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氧技术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

合集下载

吸氧的操作流程

吸氧的操作流程

吸氧的操作流程吸氧是指人体通过呼吸系统吸入氧气,以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求。

吸氧的操作流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医疗操作,尤其在急救、医疗护理和高原登山等场合中,正确的吸氧操作流程能够帮助患者及时得到氧气供应,保障生命安全。

下面将详细介绍吸氧的操作流程。

首先,准备吸氧设备。

在进行吸氧操作之前,需要准备好吸氧设备,包括氧气瓶、氧气面罩或鼻导管等。

确保吸氧设备的完好无损,氧气瓶中有足够的氧气供应。

接着,确定吸氧方式。

根据患者的情况和需要,确定合适的吸氧方式,可以选择使用氧气面罩、鼻导管或氧气头盔等不同的吸氧装置。

对于需要高浓度氧气的患者,可以选择使用氧气面罩;对于需要长时间吸氧的患者,可以选择使用鼻导管。

然后,调节氧气流量。

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调节氧气流量,确保患者能够得到适量的氧气供应。

一般来说,成年人的氧气流量为2-4升/分钟,儿童的氧气流量为1-2升/分钟。

接着,安装吸氧装置。

根据选择的吸氧方式,安装好氧气面罩、鼻导管或氧气头盔等吸氧装置,确保密封良好,氧气能够顺利输送到患者的呼吸道中。

然后,开始吸氧。

当吸氧设备准备就绪后,可以开始给患者吸氧。

在吸氧过程中,要时刻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和氧气供应情况,确保吸氧效果良好。

最后,结束吸氧。

当患者吸氧结束或者吸氧需求减少时,及时关闭氧气瓶,卸下吸氧装置,确保吸氧设备的安全和完好。

吸氧的操作流程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操作,正确的吸氧操作流程能够帮助患者及时得到氧气供应,保障生命安全。

在进行吸氧操作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吸氧设备和吸氧方式,调节适量的氧气流量,安装好吸氧装置,及时观察患者的吸氧情况,结束吸氧时要注意安全。

希望各位医护人员和相关人士能够严格按照吸氧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确保吸氧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吸氧技术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

吸氧技术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

吸氧技术操作流程一、操作准备:1、用物准备:氧气装置一套(氧气筒、氧气表),治疗盘内铺治疗巾内放:氧气湿化瓶(内盛蒸馏水1/3-1/2满)、氧气表、通气管、治疗碗2个(一个盛温开水,一个放通气管及纱块),一次性鼻塞吸氧管、棉签、电筒、剪刀、扳手、笔、记录单等。

2、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

二、操作要点:操作者准备:衣帽整洁,指甲已修剪,已完成规范洗手。

操作者立正后,大声向评委报告:“报告评委,**号做吸氧技术操作准备完毕,请指示!评委说:开始!1、核对医嘱无误,用物准备齐全。

推车至床尾,核对床尾卡。

2、推车至床旁,评估操作环境(环境清洁、光线充足、适合操作)。

问候病人,自我介绍,核对病人身份(腕带)。

讲明操作目的及注意事项、征求病人意见取舒适卧位。

3、洗手、戴口罩。

4、吹尘,上氧气表,打开总开关(听有无漏气、检查氧气压力),上通气管、湿化瓶、开流量表开关;关上流量表开关。

5、用电筒,检查患者有无鼻中隔有无偏曲,鼻前庭粘膜有无破损,选择鼻孔并清洁(用湿棉签);连接氧气管,检查管道是否通畅(将鼻套管末端插入盛有温开水的治疗碗内,有气泡溢出即畅,反之不畅)后轻轻插入鼻孔约1cm。

6、妥善固定(询问病人松紧是否合适)。

7、洗手、摘口罩并讲解吸氧后注意事项(请您多做深呼吸,请勿自行摘除管道,请勿随意调节氧流量,注意防火、防震、防热、防油,如有不适请用呼叫器呼叫我们,我们也会随时来看望您的,谢谢您的配合)。

