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陆地和海洋知识点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地理书海陆分布笔记

七年级上册地理书海陆分布笔记

海陆分布一、海洋的分布1. 海洋的分布范围世界上大约71的地表被海洋覆盖。

海洋分布在地球的各个大洋中,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洲洋和北极洋等。

2. 海洋的地理特点海洋由许多海域组成,包括海峡、海湾、海角和海岛等。

海洋的水深度不一,有的地方很浅,有的地方则非常深,甚至超过10,000米。

3. 海洋对人类的影响海洋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资源,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还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另外,海洋中还有大量的水资源可以用于生产淡水。

二、陆地的分布1. 陆地的分布范围陆地是指地球表面的大片固体地面,主要包括七大洲以及岛屿等。

七大洲包括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2. 陆地的地理特点陆地地理特点多样,有高山、丘陵、平原、河流、湖泊、荒漠和森林等。

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最大的湖泊是北美洲的五大湖等。

3. 陆地对人类的影响陆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场所。

人类在陆地上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城市和村庄,开垦了许多农田和草场,发展了各种各样的交通运输工具和设施。

陆地还是重要的资源供给地,提供了丰富的粮食、森林、矿产和水资源。

三、海陆交界处的特点1. 海陆交界处的地理特点海陆交界处有许多特殊的地形地貌,如沿海平原、海岸线、海角、海沟和海底山脉等。

2. 海陆交界处的气候特点海陆交界处的气候条件多样,受海洋和陆地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点。

靠近海洋的地区夏季凉爽,冬季温和,而靠近内陆的地区则气候干燥,温差大。

3. 海陆交界处的生态特点海陆交界处的生态系统非常丰富多样,有各种海洋生物和陆地植被相结合的特殊生态环境。

这些地区也是各种野生生物的栖息地。

四、总结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分布着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掌握海陆分布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保护地球的自然环境,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地理七年级上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地理七年级上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大洲和大洋一、海陆分布特点1、全球海陆面积比例地球表面海洋面积约占71%,陆地面积约占29%。

(七分海洋,三分陆地)2、海陆分布的总体特征:世界上的海陆分布是很不均匀。

(1)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①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②从海陆分布看,不管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东西半球的海陆分布①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②从海陆分布看,不管是东半球,还是西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3)在任何等分的半球中,都是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1、大陆、群岛、半岛、大洲、洋、海、海峡2、七大洲:(1)七大洲的轮廓和面积:全球陆地共分为七个大洲,即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口诀: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①亚洲:②欧洲:④北美洲:⑥大洋洲:(2)七大洲的分布特点:赤道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主体部分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全部位于北半球)、非洲、亚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主体部分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全部位于南半球)、大洋洲、南美洲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主体部分位于东半球的大洲非洲、欧洲、亚洲、大洋洲主体部分位于西半球的大洲南美洲(全部位于西半球)、北美洲赤道和南北回归线均穿过的大洲非洲、大洋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亚洲南极圈穿过的大洲南极洲北极圈穿过的大洲欧洲、亚洲、北美洲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的大洲亚洲、大洋洲、非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的大洲亚洲和北美洲(3)大洲的分界线:3、四大洋: (1)四大洋面积:四大洋的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七年级地理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知识点

2.1 认识地球1.①历史上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航行的航海家是葡萄牙的麦哲伦②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其认识过程:盖天说(天圆地方)-浑天说(天包地)-麦哲伦航行(球体)-卫星照片、精密测量(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7千米。

3.赤道是指在于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地方画的圆圈,赤道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4.纬线的特征:a 都指示东西方向 b 形状都是圆(除极点外)c 长度不等,其中最长的纬线是赤道,从赤道向两级长度逐渐缩短,到两极成为一个点5.纬度的划分:①赤道的纬度是0°,赤道以北为北纬(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字母S 表示)②北极的纬度为90°N,南极的纬度是90°S③从赤道向两极,纬度向南北度数逐渐增大,大到90°6.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7.经线的特征:a 都指示南北方向 b 形状都是半圆 c 长度都相等(约4万千米)8.经度的划分:①把经过英国伦敦天文台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作为经度起始线,又叫本初子午线,经度为0°②从0°经线向东增大至180°的为东经(字母E表示),向西增大至180°的为西经(字母W表示)9.一个经线圈由2条经线组成,它们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如50°E和130°W、140°W和40°E等都能组成经线圈。

