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海洋教学文档

合集下载

一年级数学上《海底世界》教案范文

一年级数学上《海底世界》教案范文

一年级数学上《海底世界》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一些常见的海洋生物,如鱼、虾、蟹、海星等。

(2)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描述海洋生物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方式对海洋生物进行分类。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学会与他人分享和交流自己的发现。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兴趣,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树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常见的海洋生物,如鱼、虾、蟹、海星等。

2. 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描述海洋生物的特点。

3. 学会用数学的方式对海洋生物进行分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认识和了解常见的海洋生物。

(2)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描述海洋生物的特点。

(3)学会用数学的方式对海洋生物进行分类。

2. 教学难点:(1)用数学的方式对海洋生物进行分类。

(2)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描述海洋生物的特点。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海洋生物的图片或实物。

(2)准备分类卡片。

2. 学生准备:(1)预习有关海洋生物的知识。

(2)准备一本笔记本,用于记录观察和发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海洋生物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

(2)学生分享预习过程中了解到的海洋生物知识。

2. 探究与发现(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海洋生物的特点,如形状、颜色、大小等。

(2)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描述海洋生物的特点。

3. 实践活动(1)教师发放分类卡片,让学生对海洋生物进行分类。

(2)学生合作学习,分享和交流自己的分类结果。

4.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5. 作业布置(1)观察家里的宠物或周围的小动物,用数学的眼光描述它们的特点。

(2)画一幅关于海洋生物的画,并写上它们的名称。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幼儿园小班数学《数学海洋》教案

幼儿园小班数学《数学海洋》教案

幼儿园小班数学《数学海洋》教案
教案名称:幼儿园小班数学《数学海洋》
一、教学目标:
1. 让孩子们初步了解数学的概念,体验数学的乐趣。

2. 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注意力,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二、教学准备:
1. 数字卡片(1-10)
2. 彩色积木
3. 海洋动物模型
4. 教学PPT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老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个小故事来引导孩子进入“数学海洋”的世界。

例如:“今天我们要去一个神秘的地方,那就是‘数学海洋’,在那里我们可以找到很多有趣的数字朋友。


2. 学习数字:
(1)展示数字卡片,逐一介绍1-10的数字,并让孩子跟着读出来。

(2)让孩子们找出教室里的物品数量,如桌子有几张、椅子有几把等,让他们用数字表示出来。

3. 游戏环节:
(1)数字拼图:将数字卡片剪成几个部分,让孩子拼出完整的数字。

(2)数字钓鱼:在地上铺一张大纸,画上一些数字鱼,让孩子用磁铁鱼竿钓起对应的数字鱼。

4. 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数学的重要性,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发现并应用数学。

四、作业布置:
1. 家长可以协助孩子在家里找寻与数字相关的物品,加深对数字的理解。

2. 让孩子数一数家中有多少个房间,多少扇窗户等,练习使用数字。

五、教学反思:
教师应时刻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参与进来,享受学习的过程。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

中班数学教案海洋

中班数学教案海洋

中班数学教案海洋中班数学教案:海洋引言:数学是一门普遍存在于生活中的学科,而在中班阶段,引导幼儿通过数学活动的方式,能够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本次数学教案以海洋为主题,通过海洋生物和海洋环境的情境营造,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数学游戏和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一、背景介绍1. 简单介绍海洋的概念和海洋的重要性。

2. 展示一些关于海洋生物的图片和玩具模型,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提出问题:你们有没有听说过海洋?你们知道海洋里有什么?二、数学概念的引入1. 引导幼儿探索数学概念“多少”和“数量”的概念。

- 准备一些贝壳和珊瑚等类似的物品,让幼儿用手拿一些,然后感受其“多少”。

- 通过比较两种物品的数量,引导幼儿使用“多”和“少”来描述它们。

2. 引入数学概念“分类”的概念。

- 展示一些不同种类的海洋生物图片,如鱼、海星、海马等。

- 引导幼儿将图片分类,例如将所有鱼类放在一起,将所有海星放在一起。

三、数学活动1. 探索不同海洋生物的数量。

- 使用海洋生物的图示卡片,让幼儿统计不同种类的海洋生物的数量并记录在活动表上。

-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提出关于数量的问题,例如:“哪种海洋生物最多?哪种海洋生物最少?”2. 理解数学符号“+”和“-”的意义。

- 使用贝壳、海星等物品,引导幼儿进行加法和减法实践活动。

- 以简单的方式进行算术运算,例如:“给我两个贝壳,再给我一个贝壳,一共有几个贝壳?”3. 探索海洋中的形状。

- 准备一些不同形状的海洋生物图片,如长方形的鱼缸、圆形的珊瑚等。

-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了解形状的特征,并进行形状分类的活动。

4. 海洋生物的排序活动。

- 准备一些大小不同的海洋生物模型,将它们混在一起。

- 引导幼儿按照大小顺序将海洋生物进行排序,可以使用一条绳子或板书上的刻度线进行对比。

四、总结和展示1. 回顾本次活动中学习到的数学概念和技能,例如数量概念、分类、加法和减法、形状和排序等。

一年级数学上《海底世界》教案范文

一年级数学上《海底世界》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了解海底世界的基本情况,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发现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数字0~10,理解数字的组成。

2. 学习加减法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3. 通过观察海底世界的图片,了解各种海洋生物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字0~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

2. 教学难点:数字的组成和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以海底世界为背景,引导学生学习数学。

2. 采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海底世界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谈论自己喜欢的海洋生物。

2. 新课导入:介绍数字0~10,让学生认识并说出每个数字的名称。

3. 讲解数字的组成:通过海底世界的例子,讲解数字的组成,如鱼群的数量。

4. 学习加减法:以海洋生物的数量为例,引导学生学习加减法运算。

5. 实践练习:让学生解决一些关于海底世界的小问题,如计算不同海洋生物的总数。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观察自己的生活环境,发现数学的应用。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数字0~10的认识程度。