8、记录吸氧时间、流量。

9、用氧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呼吸、神志、血氧饱和度及缺氧状况等。

10、核对医嘱、患者身份,并做好解释工作(说明停氧原因)。

11、洗手,戴口罩。

停用氧气:拔除鼻塞管,用纱布清洁鼻翼,先关流量表—再关总开关—重开流量表放余气—关流量表—取下湿化瓶—取下通气管—取下氧气表。

2、洗手,脱口罩;解释,将患者置舒适卧位。

记录停氧时间。

3、整理用物,注明棉签开启时间,有效期4小时。

4、终末处置(一次性物品按垃圾分类处置,需反复使用的物品,按国家消毒技术规范标准处置)。

中心吸氧操作流程范本

中心吸氧操作流程范本

中心吸氧操作流程范本一、前期准备工作1.安排专业医务人员负责吸氧操作工作。

2.确定吸氧室的位置,并进行消毒清洁。

3.配备各种必要的吸氧设备和器材,如吸氧机、输出管、鼻导管等。

4.做好吸氧装置的开通工作,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二、接待入院患者1.接待患者时要礼貌热情,给予患者安全感。

2.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吸氧需求,如吸氧时间、吸氧浓度等。

3.解释患者吸氧操作流程,告知患者如何使用吸氧器材。

4.注册患者的个人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等,并为患者办理入院手续。

三、吸氧操作流程1.吸氧设备准备a.启动吸氧机,确认氧气源是否充足。

b.将输出管连接到吸氧机和吸氧头部装置。

c.确认吸氧机的吸氧浓度设置符合患者的吸氧需求。

2.患者准备a.告知患者适当脱掉口鼻部分的装饰品,并固定好头发,以防被卷入吸氧设备。

b.告知患者如何正确佩戴吸氧头部装置,如将鼻导管插入鼻腔、固定头带等。

3.吸氧操作a.将吸氧头部装置放置在患者头部,确保鼻导管通畅并舒适。

b.启动吸氧机,设定合适的吸氧浓度和流量,根据患者需要进行调整。

c.监测患者吸氧情况,关注吸氧时间和吸氧效果。

d.定期检查吸氧机和吸氧头部装置的状态,如有问题及时处理。

4.吸氧结束a.吸氧时间到达预定时间时,关闭吸氧机,拆卸吸氧头部装置。

b.确认患者状态良好,口鼻通畅,没有不适感。

c.清洁吸氧设备,消毒电器设施,准备下一个患者的吸氧操作。

四、记录和汇报工作1.记录患者的吸氧情况,包括吸氧时间、吸氧浓度、患者反应等。

2.针对吸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及时向上级医务人员汇报,寻求帮助或调整吸氧方案。

3.定期汇总吸氧数据和患者反馈,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优化吸氧操作流程。

以上是中心吸氧操作流程的范本,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氧气吸入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评分表

氧气吸入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评分表
4
解释
操作目的、过程、注意事项、配合要点
2
准备
人员:着装规范,洗手,戴口罩,符合职业要求
2
用物:氧气装置一套(流量表、湿化瓶内盛灭菌用水1/2~2/3)、一次性吸氧管、棉签、治疗碗(内盛少量清水)、纱布、手电筒
5
患者:了解用氧目的及注意事项并配合
5
环境:符合用氧环境、光线、湿度适应、安全
4




