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上册)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3章)【圣才出品】
5.衰退(recession) 答:衰退是指实际 GDP 减少,但不严重的时期,一般的衡量标准是国民生产总值连续 两个季度下降。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在繁荣阶段, 经济活动全面扩张,不断达到新的高峰;在衰退阶段,经济在短时间保持均衡后出现紧缩的 趋势;在萧条阶段,经济出现急剧的收缩和下降,很快从活动量的最高点下降到最低点;在 复苏阶段,经济从最低点恢复并逐渐上升到先前的活动量高度,进入繁荣。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七版课后习题的答案(中文版)!!30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七版课后习题的答案(中文版)!!30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七版课后习题的答案(中文版)!!练习题1、任何一个所得税表都体现了两种税率——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
(题中的表见课本12章)a、平均税率定义为支付的总税收除以收入。
对表12—7中的比例税制来说,赚5万美元、10万美元和20万美元的人,其平均税率分别是多少?在累退税制和累进税制中相对应的平均税率是多少?答:从表12—7中很容易看出,赚5万美元、10万美元和20万美元的人,其平均税率都是25%。
在累退税制中,赚5万美元、10万美元和20万美元的人,其平均税率分别是30%,25%,20%。
在累进税制中,赚5万美元、10万美元和20万美元的人,其平均税率分别是20%,25%,30%。
b、边际税率定义为额外收入支付的税收除以增加的额外收入。
计算比例税制下,收入从5万美元增加到10万美元的边际税率。
计算收入从10万美元增加到20万美元的边际税率。
计算累退税制和累进税制下相对应的边际税率答:(1)比例税制。
当收入从5万美元增加到10万美元时,税收量增加了1.25万,因此边际税率为1.25/5=0.25,即25%。
当收入从10万美元增加到20万美元时,税收量增加了2.5万,因此边际税率为2.5/10=0.25,即25%。
(2)累退税制。
当收入从5万美元增加到10万美元时,税收量增加了1万,因此边际税率为1/5=0.2,即20%。
当收入从10万美元增加到20万美元时,税收量增加了1.5万,因此边际税率为1.5/10=0.15,即15%。
(3)累进税制。
当收入从5万美元增加到10万美元时,税收量增加了1.5万,因此边际税率为1.5/5=0.3,即30%。
当收入从10万美元增加到20万美元时,税收量增加了3.5万,因此边际税率为3.5/10=0.35,即35%。
c、描述这三种税制中每一种的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某人在决定是否接受工资比目前工作略高一点的工作时,哪一种税率更适用?在判断税制的纵向平等时,哪一种税率更适用?答:在比例税制下,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相等,且都不随收入变动而变动。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课后习题详解【圣才出品】
第32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一、概念题1.贸易政策(trade policy)答:贸易政策指直接影响一国进口或出口物品与劳务量的政府政策。
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是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在一定时期内对本国进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政策,它是为国家最高利益服务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反映。
它包括:对外贸易总政策、国别对外贸易政策、进出口商品政策。
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是这个国家的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而改变,同时它也反映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同水平,反映各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力量和地位,另外它还受到一国内部不同利益集团的影响。
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有两种基本类型: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
2.资本外逃(capital flight)答:资本外逃指出于安全或保值方面的考虑,短期资本持有者迅速将其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的行为或过程。
引起资本外逃的具体原因有三种:①一国政局动荡不稳,资本外逃以求安全。
②一国国内经济情况日益恶化,国际收支持续逆差,其货币可能发生贬值,资本逃至币值稳定的国家以期保值。
③一国加强外汇管制或颁布新法,使资本使用受到限制或资本收益减少,资本外逃以免遭受损失。
在本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欧美等国家曾出现过大规模的资本外逃现象。
近年来,发生大量资本外逃的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的国内经济形势严峻,债务负担沉重,国际收支状况不断恶化以及国内政局动荡。
资本外逃对于一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收支稳定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
它将降低该国的国内储蓄水平,从而造成投资下降和生产萎缩;它将加剧国际收支逆差,从而引起外汇储备的减少和国际清偿能力的恶化;大量资本外逃时,如果一国试图维持一定的生产和消费水平,势必引起外债负担的迅速积累。
因此,防止资本外逃是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复习题1.说明可贷资金市场与外汇市场的供给与需求。
