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论文
借助多层次外汇信用体系提升外汇监管效率论文
借助多层次外汇信用体系提升外汇监管效率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2)12-000-02外汇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外汇信用是社会诚信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涉外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外汇市场正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网络炒汇、非法套汇等外汇信用违法行为屡见不鲜。
为此,营造一个健康、诚信、有序的外汇市场信用环境,对于规范涉汇主体行为、约束其依法合规经营,以及提升外汇监管效率都十分重要。
本文着眼于我国外汇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着力分析外汇信用体系现存不足带来的问题,并围绕外汇信用体系建设的目标,切实提出构建多层次外汇市场信用体系的具体举措,对于外汇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一、现阶段我国外汇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情况目前,我国在建设外汇信用体系的过程中,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
国家外汇管理局早在2003年就制定了《外汇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五年工作方案》,确定了外汇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框架、基本目标及主要内容等,为外汇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
在日常外汇管理中,外汇局则运用信息管理手段,采取了与信用评级相结合的分类监管制度,例如,实行收结汇关注企业制度、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后对企业实施分类监管等等,并且取得一定的成效。
与此同时,外汇局还通过对外公布外汇违法企业信息,强化外汇失信的惩戒力度。
这些举措不但提升了外汇监管效率,降低了外汇监管成本,还规避了外汇市场风险。
然而,我们应当看到外汇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缺乏法律制度保障,社会诚信缺失,涉汇主体缺乏必要的自律性等等,这些都亟待加强和完善。
二、当前我国外汇市场信用体系尚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外汇监管效率的提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汇市场日益发展,涉汇主体及涉汇行为更趋复杂,外汇交易规模不断增长,外汇资金跨境流动的不确定性有所增大,亟需外汇管理部门充分发挥外汇信用体系的约束力,加大外汇监管力度。
怎样提高外汇中间业务收入论文
浅谈如何提高外汇中间业务收入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10-057-02摘要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银行的外汇中间业务收入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外汇中间业务收入的提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当前我国国有银行在外汇中间业务收入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通过对如何提高外汇中间业务收入进行粗浅的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有效应对措施,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外汇中间业务收入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侵袭,很多知名金融机构开始出现巨额亏损,有的甚至宣布破产。
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楼市不断波动,房贷违约风险逐渐增大,有些大型企业集团居然通过相互担保来骗取银行巨额贷款,使得国有银行开展外汇中间业务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无论从监管要求上来看,还是从市场环境上来看,提高国有银行的外汇中间业务收入与管理水平已经迫在眉睫。
一、提高外汇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意义就目前形势来看,信贷有效需求还比较缺乏,上存总行的资金利差空间也进一步缩小,作为国有银行外汇业务的主要收入来源——贷款利息收入也逐年下降。
现如今,外汇中间业务收入具有低风险与高收益等内在特征,已然成为银行外汇业务不断发展的支持力量。
由此可见,把存贷利差作为主要收入的来源这一经营格局需要改变,这是我国银行业务在发展到某一阶段所必须经历的,同时也是促进我国银行自身业务能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国外银行对其中间业务进行不断创新,其目的就是为了在资本证券化的迅速发展能够促进银行业中间业务发展的特殊格局下,抓住这一良好商机,给传统资产负债业务增添新鲜血液,使银行业的业务能力与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
因此,我国银行必须在较短时间内,使客户的多方面需求得到满足,从而在外汇中间业务的领域中占据较大份额,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银行的管理能力、经营水平、地位与声誉不断提高。
自从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不仅为国内银行业外汇中间业务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动力与压力,同时使竞争空间也更加广泛了。
中国外汇管理体制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
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外汇管理体制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姓名:朱宇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国际贸易学指导教师:尹忠明20050419 中文摘要从20世纪中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到21世纪初新的国际货币体系逐渐形成的这段期间,世界各国之间贸易和投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国家逐渐放松了对汇率和资本流动的管制,而一些发展中国家也选择了浮动汇率和资本较为自由流动的外汇管理体制。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中国对外贸易和投资发展的历程和西方国家形成了差异,中国外汇管理体制的发展也与西方国家有所区别。