2. 通过练习题,评估学生对加减法运算的掌握情况。

3.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评估其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反馈:1.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2.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其提高。

3. 收集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八、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实地考察,如参观海洋馆,让学生亲身体验海底世界。

2. 开展一次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增进亲子关系。

3. 引导学生进行小研究,深入了解自己喜欢的海洋生物,提高其探究能力。

高中海洋教学设计教案数学

高中海洋教学设计教案数学

高中海洋教学设计教案数学主题:海洋数学年级:高中课程目标:1. 了解海洋中常见的数学概念和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2. 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3. 培养学生对海洋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 海洋中的几何形状:教导学生认识海洋中常见的几何形状,如圆形的海浪、三角形的船帆等;2. 海洋中的数字:介绍海洋深度、海浪高度、海水温度等数字概念,让学生了解海洋中的数据;3. 海洋中的统计学:分析海洋中不同种类的鱼类数量,让学生学会统计数据,并做出相关分析;4. 海洋中的问题解决:通过数学模型解决海洋中的问题,如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海洋污染治理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介绍海洋中的数学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2. 探究: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讨论海洋中的数学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3. 实践:让学生利用实际海洋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思考海洋数学对于海洋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思维逻辑能力;2. 作业表现:评价学生完成的作业质量和问题解决能力;3. 测试成绩:通过定期测试来评价学生对海洋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拓展活动: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加海洋考察活动,深入了解海洋生态环境;2. 模拟实验:让学生进行海洋数学模拟实验,锻炼他们的实践和创新能力;3. 探究研究:组织学生进行海洋数学相关的研究课题,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反思:海洋数学是一门具有实践性和探索性的课程,需要教师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通过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海洋保护意识,使他们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现代化人才。

数学与海洋科学教案

数学与海洋科学教案

数学与海洋科学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将数学与海洋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数学的思维和方法来解决海洋科学问题。

通过学习本教案,学生将掌握数学在海洋科学中的应用,提高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海洋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2. 掌握海洋科学中常用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

3. 理解数学在海洋科学中的应用,包括海洋地理、海洋生物学等领域。

4.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海洋科学概述- 介绍海洋科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 简要介绍海洋科学的相关领域,如海洋地理、海洋生物学等。

- 引导学生思考海洋科学中可能需要用到数学的问题。

2. 海洋数据采集与处理- 介绍海洋科学中常用的数据采集方法,如航测、水样采集等。

- 讲解海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如数据清洗、统计分析等。

-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案例理解数据处理在海洋科学中的重要性。

3. 数学在海洋地理中的应用- 介绍数学在海洋地理中的应用,如计算洋流速度、海洋盐度等。

- 讲解相关数学模型和公式,如流量计算公式、盐度计算公式等。

- 设计实验或案例,让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海洋地理问题。

4. 数学在海洋生物学中的应用- 介绍数学在海洋生物学中的应用,如鱼群模型、生物多样性计算等。

- 讲解相关数学模型和算法,如生物扩散模型、物种丰富度指数计算等。

- 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数学方法研究海洋生物群落的变化规律。

五、教学手段与资源1. 授课方式:讲授、实践、讨论等。

2. 教学资源:课件、实验设备、海洋数据等。

六、教学评价与反馈1. 定期进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数学和海洋科学的掌握程度。

2. 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并根据实践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3. 针对学生的问题和困惑及时给予解答和引导。

七、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究,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进行解决。

2. 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竞赛和科研项目,拓宽科学视野和能力。

八、教学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数学与海洋科学的紧密关系,掌握数学在海洋科学中的应用方法。

船长数学教案:计算海洋里的数字

船长数学教案:计算海洋里的数字

船长数学教案:计算海洋里的数字海洋的广袤与深远,是人类难以想象的。

同时,又因为人类对海洋的认知还不够完善,许多海洋里的数字往往会让我们感到诧异。

在本篇文档中,我将共同探究海洋里的数字,从而更好地认识这片蓝色的海洋。

我们来看看海洋的面积。

目前,全球海洋面积约为360,000,000平方千米,占据了地球表面的71%。

其中,太平洋是最大的一个海洋,面积约为168,723,000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46%。

而大西洋、印度洋和南极洲陆缘海等其他海洋的面积均在70,000,000平方千米以上。

让我们关注一下海洋深度方面的数字。

海洋最深的地点位于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深度达到了10,971米。

值得一提的是,人类曾经潜入此处进行探险,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非常严格的安全措施。

而相比之下,海洋最浅的地方则是位于红海附近的苏伊士运河入口处,最深处为深不过20米。

除了深度和面积,海洋里还有许多有趣的数字,比如海洋的盐度。

我们都知道,海水咸味是因为其中含有盐分,而海洋中的盐度和地理位置是有关系的。

例如,在在热带和副热带地区,海水蒸发的速度往往比较快,海水比较咸。

而在赤道附近,因为降雨充沛,盐度反而会下降。

总体来说,全球平均海水的盐度大约为35克/升。

除了盐度这样常见的数字,我们也要关注一下海洋生物数量方面的数据。

据专家估计,海洋中的物种数量不到地球上所有物种的1%,但是数量仍然非常之多。

例如,海洋中的浮游植物数量达到了大约1000亿个,这些植物对全球的氧气含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海洋中的鱼类数量也非常的惊人。

例如,据估计,全球的狮子鱼数量多达4000万条,而沙丁鱼的数量最多,每年产卵数量接近量化,超过500亿。

我们对海洋数字的探究。

相信通过这些数据的积累,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这片蓝色的海洋。

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保护海洋,是人类责无旁贷的责任。

只有让海洋更加干净,更加宜居,我们才能保护好这个珍贵的地球家园。

小班数学教案海洋

小班数学教案海洋

小班数学教案海洋海洋是地球上最神秘而广阔的领域之一。

深藏其中的生物和现象都令人着迷。

为了能够通过数学的方式,让小班的孩子们更好地了解海洋,并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我设计了一节小班数学课,主题是“海洋”。