人大802考研曼昆《宏观经济学》(第7版)重点章节及重点课后习题(精细版修订版)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7版)重点章节及重点课后习题I 曼昆《宏观经济学》重点章节或知识点一、导言(第1、2章)1、宏观经济学科学(第1章)(1)宏观经济学。
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三个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后面所有章节都是围绕这三个变量展开的)、本书框架(有利于加深对宏观体系的认识)。
(2)价格黏性与伸缩性。
短期和长期,价格情形,也是不同学派分析的角度或出发点。
(3)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了解下即可。
2、宏观经济学的数据(第2章)(1)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总产出)。
重点掌握:概念和内涵;核算中的特殊处理;名义GDP、实际GDP和GDP平减指数;GDP核算指标的缺陷和改进。
(2)国民收入核算。
重点掌握:国民收入核算三种方法的区别和联系,GDP与其他国民收入指标(GNP、NNP、NI、PI、PPI)的关系。
(3)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重点掌握:CPI的含义。
CPI与GDP平减指数的关系。
说明:第1、2章比较基础,初级宏观看过的考生,可以直接看讲义,教材直接略过就行。
二、古典理论:长期中的经济(第3、4、5、6章)重点章节在4、5、6。
其中,最最重要的章节在第4章。
1、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第3章)(1)国民收入的分配。
重点掌握:企业对要素需求的决定,欧拉定理。
(2)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函数)。
该函数的性质必须掌握。
(3)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
重点掌握: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均衡的条件、利用储蓄和投资曲线分析问题。
2、货币与通货膨胀(第4章)(1)货币数量论。
重点掌握:数量方程式和货币数量论,表达式及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利用数量方程式来解释通货膨胀。
(12年真题)(2)通货膨胀与利率。
重点掌握:费雪效应与费雪方程。
(3)名义利率与货币需求。
重点掌握:货币需求函数,货币、价格与利率的关系。
(4)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
重点掌握:预期通货膨胀的成本VS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的成本。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失业【圣才出品】
第28章失业28.1复习笔记1.失业的衡量指标(1)失业失业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工作能力,愿意工作并积极寻找工作而未能按当时通行的实际工资水平找到工作的人。
要注意:①年龄规定以外的无工作者不计入失业者;②丧失工作能力者不计入失业者;③在校学习的不计入失业者;④由于某种原因不愿工作或不积极寻找工作的人不计入失业者;⑤有些未领取失业救济的未登记注册的无工作者,不计入失业者。
衡量经济中失业状况的最基本指标是失业率。
失业率是指失业者占劳动力的百分比,公式表示为:公式中的劳动力是指失业人数和就业人数之和。
(2)充分就业充分就业并非人人都有工作,消灭了周期性失业的就业状态就是充分就业。
由于社会总需求不足而造成的失业叫周期性失业。
由于经济中某些难以克服的原因而造成的失业叫自然失业。
充分就业与自然失业的存在并不矛盾。
实现了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就是自然失业率。
劳动力参工率指劳动力在成年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这个统计数字表示人口中选择参与劳动市场的人口的比率。
经济中总存在某种失业,而且各年的失业量都在变动。
失业率围绕正常失业率而波动。
正常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的背离称为周期性失业。
(3)失业率不能准确地衡量失业的原因①一些人只是为了能得到政府的福利或由于得到“暗中”支付而装作找工作,他们仍被算在劳动力之中,作为失业者。
这种行为使失业统计数字偏高。
②一些人寻找工作不成功,并放弃了寻找工作,因此他们未被算在失业者之内。
这种行为使失业统计数字偏低。
2.失业的分类宏观经济学通常将失业分为三种类型,即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以及周期性失业。
(1)摩擦性失业指劳动力在正常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
摩擦性失业量的大小取决于劳动力流动性的大小和寻找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由于在动态经济中,劳动力的流动是正常的,所以摩擦性失业的存在也是正常的。
(2)结构性失业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七版)考研笔记 - 2
第2篇古典理论:长期中的经济本篇主干知识框架:第3章 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一般均衡模型)本章分析的出发点(教材图3-1)本章主干知识框架:3.1 什么决定了产品与服务的总生产(略) 3.2 国民收入如何分配给生产要素:新古典分配理论②对任何一种生产要素支付的价格都取决于该要素服务的供给和需求。
由于已假设供给是固定的,所以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
需求曲线向下倾斜。
两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均衡的要素价格。
为了理解要素价格和收入分配,必须考察生产要素的需求,为此我们从研究一个典型企业使用多少生产要素的决策问题开始。