目前,中国外汇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是:对经常项目的外汇实施强制结售汇制,对资本项目的#l,tE实施审批制。
即中国对资本流动施加了较为严厉的限制措施。
同时,人民币也严格地盯住美元。
根据克鲁格曼“三元悖论”的理论,中国籍此可以实现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一般认为,严厉的资本管制制度作为一堵“防火墙”,可以有效避免短期资本大规模跨境流动给一国经济带来的冲击。
在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资本管制的实施使中国幸免于难,这也是目前中国仍然维持该制度不变的主要原因。
但是,那次危机迄今已经过去8年了,在这期间,中国的对外贸易和投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随着中国对外关系的不断扩大,严厉的资本管制制度是否成功地限制了短期资本流动?如果还以以往的眼光看待同样的问题未免显得过于牵强。
内外部经济因素的变化使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人民币资本项目管制的有效性问题。
另外,少数一些基于西方自由理论的激进观点,从自由经济的角度,认为管制扭曲了资源配置,造成了浪费和腐败,因而认为取消资本管制势在必行。
但是,这类文献的缺陷是缺乏实证分析和系统论述,其主要观点受也来自于西方的一些自由思想影响,缺乏对中国实际情况的具体分析。
因此,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运用实证分析、博弈分析、制度经济学分析、传统经济学分析以及中国国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得出中国外汇管理制度的运行成本和收益,深入分析当前中国外汇管理制度的效力。
中国外汇市场的微观结构论文
中国外汇市场的微观结构论文一、外汇市场的微观结构理论宏观汇率决定理论模型假设交易者是同质的,信息对汇率的作用是相同。
但是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理论认为这种假设同现实是不符的,他们认为交易者是异质的,汇率基本面的信息是分散的,市场必须花费一定的时间来吸收这些分散信息。
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理论最初关注的主要变量是交易者的异质性、私人信息和交易制度,随着各种微观结构理论模型的涌现,该理论的主要变量变化为指令流,即带符号的交易量(Kyle,1985)。
客户买进为正的指令流,客户卖出为负的指令流。
作为信息的加总器,指令流最基本的作用是信息的中介,它成为连接宏观基本面信息和汇率的桥梁,也是连接微观交易主体和汇率的枢纽。
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的方法证明:做市商间指令流能够解释现汇汇率报价的60%左右(Evans & lyons,2002),其实证结果远远好于宏观汇率决定理论模型,而且微观结构方法能够对国际金融学中汇率决定的三大谜团做出解释(Evans & lyons,2004)。
外汇市场分散的信息通过客户指令流传递给做市商,再通过做市商之间的交易加总这些信息,影响到现汇汇率。
客户指令流是客户投资组合调整的结果(Evans & lyons,2002),如果客户对外国基本面的预期好于做市商,客户就会增加外币的持有,带来正向的外币客户指令流,反之亦然(Evans & lyons,2007)。
做市商是风险的规避者,他通过在外汇市场频繁交易出清头寸,从而带来外汇市场巨大的交易量(lyons,1997)。
宏观基本面信息既可以直接传递影响到汇率,也可以通过指令流的渠道传递影响到汇率,因而投资组合调整模型认为,利率差和做市商间指令流的变化是现汇汇率变化的主要决定因素(Evans & lyons,2002)。
客户指令流也是现汇汇率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因为决定客户指令流变化的信息结构和决定现汇汇率变化的信息结构是相同(Evans & lyons,2006)。
我国货币政策调整论文
我国货币政策调整论文内容摘要:开放经济使外部均衡在我国货币政策H标中的地位显著提高。
在货币政策运行中,开放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制约、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增强、有效货币政策工具的缺位以及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发生变化。
为了适应开放经济带来的经济环境和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货币政策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关键词:开放经济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调整开放经济对我国货币政策U标的影响开放经济下外部均衡在货币政策中的地位显著提高。
首先,央行货币政策需要兼顾内外均衡两个U标,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和经济开放度的提高,使得对外经济部门在宏观经济平衡中的影响力显著增大,从而迫使央行在注重内部均衡的同时,也应该给予外部均衡更多的重视。
这就要求央行在运用各种政策时,必须注意不同调控手段的综合运用。
其次,开放经济条件下,币值的稳定包括货币的对内稳定和对外稳定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
例如,币值的对外稳定受制于国际收支的变化,国际收支乂会影响外汇储备,外汇储备乂会制约基础货币的投放量,进而影响货币供给,导致币值对内稳定的波动。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扩大和外资直接投资的不断增加,中国外汇储备也迅猛增长。
中国外汇储备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是在美元贬值、中国的投资环境乂较好的背景下,大量国际资本从美国大量流出进而流入我国。
外资流入的增加,增大了货币的升值压力,出于自愿或非自愿的原因,央行收购美元投放本国(本地区)货币以降低升值压力,导致的结果就是外汇储备大量增加。
虽然我国的外汇储备并非全部山美元构成,但占50%〜60%左右的美元币值的变化会极大影响我国对外币值的稳定。
随着欧元区在国际经济中崛起,应逐渐增大欧元的外汇储备比重。
再次,开放经济条件下经济开放度的提高,会加速国际资本在国际间的转移, 特别是国际投机资本的频繁流动;这会引起金融交易量的扩大化和形式的虚拟化、会加剧金融秩序的混乱性和整个经济体系的不稳定性。
因此,在开放经济下,货币政策LI标将更专注于实现外部经济均衡和国际收支的平衡。
中国外汇储备实证分析报告-时间序列论文
中国外汇储备实证分析报告摘要:自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中国外汇储备便开始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期。
2006年已经成为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因此,研究我国外汇储备至关重要。
