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读书报告
安阳学习心得体会
![安阳学习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702a9af0b8f67c1cfad6b8df.png)
安阳学习心得焦作市武陟县育才学校邱利娟感谢校领导让我有机会在安阳聆听了20节省优质课,这些自然、真实、高效的课堂让我受益匪浅。
这些优质课让我看到了老师们课前的精心准备与课中的有效引领,对教材内容挖掘之深,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之精彩,感受到了多样的丰富多彩的问题情境、学习方式……这些课分为三类课,计算课、概念课和综合实践课。
这里我给大家分享我认为比较好的三节不同的课型。
让我感触比较深的有以下几点:一、教师在课堂上的“进”与“退”,让计算课、概念课也能上的有滋有味,我们学校也一直在研课评课时,多次强调老师们要注意课堂上的进与退,但很多老师包括我在内,心里是认同在教学时要退,把课堂还给学生,但一到课上,总是怕孩子表达不准确、回答不规范、课堂秩序乱、实验操作慢等,啰里啰嗦,不断的重复。
不知不觉中,自己又成了课堂的主人了。
而许昌实验小学的樊沛锋老师上了一节《因数中间有零的算法》的计算课做到了课堂上的进与退。
当我看到这个课题时,我心里想计算课是最不容易出彩的课,这节课能怎样出彩。
可是出乎我的意料,我听得陶醉其中,竟然忘记了记录。
因为樊老师整节课语气亲切温和,和学生的交流都是以鼓励欣赏为主,评价学生非常得体。
在计算方法上,并不是告诉孩子怎样计算,在哪里容易出错,而是鼓励和激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哪里最容易出错。
发现的过程,老师耐心等待,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回答的机会。
环节的过渡语更是朴实无华,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比如,在学生总结出了方法后,她说:“方法有了,不同也有了,但这节课的任务远没有结束,这节课的计算是有技巧的,计算机算,不仅要会算,还要用计。
是我告诉你们还是你自己发现呢”,句句都在激发孩子探知的欲望。
樊老师让自己退下来,把课堂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讲话的机会还给学生,能做出来的老师不说不做。
樊老师在课堂上的“退”还表现在追问和评价上,当学生讲对了,樊老师没有忙着问:你们听明白了吗?因为这样问,肯定“听明白”的声音大于“没听明白”的声音,老师就失去了了解真实学习状况的机会。
河南安阳学习心得体会
![河南安阳学习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d346027b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3c.png)
河南安阳学习心得体会3月20日至22日,在学区中心校的组织下,兴隆县教研室、学区研训室、六道河中学及学区四所小学一行33人到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钢二路小学进行高效课堂培训学习。
先将本次学习感悟心得总结如下:一、常规管理。
1、每天早晨和中午上学时间,学校门口安排学生着正装(军服)迎接并检查师生到校。
2、班主任每周一早上公布上一周的明星小组和明星个人。
3、学生主动捡白色垃圾、往桌下放凳子、主动背课文、主动写等,自己向老师报告,教师进行加分,在下周一进行总结表扬。
4、周一上午升旗仪式特色鲜明。
整个过程由学生进行主持。
各个班级以少先队中队为单位。
学校以少先队为根本组织。
表彰优秀中队、优秀少先队员、学习进步的、注意听讲的、表现突出的、关心同学的、主动捡拾白色垃圾的。
二、高效课堂。
1、教师导学案复备内容丰富,预设充分。
精确到哪个小组几号读?哪个小组写?哪个小组几号展示?怎么展示? 2、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互动语言的作用明显。
教师:“七、八、九,” 全体同学齐说:“闭上口!” 教师:“一、二、三,” 全体同学齐说:“我坐端!” 展示的同学:“小眼睛看上来!” 全体同学:“看上来!” 展示的同学:“焦点在哪里?” 全体同学:“焦点在这里!” 教师:“小手背后!” 全体同学:“背后!背后!” 3、师生问好时,学生呼班训,然后各组起立齐呼组训,要求用最大声音,呼出气势。
4、教师表扬鼓励法的运用。
如:“你们小组合作的非常好!如果声音再小一点就更好了。
” 5、提前发导学案,在上课前学生把题展示在展示板上。
6、严格的落实“堂堂清”。
7、学习目标的设计表达了教师的聪明的“导”。
“我要学会…………”、“我要探究…………” 8、学习小组的组长由班级竞选投票产生。
9、学生的书写相当标准。
(字体的大小、间架结构等。
)三、活动开展。
1、每月进行一次学生学习质量检测,保证学习质量。
2、在高效课堂开始阶段进行“模仿课达标验收活动”。
学习安阳历史心得体会
![学习安阳历史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87efca84b9f3f90f77c61b45.png)
学习安阳历史心得体会篇一:安阳历史文化赏析《安阳历史文化赏析》课程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班级:姓名:学号:电话:指导老师:大学生应学习的红旗渠精神大学生应学习的红旗渠精神《难忘岁月——红旗渠的故事》里的那个血性十足的二旺,手捧瓦罐因高兴一不小心把一罐水摔碎的小男孩——黑豆,因长期干旱,四处干涸,一个老汉到十几里路外挑泉水,因水量小,挑水的人多,老汉直到天黑还没有回家,儿媳妇就去接,因天黑不小心儿媳妇把两桶水给洒了。
回家后,儿媳妇羞愧难当,就上吊自杀了。
······,透过这一幕幕的精彩画面,使我的心陷入一个深思中:红旗渠的人工奇迹对我有什么影响?决定组织修建红旗渠的杨贵书记又是以怎样的心理来面对这一浩大工程?修建过程中,十万大军进太行,他们的吃住如何解决?全县连测量员算上,懂技术的也不超过30位。
更何况要把山西的漳河水引进来,要削平一千多个山头,凿通二百多条隧洞,长度达到1500多公里。
这么庞大的一个水利工程仅靠这30个人和两台水准仪,一台经纬仪能行吗?如此浩大工程,仅靠人的双手又是如何去完成的呢?······许许多多的问题在我的脑海中浮现,也是我对此不断的感兴趣,指引我去思想,去寻找答案。
面对经济困难、技术落后、群众生活困难,要建设这么大的工程,谈何容易,需要冒很大的风险。
以杨贵为书记的林县县委一不等待、二不观望、三不向国家伸手要救济,而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宁可苦干,不再苦熬,宁可流血,不再流泪”,果断作出了开辟红旗渠的英明决策。