②新古典分配理论,neoclassical theory of distribution.3.2.1 企业如何决策→要素需求→要素价格(一)竞争性企业面临的决策:利润=PF (K,L )−WL −RK假设企业是竞争性的,将产出和投入的价格都视为由市场条件决定(价格接受者)。
(二)MPL ↓⇒劳动需求曲线大多数生产函数具有边际产量递减的性质:在资本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劳动量的增加,劳动边际产量递减。
企业多雇佣一单位劳动的利润变化是: ∆利润=P x MPL-W 。
竞争性企业对劳动的需求由下式决定:P x MPL=W 或者MPL=W/P (实际工资)为了使利润最大化,企业雇佣劳动,直到劳动的边际产量等于实际工资这一点为止。
由于MPL 随着L 增加而递减,故MPL 曲线向下倾斜。
企业雇用工人知道司机工资等于MPL 位置。
因此,MPL 曲线也就是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
(三)资本MPK(↓)与资本需求:MPK=R/P (实际租赁价格) (四)总结:总之,竞争性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关于要素使用的决策都遵循着一个简单规划:企业需要每一种生产要素,直到该要素的边际产量减少到等于其实际要素价值为止。
3.2.2 国民收入的划分经济利润=Y −MPL ∗L −MPK ∗K 或,Y =MPL ∗L +MPK ∗K +经济利润经济利润有多少呢? 若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则经济利润必为零。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一、概念题1.稀缺性(scarcity)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
”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经济学(economics)答: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时下经常见诸国内报刊文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自从凯恩斯的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于1936年发表之后,西方经济学界对经济学的研究便分为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或个人,作为生产者的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或生产要素市场)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的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
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主要着眼于对经济总量的研究。
3.效率(efficiency)答:效率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值,或者是效益与成本之比值,如果比值大,效率就高;反之,比值小,效率就低。
效率与产出或者收益的大小成正比,而与成本或投入成反比,也就是说,如果想提高效率,必须降低成本或投入,提高收益或产出。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一、概念题1.稀缺性(scarcity)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
”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经济学(economics)答: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时下经常见诸国内报刊文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自从凯恩斯的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于1936年发表之后,西方经济学界对经济学的研究便分为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或个人,作为生产者的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或生产要素市场)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的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
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主要着眼于对经济总量的研究。
3.效率(efficiency)答:效率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值,或者是效益与成本之比值,如果比值大,效率就高;反之,比值小,效率就低。
效率与产出或者收益的大小成正比,而与成本或投入成反比,也就是说,如果想提高效率,必须降低成本或投入,提高收益或产出。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金融学的基本工具)课后习题详解【圣才出品】
第27章金融学的基本工具一、概念题1.金融学(finance)答:金融学指研究货币领域的理论及货币资本资源的配置与选择,货币与经济的关系及货币对经济的影响,现代银行体系的理论与经营活动的学科。
在金融学领域中最早作出开创性贡献的经济学家是约翰·古斯塔夫·克纳特·维克塞尔(Johan Gustaf Knut Wicksell)。
他首先把传统经济学中的货币理论与相对价格理论这两个没有内在联系的部分结合起来,并形成逻辑上一致的理论体系。
在维克塞尔看来,货币不是覆盖于实物经济上的一层“面纱”,货币对于经济起着十分主动的作用,并使得经济随时发生变动或失去均衡。
在此基础上,维克塞尔又把静态的货币数量说引入时间因素,从动态的角度加以进一步分析,从而使货币理论与金融理论相融合,并且从这一全新的视角出发,对经济周期作出新的解释,同时为后来者铺平了宏观经济分析的道路。
20世纪影响最大的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也是把货币金融问题作为研究的重心,旨在探求金融货币与经济的联系,同时把货币分析渗透到其理论体系的各个环节中去,使货币理论从价格水平的理论转变为整个产出与就业的预期理论。
