60-70年代以创新的姿态登上了法国画坛。
印象主义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根据画家自己眼睛的观察和直接感受,来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印象主义的主要画家有马奈、莫奈、德加、雷诺阿、毕沙罗等,这些画家直接面对自然和现实,以自觉性和自为性体悟自然的本质状态和存在特征,特别以光色写实为探索方向,对古典传统画的形体写实进行艺术变革,发现了光色语言中许多新的表现元素。
他们的艺术是对光色效应的捕捉,是对瞬间印象的定位,是对客观自然的直接感悟。
印象主义绘画的美学特征是生动、活泼、清新的自然之美。
这种追求自然的本真体现,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创作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
山水画在中国画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它的出现较晚,兴起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山水画的发展从一开始就是主客观辨证统一的产物。
西方现代艺术赏析
西方现代艺术赏析西方现代艺术( Art Nouveau)是20世纪在欧美出现的一种现代主义艺术思潮。
在美术史上,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其理论研究亦非常丰富。
而且由于此时期各国间政治关系密切,这些不同的文化艺术之间相互影响,也催生了许多新的流派。
西方现代艺术家们创作的作品风格多样,但最为人熟知的当属那种具有强烈个性色彩和形式语言的现代艺术。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西方现代艺术的一些代表作。
西方现代艺术( Art Nouveau)主要体现在绘画、雕塑、建筑三大类别,其他还包括音乐、文学等文化领域。
这一时期的艺术主张个人情感自由抒发,以反对束缚个性的传统观念和习俗。
后来,这一思潮逐渐影响到建筑界,那时称为国际式风格,从而产生了风格主义。
表现主义是现代主义中的重要流派。
其代表人物为俄国画家马列维奇。
马列维奇认为,艺术并不应以客观世界为依据,而应该用艺术家的想象力来处理画面。
他的作品中人物是没有五官和身体特征的,呈现出人的内心精神状态。
后来,他更进一步探索将现实与幻觉结合起来,通过装饰性的造型,来营造某种梦幻般的意境。
马列维奇还创造了“喷雾法”,使人物或场景看起来像是水汽蒙蒙的,令人难以分辨真假。
印象派画家的作品,也被称为“光的艺术”,他们注重表现外光给人们的视觉冲击,强调瞬间的印象。
自现代主义文艺运动以后,不少艺术家脱离了原来的规则,转而对材料、结构、功能等问题加以研究。
如在建筑上采用钢筋混凝土,并在上面覆盖一层玻璃;或是利用木头本身的纹理,用螺丝钉将其固定住;再如美国建筑师路易斯·康将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融合成新型的折中主义建筑风格,很有特点。
除此之外,在城市设计方面,也涌现出许多创新的作品。
譬如巴黎的蓬皮杜中心,就吸取了很多古希腊的建筑手法,呈现出比例协调、典雅简朴的效果。
,这些流派都为现代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促进了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结合。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艺术也与其紧密联系在一起,逐渐走向科技化。
中外美术鉴赏结课论文
------------------------------------------------------------精品文档--------------------------------------------------------中外美术鉴赏结课论文中外美术鉴赏主要是一门对中外美术作品分析、欣赏与品鉴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中外美术史上的优秀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不仅拓宽知识面,同时获得美的欣赏,陶冶情操,涵养性情,提高人文素养。
以下是的中外美术鉴赏结课论文,欢迎阅读。
也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在大二的尾巴抓住了艺术的犄角,还记得第一次去上《中外美术鉴赏》课程的时候,第一个女老师给我们放映了几百年来外国优秀美术作品中的人物画像,还记得其中的人物画像中的主人公大多数是女性,同时也说明了外方女性人权的发展见证了外方美术史的发展,还有就是老师在课堂上播放了一些满是创意的小视频小发明,其中趣味索然,给人印象深刻,同时也传播了艺术的趣味性,世人离不开艺术,生活离不开艺术,艺术创造美好生活。