可以说,没有县委的决心和恒心,没有知难而进、敢闯敢干的精神,就不会有今天的红旗渠,也不会有今天林县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天寒地冻得正月,民工们只能住在悬崖边上,有的地方非常窄,连一个平坦的地方都找不到,没办法,只能用石头一砌,绳子一揽,头朝里脚朝外睡觉,免得掉进漳河水里或山谷里。
最新安阳心得体会
![最新安阳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83dfdace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19.png)
最新安阳心得体会最新安阳心得体会1第一段:“人文古迹层出不穷”安阳是一个充满着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古城,无论是游览安阳博物馆、安阳殷墟,还是参观安阳钟楼,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古老而厚重的历史。
在安阳博物馆,我仿佛穿越回了昔日的商周时期,通过随处可见的古代文物,展现了中华文明的辉煌。
而在参观安阳殷墟时,我领略到了古代商代的壮丽和宏大,被殷墟的秩序和文明深深震撼。
此外,安阳的钟楼也是一座值得游览的古建筑,在这里我不仅可以了解到古代计时的方法,还能领略到安阳的古都风貌,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第二段:“风景秀丽迷人”安阳不仅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底蕴,还有着优美的自然风景。
在游览庆云山时,我登上山顶饱览了整个城市的美景,眼前尽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绿意,清新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
在衡山风景名胜区,我漫步在碧水蓝天之间,欣赏着山间流水的美景,仿佛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
此外,安阳的龙潭寺、五龙潭也都是游览的好去处,那里的潭水清澈见底,瀑布奔流,让人流连忘返。
安阳的自然风光令人陶醉,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第三段:“善良守望友善”在我的旅行中,我发现安阳的人们都非常善良友善。
无论在博物馆、景区还是街道上,人们总是热情地与我交流,并且乐于帮助我解决问题。
在安阳的旅途中,我遇到了很多友善的陌生人,他们帮助我拍照、给我指路、甚至主动和我交流,让我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暖。
这种友好的氛围让我对安阳这座城市充满了好感,也让我的旅行增色不少。
第四段:“美食让人垂涎欲滴”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安阳的美食文化独具特色。
在这里,我品尝到了许多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如安阳烩面、黄楼烤羊腿等。
安阳烩面作为地方特色小吃,口感鲜美,汤汁浓郁,让我感受到了地方风味的独特魅力。
而黄楼烤羊腿则是安阳的一道特色烤肉,肉质鲜嫩,香气扑鼻,是一道让人回味无穷的美食。
在安阳,不仅能品尝到美味的地方小吃,还有各种传统美食等待着我去发现,这让我对食物充满了期待。
第五段:“留下美好的回忆”在安阳的旅行中,我不仅领略到了独特的`人文古迹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热情友善的人们。
《安阳》读书笔记(方舟)[范文模版]
![《安阳》读书笔记(方舟)[范文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3ffd0dbb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85.png)
《安阳》读书笔记(方舟)[范文模版]第一篇:《安阳》读书笔记(方舟)[范文模版]泱泱华夏,殷商旧梦——《安阳》读书笔记09中文系刘方舟 09309026中国古代史通识课《安阳》的作者李济,人类学家、中国现代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之父。
1928年至1937年,他主持了震惊世界的河南殷墟发掘,使殷商文化由传说变为信史,并由此将中国的历史向前推移了数百年。
直至今日,它依旧被视为人类文明史上最重大的发掘之一。
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名字——李济。
他所写的这本《安阳》深入浅出,相对简洁的探讨了他在安阳考古的发现与考证。
记述了他的一些考古观点。
从第九章看起,开始论述《史前遗物和中国古代的传说记载》。
据传统文献记载,在商朝之前有个夏朝。
安阳考古的田野工作者实际上在殷商遗物下面发现了黑陶文化层。
所以我们会思考,夏朝是否与这考古发现有关。
安阳作为殷商的最后一个都城,计算年代是从基本可以断定是武丁开始。
但是在此之前,仍有比商朝创建者汤早得多的王氏祖先表:商的始祖是传说中的契,他的时代是否就处在夏朝这一点仍不确定,仍需要考证。
传统看法,认为开始实行世袭君主制的夏是建立了一个王朝的古代黄金时期的三代中的第一个。
在中国的逐步完善的传说中,夏朝的存在似乎也在被一点点揭开迷雾,只可惜考古学没有考察到更多有关于夏朝的遗物,无法为夏、商两朝之间做一个界定。
甚至在这一点上,还提到了毛笔写字比篆刻写字出现得可能更早的假设。
在安阳殷墟中发现的毛笔写的字,在当时可能是被官方承认的,然而这样的笔记难以幸存,而可能在武丁时期契刻文字的方法也已被官方采用。
所以我们迄今得到的比武丁之前的得以保留下来的书写材料要少得多,但我们不能就此否定比殷商更早的时代的存在。
第十章《建筑技术:建筑遗迹和地上建筑物复原之我见》。
列举了大量的考证材料与复原模型供读者参考。
在小屯发现的建筑遗址刻分为两大部分:即地下建筑和地上建筑。
比较关注的是地下建筑的贮藏功能与地上建筑的祭祀功能。
安阳善园小镇读后感
![安阳善园小镇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40eb168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0f.png)
安阳善园小镇读后感《安阳善园小镇读后感》(一)嘿,朋友们!我刚从安阳善园小镇回来,心里那叫一个激动,必须跟你们唠唠!一进小镇,我就被那古色古香的建筑吸引住啦。
那街道,那小巷,仿佛让我穿越回了古代。
街边的小店一家挨着一家,卖啥的都有。
有香喷喷的小吃,馋得我口水直流;还有精美的手工艺品,让人忍不住想带回家。
最让我难忘的是小镇的夜晚。
灯火通明,热闹非凡。
