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枪分析
《寻枪_》赏析
电影《寻枪》对小说中刘结巴杀人动机的 修改,“周小刚造假药害人,你们要证据, 我不要,我要为民除害”,挨近了这个主 题,使得表面上的寻枪故事与暗地里的偷 枪故事,成为了一场对于“枪”的象征力 量的颠覆和维护。
一把公务用枪在这个荒凉边镇其实并不具有实际 的用途,马山丢枪之前,从来没有开过枪,最初 发的三颗子弹还是三颗。它的作用更多体现为象 征性的意义,即国家体制和法律秩序的强势存在。 这种存在很大程度上又是外来的和异己的,一把 冷冰冰的枪和当地社会没有任何渊源。马山丢枪 之后,全镇的人都知道了此事,但全镇的人该怎 样生活还是怎样生活。
丢枪带来的最大的困扰 局限在马山和公安局 的国家机器内部, 因为丢枪就意味着 丢失了国家体制的 象征性存在, 寻枪的过程就是一个 在边远小镇修复 国家威权的过程。
2、颠覆和维护 马山寻找失枪的“轴”劲,部分地来自丢枪 这件事被夸张了的意义。公安局长的出场令人印 象深刻,他说出了整部影片最有意思的几句台词, 一是“三颗子弹落在坏人手里就是三条人命;落 在职业杀手手里,一枪两命就是六条”,这种夸 张极大地感染和震撼了马山,他在向老树精复述 这句话时又自我发挥了一段,“如果一枪打中三 个人,就是九条人命!”
3、本土与山外 这一切的根源在于对这个贵州小镇而言,现代国 家体制的力量是一种从外部强加而来的力量,一 种自上而下被移植的秩序,它之所以与本土资源 格格不入,因为它与本土之间是间离的,它的合 法性没有搭建在本土社会的土壤之上。公安局长 是对上面负责而非对刘结巴们负责。所以丢枪的 被夸张的危险都被放在了朝上的方向,如果枪流 到省城或北京出了事是局长无力承担的,而枪在 本地出事则对他没有太大的影响。
但事实上,枪并没有如局长想象中那样流 到山外,成为与国家安全相关的被夸大的 宏伟叙事。故事局限在小镇之内,偷枪者 的动机是杀掉开假酒厂的周小刚,并在小 镇上制造出两起命案。国家体制的存在是 异己的,而真正的矛盾和危险则是本地化 的,这就构成了对寻枪事件所具有的秩序 修复意义的莫大嘲讽。
寻枪
观电影《寻枪》有感——从声音与画面结合方面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马山是一名民警,他一觉醒来之后发现自己随身佩戴的手枪不见了,之后他开始寻找自己的手枪。
在找枪的过程中,他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他也怀疑每一个人。
小偷用那把手枪杀了一个人,这让马山极度紧张,非常痛苦。
与此同时,公安局局长给他下达最后通牒,限他3天之内破案,这使得他的精神压力达到顶峰。
最后,他以牺牲自己的方式找到了那把手枪。
声音和画面都是一部电影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俩的地位没有主次之分,同等重要。
它们出现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声画分离,声画分立,声画对比。
影片一开始用了一段广播录音伴着字幕(介绍演职人员),没有画面只有字幕。
这表明老百姓最平常的一天开始了,可是对于马山来说,他平静的生活就此打破,因为他即将发现他的手枪不见了,这对于一名民警来说,犹如晴天霹雳。
这段显示了声音和画面的对立。
我们一般认为,此时应该出现一个这样的画面: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早饭边看新闻或者听广播,多么平常的一个早晨。
而随着画面切入,我们才发现,妻子怒气冲冲地对着马山,因为儿子马东的作文,这是马山才睁开惺忪的双眼。
这里就体现了一个对比,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
接着,马山迅速奔向办公室,他一边跑,一边幻想着自己的手枪在办公室里。
这时候,导演用了快进的镜头加上打击乐来展现主人公的复杂的心情。
这一段,声音和画面是合一的。
画面表现的是主人公急速穿过马路,人群,我们甚至都看不清他遇到的是什么人,在做什么。
这就让观者感同身受。
在介绍李小萌的时候,作者用了一段特别唯美的音乐,再配上她的眼神,让观者一看就知道,她和马山的关系非同寻常。
李小萌一直在和马山叙旧情,而马山的眼神非常迷离。
一般人再遇见自己心仪的人应该会是特别欣喜,而马山因为手枪的缘故,完全没听进去,只是在想找枪,思考谁偷了这把枪。
这一段,声音和画面对立,反映出主人公完全被寻枪这件事控制住了,都到了精神恍惚的地步。
还有一个地方体现了他的这种精神恍惚。
电影《寻枪》的电影语言分析
电影《寻枪》的电影语言分析电影《寻枪》是一部由导演张艺谋执导的电影,于2021年上映。
该电影讲述了一名独立女性在枪击案后寻找其失踪丈夫并寻找枪支的故事。
在本文中,将从电影的影像语言、音乐语言和剧情语言等方面进行分析,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这部电影。
电影《寻枪》在影像语言方面展现了导演张艺谋独特的视角和才华。
在电影中,张艺谋运用了大量的长镜头和特写镜头,将观众带入了一个缓慢而深刻的视觉体验之中。
特别是在寻找丈夫的过程中,影片中充斥着孤独的画面,女主角在茫茫人海中若有所思的身影,让人不禁感叹生活的无常和世态炎凉。
影片还通过对枪支和暴力场景的呈现,营造了一种紧张和扣人心弦的视听效果,使得观众仿佛置身于影片中心的暴力之地。
电影《寻枪》在音乐语言上的运用也极为出色。
影片中采用的配乐和原声音乐,对情感和氛围的烘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音乐在电影中优雅且优美,配合着影片中的画面,使得影片更加充满张力和情感。
特别是在关键时刻,音乐和画面相互呼应,如影片中对于寻找枪支的戏剧性场景的渲染,音乐的节奏与画面的跌宕起伏相得益彰,让观众感受到紧张与刺激的也更能深入了解到主人公内心的挣扎与追求。
电影《寻枪》在剧情语言上的运用也相当精妙。
该电影通过对主角生活的真实描绘和情感的挖掘,展现了导演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思考。
主角在寻找丈夫和枪支的过程中,经历了种种浮沉,深刻地展示了人性的复杂和世态炎凉。
影片还通过人物之间的交往和互动,展现了社会中不同阶层和身份的差异和冲突,使得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多彩。
