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对讲义营养物质的吸收
高考生物植物营养与代谢
高考生物植物营养与代谢植物是自养生物,能够通过光能、无机物和有机物合成自己的有机物质,以及获得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能量。
植物的营养与代谢过程与动物有着很大的区别,本文将从植物的光合作用、无机物的吸收与转运、有机物的合成与运输以及能量的利用等方面,介绍植物的营养与代谢。
首先,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和提供能量。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中,叶绿体的主要功能是吸收光能和参与光合作用的反应。
在光合作用中,植物利用叶绿素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同时释放出氧气。
光合作用是植物合成有机物质和提供能量的主要途径,对维持生物圈的稳定和维持地球上的生命有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植物需要通过根系吸收和转运无机物质。
植物的根系通过与土壤中的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物质接触,通过根毛吸收这些物质。
植物所需的主要无机元素包括氮、磷、钾等。
吸收的无机盐通过细胞质、细胞壁和木质部等途径转运到不同部位的细胞,并在细胞内参与代谢过程。
无机盐的吸收和转运是植物正常生长和发育的重要保障,植物缺乏某种无机盐会导致生长停滞、叶片变黄等异常症状。
除了无机物的吸收外,植物还需要通过有机物的合成和运输来满足自身的营养需求。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被转化为葡萄糖、淀粉等形式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在需要的时候,植物通过转运体系将有机物质从叶子运输到需要的地方。
转运体系包括韧皮部和木质部,它们能够有效地将有机物质从光合作用的地方运输到根系和其他需要的部位。
植物的有机物合成和运输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基础,对植物的生命活动起着关键的作用。
最后,植物通过利用能量来进行各种代谢过程。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获得的能量被储存在化学键中,在需要的时候释放出来以供植物进行各种代谢过程。
植物的能量利用主要包括呼吸和发酵。
呼吸是植物将有机物质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的过程。
植物的营养构造与功能
木栓形成层与木栓层
课本P59 讲义P54
木栓层
由木栓形成层向外分裂产生 不透水、不透气 取代表皮,可保护内部组织、防止水分散失 皮孔: 木栓层上的裂孔,可代替气孔进行气
体交换,但不能进行蒸散作用
木栓形成层
皮层的最外层细胞转化而来 可进行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为分生组织
2-1 植物的营养 构造与功能
多年生木本植物 气候分明的地区年轮较明显
补充 影片
课本P59 讲义P54
年轮里有什么秘密
2-1 植物的营养 构造与功能
树皮
课本P59 讲义P54
维管束形成层以外的部分,因维管束形成层细 胞幼嫩,树皮容易从此处脱离
由外往内的构造依次为表皮、木栓层、木栓形 成层、皮层、韧皮部
2-1 植物的营养 构造与功能
2-1 植物的营养 构造与功能
维管束
课本P60 讲义P54
散生于基本组织中,靠外侧的较小较密集 通常缺少形成层 韧皮部(外侧) 、木质部(内侧)
2-1 植物的营养 构造与功能
基本组织
主要由薄壁组织组成
课本P60 讲义P54
2-1 植物的营养 构造与功能
髓腔
讲义P55
有些单子叶植物的茎中央形成中空的髓腔 分布
该区细胞吸水膨胀,使 体积明显增大至成熟区 细胞的大小
功能: 为根生长的主要部位, 且有逐渐分化的现象
课本P53 讲义P48
2-1 植物的营养 构造与功能
根的纵切构造
成熟区
细胞体积不再增大 特征:
具维管束及根毛等构造
功能: 为根吸收的主要部位
课本P53 讲义P48
2-1 植物的营养 构造与功能
皮层
植物生理学全课程讲义(修正版)
植物生理学全课程讲义(修正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植物生理学全课程讲义(修正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植物生理学全课程讲义(修正版)的全部内容。
植物生理学绪论一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和内容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和机理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植物生命活动:从种子开始到形成种子的过程中所进行的一切生理活动。
植物生命活动形式:代谢过程、生长发育过程、植物对环境的反应植物生命活动的实质:物质转化、能量转化、信息转化、形态建成、类型变异1 物质转化体外无机物[H2O、CO2、矿质(根叶)]→体内有机物[蛋白质核酸脂肪、碳水化合物]→体外无机物[CO2 H2O]→植物再利用2 能量转化光能(光子)→电能(高能电子)→不稳定化学能(ATP,NADPH)→稳定化学能(有机物)→热能、渗透能、机械能、电能3 信息转化[1]物理信息:环境因子光、温、水、气[2]化学信息:内源激素、某些特异蛋白(钙调蛋白、光敏色素、膜结合酶)[3]遗传信息:核酸4 形态建成种子→ 营养体(根茎叶) → 开花→ 结果→种子5 类型变异植物对复杂生态条件和特殊环境变化的综合反应植物生命活动的“三性”v植物的整体性v植物和环境的统一性v植物的变化发展性Ø植物生命活动的特殊性1 有无限生长的特性2 生活的自养性3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和植株的再生能力强4 具有较强的抗性和适应性5 植物对无机物的固定能力强6植物具有发达的维管束植物生理学的内容1、植物细胞结构及功能生理﹕2、代谢生理:水分代谢、矿质营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3、生长发育生理:种子萌发、营养生长生理、生殖生理、成熟衰老4、环境生理(抗性生理)以上的基本关系光合、呼吸作用→ 生长、分化水分、矿物质运输发育、成熟(功能代谢生理) (发育生理)↖ ↗环境因子(抗性生理)(温、光、水、气)二植物生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一)萌芽阶段(16以前世纪)*甲骨文:作物、水分与太阳的关系*战国时期:多粪肥田*西汉:施肥方式*西周:土壤分三等九级*齐民要术:植物对矿物质及水分的要求轮作法、“七九闷麦法”(1)科学植物生理学阶段1.科学植物生理学的开端(17~18世纪)1627年,荷兰 Van Helmont ,水与植物的关系1699年,英国Wood Ward,营养来自土壤和水18世纪,Hales,植物从大气获得营养1771年,英国Priestley发现植物绿色部分可放氧2年,瑞士 De Saussure,灰分与生长的关系2.植物生理学的奠基与成长阶段(19世纪)Ø1840年,德国Liebig建立矿质营养说。
植物生理学总结-农学专业考试重点
植物⽣理学总结-农学专业考试重点名词解释:1、植物激素:指⼀些在植物体内合成,并从产⽣之处运送到别处,对⽣长发育产⽣显著作⽤的微量有机物。
2、春化作⽤:低温诱导植物开花的过程。
短⽇植物:在24⼩时昼夜周期中,⽇照长度短于某⼀个临界⽇长才能成花的植物。
3、⽔分临界期:植物对⽔分不⾜特别敏感的时期,灌溉的最适时期。
蒸腾作⽤:⽔分以⽓体状态透过体表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过程。
⽔势:偏摩尔体积的⽔在⼀个系统中的化学势与纯⽔在相同温度、压⼒下的化学势之间的差。
