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性吸氧装置操作规范流程
氧气瓶供氧氧气吸入技术操作规范

8)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吸氧方式。备齐用物至患者床边,再次核对。
9)用湿棉签清洁并湿润患者鼻腔。
10)连接一次性双鼻孔鼻氧管,打开流量表开关,检查鼻氧管有无漏气,根据医嘱调节氧流量。
11)检查氧气管是否通畅,将一次性鼻导管前端放于小药杯冷开水中湿润,轻轻插入患者鼻孔,妥善固定。
12)记录用氧时间、流量,并签名。
氧气瓶供氧氧气吸入技术操作规范
姓名
科室
日期
评分
监考人
操作项目
操作内容
标准分
扣分
操作目的
提高患者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缺氧。
评估要点
询问患者身体情况:
1.病情、呼吸状况和缺氧情况。
2.意识状态及合作程度。
3.患者鼻腔有无鼻痂、鼻中隔偏曲、损伤和出血。
操作准备
护士准备:着装整洁规范,仪表端庄大方。
4.急性肺水肿患者湿化瓶内加20%~30%乙醇,以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
5.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气道湿化。持续吸氧的患者,应当保持管道通畅,无打折、分泌物堵塞或扭曲。
6.观察、评估患者吸氧效果。
7.氧气筒内氧气勿用尽,压力表至少要保留0.5mPa,以免灰尘进入筒内,再充气时引起爆炸。
8.对未用完或已用完的氧气筒,应分别悬挂“满”或“空”的标志。
3)洗手。检查氧气筒是否处于备用状态(有“四防”及“满”的标记),氧气架是否牢固,系好安全带。
4)打开总开关,使小量气体从气门流出,随即迅速关上。安装氧气表、连接通气导管,安装湿化瓶。
5)关流量表开关,开总开关,再开流量表开关,检查氧气是否通畅,全套装置有无漏气,关闭流量开关。
6)推氧气筒于患者床旁,放于妥善处。
氧气吸入技术(中心供氧装置)操作规范

氧气吸入技术(中心供氧装置)操作规范
(一)目的:提高患者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缺氧。
(二)用物准备:
1、个人准备: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
2、物品准备:氧气流量表一套,治疗盘内备治疗碗2个(一个内盛生理盐水,另一个盛镊子、纱布)一次性鼻导管、弯盘、棉签、灭菌蒸馏水、吸氧卡、笔、手电筒。
(三)操作程序:
1、携用物至病人床旁,进行核对,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
2、安装流量表连接吸氧导管,在湿化瓶倒蒸馏水至1/3或1/2处,安装后检查整套装置是否漏气。
3、用手电筒观察病人鼻腔,有无疾患,用湿棉签清洁双侧鼻孔。
4、打开流量表开关,调节好氧流量,将鼻塞前端置于治疗碗盐水中检查有无氧气流出,然后轻轻插入鼻孔固定。
5、记录用氧时间,并随时观察病人用氧情况。
6、停吸氧时先取下鼻导管,再关闭流量表开关,用纱布擦净病人鼻面部。
记录停氧时间,整理用物、洗手。
(四)注意事项:
1、患者吸氧过程中,需调节氧流量时,应当先将鼻导管取下,调节好流量后再与患者连接。
停止吸氧时,先取下鼻导管再关流量表。
2、持续吸氧的患者,应保持管道畅通,必要时更换鼻导管。
3、观察、评估患者吸氧效果。
中心供氧装置吸氧法操作流程

中心供氧装置吸氧法操作流程中心供氧装置吸氧法技术操作流程(6分钟)【目的】1.规范氧气吸入法操作程序,使操作标准化、统一化。
2.为临床护士准确执行氧气吸入操作提供依据。
【范围】适用于氧气吸入患者,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机体缺氧状态,促进组织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
仪表:仪表端庄,衣服整洁,修剪指甲,动作轻柔。
一、用物准备检查物品:处置车上层:治疗盘内备清水碗、纱布、棉签、流量表与氧气装置连接、一次性氧气管(根据患者病情备双鼻道吸氧管、鼻塞吸氧管、面罩吸氧管等),治疗盘外备手电筒、手消毒液、治疗单、用氧记录单。
处置车下层: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桶、回收桶。
(“已双人核对医嘱,所有物品均准备完毕,均符合要求。
”)二、核对:敲门,备齐用物推车入病室,携护理卡核对床头卡:1床,李莉,女,70岁,住院号123456。
推车至床旁(治疗车与床头桌呈45°),李老,你好,我是您今天的责任护士XX,能告诉我您的名字吗?李莉。
我需要核对一下您的腕带,腕带在哪一侧手臂呢?右侧。
核对腕带,1床,李莉,女,60岁,住院号123456(注意核对腕带时医嘱卡与腕带距离不可过远,在同一平面、勿压迫患者,注意保暖)。
三、评估:1.告知:您好,李老,由于您现在胸闷气短,我遵医嘱给您吸氧来缓解您的症状,您同意我为您进行操作吗?2.评估患者:您对导管过敏吗?不过敏。
您以前做过鼻部手术、近期鼻子有炎症或鼻外伤吗?没有。
速消手。