电影还通过讲述独立女性的成长故事,勾勒了主角在悲剧中的成长与坚韧,从而让观众在观影的同时也能得到一些生活的启示和思考。
电影《寻枪》通过影像语言、音乐语言和剧情语言的运用,展现了导演张艺谋的独特视角和深刻思考,不仅让观众感受到画面的美感和魅力,也让观众深入思考了现实生活中的众多问题。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这部电影,并对影片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欣赏。
《寻枪》影片分析
《寻枪》影片分析——“寻”的心路历程【影片概况】:1、片名/英文片名:寻枪/ The Missing Gun2、编剧:陆川3、导演:陆川4、出品:华谊兄弟广告公司、太合影视投资有限公司/2001年/86分钟/彩色5、获奖情况:2001年度《寻枪》剧本获台湾2001年度优良剧本大奖2002年4月《寻枪》获得最佳导演处女作奖2003年4月第三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寻枪》获内地最佳处女作奖、内地最佳影片奖;姜文因为此片,获内地最佳男演员奖。
2003年11月《寻枪》获全国法制题材电影电视节(剧)目“金剑奖”电影二等奖【故事梗概】:西南山区小镇上的探长马山,是一名敬职敬业的警察,在参加自己的妹妹婚礼的晚上,马探长把自己的手枪弄丢了。
枪里有三颗子弹,因此必须马上将枪找到否则就有出人命的危险。
马山开始了他的寻枪旅程,小镇上的每个人都变得可疑起来,似乎每个人都有偷枪杀人的动机。
在寻枪的过程中,马山遇见了自己的初恋情人李小梦,李小梦后来被杀,所用的枪正是马山丢的那一把。
马山被作为疑犯拘留了起来,在阴暗的牢房中,他找到了凶手偷枪的原因。
终于,马山成功的引诱出了凶手,但是悲剧也因此发生,剩下的两颗子弹打进了他的身体里。
枪被寻了回来,凶手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最后马山从血泊中站起来,微笑着走向远方。
【正文】:《寻枪》是中国近年来比较优秀的电影,融合了悬疑片、惊悚片、心理恐怖片等诸多表现元素,充分展现出了主角马山在寻找手枪的过程中的焦虑、彷徨、发疯以及找到枪后的释然。
影片不仅展现了一个“寻”的历程,而且在表现“寻”的过程中加入了很多温情元素比如亲情、爱情,让整部影片充满魅力。
《寻枪》是规则的线性结构,从丢枪到寻到假枪再到寻回真枪,一步步层层深入,是在寻枪,也是在寻找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寻找亲人和爱情。
按照马山丢枪——寻回假枪——真枪重现的过程可以将影片分为三个部分,而这三个部分正好对应主人公在寻找人生意义的过程中丢枪后精神的失重和无所适从、寻到假枪后对待事物由偏颇到理性的执着、寻回后生命价值的回归三个历程。
影片分析:《寻枪》
寻枪影评影片一开始嘈杂的声音先进入画面,奠定了本片的复杂性,杂乱的线索。
1、第一个镜头以全景开始,昏暗的环境只有窗户处透进一点光亮,给这个密闭的空间带来一点空气,说明主人公的处境是很压抑的,主人公的姿势犹如一个没有生命的躯壳。
在一片嘈杂的收音机声中拉开了序幕,镜头首先以马山的角度窥视着这个世界,老婆是颠倒的,瞪大眼睛看着他,一大清早还在昏昏欲睡的马山在老婆一阵阵叱喝声中惊醒,一种紧张的氛围徒然升温,隐隐之中暗示着不可预知的事将要发生。
2、主人公的妻子韩老师出镜,特写镜头,并且位置在马山之上,占画幅的一半,镜头运用反打说明两个人之间没有交流。
3、马山在看儿子的作业的时候没有特别的认真,在教育方面对儿子的管教很宽松,从不在学习方面操心,在之后的故事中看到马山连儿子在哪个教室上课都不知道,可以反映出马山不是一个合格的好父亲。
4、在穿衣服的过程中发现枪套空了,加上音乐更说明了事情的不一般,镜头马上特写至枪套,让观众知道枪没了,之后全部是特写加快了影片的节奏。
“枪”这个意象,也是具有典型性的,枪是国家的禁物,一般人是不能携带枪支的,而且这里的枪也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责任、道义、权力等等,因此马山在丢了枪之后,就象丢了灵魂一样,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了。
5、儿子惧怕马山打自己赶紧拿书包跑走但是马山却误以为是马东偷了自己的枪,转而去追马东,从儿子说的话“你只知道打我”知道马山经常会打儿子而没有去真正的关心儿子再次证明马山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
6、渐渐的妻子和儿子的说话声变得模糊飘渺,马山开始思考枪到底在哪!保险柜是他唯一能想到的地方。
7、接着出现主题“寻枪”(字在墙上用白灰刷出来的效果有什么寓意?)8、影片开始加快节奏,利用快镜头并加以摇晃来增强主人公的紧张焦虑的心情,这一段镜头多以主观视角来表现,让观众有很强的参与感。
从3:46开始;一直持续到4:52,之后是钥匙的特写和快走的脚步还有保险箱,到5:15钥匙插入保险箱,切入马山的表情特写来突出马山此刻的心情,极度紧张,5:25揭晓答案,枪真的不见了。
电影《寻枪》的电影语言分析
电影《寻枪》的电影语言分析
《寻枪》是一部关于枪支的电影,讲述了一个小城镇的人们在寻找一支失踪的枪支中
面临的种种困境和挑战。
这部电影采用了丰富的电影语言元素,如音乐、摄影、剪辑等,
来塑造影片的情感氛围和主题内涵。
首先,在音乐方面,《寻枪》采用了多种音乐元素,包括背景音乐和歌曲演唱等,营
造出了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和情感体验。
例如,开头的场景中,一位老人在路边吹奏小号,这种悠扬的音乐声营造出了宁静、祥和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影片即将展开的故事线索。
其次,在摄影方面,本片运用了大量的景深技巧和色彩处理,使得画面更加丰富和生动。
例如,在镜头语言处理方面,导演夏钢采用了远景、近景、中景等多种镜头,增强了
剧情的紧凑性和节奏感。
同时,夏钢还运用了明暗对比的处理法,将画面的色调降低,突
出了人物和场景的唯美感和悬疑感。
再次,在剪辑方面,本片采用了多种切换和组合方式,如交叉剪辑和画外剪辑等,增
强了剧情的张力和持久性。
