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评析和个人简介(廖涌权)
优化教学设计,提升课堂实施能力
优化教学设计,提升课堂实施能力发布时间:2021-12-07T07:31:59.199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24期作者:叶春勇[导读] 教学如同三套马车: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即备课,是一项复杂的教学技术。
成功的教学叶春勇和平县东水镇中心小学广东河源 517241摘要:教学如同三套马车: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即备课,是一项复杂的教学技术。
成功的教学在于教师出色的教学设计能力。
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是影响教师教育教学效果的最直接和最基本的因素。
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是优化学校教育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是改善教师教学行为的积极策略,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教学设计能力是众多技能的组合,如何通过改进教学设计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在本文中,笔者将根据小学语数英三门课程的相关内容提出优化教学设计的具体方法,希望能为各位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教学设计;课堂;优化;小学引言: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并逐渐确定教学目标。
而不断优化教学设计,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教师能够提升课堂效率,实现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相结合,能够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有效的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学以致用,在兴趣中学好知识。
一、合理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指导思想,是上课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学的灵魂,它决定着教学的成功与失败。
因此制定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前提。
就语文教学而言,教师在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时,应首先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从激发认知兴趣、提高阅读分析技能、加强情感互动等方面去思考,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与实效性,既重视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也重视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的培养,做到教学形式与学习内容的统一。
有了这样的教学目标,才能在设计教案时有个总体的思考方向。
语文课堂设计2
(2)对教材的考虑,应该从以下 三方面展开:
①全面熟悉初中语文教材 ②了解一册教材和一个单元的教材在整 个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分解和落实课程标准的学段教学目标。 ③把握课文,不只是理解课文的思想特 色和艺术特色,还必须思考其在教材体 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其在学生语文 素养中的独特价值。 (例如《羚羊木雕》)
四、课堂提问的设计 目前课堂提问存在的弊病: 1.提问的问题“浅、杂、多、乱”和 “无用” 2.“提问群”成为帮助教师绵延滔滔 讲析的桥梁。 3.“碎问碎答”成为桎梏学生创造思维的 网络,课堂由传统的“满堂灌”变成了 “满堂问”。
如《童年的朋友》的问题设计
“本文是写人还是写事?”“作者是哪一国人? “有什么代表作?”“文章有几个自然段?” “第一段写什么?”“那些语句写了外祖母的动作? “这个动作表现外祖母什么性格?” “哪些写了她的外貌?”“这些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 “那些语句写神态?” “从神态描写中你觉得外祖母可爱吗?” “作者对外祖母有什么感情?”
以下的活动不是真正意义上活动: 1.简单的应答活动 2.零碎的朗读活动 3.一个别或几个学生为主的活动 4.做练习对答案的活动
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具体操作: (1)不要抛开文本,大数量、长时间进行语言 文字训练 (2)不要脱离语言文字谈所谓的人文情怀 (3)尽量减少非语文的手段运用到语文课堂中 (4)避免过多过滥、目的不清的使用多媒体课件 (5)不为了所谓的激发兴趣、活跃课堂,进行无 实际意义的表演、游戏等。 (6)简化教学步骤,给学生留有空间,让学有时 间读书、思考、探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有效问题:
无效问题:
仅两个问题: 外祖母是个怎样的人?何处体现? 作者对她怀着怎样的情感?何以见得?
