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欺凌防范与处理操作指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欺凌防与处理操作指引

目录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学生欺凌的日常预防

第三章学生欺凌的发现和举报

第四章学校反欺凌机构的设立和反欺凌校规的制定

第五章学生欺凌事件的处理程序

第六章学生欺凌的善后处理

第一章概述

1.为了有效防、规处置学生欺凌行为,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案》等文件规定,制定本《规定》。

2.本指引适用于小学、中学、职高、中专、技校,幼儿园、高等院校可参照执行。

3.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校园欺凌行为对当事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格发展会产生长期的、程度不一的负面影响,也损害学生之间正常的人际关系,破坏学校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对校园欺凌行为处置不及时,有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甚至会演变成公共事件,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

4.治理校园欺凌重在预防,要建立完善的防制度。一旦发生校园欺凌行为,学校要及时依法依规进行处置,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还应做好善后工作,持续对当事学生进行追踪观察和辅导教育,帮助学生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

第二章学生欺凌的日常预防

5.中小学生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包括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外、学生之间,一(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6.校园欺凌的形式一般可以分为四类:肢体欺凌,语言欺凌,关系欺凌(亦称社交欺凌),网络欺凌。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各种行为:

(1)对受害者的身体进行攻击,包括拳打脚踢、掌掴、推撞、绊倒、用硬物锐器攻击、拉扯头发、朝受害者身上抛扔硬物或抛洒污秽之物等。

(2)对受害者的物品进行攻击,包括抢夺他人物品、故意毁坏或弄脏他人物品、故意抛弃他人物品、故意隐匿他人物品,以及逼迫受害者毁坏自己的物品等。

(3)向受害者勒索财物,包括勒索金、物品等。

(4)威胁、强迫受害者去做有损自身身心健康和人格尊的事情,例如强迫其拍打自己、舔舐秽物、脱裤子、做淫秽动作等。

(5)威胁、强迫受害者为其提供劳务,如为其代写作业、代为值日或者为其跑腿等。

(6)用粗鄙的语言侮辱受害者,包括叫侮辱性的绰号,讥笑、贬损他人容貌、疾病和生理缺陷、种族、宗教信仰、性取向以及其他与他人不同之处等。

(7)故意编造、传播对受害者不利的谣言,使得受害者被同学、老师误解、受到处分、名誉受损。例如造谣说受害者偷东西、打架、作弊等。

(8)画侮辱、猥亵、负面的图案,或者书写脏话、侮辱性文字,诋毁、中伤他人。

(9)在人际交往中,以羞辱他人或取乐为目的,故意排斥、孤立受害者,不让其加入某一群体或组织,或者阻止他人与受害者交往,或者在分组活动时拒绝与受害者同组。

(10)在微信、QQ、论坛等社交媒体上,通过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形式,攻击、侮辱受害者,或者散布关于受害者的谣言,或者公布受害者的隐私。

7.在班级中,对于有欺凌他人倾向的学生,学校、班主任和其他教师平时应当对其加强关注和管理,必要时应为其建立专门的行为管理档案。以下几类学生容易成为欺凌者,

(1)性格强势、霸道、较自我中心的学生;

(2)崇尚暴力、缺乏同情心的学生;

(3)平时常有抽烟、喝酒等违纪行为的学生;

(4)非正式小群体中的领头人。

8.在班级中,以下几类学生容易成为被欺凌者,学校、班主任和其他教师平时应当对其加强关注,给予更多关爱,并注意培养其自信心和交往能力。

(1)在生理发展上比较迟缓或弱小的学生;

(2)存在身体障碍或智力障碍的学生;

(3)性格比较向、害羞、胆小的学生;

(4)性格不合群、缺少朋友的学生。

9.学校、班级平时应加强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建设,营造团结、友爱、平等、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应当按照的规定和要求,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明是非、知礼仪、珍爱生命、尊重他人、遵纪守法、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良好品质。

10.在学期初或学期中,要按照规定开展预防校园欺凌的专题教育。学校应利用课堂教学、专题讲座、主题活动、班会、板报、知识竞赛、参观实践等多种渠道,通过呈现典型案例、设计问题讨论、组织角色扮演、学习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培养同理心和共情能力等式,让学生认识到欺凌行为可能给被欺凌者及其家庭造成的伤害后果,明白欺凌他人是违纪甚至违法的行为,是要受到教育惩戒甚至法律制裁的,平时不但自己不应实施欺凌行为,看见同学欺凌他人,还要予以制止或者及时向老师报告,而不能无动于衷地在一旁围观甚至“助威喝彩”;也让被欺凌的学生明白,受到欺凌并不是自己的过错,要及时告诉老师和家长,向师长求助并不丢脸,相信他们可以帮助自己渡过难关。

11.在学期中,学校应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发放专题宣传材料等途径,帮助家长了解防治学生欺凌的知识,督促其增强监护人责任意识,加强对

孩子的管教,教育子女既不要对他人实施欺凌行为,又要学会保护自己免受他人欺凌。

12.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校园欺凌存着着高发时段和高发区域:

(1)高发时段:①课间休息时间;②午休时间;③没有老师看管的活动课时间;④放学后;⑤上下学途中。

(2)高发区域:①学校厕所;②学生宿舍;③操场;④楼道;⑤教室;⑥校门口及边。

13.学校应当格落实值班、巡查制度,于学校负有安全管理职责的时间段和空间围,在校园欺凌高发时段,重点安排教师在校园欺凌高发区域值班、巡逻,及时发现、制止学生之间的欺凌行为,并做好教育和上报处理工作。

14.平时,学校应当做好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工作,禁止学生携带管制刀具、打火机、棍棒等危险物品进入学校。有条件的学校,可在校园安装高清摄像头,在不侵犯学生隐私权的情况下,对重点区域进行覆盖,通过物防、技防手段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15.对于校门口治安形势较为复杂或者校门口及其边常发生学生被欺凌事件的学校,校应当主动与当地派出所联系,申请在校门口边设立治安岗亭,或者在上下学期间派出警力在校门口边值班巡逻,维持治安秩序。学校还应通过格落实校门口值班制度、与家长配合做好学生上下学接送的交接工作等式,保证学生的安全。

第三章学生欺凌的发现和举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