例如,影片中许多场景之间采用了交叉剪辑的方式进行构思,
让观众在短时间内同时了解到多条故事线索,达到了加快情节发展的效果。
总之,电影《寻枪》的语言表达运用了多种手法,深刻描绘了人物、事件之间错综复
杂的纠葛,每一个细节都为整个故事构架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这样的语言表达,使得影片
更加深入人心,也让人们在看完电影之后,深思人类社会复杂的心理和情感。
寻枪影评(一)
寻枪影评(一)
《寻枪》是一部扭曲的心理惊悚电影,是由导演约翰斯万贝格执导,
米雷德·史密斯和伊丽莎白·莫斯联袂主演的电影。
影片讲述了一对夫妇,在一起多年后,因为重大事件而心灵受创,互
相猜疑,演变成彼此之间的杀人游戏。
他们不断地体验着小幸福和彼
此之间的善意,但是这种善意并没有持续太久。
导演约翰斯万贝格在
影片中将令人厌恶的极端变成了一种贯穿整个电影的情感。
首先,影片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导演的掌控能力。
从一开场就能感受到,导演通过一些慢镜头、不同视角的拍摄和对配乐的运用,使得观
众感受到了电影中的紧张氛围。
同时,导演在电影中的运用用了很多
的技巧,如在镜头上的交替换警,使得影片的前后呈现出了一种紧密
的联系。
其次,影片的主演也极具吸引力。
米雷德·史密斯和伊丽莎白·莫斯
搭档在一起,两个人的演技真的是让人叹为观止。
其中,伊丽莎
白·莫斯的表现尤为亮眼,不管是在电影的起承转合还是在电影的高
潮中,她都演绎得相当完美。
最后,影片中的小细节也是不容忽视的。
在电影中,有许多场景只是
涉及到了一些细节,例如夫妻间的日常依赖、孩子在场景的重要性等。
虽然这些情节只是停留在片刻的瞬间,但是它们在影片中的急剧转折
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总之,电影《寻枪》充满了吸引力和悬疑感。
在影片中,约翰斯万贝
格通过对剧情的驾驭,巧妙地传达了电影中的主题。
如果你喜欢这种
深邃富有内涵的影片,那么这部电影一定不容错过。
电影《寻枪》的电影语言分析
电影《寻枪》的电影语言分析【摘要】电影《寻枪》通过角色对话的分析展现了人物之间复杂的关系和情感交流。
镜头运用的独特手法带动剧情的发展,增强了观众的情绪共鸣。
音乐的作用分析揭示了背后的情感表达与氛围营造。
色彩的运用分析描绘了影片的视觉美感和情绪隐喻。
符号的解读分析揭示了电影中隐藏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
综合效果展现了电影语言的独特魅力和情感共鸣。
《寻枪》的主题传达通过电影语言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电影《寻枪》在电影语言上的突出之处体现了导演的独特眼光和表达方式,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和心灵的共鸣。
【关键词】电影《寻枪》、电影语言分析、角色对话、镜头运用、音乐作用、色彩运用、符号解读、综合效果、主题传达、突出之处1. 引言1.1 电影《寻枪》的电影语言分析电影《寻枪》是一部备受瞩目的黑色喜剧片,通过独特的电影语言展现了导演对于现代社会的深刻剖析和对人性的思考。
本文将对该电影的电影语言进行深入分析,从角色对话、镜头运用、音乐的作用、色彩的运用以及符号的解读等方面展开讨论,力图揭示电影《寻枪》中隐藏的精妙之处。
通过对电影语言的细致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导演的意图,以及电影所要传达的主题和情感。
在本文的将总结电影语言的综合效果,探讨《寻枪》的主题传达,并指出该电影在电影语言上的突出之处。
通过对《寻枪》电影语言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欣赏和理解这部充满创意和思考的影片。
2. 正文2.1 角色对话的分析在电影《寻枪》中,角色对话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角色之间的对话,观众可以更好地理解角色的个性、情感和关系。
在电影中,角色对话的方式和内容通常会暗示着剧情的发展和主题的探讨。
角色对话的语言和语调可以反映出角色的性格特点。
一个角色说话语速快且口齿清晰,可能暗示着他是一个机智聪慧的人物;而另一个角色说话语气低沉且缓慢,可能暗示着他是一个内敛沉稳的人物。
通过对角色对话的语言特点进行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角色的性格和内心世界。
影片分析:《寻枪》
寻枪影评影片一开始嘈杂的声音先进入画面,奠定了本片的复杂性,杂乱的线索。
1、第一个镜头以全景开始,昏暗的环境只有窗户处透进一点光亮,给这个密闭的空间带来一点空气,说明主人公的处境是很压抑的,主人公的姿势犹如一个没有生命的躯壳。
在一片嘈杂的收音机声中拉开了序幕,镜头首先以马山的角度窥视着这个世界,老婆是颠倒的,瞪大眼睛看着他,一大清早还在昏昏欲睡的马山在老婆一阵阵叱喝声中惊醒,一种紧张的氛围徒然升温,隐隐之中暗示着不可预知的事将要发生。
2、主人公的妻子韩老师出镜,特写镜头,并且位置在马山之上,占画幅的一半,镜头运用反打说明两个人之间没有交流。
3、马山在看儿子的作业的时候没有特别的认真,在教育方面对儿子的管教很宽松,从不在学习方面操心,在之后的故事中看到马山连儿子在哪个教室上课都不知道,可以反映出马山不是一个合格的好父亲。
4、在穿衣服的过程中发现枪套空了,加上音乐更说明了事情的不一般,镜头马上特写至枪套,让观众知道枪没了,之后全部是特写加快了影片的节奏。
“枪”这个意象,也是具有典型性的,枪是国家的禁物,一般人是不能携带枪支的,而且这里的枪也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责任、道义、权力等等,因此马山在丢了枪之后,就象丢了灵魂一样,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了。
5、儿子惧怕马山打自己赶紧拿书包跑走但是马山却误以为是马东偷了自己的枪,转而去追马东,从儿子说的话“你只知道打我”知道马山经常会打儿子而没有去真正的关心儿子再次证明马山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