蒸腾系数:植物制造1q⼲物质所消耗的⽔量。
4、渗透作⽤:⽔分通过选择透性膜从⾼⽔势向低⽔势移动的现象。
吸胀作⽤: 吸胀作⽤是亲⽔凝胶吸附⽔分⼦,并使其膨胀的过程。
质壁分离:植物细胞由于液泡失⽔⽽使原⽣质体和细胞壁分离的现象。
5、离⼦通道:由多肽链中的⼀些疏⽔性区段,在膜的脂质双层结构中形成的跨膜孔道结构,称为离⼦通道。
6、⽣理酸性盐:根系吸收阳离⼦多于阴离⼦,如果供给(NH4)2SO4,⼤量硫酸根离⼦残留于溶液中,酸性提⾼,这类盐叫做⽣理酸性盐。
⽣理碱性盐:根系吸收阴离⼦⼤于阳离⼦,如果供给NaNO3⼤量钠离⼦残留于溶液,碱性提⾼,这类盐叫做⽣理碱性盐。
7、光呼吸:光呼吸是所有进⾏光合作⽤的细胞在光照和⾼氧低⼆氧化碳情况下发⽣的⼀个⽣化过程,吸收O2,放出CO2。
光饱和点:在⼀定的光强范围内,植物的光合强度随光照度的上升⽽增加,当光照度上升到某⼀数值之后,光合强度不再继续提⾼时的光照度值。
光补偿点:同⼀叶⼦在同⼀时间内,光和过程中吸收的CO2与光呼吸和呼吸作⽤过程中放出的CO2等量时的光照强度。
CO2补偿点:在饱和光照条件下,植物光合作⽤吸收CO2的量与与呼吸放出的量相等,净光合作⽤为0时外界的CO2浓度。
光能利⽤率:是指植物光合作⽤所累积的有机物所含的能量,占照射在单位地⾯上的⽇光能量的⽐率。
光合速率:单位时间单位⾯积叶⽚吸收CO2的量或放出O2的量。
农业化学知识点讲义
农业化学知识点讲义一、植物营养与土壤肥料1.植物营养的要素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获得充足的营养物质,其中主要包括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以及镁、铁、锌等微量元素。
这些元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2.土壤肥料的分类土壤肥料主要分为有机肥和无机肥两大类。
有机肥是指来源于植物、动物等有机物质的肥料,如农家肥、畜禽粪便等;无机肥则是指化学合成的肥料,如尿素、磷酸二铵等。
不同类型的肥料在提供营养元素的同时还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
3.肥料的施用原则肥料的施用应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要和土壤的条件进行调整,遵循合理施肥的原则。
合理施肥既要满足植物的营养需求,又要避免肥料过量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常见的施肥方法包括基肥、追肥和叶面喷施等。
二、农药与环境保护1.农药的分类与作用农药是用于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化学物质,根据其作用方式和化学结构的不同,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调节剂等。
农药的选择和使用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2.农药的使用原则合理使用农药是保护农作物健康和环境安全的关键。
在农药使用过程中,需要考虑农作物的生长阶段、病虫害的种类和密度、使用剂量和施药方法等因素,遵循安全使用和绿色防控的原则。
3.环境保护与农药残留农药的使用会导致农产品和环境中残留物的存在,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影响。
因此,农药残留的监测和控制是保障食品安全和环境健康的重要工作。
合理使用农药、加强农药残留监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有效防控农药残留的措施。
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1.农业废弃物的特点农业废弃物指的是农田、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秸秆、畜禽粪便、农药包装容器等。
这些废弃物在不加处理的情况下容易产生环境污染,因此需要进行资源化利用。
2.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主要包括农田利用、生物质能源利用和有机肥料生产等。
例如,将秸秆还田、利用生物质发电和生产有机肥料等方法可以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率。
大班科学活动发现植物的根系和吸收养分
大班科学活动发现植物的根系和吸收养分在大班科学活动中,我们发现了植物的根系和吸收养分这一重要现象。
通过观察和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植物根系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植物是如何吸收养分的。
一、植物根系的结构和功能植物的根系是指植物地下部分的结构,包括主根、侧根和根毛等。
主根是从种子发芽后首先出现的根,具有向下深入土壤的能力。
侧根是从主根分支出来的根,可以增加植物的吸收面积。
根毛是根的顶部的细长突起,可以增加吸收养分的表面积。
植物的根系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功能:1. 吸水吸养分:根系通过根毛吸附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物质,通过根的皮层和木质部传输到植物的地上部分。
2. 固定植物:根系能够通过向土壤中长出根和侧根来固定植物在土壤中的位置,防止植物被风吹倒。
3. 储存养分:有些植物的根系可以储存多余的养分,供植物在干旱或寒冷时使用。
二、植物吸收养分的过程植物的根系通过吸收根毛吸附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从而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
植物吸收养分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1. 吸附:根毛通过吸附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将其吸附到根的表面。
2. 渗透:吸附到根的表面的水分和养分通过根的皮层和木质部的细胞间隙渗透到植物的地上部分。
3. 运输:渗透到植物的地上部分的水分和养分通过植物的导管组织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位。
植物吸收养分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土壤的质地、养分浓度、水分状况等。
不同类型的植物对养分的需求也有所差异,一些植物对某些特定的养分有特别的吸收途径。
三、大班科学活动中的实验为了更好地理解植物的根系和吸收养分的过程,我们进行了一次简单的实验。
实验过程如下:1. 准备材料:一颗小植物、一小碗水、适量的土壤和一把小锄头。
2. 植物移植:我们将小植物小心地从原来的花盆中取出,保持其根系完整,并放入备好的土壤中。
3. 浇水观察:我们将适量的水倒入小碗中,然后将小植物悬挂在碗中,以保证其根系能够接触到水。
4. 观察变化:我们每天观察小植物的生长情况,特别关注根系的生长和变化。
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课程类别:专业课总学时数:56 课内实验时数:0学分:3.5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系适用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适用对象:本科(四年)一、课程的性质、类型、目的和任务植物生理学是高等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的专业课程,是数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化学等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集中体现,并与分子生物学、环境生物学和生物物理等新兴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