外方作品独赏识《日出印象》,1872年克洛德.莫奈的这幅名为《日出印象》的油画首次展出,这幅画描绘了法国勒阿佛尔港口黎明时分的情景,港口作业区的大致轮廓--起重机、吐着烟的烟囱、建筑--透过浓密的晨雾和满画面的匪夷所思的破碎笔触,观者所能辨出的就是这些。
这幅画儿当时在大多数人眼中简直是一团糟。
批评家们更是大为恼怒,他们将这幅画的作者莫奈以及与之画风相近的画家的称为“印象主义”。
指责莫乃画风太幼稚,其画作不过是小儿涂鸦而几年后艺术评论来与勒阿佛尔港日出时的情景何尝有半点相似。
已,了个180度转变,好象莫奈好得不能再好了,仿佛印象派画家不仅长与用笔而且捕捉视觉真实的技巧已臻化境,令当代画家相形见拙。
为何莫奈笔下的勒阿佛尔港先被说成一团糟,后来又被称为对港区日出情景了不起的再现?我们该如何理解此种戏剧化的转变。
浅析西方美术作品中的“优美”和“崇高”
浅析西方美术作品中的“优美”和“崇高”【摘要】西方美术作品中的“优美”和“崇高”是审美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典艺术中,优美被视为对称、和谐和完美的表现,而崇高则强调力量与威严。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追求表现人类的伟大和尊严,体现了崇高的理念。
浪漫主义时期则强调内心情感的表达和对自然的崇敬,既有优美又有崇高的特点。
现代艺术往往挑战传统审美观念,追求对于生命和存在的深刻反思,展现出一种新的崇高感。
当代艺术更加多元化,重新定义了优美和崇高的含义,呈现出不同的审美观念。
西方美术作品中的“优美”和“崇高”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但始终是常见的审美观念,而艺术的发展不断重构了它们的内涵,丰富了人们对美的理解。
【关键词】西方美术作品、优美、崇高、审美标准、古典艺术、文艺复兴、浪漫主义、现代艺术、当代艺术、重新定义、审美观念、艺术发展、内涵。
1. 引言1.1 西方美术作品的审美标准西方美术作品的审美标准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但它们都追求作品的“优美”和“崇高”。
美学家们常常将“优美”和“崇高”作为审美上的两大标准进行讨论和研究。
在西方文化中,“优美”一般被理解为作品在形式、结构、色彩等方面展现出来的美感和完美感,而“崇高”则更多强调作品所呈现的高尚、庄严、超越常规的情感和意义。
这两个概念在西方美术史上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着艺术家们的创作和观众的欣赏。
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古典艺术开始,我们可以看到作品中“优美”的追求,体现在对人体比例、对称和和谐的表现上。
古典艺术家们通过对理性构图和谨慎处理细节,创造出了许多具有优美之美的作品。
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开始将“崇高”引入作品中,通过对古代文化和神话题材的重新赋予生命和意义,塑造出具有精神高贵和庄重气质的形象。
浪漫主义时期的艺术作品中既有“优美”又有“崇高”的表现。
艺术家们尝试打破传统约束,追求情感的奔放和想象的自由,创造出既富有个性又超越凡俗的作品。
在现代艺术中,“崇高”逐渐成为了艺术家们追求的主题,他们试图通过对社会现实和人类命运的思考,表现出对人类尊严和精神高度的追求。
美术鉴赏论文
中西方绘画艺术作品比较赏析——洛神赋图与最后的晚餐【内容摘要】美术即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
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
从观赏性艺术来讲,它主要包括绘画和雕塑两大类。
好的美术作品可以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带着人们去欣赏美,去感受美,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可以让人们暂时忘掉烦恼,可以让人们憧憬美好的未来。
中国绘画艺术从无到有发展到今天的繁荣局面,是经过了一百多年的艰难历程,中西美术的融汇与论争是中国美术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绘画中体现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同时系统地吸收西方的油画精华,将外来艺术融入中国绘画中,形成独特魅力的中国画艺术风采。