下面是这个数学教案的详细内容。

教案主题:海洋学习目标:1. 认识和了解海洋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学习和运用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技能,如计数、排序、图形等。

3.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对自然世界的好奇心。

教学准备:1. 海洋相关的图片和图示。

2. 海洋动物模型或图片。

3. 数字卡片和形状卡片。

4. 计数工具和排序工具,如小球、颜色和形状的积木等。

5. 班级黑板或白板。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在黑板上绘制一个简单的海洋图示,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示中的内容。

例如,海洋里有什么动物?有哪些植物?颜色是什么?2. 给学生展示一些海洋相关的图片,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

例如,“这是什么动物?”、“为什么这些植物是绿色的?”等。

探索(15分钟):1. 将海洋动物模型或图片分发给学生,让他们观察并尽可能多地提问。

例如,“这个动物有多少条腿?”,“这个动物的形状是什么?”等。

2. 给学生分发数字卡片和形状卡片,让他们用卡片上的数字和形状描述海洋动物。

例如,“这个动物有4条腿。

”、“这个动物的身体形状像一个圆。

”等。

实践(20分钟):1. 使用计数工具,让学生通过数一数,了解海洋动物的数量。

例如,“我们有多少只鱼?”、“有多少只海豚?”等。

2. 利用形状卡片,让学生将海洋动物按照形状进行分类和排序。

例如,“让我们把圆形的动物和方形的动物分开。

”、“按照大小从小到大将这些动物排列起来。

”等。

3. 利用海洋图片和计数工具,给学生出示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例如,“我们看到了3只海龟和2只鲸鱼,一共有多少只动物?”等。

总结(10分钟):1. 让学生观察海洋图片,并回答一些问题。

例如,“你看到了什么形状的动物?”、“你认识其中的哪些动物?”等。

大海课件精品文档.

大海课件精品文档.

大海课件精品文档.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数学课程标准》中第七章第二节“大海的数学”,具体内容包括大海的形态、海浪的数学模型、潮汐的周期性等。

详细内容涉及教材第七章第二节“大海的数学”全篇。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大海的形态及其与数学的关系,掌握海浪的数学模型;2. 学习潮汐的周期性,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海浪的数学模型和潮汐的周期性。

难点:海浪数学模型的推导和应用,以及潮汐周期性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海图片、海浪模型、潮汐周期表。

学具:直尺、圆规、三角板、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大海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大海的形态,提出问题:“大海的形态与数学有什么关系?”2. 新课导入通过讲解海浪的数学模型和潮汐的周期性,让学生了解大海的数学知识。

3. 例题讲解(1)讲解海浪数学模型的推导过程;(2)讲解如何运用潮汐周期性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绘制海浪的数学模型;(2)计算某地潮汐的周期。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大海的数学海浪数学模型潮汐周期性2. 重点与难点海浪数学模型的推导和应用潮汐周期性的理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绘制海浪的数学模型;(2)计算某地潮汐的周期。

2. 答案(1)海浪数学模型图;(2)潮汐周期:12小时20分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掌握情况,以及对大海的数学知识的兴趣。

2. 拓展延伸了解其他自然现象中的数学知识,如河流的弯曲、星系的形状等。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提高数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海浪数学模型的推导过程;2. 潮汐周期性的理解和应用;3.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4. 作业设计的具体题目和答案。

一、海浪数学模型的推导过程2. 介绍海浪的数学模型,如正弦波、余弦波等;3. 利用数学知识,推导出海浪的数学表达式,如 y = Asin(kxωt + φ);4. 解释各个参数的含义,如 A 表示波高,k 表示波数,ω 表示角频率,φ 表示初相位;5.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海浪数学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幼儿中班数学教案海洋

幼儿中班数学教案海洋

幼儿中班数学教案海洋1. 前言数学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数学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为了使幼儿更好地学习数学,教师需要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教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本教案以海洋为主题,通过游戏、观察和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幼儿学习数学知识和思维技巧。

2. 教学目标- 通过海洋主题的教学,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 帮助幼儿认识并理解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促进幼儿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技能的发展。

3. 教学内容及活动设计3.1 观察与分类活动:海洋动物分类- 教师向幼儿介绍不同海洋动物的图片,如鱼、海豚、海星、海龟等。

- 让幼儿观察这些海洋动物的特点,帮助幼儿认识并分类它们。

- 教师可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和讨论,例如“哪些是鱼?哪些是哺乳动物?”等。

3.2 数量与比较活动:海洋动物的数量比较- 教师准备一些模拟海洋动物的玩具,如鱼、海豚、章鱼等。

- 让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拥有不同的海洋动物玩具。

- 引导幼儿观察每个小组的玩具数量,并比较哪个小组的数量多,哪个小组的数量少。

- 引导幼儿通过简单的数数操作,判断数量的多少。

3.3 探索与测量活动:测量海洋动物的长度- 教师准备一些不同大小的海洋动物模型,如鲨鱼、海龟、小鱼等。

- 让幼儿用尺子或其他测量工具测量模型玩具的长度。

- 引导幼儿发现并比较不同模型的长度,让幼儿了解长度的概念。

- 鼓励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身体进行测量,如用手指、脚步等。

3.4 颜色与形状活动:探索海洋中的颜色和形状- 教师展示一些与海洋相关的图片,如海藻、贝壳、珊瑚等。

- 让幼儿观察这些图片,发现其中的颜色和形状。

- 帮助幼儿识别和比较不同的颜色和形状,并进行分类。

4. 教学评估-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表现、听幼儿的回答、记录幼儿的参与情况等方式,进行评估。

- 评估的重点可以放在幼儿对海洋动物的分类、数量比较、测量长度、颜色和形状的认识等方面。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海洋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海洋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海洋海洋是一个宽广而神秘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奇妙的生物和景观。