教育学
两位大师争论的焦点集中在知识观的 理解不同,由此引发出不同的推论。 理解不同,由此引发出不同的推论。 其实王老先生批评的当前素质教育轻 视知识的思潮并不是新课程所提倡的 知识观, 知识观,而钟启泉所反对的当前教学 中的灌输现象也不是传统的教学观所 倡导的, 倡导的,两者最大的矛盾就在于都没 有真正理解对方的本意, 有真正理解对方的本意,只根据对方 的只言片语进行无情的批评。 的只言片语进行无情的批评。
对于课程改革的理论之争自课改开始之 日就没有停止过。但是自2004年起,北 年起, 日就没有停止过。但是自 年起 京师范大学教授王策三和华东师范大学 终身教授钟启泉之间的论战引发了一场 旷日持久的大讨论。王策三在2004年 旷日持久的大讨论。王策三在 年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卷第 卷第3期上发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第2卷第 期上发 表的《认真对待“轻视知识” 表的《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 一文,成为这次大讨论的导火索。 潮》一文,成为这次大讨论的导火索。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与理念
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 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 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 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 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 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 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核心素养目标】第13课 卖油翁 第2课时 一等奖创新教案
【核心素养目标】第13课卖油翁第2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3课卖油翁第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欧阳修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文言实词及虚词。
2.揣摩关键语句,感受文言表达的简洁之美。
3.熟悉故事内容,理解文言句意,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态度,领悟“熟能生巧”的道理。
核心素养:文化自信:通过学习《卖油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培养生虚心学习,谦虚做人的好品质。
语言运用:理解本文的语言风格,揣摩重要词语的含义,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
思维能力:通过学生自主阅读,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体会出文章所揭示的深刻道理。
审美创造:感知文言文语言的魅力,涵养高雅情趣,培养学生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
【课时安排】2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课堂探究】朗读课文,找出人物神态、动作、语言描写的词语,说说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卖油翁与陈尧咨之间的冲突是怎么产生和升级的?又是如何化解的?【品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陈尧咨和卖油翁动作、语言、神态的词语或句子,填写下面表格。
神态描写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1.睨之品析:面对如此自大的陈尧咨,卖油翁只是斜着眼睛看,说明他对陈尧咨的箭术其实是轻视、看不起的,同时写出了卖油翁的自信。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2.忿然品析:“忿然”两字,把他的骄横之态,生气的样子表现得淋漓尽致。
康肃笑而遣之。
3.笑品析:“笑”一方面表现陈尧咨对卖油翁的高超技艺以及所说道理的肯定,另一方面是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
“笑”的内涵(1)惭愧的笑:您真是熟能生巧啊!是我太骄傲了,真是惭愧,惭愧啊!(2)歉疚的笑:您倒油的技艺确实高超,我不该瞧不起您!(3)自嘲的笑:哎!我射箭的技术和这卖油翁倒油的技术也差不多啊!(4)心悦诚服的笑:您倒油的技艺的确高超啊!佩服佩服!语言描写陈尧咨: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无他,但手熟尔。
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结题报告
《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结题报告深圳市红岭中学廖春风一、问题的提出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考已成为当前教育学家与心理学家的共识。
“学会求知的方法远胜于求得知识本身”这是“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的中心思想。
该课题明确提出:“教育的使命就是使人学会学习,借以充分发掘每个人的所有潜能和才能,因为学习就是人类的内在财富。
”现行的新课改明确指出:要努力构建一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为出发点的全新教学模式,使课堂实现由“教”到“学”的转移,促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创新,在实践中“创造自我”,促进其生动、活泼、主动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呼唤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不断革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进一步确立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一教学理念的确立,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教学效果的检测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更重要的还是教学活动的引领者。
但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特别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严重影响,中学英语教学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地存在着。
我们也常常听到一些教师这样责备学生:“这种类型的题,我不知讲了多少遍了,你怎么还不会做呢?”从这句责备学生的话中,可以看出当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着“费时低效”的问题。
传统的观念认为英语是教会的,过分强调教师的讲,造成“一言堂”、“满堂灌”。
素质教育则认为英语是学会的,强调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英语教学有两个特点:一是实践性特强,二是方法十分重要。
只有用正确的方法多实践,才能学好英语。
真所谓:“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
”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英语教学成绩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多少,而在于学生接受知识的多少。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分析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分析作者:廖国权来源:《求知导刊》2020年第23期摘要:现阶段,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教育领域研究的重点问题。
要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在具体的科目中,就必须实现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机结合,这就涉及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具体问题。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对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也至关重要。
在小学阶段就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可以在夯实学生语文基础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文章具体阐述了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并研究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基本原则;策略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0)23-0067-02知识经济时代对于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国家地区都开始将教育目标转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关于核心素养的讨论与研究成了教育理论研究以及教育实践研究方面的热点话题。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与讨论,从最初聚焦于“核心素养”到现在延伸至具体的科目中,形成“学科核心素养”,这期间经历了较长的过程。
这表明关于核心素养的问题已经从宏观层面进入到微观层面,这无疑是巨大的进步,但是,落实到实践当中,教学工作应何去何从,又成了新的问题,因此,研究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学活动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将结合小学语文科目,具体研究核心素养与教学活动结合的途径。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概述目前,在新课程标准当中并未专门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做出准确的表述,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核心素养总结为思维发展与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文化传承与理解以及审美鉴赏与创造四个维度,但是这种表述涵盖的范围过于宽泛,对小学语文而言虽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并非完全适用。
小学生接受语文教育的时间相对较短,基础比较薄弱,因此,顾之川教授关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表述就比较契合小学生的特点[1]。
10.13说课后修改2013综合实践活动说课
植被防风固沙
5.情感升华 、我在行动
4.过程指导
1.确定活动 主题、内容 2.分解主题 、制定方案 3.实施方案 、整理成果 4.汇报成果 、交流体验
植被 防止 水土 流失
5.情感升华 、我在行动
4.过程指导
1.确定活动 主题、内容 2.分解主题 、制定方案 3.实施方案 、整理成果 4.汇报成果 、交流体验
5.情感升华 、我在行动
4.过程指导
1.确定活动 主题、内容 2.分解主题 、制定方案 3.实施方案 、整理成果 4.汇报成果 、交流体验 1.植被的功能有哪些? 是什么?