10.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这对经线圈西半球西东半球180°20°W 0°160°E 180°比较项目自转公转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俯视图: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转动中心地轴太阳周期一天一年地理现象昼夜交替昼夜长短变化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四季变化2.2世界的海陆分布1.全球的海洋面积占70.8%,陆地占29.2%,所以人们常用“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粗略说明海陆面积的比例。

七年级地理世界地形部分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世界地形部分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世界地形部分知识点地球是一个四季如春的星球,它的地形复杂多样。

地球表面有陆地和海洋,陆地上有高山、平原、丘陵、河流和湖泊等。

在地球的表面,所呈现出来的各种地形类型,不仅能影响地球的气候、水文和生物等系统,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一、陆地地形1.高山:是指相对于周围地势而言,高度明显突出的山丘。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其高度为8,844.43米。

2.丘陵:是介于平原和山地之间的地形,相对于平原高而低于山地,起伏不大。

3.平原:是指地势相对平坦且海拔较低的大片陆地地区,地势一般为平均海面以下200米以内。

4.戈壁沙漠:是指由石英沙组成的大型荒漠。

其沙粒为月球着陆器反弹出的最高粒径。

5.盆地:是一种地势较低的内陆地形,在地形地貌上盆地依形成原因可分为断陷盆地、堰塞湖盆地、岩溶盆地、冻土盆地等几种类型。

二、海洋地形1.海峡:是两块陆地被海水分隔的狭长水道,如英吉利海峡、马六甲海峡等。

2.海沟:是指位于海底、长而窄的陡峭谷底裂口,常指海底较深处。

3.大洋中脊:是环绕地球的脊状山脉,是大洋地壳的主要构成部分。

4.南极大陆:是地球上的第五大洲,其南极点是地球表面的最南端。

三、地球旋转和地球自转1.地球自转是指地球旋转它自己的轴线上。

2.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着太阳运行。

3.各个季节的改变是由地球公转、自转和太阳光线照射的角度决定的。

4.由于地球自转的关系,地球被分成了24个时区,北京时间是东八区。

四、结语通过以上内容,我们了解到了地球上的各种地形类型,以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知识。

这些知识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更能够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帮助。

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加关注地球和地球系统的变化,不断探索和认识这个神奇的星球。

星球版中考地理复习 教材系统复习 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海洋与陆地

星球版中考地理复习 教材系统复习 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海洋与陆地

印度洋板块 亚洲的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大洋洲和印度洋的一部分
2.板块构造学说的应用
地理现象 喜马拉雅山“长高” 红海面积扩大 地中海面积缩小
欧亚板块、印度洋板 非洲板块、印 欧亚板块、非洲
所处板块位置
块之间
度洋板块之间 板块之间
板块运动方式 碰撞、挤压
张裂
碰撞、挤压
预言几千万年 后
海拔更高
红海成为新大 地中海消失
知识点2:七大洲★★★★ 七大洲的分布
(单位:万平方千米) 七大洲的面积与轮廓
1.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排列: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 →欧洲→大洋洲。
2.七大洲的主要特点
大洲
特征
亚洲 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面积最大的大洲(跨南北半球)
欧洲 海拔最低、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
南极洲
海拔最高、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非洲 “热带大陆”“高原大陆”、世界黑色人种数量最多的大洲
大洋洲
面积最小的大洲
南美洲
最湿润的大洲
北美洲
国家间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
3.世界主要大洲的分界线
大洲
洲界线
_乌_乌拉拉尔尔山山脉脉__、乌拉尔河、里海、_大_大高高加加索索__ 亚洲、欧洲
山脉、黑海、_土_土耳耳其其__海峡
要点 1: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及特征 (2022·达州)材料 2022 年 1 月 15 日,汤加王国的洪阿哈阿帕伊岛
火山大规模喷发,引发海啸等自然灾害并喷发大量火山灰。读材料和图 完成(1)~(2)题。
(1)下列地理事物表述正确的是 A.B 大洲有“热带大陆”、“高原大陆”之称 B.跨纬度最广和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E 南极洲 C.甲半球为西半球,a 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 D.汤加火山喷发地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