对于幼儿来说,了解海洋世界是一次有趣而富有启发性的学习体验。

在幼儿园中班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堂关于海洋的数学课,让幼儿在玩乐中学习数学概念和应用。

一、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对海洋的认知和兴趣;- 锻炼幼儿的分类、比较和计数能力;-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 提升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具准备- 海洋动物图片卡片;- 海洋动物的实物模型;- 海洋主题的图画书;- 海洋中常见的计数用具(如小海星、小贝壳等);- 数字卡片(0-9);- 海洋动物涂色绘画纸。

2. 教室环境- 在教室的某个区域设置一个“海洋”主题角落,摆放海洋动物的图片、模型等;- 制作一张大型的“海洋”图画海报,贴在课堂墙面上;- 准备一张大海洋地毯,供幼儿坐在上面进行集体活动。

三、活动过程1. 环境创设与导入- 引导幼儿坐在海洋地毯上,向他们展示海洋主题的海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让幼儿观察海报上的图片,提问如下:- “你们看到了什么?”- “这些动物都是什么?”- “你们猜一猜,他们住在哪里?”- 讲解海洋的基本概念,如深海、海洋生物等,激发幼儿对海洋的兴趣和认知。

2. 探索海洋生物的分类- 准备海洋动物的图片卡片和实物模型,向幼儿展示并简单介绍每种海洋生物;- 要求幼儿根据图片和实物的特点来分类,比如按照大小、颜色或形状等;- 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问题,比如:“这个动物属于大动物还是小动物?”、“这个动物有几只眼睛?”等。

3. 数数海洋生物- 给每个幼儿发放一些小海星、小贝壳等计数用具,让他们用来操作数数;- 在海洋地毯上摆放一些带有数字的卡片,让幼儿根据卡片上的数字,摆放相应数量的计数用具;- 引导幼儿观察并比较卡片上的数字大小,练习数数的同时培养幼儿的比较和分类能力。

4. 海洋动物图画创作- 发放海洋动物涂色绘画纸和彩色笔,让幼儿自由发挥创造力,画出自己喜欢的海洋动物;- 提醒幼儿注意绘画的细节,如颜色、形态等;- 鼓励幼儿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绘画的过程和所画海洋动物的特点。

高中数学认知海洋教案

高中数学认知海洋教案

高中数学认知海洋教案主题:高中数学认知海洋教学目标:1. 认识数学在海洋科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2. 了解数学在海洋领域中的各种应用形式。

3.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海洋科学素养。

教学内容:1. 数学在海洋勘测、海洋环境监测、海底地形测绘等领域的应用。

2. 海洋物理、海洋生物、海洋化学等领域中的数学模型和方程。

3. 数学在海洋资源开发和管理中的作用。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数学与海洋科学的联系。

2. 讲解:介绍数学在海洋科学中的各种应用形式,并举例说明。

3. 实践:让学生进行一些与海洋科学相关的数学计算和模拟实验。

4.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数学和海洋科学的深层次联系,并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数学在海洋科学中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思考能力。

2. 收集学生的作业和讨论成果,评估他们对数学和海洋科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结合课堂表现和实际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估和反馈。

拓展延伸:1. 邀请海洋科学领域的专家或学者进行讲座或实地考察。

2. 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竞赛或项目,拓展他们的视野和实践能力。

3. 建立数学与海洋科学的跨学科研究小组,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意识到学生对数学和海洋科学的认知还比较片面,需要更多的实例和实践来加深他们的理解。

下一步,我将继续深入挖掘海洋科学与数学之间的联系,精心设计更多的案例和活动,让学生深入体会数学在海洋科学中的重要性。

大班数学教案以海洋为主题

大班数学教案以海洋为主题

大班数学教案以海洋为主题一、教学目标1.通过海洋主题的数学教学,培养大班幼儿对海洋的认知和兴趣;2.引导幼儿发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海洋中的形状–圆形:海洋中的水母、蛤蜊等;–长方形:海洋中的船只、建筑物等;–三角形:海洋中的鲨鱼鳍、海浪等;–正方形:海洋中的水族箱等。

2.海洋中的数量–分类统计:海洋中的鱼类、海龟、珊瑚等;–数数游戏:数一数海洋中的海星、海胆、贝壳等;–估算:估算海洋中的鲸鱼数量、海藻长度等。

3.海洋中的运动–海浪的高低变化;–海洋中的旋涡;–鱼群的迁徙路径;–潮汐的起落。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0分钟)–向学生展示一些海洋生物的图片,让学生猜猜它们的名称和形状,并询问学生对海洋的认知。

2.学习海洋中的形状(15分钟)–展示不同形状的海洋生物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并说出它们的形状,帮助学生了解圆形、长方形、三角形和正方形,让学生尝试在班级环境中找到相同形状的物品。

3.学习海洋中的数量(20分钟)–分类鱼类、海龟、珊瑚等海洋生物,让学生统计每类生物的数量,并用简单的图表展示结果;–进行数一数游戏,让学生数一数班级中的小海星、海胆、贝壳等,学习通过数数来描述数量。

4.学习海洋中的运动(25分钟)–通过观察海洋中海浪的起伏,引导学生讨论海浪的高低变化;–导入旋涡的概念,利用纸片在水中制造旋涡,让学生观察和描述旋涡的特点;–讲解鱼群的迁徙路径和潮汐的起落,帮助学生了解海洋中的运动规律。

5.总结和拓展(10分钟)–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数学在海洋中的应用;–鼓励学生继续观察和探索海洋中的数学特征,并鼓励他们与家长分享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估1.课堂观察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对海洋形状、数量和运动的理解和运用情况;2.学生练习评估:布置海洋相关形状和数量的练习题,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学生表现评估: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是否能够与他人合作,是否能够进行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海洋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海洋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海洋一、教学目标1.学习通过观察和实践,培养幼儿对海洋的认知能力。