2.植被破坏给人类生活带 来了那些麻烦? 是什么?
1.把相似问 题集中归类 3.为什么植被破坏容易导 为什么? 致自然灾害? 4.怎样让大家清楚了解到 植被的巨大功能? 怎么做? 2.觃范表述 形成子课题
L/O/G/O
五指山中学
廖涌权
内容
1.活动背景 2.活动目标 3.活动流程 4.过程指导
5.活动背景
1.活动背景
廖涌权:《热爱海南,保护植被》
2.活动目标
1.了解学校及其周边环 境、五指山、海南省 的植被(植物)资源 状况,深刻体验到植 被的功能。 2.了解我校学生的植被 保护意识,关注海南 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5.情感升华 、我在行动
植被的功能展示
4.过程指导
1.确定活动 主题、内容 2.分解主题 、制定方案 3.实施方案 、整理成果 4.汇报成果 、交流体验
2.分解主题、制定方案
5.情感升华 、我在行动
4.过程指导
1.确定活动 主题、内容 2.分解主题 、制定方案 3.实施方案 、整理成果 4.汇报成果 、交流体验
基于情境创设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概念建构
基于情境创设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概念建构廖涌权1庄翠霞2吴冠3(1海南省五指山市五指山中学五指山572299;2海南省海口市义龙中学海口570000;3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海桂学校琼海571400)摘要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概念教学中,教师应在厘清建构重要概念所需的次位概念和事实性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创设体验情境,引入概念;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生成概念;通过创设实践情境,巩固和强化概念。
关键词情境概念建构生态系统组成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主张:“教学是基于行动,不应该直截了当地注入知识,而应引导儿童在活动中获得经验从而习得知识。
”对于生物学概念教学,教师不宜直接将概念强加给学生,而应厘清概念关系,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通过精心创设学习情境,引入概念、生成概念并巩固和强化概念。
现以“生态系统的组成”为例,分析基于情境创设的概念构建。
1重要概念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内容隶属于《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生物与环境”这一主题,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形成的重要概念有: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一定区域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非生物环境。
依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不同作用,一般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其具体的内容标准是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为建构以上概念,可以通过创设有效的体验情境,帮助学生获取支撑重要概念构建的事实性知识和次位概念。
A生态系统由动物、植物、微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
B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1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动物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属于生产者。
B2大多数动物直接或间接利用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获取物质和能量,属于消费者。
B3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生物能够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生产者再利用,属于分解者。
C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分等,为生物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能量,以及生存空间。
D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形成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物理科学探究校本课程的实践探索
物理科学探究校本课程的实践探索作者:吴康泼李荣权来源:《广西教育·D版》2014年第05期2012年9月,我校与广西师范学院(以下简称师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科学探究俱乐部合作,在高一年级开设了物理科学探究校本课程,我校物理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成立于2009年的师院科学探究俱乐部,主要由该校三位大学教学论课程的教师指导,成员来自该校物理系在读研究生和四年级本科生。
俱乐部活动的宗旨是学习科学探究的教学理论,研讨科学探究的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实践科学探究教学;通过“教中学教”的过程,指导物理师范生亲近和理解科学探究,具备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科学探究教学的能力。
俱乐部自成立以来,已经在广西科技馆和南宁市的多所小学、初中举办过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高度认可。