期末考点追踪---陆地和海洋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

期末考点追踪---陆地和海洋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备考---陆地和海洋1.地球上五带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知识点的认识】五带的划分根据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将地球表面有共同特点的地区,按纬度划分为五个热量带,即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热带:在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向南、北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渐增,但最长和最短的白昼时间仅差2小时50分.温带:昼夜长短的变化也很大,到极圈增加到24小时.可见,在温带太阳高度比热带小,获得热量少于热带,温度低于热带.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非常显著,所以四季分明是温带的特点.寒带:本带太阳高度终年很小,在极圈上最大高度为46°52′,在极地最大高度仅为23°26′,且有负值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随纬度的增高愈加显著.极昼时期由于太阳高度很低,地面获得热量很少,极夜时期,地面没有太阳辐射.【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地球上五带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的认识,基础知识,一般为选择、解答形式出题.例:将地球上的五带、气候特征和地理现象用直线连接起来:分析: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 ﹣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解答: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即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热带有阳光照射现象,终年炎热;温带既无极昼,极夜也无太阳直射现象,四季分明;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五带的划分,要牢记.【解题思路点拔】关键是熟记地球上五带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五带划分依据是地球表面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按纬度划分为五个热量带,即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2.海陆分布概况【知识点的认识】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知识点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六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三、熟练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轮廓特点(课本34/35页)。

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四大洋按面积由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照平均海拔高度由高到低:南极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欧洲四.看图写出特殊经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0°、180°)经过的大洲大洋(参照课本最后一页的世界地形图)主要位于北半球大洲——亚洲、欧洲、北美洲主要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大洋洲、南美洲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完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北美洲、南美洲完全在东半球——非洲,完全在西半球——南美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海拔最高的大洲——南极洲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亚洲赤道横穿的大陆是——非洲大陆,南美大陆赤道横穿的大洲是——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亚洲、北美洲、非洲、大洋洲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同时被南北回归线穿过的——非洲、大洋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大洲——亚洲、北美洲没有热带的大洲——南极洲、欧洲没有寒带的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热带面积最大的大洲——非洲寒带面积最广的大洲——南极洲0度经线经过北冰洋、大西洋,穿过欧洲非洲0度纬线既赤道,经过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180度经线经过北冰洋、太平洋被五大洲环绕的大洋:太平洋、大西洋,被四大洲环绕的大洋:印度洋,被三大洋环绕的北冰洋五.熟记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欧洲与非洲:直布罗陀海峡(补充南美洲与南极洲分界线:德雷克海峡,欧洲与北美洲分界线:丹麦海峡)(参照地图册16页)能通过读图说出各海峡、运河沟通的海域或大洋巴拿马运河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苏伊士运河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红海和地中海),马六甲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白令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六.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关系(课本35页第一题)格式参照——例如:亚洲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西部与欧洲相邻,西南与非洲相邻。

七年级地理第二章陆地和海洋详解

七年级地理第二章陆地和海洋详解

七年级地理第二章陆地和海洋详解第二章陆地和海洋详解陆地和海洋是地球表面两个重要的自然界域,它们在地理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陆地是指地球表面不被水覆盖的部分,而海洋则是指地球表面被水覆盖的广阔区域。

本章将详细介绍陆地和海洋的特点和重要性。

一、陆地的特点和重要性1. 面积广阔:陆地是地球表面的主要组成部分,占地球总面积的29%,分布于各大洲和岛屿上。

陆地的广阔面积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发展和繁衍的空间。

2. 地理特征丰富:陆地上存在着各种地形地貌,如山脉、高原、平原、丘陵、河流、湖泊等。

这些地理特征对于人类的生产活动、交通运输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影响。

3. 人口聚集地:人类社会主要集中在陆地上,形成了各种城市、乡村和人类聚落。

这些地区的人口聚集对于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4. 农业和资源开发:陆地上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适宜农业生产,农业是人类的重要经济活动之一。

此外,陆地上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对于工业发展和能源供应至关重要。

二、海洋的特点和重要性1. 延绵广阔: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约71%,是地球最广阔的区域。