中西方绘画艺术在观念和表现上有着差异和趋同性,通过中西方绘画作品内容、形式的对比,以及中西方艺术观念差别的简单描述,最终认识到中西方在差异和区别之上的共同目标。
【关键词】中西;绘画;艺术;洛神赋图;最后的晚餐;达芬奇;顾恺之【正文】1、洛神赋图顾恺之的《洛神赋图》虽然是人物画,但以大量的山水为故事展开的背景。
由于顾恺之本人就是较早地涉及到山水画创作和理论的大家之一,故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洛神赋》图中山水部分的画法是具有那一时代代表性的艺术样式。
图中树木、山石造型稚拙,比例关系较为混乱,确如张彦远为我们在《历代名画记》中所描述的那样:“魏晋已降,名迹在人者,皆见之矣,其画山水,则群峰之势,若钿饰犀栉,或水石容泛,或人大于山,率皆附以树石。
映带其地。
列植之状,则伸臂布指。
”从而为我们在理论与实物考据上都提供了早期山水画面貌的特征。
从线色本身来看,《洛神赋》图中线条细劲有力,如张彦远所言:“顾恺之之迹,紧劲连绵,循环超乎,调格逸易,风趋电疾,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所以全神气。
”线条的表现力内在含蓄,以表现意态为先。
线条内部勾勒产生的块面以青绿填色,色彩变化较少,只在坡脚岸边施以泥金。
精选美术鉴赏论文(最新)
这学期,我们开设了美术鉴赏这门课,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我有了很大的收获和体会,我发现美术是一种富有内涵,表现形式多样,意义深刻悠远的艺术形式。
老师讲课的内容和上课的气氛让我觉得很愉悦,课堂上我也学到了很多知识,让我学会了如何真正的去欣赏一幅画,从它给人的第一直观感觉到它所真正表达的内涵以及再想象出画家在作这幅画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
跟着老师的思路的见解,我不仅领略到了大作的美还领悟到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美。
时代变迁,各个时代有它不同的主流艺术。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终于有人意识到人性的意义。
以坚持现实主义方法和体现人文主义思想为宗旨,艺术家们创造了符合现实人性的崭新艺术。
以意大利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为首的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为了回归人性的自由,他们高举古希腊古罗马艺术精神的旗帜,创造出的人物形象或雄伟健壮,气魄浑宏,或秀美典雅,高于平凡。
艺术不再被教条所禁锢,人文的力量再一次被发扬出来。
看着那个时代的不朽之作,即使是色彩不再光鲜,甚至不再完整,我依然可以想象出它们当年所能引起的轰动。
同样在看到古希腊、古罗马的那些完美绝伦的雕塑时,我也一再惊讶于他们那天神一般让人只能仰视的造型。
复兴,这个词的意义就在于告诉我们那一切曾经发生过,也会一直焕发夺目的光彩。
在描绘教堂壁画的时候,米开朗基罗可以仰着脖子几天几夜,即使自觉已到极限,依然无法停下手中的创作;为了逼真的描绘人的肢体动作,达芬奇不惜去盗取人的尸体,只为了解人体的构造,在那样一个时代,这样做是难以被世人所认同的。
对于达芬奇,似乎有一句很著名的话,说天才和疯子只有一线之隔。
我并不十分赞同这句话。
艺术创作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出来的。
所以它们必定要经历某些不寻常的过程,而我们大多看到的只是结果。
而且,就算是在做不是普通人会做的事情,他们很清楚他们在干什么。
如果我们能够更加理解那些过程,我相信,这些艺术带来的将不仅仅是享受。
尼采说,美术是日神的造物,而与之相对的酒神则是掌管音乐的祭司。
西方美术鉴赏论文外国美术鉴赏论文
M A S T E R041三、现代体育中需要融入更多艺术特色当体育摆脱了仅仅为了强身健体的局限意识后,人们就越来越讲究体育运动的艺术表现力,甚至将某些体育运动人为地艺术化,从而创造出新的体育运动项目,使之具备了更加强烈的观赏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将艺术融入了体育运动中,使体育锻炼的作用减弱了,但是却使体育获得了更强的艺术性。
然而,艺术的融入并不能改变体育的本质属性,无论体育怎样地艺术化,仍然还是体育运动。
以艺术体操为例,艺术体操需要在音乐的伴奏下表演,同时,运动员的表演道具都非常的精美,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甚至与艺术一样可以视为审美意识集中的物化形态,具有与艺术同样的魅力,但它本身却不能变成纯粹的艺术门类。