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米尔顿·弗里德曼(M.Friedman)为主要代表的现代货币学派更是把货币的重要性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认为物价、就业与产出等变化全是源于货币的变化,货币量的变化不必通过利率的传导便可直接影响到经济。
金融学所涵盖的内容极为丰富,诸如货币原理、货币信用与利息原理、金融市场与银行体系、储蓄与投资、保险、信托、证券交易、货币理论、货币政策、汇率及国际金融等。
随着当代社会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金融学也处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现代数学方法、动态分析方法及信息论原理与管理学理论也不断地向金融学领域渗透。
这不仅使金融学在体系上日趋完整,而且在方法论上也更趋完善。
(NEW)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复习全书【核心讲义+模拟试题详解】
目 录
第一部分 核心讲义
第1篇 导 言
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
第2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第2篇 市场如何运行
第4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第5章 弹性及其应用
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第3篇 市场和福利
第7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第8章 应用:赋税的代价
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
第4篇 公共部门经济学
第10章 外部性
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第12章 税制的设计
第5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
第13章 生产成本
第14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第15章 垄 断
第16章 垄断竞争
第17章 寡 头
第6篇 劳动市场经济学
第18章 生产要素市场
第19章 收入与歧视
第20章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第7篇 深入研究的论题
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
第22章 微观经济学前沿
第二部分 模拟试题及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二)。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复习全书【核心》读书笔记PPT模板思维导图下载
第一部分 核心讲义
第1篇 导 言
第2篇 市场如何 运行
第3篇 市场和福 利
第4篇 公共部门 经济学
第6篇 劳动市场 经济学
第5篇 企业行为 与产业组织
第7篇 深入研究 的论题
第2章 像经济学 家一样思考
第1章 经济学十 大原理
第3章 相互依存 性与贸易的好处
第5章 弹性及其 应用
第4章 供给与需 求的市场力量
第6章 供给、需 求与政府政策
第8章 应用:赋 税的代价
第7章 消费者、 生产者与市场效
率
第9章 应用:国 际贸易
第11章 公共物 品和公共资源
第10章 外部性
第12章 税制的 设计
第13章 生产 1
成本
2
第14章 竞争 市场上的企业
3 第15章 垄
断
4 第16章 垄断
竞争
5 第17章 寡
头
第19章 收入与 歧视
《 曼 昆 《 经 济 学 原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理(微观经济学分 册)》(第7版) 复习全书【核心》
思维导图PPT模板
目录
01 第一部分 核心讲义
02
第二部分 模拟试题及 详解
本书是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教材的配套电子书,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 部分为核心讲义。遵循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教材体系,参照各高校考研真题和期末 考试试卷,共分为22章,全面讲解考试重点难点内容,帮助学员巩固知识,梳理要点,从而轻松应考。第二部分 为模拟试题及详解。根据各高校历年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及热门考点精心编写了两套考前模拟试题,并提供详尽、 标准解答。
第18章 生产要 素市场
曼昆版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七版课后题及答案
二十三章1下列每种交易会影响CDP的哪一部分(如果有影响的话)?并解释之。
A.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
答: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会增加GDP 中的消费(C)部分,因为家庭用于家用电器的支出计算在消费的耐用品类中。
B.杰妮姑妈买了一所新房子。
答:杰妮姑妈买了一所新房子会增加GDP 中的投资(1)部分,因为家庭住宅能长期供人居住,提供服务。
它比一般耐用消费品的使用寿命更长,因此把住宅房屋的投资计算在投资中。
C.福特汽车公司由其存货中出售了一部雷鸟牌汽车。
答:福利汽车公司由其存货中出售了一部雷鸟牌汽车会减少现期GDP 中的投资,因为销售中间物品存货时,企业的存货投资是负的,因而减少了当期的GDP。
C.你买了一个比萨饼。
答:我买了一个比萨饼会增加GDP 中的消费(C),因为我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计算在消费的非耐用品类中。
D.加利福尼亚重新铺设了101 号高速公路。
答:加利福尼亚重新铺设了101 号高速公路增加了GDP中的政府购买(G),因为修建高速公路是政府的行为。
E.你的父母购买了一瓶法国红酒。
答:我的父母购买了一瓶法国红酒会减少GDP中的净出口(NX),因为法国红酒是进口食品,它的购买增加了美国的进口。
F.本田公司扩大其在俄亥俄州马利斯维尔的工厂。