6、渐渐的妻子和儿子的说话声变得模糊飘渺,马山开始思考枪到底在哪!保险柜是他唯一能想到的地方。
7、接着出现主题“寻枪”(字在墙上用白灰刷出来的效果有什么寓意?)8、影片开始加快节奏,利用快镜头并加以摇晃来增强主人公的紧张焦虑的心情,这一段镜头多以主观视角来表现,让观众有很强的参与感。
从3:46开始;一直持续到4:52,之后是钥匙的特写和快走的脚步还有保险箱,到5:15钥匙插入保险箱,切入马山的表情特写来突出马山此刻的心情,极度紧张,5:25揭晓答案,枪真的不见了。
电影《寻枪》的电影语言分析
电影《寻枪》的电影语言分析画面构图是电影语言中的重要部分。
在电影《寻枪》中,导演通过精心构图,将人物、道具与背景融合在一起,展现出紧张、扣人心弦的氛围。
比如在片中,当主人公在寻找失窃的枪时,导演通过运用特写与长镜头的对比,刻画出主人公心情的紧张与焦虑,通过镜头语言将观众拉进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电影中运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突出了主要情节和人物情感,使观众更能够深入地了解剧情。
片中的追逐镜头尤为精彩,通过摄影师巧妙的使用运动相机和手持摄像机,使得整个追逐场景生动而有力,增加了影片的紧张感。
声音运用也是电影语言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在电影《寻枪》中,通过精细的音效设计,导演使得影片在情节上更富有张力和情感。
比如在影片当中运用了各种环境音效来渲染氛围,如地铁站的喧闹、风声、雨声等,使得影片具有真实感与冲击力。
而在主角追逐的场景中,背景音乐的调配则进一步提升了紧张的氛围,通过高低起伏、节奏明快的音乐来强化观众的视听感受。
音效更是影片情感传递的媒介,通过合适的音乐和声音效果,让观众更深入地体会到主人公的心情变化。
电影的剪辑技巧也是电影语言中的一大特色。
导演通过电影的剪映技巧,将故事情节展现得更加有层次、节奏更加紧凑。
在电影《寻枪》中,运用了不少快剪手法,使得片中的冲突戏份变得更加紧张,观众也更加容易投入到剧情之中。
在某些关键情节,导演采用慢动作和碎片化的剪辑手法,将人物情感与情节发展直接耐人寻味。
影片的画面转场也非常精致,通过镜头旋转、变焦等手法来增强画面的表现力,使得场景切换更加连贯自然。
影视特效也是电影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电影《寻枪》中,导演通过特效的运用,增强了片中的氛围、营造了迷离的影像效果。
如影片中的追逐场景中,通过特效的合成与处理将视觉效果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片中的著色、光影等特效处理也是对影片画面的一种提升和丰富。
特效也在片中的一些关键镜头中发挥了作用,比如在溃城一幕的特效处理,使得战争场面更加震撼、惊心动魄。
《寻枪_》赏析
小镇弥漫着重重浓雾,马山的内心感到了一种莫 名的恐惧与绝望,因为枪维系着小镇的安宁与平 和!一夜之间,熟悉的小镇变得陌生了,充满了 危险诡异的气氛,熟悉的人、街道甚至自己的家 庭都变得陌生了。命案的发生、危险的靠近使得 马山深深地陷入黑暗,而马山珍视的信念激励着 他在黑暗中呼嚎奔走,并最终用生命完成了对于 信念的找寻和重建。在那个时候,马山突然发现 自己真正体会到了生命中久已失落的真实与美好。
《寻枪 》赏析
The Missing Gun
导 主 出 发
演: 演: 品: 行:
陆川 姜文 宁静 伍宇娟 刘小宁 中国电影集团 2002年5月
故事梗概
马山是一个在边陲小镇任职的警察,有一 天一觉醒来,忽然发现自己的配枪神秘失 踪了!于是马山沿着青石板开始了一段寻 枪之路……
虽然很多警察一辈子也没有机会朝人放枪, 但是他们佩枪,“枪”就是他们的社会身 份。所以马山对老婆说丢了枪,老婆大吃 一惊,立刻放弃了对马山的恶言恶语,对 切身利益的担心使她一语中地:“真的出 事了?工作保不保得住?”马山被脱掉警 服,仅穿一条大裤衩在潮湿的街道上走的 时候,看起来好可怜好落魄,比一般老百 姓还不如。
1、寻枪和偷枪 尽管导演陆川声明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关于寻找: 警察马山寻找丢失的枪,马山的妻子寻找丢失的 激情,马山的儿子寻找男女性征的启蒙,偷枪的 刘结巴寻找心目中的正义,等等,其实寻枪故事 的反面是一个偷枪的故事,姜文饰演的马山在寻 枪过程中展现出的那种牛拉不回头的“轴”劲, 是影片最引人注目的闪亮点。但到了片末一场戏, 我们看到偷枪者刘结巴非要杀掉造假药的陈军、 意欲为民除害的一股子“轴”劲,原来一点也不 亚于马山。
4、每个人都在寻枪 电影表面上是在告诉我们马山的寻枪过程,而实 际是在告诉我们一个人在面对困境时那种焦虑以 及对挣脱困境的一种渴望。从这种意义上说,在 我们的内心都有着寻枪的过程——象马山一样的 困惑,去怀疑身边的每一个人;象马山一样的面 对困境而挣扎,到最后用生命去找到我们内心中 丢失的那把“枪”。
寻枪的光影分析
寻枪的光影分析
结尾和马山铐在一起的刘结巴,竟然凭空消失了。
由此我们可以大胆预测,刘结巴根本不存在,他只是马山幻想出来的人物。
突然出现的儿子妻子小偷,关了又亮的台灯,都说明马山的精神状况出了问题。
丢枪是假,监守自盗才是真。
马山分裂出刘结巴这个人格,拿走了枪,并在一个雨夜,跟随周小刚来到“白宫”,杀了李小萌。
而后,他的主人格在妻子的提醒下,意识到了这个可怕的事实。
于是他设了一个局,让另一个人格杀死自己,获得解脱。
寻枪,寻找的其实就是中年男人的尊严。
面对妻子,他承担着道德上的亏欠,加上多年来对李小萌的念念不忘,让他在道德和情欲之间不断地折磨自己,接近崩溃。
而周小刚的“实力”远在他之上,一瞬间,中年男人所有的尊严都被击溃,他急切地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他绝对不能干这种事,于是刘结巴就出现了。
马山在道德上应该是十分鄙夷背叛行为,可在感情上却是身不由己。
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人格分裂的心理基础。
一个中年男人最大的悲剧就是:就算到了中年,还是停留在无能为力的年纪。
结尾马山人站起来了,但是周围的人还在盯着地上的人,应该是灵魂解脱离体了。
寻枪
寻“枪”111040017 哲学系容玲姗影片《寻枪》通过讲述小镇警察马山丢枪后经过一系列的明察暗访、怀疑推测最终把枪找回来的故事,表现了一个对生活麻木的中年人找回自我、找回责任感、找回失落的情感的心路历程。
