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欺凌防范与处理操作指引
校园欺凌防范与处理操作指引
近些年来,校园欺凌事件在各地学校时有发生,不同程度地损害了部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引起了广大学生家长的忧虑,也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日,长期致力于教育法律问题的研究和实务处理工作的北京市冠衡律师事2211月务所雷思明律师,以个人名义发布了国内首个《校园欺凌防范与处理操作指引》,旨在帮助、引导学校有效预防与合法、规范处理发生在学生之间的欺凌行为。
校园欺凌防范与处理操作指引第一章概述1.为了有效防范和规范处理学生欺凌行为,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规定,制定本指引。
2.本指引适用于小学、中学、职高、中专、技校。
幼儿园、高等院校可参照执行。
3.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校园欺凌行为对当事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格发展会产生长期的、程度不一的负面影响,也损害学生1之间正常的人际关系,破坏学校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对校园欺凌行为处置不及时,有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甚至会演变成公共事件,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
4.治理校园欺凌重在预防,要建立完善的防范制度。
一旦发生校园欺凌行为,学校要及时依法依规进行处置,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还应做好善后工作,持续对当事学生进行追踪观察和辅导教育,帮助学生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
第二章校园欺凌的日常预防5.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的,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的,恃强凌弱,给他人造成身体或精神上的痛苦的欺负、侮辱行为。
欺凌行为一般要求具有“持续性”、“反复性”的特征,但是给他人造成明显的肉体或精神伤害的,可以不受这一特征的限制。
6.校园欺凌的形式一般可以分为四类:肢体欺凌,语言欺凌,关系欺凌(亦称社交欺凌),网络欺凌。
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各种行为:(1)对受害者的身体进行攻击,包括拳打脚踢、掌掴、推撞、绊倒、用硬物锐器攻击、拉扯头发、朝受害者身上抛扔硬物或抛洒污秽之物等。
学生欺凌防范与处理操作指引
学生欺凌防范与处理操作指引学生欺凌是指学校中一个学生或一群学生对另一个学生进行恶意、侮辱、侵犯甚至暴力行为的现象。
这种行为不仅对受害者造成身心伤害,还会对整个学校氛围和教育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保障学生的权益和打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校环境,学生欺凌防范与处理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学校作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负有保护学生权益的职责。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份学生欺凌防范与处理的操作指引,以帮助教师、学生和家长们更好地应对学生欺凌问题。
一、了解和认识学生欺凌的特征学生欺凌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言语上的恶意侮辱、身体上的殴打、排挤、网络欺凌等。
了解和认识学生欺凌的特征对识别和预防学生欺凌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学生欺凌特征,供大家参考:1. 身体上的伤害:受害学生身上常有未解释的伤痕、瘀伤或擦伤,可能被打、踢、推等。
2. 心理状态的改变:受害学生情绪低落、沮丧,缺乏自信心,经常表现出孤独、亲密关系问题等。
3. 社交问题:受害学生被其他同学排斥、孤立,缺乏交友圈,频繁更换座位,避免接触特定的同学,经常表现出社交困难。
4. 学业问题:受害学生学习成绩下降,缺乏学习动力,常缺席或逃课。
5. 财物丢失或损毁:受害学生的财物经常被损坏、丢失,可能是遭受了同学的恶意破坏。
二、预防学生欺凌的措施预防学生欺凌需要全员参与,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都要共同努力。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预防措施:1. 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学校要树立尊重、宽容、平等的价值观,鼓励学生友善相处,搭建和谐的校园环境。
2. 开展心理教育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欺凌的能力。
3. 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学校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监管,及时发现和制止学生欺凌行为。
4. 提供帮助渠道:学校要及时建立学生咨询和举报渠道,让学生能够主动寻求帮助并举报欺凌行为。
5. 通过家校合作预防欺凌:学校和家长要加强沟通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行为和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学校欺凌事件处置流程【推荐】
学校欺凌事件处置流程【推荐】一、引言学校欺凌事件对受害者、欺凌者和学校均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对受害者造成长期的心理创伤。
为有效预防和处置学校欺凌事件,保障师生身心健康,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制定本处置流程。
二、预防措施1. 加强教育引导(1)将反欺凌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定期组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反欺凌意识。
(2)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对欺凌现象的认知和干预能力。
2. 建立健全制度(1)制定学校反欺凌规定,明确欺凌行为的界定、处罚措施等。