我先检查下您的鼻腔粘膜情况,请您头略后仰,手电筒查看(一手放于鼻部遮挡眼睛,另一手拿手电筒查看),您鼻腔有少许分泌物堵塞、鼻黏膜完好,无肿胀,鼻中隔居中无偏曲及鼻息肉。
手触捏鼻部,说:按着疼吗?不疼。
再看下双侧鼻腔通气情况。
(分别按住双侧鼻翼让患者出气,另一手背感觉气体)。
好的。
双侧鼻腔通气良好。
您现在需要去卫生间吗(帮助您准备便器吗)?不需要。
3.摆体位:根据病情协助您取半坐卧位(床头抬高30~50°角,再摇起膝下支架,必要时床尾可置一软枕,以免病人足底触及床挡;床位不符合要求需调整)。
氧气吸入(一次性)操作标准

节点
操作流程
评价标准
分值
准备
护士着装:着装规范,仪表端庄,服装整洁。
病人评估:
1查对:床号、姓名、吸氧方式、吸氧流量等。
2解释:吸氧目的、方法、注意事项、配合要点。
3查看缺氧程度、鼻腔情况。
1.自身准备合格。
2.评估全面准确。
3.告知到位。
4.核对准确。
10分
操作前
物品准备:氧气流量表1套、一次性吸氧器一套、治疗碗(内盛生理盐水)、弯盘1个、棉签、治疗卡、无菌纱布1块、必要时备胶布。
个人准备:六步洗手法清洗双手,戴口罩。
1.用物准备齐全。2.洗手规范。
10分
操作中
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安装流量表→检查、打开吸氧器外包装→安装湿化瓶→连接吸氧导管→清洁双侧鼻孔→调节氧流量(根据医嘱、病情)→湿润并检查是否通畅→再次核对,连接病人,妥善固定→核对打勾签字,粘贴吸氧卡与湿化瓶外侧→患者取舒适体位,告知注意事项、致谢。
1.用物分类处理正确。
2.洗手规范。
3.观察用氧效果,记录准确全面。
10分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吸氧时,先调节流量后应用;停吸氧时,先拔出鼻导管,后关流量表。
2.吸氧过程中,观察缺氧症状有无改善,吸氧装置是否通畅、有无漏气。
3 .及时清除鼻腔分泌物,以防导管阻塞。
4.评估时观察鼻腔粘膜是否有损伤,如有创面,请示医生选择合适吸氧方式。
停吸氧:核对→取下鼻塞→关流量表并取下→纱布擦拭面部→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告知注意事项,致谢。
1.严格查对制度。
2.检查供氧装置。
3.氧流量调节准确。
4.操作规范、动作熟练。
5.护患沟通良好。6.患者体位舒适,床单位整洁。
氧气吸入器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范本

氧气吸入器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范本操作流程
1. 确认患者的医嘱和需要吸氧的时间。
2. 核对医嘱和吸氧设备的正确性。
3. 将氧气吸入器连接到氧气供应源。
4. 调整氧气流量至医嘱要求的数值。
5. 准备好合适的氧气面罩或导管。
6. 向患者说明吸氧的目的和使用方法。
7. 帮助患者正确佩戴面罩或插入导管。
8. 监测患者的吸氧情况和舒适度,做记录。
9. 定期检查氧气供应源和设备的工作状态,并保持清洁卫生。
10. 吸氧结束后,及时关闭氧气供应源,并拆除吸入器。
考核标准
1. 准确核对医嘱和吸氧设备。
2. 正确调整氧气流量至医嘱要求的数值。
3. 准备合适的氧气面罩或导管。
4. 清楚向患者解释吸氧的目的和使用方法。
5. 帮助患者正确佩戴面罩或插入导管。
6. 监测患者的吸氧情况和舒适度,并做记录。
7. 定期检查氧气供应源和设备的工作状态。
8. 结束吸氧时及时关闭氧气供应源,并拆除吸入器。
以上是氧气吸入器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的范本,应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吸氧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吸氧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吸氧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主要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正确的吸氧操作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促进疾病康复。
下面将介绍吸氧操作的流程及需注意的事项。
一、吸氧操作流程1. 术前准备:确认患者需要吸氧治疗,并核实医嘱。
检查吸氧设备是否正常,准备好吸氧面罩或鼻导管等辅助工具。
2. 介绍操作流程:向患者及家属简要介绍吸氧操作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解答他们的疑虑和问题。
3. 保持环境清洁:确保吸氧环境干净整洁,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
定期清洁吸氧设备,更换废气袋和过滤器。
4. 确定吸氧途径: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情况,选择合适的吸氧途径。
常见的途径有面罩、鼻导管、氧气头套等。