一、我校校本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安排我校物理组在与该俱乐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决定按如下计划实施我们的校本课程:在师院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由俱乐部成员组成授课教师小组,在我校高一年级组织两个探究班(学生约100人)开展探究活动;我校物理组的教师参与探究案例的设计与实施,对有关的教学活动组织评课、反思,并参与课堂学习纪律的管理。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根据教学研究的需要,适时调整教学研究的内容和方向。
第一学期,我们重点组织课堂探究与课后反思、讨论,时间安排在每周二下午第七、八、九三节课;第二学期,我们重点组织课堂教学见习与科技制作活动,时间安排在周一或周五。
我们最初设计的课程内容,有科学探究活动“高脚杯发声的奥秘”“浮沉子的奥秘”“水果电池的探究”“影响水果电池电流大小的探究”“做一个可控的电磁铁”“直流电动机的制作与探究”等,以趣味物理实验为主,还有科学制作“水火箭”“西罗喷泉”“走马灯”等。
在试行了一个学期之后,我们对物理课程的本质进行了深入思考,决定对课程内容作出如下调整:将科学探究活动由趣味物理实验拓展到与教材相结合的探究活动,由定性分析拓展到定量分析,重视和培养学生在探究中的合作与表达,引导教师和学生加强对探究活动本身的学习和反思。
曾老师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曾老师的教学设计的特点和效果评价一位优秀教师的标准有很多,而教学设计的功力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曾老师作为一位经验丰富且备受赞誉的教育工作者,擅长设计富有启发性和易于理解的课程内容,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应用所学的知识。
本文将深入探讨曾老师的教学设计的特点和效果,以便更好地理解他的教学方法和理念。
首先,曾老师的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他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思考。
在课程设计中,曾老师常常设置开放性问题和任务,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在一堂历史课中,曾老师设计了一个小组讨论的环节,要求学生就某个历史事件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其他同学进行辩论。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并从讨论中获得新的认识和学习经验。
其次,曾老师的教学设计注重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和媒体的运用。
他在课程设计中充分利用了图画、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以及实地考察、角色扮演等形式。
这样的做法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路径,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例如,在一堂地理课中,曾老师使用了一段精彩的地理纪录片,通过观看这段片段,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某个地理现象。
同时,曾老师也鼓励学生通过实地考察,亲身体验地理环境,进一步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此外,曾老师的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合作学习是一种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课程目标,安排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共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曾老师认为,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在曾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常常被安排在小组中,共同完成一项任务。
例如,在一堂数学课中,曾老师要求学生分组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每个小组的成员需要相互合作、交流,并集思广益,最终共同找到解决方案。
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活动,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锻炼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最后,曾老师的教学设计注重实际应用和跨学科的融合。
大气压强说课 - 副本 2
手摇抽水机
航天服
生活中的大气压
畅所欲言 说你所想
1、对人身体的影响:
人的呼吸 高山病 拔罐子
2、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用吸管喝饮料 吸钢笔水 高压锅
提问:请同学试着解释这些现象的原理,并再
举一些熟悉的例子。
课堂小结 (1分钟)
知识巩固 加深印象
一、大气压强的存在 大气对浸在它内部的物体会产生压强,这个压 强称为大气压强,简称为大气压。
分析误差大的原因
精确测量大气压强(10分钟)
发现缺陷 寻找替代
装满水的试管倒插 试管中水柱都不下降
10m
真空 真 空
托 里 拆 利 实 验
H=760mm
A
水银
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大小称为标准大气压:
P0 1.01310 Pa
5
大气压的应用( 5分钟)
工作原理的介绍
"听话"的水瓶大揭秘
二、大气压强的方向 —— 各个方向 三、大气压强的大小 约为76厘米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大气压强的数 值为1.01×105帕。
板书设计
模拟授课
感谢各位莅临指导!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流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感知大气压 强的存在
难点 1. 如何测定大 气压强 2.了解托里拆 利实验的原理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流程