到了2012年6月,我国的外汇储备达到了32400.05亿美元。
因此,研究我国外汇储备至关重要。
本文采集了1999年12月至2012年6月我国外汇储备的月度数据,采用Eviews 6.0软件进行分析,对数据进行一系列的检验与调整后,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短期预测。
关键词:外汇储备短期预测引言进入21世纪之后,伴随全球国际收支失衡的恶化,全球外汇储备规模不断上升,而全球外汇储备的增长又集中体现在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的增长,尤其是东亚国家和石油输出国。
在发展中国家中,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更加迅猛。
1999年年底中国外汇储备约为0.16万亿美元,占全球规模的9%,2007年年底上升至1.53万亿美元,占全球规模的24%,增长了8.6倍。
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外汇储备的最大持有国。
2008年至2010年,中国的外汇储备继续增加,到了2008年年底,中国的外汇储备达到了1.94万亿美元,2009年年底,中国的外汇储备达到了2.4万亿美元,比2008年增长了23%。
到了2012年6月,我过的外汇储备达到了32400.05亿美元。
为了能够更好地管理我国的外汇储备,需要更确切的把握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趋势。
为此本文拟通过对2000年来的外汇储备数据进行ARIMA法建模并预测短期内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趋势。
一、数据处理原始数据(见附表一):来源于国家外汇储备管理局月度数据基本操作:(1)数据录入: 打开Eviews软件,选择“File”菜单中的“New--Workfile”选项,点击File/Import,找到相应的Excel数据集,打开数据集A,点击ok。
(2)绘制序列时序图: 双击序列A,点击view/Graph/line,ok(3)绘制序列相关图: 双击序列A,点击view/Correlogram,ok(4)ADF检验序列的平稳性: A,点击view/unit root test,ok(5)模型参数估计: 在主菜单选择Quick/Estimate Equation,在主窗口输入ls A ar(1) ma(1) 敲回车(6)模型检验: 在方程输出窗口中点击View/Residual Tests/Correlogram-Q-Statistics,ok(7)模型预测: 在命令栏输入expand 1999:12 2014:06, 然后在方程估计窗口点击Forecast,选择Dynamic forecast,点击ok二、数据的时间序列特征分析将1999年12月至2012年6月我国外汇储备数额绘制成折线图,如图1所示,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序列具有明显的增长趋势,并且可以看出,从2004年到2005年开始,我国的外汇储备数额有了显著提高,并且增加的幅度也有所增大,这主要是因为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改以来,由于中国政府选择了小幅、稳健、可控的升值策略,吸引大量国际短期资本流入中国套利,这加速了中国外汇储备的累积。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模板
论文封面示例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页面设置:论文页边距:上30mm,下25mm,左25mm,右25mm,页眉20 mm、页脚15 mm)题目(二号黑体)作者(二号黑体)学院(二号黑体)专业(二号黑体)学号(二号黑体)指导教师(二号黑体)二〇年月日(填写时间要用中文)论文诚信声明示例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开展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创作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手写)二○○年月日(打印)中英文摘要示例摘要(黑体小二加粗)(内容为宋体小四、1。
25倍行距)近三十年来,我国外汇储备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从1996年突破1000 亿美元到2007年底突破1.5 万亿美元.如此高速的增长和巨大的规模,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而言是把双刃剑.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势必需要一定量的外汇储备来确保我国有能力对外支付、干预外汇市场以及提升国家信誉.但是过量的外汇储备规模又会产生管理性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外汇储备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原因;阐述了高额外汇储备的负面效应;揭示了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接着就五个国家的外汇储备管理体系作了简要分析;最后对我国外汇储备的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黑体小四加粗):外汇储备;国际比较;启示(宋体小四)ABSTRACT(小二号Times New Roman加粗)The number of our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has experienced quick growth over the past thirty years,from breaking 100 billion U.S. dollar in 1996 to breaking 1。
金融危机后中国外汇储备结构优化管理论文
金融危机后中国外汇储备结构的优化管理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5-067-02摘要外汇储备结构管理主要包括货币结构管理和资产结构管理两个方面。
因此本文着重从以上两点展开理论与实证分析,通过分析我国外汇储备结构管理的现实情况及曝露出来的问题,参考国外先进的外汇储备管理经验,最后融合投资学的原理探讨了外汇储备的最优币种组合及优化外汇储备资产配置问题。
通过比较模型测算结果与我国币种结构和资产结构现状,给出了优化我国外汇储备结构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危机外汇储备结构管理一、研究背景及其意义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迅猛增长,截至2009年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高达2.399万亿美元,总量稳居世界之首。
其中大部分以美元或投资美国国债的形式存在,根据国内学者的研究结论,我国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比例高达48.85%-52.35%;外汇储备资产结构则以美国政府国债为主要投资对象,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报告分析,美国资产(美国政府国债和其他美国债券)在我国外汇储备中约占60%-70%。