携用物至床旁,核对者及医嘱
6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处理用物
6
交待注意事项(四防:防震、防火、防热、防油,告知不能自行调节氧流量),洗手、核对、记录、致谢
10
停止吸氧时核对、解释,取下鼻导管,擦净鼻部
6
关闭流量表,取下湿化瓶及流量表,取舒适位,清洁用物
5
质量评定
护患沟通有效,关爱患者
6
操作熟练,用氧安全,患者缺氧症状得到改善(患者及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度,确保吸氧过程安全)
8
用物齐备,处理规范
4
理论提问
示例:持续低流量吸氧的常见于?什么是加压吸氧,常见于?
5
总分
IOO
4
打开无菌盘,将氧气装置与中心供氧接口相连,检查氧气装置是否完好,有无漏气
4
检查鼻孔,用湿棉签清洁鼻腔
4
再次核对,检查鼻导管效期一连接鼻导管一打开流量表开关一调节氧流量(一般小儿1-21∕min,成年人2-41∕min,严重缺氧者4-61∕min)-确定氧气通路通畅
10
检查鼻导管是否通畅(将鼻导管前端浸入水中,看是否有气泡溢出),用纱布擦干鼻氧管上的水,带上氧气,调节松紧适宜,观察患者用氧效果并询问感受,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及处理

氧气吸入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氧气吸入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3
·沟通有效、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3
3
·用物:供氧装置、鼻导管、治疗碗(内盛冷开水)、纱布、棉签、胶布、弯盘、安全别针、扳手、氧气记录单、笔;
·核对床尾(头)卡的患者信息(床号、姓名、住院号),向患者称呼。
装表连接(28分)
·打开总开关,使气体从气门流出,清除灰尘,迅速关闭总开关
5
·顺时针方向打开总开关吹尘
·将氧气表螺帽与氧气筒的螺丝接头衔接,手动初步旋紧
(3分)
·用湿棉签清洁鼻腔
3
·棉签不可过干或过湿
调节流量
(16分)
·取出鼻导管并连接
3
·检查一次性鼻导管的名称、有效期、包装是否完整
·打开流量表开关,调节流量(报告实际调节的氧流量)
8
·逆时针方向关闭流量开关
·根据吸氧要求调节流量
·口述实际调节的氧流量
·湿润鼻导管,检查鼻导管是否通畅
5
·将鼻导管前端放入冷开水中湿润
5
·用扳手旋紧固定,使氧气表直立
5
·将表稍后倾,用扳手旋紧,使其直立
·连接湿化瓶
3
·湿化瓶瓶内装入1/3~1/2的蒸馏水或冷开水
·关流量表开关,打开总开关
5
·顺时针方向关闭流量开关
·顺时针方向打开总开关
·检查各衔接部分是否漏气,报告检查结果
5
·靠近氧气装置检查是否漏气
·口述:各衔接处紧密无漏气
清洁鼻腔
氧气吸入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操作流程
技术要求
分值
要点解析
评估解释
(10分)
·评估“病人”缺氧情况
4
·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缺氧的原因、表现和程度
·向病人解释并取得合作

吸氧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吸氧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吸氧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一、考核目的本评分标准旨在对吸氧技术操作进行考核,以确保操作人员具备正确的吸氧技能,提高技术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考核内容1. 吸氧设备的准备和检查- 检查吸氧设备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检查氧气瓶的气压和剩余量- 确保吸氧面罩或导管的清洁和完好2. 吸氧操作流程- 正确佩戴吸氧面罩或导管- 根据患者需求调整氧气流量- 监测患者吸氧情况,并及时调整氧气流量或换气瓶3. 应急处理能力- 针对吸氧设备故障或意外情况,能够快速采取应急措施- 熟悉吸氧设备操作偏差或故障的常见处理方法4. 患者安全和舒适- 注意患者吸氧过程中的舒适感和安全性- 关注患者的呼吸情况和氧气需求,根据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三、评分标准根据考核内容对操作人员进行评分,评分标准如下:- 优秀:操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吸氧技术,并在吸氧操作过程中能够迅速应对各种情况,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无明显错误操作,能够独立完成吸氧操作流程。

(满分:100分)- 良好:操作人员能够基本掌握吸氧技术,但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小错误或迟疑,需要他人提醒或帮助纠正。