人们聚在一起,有的唱歌,有的跳舞,那氛围,简直绝了!我也跟着大家一起蹦跶,感觉所有的烦恼都抛到了九霄云外。
在善园小镇的这几天,我感受到了真正的慢生活。
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工作的压力,只有那份宁静和美好。
我真想一直待在这儿,不想回去啦!等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要带你们也来感受感受,相信你们也会爱上这个地方的!《安阳善园小镇读后感》(二)亲人们,我跟你们说,我去了安阳善园小镇,那感觉,妙不可言!刚到的时候,我就像个好奇宝宝,眼睛都不够看的。
小镇的风景太美啦,青山绿水环绕着,空气都格外清新。
我沿着小路漫步,看到了好多有趣的玩意儿。
有个老爷爷在那做糖人,手法娴熟得很,不一会儿就做出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孙悟空,我都舍不得吃。
还有个大妈在卖自己织的布,那颜色,那图案,真叫一个好看。
在小镇的日子里,我还认识了几个新朋友。
我们一起去划船,一起去爬山,别提多开心了。
晚上我们坐在院子里看星星,聊梦想,感觉心都贴得更近了。
这里的美食也让我念念不忘。
那碗热气腾腾的烩面,那盘香喷喷的炒凉粉,每一口都充满了家的味道。
离开的时候,我心里满满的不舍。
我在心里默默发誓,一定要再回来。
善园小镇就像一个温暖的怀抱,让我感到无比舒适和安心。
亲爱的们,如果你们还没去过,一定要去看看,相信你们也会和我一样爱上这个充满魅力的地方!。
小学安阳晚报读后感
![小学安阳晚报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4dfb6f5d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92.png)
小学安阳晚报读后感
小学生读后感范文,《安阳晚报》。
《安阳晚报》是一份以新闻为主要内容的报纸,它每天都会为
我们呈现出许多新鲜的新闻资讯。
而我最喜欢的栏目就是小学生版,因为它总是能给我带来许多乐趣和知识。
在小学生版中,不仅有关于学校生活的新闻,还有一些有趣的
故事和趣味性的知识。
比如最近一篇关于动物的报道,它介绍了一
只叫做“小丑鱼”的海洋生物,这种鱼有着五颜六色的身体和奇特
的外形,让人忍不住想要了解更多。
还有一篇关于科技发展的报道,它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智能手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
康和生活。
这些新闻不仅让我感到新奇,还让我对世界充满了好奇
和向往。
除了新闻内容,小学生版还有一些有趣的活动和比赛。
比如最
近的一次征文比赛,主题是“我的暑假生活”,我看到了许多同龄
人的精彩作文,他们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自己的暑假生活,让我也
想要参加这样的比赛,向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和见闻。
另外,小学生版还有一些关于学习的资讯和技巧,比如如何做好暑假作业,如何提高阅读能力等等。
这些资讯对我们小学生来说非常有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总的来说,《安阳晚报》的小学生版是一份充满了知识和乐趣的报纸,它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新闻资讯,还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我会继续关注它,期待更多的精彩内容。
安阳甲骨文书屋观后感
![安阳甲骨文书屋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f938e4d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f5.png)
安阳甲骨文书屋观后感安阳甲骨文书屋是一座集文化传承、历史陈列、亲子体验于一体的博物馆。
我有幸参观了这座书屋,并且深深地被它的独特魅力所吸引。
走进书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各种各样的甲骨文资料。
它们以各种形式展示在展厅里,有甲骨文的文字解释,有甲骨文的雕刻品,还有甲骨文的涂鸦作品。
这些甲骨文展品既有精美的细腻之作,又有粗糙的仿制品。
通过观看这些展品,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底蕴和智慧。
在书屋里,我还看到了很多关于甲骨文的书籍和研究成果。
这些书籍介绍了甲骨文的起源、发展和应用。
一本本厚厚的书籍,记录着无数学者的汗水和智慧,也为我们了解和研究甲骨文提供了精深的资料。
参观书屋的过程中,我还有机会与导览员交流,了解更多关于甲骨文的知识。
导览员讲解得生动有趣,引经据典,让我对甲骨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她的带领,我了解到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这一文化遗产所传承的不仅仅是文字的使用方法,更是古人积累下来的知识和智慧。
除了观看展品和听导览员讲解外,书屋还提供了丰富的亲子体验活动。
孩子们可以亲手雕刻甲骨文,体验古代书写的过程。
这种亲子活动不仅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也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了甲骨文这一传统文化。
总的来说,参观安阳甲骨文书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观看展品、阅读相关书籍以及与导览员交流,我不仅对甲骨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在书屋里,我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也体验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次参观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让它继续发扬光大。
安阳殷墟研学心得作文600字
![安阳殷墟研学心得作文6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a1653b48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21.png)
安阳殷墟研学心得作文600字《安阳殷墟研学心得》
前几天,我们去了安阳殷墟研学,那可真是一次超级棒的经历!