(2)建立学生行为档案,对有欺凌行为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和干预。
3. 加强家校合作(1)定期召开家长会,宣传反欺凌知识,提高家长对欺凌问题的关注。
(2)建立家长微信群、QQ群等沟通平台,及时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共同预防欺凌事件。
三、发现与报告1. 发现(1)教师、同学、家长等发现欺凌行为时,应立即制止。
(2)受害者或目击者应主动向老师、学校反映情况。
2. 报告(1)发现欺凌行为的教师、家长等,应立即向学校领导报告。
(2)学校领导接到报告后,应及时了解情况,启动处置流程。
四、处置流程1. 立案调查(1)学校成立调查组,对欺凌事件进行调查。
(2)调查组应收集相关证据,包括但不限于询问当事人、目击者、查阅相关资料等。
(3)调查组应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形成调查报告。
2. 处理措施(1)根据调查结果,对欺凌者进行批评教育,必要时给予纪律处分。
(2)对受害者进行心理疏导,协助其恢复正常学习生活。
(3)对涉及欺凌行为的班级进行整改,加强班级管理。
3. 通报处理结果(1)学校应将处理结果告知当事人及家长。
(2)在学校范围内通报处理结果,以警示其他学生。
4. 跟进与反馈(1)学校对欺凌者和受害者进行定期跟进,了解其改正情况和心理状况。
(2)学校应及时向教育行政部门报告欺凌事件处理情况,接受监督。
五、后续工作1. 加强对欺凌行为的预防(1)持续开展反欺凌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校园暴力和学生欺凌应急处置预案和处理流程
校园暴力和学生欺凌应急处置预案和处理流程一、背景近年来,校园暴力和学生欺凌事件在我国频繁发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学校必须制定一套完善的应急处置预案和处理流程。
二、目的1. 预防和减少校园暴力和学生欺凌事件的发生。
2. 及时、有效地处置校园暴力和学生欺凌事件,保护受害学生的权益。
3. 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4. 建立健全校园暴力和学生欺凌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确保校园的安全稳定。
三、应急处置预案和处理流程1. 预防措施(1)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完善校园监控设施。
(2)定期开展校园暴力和学生欺凌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
(3)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及时发现和干预心理问题。
(4)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5)建立学生欺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欺凌行为。
2. 应急处置程序(1)事件报告:发现校园暴力和学生欺凌事件,立即向学校领导报告,并按照领导指示采取相应措施。
(2)现场处置:立即制止欺凌行为,保护受害学生,疏散围观学生,维护现场秩序。
(3)调查取证:对欺凌事件进行调查,收集证据,查明事件原因和责任。
(4)处理欺凌者:根据欺凌行为的性质和程度,对欺凌者进行批评教育、纪律处分或其他处理。
(5)帮扶受害者:对受害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医疗救治、法律援助等帮助,维护其合法权益。
(6)总结经验教训:对欺凌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3. 处理流程(1)事件发生后,首遇人立即向班主任或学校领导报告。
(2)班主任或学校领导立即赶到现场,制止欺凌行为,保护受害学生。
(3)学校成立应急处置小组,对欺凌事件进行调查,收集证据。
(4)根据调查结果,对欺凌者进行处理,对受害者进行帮扶。
(5)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四、保障措施1. 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确保监控设施正常运行。
校园欺凌事件预防与处理应急预案及流程
校园欺凌事件预防与处理应急预案及流程一、引言校园欺凌事件是指在学校范围内,学生之间、学生与教职工之间,由于矛盾、冲突、歧视等原因,采取殴打、恐吓、侮辱、勒索、诽谤、散布谣言等手段,对他人身体、心理、精神造成伤害的行为。
为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事件,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维护校园和谐稳定,特制定本应急预案及流程。
二、预防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1)开展反欺凌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对欺凌行为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
(2)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班会等形式,宣传反欺凌法律法规,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应对欺凌事件的能力。
2.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1)制定校园欺凌预防与处理制度,明确欺凌行为的界定、处理程序和责任追究。
(2)建立健全学生行为规范,加强日常行为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良行为。
(3)建立健全教职工职业道德规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防范教职工参与或纵容欺凌行为。
3. 加强家校合作(1)定期开展家长座谈会,宣传反欺凌知识,提高家长对欺凌行为的认识。
(2)建立家长委员会,共同参与校园欺凌防治工作,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3)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表现,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4. 加强校园安全管理(1)加强校园安保力量,确保校园安全。
(2)严格落实校园安全责任制,加强对校园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
(3)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防止校外不良势力侵入校园。