5. 正确佩戴吸氧设备:根据医生的指示,正确佩戴吸氧设备。
面罩应紧贴面部,不得有漏气现象;鼻导管应插入鼻腔,确定其位置正确。
6. 调节氧气流量:根据医生的指示,调节氧气流量。
一般情况下,氧气流量应在2-6升/分钟之间。
过高的氧气流量可能导致氧中毒,过低则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
7. 观察患者状况:在吸氧过程中,及时观察患者的状况变化,如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
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
8. 定期检查设备:定期检查吸氧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氧气储备情况,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9. 吸氧结束:根据医生的指示,及时停止吸氧。
拆除吸氧设备,清洁并储存好设备。
二、吸氧操作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吸氧操作涉及氧气燃烧,应注意防止火灾和爆炸。
禁止吸烟,禁止靠近明火或高温物品。
2. 遵医嘱:吸氧操作需根据医嘱进行,不可私自调整氧气流量或停止吸氧。
3. 防止感染:吸氧设备应定期清洁,使用前后应进行消毒。
患者应使用个人专用的吸氧设备,不得与他人共用。
4. 避免氧中毒:氧气流量过高会导致氧中毒,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合适的氧气流量。
5. 密切观察病情:吸氧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
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
氧气吸入操作规范方案

氧气吸入法操作规范氧气吸入法是常用的改善呼吸的技术之一,通过给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
一、目的1、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
2、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
二、适应症1、因呼吸系统疾患而影响肺活量患者如哮喘、支气管肺炎或气胸等。
2、心肺功能不全,使肺部充血而致呼吸困难者如心力衰竭时出现的呼吸困难。
3、各种中毒引起的呼吸困难使氧不能由毛细血管渗入组织而产生缺氧,如巴比妥类药物中毒、麻醉剂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
4、昏迷患者如脑血管意外或颅脑损伤病人。
5、其他某些外科手术前后病人、大出血休克病人、分娩时产程过长或胎心音不良等。
三、护理评估评估患者病情、年龄、意识、缺氧程度、血气分析结果、鼻腔情况、合作程度。
四、操作方法(一)操作前准备1、护士准备:服装鞋帽整洁,仪表大方,态度和蔼可亲,语言柔和恰当,洗手,剪指甲。
2、物品准备:氧气装置一套(流量表、湿化瓶)、一次性吸氧鼻导管、橡皮筋、安全别针、治疗碗内备湿化液、棉签、弯盘、氧气记录卡。
3、病人准备:向患者解释吸氧的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
4、环境准备:整洁、安静、安全、无烟、无尘、无火源。
(二)操作程序1、携用物至床边,核对,解释取得合作。
2、打开中心管道旋钮,上流量表 ,确认有无漏气,接湿化瓶、吸氧管。
3、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清洁鼻腔。
4、开流量表开关,调节氧流量,湿润鼻导管,检查氧气是否通畅,有无漏气。
5、将吸氧管插入鼻腔,妥善固定于耳廓,再用安全别针固定氧气管于床单上。
6、在氧气记录卡上记录用氧的日期、时间、流量及签名。
7、交代用氧的注意事项及安全用氧相关知识,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8、给氧期间经常巡视患者,观察病情、用氧效果、有无氧疗副作用、定时观察氧流量、湿化液量、用氧设备及管道通畅情况。
氧气吸入操作流程[1](1)1
1](https://img.taocdn.com/s3/m/4c9189ad55270722182ef74a.png)
危重病人急救操作规范氧气吸入操作流程一、用物准备]、供氧装置一套。
2、 右疗盘:铺无菌巾(内放盛有生理盐水或无菌蒸憎水的换药碗,止血钳和纱布)、 鼻导管或鼻塞、棉签。
3、 其他:手电筒、胶带、弯盘、扳手、剪刀、用氧记录单、笔。