这样的储备结构存在的问题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外汇储备资产货币错配、结构失衡现象特别明显。
由于全球经济仍处于低潮期,美联储继续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从而导致美国国债收益率持续走低,对于美元未来贬值的预期加强以及中国外部经济环境极其严峻的背景下,持有美元外汇储备的汇率风险急剧扩大。
研究数据表明,近两年来,美元对各主要国际货币贬值20%左右,由美元持续贬值而直接导致的中国外汇储备资产损失已达数百亿美元以上,这严重影响了外汇储备价值的稳定性;第二,过于集中于美国国债的资产结构使得我国外汇储备整体收益偏低,且加大了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
总之,储备结构的不合理使得我国高额的外汇储备面临着巨大的“缩水”风险。
因此,积极的外汇储备结构优化可以有效地防范和化解由于美元贬值而带来的汇率风险,同时有益于外汇储备在当前中国“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经济战略中发挥积极作用。
关于人民币汇率的毕业论文
学校代码:10327学号:2023907203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中文题目: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形成及现阶段效果分析英文题目:The Analysis on The Formation of RMB ExchangeRegime and Its Effect at The Present Stage所在院系:金融学院专业班级:金融工程072班学生姓名:陈珊珊指导教师:刘勤完成时间: 2011年6月作者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中所罗列的内容以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毕业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
本人签名:日期:目录摘要:自从1994年我国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汇率再度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聚焦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文第一部分回顾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分析人民币汇率制度在现阶段产生的效果—导致人民币汇率呈现出“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新特征,然后探究了这一特征形成的原因,并指出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是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的并存;第三部分提出了人民币汇率改革的一些建议:首先,应当适当放松对进口的限制以降低储蓄率;第二,继续推动内需的同时防止经济过热;第三,以“走出去”战略,消化巨额外汇储备。
(1)一、引言 (2)二、文献综述 (3)三、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形成 (4)(一)改革开放前人民币汇率发展历程 (4)(二)改革开放后人民币汇率发展历程 (5)改革开放后的汇率制度发展也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5)四、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效果分析 (6)(一)人民币汇率呈现对外升值,对内贬值新特征 (6)(二)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原因探究 (7)(三)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面临的风险 (11)五、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建议 (11)参考文献 (14)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形成及现阶段效果分析摘要:自从1994年我国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汇率再度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聚焦的热点问题之一。
[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我国外汇储备
[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我国外汇储备第一篇我国外汇储备:有关外汇储备的论文从经济危机和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外汇储备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针对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了“一控二调三转变”的加强安全管理的措施,一是要控制外汇储备规模,二是要调整外汇储备结构,三是要转变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角色。
一、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总量不断攀升,2022年2月,中国外汇储备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2022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经济形势不景气,但我国外汇储备仍然保持高速增长,年增加量均超过4千亿美元。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21316亿美元。
近来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与中国经济基本面转好有密切关系,说明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发展充满信心。
同时巨额的外汇储备也带了一系列的安全问题。
一是增大了外汇储备安全的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是外汇储备无法规避的两种风险。
由于金融危机对美国的冲击最为严重,美元资产最容易遭受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
美国央行为克服金融危机的影响连续10次降低利率。
美国国债的收益率也一路走低,自2022年10月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1年期国库券利率持续走低,截至2022年12月22日,收益率降到0。
39%。
截至2022年10月,美元对人民币已贬值高达9。
5%,当时我国外汇储备额大约是1。
9万亿美元,仅此汇率风险一项损失就已高达1300亿美元。
我国的外汇储备高度集中于美元资产,不论是美国国债价值下跌抑或是美元汇率大幅贬值,都会导致我国外汇储备大幅缩水。