三、处理流程1. 发现欺凌事件(1)发现欺凌事件后,立即采取措施制止,保护受害学生,防止事态扩大。
(2)及时了解事件情况,收集相关证据,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
2. 报告与处理(1)立即向学校领导报告,启动应急预案。
(2)根据欺凌事件的性质和情节,依法依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3)对受害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恢复正常学习生活。
3. 调查与取证(1)成立调查组,对欺凌事件进行全面调查。
(2)收集相关证据,查明事件真相,分清责任。
学生欺凌事件处理及干预流程(范文)
学生欺凌事件处理及干预流程(范文)一、前言学生欺凌事件是校园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它不仅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还破坏了校园的安全与和谐氛围。
为了有效预防和处理学生欺凌事件,学校、家长、社会各方应共同努力,建立健全的处理及干预机制。
本文将详细阐述学生欺凌事件的预防、识别、处理及后续干预的全流程,旨在为教育工作者及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二、预防措施1. 加强教育宣传定期开展反欺凌教育:通过主题班会、讲座、宣传片等形式,向学生普及欺凌的定义、危害及应对方法。
营造积极校园文化:倡导尊重、友爱、包容的校园文化,树立正面榜样,鼓励学生互帮互助。
家长教育: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提高家长对欺凌问题的认识和重视,指导家长正确教育孩子。
2.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制定反欺凌政策:明确欺凌行为的定义、种类及处理办法,确保有章可循。
设立举报机制:设立匿名举报箱、热线电话等,方便学生、家长、教师及时报告欺凌事件。
培训教职工:定期对教职工进行反欺凌培训,提高其识别和处理欺凌事件的能力。
3. 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完善监控设施:在校园内重点区域安装监控摄像头,减少监控死角。
加强巡逻检查:安保人员定期巡逻,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欺凌行为。
建立学生互助小组:鼓励学生成立互助小组,相互监督,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三、识别与报告1. 识别欺凌行为直接欺凌:包括肢体攻击、言语侮辱、财物抢夺等。
间接欺凌:包括散布谣言、排挤孤立、网络欺凌等。
心理欺凌:包括威胁恐吓、心理操控等。
2. 观察学生异常表现受害者表现:情绪低落、学习成绩下降、社交退缩、身体伤痕等。
施暴者表现:行为霸道、情绪易怒、对他人缺乏同理心等。
3. 建立多渠道报告机制学生报告:鼓励学生主动报告欺凌行为,保护举报人隐私。
教师报告:教师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履行监护职责。
家长报告:家长发现孩子异常表现,应与学校沟通,共同解决问题。
四、事件处理1. 初步调查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调查程序:由学校成立的反欺凌工作小组负责调查。
校园欺凌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
校园欺凌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一、前言校园欺凌是指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发生的,一方或多方对另一方进行欺凌的行为。
为了预防和制止校园欺凌,保护学生身心健康,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1.成立校园欺凌应急处置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德育、安全、后勤等工作的副校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年级组长、班主任、心理咨询师、保卫人员等。
2.校园欺凌应急处置小组负责制定校园欺凌应急预案,组织培训和演练,处理校园欺凌事件,以及与其他部门协作等。
三、预防措施1.开展宣传教育。
通过班会、讲座、海报等形式,宣传校园欺凌的危害性,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2.加强德育教育。
将德育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增强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3.建立健全师生沟通机制。
鼓励学生向老师、家长、学校反映校园欺凌行为,及时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和校园动态。
4.加强校园安全管理。
严格门禁制度,加强对校园及周边环境的巡查,及时发现和制止校园欺凌行为。
5.建立校园欺凌举报制度。
设立举报电话、邮箱等,方便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举报校园欺凌行为。
四、应急处置流程1.发现校园欺凌行为,立即制止并报告给班主任或学校领导。
2.班主任或学校领导及时了解情况,并报告给校园欺凌应急处置小组。
3.校园欺凌应急处置小组启动应急预案,组织调查取证,确认欺凌事实。
4.对欺凌行为进行批评教育,督促欺凌者向受害者道歉并赔偿损失。
5.对受害者进行心理疏导,提供必要的关爱和支持。
6.加强与家长、社区的沟通协作,共同关注和解决校园欺凌问题。
7.定期召开校园欺凌应急处置小组会议,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五、后期工作1.对校园欺凌事件进行深入剖析,找出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2.加强对校园欺凌应急处置小组成员的培训,提高应对校园欺凌事件的能力。
3.定期开展校园欺凌应急处置演练,提高师生应对校园欺凌事件的熟练度。
4.持续关注欺凌者和受害者,确保事件得到妥善处理,避免再次发生。
校园防欺凌安全操作手册
校园防欺凌安全操作手册校园,本应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乐园,但校园欺凌的出现却给这片净土蒙上了阴影。
为了让孩子们能在安全、和谐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我们有必要了解并掌握校园防欺凌的方法和措施。
这本操作手册将为您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指导。