其中还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人文和素质教育思想内容。
本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强,对大学生生物科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生物科学综合能力的培养及素质教育必不可少,在生物科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植物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有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牢固掌握植物生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树立辨正唯物主义观念,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素质高、适应性强的生物科学专业人才。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开设之前要求学生必须先修数学、物理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及植物学等相关课程,具有这些课的基础,方可开设此门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与植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相关专业课程关系密切,必须处理好彼此的关系,以免内容重复或脱节。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1]表示“了解”;[2]表示“理解”或“熟悉”;[3]表示“掌握”;△表示自学内容;○表示略讲内容绪论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内容和任务[2];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和发展[1];○植物生理学的展望[1];重点:植物生理学定义、内容及重要学术名人、史实难点: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作业:填空题:(1)( )1917年在国际刊物上公开发表“钡、锶、铈对水绵的特殊作用论文, 是中(2)荷兰的( )国人用近代科学方法研究植物的第一篇文献,被称为我国植物生理学的启业人。
3.5植物的一生讲义
植物的一生第一课时 适量的水分 环境条件 充足的空气 适宜的温度 自身条件:种子完整,有活力,且不在休眠期子叶(或胚乳) 提供营养,后脱落胚芽 茎和叶胚轴 连接根与茎的部分胚根 根发芽率:萌发种子占全部被测种子的百分数成熟区:根尖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伸长区:根生长最快的部位分生区: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根冠:保护生长点幼叶 叶芽轴 茎 枝条 芽原基 侧芽水无机盐:氮、磷、钾等有机物 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例1、种子萌发必备的环境条件是( )A 、阳光、土壤和适宜的温度B 、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C 、水分、土壤和温度D 、阳光、水分、土壤、空气和适宜的温度解析: 种子萌发必备的环境条件是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水分的作用在于溶解各种营养成分并转运至胚芽、胚轴、胚根;空气中的氧气保证种子萌发时进行呼吸作用提供能量;适宜的温度能保证种子各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阳光和土壤是种子萌发成幼苗后所必需的,幼苗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需要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种子萌发时的营养物质来自种子本身,不需要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B例2、农民利用塑料大棚种植经济作物,可以达到提前播种,提前收获的目的。
从种子萌发考虑,塑料大棚的主要作用是( )A 、保持水分B 、提供氧气C 、提高温度D 、防治病虫解析:塑料大棚既可以保持水分,也可以提高温度,但从种子萌发的条件考虑,主要作用是提高温度。
答案:C例3、在下列结构中,使根不断伸长的是( )A 、根冠和生长点B 、根冠和伸长区C 、分生区和伸长区D 、伸长区和成熟区解析:使根不断伸长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细胞数目增多,二是细胞长度增加。
在根尖的四部分中,分生区的细胞可以不断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伸长区的细胞能不断伸长,使长度增加。
答案:C 基础训练:1. 种子萌发时需要的三种外部条件是( )A. 适量的水分 适宜的温度 充足的空气B.适量的水分 适宜的肥料 足够的空气C. 适宜的温度 充足的阳光 足够的空气D.土壤的覆盖 适量的水分 合适的温度萌发的过程 萌发的条件 种子的 萌发 植株的生长根尖的结构 和生长 芽的发育 生长需要的 营养物质 根从土壤中吸收2.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满足所有环境条件后,一些种子仍不能萌发,其原因在于()A. 没有适量的水分B.种子自身条件不具备C. 没有适宜的温度D. 没有充足的空气3. 子叶的作用是()A.发育成幼叶B.发育成茎和叶C.保护胚芽、胚轴和胚根D.储存养料、为胚转运营养物质4.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养料来自种子的()A、胚芽和胚乳B、胚芽或胚根C、子叶或胚乳D、子叶和胚轴5.在测定种子发芽率时,选出了1000粒玉米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有40粒种子未发芽,这一批种子的发芽率为()A、4%B、40%C、9.6%D、96%6.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A、胚芽B、胚根C、子叶D、胚轴7.下列有关种子萌发成幼苗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胚根发育成胚B.子叶发育成叶C.茎主要是由胚芽发育而成D.胚乳的营养供胚形成时用8. 根的伸长主要是由于()A.分生区细胞的不断分裂B.伸长区细胞不断地伸长C.根尖所有细胞的生长D.分生区细胞的分裂,伸长区细胞的伸长9.根尖生长最快的部位是()A. 根冠B. 分生区C. 伸长区D. 成熟区10.用肉眼观察幼根时,常可以看到一些白色的“绒毛”,它是()A. 根毛B. 根尖C.侧根D. 不定根11.下列结构中发育成主干的是()A. 侧枝上的芽B. 种子中的胚芽C. 种子中的子叶D. 种子中的胚轴12.用以下三种水:①蒸馏水②河水③稻田中的浑水,分别培养同样大小的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幼苗的高度可能是()A. ①最高 B. ②最高C. ③最高D. 三者一样高典例解析:例1、绿色开花植物在开花之后,必须要完成哪两项主要过程后才能形成果实和种子()A、开花和传粉B、传粉和受精C、开花和受精D、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解析:开花、传粉、受精、形成果实和种子是四个连续的过程,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必须在前一个过程完成的前提下才能进行下一个过程。