二是加大了外汇储备成本。
超额外汇储备的存在增加了外汇储备管理的成本,有研究表明,向国外进行国债投资比向国内发放贷款所获得利息要少,向国外商业银行借款的利率又比一般的存款利率要高,要多支付利息。
超额外汇的巨额存在所造成的少收的利息和多付的利息也不是一个小数字。
二、推行“一控二调三转变”以加强我国外汇储备的安全管理当前情况下,我国外汇储备要加强安全管理,必须要积极推行“一控二调三转变”的措施。
我国外汇储备分析报告论文
我国外汇储备分析【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加,特别是从2002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出现陡增的现象,截至2010年3月国家外汇储备余额已达24470.84亿美元,高居世界之首。
巨额外汇储备有利于展现我国的大国形象、提高我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影响力,抵御国际金融风险和增强中国经济的国际信用度,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如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导致基础货币投放增多并诱发通货膨胀以及给人民币带来的升值压力等。
本文在分析我国外汇储备现状的前提下,深入探讨造成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对此应采取何种政策等问题。
【关键字】国际储备外汇储备热钱汇率制度负面影响应对措施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对外贸易量飞快增长,特别是近几年在外贸中始终处于顺差地位,经济也保持持续增长,大量外资不断涌入,外贸出口不断攀升,导致我国外汇储备也在快速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字,截至2010年3月,中国的外汇储备已达到24470.84亿美元。
伴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飞速增长,关于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以及在金融危机下我国外汇储备不断缩水等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那么,在现阶段了解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分析快速增长的原因和带来的问题很有现实意义。
在进行分析前,我们必须要弄清楚国际储备和外汇储备的概念。
所谓国际储备指的是一国的货币当局或其他官方机构所持有的,主要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以及应付各种紧急支付,在国际上可以普遍被接受的一切流动资产。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储备资产构成的有关规定,一个国家的国际储备资产主要包括:黄金储备、外汇储备、会员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以及会员国所持有的特别提款权。
外汇储备,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
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的外汇积累。
我国高货币化现象原因论文
我国高货币化现象的原因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6-000-02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m2/gdp比率不断攀升,无论是从增长速度还是具体时点上都明显高于其他国家,这在我国金融理论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探讨。
许多学者从储蓄存款,信贷政策,收入分配结构,银行资产负债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证和解释。
然而随着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大幅度增加,外汇占款越来越成为影响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量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在回顾我国学者对高货币化现象的研究情况的基础上,从外汇储备角度对我国高货币化现象进行了分析,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通过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说明了外汇储备与m2/gdp之间的线性关系,并通过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高货币化外汇储备对策一、我国的高货币化现状我国的m2/gdp一直稳步上升,从1978年的0.32上升到2009年的1.82,增幅高达568.75%,而且还有继续升高的趋势。
2007年高达1.6166,为世界之最。
而2004年,美国只有0.6456,与我国经济水平比较接近的印度仅为0.6156。
我国m2/gdp水平畸高的现象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他们对这一现象从不同的角度做出了解释,初期国内学者的基本观点是认为:我国的m2/gdp过高主要是由于经济的货币化进程引起(谢平,易纲,1996;秦朵)。
但是随着m2/gdp的进一步加剧增长,这种解释很显然已经无法说明过高的m2/gdp。
至此,国内学者基本上公认货币化进程在1993 年的时候已经达到顶峰,那么m2/ g d p过高只能由其他因素来解释。
秦朵(1997)采用应用计量模型,从储蓄存款持续高增长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吴建军(2004)比较了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与收入分配差距的关系,通过研究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这个概念出发,得出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是m2/gdp逐年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张春生、吴超林(2008)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及实证检验表明,商业银行的存贷差及高的不良资产是导致m2/gdp升高的最主要因;素钟伟、黄涛(2002),董承章、余小华、李大伟(2003)从货币供给口径分析了m2/gdp较高的原因;此外,中国高m2/gdp水平也可以通过外汇储备上升来加以解释。
外管局终于取消了企业强制结汇制度
外管局终于取消了企业强制结汇制度外管局终于取消了企业强制结汇制度2007年8⽉13⽇,国家外汇管理局⽹站低调发布了《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内机构⾃⾏保留经常项⽬外汇收⼊的通知》。