一、认识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是指在校园内外发生的,可能造成受害者身体、心理、性等方面伤害的一种攻击性行为。
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形式:1、身体欺凌这是最直接、明显的欺凌方式,如殴打、踢踹、推搡、抢夺财物等,对受害者的身体造成伤害。
2、言语欺凌通过辱骂、嘲讽、恐吓、起恶意绰号等言语手段,对受害者的心理进行攻击。
3、社交欺凌故意孤立受害者,散布谣言、诽谤,破坏其社交关系,使其在群体中被排斥。
4、网络欺凌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渠道,发布侮辱、威胁性的信息或图片,对受害者进行骚扰和攻击。
二、校园欺凌的危害校园欺凌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身体上的伤痛或许会随着时间逐渐愈合,但心理上的创伤却可能长期存在,导致受害者出现自卑、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问题,甚至影响其学习成绩和未来的发展。
对于欺凌者来说,这种不良行为不仅会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形象,还可能导致违法犯罪,给自己的未来蒙上阴影。
同时,校园欺凌也会破坏学校的正常秩序和风气,影响全体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三、预防校园欺凌的方法1、学校方面(1)制定明确的校规校纪,对校园欺凌行为零容忍,并严格执行处罚制度。
(2)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增加监控设备,确保校园内各个角落的安全。
(3)开展预防校园欺凌的教育课程和活动,提高学生对欺凌行为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4)建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他们处理人际关系和情绪问题。
2、教师方面(1)密切关注学生的行为和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欺凌迹象。
(2)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营造公正、平等、和谐的班级氛围。
(3)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3、家长方面(1)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教育他们尊重他人,不欺负弱小。
学生欺凌事件处理规程
学生欺凌事件处理规程学生欺凌是指在学校或校外,一个或多个学生对其他学生进行侮辱、恐吓、威胁、体罚、排斥等行为的现象。
这种现象严重影响着被欺凌学生的身心健康,破坏了学校和谐稳定的氛围,需要加强对欺凌事件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本文将从预防欺凌、发现欺凌和处理欺凌三个方面展开回答,力求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学生欺凌事件处理规程。
一、预防欺凌预防欺凌是防止欺凌事件发生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该制定相关规定和政策,加强师生的教育与培训。
首先,要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对欺凌的认识,加强他们的道德意识和互助意识。
校方可以开展主题班会、心理辅导等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他人的差异性,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关爱与帮助他人的精神。
其次,学校应该建立并完善相应的监管机制,加强校园安全监控,提高教职工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观察,及时发现和判断欺凌行为。
最后,学校要与家长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及时反馈学生在校内的表现和问题,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二、发现欺凌及时、准确地发现欺凌行为对于保护被欺凌学生的权益至关重要。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信息采集和处理机制,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到发现欺凌过程中来。
首先,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教育,告诉他们如何发现欺凌行为。
可以开展有关欺凌的知识讲座和讨论课,让学生了解欺凌行为的形式和特点。
其次,学校可以设置“心理热线”和网络平台等渠道,供学生及时报告欺凌行为。
这些渠道要保证学生举报信息的保密性和真实性,以确保被欺凌学生的权益不受侵害。
最后,学校要鼓励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班级要形成良好的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和信任,减少欺凌事件的发生。
三、处理欺凌对学生欺凌事件的处理要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保障被欺凌学生的权益。
首先,学校应建立一个专门的欺凌事件处理小组,负责处理和调查欺凌事件。
这个小组由学校领导、心理辅导员、班主任、家长代表等组成,既能保证公正性,又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和家庭环境等特点。
学校欺凌行为防范与处理指南
学校欺凌行为防范与处理指南引言学校欺凌已成为当代学校教育中的严重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有责任为学校和家长提供一些防范与处理指南,以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防范学校欺凌的重要原则、防范与处理学校欺凌的方法和应对学校欺凌的心理健康支持。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形成一个积极、和谐的教育环境,建设一个更美好的学校。
第一部分:防范学校欺凌的重要原则1.1 营造和谐团结的学校文化学校应推行以尊重、理解、包容和友善为核心的文化。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应基于平等和尊重,不应鼓励和纵容任何形式的欺凌。
1.2 建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机制学校需要明确规定欺凌行为的定义及其严重程度,并建立相应的制度。