植物生理学习题集-矿质营养重点讲义资料
《植物生理学习题集》第三章植物的矿质营养Ⅰ 教学大纲基本要求和知识要点一、教学大纲基本要求了解高等植物矿质营养的概念、研究历史、植物必需元素的名称及其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植物缺乏必需元素所出现的特有症状;理解营养离子跨膜运输的机理、植物根系吸收养分的过程、特点以及根外营养的意义;了解 NO 3 - 、 NH 4 + 在植物体内的同化过程、同化部位,以及营养物质在体内的运输方式;了解影响植物吸收矿质养分的环境因素、作物生产与矿质营养的密切关系并理解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能够提出合理施肥的措施。
二、知识要点矿质元素和水分一样,主要存在于土壤中,由根系吸收进入植物体内,运输到需要的部位加以同化,以满足植物生命活动的需要。
植物对矿物质的吸收、转运和同化,通称为矿质营养。
植物体内的化学元素并非全部是植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只有其中一部分为植物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
要确定植物体内各种元素是否为植物所必需,只根据灰分分析得到的数据是不够的。
通过溶液培养或砂基培养,并按照 Arnon & Stout 于 1939 年提出的植物必须元素的标准:( 1 )如缺乏该元素,植物生育发生障碍,不能完成生活史;( 2 )除去该元素,则表现出专一的病症,而且这种缺乏症是可以预防和恢复的;( 3 )该元素在植物营养生理上应表现直接的效果,绝不是因土壤或培养基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条件的改变而产生的间接效果。
目前已经明确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锰、铜、锌、硼、钼、氯、镍 17 种元素为大多数高等植物所必需的,其中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 9 种元素植物需要量相对较大,称为大量元素;其余铁、锰、铜、锌、硼、钼、氯、镍 8 种元素植物需要量极微,稍多即发生毒害,故称为微量元素。
必需的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有 3 个方面:⑴是细胞结构物质的组成成分,如 N ,P , S 等;⑵是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者,参与酶的活动,如 Mn , Mg , Fe 等;⑶起电化学作用,即离子浓度的平衡、胶体的稳定和电荷中和等,如 K + 。
植物生理学精品讲义——第五章植物矿质营养——考研必备
植物生理学精品讲义第五章植物矿质营养【目的要求】学习本章的目的重点在于了解矿质营养对植物的生命活动及其生长发育的重要作用;植物根系对土壤中矿质营的吸收利用及其体内运输;各种因素对植物吸收利用矿质营的影响。
在了解植物需肥规律的基础上,力争做到合理施肥,以夺取农业生的丰产丰收。
【重点】1、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2、无机养料的同化3、合理施肥的生理学基础【难点】1、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2、无机养料的同化第一节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一、植物体内的元素植物灰分含量因不同植物、器官及不同环境的影响而异,一般水生植物的灰分含量最低,约占干重的1%;而盐生植物则最高,可达45%以上;大部分中生植物为5%~15%。
不同器官之间,以叶子的灰分含量最高;老年的植株或部位的含量大于幼年的植株或部位。
环境条件对植物灰分含量有很大影响,凡在养分含量较高,质地良好的土壤中栽培的作物其灰分含量都较高。
植物体内的矿质元素种类很多,已发现60种以上的元素存在于不同植物中,其中较普遍的有十余种。
二、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及其确定方法根据人工培养的结果,要确定哪些元素是植物必需的有几条标准:(1)如无该元素则植物生长发育不正常,不能完成其生活史;(2)植物缺乏该元素时呈现出特有的病症,而加入该元素后则逐渐转向正常,且其功能不能用其他元素代替;(3)对植物营养的功能是直接的而非由于改善了土壤或培养基条件所致。
根据植物对必需元素需要量的多少,可将必需元素分为大量元素(氮、磷、钾、钙、镁、硫)及微量元素(铁、硼、锰、锌、铜、钼、氯、钠)两大类。
这两类元素都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只是其需要量不同而已。
用含有一定量植物所需养分的水溶液培养植物的方法称为溶液培养法或水培法;也可在石英砂或蛭石中加入溶液进行培养,这种方法称为砂培法;砂培中的砂只起固定植物的作用,必需养分仍由溶液提供。
三、植物各种必需的矿质元素的生理作用及其缺乏病症(一)大量元素1.氮氮是蛋白质、核酸和磷脂的组成成分,故为各种细胞器及新细胞形成所必需。
植物学 全套讲义 精品课教案(两份全套讲义)
植物学讲义(两份)植物学讲义(一)如何认识《植物学》?1.植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植物学研究的是植物形态、结构的规律性、个体发育的规律性以及系统演化的规律性。
它揭示的是自然的奥妙。
学习和研究植物学将会使你懂得许多植物学的知识,并利用植物学的知识去认识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好植物学知识会让你科学地解答许多令人费解的问题。
如:(1)俗话说树怕剥皮猪怕壮,为什么?(2)连理枝是如何形成的?(3)路灯下的树或枝条容易冻坏或冻死,为什么?(4)嫁接是如何成活的?(5)果树环割、环剥会提早结果,为什么?(6)病原菌如何侵入植物体内?(7)为什么要植树造林?为什么要保护环境?植被如何呼风唤雨?……2.植物学是艺术植物世界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微观无不给人以美学的享受。
宏观方面,从热带雨林到极地苔原;从平原到丘陵再到高山;处处展示着植物带给人类的无穷魅力。
参天的大树,鲜艳的花朵,无名的小草等等,让人赏心悦目。
微观方面,从植物细小的形态到显微构造;从微形态到超微构造;展现了微观世界的精妙绝伦。
从而激发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探索。
植物世界是美丽的,微观世界更奇妙。
植物所创造的艺术美,是任何伟大的艺术家所无法创造的。
植物的美绪论植物学(Botany):主要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生长发育的基本特性、植物多样性及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一、植物的多样性1.植物总数:50余万种。
2.分布范围:极其广大。
热带、温带、寒带至南北两极;平原、丘陵至高山;海洋、湖泊、沼泽至陆地。
3.细胞组成:单细胞、群体、多细胞。
4.演化趋势:水生到陆生,低等到高等,简单到复杂。
5.植物的功能:绿色植物体内具有叶绿素,吸收太阳光能,呈现绿色一大类植物。
光合作用。
非绿色植物:不具叶绿素的一大类植物。
矿化作用。
二、植物界生物的分界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约有200万种,但每年还有许多新种被发现,估计生物的总数可达2000万种以上。