枪的丢失激起了他对工作的紧张、多年来的夫妻问题和父子问题,枪是一把生活之枪,只有把枪找回来,才能把生活找回来。
不妨从主观镜头的运用、明暗色调的运用及超现实手法等方面对电影进行赏析。
主观镜头的运用本片用了大量主观镜头,对人物心理有极大地表现作用。
故事开始到中间部分,镜头都是摇摇晃晃恍惚不定的,让观众看到马山眼里忽然清晰起来的所有生活细节都被突出放大的世界,感受到其丢枪后那种像是深夜里喝了浓茶,清醒在混沌里的心情。
故事对小镇的设定更像是一个架空的时空,一个概念的小镇,马山所见的总是空无一人静得可怕荒凉空旷的小镇、曲折幽深的小巷、漆黑一片的隧道,只有几个人物幽灵般地出没在小镇,感觉仿佛是他的内心世界而非现实。
而且,在他的眼里,关于新婚的妹妹,妻子的抱怨,同事的举动,奇怪的朋友们的细节仿佛都被刻意放大,像是他以前从未察觉过,而这些正正就是沸腾真实的生活本身,马山在暴怒的几天中强化记忆了这一切,这他几十年浸淫其中却浑然不知的生活。
另外,影片还反复交错运用仰视镜头和俯视镜头,更让观众觉得蹊跷诡异,体现了一部悬疑片的特性。
明暗色调的运用画面色调的由幽暗到明亮的变化是本片的一大特色,这色调或许正是马山心情的反映。
影片从一开始到马山发现周晓刚的假酒厂都处于昏暗的色调中,让人倍觉抑郁,这或许就是马山当时的感受吧,那种丢了枪之后万念俱灰的感受以及怀疑身边的每一个人甚至怀疑自己的心理,所以世界在他眼里是阴暗一片的。
而在其后,当他在黑暗隧道看到了他臆想中的向他招手的妻儿、担忧地看着他的妹妹和妹夫、以及拿着枪的嫌疑人的背影后,他似乎对事情有了头绪,也重新对麻木的生活有了新的感受,生活在他心中重生了。
于是在其后最偷包小贼的场景中,影片始用明亮的色调,案件也开始有了线索。
寻枪观后感
《寻枪》观后感——从声音与画面的角度分析《寻枪》是陆川的处女作,姜文在其中担任主演。
它主要讲述了贵州边陲小镇的一个普通民警丢枪后心理上、生活上的变化,以及整个寻枪之旅。
陆川对于声音的运用独具匠心,首先故事的开始就是是马山在一夜的宿醉后的闹钟声,妻子的唠叨声中醒来,发现枪不见了,想到枪里有三颗子弹,马山像疯了似的先是在家里疯狂寻找,床上、儿子的书包里、柜子里都没有找到。
然后,儿子的一句提醒,“是不是落在姑妈的婚礼上了?”,马山来到妹妹家,没有问出任何线索,婚礼上的每一个人都成了他怀疑的对象,这时出现了出现了好多画面:都是马山角度的主观画面,寻枪之旅扩大到整个村子。
后来旧情人李小萌被枪杀,子弹正是出自马山的丢失的枪,马山被了关禁闭。
出去之后,周小刚怕自己被谋杀整天跟随马山,甚至住在他家里。
最后马山扮成周小刚的样子,引出了偷抢人刘结巴,并且把剩下的两颗子弹用在了自己的身上。
这部电影集心理片、悬疑片、恐惧片于一体,观众直到最后一刻才知道真相:刘结巴为了给被周晓刚毒酒毒死的全家人报仇才偷了马山的枪。
电影中刘结巴不结巴其实是一个线索,说明他肯定有问题。
影片里有很多陷阱,让我们误以为偷枪人是别人。
刚开始周小刚划掉李小萌的名字,觉得周小刚有事隐瞒,以为他偷了枪。
然后李小萌对马山说的一些话,以为李小萌对马山旧情难忘所以偷枪让马山来找她。
还有偷包贼拿出假枪那一刻,又以为这个偷包贼就是偷枪的人。
最后马山妻子有一段时间不在床上,以为她因为怀疑马山和李小萌旧情复燃偷枪杀了李小萌。
这部影片语言是贵州方言,很多地方比如偷包贼的出现,都具有喜剧特色,并且马山是个有责任感、正义感为了人民和国家的安全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的正面角色,所以观众是不希望马山死的。
最后有个画面,马山躺血泊里的画面,我觉得好失望,后来他站起来了并且舒缓了眉头,露出了好久不见的笑容,这个结局才是我希望的。
影片曾有一个周小刚给马山送防弹衣画面,应该是马山没死的一个铺垫,马山之所以从血泊中站起来,就是穿了防弹衣,所以马山没死确实是在情理之中。
电影《寻枪》解读
二、双重叙事的尝试--类型化叙事与
主观叙事的结合
• 一是现实的事件层面的叙述; • 一是主人公的主观世界的表述; “文艺是散漫和非逻辑性生活状态的原始
呈现,而商业片要求的是戏剧性故事结 构,这导致了整个剧本结构的深层抵触 和裂痕”——陆川
《寻枪》
三、镜头—将主观感受可视化 镜头/画面/剪辑/音乐
解 读 《 寻 枪 》
《寻枪》
• 导演: 陆川 • 主演: 姜文 宁静 伍宇娟 • 类型: 剧情 / 悬疑/ 犯罪 • 时间: 2002年 • 出品:华谊兄弟广告公司/太合影
视投资有限公司
《寻枪》
一、主题:寻找的仅仅是枪吗? • 枪,是身份的象征; • 丢枪,象征的是身份的丢失,自
我的迷失; • 寻枪,则是对“自我”的寻找;
寻枪
影片《寻枪》是陆川导演的处女作,也是近些年中国新一代电影人比较杰出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影片《寻枪》带给观众的是一种全新的感受,这体现在他新的叙事风格,新的影像特点等方面。
《寻枪》不是单纯的讲述一个寻枪的故事,陆川欲从寻枪的过程探讨一些更深层更本质的东西。
一、《寻枪》的结构简单的从故事分析,影片《寻枪》是一个线性结构,从丢枪,到寻枪,最后找到枪这样一个过程。
从心理电影的角度来分析,又表现了一个人精神状态的改变,是一个人从正常,到丢枪后的焦虑,到发生命案后的精神崩溃,到找到枪后精神的解放和升华的过程,也是个线性的结构。
二、《寻枪》的主题一个好的电影,大多包含着意蕴丰富的主题,让观众有广阔的思考空间。
有句话叫“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电影《寻枪》也是如此。
从《寻枪》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么几个关键词:寻找,困惑,死亡,爱情,亲情,友情。
1、寻找寻找是《寻枪》最突出的一个主题了,首先在名字中就有所体现,其次主人公马山在影片中一直奔波寻找着。
影片一开始,马山发现自己的枪丢了,便开始他的寻枪之旅。
陆川说:“《寻枪》是写一个男人如何步入生命的黑暗,最终依靠自己的力量让自己的灵魂得到救赎的过程。
”马山表面上在寻枪,其实从深层分析,枪代表着责任、道义、权力以及人们丢失的寄托了理想的精神信念。
丢失了手枪,马山也就丢失了自我,失去了做人的意义和价值。
寻枪的过程是痛苦的,但也正是这中痛苦的历程让马山重新找回自我,追寻到了失落的梦想和生命的支柱。