讲授
观察
演示实验
讨论
探究式教学
合作探究学习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流瓶
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流程
部编四年级上数学《八 不确定现象》廖朝平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西南师大
《不确定现象》教学设计綦江区镇紫学校廖朝平教学内容: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102-104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验和明确生活中的一些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2、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培养猜想、分析、判断、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确定和不确定现象。
难点:对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进行列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硬币。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教师:上课之前告诉同学们一个消息,我们班马上要转来一位新同学,请同学们猜一猜,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2.学生猜:可能是男同学,也可能是女同学,不能确定,都有可能。
3.教师小结:生活中,有些事情我们可以确定它的结果,有的事情则不能确定它的结果。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
1、研究确定现象。
大屏幕出示生活中的自然现象。
师问:这些现象是不是一定会发生,结果是确定的吗?有几种结果?小结;像这样,结果只有一种,是确定的,并且一定会发生,这种现象就是确定现象。
(板书:一定、结果只有一种、确定现象)2、研究不确定现象。
师:现在老师想请一位同学回答问题,你们猜一猜,会抽到男生还是女生呢?学生猜测:可能是男生,也可能是女生。
师:一定会抽到男生或者一定会抽到女生吗?结果能确定吗?有几种可能?生;不一定,不能确定,两种可能。
小结;生活中,有些事情可以确定它的结果,有些事情则不能确定它的结果,不能事先确定,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不确定现象。
(板书课题)三、猜想验证。
(一)抛硬币活动1、师:大家喜欢玩游戏吗?现在我们就来玩一个抛硬币的游戏怎么样?老师要请6个同学,每两个为一组,你们猜一猜,我会请男同学还是女同学呢?2、介绍硬币的正反面。
老师示范抛硬币,学生猜测落地后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3、游戏规则:一人抛,一人在黑板上的表格中记录,记下抛的总次数和正反面朝上的次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修改为“知识目标”;“过程与方法”修改为“能力目标”。
2、个人简介
廖涌权:海南省五指山市五指山中学生物教师,中学生物二级教师。
五指山市“十佳班主任”,海南省第十二届、第十四届中学生理科实验竞赛“优秀指导教师”,获得2011年海南省中学生物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2011年全国生物教学设计评比“一等奖”。
1、‚2011年五指山市‘十佳(优秀)班主任’‛
2、‚2011年海南福安集团教育基金会(市教育局)‘奖教先进个人’‛
3、‚2011年海南省高中新课程远程研修‘优秀学员’‛
3、‚2010年国培计划‘优秀学员’‛
4、‚2010年周末流动培训学院‘学科研究型骨干教师’‛
5、‚2010年海南省初中新课程远程研修‘明星学员’‛
1、‚海南省2011年生物学科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
2、‚2011年五指山市生物课堂有效教学评比‘二等奖’‛
3、‚海南省第十四届中学生理科实验操作竞赛‘优秀辅导员’‛
4、‚海南省第十二届中学生理科实验操作竞赛‘优秀辅导员’‛
1、《<输血与血型>的教学设计》获全国‚一等奖‛
2、《自然保护区巡礼》获市‚二等奖‛
3、《生物学中的放射性同位素题目例析》发表在《理科考试研究•综合版》
1、大胆整合教材,为我所用
该教学设计通过整合教材,把教材内容处理为《血型的发现》、《血型的鉴定》、《同型输血》、《血量》、《无偿献血与情感升华》五个模块。
充分关注学生的知识建构规律和概念的形成规律,能更为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
2、倡导探究性学习
该教学设计积极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尝试和体验,学生能够通过模拟实验等活动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领悟科学探究方法。
让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科学态度、发展创新精神。
3、通过丰富的教学方式和策略达成教育目的
该教学设计能够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不断地在各个教学模块中创设亲切、生动的教学情境,搭建学生体验平台,持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贯始至终。
并通过讨论活动、献爱心游戏、模拟实验、设计宣传语等多种多样不同形式的学生动手、动脑活动,实现对经历、实践与感受、认知和经验的升华,这种升华是对感受的再感受,认知的再认知,经验的再经验。
4、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新课程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该教学设计中,教师能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通过献爱心活动、学生身边的实例以及老师自己献血的案例,将知识与情感、态度价
值观融为一体,产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奇特效果,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