制定奖励机制以鼓励积极行为,制定惩罚机制以遏制欺凌行为的出现。
第二部分:防范与处理学校欺凌的方法2.1 提供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当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的自尊、自信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课程和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他们的社交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加强家校合作学校和家长之间应建立紧密的联系和沟通渠道,密切关注学生的行为和表现。
学校应定期组织家长会,向家长传达学校对于欺凌问题的态度和预防措施,同时也倾听家长的反馈和建议。
2.3 提供多样化的社交交往机会学校应提供丰富的社交交往机会,鼓励学生参与团队活动和社区服务。
多样化的社交经历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合作精神和友谊,减少他们被欺凌的可能性。
第三部分:应对学校欺凌的心理健康支持3.1 建立专业的咨询和支持机制学校应建立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支持机构,为遭受欺凌的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
同时,教师也应接受相关培训,提升自身的心理咨询能力,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
3.2 加强学校社区的监督与参与学校社区应密切关注学校欺凌问题的发生和处理,鼓励学生、父母和社会各界参与到学校欺凌问题的预防与处理中来。
监督机制的建立可以确保学校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欺凌行为。
校园欺凌防范与处理操作指引
校园欺凌防范与处理操作指引一、背景随着社会发展,校园欺凌问题日益突出,给学校管理和学生健康成长带来严重挑战。
为了有效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行为,制定本操作指引。
二、目标建立校园欺凌防范与处理机制,提高教职员工和学生的防范意识,促进和谐校园氛围。
三、具体措施1. 学校管理层•设立校园欺凌防范小组,负责制定具体的防范方案和处理措施。
•建立投诉渠道,并确保学生能够匿名举报欺凌行为。
•定期组织校园欺凌防范教育培训,提高教职员工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2. 全体教职员工•了解校园欺凌的概念和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关怀和指导。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
•加强对学生行为的观察和监督,及时发现并干预欺凌行为。
3. 学生•了解并遵守学校的行为规范和学生守则,不参与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
•学会通过正确的方式解决自己的问题,积极主动地寻求帮助。
4. 欺凌处理流程•根据举报情况,及时展开调查,保护受害学生的隐私和安全。
•针对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包括教育惩戒、心理疏导等。
•如果违规行为严重,将依法处理,并给予必要的惩处。
四、效果评估定期开展校园欺凌防范与处理效果评估,收集学生、家长和教职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完善防范措施和处理机制。
五、总结只有全体师生共同努力,才能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
希望通过本操作指引的实施,能够有效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行为,让学校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
特殊应用场合1.特殊学生群体2.跨校联合防范特殊学生群体针对特殊学生群体,如残疾学生或者心理问题学生,需要增加以下条款:•教职员工需要接受相关特殊教育培训,了解如何更好地帮助特殊学生应对校园欺凌问题。
•学校制定针对特殊学生的个性化防范与处理方案,保障其权益和安全。
相关问题及注意事项:•问题:特殊学生群体容易成为其他学生欺凌的对象,处理起来可能更加复杂。
•解决办法:建立特殊学生关爱小组或者教职员工特殊学生管理小组,定期进行评估和帮助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学生欺凌防范与处理操作指引
学生欺凌防范与处理操作指引第一篇:学生欺凌防范与处理操作指引学生欺凌防范与处理操作指引目录第一章概述第二章学生欺凌的日常预防第三章学生欺凌的发现和举报第四章学校反欺凌机构的设立和反欺凌校规的制定第五章学生欺凌事件的处理程序第六章学生欺凌的善后处理第一章概述1.为了有效防范、规范处置学生欺凌行为,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等文件规定,制定本《规定》。
2.本指引适用于小学、中学、职高、中专、技校,幼儿园、高等院校可参照执行。
3.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校园欺凌行为对当事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格发展会产生长期的、程度不一的负面影响,也损害学生之间正常的人际关系,破坏学校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对校园欺凌行为处置不及时,有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甚至会演变成公共事件,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
4.治理校园欺凌重在预防,要建立完善的防范制度。
一旦发生校园欺凌行为,学校要及时依法依规进行处置,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还应做好善后工作,持续对当事学生进行追踪观察和辅导教育,帮助学生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
第二章学生欺凌的日常预防5.中小学生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包括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6.校园欺凌的形式一般可以分为四类:肢体欺凌,语言欺凌,关系欺凌(亦称社交欺凌),网络欺凌。