2.培养幼儿的观察、描述、分析和比较能力。

3.引导幼儿进行数的概念的初步认识。

二、教学准备1.海洋相关图片或卡片。

2.回收利用的海洋动物玩具或图片。

3.用于比较海洋动物尺寸的玩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带领幼儿观察海洋主题图片或卡片,引起幼儿对海洋的兴趣。

2. 认知海洋动物(10分钟)1.老师向幼儿出示回收利用的海洋动物玩具或图片,让幼儿观察、描述并命名这些动物。

2.幼儿跟随老师一起触摸、感受海洋动物的特征。

3. 比较海洋动物的尺寸(15分钟)1.老师拿出不同大小的海洋动物玩具,示范比较它们的尺寸差异。

2.幼儿跟随老师进行尺寸的比较,并观察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4. 数的概念初步认识(15分钟)1.老师将一堆相同的海洋动物玩具放在桌子上,让幼儿观察数量,并试图说明。

2.幼儿通过学习观察数量,初步认识数的概念。

5. 游戏与实践(20分钟)1.老师带领幼儿进行数数游戏,比如:让幼儿数数在海洋图中出现的某种动物的数量。

2.幼儿进行实践活动,用自己的玩具进行数数,并通过比较得出结论。

6. 总结(5分钟)1.老师与幼儿一起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回顾观察海洋、比较尺寸和认识数的概念。

2.引导幼儿思考海洋动物和数的概念之间的联系。

四、教学延伸1.教师可鼓励幼儿观察和描述其他的海洋事物,如海洋植物、海岛等。

2.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身边的数量和尺寸关系,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在观察和实践中认知了海洋动物、比较了它们的尺寸,并初步认识了数的概念。

在教学中,我使用了具体实物和图片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并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巩固了所学内容。

下一节课中,我将进一步引导幼儿逐步认知更多的数学概念,并培养他们的观察、描述、分析和比较能力。

海洋小班数学教案

海洋小班数学教案

海洋小班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海洋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 提高幼儿对数字和数量的认知能力;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4.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海洋的形成和特征;2. 数字和数量的认知;3. 数字与海洋生物的关联;4. 海洋主题的数学游戏。

三、教学准备:1. 海洋图片和海洋生物的图片卡片;2. 数字和数量的教具,例如数字块、计数棒等;3. 数学游戏所需的道具,例如骰子、海洋动物模型等;4. 制作并打印相关的教学资源,例如海洋数字配对游戏卡片。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海洋主题1. 老师带领幼儿们观察海洋的图片,问他们是否知道海洋是什么,并让他们描述海洋的特征。

2. 在黑板上写下幼儿们的回答,引导幼儿们了解海洋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第二步:介绍数字和数量的认知1. 老师出示数字块,让幼儿们触摸并说出数字的名称。

2. 让幼儿们按顺序排列数字块,加深对数字的认知。

3. 利用计数棒,让幼儿们通过数数的方式感受不同数字的数量。

第三步:数字与海洋生物的关联1. 老师出示海洋生物的图片卡片,让幼儿们观察并说出海洋生物的名称。

2. 随机选择一张卡片,询问幼儿们这种海洋生物的数量是多少,让幼儿们用数字块或计数棒进行计数,并说出结果。

3. 让幼儿们通过比较不同海洋生物的数量,讨论它们数量的多少关系。

第四步:海洋主题的数学游戏1. 老师设计海洋数字配对游戏,制作相关的卡片,在卡片上分别印上数字和相应数量的海洋生物图片。

2. 将卡片洗混,让幼儿们轮流翻开两张卡片,如果数字和数量匹配,幼儿可以留下这两张卡片,否则将卡片放回原位,由下一位幼儿进行翻开。

3. 游戏结束后,统计每位幼儿留下的卡片数量,并称赞他们的表现。

五、教学延伸:1. 老师可以引导幼儿根据所学内容绘制海洋生物的图画,并在图画上标出相应的数量。

2. 引导幼儿观察海洋生物的特点,并询问他们探究海洋生物数量的方法和规律。

中班数学:海底世界

中班数学:海底世界

中班数学:海底世界文档:中班数学:海底世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的第一课时。

教材以海底世界为背景,通过引入海洋生物的数量和分数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分数的含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以及分数的大小比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了解分数的含义,能够正确地读写分数。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分数的含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

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分数的大小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海洋生物的图片、分数卡片。

学具:学生作业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海底世界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海洋生物的数量。

如:展示一幅图片,上有10只海星,提问:“如果我们把这10只海星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几只海星?”2. 例题讲解(10分钟)利用PPT展示例题:“海洋生物运动会,把20只海龟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几只海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然后讲解分数的含义,讲解如何读写分数,如:“20只海龟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5只海龟,用分数表示就是5/4。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如:“18只海马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几只海马?”组织学生进行互评、互纠错,教师进行讲解。

4. 分数的大小比较(5分钟)利用PPT展示分数卡片,如:2/4、3/4、4/4,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让学生明白分数的大小关系。

5.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如:“把24只鱼平均分成6份,每份有几只鱼?用分数表示。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海底世界1. 分数的含义2. 分数的读写方法3. 分数的大小比较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把24只鱼平均分成6份,每份有几只鱼?用分数表示。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海洋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海洋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海洋导语:数学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数学中,概念的学习对幼儿认知和思维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教案将以海洋为主题,通过海洋的各种生物和元素,引导幼儿进行数学概念的学习,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为幼儿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海洋生物的外观和特征。

2. 学会运用数量词和量词进行计数和描述。

3. 掌握数字概念和对比大小。

4. 培养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

5. 增加对环境和生态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海洋动物的形状和颜色;2. 常见的海洋生物及其特点;3. 数量和比较概念;4. 数量词和量词的使用。

三、教学准备:1. 海洋动物的图片或拼图,包括不同的形状和颜色;2. 海洋动物玩具或模型;3. 纸、铅笔、计数卡片。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海洋动物的形状和颜色(时间:20分钟)1. 让幼儿观察教室中的海洋玩具或模型,引导幼儿讨论它们的形状和颜色。