海洋中包括海洋盆地、大洋洲和海岸线等不同的地理区域。

2. 水资源丰富: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资源库,蕴藏着丰富的淡水和盐水资源。

海洋中的水资源对于人类的生活、农业、工业和能源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3. 气候调节作用:海洋对于地球气候的形成和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海洋中的海洋洋流和海气相互作用,影响着气候变化和季节变化。

4. 生物多样性:海洋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

海洋生物对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食物链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三、陆地和海洋的关系1. 相互影响:陆地和海洋相互影响,通过陆地的水循环和河流的输送,将水分和养分输送到海洋中,维持了海洋的生态系统。

2. 经济联系:陆地和海洋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经济资源,如渔业、海洋运输、旅游业等。

陆地和海洋的经济联系密切,相互促进着经济的发展。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知识点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知识点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一..知道全球海陆所占比例及海陆分布特点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世界海陆分布特点:1. 世界海陆分布不均匀就南北半球来说,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就东西半球来说,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2.地球上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3、海洋彼此相连陆地被分割成许多大小不同的陆块二.学会运用地图判别大陆、半岛、岛屿、大洲六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三、熟练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轮廓特点(课本34/35页)。

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四大洋按面积由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照平均海拔高度由高到低:南极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欧洲四.看图写出特殊经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0°、180°)经过的大洲大洋(参照课本最后一页的世界地形图)主要位于北半球大洲——亚洲、欧洲、北美洲主要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大洋洲、南美洲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完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北美洲、南美洲完全在东半球——非洲,完全在西半球——南美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海拔最高的大洲——南极洲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亚洲赤道横穿的大陆是——非洲大陆,南美大陆赤道横穿的大洲是——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概念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洋海洋的中心部分海是洋的一部分,位于大洋边缘,面积较小,靠近大陆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亚洲、北美洲、非洲、大洋洲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同时被南北回归线穿过的——非洲、大洋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大洲——亚洲、北美洲没有热带的大洲——南极洲、欧洲没有寒带的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热带面积最大的大洲——非洲寒带面积最广的大洲——南极洲0度经线经过北冰洋、大西洋,穿过欧洲非洲0度纬线既赤道,经过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180度经线经过北冰洋、太平洋被五大洲环绕的大洋:太平洋、大西洋,被四大洲环绕的大洋:印度洋,被三大洋环绕的北冰洋五.熟记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七年级地理海陆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海陆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海陆知识点地理学科是孩子们学习的必修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海洋和陆地是我们地球上两个非常重要的自然元素。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介绍七年级地理学科中,海陆知识点的相关内容。

一、海洋知识点海洋是覆盖地球表面最广阔的自然水域,其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1%。

下面是常见海洋知识点的相关内容:1.大洋区域大洋被分为五个区域: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洲洋和北冰洋。

其中,太平洋是面积最大的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三分之一。

2.海洋生物海洋中有各种各样的生物,例如鲸鱼、鲨鱼、海豚、鲑鱼、虾、贝类等。

海洋生物具有多样性和物种适应性,以及各种有趣的特性,让我们不断地惊叹并深入探索。

3.海底地形和海底火山海底地形由山脊、沟谷、海山、岛屿、海沟等构成。

海底火山活跃,释放能量,从而使许多物种也适应了这样的环境。

二、陆地地理知识点陆地是生命和物种的栖息地,地球表面的陆地占地球总面积的29%。

1.气候气候是地球最基本的自然现象之一。

气候可以归类为亚热带、热带、温带、寒带和极地气候。

每个气候区域都有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和资源,需要我们去了解和研究。

2.地形陆地地形包括高山、丘陵、平原、河流和湖泊。

地球上有许多山脉,例如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和落基山脉等。

河流的长度和流量非常重要,它们在地质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3.植被植物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力之一。

不同的植被地区会有不同的生态环境和物种适应性。

例如热带雨林、草原、沙漠等。

总结:本文讨论了七年级地理学科的海陆知识点。

海洋和陆地在我们地球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在研究和学习到这些知识是,能够更好的了解我们的地球,进而更好的保护和发展我们的环境和物种。

七年级地理海陆要素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海陆要素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海陆要素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及其空间分布、结构、物质和能量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

在地理学中,海陆要素是重要内容之一,是影响地球自然环境变化和生态系统稳定的因素之一。

本文将介绍七年级地理海陆要素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地理知识。

一、陆地要素1.大地形陆地的大地形指的是地球表面的山、丘、岭、平原、高原、盆地等各种起伏的地形形态。

在不同的环境和地质作用下,地球地形形态千差万别,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景观和特征。