其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在“寻枪”,只是有的人找到了,有的人没有找到。
2、困境困境也是《寻枪》中一个比较突出的主题。
马山丢枪以后,一直在想,枪是什么时候丢的,在哪丢的,怎么丢的等等此类问题。
焦躁、痛苦、困惑无时无刻不围绕着他,他犹如一头困兽,他怀疑一切,他歇斯底里。
曾经熟悉的小镇让他觉得陌生、阴暗、恐惧。
他处于一种巨大的压抑的精神困境中。
寻枪是一种焦虑的,在困境中挣扎的,最后得到释放的过程。
电影《寻枪》的电影语言分析
电影《寻枪》的电影语言分析【摘要】电影《寻枪》通过电影语言的多方面分析展现了丰富的内涵。
在电影主题的分析中,探讨了失落与寻找的心理层面,角色语言的分析揭示了人物关系和性格特点,视听语言的分析强调了影像与声音的互动,心理语言的分析深入探讨了角色内心世界的变化,符号语言的分析揭示了隐含的象征意义。
电影语言对影片整体效果的影响在结论部分得到总结,同时也强调了电影语言在表达主题和情感方面的作用以及对观众的吸引力。
《寻枪》通过精妙的电影语言,引发观众深入思考,感悟影片背后的深层内涵。
【关键词】电影《寻枪》、电影语言、主题分析、角色语言、视听语言、心理语言、符号语言、影片整体效果、表达主题和情感、观众影响。
1. 引言1.1 电影《寻枪》的电影语言分析电影是一种视听艺术,通过影像和声音的结合,表达出导演所要传达的信息和情感。
在电影《寻枪》中,导演运用了丰富多彩的电影语言,通过主题的分析、角色语言的分析、视听语言的分析、心理语言的分析以及符号语言的分析,展现了影片独特的艺术魅力。
电影主题的分析是解读影片的关键所在。
《寻枪》探讨了人类内心深处的挣扎与抉择,主题贯穿整个故事,通过角色的言行举止、视听元素的搭配以及心理层面的描绘,展现出了寻找自我、拯救他人和面对挑战的主题。
角色语言的分析是电影语言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不同角色之间的对话和行为举止,反映出他们的性格特点、内心想法以及情感变化。
《寻枪》中的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语言风格,这种语言风格不仅带有个人特色,还反映了角色在剧情发展中的心理变化。
视听语言的分析是影片中音乐、镜头运用等元素的重要解读方式。
导演通过对画面的把握和音乐的配合,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增强了影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观众在欣赏影片过程中,会受到视听语言的影响,加深对剧情的理解和情感共鸣。
心理语言的分析是深入揭示角色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的重要手段。
电影《寻枪》通过镜头语言和角色行为,展现了人物的内心挣扎和矛盾,情感的起伏和转变,让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角色的情感世界,增强与影片的共鸣。
电影《寻枪》的电影语言分析
电影《寻枪》的电影语言分析电影《寻枪》是一部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影片,该片以中国大陆为背景,描述了一个探寻自我和追寻真相的故事。
影片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议题,在影片中,导演运用了丰富的电影语言来表现人物情感、叙事结构等方面,为观众呈现了一部充满思考和情感共鸣的力作。
影片的叙事结构非常独特,在影片的前半段,导演采用了非线性叙事的方式将故事展现在观众面前。
通过交错的时间线,观众可以看到主人公在不同时间点的生活状态,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成长历程。
这种叙事方式不仅给人以新奇的观影体验,同时也增加了观众对故事的好奇心和阅读深度。
影片的影像语言十分精美。
在《寻枪》中,导演运用了大量的室外自然光线,使得整个影片呈现出了一种微妙的视觉美感。
尤其是在日常生活场景的处理上,导演巧妙地使用了自然光影和空间构图,创造出了一种富有生活气息的影像美学。
在某些关键情节中,导演还利用阴影和逆光等摄影技法,增加了影片的戏剧张力和情感张力。
这些出色的影像语言不仅为影片增添了艺术感,同时也丰富了观众对故事的视觉体验。
影片的音乐语言也十分出色。
原声音乐的选择恰到好处,音乐的起伏与人物情感、剧情走向完美契合。
影片中穿插了一些传统中国音乐元素,这些音乐元素不仅有助于与影片故事背景相契合,同时也增添了影片的中国文化氛围。
影片还运用了一些现代音乐元素,使得影片更具时代感和观赏性。
通过音乐语言的精心搭配,影片的氛围和情感得以更好地表现和传达。
影片的剪辑语言也十分值得称道。
导演在影片的剪辑过程中,通过合理的镜头切换和画面处理,将人物情感和内心戏刻画得淋漓尽致。
导演还通过快速的剪辑手法和镜头语言,加强了影片中一些紧张的戏剧效果,使得整部影片在节奏上更具有张力和悬念。
在影片的后半段,导演还采用了一些渐变和遮挡的特殊剪辑手法,增加了影片的神秘感和艺术感。
这些优秀的剪辑语言不仅使得影片的情节更加连贯,同时也为影片增添了许多表现空间。
电影《寻枪》以其丰富的电影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观众呈现了一部非常出色的力作。
《寻枪》视听语言分析
《寻枪》作为陆川的处女作,似乎让 人看到国产电影的希望。成熟的技巧的 运用,人物心理的把握,都很有特色。
?这里用马山的视角醉酒后的马山被妻子拍醒后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妻子怒目而视的脸起床后妻子一直喋喋不休的埋怨着马山对儿子的教育不够马山却表现的十分泰然可见这种埋怨在他的生活中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了
《寻枪》
电影《寻枪》 出品:中国电影集团公司 华谊兄弟太合 影视公司 导演:陆川 主演:姜文 宁静 刘小宁 伍宇娟
• 马山反复的回忆,片 断式的回忆进一步地 推进情节向高潮发展。
• 主角与其他人对话 时,导演很少把他们放 在同一画面中,多是通 过两者的脸部特写镜头 的频繁切换,展示主角 的心理活动——马山心 中对每个人的怀疑情绪。
感谢您的关注
数码二班01李征
10
!