2. 准备一些带有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海洋动物图片或拼图,让幼儿按照形状和颜色进行分类。

3. 引导幼儿讨论分类结果,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形状和颜色。

第二节:常见的海洋生物及其特点(时间:30分钟)1. 准备一些常见的海洋生物的图片或拼图,例如鱼、海龟、海星等。

2. 通过图片或拼图展示海洋生物,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特点,例如鱼有鳞片、海龟有坚固的甲壳等。

3. 逐个介绍海洋生物的名称和特点,让幼儿跟随教师的指导进行模仿。

第三节:数量和比较概念(时间:20分钟)1. 引导幼儿观察教室中的海洋玩具或模型,提问关于数量和比较的问题,例如“教室里有几只鱼?比鱼多的是什么?”2. 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数量和比较操作,例如数出教室中不同种类海洋动物的数量,比较它们的大小。

第四节:数量词和量词的使用(时间:30分钟)1. 准备一些计数卡片,上面印有数字和数量词。

2. 给每位幼儿分发计数卡片,让他们根据卡片上的数字和数量词进行数数和描述。

大班数学教案海洋

大班数学教案海洋

大班数学教案海洋一、引言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不仅是珍贵的资源之源,也是许多动植物的家园。

通过学习海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构成、海洋动植物的特点以及海洋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本教案将为大班数学课程中,以海洋为主题的学习活动提供指导。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活动,学生将能够: 1. 了解海洋的概念和特点; 2. 认识海洋中的动植物,并了解它们的特点; 3. 通过数学游戏和实践活动,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活动1. 探索海洋•学生观看有关海洋的图片和视频材料,引导他们了解海洋的概念、特点和重要性。

•学生分组进行小讨论,交流自己对海洋的认识和想法。

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2. 认识海洋动植物•学生通过老师讲解、图片展示等方式了解海洋中常见的动植物,如海豚、鲨鱼、珊瑚等。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海洋动植物进行模拟表演,展示它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3. 数学游戏:海洋数学乐园•学生分组进行数学游戏,游戏规则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系列与海洋相关的数学问题。

•数学问题可包括求和、计数、排序等,学生通过游戏巩固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制作海洋手工作品•学生使用纸板、颜料、碎纸等材料,制作代表海洋动植物的手工作品。

•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加深对海洋动植物外形和特点的认识,并培养动手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5. 海洋保护行动•学生进行海洋保护教育,了解海洋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各种威胁海洋生态系统的行为。

•学生分组展开海洋保护行动,如清理海滩垃圾、节约用水等。

四、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的积极性、参与讨论和活动的程度。

•学生理解度: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数学游戏等活动,观察学生对海洋概念和数学概念的掌握情况。

•作品展示:评估学生制作的手工作品,观察学生对海洋动植物特点的理解和艺术创造能力。

五、延伸活动•学生利用图书、互联网等资源,进一步了解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洋保护的知识。

幼儿园中班数学《海底世界》

幼儿园中班数学《海底世界》

幼儿园中班数学《海底世界》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中班数学《海底世界》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 (分类计数)
设计意图:
中班孩子年龄较小,平时爱将自己的东西堆乱放,有时找一样东
西需要很长时间,为了纠正孩子的这些毛病,培养幼儿归纳、计数、
记录的能力和操作兴趣,因此,我设计了海底世界(分类计数)这一
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按照物品的种类进行分类,用数字、符号记录分类结果。

2.复习巩固对5以内数的认识。

3.培养幼儿操作兴趣,能用语言表达操作情况,促进语言与思维
同步发展;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学习用分类计数的方法记录海底动物的数量。

活动难点:正确计数分类结果,并用标记方法记录分类计数结果。

活动准备:海底世界背景图2张、9张统计表、小海螺图片、8组幼儿操作材料、1~5的数字卡片。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观察法、分类操作法。

活动过程:
一、律动游戏,复习5以内的数。

1.师幼互动游戏《一只小鸡》。

2.提出:律动里出现了那几个数字?
3.出示数字宝宝,幼儿根据数字做拍手游戏。

二、创设情境“海底探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知识PK赛主持稿郑:各位家长谭:各位朋友合:晚上好!郑:为了引导少儿读者阅读各类图书,扩大知识面,从本月开始,景堂图书馆将举办每月一场知识PK赛。

谭:今年10月的就是海洋知识,11月份的是航空知识,12月份的是恐龙知识。

郑:结合每个月的不同专题的知识,图书馆将会在当月播放相关的电影或电视,谭:也会在少儿借阅室和爱心树故事会QQ群空间推荐相关图书合:敬请留意。

郑:海洋,浩瀚无垠,绚丽多彩,深不可测。

谭:海洋是地球生命的基石,地球上的生命因水而昌盛。

最早的生命在远古海洋中出现,没有海洋就没有我们所知道的地球和生命。

郑: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海洋的知识世界,展示我们的风采。

谭:PK赛分两轮进行。

第一轮:从全场参赛者当中,通过抢答,选出前5名胜出者参加总决赛;郑:当主持人提出问题,请举起你的牌子,我们会让最先举牌的赛手回答,回答正确得一分,最后选出得分最高的前5名赛手,进入第二轮比赛;谭:第二轮比赛中,5名胜出者通过必答、抢答,决出冠、亚、季军。

郑:事不宜迟,我们现在就开始吧!郑:第一轮开始!谭:1、海水的味道是甜的?咸的还是淡的?——咸的谭:恭喜你,答对了!(哦,不对,请看正确答案!)郑:2、珊瑚是动物还是植物?——动物郑:恭喜你,答对了!(哦,不对,请看正确答案!)谭:3、鱼有耳朵吗?——有谭:恭喜你,答对了!(哦,不对,请看正确答案!)请我们的庆阿姨介绍知识点。