一到殷墟,我就被那里的古老气息给吸引住啦。
我们看到了好多好多的甲骨,那些刻在上面的字好奇怪呀,老师告诉我们那是古代人用来记录事情的。
我就在想,古代人可真聪明,能想出这样的办法。
还有那些精美的青铜器,有的像大鼎,有的像酒杯,上面的花纹漂亮极了。
我仿佛看到了古代的工匠们认真制作的样子。
最让我兴奋的是看到了古代的马车,虽然已经很破旧了,但还是能想象出它当年跑起来的威风。
这次研学,我学到了好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感觉自己就像穿越回了古代一样。
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了解更多关于古代的秘密!
《安阳殷墟研学心得》
小伙伴们,你们知道吗?我最近去了安阳殷墟,那真是一次让人难忘的旅行!
一走进殷墟,就好像走进了一个神秘的世界。
我看到了好多大大的土坑,老师说那是古代的房屋遗址。
我使劲儿地想,古代人在这样的房子里生活是什么样子呢?
我们还参观了博物馆,里面有好多宝贝。
有一个玉做的小兔子,特别可爱,我都想把它带回家啦。
还有一个大大的头盔,不知道古代的战士戴上它会不会很重呢?
在那里,我听到了好多古代的故事。
比如说,有一个国王很勇敢,打了好多胜仗。
我也要像他一样勇敢!
这次殷墟研学,让我对古代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我好想再去一次呀!。
2019-安阳书院回音读后感-范文word版 (2页)
![2019-安阳书院回音读后感-范文word版 (2页)](https://img.taocdn.com/s3/m/eb7456fcb14e852458fb57cb.png)
2019-安阳书院回音读后感-范文word版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安阳书院回音读后感安阳书院回音读后感寒假休在家,随手翻开《书院回音》,百年沧桑厚重的文化韵味裹挟着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回首百年书院的曾经走过的艰辛岁月,感受书院古朴严谨的校风学风,一路沧桑,风雨变幻,深厚底蕴,古树见证,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小时,常听父亲说过,他也曾在安阳书院读过书,只因值国家遭遇三年最困难的时期(60年到62年自然灾害),家境实在贫困,家中没有男劳力,念不起学,只念到初二,不得不辍学。
如今,年岁一大,常忆艰苦而快乐的学生时代,经常谈起班主任冯惠铨老师亲自三次上门求学的事,“其他的学生不学,我就不去请了,你学习这么好,不学是非常可惜的。
”还谈到他们的同学尹义良将军,说那时的写作水平,就数我父亲和他最好。
每每谈起这些陈年旧事,父亲心中总是既自豪又可惜,自然是一番感慨。
所以小时候,父亲就特别重视我们的读书,不顾家境困难,千方百计要让我们读下去。
常说,我们那时没有赶上好时代,国家又穷,家里又是贫农,想学上不起学,你们只要会读书,砸锅卖铁也得供你们上学。
所以,父亲白手起家,历经创业的艰辛,家境渐渐改变,我也就如愿上了省锡中高中,又继续上了三年镇江师范。
弟弟也读到了大专。
写到这儿,要感谢父亲的远见和培养,让我能顺利完成学业,并能自豪地再次踏上安阳书院的这块土地,默默耕耘,挥洒年华,这或许就是命运使然吧。
展书掩卷,思虑再三,学诗三首,以表心意。
书院回音声声传,字字句句把心憾,时光飞逝不可返,前尘往事成篇章,绍武教授谈诗眼,书社学诗重心感。
风雨人生百余年,教风古训代代传。
敦厚教师责任担,教书育人美名扬,淳朴少年志气高,朗朗书声山中宕。
安阳的读书报告
![安阳的读书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793790aa5e9856a561260dc.png)
《安阳》读书报告李济,“中国考古学之父”。
他主持的殷墟发掘,成为中国现代考古的田野启蒙,并将中国有据可查的历史提前到3000多年以前,引发了一场史学界的大变革。
从殷墟第二次发掘开始,李济先生曾13次主持殷墟发掘。
纵观李济的一生,他始终与安阳殷墟发掘乃至中国的考古联系在一起,也可以说他将一生甚至他的家庭与他的政治命运献给了“安阳”。
但直到1977年,81岁高龄的他才在风烛残年时完成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安阳》。
初时,因《安阳》乃是用英文写成,学生有不解甚至不忿,后才明了李济先生的一片拳拳赤子之心——让世界知道和了解安阳和殷墟。
以吾之愚见,我们可将《安阳》这本书大致分成三个部分。
前三章为第一部分,主要概述安阳发掘乃至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的社会背景与学科背。
第四至六章为第二部分,概述安阳殷墟的具体发掘过程。
第七至十五章为第三部分,概述对安阳发掘的研究。
由于学生我对考古学所知甚少,故仅对第一部分做较详尽的分析。
在书的前两章系统讲述了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
而颇令人感到诧异的是破解甲骨文这一看起来颇具“现代”意味的学术活动在长达几千年的时间里沉寂后却突然在清末勃兴。
而事实上早在隋朝,便有人发现了埋藏在地下的刻字甲骨。
正如书中所言“那末中国学者早在13世纪前就认识甲骨文了。
”对此李济先生做了精辟而独到的论述,并从而总结为“在智力的发展中,都有其特定的阶段,并遵循着某种规律性。
”而甲骨文研究的识别与铺垫正是——清朝经学的两个两个学派的兴起:一个为北宋即开始的考据学,在清朝以顾炎武为代表人物,梁启超将其形容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这一学派的主要功绩是阎若璩(1636~1704)成功地证明了在1000多年中被奉若神明的《书经》乃是后世伪造。
这种运动的趋势逐步扩大到对所有古代重要原著的审查。
另一个学派即金石学,其也在“文艺复兴”中复兴。
金文的研究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挑战。
从而,受到上述思潮影响的王懿荣等偶然看到龙骨便警觉就一点不感到奇怪了。
《安阳》读书笔记
![《安阳》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59346e4102de2bd960588ab.png)
在安阳相遇一种思想李济先生一生最大的贡献,是1928年至1937年主持安阳殷墟的15次发掘及其后殷墟发掘资料的研究和出版。
正是这些资料的整理和研究,确立了殷商文明是整个东亚地区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个文明,为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它使殷商文化由传说变为信史,并由此将中国的历史向前推移了数百年。