对这么宠大的生物类群,必须将它们分门别类进行系统的整理,这就是分类学的任务。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8年级下册 4 —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教师版含解析)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4章植物与土壤4.3-2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目录 (1) (4) (6) (10) (13)一、根的吸水和失水1.根尖的结构和功能(1)根尖:从根的顶端到着生根毛的部分叫根尖。
(2)根尖的结构与功能:从根尖顶端起,依次可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四部分(如下图),各部分细胞的形状、特点和功能如下表所示。
【注意】根的长度不断增加的原因:根尖的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和伸长区细胞能够伸长的缘故。
2.细胞吸水和失水(1)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原理:细胞吸水或失水取决于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土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①细胞吸水条件:根毛细胞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土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②细胞失水条件:根毛细胞的细胞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土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根毛吸水的具体过程:水→根毛细胞→各层细胞间隙→导管。
3.植物细胞吸、失水原理的应用。
①解释生活现象:腌制的农作物在短时间内会变软萎蔫,存放多天的青菜在清水中放置一会儿变新鲜。
②指导生产:农业生产中一次施肥不能过多,不能给农作物连续多天施肥,否则会出现“烧苗现象。
【思考】给你一个萝卜、解剖刀、天平、砝码、吸水纸、两只烧杯、食盐、水等器材和物质,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植物细胞的吸、失水原理。
二、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1.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生长所需要的各种无机盐,不同的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起不同的作用,有的无机盐用于构建植物体,有的无机盐用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2.氮、磷、钾元素对植物的作用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的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有着重要意义。
下表是氮、磷、钾三种元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及缺乏时的症状。
3.“秸秆还田”可以提高农田的肥力在有植物生长的地方,都会有许多枯枝、落叶或死亡的生物体留在土壤里,这些生物体腐烂后产生的各种营养物质又会进入土壤,使土壤更为肥沃。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7年级上册 器官、系统以及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学生版)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2章观察生物2.3-3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器官、系统以及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目录 (1) (2) (4) (4) (6)一、器官1.定义: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2.植物的器官被子植物有六种器官。
(1)生殖器官:与植物的生殖有关,包括花、果实、种子。
(2)营养器官:与植物制造自身营养物质和生长有关,包括根、茎、叶。
(3)不同类群的植物,结构不同,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只有茎和叶的分化,无根;蕨类植物有根、茎、叶,但没有花、果实、种子;裸子植物无花和果实;只有被子植物有六大器官。
3.人体器官:人体器官有很多,它们都由多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
眼、耳、鼻是感觉器官,胃、肠、肝、胰是消化器官,肺或腮是呼吸器官,心脏和血管是循环器官,睾丸和卵巢是生殖器官。
二、系统1.定义:不同的器官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能完成一项或多项生理活动的器的总和。
2.人体的八大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
3.构成人体的八大系统在神经和体液(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的整体。
【重要提示】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区别:(1)组织是由形态相似、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组合起来,是构成“器官的基本成分”(2)多种“组织排序”结合起来,组成具有一定形态并完成一定生理功能的结构,称为器官,例如胃、肠等。
3.许多“器官联系”起来,成为能完成一系列连续性生理机能的体系,称为系统。
比如说胃是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组成,而胃、肠、肝等众多器官组成消化系统。
三、结构与层次生物体在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1.人体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一系统一人体。
2.植物的层次:细胞一组织→器官一植物体。
1.区分核心概念①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的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讲义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讲义同学们,今天咱们来一起探索一下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这可是了解植物世界的重要基础哦!首先,咱们得知道,植物体就像一个精巧复杂的大工厂,各个部分分工明确,协同工作,共同维持着植物的生命活动。
植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
细胞就像是这个大工厂里的一个个小工人,它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形态和功能。
有的细胞负责吸收营养,有的负责储存能量,还有的负责传递信息。
细胞通过分裂和生长,逐渐形成了组织。
植物组织主要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等。
分生组织就像是一群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它们不断地分裂和分化,为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供新的细胞。