• 开篇中运用大量的主观镜头,大多是男主角马山的主观视 角和感受。
• 主观视点的运用让我们身临其境地参与到剧中人的活动场 景,感同身受的获取电影人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从 而设身处地的为其着想,更好地理解剧中人物性格和剧情 发展。从而完成对剧中人物心理的刻画及推动剧情的发展, 更好的阐述影片的主题。
景别代表视距,视距 也代表观众对事物的心 理距。这里用较进的景 别,制造观众心理的紧 张。
这些都是马山心里 想象的,他希望能在保 险箱里找到枪,镜头中 暗黄的灯光就仿佛是马 山的一丝希望。
• 这里的快速变焦,由 短焦距到长焦距的快 速转化,猛然地引人 注视。让观众感觉这 是马山的脑子里出现 的画面,这是马山的 记忆回放。
寻枪影评
寻枪影评寻枪影评(一)关于这片最通俗的解读,就是男人对自己社会身份和地位的寻找过程,枪寓意男性生殖器,也寓意男性不可撼动的尊严与力量,所以马山丢了枪,马上性能力也不行了,人际关系也出现危机了。
这个寻求的过程虽然崎岖艰辛,还伴有血腥暴力,但不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这个符号为枪的身份认同才是男人安身立命的基石。
经常有种“当代中国男人普遍被阉割”的说法,尽管中年人装深沉年轻人扮酷,但是落实到责任压力义务,每个被父母从小呵护到的大男孩又能承受多少?马山搞不定这些,浑身冷汗连滚带爬盲目跑到黑也找不到枪,但一旦看透人生浮华。
一咬牙要杀要剐,枪便找到了,人便解脱了,男人身份便回归了。
本片尽管立意是新的,视角是高人一等的,但陆川仍然没有摆脱初学者忙于炫技三心二意虎头蛇尾的毛病,也阻碍了观点的进一步深入探讨,但这毕竟只是陆川小试牛刀,2年后的《可可西里》,便一举将陆川推上最有思想有抱负有天分的导演舞台。
寻枪影评(二)在看过官方的电影评论后,我才发觉我并没有十分直观地了解到《寻枪》所要表达的意思,只是隐约有这么一点感觉,这种感觉是通过电影总体的氛围感受到的:马山寻找的其实不是那一把丢失的手枪,而是一种心灵的解脱,在凶手向他开枪的一刹那,他并不是恐惧,而是一种兴奋和心理上的如释重负,而影片最后他走向镜头前大笑的表情,则表现着他解脱成功后的极度兴奋的神经质。
假如我们把马山比作我们当中的所有人,都是很恰当的,每个人都有如他生活中的那种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而每个人都有可能去寻找那把属于自己的枪。
我不敢说这把枪意味着什么,因为如果陆川导演本人都不觉得有什么特殊意义的话,那么我在这里写的东西就如同小学生作文一样可笑了。
可当我们去回想姜文所扮演的马山,在丢失枪支的一瞬间所呈现的那种失措、惊讶、慌张的表情时,是不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我们是不是也曾经出现过这样的表情?当无数的压力和琐事围绕着你的时候,或许你不曾显露你面孔的脆弱,而当一件事的爆发,它能将所有绝望的预期汇聚在一起时,这时候的你所呈现的表情或许才是本来的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诚信承诺
我谨在此承诺:本人所写的学期论文《》的主体均由本人独立撰写,没有抄袭行为。
凡涉及其他作者的观点和材料,均作了注释。
如出现抄袭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况,愿接受相关的处分。
承诺人:
学号:
年月日
【评语】:
《寻枪》影片分析
——自我与本我的斗争
学号:0814101 姓名:何斐然
【影片概况】:
1、片名/英文片名:《寻枪》/《The Missing Gun》
2、编剧:陆川
3、导演:陆川
4、出品:中国电影集团公司/2001年5月/120分钟/彩色
5、获奖情况: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处女作奖
剧本获台湾2001年度优良剧本大奖
新周刊年度新锐榜年度最佳电影
【故事梗概】:
一句话梗概:
故事从主人公马山清晨醒来发现配枪丢失开始,讲述了马山在怀疑与被怀疑中,一步步找到自己丢失配枪的过程。
【正文】:
《寻枪》是陆川导演的第一部电影,从中我们可以嗅探到浓重的姜文的气息。
电影《寻枪》可以说是当青年导演遭遇强势演员的产物。
《寻枪》采用线性的叙事方式,故事从主人公马山清晨醒来发现配枪丢失开始,讲述了马山在怀疑与被怀疑中,一步步找到自己丢失配枪的过程。
在分析开始时,我先提出3个问题,随着分析的开始,会被一一解开。
第一:初看这部片子的时候,就被它大量运用的第一人称视角拍摄和犀利、新颖的剪辑方式搞得晕头转向,不知道它为何而为之。
第二:在第一遍观看片子以后,就对于故事交代上存在疑问。
对于偷枪的真凶是刘结巴没有感到一点意外。
这或许是我看过较多类似的悬疑片的缘故,影片中出现的越不相干的人物,越有可能是真凶。
(其实我一开始还非常怀疑马山的妻子,她有动机有能力,而且戏份不多,影片刻画的比较模糊)第三:影片要表达一个怎样的主题,从寻枪的过程,即找的过程,我又联想发散到3个小问题,到底丢了什么找到了吗找到什么了于是我开始再次观看《寻枪》,并在网上和书籍上查阅陆川导演对于本片的谈论文字,和其他不同人对于影片的看法,这很有
利于帮助我解决以上这些问题。
第一个问题:
从影片的影像风格的范畴分析,第一人称视角的大量运用大大增强了观众的主观感受。
陆川导演利于主观镜头的特点将观众从观影者的位置拉入主人公马山的体内,跟随他的躯体一起运动。
镜头所呈现的画面即主人公目光所及,再加上恍惚,晃动的特效处理,给观众前所未有的视觉观感。