答:本田公司扩大其在俄亥俄州马利斯维尔的工厂增加了GDP中的净出口(NX),因为本田公司是一家日本企业,它在美国的投资减少了美国对日本本田汽车的进口,使NX 增加2.GDP组成部分中的“政府购买”并不包括用于社会保障这类转移支付的支出。
想想GDP 的定义,解释为什么转移支付不包括在政府购买内?答:因为转移支付并不是要交换现在生产的物品或劳务,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转移支付就像税收和回扣一样。
转移支付和税收一样改变了家庭收入,但并没有反映经济的生产。
由于GDP 是要衡量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从物品与劳务的生产中得到的收入,所以,不把转移支付包括在政府购买内。
6.考虑以下美国GDP的数据:A.1996 年到1997 年间名义收入增长率是多少?(注意:增长率是一个时期到下一个时期百分比的变动。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七版课后答案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七版课后答案【篇一: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宏观经济学科学)】txt>第1篇导言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答: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对,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
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及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对宏观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的历史十分悠久,但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
现代宏观经济学诞生的标志是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宏观经济学在20世纪30年代奠定基础,二战后逐步走向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20世纪60年代后的“滞胀”问题使凯恩斯主义的统治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并形成了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等学派对立争论的局面,20世纪90年代新凯恩斯主义的形成又使国家干预思想占据主流。
宏观经济学是当代发展最为迅猛,应用最为广泛,因而也是最为重要的经济学学科。
2.实际gdp(real gdp)答:实际gdp指用以前某一年的价格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当年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它衡量在两个不同时期经济中的产品产量变化,以相同的价格或不变金额来计算两个时期所生产的所有产品的价值。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一国收入的衡量)课后习题详解【圣才出品】
第8篇宏观经济学的数据第23章一国收入的衡量一、概念题1.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答:微观经济学指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他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的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以市场经济中的单个消费者(或称家户、家庭)和生产者(或称厂商、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他们的消费决策或生产决策,来说明消费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的决定及其变动,进而说明稀缺性的资源如何得到最有效的配置。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目的是为了论证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原理,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价格机制。
因此,微观经济学又被称为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主要解决的问题可以概括为: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其基本假设为:(1)经济行为个体是进行自由的、分散化决策的理性经济人,即消费者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生产者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
(2)完全竞争和完全信息。
微观经济学从这两个基本假定出发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就构成了它的主要内容,具体地,它包括:①供求规律;②消费者行为理论,它构成消费品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③生产者行为理论或厂商理论,它构成消费品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④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理论或分配理论;⑤一般均衡理论;⑥福利经济学;⑦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2.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答:宏观经济学是与“微观经济学”相对而言的,指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的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对宏观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的历史十分悠久,但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