比如,在植物的根尖和芽尖,就有分生组织在不停地工作,让植物不断长高、长大。
保护组织就像是植物的“防护服”,它们覆盖在植物的表面,保护着内部的细胞和组织。
像植物的表皮就是一种保护组织,可以防止水分过度散失,抵御病虫害的侵袭。
营养组织呢,那可是植物的“粮仓”和“厨房”。
它们储存着营养物质,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
比如,果肉、叶肉等都属于营养组织。
输导组织则像是植物体内的“运输管道”,负责把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位。
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
机械组织就像是植物的“骨架”,给植物提供支持和保护,让植物能够直立不倒。
接下来,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器官。
植物的器官主要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根是植物的“嘴巴”和“脚”,它负责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还能让植物稳稳地扎根在土壤中。
茎是植物的“脊梁”,它支撑着植物的身体,同时也是水分和养分运输的通道。
叶是植物的“加工厂”,通过光合作用为植物制造有机物。
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承担着繁殖后代的重要任务。
果实里常常包含着种子,种子是植物生命的延续,是新生命的起点。
最后,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植物体。
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一棵大树,它的根、茎、叶相互配合,共同生长,开花结果,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历程。
植物营养学讲义
目录第一章绪论∙∙∙∙∙∙∙∙∙∙∙∙∙∙∙∙∙∙∙∙∙∙∙∙∙∙∙∙∙∙∙∙∙∙∙∙∙∙∙∙∙∙∙∙∙∙∙∙∙∙∙∙∙∙∙∙∙∙∙∙∙∙∙∙∙∙∙∙∙∙∙∙∙∙∙∙∙∙∙∙∙∙∙∙∙∙∙∙∙∙∙∙∙∙∙∙∙∙∙∙∙∙∙∙∙∙∙∙∙∙∙∙∙∙∙∙∙∙∙∙1 第二章植物的营养元素∙∙∙∙∙∙∙∙∙∙∙∙∙∙∙∙∙∙∙∙∙∙∙∙∙∙∙∙∙∙∙∙∙∙∙∙∙∙∙∙∙∙∙∙∙∙∙∙∙∙∙∙∙∙∙∙∙∙∙∙∙∙∙∙∙∙∙∙∙∙∙∙∙∙∙∙∙∙∙∙∙∙∙∙∙∙∙∙∙∙∙∙∙∙∙∙∙∙∙∙6 第三章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9 第四章养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分配∙∙∙∙∙∙∙∙∙∙∙∙∙∙∙∙∙∙∙∙∙∙∙∙∙∙∙∙∙∙∙∙∙∙∙∙∙∙∙∙∙∙∙∙∙∙∙∙∙∙∙∙∙∙∙∙∙∙∙∙∙∙∙∙∙∙∙∙∙∙∙∙∙∙25 第五章植物的碳、氢、氧营养∙∙∙∙∙∙∙∙∙∙∙∙∙∙∙∙∙∙∙∙∙∙∙∙∙∙∙∙∙∙∙∙∙∙∙∙∙∙∙∙∙∙∙∙∙∙∙∙∙∙∙∙∙∙∙∙∙∙∙∙∙∙∙∙∙∙∙∙∙∙∙∙∙∙∙∙∙∙∙∙∙∙∙∙∙∙33 第六章植物的氮素营养与氮肥∙∙∙∙∙∙∙∙∙∙∙∙∙∙∙∙∙∙∙∙∙∙∙∙∙∙∙∙∙∙∙∙∙∙∙∙∙∙∙∙∙∙∙∙∙∙∙∙∙∙∙∙∙∙∙∙∙∙∙∙∙∙∙∙∙∙∙∙∙∙∙∙∙∙∙∙∙∙∙∙∙∙∙∙∙∙35 第七章植物的磷素营养与磷肥∙∙∙∙∙∙∙∙∙∙∙∙∙∙∙∙∙∙∙∙∙∙∙∙∙∙∙∙∙∙∙∙∙∙∙∙∙∙∙∙∙∙∙∙∙∙∙∙∙∙∙∙∙∙∙∙∙∙∙∙∙∙∙∙∙∙∙∙∙∙∙∙∙∙∙∙∙∙∙∙∙∙∙∙∙∙53 第八章植物的钾素营养与钾肥∙∙∙∙∙∙∙∙∙∙∙∙∙∙∙∙∙∙∙∙∙∙∙∙∙∙∙∙∙∙∙∙∙∙∙∙∙∙∙∙∙∙∙∙∙∙∙∙∙∙∙∙∙∙∙∙∙∙∙∙∙∙∙∙∙∙∙∙∙∙∙∙∙∙∙∙∙∙∙∙∙∙∙∙∙∙68 第九章植物的钙、镁、硫、硅营养与钙、镁、硫、硅肥∙∙∙∙∙∙∙∙∙∙∙∙∙∙∙∙∙∙∙∙∙∙∙∙∙∙∙∙∙∙∙∙∙∙∙∙∙∙∙∙∙∙79 第十章植物的微量元素营养与微量元素肥料∙∙∙∙∙∙∙∙∙∙∙∙∙∙∙∙∙∙∙∙∙∙∙∙∙∙∙∙∙∙∙∙∙∙∙∙∙∙∙∙∙∙∙∙∙∙∙∙∙∙∙∙∙∙∙∙∙∙∙∙∙∙82 第十一章复混肥料∙∙∙∙∙∙∙∙∙∙∙∙∙∙∙∙∙∙∙∙∙∙∙∙∙∙∙∙∙∙∙∙∙∙∙∙∙∙∙∙∙∙∙∙∙∙∙∙∙∙∙∙∙∙∙∙∙∙∙∙∙∙∙∙∙∙∙∙∙∙∙∙∙∙∙∙∙∙∙∙∙∙∙∙∙∙∙∙∙∙∙∙∙∙∙∙∙∙∙∙∙∙∙∙∙∙∙∙∙∙88 第十二章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96 第十三章植物营养性状的遗传改良 (讲座一,略)∙∙∙∙∙∙∙∙∙∙∙∙∙∙∙∙∙∙∙∙∙∙∙∙∙∙∙∙∙∙∙∙∙∙∙∙∙∙∙∙∙∙∙∙∙∙∙∙∙∙∙∙∙∙∙∙102 第十四章植物对逆境土壤的适应性 (讲座二,略)∙∙∙∙∙∙∙∙∙∙∙∙∙∙∙∙∙∙∙∙∙∙∙∙∙∙∙∙∙∙∙∙∙∙∙∙∙∙∙∙∙∙∙∙∙∙∙∙∙∙∙∙∙∙∙∙102《植物营养学》课程总结∙∙∙∙∙∙∙∙∙∙∙∙∙∙∙∙∙∙∙∙∙∙∙∙∙∙∙∙∙∙∙∙∙∙∙∙∙∙∙∙∙∙∙∙∙∙∙∙∙∙∙∙∙∙∙∙∙∙∙∙∙∙∙∙∙∙∙∙∙∙∙∙∙∙∙∙∙∙∙∙∙∙∙∙∙∙∙∙∙∙∙∙∙∙∙103参考资料参考书:1.植物营养学(上、下册)(陆景陵、胡蔼堂主编,2003)2.植物营养与肥料(浙江农业大学主编,2001)3.农业化学(总论)(北京农业大学主编,1994)4.高级植物营养学(廖红、严小龙编著,2003)5.Principles of Plant Nutrition (Third Edition) (K. Mengel, E. A. Kirkby. 1982)6.Mineral Nutrition of Higher Plants (Second Edition) (H. Marschner. 1995)7.Mineral Nutrition of Plants: Principles and Perspectives (Second Edition)(E. Epstein, A. J. Bloom. 2005)参考期刊:1.植物营养与肥料2.土壤与肥料3.磷肥与复肥4.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5.Plant and Soil6.Fertilizer Research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基本要求植物营养学的基本概念掌握植物营养学的发展概况掌握李比希的三个学说植物营养学的范畴及研究方法了解第一节植物营养学的基本概念一、植物营养学(plant nutrition)1. 含义:植物营养学是研究营养物质对植物的营养作用,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以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植物细胞》 讲义
《植物细胞》讲义一、引言植物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就像我们人体是由细胞构成一样。
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以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植物细胞的奇妙世界。
二、植物细胞的结构1、细胞壁细胞壁是植物细胞外层的一层坚硬结构,就像是给细胞穿上了一层铠甲。
它主要由纤维素组成,具有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使植物细胞能够保持一定的形状和强度。
2、细胞膜细胞膜位于细胞壁内侧,是一层薄薄的半透膜。
它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就像一个守门人,只允许对细胞有用的物质进入,而将有害物质和不需要的物质挡在外面。