⾄此,实⾏了13年的企业强制结汇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让我们回顾⼀下历史事件:1994年,中国进⾏外汇管理体制改⾰,实⾏银⾏结售汇制度,对外汇指定银⾏实⾏结售汇周转头⼨外汇限额管理。
银⾏⽤于结售汇业务周转的外汇资⾦不得超过核定的区间,否则须进⼊银⾏间外汇市场进⾏平补。
所谓的强制结汇,就是出⼝企业所收的外汇必须按照当⽇的银⾏买价卖给银⾏。
在强制性结汇制度下,出⼝企业不再有外汇帐户。
卖给银⾏外汇所得的⼈民币只能进⼊该企业的⼈民币基本帐户。
1997年10⽉,为便利中资企业⽣产经营,允许符合⼀定条件的中资企业开⽴外汇结算账户,在限额内保留经常项⽬外汇收⼊。
由于条件较⾼,绝⼤多数中资企业都不具备开户资格。
到2001年11⽉底,全国只开⽴了⼏百个外汇结算账户。
为改变这种状况,适应经济形势发展, 2001年12⽉1⽇进⼀步降低了经常项⽬外汇账户开⽴标准,允许年度出⼝收汇额在200万美元以上且年度外汇⽀出额为20万美元以上的中资企业开⽴外汇结算账户,更多的企业特别是⼀些中等规模的企业获得了开户资格。
此后,国家外汇管理局⼜多次放宽外汇账户条件和额度(2002、2006)。
企业如此,对于个⼈的外汇管理也是逐步放松。
到了今天,这项强制结售汇制度终于结束。
关于这个制度的功与过,恐怕能写⼀篇博⼠论⽂。
简单的说,就那么⼏条:1、功,在当年国家经济基础尚差的时候,强制结汇给国家带来了⼤量的外汇,同时配合资本账户不开放政策,有⼒的为国内⾦融市场建⽴了⼀道屏障。
2、过,最典型的,就是极⼤的影响了我国货币政策的独⽴性,企业的每⼀次售汇,就相当于向市场投放了相应数量的⼈民币。
为此,央⾏要花⼤量精⼒来冲销,国债不够⽤了,就发⾏央⾏票据。
再到央⾏票据也不够⽤了,就再想别的对策。
中央银行的外汇管制职能
期末论文论文题目:我国中央银行的外汇管制职能我国中央银行的外汇管制职能摘要本论文主要从现阶段已授权于中央银行的外汇管制职能出发,对我国外汇管理体制进行多方面的阐述和探索。
首先,结合《中央银行学》和个专家学者对外汇管制内容的解说,本文综合阐述了外汇管制的定义及目的,并系统地对我国外汇管制的演变做出了简要介绍。
接着,都主要从两方面讨论了外汇管制的具体管制方式和我国外汇管制的具体方针。
最后,对中央银行的外汇管制职能的运用从两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明和讨论。
AbstractThis thesis mainly launches a description and exploration on Chinese foreign exchange control system from various aspects since the central bank has been authorized the function from of foreign exchange control. First, combined with interpretations in many directions on the foreign exchange control from experts and scholars as well as the book of the central banking, this article comprehensively expounds the definition and purpose of foreign exchange control, and briefly introduces the evolution of foreign exchange control. Then, mainly from two aspect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specific method and specific policy of foreign exchange control in China. Finally, comparatively detailed applications of the faction of central bank's foreign exchange control are clarified and discussed from two aspects.关键词: 外汇管制; 中央银行; 职能; 运用目录1. 外汇管制的定义 (1)2. 外汇管制的目的 (1)3. 我国外汇管制的演变 (1)3.1. 计划经济时期 (1)3.2. 经济转型时期 (1)3.3. 1994年至今 (2)4. 外汇管制的方式 (2)4.1. 直接外汇管制 (2)4.2. 间接外汇管制 (2)5. 我国外汇管制的方针 (3)1. 集中管理 (3)2. 统一经营 (3)6. 中央银行的外汇管制职能的运用 (3)6.1. 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与监管 (3)1. 冲销式干预 (3)2. 非冲销式干预 (3)6.2. 中央银行的外债管理 (3)1. 中央银行外债管理的主要内容 (3)2. 中央银行的外债管理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 (4)1.外汇管制的定义外汇管制(Exchange Control or Exchange Restriction),又称外汇管理(Exchange Management),是指一国为防止资金外逃或流入,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和本国货币汇率稳定,通过法律、法令以及行政措施对外汇的收支、买卖、借贷、转移以及国际间结算、外汇汇率、外汇市场和外汇资金来源与应用所进行的干预和控制.2.外汇管制的目的1.根据需要限制外国某些商品和劳务的输入,促进本国商品和劳务的输出,以保护本国产业,缓解失业矛盾, 促进本国的生产和经济的发展.2.限制资本的输出输入, 防止资本外逃和外汇投机,以稳定汇率.3.维持本国物价的稳定,避免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对本国市场的冲击,抑制通货膨胀.4.增加外汇储备,便于国际掌握一定数量的外汇,用于平衡国际收支.5.以外汇管制为手段,作为外交谈判筹码,以保护和促进本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论文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十三年,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
这一时期,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也迈出了重大步伐,取得了显著成效。
其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9-1993年,重点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宏观调控的总体部署,整顿外汇管理秩序,积极探索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思路。
第二阶段为1994-1996年,主要是按照党中央部署,对外汇管理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实现了汇率并轨,实行银行结售汇制,从人民币经常项目有条件可兑换顺利过渡到人民币经常项目完全可兑换。
第三阶段是1997年以来的5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挑战,适应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外汇管理不断完善经常项目管理手段,调整资本项目管理政策。