《宏观经济学》考研曼昆6、7版讲义与考研复习笔记
《宏观经济学》考研曼昆6、7版讲义与考研复习笔记第一部分开篇导读及本书点评一、开篇导读一、教材及教辅、课程、题库简介1教材: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曼昆著,卢远瞩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教辅:(两本,圣才考研网主编,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曼昆《宏观经济学》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版)3课程和题库: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网授精讲班【教材精讲+考研真题串讲】曼昆《宏观经济学》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二、本教材与其他经典教材的比较曼昆《宏观经济学》、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和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等经典教材被各高校经济类专业列为考研考博参考书目。
为了便于学员复习,下面特将曼昆《宏观经济学》与其他经典教材作简单对比。
曼昆《宏观经济学》与其他经典教材相比较:1.从难易程度看曼昆《宏观经济学》属于中级宏观经济学教材,难度适中。
相对来说,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较为简单,属于初级偏中级宏观经济学教材,可供第一轮复习用;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行文简单、说理浅显,引用大量的案例来说明经济学原理如何应用于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可供初学者用;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也属于中级宏观经济学教材,体系清楚,客观地表述和评价了各学派的观点,也被众多高校作为考研考博参考书目;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属于高级宏观经济学教材,该书经济增长部分写得特别精彩,可参照复习。
2.从内容体系来看曼昆《宏观经济学》体系完整,把凯恩斯主义和古典理论的观点进行了整合,对新凯恩斯主义微观基础模型做了比较详细的探讨。
相对来说,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偏重于阐述凯恩斯学派的思想,对于古典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等着墨不多;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更多是介绍经济学原理及其应用和政策分析,而不是正式的经济学模型;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内容全面,融合了经济领域的学术共识,并客观地表述和评价了各学派的观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经典教材;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等教材偏重于阐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思想,分析方法有一定差异。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课后习题详解【圣才出
第11篇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第31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一、概念题1.封闭经济(closed economy)答:封闭经济又称“孤立地区的经济”、“闭关自守的经济”,指不与世界其他经济进行交易的经济。
在这样的经济中,没有人同该经济以外的任何人有任何业务或贸易往来,即封闭经济不允许有任何越境的进出口。
在宏观经济学中,它是只包括个人、厂商和政府而没有国外经济部门,因而又称之为“三部门经济”。
现实中并不存在封闭经济,这仅仅是一个理论上的假设。
建立“封闭经济”假设的目的是为了使我们能由简单到复杂地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
有利于分析经济中最基本的总量之间的关系。
具体而言,就是在排除国际经济往来影响的情况下,分析消费、投资和政府预算如何决定国民收入与就业。
这个假设符合经济学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到深的分析思路。
封闭经济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经济活动中,生产要素的配置和产品的供求自我循环、自求平衡的状态。
有两种情况:①在自然经济下,各个国家或地区基本上都是封闭经济。
②在商品经济下,一个国家或地区基本上没有对外贸易,或对外贸易在整个经济活动中所占的比例很小。
由于这种经济与外地市场或世界市场没有更多的联系,便构成了自身封闭式循环。
2.开放经济(open economy)答:开放经济是与“封闭经济”相对而言的,指自由地与世界其他经济进行交易的经济。
“开放经济”包括个人、厂商、政府和国外经济部门等四个部分,所以又称之为“四部门经济”。
开放经济既考虑了消费、投资和政府预算对一个经济体产生的影响,也考虑到了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对一个经济体的影响。
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开放经济并非是人们想象中的那种只要具有对外经济联系就算得上开放的经济。
严格来说,在开放经济中,任何个人可以和本地区之外的任何一个人发生自由的业务关系,也就是说,在这种经济中,货物进出口和生产要素跨国流动不存在限制。
一个经济体的开放程度可以用进口与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