郑:4、鱼有眼睛,那有眼皮么?——没有郑:恭喜你,答对了!(哦,不对,请看正确答案!)谭:5、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蓝鲸(用肺呼吸),不是鱼谭:恭喜你,答对了!(哦,不对,请看正确答案!)郑:6、鲸鱼是胎生还是卵生呢?——胎生郑:恭喜你,答对了!(哦,不对,请看正确答案!)谭:7、海龟生蛋是生在什么地方?A、海水里B、沙滩上C、海草——B谭:恭喜你,答对了!(哦,不对,请看正确答案!)请我们的庆阿姨介绍知识点。

郑:8、海水的流动叫海流,海流的流向一年中都朝向同一个方向,对吗?——AA、对B、不对郑:恭喜你,答对了!(哦,不对,请看正确答案!)请我们的庆阿姨介绍知识点。

谭:9、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在?——BA、加拿大B、澳大利亚C、墨西哥谭:恭喜你,答对了!(哦,不对,请看正确答案!)请我们的庆阿姨介绍知识点。

郑:10、沙滩有什么作用呢?——ABCDA、是生物的栖息地B、是分解污染物的地方C、是预防台风和洪水的重要地带D、是人类观察各种生物的生态旅游胜地郑:恭喜你,答对了!(哦,不对,请看正确答案!)谭:11、企鹅有翅膀为什么不能飞?——CA、因为企鹅是哺乳动物B、因为企鹅身体太重C、长时间不飞,翅膀退化,所以飞不起来谭:恭喜你,答对了!(哦,不对,请看正确答案!)请我们的庆阿姨介绍知识点。

郑:12、鱼翅是什么鱼的鳍制成的?——BA、金枪鱼B、鲨鱼C、鲍鱼郑:恭喜你,答对了!(哦,不对,请看正确答案!)为了保护鲨鱼,我们都不要吃鱼翅。

谭:13、海鸥为什么总追着轮船飞?——ABA、借助轮船航行时上空产生的上升气流,飞行可以省力一点B、小鱼、小虾之类被破浪前进的船激起的浪花打得晕头转向,可以让海鸥大吃一顿C、海鸥喜欢轮船的样子D、海鸥喜欢轮船的声音谭:恭喜你,答对了!(哦,不对,请看正确答案!)郑:14、陆地上的菊花,秋季开放,而在烟波浩渺的海洋中,却有一年四季盛开不败的“海菊花”,它就是?——CA、柳珊瑚B、马尾藻C、海葵郑:恭喜你,答对了!(哦,不对,请看正确答案!)请我们的庆阿姨介绍知识点。

谭:15、下列哪些物质不会造成对海洋的污染?——CA、石油及其产品B、重金属C、海龟的蛋D、农药等化学产品谭:恭喜你,答对了!(哦,不对,请看正确答案!)郑:16、有一种海洋生物往往会借助海螺壳当自己的居所。

在它长成后,会找一个适合当作自己房子的海螺发起进攻,把海螺弄死,然后自己钻进去。

沿海渔民俗称它为“白住房”,请问这种海洋生物是?——AA、寄居蟹B、海星C、比目鱼D、海参郑:恭喜你,答对了!(哦,不对,请看正确答案!)谭:17、一般情况下,潮汐一天涨落多少次?——BA、1次B、2次C、3次D、4次谭:恭喜你,答对了!(哦,不对,请看正确答案!)请我们的庆阿姨介绍知识点。

郑:18、下面那种海洋动物在冬天冬眠,夏天休眠,只在春秋生长?——CA、带鱼B、海蜇C、海参D、扇贝郑:恭喜你,答对了!(哦,不对,请看正确答案!)谭:19、海底是平整的吗?还是怎样的呢?——不是平整的。

如同陆地一样,有高山、有平原、有深沟峡谷。

谭:恭喜你,答对了!(哦,不对,请看正确答案!)郑:20、波浪是怎么形成的呢?——AA、波浪是在风的影响下形成的B、波浪是鱼类在水下游来游去形成的C、波浪是轮船经过形成的郑:恭喜你,答对了!(哦,不对,请看正确答案!)谭:21、海水是蓝色的还是透明的?——透明的谭:恭喜你,答对了!(哦,不对,请看正确答案!)郑:22、海洋中有捕食老鼠的鱼吗?——AA、有,鲇(nian)鱼B、没有郑:恭喜你,答对了!(哦,不对,请看正确答案!)请我们的庆阿姨介绍知识点。

谭:23、为什么以前一些在海难中被困孤岛的人会往海里扔一些装有纸条的瓶子呢?——A A、求救 B、打发时间 C、跟海洋动物交流谭:恭喜你,答对了!(哦,不对,请看正确答案!)请我们的庆阿姨介绍知识点。

郑:24、当海水突然大幅度退落时,在海边的你该如何做?——BA、趁机捡拾沙滩上的鱼类海鲜B、赶紧奔跑远离海边,因为这是海啸的前兆C、追逐海水退去的方向,看看究竟发生什么事郑:恭喜你,答对了!(哦,不对,请看正确答案!)谭:25、为什么金枪鱼一直在游泳,即使是睡觉的时候还在游泳呢?——AA、因为金枪鱼的腮肌已经退化,靠不停游动使新鲜水流过腮部以获取氧气,否则窒息而死B、因为金枪鱼喜欢游泳C、因为金枪鱼想快点到达目的地谭:恭喜你,答对了!(哦,不对,请看正确答案!)请我们的庆阿姨介绍知识点。

郑:26、下面属于鱼类的是?——DA、文昌鱼B、墨鱼C、鲸鱼D、武昌鱼郑:恭喜你,答对了!(哦,不对,请看正确答案!)请我们的庆阿姨介绍知识点。

谭:27、下列海洋动物中哪些动物叫鱼而不是鱼?(多项选择)——ABCDA、章鱼B、鱿鱼C、鲸鱼D、文昌鱼谭:恭喜你,答对了!(哦,不对,请看正确答案!)郑:28、海洋中有能飞的鱼吗?——有,是飞鱼郑:恭喜你,答对了!(哦,不对,请看正确答案!)请我们的庆阿姨介绍知识点。