3、细胞质细胞质是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它是一种半透明的胶状物质。
细胞质中含有许多细胞器,这些细胞器就像细胞内的小器官,各自执行着特定的功能。
4、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就像是一个司令部。
它包含了细胞的遗传物质 DNA,指挥着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各种生理活动。
5、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够将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释放出能量,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动力,因此被称为细胞的“动力工厂”。
6、叶绿体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绿色部分的细胞中,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能够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7、内质网内质网是由膜围成的管状、泡状或扁平囊状结构,分为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
粗面内质网上附着有核糖体,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滑面内质网则参与脂质的合成等。
8、高尔基体高尔基体主要参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和运输,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9、液泡液泡在成熟的植物细胞中体积较大,里面充满了细胞液,细胞液中含有多种物质,如糖类、无机盐、色素等。
液泡具有调节细胞内环境、维持细胞渗透压等作用。
10、核糖体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由 RNA 和蛋白质组成,分为游离核糖体和附着核糖体两种。
11、溶酶体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讲义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讲义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广袤的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虽然微小到肉眼难以察觉,但它们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这些微小的生物对于维持生态平衡、物质循环以及生命的延续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首先,细菌和真菌在分解有机物方面功不可没。
当动植物死亡后,它们的遗体并不会永远堆积在自然界中。
细菌和真菌就像自然界的“清洁工”,能够将这些有机物质分解为无机物。
比如,在森林中,一棵大树倒下后,真菌会逐渐侵入其内部,分解木质素等复杂的有机成分。
细菌则会参与分解其中的蛋白质、糖类等物质。
通过它们的共同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等简单的物质,重新回归到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
这一过程不仅使得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得以循环利用,还为其他生物提供了生存所需的营养物质。
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对于碳循环的作用至关重要。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而当动植物呼吸以及死亡分解时,又会释放出二氧化碳。
在这个过程中,细菌和真菌的分解作用是将有机碳转化为无机碳的重要环节。
它们使得碳元素能够在生物与环境之间不断循环流动,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细菌和真菌在氮循环中也扮演着关键角色。
氮是生物体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等重要物质所必需的元素。
然而,大气中的氮气并不能被大多数生物直接利用。
某些细菌,如固氮菌,能够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这一过程被称为生物固氮。
这些氨可以被植物吸收和利用,合成自身所需的含氮有机物。
当动植物死亡后,其他细菌和真菌又会将含氮有机物分解,产生氨气,进一步转化为硝酸盐等可被植物吸收的氮形式。
此外,还有一些细菌能够进行反硝化作用,将硝酸盐转化为氮气,重新释放回大气中。
除了参与物质循环,细菌和真菌还与动植物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共生关系。
在豆科植物的根部,常常会有根瘤菌与之共生。
根瘤菌能够将空气中的氮气固定下来,为植物提供氮素营养,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生存所需的有机物和环境。
在人体肠道中,也存在着大量的细菌。
初中生物讲义(七年级)
七年级(上)一、生物的特征(一)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1、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2、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物获取营养物质(二)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O2,呼出CO2(三)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动物和人排出代谢废物的方式:排尿、排汗、呼出气体(四)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应激性)动物:如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等植物:向性运动(如茎叶的向光性生长、根的向水性和向肥性生长)——刺激是定向的感性运动(如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刺激没有特定的方向(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六)生物有严整的结构,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练习一】1、下列现象不是生物所具有的一项是A.一粒种子萌发形成幼苗 B.腐烂的树桩上会长出蘑菇C.钟乳石会慢慢长大 D.天热时人会出大量的汗2、鲸、蘑菇、杨树、病毒等有很多的差别,但它们都属于生物,因为具有生物的共同特征:它们的生活都需要;都能进行;都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都能;除外,都是由构成的。