到目前,已建立起适合我国当前实际的外汇管理体制框架,形成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资本项目部分可兑换。
这对于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十三年来外汇体制改革的主要方面第一,由计划与市场共同配置外汇资源的方式,转变为政府宏观调控下市场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方式。
1979-1993年期间,我国实行外汇留成制度,在外汇由国家集中管理、统一平衡、保证重点的前提下,适当留给创汇企业、部门和地方一定比例的外汇,逐步由改革开放以前统收统支、高度集中的外汇管理体制,过渡到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双轨制体制。
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取消了实行15年的外汇留成制度和40多年的外汇上缴制度,取消了用汇的指令性计划,实行银行结售汇制。
对中资企业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实行强制结汇。
从1997年10月起,为方便企业经营,开始允许具备一定条件的中资企业开立外汇账户,保留一定限额外汇收入,由强制结售汇逐步过渡为部分强制结售汇。
第二,从人民币完全不可兑换过渡为人民币经常项目完全可兑换。
1994年以前,人民币完全不可兑换,所有用汇都必须经过行政部门审批。
尽管当时存在外汇调剂市场,可满足部分计划外的用汇需求,但仍受调剂用汇指导序列的限制。
1994年取消了经常项目对外付汇的大部分汇兑限制,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有条件可兑换;1996年又顺利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完全可兑换。
这是我国外汇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重大突破。
正如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康德苏先生所说的:“这是中国在历史性变革和果断融入世界经济进程中的又一个里程碑,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将进一步加强国内、国际对中国改革光明前景的信心”。
第三,从外汇调剂市场发展成为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
1994年以前,各地均设有外汇调剂中心。
这对于调剂外汇余缺、提高外汇资金使用,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由于市场分割,外汇资金横向流通不畅,汇率不一。
1994年,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使外汇资金在全国范围内流通,大大优化了外汇资金的配置效率,而且奠定了人民币单一汇率的市场基础。
第四,人民币汇率由官方定价和市场调剂价并存的双重汇率制,转变为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1988年外汇调剂中心公开市场业务开办以后,形成了外汇调剂市场汇率,与官方汇率并存。
由于官方汇率与调剂汇率差价较大,加剧了不公平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外汇秩序的稳定。
1994年1月1日起,成功地实现了人民币官方汇率与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实行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第五,与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相适应,逐步推进资本项目对外开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循序渐进地开放资本项目交易,在鼓励外商来华直接投资、规范外债管理制度、建立外债统计监测体系以及完善境外投资外汇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
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人民币资本项目部分可兑换。
对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定的资本项下43个交易项目,我国完全可兑换和基本可兑换(经登记或核准)的有12项,占28%;有限制的16项,占37%;暂时禁止的有15项,占35%。
第六,建立健全金融机构外汇业务监管体系。
金融机构是外汇资金流动的主渠道。
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外汇管理由过去直接审批管理企业的外汇收支活动,逐步转变为通过金融机构对外汇收支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近年来,我国逐步完善银行外汇收支监管体系,审慎监管、稳步推进证券领域外汇业务开放,建立保险机构外汇业务管理框架,加强对金融机构执行各项外汇管理政策法规情况的现场与非现场检查。
通过监管金融机构,规范各类市场主体的外汇行为。
到2001年底,全国共有4474家银行网点办理结售汇业务,60家证券公司和12家保险公司获准经营外汇业务。
第七,建立新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制度。
1982年我国开始编制和公布国际收支平衡表。
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探索,参照国际惯例,我国从1996年1月1日起实施新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制度,从1998年起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公布国际收支平衡表,2001年起由过去每年公布一次国际收支平衡表改为按半年公布。
国际收支统计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外汇收支统计分析,已经成为国家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为全面掌握国家涉外经济状况,监测预警涉外经济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第八,改善外汇储备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
储备经营管理遵从“安全、流动和增值”的原则,在保证国家外汇储备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同时,实现一定的储备经营收益。
目前我国已经采用了投资基准方式进行外汇储备的管理,提高了储备经营管理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
第九,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外汇管理法规体系。
1980年12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暂行条例》。