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各种行为:(1)对受害者的身体进行攻击,包括拳打脚踢、掌掴、推撞、绊倒、用硬物锐器攻击、拉扯头发、朝受害者身上抛扔硬物或抛洒污秽之物等。
(2)对受害者的物品进行攻击,包括抢夺他人物品、故意毁坏或弄脏他人物品、故意抛弃他人物品、故意隐匿他人物品,以及逼迫受害者毁坏自己的物品等。
学生欺凌防范与处理操作指引
学生欺凌防范与处理操作指引一、引言学生欺凌是指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因个人或团体利益而采取的攻击、侮辱、威胁、排斥、孤立等行为,对受害者造成身体、心理、精神上的伤害。
为了有效防范和处理学生欺凌事件,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特制定本操作指引。
二、学生欺凌的防范措施1. 加强教育引导(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2)开展法治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让学生了解欺凌行为的法律后果。
(3)开展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 建立良好的校园氛围(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团结、互助、和谐的校园氛围。
(2)加强班级管理,建立班级纪律,形成良好的班级秩序。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强化家校合作(1)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2)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增进家长对学校的了解和支持。
(3)共同教育学生,共同防范学生欺凌行为。
4. 建立完善的预防机制(1)建立学生欺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预防欺凌行为。
(2)建立学生欺凌举报机制,鼓励学生、家长、教师等发现欺凌行为及时举报。
(3)建立学生欺凌干预机制,对欺凌行为进行及时干预和处理。
三、学生欺凌的处理措施1. 及时介入(1)发现学生欺凌行为,及时介入,制止欺凌行为。
(2)对受害者进行关心和慰问,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2. 调查处理(1)对欺凌行为进行调查,查明事实真相。
(2)根据调查结果,对欺凌者进行批评教育,必要时给予纪律处分。
(3)对受害者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其恢复身心健康。
3. 加强监管(1)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良行为。
(2)加强对校园环境的监管,确保校园安全。
(3)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4. 建立长效机制(1)建立健全学生欺凌防范和处理制度,确保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学生欺凌防范与处理操作指引
学生欺凌防范与处理操作指引一、背景学生欺凌是学校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需要全校师生共同努力来预防和处理。
本操作指引旨在帮助学校建立健全的学生欺凌防范与处理机制,保障每位学生的安全与健康。
二、防范措施1. 学校政策制定学校应制定明确的学生欺凌防范政策,包括定义欺凌行为、禁止欺凌行为的处罚、欺凌举报渠道等,并确保全体师生了解并遵守。
2. 教育宣传定期进行学生欺凌相关的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对欺凌行为的认识,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际关系观念和行为准则。
3. 专业培训对教师和辅导员进行学生欺凌的相关培训,提高他们对学生欺凌行为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三、处理流程1. 接收举报学生或教师可通过书面或口头方式向相关部门(如班主任、辅导员、校长办公室)举报学生欺凌行为。
2. 调查核实学校应对举报进行调查核实,包括对当事人、目击者进行询问,收集相关证据材料。
3. 处理结果学校将依据调查结果,对涉及的学生欺凌行为进行相应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警告、处罚学习、学生心理辅导等。
四、监督检查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学生欺凌防范监督机制,定期对学生欺凌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以上为学生欺凌防范与处理操作指引,学校相关部门和全体师生应严格遵守执行,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安全的学习环境。
特殊应用场合:1.小学防欺凌方案–在小学防欺凌方案中,可以增加以下条款:•提供针对小学生的欺凌行为示例,并进行解释和讨论,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欺凌行为。
•加强家长参与,提供家长与学校沟通的渠道,并就如何帮助子女面对欺凌问题进行指导。
–相关问题和注意事项:•小学生可能不太清楚什么是欺凌行为,需要老师和家长进行耐心的解释和引导。
•解决办法:教师可通过绘画、故事等形式进行教育,引导学生辨别欺凌行为。
家长会议也可以定期举行,教育家长如何与孩子讨论欺凌问题,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防欺凌工作。
2.特殊教育学校防欺凌方案–在特殊教育学校防欺凌方案中,可以增加以下条款:•针对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特殊心理辅导和支持措施,以帮助这些学生更好地处理欺凌行为带来的心理压力。
学生欺凌防范及处理操作指引
学生欺凌防范及处理操作指引1. 背景介绍学生欺凌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给受害学生和受害者家庭带来严重的心理创伤和困扰。
为了有效预防和处理学生欺凌事件,学校需要建立并完善相关的操作指引,确保学生的安全和健康成长。