大地形在地理环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影响着各种天气和地质现象。

地球表面的绝大部分是陆地,因此地球各种自然生态系统建立的基础是陆地。

2.自然植被自然植被是指没有人类介入的情况下,由自然生态系统支配的植被体系。

自然植被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能够有效地维护生态平衡和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不同的气候、地形、土地和水文条件会导致不同类型的自然植被,如森林、草原、沙漠等。

自然植被还是地球上吸收二氧化碳和产生氧气的主要地面力量。

3.水系水系是指由河流、湖泊、水库、沼泽等水体组成的自然体系。

在自然环境中,水系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地貌要素之一,对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发挥着重要作用。

水系可以调节地球能量和物质平衡,维护土壤、植被以及生物的生态平衡。

二、海洋要素1.大洋结构大洋结构指的是地球上的海洋分布、形态、各种洋流、海底地貌、海底泥沙和海水性质等要素。

海洋是地球表面最广阔的一部分,覆盖了世界面积的71%。

在地球环境中,海洋的影响范围极其广泛,与陆地生态系统形成了一个复杂而又完整的生态系统。

2.海洋气候海洋气候是指处于海洋上的气候体系,受到海洋和大气的共同影响,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气候类型之一。

海洋气候的形成受到海水温度、深度、气象和海洋地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气候温和、潮湿、稳定和周期性等特点。

海洋气候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存具有重要意义,如航运、捕捞、旅游等。

3.海洋资源海洋资源是指人类从海洋中获取的各种资源,包括海洋生物、海水、海盐、海油、海底矿产、海洋能源等。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海陆分布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海陆分布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海陆分布
1、全球陆地占29%,海洋占71%,即“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从南、北、东、西半球来看,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和东半球。

任何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3、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

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5、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最深、岛屿最多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印度洋大部分位于南半球。

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最小、最浅的大洋。

6、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
洋)。

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

7、赤道穿过的大陆有:非洲大陆、南美大陆赤道穿过的大洲有: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全部在北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欧洲。

全部在东半球的大洲:非洲
全部在南半球的大洲是:南极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北冰洋
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世界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7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7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7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如下:
一、地球与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了解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体的天体,掌握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等基本数据。

2.地球仪和经纬网:理解地球仪的制作原理,掌握经纬度的概念、划分方法和应用。

3.地图的基本要素:了解地图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本要素及其作用。

4.地形图的判读: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了解地形部位的识别。

二、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1.大洲和大洋的分布:了解世界上有七大洲和四大洋,掌握它们的名称、位置和轮廓。

2.海陆变迁: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和证据,了解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内容。

三、天气与气候
1.多变的天气:了解天气的概念、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气温和降水:掌握气温和降水的概念、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

3.世界的气候类型:了解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征,掌握
气候类型图的判读方法。

四、居民与聚落
1.人口与人种: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增长趋势和人种差异。

2.语言和宗教:掌握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的分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聚落:了解聚落的概念、类型和分布特点,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五、发展与合作
1.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了解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概念、分布和差异。

2.国际合作:理解国际合作的意义和方式,了解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

以上是七年级地理的主要知识点,涵盖了地球与地图、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天气与气候、居民与聚落以及发展与合作等方面的内容。

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学生对地理学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海陆分布-七大洲四大洋-复习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海陆分布-七大洲四大洋-复习

第三章海陆分布一、海陆分布(1)“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指的是陆地占,海洋占。