(分数范围:80-99分)- 合格:操作人员对吸氧技术掌握较为基础,但可能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操作错误或不熟悉应急处理措施,需要加强技能训练。

(分数范围:60-79分)- 不合格:操作人员对吸氧技术掌握不够,存在较多的操作错误,无法独立完成吸氧操作流程,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培训和指导。

(分数范围:0-59分)四、评分记录与反馈操作人员的吸氧技术考核成绩应当记录在个人档案中,并及时向操作人员进行反馈和指导,以帮助其改进和提高吸氧技术操作水平。

请注意,以上评分标准仅供参考,实际应根据吸氧操作的具体要求和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和确认。

氧气雾化吸入操作流程和考核评分

氧气雾化吸入操作流程和考核评分
安尔碘、棉签、治疗巾、弯盘、治疗单、清洁保鲜袋一只
6
3.严格核对药液
6
流程
1.携用物至床边
2
2.双向核对病人姓名
6
3.帮助病人取半卧位或舒适体位
2
4.治疗巾围于病人颌下
2
5.按吸氧操作装氧气流量表及湿化瓶(干湿化瓶)
6
6.抽吸药液,再次核对,然后注入雾化器(雾化器注明启用日期、时
间)
6
7.连接雾化吸入器于氧气流量表
氧气
项目
内容
分值
目的
1.使药液进入呼吸道、达到解痉、祛痰、消除炎症等治疗效果
2
2.湿化呼吸道
2
评估
1.病人的病情、治疗情况、口腔黏膜及呼吸道通畅情况
4
2.病人的心理状态、合作程度
4
3.解释目的、时间及配合方法(教会病人深呼吸)
6
准备
1.护士: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2
2.用物:氧气流量表、湿化瓶、微量加药雾化器一套、药液、注射器、
2
14.整理床单元,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
2
15.整理用物
2
16.洗手、记录
2
终末
处理
1.雾化器专人专用,使用后予以温水冲洗,擦干,置于保鲜袋内,保
鲜袋每日更换,雾化器每周更换
6
2.严重感染病人的雾化器每天更换
4
3.废弃雾化器置于医用感染垃圾袋内
4
沟通
示范
(解释)1.***先生/女士:您好!您痰多粘稠咳不出来,我现在给
不舒服,只要做完后用清水漱口就可以了。
4.雾化吸入的过程中,您有什么不舒就打铃,我也会经常
来看您的。
注意事项:

吸氧治疗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吸氧治疗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吸氧治疗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吸氧治疗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手段,用于补充或提高患者体内的氧气水平,以改善各种病症。

本文将介绍吸氧治疗的操作流程以及评分标准,旨在提供相关知识和指导。

一、吸氧治疗的操作流程1.患者评估和准备在开始吸氧治疗之前,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症状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同时,还需要检查吸氧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并确保其安全可靠。

2.选择合适的吸氧设备根据患者的需求和病情,选择适合的吸氧设备。

常见的吸氧设备有氧气罐、流量计和面罩等。

根据患者的情况,医务人员可以选择合适的设备来进行吸氧治疗。

3.合理设置吸氧浓度和流量根据患者的需要和医生的建议,设置合适的吸氧浓度和流量。

吸氧浓度是指吸入氧气的浓度,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例如30%、40%等。

流量是指氧气的输送速度,通常以升/分钟为单位。

4.正确佩戴吸氧设备患者在接受吸氧治疗时,应正确佩戴吸氧设备。

对于面罩式吸氧设备,应将面罩覆盖于鼻子和口部,并确保密封良好。

对于鼻导管式吸氧设备,应将导管放置在鼻孔内,并确保舒适和稳定。

5.定时观察和记录在吸氧治疗期间,医务人员需要定时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并及时记录相关数据。