二、生物和细胞(一)观察细胞的工具——显微镜(二)细胞的基本结构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2、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膜细胞质细胞质液泡(多数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只存在于绿色的植物细胞)细胞核细胞核2、细胞中的物质无机物——水、无机盐有机物——糖、脂质、蛋白质和核酸3、细胞结构的功能(1)细胞壁——支持和保护细胞(支持:使植物细胞保持一定的形态)(2)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细胞核——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①细胞核中有贮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NA;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②细胞核中的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③每一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4)液泡——贮存细胞内的多种物质和一些色素(5)叶绿体——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6)线粒体——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细胞的动力车间)【练习】1、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A、叶绿体B、线粒体C、细胞核D、线粒体和叶绿体2、用盐腌萝卜条,会发现萝卜条由硬变软,并出现少量水分,这些水分主要是细胞的哪个结构中渗透出来的()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质D. 液泡3、绿色植物能够释放氧气,这和细胞中的哪个结构关系密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植物吸收的养分形式:
离子或无机分子--为主 有机形态的物质--少部分
植物吸收养分的部位:
矿质养分--根为主,叶也可 气态养分--叶为主,根也可
根部吸收 叶部吸收
Roots are the main structures for nutrient uptake
第一节 植物根系的营养特性
0
1
2
3
4
离根表距离(mm)
不同条件下根际养分浓度变化模式图
(1.积累 2.亏缺 3.持平)
2. 影响根际养分分布的因素
土壤因素:类型、质地、养分含量、水分 养分因素:种类、形态 植物因素:种类、基因型、根的部位、年龄 农事因素:施肥、灌水
相对浓度梯度
1.0
0.8
P K
0.6 NO3
0.4
0.2
新生根--氧化力强--Fe(OH)3在根外沉淀--根呈白色
成熟根--氧化力渐弱--Fe(OH)3在根表沉淀--根棕褐色
老病根--氧化力更弱--Fe(OH)3还原为Fe2S3 --根黑色
根的颜色
根的代谢活动
根吸收养分的能力
2. 根的还原力
--对需还原后才被吸收的养分尤为重要
如:Fe3+
Fe2+
试验表明:还原力强的作物在石灰性土壤上不易缺铁
a.须根系
b.直根系
直根系和须根系示意图
2. 根的类型与养分吸收的关系
直根系--能较好地利用深层土壤中的养分 须根系--能较好地利用浅层土壤中的养分
农业生产中常将两种根系类型的植物种在一起 --间种、混中根的总长度表示,如: LV(cm/cm3)或 LA(cm/cm2) 一般,须根系的LV > 直根系的LV 根系数量越大,总表面积越大, 根系与养分接触的机率越高 --反映根系的营养特性
一、根的类型、数量和分布
(一)根的类型
1. 分类 从整体上分 直根系:根深
须根系:水平生长
定根 主根 形成直根系
从个体上分
侧根
不定根
组成须根系
Roots: a dynamic system
6 days
10 days
17 days
Courtesy Mac Kirby CSIRO Land and Water
0.0 0
0.1
0.2
0.3
离 根 距 离(cm)
玉米根际主要养分的浓度分布情况
800
土壤溶液中钾的浓度 (μmol/L)
600
土壤B, 4%粘粒
400
200
土壤A, 21%粘粒
2- 3 μmol/L钾
0
1
2
3
4
5
6
距根表距离 (mm)
土壤不同粘粒含量与玉米根际K+的浓度分布的关系
(三)根际土壤环境
0.5
番茄 油菜
0.4
0.3
黑麦草属
0.2
玉米
0.1
洋葱 0.0
0
20
40 60 80
根毛园柱体的容积 (mm3.cm-1)
在粉沙土壤上,植物根毛容积对吸K+速率的影响
三、根的生理特性
(一)根的阳离子交换量(CEC)
1. 含义:单位数量根系吸附的阳离子的厘摩尔数, 单位为:cmol/kg 一般,双子叶植物的CEC较高,单子叶植物的
“根际效应”反过来又强烈地影响着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
(二)根际养分
1. 根际养分浓度分布 根际养分的分布与土体比较可能有以下
三种状况:
养分富集:根系对水分的吸收速率> 养分的吸收速率
养分亏缺:根系对水分的吸收速率< 养分的吸收速率
养分持平:根系对水分的吸收速率=养分的吸收速率
养分浓度
+
1
3
0
2
-
图 根系的分布与养分吸收效率
根系分布合理,有利于提高养分的吸收效率
二、根的结构特点与养分吸收
• 从根尖向根茎基部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 区(根毛区)和老熟区五个部分
大麦根尖纵切面
双子叶植物根立体结构图
• 从根的横切面从外向根内可分为表皮、(外)皮 层、内皮层和中柱等几个部分
大麦(Hordeum vulgare) 根的横断面
Shallow
Intermediate
Deep
华南农业大学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
2. 根构型与养分吸收:不同植物具有不同的根构
型,浅根系由于其在表层的根相对较多而更有利 于对表层养分的吸收;深根系则相反。
Wheat
Lucerne
10 cm
Simulated P uptake by plants with contrasting root architecture from a heterogeneous soil
Shallow Deep
P uptake (umol/plant)
P concentration (uM)
50 40 30 20 10 0
0-6 cm
6-20cm
>20cm
110
100 90
80
Shallow
Deep
华南农业大学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
(四)根的分布
根
根
根根
养分吸收范围
A. 分布稀疏
B. 分布较密
Picture by Jim Haseloff
对于一条根:
分生区和伸长区:养分吸收的主要区域 根毛区:吸收养分的数量比其它区段更多
原因:根毛的存在,使根系的外表面积增加到原来的 2~10倍,增强了植物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
植物的根毛
大豆根系根毛示意图
钾吸收速率 (pmol.cm-1s-1)
0.6
较低 2. 根系CEC与养分吸收的关系 (1) 二价阳离子的CEC越大,被吸收的数量也越多 (2) 反映根系利用难溶性养分的能力
(二)根的氧化还原能力
--反映根的代谢活动,所以与植物吸收养分的能力有关
1. 根的氧化力 根的活力 根的吸收能力
强
强
强
如水稻,具有 氧气输导组织,向根分泌O2
乙醇酸氧化途径,根部H2O2形成O2
(三)根的构型 (root architecture )
1. 含义:指同一根系中不同类型的根(直根系)或不定根 (须根系)在生长介质中的空间造型和分布。具体来说, 包括立体几何构型和平面几何构型。
Root ‘architecture’: strategies of different plant species
推论:若此还原力是
属基因型差异,就可
以通过遗传学的方法
改善这种特性,从而
提高植物对铁素的吸
收效率。
四、根际效应
(一)根际(Rhizosphere)的概念
根际:由于植物根系的影响而使其 理化生物性质与原土体有显 著不同的那部分根区土壤。
根际效应:在根际中,植物根系不 仅影响介质土壤中的无 机养分的溶解度,也影 响土壤生物的活性,从 而构成一个 “根际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