2. 目标通过制定学生欺凌防范及处理操作指引,实现以下目标:•提高师生对学生欺凌问题的认识和警惕性•减少学生欺凌事件的发生率•建立健全的学生欺凌事件处理机制3. 防范措施3.1 提高师生认识•开展学生欺凌相关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活动•在校园内设置学生欺凌防范宣传栏•鼓励学生互助、友善的校园文化3.2 建立监测机制•学校建立学生欺凌事件的匿名举报机制•定期进行校园安全检查,加强对学生活动区域的监督4. 处理操作指引4.1 事件报告•学生、老师或家长可通过学校设立的举报渠道报告学生欺凌事件•学校及时对报告进行核实和处理4.2 处理流程•根据学生欺凌事件的严重程度,学校将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受害学生将获得学校心理辅导和支持5. 评估和改进学校定期对学生欺凌防范及处理操作指引进行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和调整,以确保操作指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以上就是学生欺凌防范及处理操作指引的详细方案文档,希望能够对学校的工作有所帮助。
特殊应用场合1. 学生特殊教育需求针对学生特殊教育需求的场合,需要增加以下条款:•学校建立特殊教育学生欺凌防范和处理专门小组,负责对特殊教育学生是否受到欺凌进行监测和处理。
•为特殊教育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方案,以确保他们得到及时、有效的支持。
相关问题及解决办法•问题:特殊教育学生可能由于自身特殊情况,无法及时报告遭受欺凌。
–解决办法:学校通过特殊教育教师和辅导员加强与这些学生的沟通,建立信任关系,鼓励他们主动向老师或辅导员反映问题。
2. 国际学生欺凌防范针对国际学生的欺凌防范场合,需要增加以下条款:•学校开展国际学生文化交流活动,增加国际学生的融入感,减少因文化差异导致的欺凌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欺凌防与处理操作指引目录第一章概述第二章学生欺凌的日常预防第三章学生欺凌的发现和举报第四章学校反欺凌机构的设立和反欺凌校规的制定第五章学生欺凌事件的处理程序第六章学生欺凌的善后处理第一章概述1.为了有效防、规处置学生欺凌行为,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案》等文件规定,制定本《规定》。
2.本指引适用于小学、中学、职高、中专、技校,幼儿园、高等院校可参照执行。
3.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校园欺凌行为对当事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格发展会产生长期的、程度不一的负面影响,也损害学生之间正常的人际关系,破坏学校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对校园欺凌行为处置不及时,有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甚至会演变成公共事件,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
4.治理校园欺凌重在预防,要建立完善的防制度。
一旦发生校园欺凌行为,学校要及时依法依规进行处置,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还应做好善后工作,持续对当事学生进行追踪观察和辅导教育,帮助学生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
第二章学生欺凌的日常预防5.中小学生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包括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外、学生之间,一(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6.校园欺凌的形式一般可以分为四类:肢体欺凌,语言欺凌,关系欺凌(亦称社交欺凌),网络欺凌。
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各种行为:(1)对受害者的身体进行攻击,包括拳打脚踢、掌掴、推撞、绊倒、用硬物锐器攻击、拉扯头发、朝受害者身上抛扔硬物或抛洒污秽之物等。
(2)对受害者的物品进行攻击,包括抢夺他人物品、故意毁坏或弄脏他人物品、故意抛弃他人物品、故意隐匿他人物品,以及逼迫受害者毁坏自己的物品等。
(3)向受害者勒索财物,包括勒索金、物品等。
(4)威胁、强迫受害者去做有损自身身心健康和人格尊的事情,例如强迫其拍打自己、舔舐秽物、脱裤子、做淫秽动作等。
(5)威胁、强迫受害者为其提供劳务,如为其代写作业、代为值日或者为其跑腿等。
(6)用粗鄙的语言侮辱受害者,包括叫侮辱性的绰号,讥笑、贬损他人容貌、疾病和生理缺陷、种族、宗教信仰、性取向以及其他与他人不同之处等。
(7)故意编造、传播对受害者不利的谣言,使得受害者被同学、老师误解、受到处分、名誉受损。
例如造谣说受害者偷东西、打架、作弊等。
(8)画侮辱、猥亵、负面的图案,或者书写脏话、侮辱性文字,诋毁、中伤他人。
(9)在人际交往中,以羞辱他人或取乐为目的,故意排斥、孤立受害者,不让其加入某一群体或组织,或者阻止他人与受害者交往,或者在分组活动时拒绝与受害者同组。
(10)在微信、QQ、论坛等社交媒体上,通过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形式,攻击、侮辱受害者,或者散布关于受害者的谣言,或者公布受害者的隐私。
7.在班级中,对于有欺凌他人倾向的学生,学校、班主任和其他教师平时应当对其加强关注和管理,必要时应为其建立专门的行为管理档案。
以下几类学生容易成为欺凌者,(1)性格强势、霸道、较自我中心的学生;(2)崇尚暴力、缺乏同情心的学生;(3)平时常有抽烟、喝酒等违纪行为的学生;(4)非正式小群体中的领头人。
8.在班级中,以下几类学生容易成为被欺凌者,学校、班主任和其他教师平时应当对其加强关注,给予更多关爱,并注意培养其自信心和交往能力。
(1)在生理发展上比较迟缓或弱小的学生;(2)存在身体障碍或智力障碍的学生;(3)性格比较向、害羞、胆小的学生;(4)性格不合群、缺少朋友的学生。
9.学校、班级平时应加强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建设,营造团结、友爱、平等、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
应当按照的规定和要求,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明是非、知礼仪、珍爱生命、尊重他人、遵纪守法、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良好品质。
10.在学期初或学期中,要按照规定开展预防校园欺凌的专题教育。
学校应利用课堂教学、专题讲座、主题活动、班会、板报、知识竞赛、参观实践等多种渠道,通过呈现典型案例、设计问题讨论、组织角色扮演、学习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培养同理心和共情能力等式,让学生认识到欺凌行为可能给被欺凌者及其家庭造成的伤害后果,明白欺凌他人是违纪甚至违法的行为,是要受到教育惩戒甚至法律制裁的,平时不但自己不应实施欺凌行为,看见同学欺凌他人,还要予以制止或者及时向老师报告,而不能无动于衷地在一旁围观甚至“助威喝彩”;也让被欺凌的学生明白,受到欺凌并不是自己的过错,要及时告诉老师和家长,向师长求助并不丢脸,相信他们可以帮助自己渡过难关。