(2)陆地主要分布在半球、半球。

(3)认识半球:A是半球,B是半球,C是半球,D是半球。

二、七大洲、四大洋(1)认识七大洲轮廓、大小A是洲,B是洲,C是洲,D是洲,E是洲,F是洲,H是洲。

七大洲大小顺序是:、、、、、、。

(2)四大洋大小顺序是:、、、。

(3)洲界线:亚、欧分界线:。

亚、非分界线:。

亚、北美分界线:。

南美、北美洲分界线:。

欧、非洲分界线:。

(4)描述七大洲的海陆位置亚洲:北临,东临,南临,西接。

东北隔着与相望,西南隔着与相望,东南与相望。

欧洲:北临,西临,南临,南望洲,东接。

非洲:北临,北望洲,西临,东临,东北隔着与相望。

北美洲:北临,东临,西临,南部隔着与相望,东北隔着与相望。

南美洲:东临,西临,南部与相望,北部隔着与相望。

大洋洲:东临,西临。

(5)了解主要海峡、运河的作用:苏伊士运河:沟通了海与海,间接沟通了洋与洋,连接洲与洲。

巴拿马运河:沟通了洋与洋,连接洲与洲。

白令海峡:沟通了洋与洋,连接洲与洲。

土耳其海峡:沟通了海与海,连接洲与洲。

马六甲海峡:沟通了洋与洋。

直布罗陀海峡:沟通了洋与海,连接洲与洲。

三、七大洲四大洋小常识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面积最小的大洲: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小的大洋:北冰洋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南北距离最长的大洲:亚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北冰洋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南极洲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欧洲热带大陆、高原大陆:非洲四、练习(1)写出图中七大洲、四大洋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A B C D ;(2)写出图中七大洲、四大洋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A B C D ; 写出图中a 、b 、d 、e 经线的经度:a 、b 。

d 、e 。

(3)写出图中七大洲、四大洋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A B C D ;(4)读右图回答:大洲A ;B ;C ; 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① 山; ② 河; ③ (湖泊); ④ 山; ⑤ 海; ⑥ 海峡; 沟通 和 亚洲与非洲分界线:⑦ ;沟通 和 南、北美洲分界线: ;沟通 和 ; 亚洲、北美洲分界线: ;沟通 和 ;abed。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

一、地球的形状与运动: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的扁球体,南北两极相对于赤道较为扁平。

2.地球的自转:地球每天自西向东自转一圈,造成日夜交替和东西经度的存在。

3.地球的公转:地球每年绕太阳公转一圈,形成季节的变化。

4.地球的倾斜轴: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倾斜角度为23.5°,造成了昼夜和季节的变化。

二、地球的陆地和海洋:1.陆地和海洋分布:地球表面大约71%是海洋,29%是陆地。

2.大洲的分布:地球上有六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3.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是世界第三大国家,东西横跨5个时区,北南纵跨50度。

三、地理信息技术与地图:1.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获取、存储、处理和展示地理信息的一种技术。

2.地图的分类:地图可以按照表现内容分为物质地图、人文地图、专题地图等。

3.地图符号与比例尺:地图使用符号和比例尺来表示真实地物的位置和大小。

四、气候和天气:1.气候与天气的区别:气候是指长期统计下地的天气状况,而天气是指短期内的气候状况。

2.气候要素:气候要素包括温度、降水、湿度、气压、风向、风速等。

3.气候带与气候类型:根据不同带状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大陆性气候等气候类型来划分地球上的气候区域。

五、环境保护:1.环境保护意义:环境保护是指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维护地球生态的平衡。

2.环境问题: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退化、生态破坏等问题。

3.环保措施: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开展环境教育等措施。

六、与地理相关的科学:1.地球科学:包括地质学、气象学、海洋学等,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地壳变动、气候变化等。

2.大气科学:研究地球大气层中的气象现象,如天气、气候、大气污染等。

以上是七年级地理的主要知识点的归纳总结,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形状与运动、陆地和海洋的分布、气候和天气的变化,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知识点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1、大洲和大洋的分布
七大洲:亚洲(面积最大)、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跨经度最大)、大洋洲(面积最小)
四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大)、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面积最小)
2、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1、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

2、板块运动特点: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3、世界六大板块的名称、分布
4、能够运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现象。

本文由索罗学院整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地理陆地和海洋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陆地和海洋知识点汇总
1.大洲和大洋的'分布
大洲分布:东半球—亚欧非和大洋洲;
西半球—南北美洲。

2.大洲分界线
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3.板块构造学说
(1)六大板块分布: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1)亚洲: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2)非洲: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
(3)欧洲: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4)南美洲: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5)北美洲: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6)大洋洲: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4.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纬度位置:气温:高纬度气温低,低纬度气温高
降水: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海陆位置: 气温: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降水: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3)地形因素: 气温:山上气温低,山下气温高
降水: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s();
【七年级地理陆地和海洋知识点汇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