直至今日,它依旧被视为人类文明史上最重大的发掘之一。
安阳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所在地,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上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最早的古代都城遗址。
以都城建设、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殷墟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灿烂和辉煌。
安阳的发掘对研究商代社会的阶级状况、等级关系、宗族制度、埋葬习俗、人种特征等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在国际上被承认的、没有争议的中国最早的文明就是商代。
安阳不是一座简单的建筑物,它是一座都城。
都城是什么,都城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军事中心和文化礼仪中心。
它是一个王国的缩影,是其他任何遗产没办法比的。
这就是安阳之于中华文明尤其是商代历史研究的独特贡献。
科学考古不仅能促进书本知识的发展,而且能提供一个找到埋葬的珍品的可行方法,并对之给以法律保护。
在近代考古学确立之前,人们对于文物的态度是稍嫌随意的。
认为文物只是标榜自己文化的工具,显示自己修养的摆设。
但是在近代考古学确立之后,人们对于文物的态度有所改变。
文物成了我们探寻以前历史的载体。
通过文物,我们还原文化,还原艺术,还原历史。
作者还试图在书中阐明如何在史前和历史之间划清界限。
这界限,即文字的出现。
但甲骨文字决不是原始的,而且无疑在此之前有个很长的历史发展时期。
甲骨文字不能全部辨认,致使一些内容仍不清楚。
可识的甲骨记述证实了大量传说历史,这迫使不少学者重新估价文献记载。
关于仰韶,关于夏,都需要重新考虑。
我在读这样一本历史学巨著受到的启发式巨大的,多样的,他为我提供了另外一种前所未有的历史思路。
安阳晚报的读后感
![安阳晚报的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e6c02c8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25.png)
安阳晚报的读后感《安阳晚报》读后感。
《安阳晚报》是一份内容丰富、观点独特的报纸,它不仅报道了当地的新闻事件,还关注了社会热点和人民生活,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思想启发。
在阅读《安阳晚报》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它的价值和意义,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对《安阳晚报》的一些感悟和思考。
首先,《安阳晚报》所报道的新闻事件非常丰富多彩,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个领域。
通过阅读这些新闻,我了解到了当地和全国各地的重大事件和动态,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
例如,最近报道的关于当地经济发展的新闻,让我对安阳市的经济形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我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此外,报纸还报道了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如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这些报道引起了我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让我更加关注身边的环境和生活。
其次,《安阳晚报》的评论和专栏文章往往能给我带来很多启发和思考。
报纸上的评论员和专栏作家们对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论,他们的观点独到,逻辑清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如最近一篇关于教育改革的专栏文章,作者对当前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建议,让我对教育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让我对教育改革有了更多的思考。
这些评论和专栏文章不仅让我了解了更多的信息,也让我在思想上得到了一些启发和提升。
另外,《安阳晚报》还经常报道一些人物故事和人文事件,这些报道往往让我感动和震撼。
比如最近一篇关于一位普通市民的故事,他在一次意外中英勇救人,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品格,这个故事让我对人性和善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这些人物故事和人文事件的报道,不仅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感悟和思考。
总的来说,阅读《安阳晚报》是一次愉快的阅读体验,它不仅让我了解了更多的信息,也让我在思想上得到了一些启发和提升。
通过阅读报纸,我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感悟,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安阳》读后感
![《安阳》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b93678c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37.png)
《安阳》读后感《安阳》是一部由河南人民出版社于1960年8月出版的小说,作者是河南安阳的著名作家李凖。