所以,运动员表演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自己的表演展示高超的运动技巧,从而获得尽可能高的比赛分数。
我们发展这一运动的目的,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通过不同的方式加入到体育运动中来。
体育与艺术,他们都能展示美,但在体育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美是短暂的、分散的、模糊的,而艺术所展示的美是稳定的、集中的、强烈的。
因此,增强体育中的艺术感,可以使体育运动具有更多的观赏性与艺术的魅力。
四、体育中的艺术表现形式伴随着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和提高,人们对于体育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这一狭义的效果,而是成为了人们娱乐休闲和艺术欣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各类运动会上的艺术表演活动、体育场馆周围的艺术装饰、创新的具备艺术表演形式的体育项目,都充分地展示了体育的艺术价值。
体育中的艺术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人体的形态的艺术性、运动的形式的艺术性、运动环境的艺术性等各种因素。
体育运动以人的身体为媒介,通过身体的不同部位的动作组合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是人类从事生产劳动实践中所得出来的人体的最佳运动方式,揭示了人体运动的规律,概括了人体的运动能力和范围。
体育运动以人为主体,人同时又是艺术表现的主题,没有人的参与,一切事物都不具备审美的价值。
中外美术史论文2
论西方美术史简议古希腊与古罗马雕刻艺术姓名徐燕年级班级10227211专业包装艺术设计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新闻出版学院二零一一年六月一日摘要在整个西方美术传说中,古希腊雕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西方美术崇尚的典范模式,庄重的艺术品格和严谨的写实精神,可以说都是从古希腊开始的。
古希腊悠久的神话传说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源泉。
希腊艺术是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
罗马的雕刻艺术是师承希腊的,但与希腊相比又有其特点。
罗马雕刻艺术带有贵族的气息,人物雕刻大多以贵族、帝王为主,人物形象不及希腊生动、秀丽、而更多严竣、矜持的神情,但强调真实和个性。
关键词:古希腊;古罗马;雕刻艺术。
目录摘要 (2)一、古希腊与古罗马雕塑艺术的关系 (4)1.1 古希腊与古罗马文化上的联系 (4)1.2 古希腊与古罗马的历史关系 (4)二、古希腊与古罗马雕刻艺术的区别 (5)2.1 古希腊雕刻艺术 (5)2.2 古罗马雕刻艺术 (6)2.3两者雕刻艺术区别的总简述 (6)三、古希腊与古罗马雕刻艺术的影响 (7)结语 (8)参考文献 (9)一、古希腊与古罗马雕塑艺术的联系1.1 古希腊与古罗马文化上的关系对于古希腊与古罗马雕塑艺术的关系,我认为:在西方美术传统中,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整个西方雕塑的传统发源于这两大文明。
古希腊是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希腊城邦的总称,在古希腊兴起的数百年岁月里,古罗马只是意大利半岛中部拉丁平原上,台伯河畔的一个小小的城市。
希腊的艺术、哲学、宗教都极尽辉煌一时。
但是到了罗马崛起之后,这时的古希腊城邦已经逐渐的衰败。
不过罗马人相对贫乏的文化背景使得他们对希腊文化非常仰慕,大量的希腊人被聘为罗马贵族的家庭教师。
大量的希腊戏剧和文学被引入罗马的文化生活。
在当时,古罗马人受过良好教养的表现就是会读写说希腊语。
1.2 古希腊与古罗马的历史关系在公元1世纪,罗马征服希腊,古罗马是古希腊国土的征服者,却被古希腊文化所征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美术作品欣赏——
你喜欢西方美术史上的哪个时期,举例并分析原因
经过一个学期的西方美术作品欣赏课程的学习,我们大致了解了西方美术史上的各个时期的著名画家及其作品等。