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对《暂行条例》进行了修改,1996年2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1996年底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后,又对《条例》进行了修订。
该《条例》成为我国外汇管理法规体系中的基本法规。
在此基础上,又公布了一系列外汇管理法规及办法。
1997年,我们对建国以来的各项外汇管理法规进行了全面清理和修订,初步形成了由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三个层次构成的法规体系。
目前,为适应我国扩大对外开放以及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的新形势,再次对外汇管理法规进行清理,并以此为契机,努力建设一个科学、系统、简便、透明且符合世贸组织及其他相关国际组织要求的外汇管理法规体系。
第十,外汇监管的技术手段不断提高和完善。
外汇管理改革的推进和政策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汇管理手段的改进。
1999年1月1日正式启用海关、银行、外汇局之间的进口报关单联网核查系统,有效防止了骗汇等违法活动;2001年8月1日“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出口收汇子系统和出口收汇核报系统正式启动,简化了企业核销手续;2002年4月1日,“境内居民个人购汇管理信息系统”试运行并于8月1日正式在全国推广,放开了办理个人售汇业务的银行限制。
二、十三年来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积极成效十三年来,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始终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来进行,与时俱进,在改革中发展,在改革中不断完善。
这十三年,是外汇管理改革不断深化,外汇业务不断扩大,效率不断提高,服务不断优化的十三年。
一是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维护了外汇市场平稳运行。
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周边国家货币大幅度贬值。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决策下,我国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避免亚洲地区新一轮货币竞相贬值,稳定地区和世界经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我国现行外汇管理体制,对于防止金融危机传染和国际短期资本的冲击,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针对1998年以后部分地区出现的“外贸顺差外汇不顺收”的局面,党中央、国务院及时部署有关部门采取各项监管措施。
从1998年7月开始,国家外汇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对进口售付汇业务进行了专项检查,对各种骗汇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并在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八条款的框架下,进一步完善了外汇管理法规。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有效打击了非法骗汇势头,促进了外汇收支形势的好转。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一份总结性报告中指出:“正是因为中国在危机中采取的负责任的宏观经济政策,加之充实的外汇储备、较大的国际收支顺差、对资本账户自由化采取谨慎的态度和继续推进改革的措施,才使中国比较顺利地渡过了本次亚洲金融危机”。
二是推动了其他领域各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外汇管理是国民经济宏观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成效,取决于良好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环境,同时又会对其他领域的各项改革产生重要影响。
如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取消各类外汇留成,取消用汇的指令性计划和审批,增强了国内企业的出口积极性,取消经常项目的外汇支付和转移限制,增强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为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人民币汇率由外汇市场供求决定,改变了长期以来国内企业对汇率贬值的依赖心理,引导企业主动调整出口产品结构,转变经营机制,提高非价格竞争力,促进了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国企改革。
三是创造了一个宽松有序的经营环境,有力地支持了对外经济的快速发展。
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通过不断完善管理,改进服务,疏堵并举,为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等各类涉外经济主体创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
面对涉外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涉外经济主体不断增加的新形势,外汇管理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支持银行和企业经营,便利和规范个人外汇收支。
对企业,逐步放宽开立经常项目外汇账户的标准,简化进出口收付汇核销手续,实行灵活的边境贸易管理政策,放松购汇境外投资的限制,取消购汇提前偿还外债的限制,引导和支持企业通过借用国内外汇贷款偿还外债;对个人,逐步提高供汇标准,扩大供汇范围,提高外币现钞银行收购价,增加个人结售汇网点;对银行,积极安排商业银行购汇补充外汇资本金和营运资金,提高银行资产质量。
与此同时,加大外汇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买卖外汇、逃骗汇等各种外汇违法违规行为,大力整顿和规范外汇市场秩序,有效地净化了外汇市场环境,促进了涉外经济活动的规范、健康发展。
2001年,我国进出口额达到5098亿美元,是1989年的4.6倍,对外贸易在世界的排名,由第15位跃居第6位。
截止2002年9月底,我国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41.48万个,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8136.6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347.80亿美元。
截止2001年底,境外投资项目6610个,协议中方境外投资额84亿美元。
四是人民币汇率长期保持稳定,国内外对人民币信心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