这部小说以1959年至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为背景,以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战士——韩成运为原型,生动地描绘了安阳地区农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深地被其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所吸引。
韩成运这个角色塑造得非常成功,他是一个具有大公无私精神的人,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
他的坚定信仰和无私奉献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
同时,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形象也塑造得非常生动。
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命运,作者通过他们的故事和经历,展现了那个时期农村人民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这些人物形象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那个时期农村人民的不易和坚韧。
在故事情节方面,《安阳》也处理得非常出色。
每一个情节都紧扣主题,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那个时期人民的艰苦生活和奋斗精神。
作者通过一系列小故事和细节,展现了人民在困难面前的顽强毅力和坚定信仰。
这些情节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那个时期人民的伟大和坚强。
此外,《安阳》这部小说也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那个时期,人民经历了无数的困难和挫折,但是他们始终保持着对党和国家的坚定信仰和忠诚。
他们的奋斗精神和牺牲精神是我们今天不能忘记的。
这部小说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那个时期人民的伟大和坚强,也让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总的来说,《安阳》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小说。
它以生动的语言和真实的历史背景,展现了人民在困难面前的坚强毅力和坚定信仰。
这部小说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那个时期人民的伟大和坚强,也让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相信这部小说会对我们每个人产生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此外,《安阳》还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农民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农民是国家的基石,他们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农民的生活和利益,让他们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
安阳历史文化感受
![安阳历史文化感受](https://img.taocdn.com/s3/m/0ac66ed9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03.png)
安阳历史文化感受第一篇:安阳历史文化感受安阳历史文化展观后感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
这是郭沫若赞美安阳的诗句。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安阳厚重的历史文化。
安阳作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老师组织我们参观了学校刚刚建成的安阳历史文化展馆。
安阳历史文化展馆是安阳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大一的时候,空闲的时候比较多,所以把安阳的景点几乎都去了一遍,例如殷墟,红旗渠,羑里城,岳飞庙,马氏庄园。
等。
置身馆内仿佛有一种故地重游,游遍安阳的感觉。
学校的安阳文化展馆共八个展厅,分别为殷商文明、周易文化、民族英雄、人工天河、传统建筑、历史名人、民俗文化和师生作品展。
通过这些展厅汇聚了安阳的文化精华,展现了安阳文化的变迁和历史的故事。
此外,一些能表现安阳地方特色文化的民间小吃、手工艺制品等也在展馆中得以体现,可谓是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经过展馆解说员的介绍,我们对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安阳文化的变迁及安阳历史有了更加深刻和全面的了解。
通过参观安阳文化展馆,让我对安阳的历史文化有了系统的了解。
从殷商时期的国都,到后来彰徳府,再到现在的安阳市历史悠久,绵延不绝;从妇好领军出征,到岳飞精忠报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登上太空的女宇航员刘洋,英雄人物,人才辈出;再到林州人民开凿人工天河红旗渠,彰显了安阳人民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
一片甲骨惊天下,在这里出土了最早的文字——甲骨文,透过甲骨文,我们看到了中华文明的上游,出土的司母戊鼎,也是青铜文明的象征;文王推而演周易,《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是古代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
《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汉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安阳的历史文化地位是不可否认的,希望安阳能够借助自己的文化优势,结合当今的形式,寻找更好的发展模式,重新走向昔日的辉煌。
参观安阳图书博物馆叙事作文