其中我最喜欢的时期是19—20世纪的现实主义时期,因为现实主义时期的艺术作品都非常写实,很生动形象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生活情况等。
而现实主义时期的艺术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法国的雕塑家罗丹。
罗丹,他是19世纪法国最有影响力的雕塑家,他的主要贡献在于恢复了西方雕塑对人类的理解和对精神世界的表现。
然而,罗丹的一生却总是被人攻击和嘲讽的,但他始终以一种伟大的人格正确地面对这一切。
罗丹偏爱悲壮的主题,他善于从残破中发掘出力与美。
这使得他的艺术具备博大精深的品格。
罗丹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创作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手法。
他将其毕生投入到对艺术执着追求和人生种种痛苦的思索中去,因此,他所塑造的人物都是忍辱负重的,是对现实生活的内涵写照,他的作品都深刻揭示了人类的丰富情感,作品所体现出的思想和精神魅力,永远带给人一种深沉的美,启迪着人们不停地思考。
他的著名作品有很多,如《青铜时代》、《地狱之门》、《吻》、《思想者》等。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青铜时代》和《思想者》。
《青铜时代》,它是罗丹依据真实人物塑造出的一个裸露的青年男性的人体雕塑,这个男子的左手微微握拳,右手抓住自己的头发,右腿弯曲着,右脚微微抬起,好像正要迈步的样子;头部微向后仰,眼睛微闭着,看似是睡意朦胧的状态,但身体却十分舒展,好似是即将要从梦中醒来想要伸展全身的样子。
这个雕塑最初被罗丹命名为“被征服者”,后在把雕塑中的棍子取消后才被改名为《青铜时代》,这个名字也重新为雕塑赋予了新的含义,它象征着人类刚刚从原始社会过渡到了启蒙时代,从刚刚摆脱了野蛮和蒙昧的状态,逐渐具有了清醒的意识,过渡到具有文明和智慧的时代。
这尊雕塑被塑造的十分真实,全身的轮廓结构十分均匀,体态非常的自然、生动,身体各处都被雕塑的十分细致,如他臂上的肌肉、四肢的各个关节等,好似就是有这样一个裸露的男子站在你的面前。
体型完美匀称,躯体和四肢显得平滑而优美,虽是雕塑出来的人体但他的身体却看似十分柔软、富有弹性。
这个男子似乎有着真实的呼吸和血脉的流动,充满着生命的活力。
他舒展全身,正在解脱一切束缚,开始发出体内一切未被发掘的力量。
裸露的身体表现了他具有普遍的人性的特点,也象征着人类只是刚刚从原始社会走出来的特点。
然而,罗丹的《青铜时代》也曾经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作品,这是由于这个裸露的男子被塑造的太过真实,因此在展览会上《青铜时代》被评论界一致认为是用真实的人体浇铸而成的,罗丹为此也曾向美术院提出抗议,直到罗丹当着众人的面没有参照任何模特便即兴塑造了一个男性裸体时,才打破了这一言论,获得了他应有的荣誉。
《思想者》,是罗丹晚年最伟大的杰作,它的创作出自于《地狱之门》——罗丹的另一著名雕塑。
它本是《地狱之门》的一部分,应立在地狱之门雕塑的门楣之上。
在他的下方,是地狱之门,那里有一群在罪恶、苦难、痛苦、绝望中挣扎的人,思想者俯身低着头,看着他们,仿佛被眼前的这一幕惨景所震动,继而陷入了苦痛的沉思中。
后来,《思想者》被独立出来,成为了罗丹个人艺术道路上一个里程碑似地雕塑。
这个
巨大的男人看似很是强壮,他弯着腰、屈着膝、一只手支撑着下巴,身体上的各处肌肉紧绷,好像要蜷缩成一团,给人一种莫名的压力感,似乎他人体的各处都被一种压力所驱动着。
他的眼神深沉,像是在全神贯注的思考,同时却也很苦恼。
他同情地狱之门中那些遭遇苦难的人们,却又不知道怎么拯救他们,因而只能陷入内心沉重痛苦的思索。
这尊雕塑最初被罗丹命名为《诗人》,象征着但丁对于地狱中种种罪恶的幽灵的思考,后曾被改名为《思想者—诗人》,最后确定改名为《思想者》。
然而,《思想者》这个巨大的雕像使罗丹在晚年又一次受到了猛烈的攻击。
美学院称它为“妖怪”、“猿人”。
直到罗丹的朋友的帮忙和巴黎市政厅提出了折衷的办法后,《思想者》的铜像才被安放在巴黎的先贤祠的前面,成为了一件象征着改造世界的力量的伟大的作品。
罗丹在欧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诗人但丁在欧洲上的地位,这样一位传统雕塑艺术的集大成者也是20世纪新雕塑艺术的创造者,对西方美术史上的现实主义时期的艺术贡献是不容小觑的,因此罗丹和他的作品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欣赏和纪念的,他是西方雕塑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我们应当记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