11.在学期中,学校应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发放专题宣传材料等途径,帮助家长了解防治学生欺凌的知识,督促其增强监护人责任意识,加强对孩子的管教,教育子女既不要对他人实施欺凌行为,又要学会保护自己免受他人欺凌。
12.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校园欺凌存着着高发时段和高发区域:(1)高发时段:①课间休息时间;②午休时间;③没有老师看管的活动课时间;④放学后;⑤上下学途中。
(2)高发区域:①学校厕所;②学生宿舍;③操场;④楼道;⑤教室;⑥校门口及边。
13.学校应当格落实值班、巡查制度,于学校负有安全管理职责的时间段和空间围,在校园欺凌高发时段,重点安排教师在校园欺凌高发区域值班、巡逻,及时发现、制止学生之间的欺凌行为,并做好教育和上报处理工作。
14.平时,学校应当做好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工作,禁止学生携带管制刀具、打火机、棍棒等危险物品进入学校。
有条件的学校,可在校园安装高清摄像头,在不侵犯学生隐私权的情况下,对重点区域进行覆盖,通过物防、技防手段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15.对于校门口治安形势较为复杂或者校门口及其边常发生学生被欺凌事件的学校,校应当主动与当地派出所联系,申请在校门口边设立治安岗亭,或者在上下学期间派出警力在校门口边值班巡逻,维持治安秩序。
学校还应通过格落实校门口值班制度、与家长配合做好学生上下学接送的交接工作等式,保证学生的安全。
第三章学生欺凌的发现和举报16.学校应当以便捷的形式建立校园欺凌举报通道,鼓励学生及时举报自己所遭遇或者旁观的学生欺凌行为。
尽可能设立多种举报通道,包括设立、信箱,开通热线,安排专人接待等。
举报通道要便于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
学校还可通过对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的式,了解学生当中可能存在的欺凌现象。
17.班主任应当经常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情况。
必要时,可通过在班级指定紧急事件报告员(也可由班干部兼任)、建立班级日志、向全班同学发放匿名调查问卷等式,了解本班可能存在的学生欺凌现象,第一时间获知班里发生的欺凌事件,并及时进行干预,防止事态升级。
18.当发现学生出现下列情形时,班主任和家长应当互相通报信息,并以妥当的式向学生本人了解原因,查明其是否遭受他人欺凌,必要时应及时上报学校处理。
(1)身体表面无故出现瘀伤、抓伤等人为伤痕;(2)书本、文具常常丢失或破损,或者频繁地向家长要;(3)如厕习惯变得反常,课间不去,改在课上去,或者非得回家才上厕所;(4)突然变得逃避上学,常常装病请假甚至逃学;(5)在校期间或者回家后,总是神情沮丧、情绪低落、精神恍惚;(6)学习时变得难以集中注意力,成绩急剧下滑;(7)突然变得焦虑、易怒,感叹活得没意思;(8)经常自责,甚至出现自伤自残行为;(9)频繁地出现失眠、噩梦、尿床等现象。
第四章学校反欺凌机构的设立和反欺凌校规的制定19.学校应当成立“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本校的学生欺凌防治工作,包括负责反欺凌教育、日常防、规章制度的制定、欺凌事件调查与处置、事后追踪观察和辅导教育等面的工作。
“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的成员应当包括校长、分管德育或安全工作的副校长、学校团组织或少先队负责人、学校德育干部、保卫干部、年级组长、班主任代表、学生家长代表、社区工作者、心理工作者、法律工作者等。
20.学校应当建章立制,制定关于校园欺凌的认定及违纪处理的规章制度(即反欺凌校规)。
例如制定《学生欺凌行为预防与违纪处理规定》(也可在综合性的校规校纪中抽出专门的章节,规定学生欺凌的处理制度)。
(1)通过制定反欺凌校规,明确告诉学生,学校禁止哪些学生欺凌行为,以及违规实施后可能遭受的教育惩戒或纪律处分。
(2)在制定反欺凌校规的时候,学校可采取“开门依法”的式,广泛动员学生、家长、教师等人员共同参与,集思广益,扩大校规的“群众基础”。
21.反欺凌校规制定之后,要向全体师生正式公布,并组织专门的宣传教育活动。
(1)通过宣传和教育,让学生及其家长了解反欺凌规定的容,明白防治校园欺凌的重要意义,从而增强学生遵守校规的自觉性,并减少在违规处理时可能遭遇的来及学生及其家长面的对抗情绪。
(2)为了强化宣传和教育效果,学校还可根据需要组织学生参加签名、宣誓等仪式活动。
第五章学生欺凌事件的处理程序22.学校应制定、完善对学生欺凌行为的处理流程,合法合规地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欺凌行为。
23.偶发且轻微的学生欺凌行为,可由“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授权班主任代表“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进行处理,处理式为:(1)责令欺凌者向被欺凌者当面或书面道歉,对欺凌者进行批评教育或者实施其他相应的教育惩戒。
(2)对被欺凌者进行安抚,给予其关怀、帮助和保护。
“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监督、指导、协助班主任处理此类欺凌行为。
24.下列欺凌行为,应当立即上报学校,由“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进行处理:(1)以暴力殴打的式实施欺凌行为的;(2)欺凌行为性质恶劣的(例如往他人身上泼洒粪便,哄骗、强迫他人吞食粪便、泥土、虫子、别人的口水,逼迫他人下跪,逼迫他人做淫秽动作,向他人勒索财等);(3)欺凌行为后果重的(例如给受害者造成明显的外伤,致使受害人精神非常痛苦甚至产生心理障碍,致使受害人畏惧上学,致使受害人自残甚至自杀);(4)欺凌行为影响恶劣的(例如引发本校学生或其家长集体抗议、谴责,被新闻媒体曝光而引发社会关注等);(5)违纪者虽然只是实施轻微的欺凌行为,但屡教不改的;(6)对欺凌行为的举报者进行打击报复的。
(7)其他应当由“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进行处理的欺凌事件。
25.无论是受害者或其家属自行投诉,还是知情者举报,抑或班主任或其他教职工上报,接到学生欺凌事件的报告之后,“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应当尽快着手进行处理,不得懈怠、拖延或隐瞒而不处理。
对于需要就诊的受害者,学校应当在第一时间配合家长将学生送往医院就诊,防止因延误治疗而导致病情加重。
26.由“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负责处理的欺凌事件,“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应当尽快成立调查小组,对欺凌事件的详情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