![参观安阳图书博物馆叙事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dae6d8ed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0a.png)
参观安阳图书博物馆叙事作文•相关推荐手上了。
外观宏伟的图书馆正门到了,虽然很多次到这里来,但总是由于尚在建设中而很少从正门入,今天终于可以大胆的随便的出入,穿梭于其中了,心情居然有些激动。
按照孩子的意图,先到少年儿童图书馆,位于整座大楼的东南角,装饰一新,到处都散发出浓浓的油漆味,整齐、崭新的桌凳,士兵般列队排放的书籍,很快就把儿子的目光吸引过去了,全然忘记了我的存在,自己找到一个位置坐下看了起来。
我只好顺着走廊向北直行,西拐进入图书馆大厅,一楼大厅环绕四周的是木制的台子,共有八组,分布均匀,初看像桌椅的形状,仔细到跟前一看,天啊,居然是坤、兑、乾、坎、离、巽、震、艮八卦,上面有详细的注解和说明,虽然不太懂其中的含义,却依然坐下来仔细地看了许久,木头的敦实,文化的厚重,让我油然而升了一种自豪感,作为安阳人的自豪感。
正对大门的是一副巨大的图案,从上往下看大鼎、火焰、斧钺、到现代人类,仿佛在向人们展示了一幅人类从刀耕火种到现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右半边甲骨文、《四库全书》、《孙子兵法》,还有活字印刷的版面,赫然出现在人们眼前,讲述着人类文字的发展历史,这个图案暗示着整个图书馆分东西两部分,东边是图书馆,西边是博物馆。
(儿子用手机拍摄,效果不是太好)抬头望去,顶上是广阔无垠的“宇宙”,各种小星球闪烁其间,给人无限的遐思。
沿着有青铜扶手的楼梯走上二楼,仿佛从远古的.青铜时代,一下子,走入了高科技发展的现代社会,西边的博物馆还没有开放,东边报刊阅览室里却已经人满为患,精品畅销图书馆却因为设施不到位暂不开放,不停的有工作人员为参观者介绍未来整体的布局和构思,以及投入使用后这里的方便快捷和现代化。
(甲骨文座椅)当然,在这里目前也有很吸引人眼球的布置,散落在东厅里的甲骨文座椅,和投射进来的灿烂阳光,斜斜的透过玻璃幕墙,暖暖的照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下载文档。
安阳图书馆观后感四百字
![安阳图书馆观后感四百字](https://img.taocdn.com/s3/m/63e0c438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b0.png)
安阳图书馆观后感四百字
我们很快就到了安阳图书馆,一座雄伟的建筑就矗立在眼前。
爸爸给我介绍到:“首都图书馆创建于XXX年,已经有XXX年的历史了。
于是,我便开始了我的“书海旅程”我们从容地走了进去。
来到了一层和二层,这里都是少儿读物,有各种绘本;各种图书;还有漫画书;各种寓言故事;顿时一呆,里面有很多同学。
有的比我大,有的比我小,但是他们没有一个人说话,有时说话,也是压低嗓门,窃窃私语。
从他们的身上,我感到了一种可贵的精神!我挑了一个座位,然后就去书柜上找我想看的书了,我津津有味地看了1个多小时。
爸爸说让我去其他楼层看一看,长长见识,对安阳图书馆有个明确的认识。
我们又逛到了三层,三层是成人科普图书,人真是不少。
但没有我想看的,爸爸见我没有兴趣。
又带我来到了四层。
四层可真有意思。
很多台电脑,还可以从书架上拿出光盘,放到电脑里观看。
安阳图书馆已拥有中文普通图书、英文图书、个数据库90余万条馆藏书目数据。
我看了电视剧《四世同堂》,还有《西游记》,爸爸听上了老唱片。
真的很有意思。
从四层出来,我们就来到了五层,这里是计算机图书和旅游杂志和报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阳》(第四至第八章)读书报告13326022 李婉儿《安阳》的作者李济,是我国著名的人类学家、中国现代考古学家,被称为我国的“考古学之父”。
从1928年到1937年间,李济曾13次主持殷墟发掘。
而其所著的《安阳》,得以让我们认识到安阳的系统挖掘,现代考古学的起步,和前人的贡献。
【1】《安阳》一书的内容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至三章,阐述的是殷墟发掘的背景;第二部分,第四至六章,概述安阳的具体发掘过程;第三部分,第七至十五章,主要是对安阳发掘成果的研究。
在这里,我主要说的是第二部分,安阳的具体发掘过程,在15次安阳发掘中,我主要叙述一下安阳的第一次发掘。
提到安阳发掘,首先要说的是傅斯年创建历史语言研究所,他提出了“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口号,打破国人把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开的固有观念,强调体力劳动,两者结合。
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傅斯年详细解释了这个口号,并提出三个宗旨:一是保持亭林百诗的遗训,“搜寻金石刻文以考证史事,亲看地势以察古地名“;二是扩张研究的材料;三是扩张研究的工具。
【2】所以,在以罗振玉为首的大部分金石学家都认为没有必要进一步搜寻甲骨文的情况下,在研究所尚在筹备之时,傅斯年就派董作宾到安阳进行初步调查,继续搜寻甲骨。
无论是傅斯年还是董作宾,对现代考古学都没有任何实践经验。
安阳的第一次发掘是他们对现代考古学的第一次试验。
这一次的发掘结果证明了这个遗址的发掘价值,结束了旧的古玩爱好者“安乐椅上研究”的博古家时代,更重要的是为有组织地发掘这一著名废墟铺平了道路。
所以,安阳的第一次发掘是值得了解一下的。
在进行正式的挖掘之前,董作宾先拜访了安阳本地的一些绅士,他们之中有彰德府中学的校长,几个古玩店的老板,不认识甲骨文而以伪造甲骨文出名的蓝葆光。
通过访问,董作宾获得大量关于一般情况和本地甲骨舆论趋势的情报。
有的时候,考古的发现也具有偶然性。
董作宾雇了一名向导,发现向导带他到的发现甲骨的地方是一个沙丘,与罗振玉说的棉田不相符。
他发现了更多有可能埋有甲骨的地方,并找到了一片无字甲骨,于是他认为此遗址仍值得发掘。
所以,他立即写了报告,并拟定了试发掘计划。
他的发掘计划有三个步骤。
一是分区,以沙丘上出土甲骨的地方为中心,划出一大段,约五六亩,然后把将其分为若干区,每区约四方丈,四角竖立标识,然后就区着手挖掘。
以沙丘为中心还好理解,但是为什么就是五六亩的范围,而不是更大或者更小呢?董作宾在其报告中并没有解释,但分区的做法体现了田野发掘的“探方”方法。
二是平起,由四方丈之内,平排起土,每一尺为一层,视其土色及所出之物而详记之,至三丈为止。
三是递填,取第二区的土填第一区,如此类推。
这样能够保持土壤的肥力,是一种环保的后期处理方式。
做完计划后,董作宾开始进行筹备,包括雇佣工人,租借房屋,张贴公告,与官方交涉等等。
筹备完之后就是正式开展挖掘工作。