二、操作流程:操作者按规左着装、洗手、酌情戴口罩了解病情,掌握缺氧程度判断及氧疗注意事项用物准备齐全环境符合操作要求,注意防火、防热、防油、防震携用物至患者床旁严格查对,向患者解释检查供氧装置:关流量开关,开总开关,开流量开关,无漏气等问题后关流量开关母腔鼻导管准备:检査淸洁鼻腔,调节流量接鼻导管,开 流量开关,检査并湿润鼻导管,关流量开关,分离鼻导管 插管:量长度(鼻尖至外耳道口的2/3),轻轻插入鼻腔 固定:胶布固定吸氧管于鼻梁部,打开流疑开关调节流量, 将昴导管与输氧胶管连接,固定输氧胶管观察记录:査对并记录给氧时间、流量;观察氧疗效果 及病情 查对,向患者解释分离坯导管,关流星开关,拔鼻导管,擦净鼻腔周围,关总开关,开流量开关放余氧,关流量开关整理患者及床单位 查对并记录停氧时间 淸理用物三、注意点与说明1、 严格操作规程,防止交义感染,尽量用一次性物品,重复使用物品应定期 消 毒査对 供氧更换。
2、注意用氧安全和湿化,切实做到防火.防热、防油、防震。
氧气吸入前一定要先湿化再吸入,以减轻氧气的干燥及刺激作用。
3、使用氧气前,应先调节好流量再连接鼻导管,停止用氧时先分离鼻导管,再关流量表,以免一旦出错,大量氧气进入呼吸道,引起肺部组织损伤。
4、持续吸氧患者鼻导管或鼻塞每日更换2~3次,并及时清理鼻腔分泌物。
使用单腔鼻导管吸氧者,双侧鼻孔应交替使用,以减少对鼻粘膜的刺激和压迫。
5、做好氧疗监护,注意观察患者缺氧症状有无改善,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是否通畅,是否出现氧疗的副作用。
6、氧气筒内氧气不要用尽,至少要保留0.5mPa (5kg/cm2)以免灰尘进入氧气筒, 再充气时引起爆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次性吸氧装置操作规范及流程
【目的】
1.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
2.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
【用物准备】
壁式吸氧用物:氧气流量表(已连接流量表快插接头)、一次性氧气加湿通路瓶、一次性吸氧管、胶布、棉签、安全别针、吸氧记录单,根据不同用氧方法备鼻塞、鼻导管、面罩等。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护士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2.携用物至患者床前,核对床号及腕带信息(床号、姓名、住院号等),做好解释工作。
3.评估患者的年龄、病情、意识、治疗情况、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操作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4.壁式吸氧法
(1)确保氧气流量表(已连接流量表快插接头)处于关闭状态,将流量表插入墙壁设备带中。
(2)打开一次性吸氧装置包装,取出一次性氧气加湿通路瓶,拔出加湿通路瓶体进气口密封帽,将加湿通路瓶体进气口插入流量表快插接头,听到“咔”声并略用力向下拉动不脱离即连接成功。
(3)用湿棉签清洁双侧鼻腔并检查。
(4)拔下一次性氧气加湿通路瓶体出气口密封帽,打开流量表开关,调至所需氧流量10秒钟后,将一次性吸氧管与加湿通路瓶体出气口连接,确定氧气流出通畅。
(5)如果为鼻导管吸氧,自一侧鼻孔轻轻插入1cm,鼻导管至鼻咽部(长度为鼻尖到耳垂的2/3),固定。
(6)记录用氧时间及流量。
(7)停止用氧时,拔除鼻导管,擦净鼻部。
关流量表,取下流量表及一次性使用氧气加湿通路瓶。
(8)分离,握持加湿通路瓶体的同时将快插接头压套上提即可取下加湿通路瓶。
(9)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10)用物处置,返回处置室,一次性氧气加湿通路瓶作为医疗垃圾废弃,流量表与快接插头用酒精擦拭消毒两边后,待干备用。
(11)流动水洗手。
【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切实做好防火、防油、防热、防震,注意用氧安全。
2.持续吸氧患者鼻导管每日更换2次,双侧鼻孔交替插管,以减少对鼻黏膜的刺激和压迫。
及时清理鼻腔分泌物,保证用氧效果。
3.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流量后应用,停用时应先拔除鼻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以免操作错误,大量氧气突然冲人呼吸道而损伤肺部组织。
4.用氧过程中,应加强监测,判断用氧效果,做到安全用氧。
【一次性吸氧装置产品使用注意事项】
1.包装及内容物破损、零部件缺失、变形或连接部分分离,严禁使用
2.包装开启,立即使用
3.加湿通路瓶体使用时严禁上提流量表快接插头压套,以免产品坠落
4.加湿通路瓶体使用时应保持竖直,倾斜不得超过30度。
5.加湿通路瓶体内湿化液下降至最低液位线时须更换产品。
6.严禁使用雾化装置、无配套安全阀的输送管路与加湿通路瓶体连接。
7.除急救必须外严禁向加湿通路瓶体内添加任何物质
8.加湿通路瓶体无破损的情况下,瓶体内因外部温湿度变化偶有水汽凝结,不影响氧气湿化
9.除正常悬挂使用外,氧气流量表与加湿通路瓶体分开放置,以免倾倒致湿化液进入流量表内。
10.严禁挤压加湿通路瓶体,以免变形漏液。
11.储存条件:2℃--40℃,干燥,避光
12.产品有效期:自灭菌之日起两年。
2013-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