这些观察和记录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以及调整吸氧浓度和流量。

6.治疗结束和后续处理吸氧治疗的时间可以根据病情而定,一般情况下,治疗结束后,医务人员应及时关闭吸氧设备,并妥善处理使用过的设备。

同时,也需要对患者进行观察,以确保其病情稳定。

二、吸氧治疗的评分标准1.血氧饱和度(SaO2)血氧饱和度是指血液中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的程度,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正常情况下,血氧饱和度应在95%以上,低于90%被认为是低氧血症。

通过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可以评估吸氧治疗的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2.症状改善程度吸氧治疗的目的是改善患者的症状,例如呼吸困难、胸闷等。

医务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的改变程度来评估治疗效果。

一般来说,症状的改善越明显,治疗效果越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吸氧技术操作流程
一、操作准备:
1、用物准备:氧气装置一套(氧气筒、氧气表),治疗盘内铺治疗巾内放:氧气湿化瓶(内盛蒸馏水1/3-1/2满)、氧气表、通气管、治疗碗2个(一个盛温开水,一个放通气管及纱块),一次性鼻塞吸氧管、棉签、电筒、剪刀、扳手、笔、记录单等。

2、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

二、操作要点:
操作者准备:衣帽整洁,指甲已修剪,已完成规范洗手。

操作者立正后,大声向评委报告:“报告评委,**号做吸氧技术操作准备完毕,请指示!评委说:开始!
1、核对医嘱无误,用物准备齐全。

推车至床尾,核对床尾卡。

2、推车至床旁,评估操作环境(环境清洁、光线充足、适合操作)。

问候病人,自我介绍,核对病人身份(腕带)。

讲明操作目的及注意事项、征求病人意见取舒适卧位。

3、洗手、戴口罩。

4、吹尘,上氧气表,打开总开关(听有无漏气、检查氧气压力),上通气管、湿化瓶、开流量表开关;关上流量表开关。

5、用电筒,检查患者有无鼻中隔有无偏曲,鼻前庭粘膜有无破损,选择鼻孔并清洁(用湿棉签);连接氧气管,检查管道是否通畅(将鼻套管末端插入盛有温开水的治疗碗内,有气泡溢出即畅,反之不畅)后轻轻插入鼻孔约1cm。

6、妥善固定(询问病人松紧是否合适)。

7、洗手、摘口罩并讲解吸氧后注意事项(请您多做深呼吸,请勿自行摘除管道,请勿随意调节氧流量,注意防火、防震、防热、防油,如有不适请用呼叫器呼叫我们,我们也会随时来看望您的,谢谢您的配合)。

8、记录吸氧时间、流量。

9、用氧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呼吸、神志、血氧饱和度及缺氧状况等。

10、核对医嘱、患者身份,并做好解释工作(说明停氧原
因)。

11、洗手,戴口罩。

停用氧气:拔除鼻塞管,用纱布清洁鼻翼,先关流量表—再关总开关—重开流量表放余气—关流
量表—取下湿化瓶—取下通气管—取下氧气表。

2、洗手,脱口罩;解释,将患者置舒适卧位。

记录停氧时间。

3、整理用物,注明棉签开启时间,有效期4小时。

4、终末处置(一次性物品按垃圾分类处置,需反复使用的物品,按国家消毒技术规范标准处置)。

总时间5分钟。

操作者立正后,大声向评委报告:报告评委,**号做吸氧技术操作完毕,请指示!
评委说:归队!
二、氧气吸入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日期评分老师考核者总

评价
(5
分)
目的:提高患者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缺氧。

注意事项:1.患者吸氧过程中,需要调节氧流量时,应当先将患者鼻导管取下,调节好氧流量后,再与患者连接。

停止吸氧时,先取下鼻导管,再关流量表。

2.持续吸氧的患者,应当保持管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更换。

3.观察、评估患者吸氧效果。

4.使用氧气筒,氧气筒压力至少要保留0. 5mPa (5kg/ c㎡),防止灰尘进入筒内,再充气时引起爆炸。

评分:一处不合格扣1分,直至扣完相应分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