然而,即使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挖掘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事实上,实际的挖掘过程与原定计划几乎全部不一样。
安阳第一次发掘的具体工作分为三期。
第一期,以沙丘为中心,从四周向中间挖掘,这叫轮廓求法。
然而这种方法并没有多大作用,于是董作宾改用集中法,即集中挖掘沙丘出甲骨之地,接着用打探求法,结果都是令人失望的。
据此,董作宾认为“观察土色之法,亦极不可靠。
”“三种方法之所以失败,全属理想之故。
”于是,在第二期里,董作宾“利用村人之经验,舍弃个人之理想。
”利用工人的经验也就是说在村人挖掘过的地方再次挖掘。
这一次挖掘的成果比第一期的要好,证明上述方法的可行性。
于是,在第三期挖掘中,董作宾进一步地与工人谈话、咨询村农和城中友人,第一期和第二期的方法相结合进行挖掘,挖掘出的甲骨比前几次的多。
后来由于经费不足,时间不足,加上匪患、天气等原因,安阳的第一次发掘结束了。
田野发掘并不只是简单地发掘,它有一套系统的方法。
而安阳第一发掘把这套系统应用于实际,它跨出了现代考古学的第一步,用实物证明了安阳的发掘价值。
在接下来的安阳发掘中,现代考古学越来越走上正轨,其计划、挖掘、整理和研究越来越成熟。
【3】李济所领导的安阳第二次发掘是在董作宾的结果上进行的。
他在与董作宾个人接触及阅读了他写的报告的基础上,获得了殷墟遗址现状的一般认识,并提出了三个假设。
然后在三个假设的基础上制定发掘计划,决定具体工作的步骤。
这一次发掘是董作宾跟李济先生的合作,董作宾负责研究契刻文字,李济负责负责所有其他遗物。
这种分工是有必要的,这样可以让两人充分利用自己的学识,专注研究。
李济根据这次发掘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即地下堆积分三层:(1)殷商时期主要文化堆积;(2)覆盖其上的是分散而众多的隋唐墓葬;(3)覆盖这些墓葬的是现代堆积层。
而在这次发现的遗物中,最重要的仍是一批有字甲骨。
在第二次考察安阳期间,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开始测量以小屯为中心的这重要遗址的地形。
另一项重要的任务则是坚持系统地记录收集到的陶器,这有利于记录方法和分类标准的革命性变化。
在20世纪中期,中国还没完全摆脱传统的束缚,除了复杂的技术问题外,田野发掘往往还面临着社会政治等方面的障碍。
安阳的第三次挖掘就遭遇过政治性干扰。
深受旧的挖宝传统观念的影响,河南省政府组织和支持了另一个发掘队,使得李济组织的第三次发掘中断了三个星期。
为此,李济等人建议政府制定古物保护法,促进科学研究工作。
幸运的是,安阳发掘后来正常进行。
安阳的第三次发掘采用的是“卷地毯”方法,即对整个遗址进行全面揭露。
这一次发掘清楚地显示了地下的分层顺序,依照这种分层顺序,田野工作者井然有序地挖掘出大量遗迹和遗物,并依此进行田野记录。
地下情况一弄清楚,这些单间或成批的出土物的同时出现的重要性立即被广泛认识到。
之后,第三次的发掘物引起了一个重要的讨论,即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与青铜时代的殷商文化之间的关系。
这涉及到中国早期文化起源这个基本问题。
1931年春开始安阳的第四次发掘。
这次发掘是李济带着新观点和对遗址性质更多的了解组织起来的。
这次发掘一开始,考古工作者就在1929年测量的遗址上分五个区,每区由一个受过训练有经验的考古工作者指导进行挖掘。
在这次挖掘中获得的新经验使李济开始想到商朝五次迁都,有了这个想法,李济决定采用“卷地毯”的方法全面发掘小屯遗址,并且通过绘制夯土地区图的方法,可以追寻出殷墟中殷商王朝的建筑基础。
这次除了发掘小屯遗址外,还发掘了后岗。
后岗第一次揭露了彩陶、黑陶和安阳文化以一定的顺序叠压着。
古代世界各地有钱有势的人精心营建坟墓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即人的期望及信仰死后继续存在。
第八次发掘在殷墟附近的后岗首次发现了大墓。
这一工作第一次表明,通过系统的调查可以找到大墓,甚至王陵。
当时,非法实物猎宝活动遍布华北地区,在安阳每当有组织的发掘一结束,非法的猎宝者立即活动起来。
侯家庄王陵正是由于这种猎宝活动而被首次知晓。
安阳的第十次发掘是梁思永领导的,但他听到近来青铜时代墓葬被盗的故事,并得知墓葬位置大约靠近侯家庄,立即集中力量发掘,并且发掘所获比预期的更令人兴奋。
1935年春的第十一次安阳发掘是田野工作的高潮。
这次发掘是最完善的组织工作和最高的行政效率的典范。
安阳的第十一次发掘继续对西北岗墓地的探查。
由于盗墓贼等原因,一些器物并不是在原处的,这给考古研究带来一定的困难。
但是,被填回土的盗坑对现代考古学家的探寻也是有意义的。
认真考察早期盗掘和回填的盗坑的痕迹,可以了解盗墓者的盗掘技术,更重要的是可获得一些判断盗掘约发生于何时的资料。
这一次发掘,根据测量资料,对墓地的有更详细的了解。
包括其位置、规模和构造,还有木椁的位置。
这一次的出土物,为“人牲”提供了确凿的证据。
在日本侵略中国之前,安阳发掘又进行了三次。
这三次发掘集中在小屯遗址,运用了一套有系统的“卷地毯”方法,探寻殷商王朝最后一个都城的建筑基础。
这几次发掘发现了地下居所和供贮藏用的窑穴,还有车马坑、刻字甲骨的地下档案库等出乎意料的发现。
从1928年到1937年整个时期所收集积累的证据,确立小屯地下堆积的文化发展顺序。
这确立的考古顺序可扼要摘录如次:(1)最下层的堆积遗迹表明,小屯遗址最早的居民是住在地下居所、并已创造了龙山或黑陶文化的史前人。
(2)继龙山文化之后的是数目众多的在盘庚迁都到此以前的早商时期的地下坑、窑和地下居所。
(3)以安阳为都城的殷商时期,夯土建筑方法已被采用,地面建筑广为发展。
(4)商灭亡后,遗址主要是墓葬。
参考书目【1】参考百度百科/link?url=bpkOXdyTzY7QcDzAXPlNIf7_O7Rr6CK391-Ng3RHesXWWr8tdwGlT1N_Y2x_q7Adm5Ra7eQKonXAo6qP-l4tYfCxyfVINwoWjLcdk-atAt3G6Y-lv5pv7Yu6G53LRb1a【2】参考《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傅斯年著;【3】参考《安阳发掘报告一至四期》,第3—36页,《中华民国十七年十月试掘安阳小屯报告书》董作宾著;参考《安阳》,李济著;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3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第四至第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