例如,在马山骑摩托跟踪周晓刚得轿车的过程中,先是一个中景镜头:马山,骑着自己的摩托谨慎地跟踪,立刻变成马山的主观镜头:四周闪过周遭驶过的田间地头,周的霓虹色的车尾灯在不停穿梭。
如此反复达到9次。
本片的另一个很独特的手法就是大胆的使用越轴镜头。
一般来说越轴镜头的出现是影视作品所要时刻注意的问题,但是陆川导演却反复使用越轴,特别的我注意到,当被摄对象处于一个茫然无助的时刻,举例来说:一个就是马山在发现周晓刚没有枪,而自己原本最大的希望落空的时候;另一个就是当刘结巴发现自己错误地射中了马山而不是周晓刚,自己的仇可能永远也报不了的手足无措的时候。
越轴镜头间的快速切换,给人一种不真实之感,就好似数千双来自不同来源的视线对目标的批判一般,中心人物的孤立无助,得到更强地凸显。
高明的地方则是,导演狠扣《寻枪》中的“寻”字,把这个动作拍得丰富生动。
从另一个层面上概括本片就是,主人公不是在某地寻枪,就是在去某地寻枪的路上。
于是片子中大量的跟拍,
手持,许多的大全景中孤立个人的行走的状态以及同周遭的事物不断变化场景融合到一起。
其实不仅是镜头跟着马上走着,找寻着,同时观众也同马山一样分析着,找寻着。
故事的叙述与观影的体验完美结合。
第二个问题:
要回答第二个问题,我又再一次观看了一遍《寻枪》。
当我看第三遍的时候,就惊讶的发现导演陆川在影片多处采用隐喻蒙太奇的手法,后续的故事发展,有些会在前部分的叙事中,会埋下伏笔。
第一处:影片一开始,马山就一个人平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如同死了一样。
(说实话,我第一次看,还以为就是死了)这与最后的镜头马山躺在车站的月台上是一样的。
这就暗示着主人公的悲剧命运。
第二处:马山从周晓刚的住处离去时,这时候镜头一直跟着马山的背影,同时又迎面来了一个穿着雨衣,挑着扁担的人。
随后有一个镜头,仰角拍摄的周晓刚的家,周晓刚入画,出画,又是那个穿雨衣的人,紧跟着也从画面中一闪而过。
雨衣神秘人的扮相和后来杀害李小萌的同一个造型。
这里有一个暗示作用。
(头两遍都没看出来)
第三处:从情节的发展上来看,周晓刚,李小萌和马山至少有一个三个人同时出现在一个画面中,但是翻看全篇没有一处同时三个人出现,这也暗示着这三个人无法最终相安无事。
前两遍看时,我总是感觉即便前面有这样的伏笔,但就因为
刘结巴的一句台词:“周晓刚做假酒,你晓得吃死好多家里人!喝死了好多人”,把全片最大的包袱抖了出来,未免太简单了些,随意了些,有种头重较轻的感觉。
这个难受的结局我一直很纳闷,直到看到一篇另类的影评加上我的一些个人分析之后,似乎有了些头绪。
那么我们假定偷枪的刘结巴是马山臆想出来的人物,刘结巴根本就是马山潜意识的具象化。
依这样来说,马山因为看到周晓刚和李小萌的亲昵关系而激动,愤怒,因而喝那么多酒,并对周晓刚动了杀心。
从丢枪以后,马山还会在洗碗的时候想到李小萌,不禁喊出她的名字,说明他脑子里没有丢枪,而是只有李小萌。
片中原来很突兀地出现了一段小毛贼偷车,马山追贼缴获假枪的段子,其中那个毛贼一直不断在韵问马山为什么不会累马山的真的可能不会累吗显然不可能,上述这些就是马山臆想出来的。
现实中的人会累,而想象中的不会。
这或许是导演想借此直白地表达,这一切都是假的,都是虚构的。
使用弗洛伊德的“自我与本我”来解释,马山的“自我”是表现在妻子与众人面前的,“自我”是理智的。
而马山的“本我”是刘结巴,一个为了情失去理智的人,一个在电影中只与他自己有过对话的人物。
马山为什么不穿防弹衣去引诱偷枪贼出现,如此愚蠢,送死的行为,现在分析下来,导演或许要告诉我们这正是他所希望的。
“本我”的他失手杀害了李小萌,“自我”的他便利用自杀来向李小萌谢罪。
当自我无法控制本我时,唯有采用死亡来实现二者的归一。
依据这样的解析,《寻枪》就又可概述为:自我与本我的剥离,自我与本我的互
相斗争,自我与本我的对话,自我与本我的归一。
第三个问题
这里我的分析和主流的不太一样,也请老师认真看下来。
马山的本我在本片中是丢了枪,枪之于警察,就是用来维护正义的工具,丢了枪也就失去了维护正义的能力,就是对公众的不负责。
如此看来,马山失掉的责任,失掉的是男人应该有的一种担当。
马山在家庭中是唯一的男人(儿子还太小),肩负的责任就是呵护好妻子,教育好孩子。
但是影片中,我们能看到的吵架画面就不下3次,马山与妻子的感情更是应该李小萌的出现,进一步沦陷。
马山被捕入狱时,他的儿子反过来教育他,该多读读书,出狱以后不准打他,可见马山没有尽到一个做父亲担当的责任。
马山寻枪的过程也是他找寻丢失的责任的过程。
马山找了,也找到了。
影片最后,当马山要用血肉之躯去引诱歹徒的时候,他悔悟到了作为家中唯一的男人应当充当什么角色。
他留了一束小花给相扶持多年的妻子,又留了一包弹珠和六根棒棒糖给儿子,意表对于妻子和孩子最后的关怀。
当马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留下了最后一颗子弹之后,他此刻想到了自己的家人,他的灵魂回去看望他们,与他们告别。
最终他的灵魂从躯体中分离开,手里拿着的是真枪,他向着回家的方向肆意的狂笑,意表他找到了真枪同时也找到了责任。
本片电影还是存在缺憾的,陆川导演将时间的紧张性和空间的封闭性相当出色地点出,倘若能围绕此点展开影像,《寻枪》会是一部非常出彩的作品,可喜的是陆川只是做了表面文章,与关
键处擦身而过。
参考书目:
《电影+2002》卫西谛等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弗洛伊德的心里哲学》(奥)弗洛伊德着,刘烨编译,中国戏剧出版社字数:277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