谭:29、水是透明的,但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大海是蓝色的?——BA、因为海水是蓝色的B、因为太阳光中的蓝色光线被反射所致谭:恭喜你,答对了!(哦,不对,请看正确答案!)请我们的庆阿姨介绍知识点。

郑:30、以下哪一种不是一般深海鱼的外部形态特征?——BA、体色深B、色彩鲜艳C、大多具有发光器郑:恭喜你,答对了!(哦,不对,请看正确答案!)谭:31、不少海洋生物是有毒而不能食用的,你知道有哪些吗?——ABCA、颜色艳丽的B、不知道名字的C、鱼市场看不到的谭:恭喜你,答对了!(哦,不对,请看正确答案!)郑:32、鹦鹉鱼被称为会穿衣睡觉的鱼,为什么呢?——CA、因为它睡觉的时候会穿上海藻做的衣服B、因为它睡觉的时候会变换皮肤,就像换睡衣一样C、因为夜晚它会分泌一种晶莹透明的液体,将自己包裹起来,就像穿了一件睡衣郑:恭喜你,答对了!(哦,不对,请看正确答案!)谭:33、海龟、鳄鱼、海鸥等动物为什么会流眼泪?——BA、因为它们感情丰富,伤心就会流眼泪B、因为它们喝的是又咸又苦的海水,靠盐腺排出多余的盐分谭:恭喜你,答对了!(哦,不对,请看正确答案!)郑:34、在死海,即使不会游泳的人掉下去也能浮起来,不会被淹死,为什么呢?——AA、因为它盐度高,浮力大B、因为里面藻类多郑:恭喜你,答对了!(哦,不对,请看正确答案!)谭:35、以下描述海参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A、海参遇到危险、生气或者紧张时,会把内脏全部吐出来。

B、捕食者吃了海参吐出来的内脏会窒息死亡C、海参吐掉内脏也不会死掉D、海参的内脏会重新长出来谭:恭喜你,答对了!(哦,不对,请看正确答案!)郑:36、飞机的速度虽然非常快,但仍主要以船舶运输,主要原因是?BA、船舶运输比飞机运输更快B、船舶运输比飞机运输费用更低,而且一次可以装载更多的货物C、船舶运输比飞机运输更方便郑:恭喜你,答对了!(哦,不对,请看正确答案!)谭:37、随着世界通信技术的发展,海底铺设电缆被广泛应用,其优点是?——ABCA、有利于保持陆地环境的整洁B、不需要挖坑道或用支架支撑,因而投资少,建设速度快C、不受风浪等自然环境的破坏和人类生产活动的干扰,因而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能好谭:恭喜你,答对了!(哦,不对,请看正确答案!)郑:38、利用海洋能源发电,如风力发电、潮汐发电等,相比于传统的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电有哪些优势?——ABCA、是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危害更少C、更清洁,少污染,对环境保护更好郑:恭喜你,答对了!(哦,不对,请看正确答案!)谭:39、我们生活中用于调味的海盐,是从海洋中的哪里提取出来的呢?——BA、海鱼B、海水C、海藻谭:恭喜你,答对了!(哦,不对,请看正确答案!)郑:40、人类因为什么而捕杀鲨鱼?——BA、鲨鱼太凶猛,对人类安全造成威胁,要杀死它B、为了鲨鱼身上值钱的鲨鱼皮和鱼翅C、为了吃鲨鱼肉郑:恭喜你,答对了!(哦,不对,请看正确答案!)请我们的庆阿姨介绍知识点。

谭:41、鲨鱼、鲸鱼等海洋生物因为人类的过量捕杀而频临灭绝的危机,我们今后应该做的是:BCDA、鲸鱼肉和鲨鱼翅都很美味,继续多吃B、尽量少吃鱼翅和鲸鱼产品C、保护鲸鱼和鲨鱼也是保护地球的生物链平衡D、宣传“保护鲸鲨,保护地球”的意识谭:恭喜你,答对了!(哦,不对,请看正确答案!)郑:42、在海洋中又深又没有阳光的深海,有生物生存么?——AA、有B、没有郑:恭喜你,答对了!(哦,不对,请看正确答案!)谭:43、海洋污染问题日益严峻,被污染后的海洋失去调节气候的功能,不能再为海洋生物提供生存空间,请问海洋污染的主要原因是?——ABCDA、人类肆无忌惮地向海里扔垃圾B、突发性的石油泄漏事故、核泄漏事故C、工业污水和生活废水通过河道流进海洋D、人类生活中产生的有毒气体通过大气进入海洋谭:恭喜你,答对了!(哦,不对,请看正确答案!)郑:44、海洋被污染后产生的严重后果包括以下哪些?——ABCDA、生活垃圾、石油泄漏等都会会危及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和生命,鱼类成群死去B、遭受严重环境污染的海洋生物大量死亡,这些死亡生物腐化后的毒素,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导致人体中毒C、富含营养物质的生活废水会引起赤潮,从而危害海洋的生物链D、环境污染破坏滨海旅游景区的环境质量,使滨海景色失去昔日的风彩郑:恭喜你,答对了!(哦,不对,请看正确答案!)谭:45、为什么人们会在海岸附近安装上风车呢?——BA、装饰用B、发电C、测试风向D、指引渔船谭:恭喜你,答对了!(哦,不对,请看正确答案!)郑:46、为什么很多国家在南极建立科学基地?——AA、南极大陆埋藏着丰富的地下资源,保存着原始地球的大气、土地和大海的记录B、南极位置远离大陆,环境幽静,适合搞研究C、南极有很多企鹅、蓝鲸等生物郑:恭喜你,答对了!(哦,不对,请看正确答案!)谭:47、石油是诞生在大海中的哪个部位?——CA、深海中B、海沟中C、大陆架D、海岭谭:恭喜你,答对了!(哦,不对,请看正确答案!)请我们的庆阿姨介绍知识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